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因素(共9篇)
环境地质因素 篇1
1 概述
地质环境是指由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质体和地质作用构成的环境条件系统。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地质体指地壳中 (地面以下) 的岩土体 (含矿体) 、液体 (地下水、石油等) 及气体 (天然气等) 。它们以其物质成分或外部形态 (地形地貌) 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有益或不利的影响。有益的是资源, 不利的可成为障碍或危害。地质作用包括由地球内、外动力造成的地壳物质运动 (物理的或化学的) 及地球物理场。内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地质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引起, 如地震、火山喷发等;外力地质作用是岩石圈与水圈、大气圈及生物圈的活动相互结合的产物, 如斜坡重力作用, 水力、风力侵蚀、堆积作用, 生物活动, 特别是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地面、地下岩上体变形及水、气运移与成份变化等。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有明显影响的地球物理场有地温场、地磁场及地应力场等。地质作用对人类的影响也有有利和不利之分。
各种地质作用常依自身的性质及相关条件呈现各具特色的动态变化过程, 各种地质体也常受地质作用的改造而处于不同程度的动态变化之中。所以说地质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系统。
“地质环境”是环境系统中的组成要素, 或者叫做子系统。它包括岩石圈上部的地貌、土壤、地下水、岩石、构造、矿产等地质体、地质现象和地质作用, 也包括人工地质体和人为地质作用。总之, 地质环境是一切影响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地质因素的总和。
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一样具有二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是地质环境所具有的一种天然的特点, 主要是指地质环境的整合性与资源性。所谓整合性是指组成地质环境的空间与要素密切相关地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地质环境存在于一定的空间之中, 离开了空间也就谈不上地质环境, 这些空间有大气、陆地、海洋、水域等, 有时空间也指其地域性, 如全球、全国或某地区。地质环境包含有许多自然因素与条件, 如地层、岩石、矿物、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地球化学兀素、地球物理参数、各种地质灾害体等等。只有空间与要素的有机结合称为地质环境, 仅有空间或仅有要素都不能成为地质环境。
2 基本因素
地质环境质量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原始地质条件有关:
2.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是否有利于各种环境地质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因子就是地形坡度和相对高差。地形坡度越大, 越容易产生地表侵蚀、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相对高差越大, 说明高处岩土体的势能就越大, 在外力的作用下, 岩土体向下游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2.2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发育程度, 不仅影响地表岩土体的破碎程度, 更重要的是构造运动造就了本来的地形地貌形态。现在地表的地形地貌主要是受早期的构造运动, 并经受了长期的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地质构造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面状构造密度和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 (而以升降运动的差异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最为严重) 等因素。
研究区仍处于褶皱及断裂活动区, 但活动不很强烈。断裂地表多为第四系覆盖, 区内有三条较大的断裂, 仅在城区西南山前一线显现出破碎带。地质构造对城地区地质环境影响极大, 在活动强烈的构造带, 不仅易诱发滑坡, 泥石流, 水库塌岸等地质灾害, 而且还影响这些地质灾害的分布。某区地震烈度为VI度,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9, 地震动反映谱特征为0.45, 属地壳稳定。
2.3 岩性条件
岩性是各种地质灾害发育的物质基础, 不同岩土组成的地质环境具有不同的稳定性和类型。岩性条件对地质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地表岩土体的完整性以及抵抗外动力地质作用侵蚀的能力。一般情况下, 地表岩土体越完整, 抵抗外动力地质作用侵蚀的能力越强, 越不易发生各种地质灾害或环境地质问题。城市地区的岩土体类型主要是层状较坚硬岩类 (以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砂岩等岩体为主) , 松散岩类 (包括砾石、砂、碎石土等) , 土质成分为粘土或粉质粘土, 石质成分为母岩碎块, 具架空特点, 结构松散, 是地下水短期储存的良好空间, 该层处于地表, 又较松散, 易于地表水入渗, 而下伏基岩常常起阻水作用, 给地下水储存造成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其界面易形成滑坡等灾害。
2.4 自然资源条件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 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采掘开发的难易程度也是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因素。某城区西南部和南部石灰岩等建材资源较为丰富。同时, 城区南部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可以用来取暖、养殖, 还可发展地热休闲旅游。
3 影响因素
地质环境质量还与影响地质环境改变的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条件, 人为原因产生的地质灾害以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负面影响等。
3.1 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本身属于自然条件, 但是我们将地质环境质量作为研究主题时, 气象条件就变为对地质环境质量有很大影响的外界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灾害性的气象因素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比如强降雨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长时间的降雨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上升, 影响地表岩土体的承载能力。
3.2 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本身是地质环境的组成部分, 总是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之中, 并与地质环境之间进行长期的相互作用,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地质环境条件的控制;同时, 地质灾害可以改变地质环境, 导致地质环境质量的恶化。研究区地质灾害虽不会在城区内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但城区北部、西南部区仍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 如泥石流、滑坡等等。这些地质灾害都会带来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研究区内地质灾害发生频数较小, 对地质环境质量影响不是很大。
3.3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
近年来,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人类活动显著增加, 主要表现在: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水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 由于大量开发地下水, 使地下水严重超采, 水位持续下降, 降落漏斗逐年扩大, 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且随着降落漏斗的扩大, 地基承载力下降, 使地表处于不稳定状态, 增加了发生塌方的危险, 危及地表建筑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关单位及个人, 从经济利益出发, 经常从山坡坡脚处取土, 开采石料, 破坏边坡的稳定状态, 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 过度开荒, 在山前倾斜洪积扇平原上形成大面积的耕地, 疏松的土层在大雨期间常被冲蚀, 成为地质灾害的固体物质来源;浅层地下水成为人类的主要的淡水资源, 由于人类对地下水的不断抽取, 埋深连年下降, 局部地域的地下水埋深以8m/a的速度下降。
摘要: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资源的丰富与否以及生活环境的适宜程度, 其次取决于地质环境相对于生物生存与生活的适宜程度。所以, 地质环境的优劣应取决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地质环境适宜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程度;地质环境中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利用适宜性;目前地质环境受破坏或污染的程度;地质环境在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的脆弱性等。
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基本因素,影响因素
