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悟

2024-07-04

妙悟(精选5篇)

妙悟 篇1

摘要:“妙悟”是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其本身在诗歌理论概念上的溯流, 和它作为一项审美范畴与禅宗概念的关系为人津津乐道, 且褒贬不一。严羽为获得妙悟指明要遵守门径、研习作品、并进行“悟”等路径, 也提出了妙悟的审美标准等。本文拟就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的“妙悟”范畴作一简要述评。

关键词:沧浪诗话,严羽,妙悟,以禅喻诗

一、内涵之辨

《沧浪诗话》是一部极为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 提出了诸如“学诗以识为主”、“妙悟”、“兴趣”等一系列富有创见的理论命题。《沧浪诗话》主要的诗学观点, 集中在《诗辨》中。而“妙悟”是《诗辨》中最重要的范畴。关于“妙悟”的意义, 学界有多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而其本身在诗歌理论概念上的溯流, 和它作为一项审美范畴与禅宗概念的关系为人津津乐道, 且褒贬不一。

按照程国赋先生《二十世纪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研究》中的归纳, 学界共有六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一为“妙悟”是一种形象思维, 以郭绍虞先生为代表;二为“妙悟”是灵感, 以周来祥、吴调公先生为代表;三为“妙悟”是艺术想象力与移情作用的发挥, 以王达津先生为代表;四为“妙悟”是审美意识和艺术感受能力, 以陈伯海先生为代表;五为“妙悟”就是通过熟参汉魏晋盛唐诗歌, 从而达到最佳的审美境界, 以钱钟书先生为代表;六为“妙悟”是一种艺术直觉, 以童庆炳先生为代表。 (1) 各家的看法各有一定的道理。

“妙悟”之“妙”, 与老子所言之“道”, 是分不开的。《道德经》开篇即言:“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无, 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欲以观其妙;常有, 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可见, 在老子那里, “妙”与“道”是紧密相连的。“道”作为“天地之始”时, 是“无”, 作为“万物之母”时, 是“有”。无时, 无端、无崖、无形、无限;有时, 便有了规矩、差别、概念。老子认为, “常无”, 即把握“道”的“无”的一面, 是为了观照“道”的“妙”这一属性;反之, “常有”则是为了观照“道”之“徼”的属性。所以, “妙”在无中生发。“道”是“玄”的, “妙”与“徼”虽“同谓之玄”, 但“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说明“道”与“妙”的无限性更为接近。玄, 是黑暗深邃、神秘不可测的, 这一特点也是“妙”的对“道”的表征。老子这里的“妙”的范畴, 进入“妙悟”, 形成新的范畴。严羽将“妙”引入《沧浪诗话》, 指出禅道诗道惟在“妙悟”, 即强调诗的思维之玄妙之处:从无而有, 只可意会, 无法用一般的学理知识进行阐释言说。

严羽提出“悟”, 就是直接规定了诗的审美性质及思维方式是直觉的, 感性的, 是非逻辑的。所以“惟悟乃为当行, 乃为本色”。当然, 在严羽看来, “悟”是分层次的:“悟有浅深, 有分限, 有透彻之悟, 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 “谢灵运至盛唐诸公, 透彻之悟也”, 这才是“妙悟”。显然, ”妙悟”是最能揭示诗的本质的途径, 是最高层次的“悟”。严羽的“妙悟”对诗人而言, 实际是使其审美对象变得“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的“妙悟”说, 与前贤之“以禅喻说诗”当然密不可分。“以禅喻诗”主要是指用禅思的妙悟来理解和阐释诗歌创作的奥秘。诗与禅, 在思考方式和语言艺术上, 的确很有相似之处。唐代佛教发展到了顶峰, 佛教的本土化渐趋成熟, 从唐代开始, 就已经有很多人“以禅喻诗”了。同时, 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 禅宗的南宗已有“顿悟”之说。到了宋代, 更多的诗人和诗论家发现, “顿悟”能够唤起对于诗歌创作的情绪, 于是积极借鉴吸取到两宋的诗学理论中来。不少的论诗诗中都有强调性的表述。江西派的韩驹《赠赵伯渔》一诗中“学诗当如初学禅, 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 信手拈出皆成章”。龚相《学诗诗》之一有:“学诗浑似学参禅, 悟了方知岁是年。”连陈师道这样的“苦吟”诗人, 也说写诗是“法在人, 故必学;巧在己, 故必悟” (《后山谈丛》) 。以及“欲参诗律似参禅, 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语, 发为言旬自超然”? (戴复古《论诗七绝》) 等等。诗和禅, 都需要个体借助于内心体验进行思考, 也都强调象喻, 追求言外之意。这使它们有了相互沟通和彼此渗透的可能。

