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

2024-09-28

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精选9篇)

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 篇1

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准备──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是教学目标无时限性, 一篇作文往往要二节课甚至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二是作文次数写得少, 一个学期只是写几篇, 最多不超过10篇;三是视角狭隘、缺乏创新意识, 难以写出优质的文章。无数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费时、费力、低产、劣质”, 严重地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要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必须创建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将基础打牢了后继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将一些简单的技巧和方法掌握好了, 才能把它们融会贯通, 才能写出优质的文章。“学案导写, 自主创新”作文体系教学模式就是对这一理念的探究与实践。这个模式的基本结构是“学案导写──合作交流──自主展示──师生评价──归纳小结──达标检测──成果展示──理论总结”, 通过这八个环节构建一个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 以“学案导写”为根本, 以全体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合作交流”为途径, 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的技巧, 提高写作的能力。事实证明, “学案导写、自主创新”作文体系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 开发了潜能。

一.让新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同

传统的作文写法是教师公布题目, 学生冥思苦想后用两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把作文“磨”出来, 因此, 刚开始提出快速作文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天方夜谭的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遵循事物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开始简单的审题、立意, 并使用两种方法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一是用30分钟为学生现场演示作文中从审题立意到文章完成的整个过程, 再对整个过程进行分析讲解;二是提前选好二篇范文展示给学生, 然后大家一起来分析文章的亮点 (思路和语言) 。第一轮讨论完了, 将范文再读一遍, 谈谈有什么新发现, 导学案中的知识点能否在文中找到?通过这些实践, 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了我们新的作文教学模式。

二.循序渐进, 构建体系

作文教学过程中, 构建科学、全面、长效的教学体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新课标》的作文理论要求, 制定详实的、有针对性的作文训练导学案, 并使之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学生进行长达三年的持续体系化作文训练。我们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成熟历程, 我们可以把作文教学体系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七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会用各种方法来刻画人物;语言通畅、详略得当, 力求准确生动形象。训练范围侧重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

八年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形成读者意识;能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作。训练范围侧重社会、自然和个人情感生活。

九年级:培养学生创新与逆向思维能力;强化表达技巧的训练, 能比较熟练的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作文。命题范围侧重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

三.重点突出, 目标明确

每堂课的导学案上明确提出当堂的训练目标, 并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无序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注重方法, 培养兴趣

每堂课的导学案上详细介绍作文写作的要点、方法等知识, 并在导学案上印刷上一次作文训练中的优秀学生作品, 可以是全篇也可以是节选,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学生先自学, 将自学过程中不好理解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在老师讲解时弄懂弄通;然后限定作文写作时间, 让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人的记忆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及时进行训练, 有助于学生运用课堂上吸收的内容素材, 及时掌握方法和技巧。

六.快速批改, 提高效率

传统的作文修改是学生完成后由老师精批细改, 任教两个班的教师要改完一次作文往往要用上半个月的时间。到了评讲的时候, 有些学生已经忘记自己写了什么。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代之以“学生自己修改──集体修改──教师浏览定等级”的批改模式。这种批改模式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把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 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这种作文教学指导体系建立, 使教师可以对学生初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实现阶段化、体系化和层进化, 并且对学生的三年的跟踪指导和反馈评价更加真实有操作性, 建立科学、全面、长效的评价机制, 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写作习惯, 同时也可以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无序性,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在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同时切实提高其作文写作水平。

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 篇2

《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 教学质量。而长期以来,传统作文教学不死不活效率低,处于“少、慢、差”的落后状态。而快速作文教学改 革实验却为作文教学走出低谷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一、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内容及基本做法

快速作文训练实际上是一项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强化训练。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认为:每个人身上 都有一种未开发的无法估量的潜能。快速作文训练可在不同程度上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因为不同能力水平的 青少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未被开发的潜能,多数学生具有可变性优势。通过强化训练,学生思维变得活跃敏捷 ,具有了一定的广泛性、独立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使未被开发的写作潜能最 大限度地开掘出来,不但能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水平,而且对其它各科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传统作 文教学是应试教育,而快速作文教学则是素质教育,这责质教育重在非智力因素的开掘即习惯、能力的培养, 重在把写作变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受用一生的好习惯;变为一种能力――受用一生的快速写、快速修改的能 力并能经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

(一)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前提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潜能、智力的内在动力。有了这种内动力的驱 使,学生就会逐渐地对快速作文训练有好感、有热情、有信心,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和浓厚的兴趣。

俄国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不考虑学生的情 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就不能使他们始终如一地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只有当学生对快速作文产生了浓 厚的兴趣和好感时,快速作文训练才会有效。

快速作文教学基础训练把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作为一项内容,这是遵循兴趣性的原则。写作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它源于写作的需要。有了写作的需要,也就有了写作兴趣。而写作兴趣的持久浓厚又依赖于写 作的成功。快速作文课,使学生由传统作文教学的被动消极作文变为积极主动作文。

1.理论引导,激趣生情

学习讲授快速作文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写作需要,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 生的兴趣。当学生明确了快速作文的意义时,形成共识:快速作文是具有时代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写作训练 ,是跟伟大时代快节奏、高效率同步的训练,是跨世纪一代必须具备的写作技能的训练。

2.结合实际,激趣命题

教师命题,既要注意与《大纲》写作要求同步,与“单元作文训练”要求同步,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这 样,学生才能兴致勃勃,有人、事、物可写,有理可言,有情可抒,进而写出真实感人、与众不同的文章来。

激趣命题,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又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才华得以 展露,潜能得以开掘。

3.感悟生活,激趣写作

常言道: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个人情感炽热、感情专注,就能产生灵感,从而使写作具有创新,更具 有真情实感。现实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源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丰富素材。同 时,也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的真挚情感得以畅快淋漓地表达。

4.动手制作,激趣观察

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心灵手巧,兴趣盎然。例如:学习《中国 石拱桥》一文,要求学生制作材料相同、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平桥、拱桥各一座。然后让学生观察两座桥 的承受能力。通过观察及对比,学生都能迅速地总结出拱桥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为快速写作《桥》的 说明文积累了素材。

(二)积累写作材料和语言材料――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基础

快速作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之所以得益于课外,是因为它与阅读教学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是因 为进行广泛的`阅读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语言材料。大量的阅读名篇佳作 ,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受益匪浅。

阅读、积累、写作三者关系密切。阅读是吸收,积累是储存,写作是倾吐。要想倾吐得好,畅快淋漓地快 速作文,就得注重平日的吸收和积累,不但要多吸收,多储存,而且要吸收得精当,储存得牢固。要用笔记, 用脑记。我国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积叶成章”写的《辍耕录》,就可谓是积累与写作的成功的范例。由 此可知,厚积而薄发;没有积累,尤其是没有厚积,是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快速作文训练把积累写作材料 、语言材料作为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坚持不懈地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的。

1.积累写作材料

①班级统一摘记名言、警句及典型事例。②个人自由摘记。要求分类进行。例如:爱国主义的、珍惜时间 的、自学成才的、勤奋钻研的等等。③佳作摘要。如:《外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初中生优秀作文选》、 《高中生优秀作文选》中的佳作,让一个学生朗读,其余的学生可边听边做摘要,或记论点、论据,或记人物 的语言等描写。

2.积累语言材料

①每日一名言。由一学生(轮流进行)将名言写在小黑板上,并做以讲解,然后同学们记下来。②阅读教 材中的佳段妙语,要求学生不但要背诵下来,而且抄写与摘记本上。③老师“补讲”的名言、成语等,学生也 要做摘记。④报刊中的精彩文章及片断也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好教材。在积累材料时要求学生注意三点:一要典 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积累语言时还要注意多摘记有文采的生动活泼的语言。

(三)快速思维训练――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关键环节

快速作文训练的关键是快速思维的训练。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的认识,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概括、间接的反映。思维的品质,即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等是一 个人智慧的标志。在快速作文训练中,思维训练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不仅要学习快速作文法,更重要的是要 接受快速思维的训练。通过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智力不断开发,进而写出佳作来。