环境地质因素 篇2
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在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部党组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表彰会议.蒋正华副委员长高度重视,亲自出席今天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
作 者:田凤山 作者单位: 刊 名:国土资源通讯 英文刊名:NATIONAL LAND & RESOURCES INFORMATION 年,卷(期): “”(6) 分类号:F3 关键词:环境地质因素 篇3
一、张掖湿地环境地质问题
㈠湿地生态退化
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及城区污水排放, 直接导致湿地植被生态体系退化, 原来广为分布的沼泽及水生植被衰亡, 代之而起的是旱生、盐生及沙生草甸。据不完全统计, 张掖城区及外围原有水域17平方公里, 现状仅4.79平方公里;20世纪60年代初仅张掖地区分布的沼泽及低湿草甸草场面积达12万公顷以上, 产草量1200公斤/公顷~1800公斤/公顷,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减少到约9万公顷, 产草量510公斤/公顷~750公斤/公顷,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进一步减少到6万公顷, 产草量不足510公斤/公顷。
㈡湿地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危害
沿排污沟出现树木枯死现象, 阿薛干渠上游可见到直径30厘米~50厘米杨树受污水浸泡枯死。污染同样殃及水生生物, 上世纪90年代研究区内许多泉沟、排阴沟能见到野生鱼类和水生浮游生物, 而目前, 即使纯泉水沟中已经很难发现野生鱼类及浮游生物。
㈢地表水污染
随着张掖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 城市排水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却显得不足与落后, 以致大量废水和有害物质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排入地势相对低洼的北部湿地中, 使湿地自东向西分布呈南北方向径流的东泉、阿薛、庚名、新河等四大泉水水系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的进入使原本洁净的泉水也变成了污水, 其中东泉水系、阿薛水系属于严重污染, 新河水系属中度污染, 庚名水系属轻度污染。
㈣浅层地下水水质恶化
浅层地下水质污染主要集中在城镇附近。据2008年~2009年张掖市城区附近30个样点 (机井、民井、试坑) 水质分析资料, 浅层地下水 (指埋深小于60米的含水层) 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污染区为五里墩—老城区—火车站及该线以北的引污灌溉区, 污染物主要为废水废气的排放、COD的排放、二氧化硫、烟 (粉) 尘等。
㈤湿地地下水位上升
张掖盆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地下水位处于区域性持续下降过程。2001年9月以来, 盆地中北部湿地及其周边地带地下水位停止下降开始出现上升趋势, 特别是2005年9月以来, 地下水位突然大面积上升, 至2009年8月地下水位仍处于上升状态或维持在高水位态势。地下水位的上升有利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但也引起了相应的环境地质问题:城区内楼房地下室积水、平房损坏及倒塌;城区外围农村居民住房损毁、蔬菜大棚倒塌、部分耕地被淹;地下水位埋深小于季节冻土层深度, 冻土层内饱水冻胀使湿地内民房基础变形。
分析认为, 地下水位上升主要是补给量的增加所致, 主要增加途径有两个:一是本世纪以来, 受全球气候转暖的影响, 祁连山中西部的冰川融水和降水量明显增加, 使祁连山区各河流出山径流量亦相应的增加, 而出山河流作为盆地内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它的增加则意味着盆地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大;二是黑河河床过水时间增加, 在流经盆地第四系粗颗粒相强导水的洪积扇地带, 大量“线状”入渗, 使地下水补给量增大, 引发沿河地下水位上升, 导致向黑河排泄的黑河以东地下水径流受阻。
目前湿地的开发建设, 又开挖、围堵了11个人工湖, 人为抬高了局部地带的地下水位。而这种局部改造行为, 会导致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位的进一步抬升。
㈥土壤盐渍化加剧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 盐渍土分布范围与面积与1995年调查结果无明显变化, 但盐渍化程度明显加重, 研究区内耕地严重受损。随着人工湖的修建和地下水位的抬升, 盐渍化分布范围有可能扩大。
二、湿地退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大的时间尺度上, 自然因素是影响湿地退化的关键, 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从小的时间尺度看 (近50年) , 湿地退化是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水利化建设改变了水资源的利用格局致使地下水补给量减少, 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使地下水开采量增加, 导致湿地生态赖以维持和发育的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溢出量减少;城市发展产生的大量污水向湿地内的无节制排放以及对湿地的盲目开发。
㈠自然因素
第一, 构造运动是造成湿地退化的重要原因。随青藏高原的隆起抬升, 使西南季风受地形的限制不能再从此深人。这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日趋干旱, 降水量减少, 气候出现变冷转干的趋势。如果地势继续抬升, 这种变化趋势将会持续下去, 这是导致湿地生态系统脆弱的重要原因, 也是引起湿地生态环境和物种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上新世中晚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仅1000米左右, 上新世末以来以青藏高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剧烈上升。中更新世青藏高原平均海拔约3000米, 使冬季的弱高压加强, 其中心移到40°N, 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若羌附近, 使西北地区的干旱加剧。在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中期, 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整体隆升, 高原面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 中国的季风环流系统随之形成, 原来的冬季高气压中心再次得到加强, 并移到55°N, 接近于现代的西伯利亚——蒙古高气压位置。从冬季高气压中心向四周劲吹的干冷的大陆季风, 受到青藏高原的顶托, 在97°E附近分别形成西北风和东北风。前者吹向东南, 影响中国东部气候。后者吹向西南, 直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到近代, 青藏高原隆升到海拔5000米, 使蒙古高压进一步加强。使西北地区的气候更为干旱少雨。
第二, 气候变化。气候因素直接导致了湿地生态环境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晚全新世以来, 气候进一步由温暖湿润向干旱冷凉方向发展, 降水减少, 气温降低, 植被也随气候的变化, 变为以草本植物为主的植被景观。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水环境由河流及降雨等地表水环境系统逐渐转变为以浅埋的地下水及泉水溢出为主的地下水环境系统。
㈡人为因素
第一, 区域水资源利用格局的变化是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水利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的持续增加, 水资源时空分布和水资源利用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导致对地下水总补给量逐步减少和地下水开采量持续增加, 张掖盆地地下水位处于区域性持续下降状态, 城区及以北湿地地下水位年均下降0.1米/年~0.3米/年, 到2001年末已累计下降3米~5米, 泉水溢出量累计减少8500万立方米左右, 城区以北的研究区也相应地萎缩。自2003年3月以来, 随着“黑河流域节水工程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 张掖城区北部研究区及外围地下水位大面积上升, 湿地面积开始缓慢的扩大和恢复。
第二, 农业开垦是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的影响因素。开垦湿地有其自然与经济的合理性:一方面, 人类活动导致湿地自然退化, 湿地范围内又都是的冲湖积细颗粒堆积物, 地形平坦, 不仅土壤肥沃, 而且适于农耕;另一方面,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 人多地少的矛盾日渐突出, 湿地开垦, 满足了这一需要。
据资料统计,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掖城区外围分布在乌江、大满、盈科、西浚灌区的盐碱地达1.27万公顷, 盐碱荒地0.75万公顷。1978年甘州区水电局组建排水治碱规划设计队, 对研究区内的盐碱地采用明沟排水和暗管排水试点, 进行盐碱地的治理与改良工作。截至1984年后, 共完成明排干沟3条, 长29.86公里, 支沟26条, 长60.43公里, 斗沟171条, 长125.28公里, 打竖井40眼, 铺设暗管3537米。通过这些改造工程, 地下水位比1978年下降0.3米~0.6米, 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这一举措虽然在解决粮食供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即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但却以牺牲一定的生态环境为代价。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在张掖北郊湿地内, 随着泉水溢出量的不断减少, 耕地的农业灌溉用水日益紧张, 逐渐采取了引泉、引污与凿井开采地下水并举的用水模式, 不仅加剧了地下水位的下降, 而且也加速了浅层地下水污染。
