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

2024-10-10

S-100(共7篇)

S-100 篇1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年龄年轻化,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的突变或丢失及蛋白的过度表达等密切相关[1]。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和分析S-100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旨在探讨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期间有明确病理诊断的大肠癌手术标本46例。并收集该46例大肠正常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年龄32岁~70岁,中位年龄51岁。

1.2 方法

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法(S-P法):石蜡切片先经过二甲苯脱蜡,后梯度乙醇水化。再将切片置于10mmol/L柠檬酸钠缓冲液(pH=6.0)内,高温高压抗原修复2min;一抗采用1∶100稀释的S-100兔抗人多克隆抗体(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4℃温育过夜。其余步骤按常规免疫组化S-P法进行,DAB显色,苏木素复染。乙醇梯度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阴性对照采用PBS液代替第一抗原,用已知阳性组织切片作阳性对照。所有对照均与实验标本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1.3 结果判定

S-100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浆,呈棕黄色颗粒状。每张切片根据染色强度进行评分:无色(-)为阴性;浅黄色(±)为弱阳性;黄色(+)为阳性;棕黄色(++)强阳性。对照组大肠正常粘膜组织亦根据染色强度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或作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2 结果

2.1 S-100蛋白在不同部位表达情况

本试验46例大肠癌组织中有38例S-100蛋白表达,阳性率82.61%(38/46);46例大肠正常组织S-100蛋白均不表达,其阳性率为0.00%(0/46),大肠癌组织中S-100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大肠正常粘膜,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

2.2 大肠癌组织中S-100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本实验18例高分化大肠癌病例中有6例S-100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3.33%(6/18),28例中低分化大肠癌中有24例呈阳性,阳性率为85.71%(24/2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0);在无淋巴结转移的20例大肠癌中,S-100蛋白表达的为8例,阳性率为40.00%(8/2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26例大肠癌中,有23例S-100蛋白表达阳性,其阳性率为88.46%(2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0);在临床分期中,判定为I+II期的24例大肠癌与判定为III期的22例大肠癌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8,P=0.59);在25例男性病例与21例女性病例中,差异无显著性(χ2=0.12,P=0.67);患者年龄<51岁的19例大肠癌与患者年龄≥51岁的27例大肠癌组织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03,P=0.98)。

由上所知,S-100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

3 讨论

S-100蛋白是从牛脑中提取的一种可溶性、富含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脑特异性的酸性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0~25000,因其能溶于100%的硫酸铵溶液,所以S-100蛋白被看作神经外胚叶肿瘤的一种很有用的抗原,与神经生理功能有关,是一组低分子量的钙结合调节蛋白之一[2]。S-100蛋白有三种亚型,即S-100ao、S-100a、S-100b,在细胞周期过程、细胞分化、细胞骨架和膜相互作用中起作用[3]。S-100蛋白主要存在神经组织、垂体、颈动脉体、肾上腺髓质、唾液腺及少数间叶组织,主要用于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瘤、室管膜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鞘瘤、恶性黑色素瘤、脂肪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研究对46例大肠癌组织标本及大肠正常组织中S-100蛋白检测结果显示,高分化癌组织中S-100蛋白阳性率为33.33%(6/18),中~低分化癌中阳性率为85.71%(24/28),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P=0.00);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S-100蛋白阳性率为40.00%(8/20),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其阳性率是88.46%(23/26)。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0),由此可见,S-100蛋白阳性表达在大肠癌组织中明显高于在大肠正常组织中,并随着大肠癌分化程度的降低S-100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高于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因此,大肠癌组织中S-100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而S-100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癌临床分期、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

综上所述,本实验对S-100蛋白在46例大肠癌组织的表达检测分析结果显示,S-100蛋白在低分化的大肠癌中表达强阳性,因此可能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S-100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的表达明显,故认为S-100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指标之一。因此,S-100蛋白可作为判断大肠癌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参考指标,尤其对大肠癌恶性演进以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潜在靶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金松,曾树林.S100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微循环学,2011,21(1):37-41.

[2]Lee GJ,Carter TE,Villagarcia MR.A major QTL conditioning salt tolerance in S-100soybean and descendent cultivars[J].Theoretical Applied Genetics,2005,10(4):787-791.

[3]Magro G,Grasso S,Emmanuele C.Immunohistochemical distribution of S-100protein and type IV collagen in human embryonic and fetal sympathetic neuroblasts[J].Histochemical J,1995,27(9):694-701.

