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现状:进展

2024-06-15

研究现状:进展(精选12篇)

研究现状:进展 篇1

1 握力器概述

1.1 什么是握力

握力(handgrip strength,HGS)是指特定条件下单手紧握握力器后产生力量的总和,其力量主要由前臂外侧肌群和手内在侧肌群的共同收缩活动而产生,[1]也有学者这样定义:握力是个体抓握物体时产生的力量。人体的上肢很多功能性动作均与抓握相关,所以握力也就成了衡量人体上肢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2]

1.2 什么是握力器

握力器,又称手力器、指力器、测力器、握力器根据人的手形而设计,使用时分单手、双手、上握、下握、双夹等不同的锻炼方法。锻炼可以缓解疲劳,使用肌肉结实,强壮肌肉,增强血液循环,长期使用,对预防风湿关节炎等有帮助,是锻炼健身的必备小型器械[3]。

1.3 握力器的分类

握力器根据其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

1.3.1 用与测量的握力器

目前用作握力测量的仪器按照原理可以分为三类:(1)液压式 (hydrualic):如Jamar、Baseline,通过液压传导感受握力;(2)气压式; 如Vigorimeter,通过抓握气囊感受压力变化;(3)电子读表型;如E- link,通过电子传感器来测量握力。[4]其中Jamar握力器在国际上应用较多,此握力器测试结果准确,具有极佳的重测信度,被认为是握力测量仪器中的“金标准”。[5]

1.3.2 用于体育锻炼和健身的握力器

目前用于体育锻炼的握力器可以分为3类:[6]海绵套手柄握力器;橡胶握力圈;可调节握力器。

2 握力器的研究现状

握力器在握力测量和训练中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近些年来许多学者 对握力器 进行了深 入的研究 , 但是通过 在中国知 网、pupmed、谷歌中检索的文献发现,大多数握力器的研究都是针对用于握力测量握力器的,对用于学术途径、用握力器进行体质干预的却较少,很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了握力的重要性,所以对用于锻炼途径握力器干预的研究和新型握力器的研发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当前对握力器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于测量作用握力器的重测信度和校标信度的研究;二是创新性握力器及专利的研究。

2 . 1对握力器重测信度和效标信度的研究

握力器的品牌和种类众多,不同的握力器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握力器也都有自己的优劣势。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是Jamar和BTE Primus握力器。Jamar握力器目前在国内外应用最多,Jamar握力器被美国手治疗协会推荐为握力测试的标准化工具,也被认为是握力测试仪器的金标准[7]。国内翁长水[8]等对其重测信度和测量误差进行了探讨,得出了Jamar握力器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可接受的测量误差的结论。BTE Primus是美国Baltimore Therapeutic Equip- ment公司新近开发的一代由计算机控制的职业模拟系统,可以对手功能进行系统评估。国内的蔡仁祥[9]等2000年曾应用BTE Primus对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重测信度研究,但其样本量较小,仅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未进行组内相关性分析,其结果有可能产生统计学上的偏倚,之后欧阳亚涛[10]等人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探究,得出了BTE握力器可在临床手功能评定中使用的结论。

2 . 2握力器的创新与专利

由于握力器在握力测量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握力器也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一系列创新型的握力器、具有专利产权的握力器随之产生。在众多的实用新型握力器中,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2.2.1 多功能握力器

如具有按摩功能的握力器,它是在原来握力器的基础上在底部加上了一个可以按摩的钢珠从而附加了它的按摩功能。

如具有音乐声光功能的握力器,它是由握力弹簧、发光二极管、音乐发声装置和控制电路组成,在进行握力锻炼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握力显示不同的声音和颜色,增加锻炼的趣味性。这些握力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原来握力器的基础上,整合上了一些新的功能,是两种或者几种不同器械有机的整合到了一体,形成了一种具备附加功能的新型握力器。

2.2.2 改良型握力器

这类握力器的功能更加先进,更实用,如具有计数功能的握力器,它是在原来握力器的基础上加上了计数的功能,使握力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改良后的握力器适应的人群更加广泛,更加实用。

2.2.3 创新功能握力器

如手套式握力器,它是由手套、手套背面弹性钢片和腕部固定带组成,用它可以使屈指肌群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健身指力握力器等等,这一类握力器打破了常规握力器的外观和功能,使新型的握力器功能更强大,在握力锻炼的同时可以进行其他身体功能的锻炼,实用效果较好。

2.2.4 用于公共场所的握力器

如一种单臂握力器,其结构主要包括中空的立柱和装在立柱上的三角形支架,其一端是升级杆一端是砝码,这种握力器体型较大,一般是固定,可用与全民健身。

3 存在问题及对未来展望

3.1 存在问题

(1)当今握力器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很少有有针对性的握力器出现,如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握力器,针对老年人的握力器,手功能不健全或者残疾人的握力器。

(2)当今对握力器的研究多停留在用于测量的握力器的研究, 很少针对用于锻炼的握力器的研究,针对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较多,针对像握力等小肌肉群训练的较少。

(3)当今对握力器的实际应用较少,在我国的老年人中,大多数人的运动习惯是进行太极拳、有氧操、散步等等有氧运动,很少有人进行像握力锻炼这样的力量训练。思想意识淡薄,不了解或者不知道力量训练的作用,所以很少有人用握力器进行锻炼。

3.2 未来展望和设想

随着科技的发展,握力在临床和实践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更多更新颖的握力器也将产生,握力器的应用也将更加广泛。针对先如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设想。

(1)握力器的研究要有趣味性,让很少参与力量锻炼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有兴趣参加握力锻炼。

(2)在进行握力器设计时,材料的应用尤为重要,针对那些需要握力锻炼的老年人、残疾人设计的握力器质量要轻,个人认为以挤压空气获取阻力的中空型的握力器较为合适。

(3)握力器的价格低廉,可以使很多人参与到握力锻炼中来。

(4)加强力量训练的培训,尤其是容易被大众忽略的握力。

摘要:握力是手部用力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体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评价上肢力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预测寿命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可以预测多种结局,如术后复发率、死亡率和功能下降等,甚至可以作为生命的指标之一。握力器是测量握力和进行握力锻炼的主要工具,所以握力器的选择、使用和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几年来握力器的概述、握力器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握力器,现状,进展

研究现状:进展 篇2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以及针对其中的特殊人群研发的保健食品。并且,文中讲到了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以及研发趋势。本文提及了保健食品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保健食品;研发现状;发展趋势

前景: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食用食品时已不仅仅是为了饱腹,维持生存,还要求它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预防疾病、调整机体状态的目的。保健食品的出现,是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食品功能提出的新的需求,也是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追求。

1.青少年保健食品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体格、健全大脑的重要时期。除了合理膳食外,家长也开始逐步认识到保健食品的重要。生产厂家也根据消费需求生产了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产品,并在寻找新的开发领域。

1.1青少年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

(1)补充矿物质、维生素类保健食品。鉴于营养不良、某种营养素的缺乏是青少年生长发育迟缓的重要原因,市场上一些具有促生长发育功能的保健食品着力于补充钙、铁、锌、蛋白质、维生素等,对于一些食欲不佳或者有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的青少年以及一些已经发生了某种营养素缺乏症的患者可适当选择此类保健食品。市场上补钙、补铁、补锌等补充营养素类保健品众多,比如,众所周知的“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复合维生素类以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配合在一起的复合维生素矿物质类保健食品。

(2)改善近视类保健食品

由于多种原因,近视人群占有很大的比例。近视的主要原因是在光线暗弱的环境下看字迹很小的书,读写距离太近,阅读时间过长等。也有人认为,身体虚弱、贫血、内分泌障碍、过度疲劳、以及长期用眼都与近视有关。我国已经开发出来以中药、鱼油等为功能成分的改善视力的青少年保健食品。

(3)促进生长类保健食品

微量元素、维生素及氨基酸等多种成分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都有直接的作用,市场已经开发有的保健食品主要针对发育期间青少年特殊的生理条件,加快骨骼的 生长发育,促进青少年生长和长高。

1.2青少年保健食品的研发趋势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统计数据表明,目前青少年不健康问题的前两位分别是肥胖和近视。尤其是近两年肥胖儿增长速度惊人,北京中小学生中肥胖儿占大约15%,这一数字比10年前翻了一倍,肥胖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中风、肿瘤等疾病。目前这些疾病已呈低龄化趋势。目前,减肥产品种类繁多,而适合青少年的减肥食品却是一片盲区,同时和健脑益智、生长发育类保健食品市场一片红火形成显明对比,防治近视的保健食品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如果加强青少年减肥、近视防治方面的保健食品开发,会有很好的市场。

2.孕妇保健食品

孕妇处于特殊的生理时期时,要有充足的营养,才能保证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否则,对孕妇而言易造成营养缺乏或过剩而引起一系列疾病。有的时候仅靠从一般食物中摄取是不能满足孕妇机体的需求的,那么就需要适量地补充一些保健食品。

2.1孕妇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

(1)补充矿物质类孕妇保健食品

孕妇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很大,有的甚至是致命性的,如新生儿体重过低,围产期死亡率高、先天畸形。现在已经开发有孕妇专用的“钙铁锌补充胶囊”,来适应我国孕产期女性生理营养结构和膳食补充需求,以补充孕产期女性的钙铁锌。

2.2孕妇保健食品的研发趋势

怀孕期间,孕妇的各种生理机能都会发生改变,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对孕妇和胎儿都带来极大的危险,一般的营养需要可以通过食物来满足,但提中国食物与营养。有关研究发现,它们可以帮助建立孕产妇微生态平衡,消除孕妇妊娠反应,调理孕产妇自身免疫,消除感冒发烧等各种孕产期常见疾病,促进孕产妇及时排出体内毒素。在我国,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的习惯性消费群体相对还是很少的,人均摄入量也较低,高剂量服用的维生素制剂将是一种针对提高孕妇免疫力的特效保健食品。目前市面上关于孕妇的保健食品种类繁多,但提高孕妇免疫力的产品却很少见。由此可见,对含有维生素营养补充剂的相关孕妇保健食品的开发迫在眉睫。

3.中老年保健食品

中老年人在各种生理功能方面都呈现明显的衰退趋势。适应能力减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许多与之相关的疾病,因此中老年人保健食品的开发是保健研发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3.1中老年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

目前开发的老年保健品主要为老年日常营养保健食品。

(1)老年日常保健食品。主要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日常特殊营养需要,为改善老年人营养平衡而开发的,强调其成分能满足老年人身体防御功能和调节生理节律的需要。对于老年日常营养食品来说,专家认为,应符合老年人饮食中所谓的“四足四低”原则。市场上常见的中老年奶粉、豆奶粉、各种黑色食品就属于此类。市场上已经开发有多种功能成分配合的套餐类食品,如卵磷脂、维生素E、维生素D、维生素C和钙,能有效延缓衰老、抗氧化、改善记忆、免疫调节、抗疲劳,补充钙、维生素D、维生素C和维生素E。

4.减肥保健食品

以前,国内市场上的减肥食品品种单一,主要有速浮吟梅等:我国保健食品的研发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39溶减肥茶等。速溶减肥茶大多以茶为主料,辅以某些减肥成分,经浸提、过滤、喷雾或冷冻干燥、超微粉碎处理等特殊工艺加工而成。随着减肥食品研究的深人,减肥食品的种类呈现出多样性,如用大豆组织蛋白制作的人造肉,与动物肉相比,具有低脂肪、高纤维素和低量的特点;用赤小豆仿制的巧克力,植物油仿制的人造奶油等,在满足美妙口感的同时,丝毫不用担心会摄人过多脂肪、胆固醇而带来身体肥胖。此外,某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魔芋挂面等也极大地丰富了减肥食品的种类。

5.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

据中国保健协会保健品市场工作委员会专家介绍,国内目前改善睡眠的保健食品在已批准的产品中,有大部分产品以褪黑素为原料的,如脑白金胶囊。还有一部分产品的原料是具有安神作用的中药材,如:刺五加、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天麻、合欢皮、夜交藤、珍珠等。除此以外,据科学研究,碳水化合物中右旋糖(葡萄糖)、半乳糖、氨基酸、维生素B、人参提取物和α-亚麻酸等也具有良好的助眠作用。

6展望总之,在中国这块拥有13亿人口的土地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其保健食品开发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只要把握良机,加大科技投入,研发出适合不同人群营养保健特点的产品,必能满足市需要,为大力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和促进人类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7参考文献

[1]王丽平,林淑英,我国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历程与展望(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25(2).

[2]刘炳智.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1999,25(8). [3]王建晖,刘士健,老年食品的研究和开发(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2,26

(8).

[4]党毅,肖颖,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6)

[5]周露阳.老年保健品市场制胜的关键(J).华东经济管理,2006,28(7). [6]陈勇,张雷,浅谈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发展战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3,28(6).

[7]龚勋,李亮,透视中国保健品市场(J).南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4).