第三, 水污染是人类活动对湿地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意味着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 对于湿地的污染也在不断加剧。对污染物 (主要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处理相对滞后, 且处理能力有限, 同时缺乏环境保护的意识, 而湿地恰好又位于人类活动相对集中的城区下游,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是一片无用的荒地, 因此, 泉沟变成了天然的污水排放通道, 湿地就成了城区污水、废水理所当然的排放地。由于污水、废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 超过了湿地本身自我净化能力, 致使湿地功能下降, 生物多样性不断消失, 湿地逐渐退化。一般而言, 湿地拥有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沉水型等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和鱼类、软体动物等构成的有利于水禽栖息的食物链。然而污水排放使泉沟中的水质严重污染, 导致泉沟沿岸的木本植物死亡, 鱼类、软体动物几近灭绝, 使水禽种类、数量急剧减少, 从而改变了水生生态群体, 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构成重大威胁, 从而威胁着湿地的存在。
第四, 城市引排水渠系堵塞, 湿地水源补给不足。张掖历史上形成的八大名渠, 全长16公里, 现有4公里被填埋, 8公里被衬砌覆盖, 导致城区地下水不能顺畅排人湿地, 形成“堰塞湖”湿地补水减少, 成为城区水位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供需水量平衡测算, 湿地保护区内水资源总量为1.37亿立方米, 其中泉水溢出量1.18亿立方米, 城市污水排放量0.19亿立方米。现状条件下, 湿地四大渠系年灌溉需水量2915万立方米, 实际供水量2770万立方米 (利用泉水l498万立方米, 城市污水643万立方米, 机井供水629万立方米) , 年缺水145万立方米, 主要影响226.7公顷林地灌溉。
第五, 乱开滥挖排水沟, 导致湿地水位下降, 土壤盐渍化。随着人口增加、经济社会发展, 各行各业蚕食湿地,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乱开滥挖排水沟, 以求获得生产和建筑用地。据不完全统计, 城北湿地除5条必需留用的排水渠外, 湿地内纵横交错、长短不等、深浅不一的排水沟多达l7条, 这样乱开滥挖的后果就好似人之机体, 毛细血管被肆意切断, 造成湿地返盐聚增, 部分地段地表形成盐渍层, 土壤潮化和盐渍化加剧, 湿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等功能已严重退化。
三、湿地的保护治理措施
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 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 减少土壤水分丧失, 还可诱发降雨, 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据一些地方的调查, 湿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远离湿地地区的空气湿度要高5%~20%以上, 降水量相对也多。因此, 湿地有助于调节区域小气候, 优化自然环境, 对减少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十分有利。湿地还可以通过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学、生物过程, 吸收、固定、转化土壤和水中营养物质含量, 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质, 净化水体, 消减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实施张掖湿地保护工程, 保护和恢复黑河沿岸、城郊湿地资源及环境, 使面临枯竭的湿地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是目前张掖城市湿地面临的首要任务, 充分发挥湿地应有的功能和效益, 实现湿地系统的全面优化, 真正实现“蓝天、碧水、净气、绿地”生态目标。因此, 应针对张掖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㈠科学保护, 合理开发
湿地保护是为了可持续利用, 而可持续利用又必须以科学保护为基础, 这就需要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制定科学的规划。目前, 张掖城区及北部的湿地区地下水位仍处于快速上升期, 维持湿地生态的地下水位何时、扩展到多大地域, 暂无定论, 还需要投入相应的研究工作。因此, 张掖城市湿地保护区范围的确定仍无科学数据支撑。而目前已经开展的保护治理与开发工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应该采用科学的保护治理措施, 开发更应该采取审慎态度, 必须对开发工程进行充分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论证。采取“重保护、轻开发”的原则。
增强湿地保护意识。湿地在调节局部气候以及维持湿地特有的动植物, 特别是水禽栖息地上有它特有的生态功能, 保护湿地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的短期行为, 诸如盲目开垦、污水排放、研究区内抽取地下水等都加剧了湿地资源及环境的破坏。湿地的退化、消失给人类带来的教训是惨重的。珍禽减少、水生生物濒临灭绝、生态景观趋于单一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使人们逐渐醒悟过来, 认识到湿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加强对湿地保护的宣传, 使人们认识到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增强湿地保护意识, 自觉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了解湿地成因, 做到保护措施得当合理。地下水浅埋以及泉水溢出是张掖北郊湿地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 湿地保护与开发以保证不降低地下水位和削减泉水溢出量为前提。不得在湿地内随意开采地下水、开挖泉沟, 人为降低地下水位。充分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只要达到相应的内外部条件, 湿地具有自我恢复功能和净化功能。然而, 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不能急功近利去采用人工措施, 实施天然状态下湿地自身所能实现的功能。
㈡根治污染
城市湿地不应成为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场所, 工业废水对于湿地生态的影响尤为严重。必须实施严格的污水废水排放要求, 杜绝和减少污源。一方面, 要对城区生活污水进行截流、处理, 禁止不经处理和未达排放标准的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湿地;另一方面, 要对分布于湿地范围之内的工业企业废水, 严禁未经进行处理直接排入湿地。从根本上清除污染源, 以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一, 回填排阴沟。按照上通下堵、修复湿地的思路, 对湿地内部分人工开挖的排阴沟、部分污水渠进行回填。重点对中西片三闸一社、流泉十社、乌江四社以南的深度在0.6米以上的近17条人工排阴沟先期予以填埋, 利用泉水使湿地水位自然回升, 实现湿地面积扩大和功能恢复。
第二, 污水治理。治污与补水是保护湿地的两个重要环节。每年从城区排入湿地渠系的污水为1944万立方米, 占污水排放总量2011万立方米的97%, 其中约70%分别排人山丹河、黑河及沿途湿地, 约30%被灌溉引用, 尤其是阿薛、东泉2个渠系的灌溉, 主要以引污为主, 五里墩化肥厂、造纸厂排放的污水, 由新河渠灌溉引用。目前, 北环路沿线地下污水管网铺设相对齐全, 且具备回收能力;南环路、东环路主要地段均未铺设排污主管, 大部分污水经芦苇池或明渠排放。污水处理厂建于湿地下段, 地势较低, 处理后的水在湿地区域内无法引用。要向湿地补水, 首先必须清污分离。当务之急是尽快分离饮马河、东环路沿线的污水, 为湿地引水创造条件。
第三, 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湿地中数年前已经出现以天牛病为主的病虫害, 且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早期以侵蚀杨柳树为主, 逐渐向不易被病虫害侵袭槐树侵入。据初步调查访问, 其病源可能与研究区内的木材加工企业有关, 需要林业部门技术人员进行调查, 从源头采取措施, 消除病虫害对湿地的潜在威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城市污染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 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城市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近年来, 生态城市的概念兴起。生态城市的建立, 要以建立美化人、陶冶人的家园, 这种天人和谐的生态城市为核心内容。因此, 城市生活和城市湿地的并存和和谐才是重要的主题。加强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修复, 研究城市湿地的文化和景观价值, 发挥湿地作为人们休憩和娱乐场所的作用, 把城市湿地变成人们接受自然教育的场所。
摘要:张掖城市湿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湿地生态的退化、湿地水资源的污染、近年来湿地地下水位的快速上升以及土壤盐渍化程度加剧等。作者分别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些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且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环境地质因素 篇4
