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问”

2024-05-14

善“问”(共12篇)

善“问” 篇1

《学记》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其大意是:善于提问的人,好比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砍伐的软处开始,然后扩及到硬处;善于对待质疑的人就像撞钟,轻轻敲打声音就很小,重力敲打声音就很响亮。这段教育名言以“攻木”“撞钟”为喻,形象地阐述了“善问”和“善待问”的作用,对自主探究式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善问者如攻坚木”,实质就是要求教师在设问时,注重设计难度适宜、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之成为开启学生自主探究之门的“钥匙”

1.以疑促思,抓住探究“导火线”。“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善于设置“大疑”,即抓住能起主导、支撑作用的点进行提问,从整体上引发思考、探究,并进行设问。如在教学《莫高窟》时,我这样设疑:“课文说莫高窟是艺术宝库,你认为它能不能算作艺术宝库?读课文,找依据。”提问既精又直达重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2.以境促思,用活探究“催化剂”。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好的问题情境,往往如往水面扔石子,不仅让学生产生惊奇感,还能激起“千层浪”。如教学《坐井观天》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有一天,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无边无际的天,想一想它会说什么呢?”

3.以巧促思,用好探究“敲门砖”。陶行知说过:“智者问得巧。”教师要成为“智者”,必须学会巧问。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时,我就巧妙地变“无赖怎么解释”的直问为“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的曲问,轻松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无赖”含义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还可因境而动,因人而异,灵活使用逆问、虚问等,这样往往能产生“平地起波澜”的效果。

4.以放促思,用足探究“兴奋剂”。开放式提问由于不设标准答案,学生可多角度、多因果、多方位地思考,自我展现空间大,因而最能激发探究兴趣。如教学《守株待兔》时,我就设置问题:“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他守着树桩等兔子时,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然后请学生以“邻居”的身份教育他。全班学生顿时产生了当“邻居”的强烈愿望。

二、“善待问者如撞钟”,实质就是要求教师善待学生质疑,把它当做教学契机,灵活点拨、引导,使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引产士”

1.学生柳暗花明,教师相机作铺垫。当学生的质疑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不可操之过急地告知答案,而要相机引导,让学生豁然开朗。教学《江雪》时,有学生质疑:“老翁为什么在天寒地冻时独自垂钓呢?”我给学生介绍了诗人的经历。学生讨论后,明白了这是诗人孤独郁闷时的表现。

2.学生出其不意,教师量力而行。课堂是生成的课堂,因而学生质疑有时也会让教师措手不及。如教学《诚实和信任》时,学生提出教师课前没想到的问题:“我不完全信任小红车的主人,否则为什么要他把单据寄来才肯寄钱呢?”对此,教师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巧借学生之力进行讨论,最终使大家搞清楚问题的答案。

3.学生偏离方向,教师为其导航。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不少学生提出,应该敬佩白骨精永不气馁的精神。学生显然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对此,我没有直面提出反对意见,而是反问:“白骨精不气馁,是做好事吗?如果做坏事,值得我们敬佩吗?”学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

笔者以为,只有教师善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教师善待问,课堂才能由“教师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善“问” 篇2

从小我们就用好奇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总是叽叽喳喳问这问那,而如今,我们还能像小时候那般充满新鲜感吗?沉默是金,没错,但好问更是一种财富。

问是求知求学的表现,问是获得知识的渠道,问是提升自我的途径。问是一份好奇,一种勇气,更是求知心切的状态。问,大有学问。

问身边的人和物。当我们迷路时,鼓起勇气借问路人,这是问。当我们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感到迷茫时,求助师长是最好的选择,这是问。当我们对生活中的现象感到疑惑时,查询书本网络,这也是问。

问他人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而问天地则是自我的感悟。陶渊明之所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因为他领悟了自然的感化,而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怀。问天地,问自然。当我们回归乡野,追求生活和心灵上的安逸时,我们的心胸会变得开阔,不会被世事所纷扰。

也许我们问过别人,问过天地,但从没想过问问自己。问天地是心灵的净化,那么问自己则是自我的超越。“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梦得问自己的陋室陋不陋?有我就不陋。刘禹锡的仕途一波三折,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简陋。他不但没有自怨自艾,反而觉得陋室不陋,这不是自欺欺人,更不只是自我安慰,更是一种洒脱,一种超越自我的.境界。如果说陶渊明是躲避世俗的纷扰,那刘禹锡就是正面世俗的困境而坚强地生存下去。

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少停下脚步,问自己,我应该珍惜什么,放弃什么。有时超越别人是轻松的,但跨越自己心里的一道坎儿却是困难的。我们不能让这道坎变身变宽,成为一道深渊,我们容易迷失方向,忘记自己来自何方,该去何方。

如何培养学生善问 篇3

一、教师要“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问题

师生间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应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学习。

1.老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问题。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每个孩子都需要欣赏,欣赏会使孩子越来越好。对待孩子的提问也是如此。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或者一句赞扬的话都能使学生备受鼓舞,越来越敢于提问。