S-100 篇2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中枢神经感染患儿90例, 其中化脓性脑膜炎30例, 病毒性脑炎50例, 结核性脑炎10例。诊断标准依据褚福棠实用儿科学标准[1]。入院第1天静脉血查S-100B, 脑脊液查S-100B为急性期指标。治疗14 d静脉血查S-100B作为恢复期指标。根据入院时患儿症状情况分为轻症组64例和重症组26例。重症组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昏迷, 惊厥持续状态;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或肢体瘫痪, 脑干颅神经损伤。选择同期发热患者30例抽取脑脊液作对照, 对照组脑电图检查正常, 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各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试验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S-100B蛋白, 试剂盒为美国产品。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各组间对比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急性期不同感染类型脑脊液及血液S-100B的统计比较, 见表1。

脑脊液急性期S-100B化脓性脑膜炎组、结核性脑炎组、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对比明显升高,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100B在病毒性脑炎组升高最为显著,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血液S-100B变化与预后关系, 见表2。

恢复期治疗好转的患儿血液S-100B含量下降明显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重症组变化不明显, 轻症组治疗不佳病情加重的血液S-100B含量会有升高, P>0.05。

讨论

中枢神经感染脑组织受损伤,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星形胶质细胞释放S-100B蛋白加倍, 具有高度的特异性[2], 可以作为中枢神经损伤的敏感指标[3]。

表1在不确定是否有中枢神经感染的情况下, 选择外周血检测S-100B可以作为排除中枢神经感染的指标, 进行辅助诊断。病毒侵袭使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中的S-100B蛋白释放入脑脊液。急性期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血液S-100B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和对照组。表2数据分析血液S-100B变化与预后情况相关。恢复期治疗好转的患儿血液S-100B含量下降明显, 治疗效果不佳的患儿血清S-100B蛋白的浓度高于治疗好转患儿。S-100B蛋白可作为特异性蛋白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 对于疗效观察, 评估预后有临床指导价值[4]。

综上所述, 疑似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的婴幼儿可以选择血清S-100B检测得以确诊, 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血清S-100B具有易采集、痛苦小的优点, 对于病情分析、预后评估有积极作用。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婴幼儿中枢神经感染中S-100B浓度与感染类型及程度的关系, 评价血液S-100B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中枢神经感染患儿90例, 其中化脓性脑膜炎30例, 病毒性脑炎50例, 结核性脑炎10例。检测不同感染类型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S-100B含量;检测不同程度症状患儿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液S-100B含量。结果:不同程度婴幼儿中枢神经感染中血液S-100B浓度与对照组对比,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恢复期治疗好转的患儿血液S-100B含量下降明显, P<0.05。S-100B在病毒性脑膜炎组升高最为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S-100B与神经系统受损的程度有关, 其变化可以评估预后。

关键词:S100B,中枢神经感染,含量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759-763, 912-918.

[2]Woertgen C, Rothoel RD.Serum S-100B protein in severe head injury[J].Neurosurgery, 2000, 46:1026-1027.

[3]Bloomfield SM, Mc Kinney J, Smith L, et al.Reliability of S100B in predicting severity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y[J].Neuro-crit Care, 2007, 6 (2) :121-138.

S-100 篇3

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窒息新生儿307例为观察对象, 并按常规在新生儿病房治疗, 持续观察出生后临床表现和神经系统体征, 出现神经系统体征并符合HIE诊断和分度标准[3]的60例纳入HIE组。胎龄 (38~42) 周, 平均 (39.5±1.45) 周, 体质量 (3.347±0.450) kg, 轻度HIE (1min Apgar评分4~7分) 31例 (男18, 女13) , 中重度HIE (1min Apgar评分≤3分) 29例 (男16, 女13) 。对照组选择同期本院产科健康新生儿50例 (男30, 女20) , 1min Apgar评分≥8分。胎龄 (37~41) 周, 平均 (38.9±2.06) 周, 体质量 (3.416±0.107) kg。两组均为阴道分娩, 并排除先天性疾患, 其孕母的年龄、产次、孕周均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2方法

2.1 标本采集和保存

新生儿在断脐后取脐静脉血2~5ml, 置干燥管中, 室温3 000r/min离心5min, 取血清样品0.5ml, 置-70℃冰箱中保存待测。生后24h抽取观察对象静脉血2ml, 采集和保存方法同脐带静脉血。尿液收集分别在第一次排尿和出生后12、24、48、72、96h, 收集后的尿液置干燥管中, 室温900r/min离心10min, 取血清样品0.5ml, 置-70℃冰箱中保存待测。