恢复地质环境治理,营造和谐生态环境-湖北省荆门市龙源石膏矿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湖北省荆门市龙源石膏矿经几十年的采矿,早期因缺乏规范化开采管理,矿山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造成矿区出现有大面积地面沉降、塌陷,地面开裂,碴场裸露,民房受损,地下水位下降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矿区及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章时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合矿区总体建设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提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策,采取渣场治理绿化、农田复垦、新建供水系统及裂缝回填等措施,使之与所在自然环境匹配相融,从而达到矿业生产、群众生活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的目的.该矿区治理的成功经验,对荆门市及湖北省其他矿区的`综合整治提供了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作 者:赵学三 梅红专 作者单位:湖北省鄂西北地质矿产调查所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刊 名:中国集体经济 英文刊名:CHINA COLLECTIVE ECONOMY 年,卷(期): “”(15) 分类号:X7 关键词:地质环境 恢复治理 和谐 生态环境谈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篇5
地质灾害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都造成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 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经常和地质水文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所以对地质水文因素加强研究, 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水文地质及其结构运动
水文地质主要就是指自然界当中各种自然的变化和运动, 通常情况下都会存储在地层的空隙当中, 主要有岩石孔隙和裂隙和溶洞中的水, 地下水在水资源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同时地下水分布范围也很广, 使用方便, 不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污染, 动态方面也相对更加的稳定, 所以也有非常大的调蓄能力, 这也是农业灌溉和城市用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
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 地下水的变化也会导致沼泽化和盐渍化现象的出现, 地下水主要就是指地表以下盐城空隙当中各种不同形式水资源的统称, 地下水主要有两个来源, 大气降水和地表的入渗, 也有河流和湖泊等重要的地下渗流方式, 上层土壤中的水分主要是蒸发或者是制备根系吸收了之后再进入到大气中,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循环, 因此地下水系统是水循环系统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子系统。
如果在地下水使用的过程中, 地下水的灌溉方式不是非常的合理, 就很有可能出现次生盐碱化的现象, 地下水开采过梁也可能导致我国的一些海边城市出现水质恶化的现象, 溶岩地区还有可能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塌陷和下沉的现象, 同时还有可能会出现矿坑涌水的状况, 基础和边坡的稳定性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受到非常大的不利影响, 地下水不合理的利用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 这样也会使得区内的建筑物出现非常明显的下沉状况, 工业的发展也使得地下水水源的洁净程度大大降低, 所以研究地下水的类型和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
3.1 岩溶塌陷
溶岩塌陷的形成和很多因素都是有关系的, 这种现象的产生会使得地下水的动力条件很容易发生改变, 地下水运动的平衡性也受到了很明显的破坏, 水文地质对溶岩塌陷的主要影响就是会产生非常大的水流冲刷力, 这样也会影响到溶岩底层结构的稳定性, 这样也就导致了塌陷问题的发生, 发生这一问题的地区基岩的埋深就较小, 很容易受到构造应力的作用, 所以也非常容易出现溶岩塌陷的情况。
3.2 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现象主要就是饱水的西沙图和疏松粉在地震作用下瞬间的破坏和变化, 从而出现液态变化的现象, 饱和砂土在受到震动作用以后会逐渐的密实, 这样也会使得孔隙的水压会出现突然间上升的状况, 从而也使得土粒通常会呈现出液体的状态, 在不同地址条件下, 砂土液化也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而对地质构造的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沉积的颗粒处于相对比较粗的地段液化土层的压力也会大大的增加, 当压力超过了该层强度的时候, 就会出现喷水冒浆的状况。
3.3 地面沉降
导致地面沉降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主要有构造活动二引起的沉降或者是地震活动等, 而人为因素主要是地下水开采不合理或者是地下热水在开采油气资源的时候也会出现地面不均匀沉降状况, 地面沉降现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地下水的开采, 它会随着地下水的实际变化而产生变化, 地面沉降漏斗和地下水漏斗的位置基本是一致的, 地面沉降的具体位置应该和各个部分的开采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所以需要对地下水开采进行严格的控制。
3.4 地基变形
现代建筑的施工和地质常见问题就是软土地基问题, 软土地基主要是缺乏稳定性, 而且地下水运动的影响较大, 通常软土层具有诸多有害特性, 这使得水文地质对软土地基变形的不利影响更大。软土具有触变特性, 当原状土受到振动以后, 破坏了结构连接, 降低了土的强度后很快地使土变成稀释状态。同时, 在加载初期, 地基中常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 影响地基的强度。软土除排水固结引起变形外, 土体在剪应力作用下会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
4 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
4.1 实时监测
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必须设置二十四小时监测系统, 以掌握地下水运动的具体情况, 当监测到异常信号时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域, 政府要加强山区的抗灾指导工作, 引导当地居民做好全面的防范工作。在雨季时期, 对地下水流量多少跟踪监测, 当水流量超出标准范围后立即调控水流的方向、流量, 以免地下水运动引起的地质破坏。
4.2 开发利用
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 地下水资源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地下水储存量过大造成对地质结构的冲击力增大, 这种状态下极易引起地质灾害。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是防范灾害的有效措施, 其不仅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资源, 也降低了灾害发生的次数, 维持了地表结构的稳定性。我国北方城市开始将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来源, 定期开发利用地下水供应使用;部分地区将地下水运用于农田灌溉, 从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4.3 紧急处理
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 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应采取紧急措施把地质灾害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以防造成更多的生命危险、财产安全。不同的地质灾害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但地质灾害的紧急处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先保障人员的安全, 然后急救财物。针对岩溶塌陷、砂土液化问题, 需要采取加固处理方法, 防止塌陷、液化问题进一步加重。针对地面沉降、变形等问题, 则需要考虑路面的交通安全, 及时设置灾害警告或封堵交通,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5 结论
一旦发现水文地质异常, 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否则极容易导致地质灾害, 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 也非常不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 只有深入研究地下水运动对地质灾害的不同影响, 才能以此为依据, 采取科学可靠的预防策略和处理措施, 有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防治灾害工作的开展。同时, 只有妥善解决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造成的影响, 才能更好地进行城市现代化交通建设。
摘要:地质灾害有着很大的危害性, 很多水文因素都会对地质灾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避免地质灾害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定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对水文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文地质因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 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永雷.矿区水文地质钻探综述[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2 (3) .
