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创新

2024-06-21

情报创新(共12篇)

情报创新 篇1

摘要:科技创新,情报先行。有效的科技情报服务工作,不仅可以避免创新风险,节省创新成本,而且有助于提高创新质量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情报工作,我国必须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战略规划,转变科技情报服务职能,培育科技情报人才。

关键词:科技情报,科技创新,风险

1 引言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手段,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我国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国家繁荣和民族兴旺的战略手段。然而,科技创新,情报先行。如果事先不对科技发展现状、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进行充分了解,科技创新将面临巨大的风险。正是缘于此,使得科技情报成为影响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的因素。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得情报者得天下”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韩国国家情报大学明确提出“情报就是国力”的观点[2]。近些年,我国政府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纷纷关注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战略决策中的作用。伴随“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展开,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我国科技创新活动日益增多,科技情报的需求也将更为旺盛,如何大力发挥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将是科技情报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2 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理

目前,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高科技的竞争,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拥有竞争的主动权。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全过程离不开科技情报的支撑。科技创新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探索,这就决定了创新具有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性。降低科技创新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及时获得全面、准确的科技情报信息。科技情报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全球科技发展动态并预测科技发展趋势,有助于科研人员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专利战略和市场行为动态,有助于科研人员发现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和空白领域。科研人员利用和占有科技情报,就可以选择正确的科研路线和方向以及研究方法,有效防止低水平重复研发,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风险,取得高质量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表明,科研人员充分利用科技情报,能节约科研经费40-50%,节省科研时间60-70%[3];因此,科技创新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尊重当代国际科技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实现科技创新的国际接轨,促进国际之间的科技合作。

科技创新往往源于对信息的敏感或情报的触发;然而,浩如烟海的情报资料是任何人也无法全部浏览的,即使是本专业的人也难以了如指掌。科技情报部门依靠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检索手段,围绕科技工作者所提出的课题进行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扫描,在全面准确的进行搜集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炼,为科研工作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情报服务。科技情报工作在传播最新科技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和应用高新技术方面将起到积极而巨大的作用。无论是科学的繁荣,还是技术的进步,都离不开对科技情报的充分开展和广泛利用。

同时,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需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战略决策的优化更是与科技信息情报紧密相关,情报越准确越及时,信息越全面,科技创新决策越优化,创新越有把握;为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科技创新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也离不开科技情报。在当今这个科技信息海量而科技情报稀缺的时代,如何使科技信息变为有价值的科技情报,已成为提升组织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在进行科技创新之前,科研人员能及时掌握该项创新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特别是前期研究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将足以保障该项创新的前瞻性和开创性,最大限度地避免科技创新的失败。数据表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人员平均花费在科技情报方面的时间占科研全部时间的60%以上[4]。科技情报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成功获取先进的科技知识,帮助科技创新人员避免重复研究,帮助产业界把握创新方向,而且还可以优化创新决策,提高创新效率。科技情报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科技发展战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盈利模式等科技动态数据,为科技创新战略的制订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科技情报可以促进国际科技、经贸信息在更广阔和更深层次的范围内进行交流与合作,实现更多的信息共享,从而迎合了全球化发展和数字信息时代的需要。从这一角度而言,任何国家与民族的科技创新都离不开科技情报。科技情报也成为促使外国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本国现实社会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研发,是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从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来看,与科技创新前期投入的巨大和较大的市场风险相比,科技情报的获取费用则廉价得多,且基础研究一旦获得成功,科技创新成果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效应。有人统计,如果设基础研究费用为1个单位,市场推广费则用为10单位,生产费用可能高达100单位,而情报费用只有0.5单位。目前,90%以上的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都设有科技情报信息部,科技情报所创造的利润占企业总利润的35%以上[5]。

3 世界各国科技情报工作比较分析

目前,从世界科技整体发展的状况来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许多高新技术领域里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进行独立研发投入的经费较大,且短时间内难以取得重大突破,发达国家在进行科技创新之前,往往通过加强科技情报工作及时了解国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这样做既可以了解当前世界高新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情况,也可以为本国科技创新提供预警,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科技创新计划的先进性和科技创新方向的前瞻性。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及时对那些在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和那些主要依赖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和信息进行跟踪追击,将能发挥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

当前,美、日、欧、俄等国家和地区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先进,经济增长迅速,彼此竞争十分激烈。这些国家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科技情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且从立法、组织体系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强建设。美国十分重视科技情报工作,通过科技情报工作促进科技创新并保持对外界的敏锐度。早在1979年美国国会就曾通过了旨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该法案明确提出加强科技情报工作的建议与措施。此后,美国不断完善相关科技情报机构职能,并将原来战时情报机构职能转向民用情报,随时监测和掌握国外高新技术发展动态,为科技创新提供咨询服务[6]。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科技迅速崛起,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断进步的科技,带给美国和欧洲的恐慌类似于今天的“中国威胁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政府对科技情报工作的高度重视。为了振兴经济,日本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各类情报的收集与分析,并且免费向日本企业提供参考。本世纪以来,面对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政府每年增加3亿日元财政预算,成立“中国综合研究中心”专门用于收集中国科技情报。目前在日本每天约有200万个各类信息和数据产生,用于政府和企业决策参考[7]。参照美国和日本的做法,欧洲各国也纷纷出资建立国家级科技情报机构,大力开展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技情报需求,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情报服务。如加拿大专门成立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CISTI),专门建立了面向全球文献原文提供服务系统,重点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为国内各地的技术密集型企业提供商务咨询和情报服务[8]。俄罗斯虽然经历了政治体制转轨与经济萧条时期,但原来苏联时期著名的科技情报研究院所保留较为完整,仍然为俄罗斯科技发展提供情报服务,如全苏跨部门情报研究所、全苏科技情报分类与编码研究所、全苏科技情报研究所等[9]。

目前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对国外的依存度依然较高,不少高新技术依然依靠进口。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仍然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同志也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0]为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十二五”的战略重点。我国要想在激烈的科技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科技情报提供支持和保障。我国必须充分利用科技情报,掌握有关的科技信息,并对所处的竞争环境有深刻的了解。只有全面地了解当前科技竞争态势,准确地预测科技发展变化,才能巩固科技先进地位,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有了较好的前期积累,科技发展正在沿着原创性成果发展,自主创新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科技创新需要借鉴前人和他人已有的先进成果,不做好科技情报工作,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做好科技情报工作,能够及时把握全球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合理预测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帮助科研人员发现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和空白领域,掌握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专利战略和市场行为,取得真正高质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大大降低创新风险,防止低水平重复创新,真正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科技情报无疑将在我国未来自主创新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情报行业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在科技查新、科技评估与咨询、中文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和战略决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各级科技情报服务机构还积极开展大量科技战略研究和科技咨询评估服务,通过对国内重大科技领域进行跟踪分析,为决策者在从事重大战略决策时,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事实依据、鲜活生动的经验案例和及时有效的决策参考。目前,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经历了60年的光辉历程,不仅积累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和开发条件,而且拥有大量经验丰富、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各类科技情报人才。

然而,我国科技情报机构不健全、服务效率低下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一些专家估计,我国一些科研项目约有40%左右和国外同行重复,是别人已经取得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的成果[11]。从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建设与服务职能现状来看,我国基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科技情报体系,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科技情报机构原有的信息资源收集和保藏等功能在逐步退化。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科技部撤销了原科技信息司以后,情报机构丧失了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权威性,科技情报应有的决策支持功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某些地市级地方政府也甚至跟着取消了原设的科技情报研究所,从而导致了我国现有情报研究机构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仅存的情报机构之间联动也不够,工作重复低效,情报工作人员人心浮动,大部分转岗他就,科技情报服务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职能逐渐被弱化。因此,大力加强科技情报工作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4 推进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建议

从前述可知,未来科技发展与获取科技情报的多少与快慢有着重大的关联。可以说,在科学技术发展中,谁善于利用科技情报,特别是掌握了与竞争对手有关的最新科技情报,谁就可以迅速赶上和超过对方,谁就能在国防和贸易市场上稳操胜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在实施“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时,没有进行很好的调研,在缺乏足够的科技情报的情况下采取了模拟式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最终以失败告终。而美国在充分获取市场情报的情况下,采取了较为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最终确立了美国“高清晰度电视(HDTV)”市场的优势地位[12]。我国葛洲坝工程二江电站工程建设中,通过及时搜集和分析大量国外资料,提出采用高压架空线路方案后,仅节约投资一项就达四百万元。

