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音乐文化课程(精选12篇)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1
摘要:海南传统音乐文化资源校本开发较我国其他地区较晚一些, 关于海南本土音乐学校传承的一些研究也比较匮乏。课题组在率先给予《海南本土特色音乐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大力支持的五指市教育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又一次鼎力相助下展开了一系列的关于教材内容的培训指导和使用等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教材试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思考, 希望通过课题组成员和教材使用者的共同努力, 为海南省优秀的传统文化进入基础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五指山,本土,传统音乐文化,特色音乐教材,基础课程建设
《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特色音乐教材》 (试用版) 是由五指山教育局委托我们课题组完成的一项课题, 因考虑到教材还比较粗糙尚需修定因此暂定为内部使用教材。教材主要以五指山黎族祁方言地区的典型音乐素材为主, 内容主要从黎族民歌、黎族器乐作品、族舞蹈三大类别入手, 形式上主要以欣赏、唱、跳为主, 拓展到访问民间音乐家、感受民间节日、搜集一些相关的本土民族音乐名作和名家故事资料等活动, 旨在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 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地区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思想价值的深刻认识, 逐步培养和加强当代儿童热爱祖国建设美丽家园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带着以上的目的和责任, 课题组于2013年10月在五指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 就教材主要内容对当地的十余所小学的20余名骨干教师进行了培训和交流。为了更好地推进黎族音乐文化进校园, 课题组特邀请黎族歌曲传唱专家杨桂兰老师逐句用黎语逐字逐句教授了教材采用的全部歌曲。工作在基础教育前沿的音乐骨干教师们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 在五指山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诚挚邀请下许多教师都参与到了该课题的研究, 为课题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依据和建设性的意见, 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材编写的内容和教材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组根据教材培训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又走访了五指山实验小学, 对10余名老师进行了专访和交流, 总结各位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教材收录的黎族歌曲虽然好听但是大都是普通话演唱, 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黎族文化的传承力度。如:教材试用版共收录学唱歌曲十三首, 其中只有《睡吧, 好宝贝》、《摇篮曲》、《儿童过生日》三首作品用国际音标标注了黎语的发音。
2.教材选用的学唱歌曲除了创作作品外, 全部录用的是完整的原作品, 其民歌针对小学生来说旋律、节奏普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前十六后八分和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加上歌词的密度问题等都给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授课带来一定的困难。
3.教材涉及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比较单一, 音乐游戏、音乐综合训练等趣味性教学环节设计还比较欠缺。
4.该教材的推广和使用还缺乏系统的跟踪指导和全面的政策督促, 导致个别学校知难而退。
二、教材在推广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
针对《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音乐特色音乐教材》在初步使用和推广中出现的普遍问题, 我们课题组除了跟骨干教师的交流、专家的走访, 还在五指山市试验小学全体音乐老师的配合下亲自指导了60名小朋友的合唱课《睡吧, 好宝贝》、《跳娘调》。通过跟同学们的亲密接触, 充分了解了民族地区小朋友对音乐的理解、兴趣点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如:我们尝试把曲目改编为两个声部,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孩子们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 但是创作作品时必须注意低声部的配备避免太多变化, 应以平稳的长时值为主, 旋律声部难度较大的节奏和结构, 创编时可以把整个节奏按比例扩大, 这样既减小了孩子们学习的难度, 又做到不影响原作的风格和味道及情感, 等等。这次排练和授课体验对于课题组进一步修订教材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
通过这次回访, 我们也了解到由海南省民宗委、省教育厅和省文体厅共同组织开展的《海南省民族地区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三进校园”活动》已经在民族地区普遍开展, 海南省五指山地区依然是走在了最前列, 另外, “说写黎语”、“民歌传唱工程”等海南省各项传统文化的传承工程已在全省中小学范围内普遍开展, 在这种大好政策扶植形势下, 为了更好地配合海南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校地普及我们重新制定了教材修订措施和设想。
三、关于进一步修订和推广教材的设想
1.根据需求扩大课题组的研究力量, 适当调整和补充研究人员, 吸收优秀的任课教师及便于采集信息的青年教师和部分学生力量。
2.争取取得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更大的支持, 成立课题督导小组, 主要负责教材在实施过程中的长期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最好有地方教育部门人员参与。
3.调整和改编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难度大的歌曲作为欣赏内容, 多用肢体参与的体验性和创造性活动和节奏游戏。努力按照教育部的“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的课程理念指导, 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 黎族歌曲装饰音繁多, 节奏行多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聆听, 并用身体部位去尝试着表现和理解作品, 把这类课程设计成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 并将其作为学生全身心走进音乐, 从而达到音乐审美体验的良好途径。通过这样音乐艺术实践, 学生的音乐素养可以有效地得到提高,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自信心也会得到有力的提高和增强,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加大歌曲当中儿童合唱作品的编配, 主要以主旋律加配唱的形式为主, 根据授课教师的建议, 多插入相关的图片, 歌曲最好经过改编, 旋律应围绕主要动机多重复, 动用课题组音乐创作专业的力量, 克服困难, 尽可能地把黎歌旋律儿歌化、趣味化, 便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和掌握, 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审美兴趣和需求。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课程理念: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不断提高音乐素养, 丰富精神生活。
5.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定期举办教材内容授课比赛或观摩和相互之间的活动, 并评选出优秀教案或教学活动纪实录入修订教材, 在与教师们的访谈中了解到该环节对于教学工作特别重要, 希望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参与和监督体制, 便于教材更好地推广和使用。
6.课题组应启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和访问, 掌握最新的动向和资料;及时整理采集地数据, 进行分析和总结, 做到每个阶段都有新的依据为上级部门的政策更新提供可靠的依据。
7.海南本土特色教材的建设在内容上应适当考虑多元化的因素和特点, 通过了解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和情感, 通过感知不同艺术的情感和特点, 正确理解音乐的多元化特点。
8.通过进一步对海南本特特色音乐教材的修订和推广, 吸引更多民族地区的孩子们通过乡土、乡音和乡土旋律的学习从中得到美的享受, 再次提高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音乐审美情趣, 通过对族群英雄和先辈美好品德的再度认识、理解和熏陶, 增强民族地区少年儿童的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激励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传承本土文化地活动中来, 树立热爱家乡、自立自强、勇于承担称扬本土文化的历史使命和重任的新一代有志少年。
9.黎语是教材地编写和推广过程中的难点, 经过推敲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1) 在取得相关部门支持的情况下, 尽可能邀请民间音乐专家和爱好者亲自进课堂授课; (2) 联合“民歌传唱”、“读写黎语”等活动相互授课; (3) 学校和家庭相互结合, 发动家长和长辈给孩子们营造说黎语或其他语种的氛围, 在家、课间鼓励学生尽量说黎语, 方便学生逐渐恢复母语语境。 (4) 建议民族地区媒体多提供母语节目和栏目, 为民族地区孩子恢复母语提供更宽阔的环境和影响。
四、结语
总之, 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渗透和深入工作是个长期的连续的工程, 更需要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力度重视, 在当今海南省民宗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文体厅联手主抓传统文化三进校园以及黎语、黎歌全方位传承活动的正面影响下, 及时把海南传统文化传承工作落实到各民族地区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并形成政策法规, 长期延续不断地深入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及教学观摩等活动, 切实把《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到位, 全方位提高民族地区少年儿童整体素质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韩沙霖, 胡凯.五指山市地方课程本土特色音乐教材[Z].五指山市教育局内部资料, 2013.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Z].2011.