浅议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 篇6
要想明确环境地质的内涵首先要先明确环境的含义, “环境”一次来源已久, 并且国内外的专家与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认知, 比如, 我国的《环境科学大辞典》当中, 对“环境”是这样描述的:“相对于中心事物来说的一种背景。”在环境科学中指出了人类的各项活动以及外部世界的所有都是环境, 环境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了相互作用的关系下产生的自然要素的总体。”在上述理论中, 将人类作为了环境的主体, 将能够对自然产生作用的要素总体称之为“环境”。
在《环境学导论》一书当中, 对环境的理解为:“环境科学当中对环境的研究, 将人类的活动与行为作为核心, 并将人类作为了外部世界的主体, 人类的生存、生产等相适应于环境, 是各种物质条件结合的总称, 并以此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两种。本文将“环境”内涵划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地质环境, 并提出了人类是环境当中的重要组成, 是与环境共同发展的主体, 并且, 人类是在自然地质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地质就是对人类的生存、发展环境形成影响的地质、地质问题及其相关变化信息的集合。
2 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当前, 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加深, 人们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也逐渐增多, 主要包括:淡水资源短缺;土地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地质灾害日渐频繁, 引发了环境问题;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环境地质问题逐渐增多。
上文已经提到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根本条件。同时, 水资源也是维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保障。其中, 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不仅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资源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
2.1 我国淡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地区分布不均衡, 东部多西部少。北方水资源占有率为全国的18.27%, 而南方地区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2.2%。为此, 从水资源的分布上看, 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与南方的水资源分布比例为1∶5。此外, 北方的年降水量比南方少, 年平均的降水量为300毫米, 最多为700毫米;但南方地区的长江流域年降水量每年都在1500毫米以上, 最高可以达到200毫米以上。由此可见, 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相差较大。为此, 北方经常发生淡水资源紧缺的情况, 但南方因为年降水量多, 再加上气候特征, 会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2.2 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
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与荒漠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土地资源流失是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是在特定的自然地质作用下产生的, 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 比如土地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等更使土壤的侵蚀加剧了。比如, 我国南方地区的岩溶山地区、红土地区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必须加大对其的整治力度。
3 地质灾害种类的论述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 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 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不良地质现象通常叫做地质灾害, 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 降低了环境质量, 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 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事件。
地质灾害的种类有很多, 笔者在这里进行一个简单的分类:
广义的地质灾害是指,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 (现象)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 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 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狭义的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一类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很大, 而且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也十分大, 它们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会造成交通系统瘫痪、人员和财产损失等。
4 环境地质灾害整治措施
4.1 对于自然灾害, 要做到提前预防和防治
很多自然灾害, 比如像地震、火山等, 因为破坏性极大, 所以一定要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 例如要投入大量经费, 打造一套完整的预警预报监测系统, 并聘请专业的学者专家, 在预防防治工作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2 对于由人为造成的灾害, 要从人自身找问题
其实很多环境地质灾害, 都是由人类自身造成的, 比如像土地酸化或盐碱化是由于对于化学肥料的滥用, 地面沉降则是对于地下水的过度取用,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泥石流等问题则是乱砍乱伐等原因造成的, 还有水资源短缺则是浪费和污染造成的等等一系列人为灾害。
因此, 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关键, 还是得从人类自身找原因。第一, 需要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 使其从自身做起, 在生产生活工作能够尽量不要对环境造成危害, 从而形成一个保护自然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坚持。对于用此方法无效的个人单位企业, 则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甚至处罚, 这里就需要立定各种法律法规。第二就是要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治理, 比如绿化来治理土地流失和荒漠化, 退耕还林来保护耕地等。总而言之, 要从人的身上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
5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现状认识不清
鉴于我国没有构建出完善的地质灾害调查机制, 并且投入的地质灾害调查经费较少, 致使人们对地质灾害隐患的认识不够全面,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刚起步, 水平较低。对灾害分布状况、灾害的危险程度、影响因素都缺少足够的认识, 评价开展的非常不系统、不科学。从当前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上看, 鉴于地质因素了解的不是非常清晰, 不能构建出灾害预警机制, 预警信息掌握不足, 地方建设、工程布局缺少合理性、可靠性的依据。
5.2 监测方法落后, 监测网络构建不全面
全国除了部分区域外, 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非常缓慢, 并且原有的监测信息网络还经常出现损害。在平原地区因为缺少地面沉降监测网络, 不能及时对灾害的损失率做出分析, 不能对其做出客观的评价, 更不能做出技术上的决策支持;因为很多地区地质灾害预警缺少科学技术的支持, 设备较为老化, 不能做出真实、有效的预警, 不能及时对灾害做出补救规划。
(1) 地质灾害监测与调查研究的水平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差很多, 在预警预报工作开展上起步较晚;