严羽注意到了禅宗神秘、玄妙、空灵的内心领悟方式, 在借鉴禅宗的基础上, 将这些说法发展为系统的理论观点。他给了妙悟一个“识”的前提途经———饱参、活参、熟读、深思, 并包括身心体验创作实践等。“妙悟”, 比我们常讲的“悟”以及禅宗的“顿悟”更见精微。严羽所标举的“妙悟”, 与西方诗学的“灵感”说也有相通之处, 对后面的论著有启迪之功。

二、救诗旨意与审美标准

“近代诸公乃作奇特, 解会遂以文字为诗, 以才学为诗, 以议论为诗, 夫岂不工, 终非古人之诗也。”严羽的“妙悟说”旨在救江西诗弊。他认为, 诗的根本并不是理义与学问, 它们不能代替诗歌本身。

严羽以汉魏盛唐诗为第一义。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讲, 他似乎是悲观地认为一代不如一代。“近世赵紫芝翁灵舒辈, 独喜贾岛姚合之诗, 稍稍复就清苦之风;江湖诗人多效其体, 一时自谓之唐宗;不知止人声闻辟支之果, 岂盛唐诸公大乘正法眼者域!”鉴于此, 严羽力主诗人必须取法上乘, 也确信, 任何一个诗人具有悟第一义的可能。他欣赏的是, 讲法, 而不拘泥于法;重史, 又要以人心超越历史。

禅宗的“妙悟”指对佛性的领悟, 更确切地说是指南宗所指的顿悟。严羽借此来表示人们对诗歌美学特点的心领神会, 即对诗歌的审美体验。禅宗之妙悟, 主张学大乘, 而反对声闻辟支, 声闻辟支称小乘。大乘禅普济众生, 小乘禅讲究自度, 这是大小乘的区别之一, 另一区别是小乘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 大乘还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也即“悟我法二空”而显真理。到禅宗时代, 此心即佛, 便是大乘禅所本。妙悟作为透彻之悟, 与小乘相比无疑是高妙的。

禅宗的“妙悟”指对佛性的领悟, 更确切地说是指南宗所指的顿悟, 严羽借来表示人们对诗歌美学特点、亦即诗中“兴趣”的心领神会, 这是对诗歌的审美体验。在他看来, 诗人的艺术感受和创作才能, 跟一般的读书穷理的工夫是截然不同的。严羽论诗极重诗人的学养和才能, 尤强调发挥诗人的“悟性”, 他提出“妙悟”说, 形象地阐释诗人在构筑意境的思维特征。他说:“谢灵运至盛唐诸公, 透彻之悟也;他虽有悟者, 皆非第一义也。”我们姑且不去议论孟浩然与韩愈之优劣, 但严羽论诗的“妙悟”情趣, 在其对韩孟二人的评价中, 却阐释得极为透彻。

以“妙悟”这种直觉体悟言诗显然是与以才学、文字、议论为诗相对立而提出来的。严羽对“悟”作了多方面的说明, 在强调学诗必从“识”中悟出最好的诗人诗作来作为范本, 然后再反过来根据范本悟出自己的作诗路数。严羽“夫有别材, 非关书也;诗有别趣, 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 则不能极其至。所谓不涉理路, 不落言荃, 上也”。“不落言荃”出自《庄子》“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得意而忘言”。庄子认为语言就如“荃”和“蹄”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工具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鱼”和“兔”。严羽引用庄子的名言, 要阐述的也正是这样的思想。诗歌的“别材”并非源自于书, 诗歌的“别趣”并非关涉于理。诗人的读书和穷理, 使得诗人的理论修养和专业知识很完备。然而诗歌的艺术境界, 在于这理路之外, 跳出言荃窠臼的韵外之味。在重视诗歌素材的同时, 立足意象, 追求相外之旨, 以求忘言。这种对诗意美感的天然、质朴的追求, 贯穿严羽《沧浪诗话》的始终。