[3]侯莉敏.八桂谣——多元化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M].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2
在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提倡开发校本课程的背景下,必须整合乡贤文化资源和学校德育资源,结合本地乡贤文化,在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乡贤文化小学德育校本课程众所周知,乡贤文化是所有精神文化中最值得珍视的“文化资源”。它缘于共同的“生活结构体系”而生成,其凝聚的精神文化也必能对本地域产生最直接、最有效的“激励作用”。同时乡贤文化也是一切地域文化中特别值得挖掘与传承的“教育宝藏”,能引领本地学生“从小知乡贤、尊乡贤、学乡贤,长大效乡贤、比乡贤、超乡贤”。这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担当。因此,在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积极提倡开发校本课程的背景下,我们结合本地乡贤文化,在德育教育的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一、有效整合乡贤文化资源和学校德育资源
1.挖掘昆山乡贤文化资源。我们昆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从古至今,乡贤辈出。在古代,有明清之际的爱国学者、思想家顾炎武,明代散文家归有光,清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元末明初戏曲家、昆曲鼻祖顾坚等等;在当今时代,有担任过联合国副秘书长的金永健,航天英雄费俊龙等等。他们的杰出成就、光辉思想值得广大学生去深入学习了解,并将他们的事迹与思想传承并发扬光大。以《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研究为契机,我们力图深入挖掘和科学赋予昆山乡贤文化丰富的教育内涵,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道德基础,开发昆山乡贤文化校本教材,让学生对昆山本土的人文历史、杰出人物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仁人志士仰慕之情,并学习乡贤人物的优秀精神品质,并努力效仿,内化为自身的优秀品质。
2.整合学校内外德育资源。多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与尝试,不断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养成教育序列化、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校能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突出教育生活化,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重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宽德育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工作成效突出,获得过全国、省、市级众多集体荣誉。同时我们认真选择了十名课题组人员,其中组长是江苏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苏州市德育学科带头人、昆山市学术带头人,也有课题研究的经验。核心成员中有昆山市学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也有一定的科研经验。同时我们还挖掘了家长资源,聘请了一些从事昆山文史研究的前辈参与指导,开设专题讲坛,为老师、学生讲课。
二、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精髓和德育教育内涵
1.正确界定乡贤文化核心概念。通过查询我们了解到“乡贤”一词,文献中出现较迟,明代浙江嘉兴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有一篇《戮子》的明代新闻:“嘉靖末年,新郑故都御史高捷,有子不才,屡戒不悛,因手刃之。中丞殁后,其地公举乡贤。”足见“乡贤”是指乡里有德行、有声望的人。“乡贤文化”是地方或区域文化的精华,是先人和前辈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扎根在故乡人民血脉深处的精神基因。乡贤文化既与地域文化、方志文化、姓氏文化、名人文化、旅游文化等密切相连,但又有其自身的独特研究对象与价值标尺,具有本地域的唯一性、人本性、亲善性和现实性。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时代精神观感召下,对乡贤文化的梳理十分重要。乡贤乃本乡的贤达,他们有德行、有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年代里,他们以自己的德行和才能,为自己生活的时代做出了贡献,因而受到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崇仰、爱戴。其次,乡贤也可以指在本乡本土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当然也包括一些当时的“外地人”……他们立德、立功、立业,理应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理应引导学生亲近他们。
2.积极了解乡贤文化研究现状。通过搜集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在对乡贤文化的研究方面取得较大成效的,有浙江省上虞市成立的“浙江省上虞市乡贤研究会”。他们的乡贤文化作了很多的研究和社会推广,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而上虞市多所学校在乡贤文化研究领域也走在了前列,并已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而在我们昆山,也有一批学者、文人对昆山人文历史颇有研究,对昆山乡贤人物如数家珍,在《昆山文化研究》刊物上也时常有昆山乡贤研究的专题文章发表……这些成功经验、珍贵资料都能引领我们如何更便捷、更有效地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加工与运用,这样我们可以少走许多的弯路。
3.深入挖掘乡贤文化育人功能。昆山是个环境优美、仁人志士荟萃的地方。作为一名当地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寻找能针对我们昆山地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想道德基础,开发适合小学生的目标递进、内容衔接的昆山乡贤文化教育读本,使学生基本把握昆山乡贤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精神,促进学生对昆山乡贤文化的敬慕之情和高度认同,有效内化为具有“贤人”特质的意志品质和思想情感,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公民人格,不断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我们利用昆山乡贤文化,开发一套德育校本课程,相信它必定具有良好的育人功能,也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针对性。
三、积极开发《走近乡贤》德育校本教材
1.对校本教材开发的认识。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确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有规划、有设计、有实施与评价的系统工程,是新课程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1年1月颁布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作为切实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就我们学校而言,利用昆山乡贤文化,开发一套《走近乡贤》德育校本课程,引领学生走近乡贤,了解乡贤,颂扬乡贤,学习乡贤,将来做一个有益于家乡,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人,无疑能极大地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针对性。
2.《走近乡贤》教材开发路径。为了编好《走近乡贤》校本教材建设,我们走访了多名专心研究昆山文史的前辈,搜集到了《昆山文史一百问》《昆山历史名人列表》《昆山地方志丛书》等书籍文刊。在课题组人员初选、文史研究者的遴选下,先期初步确定了60名昆山乡贤,并根据他们各自的研究领域、突出成就进行分类、分组排列,然后将课题组成员进行分组、分工,继续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加工。基于有些历史人物时代久远,资料查询困难极大;有些人物在昆山生活居住、工作及贡献等方面尚有争议,所以最终我们确定了45名要编写进校本教材《走近乡贤》的乡贤人物。在编写过程中,我们为了确保资料的翔实,继续拜访文史研究者,并请他们带领我们参观过位于昆山亭林公园内的顾炎武纪念馆、顾鼎臣的“崇功专祠”,也曾走访了位于千灯古镇的顾炎武故居、顾坚纪念馆等,听取他们的一一介绍。
四、探索实施《走近乡贤》教材有效方法
1.保证课时落实。教材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课时的真正落实。为此,学校责成教务处、德育处予以协调,将每月一节班会课、一节地方课程作为《走近乡贤》校本教材的教学时间,并组织教师制定教学计划,认真组织集体备课,编写教学设计稿,定时组织听课、评课。在上课之后再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材编写,并修订教学设计,甚至修改教材,力争不断修订、完善教材。
2.注意三个结合。在《走近乡贤》教材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了几个结合:一是与语文等国家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地方课程教学结合,特别是与品德学科教学结合;二是与德育处、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三是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
3.强化实践体验。课堂教学虽然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但有效开展课外实践体验活动,既可深化又可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走近乡贤》教育学习除了开展课堂认知学习以外,我们还采用了社会实践、观察思考、体验感悟为教育手段,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读、讲、演、赛”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做乡贤”系列活动,如参观顾炎武纪念馆、费俊龙航天活动展示厅等,走访乡贤人物等。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乡贤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使命感,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合。
参考文献:
地方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 篇3
关键词:视唱练耳;教材;民族音乐;西方音乐;民族音乐思维
视唱练耳课程受到其起源、发展的地域影响,在教学内容上大多采用西方音乐的范畴,具体体现在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视唱、听记、音乐分析等。此种教学模式与教学规划对学生西方音乐思维的培养与发展有着一定的教学强化作用,但不利于发展我国民族音乐思维并建立民族音乐情感与自信。我国拥有历史悠久、体系完整、影响深远的文化主体,忽视对本民族特色音乐文化的教育教学和音乐内在联系的培养,会很大程度的导致民族音乐文化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销声匿迹。纵观音乐历史长河,音乐之父巴赫、乐圣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歌曲之王舒伯特等知名的音乐家无一不把自己深深的植根于本民族的音乐土壤中。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音乐的种类与形式得到并列的发展,在学生的音乐思维中得到不同的体现。作为音乐基础教育的必修课——视唱练耳课程,渗透教学民族音乐,有利于避免学生的自我否定意识、增强民族自信意识,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教学着眼点,为振兴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优秀民族精神而努力,从而推动音乐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
一、视唱素材的选择
关于民族音乐,在俞仁豪等人编写的《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包容面很广的概念范畴。它既包括汉族音乐,也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既包括传统音乐,也包括现代音乐;既包括民间音乐,也包括专业创作音乐。可以说,民族音乐不仅是音乐本身,还包括我国历史文明的发展历程、各地域风俗人情和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等,通过对民族音乐各个类别的接触与分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体会一个民族存在历程的呻吟、痛苦和欢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从理性上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生命力。
在目前大多高校的视唱练耳课程中对民族音乐各类别的音乐素材涉及较少,甚至有的类别完全没有涉及。在部分院校的教学应用中,把民族音乐做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设立于视唱练耳课程之外,大多采用音乐欣赏的形式进行,并没有将其与传统音乐教学理念相理合。视唱练耳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任务不仅体现在较高难度的技能训练,更多的应体现于音乐语言的感知训练。因此,将传统民族音乐的各个类别素材按教学进程合理的融入教学内容中,是目前视唱练耳课程甚至整个音乐教学课程的发展方向。
二、节奏训练的范畴
节奏是音乐旋律的骨架,同时,也可以独立于旋律之外,作为单独的音乐元素而存在。在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中,一般将节奏分为几个部分进行练习,一方面同旋律相结合,按着难易程度逐步训练;另一方面,将其作为独立的章节,按着单声部与多声部的顺序逐步训练。在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多将节奏划分为相等的份数进行组合训练,所采用的节奏型也多以西方音乐素材为主。在我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包含有很多具有我国地方音乐特色的节奏,如:戏曲中的“锣鼓经”、中国传统的锣鼓乐等已形成固定规范的演奏模式,将其应用于视唱练耳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节奏本身的学习与传承,而且有利于对民族打击乐器,如鼓、锣、擦、拔、板等的了解。
三、多声部音乐的方向
对于多声部音乐的训练在传统的音乐课程规划中大多局限于合唱课程,在其它课程中体现较少。作为音乐基础技能课程的视唱练耳课程,不仅包含单声部的音乐训练,而且应该包含多声部的音乐训练。在训练形式中,可以有人声,也可以有乐器;可以有音高,也可以无音高;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多个人完成。在训练内容中,可以是人声合唱作品,也可以是器乐合奏作品;可以是西方音乐作品,也可以是我国民族音乐作品,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作品。完整的多声部音乐教学不仅应将其作为音乐合作的一种体现形式,更应将其看作立体音乐思维的一种培养方式。在教学中,还可融入音乐创作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活学活用,在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结合创新适应新时代的音乐形式和作品。
四、教学乐器的选择