(2)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在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诱发因素调查上有一定优势, 但在灾害的评价与分析上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尤其是在模拟预测技术上、风险评估、监测的新技术上有很大差距。我国初步启动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上, 应急体系与反馈机制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
5.3 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经费非常有限, 监测与预警工作更是以公益形式开展的, 缺少全面性与延展性。长期以来, 因为经费的不足很多灾害报警工作或者是灾害的预防不能有效开展, 并且加剧了重视抢救轻视防控的思想。
针对上述问题, 需要加强的工作有:不断加强对我国地质灾害易发生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分析, 做好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 并结合地质特征以及灾害发生的程度制定出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方法;还要构建出城镇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预警系统, 对突发地质灾害及时作出分析与防控;建立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机制与预案。
6 结语
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分析 篇7
瓦斯事故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研究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对治理及预防瓦斯事故至关重要。影响煤层瓦斯含量的地质因素有多种, 本文结合刘家梁煤矿实际情况对这些地质因素对煤层瓦斯含量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了逐一分析。
1 概况
刘家梁煤矿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境内, 属于轩岗矿区。井田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目前开采2号、5号煤层。本井田范围内基本上为一单斜构造, 地层走向NE, 倾向NW, 倾角5°~10°, 伴生有走向断层和次级波状起伏。总体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2 地质因素分析
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 瓦斯的形成和保存、运移和富集与地质条件关系密切。影响瓦斯赋存和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煤的变质程度、围岩条件、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田暴露程度、地下水活动和岩浆活动[1]。
2.1 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轩岗矿区北北东向、北东向压扭性断裂十分发育, 地质构造复杂。黄甲堡、段家堡、牛食尧等断层均为南东盘下降的正断层, 落差都在500 m以上。造成断层下盘抬升被剥蚀, 上盘部分煤层被保存下来, 断层附近煤层瓦斯含量相对较小。后口、祁家沟、长梁沟等断层与上述断层相对峙的北西盘下降的正断层, 这些断裂构造与宁静向斜轴基本平行。造成断层上盘煤层埋藏更深, 瓦斯含量更高;下盘煤层埋藏相对较浅, 瓦斯含量相对较低[2]。
这些构造破坏了煤层与瓦斯聚集层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使隆起煤层遭受剥蚀瓦斯完全逸散, 断层附近的煤层瓦斯发生运移甚至逸散。但本井田位于矿区中部, 煤层埋藏较深, 受大型构造影响低于周边煤矿。5号煤层及其顶底板为“三软”地层, 通过层间滑动释放地质应力;2号煤层及其顶板表现为脆性, 通过发生层间小断层的形式化解应力;因此, 断裂构造在本矿区比较简单, 对可采煤层的连续性破坏程度低。除西南与邻矿交界附近有两条落差20 m以上的断层外, 其它地方没有发现落差大于20 m的断层。
2.2 断层和褶皱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2.1 褶皱构造
本矿构造中等, 总体呈倾向北西单斜构造, 倾角8°~10°。受其控制, 井田西北瓦斯含量相对较高, 井田东南瓦斯含量较低。
井田内宽缓褶曲构造发育。由于本矿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一般大于300 m, 向斜轴部附近瓦斯含量高且瓦斯压力大, 背斜轴部附近瓦斯含量低但有利于游离瓦斯的聚集, 煤层瓦斯涌出量不一定降低。
2.2.2 断层和断裂构造
断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对煤层的完整性、瓦斯的封闭条件、煤体结构、煤岩显微特征和煤的渗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断层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程度与断层性质及规模有关。
本矿与邻矿交界处断裂构造发育, 根据周边煤矿和本矿开采揭露, 本矿东南角构造复杂, 根据有关记录, 该区2号、5号煤层均符合构造煤特征。1979年该矿发生瓦斯燃烧40 min, 说明该构造煤区内有瓦斯聚集现象。本矿煤层埋藏深度较大, 断层、节理容易为煤层瓦斯提供聚集空间, 虽然断层附近瓦斯含量和压力较低, 但瓦斯涌出量容易发生异常。
由于2号、5号煤层本身煤岩特征和围岩的硬度不同, 且轩岗矿区构造总体复杂, 所以, 断层、节理、裂隙、褶皱等构造容易相伴而生。如:常见2号煤层断层附近节理裂隙发育, 5号煤层断层两盘有牵引褶曲。5号煤层层间滑动, 无颗粒感, 接近构造煤特征, 是其瓦斯含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
2.3 顶底板岩性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2号煤层, 伪顶为灰黑色泥岩, 直接顶为深灰色页岩或砂质页岩, 一般发育一组节理, 一般8条/m2, 比较破碎。老顶 (K2) 为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 有时直接压煤, 质硬, 厚度变化较大, 抗压强度63.7MPa~122.6 MPa。底板为深灰色中粒砂岩, 抗压强度70.6 MPa, 厚度稳定。
根据2号煤层顶底板岩性资料和钻孔资料, 对2号煤层顶板岩性按砂岩和泥岩分类进行统计, 从2号煤层瓦斯含量与其顶底板岩性对照分析, 砂岩顶板的煤层瓦斯含量约低于泥岩顶板0.5 m3/t。2号煤层与K2砂岩局部直接接触, 成煤初期煤层被冲刷、初期瓦斯逸散;在漫长的地质成煤变质作用、地质构造错动、煤层瓦斯不断向K2砂岩扩散并建立游离瓦斯与吸附瓦斯的压力平衡。
2.4 地下水活动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地下水活动有利于煤层瓦斯释放[3]。本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类型, 开采2号、5号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太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单位涌水量分别为0.028 8 L/ (s·m) 和0.031 L/ (s·m) , 均属弱含水层。但由于现采区煤层埋藏浅, 煤层采空后形成的塌陷裂隙可与地表潜水沟通从而导致矿坑水增大。另根据刘家梁矿开采情况, 煤层间接充水含水层-奥灰岩溶裂隙含水层为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 对矿井生产威胁较大, 1983年至1986年曾先后发生6次奥灰突水事故, 由此综合分析, 地下水活动有利于2号、5号煤层瓦斯释放。
2.5 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通过统计计算了2号、5号煤层的上覆基岩厚度, 对该矿2号、5号分煤层进行联合趋势分析, 得出2号煤层瓦斯含量随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增大而增大, 定量计算公式为:
式 (1) 中, W为瓦斯含量, m3/t;L为上覆基岩厚度, m。
梯度为0.24 m3/t, 按2号煤层上覆基岩厚度最大810 m, 计算最大瓦斯含量小于5.0 m3/t, 属低瓦斯含量煤层。
5号煤层瓦斯含量与上覆基岩厚度表现为总体趋势一致, 梯度不一, 说明不能完全依靠上覆基岩厚度单项因素进行预测。
根据三组数据, 结合本矿实际情况, 5号煤层上覆基岩厚度200 m~800 m, 考虑第一组数据测试基岩厚度范围279.7 m~308 m, 第二组数据测试基岩厚度范围400 m~530 m, 第三组数据测试基岩厚度范围279.7 m~530 m。通过在井田内对收集的钻孔资料分析得出如下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 5号煤层瓦斯含量受上覆基岩厚度控制, 对瓦斯含量8 m3/t、10 m3/t等值线的控制程度可达到80%, 受其它因素影响的摆动幅度一般不大于20%。由于生产区地质工作程度高, 通过对资料的定性筛选后 (如:断层附近不予利用) , 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含量5 m3/t等值线的控制程度可达到86%。
3 结语
通过对以上地质因素的综合分析, 可以得出影响该矿2号、5号煤层瓦斯含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上覆基岩厚度对瓦斯含量的影响是最为主要的, 是影响瓦斯含量的主控因素。
参考文献
[1]程裕淇.中国区域地质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4.