目前,我国科技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忧虑,国际上出现了一些针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现象。未来我国科技创新将有效促进科技情报发展。科技情报工作渗透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中。在未来我国科技创新过程中,我国在推进信息共享的同时,必须从国家层面做好科技情报工作战略规划,加大对科技情报工作的投入,营造有利于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环境。同时,由于科技情报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应,而是间接作用于科技创新的过程。在我国传统情报工作人员观念中,科技情报往往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的特征,造成我国许多科技情报机构经营效果不理想,情报的准确性和针对性较差,情报缺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十分严重,导致我国企业往往也不重视科技情报工作。如2005年发生的国储中心铜期货事件就是由于缺失市场情报而导致的,整个事件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3]。因此,推动科技情报向市场化转变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不仅有利情报事业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科技以人本,随着未来我国科技情报需求的大量增加,我国对科技情报人才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多,加强情报人员的培养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实上,除上述专业情报机构的科技情报工作人员以外,社会上许多其他机构也有许多其他成员也在从事科技情报工作。因此,有效整合科技情报资源,大力培养科技情报人才,也是将来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必须切实加强的一个工作。

情报创新 篇2

广义的说,信息就是消息,一切存在都有信息。对人类而言,人的五官生来就是为了感受信息的,它们是信息的接收器,它们所感受到的一切,都是信息。不过,人们一般说到的信息多指信息的交流。信息本来就是可以交流的,如果不能交流,信息就没有用处了。信息还可以被储存和使用。你所读过的书,你所听到的音乐,你所看到的事物,你所想到或者做过的事情,这些都是信息。

电视、报纸等媒体,都是信息传播的渠道,网络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什么是竞争情报产品呢?

竞争情报产品,是与竞争相关的,经过筛选、分类、分析、汇总、评论之后的信息。

竞争情报,首先是要与竞争相关,竞争,是有主体的,有明确指向的,即:在什么市场,和谁的竞争。

竞争情报产品,必须明确指出,是针对什么市场、什么对手的。

确定了市场、确定了对手,才能确定从海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原料。

按照特定的市场、竞争对手等具体情况,将信息分类,分析信息的准确与重要程度,影响等,汇总经过筛选、分类、分析的信息,评论当前的竞争态势,形成竞争情报产品。

信息分时间延递和非时间延递,例如,一本专业书籍承载的是非时间延递的信息,每天的新闻是时间延递的信息,

竞争情报产品,有非时间延递的专项产品和时间延递的日报、周报、月报等产品。

以通信行业市场竞争周报为例,首先,已经选定了竞争市场――通信,竞争的对手主要是、移动、联通、电信。

参考波特五力模型,周报需要包括五个部分的信息:

一、供应商:包括设备商、终端厂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应用服务提供商……,主要关注供应商与竞争对手或潜在对手合作的信息。

二、普通用户:用户行为习惯、满意情况、投诉等,关注自身或竞争对手与用户之间的矛盾,特别是竞争对手被用户普遍谴责的事件。

三、新进入者:对于运营商来说,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企业、互联网企业等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四、直接竞争对手:移动、电信、联通互为直接竞争对手。

五、替代品:终端厂商或别的主体推出的可替代供应商业务的产品,例如IM软件、VOIP等。

根据确定的市场与竞争对手,按照以上五个方面收集信息,经过筛选、归类、分析、汇总,即成为一项竞争情报产品。

情报创新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  情报  情报研究

0 引言

创新是为了解决新问题,而解决新问题就得更多的依赖新的思维和技术,而解决任何问题都离不开情报,而情报必须通过情报研究而获取。因此,情报是源,创新是宿,情报研究是流、是工具、是方法。情报研究工作就是对获取的知识信息进行整序加工、分析研究和激活,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或方案,创新就是运用解决问题的智慧或方案来解决具体问题,就是把科学技术知识转换成生产力。

1 情报研究的概念

情报研究是指为了获取解决问题的情报而进行的研究,其最终目的是探索未知、预测未来,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方案。通过情报研究工作,揭示研究对象的内在变化规律及其与周围有关事物的联系,弄清其历史和现状,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

2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述

2.1 科技创新的含义。科技创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2.2 科技创新的类型。科技创新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的创新,即知识层面的创新、技术层面的创新和管理层面的创新。分别来看,知识创新一般指的是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技术创新从熊彼特(J·A·Schumpeter)在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可以看出,它指的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

2.3 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2.3.1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创新是社会发展唯一的动力,是自然和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的唯物辩证观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物质运动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其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发展。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新事物以及新问题不断涌现,现存的知识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因此,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的探寻解决新问题的智慧和方案,因时因势的不断开拓创新。

2.3.2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伴随经济高速增长的是资源的高投入和高消耗,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日趋严峻。所以,必须调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既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向现代化宏伟目标迈进、逐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富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2.3.3 科技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进入21世纪,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决定性力量。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若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备创新能力,就把握不好未来市场竞争的主流趋势。企业自身的发展,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合理健康发展,企业的创新能力既是企业自身发展壮大的根本动力,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就必须打造自主品牌,力争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努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做出贡献。

3 企业科技创新与情报研究关系

科技创新离不开情报,因为创新是一种新的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充满着不可预测的风险,降低创新风险的诸多措施中,信息情报的及时准确获取是很关键的措施之一。在创新构思和创新立题方面,综合全面反映市场情况的情报资源,是企业非常宝贵的资源。

3.1 通过情报研究能够获取并传播和推广科技信息。世界上很多重大发明和创新,是在文献信息的启迪下完成的,就情报研究和情报研究工作本身而言,一般都是通过文献资料检索、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开展情报调研工作以及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等,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了解和掌握有关国家、行业和领域的科技发展状况,了解某一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深度,筛选有价值的文献信息,从而使相关的科研工作能以最小的代价、最佳的方案,取得最满意的研究成果。同时,情报工作者也可以将获取到的科技信息以出版物、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资料的形式向社会传播和推广。高效的情报资源信息整合,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实现优质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信息流通成本,提高社会信息传播流动的效率,甚至能够起到解决经济发展中关键问题的巨大作用。

3.2 通过情报研究能够为企业科技创新指明方向。2010年在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企业中,中国入围的企业有比亚迪、海尔、联想和华为,这四家企业之所以在创新上能赢得世界性的荣誉,是因为他们的情报研究工作在国内堪称标杆。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之一。通过情报研究,能够追踪新技术、新产品,跟踪各个行业的最新科技发明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了解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新发明、新技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优势。在创新立项时,情报人员会对相关的技术专利进行检索,提供是否立项的依据,从而避免重复研究;通过理性的分析企业的实际研发水平和资源状况,发现优势和劣势对症下药、趋利避害;通过跟踪国内外其他企业的最新研发技术,适时的引进新技术并积极地与企业本身的实际相结合,研发出科技含量高、有独特优势的产品。从而避免重复研发、仿制和跟踪现象。从上面的例子可以总结出,企业在创新策略的制定,开发新的产品方面,必须要事先进行行业的信息情报搜集分析工作,研究行业当前的最新技术情报,把握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企业进行创新,才能更加明确方向。

3.3 通过情报研究为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靠依据。从军事角度来看,站前的情报搜集工作、情报分析研究工作,往往对战争的成败有着重大影响。对于商业战场中的企业来说,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在产品的定价策略,售后服务策略、融资策略、人力资源策略等方面,行业的信息情报资源非常重要。企业可以通过搜集高质量的市场需求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有效的创新战略。通过情报研究,有助于收集同类产品的市场信息,监控和检测市场环境,并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及时解决有关技术性问题,调整产品结构、开发和营销产品的各种策略,有利于帮助管理者科学地做出市场营销决策,创新思维,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实现快速反应,洞悉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的研发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理念的不断更新,用先进科学的人才管理制度,培养一批优秀的管理团队,为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信息情报资源,提升战略决策的有效性。

3.4 通过情报研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产品竞争核心是科技竞争,只有不断通过科技创新,才能保证产品更好地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现代社会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企业开展情报信息工作提供了高效的传输工具。企业利用情报在开展科技创新时,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拓宽企业研发人员的眼界,跟踪国内外同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由于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和占有最新的情报,这样就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取得真正高质量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在技术创新层面,可以通过高质量的情报信息搜集分析,实现行业技术的集成创新,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企业在创新立项之前,合理的信息资源是基础研究工作开展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策略、市场定价策略,才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制定自身的技术创新目标。除此之外,情报研究人员可以预测科技发展趋势,从而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动态,可以掌握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专利战略和市场行为动态,这样可以也有利于发现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和空白领域。

参考文献:

[1]樊英.试论科技情报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6).

