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经济

2024-12-02

珠三角经济(精选12篇)

珠三角经济 篇1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邮轮旅游将逐步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珠三角作为中国三大经济区域之一, 具备开发邮轮旅游的自然禀赋和初步条件。文章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珠三角开发邮轮旅游的条件, 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珠三角,邮轮经济,SWOT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大陆对远洋型邮轮的接待已有20多年历史。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际邮轮频频来访, 入境的国际邮轮游客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2007年有15艘国际邮轮78个班次挂靠中国, 2007年中国邮轮接待收入约为2.4亿美元, 占世界全行业收入的1.3%。随着国际邮轮的抢滩和邮轮消费时代的到来, 邮轮经济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 珠三角关于邮轮经济研究也趋于高涨。

一、邮轮经济概况

1. 邮轮概念

邮轮是指装备了较为齐全的生活与娱乐设施、用于游览的轮船。邮轮的原意是指海洋上定线、定期的大型客运轮船。现在所说的邮轮, 实际上是一种集海洋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在海洋中航行的轮船。现代邮轮与原意的邮轮的根本区别在于, 两者定位完全不同。原意的邮轮是海上客运的工具, 它的定位是把旅客运送到大洋彼岸, 其生活娱乐设施是为了给旅客旅行行程提供舒适的旅途生活与解闷。而现在所说的邮轮, 本身就是旅游目的地, 其生活娱乐设施是海上旅游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上岸是为观光或完成海上旅游。目前, 国内一般将海上航行的载客轮船称为“邮轮”, 而江河中的观光载客轮船称为“游轮”。

2. 邮轮产业

邮轮产业是一种边缘产业 (如图1所示) 。邮轮本身是运输的工具, 但蕴涵了旅游目的地的特性, 是各个产业的交叉集合体。

邮轮经济主要是指邮轮产业的运行与发展所引起的全部经济活动。广义来说, 包括邮轮制造及其相关产业、邮轮产业、邮轮码头区域的相关产业。狭义的邮轮经济是由于邮轮抵达之前、抵达、停靠、离开码头所引发的一系列产品与服务的交易。邮轮被称为“海上流动度假村”、邮轮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邮轮 (游艇) 全世界3000多亿元的销售总额及其产生的1:10的经济带动比例系数, 使邮轮 (游艇) 产业成为极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而邮轮经济, 是由于邮轮产业的运行与发展而推动、拉动相关产业, 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 会对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二、珠三角发展邮轮经济的S W O T分析

1. 相对优势

(1) 区位优势

珠三角在宏观尺度上地处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距离亚洲两个最重要邮轮旅游市场——东南亚和日韩地区都比较近, 为发展邮轮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微观尺度上位居华南, 面临南海, 左邻台湾、右邻香港, 远眺新加坡等新兴东南亚国家, 与旅游轮比较发达的地区遥相呼应, 为发展游轮旅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经济优势

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珠三角邮轮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 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之后, 经济实力雄厚, 产生了一批富裕的中产阶层。根据发达国家经验, 一般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 就具备了邮轮旅游的消费能力, 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8000美元时, 邮轮产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08年珠三角地区人均GDP达62643.83元, 折合成美元人均GDP达9019.9美元, 其中广州、深圳、佛山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大关, 客观上具备了邮轮旅游的物质基础, 如图2所示。

(3) 市场优势

强劲的旅游消费为珠三角邮轮旅游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珠三角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 造就了一大批富裕中产阶级, 而随着闲暇时间的增多, 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大大地刺激了珠三角地区人们旅游消费需求, 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如广州、深圳、东莞等, 居民收入高, 旅游消费发展更快。珠三角地区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呼唤新的休闲娱乐方式, 邮轮旅游的出现客观上顺应了旅游发展的时代潮流。

(4) 旅游资源优势

珠三角地区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在全国五大片区中仅次于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位列第三, 拥有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处、世界遗产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处、国家地质公园3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国家4A级旅游区3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5处, 旅游资源无论是数量、品位、还是组合、丰度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

资料来源:2007城市统计年鉴

2. 相对劣势

(1) 专业人才奇缺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同样邮轮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人力资源, 它决定着邮轮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邮轮由航海、康乐、餐饮、海关、法律、通讯、医疗等众多部门组成, 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士来组织、管理、协调和运作。这就要求邮轮的管理者既是通才, 又是专才, 然而这样的人才在珠三角乃至我国极少。

(2) 港口及辅助设施不完善

邮轮需要专门的港口和码头, 其设施分为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 基础设施是为了满足大型邮轮停泊的必备设施, 辅助设施则包括购物、餐饮、住宿、维修等。目前珠三角还尚未建成一个邮轮专用码头。国际邮轮抵达沿海港口时, 只能借用其他码头, 游客上下船和后勤补给都很不方便, 同时, 港口没有配套的购物、餐饮、住宿设施, 严重制约了邮轮经济的发展。

3. 外部机会

近几年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珠三角发展邮轮旅游提供了政策性支持。2006年9月, 交通部和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规划构建三大邮轮设施集结地的格局;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促进我国邮轮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邮轮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009年2月深圳市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加快邮轮游艇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具体措施为邮轮发展引路护航。

4. 外部威胁

(1) 外部竞争激烈

珠三角发展邮轮经济面临着上海、香港等城市的激烈竞争。近年来, 我国许多沿海城市把邮轮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纷纷加快邮轮码头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目前, 中国内地已建成了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厦门国际客运中心、三亚凤凰岛国际客运中心3个设施齐全的邮轮港口。香港、上海率先打响了向邮轮旅游进军的第一枪, 处于领跑者的位置, 珠三角作为后来者只能奋起直追。

(2) 宏观经济环境严峻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 使得全球经济持续低迷, 一片萧条, 也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更显严峻, 外向型经济明显的珠三角地区首当其冲, 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种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之下, 企业破产, 员工失业, 整个珠三角笼罩在危机的阴影之下, 这对珠三角发展游轮经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珠三角发展邮轮经济的对策分析

1. 宏观发展思路

珠三角要转变发展思维, 优化发展机制。区别于国内其他地区, 珠三角邮轮旅游经历了从“有——无——有”的逆向发展模式。以深圳为例, 国内第一艘豪华邮轮“假日”号于2001年1月9日在深圳蛇口开启她的处女航, 拉开了珠三角邮轮旅游发展的帷幕, 仅仅时隔半年之后, “假日号”邮轮便告别了深圳, 移师天津。究其原因, 是由于政府政策引导不足, 没有提供优惠与扶持政策, 归根结底是政府的发展思维僵化, 只注重依靠传统产业, 而没有抓住邮轮经济这个新的产业亮点。因此, 要想在21世纪把握海洋经济的脉搏, 唱响邮轮经济的乐章, 必须转变发展思维, 优化发展机制, 为邮轮经济发展提供积极引导与政策扶持。

2. 具体发展策略

(1) 加强地域之间协调分工与合作

珠三角必须加强城市之间合理分工, 协调发展, 形成完善一体的邮轮产业发展格局。深圳应该继续推进蛇口区太子港国际邮轮母港的建设, 建成国际邮轮母港基地;广州应该利用船舶制造业的技术优势, 发展邮轮制造业, 打造珠三角邮轮制造基地;珠海应该自己发挥独特的技术优势, 打造邮轮维护基地, 为珠三角邮轮产业发展提供配套的维护服务。

(2) 加强邮轮接待基础设施建设

尽快建成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完善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快速干线网络, 为邮轮旅客的集散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交通条件, 同时, 大力推进港口设施现代化建设, 形成安全高效、科学合理的现代化港口设施, 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港口码头;改善餐饮、住宿、船舶维修, 以及其他设施的相关条件。

(3) 进一步优化边检通关手续

边检通关是接待境外油轮旅客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发展邮轮产业的实际情况, 珠三角可以借鉴欧美先进国家经验即重视安检, 对游客携带的随身物品严格检查, 而对游客的身份则一般交由船方管理, 结合国外针对国际邮轮运营特殊情况所采取的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 形成既不违背我国现行政策法规, 又能给国际邮轮顺畅运营提供最大便利的通关环境。

(4) 加大对国际邮轮的招徕力度

加大对国际邮轮的招徕力度, 积极吸引国际邮轮挂靠或者落户珠三角地区, 让珠三角沿海进入国际主流邮轮航线。积极招徕国际邮轮公司在不远的将来把珠三角地区作为母港停泊基地;以优惠的条件吸引邮轮公司在珠三角设立办事处;鼓励珠三角旅行社代理邮轮产品。

(5) 加强与香港邮轮产业的合作

加强粤港合作, 积极推进双方就共同促进邮轮产业发展订立合作协议, 在码头泊位资源共享利用、旅游资源合作开发、旅行社服务、通关环境改善等方面建立紧密合作。积极研究粤港邮轮产业合作机制, 开展粤港邮轮互通在出入境管理、通关查验等方面的研究。

(6) 加强邮轮专业人才培养

邮轮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未能成规模发展, 造成高级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严重制约了珠三角邮轮经济的发展, 此外, 邮轮课程很少在珠三角的高校中开设, 导致珠三角邮轮行业的专业人才稀缺。因此, 必须向国际邮轮经济发达国家学习, 引进境外的高级邮轮人才, 同时健全的培训体制, 培养适合珠三角邮轮旅游发展的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Peter Wild.Development of and prospects for cruising in Europe[J].Mari-time Policy&Management, 27 (4) :315

