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性问题

2024-12-04

拓展性问题(共12篇)

拓展性问题 篇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实践为目的的应用型学科。化学实验是让学生了解化学原理、探究化学奥秘、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化学实验教学, 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现象和原理, 获得物质化学属性上的直观感性认知。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 通过拓展性问题的设计, 引导学生一步步了解化学实验的过程, 掌握实验的原理及其蕴涵的化学知识, 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以下将具体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拓展性问题。

一、进行实验操作时设计拓展问题

实验操作乃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步骤, 贯穿了实验教学的始末。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教师可以结合操作要领设计拓展性问题, 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 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的“给物质加热”这个实验, 实验操作前要准备实验仪器, 然后进行实验装置组装, 接着再进行实验操作。此时教师便可以根据所需的实验仪器设计拓展性问题。如:为何要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可否用其他装置代替?酒精灯的结构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与探讨, 学生们对本实验中最重要的仪器———酒精灯有了初步了解。接着, 继续设计拓展性问题,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试验酒精灯的操作方法。如通过尝试点燃酒精灯到熄灭它的过程中, 发现了什么特点?如果不小心将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出来了, 应该怎么办?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学生们还了解到灭火的原理, 扩大了知识面。最后, 在操作给物质加热时, 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拓展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我们能否直接对着试管口?若试管外壁有水, 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后, 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这些问题都是极具拓展性的, 将简单的实验过程丰富起来, 让学生们感觉到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中, 竟包含了无穷的奥妙。

二、观察实验现象时设计拓展问题

观察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化学实验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 而基于这些实验现象设计拓展性问题, 是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给物质加热”这个实验中, 我们可以发现几个典型的现象。首先, 在试验“点燃酒精灯”时, 我们可以发现酒精灯的火焰并非只有一种颜色, 其火焰是有分层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难道火焰的上方、外焰及灯芯处散发的热量不一?温度不同?我们应该如何验证这一假设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验证的问题。其次,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时, 观察滴入后会产生什么现象。二者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再将此液体进行加热, 之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为什么呢?在观察现象时, 设计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思考, 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其中蕴涵的化学原理。此外, 根据此次试验我们还联想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灵感源头———水壶蒸汽掀开壶盖。教师可以将此作为拓展性话题, 打开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学会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如向学生提问:如果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水, 沸腾后会产生什么现象?若是接近满壶水, 沸腾后又会产生什么现象?这些问题可以留给学生们课后去思考。

三、通过实验比较设计拓展问题

在初中化学实验中, 有许多实验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 这为拓展性问题的设计提供了便利。比如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这一课时, 首先, 可以通过复习比较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来了解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思路和操作方法。然后, 对比分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有何不同?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之处?它们使用的实验装置是否相同?有何注意事项?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收集这些气体?如何检验这些气体是否是氧气或二氧化碳?等等。这是通过对相似实验的比较, 在此过程中通过拓展性问题的设计与思考, 来总结出一般的规律特点和操作方法, 获取理性的思维与认知。其次, 比较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制取与收集二氧化碳实验, 来观察每个方法之间的差异性, 优点与劣势。例如, 若用 (1) Na2CO3+稀HCl, (2) 石灰石+稀HCl, (3) Na2CO3+稀H2SO4, (4) 石灰石+稀H2SO4, (5) 大理石+浓HCl, (6) 大理石+浓H2SO4这几种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哪种方法最可行?为什么?其他方法为何不可行?理由何在?实验完成后, 如何检验收集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如何证明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经充满?

总之, 通过实验对比设计出的拓展性问题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 可以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欲望, 训练学生的思维, 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重要方法。本文笔者结合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课例, 分别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对比三方面, 具体探讨了如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设计拓展性问题, 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究, 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实验现象,拓展性问题

参考文献

[1]熊言林.化学实验研究与设计[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9.

[2]姜克勇.郝金堂.对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J].理科教学探索, 2006.

[3]吴凤兮.高师院校化学实验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J].滁州学院学报, 2010 (10) .

拓展性问题 篇2

湖洋中心小学语文课题组 黄建荣 新课程的要求下,新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扎扎实实抓好课堂内的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使学生摆脱过去单一的、被动的、僵化的、不变的角色地位,让学生在主动阅读中形成语感和语感能力,且不断增加词汇量,理解句子含义,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阶段,低年级是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中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逐步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因此,二年级的教材不再有集中识字的内容,但二年级下学期要求会写的字是300个,和一年级相比并没有减少。也就是说,重点转移了,但识字任务并没有减轻。课堂上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指导学生读书,感悟,拓展,识字被迫挤到了课堂非常不起眼的一角,而写字基本上只能在课外进行,这样就造成学生实际识记能力与课堂训练严重脱节的现象。没有扎扎实实的训练,哪有学生良好的表现?