[2]冉美玲.论竞争情报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

[3]姜晓宇.加强情报信息工作 服务科技创新实践[J].安徽科技,2007(9).

[4]李翠霞,苏焕群,贺莲,郑利荣.论专利情报分析服务于科技创新[J].广东科技,2011(11).

[5]唐继玲.竞争情报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J].河南科技,2011(9).

[6]沈丽荣.情报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J].情报杂志,2000(5).

[7]刘品阳,樊华,王杉.对西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竞争情报工作关系分析[J].西部论坛,2010(4).

[8]郭吉安,李学静.情报研究与创新[M].科学出版社,2006.4.

作者简介:

情报创新 篇4

2010年是江苏科技情报事业和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创建50周年, 在此我谨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向50年来为我省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做出无私奉献的广大科技情报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对长期以来支持我省科技情报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事业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科技情报工作体系。几代科技情报工作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托, 不断开拓科技情报工作领域, 不断深化科技情报理论研究, 不断提升科技情报服务能力, 不断培养科技情报工作人才, 在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信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之一, 是全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工程技术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科技信息网络管理中心、科技电子政务管理中心、科技评估评价中心、科技统计中心和科技查新中心, 为江苏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有效发挥了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作用。全省科技情报系统着眼经济、社会和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 组织开展了涉及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有关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建设、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宏观管理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省科技情报所自198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省、部级研究项目110多项, 获得国家及省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4项, 其开展的江苏科技兴省战略与政策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地方立法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江苏省重点产业技术预见系统建设研究等重点研究成果, 为省委省政府及科技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为全省科技宏观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服务支撑。全省科技情报系统承担了大量的科技统计、科技评估、科技宣传等服务工作, 给全省科技行政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省科技统计中心大力加强科技统计分析与快速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科技统计数据的动态分析、监测和趋势预测等研究, 每年提供各类统计分析报告20余份, 为科技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2009年在科技部有关考核中位居第一。省科技评估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估工作, 率先制定了省级科技评估规范标准, 其经验做法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和推广。省科技网络宣传中心不断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和科技宣传能力建设, 坚持办好《江苏科技年鉴》《江苏科技信息》等刊物, 成为江苏科技宣传的重要阵地之一。

50年来, 江苏科技情报系统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科技信息服务。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集成了全省科技、文化、教育三大系统十家单位现有文献信息资源, 建立了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以及长三角区域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关系, 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跨部门、跨系统的共建共享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与平台, 目前注册用户近万家, 年服务量近百万人次, 为全省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信息支撑, 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

回顾过去, 江苏科技情报事业成绩斐然、令人振奋;展望未来, 江苏科技情报战线使命光荣、任重道远。希望全省科技情报系统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伟大旗帜,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科教兴省战略, 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锐意进取, 埋头苦干, 以更加骄人的业绩和丰硕的成果为“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战略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任务, 加强前瞻性、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 加快建立国家级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及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科技战略研究工作体系, 逐步形成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和长效合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数据统计分析。不断完善科技统计支撑体系, 加强统计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研究, 加快江苏省科技统计平台建设, 在科技统计制度建设、工作体系建立、人才队伍建设、技术手段提升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和突破。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服务支撑。加强科技评估力量和业务建设, 进一步做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估, 积极拓展社会化科技评估评价业务范围。要深入研究科技宣传的规律和方法, 创新科技宣传手段和载体, 加强科技信息网络建设, 不断提高科技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加快推进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平台建设, 强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和服务能力, 尽快形成覆盖全省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网络。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力推进科技情报研究体制机制创新, 尽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 不断提高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效益。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是科技情报工作第一资源的观念, 运用培养、引进、交流等多种途径, 吸引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创新的科技情报人才队伍。

当前, 我们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初见端倪, 科技情报事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坚定信心、共同奋斗, 努力开创江苏科技情报事业新篇章, 为发展创新型经济, 建成创新型省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通信情报建模分析 篇5

通过对各情报用户和各业务领域情报产品定义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结合以往相关项目的成功经验和实践中数据集成的需求,对相关信号情报产品定义进行组织和裁剪形成信号情报产品的统一定义,建立情报信息模型。

篇幅所限,本文仅描述了通信情报模型,其信息模型如图1所示。

元素表示的是基本实体,关系说明了那些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3.2 数据类型定义

(1)“组织”元素类型。

“组织”元素描述了由相当数量人员组成的、具有特定层次结构的军事/民用机构。

组织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隶属关系、置信度、优先级、分类和位置数据。

对于任何组织,必须定义相关的人员。

(2)“平台”元素类型。

“平台”元素定义为服务军事/民间组织的任何系统/设施。

描述一个平台总有关联的位置数据,它们可以是地理固定场地或移动式平台。

平台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注释、类型、隶属关系、置信度、优先级、分类和位置数据。

(3)“无线电设备”元素类型。

“无线电设备”元素定义为能够传输(和接收)携带各种类型信息(语音、数据等)的电磁辐射的装置。

无线电设备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隶属关系、置信度、优先级、分类和位置数据。

(4)“通信网络”元素类型。

“通信网络”是组织和平台基于通信、互联目的而建立的系统,可以一起出现或属于彼此。

通信网络的主要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注释、置信度、分类。

(5)“配置”元素类型。

“配置”元素源于技术参数的集合,该技术参数代表了特定无线电设备具有的各种参数特性,同时“配置”可用于描述通信网络并在特定时间表征无线电设备设置。

配置的默认属性如下:名称、国家名称、技术参数列表(参数集合)和频率列表。

(6)“位置”元素类型。

“位置”数据项用于存储当前地理位置以及与组织、平台、无线电设备等元素之间的相关信息。

在记录位置的同时必须记录其有效时间段,创建一个新的当前位置时,之前的当前位置会自动移动到历史记录。

位置数据的主要属性:

位置有效时间;

经度坐标(支持不同的坐标系统);

纬度坐标(支持不同的坐标系统);

高度值;

误差椭圆参数;

示向度。

3.3 元素之间的关系

(1)组织之间的层次关系类型。

在组织之间建立该种关系类型,反映;隶属关系、功能层次:

组织:“侦察分队”“隶属于”组织:“通抗第一联队”

一个给定组织最多只可能有一个上级组织,但是可以有(零或)多个从属组织。

(2)平台与无线电设备之间的层次关系类型。

在平台之间或平台与无线电设备之间定义该关系类型,描绘设施/物理方法之间的层次:

平台:“电子侦察车”“包含”平台:“天线车”

平台:“电子侦察车”“包含”无线电设备:“短波电台”

一个给定平台最多只可能有一个上级平台,但是可以有(零或)多个从属平台。

同样,一个给定无线电设备最多只可能有一个上级平台,但是一个平台可以包含(零或)多个无线电设备。

一般来说,一个无线电设备不能高于(不能包含)另一个无线电设备,当然也不能高于一个平台(它总是在平台层次结构中的最低水平)。

(3)组织与平台(设备)之间的关系。

在组织与平台、组织与无线电设备之间建立该种关系类型,反映组织用来完成使命任务的设施或物理方式:

组织:“电子侦察连”“使用”平台:“电子侦察车”

组织:“电子侦察连”“使用”无线电设备:“短波电台”

给定组织可以使用(零或)多个其他平台/无线电设备。

(零或)多个组织可以使用给定平台;同样,(零或)多个组织可以使用给定无线电设备。

(4)通信网络与组织(平台)之间的关系。

在组织/平台和网络之间建立该种关系类型,在一起通信时,这些元素构成并属于一个网络:

组织:“通信连”“组成”通信网络:“指挥网”

平台:“通信车”“组成”通信网络:“指挥网”

