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路由

2024-09-15

无线路由(精选12篇)

无线路由 篇1

引言:无线路由器是如今使用得越来越多的设备, 由其引发的各种网络问题也不容小觑。笔者单位因业务需要添加了一台新购置的无线路由器。然而, 就是这台新购置的路由器造成了网络故障。本文介绍故障的排查及结果过程。

网络环境

单位网络使用三层结构, 用户电脑及室内交换机等接入楼层弱电井汇聚层交换机, 再由汇聚层交换机接入机房核心三层交换机。核心交换机上接有新闻采编系统等业务系统服务器, 防火墙、负载均衡等设备。采用华为e Sihgt网管系统, 可以对汇聚层及核心网络交换机等可网管设备进行管理。

单位网络的设计原本并未考虑无线上网的需求, 但随着无线上网越来越普及, 特别是近年来单位开发了掌上长沙手机新闻客户端APP后, 用户对无线上网的需求越来越多。技术部在部分楼层增设了无线上网设备, 但覆盖率不能完全满足用户要求, 有时在重点部位应用户要求还需增设小型无线路由器。随着无线设备的增加, 网络故障发生率也在悄悄增加。

故障现象

某日下午, 多个部门先后反映多台电脑不能上网。到现场查看的同事发现, 故障有如下共同点:故障电脑都连接在同一台室内小型交换机上, 分布在不同楼层的不同部门。交换机上还连有其他已关机的电脑, 并且这些已关机电脑网线灯闪烁, 证明有数据在传输。将室内交换机上连接的已关机的电脑断电或开机, 故障可以排除。

故障排查

技术部同事当天晚上加班时, 对白天发生过故障的端口进行了监测, 故障并未再现, 但在凌晨仍有别的部门上晚班的同事反映, 需共享的视频无法传递。第二天正好是周末, 因单位上班的人数相对较少, 技术部仅安排笔者一人上班, 笔者密切监视网络, 同时用Wireshark抓包工具在不同时间段抓包, 也未见异常。登录e Sight网管系统, 对发生故障及未发生故障的室内交换机接入端口同时进行监测比对, 发现发生故障的端口在故障当天带宽流出利用率及端口流出速率出都达到了本月峰值 (如图1) , 未发生故障的端口带宽接收速率也达到了近期的峰值 (如图2) 。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故障当天数据量猛增呢?转眼快到下午5点了, 由于晚上是出报时间, 上网的人数渐渐多了起来。突然电话铃响了, 夜班编辑中心有同事反映不能上网。赶到现场, 在不能上网的电脑上安装Wireshark进行抓包分析, 软件运行后几乎卡死, 原来是有大量的UDP数据在网络中发送, 造成抓包软件响应迟缓, 据软件统计, 76秒内有150多万条, 且数据包的大小都一致, 显然是非正常的通讯数据包 (如图3)

终于找到原因了, 于是根据发包的源IP地址在设备管理系统里查找相应设备, 根据登记的资料显示, 是夜班编辑中心的一台电脑。但是拔除这台正在使用的电脑网线后, 大量发包现像仍存在。仔细核对Wireshark中抓到的源MAC地址和找到的电脑MAC, 发现不对应, 仅IP是相同的。再次在设备管理系统里通过源MAC查找, 但没有找到设备。为加快查找速度, 通知同事共同查找。同事赶到后也没找到此MAC地址的登记, 面对分布在不同楼层的几百台网络接入设备没有了头绪。

笔者决定, 还是登录e Sight网管设备来查找这台未知设备。因为只要设备接入了网络, 其MAC地址、使用过的IP及曾接入的交换机端口, 在网管系统里应该都有记录。在网管系统里输入源MAC地址, 这台设备曾使用的真实IP及接入的交换端口都显示出来。同事一看IP, 惊呼道:“这不是昨天下午我设置的一台无线路由的IP吗!”。原来, 故障发生那天, 有位用户需要手机上网查看掌上长沙的新闻客户端, 于是向技术部申请安装无线路由器, 正好是由同事设置安装这台新购的无线路由器。当时测试无线使用是正常, 但没想到会引起网络故障。

故障解决

立即赶到安装故障路由的办公室, 将设备拆下来, 网络恢复正常。

第二天, 同事又对此台路由器又进行了测试, 发现只要接入集团局域网, 立刻就会有大量UDP数据发送, 此时对百兆网络的占用率超过40% (影响较大) , 千兆网络占用率超过4% (影响不明显) , 这就是为什么网络故障均发生在连入室内小型交换机, 及需要大量传输数据的用户端的原因。再次确认了此台无线路由器是故障所在, 并且重置路由器更换网络设置无效, 只能更换设备。在更换此无线路由器后, 又对网络进行了多天的监控, 网络故障未再现, 网络恢复了畅通。

经验总结

在无线应用越来越多的今天, 各种无线设备的使用便利了用户, 也增加了网络管理的难度。手机、笔记本、无线路由器等各设备的增加, 对传统网络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是不可回避的。

首先, 切记网络设备的登记, 特别是无线路由器等入网设备的MAC地址及时登记, 这是网络管理的基础资料。故障设备的定位一直是个难题, 如果有详细的设备登记, 在排查故障时将省时省力不少。

第二, 要了解网络协议相关知识, 善于借助网络分析管理工具。网络故障现象各式各样, 有的可以根据现象判断原因, 但情况复杂时仅根据现象是难以判断故障原因的。这时就要借助专业的网络分析管理工具, 并且了解一些网络传输协议的相关知识, 学会使用分析管理工具对网络数据包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这次将开源软件Wireshark网络数据分析工具和集团现有的e Sight网管系统结合使用, 是快速诊断并排除故障的有效方法。

第三, 密切关注单位业务的发展方向, 当单位业务向无线发展时, 或是用户无线上网的需求增加时, 就应根据业务的发展方向及用户的需求适时改变现有网络结构。重视无线局域网的建设, 适时引入无线网络管理产品, 排除网络安全隐患, 避免网络的故障发生。如果将来上线移动采编系统, 实现移动办公, 对现有的无线局域网安全和性能将会要求更高。以业务为核心驱动的信息化建设, 是将来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必然方向。

无线路由 篇2

无线网络WDS中继,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较陌生吧,一般用户很少会关注这么深,下面我们也会为大家详细解释什么是无线路由器WDS中继。随着家用、办公等无线网络的普及,在使用无线路由器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无线信号受墙壁或其他障碍物遮挡,导致无线信号大幅度衰减,直接影响用户的上网速度。在?一文中我们也明确得出结论,受墙壁等障碍物影响,无线网络信号衰减很多,存在办公场所有无线死角的问题,死角地区虽然离无线路由器很近,但却障碍物很多,也无线接收到无线网络信号。那么如何使用普通的无线路由器和较少的资金投入,就可获得信号覆盖广阔的无线网络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通过WDS无线模式来扩展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达到增强信号强度的目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下WDS。

什么是无线WDS?