2.老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我们在课堂上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学生的提问是教师在备课中已经设计过思考过,有明确的答案,并紧扣教材重难点,说白了就是对老师心思的问题时,老师会喜形于色,大加赞赏。如果学生的问题出乎老师的意料,甚至是涉及课本以外的知识,无论它多有价值,教师会有意或无意忽视或不屑一顾。显然,这样对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是一种伤害。长此下去,不仅抑制了孩子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勇气,钝化大胆探索的锐气,湮灭崇尚创新的朝气,使学生以揣摩老师的意图为能事,造成学生精神和人格的萎缩,还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使孩子的一生都有自卑的心理。作为教师,应该耐心地倾听每个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当然更不能恶语相伤了。只有真诚地面对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才能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3.老师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提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他的问题漫无边际,上至天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他都会发问,有时让老师很难回答。这时,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切不可不懂装懂。记得在学习《特别的作业》一文时,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题目不写成“特殊的作业”?这个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一下子也很难说清。望着孩子期待的目光,我想了想说:“这个问题等你以后词语学得多了,也许能弄明白。”孩子满意地坐下了。我想:他一定会向往着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冲浪。

二、教给孩子提问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因不知怎样问而不敢提问,因此,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也很重要。

1.从题目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力。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先导和内在动力。新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趣味性浓。根据教材的特点,有些课文的题目反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文章中心,适于训练学生从题目提问。

2.抓重点句子质疑、感悟。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激发思维的线索。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积极思考,大胆提问疑问,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快乐的小公鸡》第五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帮助别人,你就会得到快乐。”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句话,然后又问,读了这句话,哪些地方你不明白?为了面向全体,给每个孩子一个提问的机会,我先让学生在组内提出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然后各小组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帮助别人,自己就会得到快乐?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第二、三自然段中老牛、青蛙、蜜蜂的话,一边读一边比较他们所说的话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于是学生又产生了新的问题,经过讨论,攻破了难点。

3.自读自悟,质疑解难。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书,从中感悟文章的内容,品析语言文字之美,在读中,教师、学生、编者、作者逐步做到“四心”相通。当然,“以读为主”并不是要排斥教师的讲,正像叶老说的“老师当然要讲,尤其致力于導,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我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一项内容是:记录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检查预习情况时,我常问他们:你读懂了哪些内容?孩子们各显其能,在学生们充分发表自读的心得以后,我接着又问:你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老师看来几乎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但孩子的“问”表明了他在思考,如果能得到巧妙的“答”,就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21世纪的教育是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贯穿一生的终身教育,突出个性的创新教育。作为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要牢记给学生创设一个敢于提问的宽松环境,作孩子提问的忠实听众,良师益友。敢“问”路在何方?唤起创造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者至高至简的秘方。

(作者单位:吉林扶余市新城局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心小学)

善“问” 篇4

关键词:尊重,学生,勤学善问

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 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这句话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学生有了问题意识, 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对于开发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思维, 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对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为此, 本文围绕学校主课题《小康背景下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确立了子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勤学善问习惯》。

使学生得到“尊重”, 是学生养成勤学善问习惯的关键。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边分析、边思考、边总结、边调整, 将“勤学善问习惯养成教育”这一教育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 引导学生会问、促进学生善问, 并通过家校合一、师生合一等合作手段, 引导学生获得一些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经验, 并养成以“勤学善问”为核心的一系列好习惯。

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勤学善问的习惯?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

一、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提问

教材所选用的课文无论是内容上、形式上、思想上或是语言表达上都蕴含着启发思维的因素。所以, 教师应当促使学生通过充分地自主阅读、感悟来读通、读懂课文, 引导他们想问、会问, 这样才能在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下挖掘到更多有效的训练点, 提供更多提问、交流、共享的机会。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小学生因年龄较小, 受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影响, 无法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内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把声像引入语文课堂, 化静态的文字为动态的画面, 使抽象的文字为直观形象, 让学生借助视频、图画等去学习、讨论, 不但易于理解, 而且印象极为深刻。

二、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勤学

促进学生积极投入, 勤奋学习最好的导火索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提问时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 掌握火候, 不失时机地发问, 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 十二三岁的孩子还未有涨大水的经历, 仅靠对文本的理解学生进入情境很慢。有些学生对这些英雄的壮举更是一脸不屑。这与他们的人生历练有着密切的关联。没有经历过, 光靠教材苍白的文字, 怎么叫他们提得起兴趣?教师灵机一动, 娓娓道来:“记得那时候, 老师和你们差不多大, 正在读小学四年级……”才讲了这一句, 孩子们的眼睛都齐刷刷地盯着教师了, 原本无神的眼睛瞬间放射着光芒, 等着讲下去。“记得学校的一片水泥地都成池塘了, 水没过膝盖, 还有人在里面抓到鱼呢!”孩子们大笑起来, 甚至还有人在比划着水的高度, 看来他们都来兴趣了。“大街边旁边的那条河, 河水漫过了街面。都可以划船了。人们走在街上, 就好像在河里走着。”“啊!”学生惊呼起来, 感到不可思议。教师趁热打铁, 播放了1998年有关洪水的视频, 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 小嘴巴一个个变成了“O”形, 也安静了下来。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使孩子们快速进入情境, 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学生们有了兴趣, 乐于思考, 接下来的教学便顺利多了。