无线电设备本身不得为网络的组成部分,但是可以为一个组织所用,或者包含在属于一个网络组成部分的平台中。

给定组织或平台可以是(零或)多个网络的成员。

(5)通信网络、无线电设备与“配置”之间的关系。

定义在无线电设备和配置文件之间的关系类型,如果无线电设备和配置文件存在确定的关系,则表明此无线电设备辐射信号可由该配置文件描述的特征表示。

通信网络可以随时使用不同的配置文件。

网络的“配置文件”是属于网络的组织/平台可以使用的配置文件。

在多数情况下,网络的组织和平台使用相同的配置文件同时进行通信。

一个给定配置文件最多只能用于一个网络,但是一个网络可以被零个或多个配置文件识别。

4 结语

本文针对用户的需求对通信侦察数据元素进行归纳总结,建立通信情报产品信息数据模型并进行持续更新完善。

通过通信情报产品信息建模,形成统一的通信情报数据库,支撑通信情报处理技术的继承性发展。

但是,随着通信讯息采用了各种信息格式、压缩技术、加密技术、多路传输技术和传输协议等现代通信技术;采用了不同传输介质的远程通信网络不断互联互通,信息时代的信号情报愈难以直接获得,此外还需要解决如何从讯息中提取信息和海量数据进行过虑等问题,以在增加信号情报数量的同时不断提高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靖继鹏,马费成,张向先.情报科学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情报创新 篇6

关键词:竞争情报 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

0 引言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是关于竞争策略、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情报信息和研究。它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而进行的所有合法的、正当的情报活动。竞争情报的出现,是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体现。企业科技创新的涵义很广,它是指企业创造新知识、产生新技术,同时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从事科学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这其中既包括自身研究开发的科技成果,也涵盖从国外引进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新工艺等。企业科技创新行为贯穿于企业科学技术活动整个过程中。

1 竞争情报能够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指明方向

2010年华为获得了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公司创新大奖,另外有三家中国企业入围2010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最具创新企业:比亚迪第8位,海尔第10位,联想第30位。这四家中国企业由于竞争情报工作在国内堪称标杆,所以在科技创新上赢得世界性的荣誉。

企业的竞争关键靠什么?答案是产品的竞争。而產品的竞争归根结底依赖于技术的竞争。由此可见,必须拥有准确、及时和针对性强的竞争情报,才能够洞悉新产品的研发目的,才能形成创新技术和创新策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非常清醒的认识和了解自己和竞争对手,尽可能地去搜集竞争对手的信息。竞争情报跟踪各个行业的最新科技发明,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发现新发明、新技术,其结果是采取积极的措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优势。华谊集团是国内较早把竞争情报工作放到突出位置并加以重点发展的,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增加软硬件投入、配强工作人员、建立组织体系、构建工作网络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目前,整个集团已初步形成如下系统:以上海化工情报所为主体、以各单位竞争情报系统为支撑、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为后盾的华谊竞争情报工作体系。

2 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中小企业无论是制定战略规划,还是实施和评价战略意图,都离不开竞争情报,它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战略的基础。企业的生存环境主要由行业背景与主要竞争对手构成,企业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竞争情报部门通过对大量相关信息的持续性收集、分析、处理,减少或排除对整体竞争环境和竞争对手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疑义性及混杂性,为企业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信息。

中小企业利用竞争情报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可以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对手的新产品开发动向、生产能力、技术水平、产品性能等情报信息。当然,也可把握本行业领域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数量、地域分布与竞争对手各种产品的市场情况。市场是创新的起点,明确的规定了竞争情报工作的方向,即专利情报不但要追求技术,更要为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过程中,通过竞争情报及时调整、优化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持续地研究竞争对手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动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确保企业的自主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通过竞争情报,企业领导者可以摆脱思维固化,及时捕捉各种时机,敏锐发现科技创新所需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市场等;可以不断接触新思维、新理念、新管理方法。

3 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企业竞争主要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是依托于科技上的竞争,只有通过科技上的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产品更好地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利用竞争情报在开展科技创新时,可以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拓宽企业研发人员的眼界,跟踪国内外同行业最新技术发展趋势。由于科研人员可以利用和占有最新的科技情报,这样就能“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取得真正高质量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同时,科技情报人员可以预测科技发展趋势,从而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动态,可以掌握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研发动态、专利战略和市场行为动态,这样可以反过来帮助科研人员,发现科技发展的热点领域和空白领域。

创新引进的技术,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利用,可有效发展和促进企业的技术,这会导致企业大规模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企业开展创新的主要模式是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然而引进的关键技术,其先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再次创新能否取得成效。这时,利用竞争情报,可使企业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之前,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当前国内、甚至国际上相同技术的水平和发展等各种信息,以确保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例如,从1998年起,上海三电贝洱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就对国际上知名企业的变排量压缩机最新技术专利信息进行不断跟踪和研究,积极研究开发新型压缩机的,完成了大量的科技创新,先后申请了20多项科技专利,构建了强大的专利保护网。他们在科技开发的过程中,创新和改进核心技术,使该机的主要性能达到目前国际上可变排量空调压缩机的最高标准。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中、高档汽车空调压缩机的空白,还使企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知名企业,他们生产的汽车空调占国内市场的一大半以上。可见,有效的竞争情报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够成功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胡玉婷.竞争情报与企业创新[J].情报学报,2006,10.

[2]武胜闽.利用竞争情报促进自主创新[J].创新科技,2007,4.

[3]郑诚勇.竞争情报与中小企业自主创新[J].情报探索,2007,9.

[4]上海三电贝洱成功研发世界顶级汽车空调压缩机.http://www.bokee.

net/company/note_viewNote/12063.html.

[5]王德平.论哲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J].前沿,2004,10.

[6]勒内·托姆.突变论:思想和应用[M]周仲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7]沈正维,王军.关于自组织原理若干问题的讨论[J].系统科学学报,2006,1.

[8]赵保全,潘利梅.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互动的哲学反思[J].前沿,2007,10.

情报创新 篇7

关键词:服务创新,医学情报,情报服务,信息资源,服务质量,检索

医院专业人才比较集中,随着当今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竞争加剧,医务人员要在医学知识和医疗水平方面不断创新,就需要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的情报信息。而医院图书情报信息部门就是医护人员利用信息、获得信息的重要场所,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医学信息服务的内容、方式等也发生了变化,大力发展医学情报信息,对医院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院图书馆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完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情报服务工作。

1 加强期刊、图书借阅及中医药文献检索服务

医学图书情报部门的任务就是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做好流通阅览工作。目前,我馆内部逐步实现了管理现代化,图书馆通过集成管理系统及电子条码扫描加快了读者接还图书的速度以及新书的加工流程,繁杂的"借还"以及"图书、杂志上架"等工作逐渐减轻,图书管理的逐步规范化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从以往单一、传统的服务模式向信息服务新模式转换。

以往,科研人员主要通过阅读期刊等索取所需要的信息,情报意识薄弱,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及时从网上获取最新的医学信息已成为必然,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是在必行。数字图书馆是对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各类信息进行管理和有效的利用,能为广大读者提过便捷、高效的信息资源。近十年来,我们不断丰富信息资源,陆续已不同方式购置了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HKD(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维普数据库、超星独秀等,并且建立了15人的电子阅览室,受到广大医务及科研人员的欢迎,使他们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医学发展信息,阅读到最新的电子出版物。当今医学科研工作者要想在科学理论上有突破、在技术上有创新,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掌握医学情报信息的量(1。因此在他们获取信息过程中,逐渐会从被动变主动,认识到医学情报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利用情报,了解当今医学发展,拓宽研究领域,做更多的研究工作,出更多的成果。本馆工作人员也通过多渠道学习,掌握了信息的服务能力,帮助读者掌握各类信息检索方法,使读者快速准确的获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节省了医护人员及科研人员查找资料的时间,为本院及外单位读者提供了一定的医学资源保障服务[2,3]。

2 积极开展中医药课题查新服务

科技查新是针对某一特定课题,以文献检索为基础,经综合分析对比,对其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进行相关调查与评估,最终出具有根据、有分析、有对比的报告。查新对减少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和科技成果评审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科研课题立项及成果申报的一个重要环节[4],我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西北地区唯一一家文献检索分中心,近年来一直受理陕西省及西北地区一些省份中医药课题的立项、结题及成果查新工作,4人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查新资格证书,1人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查新资格证书,确保了申报课题的质量,我们还在网上建立了查新检索委托单的电子文档,用户可在网上填写查新内容,通过电子信箱传回,节约了时间,尤其方便了外地委托者,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我们还对本中心2004-2006年受理的73项查新课题的查新项目委托单位、委托人职称结构、查新性质、要求出具查新报告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了解了本省中医药科研开展情况,为科研管理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建设性依据,了解和掌握本省乃至西北地区中医药工作者的基本情况。比如从统计上我们发现,进行课题查新的单位及地区分布不均匀,课题申报单位相对集中;从查新委托人职称结构来看,副高以上申请课题占到82.19%,中级职称申报明显较低,具有中级职称的人群是各医疗单位的科研工作的主要骨干力量,也对单位科研工作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我们也建议科研管理机构应鼓励及扶持中级职称人员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并能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通过查新,我们也能为科研及临床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比如建议科研人员要进行选题前的文献检索,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动态,将科学信息与研究结合起来,平时注意收集、加工、分析文献,从中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研究课题相关的信息,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提高研究效率。可以看出中医药科技查新对减少中医药卫生科技项目低水平重复和科技成果评审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中医药学科技查新工作[5]。