严羽在提倡写诗重“妙悟”的同时还对“妙悟”提出了审美标准。即是其在《诗辩》中所说的“诗之法”、“诗之品”、诗之“其大概”、诗之“其用工”、“诗之极至”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来说是:1.“格调”, 即对诗的句法体制、声调韵律、平仄对偶等语言艺术形式的要求。2.“气象”, 即指诗的意态风貌, 是对诗的浑然天成艺术风格的要求。3.“兴趣”, 即审美意味, 要求诗应具抒情言志的特点, 要求构筑情景交融、寓理于情景中的审美境界。4.“优游不迫”、“沉着痛快”, 这一理论建树主要是指诗要么从容闲适地吟咏情性, 要么沉着畅快抒写情志, 唯此才可达“极至”之境。5.“本色”、“当行”, 即对诗歌创作的自然特征的审美要求。所谓“本色”是要求诗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必具天然本色, 无雕琢之痕。陶明清《诗说杂记》云:“本色者, 所以保全趣者也。故夷光 (即西施) 之姿, 必不肯污以脂粉;兰田之玉, 又何须饰以丹漆, 此本色之所以可贵也。”所谓“当行”犹内行之意。陶明清云:“当行者, 谓凡作一诗, 所用之典, 所使之字, 无不恰如题分, 未有支离灭裂, 操末续颠而可为诗者也。”严羽以“悟”为诗歌的“当行”、“本色”, 说明他认识到诗歌创作应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 而不应通过逻辑、概念、推理的途径认识世界。6.“入神”, 即传神, 是指诗化的情感借助于意象, 感悟读者, 感动读者, 使读者达到高度动情的境地, 从而激发读者的悟性, 使读者真正从情感和理趣上真正达到与作者的共鸣, 因而他把“入神”视为诗的最高境界和标准。

三、“深造”之径

关于禅悟与诗悟的异同, 严羽之后, 明朝诗论家胡应麟在《禅悟与诗悟》中曰:“严羽以禅喻诗, 旨哉!禅则一悟之后, 万法皆空, 捧喝怒呵, 无非至理;诗则一悟之后, 万象冥会, 呻吟咳唾, 动触天真。然禅必深造而后能悟, 诗虽悟后, 仍须深造。”对于如何“深造”, 严羽也给出了路径。

悟有“不假悟”、“透彻之悟”与“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的分别, 其中只有“不假悟”与“透彻之悟”才是第一义的, 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妙悟”。那么如何才能悟得透彻、悟出第一义呢?为此, 严羽又为学诗者指出了一条路径, 这就是识与熟参。他说:“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 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 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要想获得透彻之悟就要具备高质的识力, 树立正确的师法对象, 学习第一义的作品, “先须熟读《楚辞》, 朝夕讽咏以为之本;及读《古诗十九首》, 乐府四篇, 李陵苏武汉魏五言皆须熟读, 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 如今人之治经, 然后博取盛唐名家, 酝酿胸中, 久之自然悟入”。可见, 妙悟来自于对前人第一义作品的博观、熟读与涵咏, 这其中有一个逐渐悟入、自然脱化的过程。《诗辨》说:“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 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 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 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 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 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 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 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家之诗而熟参之, 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隐者。”“妙悟”能力的获得, 是从阅读前人优秀作品中培养出来的。但不是任何诗作都有助于人们的“悟入”, 必须是那些本身具有严羽所赞赏的意境浑成、韵趣悠远特点的作品, 才能促成人们对这种艺术特点的领悟。

“悟入”不是指思考、分析、研究, 而是指在熟读与朝夕把玩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直感式的艺术鉴赏活动。这也可以说是一条“不涉理路, 不落言筌”的“悟入”途径, 是人们长期对经典诗作的品昧中形成的审美感知和艺术直感能力。它本身其实就是一种艺术的直觉, 无须通过逻辑推理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把握和分析。能够对诗歌内含的情趣韵味作直接的领会和把握, 这种心理感知活动和能力也构成了诗歌创作的原动力。

所以, 严羽认为“妙悟”比“学力”重要, 甚至高于一切。“以识为主”是为了获得“妙悟”。禅宗之悟的顿、渐之分, 有如此处之悟的迟、速之分。学诗如参禅, 这些“悟”都与“思”、“学”分不开。如同跨越深涧, 不脚踏实地有所凭借, 则不能跃至彼岸。禅悟之于修行, 就如同“妙悟”之于“熟参”, 需要反复研读历代各种流派和重要作家作品, 提高辨识能力。只有这样, “妙悟”才能于“无思无虑忽然撞着”, 并最终达到“悟入”的境界。禅道与诗学虽非同一范畴, 但它们来源于共同的“妙悟”心性。“妙悟”不是天生的智慧, 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悟”是无止境的, “妙悟”之境也许长期求之不得, 但一时豁然贯通, 便有如神助。