除了学习兴趣,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后不应该要求学生立即作答, 而是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英国学者杰伦迪·迪克西对于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 在提问之后, 许多教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非常之少, 有时几乎是一秒钟不到。在学生刚刚回答完问题后, 他们又会紧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Rowe在1987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教师提问后, 留给学生大约三秒钟的思考时间, 学生回答的内容将增加300%~400%;学生将运用更多的证据支持他们的答案;学生之间对各自的想法将会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将会减少;学生自愿参加课堂活动的现象将会增多, 教师用以维持纪律的时间将会减少。

所以, 教师应该以尊重学生为准则, 充分放手让学生去学、去问、去思考, 这样循环往复地训练, 学生勤学的习惯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

三、尊重学生, 让学生在提问中体验“尊重”

勤学善问的习惯养成, 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尊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 尊重实际, 尊重学生的差异。每个人对文本解读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要求学生表达对文本的理解时不能只有一把标尺。应该清楚地意识到, 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阅历非常有限、学识非常有限的小学生, 有的甚至还没有学会在阅读中思考。我们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将成绩较好的学生看做是饭量大的人, 将成绩一般的学生看做饭量中等的人, 将成绩较差的学生看做饭量小的人。在课堂教学中, 尤其是复习课中, 教师可以把字、词、语段等基础复习给“饭量小”的学生, 把时常强调的问题给“饭量中等”的学生, 把较有难度的问题给“饭量大”的学生, 如此“阶梯式”的安排, 既巩固了基础知识, 又保护了不同阶层学生的自尊心, 树立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相反, 如果把难度较大的问题硬抛给后进生, 这些“饭量小”的学生还不得活活“撑死”!

同时, 教师还要避免那种因问题太难而使大多数学生变成旁观者、局外人的局面, 在指名回答、交流时可遵循如下原则:平时举手少者优先;多次举手而一次未得者优先;想举手而又不敢举手者优先;屡答屡对者后, 屡答屡错者先。这样安排的复习课, 使每个学生都能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踊跃回答。

总之, 培养学生勤学善问的习惯, 是每位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语文课堂的精彩不是教师表演得精彩, 而是教师能够“尊重学生”,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从而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这样才能为学生勤学善问习惯的养成提供良好的氛围, 有效地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胡雪源.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三个讲究”.《教学金点集萃》, 2009.1:97.

[2]杨青.关于小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教学探索》, 2011.1:114.

伽利略的好奇善问的名人故事 篇5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因此,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之心,善问之意。

从乐问走向善问 篇6

【关键词】示范引领;传授方法;启迪思维;训练表达;外力跟进

一、提问现状的分析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不仅“乐问”“敢问”,而且逐步做到“会问”“善问”。

从目前现状看,经过一年关于引导学生自主提问的实践研究,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能做到自主学习,孩子乐于提问了,但往往问题浮于表面,没有深度与广度。根据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法,提问的类型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占据前两种的提问比例达到78.6%,后两种为0。

二、提问能力的培养

提问能力是指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发现和认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矛盾与问题,并明确表达出来的能力。怎样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呢?教师可在具体教学中进行提问的示范引领,传授具体的提问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方式等,逐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达到由乐问到善问的转变。

1.示范引领,传授方法。

早在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在教师众多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目前的常态课堂中教师提问虽多,但却很少是探究性的。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指出“高质量的问题,应当是开山的斧子,深耕的犁杖。”“对字词句的疏通,不应该成为课堂质疑环节的重点。研究性、鉴赏性、评价性的问题是教师、学生质疑、探索的方向。”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应该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引领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1)关注文章题目。《天游峰的扫路人》——读了课题就可以有这样的疑问“天游峰在哪,有什么特点?”“扫路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课文中不难找到。如果学完文章再读课题,联系平时的习作命题又可以发问,“为什么不以《豁达开朗的扫路人》此类为题,不是直接体现了人物的品质吗?”经过对比分析,联系文中天游峰高与险对扫路人的热爱生活、以苦为乐、豁达开朗的精神的反衬,感受到《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题目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同理如《轮椅上的霍金》等,指导学生看标题质疑,同类题目的比较,让学生习作中拟定题目更有力度和精确度。

(2)关注文章看似矛盾处。《水》这一课,课堂一开始创设矛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紧扣“到底是写“苦”还是写“乐”安排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从不统一的答案中最后也形成了一个一致的看法,文章中既看到了苦,也享受到了乐,更多的是洋溢着的在艰苦环境中快乐生活的乐观精神,这不正是一种人生观的体现吗?学生从看似矛盾处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发表见解,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始终张扬着个性,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发展自己,成长自己。再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中扫路老人每天扫1800多级石阶累不累?课文中的矛盾之处正是教材的关键点,学生质疑处。