3 开展多样化情报服务,为医院管理者及科研工作者提供信息支持

互联网医学信息资源丰富,但往往处于无序状态,由于科研人员工作繁杂,难以抽出大量时间在网上查阅信息,而且由于网络有时还存在"网上堵车"等现象,使得传统信息服务显现优势,纸质型的出版物能汇集大量信息,使相关人员能以较少的时间阅览到大量信息。因此在做好检索查新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配合院里的工作,每月从网上或报刊上筛选最新的医学信息,编辑出版了院内情报刊物《医院管理与决策》、《中药信息与开发》,及时为行政部门及科研工作者提供有关医院建设、中药研究、临床医学等方面的新观念、新发现、新成果、新技术等,为他们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医学信息。今后我们应该更积极地开展情报调研,深化医学图书情报服务层次,逐步从信息开发向情报分析工作发展,有针对性的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在为医院临床科研服务过程中,发挥医学情报在科研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6]。不断开拓创新,强化服务功能,确立新时期医学情报的服务新模式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

4 当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医学情报工作是医学研究前期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人们对医学情报工作的认识不足,加上科研、临床发展不平衡及医院管理决策等因素的影响,图书馆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医院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支持不足,直接造成这部分工作的经费不足,导致馆藏不足,服务区域不断缩小,况且人员待遇偏低,加之人员配备不合理,出现断层,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情报服务质量。其次情报部门自身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对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现状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学习等等,势必都会对医学信息部门的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许多发展较好的医院已将图书情报部门划归为医院信息管理,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5 进取创新提高服务质量谋求发展

当今世界,谁拥有高度发达的信息资源,谁就拥有未来。纵观全球,尤其是美、英等发达国家,为了获取高新技术发展优势,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信息尖端技术,以提高本国的竞争能力。这种世界性的"信息热潮"也为我们图书情报的发展提供了契机[7]。随着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更高层次的信息服务,是医学情报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因此提高相关人员自身素质至关重要,医学图书情报人员必须是具备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应掌握现代信息的交流特点,熟悉医疗研究动态,能够捕捉最新的医学研究信息,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情报管理技能,包括文献的搜集、检索、综合分析能力,暨要具备较高的文献服务技能以及文献深加工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应与临床科室及科研人员进行沟通,开展广泛的用户调查,了解他们对医学信息的需求,积极开展定题服务,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大量的、有价值的医学信息情报;其次随着医院数字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医院图书情报工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这就需要引进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开发文献资源,建立不同类型的数据库,情报人员也要熟悉计算机的使用,并且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多样化、及时性的需求,更好的为行政、科研及临床医疗提供增值服务。

情报人员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以外,还应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职业道德缺乏,势必造成消极工作,比如对待读者不热情,服务不主动等等,这样,也会影响到自身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将良好的职业道德贯穿到日常的工作当中去,全面提高职业道德和服务质量。

由于当今医学文献数量剧增,任何图书馆不可能做到样样齐全,传统的、相对独立的医学情报部门不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医学情报部门应该加强横向联合,建立协作关系,实现文献资源共享,建立行业系统的情报网络,积极开展馆际交流,发挥图书馆的整体效能和情报职能[8]。总之,要不断用新观念,新思路更新服务方式,只有创新才能使图书馆更具活力,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逆世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医学情报服务质量[J].医学信息,2005,(11):1503-1504.

[2]杨平.网络信息资源与医学情报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2):133-138.

[3]陈蕃.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与应用[M].医院图书馆的管理与应用,1991.121-123.

[4]李文红.查新课题申报项目热点透视与反思-科研呼唤原始查新性[J].情报科学,2002(,12):1233-1236.

[5]孙力.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西安分中心2004-2006年查新项目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2008(,1):89.

[6]滕洪松.对新时期医学情报工作的思考[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3,(3):90-91.

[7]吴慧萍.论医院图书馆的医学情报工作[J].医院图书馆杂志,1994,(4):4-5.

情报创新 篇8

1 当前图书情报服务管理进行创新发展的现实条件

1.1 社会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 信息是社会的生命, 今天数字信息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它使得信息的产生、组织、传递、分布等形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也决定着信息的载体形态和技术应用形态的除旧布新, 比如多媒体载体形式和数字化载体形式相对于传统的文献信息载体形式已日益成为一种主要的信息载体形式。科技的创新发展必然引发社会体制的一系列变革, 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甚至各个个体的运行方式, 这些信息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 以“服务”为主旨的图书情报事业就必然要适应这种变革中的社会需求, 面向社会, 面向用户, 以需求为导向, 改进业务, 深化服务, 增进效益, 在变革的社会大潮中发展自我, 这就要求图书情报机构本身必须进行创新变革, 而首当其冲的图书情报服务的管理创新则势在必行。

1.2 技术支撑

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需要以一定的技术环境和条件为依托, 也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才能构建服务管理的创新体系, 当然也才能在服务创新中充分体现技术创新的成果。今天高度发展的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为图书情报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比如可以实现图书馆一些新型信息服务的Web2.0技术;基于Intemet/web技术建立起来的网格技术, 它可以将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实现互联互通, 使网络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信息资源库和信息处理平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和可用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WAP技术, 另外还有数据挖掘技术和Agent技术, 其中Agent技术可以在数字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中大显身手。

2 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的基本构想

2.1 服务观念的革新

一直以来, 图书情报服务机构只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图书情报工作者则是以图书文献等情报资料的收集、组织、传递及情报信息的检索、咨询为职责, 显然, 这是一种被动的服务状态。在当今以创新为潮流的时代, 图书情报工作者必须首先自觉树立和强化主动服务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图书情报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知识服务, 是以用户为中心与用户的知识互动, 不但要服务个体, 更要服务社会。其次, 顺应时代潮流, 树立创新意识。情报工作者必须要勇立潮头, 开拓创新。有创新的意识, 才会有创新的动力。其实, 就其实质而言, 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也就是一种知识创新的过程。其三, 要有发展的眼光, 树立学习观念。不论对个体还是对组织, 学习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断更新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才能保证不止有创新的意识, 更有创新的能力。其四, 效益优化意识。图书情报服务作为一种知识服务, 它的价值最终还是取决于通过它能获得及利用到需要知识的效率和效益。效益最大化才是图书情报服务的终极目标。

2.2 服务手段的更新

图书情报的服务模式是与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相协调的, 借助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 图书情报服务的手段和方式的革新才能得以实现。其实,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正是图书情报服务管理的新理念之一。比如当下的网络工具新贵“微博”, 它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的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发表的博客形式,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终端组成个人社区, 以20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实现即时分享。[1]今天微博已经成为当下备受大众追捧的”信息宠儿”。正因为微博这种方式充分体现了信息及时互动的特点, 所以图书情报服务机构完全可以利用微博开展互动的读者服务、信息传播、舆情监控、学术交流等工作, 更好的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当然随着信息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图书情报服务机构还需要积极推进自身业务支撑技术的研发, 比如随着Web2.0的兴起, 很多学者提出了Lib2.0的概念。[2]这些都必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情报信息服务的效率和效益。

2.3 服务内容的创新

2.3.1 加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服务

在当前, “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服务理念已深入人心, 而处于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知识结构和素质的网络用户, 其能力结构、心理状态和社会素质等方面的差异, 决定了其在从事某一职业活动时不同的需求和偏好, 这种差异还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从而引起用户信息需求的动态变化。可见, 在网络环境下, 个性化信息服务理应关注用户偏好, 以此为依据提升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准。为此可以着手进行个性化服务资源的集成和相似偏好用户群的类聚, 以实现与用户需求偏好相适应的内容整合服务;还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开展用户服务定制业务;或通过嵌入跟踪主动深入到用户专向研究中去, 全过程或者分重点阶段跟踪。嵌入跟踪可以有效地将知识情报服务与用户实际专向需求融为一体, [3]及时实现与用户的互动交流, 更好地提升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效益。