污油泥处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篇3

关键词:污油泥;无害化处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TE9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66-2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使得对于石油类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导致原油开采量大大增加,同时也造成了大量污油泥类污染物的形成。污油泥是原油开发、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污染物,它的成分较为复杂,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石油企业对于污油泥的处理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已经成为目前石油企业需要考虑的首要难题。

1  污油泥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1.1 污油泥的主要来源

污油泥是原油开采、生产过程中所产生,根据原油的加工阶段不同,可以将污油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开采过程产生的污油泥。由于原油的钻井开采过程会出现大量的泥浆和岩屑,从而导致此类污油泥的形成;第二,运输过程产生的污油泥。这类污油泥主要来源于原油的储存容器中,例如储油箱等;第三,加工过程产生的污油泥。原油加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油泥,例如隔油池底泥、剩余活性污泥等。

1.2 污油泥的危害

污油泥是原油加工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污染物,不但成分复杂,而且污染力极强,一旦排放到生态环境中,便会对环境中的水体、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污油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污油泥中含有一定量的原油,这使得污油泥在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使得土壤中的石油含量超标,进而造成土壤板结,同时土壤中的油气等污染物会被动植物所获取,再经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第二,污油泥一旦排放到水体中,会造成水体中的COD、BOD含量严重超标,给水生生物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由于污油泥中含有大量的原油,而且很容易挥发,一旦油气挥发到空气中,会使该区域内空气中的烃的含量严重超标,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第四,污油泥中还含有一系列复杂的有害物质,例如苯系物、酚、硫化物等,这些有毒有害的物质一旦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就排放到环境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五,污油泥中含有大量的原油,如果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会使得大量的原油丧失,进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第六,石油企业在没有对污油泥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将其排放,会受到相应法律的制裁,给企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使企业自身的名誉受到影响。由此可见,无论是从环境角度还是企业自身的角度,污油泥的危害都是十分严重。因此,石油企业在原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污油泥进行严格的处理,再将其排放到环境中,这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理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污油泥的处理方法使用现状分析

2.1 物理方法

2.1.1  填埋法

直接填埋发是将污油泥直接填埋到相应的回收污油泥的土坑中,接着用土体将其盖好,使得污油泥中的油分不会挥发到空气中,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性较强,但是也存在两方面缺陷:第一,该法虽然达到处理污油泥污染的目的,但是没有将污油泥中的油体进行分离和回收,造成了大量的原油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的形成;第二,埋藏在土体中的污油泥,会对周围的土壤造成一定的影响,且在下雨的天气,会跟随雨水渗透到地下水资源中,最终给人们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2.1.2  注入法

该法是通过相应的钻井设备,将污油泥注入地层,已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但是由于地层内部的复杂环境的影响,使得该方法的应用不是很广泛,而且该法虽然不会使得污油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是会对地下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同样危害人类的健康。

2.1.3  固化法

固化法是通过向污油泥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固化剂,使得固化剂与污油泥中的油分发生反应,进行固化处理,从而达到降低污染的目的。该方法优点是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污油泥对于生态环境的污染,且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加入固化剂的原因,使得原油无法得到分离和回收,从而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该方法只是将石油成分进行固化处理,仍然存在一定的污染隐患。

2.2 化学方法

2.2.1  表面活性剂洗脱法

表面活性剂洗脱法的原理是通过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和亲油性,改变油体液面的张力,使得油层从污染物中分离开来,从而达到污油泥处理的目的,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较低[2]。

2.2.2  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萃取剂将污油泥体系中的油和泥进行分离的方法,通过选取合适的溶剂作为萃取剂,使得体系中的油-水-泥实现三相分离,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该方法由于可以达到分离和回收原油的目的,因此被广泛应用到污油泥处理中,而且操作简便、适应性强。

2.2.3  破乳剂脱水法

破乳剂脱水法是通过破乳剂改变油面的黏弹性和强度,使得液滴快速聚集,再由重力作用聚沉到容器底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该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专一性强,但是适用性较低,无法应用于较多的污油泥处理中[2]。

2.2.4  焚烧处理法

该焚烧处理法是将污油泥进行焚烧,以彻底消除污油泥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这种方法由于处理方便且效果明显,因此得到各石油企业的青睐。但是该方法缺陷较多,总结如下:第一,焚烧处理法只可以在专门的焚烧炉中进行,而且焚烧过程中需要额外消耗燃料,使得成本十分高昂;第二,焚烧处理法在彻底消除污油泥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同时,也使得污油泥中的原油全部损失掉,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第三,在对污油泥进行焚烧处理过程中,焚烧所产生的灰尘中含有二氧化氯等有害物质,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2.2.5  热裂解处理法

该法是通过对污油泥进行加热,使其升温到烃类物质裂解的温度,进而对烃类物质进行分离和回收。此法处理速度快,可以使得污油泥中的全部烃类得到分离和回收[1]。但是其操作复杂,一旦控制不好,就会给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3 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处理污油泥最早开始于20世纪末,渐渐的生物方法凭借着它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优点被广泛应用到石油企业处理污油泥工作中。最常见的污油泥生物处理方法是地耕法、堆肥法以及污泥生物反应器法[1],通过微生物联用技术的应用,从而达到处理污油泥的目的。生物方法在污油泥处理中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污染物的转移,从而降低二次污染发生的概率;但是生物法也存在一些缺陷,使得在污油泥处理工作中应用方面受到制约,主要总结如下:第一,生物方法在污油泥处理上花费时间较长,操作较为复杂;第二,生物处理方法的适用性较低,对于一些原油含量较高的污油泥,很难进行处理;第三,经过生物方法处理的污油泥,原油资源会连同污染物质一起损失掉,无法将其进行回收和分离,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  污油泥处理方法的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石油资源的开采量势必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对于石油开采中污油泥的处理工作得到有效的改善。目前,污油泥处理工艺、方法种类较多,有各自独特的优点,但是仅靠单一的方法和技术很难满足实际当中的环保要求。因此,多种工艺、方法的联合利用是未来污油泥无害化处理的发展方向之一,必将会得到个石油企业的广泛应用和关注。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污油泥对于石油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污染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相关石油企业必须认清这一形式,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油泥处理方法,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也要提高石油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龙亮,刘国荣,张悦,蒋楠.污油泥处理研究现状及其进展[J].过滤与分离,2015,04:32-35.

胃癌复发研究现状与进展 篇4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清扫,脱落癌细胞

我国因胃癌死亡的人数居恶性肿瘤之首[1], 而目前我国胃癌病人中早期胃癌检出率较低, 多数在系统治疗时已达到进展期胃癌, 进展期胃癌的术后复发率较高, 直接影响我国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存活率。胃癌的主要转移方式为淋巴结转移, 因此术中淋巴结的清扫是否充足是胃癌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脱落癌细胞引起种植转移亦是胃癌复发的重要因素。

1. 淋巴结清扫范围

1.1. 应重点清扫的淋巴结

胃癌根治的关键在于淋巴结清扫[2], 对提高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按解剖学分析, 胃周共有1 6组淋巴结, 临床上根据不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胃癌, 将淋巴结转移分为III站。第I站为第3、4、5、6组淋巴结;第II站是第1、7、8、9组淋巴结;第III站为第2、10、11、12、13、14、15和16组淋巴结。第I站最常发生转移, 第III站常最后转移。日本第13版胃癌处理规约[3]中将第一站淋巴结完全清除为D 1, 第二站淋巴结完全清除为D 2, 第三站淋巴结完全清扫为D3。目前日本胃癌规约推荐的D 2根治术作为可切除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 已成为国际上绝大多数专家和学者的共识[4], 选择性D 3根治术推广也很普遍。胃癌根治术行淋巴结清扫时应有重点, 其中N o.6、1、12应重点清扫, No.6是胃癌中最易发生转移的淋巴结, 即使较早期的胃癌也不可忽视No.6淋巴结的清扫[5]。总结10 000例胃癌淋巴结转移结果显示, 第6组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在胃上部癌为7%, 胃中部癌为14%, 而在胃下部癌则为48%[6]。所以彻底清扫No.6很有必要。中山大学胃癌诊治研究中心资料显示:N o.1 2淋巴结在胃中、下部癌组转移率较高, 约为1 2%, 提示N o.1 2淋巴结应属于区域淋巴结的可能性较大, 宜常规清扫[7]。

1.2. 胃癌前哨淋巴结检测

近年来, 利用前哨淋巴结 (SLN) 活的意义。检技术指导胃癌淋巴结清除的尝试越来越多, 但其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王琦三[8]等利用在胃壁上注射亚甲蓝标记SLN, 行淋巴结清扫术。96例患者中92例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 检出率为95.8%。在T1、T2期胃癌中, 由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3.8% (15/16) , 敏感性为87.5% (7/8) , 在T3期胃癌中, 由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67.1% (51/76) , 敏感性为52.8% (28/53) 。可见其对清扫的范围具有指导性。另外, 车红缨等[9]利用纳米炭淋巴示踪剂, 在80例胃癌手术淋巴结清扫中追踪示踪剂的分布情况, 其结果能够证实手术清扫范围的足够性。

2. 脱落癌细胞

腹腔内脱落的癌细胞 (e x f o l i a t e d cancer cells, ECC) 是形成腹膜转移的先决条件和胃癌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 胃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理论主要包括两种:“种子土壤”学说及肿瘤细胞诱捕学说[10]。脱落癌细胞主要与胃癌的分化程度高低, 浆膜层受侵, 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尤其在肿瘤侵及浆膜层后, 术前及术中癌细胞脱落至腹腔中导致的转移和复发是导致根治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术中要注重手术的无瘤原则[11], 防止种植转移。术中利用F-T H医用胶封闭受侵犯的浆膜面可大大降低癌细胞的脱落, 刘中宁等[12]胃癌术中应用F-TH癌浆膜面封闭胶防止癌细胞脱落的随机对照研究亦证明此观点。术后及早的检测到癌细胞及有效的治疗亦可降低复发。在诊断腹膜转移的检查中, 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 (PLC) 检查目前仍被认为是检查中的金标准, 但其检出率较低仅为25%左右[13]。而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流式细胞学方法 (flow cytometry, FCM) 相对敏感性和检出率更高。刘洪斌等[14]以流式细胞学 (F C M) 方法检测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 (CEA) 。同时采用H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 (PLC) 检查。胃癌组腹腔冲洗液PLC检测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4.0% (12/50) , FCM检测CEA阳性率为54.0% (27/50) 。说明FCM可以更好的用来检测胃癌患者腹腔中游离癌细胞, 但FCM原理是检测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时带来的DNA含量差异, 当在肿瘤是二倍体肿瘤或异倍体肿瘤较少时呈现假阳性, 而影响到特异性, 此问题仍需注意。

3. 小结

隐身材料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篇5

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介绍了隐身材料的分类,以及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微波隐身材料,红外隐身材料和激光隐身材料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纳米隐身材料和红外、雷达的兼容隐身材料,并指出多频谱兼容隐身是未来隐身材料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隐身技术,吸波材料,发展趋势,多频兼容隐身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雷达,毫米波,红外,激光,声波等探测技术趋于成熟,使得未来战场上武器系统特别是一些大型的作战武器,如飞机、坦克、导弹、舰艇等所面临的威胁日益增加。为了提高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防御能力和攻击能力的隐身技术普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隐身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隐身材料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战争对吸波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传统意义的吸波材料已经很难满足薄、轻、宽、强的综合要求,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型的吸波材料。

通常说的隐身技术是指在一定探测环境中控制、降低各种武器装备的特征信号,使其在一定范围内难以被发现、识别和攻击的技术。隐身技术作为一项高技术,与激光武器,巡航导弹被称为军事科学史最新的三大技术成就,成为现代军事研究的关键技术。隐身技术一般可分为微波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声隐身技术和激光隐身技术。隐身材料是隐身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隐身技术的发展。

1.隐身材料的分类

隐身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相应于隐身技术的分类,可分为微波隐身材料,红外隐身材料,声隐身材料,激光隐身材料和多功能隐身材料。由于雷达的工作波段大部分在微波段(1m-1mm),因此该技术称为微波隐身技术[1]。1.1 微波隐身材料

雷达是探测武器特别是飞行器的最可靠地方法,它是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吸收雷达波的材料称为雷达吸波材料,简称吸波材料[2]。吸波材料是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使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热能或其它形式的能量而耗散掉的一类材料。它的工作原理与材料的电磁特性有关。该材料一般应具备两个特

功能材料学

性,即波阻抗匹配性和衰减特性。波阻抗匹配特性即入射电磁波在材料介质表面的反射系数最小,从而尽可能的从表面进人介质内部;衰减特性指进入材料内部的电磁波被迅速吸收。损耗大小,可用电损耗因子和磁损耗因子来表征[3]。对于单一组元的吸收体,阻抗匹配和强吸收之间存在矛盾,有必要进行材料多元复合,以便调节电磁参数,使它尽可能在匹配条件下,提高吸收损耗能力。

吸波材料可分为传统吸波材料和新型吸波材料。传统吸波材料以强吸收为主要目标,常用的材料有铁氧体、金属微粉、钛酸钡、碳化硅、石墨、导电纤维等[4]。它们通常都存在吸收频带窄、密度大等缺点。新型吸波材料包括纳米材料、多晶铁纤维、“手征”材料、导电高聚物及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等,要求满足“薄、宽、轻、强”等特点,即厚度薄,吸收频带宽,重量轻,力学性能强。

吸波材料还可以可分为导电损耗型、介电损耗型和磁损耗型三类[5]。(1)当导电型吸波材料受到外界磁场感应时,会在导体内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又产生与外界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从而与外界磁场相抵消,达到对外界电磁场的屏蔽作用。非磁性金属粉末、石墨和导电高分子等属于导电损耗型;(2)碳化硅、钛酸钡等属于介电损耗型吸波剂,其机理主要是介质的极化弛豫损耗;(3)铁氧体、铁磁性金属粉等属于磁损耗型,它们主要是通过磁滞损耗、铁磁共振和涡流损耗等机制大量吸收电磁波的能量,并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来达到吸波效果。

