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的中国之路(共5篇)
风力发电的中国之路 篇1
1 风能在中国发展的必要性
1.1 风能和风能发电的定义
风能,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风力发电技术就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的叶轮旋转, 进而在增速机的带动下大幅度提升旋转速度, 从而带动电圈旋转而产生电能。
1.2 目前中国电能供给状况
1.2.1 国内目前主要能源供给依赖于火力发电, 从而导致了巨大的环境问题
目前中国国内主要的电能供应来自于火力发电, 而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炭, 2010年中国国内火电的发电量大约占到全国各类发电量的80.8% (1) , 每年火电发电用煤占到全国的50% (2) 以上, 这也导致了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煤慌和电荒的发生。而煤炭无论是在开采, 还是在燃烧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巨大的环境负影响, 2010年全国供电煤耗率大约为333克/kWh (3) , 同时燃烧每吨煤炭所产生的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各种污染无的治理成本如表所示。
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率及治理成本 (如表1) 。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所花费的投资是巨大的。这也导致了火电的大规模建设必然带来巨大的环境成本, 从而为中国风电发展提供了机遇。
1.2.2 发展风力发电是解决中国国内能源供应的紧张局面、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2009年内, 申华控股旗下的内蒙古太仆寺旗风电厂和彰武曲家沟、马鬃山风力发电厂, 累计发电14870万kWh;同比传统火力发电节约煤炭近5.4万t, 减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14万t、二氧化硫455t;节约树木近130万棵 (龚艳2010) 。风能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2 国内风能发展的现状
中国陆地可利用的风能资源大约有3亿kWh, 在2005年到2010年的5年间, 中国国内火电的装机容量已经27.9倍, 发电量已经较2005年增长了30.9倍, 达到了494亿kWh, 占到2010年全国各类发电量总数的1.1%。
3 风能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
3.1 资源优势
风能可以减弱工业化社会对化石能源的消费依赖, 风力发电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能源, 它没有常规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而且技术成熟, 单机容量大, 建设周期短, 完全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能源。风电发展除了解决能源的急需外, 还能为改善气候作出贡献:一是大幅度削减造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 缓和气候变暖的状况;二是大幅度缓解我国愈加频繁的沙尘暴危害, 从而抑制荒漠化的发展。
3.2 政策优势
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和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2006年1月, 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 规定由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或核准建设的风力发电项目自投产之日起, 15年内享受补贴电价;运行满15年后, 取消补贴电价;补贴范围包括:发电项目上网电价高于当地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费用高于当地省级电网平均销售电价的部分及接网费用等。补贴资金通过向电力用户征收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费解决。电价补贴调整周期不少于一年。
4 风电的发展前景
对风电项目进行科学、全面的价值评估则对风电项目投资及相关政策的制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2011年10月19日举行的北京国际风能展上,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了我国首个风电发展综合规划——《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该路线图预测到2020、2030和2050年, 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kW, 到2050年风电将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2030年后, 储能、智能电网以及其他先进电力系统技术普遍应用, 将从根本上解决风电并网与消纳问题;从2011年至2050年, 由风电开发带来的累积投资将达到12万亿元;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开发规模扩大, 以及煤电成本的增加, 预计在2020年中国陆上风电成本将与煤炭发电成本持平。另外, 由于设备成本下降以及生产效率提高, 未来五年陆上风电成本将下降12%。据估计, 由于规模经济和供应链效率提高, 每当陆上风力涡轮机的装机容量增加一倍, 其成本将下降7%。全球风力涡轮机价格已经从1984年的200万欧元/MW下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不到88万欧元/MW。在涡轮机成本下降的同时, 单个涡轮机输出功率的稳步上升是第二个拉低风力发电价格的因素。通过更高更大的涡轮机, 技术上更好地利用空气动力学, 更好地控制和变速箱以及提高发电效率, 这些改进在过去27年中使得涡轮机功率明显提高。此外由于经营者更有经验以及涡轮机质量改善, 风机的整体发电成本从20世纪80年代的50欧元/MWh下降到了现在的11欧元/MWh, 而风电设备单位投资水平下降、风场选址水平提高以及风电机组效率的提高, 风电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我国已经颁布的风电区域上网电价为0.51~0.61元/kWh, 比常规电力价格高出30%左右。风电装备价从2010年初的4000元/kW下降到年底的3500元/k W左右, 降幅高达12.5%。因此, 尽管现阶段风电与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相比缺乏竞争力, 但随着风电成本逐渐下降, 风电将与火电、水电等传统能源的发电成本持平。
(数据来源:《构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火电企业环境成本估算模型》)
摘要:近年来, 伴随着中国国内日渐加剧的煤电供应紧张的局面, 风能得到了很大的青睐。本文详细阐述中国的风能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内的政策给出风电在中国发展的预测。
关键词:风电,可行性,低碳能源
参考文献
[1]龚艳.风能发电:最具开发潜力的新能源[J].沪港经济, 2010, 40~41.