2.2 血清S-100B蛋白检测

选用美国MR公司生产的血清S-100B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试剂盒,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由Alisei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全自动操作。

3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运用Excell进行统计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t′检验。构成比资料用χ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定量资料间关系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健康对照组与HIE各组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水平比较

健康对照组与HIE各组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 (1.072±0.253) μg/L、 (2.001±0.665) μg/L,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t′=7.163, P<0.05) 。轻与中重度HIE组脐血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 (1.728±0.421) μg/L、 (2.519±0.651) μg/L。3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F=69.791, P<0.01) 。见表1。

4.2 健康对照组与HIE各组新生儿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比较

健康对照组与HIE组新生儿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 (1.163±0.623) μg/L、 (3.698±2.761) μg/L,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t′=8.732, P<0.05) 。轻与中重度HIE组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 (2.525±1.261) μg/L、 (5.196±2.479) μg/L。3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F=50.615, P<0.01) 。见表1。

4.3 健康对照组与HIE各组新生儿尿液S-100B蛋白水平比较

健康对照组与HIE各组新生儿尿液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 (0.186±0.028) μg/L、 (2.792±1.833) μg/L,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t′=9.453, P<0.05) 。轻与中重度HIE组尿液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 (2.473±0.968) μg/L、 (5.072±3.016) μg/L。3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F=45.698, P<0.01) 。见表1。

4.4 健康对照组与HIE组不同时间尿液S-100B蛋白水平比较

健康对照组不同时间尿液S-100B蛋白水平较稳定[波动范围 (0.151±0.016) ~ (0.162±0.033) μg/L], 各时间段间比较差异不显著。而HIE组尿液S-100B蛋白水平各时间段间比较差异显著, 在48h内逐渐上升, 之后S-100B蛋白浓度开始下降。见表2。

4.5 HIE组脐血与血清S-100B蛋白水平相关性

分析 结果为r=0.824, 假设检验t=6.135, P<0.001, 两者显著相关。HIE组脐血与尿液S-100B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r=0.679, 假设检验t=5.635, P<0.001, 两者显著相关。HIE组血清与尿液S-100B蛋白水平相关性分析r=0.743, 假设检验t=6.635, P<0.001, 两者显著相关。

5讨论

S-100蛋白是Moore等人于1965年在分析牛脑组织中可溶性蛋白时发现的, 因其在中性饱和硫酸铵中可完全溶解而得名, 后被证实, 该蛋白其实是S-100A1和S-100B的混合物, 属于神经组织蛋白质, 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21 000, 由α、β链组成[4]。S-100蛋白有S-100A0 (αα) , S-100A (αβ) , S-100B (ββ) 3种亚型。不同亚型的S-100蛋白分布在不同的细胞中, 如胶质细胞含S-100A;神经元、神经节、心肌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含S-100A0;S-100B蛋白主要分布在神经胶质细胞、雪旺细胞、朗汉细胞中。大量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健康人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 血浆S-100蛋白水平较低。但在病理情况下, 当含有S-100蛋白的细胞遭到破坏, S-100蛋白就会被释放到细胞外, 进入体液。因此, S-100蛋白被认为是这些细胞损伤的标志物。动物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在缺血性脑损伤早期, 神经元损伤后0.5~1h, 由于细胞坏死, 大量S-100B蛋白从受损的细胞胞液中渗出进入脑脊液, 再经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 引起血液中S-100B蛋白的升高, 随时间推移, 逐渐增高, 48h后逐渐下降。显示S-100B蛋白可以作为缺氧缺血脑损伤的早期标志物[5]。国内外的研究还表明窒息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也有明显升高[6]。Gazzolo[7]的研究则显示尿液的S-100B蛋白水平也可作为缺氧缺血脑病早期预测指标。

本研究显示, 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 脐血、血清、尿液的S-100B蛋白都有明显升高, 且随着病情加重, S-100B升高愈显著。而且三者之间都有显著的相关性, 说明脐血、血清、尿液的S-100B蛋白水平均可提示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并能反映其严重程度。根据标本的采集难易程度及对患儿的损害程度比较来看, 笔者认为脐血和尿液检查更有临床实用价值, 更易被患儿家长接受。

参考文献

[1]韩玉昆, 许植之, 虞人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5-32.