由此可见, 严羽诗歌之妙悟也是在遵守门径、研习作品、体悟人生情感经验、驱遣语言的过程中获得的。禅宗之妙悟与严羽诗歌之妙悟的共同特征是, 在一定法度的前提下, 最终达到无法, 所谓法而无法, 心领神会, 彻底领悟。妙悟者与外物保持着随时的感应。而沟通心灵与外物以及大道的方式是“悟”, 是不拘泥于形色和不执着于内心的对神性的获得, 是心灵的突然透彻。

四、流弊小述

严羽主张“悟第一义”和“熟参”。选择门径, 辅之功夫。有关“悟第一义”这一点, 遭到学者们的诟病。郭绍虞先生说:“禅家方法本重在自己去思想, 自己去顿悟, 自己增见识, 而沧浪却以第一义教人, 则是嚼饭喂人, 不能算是禅。”钱振钟《诗话》甚至说沧浪“非但不知诗, 并不知禅”。他认为禅中不应有大小、邪正或一义、二义如此之分, 这是过分强调习禅过程中的个人了悟的能力, 毕竟, 禅是宗教, 而不是理学或心学, 宗教性与神秘性是其精神所在。同时也是极端强调禅宗妙悟的个人随意性, 强调禅悟实践中妙悟者是有门径依赖的。

后人对其“不知禅”、“不知诗”的诟病之处, 还在于认为它是“英雄欺人之评”, 本体简洁明了, 喻体却恍兮惚兮难以言说, 不可捉摸虽然言辞空灵, 精巧高超, 其实, 不着边际空无一物。如郭绍虞先生指出:“……以诗禅相喻, 亦可生出种种歧义。不仅如此, 即就沧浪所谓妙悟而言, 亦可别为二义。一是第一义之悟, 即沧浪所谓‘学者须从最上乘, 具正法眼, 悟第一义’之说。又一是透彻之悟, 即沧浪所谓‘有透彻之悟, 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之说。”注重诗歌内容的前辈曾对严羽的“妙悟”说提出过指责, 即认为这种一味熟参和对“不落言荃”的玄妙之境的追求, 是由于对社会现实生活缺乏关注的结果或者是诗歌理论水平的欠缺, 故而无法说出诗歌的具体妙处, 而只以含糊之语论之。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指出, “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不涉理路, 不落言诠云云, 几同无字天书, 以诗拟禅, 意过于通, 宜招钝吟之纠谬, 起渔洋之误解。……诗自是文字之妙, 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 水月镜花, 固可见而不可捉, 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 有此镜而后花可映面。……诗中神韵之异于禅机在此, 去理路言诠, 固无以寄神韵也”。

但严羽的“妙悟”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对继承盛唐诗的优良传统, 纠正宋代诗坛不良诗风影响, 有着积极作用, 也为后代相关学说开了先导。禅的核心在于“悟”, 而“悟”正是一种心理过程, 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诗歌最根本的特征, 并不止步外在的韵律、格式或者句法之规矩之外, 而在于内在于诗歌的某种激荡人心灵的审美感受。这种非逻辑思维正是“禅家妙悟”的基本特征。严羽的“以禅喻诗”, 就是在于他用禅的思维特征, 比拟出了诗歌的思维特征, 使诗学抛开了儒学影响, 重视诗的艺术性, 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发, 这也是严羽诗学的独到之处。而他将“妙悟”作为一种对诗歌所特有的审美性质及诗歌创作所特需的艺术思维的界定, 这也是首例。严羽指明为获得妙悟要遵守门径、研习作品、并进行“悟”等路径, 也提出了妙悟的审美标准等。把他“妙悟”说中的“格调、气象、兴趣、本色、当行、入神”等审美标准, 视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去理解, 不难发现其理论导向的开拓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严羽.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12.

[2]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98, 4.

[3]王国英.《沧浪诗话》思辨的方式及其诗评品格[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3.

[4]苗民.严羽《沧浪诗话》论诗得失辨正[J].社科纵横, 2011 (26) .

[5]骆礼刚.为《沧浪诗话》以禅喻诗一辩[J].学术研究, 2003, 12.

[6]詹萍萍.《沧浪诗话》“妙悟”与“诗法”的矛盾及其解析[J].理论界, 2010 (7) .

[7]李瑞卿.《沧浪诗话》新论[J].中国韵文学刊, 2005 (19) .

[8]郭明浩.《沧浪诗话》研究的新成果———评柳倩月《诗心妙悟:严羽〈沧浪诗话〉新阐》[J].黑龙江史志, 2009 (18) .