按工艺方法可分为涂覆型和结构性。前者是将吸收剂与粘结剂混合后涂敷于目标表面形成吸波涂层,是一种吸波的高分子复合涂料。这种涂料具有反射率低,响应频带宽,轻且薄等特点。后者具有承载和吸收雷达波的双重功能,通常是将吸收剂分散在层状结构材料中,或是透波性能好、强度高的高聚物复合材料(如玻璃钢,芳纶纤维复合材料)作面板,夹芯采用蜂窝状、波纹体或角锥体的夹芯结构。1.2 红外隐身材料

红外探测系统是依靠探测目标自身和背景的辐射差别来发现和识别目标[6]。红外隐身材料主要通过降低目标表面的红外发射率和绝对温度,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降低武器在红外波段的亮度,改变武器在红外热像仪中的形状,降低其被发现和识别的概率[7]。红外隐身区域包括近红外波段(0.76~3.00um)、中红外波段(3~6um),远红外波段(6~l5um)和极远红外波段(15~1000um)[1]。但由于所受的大气窗口的限制,红外探测器的实际工作波段为 3—5um和8—14um。

红外隐身材料的目的就是使目标和背景的辐射能量差减小到红外探测器探测不到或识

功能材料学

别不出的程度,因此对红外隐身材料,一方面要求其与背景的辐射能量差要小,另一方面要求其响应频带要宽,即要求该材料的覆盖波段为 3—5um和 8—14um,同时要有利于实现多波段兼容。

由斯蒂芬一玻耳兹曼定律 :E = 4εδT4 其中ε为物体的发射率,δ为斯蒂芬一玻耳兹曼常量,T为目标的绝对温度.从玻耳兹曼定律可以看出,实现红外隐身最有效的途径是降低材料的发射率和控制目标的表面温度[8],所有对应的常用材料有降温材料和低发射率材料。1.2.1 降温材料

降温材料是降低目标热辐射的最有效的材料。目前已见报道的有隔热材料和相变材料。隔热材料一般是泡沫塑料和陶瓷材料。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空微珠的隔热降温效果较好,而且当其用量小于 20%时,中空微珠对涂层的发射率基本没有影响[9]。正在兴起的相变材料目前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也开始研究把它作为红外隐身材料。相变材料在发生物相转变时,伴随吸热、放热效应而引起温度变化,利用这种特性可以从温度上对目标的热辐射能量加以控制。1.2.2低发射率材料

低发射率材料主要有涂敷型和薄膜型两类,但因为薄膜型材料成本较昂贵,制作复杂,难以在武器中得到实际应用,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低发射率涂料方面,它由吸收剂(颜料)、粘合剂(基料)[10]和添加剂组成。红外隐身涂层是由红外隐身涂料在装备表面上涂制而成,按其构成的涂层数可以分为单层和多层复合涂层。单层涂层由同一种涂料涂成的涂层,而多层涂层则考虑到多波段、与雷达波及激光隐身涂层兼容,由不同涂料组成。1.3 激光隐身材料

激光的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和亮度好。它与普通微波雷达相比,还具有分辨力高、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等优势。激光隐身以近红外到中红外区作为激光器的主要工作波,其中1.06um为激光隐身的重点[11]。激光隐身是通过降低目标对激光的回波信号,使目标具有低可探测性。要实现激光隐身,必须减少目标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12]是描述目标对照射到它上面的激光的散射能力的物理量,用于评价目标的激光隐身效果。

激光隐身材料通常对激光信号吸收强,从而降低了激光反射信号,还可以改变发射激光的频率,使回波信号偏离激光探测波段。激光隐身材料从使用方法上可分为涂覆型和结构型,其中以涂覆型材料最适合,因为它价格低,使用方便,适用与各种目标和目标的各种位

功能材料学

置。其他类型的激光隐身材料尚未见具体报导。.隐身材料的应用

在民用上,吸波材料主要应用与建材中,目前主要研究和开发一些质量轻、频带宽、多功能的新型建筑吸波材料。建筑吸波材料在电磁波防护领域,较常用的手段是电磁屏蔽防护。为克服电磁屏蔽所带来的电磁波高反射这一弊端,对某些屏蔽材料的性能要求已由过去的高反射调整为高吸收低反射[13]。例如混凝土吸波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前景广阔,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塔等处时,可以防止雷达伪像。在通信基地,可以用来改善通信质量。在机场、航标、码头、电视台和接收站附近的高大建筑物上,可以用来消除反射干扰,以尽量减轻电磁辐射对人们所造成的危害。另外,还可用于军事隐身建筑领域、精密仪器厂、防电磁波干扰的科研部门以及国家保密单位的防信息泄露等部门

在军事上,微波材料和红外材料用在各种武器装备上,特别是兼有两者特性的隐身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B-2隐身轰炸机 900m 表面喷涂有坚韧的弹性体吸波涂层,F-22隐身战斗机机身部分金属零件采用吸波涂层,F/A一18E/F飞机则采用密度很低且耐腐蚀性优良的新型隐身材料[14]。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目标被发现的几率,从而提高装备的生存能力、防御能力和攻击能力。等离子体隐身材料材料因其耐高温等特性主要用在航天与运载火箭上[15]。在水上作战时,潜艇和鱼雷最常用的手段,主要用声纳探测。将声隐身材料应用与潜艇上,可以减小其被发现的概率。.隐身材料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有报道研发了多种隐身效果比较好的隐身材料。报道最多的有纳米隐身材料和雷达与红外兼容的复合材料[16]。3.1 纳米隐身材料

纳米隐身材料是目前隐身材料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热点,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与众不同的特异性能[17],主要表现为具有纳米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界面效应、纳米非均匀性等特点,使其在光、电、磁等物理方面具有独特的性质,可导致微波的高磁导率、高磁损耗,实现微波的宽频带强吸收,而且具有兼容性好、质量轻、厚度薄等特点,是一 种 具 有 很大 发 展潜 力 的新一 代 隐身材料。国内外研究的纳米隐身材料主要有 :纳米金属和合金、纳米金属单层膜和多层膜、纳米铁氧体、纳米导电聚合物、纳米 SiC、纳米碳纤维吸波材料等[18]。3.2 雷达与红外兼容的复合材料

目前雷达在各种探测器中仍占主导地位, 而红外技术在侦察、捕获目标和制导技术方面也

功能材料学

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雷达和红外隐身的兼容性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19]。但由于雷达吸波材料与红外隐身材料的隐身机理不同,使得它们的性能要求相互制约。雷达吸波材料要求高吸收率,低反射率;而红外隐身材料要求低吸收率, 高反射率[]。要使同一种材料同时满足以上两种要求, 实现起来有相当的困难,大量实验发现掺杂半导体填料[20]能满足雷达与红外兼容隐身的可能性。实现雷达和红外兼容目前有两条技术途径: 一是研制一种雷达波高吸收、热红外低辐射的隐身材料;二是分别研制高性能雷达波吸收和热红外低辐射材料, 然后通过结构设计将其复合起来, 复合后其雷达波吸收性能和热红外低辐射性能仍能保持不变或变化不大[1]。

雷达波与红外兼容主要包括毫米波与红外兼容和厘米波与红外兼容。毫米波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主要用于导弹和地面武器装备的隐身;厘米波和红外兼容隐身材料主要用于军用飞行器的隐身。国内有多家单位在开展毫米波和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王智勇[21]等在毫米波吸波材料上涂覆一层红外涂料,在一定的厚度范围内,可以同时兼顾两种性能,且雷达波吸收性能基本不变。但国内对厘米波与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甚少。

4.结语

随着现代侦察和制导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及各种先进探测设备的相继问世, 要求吸波材料将来发展成为能兼容厘米波、毫米波、红外、激光等多种频谱的隐身材料, 在同一目标上使用的材料要求实现多个波段以上的多功能隐身材料一体化设计。因此,在未来的战争中, 适合一二个相应频段的吸波介质将很难金后的探测系统具有实战意义, 发展多频段高性能隐身材料技术是未来隐身材料研究的重要方向。隐身材料正向着多频谱,兼容性,智能化发展,研究“宽,薄,轻,强”的隐身材料一直是人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周馨我.功能材料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34-280.[2] 杨咏来,宁桂伶.吸波材料及其研究进展,化工进展,2009,5(21):56-59.[3] 朱冠芳,吸波材料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工业技术,2011(17):64-65 [4] 张健,张文彦,奚正平.隐身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37(4):504-507.[5]邱琴,张宴清,张雄.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2009,8:78-81.[6]游毓聪,杜仕国.热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状况.河北化工,2006 29(3):6-8.[7]张兰,王璐,刘琼.红外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21(1):5-8.[8]付 伟.飞机的光电臆身技术[J].航空兵器,2001,(4):9-13.

功能材料学 [9]费逸伟,黄之杰,孙元宝.新型热红外伪装涂料用填料中空微珠性能研究[J].红外技术,2003,25(3):55-59.

[10] 李靖宇,杜仕国,施冬梅.红外隐身涂料粘合剂的研究进展.表面技术,2009,38(4):72-74.

[11]赵锦,陈宏书,王结良.激光隐身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2011,26:78-82 [12] 卢言利,张拴勤,吕绪良.激光隐身材料的研究新进展[J].材料导报网刊,2008,5:5-7. [13]孔魏,张凯.从吸波机理探析建筑吸波材料的应用及展望[J].上海建材,2010,1:17-19.[14]哈恩华,黄大庆,丁鹤雁.新型轻质雷达吸波材料的研究应用及进展[J].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2009,3:55-59.[15] 韦萍兰,何立萍.离子体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9,5:22-25. [16] 张树华.新型雷达吸波材料的发展和与应用[J].军事技术,2004(12):25—27.

[17] 于海涛,庄海燕.纳米隐身材料胡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材料开发与应用,2011,1:82-84.[18] 张卫东,吴伶之.纳米雷达隐身材料研究进展[J].字航材料工艺,2011,3:1-4.[19] 阎宵霞.雷达/红外兼容性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J].技术物理教学,2010,18(3):46-48.[20] 马格林,曹全喜,黄云霞.红外和雷复合隐身材料——掺杂氧化物半导体 [J].红外技术,2005,25(4):77—80.

研究现状:进展 篇6

【摘要】:目的:对近年来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对临床上用于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各种指标的特点进行概述、分析和比较。结果:目前尚无一种特别有效的评估指标可单独用于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结论: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每种评估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方法。必要时,可选用多种方法对肝储备功能作综合评估。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肝脏;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53-02

肝脏储备功能是指受检者健存的肝实质细胞能发挥正常功能的总和,其结果受有效肝细胞的数量、肝细胞线粒体功能以及肝脏的血供情况等因素影响。主要反映肝脏受到各种致病因子损伤或在部分切除后的代偿能力。肝脏储备功能评估对掌握病情进展、制定手术方案、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1 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1.1血清氨基转移酶

用于肝功能检查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主要存在于肝脏,其次为心肌、脑和肾组织,肝细胞中ALT位于细胞质,其肝内浓度是血清中浓度的3000倍;AST主要存在于心肌,其次为肝脏、骨骼肌和肾组织,肝细胞中约80%的AST位于线粒体。由此可见,ALT和AST是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但不是特异性指标,如果血清中转氨酶以AST升高为主,则不一定是肝细胞受损。它们的升高程度也不一定与肝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相关,急性重症肝炎时,AST可能反而降低,所以,在确诊的肝损伤疾病中,不能独立将其作为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指标。

1.2 血清前白蛋白(PALB) 和胆碱酯酶( ChE)

PALB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载体蛋白,半衰期为1.9天,比白蛋白短(半衰期为19-21天),受肝外因素影响小,其血清浓度明显受肝功能改变的影响,对早期肝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评估肝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ChE主要由肝脏合成,半衰期短(11天),代谢受肝外因素影响小,因此ChE 活性可特异性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临床上测量的ChE主要由肝脏合成。将PALB含量与ChE 活性两项指标相结合,可敏感、特异地对肝损伤进行检测和评估,为快速、准确地评估肝储备功能提供了一种良好方法。但目前国内针对正常人群PALB含量和ChE 活性没有统一的界定值范围,且不同学者对这两项数据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给临床应用带来一定困难。

2 综合评分系统

2.1 Child-Pugh 分级

Child-pugh分级由Child-Turcotte分级改良而来,Child-Turcotte分级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Child 和Turcotte 于1964 年提出。将白蛋白、胆红素、腹水、肝性脑病和营养情况5 项指标作为评分标准,每项指标分为3 个级别,分别记1 分、2 分、3 分,将5项指标得分的总和作为肝功能分级的标准,5~ 6 分记为Child A 级,7~ 9 分记为Child B 级,10 分及以上记为Child C 级,等级越高,肝脏储备功能越差,手术风险也就相应越高,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尤其是營养情况这一指标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很难进行统一把握。

2.2 终末期肝病模型

目前在临床肝移植治疗方案中,多采用MELD评分进行肝储备功能评估。其优势是: (1)减少了主观性指标,参数变得更客观,具有合理的统计学与临床意义,同时用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取代了PT,使得实验室内或实验室间测量误差减小,具有很好的客观性及可比性 (2)MELD 评分引入肌酐指标,能敏感的反映肾脏受损害的程度 (3)评估病情范围增宽,更灵敏地反映病情发展变化。

3 肝功能定量试验

3.1吲哚氰绿( ICG) 法

ICG试验是一种动态评估肝功能的检测方法。ICG 是一种合成的三羰花菁类染料,经静脉注入机体后,被肝细胞高选择性地摄取,排入胆汁经肠道通过粪便以原形排出,不被肝外组织吸收,不参与肠肝循环及生物转化,无毒副作用。钱刚等的研究指出: 血浆清除率( K 值) 和15 分钟潴留率( R15) 的测定结果与临床上Child-Pugh 分级有良好负相关性[1]。潘飞等研究指出: K 值与MELD 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R15与MELD 评分有明显正相关性[2]。3.2 利多卡因代谢试验(MEGX)