那么,不压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字词教学的质量呢?通过学习与反思,我对教学有如下思考:在课堂阅读实践中加强词句的训练,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新模式。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预习学习指标:(1)每课中每个生字拼读后书写,再找出该字的形近字组词,达到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的目的;(2)读课题,抓题眼,设想课文写什么,随后围绕课题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3)再渎课文,读中悟意,试着把不明白词语勾划出来先自己解决,确实弄不明白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能养成自觉课前预习的习惯。

2.课堂教学

教堂教学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授课,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体现老师引导学生学习。

(1)采用学习“三步法”掌握阅读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其方法是:第一步,默读课文画词句;第二步,联系中心谈体会;第三步,反复朗读,体会情感。所谓第一步中采用的“默读”是阅读方式中的一种,学生能静下心来动脑筋,反复琢磨。第二步中勾划出重点词,是抓住理解课文中心的关键。音、形、义是生字教学的三个基本要义,教学中把握生字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联性,适时、适度、整体地开掘有关生字的教学资源,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这要求老师上课前扎扎实实地把生字词教学设计好,最大限度地开掘好音、形、义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课堂上生动形象地将生字的音、形、义植根在学生的感同身受之中,把字词教学与认识事物,与探究语言规律,与情感体验紧密结合起来,整体地建构生字的音、形、义间的认知组块。

另外,字词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是很丰富的,它与文本的解读息息相连。在文本的解读中,它既可以穿针引线、上连下缀,又可以释放内涵、充实解读。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住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语,以此作为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不仅仅解读该词语的语表之意,还要深入开掘该词语与文本中的句段篇之间的内在联,开掘该词语在文本解读中所留下的想象空间。充分地解读好这样的关键词语,一段文本乃至于整篇文本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使得文本的解读变得饱胀起来。例如在教学《雷雨》这课时,放手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句:“压下来”、“一动不动”、“乱摆”、“垂下来”、“逃走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学生不难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物变化。随后第三步中反复朗读全文,学生较易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至此,可随机延伸到你还知道雷雨时有什么特点?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它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木、空中楼阁字。词教学从形式到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境再现、唤起体验„„字词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因而字词教学离不开理性化的诠释,但这并不意味着字词教学就一定要排斥感性的体验。

阅读教学中的字词教学要因字而异、因词而异、因文而异,在字词的音、形、义上各有侧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走出正音、记形、释义这种单一的平面推移式的僵化模式。尝试以词义的感悟为核心,融字音、句段、体验、情境、课文内容于一体,让字词教学变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网。这其中既有文字的理性解释,也伴有画面与情感的感性体验。这种立体感悟式的字词教学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地交流对新词的解读,也是为了广泛地调动学生学习字词的积极性,让字词教学落实在学生兴趣盎然的参与中。

字词教学本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重视字词教学的基础性作用,开掘字词教学的新天地,必须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寻求到更佳的落脚点,让字词教学成为融入阅读教学的一股“智慧的琼浆”,来滋养学生的阅读历程。

又如教学《笋芽儿》一课,抓住几个动词“揉了揉”、“伸了伸”、“看了看”、“扭动”、“向上钻”,学习作者描写笋芽儿苏醒的经过。随后指导学生观察课间活动时同学们的举止与一打上课铃同学们的动作进行比较,分别用恰当的动词写出这一时段同学们的情景。学生受到课文作者的写作方法的启发,也能尝试注意用动词描写人物的动作,可收到一定效果。此片断练习为写出篇章作文打下基础。

关注历史拓展性学习 篇3

【关键词】 历史 拓展性学习 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43-01

历史拓展性学习的原则:

首要原则是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脉络,对教材哪些地方的资料充分,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补充得更好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有效地“补充”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

其次要有服务意识。一是服务于教学。应选取那些能为教学服务,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资料,坚决舍弃与教学策略无关的内容。二是服务于学生。从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出发,多补充一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舍弃一些晦涩难懂,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力求让学生易学、乐学、爱学。