传统的视唱练耳课程中,多采用键盘乐器——钢琴或相关的替代乐器等作为教学乐器使用,对其它乐器,尤其是我国民族乐器基本没有涉及,容易造成音乐听觉的局限性,出现听觉能力受音色影响的情况,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作为音乐基础课程,视唱练耳课程不仅应针对歌唱课程进行训练,更应广泛地结合中西方乐器进行综合的、全面的训练。在针对不同乐器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对乐器的存在因素、发展进程等有所了解,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的乐器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语汇,将枯燥的音乐理论生动起来,拉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培养全面的、具有本民族文化情怀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将不同的音乐课程相结合,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信仰的音乐文化相结合,将音乐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将民族音乐传承作为一项事业,地方高校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考虑音乐本身的教学,而且要考虑音乐内含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音乐技能的基础课程、音乐思维的启蒙课程,更应该将民族文化传承视为己任。
【参考文献】
[1]俞仁豪,周青青,李咏敏,蒲方.音乐学基础知识问答[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2]张东东.论在高师视唱练耳课中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4
一、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认为音乐教育必须采用多元音乐文化内容, 同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形成多重乐感, 使他们能够理解多元音乐文化, 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多元音乐文化中选择有利于自身的音乐精品, 利用具有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音乐审美价值的作品促进自身音乐审美心理持续的、健康的发展。多元音乐文化教育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是最符合学生审美心理发展需要的音乐教育方式, 特别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阶段, 学生没有形成稳定的音乐价值观, 不能甄别出哪些音乐有利于自身发展, 更需要教师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理念去引导、辅助学生对健康的音乐作品进行审美体验。
多元音乐文化就是由不同民族创造的音乐文化即又是音乐文化的享用者。一个民族又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和音乐价值观。因此可以说, 音乐文化是一种“民族现象”。由这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构成了全人类所共有的世界音乐文化亦即多元音乐文化。而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就是在这种理解和尊重全人类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文化品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极具包容性的音乐文化教育理念。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中融入本土特色音乐文化品种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观的教育理念为前提。
二、彰显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体系构建
(一) 包头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 阴山山脉横贯该市中部, 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包头市是内蒙古第一大城市, 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 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包头市拥有人口245.76万, 涵盖了汉族、蒙古族和满族等, 是一个多民族的“大杂居、小聚居”地区。因此, 对于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
从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来看, 凡是有助于创造出学生主动学习与和谐发展的资源, 都应该加以开发和利用。但究竟哪些民族音乐文化资源才是具有开发和利用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 还必须通过筛选机制的过来才能确定。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讲, 至少要经过三个层面的筛选, 才能确定课程资源的开发价值:首先是教育哲学, 即课程资源呀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 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其次是学习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再次是教学理论, 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因此, 开发具有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的民族地区的音乐课程资源必须反映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的、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发展需求、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
就包头地区来说, 这里既有汉族同胞又有蒙古族同胞, 还有满族同胞, 在建设具有本土特征的校本教材时, 必须充分考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三个民族的音乐审美习惯和音乐审美倾向, 在具体的音乐品种选择上尽可能多地涉及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 选择三个民族都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 避免选择民族性格过浓的音乐作品, 如在选择蒙古族歌曲作为教学内容时, 除了要照顾蒙古族的欣赏习惯外, 还要考虑所选择的歌曲除了特色鲜明以外, 是不是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嘎达梅林》和《达那巴拉》虽然同属于蒙古族短调民歌, 都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征, 但是相较之下, 《嘎达梅林》比《达那巴拉》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并且更容易被汉族和满族同胞所接受。在进行本土校本教材内容选择时, 就可以在低年级的教材中首先选择类似于《嘎达梅林》这样的民歌。
2、对包头地区“本土性”的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原则
“原则规范人们的行为, 是正确行动的根据、尺度和准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任意而行, 需要一定的原则来规范”。针对包头这样多民族杂剧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现状, 以及该地区音乐课程资源的特点, 进行开发与利用时需要遵循多元一体的原则和适应性的原则。
多元一体原则主要强调“多元”与“一体”相互支撑, 互相促进, 即中华民族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地区的音乐文化品种都涵盖在这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而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就是这一个统一体重的多个元素, 每一个元素都以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传统支撑着中华民族这样一个统一体, 因此, “多元”和“一体”是共荣共生的, 不能脱离“一体”只谈“多元”, 更不能毫无特色的只谈“一体”而忽略了“多元”的独特性。只有用多元一体的原则去选择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本土校本教材内容, 才能以客观的视角关注本民族和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 将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来认识、来欣赏、来审美, 并且要承认每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坚持多元一体的辩证统一原则应成为包头地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原则。
适应性原则主要是指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性情况, 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具体情况。包头为多民族杂居地区, 境内各民族交流频繁, 然而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隔阂, 因此, 在设计包头地区本土学校音乐教育内容时更要精心设计, 内容既要全面, 又要高度浓缩, 还要通俗易懂, 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这要求在开发利用地方音乐课程资源时,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 使开发出的音乐课程资源能被广大学生所共同接受。将这种音乐课程资源引入课堂后, 不但能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及学生的差异, 还能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次, 还要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自身情况, 选择那些最适用于课程目标实现、最能促进学生发展、有助于教师成长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 该地区的民族音乐特征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才能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
(二) 包头地区本土特色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
在对包头地区本土特色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上, 教师和学校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要做大量的实际学情考察工作, 在此基础上, 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形式对筛选的可被开发的音乐文化品种进行开发利用, 其中最能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且最易让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的方式主要是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和融合型资源整合式开发两种方式。
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主要是指根据不同年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 在教材以外的内容上加入特色性主题单元, 这一特色性主题单元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理念为基础, 就某一个音乐品种由简单到复杂的介绍, 避免日常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如在日常的歌曲教学单元, 多数教师的课堂设计主要围绕教会学生歌曲的旋律这一主题, 很少对歌曲的产生背景、歌曲的流传区域以及歌曲的实际意义上做适当的介绍;而在开发后的特色主题单元, 同样是教唱民族歌曲, 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 要先将歌曲的产生背景、歌曲的流传区域以及歌曲的实际意义甚至是歌曲的不同演唱版本都对学生做一个较为细致的介绍, 然后再进入歌曲的旋律教唱环节,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歌曲的方方面面后再学习旋律, 就更容易产生共鸣, 更容易以自身的感受去发现歌曲的美。在这样的开发方式中, 选择合适的本土性歌曲是最基础的, 如同幼儿在最初学习语言一样, 方言永远是一个人最先学会的语言, 而音乐也是如此, 只有让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本土性的音乐文化品种有熟悉和先入为主的感觉, 在其日后的音乐价值观形成时才不至于让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处于弱势, 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传播与传承本土的、本民族自己的优秀的音乐文化品种。
另外, 在特色主题单元中, 除了上述的教学内容外, 还可以融入拓展性的开发内容, 就是将音乐置于文化的大环境中, 让学生除了了解、感受音乐的美以外, 还能从一首歌曲中了解创作歌曲的民族的民族习俗以及民族信仰等, 不仅可以让相关民族的学生在这一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民族自豪感, 增强他的民族自信心, 更能让其他民族的学生将这一歌曲与同班的同学相联系起来, 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
融合型资源整合式开发模式, 则是在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学生通过特色主题单元式开发课程的学习后, 会对相关音乐作品的产生背景、产生区域、承载民族以及该民族的人文、风俗习惯都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 这其实是做到了“多元一体”中认识了不同的“元”, 那么更为重要的是要将不同的“元”融合于“一体”中。这一形式的课程内容主要要放在稍高年级的音乐课堂上进行。在民族地区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 通过将有关资源加以融合, 使其产生“多元一体”的优势, 这不仅能将其原有的作用放大, 甚至还能产生新的功效。通过将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作品进行融合性的整合, 毋庸置疑, 能够在包头地区这一多民族杂居现状下, 更好地对不同民族的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基础音乐教育。当然, 除了以上两种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以外, 还可以借鉴嵌入式开发方式、网络要素发散开发方式等等,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校情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发本土性的、彰显民族特色的校本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笔者也将会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继续关注这一课题的进展, 以期能为包头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策略。
摘要: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基础,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本土性的特色音乐品种必须以多元音乐文化理念为前提。本文从开发策略和开发方式两个方面对彰显地方特色的中小学校本音乐课程体系构建进行阐述。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本土性,中小学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沙文仙.本土音乐资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开发现状分析[J].北方音乐.2013 (06) .