MEGX 的检测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用于检测肝脏储备功能的较好方法, 因其准确、快捷的特点, 在国外已被应用于临床肝脏外科领域,尤其被用作决定等待肝移植术先后顺序的标准。利多卡因清除率由下列三个因素共同决定: (1) 有活力的肝细胞数 (2) 肝细胞色素P-450酶的活力 (3) 肝血流量。MEGX 试验在临床肝移植领域被应用于供体肝功能评估、受体术前肝功能检测、受体术后肝功能监测等过程。供者MEGX> 50μg / L, 移植后受者的存活率更高, 并能排除最危险的原发性无功能的供肝。

4 影像学检查

4.1 CT灌注成像

目前对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缺乏兼顾形态和功能两方面的定量指标, 而且肝硬化病情分度国内亦无统一标准。广西医科大学刘剑仑、苏丹柯等人完成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硬化储备功能的评估研究显示[3],根据CT形态学改变将肝硬化划分为轻、中、重度三级, 并同时与Child-Pug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表明, 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显著相关(r=0.891,P=0.001)。说明肝脏CT灌注不仅能反映肝硬化病变的程度,而且可对肝脏的储备功能进行评估。

肝脏CT灌注成像在判断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方面能够兼顾形态和功能二者, 且具有客观、定量的优点, 因此有可能成为肝硬化肝脏储备功能有效的评估手段, 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4.2 MRI

MRI 能够精确的监测肝脏体积变化。MRI肝脏体积重建可以测量脂肪含量。研究显示Gd-EOB-DTPA 磁共振增强可以用来作为肝功能的定量检测方法。在磁共振增强成像中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与肝脏增强有显着相关性,血清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可以预测肝胆相肝脏增强。从Gd-EOB-DTPA 动态增强磁共振示踪动力学分析获得的细胞内吸收率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评估肝功能指标。磁共振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方法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小结与展望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多种多样,每种评估方法各有其优缺点,目前尚无一种特别有效的评估指标可单独用于肝脏储备功能评估,临床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方法。必要时,可选用多种方法对肝储备功能作综合评估。同时,建立一个全面的肝脏储备功能综合评分体系对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肝病预后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刚,吴宝灵,余海滨,等. 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在肝硬化诊疗中的临床应用[J] . 实用临床医学,2009,10 ( 1) : 22 - 23.

[2] 潘飞,陈大志,盛勤松,等.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和MELD 评分[J] . 肝胆外科杂志,2008,16 ( 6) : 440 - 441.

数字标准脑研究现状和进展 篇7

关键词:脑图谱,数字标准脑,形态学测量,人类脑计划

脑是人体结构中最复杂的器官之一,是协调和管理人体机能的高级指挥中心,研究脑的结构和功能对认识脑和治疗脑部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断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脑磁图(Magneto Encephala Graph,MEG)等多种可以显示人脑三维结构和功能的数字化仪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人脑结构及功能的数字化信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研究。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计算人脑结构可视化和虚拟现实得以实现。数字标准脑(Digitized Standard Brain)就是应用数字图像、图形以及现代计算技术,采用人体解剖学和/或现代影像学方法,获取人脑解剖结构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上建立的全数字化的人脑真实结构的三维模型。将此模型作为一个基础数据平台,可应用于与人脑结构和功能有关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目光转向了数字化标准脑的研究。这些

通讯作者:李坤成研究的目的在于将反映脑功能的神经信息融入含有结构和功能的标准脑中,从整体水平破解人类思维、意识起源的奥秘以及疾病发生的机制,从系统水平研究脑、认识脑、保护脑和开发脑。

目前,国内外科学家应用解剖、影像技术等综合方法完成或正在完成的有关人脑结构和功能标准脑的研究结果:

1 尸体标本的数字化标准脑的研究现状

1988年法国科学家Talairach[1]对一个56岁法国妇女尸体脑切片进行研究,通过对获取的体数据经3D分割处理,加上解剖标识,建立了三维脑解剖图谱,但此图谱的空间分辨率较低,不适于多角度观察,同时它是在假定脑对称的前提下完成的,因此在接近前联合的脑区较准确,在靠近大脑新皮层和两脑半球高度非对称脑区(如颞叶)正确性明显下降。德国汉堡研究组的科学家[2],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所的Collina[5]和美国的Kikinis[6]等将MRI数据、解剖标示数据和3D可视化技术相结合,得到了第一个真正的数字化人脑图谱,实现了人脑结构的可视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教学。目前韩国、中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也纷纷启动可视人计划(包括标准大脑的建立),应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采用人体解剖学和现代影像学方法,用高精度、高分辨组织切片光学照相,获取人体解剖结构数据信息,在计算机上建立起全数字化尸体标本真实结构的三维模型,实现了人体解剖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但这些脑图谱只具有个别尸体的形态结构信息,缺乏人群的广泛代表性,同时,尸体通过固定、冷冻等处理后,其结构必然与活体存在差异;此外,应用“可视人”数据时,必须将之作为标准与活人数据进行精确配准,由于人类存在个体解剖差异,如何将这些数据集通过空间变换进行配准,以实现标准数据集与个体数据集的对应映射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尸体标准脑不能反映活体的功能,难以满足现代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需要。

2 活体数字化标准脑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各国科学家和研究者都把目光转向了活体“标准脑”模板的研究。法国科学家Herve[7]等通过对662位63岁至75岁健康老年人进行MRI磁共振脑扫描,将获得的大脑图像数据集进行分割、重建和形态学测量,分析数字化脑结构模板创建及其功能的研究方法,探索老年男性和女性在脑灰质、白质、脑室、脑池体积等方面的区别,以及与年龄和老年性脑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老年性疾病与部分脑结构的体积变化和年龄分布存在规律性,揭示了脑结构变化与部分脑疾病的关系,但该研究在年龄段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对结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德国[8]和美国[9]科学家也都通过获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健康志愿者脑部MRI图像数据集,经分割处理和三维重建后,对不同脑部结构(脑灰质、白质、脑脊液间歇等)数字化模型进行体积等多种参数的测量与分析,用于脑萎缩等老年性疾病的研究,并取得了具有临床意义的结果。

此外,亚洲各国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也积极参与到该领域的研究中。2003年初日本东北大学未来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从众多实验对象的大脑图像中筛选出不同年龄段的“标准脑”,人们可参照它判断自己的大脑是否健康,并有助于瞬间发现病灶,对脑中风进行更加客观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的帮助。韩国科学家[10]对78位不同年龄、性别,右利手,脑功能正常的志愿者进行MRI和PET图像的采集,并将其按性别、年龄分为年轻组和年长组,建立不同组别的标准脑模板及其相关参数,从而得到该国正常人群大脑半球平均长度、宽度、高度等参考值,该研究还与基于高加索人种标准脑模板比较,发现不同种族人群的大脑在形态和大小上具有差异性。该研究对亚洲标准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今后更加准确地进行三维立体结构标准化和解剖学定位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但在样本量、年龄段分组细化程度、筛选原则、算法研究、不同脑结构模板的建立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发展空间。

中国是占世界人口1/5的超级人口大国,拥有大量国际一流的医学影像设备,每天有大量的脑结构检查和脑功能研究,在医学实践与研究活动中,经常需要参考正常脑结构和脑功能的影像信息,但是,我国各医疗单位涉及医学影像信息的医疗、科研和教学项目,各自建立的脑局部结构参考图像设计标准不统一,互不兼容,且规模较小,由于没有统一的正常中国人标准脑结构和脑功能影像做依据,我们只能将中国人的脑功能图像融合到Talairach图谱上,Talairach图谱反映的是个体数据,并且是在桌面工作站上做体绘制,无法实现交互式操作,不能对这些数据作新的算法研究,同时,东、西方人种存在差异,这必将导致脑功能定位的误差。因此,亟待建立一个正常中国人三维立体的、活体结构和功能性“标准脑”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同时,建立中国正常人标准脑信息平台并与国际数据库接轨,将填补全球“人类脑计划”中无中国人标准脑的空白,将是我国科学家积极参与全球“人脑计划”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Talairach j and Tournoux P.Co-plannar stereotaxic atalas of the human brain[M].Thie me Medical publishers,Inc.New york.1988.

[2]Hohne KH et al.A3D anatomical atlas based on a volume model[J].IEEE Comput.Graphics Appl.1992(a);12:72-78.

[3]Pommert A et al.Symbolic modeling of human anatomy for visualization and simulation[J].IEEE:Visualization in Biomedical Computing.1994;2359:412-423.

[4]Tiede U et al.A computerized three-dimensional atlas of the human skull and brain[J].Am.Neuroradiology,1993;14(3):551-559.

[5]Collins DL et al.Model based segmentation of individual brain structures from date.IN:Robb,R.A.(ed):Visualiza-toin in Biomedical Computing,Proc,SPIE1808,Chapel Hill,NC,1992:10-23.

[6]Kikinis R et al.Computer assisted interactive three-dimen-sional planning for neurosurgical procedures[J].Neurosuro-surgery.1996;38(4):640-651.

[7]Lemaitre H,Crivello F,Grassiot B et al.Age-and sex-re-lated effects on the neuroanatomy of healthy elderly[J].NeuroImage,2005,26(3):900-11.(下转第86页)

[8]Kovalev VA,Kruggel F.A new method for quantification of age-related brain changes[J].2004;3(3):770-773.

[9]Smith CD,Chebrolu H,Wekstein DR et al.Age and gen-der effects on human brain anatomy:a voxel-based mor-phometric study in healthy elderly.Neurobiol Aging[J].2007,28(7):1075-87.Epub2006Jun13.

[10]Lee JS,Lee DS,Kim JS,et al.Development of KoreanStandard Brain Templates[J].Korean Med Sci.2005Jun;20(3):483-488.

[11]李坤成,陈楠.建立正常中国人结构和功能“标准脑”的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3):41.

改性淀粉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篇8

淀粉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近年石油价格一路上扬,使得以石油为原料的高分子类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淀粉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改性产品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普通塑料,而有着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可以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问题[1]。

改性淀粉以天然淀粉为原料,在其原有性质基础上,经过特定的化学物理处理,改良其原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皮革、造纸、石油、纺织、食品、医药等行业,并且有望以改性淀粉制备纤维,从而大大地扩大了改性淀粉的应用范围[2]。

1 淀粉的结构

淀粉颗粒近似球形,一般尺寸是1~100nm,结构比较紧凑,不溶于冷水。淀粉有直链、支链之分,它们含量比例由淀粉的来源不同而各异。直链淀粉主要是线形的α-葡聚糖,含有大约99%的α-(1→4)糖苷键和1%的α-(1→6)糖苷键,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105~1×106[3]。支链淀粉的分支度很高,含有大约95%的α-(1→4)糖苷键和5%的α-(1→6)糖苷键,分子质量较直链淀粉要高很多,大约1×107~1×109。它们的分子结构见图1。

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

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晶体,A-型多晶型物、B-型多晶型物和C-型多晶型物。直链淀粉是以双螺旋结构而存在,由6个残基组成一个螺距,每0.35nm上升一个单体[4]。由于α-葡聚糖是双螺旋的,所以螺旋的真正重复长度只有1.05nm[5]。A-型多晶型物双螺旋核心是一条双螺旋链,而B-型多晶型物的核心中则是水,C-型多晶型物现认为它是一种A-型和B-型的混合物。

2 淀粉改性方法

天然淀粉具有易腐败、老化、不溶于冷水、抗剪切性能低、加热糊化后增稠并且热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扩宽淀粉的应用范围,人们将淀粉进行改性,使其具备了天然淀粉所不具备的性质。淀粉改性主要有物理法改性和化学法改性。

2.1 物理改性

淀粉的物理改性是指通过热、机械力、物理场等物理手段对淀粉进行改性。淀粉的物理改性主要有热液处理、微波处理、电离放射线处理、超声波处理、球磨处理、挤压处理等[6]。通过物理改性,天然淀粉的很多物化性质都得到明显的改善,产品应用范围得到扩大。由于物理改性没有添加任何有害物质,所以通过物理改性的淀粉作为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近年来,各种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为淀粉的物理法改性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2.2 化学改性

淀粉分子上带有大量的羟基和糖苷键,是化学反应的活性中心。淀粉的化学改性主要有酸改性、氧化改性、糊精化、交联改性和引入稳定取代基法。

2.2.1 酸改性

酸改性淀粉是在低于糊化温度时,用无机酸处理淀粉浆液而得到。使用这种改性方法时,α-葡聚糖的水解可以被很好地调控,可以得到比原淀粉黏度更低的淀粉。因此也称之为“酸变稀”淀粉,有着很好的流动性,且随着处理程度的加深流动性加大[7]。

常见的酸处理方法有湿法、半干法和非水溶剂法。由于酸处理淀粉有相对低的黏度和分子质量等性质,因此可用于软糖、淀粉果冻等食品工业,造纸工业中的表面施胶、改善适印性等。

2.2.2 氧化改性

氧化改性是淀粉分子在氧化剂作用下,葡萄糖单位上的C6位上的伯羟基,C2、C3上的仲羟基被氧化成醛基或羧基。常用氧化剂有次氯酸钠、过氧化物、高锰酸钾等。羧基的引入,使得分子之间的距离加大,阻止了分子中的氢键形成,从而使之有易糊化、黏度低、凝沉性弱、成膜性好、膜的透明度及强度高等特点。