历史拓展性学习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教学重点

对教学重点进行有效地拓展,使重点知识更加详实、鲜明和突出,学生就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有效掌握重点知识。如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其重点之一是郑和下西洋,我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补充。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大,最大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载重量八百吨。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体式巍然,巨无匹敌。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郑和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实力雄厚的海上特级舰队,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主要有五个部分: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指挥部分:整个船队的中枢,对航行、外交、贸易、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航海部分:航海业务、修船的、预测天气的等;外交贸易部分:外交礼仪的、进行贸易的、联络翻译的;后勤保障部分:管理财务的、后勤供应的、起草文书的、医务人员等;军事护航部分:负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的。郑和下西洋人数多,每次都在27000人以上,而当时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分别在90-150人之间;170多;265人。对于这种补充,学生们兴趣盎然,增加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理解了雄厚的国家经济实力是对外交往的基石。

二、体现教学难点

适当地对教学难点进行拓展可以有序地化解难点,使难点不难。七年级下册《君主集权的强化》一课,难点是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教材中对于军机处的阐述比较充分,可对文字狱这部分内容的介绍相对而言少了一点。这时我就进行了一定的补充,适当地介绍了清朝文字狱大案中的庄廷鑨案和年羹尧案,尤其是谈到年羹尧之死与五星连珠这一奇特天文景观有关时,同学们更加兴奋,因为他们都知道电视剧《宫》,他们热烈地讨论,意见不一,有的说君主集权的强化加强了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有的说这样做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有的说这是一种愚民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人才……这样的拓展是一种铺垫和准备,对于化解难点知识是有效的,也是必要的。

三、拓展补充史料

历史学习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陈寅恪说:适当地补充史料有助于培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比如在讲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可补充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文字是缅怀麦哲伦的第一次环球航海,而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费尔南多·麦哲伦。这一史料的补充可以帮助学生们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深刻地认识到殖民地人民奋起反抗入侵者的历史背景。

四、拓展教学专题

拓展教学专题就是对与某一知识点有联系的内容进行整合、补充、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对该史实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如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在学习南京条约的内容时,如果教师不进行相关补充,学生对于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会摸不着头脑,这时教师如果有专题意识,注重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补充学生们学过的清朝末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这部分内容。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甚至对于学生理解英国对中国的经济入侵,进而理解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会有所帮助。类似的专题补充还有香港、澳门、台湾、新疆、西藏的发展史等等。

五、拓展史学观点

拓展史学观点就是恰当地补充一些学术观点、学术研究成果及最新的史学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甄别、判断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也有助于学生用最新的史学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讲解罗斯福新政时,关于其特点,做以下补充:“在美国,没有人比我更坚信私有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制度。在美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比本政府为这个制度效力更多。……为了挽救它,我们采取了迅速而激烈的行动——罗斯福”;“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基于以上思考罗斯福政府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其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局部调整。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拓展补充一些乡土史、视频资料等等。

拓展性问题 篇4

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笔者觉得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可从文人性格、历史背景、民族精神3个方面来展开,这些文本深处及外延的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追寻历史文化的踪迹,与古人对话,增加学生的历史底蕴与文化积累,回归语文课堂的人文意义。

一、那些人: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

古典诗文是先哲意志理想的承载,他们不同的性格精神就像多姿多彩的画卷洋溢于文本中。但很多时候,我们只注重对文本的感知、细读,却忽略对其作者的了解,而认知作者恰恰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视角。作品是作者精神人格的凝聚,跳过作者读文本,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内容之一是以课文为基础来解读其文人的性格理想,从而理解作品内涵。因此,拓展可从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两方面展开。

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有部分文人的作品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比如陶渊明。因此,品读他的诗文就需要从其诗文的核心“归隐生活”与“田园诗意”入手,解读蕴含其中的文人性格。

完成八年级的古诗文教学后,笔者尝试将书中的陶渊明诗作进行了整合,让学生进行横向的拓展阅读。将《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社会的描写与《归园田居》《饮酒》两诗内容相参照,其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与“桃花源”的和谐美好相呼应。但这样诗意地生活在《五柳先生传》里又是另一番光景: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是建立在清贫的物质基础之上的。那么,他如何应对这种矛盾?这是横向拓展后可抛给学生的一个主问题。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从诗文中找出能体现他生活态度的语句来回应上面这个问题。《归园田居》中的“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饮酒》中“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驻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等语句值得继续深入揣摩、思考:“愿无违”是“无违”什么?“心远”又是远离什么?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困境凭什么还能“晏如也”?“忘怀得失”是哪些得失?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查找作者生活的年代资料、有关的典故。通过展示和交流,总结出:东晋时代的社会环境动荡,王权更迭频繁;许多文人对现实失望,选择归隐;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清高。所以“愿无违”是“无违”独立人格;“心远”是远离官场纷争;清贫生活中的“晏如也”是因为灵魂的自由;“忘怀得失”更是其安贫乐道、淡泊世俗名利的写照。经此拓展,学生对陶渊明的文人性格理想及其形成的原因有了了解,从而理解了诗文中其乱世文人遗世独立的风范。