[2]陈文安.对中小学本土音乐教材编写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 (07) .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5
摘要:地方文化是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海沧有着丰富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但几乎不被重视、并正遭受破坏。提高学生的地方文化保护意识,可以地方文化为支点,结合绿活实践模式,与美术课程整合开发研究,提炼出地方文化美术绿活课程开发方法和策略,探索以学生综合探究为主体的地方文化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新模式。在研究过程中唤起学生关注和保护生存环境,提高文化传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关键词:美术教学;地方文化;绿活;课程开发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管理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1]以厦门海沧为例,基于地方文化的美术绿活课程开发就是应视挖掘厦门海沧丰富的乡土文化,借助绿活主题性实践活动优势,开发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
一、美术绿活课程概述
1.绿活起源
“绿活”最早起源于绿色生活地图,1992年,美国学者温蒂包尔女士创作了第一张纽约市绿色生活地图(GreenAppleMap),她把制图的概念和方法放在网站上,从此很快被得到认可并推向国际。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全球环境保护绿活绿能议题不断被各国学者提出且受到各国的重视。至夏天,已有6大洲、46个国家、315个地图专案加入其行列。这种以环境保护、绿色消费、资源再生、社区共享等为主题的绿活绿能议题活动称之为“绿活”。在中国台湾、香港较早接触绿活,例如20香港开设了“绿活地图”(wherevergreen.hk)网站,该网站是一个开放式,人人皆可参与的网上协作平台。过后,在国内也很多大学生以志愿公益的方式加入“GreenAppleMap”推动和实践绿色生活。
2.美术绿活课程
在国内最早把绿活与教育相结合是台湾地区。21世纪初在中国台湾地区以倡导以社区资源作为学校教材开始成为关注的议题。绿活传播到台湾,台湾学者、大学教授(以台湾东华大学徐秀菊教授为代表)把绿活理念与社区教育、环境教育、人文教育相结合,与学校课程相结合。让绿活走进学校、社区、城市、乡村、街巷、田野,乃至大自然之中,结合美术学科进行综合探究教育,利用校内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提升环境意识。[2]这种活动台湾称之为美术绿活活动。这种以保护海沧当在文化为主题,以学生小组实践为主体,以调查收集整理文化材料,制作个性绿活标示(图1),主题绿活地图(图2),教学案例开发研究等美术创意活动为内容,透过绿色活动与美术实践,激发学生对周边生态、人文环境重视和关注,从而引起学生对环境多一份关怀与爱护为目标的课程称为美术绿活课程。
二、美术绿活课程开发的意义
1.挖掘丰富的地方美术校本资源的需要
厦门海沧自唐代以来就有相关的历史记载。千百年来,海沧人在这临海富饶之地生息繁衍,创造了许多文化遗存:如历史悠久宗祠宫庙、富有闽南特色的红砖民居群落、纯朴厚实的民风民俗等。海沧还是保生大帝信仰、七月普渡、炸韩丹爷等台海习俗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极其丰富美术校本资源。
2提高学生地方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的需要
随着区域性经济发展,传统文化不被重视,许多特色红砖古厝传统建筑破坏严重,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而被拆毁。其次是对地方文化没有认同感,笔者在美术课堂中提到当地传统文化,而学生常会流露出不屑和厌烦的眼神,在骨子里不喜欢这些“过时”的东西,而对迁徙来的“新厦门人”对本地文化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认同。另外,由于城市发展需要,许多村庄将要整体拆迁,这是对地方文化毁灭性破坏。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笔者意识到如果没有提高当地人们对地方文化的保护意识,那么诸多破坏现象将无法改变,而且会更糟糕。本课程开发是基于海沧在地文化资源,通过学生参与海沧地方绿活文化调查和美术主题实践,让学生体验感爱海沧悠久的历史故事、精美的建筑雕塑、深厚的民间艺术等传统地方特色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主动传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传承地方文化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需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性质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3]美术绿活课程开发是以小组为单位(图3),根据学生兴趣,利用学生所学的美术课程知识,组织学生从真实生活出发,深入了解自己家乡,探究自己身边的文化遗存,寻找能代表海沧文化的元素,收集整理图文史资料,设计有个性的绿活图示,制作海沧地域文化绿活地图,创作出有海沧文化元素艺术作品,从中提高对地方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意识。这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综合探究的过程,真正地根据学生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研究内容,以绿活体验为目的.,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探究能力。
4.提高教师的校本课程整合能力的需要
美术绿活课程开发是综合探究教学模式,是开展地方乡土文化研究的有效方式,找到地方文化融进课堂的钥匙。虽然通过厦门意象文化绿活艺术教师工作坊的培训,只是了解绿活实践基本操作流程,但绿活与美术课程怎样融合根本不知。更何况在台湾也只是在尝试和摸索的过程,网络文献极少且琐碎。可见,美术绿活课程研究至少说是本区域创举。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尝试把绿活探究活动融入美术课程教学,带领学生调查研究当地传统文化,通过课堂案例教学的研究,选择把绿活实践中的环境教育、生命教育与美术教育内容进行课程整合,形成有特色的绿活美术校本课程。这一研究过程,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提升了教师校本课程资源整合能力,促进了教师的成长。
三、美术绿活课程开发与设计
1.美术绿活课程开发思路
课程资源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的内容,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益,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4]本课程开发围绕从拟定绿活课程开发方案――学生调查收集整理图文资料――教师监管和指导――学生创作绿活标示和绿活地图――课程编写等环节进行构建的,充分挖掘海沧地方文化课程资源,突出了地方特色,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本课程是把环境教育、生命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让学生透过绿活课程,观察生活周边的景物,对环境中所蕴藏的文化符号加以提炼,运用文字和图像进行美术绿活创作,提升学生视觉素养的能力。这过程也将人文、环境、生命议题融入到学校课程中,建立人与环境的关系,让地方文化不仅以随处可见、可触摸的形式存在于我们学生的生活中,影响并塑造学生,而且还以无形的、潜在的方式规约和影响着学生,从精神观念的深处塑造着个体的人格与心灵。
2.美术绿活课程开发方法
课程研究以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为目的,注重实践,兼顾知识;注重团体,兼顾个人;注重情感,兼顾理念,采用学生调查和访谈、分组行动研究、案例教学等研究方法。此外,有意识地把学生实践活中设计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运用全员撒网和和第二阶段重点深入探究。撒网式是让全体学生参与,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所居住社区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让学生利用节假双休日进行绿活实践活动,着重是让学生参与和收集地方文化资料。其次重点深入调查阶段,第一步就是根据第一阶段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兴趣,组成年级的绿活研究活动团队。第二步根据前阶段收集的材料进行梳理出富有特色的文化内容,在教师参与和指导下,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进行深入、调查。第三步就是重点是完善绿活图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各社区的绿活地图设计制作。通过以上诸多方法,透过海沧美术绿活课程实践研究提高了学生对乡土文化认识和保护意识,建立正确的绿色生活态度与习惯。
3.美术绿活校课程规划
美术绿活课程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循序渐进地进行课程开发。本课程围绕单元化教育,突出绿活课程的实践性、开发性、自主性、生成性。本课程元规划为五个单元,共十一课,是以美术学科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课程目录如图4所示)
四、地方文化美术绿活课程开发策略
绿活课程是一个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刚开始没有太多的参考范例,在课程架构上倍感吃力,不知从何下手。随着坚持不懈深入研究,总结出基于地方文化的美术绿活课程开发策略,首先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调动学生自主性,其次是采用循序渐进方式逐步推进的课程开发,细化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指导,及时评价鼓励等一系列策略达到课程开发研究效果。
1.美术绿活课程开发的激发兴趣策略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在驱动作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学生行为多表现为情趣性,学生的学习行为多数由兴趣和心情喜好而决定。绿活课程是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学生对绿活课程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是绿活课程开发内在动力。如何把学生对绿活课程开发的热情持续下去,重要是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竞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些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绿活课程开发实践中乐于探究,在活动过程中的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打破学生一味在课堂被接受知识的形式,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课程开发氛围。
2.美术绿活课程开发的循序渐进策略
绿活课程开发是全新的教学实践,这需要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研究过程。首先是学生的认识、调查研究过程是先易后难的循序渐进过程。学生在地方文化调查中,学生根据兴趣和爱好,开始自主组成小组,策划调查路线图,从学生熟悉的文化开始着手。其次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生怎样进行小组任务分工、怎样探找地方文化,怎样收集图文材料等。在美术绿活实践活动也是采用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刚开始要求学生运用文字的方式整理出有主题的文化历史故事,接下来让学生用绘画、雕塑、设计等方式表现传统的文化(图7-10),最后是让学生进行绿活标识(Icon)和绿活地图的设计制作。起初学生基本不懂什么是绿活标识和地图,第一步先让学生先临摹,在临摹中体会绿活标识和地图的特点,接下来再进行学生自主设计,引导和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表现形式方法来表现。学生最后完成的绿活作品还在全市展示,并在《厦门晚报》中报道。绿活课程开发采用循序渐进方法就如摸石头过河,先从简单的、容易的、学生熟悉的领域不断地向前试探,从中体验着绿活实践的快乐。
3.美术绿活课程开发的实践指导策略
教师的指导不是代替和包揽,而是帮助、引导和监控。绿活课程开发是学生学习新领域,综合性强,教师和学生都在尝试,在这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的不断激励,更需要教师的指导,例如在学生小组分工上,教师要在协作方式、学生特长、完成任务上给予指导,能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其次,在学生调查实践中给予预见性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设计采访稿的问题,使调查成效得到提高;还有在材料收集整理上给予指导,教学生怎样筛选、整理材料,学会图文处理的软件系统,提高学生文史资料整理能力;还应在学生绿活标示的设计上给予创意性点拨指导。最后,在绿活地图设计教师除了在创意、构图等方面给予指导外,更重要是要在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等思路上进行指导,在绿活地图的设计上可帮助学生找点子,降低制作难度。如建议学生下载各村的卫生地形图,根据地形图进行想象和创意,这样有个依据,从而降低了制作的难度,提高了学生作品呈现的质量。但在指导过程中要把握一个度,不过多地教,而是更好地激励和启发,点燃学生创意的火花。
4.美术绿活实践活动的评价策略
海沧地方文化美术绿活课程开发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开发践中获得体验和感受。这就要求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要有所改变。绿活课程不适合对学生进行划等分类的评价,在本次课程开发中对学生评价主要体现在多元化评价、过程性评价、及时性评价。如“自我反思性评价”就是让学生“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对自己行为、思想等方面自我反思;如开展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赏识评价。评价注重学生过程参与、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评价。评价还要及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使这兴趣得到持久。及时评价也可让学生调整活动方案,改变学习思维、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评价要积极正面,用评价点燃学生的热情,得到鼓舞,分享绿活实践活动的喜悦。总之,基于地方文化美术绿活课程开发研究不单纯是校本课程的建构过程,其实更准确说是一种探索过程。绿活课程开发的方法也好、策略也好,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和热爱我们生存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这要求教师从用心去做。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尝试用绿活课程开发让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多多关注家门口那春夏秋冬却不断变迁的小巷,村边那棵叶落叶长的大榕树,身边那座精美不断在风雨岁月中逝去的红砖厝,还有那伴随着学生长大的童谣和故事……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在生活中慢慢消失的岁月印记。让我们把海沧地方文化作为美术绿活课程的起点,用绿活来记录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事、时、地、物的感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06-08].
[2]徐秀菊.社区创意与艺术教育(创意篇)[M].台湾:东华大学出版社,.