氧化淀粉用途广泛,可用作食品工业中的低黏度增稠剂、代替植物胶用于果胶、软糖、酱类制品生产加工中;在造纸工业中,可用作施胶剂和胶粘剂,改善印刷适应性、提高纸张强度和纸张生产效率。

2.2.3 糊精

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中,通过对淀粉的热转换可以获得3种类型的糊精:白糊精、黄色或淡黄色糊精,以及英国胶(British gum)。这些产品可以广泛用于胶黏剂、结合剂、载体、包衣及包胶囊剂等。

2.2.4 交联改性

交联淀粉是淀粉上的羟基与多官能团物质的反应而制得。在反应中,淀粉的羟基与交联剂发生醚化、酯化反应。常用的交联剂主要有三偏磷酸钠和三氯氧磷,这2种交联剂都是无毒的,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纺织、造纸等工业领域。

2.2.5 引入稳定取代基

在淀粉的羟基上引入一些官能团,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糊化温度,并且赋予其许多改性前所不具有的性质,广泛应用于造纸业、纺织业、医药、石油、食品业等领域。常见的稳定取代的淀粉有乙酸化淀粉、辛基琥珀酸钠盐淀粉、羟丙基化淀粉醚等。

化学法改性使淀粉从分子层次发生了改变,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天然淀粉的性质,极大地扩宽了淀粉的应用范围。然而目前所常见的改性淀粉多为低取代度改性物,发展高取代度改性物和在淀粉上引入新的基团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3 改性淀粉的用途

变性淀粉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天然淀粉水溶性差、乳化能力和胶凝能力低、稳定性不足等缺点,从而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中。

3.1 制革

淀粉通过氧化作用后可以得到双醛淀粉,双醛淀粉是一种多醛基化合物,可以与皮革中蛋白质的氨基、亚氨基物质发生交联,因此可用来鞣革[8]。另外改性淀粉还可以作为填充剂、涂饰剂。

3.1.1 复鞣剂

铬鞣剂具有优异的鞣革性能,使用方便,一直在皮革生产中占有主要地位。但是,铬鞣剂价格昂贵、使用率低,而且排出的废液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淀粉是一种来源丰富、可生物降解、环境友好的材料,有望取代铬鞣剂。

改性淀粉用作复鞣剂在国内外已有广泛的研究。吕生华[9]等,用经过酶适当降解的淀粉与乙烯基类单体接枝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改性淀粉复鞣剂,对降低制革工业污染具有积极意义。Y. Nayudamma 等人研究了双醛淀粉与胶原的交联作用,在研究了双醛淀粉鞣后的胶原中自由羰基数目的变化,以及双醛淀粉与氨基酸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双醛淀粉鞣制的机理,可能是双醛淀粉与碱性基团和酰氨基作用,发生交联[10]。

3.1.2 其他用途

淀粉的接枝共聚物在涂饰上的应用也有过报道。聚氨基甲酸酯等与淀粉接枝共聚可得到一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可用于合成革涂饰,能改善革的柔软性、透水汽性、手感、物理机械性能等。此外淀粉还可以用作填充剂,所制备的皮革柔软、丰满,但是却容易发霉。通过对淀粉改性,提高其稳定性后有望作为填充剂。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提倡生态制革,而改性淀粉的可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恰恰迎合了时代的需求。特别是改性淀粉在鞣制方面的应用,可以极大地减轻环境污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淀粉改性产物一定在制革工业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3.2 造纸

淀粉及其改性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造纸工业。淀粉及其改性产品在造纸过程中的用量,仅次于纤维素和矿物填料,全球的造纸工业每年大约需要500万t,约占纸和纸板总产量的1.5%。在造纸精细化学品中,淀粉及其改性物占80%~90%(以质量计)。

在造纸工业中淀粉及其衍生物主要用于湿部添加剂(起到增强、助滤、助留的作用)、纸张表面施胶(起到提高表面强度和改善印刷性能)、涂布加工纸(起到提高印刷效果)、层间黏合剂[11]。

3.3 可降解塑料

由于天然淀粉分子间强烈的氢键作用,在加热时不能塑化,难以加工成有实用价值的制品。为了改善其加工性能,常采用加入增塑剂,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憎水基团等方法。淀粉级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分为3类,即淀粉填充塑料、淀粉共混塑料和全淀粉塑料,现在研究比较多的合成降解塑料方法是将淀粉或其改性物与普通的聚合物共混。

3.4 污水处理

淀粉改性絮凝剂在我国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淀粉絮凝剂的合成通常是通过淀粉上羟基的酯化、醚化和氧化等方法实现的。淀粉的阳离子化、阴离子化和制备两性絮凝剂,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种类,除此之外,还有在淀粉分子上接枝共聚的方法。

3.4.1 阳离子化淀粉改性絮凝剂

阳离子型淀粉衍生物絮凝剂,可以与水中微粒起电荷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使微粒脱稳、絮凝,有助于沉降和过滤脱水。因此,阳离子淀粉对白土、矿石、矿泥、煤、纤维素、污水淤渣及淤泥悬浮液等带负电的悬浮物,都有很好的絮凝作用[12],而且使用pH范围宽,用量少。阳离子改性淀粉通常以醚化法制备。

D.Sableviciene等[13,14]以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醚化剂,合成高取代度马铃薯阳离子淀粉,处理50g/L的高岭土的浊水,试验取得了成功。S.Pal等[15]合成了一系列阳离子淀粉,对硅土悬浮物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裘兆蓉等[16]合成了一种高密度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该絮凝剂相对分子质量为66万时,对石油污水的澄清效果比相对分子质量为800万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效果好。

3.4.2 阴离子化淀粉改性絮凝剂

阴离子改性淀粉通常以酯化、交联等方法制备,这种絮凝剂在重金属废水处理、矿物浮选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7]。

淀粉与磷酸盐反应可以制得淀粉磷酸酯,它是一类性能良好的阴离子型絮凝剂,在污水处理、浮选矿、细煤粉回收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淀粉在碱性介质中与二硫化碳发生磺化反应后,可得到淀粉黄原酸酯,也可以通过将淀粉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再用氢氧化钠、二硫化碳、硫酸,在常温下处理得到。淀粉黄原酸酯可以用于电镀、采矿、黄铜冶炼等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的去除,如对铬、镉、镍、铜、汞等的脱出效果明显,且其使用条件宽松pH值3~11,用量也比较少[18]。张淑媛[19,20]将淀粉黄原酸酯用来处理含镍电镀废水,镍脱除率达到95%以上,镍残余质量浓度小于0.2mg/L。用交联淀粉磺酸酯处理含铬的电镀废水,铬脱除率大于99%,残余浓度小于0.1mg/L,且残渣稳定,不引起2次污染。另外,这种絮凝剂也可以作为性能优良的阻垢剂使用。

3.4.3 两性淀粉絮凝剂

两性淀粉絮凝剂是同时具有阳离子和阴离子特征基团的改性淀粉。由于同时含有2种特征基团,所以具备单一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淀粉所没有的性质。可以用于阴、阳离子共存的体系,且抗酸、碱、盐性好,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在染料废水脱色、污泥脱水、金属离子螯合剂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

两性淀粉通过将淀粉与阴、阳离子基团反应而制备。阴离子基团一般为羧基、膦酰基和磺酸基,阳离子基团一般是季铵盐基团。邹新僖[21]用环氧乙烷交联淀粉,再与氯乙酸和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分别进行阴、阳离子化反应,制备了两性淀粉螯合剂,它对阴离子和重金属离子均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较高的吸附容量。王杰等[22]以天然高分子植物粉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接枝共聚和Mannich三步反应,合成了两性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对造纸混合污泥的絮凝脱水性能优异。马希晨[23]等以淀粉为基材、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等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采用四元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同时具有阴、阳离子基团的两性高分子絮凝剂。

3.4.4 淀粉接枝共聚絮凝剂

淀粉的接枝共聚物一般是通过引发剂、辐射引发[24],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常用的单体有丙烯酰胺、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等。常用的引发剂有过氧化物、偶氮化物、高价态的过度金属离子等。这种絮凝剂有比其他絮凝剂更大的表面积,在桥联上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用于高矿化度油田废水、废纸脱墨废水、牛奶污水、印染污水、造纸污水等的处理。

3.5 医学用途

由于淀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淀粉及其改性物在医疗卫生方面有潜在的利用价值。淀粉及其衍生物可以用来制备药物缓释剂和组织工程支架。淀粉的溶胀性能、溶解性能、凝胶作用、流变学性能、机械性能和被酶消化的特征等,都是影响淀粉在医用领域应用的主要原因[25]。为了改善淀粉的这些性能,要将淀粉进行官能团改性或用等离子体处理,也可以将淀粉改性后与其他材料共混[26,27,28]。淀粉分子上有许多的羟基,这些羟基可以用来携带某些药物,减缓药物的释放,可以制备药物缓释剂[29,30]。

淀粉通过物理、化学改性和与其他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复合,有望制备组织工程支架,医用的可降解纤维,整形修复材料等等。

4 结束语

研究现状:进展 篇9

然而, 国内学术界、企业界、银行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对于物流金融相关概念的混淆已影响到物流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在物流金融活动中, 相关主体包括资金需求方 (中小企业) 、放贷方 (银行) 、物流企业三者间的法律、商业关系、业务模式如何定义?风险如何控制?各自相应的业务模式如何进一步拓展提升?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对物流金融概念、现阶段业务需求和趋势进行深入总结与剖析, 建立起规范的理论分析框架, 并在市场实践中逐步探索适合银行、中小企业、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

1 对物流金融相关概念的研究与探讨

1.1 物流金融的相关概念及理论脉络

早在公元前2400年, 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就出现了最早的谷物仓单, 英国最早的流通纸币也是可以兑换的银矿仓单。“物流金融”在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更加广泛。作为跨国物流巨头的UPS公司甚至在2001年5月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 将其改造成UPS金融部门, 由UPS金融公司推出包括开具信用证、兑付出口票据等国际性产品和服务业务, 获得可观手续费的同时, 也揽下了沃尔玛和东南亚数以万计的中小出口商的出口清关、货运等业务。

国内文献中首次提出“物流金融”概念的是邹小芃、唐元琦 (2004) , 他们认为物流金融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 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 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

资金和信用 (物流领域中) 的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结算、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 收购兼并与资产重组、咨询、担保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 它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物流和金融的紧密融合能有力支持社会商品的流通, 提高全社会的福利[1,2]。

同一时期, 国内学者提出了不少与“物流金融”密切相关的概念, 如“融通仓”、“物资银行”、“物流银行”、“货权融资”、“库存商品融资”、“金融物流”、“保况仓”等。这些概念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物流金融的部分特征。陈淮 (1987) 较早提出了构建物资银行的设想, 主要探讨通过如何通过物资银行完成物资品种的调剂和串换。[3]1997年8月18日成立的华夏物行, 为解决国有企业的大量库存产品问题, 尝试以“易货额度”这一创新的支付手段为成员单位提供融资服务。由于计划经济的操作模式、信用短缺的市场环境等时代限制, 这一具有“物资银行”特征的项目最终失败。

然而, 这一重要实践却揭示了物流金融的最终目的, 是要加速供应链中的商品流通, 盘活实物型态的库存资产。随着物流概念引入和物流业的持续进步, 更具市场经济特征的物流金融概念被陆续提出, 如表1-1所示。

由上表可知, 国内学者对物流金融各种概念的讨论, 基本围绕着货权的质押行为而展开。在基本面上, 可将物流金融 (包括相关概念) 视为银行向货主企业所提供的一种金融产品。物流金融实质上是金融与物流两个基本概念的嫁接, 是以银行为主, 在其金融业务中引入了物流企业这一主体, 通过三方达成的协议而使货物质押行为得以实施。以此而言, 物流金融并不是一个物流概念, 而是金融领域内一类特定业务的通称。

1.2 物流企业的角色与衍生的物流监管概念

根据文献甄别结果, 国内学者所讨论的物流金融模式更多体现了银行业务创新的特征。而对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中的角色及其业务模式, 罕有相关研究。

根据可质押货物品类不同, 物流金融向相关行业的纵深发展离不开配套的物流标准化服务, 这种服务通常只有那些拥有全国性运作网络、信誉好、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物流企业才能提供。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是属于物流金融服务, 理论界目前仍有许多争议。但从实践中看, 国内物流企业所提供的各类服务都是由仓单质押业务逐步发展起来。随着质押货物品类的拓展, 物流企业为了更好地履行质物监管职能, 逐步发展出了专门面向质押物的一套作业模式、关键流程、风险控制标准和管理体系。物流企业的操作主要是满足银行控制放贷风险的需求, 以此而言, 现阶段作为银行委托代理监管的物流企业, 与银行之间实质上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客户关系。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的监管, 帮助银行控制风险, 为银行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提供多层次、多环节的物流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 物流金融的服务对象实际上是需要融资的中小企业, 而不是物流企业本身。从质押融资方角度, 它需要银行为其开展业务提供授信、贷款等融资服务, 本身并不需要物流企业介入。物流企业能否为其提供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服务属于另一层面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 物流企业提供的是一种对质押实物进行控制的物流监管服务。这里提出的物流监管概念, 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受银行委托, 对客户质押给银行处于仓储、运输等物流状态的货物 (商品) 进行监管, 保证质押物始终处于银行的有效控制之中并满足客户物流需求的服务。通过代理银行监管质押物, 争取向客户提供仓储、运输、报关、配送等物流服务, 努力实现物流服务和监管服务一体化, 是物流监管的未来发展方向。