[2] Hagberg B, Hagberg G, Beckung E, et al.Changing Panorama ofcerebral palsy in SwedenⅦ (J) .Acta Paediatr, 2001, 90:271-27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 (J) .中华儿科杂志, 2005, 43 (8) :584.

[4] Beaudeux J, Dequen L, Foglietti M.Pathophysiologic aspects of S-100 beta protein:a new biological marker of brainpathology (J) .Ann Biol Clin Paris, 1999, 57 (3) :261.

[5]吴松笛, 万琪, 夏峰, 等.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超微结构与血清S-100B蛋白的水平的动态变化 (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7 (10) :902-904.

[6] Thomgren-Jemeck K, A lling C, Herbst A, et al.S-100 protein se-rum as a prognostic marker for cerebral injury in term newborninfants with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J) .Pediatr Res, 2004, 55 (30:406-412.

S-100 篇4

关键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脊液,S-100蛋白

经临床研究显示早期感染、溶血、酸中毒等因素均会对患儿脑脊液保护层的通透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进而导致血清内胆红素能够突破保护层进入人体脑脊液内部, 导致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损伤[1]。相对而言, 并未受到高危因素影响的黄疸患儿其血清内胆红素水平虽然通常较高, 但并不是反映其脑脊液中胆红素水平的指标。据美国医学领域相关学者报道, 足月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在60%左右, 早产婴儿的发生率则高达80%[2]。新生儿产生高胆红素血症不仅导致其神经系统损伤, 同样会导致其肾脏、胃肠道等方面的损伤, 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因此, 为探讨新生儿血清内胆红素水平检测及脑脊液、S-100蛋白含量变化情况对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 我院对2011-07~2013-07收治的50例新生患儿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及脑脊液、S-100蛋白水平进行了测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选择我院于2011-07~2013-07经临床确诊的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 所有患儿均为足月产, 其中男28例, 女22例, 出生时间1~27d, 平均 (5.3±4.9) d, 出生体重2.1~4.1kg, 平均 (2.8±0.5) kg。早产儿、神经系统感染、其他脑损伤患儿均不纳入研究观察。所有患儿均符合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断标准。50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均超过205.2μmol/L。将其中伴有诸如低蛋白、感染及酸中毒等高危因素的24例患儿作为伴高危因素组, 其余26例则为无高危因素组。对照组选取于我院2011-07~2013-07产科足月顺产正常、健康新生儿25例, 其中男15例, 女10例。出生时间为1~23d, 平均 (5.2±3.7) d, 出生体重2.2~4.2kg, 平均 (2.9±0.4) kg, 所有正常新生儿血清中总胆红素水平均小于170μmol/L, 均无任何感染、窒息等病症。两者患者在出生时间、性别、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 方法

在获取患儿家长准许的前提下, 于患儿入院治疗当天, 行腰间穿刺检测, 为减少患儿疼痛感, 取侧卧位, 采取NSE样本, 静脉抽取血清样本1~2m L, 于离心机内离心分离出血清。并于零下40℃冷藏保存。选取生化检测仪测定所有患儿血清内总胆红素及NSE水平。并选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方法检测纳入研究对象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选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比较两组高危患儿血清内各项水平, 计数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采取t检验, 并进行方差分析,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选取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50例, 经研究结果显示, 伴高危因素组患儿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及脑脊液内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见表1。

3 讨论

通常而言, 当人体脑部组织受到损伤后, 一些异化的生化物质便会从损伤脑补的神经细胞中分离出来, 并突破脑脊液保护层, 进而参与到体内循环[3], 早期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液及脑脊液中胆红素及S-100蛋白水平能够有效反映出患儿脑部神经系统内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 对早期评价患儿脑损伤程度具备显著的指导意义。S-100蛋白属于一种酸性钙化结合蛋白, 在人体脑部神经枢纽细胞受到破坏后, 便会分化出大量的S-100蛋白。人体内S-100蛋白通常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附近的血旺细胞及神经元细胞、脂肪细胞中, 在临床诊断中, 属于衡量脑损伤的重要指标。据早期研究显示[4], 新生儿胆红素神经异常不仅与其血清内胆红素水平存在一定的联系, 同样与其血-脑脊液生长的稳定性及其胆红梯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 测量s-100蛋白水平能够有效体现出患儿脑部损伤的程度, 属于重要的神经化学指标之一。据早期学者报道显示[5], 目前针对人体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指标用于神经系统损伤的判定中已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但其在预测、评估胆红素神经毒性中的应用依然处于起步阶段[6]。经本研究结果显示,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进行比较, 对照组及无高危因素组患儿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伴高危因素组, 同时伴高危因素组患儿血清内胆红素水平与其脑脊液内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由此可知, 伴高危因素的新生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部损伤较之未伴高危因素患儿更为明显。仅仅依照患儿血清来胆红素水平进行治疗判定是具有一定欠缺性的, 同时需要结合脑脊液内胆红素水平实施判定指导, 并规划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 针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患儿脑损伤情况的判定需要结合其血清及脑脊液内胆红素水平进行综合判定, 并对其血清内重要的生化指标S-100蛋白水平进行测定, 能够为早期确认有效的临床诊断方案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王琨, 李彦敏.NSE、S-100蛋白与脑损伤关系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 05:396-398