[3]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EB/OL].[-09-27]..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6
近年来,番禺区教育局提出推进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全区正致力于提炼番禺传统岭南文化内涵,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本土化、区域性现代学校文化体系。推动学校由“一般学校”向“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跨越。在这样的背景下,番禺区石碁第四中学申报的课题《石碁古建筑艺术中的岭南文化要素的研究》被批准立项为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第四批),本课题主要围绕石碁古建筑的艺术特征及其岭南文化要素,研究区域文化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我国对课程设置实行的是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即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的目标、价值、责任和任务都不同,看似完全独立,互不关联,实际是紧密依存。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的意志,是决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地方课程由地方自主开发、实施,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具有学校自身特点的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三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近年课程改革实验情况看,各学校都十分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尤其是特色课程的建设,是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提高学校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打造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目的在于充分挖掘岭南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以此影响、教育青少年一代,让他们从小扎下传统文化的根,铸造起中华民族的魂,因此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也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广州市高中特色课程的设置与实施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将此项研究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中呢?虽然,目前对特色课程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我认为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内涵至少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必须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精神;其次是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课程建设能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岭南文化特色课程的打造不应只追求表面的“乡土特色”,而应力求彰显文化品味,弘扬文化精神。应把岭南文化特色课程打造得更美一些,更具体一些。特色课程不但要有岭南文化的形式美,更要体现岭南文化的内容美。黑格尔说:“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内蕴和特征的东西(形式)。”是的,只有美的形式,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只有美的内容,才能体现地方文化课程的特色;只有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和谐统一,才会使学习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一种享受。
《石碁古建筑艺术中的岭南文化要素的研究》课题以“石碁古建筑”为切入点,依托学校附近丰富的传统古建筑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建筑中的岭南文化要素,从古建筑的形式美出发,探究古建筑的内容美。并以此为基础,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地方课程计划、学校办学哲学和学生需求,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初步形成了我校的岭南文化特色课程。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7
一、师生共建是构建课程资源的有效方式
2003年, 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我校教师已经意识到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青年一代民族音乐文化的缺失必将导致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失落。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尤其是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 一项挖掘地方民间音乐资源的调研工程在多方努力之下应运而生。2003年的7月, 我校第一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始奔赴海安调研海安民间音乐文化;2004年又有几支社会实践小分队, 奔赴其他各市县区进行调研, 调研形成的调查报告不仅让同学们震撼, 也让老师们惊叹, 尽管这些调研报告看上去很粗浅甚至很不规范, 但累积起来的调研报告已经是一份十分丰富的地方民间音乐资源信息, 经过教师的加工整理一本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集初稿就这样诞生了。2005年7月, 教育部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论文评选中我校教师的一篇《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研究》论文荣获了一等奖。虽然, 这只是一次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初步调研, 但如皋清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李渔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声乐演唱理论著作《闲情偶寄》;京剧大师欧阳予倩先后来通创立培养京剧、歌舞人才的正规学校“伶工学社”;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与欧阳予倩在南通共建的“更俗剧场”;“南欧北梅”的戏剧佳话;素有“京剧之乡”美称的如皋市白蒲镇;中国民间京剧艺术之乡的通州市石港镇;南通地方性民间器乐的琵琶流派沈肇州先生的《瀛洲古调》;南通梅庵琴派1929年徐立荪等人创办的南通梅庵琴社;南通原生态民歌的南通号子、海门山歌、吕四渔号;南通民间歌舞海安花鼓, 地方戏曲南通僮子戏等等, 各种丰厚的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资源尽收眼底。令人欣慰的是在获得丰富的南通地方性民间音乐资源的同时, 我们也走出了一条探索地方性民间音乐课程信息资源汇聚的成功之路。
二、深度调研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必经之路
地方性民间音乐的调研是建设的开始。2005年12月, 南通大学南通民间音乐研究室应运而生, 虽然没有一分钱, 没有一间房, 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施, 但南通民间音乐的研究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2006年, 一支教师研究研究队伍迅速组成, 针对已经掌握的信息有重点的开始了新的调研, 不过, 这一次是有目的的调研, 其具体的做法是:1、走访民间音乐的重要传人;2、收集民间音乐相关资料;3、尽可能摄录原始音、视频资料;4、记录民间音乐传人的精彩故事。但是, 这是一次艰难而幸福的行程, 教师们借来了设备、带上自己的积蓄, 利用教学之余的时光, 开始了一次次走访南通民间艺人的深度调研, 从此, 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不断涌现, 一件件珍贵的资料不断涌入我们的眼帘, 民间艺人无私的善举感动着我们, 也感动着社会, 有人主动写信提供我们关于南通民间音乐的新线索, 甚至有退休的社会人士主动加入了我们的行程, 用自己的钱, 用自己的现代化设备摄录下珍贵的曲谱, 原汁原味的歌声与器乐演奏的视频, 一年多来, 我们共计走访了南通各地的民间音乐传人20多位, 虽然一些资料因历史的原因而失传, 但还是收集了一些重要的南通民间音乐第一手资料。2007年底南通民间音乐研究室有了自己的成立室, 南通社会各界对此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纷纷赞许这是为南通地方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做了件大好事。至此, 南通民间音乐走过了一般内容的文字信息资源到文字、曲谱、音频、视频资源的建设过程。值得一提的是, 原本作为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为主要目的的调研已经远远超越了调研的范畴, 尤其是社会各界寄予的厚望让我们倍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三、现代化整合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必要手段
当今世界, 多媒体技术正改变着传统教学思想、手段、内容、过程、模式。毫无疑问, 在地方民间音乐资源建设方面, 多媒体技术将大有用处。
1、地方民间音乐资源信息的分类整合
经过收集、摄录的各种地方性民间音乐资源必须借助现代化设备的支撑才能完成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建设, 当然, 这是一个烦琐而艰辛的工作过程, 就信息资源的保存而言, 简单地说包括文字输入、曲谱图片扫描、音频视频的转存等内容;就信息编辑而言, 需要将收集的资料分类形成民间音乐文字信息资料库、音乐曲谱信息资料库、音乐音频资料库、音乐视频资料库等;就信息整合而言, 要完成分散内容的分类整合形成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等不同艺术形式的分类;就信息的加工设计而言, 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进行新的加工组合, 并进行艺术性的设计形成多媒体教学资料, 如:CAI课件, 网页制作等。
2、地方民间音乐教学资源的设计整合
现代化的音乐教学需要实现视听的统一, 这正是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 建立地方民间音乐资料库, 将储存的信息资源利用计算机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获取、操作、编辑、存储等综合处理手段, 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 通过交互界面来实现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处理系统, 是不断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有效途径, 它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益;它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 直接表现各种事物和现象, 为教学联系实际提供条件, 为深度的课程建设奠定基础, 也为未来的网络课程建设做好准备, 总之, 无论是资源信息的采集保存, 还是资源信息的分类整合, 还是资源信息教学的综合运用, 地方性民间音乐课程资源的建设都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与手段, 遗憾的是, 研究室至今除了一间陈列室外, 目前还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备, 一切还只能依靠教师自己出资购买的设备来进行。
四、实践性传承是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
谈“以人为本”理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蒋兴荣1钮小静2
(怀化学院音乐系湖南怀化418008)
【摘要】声乐教学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与其他的学科存在较大差异, 这种差异性既有受教育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也有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等因素的影响, 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充分依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应有的功效。【关键词】以人为本;声乐教学;理念
Abstract:Vocal Music Teachi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subjects in contents and ways,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which is affected by educatee’s self actor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ways of teacher.Just because of this kind of particularity, teachers must apply"People-oriented"concept to the vocal music teaching completely.Only by this way can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 reach its due efficacy.
声乐教学是音乐学与教育学交叉融合的产物, 它既遵循教育学的普遍规律, 又必须按照音乐艺术的特性去揭示声乐教学的特殊规律。声乐教学非常注重“人”, 不同的受教个体在相同的教学过程中会因为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感应不同而产生差别很大的教学效果, 因此声乐教学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相比更应该尊重受教者的个人感受, 引导受教者的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 一切从受教育者自身实际出发, 充分发挥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受教者的潜力, 进而实现其全面和充分地发展。笔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高师声乐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以学生的生理条件为本施教
(一) 要尊重学生的嗓音差异性
声乐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自己的生理特点, 要用嗓音唱歌, 就必须学会调理它、使用它、爱护它, 充分发挥自己歌唱乐器的最佳功能, 这就要学习正确的歌唱
地方民间音乐除文化特性外, 还有实践性的特性,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中国民族音乐教学要求明确提出:“组织学生实地调查、收集民间音乐, 参与各种民俗音乐活动;学习当地汉族、少数民族代表性乐种、特色乐器等的演唱和演奏。音乐的实践性是音乐学习传承的重要方式, 离开了音乐的实践, 音乐就会失传, 音乐的文化也会随之而消亡。
为了传承与弘扬地方民族音乐, 近年来, 我校曾聘请梅庵琴派古琴大师王永昌到我校做专题讲座与表演。2007年, 启东《吕四渔号》承传仪式在我校举行, 我校部分学生成为首批承传对象, 同年, 梅庵琴派古琴拜师仪式也在我校举行, 我校两位青年教师拜梅庵琴派古琴大师王永昌先生为师, 开始学习古琴演奏。2008年新年音乐会启东《吕四渔号》与王永昌先生的古琴演奏再次走进了我校, 同学们在迎接新年的快乐时刻, 也感受到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的魅力, 甚至有同学将演出的视频发布在网络供更多的人欣赏评论。新年伊始, 演唱《吕四渔号》的已不再是独有的夏家班子, 而是大学的莘莘学子们。2008年3月《黄海渔歌》 (吕四渔号) 已在第十三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江苏赛区南通分赛区获得金奖, 并取得代表南通赛区参加省里的复赛与决赛资格, 这些活动的普遍开展既是学习地方民间音乐的形式, 也是弘扬与传承地方民间音乐的重要方式,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在实践层面上的课程资源, 为今后的教学也积累了生动的资料。
柯达伊曾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 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 就会象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 或不可挽救地消失……”[2]也许是一种巧合, 南通地方民间音乐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失落的担忧中开始其收集整理的实践之旅, 它经历了收集信息资源、整理信方法, 掌握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唱技术。声乐技术是表现音乐内容、情感的手段, 自身条件的差异性导致学生的音色、音质、音域各不相同, 出现了高、中、低等不同的声部。有些学生声音条件比较好, 说话声音位置高, 没有系统学习声乐就能唱出很宽广的音域;而另外一些学生声音条件差, 靠天生的条件难以完成自己喜欢的歌曲。面对这些存在于声乐初学者之间的普遍现象, 教师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通过听力来审度学生基本的嗓音条件, 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审美判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无时不对学生的嗓音条件进行精心分析, 然后设定教学步骤和阶段性训练预期。学生自然具备的个性特点十分可贵, 不经意的失掉以后再想刻意恢复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因此, 在技术训练的同时, 要经意地呵护学生的个性特点。审度学生的嗓音条件要通过科学的手法, 检验出学生声带、软腭、悬雍垂、唇、齿、舌、牙、喉等歌唱器官的适应性, 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声部分辨和鉴定, 要综合各种因素来正确规划好学习者的方向和目标。选择适合于每一位学生特有的母音练声区, 由于不同学生的最佳母音的表现能力不
息资源、丰富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与实践性资源再现等一系列环节, 逐渐形成了自己本土音乐文化的基本建设, 虽说其中充满了艰辛, 也仅仅是一个开始, 但南通民间音乐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在课程资源的建设, 而是在完善建设并致力于弘扬与传承的更高层次上展开。
摘要:本文结合南通大学音乐系近年来民族音乐教学中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 在介绍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中采取的基本方式与方法的基础上, 阐明其基本任务与基本环节。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地方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教体艺厅[2006]12号
[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3]管建华主编.民族音乐文化传承[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孙伟等编著.实用现代音乐教育技术[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苏高丽.对普通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 2003, 1.