WDS的英文全称为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即无线分布式系统。之前在无线应用领域中它是帮助无线基站与无线基站之间进行联系通讯的系统。在家庭应用层面,WDS的功能是充当无线网络的中继器,通过在无线路由器上开启WDS功能,让其可以延伸扩展无线信号,从而覆盖更广更大的范围。说白了WDS就是可以让无线AP或者无线路由器之间通过无线进行桥接(中继),而在中继的过程中并不影响其无线设备覆盖效果的功能,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两个无线设备,让其之间建立WDS信任和通讯关系,从而将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扩展到原来的一倍以上,大大方便了我们无线上网。

无线WDS的优势是什么?

无线局域网络创新的无线分布式系统(WDS),不仅改变了原有单一、简单的无线应用模式,而且使迅速有效地普及无线网络成为可能。例如,当企业用户和大型热点区域应用无线WDS技术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通过点对点桥接模式、点对多点桥接模式、AP Client模式、无线中继模式、无线混合模式等方式来连接各个AP,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结构的灵活型和便捷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在家用级无线路由器的更新换代,一般有WDS的无线路由售价也普遍走低。这样无线用户就可以花较小的资金来实现扩充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目的,有效的增大的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减少了无线网络信号死角。

无线WDS的不足是什么?

WDS只是扩充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中继方式,它不会改变原有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这主要由无线路由器的传输性能所决定,同时并非所有无线路由器都支持WDS。现在大多数的无线路由器和各品牌的无线AP基本上都直接能开启WDS功能,但某些无线路由器如LINKSYS的WRT54G的WDS功能被隐藏了,需要升级DD-WRT固件包之后才能使用。此外,某些厂家的产品里根本就没有能支持WDS功能的硬件。所以在决定使用WDS之前,一定要先确认你的无线路由器是否可以支持WDS。

无线路由器辐射 篇3

随着家庭上网设备的增多,一条网线接口就远远不够用了,无线路由器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一直以来,不少人都对无线路由器持怀疑态度,质疑其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甚至有网友称其产生的辐射量或有可能致癌。7月16日,《新京报》记者与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理事袁玉明一起,进行了关于无线路由器的辐射实验。

实验发现,无线路由器的辐射值与其工作状态、距离关系密切,工作状态下,辐射瞬间最大值为0.2瓦/平方米,而待机时辐射量仅为0.01瓦/平方米;半米之外,无线路由器的辐射量迅速衰减,此时的数值与日常使用的3G手机的辐射值差不多。

虽然上述测试得出的辐射值均低于国家标准,但专家建议,无线路由器最好置于离人体半米以外的距离,不用时最好关闭电源;尽量避免手机、微波炉等辐射设备同时使用造成的辐射叠加效应。此外,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减少无线路由器天线数量的方式来减少辐射。

应对:

电磁辐射超过规定强度,可以视为电磁污染,虽然电磁污染无色无味,但是对身体的伤害则存在可能性。因此家庭中应尽量减少电磁污染,比如无线路由器在夜间不用时可以关闭电源;尽量避免手机、微波炉等辐射设备同时使用造成的辐射叠加效应。

此外,记者通过其他测试发现,无线路由器用三根天线时,要比一根天线时辐射量大幅度增加。由此可见,无线路由器的天线具有辐射增益效应,因此,可以尝试将具有三个天线的无线路由器减少到两个或者一个,只要信号覆盖能够满足使用即可。

当心被无线路由器“出卖” 篇4

近年来, 无线路由器已经成为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无线上网设备, 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 由于不少厂家的路由器产品存在安全漏洞, 容易被黑客利用, 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使用者“出卖”。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CNCERT) 发布的《2013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显示, 有多家厂商的路由器产品存在后门, 可能被黑客控制从而危害到网上安全。报告称, 经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 (CNVD) 分析验证, D-LINK, Cisco, Linksys, Netgear, Tenda等多家厂商的路由器产品存在后门漏洞, 黑客可由此直接控制路由器, 进一步发起DNS (域名系统) 劫持、窃取信息、网络钓鱼等攻击, 直接威胁用户网上交易和数据存储安全, 使得相关产品变成随时可被引爆的安全“地雷”。

据专业人士介绍, 所谓后门, 是在软件开发中保留的不为外人所知的程序, 可以绕过软件的安全机制直接获得控制权限。一些路由器生产厂家为了日后调试和检测更方便, 会在产品上保留一个超级管理权限。一般情况下, 这个超级管理权限不容易被外人发现, 但一旦被黑客发现并破解, 就意味着黑客可以直接对路由器进行远程控制。

黑客访问路由器设置页面后, 可引导路由器从攻击者控制的TFTP服务器中自动下载恶意程序, 并以“root”权限执行。获得“root”权限后, 入侵者可以操控路由器来安装插件、病毒, 或直接记录用户在网上的一举一动, 通过后台进行监控偷窥。而如果入侵者通过软件破解了路由器密码, 这个有漏洞的路由器就会被完全控制, 用户个人的账号、密码、聊天记录被盗窃的风险大增。

如何防范网络入侵, 专家提醒网民:

首先, 要设置并保管好无线连接密码。切勿贪图方便设置简单的路由器管理密码和无线连接密码, 如“123456”“abc”等, 这些密码特别容易被人猜到。安全的密码应是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 至少要在10位以上, 并要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

其次, 不主动开启路由器的“远程管理”功能。不让未知设备直接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上, 这样则可避免对路由器实施的攻击。