2.3.2 拓展服务空间

在当今数字信息环境下, 图书情报服务要提升自身的服务价值, 实现创新发展, 除了重新构建并优化组合传统服务项目诸如数字参考咨询、网络资源导航等之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最新的网络技术和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大力丰富服务模式, 拓展服务空间, 比如组建网络学习中心、社区信息枢纽等;还可以积极投身建设, 服务社会, 这其中开展竞争情报服务就不失为图书情报机构进行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竞争情报是一种新的信息服务方式, 是指竞争主体为保持和提升优势而开展的一切有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搜集、处理和分析研究活动 (英文名称为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简称CI) 。“其主要功能是为企业组织成员评估关键发展趋势, 跟踪正在出现的不连续性变化, 把握行业结构的变化, 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及动向, 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4]显然以信息服务为天职图书情报机构完全可以参与其中, 比如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搜集专题信息, 为企业开展竞争情报知识技能培训, 帮助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 组织进行竞争情报研究等等, 以此服务经济生活, 满足社会需求。

2.4 开发创新型用户

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信息用户将直接通过网络终端获取信息, 这就对用户及时鉴别信息需要、准确搜寻信息资源、灵活处理信息内容、有效开展信息交流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图书情报机构可适时抓住机遇, 设计开展新的环境下针对用户的信息素质教育, 通过诸如网络课程、咨询服务、数字教材等方式对用户进行包括信息环境、信息资源结构、信息检索方法、信息组织和处理技术、信息分析方法、信息政策和法律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5]这不仅可以尽快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 及时实现用户与信息服务人员的互动交流, 甚至可以激发起用户极具创新价值的信息需求。图书情报机构要积极开发这些具有创新需求的创新型用户, 并及时对他们展开长期的跟踪调研, 这样或可在更高的层次、更新的领域启发自身开拓服务空间, 引领服务潮流。

3 结语

总之, 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就是图书情报机构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自身发展观念、运行模式等进行重新选择、设计和实施, 以促进自身综合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这是时代赋予情报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对这一过程的积极地探索和实践, 必将极大提高情报工作的服务效益, 并最终促进我们情报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不但是图书情报事业自我成长的需求, 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其管理创新不但要着手于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的更新, 更重要的是其服务观念的更新。

关键词:图书情报事业,图书情报服务,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毛海燕, 王梅.微博与图书情报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 (1) :85-87.

[2]胡昌平, 向菲.面向自主创新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业务重组[J].图书馆论坛, 2008 (1) :9-12.

[3]梁树柏, 贾艳艳.专业图书情报专深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2) :81-85.

[4]彭靖里, 邓艺, 金梅, 杨继康.竞争情报服务:图书馆创新发展和信息服务新领域[J].情报信息与决策, 2005 (4) :67-70.

情报创新 篇9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性

1.1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1.2 建设和谐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精神、文化理念。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联系与交流日益增多,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因此,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和谐文化的新体系逐渐形成,它将在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正是把握时代发展趋势、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方位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1.3 建设和谐文化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强的政治保障,又需要和谐文化的有力推动。一方面,构建和谐文化,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状况,为构建和谐文化奠定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其次,人们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社会秩序才能稳定,不和谐因素才能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有精力进行文化创造,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内驱力。另一方面,构建和谐文化,又可以为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提供智力资源。依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发展从社会存在的意义上制约着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而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又以社会意识形态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领域。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变化还应借助于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而成为社会发展的先导[1]。因此,和谐文化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先导,更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2 图书情报工作在建设和谐文化中的作用

2.1 图书情报工作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信息组织作用

图书情报机构具有丰富的人文馆藏资源、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图书情报工作通过其有效的信息组织功能,充分挖掘已有文献的和谐因子,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借鉴人类有益的文明成果,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继承与创新工作。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又要有所创新,创新是文化永葆先进、永葆活力的动力源泉。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组织功能包括存贮性组织、整序性组织和开发性组织三个方面[2]。存贮性组织是发挥的图书情报机构的藏书功能,利用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为公众服务,提高公众的科学人文素质,为建设和谐文化奠定基础;整序性组织使杂乱无章的文献资源转变成有序的文献集合体,发挥文献资源潜在的价值;图书情报工作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搜集、分类、加工、整理,使无序的信息资源处于有序化,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性组织是对信息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形成更加系统的产品,为文献的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传统文化中合理因素的继承和创新。

2.2 图书情报工作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信息选择作用

图书情报工作担负着和谐文化选择功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图书情报工作通过其有效的信息选择功能,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成果,有利于人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和谐。

2.3 图书情报工作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文化传播作用

图书情报工作担负着和谐文化传播功能,是和谐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具体表现在:首先,图书情报工作能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做平台,大力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取得的辉煌成就,弘扬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为建设和谐文化提供舆论支持;其次,图书情报工作能营造和谐文化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培育良好的人文环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再次,图书情报工作能引导、教育读者,图书情报工作者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和谐文化的建设者,加强图书情报队伍建设,提高图书情报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要,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讴歌真善美,主动担负起正确引导读者,教育读者的责任,发挥图书情报工作在文化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

3 创新图书情报工作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3.1 创新服务理念

创新是时代的特征,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图书情报工作,就必须从传统的服务理念中走出来,打破传统僵化的思维方式,彻底抛弃 “画地为牢”、“守株待兔”、“重藏轻用” “重藏轻开发”等陈旧的服务和藏书观念,变被动为主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树立爱岗敬业、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弘扬国内外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把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的书籍和优秀的文明成果介绍给读者,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3.2 创新服务内容

图书情报工作除完成日常工作外,还要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服务内容,为和谐文化建设服务。开拓信息服务领域,建立信息资源库,促进成果转化和人才交流;为企业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开展创新策划、专利、成果查新、专题信息检索、定题服务、项目调研、技术咨询、技术中介等服务;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反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内容的书籍和杂志。要通过读书活动,使读者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博采众长。

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中,促进社会知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和谐文化的健康发展。

3.3 创新服务方式

服务方式的创新是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书情报工作中,使图书情报工作服务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逐步取代传统的手工操作,实现了登记、借阅、管理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标志着图书馆服务方式已进入以信息技术、网络服务和知识导航为主体的新的服务模式和体系,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人们利用其强大的检索功能可以实现网上检索、浏览、咨询、馆际互借、专题研讨等活动,在方便读者的同时,提高了图书、文献的利用率。除此之外,图书情报工作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信息服务平台,宣传、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引导人们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3]。因此,图书情报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但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图书情报工作者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传播者,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加强互联网管理,净化网络环境,传播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在网上开办各种有益的和谐文化建设活动,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和网上“垃圾信息”的侵蚀,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图书情报工作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创新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关键词:创新,图书情报工作,和谐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钱立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途径的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5):118.

[2]杨遵民.图书情报工作与和谐文化建设[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3):49-50.

新形势下科技情报工作的创新探讨 篇10

关键词:科技情报,工作,新形势,创新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好科技情报工作的作用,如何再创辉煌,是一直以来我们所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增加创收,我们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一些高经济创收的部门,缺乏长远考虑,忽视了科技情报的服务,因此很难得到政府机构的重视和支持,情报所的整体能力与优势得不到正常发挥。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情报工作的作用,我们认真分析情报所具备的优势,究竟能为谁服务、怎样服务、服务什么。

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即按照“发挥优势、创新服务、培育品牌、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培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情报服务能力为主线,以面向市场经济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突破口,以开发情报品牌产品为重点,以建设信息化情报服务手段为保障,以营造良好的情报工作和吸纳情报人才的环境条件为根本,以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研究咨询能力雄厚、信息技术手段先进、服务功能多样化的科技情报研究所为目标。

二、重点发挥优势,提供科技情报工作

科技情报工作是始建以来就有的一项重要业务,曾一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只是承担一些较小的科学研究课题,研究队伍也在不断萎缩。在重新分析我们所的优势以后,我们感到情报研究工作是最容易和当前市场经济接轨的,在长期的情报工作中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情报研究队伍,在信息的检索、收集、分析中形成了一整套较成熟的方法,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性服务。

1. 发挥决策性优势,提高科技情报工作的知名度

情报研究工作的主要功能是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性支持,因此,只有坚持为决策服务的正确方向,情报研究才有生命力,继续更快、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市把为科技厅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服务作为情报研究工作的首要任务,积极开展情报研究,为科技发展战略决策和科技管理提供决策建议和可行性方案,充分发挥情报研究在科技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引导作用。

2. 发挥预测性优势,提高科技情报工作的预见度

前瞻性、战略性情报研究已成为我市情报研究的品牌产品。为使科技计划工作更具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政策性和可操作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科技厅指示,我所开展了重点领域技术预测研究,为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更好的引导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发挥快速反应优势,提高情报工作的信誉度

