指标保障(共9篇)
指标保障 篇1
一、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内涵和指标设计原则
(一) 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内涵
从国内外关于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方面看, 在普雷母詹德 (2002) 编的《公共支出管理》一书中, 对绩效的定义是:绩效包含了效率、产品与服务质量及数量、机构所作的贡献与质量, 包含了节约、效益和效率。而亚洲开发银行的Salvatore Schiavo—Campo (2001) 在《强化政府支出管理“绩效”》一文中对绩效的论述是:绩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可以用努力和结果这样的字眼进行定义。这说明, 完全忽视绩效的主观方面是错误的, 他认为主观方面是外部效果的重要决定因素, 因此绩效实质上不仅包含外部效果, 也包含内在的努力程度, 往往可以通过投入、过程、产出和结果来描述。另外, OECD在其1994年的一份报告《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alustion》中也对绩效进行了界定, 报告提出绩效是实施一项活动所获得的相对于目标的有效性, 不仅包括从事该项活动的效率、经济性和效力, 还包括活动实施主体对预定活动过程的遵从度以及该项活动的公众满意程度。根据财政部财政统计司陆庆平的理解, 绩效实际上是一项活动实施的结果, 这种结果既包括实施这项活动所投入资源与获得效果的对比关系, 也包括投入资源的合理性和结果的有效性。这种理解和黄萍、黄万华在《公共行政支出绩效管理》一文中对绩效的解释基本一致。同时这种理解与朱志刚编写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中对绩效的定义也较接近。在这本书中, 绩效被认为绝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衡量, 还包括对过程的衡量, 甚至包括对提供方主观努力程度和接受方满足程度的衡量。从以上各个定义看, 人们对绩效理解的差异主要是绩效包括的范围不同, 但在绩效的核心思想上, 大家的认识还是比较一致的。即绩效是实施一项活动的有效性, 而且是基于预期目标的有效性, 即绩效是效益、效率和有效性的统称, 包括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两个方面。这样, 有了对绩效内涵的认识, 再理解社会保障支出绩效也就不难了。所谓社会保障支出绩效也就是在绩效概念中增加评价的对象——社会保障支出。所以通俗地说, 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价就是对社会保障支出的效益、效率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其中社会保障支出的效益和效率是指政府社会保障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 以及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政府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存在资金浪费等问题。这些是可以通过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的。而关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有效性问题, 是指社会保障支出是否切实实现了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功能, 涉及到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的评判和满意程度, 较难将其量化, 只能加以定性分析。本文采集现实最新的数据, 对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进行定量分析, 因而将分析重点放在社会保障的效益与效率分析上。
(二) 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社会保障绩效表现为政治、社会与经济三者的统一, 对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站在政府、企业与个人不同的角度, 人们往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很难达成共识, 这使得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技术过程。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计原则应为:其一, 围绕着逐步建立起“低水平、广覆盖、可持续、严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要求, 结合这四方面的要求, 将客观存在和相互联系的社会保障现象的若干指标, 科学地加以分类和组合形成指标体系, 反映国家社会保障的整体实力与发展状况。其二, 按照社会保障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功能侧重于社会保障效果评估, 即社会保障政策实施后的社会反响、企业和公民的参与程度、社会保障投入与产出等, 使社会保障活动绩效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出来。其三, 要统一社会保障指标的涵义、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计算时间和空间范围, 社会保障指标要与相应的财务指标、职能部门的统计指标相一致。其四, 评估指标本身要有可操作性, 在实际评估工作中, 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统计信息资源, 便于社会保障统计信息的组合、筛选与加工, 在评估中这些指标易于计算和理解。其五, 在社会保障融入国际规范的前提下, 要注意评估指标的国际可比性, 如指标的标准值应尽量选择国际上的通用标准。
二、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定量指标体系
(一) 反映社会保障支出总体概况的评估指标
理论上说, 社会保障制度包括三方面基本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因此, 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定量分析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设为社会保障总体概况、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四个绩效评估指标, 见 (表1) 。社会保障总体概况指标下设社会保障效应和社会保障财务状况两个二级指标。政府社会保障绩效最终反映在政府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国民收入分配的结果以及整个社会的就业状况等方面。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绩效总体概况的主要评估指标有: (1) 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 (也称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该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力度。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20%~35%, 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在10%左右, 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国家1996年的平均数是16%,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6%。 (2) 全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力度。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40%~55%, 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国家1996年的比例在30%左右,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30%。 (3) 基尼系数。该指标反映一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程度, 国际上普遍认为一国基尼系数大于0.4时,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0.4。该指标是一个逆向指标, 越小说明国民收入分配越均等, 但并不是越小越好, 基尼系数小于0.2时, 表明国民收入分配过于平均, 会影响一国效率的提升。 (4) 失业率。该指标反映一国失业状况, 国际上普遍认为一国失业率不超过4%, 是一个正常的失业率, 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4%。该指标也属于逆向指标。 (5) 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该指标等于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存额÷ (社会保障基金累计结存额+本期社会保障基金收入总额) 。在财务上反映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状况。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不同, 结余率也不同, 但理论界一般认为社会保障基金至少要有三个月的储备来应付社会保障支付的需要,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6) 社会保障基金收益率。该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基金增值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投资收益率是以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还是以国债利率作为该项评估指标标准值, 有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同期国债利率。2006年全年我国共发行五期凭证式国债, 平均利率为3.429%, 因而可以将该指标的标准值设为3.429%。
(二) 反映社会保险绩效的评估指标
社会保险绩效评估指标由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绩效评估指标构成。其主要评估指标有: (1) 养老保险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理论上养老保险覆盖率应是100%, 实现所有公民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2) 养老金替代率:指养老金额÷退休前工资额, 该项指标反映养老保险支付水平, 国际上一般认为替代率在60%~70%比较合理,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60%, 60%的水平也是我国目前制定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 (3) 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该指标等于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 (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本期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总额) 。在财务上反映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状况, 与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相似, 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4) 失业保险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失业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理论上失业保险覆盖率应是100%,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5) 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率:该指标等于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 (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本期失业保险基金收入总额) 。该项指标在财务上反映失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状况, 与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相似, 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6) 医疗保险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理论上医疗保险覆盖率应是100%,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7) 医疗保险支付率:该项指标反映医疗保险机构承担投保人的医疗费用比例。国际上承担比例普遍在80%左右,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80%。 (8) 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该指标等于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 (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本期医疗保险基金收入总额) 。在财务上反映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状况, 与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相似, 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9) 工伤保险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理论上工伤保险覆盖率应是100%,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10) 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率:该指标等于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 (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本期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总额) 。在财务上反映工伤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状况, 与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相似, 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11) 生育保险覆盖率:该项指标反映政府生育保险制度的覆盖面, 理论上生育保险覆盖率应是100%,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12) 生育保险基金结余率:该指标等于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 (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本期生育保险基金收入总额) 。该项指标在财务上反映生育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状况, 与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相似, 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25%。
(三) 反映社会救济绩效的评估指标