[2]张子敏, 张玉贵.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6.
浅析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8
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有两方面: (1) 自然因素; (2) 人为因素。而现阶段, 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两种因素综合的情况居多。因此, 相关科研人员不仅要注重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方面的研究, 还要对当前的地质环境进行可持续性发展利用的研究, 以便将人为和自然因素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 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地质灾害就是因为在自然地壳运动或者人为不合理作用下, 使土地出现移动的事件,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人的生命以及财产的损失。现如今, 地质灾害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课题, 也是社会公共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减灾, 不只是要解决灾害危险的问题, 还得实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以便于从根本上缓解地质方面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现在大家提出的普遍是如何防治的问题, 当然, 这种想法也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但是, 如果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如何促进地质环境的安全性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正确的想法应该是, 不只要讨论研究如何防治地质灾害, 如何减少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 还要深入研究与地质相关的减灾问题。从不同的两个方面, 如何将防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结合起来, 将保护与防治两个问题并列在一起,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
3 我国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中国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暴发规模、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方面的数据均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山地丘陵区突发性的滑坡泥石流等常常摧毁淤埋城镇、危害村寨、冲毁道路桥梁、破坏水电工程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堵塞江河、劣化生态环境、危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严重制约我国山地丘陵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 1995~2011年17年中, 全国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累计死亡或失踪17578人, 平均每年1034人, 估计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20~150亿元。特别是2010年, 全国因地质灾害造成2915人死亡或失踪534人受伤, 其中仅甘肃舟曲县城“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就造成1765人死亡或失踪。
随着我国山地丘陵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 区域经济存量、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将大幅度增长,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和危害数量也将显著增加。人类减轻灾难是有成效的, 但也会出现逆流 (2010年, 图1) 。
对图1进行分析不难得知, 长期趋势过程反映出3个方面要素的积累效应:
(1) 地球表层内外动力作用过程的累积效应, 包括持续作用的程度与松散体的积累。
(2) 多重外动力引发因素的耦合激发, 如太阳11年的周期活动 (主要表现为磁场极性倒转及太阳耀斑、太阳黑子活动异常而影响地球) 、月球引潮力的迭加作用、局地降雨的激发作用等。如陕西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塬黄土斜坡的自然休止角约为30°, 20世纪90年代人为取土形成70°的高陡边坡, 2011年9月上旬降雨渗透的累积效应和17日42mm局地降雨激发作用终于酿成滑坡灾难, 造成32人死亡。
(3)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包括地质灾害防治行动的正负效应。2010年的重灾事件频频出现, 虽然存在局地降雨引发作用的异常, 也明显存在建设者无知、不懂地质风险的积累效应, 不知避开“河 (沟) 道、河 (沟) 漫滩”地质环境的悲憾, 而绝非技术层面的监测预警或工程防范问题。同样地, 2011年全国只有277人死亡或失踪也不代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很到位, 而是与中国大陆全年的降雨量创自1951年以来60年来最少 (年均值556.8mm) 、局地强降雨事件显著低于2010年、外部激发动力显著弱化相关。从更大视野看问题, 由于2011年总降雨量不足, 造成或衍生的旱灾、火灾、污染、农业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损失明显高于常年, 或者说财富的生产量也明显降低。
4 地质灾害的防治要点
我国深受地质灾害的侵扰,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倍受众人所关注。我国的地质防治工作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探索, 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从上级到下级都有较为合理有效的安排, 形成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我国通过对国民普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常识以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工作等方式, 强化国民意识, 避免因慌乱使地质灾害中人员伤亡率上升。我国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心放置在“预防”上面, 有利于对地质灾害做出及时有效的整治方案, 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4.1 区划调查
地质灾害发生会给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影响。有关人员调查地质灾害发生地的地质环境情况, 并做好记录整理归档, 作为评价地质灾害潜在危险系数的资料依据, 然后对评估风险并做区划。统计各地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和规模, 做好区划调查工作, 有利于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2 监测警报
监测指的是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 并对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可能诱发灾害的隐患资料。警报是构建灾害报警系统, 依据监测的结果, 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对技术和行政有较高的要求。监测警报系统的完善支撑着后续防治工作。
4.3 搬迁整治
上述两个系统为搬迁治理系统奠定了基础。搬迁是指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 采用搬迁避让的方式, 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将该地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理是运用工程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环境, 清除灾害隐患。二者主要以调查监测地质灾害的数据为根据, 评价地质勘测的结果, 分析诱发地质灾害的隐患, 确定灾害隐患地点。
4.4 相关的应急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对于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灾后处理和重建工作内容, 要建立其相关的应急处理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能在灾难发生后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迅速做出回应。把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还为灾后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物力和人力方面的资源。
5 地质环境的利用要点
5.1 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建设
工程地质环境的建设: (1) 要对工程所处环境的地质信息和周边区域的地质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只有在充分了解工程建设的地质环境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出现的类型后, 才能实现对其的安全建设。由此可以看出, 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性评价能够在最大限度上, 避免工程建设所带来的地质灾害发生。 (2) 工程的建设人员要树立起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这也是降低地质灾害发生风险性重要内容。就目前来说, 人为因素的影响已经成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基于此, 对于工程地质环境的利用就要注重人与自然资源的有效融合。这一目标的实现, 使得人们在进行的经济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降低了与生态环境的利用冲突。 (3) 在构建工程地质利用体系的过程中, 不能仅限于对工程方面和地质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还要以可持续利用的长远发展眼光来提高地质环境的利用效果。工程建设者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后, 还要提炼出工程进行地质安全建设的要求和施工注意事项。
5.2 区域地质环境的利用
对于区域地质环境利用的评价过程, 要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自身特点: (1) 要做的是分析和判断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的安全情况, 并通过区域地质环境利用评价体系充分的了解所监测区域的地质环境。这样一来, 工程建设就可以按区域且具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分类建设。 (2) 在充分了解地质资源的前提下, 就可以将其他的地质环境进行科学利用。事实证明, 细化地质环境的利用能够使自然资源更好的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 对于地质环境容易发生灾害的区域就可以进行区别建设,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地质灾害的波及范围和存在的危害程度。由此可见, 区域性地质环境的开发建设方法, 具有操作可行性、实用性。 (3) 在完成了地质环境利用的灾害危险性调查后, 就要着手进行当地地质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这一过程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价值思维和研究视野, 要勇于探究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思路。在分区域进行地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 可对工程地质环境的质量问题、工程地质区域的功能性划分以及地质环境工程的建设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6 结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平, 张帆一.粗煤泥分选和选煤工艺[J].选煤技术, 2011 (5) :46~49.