(3)关注语言细节。《三打白骨精》中“年近八旬的老妇人从山坡闪出”中“闪”字用得多妙呀,闪突出了动作的迅速敏捷,而这恰与年近八旬的老妇人多么得不符,正是这个词精彩道出白骨精善于变化,她妄图变成老妇人骗过唐僧师徒。《理想的风筝》中这类词语更多:“漾”“泛”等,圆木棍的多次出现。在《推敲》一课中,当同学们读到“摸”时,一个学生举手提问,“为什么不用找到李凝家,而用摸到李凝家?”这个问题在预设中并没有,于是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讨论,体会幽居地处偏僻极难寻找,找了很长时间一直到天黑方才找到,一个摸字写出了寻找之难。

(4)关注写法的特别之处。如《钱学森》倒叙写法,这在小学课本中少见,应该引起重视,通过时间词的表述,找到第一段可以放的位置,为什么提到第一段,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从而让学生了解倒叙的作用,在作文中也可以尝试这种写法。再如《理想的风筝》第二段景物描写,这与写刘老师有什么关联呢?联系到第二课《三亚落日》第二段白天场景的描写,文章的铺垫作用便能体会出来了。

2.多种方式,启迪思维。

古人云:“师逸而功倍”。提问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因此培养提问能力要注意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1)学会迁移,联想创新。读到具体的文字材料,展开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因果联想等),发现新问题,使思维更趋灵活。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两首诗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比较阅读,两首诗有什么异同呢?再读《示儿》,这是陆游的绝笔诗,也可称遗嘱,还能联想到哪位名人的遗嘱呢?刚学过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的肖邦临死前的嘱托,同样表达出了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五年级课文《诺贝尔》的遗嘱,表现了诺贝尔为科学贡献一切的无私精神。通过联想,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提问更具整合性。

(2)发散思维,凸显广度。培养发散思维,使思维更开阔,学生从多角度去提问。《理想的风筝》这一课出现了几处省略号,同样是省略号,作用有什么不同呢?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入手进行提问。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也能达到训练发散思维的目的。发散思维能力越强,问题的广度越大,提问也就越有独特性。

(3)综合评价,提升能力。这类适用于单元整理,对同类型、主题或题材的文章进行贯通整理,提升学生综合、评价的能力。如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爱国主题单元,不同体裁(诗歌、记叙文),不同国家(中国、波兰),不同时代(现代、古代),但字里行间闪烁着浓浓的爱国情,学生进行整体评价,提问更具综合性。另外培养观察、反思、比较等技能使学生学会提问,问题更有深度与广度。

3.外力跟进,达到自觉。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提升提问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创立相应激励机制则是外在动力。如开展“小小发现者”“谁是探索家”等活动,这些评比性活动有效地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提问,并定期地反思问题,比较哪些提问更有利于思考,从而使提问向更高层次深入。定期地整理评价所提问题,以及问题被课堂上采用的次数等,长期坚持下去,激发学生深度质疑的动力,避免了学生泛泛而读,读后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而是读中有疑,再读释疑,带?进课堂,带?出课堂。

自主学习、自主提问,从乐问到善问,学生逐渐成长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学会提问,发展学生思维,逐步培养创造性品质将有法可循。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王宗海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让学生敢答、敢问、善问 篇7

既然知道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后果, 那么就应当从开始抓起, 从根本上抓起, 循序渐进。

一、敢于回答是开端

让学生敢问得先使学生敢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 教师应与学生关系靠近, 走进教室总

是面持微笑, 温文而雅, 平等善待每一个学生, 刚开始就给学生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

2. 教师要循循善诱, 鼓励学生敢于回答问题, 讲述其重要性。

没有人主动回答那是教师常遇之事, 开始提些易于回答的问题, 挑一些平时胆大的后进生回答,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后进生的回答得到肯定后, 那些成绩好的心中自然有一股压力, 正是这一股压力使他们跃跃欲试的心得以爆发。

3. 教师要促使学生自己敢于举手, 当

然这需要教师良好的引导, 包括课外与学生谈心, 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 鼓励个别举手, 以点带面, 使学生逐渐形成敢于举手的风气。

学生敢于自觉地举手回答问题只是一个起点, 这充分表明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去, 只有如此, 学生才有可能讲出自己的观点, 创新能力才能得到继续培养和发展。

二、勇于挑战是关键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 学生已习惯于教师的提问并敢于回答, 这并未达到目标, 为此教师应给学生设置“陷阱”。具体的方法是在提问之前让学生举手, 学生并不知道教师要提的问题, 所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关键是要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 我曾经看过某位教师是这样做的。面对全体学生说:“我有一个相当容易的问题, 任何人都能答得出, 谁能自愿站起来。”学生个个诧异, 面面相觑。经过再三的诱导, 此时有一些学生忍不住试探性地举起了手, 得到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简单, 如“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什么”之类的问题, 使学生恍然大悟。这时教师便反问“我说的话你们信不信呀?”学生们皆笑着点了头。反复几次, 师生之间逐步建立了信任关系。