1.多学多记:

古代教育家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知识愈多,思维愈广 。为了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班级学生每人均订阅报刊。班级可采取一日赏析一佳作的方法,选取力作, 听后共同赏析,定期召开佳作欣赏交流会。与此同时,要求学生坚持做摘记:①名人语录。②典型事例。上述 做法既奠定了学生深厚的语文基础,又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

2.设疑提问:

快速作文课上的讲评,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有利契机。思起于疑,有疑才有问,有问才有思,多疑 才会多问,多问才会多思。讲评须设疑。有疑却教无疑。师问生,生问生,无疑到有疑,有疑到无疑。如此反 复,学生在讲评过程中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就得思想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解疑,既培养了学生善于 思索、积极思维的好习惯,也培养了他们思维品质的灵活性、深刻性。

3.求异求新:

求异,就是创新,求异作文就是求新、求巧、求好。文贵求异,思贵创新,自古皆然。求异,即求异思维 :打破常规,沿着不同方向、不同途径思考问题。也就是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和构思的过程中,突破常规思维 束缚,使思维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二、快速作文教学实验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我们的下一代需要什么样语文能力呢?需要的将是‘出口成章’的口 头表达能力,‘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

快速作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一个“快”字上,这个“快”与传统作文教学的“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是二 者的主要区别之一。写作实践课上,学生看到黑板上的命题,就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地快速审题、谋篇布局、 确立主题并快速行文、评改,一点也不能懒散、拖沓和延误,而是一气呵成,迅速快捷,在四十分钟内完成60 0字左右的文章。快速审题、构思、行文、修改等好习惯的形成并发展成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二,快速作文教学强化训练了学生的快速思维、求异思维等能力。快速作文教学将传统作文教学的“先 导后写”变为“先写后导”,这种教学程序上的变革彻底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摆脱了先导后写的

[1][2]下一页

条条框框的束 缚。学生作文不再受老师指导的限制,思想活跃,思维展开,写作自由,有利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一 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广阔性、创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快速地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与众不同的文章 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第三,快速作文教学是积极主动的教学,积极主动地作文,更是写作竞赛。它给学生提供的是公平参与竞 争的机会,创造的是参赛取胜的氛围。这种氛围,既符合学生乐于参与的心理特点,又吸引着学生竞争取胜。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积极主动作文,既增强了时间观念、竞争意识,又锻炼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四,快速作文教学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评阅浏览自改法”,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也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在修改中也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鉴赏能力。

第五,快速作文教学批改处理快、评价、反馈快,老师批改作文粗略浏览,处理迅速,能及时发现学生作 文中的优点与不足,便于学生修改。评议作文,反馈迅速,褒优评劣,对症下药,切除“病灶”。批阅处理快 ,评价反馈快,这也是传统作文教学不能相比的。

新课标下快速作文教学的尝试 篇3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怕写作文的毛病,尽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和写作水平,我用快速作文教学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实践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分述如下:

一、激发写作情感,培养写作兴趣

我们知道,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机,也是最好的老师。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学生的作文之火花才能得到迸发,真情实感才能得到流露,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因此,在作文教学时,我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使学生愿于作文,乐于作文。

那么,我是如何点燃学生的写作之火,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的呢?

1.让学生明确快速写作是时代的要求。每天,我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快”字,如工作要高效率、生活要快节奏等。总之,“快”是一种时代的精神,而“快速作文”对于信息交换、思想交流和业务往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将为人们赢得时间、金钱和利益,推动事业的向前发展。比如,六十四周年国庆期间,世界各地的记者云集北京,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新闻大战,从某种意义来说,“新闻大战”其实就是一种快速作文的比赛,谁的写作速度快,谁的稿件就先发表,赢得先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同样离不开快速写作,比如,起草报告、工作总结、书写信件等,所以,“快”是时代的特点,快速写作是时代的要求。现代中学生不掌握快速作文方法,就不能适应当今快节奏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

2.使学生明确快速写作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要求学生作文要“有一定的写作速度”,而快速作文不但要求学生写得多,特别要求写作速度快,而且作文质量要求高,即做到“多、快、好”,这就可以一改过去那种“少、慢、差”的作文现象。

3.使学生明确快速作文是一项开发写作潜能的强化训练。就是说,通过快速作文训练的学生,可以使自己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把未被开发的写作潜能最大限度地开掘出来,从而使写作文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要求。

就这样,通过以上的启发引导,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了学生主动作文的意识。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写”变成了现在的“我要写”,这自然为快速作文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如今,一提起作文,学生再也不感到头疼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很乐意地拿起笔来比较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二、积累写作材料,强化书写训练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快速作文特别强调写作材料。没有积累一定的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能手也很难快速成文。因此,我平时总是要求学生要学会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日要多留意,多观察发生在身边的、周围的人和事,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每周至少完成三篇以上的观察日记,老师每星期检查一次,这样,日积月累,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此外,还特别强调学生要定向积累,即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分专题积累一些典型的写作材料,比如,爱国主义、理想前途、见义勇为、名言警句等,并对所积累的材料要熟悉,最好能牢记于心。过后,老师或定期检查,或上课时抽出一定的时间提问学生,这样做可使学生主动地搜集、积累材料,久而久之,便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写起作文来,再也不会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了。由于材料充足,写作速度自然快速。

书写能力的高低同样会直接影响快速作文。所以,我每周都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两页以上(约一千字)的硬笔书法练习(堂上训练),对书写好的学生当堂表扬,并张榜公布。我对书写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钟50个字。所以,每次作文,我都要求学生在一堂课内完成规定的字数(开始训练时,要求学生完成400至500字),并要做到书写正确,卷面整洁。

三、强化思维训练,掌握写作技巧

快速作文的关键在于强化学生思维训练。也就是说,学生一接触到作文题,能立即作出反应,进入最佳的思维——即思维高度活跃,思想高度集中,拿起笔来,一挥而就。

为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我着重抓好快速思维和定式思维训练。

进行快速思维训练的具体做法主要是:(1)经常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加强学生的敏捷思维能力;(2)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好一篇记叙文(或散文),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3)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写好一篇议论文(或感想、心得),加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进行定式思维训练的具体做法主要是教给学生快速作文的规律和方法,并让学生反复实践,熟练掌握,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比如,针对很多学生写议论文不会论证的问题,我把一般议论文中论证论点的过程归纳成这样的口诀教给学生:“提论点,阐述法;讲道理,事例证;有分析,道理明;正面讲,反面论;结尾时,再照应”。这样,经过反复训练,并形成了思维定式,学生写议论文再也不愁不会写了。

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每次作文我尽量做到:(1)命题切合实际。由于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快速成篇。如,期末考试作文《也谈逆境出人才》,2012届三(6)班王××同学只用了40分钟就完成了650字以上,并且观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严密、文面整洁的作文。(2)命题要富有启发性。因为题目富有启发性,就能更好地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启动学生的情感闸门,促使学生披挂上阵,在极短的时间内倾吐内心的独白,达到快速作文的目的。如2013届三(1)班钟××同学写《夜,静悄悄的》一文,680字仅用了38分钟,写出了夜静人不静的情景,构思独特,描写细腻。

总之,在快速作文教学过程中,抓好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就抓住了快速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当然,快速作文教学,我除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外,还要求学生要切实掌握一定的快速写作技巧。比如,怎样快速审题立意;怎样快速构思;怎样快速记人叙事。这样做,学生写起作文来就能“快中求巧”。

四、限时作文,师生共评

每次作文,我只安排一个教时,规定写作要求和字数,严格要求学生,当堂完卷。时间一到,一律收卷,没有完成也要收卷,绝不姑息迁就。这样,学生下次作文就会养成一种紧迫感和时间观念。此外,有时适当进行随堂作文竞赛,并事前规定:最先交卷者加10分,第二名加8分,以此类推,按序加分,加完为止。通过这样的竞赛,强化了学生的参赛意识,大大提高了写作速度,效果良好。