社会救济指标下设城镇救济状况和农村救济状况两个二级指标。 (1) 城镇贫困指数:指全国城镇贫困人口数÷全国城镇人口数, 该项指标反映全国城镇人口的贫困状况。国际上一般认为一国贫困率的正常值不应超过5%,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5%, 该指标也是逆向指标。需要说明的是, 贫困率有时并非是越低越好, 如一国政府提高贫困线标准可能会造成当年贫困率的提高, 这对于国民来说是好事而并非坏事。但一般意义上讲, 贫困率越低表明一国居民收入状况越好。 (2)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该项指标反映我国政府对各地城镇贫困人口的平均救助水平。按照世界银行规定的贫困救助标准为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 约合人民币7.5元 (2006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近似取值7.5) , 由此计算, 2006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的标准值应约为人民币225元/人、月。 (3) 农村贫困指数:指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全国农村人口数, 该项指标反映全国农村人口的贫困状况。国际上一般认为一国贫困率的正常值不应超过5%,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5%, 该指标也是逆向指标。 (4) 农村贫困线标准:该项指标反映政府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力度和水平。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制定的标准则视为贫困, 2006年农村绝对贫困线为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按照世界银行规定的贫困救助标准为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 约合人民币7.5元 (2006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近似取值7.5) , 由此计算, 2006年农村贫困线的标准值约为人民币2737.5元/人、年。
(四) 反映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绩效的评估指标
社会福利既包括精神福利也包括物质福利, 精神福利很难用具体的评估指标来衡量, 有些物质福利也是很难用指标来衡量, 本文研究的绩效评价指标仅仅考虑物质福利中的部分评估指标。 (1) 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该指标指每年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用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方面的财政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目前各国财政在这方面的开支数额都相当大,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占政府总支出的一半左右, 发展中国家也一般都达到30%左右。因而该项指标的标准值可设为30%。 (2) 义务教育入学率:该指标反映国家提供的义务教育程度。理论上义务教育入学率应是100%, 因而可以将该指标评估标准值确定为100%。 (3) 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据建设部的相关资料, 20世纪90年代初, 发达国家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美国60平方米, 英国和德国38平方米, 法国37平方米, 日本31平方米。低收入国家人均住房建筑面积8平方米, 中低收入国家为17.6平方米, 中等收入国家为20.1平方米, 中高收入国家为29.3平方米, 高收入国家则为46.6平方米。目前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属于中高收入国家, 因而可以将该项指标的标准值设为29.3平方米。 (4)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参照上一个指标, 将其标准值设为25平方米。 (5) 每万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该指标指每一万个人所拥有的医院和卫生院的治疗床位的数量。2000年该指标的世界水平为74, 因而可将该指标的标准值设为74。 (6) 每万人口执业 (助理) 医师数:该指标是指每一万人口中医师的数量, 是反映社会医疗水平的一项国际性的通用指标, 其国际标准值为50人。
三、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绩效指标的赋值和得分
(一) 指标实际值的计算
鉴于某些指标难以找到最新数据, 如2007年至2008年的相关数据, 尤其是某些国际标准值的数据获得有时间上的延迟, 为了能够保证整个指标体系的计算时间统一, 以便得出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因此评价我国当前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所有指标实际值均采集2006年的数据, 具体情况如下: (1) X1、X2:每年国家用于社会保障用途的支出并没有在财政预、决算中有一个对应的科目来反映, 有关社会保障的各项支出是分散在若干预算科目中的。为了能够确切评价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首先应将各项分散的支出项目进行汇总。综合我国相关统计资料,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应包括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农村养老保险金支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生育保险基金支出。以2006年为例, 以上各类支出分别为907.68亿元、2123.90亿元、4897亿元、30亿元、193亿元、1277亿元、68.5亿元、37亿元, 合计9534.08亿元。2006年我国GDP为210871.0亿元, 财政支出40422.73亿元, 由此计算出2006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为4.5%, 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为23.6%。 (2) X3:摘自2006年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 (3) X4、X6、X7、X10、X13、X22、X24、X25、X26、X27、X28:均来源于2007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相关数据以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 X5、X9、X11、X14、X16、X18:2006年年末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5489亿元、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6310亿元;农村养老保险累计结余354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708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85亿元;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752亿元、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747亿元;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93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22亿元;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97亿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62亿元;社会保障基金结余合计8593亿元、社会保障基金总收入为8626亿元。由此可以计算出社会保障基金结余率、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率、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率、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率、生育保险基金结余率分别为50%、48%、65%、50%、61%、61%。 (5) X8:数据摘自:《幸福养老需百万资金, 教你如何筹集》, 理财周刊, (http://blog.163.com/amoney_com/blog/static/1812157920073395048477/) 。 (6) X12:2006年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732万人, 全国人口131448万人, 由此计算医疗保险覆盖率仅为12.0%。 (7) X15:2006年年末全国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0268万人, 全国就业人口为76400万人, 由此计算工伤保险覆盖率为13.4%。 (8) X17:2006年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6459万人, 全国平均育龄妇女人口为328924万人, 由此计算生育保险覆盖率仅为2.0%。 (9) X19:根据民政部的统计, 截至2006年,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243.4万人, 2006年城镇人口数为57706万人, 由此大约计算出2006年城镇贫困指数为3.9%。 (10) X20:数据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站。 (11) X21:根据2007中国统计年鉴、劳动和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07》的数据, 2006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2148万人, 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及相对贫困人口为3550万人, 共计贫困人口5698万人。2006年全国农村人口为73742万人, 由此得出农村贫困指数为7.7%。 (12) X23:根据2007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 2006年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的支出为907.68亿元, 同年国家财政支出40422.73亿元, 由此得出国家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2.2%。
(二) 指标权重的赋值
对各类、各项指标权重可以采取按照重要性及影响程度来赋予, 也可以采取平均化的方法。在本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时遵循这样的原则:在不明确各指标重要性差别时, 尽量采取将同一级指标权重平均化的办法, 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各指标分值的影响, 最终造成综合得分的偏差;对于能够明确并能判断出重要程度差别的指标, 可以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重。由于社会保障总体概况是综合反映我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现状的指标, 其重要性超过其他一级指标, 因而赋予0.3的权重。由于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因而也赋予0.3的权重。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两个一级指标赋予0.2的权重。一级指标下设的各项三级指标为避免主观偏差影响指标最终得分, 均遵照指标权重平均化的办法赋值。
(三) 各项指标分值的计算所有指标均可以通过和标准值的比
较得出分值。标准值确定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根据国际上公认的标准为标准值;二是根据国际上平均标准作为标准值;三是将某一指标理论上的理想值作为标准值。对于每个定量指标得分值可以采用指数法来确定, 将指标的标准值赋予10分, 对于正向指标, 指标分值=10×某指标的实际值÷该指标的标准值;对于逆向指标, 指标分值=某指标的标准值÷该指标的实际值×10。
(四) 综合得分及结论
对于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总体评价值, 可以采用综合评价方法。附表中的每个三级评估指标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状况, 但要反映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总体状况, 就需要对上述评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可以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即常用的综合评分法, 其函数公式为:
式中, Bj是某二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 Xi是某三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 Ri是某三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AL是某一级评估指标的评价值, Wj是某二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Y是总评价指标的分值, QL是某一级评估指标在层次下的权数。按照上述方法, 2006年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定量分析结果为Y=10.086分, 其中社会保障总体概况指标标准分3分, 得分3.805分;社会保险指标标准分3分, 得分3.741分;社会救济指标标准分2分, 得分1.45分;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指标标准分2分, 得分1.09分。由此可见, 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整体绩效之所以表现良好, 主要依赖于社会保险指标和社会保障财务状况的优秀表现, 其得分均超过了标准分, 而社会保障效应指标、社会救济指标及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指标得分较低, 与标准分相差较大。
四、结论
通过对社会保障支出绩效的定量分析, 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尽管目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转与监管且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连年提高, 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其保障力度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 更远逊于发达国家水平, 加之覆盖范围依旧不广和城乡差别大, 导致社会保障支出的绩效不能令人满意, 社会保障支出没有切实实现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保障全体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功能。这些问题都有赖于我国政府在今后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得以逐步解决。社会保障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和技术性强的科学研究工作, 限于文章篇幅和本人能力有限, 未能详细解释。
参考文献
[1]曹信邦:《政府社会保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7期。
[2]滕玉芝、李瑛珊:《对我国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设计研究》, 《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
[3]林毓铭:《社会保障政府绩效与评估指标体系》,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4]李斌宁:《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8期。
[5]张立光、邱长溶:《社会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管理评论》2003年第2期。
[6]OECD.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evalustion, 1994.
[7]Asia Development Bank.Cambodia.Capacity Building of the Inland Fisher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Phas, 2006.