[2]董观志:邮轮经济的空间系统研究[D].中山大学, 2006 (6) :27~27

[3]张芳芳方百寿:青岛开发邮轮旅游的前景分析[J].中国水运, 2006 (6) :24~24

珠三角经济 篇2

生物技术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

生物技术推动珠三角经济转型 以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极富活力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产业的新发展将极大地改变人类及其社会发展的进程。但全球生物产业垄断格局尚未形成,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口吴楠陈健珠三角具有抓住生物产业机遇的可能性 与信息产业相比较,生物产业具有资源依赖性强、技术通用性强、市场垄断性差等特点,为国内经济实力强、生物资源丰富、对外开放度高的珠三角“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生物强区、后来居上”,缩小与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差距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可以使珠三角“后来居上”。珠三角直接切人世界生物产业高地具有战略可行性,具有发展生物产业较强的现有基础。第一,具有较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第二,具有初具规模的产业基础;第二,具有大量现有和可资引进的优秀人才基础;第四,原始积累基本完成,具备导人高科技生物产业的资本条件。珠三角拥有发展生物产业的有利条件。第一,丰富的资源和物种优势;第二,面向全球的巨大的现有和潜在市场优势;第三,已纳人世界循环的开放的经济体系;第四,生物产业是珠三角定位的高科技、可持续、环境友好型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浅谈珠三角的经济发展 篇3

珠三角;区位优势;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88-02

珠三角,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路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珠三角”的概念最早起源于九十年代初。九十年代后期,在“(小)珠三角”的基础上出现了“大珠三角”的概念。《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中明确说明:珠江三角洲,即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

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和肇庆市,总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现状是:

经济已经实现了快速增长,1980年到199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8%,不仅高于全省14.5%、全国9.7%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而且高于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阶段的平均增长速度,地区的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80亿美元急升至2005年的2321.7亿美元。

外向型经济总体水平较高。珠三角地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和侨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水平、快速度发展。

城乡均衡协调发展。现在,该地区平均每65.127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城镇化过程中,将现代城镇的服务功能优势与现代乡村的田园风情优势相互补充、结合,推动了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融合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外向型。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本地区有临近港澳的位置优势,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

然而,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外源型经济比例偏高;产业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国内“多中心”区域经济格局的出现;劳动力成本升高;很多在珠江三角洲占有绝对主体地位的传统产业步入微利时期,如何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重新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也成了一个摆在珠江三角洲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严峻问题。进入新世纪,随着政策特殊优势的减少,广东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地位逐渐拉平,过去是广东“一马当先”,如今则是全国各省“万马奔腾”。

对此,我认为有以下一些解决之道和发展契机:

一、产业转型

众所周知,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不二选择,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珠三角那些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模式,由于其产业大多处于价值链低端,且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土地资源和环境耗费过大,严重抑制了珠三角制造业高级化的进程。而且这些产业以外向型产业为主体,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显得格外脆弱。因此,对于珠三角制造业来说,产业升级已成必然。

二、《纲要》点燃创新发展热情

2009年1月8日,国家正式公布的《纲要》的规划范围是,以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市为主体,輻射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并将与港澳紧密合作的相关内容纳入规划。规划期至2020年。并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改革发展确定五大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三、靠自主创新立于不败之地

国家发布的《纲要》中明确提出,珠三角地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开放型的区域创新体系。而实际上,珠三角的部分城市也已经用实践证明了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

四、打通区域经济发展“经脉”

在广东省的规划中,将打造三大经济圈作为推动珠三角一体化的突破口。所谓三大经济圈具体来说,就是以广州为核心,佛山、肇庆为节点的“广佛肇”

经济圈;以深圳为核心,东莞、惠州为节点的“深莞惠”经济圈;以及以珠海为核心,中山、江门为节点的“珠中江”经济圈。

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珠三角始终站在最前列,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标杆。如今,经过全球金融风暴的洗礼,他们又抓住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先机,在全力

解决产业层次偏低、人均发展水平不高、资源与环境压力加大等羁绊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又迈出了实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成万牍.珠三角危急中创新发展的脚步何以更加坚实[J].统计科学与时间,2010(2).

[2]谢涛.珠三角企业面临挑战——论珠江模式的变迁与转型[J]中国国情国力,2010(10).

作者简介:

珠三角经济 篇4

关键词: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增长,能源消耗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十年,中国大陆已经形成了在地域上相对集中、产业相互连接、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三个自然形成的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打破了行政区划导致的条块分割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和统一城市规划。经济圈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开拓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对促进经济圈的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转变,为增强中国综合实力起了很大作用。透视三个经济圈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消费历程,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指导中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大经济圈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现状

考虑到行政区域的相对稳定性,经济依托关系、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共生关系,也为分析研究方便,确定本研究的经济圈范围如下:

(1)泛珠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为广东全省范围内所有的县市。土地面积为18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不足2%。2005 年底常住人口为0.9 亿人,占全国7%(户籍人口总数为0.8 万人,约为全国的6%)。

(2)泛长三角经济圈:“泛长三角经济圈”涵盖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土地面积21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常住人口1.4 亿人,占全国11%。

(3)环渤海经济圈,为北京市、天津市、辽宁省、山东省以及河北省等三省两市。土地面积为5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5.81%。常住人口2.3 亿人,占全国17%。

(一)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

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三大经济圈及全国总能源的消费趋势呈现出“抛物线”型扩张。能源消费曲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0—2000 年,三经济圈消费总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环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的能源消费量在十年间平均年增长速度5.79%、5.66%、9.6 %。第二个阶段2000—2011 年间,能源总量消费呈快速增长,三个圈的能源的消费量平均年增长速度9.21%、9.7%和10.63%。

从消费总量看,环渤海经济圈消费总量最大,1989—2011年消费总量总2.43 亿吨增长到10.39 亿吨,累计能源消费总量113.07 亿吨;长三角其次,1989—2011 年消费总量总1.1 亿吨增长到5.67 亿吨,累计能源消费总量61.99 亿吨;珠三角最小,1989—2011 年消费总量总3 519.3 万吨增长到2.85 亿吨,累计能源消费总量28.95 亿吨。三大经济圈是中国能源最主要的消费地的地位不断提高。2011 年三个经济圈的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比重为54%,而这一比例在1989 年、2000 年只有42%和48%。

除少数年份外,环渤海、泛长三角、泛珠三角的生产总值增长率均高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从2003 年开始,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与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二)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结构)①的变化

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1989—2011 年,珠三角地区煤炭消费量一直占约50%,石油比重有所下降,从35%下降到26.1%,电力的比重有所波动,从1989 年的12.6%上升到2006 年最高点22.1%,后又持续下降到2011 年的16.2%。

(三)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强度)②的变化

能源消费强度是指单位GDP所投入的能源量。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说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除1995 年环渤海、全国及三大经济圈总体消费强度有所增加外,1989 年至今,全国以及三大经济圈能源消费强度一直下降,说明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下降。由于能源消费构成、经济增长方式、自然条件地域产业分工等原因形成的产业结构、设备技术装备水平、自然条件等的不同,导致环渤海的能源消费强度高于全国,高于三大经济圈的平均消费强度,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消费强度较小。

(四)经济增长带动能源消费弹性的变化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1989—2011 年间,长三角的能源消费弹性一直在0.5 以下,珠三角、环渤海及全国的能源消费弹性一直处于波动状态,珠三角在0.42~1.19 之间波动,环渤海及全国在-1.49(到)①1.8 之间波动。通常当一个国家处于工业化前期和中期时,能源消费通常经历一段快速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大于1。到了工业化后期或后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进入低增长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小于1。由三大经济圈及全国的消费弹性系数看,中国目前虽然工业化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工业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比较大,目前总体上处于中期发展阶段。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区域经济发展迅速

三大经济圈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仅长江三角洲其经济总量便占全国的1/5。以1990 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真实人均GDP在1990 —2006 年间的平均增长率,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各区域分别为8.24%、8.10%和4.49%。以环渤海经济区为例,随着近年来国家开发渤海湾区域的力度不断加强,渤海湾地区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的近30%,迅速成长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的国家经济“第三极”。三大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并且保持着快速的发展,这便要求充足而持续的能源供应,同时中国整体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效率低等技术问题带来了三大经济区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二)产业结构不够稳定

三大经济区内的产业结构不够稳定,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发生的变化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体现出阶段性和不稳定性。以珠三角为例,其产业主要以国外“空降”接受国外的产业转移为主,造成产业结构的不稳定和一部分生产资料的稀缺同时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重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处于完善过程中。再以长三角舟山市为例,随着2003 年中国船舶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船舶制造业成为舟山市的主导工业,仅2004 年其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39.73%,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了33.2%,能源效率迅速降低。同时环渤海经济圈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产业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产业链短的特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在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

(三)经济发展模式粗放

目前,三大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建设的推动,区域内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带动了钢铁、水泥、金属冶炼等高耗能行业的发展,使经济区内的重工业经济不断增长,同时能源利用效率较低,经济发展中呈现出高能耗、高投入、高排放、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特点。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仅有上海、广州等个别城市的能源效率处于生产前沿面,其余大多数城市具有不同程度的要素节约空间,节能减排政策册实施将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造成了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难度,以能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仍在继续。

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大力发展新能源及相关产业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增加新能源的使用。目前,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过高,靠消耗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来推动经济的增长,这不仅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也带来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开发新能源,加大可再生能源、无污染能源的使用,例如增加对风能、太阳能、核能的利用等。

近些年来,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环境和新能源产业链日益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的态势正逐步形成。该地区聚集了全国约1/3 的新能源产能,集中了中国60%的光伏企业、20%以上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53.5%的建成核电站装机和近40%的生物质发电装机。

环渤海地区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装备制造业基础,是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的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集聚了中国30%左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

珠三角地区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2010 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在推动产业发展、完善应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形成了发展电动汽车的良好环境。省政府与南方电网签署了《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地充电设施建设相继启动,截至2011 年底,广东电网、中国普天公司已在广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累计投运充电站65 座,充电桩超过2 300 个。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积极投资建设LNG汽车充气设施,有力地推进了新能源汽车应用设施环境建设。