再次, 避免多个上网者同时使用网络。偷窥者可能使用黑客软件看到你电脑上的文件。避免“蹭网”, 不仅符合相关规定, 而且有利于防范黑客入侵。

一款网络设备, 不存在漏洞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于普通家用路由器来说, 提高安全性的一个方法, 就是厂商定期进行系统软件升级, 把漏洞及时补上。

利用无线路由组建无线局域网 篇5

先把电话线接到猫上,再用网线把猫连到路由器的WAN口(TP-Link 是蓝色的)。这样硬件连接就搞定了。按照说明书进入路由器调试界面。

在这里输入上网账号密码和上网方式。电话线就是PPPOE,其他请咨询你的学校。

第二步:路由器安全设置

可以设置无线密码,但我不推荐这种方式。因为是密码就会被解除

推荐使用mac地址绑定的方式。首先从网络邻居-----查看链接----无线网络连接。双击它,点支持,再点详细信息。就能看到MAC地址了。

再到路由器界面,左边的安全设置--------防火墙设置。照下图设置即可。

再转到,MAC地址过滤,把你们宿舍的机子的MAC地址全加上。这时候,有没有无线密码也就无所谓了。下面的局域网可能用的这些。

在无线这是同样可以设置MAC地址。在无线网络设置那里。(如果这是完成发现自己无法连接路由器,可以拔下猫的网线,把路由器直接和电脑相连,这是不用插蓝孔了。然后在这把你的MAC地址填在这里就可以连上了)

这样设置后,如果不是你们宿舍的电脑根本无法连接你们的路由器,更别提上网了。但是,MAC地址需要保密,否则这些设置就全没用了。最好把路由器管理员默认账户密码也一改,请自己参考说明书,在此不再赘述。

这是关于互联网就到这了,下面是组建无线局域网。

第一步,安装IPX协议。就是NWLink IPX/SPX/NetbOis……这个协议。(vista和win7需要到网上下载)

添加IPX协议即可。

安装完成后如图。

BUFFALO推出无线路由器 篇6

BUFFALO推出无线路由器适合中小型企业

本报讯近日,BUFFALO推出一款高功率无线宽带路由器WHR-HP-G300N。该产品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及大户型家庭用户,采用BUFFALO独有的HighPower技术,内置功率放大器,使其具备了超强无线信号。同时,产品采用可拆卸天线,可以更换更高增益的天线,使信号变得更强,更加稳定。

信号覆盖的可扩展性是WHR-HP-G300N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它支持WDS无线桥接,扩大无线覆盖范围,并且增加了实际覆盖距离内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各个端点能够安全方便地接收到信号,消除了产品互联时可能出现的盲点。此外,WHR-HP-G300N还搭载了两根可调节无线天线,在垂直方向180°、水平方向360°内均可任意大范围调节,具有超强的无线信号穿透力。

华硕无线路由器导入EZUI人机互动界面

本报讯 近日,华硕宣布,其全线无线路由产品都将导入EZUI人机互动界面。EZUI是一种人性化的人机互动界面,可以让用户无需任何专业知识就能设置、使用和维护高性能的无线路由,将路由的使用从专业活变成傻瓜也能做好的简单工作。并且,EZUI可以实现网络自动侦测(无需判断和选择、系统自动侦测网络类型)、网络地图(将所有的网络组成元素以图标形式显示并可以点击弹出菜单进行管理)、提供Dr.Surf(排错顾问、自动提示当前故障原因)、EZ QoS(图形化带宽分配),还能实现诸如无线打印服务器和远程存储等功能。

三星电子杯WCG2010上海欢乐季展出全线消费产品

本报讯 近日,三星电子杯WCG2010中国区总决赛在上海举行。作为WCG惟一连续10年的合作伙伴,三星电子以“不电竞,也快乐”为主题的三星电子杯WCG2010上海欢乐季也揭开了面纱。今年,WCG中国区总决赛仍然采用三星显示器作为比赛用机,三星显示器将会为中国区总决赛提供现场比赛用机E2220W显示器260台,主赛机20台;最新的WCG手机挑战赛比赛用机也采用三星B5310U手机。

斐讯双天线无线路由器 篇7

裴讯FreeRouter703采用了双天线的设计,两根3dBi天线可以有很广的网络覆盖范围和优秀的传输能力,使用也很简单。

FreeRouter703采用RT3050F一体化芯片解决方案,无线传输速度为54M,符合802.11g网络协议,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

FreeRouter703在安全性能方面也有保障,具备多重安全防护技术,拥有基于MAC地址的访问控制,支持64/128位WEP数据加密与SSID广播控制,同时还配备了防火墙功能,可以防止病毒入侵,保障网络安全。

无线路由 篇8

参数上, 华硕RT-N66U是一款符合IEEE 802.11n的千兆双频旗舰级无线路由器。它拥有高达256MB的内存和32MB的闪存, 进一步提升高负载情形下的稳定性。还配备了3根高效的可拆卸Wi-Fi天线和华硕独有的Ai Radar技术, 提供更强的无线信号, 使其无线网络覆盖范围更广泛, 信号传输更稳定。

华硕RT-N66U支持2.4GHz和5GHz双频段450Mbps无线传输, 使其传输总速高达900Mbps, 在2.4GHz频段执行网页浏览和文件下载等作业的同时, 5GHz的频段也可同时流畅地执行3D HD视频流媒体和其他需求的应用程序。

华硕RT-N66U设计了4个千兆LAN口、1个千兆WAN口以及2个USB2.0接口;通过双USB 2.0接口的设计, 能帮助用户随时随地存取和共享移动存储器的文件和数据, 实现无线打印与扫描, 让无线路由器也能拥有FTP服务器功能。而通过下载大师和全功能DLNA服务, 可以让用户下载及播放的多媒体文件储存于连接路由器的USB存储设备上。当PC关机时, 还可以实现7×24小时不间断BT下载, 不占用电脑资源、避免不必要的电资源浪费。

无线传感网路由协议的分析比较 篇9

无线网络即使用无线传输介质的网络。目前有两种无线网络, 基础设施网络和对等网络。基础设施网络的无线终端需要配置无线网卡, 并通过接入点 (AP) 连接入网。对等网络即Ad hoc网络, 不需要AP的支持, 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通信。无线Ad hoc网络又可分为两类, 移动Ad hoc网络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前者的终端是快速移动的, 后者的结点是静止的或者移动很慢。