[3]李宇.探究粗煤泥分选及对选煤工艺的影响[J].能源与节约, 2014 (5) :101~103.
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篇9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环境,利用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因为地质灾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十分惨重, 灾害带给我们的是血的教训, 因此, 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重任。只有不断利用地质环境, 研究引起地质灾害的因素, 不断探索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 才能有效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经济稳定。
2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
2.1 区划调查
当一个地区由于各种因素而发生地质灾害会给当地的人民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从事地质相关工作的人员会经常到曾今发生过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考察, 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气候, 分析引起地质灾害的原因, 并且做好数据资料的整理记录并归档保存, 这些资料将作为评价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依据, 通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仔细研究, 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系数, 并且做区域划分。[1]之后统计人员对各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和规模做好统一的整理和区划, 这样有效地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有利于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2.2 监测警报
这里所说的监测是指监测区域地质环境的变化情况, 通过研究环境的变化进而分析和掌握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警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报警系统, 通过监测系统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地质变化情况, 进而在监测到灾害发生的预兆之前, 可以通过报警系统向居民发出防灾预警信号。监测警报是一项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系统, 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在监测到灾害之前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保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可以说, 完善的监测警报系统是后续防治工作的有利支柱。[2]
2.3 应急处理建设
只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应急体系, 在发生地质灾害后, 相关部门才能迅速做出对灾情的控制和救援, 立即安排相应的人员赶往灾害发生的地区, 进行一系列必要的救援, 调动各个相关部门, 保证受灾地区充足的食物供应, 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 给予足够的生活用品, 充分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尽可能地降低人员伤亡和当地的经济损失, 并且采取紧急预案, 防止灾害波及的范围扩大, 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失。
2.4 完善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相对及时有效的救援而言, 有效的防治灾害发生更加重要。做到“预防为主, 整治为辅”这是地质灾害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想采取措施防治灾害的发生就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利用高科技的设备仪器监测灾害的诱导因素, 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灾害的发生。[3]加强监测预警系统的升级开发, 报警设备能够为居民提供准确的信息, 使该区域的居民有时间进行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从而降低人员伤亡, 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完善的科学研究体系可以为建立健全的应急处理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只有以先进的科技设备做基础才能建立更加优化的应急处理体系, 无论对灾后的重建还是地质环境的恢复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3.1 地质灾害一般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地质环境是由于地球本身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在地质环境不断的演变过程中, 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带来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提高, 人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环境下越来越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经济的增长刺激了越来越多的人改造自然的欲望, 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环境的变化速度逐渐加快, 完全超乎人们的想象, 当这些变化不断加剧直至超出环境本身所能承受的范围时, 就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 它不可能脱离地质环境而独立存在, 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是必须具备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 这些条件在环境中的不断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成为了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
3.2 地质灾害影响地质环境质量
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质量从专业的角度而言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 在这个区域空间内的整体环境或者局部环境的某些指标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同理, 地质环境质量就是指某区域的地质条件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衍,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正如我们上面所探讨的观点, 地质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当地的地质条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我们所处的地质环境已经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变化, 因此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 一个地方发生地质灾害, 其影响力是人类难以估量的, 它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 包括人员的伤亡, 财产的损失, 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同样也是一个地质形态多样的国家, 每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气候、自然环境都各不相同, 有的地区沿海, 有的地区环山, 有的地区临江, 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研究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因为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达到上百亿元人民币。总的来说, 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主要有2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给人类的生命安全及财产造成威胁;另一方面是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 一个地方发生过地质灾害对其地质环境质量就有非常大的影响, 降低该地区环境质量的指数, 也就是说它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社会发展适宜程度降低。[4]
3.3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
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就是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具体情况, 例如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分析其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以及风险级别, 在此基础上, 规划科学、合理地应对灾害的措施, 通过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来降低质地灾害发生造成的损失。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切实利用好地质环境评价系统, 就可以通过提前预知地质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地点,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减少灾害波及的范围, 使居民得到妥善地安置, 降低人员的伤亡以及人民财产损失, 使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较小危害。我们在实际运用地质环境评价系统时, 要根据不同地区地质情况灵活使用, 并且在工作中开拓创新, 勇于创造新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 对地质环境利用评价系统进行更新和优化。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建设发展, 将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作为未来地质研究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揭示两者的关系和内在联系,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实现灾害防治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 2015 (10) :236.
【2】杨洪, 冯薪霖, 周芙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 (2) :142.
【3】董懋.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城市地理, 2016 (4) :51.
【环境地质因素】推荐阅读:
环境影响矿山地质环境09-30
地质环境特征10-16
环境地质保护10-20
黄土地质环境06-05
地质环境质量环境治理09-01
地质环境评价07-07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08-04
工程地质环境09-04
灾害治理地质环境09-21
地质环境治理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