(二)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目前三大经济圈能源消费结构中仍然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地区。因此必须积极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要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长期发展战略则要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优先发展太阳能,积极发展风能、水能和潮汐能,稳步发展核能,逐步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构建多元化的能源结构。

长三角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过快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等多个层次,重点关停和调整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线或企业。从能源消费结构维度来看,在降低能耗、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沿海区位和经济发展的优势,以“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为契机,加大核电、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力度,提高研发水平,推进长三角地区研发产品的本土化试用,全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珠三角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重占50%左右,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减少煤炭消费比重,维持石油消费比重,积极利用西南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和天然气发电,积极开发利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同时针对煤炭消费比例较高的问题,调整煤炭内部消费结构,加大发电用煤的比重。

(三)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能耗水平偏高的主要原因,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重要而迫切。

尽管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50%,江苏省和浙江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也已超过40%。但与世界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长三角要建立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辅的全面发展体系。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互补与错位发展。加快建设低碳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目前珠三角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偏小,第二、三产业内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偏大。珠三角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同时,提升研发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用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工业结构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珠三角经济 篇5

摘 要:珠三角洲产业升级兼具可能性和紧迫性,产业发展轨迹已至升级拐点。珠三角产业升级要厘清两个认识误区,区内九市要结合市情进行非均衡产业升级,不能齐步并进;珠三角要统筹兼顾三大产业的升级,不能顾此失彼。珠三角产业升级应在《纲要》的指导下,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科学规划,做好产业迁移工作;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做好产业引进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升级的内生能力。

关键词:珠三角,产业升级,经济危机,路径

背景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珠三角跻身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世界瞩目的经济热点区域,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样板区域。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并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同时也是珠三角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产业升级既是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贯彻落实《纲要》的必要措施。当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危机和《纲要》对珠三角产业升级做出了几点思考。

1.经济危机下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珠三角的劳动力、原材料、土地和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珠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取得了30余年的超高速发展,这种超常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港澳台和其它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目前,珠三角的产业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后期,但原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基于以下分析,珠三角的产业发展轨迹已经到了升级拐点。1.1珠三角产业的紧迫性

珠三角产业发展受到经济环境和资源匮乏的双重硬约束,原来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珠三角产业升级具有紧迫性。

1)珠三角产业的紧迫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1-2月,广东省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下降25.8%,其中出口下降20.7%,珠三角许多出口加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危机中纷纷倒闭。2008年,珠三角仅关闭的鞋企就超过1000家。相反,少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却在经济危机中逆势增长,例如中兴通讯2008年的营业收入约442.93亿元,同比增长了27.37%,预期2009年将增长30%。经济危机让珠三角强烈地意识到产业升级的紧迫性。

2)成本上升加大了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内部压力。高消耗低成本的数量扩张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环境压力很大。早在2002年,珠三角的废水排放量占到广东省的46.9%。同时,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环保安全生产要求的提三角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恶化。

3)珠三角面临国内外其它经济区域的竞争压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环北部湾地区、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成都一重庆城市群等经济区在国内形成了多级竞争的局面。一些高端人才和大批农民工“用脚投票”,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流动。此外,东南亚一些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国家也在利用低成本优势与珠三角展开区域竞争。目前,珠三角各地的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附加值低,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来增强珠三角的区域竞争力。

2.珠三角产业升级应厘清的两个误区

珠三角三十余年来的产业发展轨迹是一条上升曲线,且斜率大于国内其它经济区域,目前既具有产业升级的可能性,也具有产业升级的紧迫性。然而,在一些有关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文献中,明显存在两个认识误区,这必须在探讨产业升级路径之前予以厘清。2.1 齐步并进

从横向来看,珠三角的产业升级不能盲目地齐步并进,应结合各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非均衡产业升级。

第一、珠三角内部发展不平衡。在珠三角内部,由于历史、地理、资源、开放时间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各地发展步伐不一,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相差悬殊,产业层次高低不同。第二、珠三角必须进行非均衡产业升级。

2.2 忽视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

从纵向来看,珠三角的产业升级要统筹兼顾,在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

第一,珠三角处于工业化后期,应优先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珠三角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二,不能忽视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必须统筹兼顾。从理论上说,产业升级内含着农业现代化、工业结构高度化和第三产业比例增大三层意思,三者不可偏废。经济危机下珠三角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纲要》提出,珠三角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 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对珠三角的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

1)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做好珠三角产业的内部迁移工作。珠三角被分割为九个行政区,九大主体城市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同构性严重。珠三角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产业管理机构,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做好产业的内部转移,使产业的地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一方面,引导深圳和广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移到肇庆、惠州、江门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引导其他地方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深圳和广州集中。另一方面,通过引导产业在各市之间的合理迁移,增大集群规模,增强集群效益,实现错位发展。例如,灯饰产业向中山集聚,服装产业向东莞聚集,陶瓷产业向佛山聚集。

2)向内地和欠发达国家转移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产业,做好产业外迁工作。珠三角的资源和环境承受力已经不堪承受之重,产业的生产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逐渐丧失。产业生态里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迫使珠三角进行产业“新陈代谢”。一方面,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可以向广东珠三角以外的地方或内陆省份转移;另一方面,可以向尼日利亚、越南、老挝等成本相对较低的落后国家转移。在产业外迁的过程中,政府应为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牵线搭桥,提供优质服务,尤其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办好“产业转移园”。

3.2 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

1)加强与港澳台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合作。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得益于承接港澳台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进入了后工业时期。发展至今,珠三角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当前,香港的服务业正在向外转移,而珠三角占尽“地利”优势,应提升与香港的合作水平,加强深港创新圈的建设。同时,珠三角还面临美、德、日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外转移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和汽车制造、钢铁、通讯器材等先进制造业的机遇。珠三角要进一步增强开放度,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引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2)重点引进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首先,深圳和广州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前来设立区域总部、职能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和销售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其次,要重点引进金融业、会展业、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等高科技产业。

3.3 增强产业升级的内生能力

1)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珠三角产业升级内生能力的源泉。长期以来,珠三角产业升级主要靠承接产业转移,因而产业发展总是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后面亦步亦趋,很难与之 在同一水平上进行产业竞争。珠三角以往大多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处于价值链低端,消耗的资源多,而创造的附加值低。

珠三角经济 篇6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正在加速,区域经济已发展成为全球范围的新趋势。随着区域经济开发实践内容的日益丰富,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主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简单的以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为主的静态研究转向为以发展过程和内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动态研究,具体表现在越来重视区域内及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规律。伴随着这种转变,人们对区域物流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振兴区域经济的重要内容,区域协同化则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趋势。本文试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入手,分析现代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探讨如何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内在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协同发展模式,谈点个人的认识。

一、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

1.区域经济发展与竞争的迫切需要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市场作用范围逐步扩大,呈现出区域→国家→全球的局面。这使得每个企业、地区以及国家都置身于国际市场大循环之中,通过各种经济纽带紧密连接而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企业间紧密的联系、依存性产生了供应链现象,即“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众多企业间、供应链间的竞争则共同构成了区域竞争。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加剧了地区间竞争,也凸现出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战略意义。

2.物流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能促使以最优的速度、时间、组合实现商品生产、消费的转移,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作为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物流对社会经济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识,物流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经济的拉动和激活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成为影响地区供应链体系之间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不容忽视的方面。通过生产、流通、消费的有机连接,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构成现代供应链、价值链管理的载体和基础,直接影响着地区生产、销售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决定着地区商品流通的成本和效益,影响着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涉及到企业以及地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只有在现代物流服务的支持下,区域经济活动才能够满足信息与商品的全球性快速流动和增长,才能够满足全球化资源竞争的需要。加强区域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振兴区域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国内经济发展已经呈现出区域特征,如“泛珠江三角”经济联盟就是典型经济聚集区域,这种典型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经济聚集吸引、辐射、扩散的中心,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3.区域物流协同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整体物流效率的提高,无法单凭企业力量而实现,而需要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包括供应链协作、物流共同化等协同方式的物流协同已经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重要趋势。而且就整个物流产业而言,随着物流规模和物流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流产业日益朝着专业化、社会化;功能和服务的系统化、业务运作的网络化、管理手段与设备的自动化、区域上的全球化等方向发展。而产业内部的联合与合作,即物流企业间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则是满足物流产业衔接性、服务性、整合性、协同性的重要手段。

4.提升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强化城市联系的需要

区域物流一体化,则意味着突破行政区域划分的市场壁垒,打破条块分割,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可能促进区域产业链的发展、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强化城市联系,优化城镇体系和城市布局。这就更需要各方、各层面区域物流协同,调整区域内部各经济聚集点--经济聚集带--经济腹地等关联体系的内部结构,构建科学的区域物流体系,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

二、现代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分析

区域物流系统是在一定经济区域范围内,为有效达成以低物流成本向顾客提供优质物流服务的系统,是所在区域内众多物流环节和物流运作的各组成要素在物流运作机制的综合作用下,提高物流效率,获取物流利润为核心目标的区域性物流综合体系。构建区域物流体系的目的就是为有效达成在区域内所有企业在涉及物流活动的各个物流环节和专业物流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

1.区域物流理论体系的构成

物流产业的特点决定了现代物流经济在空间层面上的运作和演化,涵盖了经济区域内资源开发、商品生产、成品运输和仓储直至废弃、回收的整个社会经济循环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现代物流这一新兴的管理技术和经济组织形式,其内涵的不断丰富和扩展,区域内、区际间的物流经济运行的关联也不断增强。由此,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理论体系主要应由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构成,是区域协同物流理论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