物流监管为银行提供的服务包括: (1) 资信和管理保证; (2) 实物 (商品) 监督管理和实际控制; (3) 物流状态信息服务。为融资方提供的服务包括: (1) 协助融资服务; (2) 物流服务; (3) 信息服务等。

1.3 物流监管的主要业务模式

物流监管在中国还是一个崭新的商业活动, 有关业务模式仍在探索过程中。已开展的物流监管业务, 按质物的物流环节可分为: (1) 仓储质押监管。指货物的监管只限在仓库、堆场等仓储区域; (2) 指货物的监管环节不但包括仓库、堆场, 还包括运输、报关、配送等多个物流环节。

按质物放货控制方式则可分为: (1) 核定货值监管。指银行根据贷款额和质押货物的价值确定质押货物的控制定额, 实际存货总价值超过定额部分的货物, 货主可以直接与仓储企业协商提取, 实际存货总价值低于和等于定额的部分, 必须根据银行指令才能放货; (2) 非核定货值监管。指所有质押货物的提取、放行等处置, 都必须根据银行的指示操作。

物流监管业务操作依据物流企业、银行间所签订的业务合作协议, 和对应三方的监管协议范本进行。目前, 国内物流监管基本上处于初级阶段, 大多数业务为单一环节质押融资, 没有形成网络。从趋势看, 正在向物流监管的中级阶段发展, 特征是将操作层次的物流与贸易 (国内、国际) 结合, 上游与下游企业结合, 形成物流 (供应链) 融资。基本操作模式及流程如图1-1、图1-2所示。

2 中国物流金融业务的实践应用和进展

2.1 国外物流金融业务开展现状

国际上, 不管是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大型制造企业, 或者是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业务的大型物流企业, 承担供应链资金流服务的金融企业都积极参与了物流金融活动。在物流金融活动中, 这些企业既强化了自己的竞争地位, 又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世界物流巨头如马士基、UPS都是物流金融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物流金融已经成为这两个超大型公司的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在金融服务领域, 法国巴黎银行、荷兰万贝银行等对大宗商品提供融资服务、以销售收入支付采购贷款等服务。2004年, DHL开始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关税融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 世界各国在供应链上的竞争日益加剧,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政策的逐步开放, 物流金融不仅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 而且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

2.2 国内物流金融的实践应用与发展趋势

国内物流金融最初起源于银行金融业务的创新实践。推动创新的基本动力是广大中、小企业迫切的融资需求。21世纪企业间竞争是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然而在供应链中,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最薄弱的一环, 直接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一方面, 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担保措施, 难以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 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还来自于供应链内部的权利义务失衡。在特定商品供应链里, 核心企业通常占绝对优势, 对上下游配套的中小企业在交货、价格、账期等方面要求苛刻, 使得配套的中小企业资金十分紧张。

据UPS发布的年度《亚洲商业监察》报告显示, 2005年全国中小企业有近11万亿元的存货、应收账款。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表明, 国内动产抵押情况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现实。一则, 大量动产资金闲置与广大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实同时并存, 造成尖锐矛盾;二则, 不动产资源枯竭与担保过分依赖不动产的矛盾造成了以下后果: (1) 担保资源更加稀缺, 信贷环境趋紧; (2) 企业更加依赖不动产获得融资, 金融机构更加依赖房地产, 加大了银行风险; (3) 缺乏不动产的中小企业贷款更难; (4) 农民贷款难问题更加突出。

有鉴于此, 国内一些有远见的银行开始尝试探索物流金融创新, 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以深圳发展银行为例, 1999年开始涉足、探索、尝试货押和票据业务;2001年正式出台动产与货权质押授信业务管理办法;2002年根据管理办法, 进一步整合推出了8项创新产品, 以“深发票据”、“深发货押”为主, 奠定了供应链贸易融资业务的产品雏形;2003年推出“1+N”供应链融资模式, 既包括大型核心企业“1”, 也包括上下游配套企业“N”, 还包括“1+N”整体供应链;2004年推出了“代理贴现”;2005年“面向中小企业”、“面向贸易融资”实现战略转型, 至此, 其“金融-物流”合作平台基本建成;2006年开始整合全链条贸易融资产品和服务, 在全国范围推出了“深发展供应链金融”品牌。

另一方面, 物流企业的进入为物流金融业的持续发展开辟了坦途。传统的质押融资是两方契约, 在这种契约关系下, 银行对质物的占有不可避免会遇到实施障碍: (1) 银行缺乏仓库存放借方企业出质的设备或其他货物; (2) 借方企业用于质押的物品对其产销供应链的运行有很大影响, 要求金融机构在实现对质物占有权的同时尽量降低对借方企业正常产销活动的影响。物流企业的存在, 延长了银行的服务之手, 物流企业的管理、控制和服务水平直接成为决定物流金融业务能否开展和开展方式、灵活性、融资效率、风险管理的核心。

调查显示, 目前, 国内物流金融合作逐步由各地零散的中小物流企业、银行的下属支 (分) 行或分理处向拥有全国性物流网络的大型物流巨头与各银行总行之间的战略合作转移, 一些实力较弱的物流企业将被迫退出该市场。物流金融的持续发展要求实现集约、标准化管理。国内一些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 如中外运、中储、中远等企业通过与国内各大银行签订总对总的战略协议, 下属物流企业与各地银行的下属分支机构, 按照规范的合同范本进行业务操作, 使物流金融业务迅速成为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并获得了更大的战略发展空间。

例如,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 (集团) 总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外运集团) 于2004年开始在其下属非上市和存续公司推动仓单质押业务。此前, 仓单质押只是部分下属公司的零星业务, 并没有纳入战略层面加以推动。通过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至2006年末, 集团仓单质押业务的市场份额已占全国第一。2005年, 中国外运集团 (包括股份公司) 仓单质押业务累计监管货物总值超过177亿元, 监管业务相关的收入达4 267.6万元, 有18家地区公司开展了仓单质押业务, 业务收入和开展业务的公司数量预计比2004年增长一倍 (2004年未专门统计) ;2006年累计监管货值456亿元, 较2005年增长157%, 监管业务收入达8288.66万元, 较2005年增长93%, 协助银行实现授信200亿元, 在18个地区协助300多个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如图2-1、图2-2所示。

1999年即开始首笔仓单质押业务的中储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2005年质押融资规模达60亿元, 2006年达100亿元, 旗下的中储股份2005年仓单质押规模接近50亿元, 仓单质押收入近1 000万元。

从全国情况看, 质押监管市场还是一个新兴市场, 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2007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将达73.9万亿元, 同比增长23.8%, 明显高于同期GDP增幅。在上述增长中, 80%的贡献来自中小型企业。中国商品融资监管市场的规模应该达到6 000亿元以上。随着《物权法》的颁布实施, 国内巨大的信贷资源将逐步获得开发, 煤炭、钢铁、五金、汽车、纺织、造纸等行业将成为物流金融业的重点开拓领域。可以预计, 中国物流金融市场将进入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 国外著名银行、跨国物流企业将陆续进入。

未来物流金融服务将呈现以下特征: (1) 由静态质押向动态质押发展; (2) 从流通业客户向生产型客户发展; (3) 从现货质押向买方信贷发展; (4) 从自有仓库内监管向库外监管发展; (5) 从单一环节向供应链全过程发展。

3 中国物流金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尽管物流金融带来可观的效益, 但是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要面临诸多风险。当前阻碍物流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 仍然是银行与物流企业两者在业务操作中如何建立科学规范、适用的风险管理体系的问题。

由于风险主体之间风险与收益不对等[4], 流动资产评估体系没有完善体系, 银行对物流金融信贷业务经验不足, 风险管理方法跟不上, 导致现有的风险防范制度和规定往往和企业供应链高效、敏捷的运作要求不一致。从银行角度而言, 一方面要选择资信优秀、责任意识强、实力强大的专业物流企业作为其代理, 帮助实现对质物的占有, 并履行保管、监控质物责任。另一方面, 银行往往通过制定严格规定, 最大限度地规避潜在风险, 不可避免会将部分风险责任转嫁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一方面要根据银行指令进行放货操作以规避风险, 另一方面需要为企业客户提供便利、快捷的物流服务, 有时会处于两难境地。例如, 对质物在数量和价值上的控制, 由于不同品类的质押物物理特性不同, 本身处于动态流转过程, 其权属也在不断变化, 对其盘点所需的时间与人力差异极大, 监管模式也各自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客户、物流企业如何就风险控制达成一致, 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物流金融的风险基本包括:①内部管理风险;②物流风险;③社会风险;④法律风险;⑤信用风险等。[5]风险防范体系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方面因素:

一是对法律关系的评估。包括:①借款方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②借款方 (或担保人) 与银行之间的质押关系;③银行 (或借款方、担保人) 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仓储 (或物流) 关系。

二是考察借款方的资信。重点关注:①经营状况是否良好;②经营模式是否合理;③业务操作是否规范。

三是弄清质物的权属。存在两种风险:①担保人以自己无所有权或者处分权的财产出质;②质物上设定有优先质押权的权利。在此情形下, 对于质物的权属审核十分必要。

四是评估贷款借新还旧的影响。法律上贷款借新还旧是合法的, 但是它会对质押合同的效力产生影响。

五是重视质物监管操作。对质物的占有是质押合同生效前提。为防止虚假仓单、虚构质物、质物偷梁换柱, 需要关注以下要素:①质押合同;②代管协议;③仓单抬头;④监管标牌。

六是关注质物价值变化。通过质物价值评估, 掌握质物的市场价值波动情况, 预先规避风险。

随着物流金融规模迅速扩大, 零星操作逐渐让位于集团式整体运作, 质押银行更加关注质物信息的及时获取。实际上, 物流金融业务中的许多风险来源于银行、客户和物流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推动国内物流金融业向更高阶段发展, 首先要解决监管信息的透明化问题。目前, 在国内部分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要求下, 中外运、中远等大型物流企业已开始着手开发质押监管信息系统。通过为银行与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和操作信息, 进而建立起物流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邹小芃, 唐元琦.物流金融浅析[J], 浙江金融, 2004, (5) .

[2]邹小彭, 唐元琦.物流金融:物流研究的新领域[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 (17) .

[3]陈淮.关于物资银行的设想[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987, (3) .

[4]储雪俭, 梁虹龙.对发展物流金融中信贷风险防范的思考[J].物流技术, 2005, (2) :106.

缓/控释肥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篇10

化学肥料因其速效、高产及施用方便,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占据了农用肥料的绝大部分。但化肥的利用率低,且肥效逐年下降。据文献报道,国外氮肥的利用率为35%~60%,钾肥为60%~80%,磷肥为20%~50%。我国尿素利用率为28%~32%碳酸氢铵的利用率为20%~25%,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钾肥的利用率为35%~60%[1]。化肥的增产效果也逐年下降,1960年以前每千克化肥可增产15kg,1960~1980年,每千克化肥增产8~10kg,1980年以后每千克化肥增产仅为6.5kg。养分损失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淋溶损失:主要是氮肥和钾肥中可溶性氮素和钾素随雨水和灌溉水流失;(2)分解损失:主要是铵的分解;(3)磷是由水溶性磷转化成难溶的构溶性磷而失去肥效。

化肥工业是高耗能工业,也是消耗资源并产生环境污染的工业。生产1t合成氨,要排放900m3工业废水,全国每年排入江河湖泊的废水达12亿m3。磷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之一是浓硫酸,全国仅普钙生产约需硫酸700万t。生产700万t硫酸可产生1亿m3含酸废水,700万m3矿渣、气态S02、及氟化物。可见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是件非常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也是21世纪绿色化工的前沿课题。上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已开始研制和应用缓释肥料[2]。近年来我国化工界也对此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

2 缓/控释肥料的开发

2.1 缓/控释化肥的定义

一般认为,所谓“释放”是指养分由化学物质转变成植物可直接利用的有效形态的过程(如溶解、水解、降解等)。“缓释”是指化学物质养分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性肥料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养分的释放速率。施入土壤后转变为植物有效态养分的释放速率远小于速溶肥料,在土壤中能缓慢放出其养分,它对作物具有缓效性或长效性,它只能延缓肥料的释放速度,达不到完全控释的目的。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为控释肥料,它使肥料的养分释放速度与作物需要的养分量一致,使肥料利用率达到最高,广义上来说控释肥料包括了缓释肥料。控释肥料是以颗粒肥料(单质或复合肥)为核心,表面涂覆一层低水溶性的无机物质或有机聚合物,或者应用化学方法将肥料均匀地融入分解在聚合物中,形成多孔网络体系,并根据聚合物的降解情况而促进或延缓养分的释放,使养分的供应能力与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要求相一致协调的一种新型肥料,其中包膜控释肥料是最大的一类[3]。

2.2 对缓/控释化肥的评价

目前对缓释/控释肥的评价还没有统一标准。经济效益评价主要是对缓/控释肥料成本及效果的评价。对肥料成本的评价比较容易,而对效果的评价则有一定的难度。我国已有一些测定办法[4,5,6]。国外对此也做了不少工作,欧洲标准委员会(Comite Eauopende Nomnalisation,CEN),对评判缓释肥料(TC260/WG4/TFsrf)作了如下说明,若营养释放在25℃,能满足下列3个条件,则该肥料可称为缓释肥料[7]:①24h释放不大于15%;②28d释放不超过75%;③在规定时间内,至少有75%被释放。通常以肥料在水中的溶出率来评价肥料的缓释性。例如,日本对包膜肥料采用初期溶出率与微分溶出率来测定肥料缓释率。显然这只是考虑了缓释效果本身,而忽视了与作物的关系,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偏颇。