每次写完作文,我总是抓紧时间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浏览一遍,挑出那些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的作文,并在班上给予表扬鼓励。然后抽取部分学生的作文,用一堂课的时间在班上评改。先由老师给出的评分标准当堂评改,再把老师没有评改完的作文分发给学生,由学生互评,学生互评作文一定要做到四有:即有评分,有评语,有姓名,有日期。

实践证明,这种限时作文,师生共评的方法,不但把老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一点收获

通过快速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写作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原来需要两节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作文,现在个别学生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写好,多数学生只用一节课可完卷。

总之,快速作文教学,教师教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值得一试。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东县平山第三中学)

品读经典快速提高作文教学法 篇4

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作文教学无本可依,无章可循,盲目性,随意性很大,即便是教师讲作文,也是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致使学生的创作个性无法张扬,作文效果差,如何突破“语言苍白,千人一面,千人一腔”的应试作文教学模式的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因此我希望通过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专题来探索一条道路,以下是第一个专题——通过经典美文提高写作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素读经典

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素读”不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主要还指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

“素读”的提法是日本人最早说的。日本人把我们古代私塾的授课方式定义为“素读”。国际著名教育学博士七田真说:“‘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七田真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古代日本人的做法就是‘素读’——不求理解含义、只照着字面朗读汉籍。战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科学家有10个人,他们全都作过这种‘素读’练习。”“素读”法直到今天依然是犹太人早期教育的主要手段。我们前辈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大都是从“素读”中来的。我们当今的教材对学生来说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学校自编了三本校本教材,取名为《李子风》“风”即“风”“雅”“颂”中的意思。七、八、九年级各一本,每本编辑了三十篇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例如七年级就选入了《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每天早上全校学生齐读齐背。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词采、晓畅的章句、铿锵的声律、精密的谋篇,口诵心维,日长月久,习焉不察,内化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日后的泛观博览,慎思笃行,人性世情的历练后,常于不经意处却已层楼更上。

同时我们还为学生拓宽了阅读渠道。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每个班级都设立小图书馆 ( 发动学生捐书,每学期用班费购买 ),每周安排1节课时间阅读。此外,教师鼓励学生购书或到图书馆借阅或上网查询,学校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征订了《美文选粹》《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

二、仿写经典美文

仿写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老师先仿写经典名篇,学生就同一题材仿写。教师写下水作文让学生写什么作文,老师先身体力行,与学生共尝写作甘苦,通过“下水文”正确认识到究竟如何去教学生写作文,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培养组织材料的写作能力,并且将作文写好。例如,针对学生作文“假”“大”“空”的现象,我要求学生从身边的事写起。我就进行了一次记叙文片段教学,我先从课文中摘录了许多经典的句子。

美文借鉴:一草一木皆有情、一花一树皆寄情,我先叫学生品味下面经典句子的写法:

“桃树、杏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朱自清的《春》

“那些小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走一步再走一步》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的《繁星·春水》

接着我要求学生写放学的情景。我自己先写了一段:“仿佛等待了一个世纪般,刺耳的钟声终于响起,早已准备好下课的同学蜂拥而出。紧接着又是那首掉牙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校园里回荡,我想连山上的鸟儿的耳朵都听得起茧子了吧……”学生仿写后我选择了一些优秀习作给予展示。

第二步是学生直接仿写。我们的教材里有很多经典名篇,在一次七年级作文辅导课上,我要求学生仿写《天净沙·秋思》,开始学生一点思路都没有,后来我就以学生远足为题材写了几首,例如:清风、阳光、出发。/ 山间、小路、笑骂。/ 稻穗、点头、南瓜 /山里人家 / 读书人在月下。学生马上就有了灵感,仿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后来再教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我又如法炮制,并把优秀习作在校刊《凤鸣》上给予发表。让学生很有成就感。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又让学生初步学会了作诗,学生又不至于死记硬背,真可谓一举多得。

三、构建经典美文的训练体系

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写作能力。

1. 举行经典美文的诗朗诵、诗歌背诵比赛。

2. 举办征文比赛,同时择优发表在校刊《凤鸣》上。

3. 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前5分钟活动,课前5分钟,由学生介绍自己新近阅读的经典美文,就人物性格、语言特色、故事情节某一方面作介绍。

4. 作读书笔记。

5. 举办活动,激发热情,举办诗歌朗诵、背诵比赛活动,养成习惯,内化素质。

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案例 篇5

——文章中的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赵芳

目标定位:

1.了解推理想象的内涵。

2.学会在写作中合乎情理的推理和想象,使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要点阐释:

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主要从思维的方式和结果来说。鼓励考生在推理和想像上有超常之处,鼓励创造性思维,激发考生的创造性热情和兴趣。鼓励考生对问题和社会生活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特见解,有思考,有探索,有观点,有思想。学习内容:

教会学生对事件的推理想象既有独到之处,又合情合理。课前活动

1.阅读准备的材料,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推理想象,推理想象的作用,以及怎么样推理想象。写作中的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推理是逻辑学的一种基本的思维形式: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的判断(结论)的过程。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几乎都包含推理,只是其中的前提或结论常隐藏在语境中罢了。推理有独到之处,是指能突破思维定势,符合逻辑地推导出别人尚未认识到的原因或结果,使独到的新发现、新突破新人耳目。2008年上海卷的一篇佳作《他们》,选择了农民工这一群体作为表现的对象。作者在写了他们的居住条件、身份称呼、生存境遇,心灵重负和希望信念之后,亮了一个令人击节的结尾:“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这一预见便是新人耳目的创见,在农民工尚未得到政府和城里人身份认同的当时,作者的断言甚至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但这一“结论”的导出是否符合逻辑呢?有。在文内,作者写道:“已经有好多视线转向他们”,“他们正在茁壮地成长”;在文外,其推理的基点是社会正呼唤公平,和谐社会正在构建。可见推理的独到之处不仅在于它的突破,在于它的发别人之所未发,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合乎逻辑地导出的。再说“想象”。它是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写出它的具体形象,或者指设想。作文创新离不开想象力。想象有独到之处,指想象奇特、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历年的高考作文不乏凭想象有独到之处而成功的例子:它们放飞文思,驰骋想象,或借古人来说事,或代未来而预言,或游科苑以写怀,或借花鸟以传情„„它们所创造的奇幻之境和所表达的独特见解确是与众不同的。2008年北京卷佳作《月出青云,临风书雪》在这方面尤为人所称道。作者扣住材料中“满了吗”和“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驰骋想象,通过编述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间的故事,生动地揭示材料的寓意。那“大”字下重重的一点,使献之心生灵犀,“终于明白自己和书法之间的距离了”,颇有“含不尽之际,见于言外”的韵味。文章四个同中见异的片断有机融合,几乎赋予“吾儿写尽三缸水,唯一有一点像羲之”这一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以经典的样式,凸显了独特的创新能力。由此还可见出,生活中的文化元素是我们作文创新的丰富资源。

从以上两例还能认识到,推理和想象虽是抽象和形象两种思维形态,但是在写作过程中,它们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参与活动的:获取、鉴别、分析、整合、熔铸纷繁复杂的素材、忽隐忽现的思绪、稍纵即逝的灵感,正因为它们点石成金的“指头”,那一推杂乱如麻,甚至难以捉摸的东西才得以呈现为文章,甚且那文章还会风姿绰约、神采焕发地奔赴你的笔端,再向读者走去。所以我更愿意将二者合称为“推想”。重视训练推理想象,使之有“独到之处”,对于作文创新有何意义呢? 首先是能帮助你选择写作的独特视角。2008年江苏卷有篇佳作《好奇心》。在大部分考生作某某凭着“好奇心”获得了某个“发现”的正面强攻之际,这位考生独辟蹊径,借助“陶瓷”的眼睛来观照“孩童”,通过他因偶然、莽撞而成就一件绝世之作的传奇故事来解读好奇心,营就一篇“好奇心创造美丽”的奇幻之作。同样,2009年湖北的一位考生面对“站上的门口”这一文题,突发奇想,写成“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巧用课文资源,融入自己的感悟和从原文获得的熏陶和启示,巧妙的视角使他获得成功。视角独特能使文章成为特色鲜明的“这一个”,使文章从那些千人一面、人云亦云的“大路货”脱颖而出。这里头自然少不了推理想象的“独到”。