快速反应是巩固已有和继续拓展市场的关键,一个缺少对政府临时性任务快速响应能力的科技情报机构,不仅将失去市场竞争力,还将失去政府信任和重视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信息资源有效积累及信息深度加工,为把握进入和扩展市场经济的机遇提供有力保障。

三、重点培育特色,拓展情报工作服务的新领域

将科技情报工作推向社会,引入市场,是科技情报工作进入新时期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选择。科技情报工作的内涵不仅是决策研究,还包含更广泛的服务内容,不仅要面向政府部门,还要服务于全社会。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广大中小企业迫切需求技术、信息、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服务,这为科技情报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服务对象、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强化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在紧密抓住政府市场的同时,还要积极开辟为社会服务的市场。

1. 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承担审理的新任务

以多年来形成的多专业、广领域、高素质的情报研究队伍为依托,以出色的情报服务为品牌,我市及时抓住科技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加快的机遇,充分发挥科技情报机构的咨询功能,积极争取政府职能转移的任务,为我市的发展培育出新的业务生长点。

2. 发挥集成服务优势,开辟科技评估的新市场

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市在长期从事情报研究工作过程中形成的自身优势和以领域、行业带头人为核心的高层次咨询专家系统的优势,积极开辟情报服务的新市场。高质量、高水平的评估工作,不仅赢得了科技厅的好评,而且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也为我所的发展培植了新的生长点。

3. 发挥情报资源优势,开展创新基金服务

近年来,我市科技咨询服务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的科技进步与产品升级。充分利用我市人才、信息资源的优势,积极为中小企业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提供申报培训、项目评估论证、格式审查、编制和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全部标准申报材料的咨询服务。对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发挥科技咨询优势,创建面向企业服务的新机构

为了更有效的开展为全社会提供情报服务,我们抓住了科技部倡导在全国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机遇,在情报所的基础上组建了生产力促进中心。通过开展对企业把脉诊断、解决技术难题、人才培训、成果交流等形式向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综合性服务,深受企业欢迎。

四、总结

情报创新 篇11

文/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管理学院特聘专家 陈 飔 关荣荣

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表明,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需要具备一项能力,就是对危及自身市场经营的环境、政策和竞争对手情况变化预先发出警告的能力,也就是竞争情报预警机制。早在2003年,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裁定中国彩电对美国同类工业构成“实质性损害”,结果国内彩电企业手足无措,仓促应对,只能被动“挨打”,这充分暴露了我国彩电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的缺乏。

建立这样的预警机制就需要对国际和市场所在国的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竞争对手,甚至所在国的国际贸易政策、结构和变化,进行严密的搜集监测,并进行严密的分析,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出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启动贸易保护措施,会有多大力度,会持续多长时间。还要了解竞争企业、行业组织、标准化组织、贸易组织的利益焦点和态度,以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局势。

一般来说,欧洲各国和美国在采取诸如反倾销之类的贸易保护措施之前,几乎都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准备。这些准备包括行业市场的调查、产业分析研究、企业竞争力分析、法律和相关条件准备,等等。美国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之前一段时间的游说和公关,甚至是一些经济学家或相关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往往会出现在国际知名媒体、各类国际贸易论坛、相关网站上。这就是发起攻击的信号,如果相关出口企业对此视而不见,不做准备,一旦面对反倾销诉讼,就只能接受人家规定的条件,承受巨额关税处罚甚至退出市场。在国内市场竞争中也有很多企业面对国家行业政策的调整,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变化,缺乏应变能力,陷于被动局面。轻则损失市场机会,重则丢掉整个市场。凡此种种,都是企业缺乏竞争预警机制的缘故。尽早预测和发现这种不利局面的出现,并做好应对预备措施,是企业竞争预警机制的功能,是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职责,属于企业战略能力的范畴。

实际上在竞争对手采取降价策略之前,我们就可以通过其上下游的价值链分析、市场供需情况和对其产品及运营成本的估计,大体上测算出它的降价空间和可以持续的时间,是一时的促销手段,还是长期的市场策略。

通常所说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往往是指竞争情报工作的信息技术支撑平台,比如基于网络的竞争信息(情报)搜集、处理和分发系统,由于目前自然语言理解和语义分析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这样的系统还不能提供情报分析能力。因此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还只能是建立在人工信息识别和分析预测的基础之上。当然,预警机制的运作需要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

建立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是与企业对于产业环境、行业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研究分不开的。同时,企业竞争情报预警机制需要制度化的竞争情报收集监测制度作为保证,因为情报预警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某些敏感因素的控制性监测。对一些竞争变量的连续监测收集对于预警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价值。通过连续监测可以积累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和后验的市场变化状态(结果)可以用来研究竞争因素变化的规律,总结出变化模型,为以后的分析预测提供依据和方法。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市场的特点和竞争状况因地制宜地构建竞争情报预警机制,不必追求刻板的统一模式,事实上也没有适合各类企业的竞争情报预警系统的标准模板。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竞争情报预警系统起码需要做到以下7条:

第一,建立竞争情报预警体系的关键步骤是对竞争要素信息的排查。这个过程要求排列出要实现市场竞争情报预警必须监测和收集的竞争情报要素,这些要素体现为各种环境、政策、市场、竞争者信号,比如税率、市场份额、成本结构,等等。对于这些要素分别寻找获取渠道,如政策文件、研究报告、专利、人际网络、媒体、网站等。

第二,确定情报监测范围和频度,对不同的监测信号规定预警等级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监测信号变化出现或者达到预定的等级,立即做出预警,并按照规定进行报告。

第三,对于出口外向型企业,需要建立国际市场,特别是出口国市场和市场规则的监测研究体系,重要竞争因素如市场份额、价格-成本结构、关税、贸易政策、当地竞争对手和上下游商家的事前监测分析,建立早期预警系统。这可以雇用专业的研究人员或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操作,或者干脆建立一整套的信息监测与研究体系。

第四,危机事件应对预案研究和准备,包括各种公关手段和市场控制措施。如通过自身、政府或者公关公司的力量避免贸易保护措施出台,或在增加贸易壁垒或提高贸易关税之前,尽可能多运一批产品到市场国国内,通过贸易保护带来的价格上涨赚取利润,以弥补今后的市场损失。另外,事先研究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来避免受到歧视性政策的损害,或者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也非常重要。

第五,对于重大和典型的竞争事件进行事后评价研究,搜集各方的信息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正和改进自身的情报监测模式,扩展和优化情报渠道和来源。建立竞争因素变化模式数据库,提高其正确预测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的能力。

第六,国际市场竞争的分析研究,需要专业人士方能胜任。如果企业没有一个机构和专业人才,那就需要建立一套替代机制。通常市场研究机构需要企业有相应的编制,甚至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建立相应的市场研究机构对于小型企业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可以采取构建兼职市场研究小组或者委员会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请求外部支援,例如聘请相关的专家作为顾问或者委托研究咨询机构负责实施相关市场的监测和情报分析。

第七,从竞争情报预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要保持和自身企业竞争性最强的对手之间的正面信息接触。在强大的竞争对手面前,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的眼睛捂上,越是竞争对手,越要睁大眼睛,看个仔细。

一个称职的企业家,对于企业的运转和市场的变化都有敏锐的嗅觉,用时髦的语言说就是有效的信息获取和识别能力。中国的企业家在起家的时候,大多都表现出了這种能力,但是一旦做大了,国际化了,却都开始遭遇运作上的困难。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离开了原来熟悉的信息环境,原来亲临一线的信息渠道被阻断了,对企业运营和市场纷纭的真实感觉就少了。据统计,人类接受和传达信息的时候,语言文字本身可以表达的含义只能占到百分之七左右,看看报表,读读报告,所能获取的信息就更有限了。第二,作为一个大型组织所必需的信息情报机制、流程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决策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决策失去了依据。

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顿可谓是成功的企业家。这位传奇人物的集团总部到现在还很简朴,与我们的一些企业相比简直寒酸。更令我们称奇的是,这位花白头发的亿万富翁在巴西的超市里趴在地上量货架之间的距离,在竞争对手的卖场里拿着摄像机偷拍时经常被人抓到,他也不觉得有多么尴尬。南方某一家规模很大的饮料公司的老总,经常全国各地四处巡游,考察市场、盘点渠道,冷不丁地就会出现在某个分公司的办公室里,把试图向他掩盖市场真相的经理修理一顿。