另一类测定包膜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的方法为土壤溶出率。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E.J.Holcomb设计了一种简易方法,将“养分从肥料颗粒中溶出与养分被一定量土层的吸附”一并考虑,测定养分从土层中溶出的量以判断缓释肥料的释放期,但这种测试变异性大,因为不同的土壤环境对控释肥料的控释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这种测试结果作横向比较是不合适的,但不失为一具体的对控释肥料效果的直接检验方法。

总的来说,对缓/控释肥料经济效益的评价还不明确,还有待于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还应考虑缓/控释肥料的缓/控释周期与作物需肥周期的关系[8]。

2.3 缓释肥料

通过化学反应将易溶性肥料变为缓释肥料,将肥料直接或间接的以共价或离子键接到预先形成的聚合物上,构成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如:将尿素转变为较难溶解的脲甲醛、脲乙醛、异丁叉二脲(又称亚异丁二脲)、丁烯叉二脲、草酸胺,或使速效性铵盐转变为微溶性的金属磷酸铵等[9]。

脲甲醛是尿素与甲醛缩合制成的缓释氮肥,是目前应用的主要缓释肥料之一,有很长的研究应用和生产历史。脲甲醛含氮量33%~38%,其中50%~60%以上溶于水,在土壤中转化主要靠生物作用,是氨化作用与硝化作用联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氮的释放取决于环境因子,强烈的依赖于土壤性质的变化(如生物活性、粘粒含量、pH和外界条件(如水分含量、干湿状况和温度等)[10]。

对磷肥的研究发现:金属磷酸MNH4PO4·XH2O(M=Mg,Fe,Zn,Cu,Co…)具有缓释性,其中磷酸铵镁,最具可调性,将过磷酸盐和钾盐在SiO2、AL2O3共存下烧结,能制得具有长效性的缓释性磷钾肥(其中主要成分是聚磷酸钾和偏磷酸钾)[11]。

以脲甲醛低聚物和磷酸二氢钾-磷酸混合液反应合成一种多营养元素高分子缓释化肥。通过控制投料比使其N:P2O5:K2O=1:0.8:0.4,大田实验表明这种高分子化肥的增产率为53.29%,明显高于常规施肥[12]。

1-脒基-2硫脲(ATO或ASC)有控制土壤中亚硝化毛杆菌活性的功能,起到延缓土壤中铵的硝化速率,从而提高尿素的利用率。经同位素N15测定,氮元素利用率在加入氮素量1%~3%脒基硫脲后,利用率提高9.2%~16%。硝化时间可持续3~4个月。掺入脒基硫脲后,水稻、大豆、玉米、油菜可增产10%~15%。1980年在江西东乡糖厂大田甘蔗试验中,施此掺和肥后每亩净增产甘蔗1980kg,增产率20%,甘蔗的含糖量也提高了具有阻硝化作用的化合物还有:2-氯-6-三氯甲基吡啶、2-氨基-4-氯-6甲基嘧啶,双氰胺、4-氨基-1,2,4三唑等[13,14]。

2.4 包膜肥料

包膜法是一种主要的控释技术,通常实现养分控释的方法就是包膜,所以包膜肥是一种常见的控释肥。给无机肥表面涂上一层较难溶解的物质形成包膜,制成包膜肥,是当今开发的主要控释肥料。包膜肥本身有一定的溶解性,肥料中的养分缓慢地进入土壤中,减少冲淋损失。包膜肥料的原理主要是应用物理障碍因素阻碍水溶性肥料与土壤水的接触,从而达到养分控释的目的,以亲水性聚合物包裹肥料颗粒或把可溶性活性物质分散于基质中,从而限制肥料的溶解性。

到目前为止,用于包膜的材料的种类很多,但总体上就是两类:一类是无机物质,一类是有机物质。

第一类无机物质包裹膜。无机化合物作为包膜原料不是很多,在文献中提到的有硫磺、MgNH4PO4·3H2O、硅酸盐、磷酸钙、P2O5/CaO玻璃体、金属盐,其它还有一些疏水性矿粉,如:石膏、滑石粉及粘土等[15]。

硫或金属硫化物包膜肥料的生产已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1968年TennesseeValleyAuthority (TVA),Ala就研制开发了有关硫包膜尿素颗粒的加工技术,当肥料颗粒应用于土壤时降低其溶解率。LynchT.BMeisen与Mathur也详细的介绍了用硫磺做涂覆材料制备包膜肥料的方法[16]。通常先加热要包膜的肥料颗粒,然后用熔融的硫磺包裹预热后的肥料颗粒,再经过冷却即成。硫包膜肥料的最大优点在于制作工序简单,比较经济,也具有一定的缓释性,同时硫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作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第二类有机物质包裹膜。有机化合物的熔点比较低,易于熔化,水溶性差,在土壤中易于腐化分解,因而在包膜肥料中可用作包膜。包膜原料主要有蜡、油、松香、天然橡胶、聚烯烃类树脂、聚氨酯和醇酸树脂等一些特定的橡胶类物质及热塑性和热固性树脂等,在文献中见到的有松香、石蜡、烯烃聚合物或共聚物、尿素—甲醛和聚酯等[17]。其中,最早商品化生产的树脂包膜肥料是1967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生产的醇酸树脂包膜肥料。醇酸树脂是双环戊二烯和甘油酯的共聚物养份的释放,可以通过改变膜的成份或膜的厚度来控制[18]。

3 缓/控释化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946年,Lee J.Y等发现尿素与甲醛的缩合物-甲醛脲可以降低释氨速度,并具有良好的肥效。80年代末,德国、日本等国家不断报道甲醛脲还具有促进土壤团粒结构、保墒、防止土壤沙化及增加作物根系穿透能力等作用[19]。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缓/控释肥料的国家,以包硫尿素(SCU)为主,此外还有包硫氯化钾(SCK)、包硫磷酸二铵(SCP)等。改进的包硫尿素在其表面包一层烯烃聚合物,产品名为Polys,这种产品售价比聚合物包膜肥料便宜,在美国市场上被广泛使用,目前Osmocote仍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包膜肥料;美国SCU典型组成为:尿素77.5%~79.5%,硫磺16%~718%,密封剂2.0%~72.1%,防结块剂2.3%~72.5%,总氮量为36%。美国的控释肥料很多是与速效肥料掺混使用,为防止掺混时包膜破裂,开发了耐磨控释肥;为减轻聚合物对环境的污染,又相继开发了生物降解膜控释肥料[20]。

日本是研究和应用控释肥料技术较先进的国家,以高分子包膜肥料为主。1975年研制生产出硫磺包膜肥料,应用于水稻、玉米、西瓜施肥取得良好肥效。20世纪80年代初窒素公司研制出热塑型树脂聚烯烃包膜肥料Nutricote,与美国的Osmocote同为国际知名品牌。日本多家公司相继都研制生产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热塑型及热固型树脂包膜肥料,其养分释放具有精确控释和缓释的双重功能,产品在水稻、花卉、蔬菜作物上得到广泛应用。

欧洲各国侧重于微溶性含氮化合物缓释肥料的研究[21]。德国研究重点以聚合物为包膜材料生产包膜肥,它可以控制释放或适时释放养分,较好地匹配了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英国的控释肥专利是在磷酸盐玻璃中引入K、Ca、Mg,形成玻璃态控释肥,而氮以CaCN2的形式加入。这种肥料有一个不释放养分的诱导期,适合幼树苗生长。法国的缓释肥料一是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包裹金属过氮化物作为土壤添加剂;二是用聚合物包膜肥料于细菌结合在一起。西班牙用松树木质素纸浆废液包膜尿素制得系列肥料。荷兰开发了一种用菊粉、甘油、土豆淀粉与肥料捏合制成生物可降解的包裹肥。前苏联制备包膜肥的专利为脲醛UF、磷酸、铝粉和丁二烯胶乳多层包膜及用聚乙烯乙酸脂和磷酸包膜尿素,肥料利用率可提高15%。捷克斯洛伐克用脲醛树脂包膜尿素,通过改变包膜剂粒度和包膜层厚度可以调节养分的释放速率[22]。

我国在1971年研制出脲甲醛肥料(UF),1973年又成功研制出钙镁磷肥包膜的碳酸氢铵,不仅控制了养分的释放,而且抑制了氨的挥发,具有良好的肥效,增产显著;20世纪80年代,南京土壤研究所、郑州工业大学开发出磷酸盐包膜尿素,制成了一类以复合肥包裹肥料的缓释肥,1987年包裹型缓释肥在中国取得发明专利,后被列为国家科委“七五”重大攻关子课题,后又被列为“八五”重点推广项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在新型肥料的研究领域中,针对包膜型缓/控释化肥成本较高的问题,研制成功两项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一“沸石包衣尿素”及“可控缓释树枝包衣尿素”。进入90年代,郑州工业大学在研究包裹型复合肥料的基础上,开发了缓效多营养包硫尿素,并已经工业化生产,肥效期90~120d。在用肥量比习惯施肥减少1/3的情况下,水稻产量基本保持不变。在小麦上施用可得到57.2%的氮利用率[23]。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研制出添加有腐殖酸、双氰胺及磷、钾、微量元素的多营养缓释氮肥和不引起环境污染的缓释花卉专用肥。90年代末期由沈阳农业大学韩晓日主持的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新型包膜控效专用化肥研究”和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新型水稻玉米控释专用化肥研究”,完成了应用聚乙烯醇(PVA)和淀粉为主要成分合成包膜剂,包膜与氮肥增效剂、缓释剂、保水剂及土壤改良剂等的混合包膜工艺,实现了常温下包膜,养分控释效果好,并可根据作物种类、土壤条件调节膜材料比例和厚度,保证一次施肥能满足物整个营养期对养分的需要,同时所用包膜材料在土壤中能降解,无毒副作用,符合环境友好型肥料要求。该项研究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24,25,26]。

综观国内外发展,针对提高化肥利用率、适应作物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改善环境和土质、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缓/控释肥料的研究应用无疑是较理想的途径,是近年国内外化肥和现代农业中开发、产业化和科学施用发展较快的系列技术品种,并在不断进步。该品种的技术是涉及多学科(化学、化工、物理、生物、机械、工程等)专业技术的综合,也是直接克服通用速效肥料自身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必将成为21世纪化肥品种技术开发的重要主题之一。

4 缓/控释肥料的发展趋势

缓/控释肥料在我国开发研制已有30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尤其21世纪初,我国缓/控释化肥进入全面的发展时期,但总体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价格问题,与普通肥料相比,包膜控释肥料的生产成本比常规肥料高1~2倍,或3~5倍以上。而采用添加抑制剂的非包膜缓/控释肥料成本虽然增加不多,但养分控释效果不稳定。再有是产业化问题,目前以生物法生产的缓/控释肥料由于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基本实现产业化;而包膜肥料生产工艺较复杂,养分控制要求比较高,产业化研究与开发相对滞后。此外,缓/控释肥料目前主要侧重氮素养分,对磷钾等养分的控释研究较少。

综上所述,缓/控释肥料是一类高效与环境友好型肥料,将在未来肥料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随着化肥用量的不断增加,在追求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并重,以及环境友好多重目标要求下,肥料的改性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开发缓/控释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简单易行的措施,特别适合中国的国情。缓/控释肥料发展到今天,它的各方面的优势已凸显出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势必成为将来肥料的主导。

摘要:在查阅大量有关缓/控释化肥资料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历程,概述了缓/控释肥料的发展状况,对缓/控释肥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缓/控释肥料,研究现状,进展

参考文献

[1]许书城.包裹型缓释/控制释放肥料专题报告[J].磷肥与复合肥,2000,(4):5-8.

[2]郝万晨.缓释肥料的开发[J].应用化工,2003,32(5).

[3]樊小林,廖宗文.控释肥料与平衡施肥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J].植物营养与施肥学,1998,4(3):219-223.

[4]熊又升,陈明亮,熊桂云等.包膜控释肥料养分释放速率测定方法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5):442- 445.

[5]段平.缓释营养包硫尿素氮溶出速率的实验研究[J].磷肥与复肥,2000,15(2):21-22.

[6]李忠,石元亮,刘子江.缓释复合肥养分释放速率测定方法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3,34(6):600-601.

[7]Martin E Trenkel.Controlled-Release and Stabilized Fertilizer in Agriculture[M].International Fertilizer Industry Association, 1997.

[8]杜昌文,周建民.控释肥料的研制及进展[J].土壤,2002(3): 127-133.