其次,能帮助你实现构思新巧。2009年广东卷有篇佳作叫《如此常识》,写了两个刚进厂的青年工人拜师学艺的故事。故事中小李找厂长要求换掉自己的师傅——张师傅,去拜小王的师傅张科长为师傅,他跟着张科长捞油水,还指望升任副厂长;谁知失去保护伞的张科长因没有实际才干下了岗,张师傅反倒做了厂长,小他彻底失算;小李再当学徒,师傅竟是小王。故事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尤其那出人意料的结尾,极具讽刺效果。对这种情节安排,人们会夸赞:“亏他想得出”,真可谓“想象独到”的标本。但正因为想象中有合乎逻辑的推理,才能揭示“按照错误的常识行事的所谓聪明人终究没有好前途”这一主旨。可见以奇特想象见长的独辟蹊径之作,须有推理想象携手参与。再次,能帮助你运用逆向思维获得成功。写作过程我们一般先运用发散思维选择素材和确定立意,然后还会运用聚合思维选择最佳的角度切入,以便深入“钻探”。有时候为了避免撞车或回避轻车熟路的惯性,便会“反弹琵琶”。比如别人说“不要班门弄斧”,你却说“弄斧必到班门”;别人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你却说“在市场经济中,酒香也怕巷子深”。如2008年北京卷作文,大家都在为“瓶子如何填满”而思考并行文,而那篇《我们在追求什么》却对此提出质疑,它从做学问、谋财富和追求“现代”三方面对“求满”问题进行审视乃于批判,批评了当今国人的“浮躁病”,发出“给我们的灵魂留下空间”的呼唤,提出“何必去塞满,留一些空间,享受自然与生命”的立意。这种“反弹琵琶”看似否定了便是人的“原意”,却符合“角度自定”的要求。这一“谢朝华之已披”的策略以其符合要求的“独到”而更显出深刻。

最后,以合乎逻辑的推理参与想象会使文章获得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效果。2005年江苏卷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便是善用推理的典范之作。文章先在篇首设置了一个看似荒诞的推理:“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肯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接着用两段文字以假言推理来自我否定,得出“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才是钢铁铸成的”和“阳光总在风雨后”的认识,最后推导出结论:“没有妖魔的取经之路,是一条南辕北辙的路。”文章以恰当的推理形式作抓手,实现了创新表达,可见推理想象的“独到”还须凭借恰当的逻辑形式。

总之,推理想像是“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要求,没有推理想像,人类的创造力就不可能快速发展。爱因斯坦说:“丰富的想像力比丰富的知识还重要。”艺术创作也是这样。“艺术的创作过程只是通过想像才能得到完成。” 那么推理想象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克服消极的心理定势,积极运用发散思维。消极的心理定势,是人在长期思维实践中形成的僵化的思维模式。它限制人的思维活力,扼杀人的创造精神。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一论断,固然揭示了修身治学的一定规律,但也是相对的。业精于勤,这是事实,但勤勉者未必都业精,因为这里还有一个优化方法的问题。再如“滴水石穿”的精神一直被人们称道,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滴水之所以能穿石,还有一个方向专一的问题,如果方向不专一,再怎么坚持不懈,也不能“穿石”。不然马路上的洒水车为什么天天洒水却不能将马路洒断呢?这就说明在运用材料时,在进行推理论述时必须克服消极的心理定势。

(2)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等。联想是推理的基础。联想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之间相类、相似、相反关联的反映。可以由此及彼,由大到小,由远及近,从具体到抽象,或就现象看本质,就原因找结果,从而揭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预计合乎逻辑的发展,推测合乎情理的结果。(3)遵守想像的合理性原则,掌握想像的具体方法。想像有独到处,绝不意味着胡思乱想,可以不着边际,它应该建立在严肃的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在“合理性”的前提下掌握想像的具体方法,使“独到”成为可能。①推测性想像。从“已知”内容向“未知”方面进行想像,从实境方面向虚境方面进行想像。②再造性想像。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想像,从而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材料的意念形象。比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会产生什么情况?人类社会能发生怎样的变化?③组合性想像。我们可以将观察到的分散的零碎印象(材料)加以归纳,进行思维加工,并逐步集中,多次反复形成完整的新的形象。想像合理是指想像的内容要与题目给定的已知条件相吻合,要符合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与逻辑。尽管想像的内容可能是从未发生过的,但应该让人相信它是完全可以发生的。考场作文,根据话题材料进行推理想像时,要注意抓两个字:一个是“新”,一个是“特”。“新”指的是别人都没想到而只有你想到了,这叫以“新”取胜;“特”指的是别人想到了,但你想的有特别之处,这叫以“特”见长。当然,过于离谱,不切实际的推理和想像是毫无价值的,歪曲事物本质的看法和错误的观点是不能算新颖的。

2.提前三天布置每个学习小组(5—6人一个小组)搜集与“反对战争,守望和平”相关的一句名言和一则小故事,并安排课代表和小组长抓好落实。3.写作课当天早读印发“反对战争,守望和平”的素材。[素材库]

一、世纪遗产清单

像一个人临终前要对自己的财产有个清点以便留给后人一样,一个世纪行将结束时也该对自己留下的东西列一份清单,好让下个世纪的人们心里明白这个世纪的功劳。20世纪给我们人类究竟留下了什么,8千多万具死于战争的尸骨,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最大一笔财富。两次世界大战和30余次国际、国内战争,造成了全世界约8千万名军人和平民的死亡,这些死去的人如今都已化为白骨被掩埋在了土层深处。这些尸骨静静地仰望着尚在活着的人们,他们将用自己对战争的不绝吟唱,使得下个世纪的人们不再感到孤独和寂寞。

数万个核弹头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又一笔财产。世界上有核国家制造的核弹头加在一起已需要用万来数了,这些核弹头可以把地球毁灭许多次。人类终于为自己制造出了集体死亡的工具,这是一件值得引为骄傲的事情。也许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我们人类会欣赏到核弹爆炸时那炫目的美丽的闪光。那时,人们一定会为遇上千载难逢的开眼界机会而欢呼不已。

二、爱因斯坦的《致后人书》

1938年8月10日,爱因斯坦应美国总统罗斯福之邀,写了《致后人书》:“我们的时代富于创造思想。我们的发现本应该可以大大地使我们的生活轻松愉快。我们利用电能横渡大洋,我们使用电能来减轻人类的繁重的体力劳动。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利用电波很容易的把消息发到全球各地去。但是,虽然有着这一切,我们的商品的生产和分配是完全无组织的,人们必须生活在忧虑中,担心被人从经济生活中抛出,失去一切。除此之外,生活在不同国家中的人们每隔一个长短不等的时间就要进行互相杀戮,因此,每一个想到未来的必然都生活在经常的忧虑中。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将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这封信用特制的墨水和纸写成,与其他文件一起装进一个特制的钢体内,埋入纽约当时准备动工兴建的国际博览会建筑地基下面15米的花岗岩洞内,地面立有碑柱,要人们在公元6938年取出。