[9]周和军.禅宗本体与严羽“以禅喻诗”[J].宗教学研究, 2007 (3) .

[10]范小青.“识”、“悟”、“法”与《沧浪诗话》的理论体系[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09, 10.

[11]马静.试论严羽诗学的审美意味[J].学术交流, 2008, 9.

[12]王建英.论《沧浪诗话》的审美心理特征[J].大众文艺, 2009, 11.

巧用儿歌 妙悟算理 篇2

正因为如此,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把儿歌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帮助学生理解了算理,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孕育发散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纵横联系强,知识之间前后贯穿。数学教学重在讲清算理,理不清则乱。所以,每学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我总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发散训练,为继续学习作铺垫。比如,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因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试做,集体讨论,找出行之有效的简便方法。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知识扎根于大脑,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于是师生一道找出注意事项,然后编成儿歌:“计算乘法注意看,末尾有0应简算,因数(第二个因数)对准0前面,乘积别忘把0添。”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生便能牢记于心了,同时也为下册的教学埋下伏笔。当学到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遇到末尾有0的乘法,这时教师便成了真正的旁观者。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很快便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既轻松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二、理清知识点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儿歌,既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为教师减轻了负担。数学中的一些计量单位,学生记起来杂乱无章,这时巧妙地运用儿歌,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在教学长度单位后,编成儿歌“长度单位五兄弟,路途遥远请千米,短小精确靠毫米,米和厘米最常见,别忘老三是分米。”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一只手的五根手指张开,从大拇指依次排序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手指张开的角度表示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关系,让学生借助肢体和语言来形象记忆,这样把一些抽象的无形的东西转化成形象的有形的事物,学生学起来有兴趣,也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三、选准切入点

数学课堂中儿歌的运用,关键在于要选准切入点,这样才能收效大。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有意识地创造求知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课不同于其他课程,也不能让儿歌泛滥成灾,要选择正确的切入点,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生趣盎然。

四、采用生动有趣的儿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现在社会,幼儿对当今事物认识得比较先进,从而使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具体描述生活现象的语言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

如今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我相信,在数学课中巧用儿歌,领悟算理,对于我们真正做到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所要求的“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妙悟 篇3

自清以来,皆有以竟陵派的诗禅之论出于严羽之门的说法。清人徐釚《云门厂公响雪诗序》云:“自严沧浪以禅理论诗,有声闻、辟支之说,遂开钟谭幽僻险怪之径,谓冥心静寄,似从参悟而入。一若诗之中,真有禅者,致驱天下诗人皆枯坐寂灭而后止。”是谓钟谭二人的“冥心静寄”乃对严羽以禅入诗理论继承。钱钟书《谈艺录》的《竟陵诗派》一篇云:“牧斋(钱谦益)以辰翁为竟陵远祖,元瑞(胡应麟)以辰翁为沧浪别子。”又说:“则钟谭之隐承辰翁,殆犹辰翁之隐承沧浪欤。”由此之后,此说遂广为学界所接受,近来讲论竟陵派以禅入诗者,大都不免要引钱钟书之论,申述严羽《沧浪诗话》对钟惺、谭元春的影响。然而我以为这个问题仍有可以商榷之处,未必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言。

首先,在钟惺、谭元春的文集中,我们并没有找到明确表明他们主动学习严羽的证据,不能看到“妙悟”或“悟入”二字便骤然论定这是受到严羽的影响。晚明禅学发达,诗与禅相结合的观点也是风行一时,成为一种时尚,钟谭受到这一风气影响不足为奇。当然,由于《沧浪诗话》拥有巨大影响力,我们也不能忽视严羽“妙悟说”的因素,只是这或许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未必是有意识地效仿之。更重要的是,严羽与钟谭所论述的“悟”,其内涵和来源也有很大区别。

周裕锴在《<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诗学旨趣新论》中说明《沧浪诗话·诗辨》一文建构了一种诗、禅对应的“悟”与“不悟”的等级制,“妙悟说”其实是建立在临济宗的角度上,注重灵感和感兴,强调“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借禅宗南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主张,来破除江西诗派主张“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对诗歌的束缚。