课文本是独立的,在学习中,将同类文本整合拓展,融会贯通,指导学生重读文本,将平时的零星感悟进行归纳,这是古诗文文人性格解读的拓展的一种方式。

关于课外相关文本的纵向延伸,除了课内同类文本的横向整合,结合课外的相关文本作纵向延伸,是文人性格解读拓展的另一种方式。比如苏轼的作品。“人教版”中苏轼的诗文包括《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名篇。诵读它们,能让我们走近苏轼,但真正走进他,还是远远不够,需要教学中结合课外的相关作品来补充拓展。

读苏轼,就不能忽略他的贬谪经历。教材所收录的诗文多为其贬官外放时所作。《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贬谪黄州期间,《水调歌头》与《江城子·密州出猎》写于外放密州期间。十几年的贬谪生涯是他生命的主题,他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贬谪让他对人生意义的哲思体会更为深刻,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时期。所以解读苏轼,可以收集部分他贬谪期间的作品作课外的纵向延伸。

与《记承天寺夜游》同时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等经典词作,都是其“乌台诗案”以后之作。引入这两首词,品读其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无也无情”等句子,并与《记承天寺夜游》的最后一句比照、细品,其中的人生无奈感慨,仕途起落的坦荡就更显厚重、更有意味。但苏轼的洒脱不同于陶渊明,他身上有文人士大夫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责任,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便可感知,但两者又不矛盾,因他生性豁达,能秉着顺其自然的态度看待得失、起落。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

当然,除了联系苏轼本人的其他作品,拓展也可推荐学生读其他名家对他的介绍、评论。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是对其人解读的经典文本之一。林语堂先生评价:“苏轼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在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与诗文中读到的苏轼是相通的。相信这些课外文本的阅读拓展,能让学生更完整,也更深度地认知苏轼,更好地领会其诗文的精华所在。

总之,不同时代、不同个体的文人性格形象是多姿多彩的,古诗文教学内容不应只拘泥于当前文本,课内外的联系、拓展,能让古诗文的赏析更有文化的厚度,学起来也更有回味的余地。

二、那些事:历史背景再现的拓展

任何文学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其历史文化背景,古诗文是历史记忆的片段再现,文本背景的拓展能引导学生进入古代的社会文化氛围中,感知每一段往事的人文情怀。那么,对古诗文的历史背景拓展,也可以从两方面展开:

1. 文本显性历史事件的拓展广度

教材中部分古诗文具有明显的史书特点,其内容就是对某段历史的记录。如《陈涉世家》,记载了秦朝末年大泽乡起义过程。学生从文中能获取起义的起因、经过及阶段性成果等信息,对陈胜、吴广两个人物形象也会有初步感知,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的时代背景知识的拓展,这种感知会非常有限。孙绍振先生说:“不管什么样的作品,要做出深刻的分析,只用今天的眼光去观察是不行的,必须放到产生这些作品的时代(历史)背景中去,还原到产生它的那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气候中去。”因此,秦朝短暂的历史及其严苛残酷的法制是教学拓展的必要内容。这些资料的补充,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文中“失期,法皆斩”的绝望之境以及“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抵死抗争意识。同时,“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的缘由也迎刃而解。

2. 文本背后隐性时代变迁的拓展深度

除了历史事件显性于字面的文本外,古诗文中还有一类文本,其内容虽不直接涉及历史背景,但背后隐含着历史时代变迁的深度。教学中,文字背后的历史大环境也是教学拓展不容忽视的内容。周密的《观潮》就是这样的作品。