2.区域物流体系的空间表现

区域物流体系空间层次可划分为:物流基本聚集形式;物流网络;物流经济圈三个层次。作为区域物流体系中的物流经济圈,应至少存在一个或多个物流经济发达且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物流中心城市和物流经济带,这是物流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和增长极。与物流中心城市和物流经济带相连的周边地区,则通过物流通道实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融合性和互补性,构成区域物流经济的一体化关系。作为物流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联合体,物流圈的形成是区域物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物流圈的发展,则体现了物流经济活动由原始均衡状态到区域差距性分化,再到缓和差距的物流经济高级化均质过程。

三、“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规划与构建设想

1.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技术程序。根据上述区域物流系统理论分析,结合泛珠三角”区域实际,“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发展规划的技术程序可参照图1所示进行。

2.引入先进理念,制订“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现代区域物流是从整个物流系统的总出发,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完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从系统总体优化出发,系统整合现有条件和资源,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按照“大物流”的思路进行物流的整体规划,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物流系统战略功能的重构。

3.结合“泛珠三角”区域的经济特点和区位特点进行总体规划。依据区域经济学的原理,“泛珠三角”区域各省会主要城市定位于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并围绕定位进行总体规划。

4.突出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的产业政策、市场管理法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等在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协调。

图1、区域物流规划技术流程图

四、“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

1.“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圈

“泛珠三角”区域物流圈,应是以各省省会城市和香港、澳门特区为物流中心城市,依据各省、区地理分布、交通运输网络形成的物流通道,联结而成的物流网络体系。如图2所示。

图2、“泛珠三区域”物流圈示意图

2.“泛珠三角”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与运作

区域经济的调控治理,一般是以行政区域为基础。“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应在“泛珠三角9+2”框架协议下,尽快成立区域内推进现代物流发展协调小组,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具体应由区域各级政府的综合部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牵头,由商务部及交通、铁道、民航、邮政、海关、质检、信息、财政、税收、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吸收相关协会参加,形成区域内物流发展部门协调制度,研究区域内物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快区域物流的发展,构建现代区域物流体系。

所建成的区域物流系统,在功能层面上应保证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流作业能力,具备高效的运输、保管、包装、搬运和物流信息等功能要素;在消费层面上应保证本经济区域内商品流通及其它物流服务的供应与各类消费者物流需求的吻合;在产业层面上涉及物流产业规模数量等组织构成,物流产业服务领域范围、水平等因素,应保证经济区域内物流服务力量;在资源层面上应保证区域内、区际间,为实现物资时空转移所直接或间接所消耗的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性和整合性。区域物流系统的构建,其具体目的应在于运用物流链管理的方法解决单一企业以外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实现区域或更大范围的物流合理化。

“泛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通过各方各层面协作,形成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区域物流体系,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现代物流服务支持。随着物流经济和物流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发展区域化、协同化趋势日益受到重视,物流合理化从最初的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发展为供应链整体的物流合理化和整个区域内物流活动的合理化。

作者单位: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雨露)

参考文献:

[1](美)唐纳德 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著;林国龙等译. 供应链过程一体化[J].物流管理,1999.8:66-68.

[2]钱东人,朱海波.新编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2:56-58.

珠三角经济 篇7

当前珠三角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农村劳动力的流失等因素与邻国日本、欧美其他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相似,珠三角农村经济应结合自身的特色,以工业化为起点, 带动服务业,同时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使GDP与国民收入快速增长,这一过程使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在加速发展中一同实现。珠三角农村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农村经济区,珠三角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应朝着保护生态农业建设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及其国际市场竞争力;以工业导入农村,带动农村二、三产业起飞,从而实现了农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根据珠三角经济区农村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将来的经济发展对策主要如下。

一、从政策与措施上支持珠三角农村生产设施、生活 基础设施建设,力求缩小农村与城市经济收入差距

政府部门在资金、技术、农民创收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重视生产设施、生活基础设施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改进农村投资环境,引进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业。如建设水利灌溉工程,主干水渠等的投人都由政府承担,且工程建成后,不计入水成本,尽可能降低农业灌溉成本。不断改善农村电力、供水和排水、污水处理系统、公共卫生、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立农村远程教育和网络工程等,推进了区域城乡一体化。

在经营管理上予以指导,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成长,激活了珠三角农村地方经济,使农村、农业为社会提供新鲜、安全的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者收入,使农村劳动者同城市劳动者收入差距缩小。

例如,美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自建国以来从未放弃过,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制定一个适应21世纪挑战的有效的农村发展政策,美国政府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主要有四项原则:其一,改善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 以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者;其二,联邦政府的职责是向农村进行投资建立新经济成功所必需的基础设施、技能等; 其三,政府投资应该集中投放在那些增长潜力和投资收益率较高的地区、产业;其四,加强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合作,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二、从发展战略上,进一步优化农村的第二、三产业结构;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变到以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为战略目标

近年来,珠三角农村已实现工业化,工业经济发展了, 但是还存在着一部分污染企业,农业、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当地整个国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例如,2006年的珠三角某镇,面积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万多人,非户籍人口8万多人,工农业总产值119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只有13亿元。工业以纺织、服装业为主,皮革、电子、化工、家具、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纺织业虽然对本镇的经济贡献较大,纺织业包含污染严重的漂染、印花、水洗等制造工序,对当地环境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第三产业虽然有较大增长,但是劳动力投放比重与二、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不相匹配影响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的提高,农村工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落后于现代化建设。

例如,日本长野县的农村经济发展基本特点如下:第一,工业生产导入农村。日本有名威士忌酒厂,建在白州峡, 利用当地的泉水供酿酒外,利用森林来净化酒厂产生的废气,使酒厂利用森林自然资源,成为环境美丽而舒适的标准工厂公园。第二,第三产业导入农村。交通网络及通讯网络的建成,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劳动时间减少,农业作为第三产业化中的服务业已经开始形成。例如当地的果树栽培观光业,引来游客观光、收获。

针对珠三角农村以上问题从两个方面来解决:第一, 继续发挥乡镇企业机制比较灵活的优势,优化工业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装备、产品的科技含量,向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金融、通信、交通、运输、农产品流通等领域环境建设。

三、利用珠三角发达的工业技术优势,推进农业现代 化,提高珠三角农业竞争力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比重不断下降,非农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农业是人类生存基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是永恒性产业。经验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增加绿色农产品的供应,绿色农产品地位和作用也日益重要,这是城市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先发展和使用农业机械,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发挥本地区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发展蔬菜、水果、鱼、肉、禽、牛奶、园艺花卉为主要的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农产品价值增值率,创造本地一定品牌农产品,提升本地区农业的竞争力。

例如,近年来,珠海市加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发展生态良好、特色突出、规模适度和产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加速推进幸福村居创建进程,更为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先后培育了以水产养殖业、畜牧业、有机水稻、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花卉园艺业等区域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产品。其中,海鲈、南美白对虾对鱼类、有机米以及西芹、莲藕等绿色蔬菜成为珠海农渔业主导名优产品。其中20个农业类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家,年销售收入总额达44亿元。2013年12月珠海市农业产业暨创建幸福村居项目招商会成功签约46个项目,投资总额达80多亿元,范围包含金湾区、斗门区、高栏港经济区、万山区水产品加工、物流、生物肥料生产及应用、万山镇深海网箱养殖、农科中心农业培训休闲基地等13个农业和鱼林村公租房、幸福村居招商项目。

四、以珠三角农村城镇化为载体,打造完整农业产业 链,实现城镇与农业协调发展

珠三角农业应建成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农业本身外需要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生产服务,形成一个庞大的农业经济产业链,保障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开拓农产品市场。例如在美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很少,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雇员却占美国总就业人口的20%,达到2100万人。美国平均每个农场主需要属于不同的社会化专业服务企业的7.6人为其服务。在这个产业链中,除了农产品生产外,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教学科研等环节都要借助城镇的要素集聚中心、加工中心、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教育科研中心等多种中心的功能为农业服务。这也可以实现城镇和农业 的良性互动,农业既支持城镇化,城镇又引导和带动农业, 实现了城镇与农业的协调发展。

五、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法国在农业领域取得巨大发展成就,成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法国农业获得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发达的农业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业合作社已经成为法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并且是法国政府管理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到2009年年底,法国共有2900个农业合作社企业,社员50万个,雇员15万人,当年总营业额为824亿欧元。

因此,珠三角农村要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生产管理技能、合作意识和契约精神,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农民作为社员参与农业合作社管理。

农业合作社应发挥如下效果:第一,连接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纽带,农民通过农业合作社以团体的力量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且通过议价的方式影响农产品市场价格,增强农民的市场话语权,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第二, 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决策,避免农产品生产过剩或者短缺,促进农产品稳定供给。第三,农业合作社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和机构及国际联盟有关部门机构进行沟通,维护本地区农民的权益,并为本地区农民和农业生产争取补贴等国家财政支持。

六、当地政府可以引入农业保险补贴、市场保护机制 等一定的保障措施

当地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农业保险补贴用于农业生产者购买农业险,例如,遇到重大自然灾害引起农作物的严重损失,应纳入农产品保险的范围,减少经济损失。在美国,农业保险补贴也是是美国保障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措施, 是政府农业扶持政策的核心。2011年,美国农作物保险为农民提供了207万份保单,补贴达68亿美元,2014年新农业法案加大了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和覆盖范围,提出10年内增加70亿美元的农作物保险。

另外,珠三角地区地方政府对于本地产出的绿色农产品可以采取一定的市场保护措施,其他地区的同类农产品对本地区绿色农产品销售造成市场竞争时,应优先保障本地区生产的绿色农产品进入本地市场销售。这种做法的理由是本地区的农产品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较高的人工成本、保护本地生态环境的成本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应保障本地区农业生产者经济利益、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珠三角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方向、农村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制约珠三角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珠三角的部分农村环境治理落后于经济发展,乡镇工业发展缺乏规划。珠三角农村是我国重要的外向型农村经济区,发展方向应朝着工农业现代化、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工、农业产品品质及竞争力;以工业导入农村,带动农村二、三产业起飞,实现农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珠三角经济 篇8