[2]王冬菊.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NSE和BAEP变化及其意义[D].暨南大学, 2009

[3]李红新, 徐美玉, 屠文娟, 等.S100B蛋白在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的水平及意义[J].山东医药, 2012, 29:71-73

[4]孙路璐.新生儿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头颅MRI、BAEP及NBNA与胆红素脑病的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 2013

[5]黄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机体的损害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1, 02:83-86

S-100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来自我院2002年6月至2009年6月住院患儿55例, 经临床和脑脊液检验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标准[4]。男20例, 女35例。年龄4个月~13岁。其中病毒性脑炎35例, 化脓性脑膜炎15例, 结核性脑膜炎5例。对照组20例, 均为入院时疑诊颅内感染, 经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脑电图检查无异常, 排除CNSI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男10例, 女10例;年龄6个月~13岁。各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55例患儿均在入院后2d内行腰穿取脑脊液检查, 留取CSF标本2m L, 同时于晨间取空腹静脉血2m L, 分别于4℃离心20min (3000r/min) , 取上清液置-20℃冰箱中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验, NSE和S-100β试剂盒分别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第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所提供。实验过程由专业人员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4.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和t检验。

2 结果

(1) CNSI各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及血清中NSE和S-100β水平如下 (表1, 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1) P<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 (1) P<0.01;与对照组比较, (2) P>0.05

(2) CNSI患儿脑脊液中NSE、S-100β水平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呈正相关 (r1=0.94, r2=0.90;P<0.01或P<0.05) 。急性期, CNSI患儿CSF和血清中NSE、S-100β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其中, 结脑和病脑患儿CSF及血清中NSE水平差异不明显 (P>0.05) , 但都显著高于化脑组 (P<0.01) 。治疗后, CNSI各组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NSE、S-100β水平较治疗前水平下降, 但结脑患儿脑脊液及血清中NSE、S-100β水平与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 (P<0.01) , 化脑组、病脑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烯醇化酶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参与糖酵解代谢的重要酶, 由α、β、γ3个亚基以二聚体的形式组成αα、ββ、γγ、αγ、αβ5种同工酶。其中γγ型特异性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 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S-100蛋白是一种由α、β2个亚基组成的低分子酸性钙离子结合蛋白。其中S-100β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施万细胞、某些神经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5], 具有调节细胞生长、能量代谢和细胞内信号传导的作用。当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受损伤时, 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 CSF和血液中的NSE和S-100β含量就会上升。众多研究表明, NSE和S-100β在CSF和血液中的含量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并具有判定预后的作用[1,2,3,6,7]。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CNSI患儿组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呈很好正相关, 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 患儿神经元细胞受损且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 故神经细胞释放的NSE、S-100β在脑脊液和血清中的含量上升。另外, 结脑和病脑中脑脊液中的NSE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与化脑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0.01) 。分析原因可能与结脑患儿急性期的脑实质损伤明显, 使大量神经元细胞水肿、坏死, 进而胞浆中NSE释放到脑脊液中有关。治疗后, 3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均降低, 但结脑组降低较病脑和化脑组不明显。结合病程分析, 可能因结脑恢复期较长且比较缓慢所致。本文中, 结脑组病例数较少, 尚需更大样本量的病例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损伤的标志物。并且根据两者在脑脊液和血清中水平变化的不同, 可以为临床上判断3种颅内感染患儿脑损伤的程度及提示预后提供一定的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S-100β蛋白 (S-100β) 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病毒性脑炎35例, 结核性脑膜炎5例, 化脓性脑膜炎15例, 检测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变化, 与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 并对神经系统感染组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其中结脑升高最明显, 其次是病脑。治疗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明显下降, 但结脑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NSE、S-100β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而病脑和化脑组NSE、S-100β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和S-100β可以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损害的标志物, 其含量高低与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损伤程度有关。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脑脊液

参考文献

[1]Lamers KJ, Vos P, Verbeek MM, et al.Protein S-100β, 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 , myelin basic protein (MBP) and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and blood of neu-rological patients[J].Brain Res Bull, 2003, 61 (3) :261-264.