而钟惺、谭元春二人则不同,他们对“悟”的理解,更多带有曹洞宗“默照禅”的意味。钟惺在《诗归序》中说:“真诗者,精神所为也。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如访者之几于一逢,求者之幸于一获,入室之欣于一至。”而“静”字在《诗归》的评论中也十分常见,如钟惺评王昌龄《宿裴氏山庄》诗“于静深中看其力量”,谭元春评杜甫《同诸公慈恩寺塔》:“有一段精理冥悟,所谓令人发深省也,浮浅人不知”,又评卢鸿《幕翠庭》“德之情兮澹多心”一句曰:“‘澹多心’。此澹何心,更澹得妙。此非静者不悟”,评李颀的《觉公院施鸟石台》诗则说:“使人胸中惊动,开口难言。有慧根,有静理者,须从此等悟入。”以上都表明了钟谭二人“静悟”及“冥悟”的创作理念,即在创作中追求一种“性情渊夷,神明恬寂”的心境,并将其表现于诗中。他们认为诗人不能在喧氛之中迷失自己,而要心定神寂,即“默证胸中静躁情”。

这其实也是禅宗坐禅寂照的观照世界的方式对诗歌的影响。钟谭二人将参禅的态度引入诗歌创作中来,即寂然无为、彻见心性的禅定之法,尤其是受达摩、神秀的闭观坐禅和南宋以来曹洞宗默照禅的影响。默照禅是南宋初期产生的一种曹洞宗的参禅方式,强调摄心静坐、潜神内观、息虑静缘,以求悟道。钟谭二人“静悟”及“冥悟”的观念与其则非常接近。故而钟惺在《简远堂近诗序》中主张诗为“清物”,故诗人应该远离喧嚣,“门庭萧寂,坐鲜杂宾,以至清蝇为吊客”,做到“心迹之并”,从而得到“性情渊夷、神明恬寂”的心态,然后才能“作比兴风雅之言”。这也与曹洞宗默照禅的主张相符。

虽然我们也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钟谭二人曾推崇曹洞宗的默照禅,但如果仅从其持论上看,无疑偏向于曹洞。而严羽《沧浪诗话》的禅学理论是建立在临济宗的禅学观念上,其站在临济宗的立场上将“曹洞下”列为下一等。若将钟谭二人的“静悟”放在《沧浪诗话》的体系中,无疑只是一种浅显的、有分限的、不透彻之悟的一知半解之悟。

这就是两者以禅悟入诗的差别。这是禅学本身所决定的:由于禅宗各派的宗风和禅学理论有所差异,所以在诗人在各取所需地将禅学引入诗学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各样不同的理论。所以我们在分析传统诗论中的以禅论诗时,需要具体分析其禅学渊源,不能一概而论。

最后再审视一下竟陵和沧浪两者以禅悟入诗的诗坛背景和诗学目的。严羽《沧浪诗话》使用“妙悟”、“兴趣”等说法,推崇汉魏盛唐之诗,其目的在于破除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对诗歌的束缚,是一种以宗唐来变宋的诗学倾向。而晚明竟陵派提出“冥悟”之说,重视诗歌的“厚”,是对公安派提倡“性灵”的一种矫正。钟谭以“察其幽情单绪,孤行静寄于喧杂之中,而乃以其虚怀定力,独往冥游于寥廓之外”来反对袁宏道“至于诗,则不肖聊戏笔耳,信心而出,信口而谈”;以“有慧根,有静理者,须从此等悟入”和“读书养气,以求其厚”来反对“世人喜唐,仆则曰唐无诗;世人喜秦、汉,仆则曰秦、汉无文”及“惟恃聪明”、“矜其小慧”、“破律而坏度”。两者所对之“症”不同,其所下之“药”当然有异。

妙悟 篇4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涵泳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学生涵泳,呼唤阅读方式转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进而获得文化熏陶和审美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程式化实施教学环节,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学生感悟在浅层次上徘徊。创设优良阅读环境,对学生阅读进行巧妙点拨,这是激活学生阅读体验的必然选择。

一、重视涵泳,创设优良阅读环境

所谓涵泳,其实是一种传统阅读方法,阅读者在读书时能够深入到文本深处,对文本符号默默咀嚼,体味各种情韵,领会文本主旨。涵泳是阅读体验的重要方式,也是值得拥有的阅读品质。在进行阅读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阅读内容选择、阅读方式设置、阅读任务明确和阅读氛围渲染。教师还要针对学生阅读个性特点进行引导,特别要求学生要沉下心来,静下神来,对文本内容进行消化,让读思结合,以笃定静虑之心潜心阅读,自然能够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学习《我与地坛》时,教师导入新课之后,要求学生初读课文,并提出具体问题:作者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是什么样的?当时作者在地坛里思考什么问题?结果如何?地坛是如何帮助作者走出困境的?为渲染气氛,教师在大屏幕上投放地坛图集,而且配上《夜曲》作为背景音乐。学生阅读紧张而有序,有部分学生开始小声讨论,看来在阅读中出现了疑问和感受。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阅读辅导。阅读成果展示时,学生对问题的掌握程度超过预想。很多学生都能够联系自身实际说感悟,看来涵泳阅读效果显著。