[6]王聪生.普通高校应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J].龙岩师专学报, 2005, 23.
探索地方音乐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篇8
中原地区, 是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是一个市场潜力巨大, 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2011年国庆节前夕, 国家把建设中原经济区提升到了国家战略, 而针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划, 因此, 作为一个河南人, 作为一个学习音乐的河南人, 有责任和义务为国家快速建设中原经济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也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自己义不容辞的努力。以此作为研究的目的, 我将从两个大家熟知的地方音乐文化成功的产业化发展的例子来说明, 地方音乐是如何转变成经济的产业化发展, 从而进一步推动音乐文化的推广的。最终总结出一些适合地方音乐产业化发展的条件以及可实行的方法, 为将来的地方音乐市场开发提供一些建议。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和体制的束缚下, 人们把音乐文化仅仅只看作是一种事业, 除了能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与陶冶, 并没有其他的作用了。其实不然, 音乐文化不仅仅可以在精神上为大家带来享受, 同时也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 而随之又提出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可见我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愈加重视, 逐步向“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步伐, 而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研究生, 也更应该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从而实现“文化为经济服务, 经济推动文化发展”的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的局面。
我们可以看到, 虽然中华民族各个地方的音乐文化形式众多, 但并非是所有的音乐形式都能够发展如此成功, 它是需要一定的先决条件的, 否则即使我们再努力, 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结果, 最终不得不功亏一篑了。因此, 我总结的地方音乐文化能够进行产业化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1.需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音乐基础, 拥有独具特色, 优美宜人的环境优点, 适合游客们进行观赏与旅行。只有当地具有足够的文化底蕴魅力和沁人心脾的旅游环境, 才能够吸引游客前往, 而通过不断深入的挖掘当地音乐文化, 才能够形成相关产业。例如本文中做提到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具有相当深远的中原禅学和武术文化, 也因此能够经久不衰。同样, 《印象·刘三姐》《云南映象》等多部大型音乐演出也让我们看到了广西与云南的独特气质, 通过音乐表演为当地的文化做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发展了经济, 同时也扩大了当地人们的就业范围, 提升了整座城市的文化品位;2.需要有创新性人才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地方音乐文化不但需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环境特点, 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策划团队, 专业的人才为地方音乐文化进行规划与创新, 尖端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 使观众们能够更加简便, 深入, 快速, 直观的了解当地文化, 适应现代人们的审美特点。例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当中的“人造月亮”, “高空真人打斗”等场景, 也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的, 从而让游客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3.需要得到政府的和相关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这个条件不难理解, 任何对当地的开发与规划都应该是合法的, 得到政府部门同意, 只有得到了相关政策的许可, 此有可能继续下边的产业发展。同时, 还需要相关金融行业的大力支持, 音乐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还有所不同, 它的回报率是相当可观的, 但是, 前期的投入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 如果因为某一点问题没有做好, 损失将不可估量。所以在拥有的前两个条件的情况下, 地方音乐文化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产业化发展,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
因此, 通过地方的音乐文化形式从而推动当地的旅游业, 餐饮业等多个行业的产业化发展, 使有关行业能够互相渗透, 取长补短, 共同努力, 形成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将会为当地的经济带来可观的收益。例如, 可以在当地举办本土风格的音乐文化节, 邀请国内外著名的音乐家, 音乐团队通过演出, 展览, 制作等多种方式, 为游客们在得到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时能够对当地的文化特色做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实现音乐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经济促进音乐的升华。希望通过对目前的市场分析, 能够为河南本土的音乐文化形式作出自己的贡献, 让更多类似的相关文化现象都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 无论从文化的传播还是经济的提升方面, 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做到一举两得, 成为良性循环, 挖掘市场的强大潜力, 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步伐, 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
(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 孕育了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 而每种音乐形式都具备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各地方音乐文化形式进行发扬与传承, 将其形成一条稳固的产业链条, 从而真正的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一份努力。
地方课程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9
近年来, 我省在艺术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 加强了地方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发, 也为我们地处偏远的民族地区艺术教育教学创设了可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进一步修订, 音乐学科地方课程教学也逐步成为我们地方民族与区域间的非常重要的课堂教学内容之一。然而, 如何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地方课程资源作为校本内容去合理的实施与运用成为课堂教学实际应用的关键, 所以,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内容选择明确, 切合学生的实际, 避免盲目性
我区地处达斡尔族聚居地, 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历史, 为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了丰富的研发空间和广泛的资源项目。但一些传统的音乐内容并不完全适合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 例如, 萨满曲及相关舞蹈等不适于出现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和对民族文化理解的层面, 要有的放矢地选择适用于学生身心健康且又体现出良好的民族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传统民族音乐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合理实施
地方课程应在课标指引下调整以课堂教学为基调的氛围中,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真实亲切地交流, 同时注重与师生间的亲和力, 蹲下来看每个孩子的眼睛, 使乡音、乡情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一种真情的流露, 如在教学《欢乐的达斡尔》一课时, 在学生学会歌曲后, 学生进行歌曲表演,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播放音乐, 学生边讨论边创编动作。教师走进学生中间, 参与其中, 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时间, 并及时指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完美性, 结合恰当的指导性评价, 使学生的创作情绪更加高涨, 拓展思维。
三、以课堂教学为核心, 以地方课程资源为切入点, 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工作也是对孩子心灵的塑造和强健体魄的主要过程, 所以, 教师教学能力如何向专业化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 我在掌握了地方课程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这里包括:学生在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中的障碍;教师在解决重、难点时的阻力;师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交流等问题, 采取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结合讲座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歌唱教学中如何运用气息等, 有效地提升了我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及时发现新问题, 为使难易问题的解决更具时效性, 切身体验解决问题的有效程度, 通过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有效地提高了在教学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立足实践, 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10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中乡土音乐资源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高校是人类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重地, 传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具有责无旁贷的使命。然而教育体系的长期西化, 造成了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对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意识的淡漠和体制的疏离。因为喜好音乐而选择音乐系的学生往往容易产生“专业”误导, 学生只注重单科技能的发展而忽视各学科之间交叉学习的辐射作用;音乐专业的学生“专业”意识太强, 乡土音乐无法渗透其中, 很多学民族唱法的歌手只是模仿已成名的大牌歌手, 从不去认真学习民间传统风格和技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管理体制和教学模式等制约着新形势的要求和社会的发展。在音乐课堂上结合乡土的音乐文化, 设置区域音乐历史与文化、地方性、民间性的语言区域的民族音乐教学研究和音乐教育实践等课程具有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教育功能和不容忽略的作用。这些课程让学生近距离地与本民族、本地区特定音乐艺术品种和艺术表现形式亲密接触, 还可以帮助其了解、学习、传授地方音乐文化的本领, 是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的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喜爱, 提高对乡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发挥其最大的潜力, 为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搭建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传承和保护才不会成为一句口号。如以粤东地区的梅州市为例, 梅州是客家人聚居地, 因地理环境偏僻和地处山岭区域, 交通不太便利等诸多因素, 导致这里的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稍有欠缺, 但文化生态资源极其丰富却发展滞后, 特别是客家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 奏家乡的乐, 跳家乡的舞, 在每年的教育实习中, 我们不难发现, 四年的音乐教育学习中近百门的课程在面对中小学生时, 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常常遭遇尴尬, 出现无言以对或漏洞百出的场面……通过有关客家音乐文化方面的问卷情况调查分析, 如对客家山歌的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初中生和大学一、二、三、四年级音乐专业的学生, 发放3000份, 收回2470份, 有效率达到82.3%。调查时间于2007年10月20日开展, 至2008年2月14日结束。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音乐知识的广泛性现状不容乐观, 前进道路可谓是困难重重, 大部分同学只重视高雅艺术和精英文化, 而始终没有意识到自身在民族民间音乐和草根文化方面的缺失。很多的学生家长更愿意花大笔资金让自己孩子学习西洋音乐, 而对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缺少自信。更情愿花大本钱送孩子到遥远的异国他乡求学, 也不愿意呆在家门口学习本乡本土的文化, 仿佛留洋了才更显示实力, 以为获得了西方的认同才能证明自己是多么优秀, 而往往结果又不尽人意。