三、爱因斯坦的反战立场(追求正义,追求和平)爱因斯坦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希望人类得到永久的和平。他一生中发表了很多反对法西斯战争、声援各国人民正义斗争的文章(包括声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这位著名的科学家,不仅对人类科学事业做出划时代的贡献,他的反法西斯的优秀品格也一直为人传颂。在1932年11月,希特勒上台,德国政府命令正在国外讲学的爱因斯坦立即回国,爱因斯坦置之不理。德国政府竟悬赏两万马克捉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毅然辞去了普鲁士科学院院士的职务,在普林斯顿研究院安顿下来,进行研究工作,他在那里度过了22个年头,在这期间,当他得知德国正在将核裂变用于军事的危险变为现实时,便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写信提出警告。在德国战败后,爱因斯坦又两次致函罗斯福,要求禁用原子武器。他晚年一直进行着反对发展核武器和争取人类和平事业的斗争。

四、感动中国的王选

(为了和平与正义必须战争罪行)2002年8月27日,日本东京地方法院驳回了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的赔偿请求,但在判决中首次认定日本侵华细菌战的罪行。有人说,日本人脑袋里最顽固的一颗螺丝钉松了。集结民间的力量,拨开历史的黑幕,王选,这位外表柔弱的热血女子,和她身后的180名原告一道,成就了一段黑白分明的历史。

1995年,在日本求学八年的王选准备赴美国深造,一则关于细菌战受害者要求赔偿的报道和一张照片,改变了她的生活。这是3个即将充作试验“材料”的中国人,相隔60年,他们目光中流露的恐惧与无助,依然让王选泪流满面。1997年细菌战中国受害者索赔诉讼原告团成立,王选被推举为总代表。王选的号召力,使国内外众多媒体投向了这一群满身历史创伤的老人,和那段充满血泪的历史。7年里,王选一直在不停赶路。民间力量本来就松散脆弱,再加上战前战后,日本销毁了大量战争罪行的证据,致使调查异常艰难。王选踏破铁鞋寻访当年731部队服役的士兵,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证词。1996年,在细菌战头目石井四郎的墓地前,王选的一番话令人难忘。“石井四郎,你在细菌战中犯下的罪行,从现在开始,要在中日两国人民的努力下进行审判。”27次赴日开庭,犹如27次重大战役,指挥是一位女子,兵马是一群年逾古稀的病弱老人。值得欣慰的是,这场马拉松式的正义诉讼,让许多日本人知道了从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日军的战争犯罪事实,世界上进步的力量以及年轻的一代,已经开始广泛参与介入,在诉讼判决之前,正义已经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和尊重。

五、战争的罪恶

“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这优美动听的歌声却传出了一个女子一生的悲哀:心上人战死远方沙场,姑娘等到白发苍苍,直到死去,这就是战争的罪恶。它唱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女子一生的悲哀,更是千千万万个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苦人们的心灵。然而在全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国家的人民仍然在经历着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母亲失去了活泼的儿子,妻子失去了准备依靠一生的丈夫,孩子们失去了他们敬爱而善良的父亲。有多少个夜晚,他们以泪洗面祈盼着战争的结束和平的到来,他们向茫茫天空发问:妈妈,我还能否再回到你的怀中?!名言:

战争是地狱之子,和平是艺术的保姆。——莎士比亚

和平优于战争,是因为和平时儿辈埋葬父辈,战争时父辈埋葬儿辈——培根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黑塞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俗语 战争一开始,地狱之门便打开。——民谚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民谚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在你快乐时结束。——马基雅弗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杜甫《石壕吏》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籍 导写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推理想象的内涵。

2.学会在写作中合乎情理的推理和想象,使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学习重点

教会学生对事件的推理想象既有独到之处,又合情合理。学习难点

培养想象有独到之处的发散思维。作文课型 写作练习课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导写过程

环节一:培思(6分钟)

有了想象,才有了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的腾空而起,才有了孙悟空十万八千里的腾云驾雾,才有了迪斯尼笔下风靡全球的米老鼠,才有了哈利波特手中那把神奇的扫帚,才有了历届世博会上的不朽传奇。

今天,我们同学也要展开想象的双翼,同时也要运用合乎情理的推理,进行一次新的写作尝试。

讲故事“和平鸽的来历”导入写作。

毕加索,西班牙画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20世纪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有两大爱好,一是喜爱画画,二是喜爱动物。由于他对动物的珍爱,他笔下的动物常常是祥和美好的,而且形态异常生动。有一次,一位法国老人来找他,涕泪纵横地向他说了一件悲惨的事(法国当时正被德国人侵占)。一天,老人的小孙子把一群白鸽放出去玩,但是,其中一只小白鸽很久都没有飞回来。小孙子心里惦挂着,就跑到楼梯上眺望。突然,他看见蓝天上有一个小黑点。啊,是小鸽子回来了!小孙子马上拿出红布条使劲地挥舞,好让小白鸽认出自己的家。不幸的是,巡逻的德军看见了,以为他在给法国游击队发信号,便发疯似的跑上楼,把小孙子从楼顶上推下去,接着,又把飞回来的小鸽子打死了。老人泣不成声地请求毕加索给他死去的小孙子画一幅画。毕加索悲愤交加,他含着眼泪画了一幅画。画面上,一只可爱的小白鸽口衔橄榄枝,正张开洁白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着,飞着„„看过这幅画的人,都说这幅画代表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心愿。从此,鸽子成了毕加索许多作品的主角。1950年,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画的画,就叫“飞着的鸽子”,它把和平的愿望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后来,人们便把鸽子叫做“和平鸽”。环节二:命题(1分钟)【作文题】

曾经的绿水青山,如今却变成了荒漠戈壁 是谁打破了宁静的世界,却让战火烧透人类的家园? 是谁抹去了孩童的欢笑,却让泪水淘尽生命的硝烟? 是谁偷走了皎洁的月光,却让烈火烧出地狱般的辉煌?

是谁遮住了人类的视野,让白鸽的羽毛插满秃鹰血腥的身躯? 是谁蒙蔽了智慧的认知,让繁花般的生命如此落英飞洒? 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而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请以“守望和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文章要大胆推理想象。环节三:作文(40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应努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去,尽量做到“口不出声、头不晃动、笔不停止”。

在学生写作时,教师浏览学生所写作文,发现学生共性问题和典型问题,及时记录,为下面评议作文做参考。

在学生写作15分钟时,出示下一环节学生讨论的问题,目的是让那些学有余力、提前完成任务交卷的学生有问题思考,有事情做,充分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思考问题:

(1)你本次作文的立意是怎样的?

(2)你是如何展开想象的?如何推理出自己的观点的?

在黑板上板书前五名交作文学生姓名、写作所用时间、文章字数、交卷先后顺序。40分钟时板书最后一名交卷者的姓名、写作所用的时间、文章字数等。环节四:讨论(3分钟)

(1)班内5人或6人学习小组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2)全班对以上两问题有针对性的简要交流。“守望”是写作的关键,“守望”本意是“看守了望”,但它的内涵非常广泛,长期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和平时代,战争与牺牲已逐渐远去。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选择,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坚守,有太多的蓝图需要描绘。如何守望和平?首先是如何面对战争和战争造成的仇恨。其次,爱、珍惜、感恩、谅解、宽容、沟通、谦让、友善、信任等等皆可以消除仇恨,引来和平。第三,铭记什么,忘记什么,也是要考虑的内容。(为什么要守望和平?战争带来的苦痛;和平的意义。怎么样守望和平?)可写成记叙类文章,通过想象虚构战争中人们的命运变化来透射战争的罪恶,表达对和平的渴望。精巧的构思、跌宕的情节、虚实的映衬、细节的爆发是写作的关键;

可写成议论类文章,面对长期的和平安逸的生活,面对世界上依然不断燃烧的战火,我们如何反思战争,如何正视战争的苦难,如何制止战争,如何守望和平,都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充实新鲜的史料素材、积极理性的个性思考是写作的关键。本题写作时应注意选好切入点,善于“小中见大”。