运行良好的大型企业组织,仅靠几个人的努力根本不可能解决信息情报的需求问题,必须依靠一种制度化的机制和流程,来保证它的组织决策能够在适当的信息情报基础上作出。世界500强企业中90%以上都建立了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他们都认为:靠个人的、随机的情报收集,少数人的聪明智慧来分析所形成的非正式的情报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大型组织在不同决策结构下的信息情报需求。在决策之前必须进行信息的充分收集、汇总与分析,决策绝对不得(也绝对不能)在信息高度缺乏和不对称的情况下作出。在这个决策框架下,信息情报环节的缺失成为不可能,短路和旁路的决策流程根本就走不通,这样就通过组织行为解决了问题。

情报创新 篇12

知识流程外包 (简称KPO) 是围绕业务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事务, 将通过广泛利用数据库以及信息资源获取的信息, 经过即时、综合的分析研究, 最终将报告呈现给客户, 作为决策的借鉴。其主要服务内容有:专业策划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培训服务、政策法规调研等。

近年来, 我国科技情报机构日益强调为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信息服务。无疑, 我国科技情报机构在为政府决策和产业战略制定等战略情报服务方面作用重大, 在市场信息服务和企业竞争情报方面成效显著;但仍然存在着与企业结合不紧密、需求识别粗泛、服务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知识流程外包的兴起与发展反映出企业对信息服务尤其是知识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 企业需要的知识服务业务激增, 而服务外包模式又为企业寻求知识服务资源提供了新的方式。这些都对科技情报服务的业务拓展、服务模式创新和管理模式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给科技情报服务业带来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 思考如何发展与创新科技情报服务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科技情报服务面临的机遇

政府、企业越来越重视服务外包, 尤其重视具有知识特性和专家技能特性的服务, 将之作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2009年9月23日, 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鼓励政府和企业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 将数据处理等不涉及秘密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机构。服务外包的兴起给科技情报服务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如用户群由面向政府、行业扩展到面向企业等。具体来讲, 科技情报服务在KPO环境下面临的机遇主要体现在。

1.1 企业对知识服务的渴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随着竞争的激烈, 企业不仅仅希望获取信息或知识, 更希望从海量信息中提取出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关键知识。由于职业工作的需求、知识积累与更新的需要以及方案的解决, 往往需要结合多个学科的知识, 大大超越了企业自身的知识结构, 因此, 他们迫切希望有专门的机构能够针对其所承担的具体业务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知识保障, 开拓综合性强、能够满足其多方面、系统化的知识需求的综合化知识服务业务。因此, 企业迫切需要这样一种服务:针对具体问题和个性化需要, 将知识融入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更加直接而快捷地帮助其解决问题。

1.2 企业对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的追求

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情报和科技战略方面的高层次研究支持。科技创新需要对科技方面的情报进行监测、跟踪、分析, 对情报信息进行搜集、分析、综合, 以满足企业对科技情报日益增长和更高标准的需求。

2 科技情报所开展KPO的可行性分析

科技情报所可充分利用其优势和积累, 积极承接外包领域中的业务, 开展综合性的信息采集、信息研究等多层次、全方位信息服务, 如跟踪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 研究分析行业发展趋势、产业动向和高新科技的进展。

2.1 企业KPO业务需求与科技情报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经超出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 竞争范围从单个企业竞争扩展到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 竞争方式也更多地表现为创新竞争和速度竞争。从KPO角度来讲, 企业能够以一种崭新的方式整合产业链, 提升其价值。如考虑将产业链中的部分业务外包出去, 利用外部专业资源和优势来为自己服务, 全力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新的产业链。具体来说, 在产业链整合中, 企业可选择外包出去的知识流程包括:产业价值链研究、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产品市场调研、知识产权服务、数据分析等。而知识产权服务、数据分析、产业市场调研和企业竞争情报正是科技情报机构的重要业务和优势领域。

2.2 科技情报所开展KPO的条件和优势

1) 地位优势。科技情报所是政府机构, 走过了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信息服务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位, 在长期的科技服务中形成了很强的公信力。

2) 资源优势。在信息资源拥有和数据库建设方面, 科技情报所拥有政府公用信息资源、专业数据服务商资源、地方特色资源。

3) 信息服务优势。科技情报所长期服务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熟悉当地的情况和地方信息的需求。

4) 人才储备优势。科技情报所拥有较强的人才储备, 拥有一支专门从事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和数字化以及情报分析研究等科技情报工作的人才队伍, 具有众多经验丰富的情报研究人员。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即文献资料的检索查找能力、综合归纳能力、跟踪比较能力、预测评估能力。

5) 情报网络优势。科技情报所有覆盖全国各地的科技情报协作网络体系, 能够方便地开展跨区域合作。

2.3 面向KPO的科技情报服务业务内容深化

在现有业务内容的基础上, 为更好地开展KPO服务, 满足企业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科技情报服务需要着重考虑扩大情报研究、信息检索、知识产权服务等业务。

1) 情报研究。科技情报所长期跟踪研究国内外行业、产业发展趋势、产业动向和科技进展, 并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掌握信息搜集、整合、分析等重要信息技术, 长期承担规划咨询研究工作。因此, 科技情报所可以承接企业情报研究这一业务。企业情报研究范围很广, 涉及数据收集、整合及管理, 数据分析和挖掘, 特定行业、产业的市场调研等, 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提供全套的情报研究服务, 帮助企业更好地整合、管理内外部数据资源, 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情报方案, 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

2) 信息检索。科技情报所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包括长期积累的知识资源、专门的数据库、政府和相关部门统计资料、公开的调查和报告、公开媒体信息和互联网信息等;拥有专业的信息检索人员和丰富的信息检索经验、能力。基于此, 科技情报所能为企业提供全面、可靠、准确的信息检索服务, 如法律信息检索、行业信息检索、产业信息检索、投资分析信息检索等。

3) 知识产权服务。随着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加强, 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步完善。依托专业知识产权数据库, 科技情报机构可致力于实施专利调研、专利检索、协助申请等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

3 KPO环境下科技情报工作创新的思路

3.1 理念的转变

科技情报服务应充分依托行业信息服务的整体优势, 加强内外部资源的整合, 面向政府、企业等提供公益性、增值性的全方位信息服务。科技情报服务应转变“公益性”理念, 变“被动”为“主动”;在提供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也需要结合各自特色和优势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外包业务, 提供面向企业和市场的“有偿”服务。作为经济活动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在进人服务外包市场时, 面对未知的市场开拓和竞争对手等, 会产生诸如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目标市场的调研、市场能力的提升等问题。企业迫切需要得到情报服务, 以支撑企业战略决策、技术创新和市场经营等活动。从战略层面上看, 科技情报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识基础、人才基础以及情报研究的优势, 积极介入到这一市场中。

3.2 业务拓展, 特色培育

从业务层面上来看, 科技情报服务需要拓展现有的业务领域, 根据自身条件和优势培育特色业务, 如开展面向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经营的咨询和情报服务等。具体来说, 针对企业和市场的咨询和情报服务主要包括: (1) 竞争情报研究, 包括商业竞争情报、技术竞争情报等, 如市场动态、竞争对手分析、各种专题研究, 让企业实时把握竞争环境的变化, 增强核心竞争力; (2) 专利分析, 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知识产权分析, 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并有效防止陷人知识产权纠纷中; (4) 咨询服务, 如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申报培训、项目评估论证、格式审查、编制和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 完成全部标准申报材料的咨询服务; (5) 公益情报研究, 这是政府提升企业情报力的一个着力点, 它以提供理念层、产业面、技术点等共性使企业掌握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新动态。

4 结语

从信息服务走向知识服务是我国科技情报服务业的发展大势。科技情报服务业的主业是科技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把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的中心任务明确定位于提供知识, 并围绕中心任务从提供信息向提供知识转移, 由此可见, 科技情报机构必将成为知识流程业务接包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郑彦宁, 宋振峰.我国科技情报行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情报学报, 2010 (10) :790-795.

[2]陈峰.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带给竞争情报界的机遇与挑战[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2 (10) :22-25.

[3]胡昌平, 向菲.面向自主创新需求的信息服务业务推进[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 (3) :57-62.

[4]张鲜兰, 刘仲徽.中小企业与公益性科技情报机构竞争情报协作初探[J].企业技术开发, 2010 (6) :60-62, 129.

上一篇:德国马克和经济增长下一篇:报纸发展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