指标保障 篇2
2014-07-14 贵州地调
一、钻探钻孔质量暂行要求
(钻探六项指标)
来源:地调局 发布时间:2007-10-30
凡承担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钻探和固体矿产岩心钻探工作的地质调查项目,编写设计应遵守本要求。
一、水文地质钻探
钻孔直径、岩土心(样)采取率、孔深与孔斜、简易水文观测、成井工艺、抽水试验、固井与封孔、原始记录与技术档案等质量要求执行《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148-94)有关规定。
二、固体矿产岩心钻探
(一)岩矿心采取率与整理
1、地质要求取心的岩层、钻孔平均岩心采取率不得低于65%;
2、矿化带重要标志层以及矿层与矿层顶板各3-5M范围内不得低于75%(岩金矿80%);
3、可采的薄矿层(厚度不小于4-5M),每层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5%,厚度较大的矿层从矿层顶板开始每5M或10M的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5%(岩金矿80%);
4、取出的岩矿心,应洗净后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岩心应按规定编号,每回次应填放岩心票(包括没有岩心的回次),岩心箱应进行编号,箱子规格要符合要求且结实。
(二)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
1、垂直孔允许顶角每100M弯曲2度,斜孔每100M弯曲3度,按孔深累计计算;
2、方位角偏差,在设计时与地质商定,一般不超过勘探网1/3-1/4;
3、测量间距,实测顶角小于5度时,每钻进50M测一次顶角和方位;
4、磁性矿区要用防磁测斜方法;
5、终孔测斜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三)简易水文观测
1、在以清水为冲洗液的钻孔每班至少要测1-2次孔内水位,未下好井口管的孔段和泥浆钻进的钻孔可以不测;
2、每次观测应在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其间隔时间应大于5MIN;
3、钻进时遇有涌水、漏水、溶洞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其孔深。
(四)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
1、每钻进100M、进出含矿层(矿层小于5M只测一次)、终孔后均要进行一次孔深测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者可不修正孔深;
2、测量要使用经过校正的钢尺;
3、见矿与终孔校正,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五)原始班报表
1、要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要真实准确;
2、交接班班长和机长要亲笔签字,不得代签;
4、要整洁,终孔后装订成册。
(六)封孔
1、要有封孔通知书和封孔设计书;
2、水泥封孔要用325号以上未过期的水泥,水灰比要符合设计要求;
3、每封完一层要在封孔段顶部位置取水泥浆样证实;
4、搬迁后要埋水泥标桩,并保证其质量。
二、保证钻探工程质量的措施
(据网络资料)
2.1 保证岩矿心采取率的措施
2.1.1 根据各矿区地质条件、岩矿层的物理机械性质,正确地选择取心工艺、取样器具、钻进参数和冲洗液类型。
2.1.2 取心工具应妥善保管,使用前要认真检查,用后要清洗检查、注润滑油脂。
2.1.3 在取心困难的矿层中钻进时应降低转速、压力和泵量。2.1.4 在破碎地层中钻进时,应适当控制回次进尺长度和回次进尺时间。
2.1.5 钻进回次进尺长度不得超过岩心管长度。
2.1.6 在矿层、矿层顶底板和重要标志层中,岩、矿心没有采取上来时,要专程捞取,必须钻进捞取时进尺不得超过0.5m。
2.1.7 退岩心时要细心,不得重敲、猛打,尽量避免人为破碎并防止上下次序颠倒。
2.2 预防钻孔弯曲的措施
2.2.1 地表机械设备应经过检验,稳固可靠。
2.2.2 确保安装质量,保证“天车、回转器、孔口”三点一线。2.2.3 在易斜岩层施工,应根据地层、见矿深度等条件合理设计开孔角度和弯曲强度,已掌握钻孔自然弯曲规律的矿区应设计初级定向孔。
2.2.4 合理选择钻具结构和级配,尽量采用满眼钻进。2.2.5 开孔应选用锋利的钻头,钻杆不得有偏摆,钻压要均匀,要随钻孔加深加长岩心管。
2.2.6 深孔钻进时,应尽量采用钻铤加压。
2.2.7 遇到片岩地层、倾斜岩层、破碎带、软硬互层时,应使用锋利的钻头和长、直、重、厚、刚的钻具。有条件时可采用冲击回转钻进。
2.2.8 扩孔时要带内导正器,换径时要带外导正器。粗径钻具要用综合式异径接头连接,其中心线应一致。
2.2.9 换径时导正管长度要大于4m,第一回次的小径岩心管长度要小于1m。
2.3 做好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措施
2.3.1 要严格按设计及时观测水位及其他应测项目。2.3.2 水位观测的基准点应一致,读数要准确。2.3.3 不得任意割接测绳。
2.4 降低孔深误差的措施
2.4.1 机场使用的铁尺应保持两端平齐,刻度准确、清楚,并定期校正。
2.4.2 丈量机上余尺时钻柱应停止回转,基准点要一致,并应准确丈量,及时记录。
2.4.3 应用钢卷尺丈量下入孔内钻具的长度,并准确记录数据。2.4.4 处理事故后应校正孔深。2.5 做好原始记录的措施
2.5.1 记录员应在现场认真、及时地填写好各项数据,不允许下班后追记、补记。
2.5.2 班长、机长(或综合记录员)要及时校对原始记录,发现错误立即修正。
2.6 保证封孔质量的措施
2.6.1 使用泥浆做冲洗液的钻孔,应自下而上清洗封闭段孔壁上的泥皮。
2.6.2 正确选用有一定强度的架桥材料做隔离塞,并将其牢靠地固定在预定孔深。
2.6.3 水泥应用清水搅拌均匀,水灰比应小于0.5。
2.6..2.6.4 宜采用泵送、导管和注送器注入水泥浆;水泥浆下端出口位置距隔离塞顶端的距离应小于0.5m。
2.6.5 注浆过程应连续完成,封闭长度5m 以内不得提动钻具;要准确计算替浆的清水用量,替浆水量不得过多或过少。
指标保障 篇3
一、建设“一树一表一库”,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张泽学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组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创建教学资源库,从做好“一树一表一库”建设开始,既要求教研组成员在共同学习、研究课标的基础上,根据课标要求确立整个学科的核心内容,又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性地进行备课。
“一树”:各个教研组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树”,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深入学习研究,把学科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绘制成图,简明清晰地概括出学科基本体系,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树”。
“一表”:“学科核心内容简表”,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将一个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并针对不同内容,依据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形成“学科教学核心内容简表”,以此作为备课和上课的依据。
“一库”:“学科教学资源库”,要求教师对不同教材的重点与难点、结构与关系作出分析,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习方式的不同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单位,形成“学科教学资源库”。
建设“一树一表一库”的过程,就是教师研读课程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的过程,会更好地促使教师研读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揣摩知识点,思索学生接受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地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有条理,达成目标更加便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实践“目标导向教学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目标导向教学单”实践是张泽学校课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随着资源库建设的不断深入,学校从行政领导到每位教师对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基本达成共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并积极实践“目标导向教学单”成为必然。“目标导向教学单”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单元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和课时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要求教师钻研教材,研究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水平,使课堂教学指向更加明确、具体,可以更好地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反映课堂教学组织的主要环节,体现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因为“目标导向教学单”的设计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撰写,所以课堂教学的组织安排通过教学流程来反映。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相比,教学流程相对简洁明了,是基于某项教学任务完成而设计的师生双边活动安排。
学习导航:学习导航是“目标导向教学单”的主要环节,反映在课堂教学组织的具体安排上,其最大的特点是教师站在学生思维的起点上,细化教学内容,组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完成精心设计的相关训练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课堂检测:课堂检测的目的是反映教学目标达成度,也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同时,课堂检测的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现状,为教师开展针对性辅导以及以后课堂教学的调整提供信息。
指标保障 篇4
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漆 娜1,陈红霞2(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低保)制度作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制度,旨在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并且有利于促进就业。目前低保制度中对于低保工作的投入—产出的评估以及产生的社会效益尚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旨在通过选取投入指标、效率指标、效果指标等一级绩效指标及其下属二级、三级指标来建构一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指标体系对低保工作进行评估,为低保制度政策实施结果提供检验标准,促进低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发展。
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分析 篇5
多样化军事任务, 要求我军的能力建设必须从单一向多样转变。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提出是为了确保太空、电磁、网络等空间安全, 维护国家领土、领海、领空等疆域完整统一, 防止国家和人民受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疾病侵害。2008年参加抗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支援奥运等行动, 充分展示和锻炼了我军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从我军两次重大救灾行动来看, 陆航装备保障建设还不能满足特殊任务需求, 对直升机的维修保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直升机装备保障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我军陆航野外抢修抢救装备缺乏抢救直升机、轮式和履带式抢救车, 不能执行大型装备或故障直升机的后送任务。
陆航现有的野战维修装备基本上是单纯配置机加工具的航空修理车和两个直九直升机野战修理方舱, 老旧的工程车缺少起吊装备和各种修理工具, 已属于落后装备, 难以执行野外多样化修理任务。
直升机野外故障诊断/检测设备主要是直升机各部件的测试、诊断、检测设备和检验设备。陆航直升机故障自动检测设备处于空白状态。
直升机的维修保障影响直升机的使用, 一架高可靠性高维修性的直升机, 没有一个好的包括维修保障在内的综合保障能力, 那么就难以提高其使用完好性或发挥其效能。
现有的直升机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不能完全满足“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以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任务成功性为最终评价目标”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
(1) 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了维修保障系统本身在种类以及数量上符合编制要求的程度, 还没有提出针对直升机所需完成的具体任务进行维修保障时的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
(2) 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采用的指标不一致, 提出的有些指标不能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导致研究成果很难被实际应用部门采用。