三、敢问善问是成果

一直以来, 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 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 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 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 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更说不上创新能力了。在培养了学生敢答敢于挑战之后, 就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 营造氛围, 让学生敢问。

教师与学生角色平等, 与学生距离拉近, 师生互动, 允许学生“出错”。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提问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 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2. 拓展渠道, 让学生会问。

当学生还未养成提问的习惯或者所学知识较难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讨论, 在小组内提问题。内容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 不再只是以非难倒对方不可为目的了。

3. 精心组织, 让学生善问。

为了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 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 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课后再给予指导, 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思索。

英语课堂的“善问”与“巧问” 篇8

一、“善问”———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 课堂提问是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课堂提问, 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 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1.有效设计旧知问题。一方面, 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 发现错误或模糊不清时, 及时纠正;另一方面, 为新知识的讲解铺平道路, 使新旧知识紧密地有机结合起来, 给学生打开探求新知识的思路。有些教师习惯在导入或教学过程中问类似问题:“Hello,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What’s this in English? What day is it today?”等, 且每节课都用, 学生面对这样烂熟的问题, 刚提起的兴致一下就没有了, 难以调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应有效地建立旧知与新知的联系, 作好铺垫。如教师C选择的教学内容为NSE B6 Module9 Unit1, 这是一篇精读课, 她先与学生一起复习了动词的过去式, 而后组织学生小组交流“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Did you……?”等句型的问答, 为后续的阅读教学作了较好的铺垫,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重点有效地设计好新知问题。在这个环节中, 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把握好本课的知识要点, 同时兼顾学生的实际水平, 把握好难易度, 科学地设计问题, 问题要具有趣味性和触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内容;再者, 好的问题能巧妙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开启学生思考的门户。

3.注意设计过渡型问题。设计得当的问题能使教学环节间的衔接过渡润滑顺畅。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 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有的教师不注意各个课堂环节间衔接的语言过渡, 有时提问比较突兀, 容易使学生思维脱节, 不知所措。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点的过渡要衔接自然, 多角度、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 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 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探索, 培养创新思维, 增强创新能力。

二、“巧问”———有效课堂提问技巧

提问要从简单到复杂, 循序渐进。这样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 也为下一步提问更难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须做到“点面结合”, 不能只顾及举手积极的同学, 也要兼顾相对“安静”的同学。由于被提问的次数和频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频频惠顾”的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对英语兴趣倍增, 学习进步明显;而被“冷落”了的学生, 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这样就导致了班内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1.提问方式要“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过, 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 当你走进时, 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 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成功的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 以强化学生的认知。教师提问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提问单个学生、分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做调查等形式都能使学生活跃在各种问题之中, 促进课堂教学。教师提问时要结合语言背景, 建立真实语境, 运用幻灯片、投影仪、实物或简笔画等辅助教具进行提问, 可以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让学生联系实际, 发挥联想, 开展真实的语言交际。

2.提问时机要“巧”。教师应该分阶段、分时机提问, 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小学生虽然好奇心强, 对新事物感兴趣, 但是目的不太明确, 所以有些问题要在讲授之前提出, 问一些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学习。有些问题在学中提问, 在讲授过程中, 解释一些比较难的语言现象, 通过课堂指导和评论, 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有些问题要在学后提出, 讲授结束后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加深印象, 巩固知识。

3.回答时间上要“巧”。教师提完问题后, 要适当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提问以后往往会忽略等待的时间, 在很短的时间内请学生回答或提示答案。这样, 一定程度上固然能有效地加快教学节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但长期如此, 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心理, 从而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另外, 由于发问后等待时间短, 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会相对偏低。与其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 不如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再说出更为正确或完整的答案。

善问方引活水来 篇9

一、把握梯度, 循序渐进

有些语文教师在讲述时喜欢设置很多问题让学生讨论, 看似热闹的课堂, 却因为问题的肤浅泛滥激不起浪花, 导致理解的肤浅化, 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不分层级, 而要呈现梯度, 尤其是对于学生感到陌生或兴趣不浓的课文。如《窦娥冤》一课, 学生对元杂剧了解不多, 在分析窦娥形象特点时, 可从三组关系上设计问题。第一, 从窦娥与婆婆的关系的角度设问:窦娥被父亲抵债做了蔡婆婆的儿媳, 却丧夫早寡, 与婆婆关系如何?她为什么会屈打成招?她与婆婆诀别的场景表现了她什么性格?让学生从中初步了解窦娥的善良、孝顺、安分守己。第二, 从窦娥与张驴儿的关系的角度设问:张驴儿父子逼婚, 她表现如何?张驴儿要挟窦娥, 她怎样应对?对簿公堂, 她被打得皮开肉绽, 用什么行为回敬衙门和张驴儿?让学生从中进一步概括窦娥的有主见、刚强, 以及她思想意识深处的封建天命观和“一女不嫁二夫”的观念。第三, 从三桩誓愿与窦娥的关系的角度设问:她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发下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情感性格?让学生从中总结出窦娥身上体现的强烈的反抗精神。最后设置评价鉴赏题: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发下三桩誓愿的情节?能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这样层层发问, 既便于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的理解, 又在分层次的问题研讨中加深对难点的理解。同时, 有些问题又具有挑战性, 能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感悟。教师设置问题角度灵活、深浅组合, 可以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使课堂探究气氛活跃。