[2]陈亮, 徐应文.构建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火电企业环境成本估算模型[J].财会月刊, 2011, (7) :70~72.
中国风力发电前景浅议 篇2
1.1 我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
我国风力资源丰富区大致可以划分四大块: (1) “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风能丰富带; (2)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区; (3) 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 (4) 海上风能丰富区。
(1) “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区, 风功率密度200~300W/m2以上, 有的可达500W/m2以上, 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约2亿k W, 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80%。该地区地势平坦, 交通方便, 无破坏性风速, 是连片风能资源区, 可建大型风电场。但缺点是低温、沙尘暴, 地域大、并网条件差, 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2)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区。包括山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区沿海岸线近10公里宽的地带, 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 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 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 可开发利用储量为0.11亿k W, 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4%。该地区经济发达, 风能资源丰富, 并网方便, 与水电互补, 当风电场地形、交通、地质条件复杂, 适合建设中小型风电场, 并应注意台风和盐雾腐蚀的影响。
(3) 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在陆上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 大部分陆地上的风功率密度在100W/m2以下, 可以利用小时数不到3000。但是在一些特殊地区, 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形成一些风能资源丰富点, 如鄱阳湖附近地区、湖北的九宫山、利川、以及湖南八面山等地区, 适合建设分散的中小型风电场。
(4) 海上风能丰富区:海上风速高, 静风期少, 可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容量。海上表面粗糙度低,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 可降低塔架高度。海上风的湍流强度低, 没有复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 减少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 延长使用寿命。一般风速比平原沿岸高20%, 发电量多70%, 陆上设计寿命20年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25年到30年。
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7亿多k W, 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 经济上可行, 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1.2 我国风力发展现状
(1) 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风电场管理逐步规范。1986年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 经过10多年的努力,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截止2002年底, 全国建成32个风电场, 安装风电机组910台, 装机规模达到46.84万k W。风电装机位居世界第十位, 亚洲第三位 (位于印度和日本之后) , 装机规模达到新的水平。据初步统计, 2003年新增风电装机9.83万k W, 累计57万k W。
(2) 专业队伍和国产化水平提高, 具备大规模发展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 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风电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队伍, 为今后大规模发展风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我国已基本掌握, 主要零部件国内都能自己制造, 如发电机、齿轮箱和叶片等, 国际知名的叶片制造商丹麦LM公司独资在天津设厂生产。600k W机组的本地化率可以达到90%。随着大型风电设备产业的形成, 船舶工业的主要认证机构中国船级社开始筹建中国风电机组产品的认证体系。
2002年国产并网风电机组占到当年新增装机容量的42%, 占累计装机容量的11.6%, 具备大规模发展风电的条件。各风电机组装机规模及所占市场份额图。
(3) 并网风电设备研究与开发。科技部安排了750k W风电科技攻关项目、兆瓦级风电机组863研究项目、对引进的大型风电机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为提高国产化率提供科技支持。
(4) 发电成本大幅降低, 竞争力逐步提高。初投资从1994年的约12000元/k W降低到目前的约8000元/k W。同时风电的电价也从超过1.0元/k W·h降低到约0.6元/k W·h, 与常规能源价格的差距逐步缩小, 竞争力不断提高。
2003年, 江苏如东和广东惠来两个特许权示范风电场项目将竞争机制引入风电开发, 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风电大规模发展。最终中标电价分别为0.4365元/k W·h和0.5013元/k W·h。
1.3 风电场建设成本在逐步降低
单位千瓦初始投资有起先的12000元/k W降到目前的8000元/k W[其中:风电机组及其安装工程:70%~80%;风电场电气及送出工程:10%~15%;建筑工程 (基础、道路、房屋等) 5%~10%;其它 (临时工程、前期工作、管理等) :5%~10%;国内、国外设备 (设备主要指风电机组) 成本对比:风电机组国产化后, 价格有望降低10%~20%, 如考虑关税则更多。
1.4 风力发电必要性
(1) 发展风电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电源结构中75%是燃煤火电, 增加风电等清洁电源比重刻不容缓。尤其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 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方面, 风电是有效措施之一。火电厂虽然可以安装脱硫脱氮等装置, 但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却难以控制。
(2) 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的有效途径。开发风能资源可以在减少石油、天然气进口方面发挥作用, 对提高我国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安全性也能做出积极贡献。
2 结论
我国今后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1) 风能资源丰富 (初步估计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亿k W) ; (2) 东部沿海高压输电网完善, 不存在技术问题; (3)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 600k W机组关键部件能够在国内生产, 价格比进口机组低。
我国大力发展风电是可行的且其前景形式大好, 但要以规模开发促进产业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优先开发优良资源;风力发电与常规发电协调发展。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风力发电所要求的风力资源条件、设备技术条件等, 并引用了1986年 (建成的) 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成功案例, 阐述我国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可行性。
关键词:资源,风能,风力发电
参考文献
[1]向大为,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特殊运行工况下励磁控制策略的研究[D].重庆大学, 2006.