无线传感网由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组成, 它们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无线网络, 相互协作以探测、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区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 并报告给用户。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军事应用、智能家居、环境监测、建筑物质量监控、医疗护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广泛应用[1]。

无线传感网的系统结构包括监测区域 (Sensor Field) 、传感器节点 (Sensor Node) 和汇聚节点 (Sink Node) [2]。监测区域中包含了各种需要采集数据的观察对象;传感器节点用于采集观察对象的相关数据, 并将处理后数据传给汇聚节点;汇聚节点用于收集由传感器节点传递来数据, 并将数据传送到远程中心进行集中处理。

2 无线路由协议

无线路由协议是无线传感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无线传感网的路由协议负责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 包括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两个功能。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是否有层次, 可以将路由无线路由协议分为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3]。

2.1平面路由协议

平面路由协议适用于具有平面结构的网络, 所有节点之间地位平等, 协议相对简单。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一般存在多条路径, 可共同承担网络负荷, 通常不存在瓶颈, 网络具有较强的健壮性。然而, 节点的组织、路由的建立、控制与维持所产生的开销需要占用较大的带宽, 从而影响网络数据的传输速率。另外, 当网络规模较大时需要损耗很大的能量, 并且网络的可扩展性较差。因此, 平面路由协议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

2.1.1 Flooding协议。

Flooding (洪泛) 路由协议是最早也是最简单的路由协议, 节点接收到消息后以广播形式转发给所有相邻的节点, 直到数据包到达目的节点 (成功) 或跳数达到最大值 (丢弃) 。

此协议的优点是协议简单, 节点只负责无条件地转发数据包, 不需要维护网络拓扑及相关路由算法, 但也因此造成效率不高。另外, 节点如果几乎同时从邻居节点收到多份相同数据会产生广播风暴;节点如果先后收到监控同一区域的多个节点发送的几乎相同的数据会产生交叠;节点不考虑自身资源限制, 在任何情况下都转发数据会造成资源的盲目利用。

2.1.2 Grossing协议。

Grossing (闲聊) 路由协议在Flooding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节点对于产生或收到的数据并不是无条件转发, 而是随机转发,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Flooding协议广播风暴的问题。但是随机转发数据增加了信息传输的平均时延, 导致传输速度变慢, 并且无法解决部分交叠和盲目利用资源问题。

2.1.3 SPIN协议。

SPIN (信息协商传感协议) 是一种自适应路由协议, 通过协商机制解决了广播风暴的问题。节点不广播完整的采集数据信息, 而是先广播数据的属性描述信息 (元数据) 。只有当其他节点有相应的数据请求时, 才有目的地向其发送完整数据信息。因此在SPIN协议中需要定义三种类型的消息, ADV、REQ和DATA。ADV即广播的元数据, REQ用于请求发送数据, DATA即完整数据信息。

2.2分层路由协议

分层路由协议适用于分层结构网络, 网络被划分成多个簇。每个簇按照一定规则选举一个簇头, 其它为簇成员。簇头节点不仅负责所管辖簇内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还负责负责簇间数据的转发, 而簇成员只负责数据的采集。

2.2.1 LEACH协议。

LEACH (低功耗自适应聚类) 协议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等概率地随机循环选择簇头, 将整个网络的能量负荷平均分配到每个传感器节点[4]。

在LEACH协议中, 各个节点可以机会均等地成为簇头节点, 实现了负荷分摊, 降低了网络能量耗费、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但是不是每个节点都能与汇聚节点直接通信, 扩展性差, 不适合大规模网络。同时, 协议没有考虑到簇头节点的均匀分布, 有可能某个区域簇头节点较集中, 而其他区域没有任何簇头。另外, 频繁选举簇头引发的通信量耗费了能量。

2.2.2 TEEN协议。

TEEN (阈值敏感的高效节能传感器网络协议) 是在LEACH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只是在数据传送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

该协议设置了硬、软两个阈值, 在每次新簇头产生时将它们广播出去。节点监测到的数据第一次超过硬阈值时, 就把此数据设为新的硬阈值, 并在下一个时隙发送给簇头。然后只有当监测到的数据超过硬阈值并且监测数据的变化幅度大于软阈值时, 节点才会传送最新的监测数据, 并将它设置为新的硬阈值。

通过调节两个阈值的大小, 可以在精度要求与系统能耗之间取得平衡。并且可以监视一些突发事件和热点地区, 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传输。但是门如果限值始终达不到, 节点就不会和簇头通信, 用户将无法得到任何数据。另外, 节点监测到合适的数据会实时传输, 但是采用TDMA方式会导致数据延迟。

2.2.3 PEGASIS协议。

PEGASIS (传感信息系统的节能积聚)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分层路由协议, 但借鉴了分簇算法的思想。各传感器节点选择最近的邻居节点形成链, 并采用一定的算法选举链首, 链首与汇聚节点可直接通信。协议利用令牌来控制各节点的数据沿链传送到链首在传送过程中可聚合数据, 再由链首传递给汇聚节点。当链两端的数据都传送完成时, 开始新一轮选举与传输。

3 无线路由协议性能比较

由上可知, 各路由协议各有利弊。下面协议的路由结构、生存时间、节点定位、健壮性、可扩展性、节能性、节点移动性等方面进行总结。

从表中可以看出, 平面路由协议较为简单, 适用于小型网络, 而分层路由协议性能较好, 适用于大型网络。

4 结束语

文章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的概念、系统结构和特点, 然后将无线路由协议分为平面路由协议和分层路由协议, 并介绍了几种典型的无线路由协议, 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几种路由协议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比较。

参考文献

[1]余成波, 李洪兵, 陶红艳.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2]李建中, 李金宝, 石胜飞.传感器网络及其数据管理的概念问题与进展[J].软件学报, 2003 (3) .