二、把握效度, 一语中的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 如果教师能够把握效度, 围绕重点设置具有价值、能收实效的问题, 将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如《边城》一文突出对翠翠形象的塑造。可以让学生分析写了翠翠哪些梦, 她最美的梦是什么, 她的梦结局如何, 让学生从中了解翠翠的爱情观。这比单纯问翠翠的形象更能激发学生兴趣, 易于使学生把握她的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对爱情执著、坚定的形象特点, 从而感知翠翠身上所寄寓的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生活理想。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较长, 可以让学生抓住“哭”和“笑”这两个关键表情分析。让学生找出对“哭”和“笑”各有多少处描写, 表情背后的人物性格自然容易明了。如三十多次直接写哭, 林黛玉的哭是多愁善感;贾宝玉的哭是平等反抗;贾母的哭是疼爱怜惜;王熙凤的哭是善于逢迎。二十多次笑, 林黛玉的笑显示的是知书达理, 谨小慎微;贾宝玉的笑表现的是无拘无束, 真爱表露;贾母的笑表现的是地位尊贵, 至高无上;王熙凤的笑是装腔作势、泼辣放肆。

抓住这样的文眼设计问题, 就大大优化了对故事情节的把握, 而这样的优化直接提高了课堂思维训练的效度, 推起了教学高潮。

三、把握难度, 深题浅问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价值多元, 有时候会出现教师提出了问题, 学生无人应答的尴尬场面。如何把问题的难度巧妙地降低到学生可以接受的层面, 这是教师备课时的重要环节, 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学情。例如, 在研读辛弃疾的词《登建康赏心亭》时, 如直接问上下阙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什么联系, 全词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生的解读会很空泛。不妨细化问题, 深题浅问:上阕景物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词有表现力?“愁”“恨”二字缘何而发?“断鸿”“落日”有什么喻义?“无人会, 登临意”如何理解?下阕作者用了哪些典故?分别为了说明什么?作者持的态度一样吗?把内容细化为几个小问题, 既便于学生驾驭, 又能化解这首词用典和抒情之间的关系这个难点, 更好把握词人对国事之忧虑, 对朝廷之愤懑, 对报国无门之苦闷。

任何问题的设置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碰撞出领悟的火花, 从而破解疑点, 明确重点, 化解难点, 达成对文本深入解读的目标。

四、延展深度, 提升品位

新课标对情感价值目标特别关注, 实际上语文教学就是逐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也是逐步提升学生情感价值的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 我们常常注重对文言知识的积累消化, 而对古人身上所蕴含的美德一带而过, 我想当我们处理完一个文言文单元时, 不妨多问几个问题, 挖掘这些人物身上的闪光点, 同时结合学生的经验, 进行相关训练。如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学完后, 我设计问题:廉颇、蔺相如、苏武、张衡身上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请以排比句的形式写出来。有学生写道:廉颇负荆, 知错能改;苏武执杖, 矢志不渝;张衡处世, 从容淡定。

学习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后, 提出问题:这样的大学和校长你喜欢吗?并且链接网上一致叫好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 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根叔”, 被网友评为“最感性最动情”的大学校长。我将他的演讲稿《牵挂》《记忆》印发给学生, 设置比较鉴赏问题, 让学生对大学精神和教育家的情怀有明确的认识。

当然,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时刻渗透情感教育, 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厚重的境界。教育是一种唤醒, 语文教学唤醒的不仅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渴求, 更是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总之,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善问才能让语文课堂不断引入活水, 激发生命力, 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 从而真正达成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摘要:新课标教学注重语文的三维目标能力的优化和提升, 课堂提问策略关乎课堂教学的效度和教学的境界。善问的课堂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升学生的人格和思维能力, 使语文教学呈现良性循环的态势。所以, 提问要善于设置梯度抓知识点, 把握效度抓重点, 难题浅问化解谜点, 拓展深度提升品位。

采访者应具备“善问”能力 篇10

造成采访失败的原因除了客观上存在着采访对象不善言辞、面对话筒心理紧张等因素外, 更多的是由于采访者准备不足, 提问的方式、内容不当造成的。

其一, 有些记者采访前根本不做任何准备, 不对采访对象进行了解, 不对相关信息进行搜集, 然后匆忙上阵, 往往不是提的问题没击中要害, 就是所提话题有限, 致使采访中出现“冷场”。

其二, 记者或主持人采访前后的语气、声调及表情的变化, 都可以给采访对象造成了心理压力、情绪波动。

其三, 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空洞、笼统, 使采访对象不知从何说起, 不知到底该说什么。

其四, 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缺乏角度, 没有深度, 使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漫无边际或浮在面上。