[2]李广乾, 林忠东, 叶秀云, 等.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及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4, 37 (4) :376-378.

[3]Shirasaki Y, Edo N, Sato T.Serum S-100βprotein as a biomarker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rotectants[J].Brain Res, 2004, 1021 (2) :159-166.

[4]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59-799.

[5]Michetti F, Cazzlo D.S-100βprotein in biological fluids for perinatalmedicine[J].Clin Chem, 2002, 48 (12) :2097-2104.

[6]Studahl M, Rosengren L, Gunther G, et al.Difference in pathogenesis between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1encephalitis and tickborne encephalitis demonstratedby mean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markers of glial and neuronal destruction[J].J Neurol, 2000, 247 (8) :636-642.

S-100 篇6

关键词: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损伤,S100-β蛋白,肿瘤坏死因子

炎症反应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能促使白细胞粘附血管壁,并促进脑组织炎性细胞浸润,诱导白细胞介素(IL)和次级炎症介质的合成,具有重要的神经毒性作用[1,2]。而S-100β蛋白呈浓度特异性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中,脑脊液和血清中S100-β蛋白浓度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较为特异和灵敏的指标[3,4]。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在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用6%羟乙基淀粉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观察对兔脑缺血再灌注后TNF-a、IL-1、IL-6、S100-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试剂

2%戊巴比妥(广州思乐公司)、TNF-α、IL-1、IL-6、S100-β检测试剂盒(美国R&D公司),6%羟乙基淀粉(万汶130/0.4,北京费森公司)。

1.2 主要仪器

HX-300S动物呼吸机(成都泰盟)、多参数监护仪(深圳迈瑞)、Graseby3500麻醉输液泵、-70℃低温冰箱DW-86L390(海尔)、L535-1离心机(长沙湘仪)、CN61M/GF-M2000酶标仪(北京中西远大)。

1.3 动物模型制备及实验分组

12周龄新西兰大白兔24只(由广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不限,体重2.3±0.2 kg。随机数字表发分为3组,其中假手术组(S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血液稀释-缺血-再灌注组(HIR组,n=8)。术前禁食过夜,自由饮水。2%的戊巴比妥钠30 mg/kg耳缘静脉注射麻醉。麻醉后固定,于第4、5气管环切开气管,插入4.5F气管导管,接呼吸机,潮气量10 m L/kg,频率35次/min。于右股动脉插管,监测MAP,开放右侧股静脉通路备血液稀释用。

1.4 动物模型制备

参照Zea-Longa等[5]的实验方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动物模型。常规消毒,无菌操作,颈部正中切口,充分暴露左侧颈总动脉(CCA)及颈动脉分叉,并向头侧小心分离出近段颈外动脉(ECA)和颈内动脉(ICA)。在ECA发出第一分支前结扎ECA,动脉夹暂时夹闭CCA和ICA,于ECA结扎处的近端将其剪断,用镊子钳住其残端并将其反折使之与ICA方向一致,将2.5号钓鱼线栓(直径0.260mm)经ECA残端向ICA内缓缓送入,遇到ICA上的动脉夹时则松开动脉夹继续插线。当线栓进入ICA超过4.0cm且有轻微阻力感不能进线时应停止插线,记录线栓插入深度,并将ECA残端及线栓一同结扎固定,此时间为缺血开始时间。缺血时间2小时。再灌注时,用镊子或血管钳夹住线栓外露残端轻轻向外拉出,直至遇到明显阻力感不能继续时停止牵拉,此时间为再灌注开始时间。兔苏醒后,参考Longa评分法对兔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0分:无神经损伤症状;1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2分:向对侧转圈;3分:向对侧倾倒;4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1~3分为造模成功。所有造模失败样本排出此次实验。假手术组只分离颈总动脉与颈外动脉。血液稀释:稀释时从右股动脉放血,同时从股静脉输入等量6%羟乙基淀粉130/0.6,速度以MAP变化在±5%之内为准,20min内完成。放血量=体重(g)×6%×2×(Hct实际-Hct目标)/(Hct实际+Hct目标)。稀释目标Hct值为30%。