思路一:虚构一篇小小说,描写战火中一个大人和他的小孩的对话,或者描述一位妻子对已死丈夫的一番倾诉。

思路二:多方搜集材料,记写一位为和平而四处奔走的志士。参考拟题:烽火频起,呼唤和平。

思路三:转换作文角度,从外星人的视角看地球上的不和平。参考拟题:历史只留血痕。思路四:用比喻手法写一首散文诗——有朵艳丽的花儿叫“和平”,需要全球共同来珍惜„„ 思路五:正视战争苦难,如何制止战争,如何守望和平。鼓励学生有与众不同的独特立意,越是让学生放胆写作越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环节五:评议(20分钟)

选取4篇例文全班宣读,师生评议。评议重点和目标:一是文章是否有推理想象;二是推理想象是否正确、是否合乎情理。

评议时,学生是否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推理的形式来证明所提出的观点。这个环节约20分钟。读作文时,要提示学生养成认真听、认真记的好习惯。这样发言评议作文时才能更有效果。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让学生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环节六:批改(10分钟)把学生作文随机发给学生,每个学生都能批改其他学生的作文。学生有过亲身体验的写作经历,又经过初步的讨论,再加上已经对本次作文进行评议,对本次作文批改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学生完全能够批改他人作文。同时要指导如何批改。批改要求:(1)时间约10分钟。(2)批语100字左右。针对本次评议修改目标,看是否根据要求进行了推理想象,看推理想象是否科学合理。(3)修改后静悄悄地把作文送还给作者。环节七:反思(8分钟)

“反思”环节是学生对本次写作经历“培思、命题、作文、讨论、评议、批改”全面反思总结的一个环节。反思内容与要求:(1)作者修改“批改人”指出的不当的词语和句子。(2)发表对“批改人”批语的看法。(3)本次作文练习收获与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4)今后写这一类作文受到的启示。(5)时间约8分钟,字数100左右。

学生写完后将作文本交给老师。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反思和特色作文在全班宣读、激励。环节八:总结(2分钟)总结本次作文练习的收获。对好文章及学生优点总结表扬,对需要今后注意的问题提出要求。【老师感悟】

战争,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史从未彻底停止。每朝每代都从刀光剑影中走入历史,再茫然地走出:他们手持利刃、跨上战马、驰骋沙场,用野蛮摧毁前朝的文明之后,再苦心打造自己的文明,殊不知几世的荣辱沉浮之后,自己曾经的血汗又将融入支离破碎的辉煌,和断壁残垣的艺术一起被历史的波涛卷入岁月深海。每一次战争之后,都会有人合掌虔诚地向上苍祈祷和平,小民站在将士、马匹留下足印后野草丛生的田地里祷告,希望和平可以筑成万民无饥的天下粮仓;帝王领嫔妃、子孙、群臣朝南而跪,希望和平使皇家香火不息、江山万年永固。历史的每一页都有血腥的场景,在一代传一代的叹息与撰书历史者掉落的泪水中,我们体会到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了,所以,让我们记住战争的苦痛,带着和平的心愿放飞手中的白鸽,微笑地,看着它融入那湛蓝的天空!学生例文: 守望和平

(高三六班崔宏凯)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也包含了五千年的硝烟与战争。

千百万次的战争,迷乱了千百万人民的心,无数次的战火冲突,造成了无数个妻离子散。战争,那残忍的战争夺去了百万生命,更践踏了百万颗心。战争啊!停止吧!当你亲眼看到那可爱的家园破败,情何以堪?当你目睹亲人离去的悲愤,心作何感?当你看到死难者那绝望的眼神,又有何想?

由此,请以你的名义号召政权者停止那无休止的争夺,号召世界人民守望和平。

遥想战争当年,生灵涂炭,荒野百里,十年的守望,换来的却是一纸丧书,十年的呼唤,换来的却是无力呻吟。痛啊!那是无奈的心声。想起战争,怎不叫人心恨?中国,二战死亡将近6000万军民;波兰,350万犹太人如今只有2万多人。这些都是血的事实。想这百万人民,无奈死于战火,怎不难过?

是非转头空,成败任西东。历史的长河中充满了战争的硝烟。一曲曲悲壮的歌声,一个个壮怀激烈的故事,一幕幕伤人心头的离别景,都在无声的控诉着那可耻的战争。控诉它的残忍与霸道,控诉它的可恶与无情。

十年生死两茫茫。千古的历史战争,千古的思绪难忘;一曲无声历史之歌回荡在千古的足音山庄。赤壁上,80万生灵化为悄无声息的烟随风而逝。月牙湾中,科威特的人民顿入泥土,与石油化作一体,将历史沉积,将人们的思绪遗忘。

古城上,荒野边,楼兰里。曾经的烟柳画桥,曾经的十里荷香,曾经的风帘翠幕,如今已随战争的那股烈风消散。

车辚辚,马萧萧。杜甫将心中的悲愤化成诗,喷发出对战争无奈的抗争。清明图上,张择端将开封府的和平呈入纸上,完美的笔锋,秀丽的画卷,呈现出了一个和谐的社会。守望和平,是康庄大道的重启,是伊甸之园重开,是不久未来光明的重现。

走在和平的道路上,牢记古巴比伦的灭族之难,勿忘一百年的华夏战火。让我们吸取教训,忘却心酸,守望和平。【点评】

此文主要是回望历史战争,通过战争带来的灾难和苦痛,环环紧扣气势强悍的推理出观点。此生最大的优点在于语言。句式整齐,读来令人热血沸腾;长短句错落有致,又使语言灵活;感叹句让人内心颤动。另外,此文结构清晰,段首化用或引用古诗词,增色不少。教学收获与反思

一、教学理念:

1.新课标提到作文教学时要求:“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这两句话可以说是我设计这节写作指导课的依据和标杆。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上,重在引导学生的表达欲望,解决表达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有话要表达,有话可表达。

2.立足教材,从新的角度引导重新审视教材,提升了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也开启了学生写作思路。课本是作文取材的后花园,而学生最大的症结就是内容的空洞,特别是此类作文学生关注时事少,更是言之无物。在浏览中也发现有学生做的很好,用到了《兵车行》、《采薇》、《寡人之于国也》等课本中的诗句。

引导学生在平时的语文课本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秘,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使他们的作文妙笔生花,美句连篇,文采飞扬的。这是本次作文最大的成功之处。

二、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做到了课堂教学结构清晰。引出主题,自然,不生硬。

2.培养了学生赏析与评改作文的能力。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当学生自己的作品被朋友赏识、分享时,才会真真切切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评改习作,是情感的再次体验与交流,创设学生自讲,自评,他评到共评一系列教学情境,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由自评到他评再到共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学生通过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共同提高。

3.我认为习作中出现的不足,也是我备课中的不慎之处是:对中等水平及以下的学生还是不够关注,虽然他们也积极参与到想象力作品的讨论当中,优秀作品,虽然是起到了榜样与范例的作用,然而却忽略了一些中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我将在本次作文批改后的讲评阶段弥补这个不足。

打破传统,实施高效作文教学 篇6

关键词 作文教学;激趣法;想象法;合作法

如何高效地实施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法入手。

一、激趣法——量化评分、目标明确、体验成功

1.“量化”评分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可以尝试从五部分来评分:

第一,作文内容要丰富。或引用诗句,或插叙故事情节,或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引进名人名言。

第二,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如描写主要为写人写事服务,议论主要得有事实作支撑。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可以综合运用。

第三,运用技巧。悬念、巧合、升华、过度、总分结构等技巧巧妙运用。写景时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反衬等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活泼,运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等等。

第四,言之有序。能够选择一种组合材料的方式构建全文,或并列式,或递进式,或正反对比式,总之,不会让文章材料散乱,堆砌。

第五.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思想,其实是指明确的写作目的。

作文100分,这五个方面都达到,则评分92-96分;达到四个,评分80-91分;达到3个,评分70-79分。

不管是随笔写作,还是大作文训练,在五个量化目标的前提下,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才不会如一只无头苍蝇,迷失写作的方向,反而是学生生命内部潜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鼓励欣赏,构建学生成功心态