2 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根据对维修保障系统效能评价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建立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完备性。确立的指标体系应能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评价直升机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效能。
(2) 客观性。确立的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能公正地反映直升机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实际效能。
(3) 独立性。确立的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能典型的代表所要考察的直升机装备维修系统保障系统的相应效能。
(4) 典型性。确立的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能典型的代表所要考察的直升机装备维修保障系统的相应效能。
(5) 层次性。确立的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有分明的层次, 各级别之间条理清晰。
(6) 可量化。指确立的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能够量化衡量, 以便能够横向比较, 评价出维修保障系统的优劣。
3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维修保障对象与维修保障系统
把各级部队统一分为基本任务单元和任务单元两类, 基本任务单元是指可以独立执行作战和训练任务的最小军事单位, 一般由直升机及其配套的保障资源和使用人员组成;任务单元是指可以执行作战和训练任务的军事单位, 层次高于基本任务单元, 一般由多个任务单元 (或基本任务单元) 加上所配套的维修保障资源组成, 任务单元遵从层次结构关系。各级任务单元的维修保障系统资源组成整个维修保障系统。
无论是从基本任务单元还是从任务单元角度出发, 维修保障能力评估的实体可以认为是由维修保障对象和相应的维修保障系统组成。对于基本任务单元而言, 维修保障对象就是一架直升机, 而维修保障系统就是由直升机配套的维修保障资源以及基本任务单元所属的使用和维护人员、上级任务单元所属的维修保障资源等组成的。对于任务单元而言, 维修保障系统对象就是任务单元, (对于第一层任务单元, 维修保障对象就是基本任务单元) , 维修保障系统此时不再包含保障对象 (任务单元或者基本任务单元) 内部的维修保障资源, 而是由其本身所属的维修保障资源和上级任务单元所属的维修保障资源等组成。所以, 保障对象可以是直升机, 也可以是任务单元 (包括基本任务单元) , 而维修保障系统则是针对保障对象而建立所有维修保障资源的总和。
3.2 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分类与选择
不但要从保障对象角度评估维修保障能力, 还要从维修保障系统角度分析维修保障能力。因此, 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维修保障系统评估指标, 另一类是维修保障对象评估指标, 而维修保障对象评估指标又可以分为直升机装备评估指标和任务单元评估指标, 如图1所示。
3.2.1 维修保障系统评估指标
维修管理包括经费到位率、经费使用率、装备失修率、任务完成概率。
维修人员包括人员满编率、人员专业对口率、人员称职率、平均人员延误时间;
备件包括备件数量配套率、备件品种配套率、平均备件延误时间;
维修设备包括维修设备数量配套率、维修设备品种配套率、维修设备完好率、平均设备延误时间;
维修设施包括维修设施配套率、维修设施完好率。
技术资料包括技术资料品种配套率、技术资料数量配套率。
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软件配套率、计算机硬件配套率和计算机软件可用率。
多样化军事任务条件下, 选择任务成功率作为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时的主要评估指标。
任务成功概率是反映维修保障方案保证装备具有能持续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主要指标, 该指标不仅仅与装备的基本可靠性有关, 还与装备的任务要求、维修保障资源的种类与数量有关。在任务之前, 计算给定有限维修保障资源下的任务成功概率, 可以为维修保障方案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3.2.2 直升机装备评估参数
直升机装备评估参数包括使用可用度、任务成功率、能执行任务率、出动架次率、再次出动准备时间、无维修待命时间、备件保障率、备件满足率、保障设备保障率和保障设备满足率。其各自定义如表1所示。
3.2.3 任务单元评估指标
装备评估指标从单台装备出发给出了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 但是还不能反映整个任务单元的维修保障能力, 因为任务单元包含多套装备或武器系统, 需维修保障系统是多套装备共享的, 所以有必要从任务单元角度出发, 评估维修保障能力。
考虑飞行团在实际中经常使用误飞千次率, 因此本文建立了飞行任务单元的评估指标, 具体参数如下所示:
飞行团任务单元评估参数:
战备完好率 任务成功概率 再次出动准备时间
误飞千次率 备件保障率 备件满足率
保障设备保障率 保障设备满足率
具体任务单元评估指标定义如表2所示
4 结论
通过对影响维修保障对象和维修保障系统效能的诸多要素的分析可以看出, 影响直升机维修保障的指标分为三类:维修保障系统评估指标、直升机装备评估指标和任务单元评估指标。而上述各个要素指标真正转化为直升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效能还主要依靠平时的战备和训练。
摘要:分析了在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条件下, 直升机维修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然后在研究系统装备、任务单元、任务和维修保障系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 从维修保障对象、维修保障系统两个方面, 建立了直升机维修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直升机,维修保障,保障能力评估
参考文献
[1]张涛.装备使用阶段维修保障能力评估建模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2004.
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篇6
“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试点,是近几年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为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模式而进行的有益探索。目前已在重庆市、河南省济源市、广西自治区南宁市等一些大中城市陆续开展了这项工作[1,2]。
本文作者在开展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编制技术支撑工作过程中,对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内涵和建设内容、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的编制方法、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重点介绍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有关主要综合性指标的测算方法等,以期对其他城市开展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工作,城市安全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资参考的信息。
1 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内涵和建设内容
安全保障型城市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有可靠保障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和谐,实现安全发展。
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内容包括企业生产安全、家居社区安全、公众安全、社会安全、环境生态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诸多方面,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的安全管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社会的主要活动,生产活动中的安全风险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安全生产领域是城市安全保障的关键领域。出于安全监管部门职能范围的考虑,作者在参与制定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将规划期内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涉及的主要内容确定为企业安全生产和人民安居乐业两大方面,如图1所示。
2 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1 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的定位
规划实施实际上是一个从现实向未来引导的过程,因此,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基本框架设计要以便于规划实施,满足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要求为宗旨[3,4]。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一般按行政层级可分为市级规划和区县规划,按规划对象和功能可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等[5]。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通常是作为市级专项规划之一,接受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并同各专项规划、区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部门重点规划相衔接。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定位如图2所示。
2.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2.2.1 系统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从系统整体出发,能够真实反映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各个方面及其主要特征,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2.2.2 导向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要突出各个指标的敏感性,强化指标的导向性,通过指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
2.2.3 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要反映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的进程,在指标体系、目标值、指标权数、计算方法上保持可比性。
2.2.4 可操作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在设置上力求简明实用,所需数据尽可能结合有关政策和各项发展规划,接近现有统计口径,接近现实情况,所需资料易于搜集和整理。
2.2.5 动态性原则
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评价指标体系也必然是动态变化的。指标设置要反映现状,展望未来,具有时代特征,充分体现动态趋势,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2.3 指标体系的设计
按照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内容,将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类别,分别是:总体建设目标指标、安全生产评价指标、人民安居乐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如图3所示。三个类别共包含10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若干二级指标和具体指标(三级指标)。
总体建设目标指标:是对规划提出的总体建设目标进行评价的指标,分为事故控制情况、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和总体效果情况等3个一级指标。
安全生产评价指标:是对安全生产保障情况进行评价的指标,分为重点行业安全保障、企业落实安全责任、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社会化支撑服务4个一级指标。
人民安居乐业评价指标:是对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情况进行评价的指标,分为劳动者安全健康、生活设施安全和应急救援能力3个一级指标。
在3个类别10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指标,初步提出了140个具体评价指标,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初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调查法,聘请试点城市建筑施工、消防、矿山、交通、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安全监管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共计107名专家对各项具体指标进行咨询、筛选。通过会议座谈、函调等方式,请专家对相关指标自由发表意见,经过统计、汇总和修改后再反馈给专家征求意见,经过3轮咨询,使专家意见得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从而获得有一定科学性、权威性的判断,确定适用于本城市的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大类,共计92项指标[6]。见表1。