二、依托非遗, 突出特色教学实践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也是这几年倍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客家山歌与客家地方文化、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客家音乐文化的产物, 是特定民族、地域、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文化艺术门类, 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作用。加强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渗透, 给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留下必要的空间, 建设地方音乐文化精品课程, 是培养和打造适应区域人才的一种策略。首先、开设方言语音课程是学习乡土音乐资源的基础。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地方文化的根。不同民族语言音调的差异, 导致了不同民族音乐形态特征的差异。开设客语方言课程是学校与驻地文化紧密结合的拓展课程。语言是最好的传承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精髓的工具, 开设客家话语音训练课程, 重视语言的保护和利用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因为客家话是客家人的阿姆话, “宁卖祖宗田, 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 不卖祖宗声”是客家人的本色。而乡土音乐的音乐形态是通过地道的方言来展示其艺术魅力的, 如山歌剧《等郎妹》中“土得掉渣”却诙谐生动的地方语言“月缺哩、兵赖哩、屎尿屙满床”等等, 浓郁的乡土色彩用普通话就不能准确地塑造和刻画人物形象。因此, 要学好客家山歌, 首先必须学会客家话。但长期以来, 乡土母语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大多数的学生在校更崇尚粤语、英语或普通话, 看不起乡土文化, 认为说方言老土、没价值, 有的学校甚至不准学生在校讲方言, 这导致了许多学生成为方言的“失语症”。其次、音乐教师是乡土音乐资源教学实践的关键。音乐教师是乡土音乐文化进课堂活动的具体执行者, 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乡土音乐的教学规律和教学技能, 掌握乡土音乐知识和技能, 对与教学相关的乡土音乐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承担乡土音乐教学过程中将不断完善对乡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难度高、学程长的地方课程可用外聘、外借的办法解决或通过人才引进和选择地方音乐专才充实教师队伍。鼓励和优先扶持优秀青年教师参与相关的先进教育培训和进修, 并对优秀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 培养地方音乐课程教师和研究者, 完善现有师资结构, 提高教改适应能力, 进一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编写具有代表性的乡土音乐教材, 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结合与时代同步的新山歌, 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同时也使教材更具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教学性、艺术性和操作性, 确实保证和实施乡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音乐教师要根据本地区的乡土音乐资源, 搜集相关资料, 再依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写、改编教材和制作音乐样本。如在大型大山歌剧中客家山歌多以套曲的形式居多, 在客家音乐精选唱段赏析课程、客家音乐作品分析、视唱练耳课程、电脑音乐教学、客家音乐作品排练中加强和积累这些短小、若干的片段音乐, 普及和推广原汁原味的客家曲调有利于提升民族的记忆。最后、确立新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 拓展实施乡土音乐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全方位扩大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成果。“90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独立性强, 音乐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培养开拓型的人才。由于各地对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视、保护程度和经济状况的差异, 大量的珍贵音乐文献资料以不同形态和形式遗存和散布在民间, 掌握在民间音乐艺术团体、艺术传人和民间研究者的手中。因此乡土音乐教学必须采用完全不同于传统院校教学的模式, 必须遵循乡土音乐“活态”传承的规律, 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开展教学, 解决教学师资的不足, 使学生对乡土音乐有更全面、真实的认识。我们的课堂可以从三尺讲台转向田野民间, 由音乐教师带领学生, 通过民间寻访、采风、调查、文献资料、音像实物的搜集和民间艺人、乐手、歌手、地方音乐样本制作音响、声像、文字、乐谱资料, 利用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等, 丰富课堂教学途径、方法和手段;在完成实践教学的同时, 整理和建立完整的文字、乐谱、声像资料, 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教材。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拓宽乡土音乐资源教学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现代化的学校管理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校园文化中大量的隐性文化的存在, 要彻底转变学校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及学生是一个“无知”的人或“不成熟的”认识主体的观念。校园文化建设不能讲空话、套话, 要实实在在地告诉学生一些文明规范, 而施教者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 还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品格, 让道德成为习惯。“90后”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性格深受网络影响, 面对不良环境的诱引和逼压缺少辨析、自我节制和约束能力, 容易产生错误的选择和倾向, 而校园文化是课堂教育的延伸、补充和提高。重视校园乡土音乐文化的建设, 如第一届、第二节客家廉洁文化艺术节的山歌表演唱不但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 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们品德修养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校园文化利用编创、演出、竞赛等各种形式和手段, 举行地方音乐展演和普及活动、开展主题校园文化艺术节, 如客家山歌代代传演唱会、第一届、第二届的客家山歌进校园演唱与唱作大赛和李有权博士杯金色年华山歌擂台赛等, 组建地方音乐爱好者社团 (山歌协会) , 扶持推广地方音乐系列讲座、艺人寻访、田野调查和采风、理论学术研究和网络宣传等, 为之创造了解、学习、研究、展示乡土音乐的实践机会, 拓展实施乡土音乐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全方位扩大课内外的教育教学成果, 对我们的整体教育教学改革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四、为乡土音乐资源提供交流的平台和合作教育, 有助于培养超越的眼光和高远豪迈的情怀
地方高校由于一些客观因素, 办学师资、教育资源等方面与品牌院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行合作化的发展战略, 吸引或借助外部教育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建设, 并在“开放性”中确立自身的自主性, 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 对扩大影响力和提高品牌意识具有深远意义和价值。客家音乐文化资源丰厚, 不仅有客家山歌, 还有广东汉剧、广东汉乐、客家舞蹈、曲艺等, 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不应该被拒绝, 因为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为基层服务的, 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客家优良传统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是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强有力支持的本科层次的院校。现在虽然成立了客家音乐研究所和开设了《客家音乐》、《客家山歌演唱与创作》、《非遗课程》等几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这些都是浅层记录、整理和重复性表演等的工作, 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果我们引导得当, 适时地按照区域性、民族性把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纳入课程教学计划、精品课程的建设, 传承和发展的曙光并不遥远。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闭门造车、固步自封”是打造不出精品的。由于音乐学科的专业的细化和科目的细分, 缺少了广阔的视野和必需的新鲜给养, 更加剧了越来越“专业化”, 到最后就有可能造就出创造力平庸的技匠, 而知识的创新因技术的复杂和多元发生在传统学科的交叉之中。只有打通学术壁垒, 跨越学术屏障, 才能催生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术成果, 并在日常学术实践中着力弥合不同学科间的思想与方法的缝隙。为适应新形势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既要培养体现专业的“高、精、尖”, 又要突出社会化的“综合性”, 注重政、学、研、演、创作的高度结合, 实现地方高校教学观的转换, 进行多渠道的文化对话、交叉学科的学习并提供交流的平台, 有助于培养超越的眼光和高远超迈的情怀。
要发展, 首先要教育, 更要忠诚于教育。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通过吸取本乡本土的文化资源, 提升、强化民族音乐课程和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 通过科研转化为音乐教育的生产力, 坚持把地方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作为一门必修课, 才能造就全能、实用型、服务地方的音乐人才。
摘要:地方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专门音乐师资人才的重地, 既不能避开大纲自主设计课程系统, 又要保证教学大纲的现有体系, 更要立足与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 树立多元文化在音乐教育的理念, 突出特色, 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以便更好地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乡土音乐,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Z].2004-12.
[2]马达.乡土音乐文化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C].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集, 2010.
[3]张晓农.原生态民间歌曲传承方式对艺术院校民间歌曲教学的启示[C].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集, 2010.
[4]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隐性价值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5]薛谰, 苏竣, 何晋秋.中国高等学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6]蔡丽红.跨学科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C].北京: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论文集, 2010.
[7]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353.