《观潮》通篇写的是钱塘潮的雄伟壮观、水上表演精彩纷呈,观潮场面宏大,文中风景画与风俗画相融,再现了南宋时期钱塘观潮的盛况。“庐山烟雨浙江潮”是中国传统文化所标举的两种美的极致,后者豪迈激荡。文中有“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21个字,值得细细品味。而江上水军演习的浩大声势及吴中健儿的弄潮英姿,“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的繁华景象,更是南宋时代市民丰富富庶生活的写照。这番壮观与繁华是文字表象,其背后还有深远的历史时代变迁的创痛,文本背后隐性的时代背景拓展会让文本学习更有深思的空间。

讲课文之前,笔者在课堂上引入周密《武林旧事》的成书及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所谓“旧事”,言下之意是逝去的往事。《武林旧事》成书于元代,身为南宋遗民,追思前朝,怀念故国的哀伤浸润于文本深处。这种感悟自然是不能脱离文本背后隐藏的背景资料的。只有力透纸背,重读蒙古铁骑灭宋的历史变迁,才能体会异族统治下的作者内心的悲凉和创伤。周密在宋亡后隐居杭州,潜心著作,将亡国之痛寄托于文字之中。带着这样的背景读《观潮》,更像解构一个繁华旧梦,文字的外延是沧海桑田般的感慨。可见,古诗文阅读要连同其背后的历史背景与作者的身处环境来感知,这样会让学生读到更为厚重的文学味与历史感。

综上所述,对古诗文文本历史背景的广度与深度的拓展,都有助于更好地挖掘与感知古人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怀与文化内涵。这是古诗文教学拓展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那些情:民族精神诠释的拓展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精神样态,是指民族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古典文学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学习古诗文所要汲取的宝贵财富。古诗文教学拓展的深层境界就是从文本中提炼出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凝结成的历史文化精神,这是古诗文最精髓的魂魄所在。笔者仔细研究“人教版”教材,发现编写者对不同年级段的古诗文编排的一番苦心:初一选文多为生活小故事,初二则偏重山水景物记,初三推出的多为历史故事与先哲治国思想,3个年级分别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3个方面来实践古诗文中的人文教育意义。这是不是启示我们,其实古诗文教学可以寻找角度,在单个文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串联,然后沿着相关线索去追寻其中对民族文化精神诠释的内容。

初三学生进行古诗文综合复习时,笔者让学生首先按不同的历史时段给作品分类,然后依据每一个历史时段中的多样文本,共同探究并归纳时代生成下的民族精神。整理中大体可分为:先秦、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几个大的历史时代。

从先秦时代开始,史书类文本,如《战国策》《左传》中塑造了像唐雎、曹刿、邹忌这样有勇有谋、敢作敢当的“士”,教给学生的是最质朴、最珍贵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使命感;诸子散文重现了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孟子》中儒家的忠孝仁义、《公输》里墨家的兼爱非攻,还有《庄子》内道家的逍遥无为,让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到中国思想文化的第二个黄金期———魏晋南北朝,那些典雅精致的山水小品文又让学生窥见不可复制的“魏晋风流”: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些文字是魏晋时代一股崇尚自然、鄙弃功名的精神清流,从而教给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审美眼光和率性的生活态度。这股清流到了大唐则演变为奔腾汹涌的大河。唐代文化的开放性与兼容,营造出雄健、阳光、尚武、进取的精神核心,李白的狂放浪漫、天马行空,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韩愈的怀才不遇却以“千里马”自居的骄傲,刘禹锡身居陋室的自得,这都是唐人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唐人的大气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胸怀。而作为中国历史最特殊的朝代———宋代,一方面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另一方面军事上前所未有的羸弱,外患不断,加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在这一时期的诗文中,更多地表现了文人们高度的家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理想、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抱负,都是时代精神的写照。因而相比唐人,宋人赋予学生的又是一种责任。

不同的时代造就了不同的时代精神,先秦的“贵族精神”也好,魏晋南北朝的“魏晋风度”也罢,无论是唐人的胸怀还是宋人的责任,都是历史时空中不会磨灭的精神符号。古诗文教学洋溢着我们民族最优秀、最丰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统,这些熠熠生辉的精神内涵是学生思想的启明灯。用一种全局的眼光,按时间的线索对这些历史文本片段进行整理与归纳,引领学生深入咀嚼体会,发挥“余音绕梁”的效果,让民族精神的诠释成初中古诗文教学的深度拓展,这种尝试也是有意义的。