2012年9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明确南沙新区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将以“科学开发, 从容建设”的核心理念, 打造成珠三角乃至全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广州市委、市政府将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列为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一号工程”, 南沙新区要打造成为新型城市化典范。南沙的开发建设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南沙将迎来新的重要发展机遇。

南沙新区位于广州市最南端, 是大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几何中心, 是广州通向海洋的惟一通道, 也是连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枢纽性重要节点和我国南方重要对外开放门户。南沙新区水路距香港70.37km, 距澳门75.932km, 方圆100km范围内分布着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最发达的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75km半径范围内分布着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5大国际机场, 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辐射潜力。

另外, 广州南沙区以深化粤港澳合作为主线, 以高端、智慧、宜居为方向, 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 把广州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空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优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滨海新城区。

社科院 (2011) 研究指出, 广州南沙新区的战略定位是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报告认为, 从战略诉求来看, 南沙要放在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和最近批复的西咸新区等国家级新区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战略作用、目标定位和争取的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 向这些先进地区看齐, 并积极借鉴其发展经验;从目标任务来看, 南沙要肩负使命, 在地区发展和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武一 (2010) 研究指出,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 大珠三角都市群无论是经济规模, 还是常住人口都已经位居世界都市群前列。就经济规模看, 它在国内位居亚军, 占全国GDP比例高达15%以上;在全球已然跃居第四大都市群。镇域经济突出是大珠三角都市群一个重要特征, 累计280多个镇和50多个县级行政单元, 铸就了11个地级以上城市今日的繁荣。面对广州、深圳5年内经济总量将超过香港的现实, 广深港三地短期内的一体化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强竞争力, 亦为区域发展带来强劲动力和巨额财富。

2 南沙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南沙新区相对比较起来, 有几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因素, 其中包括:交通因素、保税港区因素、产业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人才及科技创新因素、特殊政策因素等。

2.1 交通优势

南沙新区相继建成广深港高铁、地铁4号线、南沙客运港、南沙港快速路等一批贯通南北、连接珠三角两翼的枢纽型交通基础设施, 形成以海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为主骨架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广州港南沙港区的航运枢纽和门户功能不断提升, 港区已有10个5~10万t级集装箱泊位投入使用, 粮食及交通码头、出海巷道三期工程已完工。南沙疏港铁路、地铁4号线南延段即将动工建设。连接珠江口两岸的西部沿海高铁, 连接广州中心城区、广州南站和白云机场的地铁18号线, 湾区东线和湾区西线城际轨道, 中南莞城际轨道, 肇顺南城际轨道等一批重大轨道交通设施项目已纳入规划。深中通道南沙登陆方案正在加紧落实。南沙公务机场已列入《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5年内将实现南沙中心区至港澳中心区40分钟内的快速对接, 南沙作为珠三角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凸显。

2.2 保税港区优势

南沙保税港区规划总面积7.06km2, 其中一期封关运作面积3.7km2, 包括港口区、物流区、加工区等三个功能区, 是实现封闭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南沙保税港区利用其地处珠三角地理几何中心、毗邻港澳和拥有深水大码头的优势, 智力于建设进口商品展示仓储分销配送中心、国际采购配送和供应链管理中心、国际转口贸易中心和出口集拼中心, 打造为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配套的港航物流服务综合平台。目前, 南沙保税港区已开通了内外贸班轮航线48条, 世界20大班轮公司已有17家进驻, 201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000万标箱。

2.3 产业优势

目前, 南沙新区已形成汽车、重型装备、精品钢、船舶修造、高新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 基本建立起国际化、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成为珠三角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业为主导的产业高地,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方面, 将打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中心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与工业设计;建设商业服务中心方面, 重点发展高端商贸、特色金融与专业服务、服务外包、总部经济;打造教育培训基地方面, 推进粤港澳及国际知名高校在南沙新区合作开展人才培训;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方面, 重点发展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

2.4 生态环境优势

南沙新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南沙是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古战场, 迄今留有大角山炮台、蒲州炮台、巩固炮台和大虎山炮台等遗址。依山环水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使南沙新区成为一个旅游胜地, 南沙新区现有南沙天后宫、百万葵园、大角山滨海公园、十九涌渔人码头、苏州水乡一条街、南沙高尔夫球场等一批旅游景点和设施。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可停靠游艇最多、配套和服务最齐全的南沙游艇会已落成, 并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五金锚奖”殊荣的游艇俱乐部。南沙湿地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湿地唱晚”作为惟一以自然生态为主题的景点入选“羊城新八景”。2011年, 南沙新区荣获联合国“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区奖”金奖。

3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3.1 珠三角城市群的经济情况

目前, 大珠三角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其规模超过了伦敦都市圈, 在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粤港澳三地的生产总值如按单一经济体计算, 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韩国和印度。珠三角城市群已日臻成熟, 各城市间的定位和分工也愈渐清晰。香港、澳门利用有利区位优势大力吸收和利用外资, 与大陆形成了最广泛的协作;广州则着力提升核心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逐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深圳重点发展商业、金融和服务等职能;珠海拥有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 正借助其优势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旅游业。2012年, 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营运里程约达580km, 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中心, 连通区内9个地级以上市, 以及延伸至清远市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珠江三角洲地区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名列前茅的经济大省, 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珠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密度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3.2 珠三角经济发展特征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 面向南中国海, 为珠江出口处, 毗邻港澳, 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 素有“鱼米之乡”之称。1994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建立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共7个省辖市, 以及惠州市区和所属惠阳、惠东、博罗三县, 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和四会、高要两县, 面积4.16万km2, 人口2262余万人。它是我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 按照经济区划原则建立的经济区, 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商品经济最活跃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快速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模式, 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道路, 对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转变, 推动经济起飞并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做出贡献起了很大作用。同时, 珠三角经济发展有以下八个明显的特征: (1) 经济高速增长, 由农业社会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 (3)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形成 (电子信息、电器机械、石油化工) 。 (4)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良好, “三高”农业生产结构确立。 (5) 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加快, 居全国较高水平。 (6)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优化, 经济国际化水平提高。 (7) 能源等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 (8) 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城乡一体化不断加快。

3.3 珠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珠三角经济虽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产业转型升级和转移也取得初步成效, 但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从目前条件来看, 珠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依旧比较多。

3.3.1 工业行业分布散, 产业聚集力度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未完善。

珠三角板块早期并没有一个大环境构思, 政府方面没有积极主动引导产业集聚, 使行业各自为营, 结果导致工业行业分散, 形成管理难、升级难的问题。

3.3.2 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日益严峻。

早期的工业行业生产, 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不顾后果对自然环境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破坏, 使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3.3.3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统一规划和整体协调力度不足。

缺乏大构思的早期珠三角, 导致行业分散, 信息基础的建设无法统一规划, 使企业共用信息资源缺少。

3.3.4 交通基础建设网络布局不够完善, 营运能力有待提高。

交通作为经济发展最为根本的条件, 在珠三角来看, 从城市到城市的交通所需时间太长、渠道太少, 经常的堵车更增加不少的风险成本。

4 珠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契机

4.1 南沙新区与珠三角城市群的接合点

综合上述南沙新区的优势因素和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研究分析出南沙新区的优势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珠三角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从而更加好、更加快地推进珠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

(1) 为解决珠三角的工业行业分布散, 产业聚集力度不足, 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南沙新区构建时就提出三个主要优势因素, 产业结构导向因素、人才及科技创新因素和政策因素。用南沙新区拥有的优势因素, 来解决珠三角工业行业分布散, 产业聚集力度不足的问题。

(2) 南沙新区自然环境优美,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珠三角, 素有鱼米之乡、水上人家之称, 南沙新区可以利用现有的环境优势因素来继续发扬该称号。南沙新区规划的文化创意园, 以打造岭南文化砖石水乡为主题, 在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 可以教育下一代, 延续岭南文化的发展。

(3) 在南沙新区的特殊政策因素中, 在金融政策、与港澳往来便利化政策以及扩大对外开放政策中都有所提及, 国家鼓励和支持南沙新区建设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南沙新区规划的电子信息园, 将统一规划整理整个珠三角的数据业务, 为珠三角的信息建设提供一个崭新的服务点。

(4) 南沙新区, 位于珠三角几何中心, 亚太经济区域核心部位, 路水与港澳非常接近。未来, 还构建以南沙新区为区域中心枢纽的复合型快速交通网络, 快速连接港澳、珠三角及内地地区, 引导区域高端要素向南沙布局, 支撑南沙作为港澳与内地的交流平台。目前, 南沙新区在规划建设与广州市城区、广州高铁南站、白云机场连接的18号线, 原有的地铁4号线将延伸至南沙客运港以及跨海连接的中深通道南沙新区落站口。这将把珠三角交通网络更加紧密连接在一起。

4.2 南沙新区的优势

根据南沙新区与珠三角的接合点来分析, 南沙新区的交通因素、保税港区因素、生态环境因素以及特殊政策因素, 将会是南沙新区对珠三角经济发展起到主导性作用的因素。另外, 人口密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外商投资环境因素也在经济发展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

由此可见, 珠三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在于充分利用好南沙新区这个核心点。利用好南沙与珠三角的接合点, 补充珠三角目前的不足, 完善整个大珠三角的经济布局与发展, 尽快赶超纽约及东京城市圈。

5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南沙新区的成立对珠三角经济发展来看, 是一个机遇, 也是一个突破口。随着南沙新区的经济逐步发展, 必定会更加紧密地服务内地城市, 连接港澳两个国际大都市, 构建一个更紧密、更和谐的大三角圈子。

南沙新区的经济发展, 多数来源于政府规划的世界知名企业总部金融体系、保税港深水码头物流体系和岭南文化水乡旅游体系, 这三大体系不但带动珠三角金融交易的紧密度, 缓冲两种社会制度的金融交易的冲击, 而且缩短货运物流的距离、时间, 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 还带动人流的来往, 港澳人民与内陆人民有更多的机会交流和合作。

由此可见, 南沙新区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见一斑。

5.2 建议

5.2.1 参考新型城市发展思路。

前文所述, 大珠三角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城市圈, 其规模超过了伦敦都市圈, 在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那么, 南沙新区未来的发展可以参照这两个经济超级大圈。

当然, 在学习其他经济圈发展思路的同时, 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走一条有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5.2.2 扩大南沙现有优势因素。

保持良好势头, 科学发展, 从容建设。在明确南沙新区已有优势因素的同时, 与时俱进, 不断改进、完善这些优势因素。扩大这些优势因素的影响力的广度、深度, 以达到建设经济发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大珠三角圈目的。5.2.3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态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不能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南沙新区的发展, 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化城市。

摘要:2012年9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明确南沙新区定位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分析南沙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以及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南沙新区成立后对珠三角经济发展的影响, 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南沙新区,珠三角,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一.珠三角研究报告[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

[2]珠三角经济发展及其启示[N].滨州, 滨州日报.2010-02-22.