在地方课程中实现文化渗透 篇11
所谓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体现在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如何在地方课程中实现文化渗透,如何使学生传承地方文化,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课堂的教学,创设出以“情感目标”为导向的课堂教学形态,在课堂上利用本土教学资源,用体验、探究等方式来实现文化渗透。
本文以《甜甜蜜蜜的扯白糖》一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评价这三方面谈谈如何在地方课程中实现文化渗透,使学生在心中种下一颗文化传承的种子。
一、教学内容的开发要与地方文化传承目标有机结合
地方课程的开发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回归生活世界,它可以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互相吻合,使之与学生对实践的理解相接近。以饮食文化为例,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家乡的自然环境中,而这些饮食文化就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可见,但是学生无法意识到蕴含在这些家乡物产身上的属于家乡劳动人民的文化积淀,更谈不上去传承这些文化。《甜甜蜜蜜的扯白糖》这一课的内容就是将《人·自然·社会》的“家乡物产”与绍兴安昌物产扯白糖进行结合,更加突出内容的地方性,突出学生的实践性。借由扯白糖这一具体的形象,在课堂中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教学方法的实施,挖掘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实现文化渗透。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要与地方文化传承目标有机结合
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遵循心理学的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只有逐渐地由浅入深、由物及人,通过参与体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才能获得深层体悟。因此,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置中,通过文化启蒙—文化活动和体验—文化顿悟—文化自觉四个步骤,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开发课程资源、创设活动环境,步步深入,实现文化渗透。
(一)重视学生的感悟
文化如何渗透,只有在学生的感悟中才能渗透,知道—悟到—做到—得到,这才是人生的轨迹。知道历史,感悟善恶、真假、好坏,做人、做事的道理,接着我们再去做到,就是身体力行,最后我们才能得到。在《甜甜蜜蜜的扯白糖》一课中,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安昌扯白糖的由来,感悟绍兴人独有的师爷情怀,体会人物聪明机智、无私相助、勤劳、朴实等品质。
情景一:(教师叙述安昌扯白糖故事的由来)
师:同学们,故事中提到几个人物?(娄师爷、娄师爷的母亲、胡小三)在故事中,这些人物都有哪些表现?从人物的这些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娄师爷作为一个师爷的聪明才智,因为他没有直接给胡小三银子,而是教会他扯白糖的手艺,授人以渔。
生:我也觉得娄师爷很聪明,他没有扯白糖的秘诀,照样学会了扯白糖。
生:我从胡小三“晚上制作,白天卖糖”可以看出他的勤劳朴实。
……
感悟到了绍兴人的文化精神,学生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慢慢做到这些,最终把这些文化精神变为自己的东西,也就是得到。
(二)重视个体的体验
心理学指出: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百分之十;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住百分之二十;但所经历的事,我们却能记得百分之八十。可见,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而长远的,因为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特而有意义的。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扯白糖的观察体验,对挑货郎挑货卖糖的体验,对店铺经营的体验,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教学内容与活动体验融为一体,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交流中思考、发现,在沟通中创新、成长,从而促动学生对文化的认知、感悟和渗透。
情景二:
师:慢慢地,胡小三的后人把这手艺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村里的人,村里人为了把扯白糖的生意做得更好,让更多的外村人品尝到这甜甜蜜蜜的扯白糖,于是,就出现了专门卖扯白糖的挑货郎。(播放视频)今天我们要穿越到过去,我们也要来当一回挑货郎,卖卖我们的扯白糖。要当好这挑货郎,可不容易,首先他得会吆喝,会叫卖。仔细听,挑货郎来喽!(播放录音)听得懂他在说什么吗?不急,我们先把它翻译成普通话。(课件出示文字)。其次,我们要学会挑担,要点:找平衡点,单肩挑,一手扶,一手拿拨浪鼓……(学生学习,纠正挑担姿势)
学生活动:挑担,吆喝……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从吆喝和挑担这两方面体验了一回挑货郎,你从挑货郎的身上又感受到了什么?(辛苦、勤劳、乐观、淳朴)
师:你觉得挑担辛苦吗?一副担如果装满物品有将近40斤重,挑货郎就这样一挑就是一整天,一走就是好几个村子,暑去寒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是,我们从他们脸上看不到辛劳,更多的是笑容,更多的是乐观。正是有了这种乐观的精神,有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才使得他们过上了甜甜蜜蜜的日子。
(三)重视教学的资源
《人·自然·社会》的“家乡物产”一课,教材中呈现了浙江许多的物产,有水稻、绿茶、蚕茧和柑橘,虽说教材图文并茂,但对于每一个地方的学生来说,他的认知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哪怕课前布置些课前调查,那也无法深入。所以,舍弃教材中的家乡物产,把安昌的特产扯白糖、扯白糖艺人、扯白糖视频,这些显示着浓浓的地方特色的资源纳入课堂,这些资源的巧妙利用,不仅让学生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心底产生对家乡的自豪感,因为自豪,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传承。
情景三:
师:(课件出示扯白糖的照片)今天老师不仅要让大家在图片中看,我还把专家请到了我们的教室,现场来演示。今天来的陈阿姨曾经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现场演示扯白糖,获得过最佳演示奖。当时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电视台、新加坡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报道过。当然这个拜师学艺的机会我们不能错过,课前接受我秘密任务的同学请起立,你们等下要跟着陈阿姨学扯白糖。其余同学老师也有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1.保持安静。2.认真观察扯白糖的动作和扯白糖颜色的变化。3.评价哪位同学的动作最到位)
陈阿姨现场演示扯白糖和剪糖块。
师:感谢陈阿姨。同学们,通过刚才陈阿姨的现场制作,你有什么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资源的巧妙运用为孩子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能够让孩子体验得到的真实情景,以高度浓缩的地方文化来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这样,在潜意识的作用下,学生就会自觉地投入到地方文化的熏陶中,激起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三、教学评价的方式要与地方文化传承目标有机结合
新课程倡导新的评价理念,比如评价目的的转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等,但对于地方课程来说,评价仍然是比较滞后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课堂教学评价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评价中获得情感体验,在情感体验中渗透地方文化。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主要采用学生互评和自评。
(一)学生互评
不同于学科课程对特定问题有正确的答案,在地方课程中,一般来说,学生的观点都无所谓对和错。当然,我们期待着自己的观点能够在小组中被他人认可,如何知道自己的观点有没有被他人认可呢?这就需要课堂内外学生对自己和他人进行评价。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评价,互相交流,学生们能获得多数同学的想法,这样他获得的情感体验也就更为丰富。通过激励性评价,让学生得到尊重,主体得到发挥,提高学习的欲望。
(二)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可以是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参与积极性、合作意识、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等的及时评价,要摒弃“为评价而评价”的做法。以《甜甜蜜蜜的扯白糖》为例,笔者设计了以下的自我评价内容:
环节一:观察扯白糖我最棒! ☆☆☆☆☆
环节二:步骤排序我最行! ☆☆☆☆☆
环节三:现场观察我最认真! ☆☆☆☆☆
环节四:挑货郎体验我最棒! ☆☆☆☆☆
环节五:开店妙招我最多! ☆☆☆☆☆
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比别人更准确、更贴切,重视学生学习中的自我评价,会更好地促进地方课程的学习。
家乡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地方文化则是故乡的一根命脉。在地方课程中进行文化渗透的研究,这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希望通过《甜甜蜜蜜的扯白糖》这一课的探索尝试,让我们的校园弥漫地方文化的芬芳,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地方文化的魅力,让每一位学生在地方课程的学习中,了解地方文化,感受地方文化,传承地方文化!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 篇12
一、目前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形式过于单调性
在当前的许多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会发现, 教师常会长篇大论的讲授民间概论和音乐理论知识, 过于关注自身的想法、思想和学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而忽视学生的兴趣、想象思维和自我思考的相关问题。教师只对民间音乐相关的知识作些简单的介绍, 学生在课堂上记录一些问题, 然后听一、两遍, 这样就算完成了一节课教学, 这种走过场的形式是现在大多数高校民间音乐课程的教学实际情况。这样简单和肤浅的教学方法影响下, 学生对该课的学习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久而久之就失去兴趣、失去特色, 同时更严重的失去了该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教学手段不适合, 不贴近学生学习情况和要求, 没有对学习民间音乐课程氛围的营造和培养, 更没有对民间音乐“故事”的分析和阐述。教师的教学没有将内容与学生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使之导致在教学中平淡、单调、无趣, 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
在当前的高校民间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学内容大量的涉及相关的民族音乐理论的讲授是极为普遍的事情, 课堂满堂灌, 教学实践和互动环节的过程很欠缺, 课后学生自我支配时间很少, 安排不科学、不合理、不实用。民族民间音乐理论和艺术实践课程的学习和积累是需要一个过程, 仅依靠在课堂内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也不可能实现的。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需要在课后广泛的接触、调查了解, 掌握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内在因素, 并在演唱或演奏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巩固, 理解和发挥, 同时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艺术技能的实践中, 或是课后的访谈、采风等活动, 使学生完全将课堂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紧密结合。
3. 教学音像资料稀少紧缺
教学资料是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要依托, 虽然现在高校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设置和种类很多, 琳琅满目, 满足学生的选择。可是, 在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方面资料就很缺, 给学生学习和鉴赏能力的提升都带来不利, 同时给教师课程教学和实践也带来很大不便。在实际中学生的演唱或演奏以及鉴赏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发挥, 主要是受到教师教学步骤的影响和干扰, 使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性和独立性, 其次是能够提供给学生学习模仿, 借鉴的音像资料极缺。此外, 目前高校民间音乐课程选用的教学教材面较窄, 也较陈旧落后, 不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和鉴赏的要求, 失去了时代的新潮感和先进性。
二、提升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措施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过程是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互动性教学形式, 不仅需要教师讲解相关的民间音乐理论, 更需要通过对民间“故事”及其案例的传授, 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视野和兴趣,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民间音乐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思想内核和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观念,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学习状况, 采取积极鼓励的方式, 创设一个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氛围, 全方位的为学生提升自己对民间音乐的鉴赏水平。
2. 努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注重对教材中的内容及谱例的详细分析和理解, 更需要注意收集和提升学科知识水平、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和课堂教学水平。通过扩大课题研究、下乡采风、教改研究以及对网络资源学习深造, 了解当前最新的民间音乐教学理念, 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论体系, 不断的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观点, 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民间音乐课程, 彰显自己的教学艺术。此外, 通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 各级各类的比赛, 文艺表演中演唱或演奏, 检验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更好的为指导民间音乐课程教学、理论研究提供良好的服务。
3. 注重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在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 增加社会调查、下乡采风, 参加节庆的演唱或演奏活动, 锻炼学生的艺术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 从课外实践活动学习课堂上没有的知识, 同时也很好的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技术技能。帮助学生利用学习时间与空间充分的发挥联想和想象, 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学习民间音乐艺术的兴趣和方式, 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 增强对民间音乐这门课程理解和认识, 弥补自己学习民间音乐课程的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 当前我们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 正处于急待改革的关键十字路口, 还存在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需要我们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团结一心、大胆进取、勇于改革的敬业精神。高校民间音乐课程应该和人们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其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实际教学工作和艺术实践中, 善于不断的总结经验、认真反思、大胆创新, 科学规划, 统筹安排, 实现教育教学改革质的飞跃, 并取得全面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科技信息的腾飞和发展, 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硕果累累, 并保持上升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是我们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开展艺术教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 而高校由于学科与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教学方法不同。切实落实高校民间音乐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提升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高校,民间音乐,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徐春雨.音乐传播视野下有效音乐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生学报, 2010.
[2]谢建洲.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云南红河学院学报, 2013 (66) .
[3]范巧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歌海, 2010 (02) .
[4]王明飞.当代音乐学科的发展与高校音乐教学改革[J].黄河之声, 2011.02.
[5]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 2003 (1) .
[6]张天彤.论高师民族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 2004 (4) .
[7]王建新.简议普通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实质[J].中国音乐, 2000 (2) .
【地方音乐文化课程】推荐阅读:
地方音乐课程07-22
地方音乐文化07-10
地方性民族音乐07-23
地方音乐台节目的创新论文08-22
浅谈在音乐课堂中的地方戏曲的渗透教学07-20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11-04
小学四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山东大学版06-14
音乐文化课程设计10-02
地方美术课程07-26
小学地方课程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