优秀的新闻记者或主持人为什么既能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又能触及对方心灵, 甚至使被采访者潸然泪下说出肺腑之言呢?关键在于他们具备了提问的能力, 掌握了提问的技巧。

首先, 作为记者或主持人, 必须加强对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和社会实践知识的学习, 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 具备较高的思想文化水平、渊博的科学和社会知识, 当一名“杂家”。随着政策水平的提高、文化功底的夯实、生活阅历的丰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增强, 高质量的问题就不难提出来。

其次, 还必须提高采编业务水平, 练好语言表达基本功。没有较扎实的提炼主题、谋篇布局和稿件采写能力, 没有吐字清晰、语句精炼、出口成章的语言表达能力, 很难提出落地有声、干净利落、扣准主题的问题。

再次, 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做到知己知彼。如采访前应尽可能拟好采访提纲, 做到有备而战。这样你提的问题才能更得要领, 更加有的放矢, 而且会使对方因为你对他本人情况的熟悉, 而产生亲切感和信任感, 打消疑虑, 向你敝

一个记者或主持人提问时还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问要得体、具体和贴题

在采访中, 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可能遇到,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采访对象, 所能回答的问题均有不同的局限性, 这就要求记者或主持人要因人因事而异, 提问的语言、语调要能被采访对象所接受, 提问的内容要具体实在, 要言之有物、紧扣主题, 否则, 就会造成采访气氛不协调或回答问题敷衍了事、答非所问, 甚至离题万里。一次, 我们《晚间新闻》节目组的记者下乡对“村村通”工程进行采访, 在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一直保持着用最平实的语言与当地农民进行交流, 在思想上和语言上与农民尽可能地保持一致, 我们的记者还与农民朋友们交上了朋友, 在这样的情况下, 记者采回来的同期声非常到位, 这篇新闻报道也十分成功, 从正面反映了“村村通”工程给农民们带来的实惠。

二、提问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一个节目有时需要采访许多人, 张三、李四、王五各有各的思想, 各有各的观点和看法, 这就要根据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来提问, 以激活对方的谈话兴致。

提问还要有较强的语言逻辑性, 提出的问题要一环扣一环, 线索明晰、脉络清楚。如果记者或主持人不能围绕节目的发展脉络提出问题来, 而是想起啥就问啥, 就会使采访对象要么回答时感觉混乱, 不知到底说啥好, 要么就漫无边际侃起来, 甚至记者或主持人不是让采访对象顺着自己的提问走, 而是被采访对象的谈话牵着鼻子走。因此, 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让采访对象随着提问的线索走, 一旦出现“跑题”, 就马上“拉”回来。在《晚间新闻》前段时间播发了一条反映道路变化的新闻中, 记者就巧妙地运用语言这门工具, 采访开始, 一些市民侃侃而谈, 十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或者是几句话记者才能够用得上, 这时, 记者从被采访对象喜欢谈论的话题入手, 把被采访者的谈话中心引导到记者想要的东西上。

让孩子敢问、乐问、善问 篇11

一、让每个学生敢于提问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良好的交际,有较多的表达机会,教师必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有了足够的安全感,才可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师生间民主、自由、和谐,学生间互相协作的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成为一个真正宽松自由的天地,成为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地方,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气氛的调控者,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1.更新观念,当好配角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

2.给学生的“学”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

教师要提供足够的机会,给学生的“学”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地研究学习内容,力争自己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学习、讨论或师生共同研究、各抒己见。

3.营造轻松学习的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地鼓励、积极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

4.增强配角意识,注意延迟判断

当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要延迟判断,使学生产生更多的想法,增强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避免学生刚刚萌发出的创造性念头受到抑制,提供心理安全环境。教师延迟判断,能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逐渐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烈的问题意识。

二、让每个学生乐于提问

1.热情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的热情鼓励,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催化剂,教师在提出表扬时,不仅充分体现语言的情感性,还应伴有赏识的表情、手势等体态语言。因为老师的一颦一笑,都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能让学生充分感到一份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悦的情感。另外,还可以在家长面前赞扬其孩子提了个较好的问题;可在学生提问上画五角星,比一比,谁的五角星最多,谁最爱动脑筋等。

2.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不仅要使每个学生乐于提出问题,还在于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要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和处理。学生尝试提问时,由于原有的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提出的问题往往层次不一,教师要正确对待,做出不同的处理,以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另外,也要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存在的疑点,并鼓励他们课后去查阅资料,比比谁在老师解出之前解出这道题目。这样,以后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热情更高了。

3.让学生乐于提问

教师积极评价的同时,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预习时,可把问题写在练习簿上,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问,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课后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这样,从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跨度来保证提问的时间。与此同时,要避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有疑而问,尤其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真正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探究的精神。

三、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

1.提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

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课堂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围绕有兴趣地激烈地讨论、积极思考,渐渐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同时,教师的提问还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自己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中,教師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

2.引导学生尝试提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地方,这就是疑问,是感知过程的障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启发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可采取以下方法:找矛盾、提问题,定范围、提问题(教师在学习内容中定一个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