按照经专家咨询确定的安全保障型城市安全规划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国家、地方政府的总体要求、现有基础、历史趋势和未来发展情况,对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规划期内的指标基准值、目标值、各年度目标值进行分析、预测和考量。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征询相关部门及行业专家的意见,确保指标的目标值符合实际、能够实现。
例如,在本试点城市,以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10万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人/万车)四项指标为重点考核的安全生产约束性指标。在总体建设目标指标中,主要包括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10万人)、五年规划期内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累计起数(次)、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率(%)、市级安全社区创建达标率(%)和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在全国的排位[7,8,9,10,11],具体规划指标目标值如表2所示。其中,“安全生产总体状况在全国的排位”这一指标定义为:对于每一时间段内,将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10万人)两项指标归一化结果相加,在全国各省、市、区进行排序后的名次,其指标值Yi的计算方法如式(1)所示:
式中,Yi-i省(市、区)综合排序指标;
X1,i-i省(市、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X1,max-全国各省(市、区)m.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最大值;
X1,min-全国各省(市、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最小值;
X2,i-i省(市、区)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10万人;
X2,max-全国各省(市、区)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最大值;
X2,min-全国各省(市、区)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最小值。
3 结束语
本文作者通过安全保障型城市试点建设,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设计等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对安全保障型城市的内涵给出了初步定义,提出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应包含企业安全生产、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三大类内容;
(2)对安全保障型城市发展规划定位、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3大类、1项一级指标、92项具体指标的安全保障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试点城市为例,给出主要6现主要综合性指标的测算方法。
(3)由于工作职能定位的要求,本次研究工作中未涉及有关社会安定和谐的评价指标,期望今后的实践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开展探索。
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其他城市开展安全保障型城市建设,城市安全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研究和应用等工作提供可资参考的信息。
参考文献
[1]郭云涛.试论重庆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重庆日报,2009.4.12.3版
[2]苏英明.创建安全保障型城市为首府再树品牌[J].安全生产与监督,2011,(4):32-33SU Ying-ming.Creating sfety and security city,establis-hing another brand for provincial capital[J].Work Safetyand Supervision,2011,(4):32-33
[3]吴舜泽,徐毅,王倩.环境规划: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4WU Shun-ze,XU Yi,WANG Qian.Environmental plan-ning:review and outlook[M].Beijing:China Press ofEnvironment Science,2009:4
[4]郭怀成,尚金城,张天柱.环境规划学(第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GUO Huai-cheng,SHANG Jin-cheng,ZHANG Tian-zhu.Environment planning(2rd edition)[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9:8
[5]曾明荣.安全生产规划体系框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6(3):201-205ZENG Ming-rong.Study on framework of program systemfor work safe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3):201-205
[6]张乔木,张国钧,王纬,等.基于德尔菲调查法与技术路线图相结合的技术预测研究-以太原市“十二五”技术发展预测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10):75-79ZHANG Qiao-mu,ZHANG Guo-jun,WANG Wei,et al.Research on prediction of technology based on delphi sur-vey method and route chart Technology-tak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rediction of Taiyuan the twelfth five de-velopment plan for an example[J].Taiyuan Science andTechnology,2010,(10):75-79
[7]刘爱华,吴超.区域性四大安全生产指标的宏观预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11(6):250-255LIU Ai-hua,WU Chao.Four regional safety-productionindexes and their macro prediction[J].Journal of Safetyand Environment,2011,11(6):250-255
[8]颜伟文,韩光胜,陈国华,等.我国安全生产发展趋势的计量分析[J].灾害学,2008,23(1):88-91YAN Wei-wen,HAN Guang-sheng,CHEN Guo-hua,etal.The econometric analyses of work safety tendency inChina[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08,23(1):88-91
[9]刘铁民.中国安全生产大趋势已进入拐点—生产安全事故宏观预警与发展态势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3):5-12LIU Tie-min.The general trend of work safety in Chinahave entered the turning point-macro-early warning and a-nalysis of trend of work safe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5(3):5-12
[10]刘铁民,任智刚.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若干统计指标考量[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5):5-9LIU Tie-min,REN Zhi-gang.Research on several indi-cators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rogram for work safety[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5):5-9
指标保障 篇7
1 铀资源保障能力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铀资源保障能力研究较少,对其概念内涵界定更是凤毛麟角。考虑到科学界定铀资源保障能力的内涵是对相关问题进一步研究的基石,因此参照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及其它相关的概念界定,结合铀资源的特性和现状,我们认为,铀资源保障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对铀资源的境内勘查开发、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等手段,持续、稳定、及时、安全和经济地为核电发展提供铀资源保证的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从内涵外延看,铀资源保障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铀资源保障能力是指从整个核燃料循环链的角度来考虑,不仅包括天然铀的保障能力,而且还涵盖铀的二次供应等内容。狭义的铀资源保障能力仅限于天然铀的保障能力,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2)从时间属性看,铀资源保障能力有静态(短期)与动态(长期)之别。从静态角度看,铀资源保障能力是指在其它条件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现有的铀资源满足核电需要的程度。由于随着科技发展、铀资源价格以及政治经济环境等的变化铀资源保障能力会相应地扩大或缩小,因而铀资源保障能力既要从静态方面来考虑,更需要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
3)从空间范围看,铀资源保障能力可分为国内铀资源的保障能力和国际铀资源的保障能力两大块。其中,国际铀资源保障能力是指通过控股参股、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等方式从全球范围内获取铀矿资源,以确保国内铀资源的需要。由于全球铀资源已被少数国家控制,如今利用国际铀资源市场是提升本国铀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
4)从特征来看,良好的铀资源保障能力是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至少应具备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持续性,即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都能可持续的源源不断地获得铀资源;二是稳定性,即铀资源的需求和供求在一定范围内是可预测的、稳定的和可靠的;三是及时性,即铀资源的供应应能够满足核电发展的即时需要,不能出现缺口;四是安全性,是指通过特定的运输渠道和方式确保铀资源的运输安全,不受战争、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五是经济性,即通过控制或影响铀资源交易规则,达到以合理价格获取铀资源的目的。
2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判断铀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础。构建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不失一般的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评价的基本套路,又必须紧紧围绕铀资源及保障能力的本质特征,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指标既要全面反映影响铀资源保障能力的资源禀赋、要素投入、市场需求、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又要体现相互联系的关系,以有利于从整体上系统把握铀资源保障能力的现状、问题原因及发展趋势。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的含义包括:一是选择指标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尽可能简单明了,避免选择意义相近、重复的指标;二是指标选取要考虑数据取得的难易度和可靠性,评价过程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选择指标要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可比性,指标内容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于纵横向比较,分析其发展趋势和变化特点。
3)动态性原则。指标体系设计时要考虑铀资源保障能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核电规模等变化而随之改变,以便综合反映铀资源保障能力的发展趋势,并有助于预测决策。
4)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在用来评价铀资源保障能力的同时,还应结合核电及铀资源发展战略目标、国际铀资源市场竞争、国际经济政治军事格局等因素,适当调整指标内容和权重,引导铀资源保障能力的提高。