[3]崔逊学, 左从菊.无线传感器网络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安全研究 篇10

关键词:WSN,安全索引,路由,网络

0 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作为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当前一个热门的前沿性的研究领域。但由于它自身的移动性和无线性,使得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很多安全问题。如何在网络发展的同时完善它的网络安全特性,构建安全的路由协议,就成为目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1 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它与传统计算机网络、无线局域网及Ad-hoc相比,具有自身的网络结构和通信特性[1,2],具体表现为:

(1)网络规模更为庞大,节点数目更多,分布更为密集。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时可能包含多达上千个甚至上万个结点。

(2)高冗余。为了保证网络的可用性和生存能力,传感器网络通常需要具备较高的结点和网络链路冗余,以及采集的数据冗余。

(3)网络的拓扑结构易变化。除了结点移动带来的网络拓扑变化外,传感器结点的功率控制和剩余电量下降等因素也会导致网络拓扑变化。另外,根据应用需要,网络中有些结点可能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引起工作结点在数目和分布上的变化,也会导致网络拓扑改变。

(4)通常节点没有统一的身份。用户往往不关心数据采集于哪一个结点,而关心数据所属的空间位置,因此可采取空间位置寻址方式。

(5)流量不均衡。传感器网络中流向处理中心的数据量往往远大于反方向的流量。数据流向处理中心并在处理中心集中,会出现离处理中心越近,结点负载越重的现象。

(6)结点数据融合。传感器网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通常要求中间结点能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相关数据进行融合,再传送给处理中心。数据融合可以减少冗余数据,节省通信所带来的电能消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减轻处理中心的负载。

(7)结点能力有限。由于低成本、低能耗、体积小、野外部署等要求,传感器节点在供电、计算、存储、通信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受限。

正是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上述特征,使得它在网络安全和通信安全方面受到了一定限制。这使得许多传统的安全机制无法再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体表现为:

(1)传统网络中的加密和认证无法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统网络的加密和认证应该包括一个产生和分配密钥的密钥管理中心(KMC),一个确认密钥的认证机构(CA),以及分发这些经过认证的公用密钥的目录服务。而无线传感器网络没有控制中心,所以无法使用基于公共密钥的鉴权认证机制。而且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计算能力很低,这些都使得传统的加密和认证机制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难以实现[3],并且节点之间难以建立起信任关系。如果移动节点没有足够的安全保护机制便会被轻易的捕获。攻击者可以通过伪装成移动节点来窃听并且修改无线信道中的业务。

(2)静态配置[4]的安全方案无法适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这是由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高度可变性造成的。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中,移动节点之间相互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信息,从而可以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间建立通信。由于这些信息在空中传播,所以恶意的入侵者便可以利用虚假信息来修改并发送错误的更新信息。比如恶意的移动节点可以通过虚假的路由信息进入网络,随后便可以轻易的发送拒绝业务信息。

(3)传统网络服务中相对固定的数据库、文件系统和文档服务器不再适用。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个对等网,它里面各个节点的功能和计算力、存储力是相等的。所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就无法建设中心控制服务器,所有的判决必须依赖各个移动节点的相互协作来完成。此外,网络中产生和传输的数据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数据包括节点的环境信息、关于网络变化的信息、各种控制消息等,它们都有较高的实时性要求。

(4)传统的防火墙技术不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5]。传统网络中的防火墙技术用来保护网络内部与外界通信时的安全。由于所有进出该网络的数据都通过某个节点,防火墙技术可以在该节点上实现,用来控制非授权人员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隐藏网络内部信息以及检查出入数据的合法性等。防火墙技术假设网络内部在物理上是安全的。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动态变化,没有中心节点,进出该网络的数据由无法控制的任意中间节点转发。无线传感器网络内的节点缺乏足够的保护,很可能被恶意用户利用而导致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这使得网络内部和外部的界限非常模糊。因此,防火墙技术不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并且难以实现端到端的安全机制。

因此,必须针对WSN自身的特征,为它量身打造专门的安全体制。这样,研究WSN的安全特性就成为了WSN网络的一个研究热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安全索引

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的过程中,曾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各个文献虽然大方向都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但具体方向各自不同。在阅读文献过程中,觉得将这些研究方向进行归类,总结归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攻击行为,防范措施,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工作。一方面它帮助本课题研究查找定位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为其它将要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快速入门的索引,节省了研究时间。表一是本文总结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部署索引。

3 W S N特有的攻击

(1)创建路由环攻击

创建路由环攻击,是攻击者利用网络外部节点影响网络拓扑结构,使得网络拓扑结构形成环路,导致信息无法递送出去的一种攻击方式。

(2)篡改加入路由攻击

这一攻击是攻击者在网络外部实施的。攻击者为了使自己控制的节点加入网络中,成为网络的合法节点,通过篡改路由序列号或篡改跳计数来加入网络。

(3)Sinkhole攻击

Sinkhole原意为污水池,这种攻击的特点和污水池有相似之处。污水池将所有污水汇集过来,Sinkhole攻击将信息流汇集于攻击节点。这样,攻击节点对流经它的信息进行选择性转发或者根本不转发,导致信息无法正确地在网络中传播。

(4)Wormhole攻击

Wormhole最初来自天文学,缩短时空穿越的概念。这里是通过建造一个路由隧道来进行路由欺骗的攻击。攻击导致原来不经过恶意节点的信息也会流向恶意节点,使得恶意节点可以方便地获取利用篡改伪造它所掌握的信息。

(5)Sybil攻击

Sybil攻击是单个节点伪造多个身份进行攻击。恶意节点伪造出它是大量节点的假象,在网络中进行欺骗。这种攻击就如现实中,一个人假造出许多身份来进行欺骗,一个人来冒充一个企业或者一个政府部门。攻击后,M幻化出许多Sybil节点,M单独完成了路由,正常节点N被忽略了。

参考文献

[1]孙利民,李建中,陈渝等.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Ian F,Akyildiz,Su Weilian,et al.A Survey on Sensor Networks[J].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2.8:34-38.

[3]Harald Vogt.Exploring Message Authentication in Sensor Networks[J].1st European Workshop on Secu-rity in Ad-Hoc and Sensor Networks(ESAS2004).2004.

[4]Downard I.Simulating sensor networks in ns-2.NRL Formal Report5522-04-10.2004.