[2]莫知.海上风力发电的关键技术[J].海洋世界, 2007, (03) .
[3]邢作霞, 陈雷, 姚兴佳.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的选择[J].能源工程, 2005, (06) .
[4]李晓燕, 余志.海上风力发进展[J].太阳能学报, 2004, (01) .
[5]王微, 黄成力.海上风力发电技术[J].上海节能, 2007, (01) .
[6]鄂春良.海上风力发电及其控制系统[J].电器工业, 2007, (01) .
[7]站培国, 于虹, 侯波.海上风力发电技术综述[J].电力设备, 2005, (12) .
[8]谭恢曾.海上风力发电[J].大众用电, 2004, (08) .
[9]宋础, 刘汉中.海上风力发电场开发现状及趋势[J].电力勘测设计, 2006, (02) .
法国赞美中国风力发电飞速发展 篇3
从前, 风力发电在中国还很罕见, 但截至2008年底, 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已达1 220×104 kW。中国政府曾提出2020年底前实现风力发电3 000×104 kW装机容量的目标, 但由于每年装机容量均较上年翻一番的惊人速度, 政府最近将目标提高至1×108 kW。
目前, 全球风力发电装机总量为1.21×108 kW, 中国排名第四, 仅次于美国、德国和西班牙。中国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发展风电, 甘肃省目前正在建设“风电三峡”, 总投资1 200×108元人民币, 装机容量2 250×104 kW。
风力发电的中国之路 篇4
亚行将为大唐中日 (赤峰) 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1.64亿人民币 (合2400万美元) 的长期本币贷款。该公司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与日本九州电力株事会社、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及住友商事 (中国) 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合资企业。
随着经济的持续强劲增长, 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电力消耗国。中国政府已将风力发电确定为替代化石燃料并具商业可行性的清洁能源。我国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 如果该行业得到充分发展, 估计可产生约1 0 0 0吉瓦 (G W) 的发电能力, 这一数字是全国现有发电能力的1.5倍多。
内蒙古被认为是发展大中型商业风力发电产业的最佳地区。该拟建风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 占地1 2平方公里, 风电场建成后, 所有电能将并入东北电网。
风力发电的中国之路 篇5
2012年6月1日, 首届中国 (北京) 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即将落下帷幕之时, 北京建工集团与阿根廷南方风力发电公司签署合作协议, 承接价值35.8亿美元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加斯特雷13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这也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内陆风电项目。
此次签约阿根廷风电项目, 在业内人士看来可谓是大跌眼镜。众所周知, 北京建工集团尽管拥有6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10余年的海外项目建设经历, 但一直以民建工程居多, 即使承接过少数工业建设, 也以市政管道、污水处理等为主。与技术性极强的风电难有关联。一个以民建为主的企业如何能做起风力发电项目?近日, 记者带着疑惑走进了坐落在广莲路的北京建工集团, 试图一探究竟。
中美岛国, “一改六”实现零的突破
北京建工集团的国际业务始于上世纪50年代, 是中国最早走出去自主承担国际工程的企业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 已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 形成了六大区域市场。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 北京建工集团积极进军产业链中高端市场和欧美发达国家市场, 在资源类、新能源环保类等项目上寻求突破, 同时加强与华为、汉能等国内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 在海外市场形成“捆绑式”发展。
2008年,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民建项目的资金投入大幅减少, 海外项目更是遭遇严重缩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北京建工集团把目光由施工总承包转向了项目总承包, 开始承揽利润率更好、市场竞争相对较少的成套工业EPC项目。此时, 安巴电厂项目成为了北京建工转型的第一块“试金石”。