3 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基于对铀资源保障能力概念内涵的理解,依据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参考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评价、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等相关文献,结合铀资源的特殊属性及铀资源勘探开发的国内外态势,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指标层四个层级,共19个指标组成的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2 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的含义
3.2.1 铀资源勘查开发基础
铀资源勘查开发基础是铀资源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石和潜在优势,包括铀资源禀赋及其开发条件两个方面。
1)铀资源禀赋。铀资源禀赋反映的是铀资源自身所固有的自然特征,与有无进一步勘查价值和开发利用关系很大,是铀资源保障能力的基础性条件。从宏观视角出发,兼顾简易、可操作性原则,用铀资源保有储量份额、铀资源集聚度两个指标来衡量铀资源禀赋。其中,铀资源保有储量份额是国内铀资源保有储量占世界铀资源保有储量的比重,反映一国铀资源的自然丰富程度,指标值越大,说明铀资源长期供应潜力和保障能力越大。铀资源集聚度反映铀资源的空间分布及集中程度,用国内大中型铀矿床保有储量占国内铀资源总保有储量之比来衡量。铀资源集聚程度越高,越有利于集中大规模开发利用,铀资源保障程度就相对越高。
2)铀资源勘查开发条件。铀资源勘探开发条件是指在现有开采技术和开采水平下将铀矿资源禀赋转化为可供开发利用的铀产品的外部基础环境,与铀资源保障能力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如果铀资源勘查开发条件较差,那么即使铀资源禀赋再好,也无法把自然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更谈不上提升铀资源保障能力。可以用铀资源地质勘查程度、铀资源勘查开发自然条件、铀资源勘查开发地理条件三个指标来衡量铀资源勘查开发条件。其中,铀资源地质勘查程度用查明的铀资源基础储量与铀资源总量之比来衡量,越详细的铀资源地质勘查程度意味着越了解本国铀资源基本情况,就越有利于铀资源的开发利用。铀资源开发自然条件是指铀矿床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而铀资源开发经济条件则是指与铀矿床开发建设和生产相关的包括水、电煤、交通等其他资源的供给情况。显然,铀资源开发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越好,就越有利于铀资源的开发,其保障能力就相对越高。
3.2.2 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
如果说铀资源勘查开发基础衡量的是铀资源保障能力的潜在优势,那么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则是对铀资源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能力的测度。
1)国内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国内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反映的是经勘查后的国内铀资源通过开采、加工等生产制造过程转变为现实铀产品的能力,用铀资源生产能力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和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铀资源生产能力指数是年实际铀生产能力与年铀资源需求量的比值,反映一国铀资源的生产能力满足铀资源需求的程度。全员劳动生产率是对铀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组织管理、技术利用、员工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考虑到铀资源或其他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往往存在同一个矿区或者矿床中共生其他矿产资源的现象,因而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用铀矿本身及共伴生矿开发时的利用效率来衡量。
2)国外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随着铀资源需求与日俱增,从国际贸易市场直接购买和国外直接投资获得铀资源是当前核电大国的基本做法。因而,对国外铀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是铀资源保障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用铀对外依存度和铀资源进口集中度两个指标来衡量。其中,铀对外依存度是一国铀净进口量占本国铀消费量的比例,综合反映了一国铀资源对国外铀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利用程度。一国铀对外依存度越高,表示该国对国外铀的依赖程度越大,受国际铀市场价格波动、国家政治军事格局等因素的影响就越大,相对来说铀资源保障程度就较低,但同时也表明该国对国外铀资源的利用程度也越高。铀资源进口集中度反映的是铀资源进口来源地的集中程度,用进口铀资源最多的前三位(或者前五位)国家的进口量的和与进口铀资源总量之比来测度。铀资源进口集中度越高,意味着受铀资源供应国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不利于分散铀资源的供应风险,进而表明铀资源保障能力就相对就低。
3.2.3 铀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
铀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的是铀资源保障能力的长期趋势,更加注重铀资源保障的战略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主要从铀资源供需协调度、铀资源管理制度和铀资源控制能力三个方面来测度。
1)铀资源供需协调度。一般而言,铀资源需求大于供给(供不应求),意味着核电“缺粮”;铀资源需求小于供给(供大于求),则造成资源浪费。这就需要统筹安排、综合平衡铀资源的短期和中长期的供需情况。铀资源供需协调度综合反映铀资源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具体用铀资源供应度、铀资源储采比、铀资源勘查投资强度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铀资源供应度是铀资源供应年增长率与铀资源消费量年增长率之比,反映铀资源的供应在时间、空间、质量、数量等方面与需求的匹配程度。该比值越高,说明铀资源的供应增长大于铀资源的消费增长,对铀资源的保障程度就越大。铀资源储采比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水平下一国国内铀资源剩余可采储量与年生产量之比,反映现探明的铀资源储量能供全国开采的时间。铀资源储采比越大,则铀资源可采保证年限越长,从本国长期供应核电发展的铀资源就越有保障。铀资源勘查投资强度用铀矿业投资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反映一国铀资源投资的力度,也是铀资源政策的重要体现。这主要是考虑到铀资源的勘查开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等投入,往往短期的突发式做法难以起到明显效果,而在各种资源投入中,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对铀资源的勘查开发具有较为明显的带动示范作用。
2)铀资源管理制度。一国铀矿资源禀赋要转化为竞争优势,制度因素不容忽视。良好的制度可以实现对铀资源勘查、开发以及利用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促进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反之,则可能妨碍铀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效率。考虑到我国转轨时期特征和铀资源特殊属性,用铀资源管理制度的可行性、铀资源战略储备、铀资源市场程度三个指标来衡量铀资源管理制度。其中,铀矿资源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在铀资源保障能力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作用,其内涵包括但不限于:铀资源勘查开发的管理机构是否健全高效;铀资源勘查开发及其相关的配套政策是否科学合理、明确具体、执行有效;铀资源交易市场是否健全高效;铀资源勘查开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是否到位等等。铀资源战略储备是应对可能出现的铀资源供应中断、供需缺口、价格波动过大等风险的重要举措。考虑到铀资源的消费量随着核电站运行数量的多少而变动,因此用铀资源储备天数(铀资源战略储备天数= 铀资源战略储备量/国内日均消费量)而不是铀资源战略储备量来衡量更为科学。很明显,铀资源战略储备天数越长,铀资源保障能力相对较高,但同时储备成本也越高,反之则反。考虑到我国铀资源市场的特殊性和转轨时期铀资源改革的阶段性,以及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中铀资源更容易转化成竞争优势,我们用铀矿权流转数占铀矿权总数的比重来衡量铀资源市场化程度。该比值越高,说明铀资源市场化程度越高,就越有利于提升铀资源保障能力。
3)铀资源控制能力。铀资源控制能力是指一国通过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种手段对全球铀资源生产、销售、价格等的影响和控制程度,主要从铀资源企业竞争能力、进口铀资源控制率、综合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铀资源企业竞争能力是铀资源企业从事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对一国经济、安全、稳定地获取国际铀资源有重要的影响,可以用铀资源企业规模、铀资源勘查开发技术水平和铀产品市场定价能力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铀资源企业规模用一国国内排名前三的铀资源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在国际铀资源市场中所占的比重来表示。该比值越大,说明企业竞争能力和铀资源控制能力就越强。铀资源勘查开发技术特别是铀资源勘查开发的新技术的采用不仅能提高铀资源勘查开发的效率,而且能扩大铀资源勘查开发的范围和领域,许多在原有技术条件下没有发现和不能利用的铀资源可以转变为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而被开发利用,提高铀资源的潜在储量,进而提升铀资源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铀资源的保障能力。铀产品市场定价能力是一国铀资源企业综合运用竞争实力、竞争策略以及其他手段在铀资源市场价格的重大决策和运作规则上取得发言权的表现。这主要是考虑到,核电的经济性优势主要依赖于其较低的燃料价格,能否以合理的价格获得稳定的铀供应对于核电发展至关重要[1]。进口铀资源控制率是指在全部进口铀矿资源中受进口国企业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铀资源比重。进口铀资源控制率越大,则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越小,铀资源就越有保障;反之则反。综合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从国际市场上获得铀资源的难易程度。一般说来,一国的综合国力越强,与铀资源生产国、铀资源企业集团以及地区重要大国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铀资源国外供给就越稳定,铀资源保障程度就越高。
4 结语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研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正如前文所述,目前铀资源保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乃至铀资源保障能力的相关研究仍处于初探阶段,文中只是提供一个初步框架,更多的是抛砖引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指标保障 篇8
关键词:航材保障能力,Delphi,评估指标体系
0 引言
航材保障是海军航空兵装备工作的组成部分, 航材保障能力直接影响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近些年, 新式战机陆续装备我海航部队, 提高航材保障能力, 研究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航材保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包括组织实施航材的筹措、储备、供应、管理等多道工序, 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才可以客观评估其保障能力, 而这些因素之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和模糊性特点, 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可能使各项指标权益相互冲突。建立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不仅是对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进行科学化、定量化和标准化评估的前提, 也是寻求提高航材保障能力的一种途径。
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是指反映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各要素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和集合, 是客观评估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 必须严格按下列原则构建航空兵航材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1.1 系统性和客观性原则
所选取的标体系必须能从整体上反映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的特征及综合情况, 同时要突出重点, 不仅能形成直接效果, 还应该反映间接效果, 以确保综合评估结果严谨可信。设计评估指标时应该充分考虑装备保障的实际条件, 准确把握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既要涵盖航材保障工作的基本内容, 同时也要尽量反映出海军航空兵航材体系的客观要求, 以确保评估指标能够发挥实际效能。