31款无线路由器横向评测 篇11

新的IEEE 802.11ac WLAN标准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在短距离内它的速度可以高达数百Mb/s,和使用有线连接的千兆以太网的速度一样快。而即便是穿过墙壁进行较远距离的传输,它也比当前使用的其他WLAN标准更稳定可靠。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挑选了31款支持AC标准的无线网络路由器,实际测试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提供大家所期望的高性能。另外,设备配置与功能不同,适用的应用场合也有所不同。

AC标准的设备可以使用5GHz的频段,并且通过一个新的编码方式来实现更佳的性能。因而,如果要充分地发挥AC标准应有的性能,那么接收设备必须安装有符合AC标准要求的天线和WLAN芯片。目前,许多最新的笔记本电脑、高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支持AC标准,但是许多旧手机和平板电脑并不支持也无法升级,虽然AC标准的路由器能够向后兼容,照样为它们提供服务,但是工作在旧标准之下自然是无法获得速度上的优势。幸运的是所有电脑都可以通过USB端口安装AC标准的无线网络适配器,不过,如果电脑只支持USB 2.0,那么由于USB端口速度的限制,即使连上高速的AC无线网络,电脑实际上仍然只能够使用类似802.11n标准的速度上网。

为笔记本电脑更换新的WLAN模块或者为台式电脑安装PCIe无线网络适配器可以规避USB 2.0接口速度太慢的问题,但是安装方法相对比较复杂。此外,要真正获得新标准的最佳性能,适配器需要使用较大的外置天线(桌面天线)或嵌入式的笔记本电脑天线。而在实际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在使用外置天线的情况下,连接USB接口的小型AC无线网络适配器表现相当不错。

最好的AC路由器

不同的AC路由器除了性能不同之外,硬件配置与软件功能上的差异也不小。下面,我们将告诉大家什么样的AC路由器才是最好的。

路由器并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实际上制造商需要做的只是从可用的芯片组中选择一个,然后参照芯片制造商的设计生产电路板,定制自己的软件,并将电路板、芯片、天线和电源等组件安装好。这就是为什么部分AC路由器的价格可以低于300元的原因,但是这些廉价的设备在CHIP的测试中很快就暴露出了它们的缺点。虽然在短距离范围内连接特定的终端设备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但只要距离增加或者连接到其他的终端设备时,它们可能会突然停止工作。那些能够在不同的条件下提供稳定性能的设备,需要通过3至4个通道实现每个通道433 Mb/s的速率(标称1300Mb/s 到 1733 Mb/s),并对天线与软件的协调进行充分的优化。相应的硬件和开发工作是非常耗费财力的,因而,只有600元左右的设备在我们的测试中能够获得90分以上的性能评价。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由器,需要注意不同环境下设备的实际测试结果:如果我们希望在一个小范围内获得最高速度,例如在一个小房间内,那么应该注意“最佳”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而大部分用户需要的是一个在更大范围内表现优异的设备,那么需要参考“实践”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这一条件测试设备之间距离为10m,并且之间隔着一堵墙。在这两种测试条件下,我们都通过安装在电脑上的华硕适配器(3根外置天线)和一个英特尔的适配器(2根外置天线)来进行测试,争取获得最小差异的一致结果。不过,在“实践”条件下测试时,数据传输速率非常快的华硕适配器经常出现问题。

配置与功能很重要

如果路由器没有提供我们需要的功能,那么性能再好也是没有用的。许多使用DSL接入互联网的用户要求路由器集成DSL调制解调器,希望整合两种设备的功能,并通过减少一个设备,减少使用的连接线缆和电源适配器。一直以来都有一些无线路由器会提供类似的功能,此次测试中华硕、NETGEAR和AVM都提供集成DSL调制解调器的型号,不过,真正能够发挥整合两种设备的最大优势,提供DECT基站、电话应答机功能,支持将固定电话呼叫转移手机等电话功能的,则只有在德国比较常见的AVM Fritz!Box 7490,而由于所使用的电话网络格式上的差异,在中国很少有人使用这一品牌的产品。

路由器的硬件配置方面,4个千兆LAN端口和1~2个USB接口是目前的标准配置。配备USB 3.0接口的设备明显有一定优势,因为它可以为2.5英寸硬盘提供更充裕的电力。可以更好地发挥路由器的NAS / FTP服务器(通过网络访问USB接口连接的数据载体)和打印服务器(将连接到路由器USB接口的打印机作为网络打印机使用)的功能。

路由器的Web设置界面看起来都比较相似:华硕的Web设置界面像一个科幻电影的太空飞船驾驶舱,设置选项安排的合理,操作起来也很流畅。NETGEAR设备的Web界面相对落后并且结构很不合理:“BASIC”选项卡下提供专业的设置选项“Fragmentation Length(256 ~ 2346)”和“CTS/ RTS Threshold(1~ 2347)”,并且缺少相关的提示说明,而且快速设置向导的按钮则被安排在“ADVANCED”选项卡。D-LinkDIR-880L的设置界面明显较以前的D-Link设备更加友好,配备双核CPU的Linksys WRT1900ac则提供一个巧妙的动态设置界面,FritzBoxes仍然采用传统的设置界面,熟悉AVM设备的用户使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不过,无论设置界面好还是差,所有的设备都提供设置向导,能够帮助用户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设置。通常在此之后很多用户并不需要频繁访问Web设置界面。除了网络设置界面,所有主流的制造商也已经开始提供用于移动设备的应用,可以通过应用程序设置路由器和访问路由器连接的数据载体。

另外,我们需要注意一下路由器的功耗,因为通常无线路由器都是长期处于工作状态的。新设备通常配备更强大的处理器,因而功耗可能不容小觑,例如Linksys WRT1900AC功耗接近笔记本电脑,而FritzBox 7490功耗则只有其一半左右。

测试结果

WLANAC路由器以无线数据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大为好。我们的测试发现至少600、700百元的路由器才能够提供足够好的表现,这一价格比目前IEEE 802.11n的设备价格高很多。

获胜者是华硕RT-AC87U,测试表明该设备可以提供最佳的性能,并且配置齐全、功能强大,Web设置界面也同样出色。

性价比最高的是D-LinkDIR-868L,800元左右的它可以提供足够强大的性能,并且设置方式友好,通过设置向导和预设值可以非常容易地完成设置,只是硬件配置不如获胜者。