二、加强互动,巧点方法促生妙悟

涵泳阅读强调的是个体学习,但个体学习必然带有局限性。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表明的是自主合作学习需要有机融合。课程标准对此也有明确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阅读需要对话,而且需要多重对话,教师在各种对话元素中是最重要环节,文本生本思维对接,教师是衔接桥段。因此,教师要放平心态,以宽容开放的姿态与学生开展平等对话,要给学生阅读方法运用提出建议。特别要鼓励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并给予方法引导。只有多元多维度阅读因素实现大融合,阅读才会促使学生妙悟,为学生成长输送更多正能量。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杰作,小说情节设计非常有新意。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文本时,给学生留下一个特别的阅读任务:同桌两个人分别饰演贝尔曼、琼珊,当琼珊得知了那片常春藤叶是贝尔曼冒死画上的,他们会有怎样的一场对话呢?两个人合作设计台词,到时合作演绎。学生听教师这样安排,教室内顿时像炸开了锅,因为要表演,还要设计文本上没有的内容台词,这样的阅读任务确实不简单。学生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教师提醒时间,学生这才进入互动阅读之中。表演时,教室里虽然笑声不断,但从台词设计上可以看出大家都尽心了。说明阅读体验已经到位,不必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表演天赋。

教师设计的阅读互动任务可谓新颖,给学生创造更多阅读实践体验,学生虽然表情不对,但对文本的理解却是深刻的。这样的互动阅读,促生学生阅读妙悟,可谓是硕果累累。

三、展开活动,激活学生阅读体验

阅读有很强的自由度,学生可以不拘一格选择阅读方式。为有效激活学生阅读体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阅读实际,设置更多适应性更强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得知情意行的成长。阅读活动设计没有什么限制,演绎、讲述、介绍、评价、讨论、写作等方式都可以选择。有时一个角色转变都可以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将文本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展开阅读,情感体验可能会发生巨变,阅读感知自然也是别样的。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很多读者观众为什么会被感动呢?其实就是换位思考造成的,阅读不入戏,当然不能产生阅读体验。

阅读活动设计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感知点,要确保文本生本思维有效对接。在学习《鸟啼》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特别的阅读活动:阅读擂台赛。阅读文本之后,每一个小组推选一名擂主,到前面来,轮流接受台下同学提问攻擂,如果回答不上来问题,就算守擂失败。换其他擂主继续接受挑战。如果成功回答五个问题,算守擂成功。因为不管是不是擂主,都要深入研读文本,不然就弄不出含金量高的问题。学生纷纷进入紧张的阅读研讨之中。教师这个阅读活动设计非常成功,高中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很多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当然不愿当众丢丑,即使失败,也要败得光荣。所以,大家都会全力准备,查阅资料,讨论问题,向老师寻求支援。可以说,不管比赛结果如何,这个阅读实践活动都会是卓有成效的。学生已经获得充分的体验感知。

妙悟 篇5

一、魅力的听觉艺术——音乐艺术

“凡音者, 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 故形于声, 声成文, 谓之音。”音乐, 是最心灵化的艺术。音乐通过由乐音组织而成的旋律, 可以最丰富最细腻的表达人们的情感世界的复杂变化。

提起音乐, 我们不得不从音乐最本初的性质谈起, 即音乐是什么?它的本质和作用又是什么?对此几千年来有着众说纷纭的见解与论说。“如果仅仅从物理学角度来说, 音乐不过是以音响为基本素材构成的艺术。但从生理心理学角度, 音乐则是通过音响作用于人的听觉, 从而影响人的直觉、感觉, 甚至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音乐足以成为人类情感自我抒发相互交流的一种形式, 也是人类自我娱乐的一种手段。”以上定义仅仅是从音乐的物理学角度来解释, 而艺术作为人类艺术和情感表达的一种门类, 不能仅仅只从物理学角度来表达和定义, 我们还要从音乐本体论的角度探寻, 音乐从其人类学、社会学的角度来归纳, 音乐是人类本性的表现, 是人类最本真精神的表达, 也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