珠三角经济 篇9

珠三角港口群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有三个方面特别值得我们分析:

1 港口深水化带来大型港口的聚集

珠江口水域有一个由于地球自转方向和水流方向等自然地理形成的特点, 即所有面向东的岸线都属于淤积冲刷浅滩型, 而面向西的则为岩石岸线, 这造就了深圳前海附件地区港口岸线条件较广州、中山、珠海都好。香港和深圳的盐田港更由于珠江口, 不受淤积影响, 具有更好的深水海港岸线。广州港为了发展, 从市区到黄埔再到南沙, 港口逐步深水化是必然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转移过程有两个特点:

(1) 南沙这一地带是过去100年间才逐渐淤积形成的新地, 既没有原来城市的人口和居住压力, 也没有太大的环保压力, 成为一个新工业城市增长空间的机会不小。

(2) 原来的在市区的港区, 除了渡轮和邮轮码头, 其他港口功能或会逐步退出, 从而体现滨水岸线的另一个价值——景观价值。然而, 广州境内的珠江岸线之长, 港口功能之复杂, 物流中心对于广州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之重要, 使得港口管理当局在长时期内不仅不会放弃其黄埔港区, 还可能因为内贸和近洋业务的上升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深圳与广州的情况完全不同。因为其港口是香港港口的扩散, 因此远离香港市区, 却占据了深圳自身最好的岸线资源。当深圳迅速崛起成为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时, 其期望拥有滨水岸线景观资源的中心商务区 (CBD) 恰恰与其刚刚全面占领了该岸线实现国际贸易价值的港口在空间上发生了严重冲突。深圳西部的前海就是这个状况。这个状况在世界上都很特殊, 因为通常的情况是港口逐步远离更有景观价值的市中心, 但深圳城市空间发展的双重性——香港的空间延伸和相对独立的大都市——造成了这种在不同阶段城市对于滨海水线的价值判断的同一个空间上重叠。

2 港口集疏运体系与整个城市群发展的关系

珠三角各个枢纽港包括香港与中国内地沿海各个主要枢纽港所在地区的情况相似, 都是以公路集疏为主。这里的铁路承担港口集疏运比重非常低, 而内河水运占的比重与欧洲主要港口城市比较也偏小, 如果考虑集装箱运输, 公路比重就更大。最重要的原因是集聚在珠江三角洲东部的民营出口加工工业完全是与深圳和香港两地的集装箱深水港互动成长起来的。相关工厂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香港扩迁到深圳特区, 然后进一步到深圳关外地区和东莞市、惠州市。而在珠江西岸, 著名的企业如顺德的美的 (电器) 、格兰仕 (微波炉) 、珠海的格力 (空调) 以及著名的产业集群, 如佛山的陶瓷和灯具、顺德和中山的家具等, 都是以内地市场为主, 逐步打开国际市场的。而这些以内地市场为主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前10~20年并不依赖深圳和香港这两个国际海运门户。

虽然珠江东岸与西岸工业产品的市场不同并不主要是由于交通运输与门户条件造成的, 但港商与台商的企业在东岸聚集确实与便捷的公路运输直接到达出海口岸有密切关系。与西岸城市相比, 从虎门大桥以东地区的工厂前往深圳甚至香港葵涌港的集装箱卡车, 每天可以两个来回, 大大提高了车辆和司机的效率, 降低了陆路成本。珠三角西部的城市如果用卡车来往深圳或者香港, 每天只可以跑一趟, 运输成本会明显高于西部城市, 但他们有另一个选择, 就是采用内河水运降低成本。

本地区最具有经济和环境效益但也是最被人们忽略的就是内河航运。珠江水系, 特别是西江, 覆盖面积相当广。即有被它大面积网状连接的城市如佛山、中山, 也有带状连接的如顺德、肇庆、江门、珠海, 甚至包括广西的梧州。下表 (表1) 比较了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内河航运及其他运输方式在各个方面的特征:

资料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 2008

内河水运或者与公路运输比较与竞争, 需要考虑三个方面:时间、成本、方便程度 (见表2) 。

注:水路运输费率包括港口装卸成本及运输成本。

从上表可以得知, 在珠三角, 一旦运距超过200公里, 内河水运的成本一定是更合理的。而从时间上考虑, 最大的问题并不全在于内河水运的慢速, 而在于货物的批量大小。因为内河航运的效益来自其批量运送的成本, 即一艘3000载重吨的船, 一次至少可以运输150个大型40英尺的集装箱。这就涉及生产、物流、多式联运等各个环节, 只有形成规模才能与公路直运一争高下。然而, 由于内河航运业的低行业门槛造成企业缺少规模, 因而它们在低水平上自相残杀。更是由于认识和体制上的原因, 过去的30年, 对内河航道投资不足, 管理不善, 各种技术规范如桥梁净空和香港避风港对船只长度的规限不合理等因素, 造成无法形成有竞争力的航运通道和船只、船队规模, 最终形成了一种小船型 (小于50米长的自行船, 没有多船顶推) 、半载、当天快递往返这种近乎摆渡的方式向香港和深圳西部港区喂给集装箱。而运程超过100公里的基本上都是煤炭、建筑材料等散货。

这样发展的结果, 使得内河集装箱航运仅限于靠近出海口几十公里的地方, 而他们与公路网络一起构成了一个以枢纽港为中心, 半径大约150公里的集装箱化地域范围。这个范围保证了车辆或者船只当日往返且不影响第二天的任务。这种情况在全中国沿海地区是相似的, 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域范围, 或者称之为集装箱化了的中国。与此相反, 由于内需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传统运输方式, 即用火车或者非集装箱卡车运输, 因此, 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产品完全可以通过广州铁路枢纽和全国公路网运往市场。

3 港口逐步外迁对于物流业分布的影响

广州2000年将番禺划入版图以后, 广州港在南沙港区发展的是集装箱码头, 而至2009年仍未发展散货码头。特定港口功能 (集装箱码头) 转移后, 由于与珠三角其他小港的水水中转量比较大, 而南沙区并没有箱货源或者消费市场, 所以以集装箱码头为依托的国际增值型物流业并没有形成。这涉及城市规划与物流业聚集中的一个误区。由于我国目前是产品装入集装箱出口为主的国家, 相关增值物流 (如配送、后包装等) 往往在到达地区 (如欧洲的鹿特丹) 进行。我国物流业的大量功能还是与传统运输方式相关的件散货 (如钢材) 和散货 (如粮食) 综合运输与仓储服务。这类服务通常都聚集在散杂货码头和相关铁路场附近, 形成一个沿着个别公路延绵二三公里的地带。广州黄埔港区附近和天津旧塘沽火车站附近都是这样的地段。这些物流业并不是“绿色”的, 它们的存在使得道路交通非常繁忙甚至产生混乱, 所在地区并有大量的无定居人员出入, 成为所在城市最为混乱的地段, 而且它们的搬迁是市场化和被动的。从广州内河港到黄埔, 再到新沙港区, 再跟踪到南沙港区, 广州市扩张和广州港如何迁移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摘要:港口间由于腹地的交叉而形成港口群。在航运发展过程中, 港口群内的港口, 因共同业务、共同利益而联系, 又因各自利益而竞争。珠三角港口群背后有经济发达的华南地区作为支撑, 加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 为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珠三角经济 篇10

问题的提出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 发达程度提高后却升级缓慢, 以至更高的产业结构 (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 形成于后起之秀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长三角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 第三轮即以装备业为主的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产业结构开始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出现。改革开放前, 上海制造业产品曾占据着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2000年前, “广货”对中国市场也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但是, “民工潮”向“民工荒”等一系列外部条件的转变对出口导向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经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 以配第-克拉克定理为理论基础, 地方政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经济政策, 按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刘易斯拐点”已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 因此,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被市场力量和非市场力量挤压。实际上, 劳动力资源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 中国的人口红利最少可以持续10年时间, 政府采取过快、过急的非市场性力量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会导致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过早破产或转移到国外, 一方面, 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无法转移, 另一方面, 当地的住房、厂房出租, 大排挡和杂货店等将成为半真空状态, 直接减少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产业结构升级应该以市场行为导向, 政府最多也只能以经济手段进行引导, 直接以行政干预的方式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仅会扭曲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 也会严重影响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