1.2 动态性原则
航材保障是一项动态发展的、系统性的工作, 相应的评估指标应该根据其动态发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整。这种变化不利于进行指标对比, 因此在设计评估指标时, 可以忽略那些在一定时期内基本没有变化的现象, 以确保各项指标的灵敏性。
1.3 简洁性与科学性原则
采用关键指标作为系统的评价依据, 指标体系应该大小适宜, 计算含义明确, 对保障效能影响大的关键指标可以进行细分, 其它指标适当粗分, 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工作量。另外, 应该从科学的角度进一步探究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各要素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同时根据部队的情况来确立所设置的指标的名称、涵义、计算方法、分析方法等内容。
1.4 独立性和相关性原则
设置评估指标体系时, 各项指标之间应该具有关联性, 而非独立存在的个体。工作人员应该从科学的视角来分析处理各个关联的要素, 使每个指标在体系中只出现一次, 避免重复, 使指标体系客观地反映出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另外, 应该根据目标设置指标, 尽量避免二者相互脱节, 否则评估指标无法反映实际情况。
1.5 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评估指标必须与现有的航材业务法规要求相一致。尽量选择在研究范围内的规范指标, 也就是说,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是通用的, 这样便于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并确保被评估对象理解指标的涵义。
总之, 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要坚持科学、合理、易行等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评价指标的构造和计算, 有利于整个评估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2 Delphi法简介
德而菲 (Delphi) 法是专家调查法中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 于1964年由美国兰德公司率先用于预测领域。它是以匿名的方式向专家组征询意见, 并与之反复沟通, 不断修正结果, 直至专家组大部分成员达成一致意见, 基于最终形成的综合意见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它简便直观, 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即便统计数据不完整, 或者没有可借鉴的历史事件, 它也能预测出研究对象的未知或未来状态。它是传统定性分析的一个飞跃, 它突破了单纯的定性或定量分析的界限, 能科学地综合专家们的预测意见,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决策开阔思路。
海军航空兵保障能力评估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各场站主力机种, 评估中要综合考虑各场站的实际保障需求, 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仅凭决策者和航材保障能力评估分析人员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借助各方面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完成。本文采用的Delphi咨询法方法针对评估者和分析者在知识和经验上的局限性, 通过组织各方面的专家, 使之对指标体系涉及到的问题发挥咨询作用, 经过多次反复的信息交换, 统计处理和归纳综合, 合理地给出保障能力评估所包含的全部指标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确定指标体系的完整结构。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Delphi法的本质是系统分析方法在价值判断上的延伸, 利用专家的经验和智慧, 根据其掌握的各种信息和丰富经验, 经过抽象、概括、综合、推理的思维过程, 得出专家各自的见解, 再经汇总分析而得出指标集。在使用该方法时, 正确选用专家 (包括专家人数、专家的领域等) 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
3 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的选取应建立在充分了解整个航材工作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部队调研和资料查阅, 采用理论分析、专家咨询进行综合筛选。
3.1 理论分析
本文依据航材保障基本理论、法规, 分析保障过程, 通过分析航材保障的内容和特征, 查阅目前有关文献资料, 结合部队实际, 筛选出使用较广泛、通用性较强的指标, 选择重要的、针对性强的、能反映各航材股航材保障能力的指标如体制、人员素质等类别的指标。
3.2 专家咨询
本文预选了20位专家, 得到15位回应 (见表1) , 文森特·W·米切尔 (Vincent W.Mitchell) 认为德尔斐法中专家人数达到13人以上, 误差降幅不明显 (Mitchell, 1991) , 因此本研究符合要求。15位专家均从事航材领域相关工作, 并活跃于航材保障工作第一线, 其中, 来自部队的专家尽管研究相对薄弱, 但对基层航材保障工作有较全面、系统且独到的见解。
根据Delphi法, 并结合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 经过两轮意见征询和修订, 最后由研究者汇总得出研究结果, 本文总体上将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置为二级。其中一级指标包括航空兵航材保障体制、航材保障人员、航材供应能力、航材保障设施设备、器材管理、信息管理、战备保障能力七个方面, 二级指标是按照一级指标的构成要素, 再进一步分解获得的。
本文建立的航材保障能力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3.3 实例应用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赋予权值, 并对加来场站航材股进行评估, 得分如表3。
根据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加来场站航材故相对比较弱的有航材保障人员、器材管理和信息管理, 实际情况中该航材股地处热带, 长期保障两个团, 并且人手不足, 人员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 所以才导致出现这三方面的问题, 事实证明本评估指标符合实际, 能为部队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4 结束语
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是检验航材保障能力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了航材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和方法, 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航材保障能力系统评估指标体系, 为海军航空兵航材保障能力建设评估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亚群, 等.航材供应学[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学义, 孙德宝.部队装备保障能力评价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2002, 14 (1) :l42-146.
[3]周明浩.德尔菲法在卫生城市建设综合评价指标筛选中的运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1.
[4]肖丁, 陈进军, 苏兴, 等.装备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1.
指标保障 篇9
近年来,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江苏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动作不断,举措频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民生幸福工程”、“收入倍增计划”、“六大体系建设”等已成为百姓耳熟能详的词汇。根据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各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统计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江苏省该指数为77.98%,较上年提升0.96个百分点,连续第三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鉴于民生保障在实现“两个率先”中的重要地位,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省域民生保障指标体系,以评估全省和各区域民生保障状态和进度水平,统筹民生保障的实现时序,在政策层面上发挥民生保障指标体系的战略导向作用,保证实现“两个率先”的政策需求。而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在构建民生指标体系方面,大都是突出民生指标下二级指标的差异(李志强,2010;张香云,2010;孙鸿凌,2010)和民生指标赋权的方法的多样性(胡繁印,2010;李志强,2012;王选鹤等,2012;王青,2014)。关于民生保障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比较匮乏,具体的民生实现时序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江苏民生保障指标体系和实现时序研究”即是在上述背景下展开的。
二、江苏省民生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民生保障指标体系的确定。本文建立的江苏省民生保障体系包括民生保障目标指数、民生保障协调指数和民生保障基础指数。民生保障目标指数具体分为:(1)就业与社保指数;(2)教育与文化指数;(3)住房与出行指数;(4)医疗指数;(5)生态与环境指数;(6)公共安全指数6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民生保障协调指数包括收入与消费指数和公共财政投入指数2个二级指标和12个三级指标;民生保障基础指数包括2个二级指标:经济发展指数、科技创新指数以及10个三级指标。
(二)民生保障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赋权方法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前者如德尔菲法、指标两两比较法,后者如变异系数法、熵值法、主层次分析法等。在真实反映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方面,两类方法各有缺陷。为避免单纯的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自的不足,较为真实地反映民生保障指标体系下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同时参考目前同类研究中运用的频度,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具体步骤为:确立递阶层次结构;采用萨蒂的1~9标度方法构造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并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由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推导出某一层次各指标的具体权重。在各层次单排序计算的基础上再进行各层次总排序计算。
具体权重计算过程如下: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求解特征方程:其中W为对应于λmax的特征向量,W的各分量Wi即为对应于各准则(或各指标)的权重。通过AHP方法,得到民生保障指标体系权重分布结果如下:
1、一级指标:民生保障目标指数(0.30)、民生保障协调指数(0.40)、民生保障基础指数(0.30)。
2、二级指标:(1)民生保障目标指数:就业与社保指数(0.060)、教育与文化指数(0.060)、住房与出行指数(0.045)、医疗指数(0.045)、生态与环境指数(0.045)、公共安全指数(0.045);(2)民生保障协调指数:收入与消费指数(0.240)、公共财政投入指数(0.160);(3)民生保障基础指数:经济发展指数(0.180)、科技创新指数(0.120)。