第一,作文教学应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写作的心理,倡导正确的写作价值观。教师评判作文,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确实,当前仍有不少教师,他们评分的观念陈旧,认为分数评得低,习作水平才会高。这样,学生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就渐渐失去写作的信心和热情。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和家长的这一心理,通过分数来调动学生写作兴趣。

第二,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和欣赏是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方法。传统的作文讲评,教师往往关注学生作文的缺点。我们认为预期过多地指责学生作文中的缺点,求全责备,还不如多多欣赏学生作文中的“亮点”,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想象法——化实为虚、大胆创造、创新提高;

古人云:“情动而辞发”。又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父亲为给儿子买橘子努力挣扎攀登月台时吃力的神态。这些微小的事情所表现的父对子的至亲至爱的亲情,叫人感动不已。真情实感是写作的生命,因为惟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心。 因此,作文教学要强调作文的情感性。用叶圣陶先生说过的话就是:“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

二、合作法——自评互改、合作研究、互相提高

作文教学非常强调评价的多元化。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教师独霸话语权评点学生的作文,不论是详细批改还是粗略批改,均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改变批改模式实际上就是老师放开话语权,改变那种一方评价一方听命的不平等方式,让学生做评价的主人,发挥他们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是:学生的作文可以由学生自己评价修改,也可以互相评价修改。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自批时可以自我欣赏,也可以自揭其短,然后根据自批的意见自改。也就是在强调评价多元化的过程中,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学生当家作主,让教师获得解放。

三、提炼演绎法——将生活哲理化、将哲理生活化

陶妙如老师提出过“将哲理生活化”、“将生活哲理化”两个名词。所谓“提炼”,即将生活哲理化。所谓“演绎”,即将哲理生活化。这也是一种打开学生写作思维的极好的方法。

学生写作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命题或话题下来后,不知道该怎么去定方向(即写作目的),或者是不知道写些什么(即写作素材)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看法,达到写作目的的实现。这时候,我们不妨采用这种提煉演绎法指导学生,像做数学题一样吧,如果是有了目的而没有素材,那就从自己周围的生活中去找两三个典型事例出来,这周围,包括自己的所见所闻,眼见为实更好,不行道听途说的也可,尤其是可以是来自历史的、文学的、科技的、网络的,等等。我想,如果能够从最后几方面去寻取事例写文章,那可能就会达到前面评分标准中所说的“内容丰富”、“思想独特”两个标准了吧。

当然,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养成对周围的生活经常思考的好习惯,而经常思考生活的人,写文章往往也就有如源头活水,文思泉涌了。

作文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远不止以上几种。 我会继续从教学理念出发,以“生”为本, 找到更多作文教学成功的答案。

参考文献:

[1]佟士凡.语文学习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陶妙如.http//www.miaoru.com/作文点评.

如何转变传统作文教学模式 篇7

那么摒弃了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呢?我认为要在强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依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按照作文教学的特征, 实施科学教学。下面谈谈本人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初中作文存在问题的表现与原因

(一) 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无法写出好的作文, 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 大脑中无可用的素材。

教师虽然致力于培养学生记日记的习惯, 但不少学生只是对每日重复的事做个记录, 缺乏新意。学生也会经常翻阅作文书, 但大都是大致浏览, 没有真正深入分析文章, 看过就忘。

2. 复制泛滥, 无真情实感。

一些学生平时翻阅作文书的兴趣不大, 但一有作文任务, 又都把它当成了宝, 人手一本, 就如抓住了救命稻草。

3. 题材匮乏无创新。

初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 交际圈子也比较狭窄, 社会经验往往有局限, 因而作文的素材也比较匮乏。在作文训练中, 往往沿用小学的题材, 反复用, 毫无创新。

4. 语言贫乏无力, 情感表达不准确。

很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存在这样的问题:明明心里有很多话要说, 却不知如何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来;内心有很多想法, 但是碍于语言贫乏, 最后表达出来的感情枯燥乏味, 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欠缺。

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导误区和教学不到位分不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以教材为重点。

一些教师上课千篇一律, 照搬教材中作文训练的内容, 缺乏新意。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 个性得不到发展, 作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 可有可无。殊不知, 作文是一种独特性的创作, 应当突出每位学生的独特思维,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作文写作过程混乱。

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简入难, 从简单到复杂步步递进, 是一个学生将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然而, 初中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往往不全面, 比较零碎, 一些教师没有将其系统地归类, 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无法突出重点。

3. 忽略学生的思想感情, 作文要求不恰当。

初中生虽然已经接触社会, 有一定的生活圈子, 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由于年龄和认知层面的欠缺, 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虽然自身的知识正在不断增加, 社会阅历在不断丰富, 但仍然没有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因此, 作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心理, 提出的要求要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在作文训练方面, 必须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 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社会阅历等相适应,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很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扼杀学生的天性, 注重经验化, 无法让学生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写出发自内心的好文章。

4. 训练重点不正确。

一些教师在对学生的作文训练中, 过分重视提高学生的作文技巧, 而忽视了挖掘作文的素材, 忽视对内容的训练。只强调作文用词的巧妙新颖, 忽视训练学生对作文结构的梳理与重点的把握,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 彰显不出学生的个性, 无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创性。

5. 不能及时批改, 给学生正确的讲评与反馈。

心理学认为, 在学生上交作文之后的一定期限内, 对自己的写作手法和内容都有较强的记忆, 能就自己的作文展开交流与讨论。教师要好好利用这一期限, 及时对作文进行批改, 并在课堂中提出反馈与讲解,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提高作文水平。一旦过了这个期限, 教师再进行评改与反馈, 学生的激情就少了, 就会对课堂失去兴趣, 也就不能及时地改正缺点、保持优点了, 作文水平自然停滞不前。

二、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认识生活。

课堂上中学生感到作文无物可写, 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观察生活, 没有认识生活, 没有抓住生活的本质。作为语文老师, 就得指导他们观察生活, 认识生活, 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本质的东西。

(二) 经常进行片断练习, 加强综合训练。

学生有物可写了, 但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在作文时写得空空洞洞, 言之无物。鉴于这种情况。在大作文之前, 我让学生写小作文, 专门进行片段习作训练。如大作文要写人物, 小作文就先练习写人物肖像、人物语言、人物动作, 要求学生拿最熟悉的人物做模特儿。

(三) 教师要重点批改, 学生每篇习作都要有心得感悟。

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 篇8

一、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线语文教师非常清楚批改一次作文 (全批全改) 至少需要一个星期, 甚至更长时间。然而对于学生来说, 他们将自己精心写好的文章交给老师时内心是多么希望能最快时间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 但这种愿望在传统作文批改中是很难实现的。因而随着时间的流逝, 学生的这种热切希望逐渐减弱, 然后消失。这既是学生的悲哀, 又是教师的悲哀。要解决这一问题, 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对此,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指导学生互批互改。我的做法是小组互批互改, 要求学生批改后写上评语, 评语内容至少涉及三个方面 (如布局、选材、中心、情感等) , 100字左右并签名以示负责。当然, 小组成员一般是固定的, 人数主要在4~6人之间, 至于写评语的任务, 则是轮流写, 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评改作文的锻炼机会 (每个小组一般要批改2~3篇) , 从而间接得到一些写作经验。然后教师及时针对学生的批改情况进行适当点评, 最后把作文发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再批一遍, 吸取同学的意见, 再次思考这篇作文的构思写法。当然, 学生互改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每次作文, 毕竟学生的批改认知水平有限, 但是一学期中能让学生互改两三次, 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很好锻炼。因为学生通过给别人批改作文吸取经验, 而且给人家写评语实际上是对自己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一次检验, 从而明白自己应如何写作。