1.5 标本获取及处理

缺血前30 min(T0)、再灌注时即刻(T1)、再灌注3 h(T2)、再灌注6 h(T3)、再灌注24 h(T4)分别取静脉血检测IL-1、IL-6、TNF-α和S100-β。收集血液后,1000转/分离心10 min将血红细胞迅速小心地分离。取上清液置于-70℃冰箱保存待测。样本检测操作步骤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1、取出酶标板,依照次序对应分别将稀释好后的标准品及待测样品各50 uL放入不同反应孔。立即加入50 u L的生物素标记的抗体。盖上膜板,轻轻振荡混匀,37℃温育45 min。2、甩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振荡30 s,甩去洗涤液,用吸水纸拍干。重复此操作4次。3、每孔加入100uL的亲和链酶素-HRP,轻轻振荡混匀,37℃温育30 min。4、甩去孔内液体,每孔加满洗涤液,振荡30s,甩去洗涤液,用吸水纸拍干。重复此操作4次。5、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 uL,轻轻振荡混匀,37℃温育5 min。避免光照。6、取出酶标板,迅速加入50uL终止液,加入终止液后应立即测定结果。7、在酶标仪45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OD值。8、以吸光度OD值为纵坐标(Y),相应的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X),做得相应的曲线,样品的含量可根据OD值由标准曲线换算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T1~T4时间点,IR组和HIR组的血清TNF-α、IL-1、IL-6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5),并且IR组比HIR组更高;与T0时比较,三组T1~T4时TNF-α、IL-1、IL-6浓度显著高于T0时(P<0.05)。见表1、2、3。

在T1~T4时间点,IR组和HIR组的血清S-100β浓度明显高于S组(P<0.01),且IR组比HIR组更高(P<0.05),见图1。

#:与TO相比,P<0.05;*:与S组相比,P<0.05;△:IR组相比,P<0.01。

#:与TO相比,P<0.05;*:与S组相比,P<0.05;△:IR组相比,P<0.01。

#:与TO相比,P<0.05;*:与S组相比,P<0.05;△:IR组相比,P<0.01。

#:与TO相比,P<0.05;*:与S组相比,P<0.05;△:IR组相比,P<0.01。

3 讨论

脑缺血再灌注可激活TNF-α、IL-1、IL-6的合成,使其过量表达。Liu等发现,缺血侧皮质神经元在缺血后1h即有TNF-αm RNA表达,3~12h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大鼠短暂性和永久性脑缺血后脑组织IL-lβm RNA表达增多[6,7]。本研究中IR组和HIR组再灌注各时点TNF-α、IL1、IL-6表达均较s组明显升高,证实脑缺血再灌注时TNF-α、IL1、IL-6合成增多。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具有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8,9]。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保护作用可能是羟乙基淀粉分子抑制中性粒细胞粘附及迁移、减轻炎症损伤有关。体外实验证实,中分子羟乙基淀粉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活化而减少中性粒细胞粘附及迁移[10,11]。在不改变Hct的条件下,利用猪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发现,10%羟乙基淀粉(257/0.47)治疗组血管内皮细胞上粘附的中性粒细胞再灌注1、2h时明显少于未治疗组[12]。此外,研究发现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可抑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脑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13]。

S-1O0蛋白是一类分子量较小的酸性钙结合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细胞、少突神经胶质细胞和周围神经系统的雪旺细胞中表达,被认为是神经胶质的标记蛋白[14]。脑缺血再灌注可造成神经胶质细胞的水肿、变性和坏死,导致胶质细胞内可溶性的S10O蛋白通过细胞间液进入脑脊液,并穿过破坏的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脑脊液中和血浆中S100-β蛋白水平的增高,因此,脑脊液和血浆中出现S100-β蛋白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损伤和死亡。本研究中IR组和HIR组再灌注各个时间点S100-β蛋白表达较S组明显升高,证实脑缺血再灌注时胶质细胞损伤增加。