2008年6月28日, 中国和位于加勒比海的安提瓜与巴布达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向安提瓜与巴布达援助总装机容量为30MW的电厂项目, 项目总价值约3亿元人民币。而具体承建这一项目的重任, 则落在了北京建工集团的肩上。
按照既定协议, 北京建工集团将负责为安提瓜与巴布达安装一台30MW的发电机组, 这对于一个普通的电厂来说, 难度并不算大。但是项目开工不久, 北京建工集团项目组便发现了问题。“主要是装机量相对过大。”负责阿根廷风电项目的北京建工国际公司项目经理谭锋告诉记者, “在一个加勒比海岛国, 通常情况下的负荷也就是18到20MW, 而如果我们只装一台发电机, 机器要么不开, 一开就是30MW, 大量的电发出来之后用不掉, 且没有地方可以输出, 只能白白浪费。”
为此, 北京建工集团项目组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了将发电机组“一改六”的建议。“把一台30MW的发电机组改为六台机组, 每台5MW。这样, 总的装机容量不改变, 但是电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同时开3到4台发电机, 一方面发电机有可以轮换的机会, 另一方面为将来用电量的增加预留了空间。”谭锋说。
新疆南门国际城
修正过的施工方案很快得到了安巴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 这次“一改六”的插曲, 也让北京建工集团在安巴政府心目中的信誉值大大提升。
历经三年紧张的施工, 2011年9月8日, 中国援安提瓜与巴布达新建30兆瓦电厂优惠贷款项目交接典礼暨变电站升级优惠贷款项目政府间框架协议签字仪式, 在克拉布斯半岛举行。中国驻安巴大使刘汉明、安巴总理斯潘塞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新建电厂变电站升级优惠贷款项目政府间框架协议。至此, 由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中国援助安巴电厂项目建设圆满完成, 北京建工实现成套工业EPC项目“零的突破”。
在谭锋看来, 顺利实现“零的突破”, 最关键的环节仍然是建工集团的技术能力。“一改六只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从设计到施工, 再到后期装修, 至少有几十个关键点需要我们去把控, 任何一个关键点漏掉, 都会让工程完工时出现瑕疵。而且, 当地的环境特点、电厂规模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好在我们都细致地发现了, 做足了功课, 业主也认可了。”
一波三折, “战南美”前方艰险重重
安巴电厂项目首战告捷, 不仅让北建工积累了总承包项目的相关经验, 也让大洋彼岸的同行们记住了北京建工集团的名字。
安巴电厂完工后不久, 2010年中旬, 阿根廷南方风电主动找到北京建工集团, 希望就这个价值35.8亿美元的风力发电项目与之展开合作。
据谭锋回忆, 当时的建工集团对此有着充足的信心。“任何一个项目, 对我们都是具有共性的。而且我们在和阿根廷业主洽谈业务的时候, 感觉之前积累到的知识和经验在业主那里也颇为认可。第一次接触之后, 对方就对我们的能力给予了完全的认可, 认为我们有能力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项目。”
随后, 北京建工集团派出了考察组, 由建工国际公司总经理邢严带队, 前往阿根廷与业主一道对风力发电项目进行考察和评估。
在阿根廷的几个月时间里, 考察组经历了实地勘测、模拟分段、模拟电机上网等多个程序, 按照当地的风速、划定电厂选址属于第几类风区, 仔细甄选哪一种机型最适合该类发电厂, 以及不同的风速对发电机的影响, 哪一种发电机能最大释放其潜能等。“和安巴电厂一样, 凡是业主想到的, 我们都想到了, 业主没想到的, 我们也替业主想到了。”
北京饭店二期公寓
尽管如此, 谈判仍然是一波三折。在接下来的一年多的时间里, 北京建工集团和阿根廷南方风力发电公司围绕输电技术、送变电程序、施工方式、投入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不断进行争论, 双方的谈判还时常出现僵持不下的局面。
“一开始, 为了发出更多的电能, 阿根廷方面希望我们给他建成高度超过100米的风力发电塔。因为高度越高, 风速越快, 收集风能的机会就更大。”谭锋说。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 发电塔的高度越高, 风速确实越快, 但并不意味着发出的电能就会更多。“100米, 高度增高了, 铁塔太笨重, 安全成本也就随之增高了。如果我们采用80米高的塔, 风速慢了点儿, 但从安全、投入方面来看, 80米的塔反而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利润、效能都比100米的电塔要好得多。”谭锋说。仅在这一个问题上, 双方展开的会晤至少就有三次, 阿根廷方面甚至从德国请来风力发电专家与北京建工集团的专家组进行“对垒”。不过, 面对北京建工集团如此周密的考虑, 阿根廷方面最终接受了这一方案。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二期