最后我用我国一位教育家曾说过的话作为结尾,“什么是名师?不是手把手去教,而是善于启发诱导,让你敢问、乐问和善问并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保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较高思维活动的质和量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的思维能力、思维素质有显著的提高”。

善“问” 篇12

我国儒家经典《礼记·学记》中说, 要想让课堂“活”起来, 善问是首要:“善问者, 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可见先秦时期教育教学就强调课堂提问在启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教学实践, 我认为要使提出的问题有启发意义, 并使之成为一种教育的艺术, 若在课堂提问上贯彻以下三个原则,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深题浅问和浅题深问

孔子强调:提问, 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若提问的问题难度过大, 就会导致学生冷场, 反达不到提问目的。那么, 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要做哪些处理, 来降低难度。如学习《变色龙》, 在解决“小说描写怎样的社会环境”这较深奥问题时, 最好从浅处着手:“奥楚蔑洛夫对狗、对赫留金的态度, 有变化吗?围观人群对赫留金的态度呢?”学生通过阅读, 轻易就了解了沙俄时期官僚趋炎附势, 百姓愚昧麻木的世态炎凉, 进而能全面准确的回答。此“深题浅问”法, 可化难为易, 达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

当然, 这里的“浅”, 绝非“肤浅”, 而是带有深意的“浅”,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具有平中见奇的功夫。

不过, 还有些问题, 看似浅显, 实则极富深意, 很重要。但常被学生忽略。这时, 教师就应“浅题深问”以激起学生深入求知的愿望。如学习《醉翁亭记》, 解决“文章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一问题时, 笔者从学生的答案“与民同乐”上, 又设计了有深意的问题, 来引起学生深入思考:“欧阳修贬谪滁州, ‘与民同乐’是酒宴麻醉之乐, 还是山水排遣之乐?”学生思索, 否定了。教师此时跟上:“那乐在何处?”学生思索:“百姓有闲暇游玩, 说明安居乐业。”师:“那说明欧阳修贬谪此地后, 做了些什么?”生总结:“一定是兴利除弊, 改革政事。”“减免税收。”“最后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大家最后敲定:欧阳修面对挫折, 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有正直豁达的胸怀。

这种浅题深问, 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吃透作者创作的本意。这种方法, 教师须深入钻研教材, 善于挖掘那些深埋的“珍珠”, 让它们发出光彩!

二、直题曲问和曲题直问

新课改后, 语文教材深入浅出, 可读性较强, 又有课前提示, 课后练习, 基础训练, 各科教参的辅助, “透明度”较高。若教师照本宣科提问, 学生会乏味。这就需“直题曲问”, 力避提问上俗、直、露, 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如《珍珠鸟》一文, 分析文眼:“信赖, 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若直接提问:“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就难引起学生兴趣;若换个角度问:“文中的‘信赖’, 是指谁与谁之间的信赖?那么, 除此之外, 谁与谁之间也可相互信赖呢?”学生就会被引入思考:人与鸟之间可以信赖, 人与人, 人与自然, 国与国……只要相互信赖, 也有美好的境界!这样, 带动学生活跃了思维, 提高了分析能力, 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

对于有些模糊晦涩的问题, 就需“曲题直问”了。如《故乡》一文, 在解决“自然环境描写对文章主题的作用”时, 涉及烘托手法, 渲染效果、象征意义等知识, 较隐晦。不如直问:“这段环境描写, 若改成阳光明媚, 鸟语花香, 村舍栉比, 效果有何不同?”学生会明白:阴晦天气, 冷风呜咽, 天色苍黄, 荒村萧索等环境, 是为了渲染悲凉气氛, 暗示在三座大山压迫下, 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社会现实。这种曲题直问, 能迅速解决一些晦涩问题。

三、整题零问和零题整问

对于一些繁杂的问题, 教师最好顺藤摸瓜, 逐步抓住问题实质。要做到这些, 必须化整为零, 解决一个个小问题, 即可深入中心。如《陈涉世家》一文, 解决课后题“对陈胜的看法”时, 可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陈涉少时, 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起义前的一系列准备、策划, 是谁的主见?起义前, 陈涉的动员, 效果怎样?”学生通过仔细阅读, 分析出:陈涉胸怀大志, 聪明过人, 且有卓越的指挥才能。你看, 答案水到渠成。

相反, 对一些简单零碎的问题, 则可聚零为整。如《智取生辰纲》, 在刻画人物形象时, 有语言, 有动作, 有心理, 有细节, 有正面, 有烘托……看着琐碎, 就要求我们从大处着眼, 整体把握:杨志的谨慎小心反衬了梁山好汉“智”得巧妙, “智”得大气。从而抓住了文章核心。

另外, 课堂提问要注意两点:

1.提问要适度。

过多, 重点不突出, 学生反感;过少, 大家不参与, 学生乏味。

2.提问要全面。

各类程度学生都要有机会参与进来, 以免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善“问”】推荐阅读:

上一篇:经济计量分析下一篇:古代情色艺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