古诗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常规教学往往难逃这样的程式: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词语解释———句子翻译———文章结构———主旨思想,虽说教师“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却只为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背诵,对于古诗文的文化内涵及其人文精神自然不能感知与领悟。古诗文教学需要摆脱这样尴尬的处境,呼唤教学内容的革新,将被忽略的作者、背景及文本精神重新提炼,作为教学必需内容进行大胆拓展与认真解读,让学生真正走入古诗文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

钱钟书先生说:“一切典籍都可以当做史书来读,真正的历史不是具体的事实记录,而是文字记载下来的人类精神和心理蜕化的痕迹。”文人性格解读、历史背景再现、民族精神诠释,这几方面的教学内容拓展或许只是一个出发点,然而在学习古诗文的漫漫长路上,重拾这些珍贵的历史文本碎片,穿越遥远的时空去认识那些人、感知那些事、体悟那些情,获得有益的阅读体验与文化积淀,相信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生动,让我们的教学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林语堂.苏东坡传[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3]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7).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收获 篇5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阅读的过程是知识吸收和积累的过程,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知识会不断丰富,文学修养的训练与提高更是得力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与大量的阅读密切相关。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使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必须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拓展性阅读教学”正好为学生构筑了这样一个开放而活跃的语文学习的平台。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文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有更深刻的理解,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实践和对未知领域的设想,构建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网络,积极开创知识的新内涵,从而增强创新意识。从信息论角度看,阅读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吸收)过程。从这方面讲,“拓展性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获取信息的触角向外延伸,让学生“多读”、“博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向外延伸。

“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和形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它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潜在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适应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积极开展拓展性阅读是有其一定的现实意义的。

大体有这样几个内容是我们语文课堂经常进行拓展的:一是向文本拓展:二是向生活拓展;三是向学科拓展。

1、向文本拓展

关于文本拓展,又可以分为互文对照、课外阅读指导、填补课本空白三个方面。

1)互文拓展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都是不自足的,其意义是在与其他文本交互参照,交互指涉的过程中产生的。互文拓展,和我们以前进行探讨过的主题教学相似。比如在《盘古开天地》一课中,教师就将各民族的创世神话推荐给学生,虽然没有在课堂上进行互文对照学习,但是也是学生学习这个神话的一个互文参照。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对比阅读。如在教学老舍的《母鸡》一课时,我就和课本里的《猫》,还有课外的一些写动物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同是写动物,手法不一,表达的中心思想也不一样,但是也有相同的地方。学生在这样的归类阅读里,一下子理解和懂得了许多,估计以后要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应该可以胸有成竹了。学习一篇课文,从而了解许多篇同一内容或形式的优秀文本,犹如在一面镜子面前立起另一面镜子,呈现的便是一条风光旖旎的镜子长廊!

2)课外阅读指导

阅读是人们获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文本拓展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课外的阅读指导。它的方式有很多种。

将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和作者其他作品整合起来,实现师生和文本、作者三者的立体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对话追求的应该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之间的灵魂的相遇,精神的交流。我们促使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对话,能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文本的思想内涵,能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向往。和在武汉的听课中,有好几堂课都有这种方式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介绍写作背景,还有作者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激动心情,对学生怀着激动的心情感情朗读文本,有很大的启发和情境创设作用。

要对学生进行课外读物的推荐和介绍。我在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课后,推荐学生去阅读他的《我与地坛》还有他的《务虚笔记》,学生很感兴趣。有的学生把史铁生所有的作品都找来读了遍,写了篇长长的读书笔记,感触极深。如这样优秀的作家,这样优秀的作品,还有许多。我凭借自己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向学生推荐介绍古今中外的许多名篇,带领学生在人类思想精华的海洋里遨游。事实证明,积极的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这就是浸染书香的益处。

3)填补文本空白

对文本的拓展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填补文本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借以对学生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在《搭石》一课中,让学生想象还有其他人来走搭石,会是怎样的情景;在《坐井观天》一课中,老师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说些什么。这样的文本拓展,是为了充实课文内容,也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中心思想,更是对学生进行想象、创新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2、向生活拓展

向生活拓展,就是让语文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走向社会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使教学成为生活的阐述,阅读成为生活的体验。比如说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开展实践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写信、游记等。重视应用文的写作,让作文学以致用。这就是将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将语文课堂和生活融合起来。我们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借以语言文字进行顺利的交际,获取广博的知识,获得幸福的生活能力。

3、向学科拓展

向学科拓展就是将音乐、绘画引进课堂,让语文和数学、社会、自然等学科融合起来。语文本来就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和其他学科的整合,对于小学来说,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求。在武汉的很多课堂里,就有这种学科之间的拓展,运用得恰如其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看到更加广阔的学科的知识的魅力,更增添语文学科的美。