香港工业总会对在内地投资的港资企业调查显示:37%的企业有从珠三角地区转移工厂的计划, 其中, 63%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资企业表示承受不了日益上升的市场和制度压力;亚洲鞋业协会的统计显示, 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上万家工厂倒闭和外迁, 陶瓷业更为严重, 佛山陶瓷生产线与过去的高峰期相比, 90%的企业已关闭或正被强行关闭。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产业发展具有内在均衡性, 虽然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 产业部门发展速度呈现不均衡性, 但如果差距过大会造成再生产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过急造成产业衔接脱接,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忽视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导致产业交替不均衡, 同时产业结构的突变性调整造成市场和劳动者难以适应, 从而对区域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正确理解产业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是保证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关键

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倒逼劳动密集型产业搬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原因是其对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认识不够, 甚至认为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相同的两种变化趋势: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主导产业从第一产业升级为第二产业, 再从第二产业升级为第三产业的变动过程;发生在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即第二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变化过程。

经济学关于产业发展研究的重点是产业之间关系的变化过程 (产业结构升级) , 而对某一产业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产业升级) 研究不足, 但是, 区分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最早开始于格雷菲等人所做的东亚服装产业研究, 他们研究了服装产业链内企业从简单加工到制造商再到出口商角色提升的路径选择与条件。格雷菲分析了亚洲纺织品与服装业的多次生产转移过程和亚洲服装产业链调整的原因, 研究了伴随着纺织服装生产转移发生的产业链内的产业升级现象。格雷菲的研究认为产业升级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

根据图1, 我们可以将产业升级定义为:在产业链内部, 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新技术水平、高附加值状态的演变趋势和过程, 即在同一产业内部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演进过程。产业升级的过程即产业自身的发展过程, 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每一次延伸都会将产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产业升级是指资源在同一产业内部的再配置过程, 而产业结构升级是指资源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转移的过程, 现代经济学关于产业升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国民经济中三次产业的变化趋势;第二次产业内部的结构变化趋势。前者最著名的研究成果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即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后者最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是霍夫曼定理, 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整个工业中轻工业的比重不断下降, 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发达国家第二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升级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 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自身的改造和升级。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三个步骤。第二阶段发生在第二产业内部的不同产业之间, 即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移。第二阶段也可以分为二个步骤: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和从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

产业发展过程中, 当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后, 多数企业首先不是放弃该产业, 而是采用流程升级的办法优化工业流程, 甚至以机器代替劳动力, 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 要素价格不断发生着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同时伴随着资本价格的降低, 以资本替代劳动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竞争优势的有效策略, 它能使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新的要素组合下实现新的增长, 获得第二次活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攀升, 资本替代劳动已经不再能支撑企业的发展, 此时企业转而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设计水平、不断开发新产品和快速的市场反应实现产品升级。产品升级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第三次活力。企业为了进一步吸收要素价格压力, 提高盈利水平, 通常会实施功能升级:实施品牌战略, 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在该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 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 将产业价值链低端领域外包出去, 专注于价值最高端, 功能升级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了第四次活力。

纵观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的历史, 产业升级在先, 产业结构升级在后。产业升级不仅可以使已经丧失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得以为继, 持续的产业升级还促进了该产业的不断发展, 将该产业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度。产业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产业升级的过程,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变化的过程是在产业升级以后才出现的现象, 跨越产业升级过程, 直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会导致产业间的衔接失调。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变化过程可以以下图表示:

从图2可知, 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不是相互孤立的两个过程, 相反, 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产业结构升级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过程, 但是, 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不是从天而降的产物, 而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产业升级中派生出来的。当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时, 才产生了机械设备的巨大需求, 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机械设备等生产手段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才可以得到迅速的发展, 并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巨大拉动, 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便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2007年年底开始,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导致了诸如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纷纷倒闭或者外迁。据此, 政府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逐步消失, 并提出大力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因此, 以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和土地价格上涨等市场因素为诱因, 以政府的非市场因素为“推动剂”, 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效应”一触即发。

从长远来看, 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 珠三角的产业结构升级政策来得太急太猛。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 某地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后, 能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经济成效, 而且其持续时间可以长达20年左右, 在此期间, 如果该地区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强力拉动的基础上形成了更高级别的产业结构, 那么其经济发展便可以实现连续性。这可以从日本、台湾和香港等地的经济发展史得到验证。而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时间陶醉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快乐中, “东南西北中, 发财到广东”更是刺激着粤人以为世界经济中心已来到了珠三角, 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珠三角30年发展历程中, 广东劳动密集型企业一直将利润源泉锁定在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上, 致使珠三角民工的实际工资 (扣除通货膨胀) 30年来几乎没有增加, 企业根本不愿意花钱去进行产业升级, 甚至连这些意识都没有, 更谈不上企业的自主创新。因此, 新《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力“剩余价值”归宿的矫正使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利润瞬时蒸发, 此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调整更是雪上加霜: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影响最大, 深圳的加工贸易因此减少了171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额的18.6%;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的实施, 抑制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 广东企业因此纷纷停产;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外商投资某些传统制造业, 国内企业对这一领域的投资又缺乏热情, 从而形成了“真空”领域;“两税合一”更是对珠江三角洲企业的致命打击。

珠三角地方政府的产业调整政策更为急促, 短时间内制订出一系列诸如《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政策, 试图一蹴而就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遏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如此过急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会造成产业衔接不稳并可能出现“空心化”危机。

实际上, 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大量使用劳动力的生产环节为主, 产业链条不均匀, 代工方式 (OEM) 比重过大, 研发设计、销售和服务等环节非常薄弱, 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 因此对劳动密集型企业进行改造升级远比重新打造一个新的产业容易得多, 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潜力巨大, 通过产业升级完全可以吸收企业的成本上升压力,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案例分析及建议

中国台湾的计算机企业大部分都是美国式的单一电子公司, 发展初期, 首先选择了风险小、不与国际著名品牌竞争的代工方式 (OEM) 进入美国跨国公司的信息产品生产体系, 主要订单来自美国企业。台湾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借助了国际产业分工的良好机遇, 但是代工模式也将台湾企业锁定在“打工族”的地位, 处于利润最低的生产环节,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 台湾电子产业遇到了来自中国大陆等地低成本制造的强烈冲击,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台湾电子产业没有选择放弃和逃避, 而是选择了产业升级, 通过提高产品设计能力制造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伴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 台湾的计算机企业实现了从代工模式 (OEM) 向代设计模式 (ODM) 的转变, 同时, 企业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品牌和国际销售渠道, 目前台湾宏基等企业已成长为世界计算机行业的原创品牌制造商 (OBM) 。

目前,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处境与20世纪80年代台湾电子行业的处境十分相似, 面对成本上升的压力, 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应该选择逃避和放弃, 好高骛远地构建空中楼阁般的高新技术产业, 而是要努力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产业升级路径。

参考文献

[1]贾先文黄正泉, 制度倒逼下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困境, 现代经济探讨[J]2008年8期, 63

[2]魏喜成, 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因素, 经济纵横[J]2008年10, 24

[3]李正辉刘思明, 金融危机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研究, 经济问题[J]2009年5, 32-33

[4]赵惠芳, 基于技术创新的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J]2008年4, 1486

[5]王忠宏, 关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几点认识及对广东的建议, 广东经济[J]2008的1016-19

珠三角经济 篇11

关键词:协同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方案 珠三角

在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职业教育都给予了高度重视,“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亮点。职业院校是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基于珠三角制造业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研究“校校”、“校企”协同合作很有必要,这样做有利于满足区域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质量人才,解决学生就业;有利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1.珠江三角洲信息类产业发展情况

珠江三角洲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也是中国区域经济中最具生机活力的重要增长之一。珠三角经济区在20多年时间里,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料等制造业方面成绩骄人,初步形成了现代的IT企业群和家电企业群。具体见表1。

表1 2000年珠三角主要IT产品和家电产品产量与全国比较(数据来源广东统计信息网)

珠三角

单位 产量 占全国比重%

珠三角

单位 产量 占全国比重%

IT类 家电类

数字程控交换机 线 35283204 50.7 彩电 部 14642620 34.8

电话单机 部 75622783 78.8 电冰箱 台 3206950 25.1

移动电话机 部 10013031 19.1 吸尘器 台 2518003 24.9

传真机 部 1095708 55.8 空调 台 6856693 37.5

微型电子计算机 部 1692924 23 电风扇 台 67559440 88.2

打印机 部 8672149 60.2 微波炉 台 9065111 72.1

彩色显象管 只 10786385 24.3 电饭锅 台 10707057 79

大规模半导体 集成电路 万块 74280 31.1 燃气热水器 台 1139215 58.4

录象机 部 3446151 43.6 组合音响 部 23445812 80.4

激光视盘机 台 6376853 35.5 照相机 万架 3543.9 64.3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需要根据珠三角區域的产业需求来调整、规划其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才能服务好地方经济。

2.全国电子信息类专业需求情况

根据中华英才网社会对毕业生得调查发现,通信电子类人才需求占了15.32%,可见通信电子类人才需求总量很大,而且在珠三角地区,通信产业领跑全国。具体数据如下图1。

图1 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华英才网)

在通信行业方面,基站建设与维护、网络测试与优化、传输与接入网络建设与维护等移动通信工程类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据通信英才网研究数据显示,未来国内3G人才缺口预计将达100万人以上,移动通信工程人才50万人左右。如图2。

图2 通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数据来源于通信英才网)

3.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是教学进程的设计和课程序列规划,是学校内部的基本教学文件。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五个方面。

4.高职“校校”、“校企”协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从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及全国对电子信息类专业需求来看,高职“校校”、“校企”有必要协同来探索基于珠三角区域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而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顶层设计,是学校重要的教学文件。

①、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现状:2002年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的调

研报告显示,我国信息化人才资源指数仅为23.43,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压力很大。主要问题表现在人才数量、结构、培养模式及其培养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高校和企业及政府共同来解决,才能更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为企业为社会服务。