此外, 受当地环境特点、政策、市场的限制, 谭锋和同事们在阿根廷也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个人的工作生活上的水土不服倒是次要的。关键是我们发现当地的建材市场规模与中国相去甚远, 而施工的采购必须在阿根廷进行, 一旦遇上断货, 就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谭锋告诉记者, “建电厂的时候, 架高压输电线用的大铁塔是必不可少的。这种铁塔在国内, 今天打电话, 快的话明天设备供应商就给你送来了。但在阿根廷, 一两天之内是根本弄不到手的。还有混凝土、水泥等建筑材料, 在阿根廷也必须按当地的要求, 什么时候下单, 留多少时间给供货商备货, 多少时间能运到这里来等问题都要仔细考虑。如果想不到这些问题, 施工就会经常中断。所以, 我们在考察过后, 根据这些‘项目外’的内容又重新修改了一遍方案。”
除此之外, 劳动成本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阿根廷劳工成本比中国高2—3倍, 某些环节必须用机械设备去代替劳工。”谭锋说。同时, 人少了, 施工周转的灵活性势必有所下降, “像国内施工工地的条件, 运输材料的卡车开到工地之后, 随便找个地方停下来, 工人们推着小车去卸货就可以了。但在阿根廷这点就做不到, 车和材料仓库必须实现无缝对接, 卡车必须要能开到仓库的门口。再者, 电厂整体面积达到400平方公里, 材料运输量非常大, 要想解决运输, 其间的道路修缮, 也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刚果OYO酒店
在谭锋看来, 经历这些波折后, 中国先进的技术与当地的需求找到最佳的磨合点, 在这种条件下走出去, 将帮助当地建筑工业的技术水平实现一个新的提升。而这也是中国服务贸易的真谛之所在。
历史见证, “京交会”迈向综合服务
随着一个个难关被攻克, 一个个分歧逐渐达成共识, 双方终于走到了签约的时刻。此时, 恰逢首届中国 (北京) 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 海外展商纷纷向京交会投来期待的目光。2012年5月初, 北京建工集团与阿根廷南方风力发电公司达成共识, 双方将在京交会上正式签约。
2012年6月1日下午, 双方在中阿两国代表的见证下, 签署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加斯特雷13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的商务合同, 项目总造价为35.8亿美元。这不仅是北京建工集团, 也是北京建筑企业迄今为止获得的海外项目最大额订单。
北京建工集团总经理戴彬彬在签约仪式上指出, 阿根廷风电项目将为北京建工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有利于带动中国技术和设备“走出去”。北京建工国际公司总经理邢严则表示。阿根廷风电项目作为全球最大的内陆风电项目, 它的建成在全球都将具有示范作用。
据了解, 风力发电技术在全球蓬勃发展, 但很多国家的风电项目都是建设在海上, 而内陆由于环境条件限制, 风力发电存在不稳定等问题。在阿根廷风电项目中, 北京建工集团将移植中国内陆风电项目的成功技术和先进经验, 引入国内最顶级的电力设计院、最顶级的风电设备厂商, 选用我国生产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2.5兆瓦全功率变频直驱型风力发电机, 运用最先进的风电技术, 为项目建成和使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据透露, 风电项目开工前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预计于2013年上半年正式开工。整个工程将分九期完成, 总工期长达四年零九个月。
谈起项目签约后的感受, 谭锋显得既自豪又淡定。在他看来, 阿根廷风电项目的签约, 意味着北京建工集团在“设计、采购、施工”的项目总承包 (EPC) 方面的综合把控能力已经走向成熟。而借助京交会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完成最终的签约工作, 无论对承建方北京建工集团, 还是对业主阿根廷南方风电, 都是一件有着重大意义的好事。
沧州游泳馆
石景山区京原路公租房
谭锋坦言, 近几年来, 随着北京建工集团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 企业的人才架构也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在自己进入公司的五年间, 北京建工国际公司的员工总数增加了约300人, 这些人中, 大多数来自金融、设计、法律、语言等专业领域, 将为北京建工集团在服务贸易方面提供更为专业的支撑。同时, 在北京建工集团开发海外项目的过程中, 公司也在着力与当地人力资源进行结合, 雇佣当地的工人参与项目之中, “这既是一种开放思维、接地气的做法, 也是做好项目总承包工作的客观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