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是当它不与歌词或者文本、标题等音乐以外的因素结合而完全独立时, 此时音乐不再具有歌词或文本赋予的强烈的昭示感, 转而它变成了最抽象和不可捉摸的。此时摆脱歌词和文本束缚的音乐是在表达着什么, 听者只能凭借自己的感觉去理解和感悟。这就是音乐物理本性的一种特点, 音响本身不具备如文字、图像等其他艺术的确定性和具体性。音乐的感受可以以激情冲撞每个人的胸怀, 但是无法用定义来描述。音乐所涤荡的情感是多方面的, 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整体的全面的甚至神秘的不可莫测的。故音乐作为最丰富最细腻的表达人们情感世界的艺术形式, 是最奇妙和充满魅力的听觉艺术。

二、视觉的召唤——绘画艺术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等艺术语言, 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 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绘画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 凭借线条和画面来表达一个瞬间, 一个层面, 一个具体或瞬间的场景。主要从视觉艺术上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并通过视觉关照对绘画艺术进行欣赏。它的审美特征首先体现出了造型性和直观性。绘画艺术是艺术家用线条、色彩在平面里塑造形象, 以直观的视觉感官来感受的艺术形式, 并用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体验和艺术理念。绘画艺术具有直观性和确定性, 是视觉艺术门类的艺术代表。

三、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的异同

1、音乐与绘画艺术的同功之妙

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作为视听艺术的主要表达形式, 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归结于艺术门类的范畴之内, 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却有着相同艺术特点和艺术功效。

首先, 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都是艺术家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音乐艺术家通过音符、音乐的表达来传达自我情感, 绘画艺术家则通过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我感受。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对生活的理解感受。欣赏者对艺术品进行关照和欣赏, 从而产生了审美感知和艺术理解, 欣赏者和艺术家通过艺术作品进行情感交流和传达。所以, 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 无论是视觉艺术的绘画还是听觉艺术的音乐, 都是艺术家自我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并借助其作品达到和欣赏者传达和交流感情的目的。

其次, 艺术作品通过其自身的特点在表达情感的同时达到鼓舞人心和宣泄情绪的艺术功效。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 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其激昂的音乐符号给人激荡的情感体验, 最后达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而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 许多表现现实社会和真实情感的作品, 在静态中表达了动态生活的永恒。虽然表达形式不同, 但作为艺术启迪心灵, 激发感情的作用是相同的。

艺术家凭借不同类型的艺术媒介来表达和宣泄内心的情绪和情感, 使最终创作的作品具有了感召的力量。在艺术品长存的过程中, 艺术品被不同的欣赏者欣赏, 从而产生新的涤荡情感的力量, 这些力量或鼓舞人心, 或交流情感, 此时艺术品成为了一把有力的武器, 起着宣泄情感和涤荡人心的艺术功效。

2、音乐与绘画艺术的相异之处

音乐艺术作为听觉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和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 在艺术门类的分化之中, 虽然具有相似的艺术作用, 但艺术表达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首先, 艺术表达媒介不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 通过其物理的音响载体、音乐符号传达情感, 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听觉艺术。绘画艺术是借助线条、色彩等组成确定性的视觉画面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其次, 欣赏方式不同。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主要通过具有音乐的耳朵来对音乐进行欣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讲, “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 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 则是通过对线条和色彩的辨析与理解对绘画进行体验和感悟艺术家所传达的思想和境界。

第三, 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带给受众的情感冲击不同。视觉艺术具有确定性的视觉冲击, 给人以直观的艺术感受。如果不借助歌词等文本, 单纯地从音乐声响来欣赏, 音乐艺术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强大的冲击力。那流淌的音乐带给欣赏者瞬间的艺术冲击力, 有时候会超越静默的视觉欣赏。这种不确定的冲击力, 涤荡起的审美感受具有更强大的力量。

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作为艺术门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 虽具有鲜明的不同但在艺术欣赏中常常被联觉运用, 在审美艺术范畴之内, 往往具有不可分割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效应。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 艺术的门类纷繁林立, 在我们探索艺术的世界时, 时刻把握艺术门类的特点, 进行有的放矢的艺术欣赏, 对于我们遨游艺术海洋有着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的艺术效果。

摘要:作为听觉艺术的音乐和作为视觉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绘画, 两种艺术门类形式不同、表现不同, 在保存着各自艺术特点的同时, 又有着相辅相成的艺术魅力。本文试图从音乐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特点入手, 分析两种艺术门类的分有, 从中窥探视听艺术的相同和相异, 并在艺术欣赏和艺术体验中感悟其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艺术门类,音乐艺术,绘画艺术,艺术欣赏

参考文献

[1]、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妙悟】推荐阅读:

上一篇:舞台表演与灯光设计下一篇:水文基础设施工程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