二、写个性化的批语

评语从某种角度来说, 不单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 还是对学生写作的再次指导。在传统批改方式中, 囿于时间精力, 许多教师包括我在写评语时, 大都只是简单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及不足, 诸如“中心突出, 选材较好、表达流畅”或“选材不当, 表述不清”等。结果学生不愿看, 也不爱看, 老师不爱写, 这样何来指导呢? 我觉得老师在评价一篇作文时, 首要任务是发现文章的闪光点, 真诚而不吝啬地激励学生, 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 在承认每个学生价值的前提下, 通过尊重、关心、激励, 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 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 并能在各自的写作基础上得到个性张扬。

1.丰富评语的内容

作文批改应该是课堂师生交流的延续, 教师应看到每一篇作文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每篇作文都是一本耐读的“书”, 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体谅学生, 感受学生整洁的书写, 揣摩学生奇特的思维过程或方法, 体会学生跃动的心灵, 领略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 作文评语其实可以是多方面的, 并不一定囿于写作方式的指导。我曾批改过这样一篇作文, 内容是他想对爸爸说的话。若从写作水平来说, 这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但是我发现这篇作文的作者在他那并不精彩甚至并不很流畅的文字中写出他内心的真实情感。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某某, 针对你这篇作文, 若从写作水平来看它不是一篇精彩的作文, 但是老师却很高兴从你的文字中看到了你真挚的心。你用你并不成熟的文笔写出了你对爸爸最真实的情感, 这让老师非常感动, 我有理由相信在今后写作中你能写出比这篇更好的作文, 因为真挚的情感是优秀作文的灵魂。加油吧, 你能行的! ”自从这篇作文发还给这学生后, 我发现他在写作上多了许多信心, 写作水平自然得到了提高。这也让我从内心感到一种喜悦与成功之感, 让我在不自觉中享受到的乐趣, 进入“你是快乐的, 我也是幸福的”美妙批改境界。这种变化都源于批语内容的改变, 我喜欢这种以评语为媒介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方式。

2.改变批评方式

教师的作文评语中常出现一些诸如“表达不当、语句不出彩、中心不明确”等既生硬又笼统的批评句子, 老师在要求学生写作注意修饰语言的同时, 是不是也应修饰自己的评语。尝试学会换位思考, 珍视他们的劳动果实, 尊重他们的辛苦付出, 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体谅学生, 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现在一直尝试这样做, 效果不错。如我曾在一位题材不是很切题的学生作文中这样评价他:“某某, 你的这篇习作写得很认真, 老师很高兴。但是我有一个想法想和你一起交流一下, 就是我觉得这篇命题作文 (《十六岁, 我多了一份执著》) 的题眼应是“执著”, 可是我觉得你的题材角度却是“无奈”, 其实你完全可从另一角度叙述, 如……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这样在指出其作文中的不足的同时, 也指出其他一些写作方法且易于学生接受。在这种批改方法的尝试中, 我坚持在评语中尽可能以朋友之心与学生交流, 尽可能使自己的评语让学生喜欢并接受, 从而有所收获, 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快速作文传统作文教学 篇9

凭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作文教学可尝试如下做法:

一、作文开头的片断训练

作文开头难、落笔难是很多学生的同感。作文开头是紧张审题、构思过程的转换和切入,又决定着思路进一步展开的可能性和文章主体材料选择的思路指南。做好开头片断训练作用在于:

1、确定了文章的角度,为下面作文的展开开启了方向。“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的确是作文写作成功的一半,很多人可以在思路豁朗后顺畅地展开下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这种片断训练往往占时不多,但提供了有效的思路训练。

2、能够而且比较善于破题开头了,进而要让学生追求先声夺人的效果,重点在于避免不必要的铺垫、绕弯兜圈子,巧妙切入,或开门见山,或以别致的个性化语言起头。

3、要善于把握学生习作开头的规范化和某种格式化、与未来社会写作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写作或为应试或为竞赛,教师往往在心目中有一定之规和尺度,如议论文让人先看到一目了然的议论中心和观点就显得十分重要,《天才在于勤奋》就是这样一个题目。不拘一格的开头方式应当在作文达到一定层次后才能采用,这就如同写好草体字须先练好楷体字一样。

二、文章主体部分的拟提纲训练

写文章列提纲是经验之谈,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仍缺乏有效训练。拟提纲是对写作思路的控制把握,是写作时的总谱。要以提纲训练有效避免信马由缰的凑字数作文。

1、这种训练重在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拓展能力,以及文脉的把握、段落层次感和对作文的系统认识。

2、这种训练可以关联到教学,形成阅读和作文的双向互动机制。在阅读教学中要有意结合作文提示,注意课文的行文脉络、文章内在逻辑结构和线索,而学生自己行文中对文章结构线索展开的监控和体悟,将有效促进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诸如分段分层和把握大意等。

3、作文课堂教学受时间限制,不可能大量进行作文训练,为减轻学生课外作业负担,可以结合拟提纲训练,让学生口头演示说明你将如何对提纲进行展开,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挥学生的自由和主动性,这大致可以起到全作文训练的作用。提纲可以由简略而趋细致。

三、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自由写作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写作也是如此。我们让鱼儿在鱼缸里学习游泳,让鸟儿在鸟笼里练习翱翔,总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老师必须给学生们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写作环境,让学生们的心灵在生活的海洋里、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由漫步。

首先,给学生选择题目的自由,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题目给得越多,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就越大,针对性也就越强,学生也就越能有话可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成文一半,这样学生的写作欲望就会倍增。其次,给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自由,让学生敢于说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写出思想健康的作文,这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同样,我们绝不能因为追求“思想健康”而允许甚至是鼓励学生去说假话,说假话首先是思想不健康的表现。再次,给学生选择表达方法的自由,让学生在自由表达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经验和写作个性。

四、学生口述作文训练

即让学生在经过一定时间训练后,以口语讲作文,从片断逐渐过渡到完整,从结巴到流畅。

1、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较之让学生书面作文节省时间,更有效率,因而可以更经常地让更多学生加入活动,同时也不会增加教师批作文负担,可当时口头评析,因而便于操作。

2、这是一种最终臻于出口成章的较高要求,若学生能力素质达不到,则要求不必十分严格,谈作文构思和设想亦可,重在思维训练,然后兼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准确。

3、很显然,这是把写和说有机结合起来的方式,操作得当,可以在说中提高写的能力,形成写作和讲说教学的双向迁移、互相促进。

五、让学生自己分析例文,从中体悟获益

对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人们多不言自明,因为作文的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例文应当是学生的作文能力可以企及和效仿的,重在感受作文之道。

1、找出一些课外的有特点的文章为例文。例如我们从报纸上有关专栏内找出中学生写的文章或作文选中的文章,选题及内容重在自己的学生可企及。

2、教师或学生朗读后,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分析归纳其何处可取、何处不足,尽可能充分地交流不足之处应做如何修改,然后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作总评说明。

3、在这一过程中,应重在使学生体悟作文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熏陶,逐步得到提高。

六、教师不失时机的作文示范指导

教师自身作文能力和素质不高,是难以实施示范指导的。应当承认,当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未尽如人意,与教师自身不擅提笔弄文,从中体悟为文之道不无关系。教师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应当善于即兴作文,出口成章,这并非要达到发表层次的要求,教师应当初具这种能力。

1、示范指导重在思维和作文过程展示,各种作文选之所以对学生作文帮助有限,便在于已成结果,而无活的过程展示,难以使学生产生实际体验。

2、教师示范指导,以口语口述作文,对学生不可能一时半会奏效,但久而久之可以求得耳濡目染的效果,给学生以长远影响。

七、作文情境设置训练

这是学生作文的特点所在,应当承认,学生作文有一定的被动性,多为奉命、应要求而作。要明确学生作文形成一般能力,及对任何题目都可以较完善地写出,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不仅在中学低年级,而且在一切可能的时候(如说明文写作),要为学生设置妥帖可操作的作文情境,让他们先依照情境能够写出,然后再实现能力的一般迁移。

上一篇:院士专家工作站下一篇:金属学与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