研究现状:进展 篇11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可视化分析;现状;进展

【中图分类号】 G23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29—07在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中,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1]。突显学习社会性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由此备受关注。目前,国内相关的文献繁多,研究人员只能对其感兴趣的某方面深入研读,如何快速地对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现状进行总体了解,并对其研究进展有一个简要判断,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一个领域的进展现状,实际上就要对该领域已产生的和新产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文献资料中蕴含着某个研究领域的丰富知识,因此,有必要将这些知识从文献中挖掘出来[2]。为此,本研究借助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十多年间(2001年~2011年)国内已有的学习共同体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从而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方向和进展状况有一个总体把握。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由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教育、社会学、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领域均有涉及。因此,国内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文献量非常大,刊登该研究领域成果的期刊种类也较多,且比较分散。为尽可能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的信息与全文。

(二)研究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Community的中文译法通常有“社会”、“共同体”、“社区”、“社群”等,最常见的是“共同体”和“社区”的译法,同时与community有关的复合词汇也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本研究关注的“learning community”就有学习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两种不同的译法。因此,本研究在检索时,使用以下控制条件“期刊年限(2001~2011)+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学习共同体)或者包含(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期刊文献725篇(检索时间为2011年10月15日)。同时使用控制条件“期刊年限(2001-2011),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学习共同体)或者包含(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博士论文66篇,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硕士论文628篇。最后,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信息依次进行文献信息采集。

在文献数据信息处理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开发的数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 v1.0[3][4],以及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信息可视化统计软件CiteSpace 3.0.R2[5][6]两款数据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CiteSpace软件可有效探索学科知识领域的演进与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使得文献计量学分析易于实现历时性的动态化[7],该软件内嵌了国内学者刘盛博编制的CNKI(RefWork)格式转换程序,具备将CNKI数据转换为可处理的格式的功能。但受CNKI数据采集选项和中文文本处理功能的限制,CiteSpace仅可有效处理CNKI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分析。因此,笔者同时选用Bicomb软件、UCINET软件,甚至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补充处理与分析。最后,依据统计结果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判。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产出分析

笔者按年度对2001至2011年间的国内期刊论文和国内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2011年截止到笔者检索日期10月15日),国内各年份的论文刊发与学位论文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年仅能检索到10月份),特别是近三年来,期刊论文数量一直保持在100篇以上,硕士论文也从2007年开始保持在85篇以上,这可能与国内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的社会性等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力度加大有关,从而引发更多的国内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如果单从博士论文数量上看,则相对比较稳定,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十篇左右。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趋于上升趋势,有更多的学者开展该领域研究。

(二)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

用Bicomb软件对2001~2011年间关于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载文期刊分布进行统计,载文量大于等于10篇的期刊有21家,结果见表1和图2。其中载文数量在前10位的期刊的载文量占到了全部文献的41.89%。仅就载文期刊关注领域来看,学习共同体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

为有效反映研究论文的机构来源,本研究使用Bicomb软件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的研究单位或授予学位单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无论从期刊论文数量还是硕博论文数量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均是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个重镇。如仅从期刊载文量来看,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对学习共同体研究做了较突出贡献。但若仅从硕士论文上讲,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为此,我们对各单位不同类型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图3),发现了一个现象,即:有些单位核心期刊研究论文较多却少有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但有些单位核心期刊发文量较低却有特别多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前者还比较容易理解和解释,即该校有相关研究,且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没有引领研究生跟进该领域的研究。但后者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即研究还没有得到业内广泛认可(表现为没有在该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或发表论文较少),却指导了非常多的硕士论文研究。

(三)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挖掘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使用CiteSpace 3.0.R2,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分区为1年,阀值为50Top per slice,采用最小成树算法,利用国内期刊文献绘制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366个,连线294个,结果见图4和表3。而对国内硕博论文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得到节点321个,连线315个,结果见图5和表4。

根据陈超美的介绍[8],分析由CiteSpaceII生成的期刊热点知识图谱(图4)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热点可以确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等。而根据硕博论文热点知识图谱(图5)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确定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领域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知识建构等。

由表3可知,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学习共同体最高,因此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从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看,学习共同体的中心度同样最大,因此其节点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若从硕博论文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和频次统计角度分析(见表4),对策的研究频次最高,专业发展排其次。但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的中心度相比前两者更高,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期刊论文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最广泛,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从硕博论文分析,学习共同体隐去了其中心位置,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主题凸显出来。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频次最高是易于理解的,但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硕博论文都显示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关研究热度较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学习共同体,人们不仅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和形成机制,更关注它的具体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强调教师知识提升的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范式,虽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习共同体所提倡的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式认识观适应了人们对学习观的转变,特别是它强调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依存性、多元主体互动性等适应了当今人们对学习的理解,正好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实践,并实现专业发展)[9]、生态取向(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并不能全然依靠自己,而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有效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实现专业发展;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到教师教研合作能力和教师群体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的高度)[10]。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理念、实践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导。因此,在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主题(学习共同体)并含(教师专业发展)”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2001~2011年间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见图6)。2003年,顾小清在《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一文中对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教师在场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这一领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逐年增多。

而以“主题(网络学习共同体)或含(网络学习社区)或含(网络学习型社区)”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图7),国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在近年来才逐渐被广泛关注的,这一转变与Web2.0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恰好契合。Web2.0的六度分割理论、利用集体智慧与学习共同体理念相似,同时,Web2.0及其相关技术为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网络共同体及其相关问题逐渐成为该研究范畴所相关。

对研究热点分布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见图8和图9。从图8来看,现有的研究热点主要出现于2005年之前。2005~2010年间,虽有新的研究热点出现,但研究频次和中心度相对不大。而从图9来看,形式也基本一样,知识热点和出现时间稍有区别,最为突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时间和关注程度稍有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5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对以前研究热点的继续深化。总体看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各研究方向逐渐成熟化,呈现静态稳定趋势。

2.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ace软件选择突变专业术语类型(burst term),利用其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前沿术语分析。期刊论文得到突变专业术语366个,硕博学位论文得到321个,分别对视图布局进行精简合并,形成结果见图10和图11。综合分析这两个图,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主要有: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共同体、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对策、Web2.0、学习环境、知识建构、网络课程、建构主义、教师培训等。

对这些词语进入深入分析,可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三类。

(1)理论深化类

以“题名(学习共同体)或含(学习型社区)”为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再检索,将数据导入Bicom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人工鉴别发现,随着学习共同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对原有概念和理论不断反思、修正和深化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多。同时,人们不再停留在早期的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阐释和区别上,而是从不同视角对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丰富、充实。这种深化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内涵的深化,即: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哲学基础、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从生态哲学、后现代哲学等视角研究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表现在从社会建构观、分布认知理论、知识论、学习的实践论等角度对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挖掘。第二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外延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不同实践形式的理论深化,包括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2)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类

该方向致力于将学习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及其方式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发挥其优势,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领域愈久弥新的问题,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学校、课堂与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然而这些主阵地却历来备受诟病,甚至把“只具有工具的理性,而缺少价值的关怀[11]”的现代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归结为教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人类发展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的理想。因此,与学校、课堂和课程等相关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形式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包括现实社会、网络社会等)等非正式场合教育,可见,与社区、实践、网络虚拟世界等领域联系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组织形式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3)构建策略类

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策略研究是一个必然趋势。时至今日,网络已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与网络相关的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必然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又一趋势。Web2.0作为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的网络组织形式,正吸引更多人选择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迎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如何利用Web2.0及其相关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或虚拟学习共同体必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又一增长点。

(四)研究学者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

1.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

将采集数据导入Bicomb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后,选取频次≥2的86名研究学者(频次累计百分比为9.5861%)数据,生成Excel类型共现矩阵文件。将Excel文件输入UCINET软件,输出##h类型的数据集。然后,导入UCINET集成软件[12]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生成结果见图12。从图12可以看出,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学者合作较松散。为进一步研究各位研究者在本领域的重要性,我们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如果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捷径上,我们就认为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概念(见表5)。在权衡以上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研究情况进行人工文献阅读与排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3个合作密切的研究群:钟启泉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者,主要关注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以及知识社会与文化催生等;王陆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者,从网络交互、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研究;时长江则更多地关注了课堂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从中间中心度上看,佐藤学、时长江、郝志峰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较高,是合作网络中的重要人物。

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研究,选取频次≥2的研究机构共26个,频次累计百分比达22.3529%,采用与作者合作网络研究的相同程序。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结果见表6和图13。可知,机构间的合作也比较松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在整个网络中的度数中心性最高。而从中间中心度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同样是合作网络中的代表机构。

总之,国内学习共同体合作研究相对较为松散,研究者之间相对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分散了研究力量。如果仅从文献研究者所属单位上推理,研究者间应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可能。这也许要归因于国内论文署名习惯,许多研究成果可能是多名研究者合作进行的,但因为各种因素,文章最后只署了一个名字。

三、总结

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从研究论文数量、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学者合作情况和研究机构合作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进展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论文数量上看,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发文数量较大,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发文数量逐渐趋于平稳,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该研究领域逐渐趋向成熟。

第二,从发表文献的载文期刊分布来看,主要期刊有:《中国远程教育》、《成人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全球教育展望》、《电化教育研究》等。

第三,从研究单位分布来看,期刊论文主要集中在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而硕士论文主要集中在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

第四,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基本可以界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知识建构等。

第五,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深化、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等三个方面。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认知观的普遍接受,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应用和建构策略将备受关注。

浅谈天花疫苗的研究现状进展 篇12

所谓天花是因天花病毒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 具有发病快, 病症严重, 其死亡率可以达到30% 左右。预防天花病的有效途径就是注射天花疫苗, 天花疫苗大范围的注射很大程度降低了天花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率。

1 天花疫苗的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天花被消灭, 大部分国家随之暂停了对天花的研究, 也只有一些国家储存了少量的疫苗。天花病毒的暂停研究及人们对天花免疫力的缺失, 即使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们其免疫力也已经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平。因此近些年恐怖分子加大了利用生物恐怖制造恐怖事件, 其中天花病毒是利用比较多的一类。天花病毒一旦扩散将产生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 各国又开始对天花疫苗的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案。以前的天花疫苗欠缺安全性, 人们又开始研究更为安全便捷的疫苗。其中包括利用动物、组织细胞、复制型及DNA等方法来制造活疫苗。我国政府也采取了扩充天花疫苗的储存及研制更安全更有效的天花疫苗, 为应对以后可能突发的各种天花事件做好准备。

2 天花疫苗的开发进展

1) 第一代天花疫苗。是利用病毒制造出疫苗, 一般传统会采用牛痘病毒。利用病毒制造出来的疫苗可以有效的防治天花的产生, 但是通过动物的感染治疗, 很容易产生其他病毒的感染问题, 再提取疫苗会随疫苗一起被提取, 而这些可能会导致人体产生过敏、不适、脑病脑死甚至死亡等副作用, 这种症状在初次接种者和儿童身上尤为显著, 安全性较低。

2) 第二代的天花疫苗。利用组织来制造活的病毒。此类天花疫苗因天花的消灭而未能继续研究与开发, 最近几年又重新开始了对此类天花疫苗的开发, 用来替代传统的天花疫苗。这类疫苗不仅具有良好的免疫力, 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细菌病毒的污染。这一代的天花疫苗同传统的疫苗相比, 虽然同样是在皮肤表层接种, 但是天花疫苗的来源明确且可以在皮肤表面产生免疫性。这代天花疫苗大大提高了安全和稳定性, 可以投入大规模的开发。但对患有特异性皮炎和免疫底者可能会出现副作用, 不过此类疫苗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即便是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也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来进行治疗。

3) 第三代的天花疫苗。由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的疫苗有多种副作用, 因此需要更安全稳定的疫苗来替代。经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明可减毒的复制型活疫苗和复制缺陷型活疫苗, 和传统的疫苗相比更具有安全和稳定性, 但需要添加抗原量来引导细胞的免疫能力。3. 1 复制型活疫苗其中主要有LC16m8疫苗和NYVAC疫苗。但是此类疫苗应对生物恐怖活动并非是最好的首选。3. 2 复制缺陷型活疫苗其中包括了MVA疫苗和d VV - L疫苗及其他的复制缺陷型天花病毒, 但是在当前没有天花发生下, 无法检测其疫苗是否可以对使用的人们产生保护效果。

4) 新一代的天花疫苗。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发现通过引导可以激活天花活病毒疫苗。所以就出现了亚单位疫苗, 可以产生诱导保护性抗体, 保护性抗体是通过诱导将蛋白抗原传到免疫系统中。当前亚单位的天花疫苗主要包含了蛋白亚单位、DNA和载体天花疫苗。近些年来此类新型的天花疫苗已经备受科学家的关注, 其中的蛋白组织可以减少感染性抗原的数量, 并将控制体内的病毒的传播。DNA蛋白疫苗是通过重组DNA质粒, 比蛋白疫苗更具有多种优点。

载体疫苗是通过非致病性病毒或细菌的传播所需求的蛋白。蛋白疫苗和DNA疫苗要通过几次的注射才能起到保护性免疫作用, 而载体疫苗只需1 次即可达到免疫效果。新一代的天花疫苗不仅对特定的人们实现免疫效果, 还能对注射过免疫疫苗的人们再次注射达到增加免疫力的作用。当前, 此类疫苗只是处于临床前的研发阶段, 预计在今后的几年至少有一种新一代的疫苗进入临床的试验。

3 结语

当今不断扩充天花疫苗的储存早已成为各国人们的需求, 各国需要不断的研究新的天花疫苗解决传统疫苗带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当前的各种天花疫苗都具备不同的免疫特点。新一代的天花疫苗虽然免疫性相比传统疫苗偏低, 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新一代的天花疫苗处于初步的研发阶段, 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研究开发, 这种新型疫苗的开发能够有效提升免疫效果,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一代天花疫苗会发挥出更优的效果。

摘要: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 均能被感染, 染病后死亡率高。天花曾经在历史上导致大量的人死亡, 目前, 世界范围内天花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消灭, 控制天花的有效措施就是注射天花疫苗, 主要针对天花疫苗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天花疫苗,研究现状,进展

参考文献

[1]安焕宇, 范淑兰, 安丽颖, 等.天花疫苗的规模化制备[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6 (5) .

[2]董小曼, 陈秀珍, 董翊, 等.天花疫苗天坛株病毒中和试验方法的建立和验证[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07 (6) .

上一篇:幼儿教师德育教育技巧下一篇:后现代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