本研究中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TNF-a、IL-1、IL-6和S100-β的表达。6%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减少脑组织内TNF-α和IL-1产生的可能途径有:1.影响TNF-α和IL-1的调控因子。Coimbra等[15]发现羟乙基淀粉能降低前列腺素E2的浓度,而前列腺素E2可下调TNF-α、IL-1和IL-2的活性;2.在脑组织中,TNF-α、IL-1、IL-6主要由胶质细胞及神经细胞产生,羟乙基淀粉血液稀释可能通过稳定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减少TNF-α、IL-1、IL-6合成等。3.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通过其冲刷作用减少组织中的白细胞、炎症介质、儿茶酚胺及其它代谢产物,从而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16]。4.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以通过扩张动脉、降低血液黏稠度等机制增加组织氧供以代偿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引起的携氧不足,同时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以通过微循环血流再分布、增加组织氧摄取量等机制保证脑组织氧供需平衡[17]。

S-100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选择50例于荆门市石化医院择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年龄65~85岁,ASAⅡ级。术前有严重呼吸、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和精神系统疾病史、手术时间长(>4 h)、严重的视力或听力障碍不能配合完成认知功能测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基础评分低于17分者不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对照组(25例)未采取干预措施。两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麻醉实施

所有患者均无麻醉前用药,麻醉前局麻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麻醉诱导及维持采用异丙酚(西安力邦制药公司,产品批号:1111042)和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产品批号:100903)静脉靶控输注(北京思路高CP-600TCI泵),分别设定效应室浓度3~4μg/mL(Marsh模型)、血浆浓度3~6 ng/mL(Minto模型),术中视需要间断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东英江苏药业公司,产品批号20110408)0.05~0.10 mg/kg;气管插管后采用IPPV通气模式,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术中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5%以上,平均动脉压在基础值±20%之内。所有患者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舒芬太尼1μg/mL、背景剂量2 mL/h)。1.2.2干预措施试验组采用系统性保温措施,术中空调温度28℃,用保温毯(warm touch,TM)覆盖耻骨联合以及两下肢区域(40℃),输液及输血用液体加温仪加温至38℃,冲洗液用恒温箱加温至40℃;对照组除室内空调维持28℃外未采取其他措施。

1.2.3 血标本采集

分别于麻醉前、术后3、6、24 h采集患者右颈内静脉血标本,每次采集两管,一管(抗凝)1 mL即测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另一管(无抗凝)3 mL凝固后立即离心,4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放置于-70°C冰箱保存待测。

1.2.4 检测方法

采用瑞士RoCHE公司Elecsys 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中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试剂盒均购自瑞士RoCHE公司。NSE的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S-100β蛋白的检测采用ELISA法,测定步骤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由于受术中输血及手术出血的影响,需对各时间点血标本进行矫正。矫正值=实测值×麻醉前HCT/实际HCT。Hb、HCT采用雅培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CD3200)检测。

1.2.5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镇痛效果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即刻、术中腹腔冲洗后及气管拔管即刻的鼻咽温;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3、6、24 h各时点的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体温比较

试验组手术期间体温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术中腹腔冲洗后及术毕拔管即刻体温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见表2。

2.2 两组血清S100β、NSE检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术后3、6、24 h各点的血清S-100β蛋白、NSE水平较麻醉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明显高于试验组水平(P<0.05)。试验组术后3、6、24 h各点的S-100β蛋白、NSE水平较麻醉前无明显变化(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全球老年化的到来,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接受手术治疗,而老年人术后常出现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及记忆受损,即术后认知功能障碍[3]。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3.1 血清S-100β蛋白和NSE的意义

S-100β蛋白是一种酸性钙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神经胶质细胞和施万细胞中,脑脊液与血清中的S-100β蛋白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标志酶,存在于脑神经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胞浆内。联合检测S-100β蛋白和NSE是目前公认的检测早期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和判断预后的黄金指标[4,5]。

3.2 系统性保温措施的有效性

术中输液或冲洗液未加温、手术室温度偏低、手术暴露时间长、麻醉后机体体温调节反应受抑制等原因均导致机体热量散失增加和低体温[6,7]。另外,术中通过皮肤散热也会丢失大量的热量。低温可引起血液黏滞性增高,导致脑低灌注[8,9]。Planel等[10]研究发现,麻醉中的低体温抑制磷酸酶活性并继发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损伤。陶永红等[11]研究表明,术中采用单一的保温措施很难奏效,需要采取主动的综合保温措施才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的恒定。因此,本研究采取包括静脉输液和冲洗液加温、手术室加温、应用保温毯和暖风机等系统性的保温措施,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维持手术患者的体温在正常生理范围,术后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降低了老年患者手术期间发生脑缺血缺氧性损伤的风险。

【S-100】推荐阅读:

上一篇:母亲与母亲节溯源下一篇: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