测试AC适配器

有3种方式可以升级电脑支持AC标准的无线网络:使用USB接口的适配器、更换笔记本电脑的WLAN模块和为台式电脑安装适配器卡

毫无疑问,我们必须为终端设备配备AC标准的适配器,才能够发挥AC路由器的作用。这样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一个USB接口的适配器:停用当前的网络适配器(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右键单击已经安装的网络适配器,然后选择“禁用”),将新的适配器插入USB接口并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但是,如果要升级的电脑只有USB 2.0端口,则需要考虑更换笔记本电脑的WLAN模块或者为台式电脑安装AC标准的网络适配器卡,以避免USB 2.0接口的瓶颈问题。在台式电脑上安装PCI-E的AC适配卡,只需要将适配卡插入PCI-E插槽,然后,将天线连接电缆接在外置天线上,并为天线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即可。

为笔记本电脑更换WLAN模块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通常只有商务或高端笔记本电脑配备符合要求的天线,普通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络天线很难适应5GHz频带,同时也很难改装。通常,在更换WLAN模块之前,我们可以在控制面板中检查适配器,又或者通过笔记本电脑的说明书和厂商网站,了解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是否能够满足安装条件。

通用:USB适配器

大多数制造商都提供USB接口的AC无线网络适配器,我们测试了其中的4款,3款使用USB 3.0接口,1款使用USB 2.0。在这些产品中,两个AC信道(标称866 Mb/s)的NETGEAR A6210可以提供最佳的性能。事实证明带USB延长线的天线支架是非常有用的,通过它A6210的外置天线可以被更灵活的放置在更合适的位置。根据测试的结果,NETGEAR公司的USB适配器比其他同类产品要好一些,对于配备USB 3.0接口的电脑来说,A6210或许是升级AC无线网络适配器的最佳选择。

华硕USB-AC56的大小和NETGEAR A6210差不多,通过其外部可旋转的折叠天线可以提供差不多的性能。和D-Link DWA-182一样,华硕这一个AC适配器有一些非常不寻常的现象:它上传(从终端设备到路由器)的速度比下载速度要快5%到10%。D-Link DWA-182的情况更严重,速度差距甚至高达25%到100%,而其他的适配器通常是下载的速度更快一些。

此次测试中最慢的USB适配器是小巧的D-Link DWA-171,它只有一个AC通道(标称433Mb/s),并且仍然采用USB 2.0标准,基本上它的性能只是与一个IEEE 802.11n标准的无线网络适配器不相上下。通过近距离的传输测试可以清楚地发现USB 2.0 接口对数据传输速度有一定阻碍,但是这款适配器在体积和价格方面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特别是在近距离的传输时。

专业:台式电脑适配卡

在理想的情况下,台式电脑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千兆LAN连接路由器。但是如果没有条件通过网线连接,那么有一个符合AC标准的无线网卡也是极好的,通过它可以获得与千兆LAN连接相当的速度和稳定性。与此次测试的另一款AC无线网络适配卡英特尔AC-7260不同,华硕PCE-AC68是一个桌面适配卡。它能够在没有任何阻碍物的情况下,在约5m的距离通过3个AC信道(标称1300Mb/s)提供高速传输速率。它证明了在可接受的价格下,在近距离实现相当千兆LAN电缆的速度是可行的。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条件(10m、穿墙)测试中,该适配卡连接则出现了中断的现象。

英特尔AC-7260适配卡可以为台式电脑提供更加稳定的连接,它是一个可以用于笔记本电脑迷你PCI-E插槽的小型适配器卡,不过,英特尔同时提供转换器卡,可以用于台式机配备外置天线。在短距离内,该适配卡无法实现和华硕PCE-AC68一样快的速度(标称866Mb/s),而且,在更远的距离它也可以稳定地连接,因此,对于台式电脑我们推荐使用该适配卡。对于没有USB 3.0接口的台式电脑,除了安装适配卡之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方案:使用Fritz!WLAN1750e之类的中继设备。类似的设备可以通过千兆以太网接口连接电脑,通过无线网络连接AC路由器,为电脑提供中继服务。这种中继器就像一个客户端的适配器,并且可以提供很好的接收性能:在我们的测试中,穿过墙壁速度仍可超过330Mb/s。

更换笔记本电脑WLAN模块

无线自组网中的路由协议 篇12

Ad Hoc网络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路由协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要求路由必须建立及时迅速,有限的无线网络资源要求路由协议必须具有较小的开销和能耗。传统的路由技术已无法适应Ad Hoc网络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必须设计新的适合Ad Hoc网络特点的路由协议。

目前,国内外许多相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开始了Ad Hoc网络特别是Ad Hoc路由技术的研究。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各研究机构向MANET工作组提交了许多路由选择协议[2],如卡耐基马龙大学提交的动态源路由DSR[3],C-K。Toh提交的ABR[4]等。这些路由协议各自基于不同的出发点和度量,通过按需机制解决了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带来的问题。从路由路径上分,目前的Ad Hoc网络按通信模型分可分为单径路由和多径路由两大类,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 单径路由

传统的分类方法将Ad Hoc网络中的路由分成“表驱动”和“按需驱动”两大类,表驱动路由中,网络中的任一节点都维护一个到其它所有节点的路由表。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节点间及时更新该信息以维护路由表的正确性。按需驱动路由中,仅当源节点有路由需求时才启动路由发现,针对特定的目的节点在网络中找到合适的路径。在该路径的使用中,网络中的相关节点会通过消息的交互来维护有效的路由并删除失效的路由多径路由是指在同一对源/目通信节点之间建立多条不相交的路径同时进行分组投递,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对之间的多条路径能够补偿移动Ad Hoc网络的动态特性和不可预测性,从而改善通信双方的通信服务质量[5]。

这种传统分类方法过于模糊,还可以根据Ad Hoc的网络结构将路由协议分为平面路由协议和分级路由协议。平面路由协议在网络中没有等级的划分,所有的网络节点都具有同样的功能与优先级,它们以相同的动作收发路由控制信息。而分级路由协议在处理路由信息时需要区分级别不同的节点以减少控制报文的数量。分级路由协议又分为两种,一种称为邻居选择,该协议中的节点根据其邻居节点动态选择路由;另一类称为分区选择,即根据网络拓扑划分区间进行管理。