②、协同创新的内涵:“协同创新”是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即 “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协同创新就是由不同的微观主体协同合作进行共同创新,一般意义上就是指产学研相结合。协同创新不是把子系统和各要素的成果简单加和,而是要实现“化学反应”。

③、协同制定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为地方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此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其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需要统筹规划。区域内产业状况、企业的需求、学校人才培养三者进行互动,才能培养出基于区域的,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技能型人才。那么,区域内的高职“校校”、“校企”就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协同制度,培养合格人才。企业比较关心的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因此,高职“校校”、“校企”在人才培养方案合作的主要焦点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

区域内的校企合作:企业在乎培养的人才质量及其专业实用性。素质高的、技能型强的、专业知识又紧跟企业技术发展的,这样的人才一定是企业需要的。因此,校企合作关心点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及要求上。区域内的企业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把人才培养要求下达给区域高职院校,然后他们进行实施,共同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区域内的校校合作:区域内的高职院校其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都是一致的,为区域内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但由于各个高职院校专业发展情况不一样,在师资、实训条件、课程建设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在人才培养数量、课程设计、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需要进行联合设计,协同发展。

④、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是政府、知识生产机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建立的创新组织模式。目前主要有四种协同创新模式: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校际协同创新模式和校内协同创新模式,每种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作为高职院校,由于师资的培养目标是“双师型”,另外实训条件需要政府和企业投入,因此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模式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高校或科研所。基于此,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例,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政产学协同创新模式:基于区域环境下,区域内高职院校和企业在高职专业委员会、政府的主持下,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各项援建工作。政府给予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对高职院校的投入积极性,以增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校际协同创新模式:就是在区域内,由2所或2所以上高职院校以共同的理念、相同的目标和资源互补的特点作为基础,对相关专业就人才培養方案、实训条件等进行合作。比喻电子信息类教材统编、课程目标要求统一、电子类专业网络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学分互认、学生互派、实训设备共享等。

校内协同创新模式:就是指高职院校内部的跨学科协同创新。由于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在性别需求上存在差异性;还有,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由于盲目性,入学后对某个专业的兴趣与实际存在差异等种种因素导致部分学生的培养存在问题。如电子信息类的女生相对男生而言,就业质量差和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女生的特点在本校内,系系或院院协同合作,将相关课程进行全校公开选修,以此拓展她们的就业渠道,提高她们的就业质量。

5.结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文件中写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校和企业是一种互为因果关系:高校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为企业服务,解决就业;企业吸纳高校人才为企业所用,抢占市场制高点,学校和企业只有协同发展,才是完美结局。因此企业和高校是车轮,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是车轴,经济市场是动力,政府是车手,要使得车跑得快需要各个构成因素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广东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tjfx/t20040406_10097.htm.

[2]吴恺.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新探[J].重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15-18.

[3]韩强.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3(5):15-19.

珠三角经济 篇12

关键词:珠三角,产业升级,双转移

“腾笼换鸟”政策, 是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 就是把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从目前产业基地“转移出去”, 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或者说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逐步转移出去, 将有限的空间用来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西方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实行这种政策, 以达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 都是不断“腾笼换鸟”的过程。目前, 很多发达省份也在实行这种政策。广东省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珠三角地区的“腾笼换鸟”政策, 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政策, 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 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 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 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双转移。

1 珠三角地区腾笼换鸟政策实施情况

在珠三角地区, 以东莞为例, 东莞整个城市的建设, 离不开早期港台企业投资的积累。东莞最初的三来一补、三低一高的加工生产模式, 为地方政府增加了大量的GDP, 反而到了现在成为东莞最大的问题。为了脱胎换骨, 东莞必须腾笼换鸟。“双转型”是东莞30年发展的经验总结, 是为了解决10多年来经济转型缓慢的情况。整个珠三角腾笼换鸟, 在东莞显得特别迫切。东莞希望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完成“双转型”。东莞在广东是有代表性的, 腾笼换鸟的过程, 肯定要比政府预期的漫长和艰巨, 政府在搬迁的过程中, 方法非常重要, 目标是把经济、社会都转向可持续发展。

但是, 转型肯定会带来阵痛, 不论对东莞还是对港资、台资企业, 影响都很深远, 有港资企业主表示, 当初内地发展是把港资企业当成佛一样请进来, 如今要转型了, 就往外赶, 政策变化太大, 明显的打完斋不要和尚。据东莞港商协会的调查数据, 大多数企业还在讨论搬还是不搬, 但是新劳动法开始实施之后, 有80%的企业决定留下来。因为环保问题搬迁和因为企业经营成本上涨搬迁是两种性质, 据香港的调查数据, 10%的企业要搬, 另外10%的企业在观望, 企业搬迁不是说搬就搬, 而且还要陆续的搬, 产生一个多米诺骨牌的效应, 政府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东莞并未出现大规模企业倒闭情况, 倒闭的是熬不住企业经营成本上涨的中小企业, 这样的事情每年都在发生, 政府对这些情况有足够的经验应对, 对东莞来说转型经历阵痛也是必经之路。

2 “腾笼换鸟”政策的影响

对港资企业来说, 政策的不断变化是最令它们担忧的地方, 有港资企业表示, 他们在东莞的投资都不少, 最近的转型政策有所反复, 发了“赶客令”后又推出系列政策“留人”, 显示政府对这次产业升级还没有明确的方向, 也没有长期规划, 政策也是边走边调,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这打击了他们的投资信心。现在还有些企业不想走, 其实是看好珠三角的发展, 所以对于官方的政策, 能留就留, 实在忍受不了再走。不过, 政府的反复态度和不明朗的政策多少打击了他们投资的信心, 他们只好缩减投资降低风险。

就目前而言, 珠三角港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新劳动法的实施

这个因素影响最严重, 企业的成本会因此上升10%以上, 而且会经常发生劳动纠纷,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 著名台资企业富士康在大陆的工厂由深圳迁往内地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2.2 人民币升值

这个问题其次, 珠三角地区产品通常都是外销, 产生的利润往往是用外币结算, 采购材料又需用人民币, 人民币升值造成利润的减少。

2.3 加工贸易政策的收紧

进一步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和台账保证金制度, 加大了企业的资本金投入, 也进一步限制了现金流周转, 将使制造业企业盈利减少, 亦有可能令它们面临亏损。

2.4 劳动力短缺

大量的内地劳动力回家乡就业, 珠三角地区出现用工荒, 另外还有最低工资的提高, 台企富士康的突然提高工人工资, 搅乱整个行业工资水平, 珠三角制造业企业的成本总体上升幅度平均约20%。

当然, 企业成本增加在给珠三角地区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迫使企业淘汰和转移落后产能, 寻求更多的技术变革, 其最终结果是让有实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终将有利于企业以及整个国家产业链的结构升级。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转移是个正常现象, 这种转移表明珠三角乃至整个中国的制造业在进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较快, 这种趋势应该比其他国家和地区来得更猛才对。

3 政策产生的问题如何应对

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到, 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后, 必然要经历一个升级的过程。产业的梯度转移可使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更广阔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 加工环节会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 达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从结果上看,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不仅没有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反而促使其产业向更高的价值链转移, 有效地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从我们国家自身来看, 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一直处于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这个典型的产业升级现象说明:中国的产业升级从来没有停止过, 并且由于中国工业化进程之快、范围之广, 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在这30余年似乎不逊于任何其他国家。或许可以断言:在过去30年, 中国是全球产业升级最快的国家。而珠三角的发展是一直走在中国产业发展前列的。珠江三角洲产业发展模式是一种高消耗成本数量扩张模式, 这一模式是基于比较优势形成的, 它以资源供给相对充足和需求市场不断扩大为前提和基础, 一旦这两个条件发生变化,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发展模式就难以为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发展环境开始发生变化, 以浦东开发为标志的长三角的崛起形成了两大区域“并驾齐驱”的竞争局面, 市场需求由此前供不应求的“短缺”态势转变为供过于求的“过剩”态势, 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也开始由“无限供给”逐步转变为“有限供给”。但是, 资源和市场两大壁垒限制了珠三角现有产业发展模式的去路。无疑, 珠三角的经济转型要依靠产业升级。但产业升级谈何容易, 看看国际上, 如韩国、巴西、秘鲁、菲律宾等国都陷入了经济长期徘徊, 停滞不前的境地。

当然, 从长远来看, 珠三角的产业升级远比产业转移重要。与其我们花费大量力气留下要离开的企业, 还不如去培养新的能替代的企业。解决了阵痛的过程, 允许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给足经济转型的时间, 总会达到我们所要的效果。实际上, 对珠三角的产业升级可以分产业来看:

(1) 对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 可以将价值链低端加工水平提升, 由OEM升级为创造自主品牌;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升级为整体设备制造;由只生产辅助的零部件制造升级为关键零部件制造。

(2) 对一些传统产业, 包括服装、建筑材料等产业可以将低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生产环节逐步转移出去, 将有限的空间用来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亦即本文提到的腾笼换鸟政策。

(3) 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环节可以以资本替代劳动, 通过引进自动化程度更高、劳动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来部分替代劳动, 特别是低技术含量的手工或半手工劳动。

不过, 无论政府采取何种政策, 都是基于加速产业升级作为目的, 政府的政策出发点可能很好, 但最后实施的效果如何, 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未来很美好, 道路很曲折, 我们可以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不断完善, 最终达到产业升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魏农建.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8.

[2]万晨曦.现有经济形势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0, (5) .

[3]罗小龙, 沈建法.从“前店后厂”到港深都会:三十年港深关系之演变[J].经济地理, 2010, (5) .

[4]徐江.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空间关系的转变[J].国际城市规划, 2008, (1) .

上一篇:影响价格的因素下一篇:消防设计审核与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