3、三级指标:(1)就业与社保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0.0162)、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0.0088)、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0.0088)、失业保险覆盖率(0.0088)、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率(0.0088)、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0.0088);(2)教育与文化指数: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面积(0.0225)、现代教育发展水平(0.0375);(3)住房与出行指数:城镇家庭住房成套比率(0.01125)、农村家庭住房成套比率(0.01125)、城市每万人公交车拥有量(0.01125)、行政村客运班次通达率(0.01125);(4)医疗指数:每千人拥有医生数(0.045);(5)生态与环境指数: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0.005)、地表水好于三级水质比例(0.005)、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0.005)、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0.005)、林木覆盖率(0.00625)、城镇绿化覆盖率(0.00625)、单位GDP能耗(0.0125);(6)公共安全指数:公众安全感(0.045);(7)收入与消费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060)、城乡居民收入达标率(0.060)、基尼系数(0.036)、恩格尔系数(0.024);(8)公共财政投入指数:财政收入占GDP比重(0.03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4)、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4)、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0)、节能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0)、公共安全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0)、城乡社区服务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0.020);(9)经济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0.040)、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0.020)、城镇化率(0.020)、信息化发展水平(0.032)、现代农业发展水平(0.032)、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0.036);(10)科技创新指数:科技进步贡献率(0.042)、发明专利授权量(0.030)、研发经费占GDP比重(0.024)、每万人劳动力中R&D人员数(0.024)。
三、江苏省民生保障评价和实现时序实证分析
民生保障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客观评价江苏省民生保障的现状、科学预测未来时期民生保障的主要问题、重点领域以及统筹规划民生保障的实现时序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上的支撑,包括概念框架、指标选取、权重确立、数据处理以及综合评价等。本研究将运用上述体系和方法,围绕2020年民生发展的总体目标,就江苏省民生保障的现状和未来时期民生改善的实现时序进行定量评价和实证分析。
(一)目标设定。由于民生问题和全面小康社会两者之间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而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江苏在这一进程中则要肩负着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使命,因此本研究将2020年设定为有限目标年,民生保障各指标目标值主要来源于:(1)《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2)《江苏省科学和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2010-2020)和《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3)从动态角度参考国际上衡量人民生活水平所处阶段的标准和从静态角度借鉴高、中、低收入国家人民生活标准;(4)参考2007~2014年江苏省民生保障各指标数值。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国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尚未有财政收支的中长期规划,民生保障协调指数下的公共财政投入指数其所辖指标如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等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缺乏明确的目标参考值,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这类民生保障协调指标的某种“内在稳定器”性质,即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各类民生问题的轻重缓急,较为灵活地调整公共财政在各类民生问题上的投入比例。
(二)数据来源。江苏省民生保障指标体系指标数据采集区间为2007~2014年,采集范围为江苏全省和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采用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公开出版的年鉴或者相关部门公布的权威指标数据,主要有《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2015)、各年度《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地市地方志(2008-2015)以及科技、人才等相关领域中长期发展规划等。
(三)综合评价方法。所谓综合评价,就是根据客观现象的影响因素,构建统计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值,最后再进行比较和排序的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的总称。本研究在民生保障体系构建、指标权重确定和选择指标标准化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民生保障指数。计算公式为:
民生保障指数=Σ权数×相对比率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根据2014年江苏省各三级指标实际值和目标值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比率。相对比率作为原始指标数据的标准化,结合权重可以得到每个具体指标的得分,并依次计算出江苏全省及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民生保障具体得分,表1是民生问题解决总进程。(表1)
1、现状与进度评价。从各级指标数据看,全省民生保障总体水平较高。2014年,全省民生保障总得分为91.39(即综合实现程度达91.39%,下同),保持在达标基准(90分)之上。其中,民生保障目标指数得分为29.07(实现度96.9%),民生保障协调指数得分为33.67(实现度84.18%),民生保障基础指数得分为28.65(实现度95.5%)。但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差异、区域间差异和城乡间差异。
(1)结构性差异。结构性差异表现为同一级指标下各指标的目标实现度差异。在一级指标上,全省民生保障目标指数实现度最高(96.9%),民生保障基础指数实现度次之(95.5%),民生保障协调指数实现度最低(84.18%),最高与最低相差悬殊(12.72%),而且三大区域无一例外。这一现象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周期有关,当收入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民生问题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之后,可能会相对地减缓收入增幅和民生投入,这是一个阶段性周期性的变化———一段时间注重民生和收入,一段时间注重投资。
(2)区域间差异。在全部43项指标中,除公众安全感、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就业与社保等少数反映民生质量的指标相同或接近外,苏南地区在其余三级指标和一级、二级指标上全面超越苏中、苏北;苏中除在就业与社保二级指标上以及公共财政投入指数下部分三级级指标上落后于苏北外,其余各级指标也均领先于后者。民生保障水平的地域差异是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的客观反映,但差距过大势必将累及省域目标的实现,因此应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3)城乡间差异。由于城乡社保体系一体化和原有城乡保障指标的逐步归一,本研究指标体系较少反映城乡差异信息。但从仅有的少数可以比较的指标仍然能够看出城乡民生保障状况,如住房方面,全省城镇住房成套比率指标实现度为100%,而农村住房成套比率指标实现度仅为77.13%;生态环境方面,全省城镇污水达标处理率指标实现度为97.89%,而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则为89.47%。
2、时序研究。为进一步探讨江苏民生保障的实现时序,我们将研究对象细化到江苏13个地市,同样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得到2014年江苏13地市一级指标层民生问题解决进程表。在此基础上,经过简单转换即可得到各地市民生问题解决时序得分表,其中,迫切度用民生保障目标指数的相反数表示,可行度1、2分别为协调指数和基础指数。(表2)
基于以上各地市的综合评价,运用层次聚类法中的组间联接法将样本聚类。根据综合值、迫切度、可行度1、可行度2的得分情况,运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本文默认聚类数为4)。
从实现时序综合值来看,得分高的包括南京、无锡、常州、和苏州;得分较高的主要集中在南通、镇江、泰州;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和扬州属于得分较低的城市;宿迁是得分最低的城市。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同样可以得到迫切度、可行度1以及可行度2的结果:就民生保障迫切度来说,得分高的城市主要是连云港和宿迁;徐州、淮安、盐城则属于得分较高的城市;得分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和镇江;扬州和泰州则属于得分较低的城市。可行度1和可行度2依此类推。
从总体上来看,实现时序得分从高到低排名依次为苏南、苏中、苏北,这主要跟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南北梯度差异有关,即总体上苏南好于苏中,苏中又好于苏北。但是从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民生保障方面,传统的以地域为界的苏南、苏中、苏北版图划分已呈现出松动的迹象:除宿迁表现为全面落后外,在时序总得分上,镇江、扬州被分别归入苏中、苏北板块;在迫切度上,苏中南通已步入苏南行列;在可行度1上,徐州晋升苏中第二集团,而镇江、扬州则分别退入苏中、苏北行列;在可行度2上,镇江又一次退入苏中。民生保障水平三大区域交错现象实质上是在江苏加快苏南发展、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进程中,各地市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在民生保障方面的反映。
四、结论及建议
截至2014年,江苏围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多数民生保障指标已提前或接近实现,反映民生质量的民生保障目标指数突出,民生保障的总体任务已完成90%以上。下一步至2020年,江苏基本解决民生保障问题,确保第一个率先实现并为第二个率先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中苏南近期基本解决民生和民生保障问题,部分有条件的地市成为江苏实现第二个率先的先行军;苏中地区中期基本实现民生保障目标,并不失时机地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北尤其是宿迁等落后地区应进一步加快发展,蓄势储能,后期基本实现民生保障目标,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好基础。
为此,应以改革、发展和创新为突破口,着力解决江苏省民生保障存在的结构性、区域间、城乡间不平衡问题,促进下一步民生保障整体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一是要突出“短板”环节,着力解决住房保障、现代教育、生态环境等重点民生问题;二是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协调促民生;三是要坚持创新引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以创新、发展促民生。
摘要:当前,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江苏省民生保障进入攻难克坚的历史时期。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首先从民生概念内涵出发,提出“民生保障基础—民生保障协调—民生保障目标”的民生保障指标体系概念框架,构建一个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三层次“江苏民生保障指标体系”,并设定指标赋权、数据标准化和综合评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对江苏2014年民生保障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实现时序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提出在民生保障的实现时序上提高民生水平的建议,认为未来时期应坚持以创新、发展促民生,以协调促民生,同时要突出“短板”环节,着力解决民众普遍关心的住房保障、现代教育、生态环境等重点民生问题。
关键词:民生保障,指标体系,实现时序,层次分析法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人民政府.两个率先:江苏大地上的恢宏实践[EB/OL].http://www.jiangsu.gov.cn/jsyw/201412/t20141222_358285.html.
[2]叶琛.中国共产党民生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3]王选鹤,谢彦红,韩世迁,周超.沈阳市民生指标体系构建[A].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2012.5.
[4]薛珑.城乡居民民生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3.11.
[5]孙鸿凌.我国民生指标体系构建初探[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6]张香云.民生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导向[J].中国统计,2010.6.
[7]胡繁印.民生问题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0.
[8]李志强.民生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赋权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