根据Ad Hoc网络的状态信息可将路由协议分为基于拓扑和基于目的节点的路由协议。基于拓扑的路由协议需要在节点保存大量拓扑信息,这与链路状态协议的原则是一致的。基于目的节点的路由协议在节点不需要保存大量拓扑信息,只需要保存所需的最近节点的拓扑信息,这类协议中最著名的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该协议需要维护到达目的节点的距离矢量。

此外,根据路由建立方式可以分为先应式路由协议和被动式路由协议。先应式路由协议以表驱动路由协议为代表,每个网络节点为目的节点保存路由信息,所有的节点周期性地交换路由信息。被动式路由协议的过程可分为路径发现和路由保持,路径发现只有在源节点有需求时才会启动,路由保持则是在拓扑信息发生变化时寻找丢失的路由信息并重新启动路径发现。

2 多径路由

多路径传输(Multiple Path Transport:MPT)是指采用多条不相交的路径来投递应用分组,以增加连接的带宽和可靠性的机制。移动Ad hoc网络中,由于缺乏基础设施、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等,其对QoS的支持较弱。但是其网络结构和用户的移动增加了网络的灵活性、用户的多样性和网络的容量,这些都对在其中实施MPT提供了有利的因素。

多路径路由模型为任意一对节点同时提供多条可用路径,并允许节点主机(或应用程序)选择如何使用这些路径。多路径路由算法为节点间提供多条路径,并确保发往其中一条路径的数据经由该路径到达目的地。为在节点间计算路径,必须根据路径的用途规定路径的特性。如为了得到最大的端到端吞吐量,必须规定路径的特性是:在任意节点对之间的多条路径的聚合吞吐量最大。而为了得到最小的端到端时延,就必须规定路径的特性是:任何时刻,任意节点对之间都存在至少一条具有最小时延的路径。路径规格规定了特定路径集合的特征,路径计算算法实际计算出符合路径规格所规定的特征的路径集。

路径类型规定了节点对间的多条路径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路径类型:多服务的多路径和多选择的多路径。多服务的多路径是具有不同特征的多条路径。例如,网络可以同时提供高带宽路径和低时延路径,这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选择最符合其通讯要求的路径。多选择的多路径为同一服务提供多条路径。例如,网络可能为高带宽服务提供四条路径,即每个节点都有到任意目的节点的四条高带宽路径。但一般说来多服务的多路径选择算法一般较为复杂,不易实现,而多选择的多路径选择算法相对容易,故目前一般多采用多选择的多路径路由。

3 多径路由的使用模式

对多路径的使用模式,主要有两种:在同一时刻对于每个源节点-目的节点对只能在某条路径上传输数据,当这条路径中断时,可以用多条路径中的其它路径(备份路径)来传输,该模式称之为“备份多路径”;另一类是对每个源节点-目的节点对能够同时使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来传输数据,该模式称之为“并行多路径”。

4 多径路由的优势

1)容错多路径传输可以避免传统的单路径路由中路由错误后的重新路由过程。

如图1所示,源节点S与目的节点D间有三条路径,如果S同时沿着三条路径向D发送同样的数据包,那么只要三条路径中有一条路径正常工作,数据包就能到达D。图中节点D由于移动,原先的两条路径S-A-D和S-B-D都相继失效,只剩下S-C-D,但此时S和D仍能够正常地通信,需要注意的是这期间并没有重新路由的过程。但如果采用传统的单路径路由,原先有可能选中最短路径-S-B-D,但当D移动,B-D之间的链路出现错误后,就需要重新路由找到路径S-C-D,而后再进行传输。这期间就有重新路由的过程,即S和D之间就有一段时间不能正常通信。当然像这种在所有路径上发送同样数据包的冗余数据的做法,并不是最好或唯一的利用多路径的方法,这里只是利用它来说明多路径路由是如何在链路出现错误的时候提供错误容忍服务的。

2)高带宽无线网络中的带宽比有线网络要低很多,为一个连接建立的单独的一条路径可能不能提供满足需求的带宽。然而如果使用多条路径同时传送数据(当然不是像上述的不同路径上传送相同的数据),就能够取得满足要求的带宽。同时,因为有更多的带宽可以获得,就可以取得更小的端到端的延时。

5 多径路由协议

好的路由协议可以进一步增强多路径的性能,多路径集合的选择要根据诸如路径特征、链路层上的相互影响等标准进行。从错误容忍的角度来看,更多“健壮”的路径应当被选择以减小路径出错的几率。目前常见的Ad Hoc网络中的多径路由协议有SMR协议[6]和AOMDV协议[7]。

6 结束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介绍,可以看出,多径路由技术由于具有容错性好,带宽高等优势,非常适合在Ad Hoc网络中应用,将使未来移动Ad Hoc网络路由的主要方式,但目前,对移动Ad Hoc网络多径路由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诸如路由发现、路由选择策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无线自组网组网方式灵活,整体鲁棒性高,系统成本低,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在无线自组网中,路由协议占有重要地位,该文分析了无线自组网中的路由协议,重点介绍了多径路由技术。

关键词:Ad Hoc,无线自组网,多径路由

参考文献

[1]Corson MS,Macker J R,Cirincione G H.Internet-Based Mobile Ad Hoc Networking[J].IEEE Internet Computing,1999,3(4):63-70.

[2]Royer E M,Toh C K.A Review of Current Routing Protocols for Ad Hoc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J].IEEE Personal Communica-tions,1999,6(2):46-55.

[3]Johnson D B,Maltz D A,Broch J.The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Z].Internet Draft,MANETWorking Group,draft-ietf-manet-dsr-01.txt,1998.

[4]Toh C K.A Novel Distributed Routing Protocol To Support Ad-Hoc Mobile Computing[C].Proc.1996 IEEE 15th Annual Int’l.Phoenix Conf.Comp.and Commun.,1996:480-486.

[5]Kuosmanen R.Classification of Ad Hoc Routing Protocols[EB/OL].http://eia.udg.es/~ramon/xdsi_ant/classification-of-ad-hoc.pdf.

[6]Lee S J,Gerla M.Split multi path routing with maximally disjoint paths in Ad Hoc networks[J].ICC’01.June 2001,10:3201-3205.

上一篇:函数奇偶性的复习下一篇:政策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