引导孩子进行拓展性阅读 篇6

关键词:欲望;策略;博读

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美国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1)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2)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条件和空间。拓展阅读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扩展和补充,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那么,该如何实施拓展性阅读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语)因此,激发小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使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觉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以下方法着手:

(一)预习创设悬念

教师在向学生布置新课的预习时,除了布置常规的预习任务外,还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课中解疑

课中拓展性阅读是在学生遇到疑难时,适时地利用拓展性阅读材料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三)课后小结延续

即教师在课文小结时,围绕本文的内容、写法、学法等,对文中有疑难的地方课外寻找解决办法。如,《故乡》这篇课文,老师以启发性、激趣性的语言从课文中导出:在本文中,同学们认识了少年闰土,你们想知道闰土的命运吗?几十年后,他还能和“我”保持亲密的关系吗?如果你想知道这一切,请同学们课后阅读《故乡》,它会给你一个完整的答案。甚至可以把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推荐给学生,如《野草》《朝花夕拾》《呐喊》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阅读量,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鲁迅先生,了解他的创作特点。

二、实施拓展性阅读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有针对性地对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思维和形式也将是多元化的。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阅读效果呢?教师在这方面应给予指导,让学生在浩如烟海的文学领域中有目的、有重点地徜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比较阅读法拓展阅读内容

这种方法,选择阅读材料意在与课内教材进行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培养鉴赏能力,这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补充扩展法拓展阅读内容

这种拓展主要体现在有关背景材料的补充阅读、节选名著的相应延伸、对一些名家名篇的点评性文章等。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理解的深度,可以使教材中的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学生对文章人物、作者了解更深入全面,感受更具体,受到的教育更深刻。

(三)运用网络、图书室等多种途径把阅读的空间由课堂内向课堂外拓展

这种方法主要是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广泛化,让学生养成博览群书、为我所用的习惯。对于学习条件较差的学生(即家里没有电脑,课外书也基本没有的),应给予特别照顾,可以让其他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资料或书籍与同学们传阅,互相交流学习。

三、引导学生开展拓展性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一)课后拓展阅读,要匀出时间与孩子讨论

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可以启发思想,点燃希望,引起恐惧,带来发现。让孩子去探索,帮助他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或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表达感受,但关键是用孩子自己愿意的方式,不要把讨论变成随堂测验,也切不可盘问孩子对内容的深入理解。

(二)不要认为必须每一本书都要与课程有关,不要将文学局限在狭窄的课程范围内

拓展性阅读,是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内带课外、以精读带博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若只局限在狭窄的课程范围内,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也达不到博读的效果。

(三)不要让孩子负担太重,或产生厌恶情绪,这样都会给阅读带来负面效果

阅读是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的,只要孩子愿意去读,有所收获就可以了,无须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或学习任务,否则就会使阅读成为孩子的负担,学习效果只会更差。

总之,让语文课堂渗透拓展性阅读,能让学生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增加文化积淀,拓宽视野,培育创造力,为孩子们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受益良多。

参考文献:

马传侠.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

小学拓展性课程建设 篇7

2015年小学拓展性课程建设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什么是拓展性课程、什么样的课程是好课程、课程建设需要坚持什么样的原则,这些成为本次会议的重点话题。其中,小学课程建设如何做好加减法、课程如何整合等话题更成为专家热议的焦点。如何进行课程整合,在教育专家田慧生看来,可以从几个角度考虑:第一是课程类型的整合。现有的国家、地方、校本这三类课程,本身就有整合的空间。三类课程中一些内容可以做相应的归类、删减、调整。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不同类型之间也可以整合,甚至必修课、选修课不同类型之间也可以进行整合,通过整合就会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是跨学科的横向整合。相近相邻的学科可以很好地整合,交叉重复的可以精简删减。第三是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这是课程整合的核心所在。学科内部纵向整合做得好,会推动整个教学方式甚至教学观念的转变,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改革留出足够的空间。学科内部整合就是从学科体系出发,系统梳理学科内部核心观念、核心素养和核心问题等。

针对拓展性课程这一概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特别强调,这不是一个新概念,它应该是所有课程的共同特征。“仅仅作为知识传递的课程并不具有拓展性,我们应该把课程背后无限的可能拓开去、展开来。所以,能够使学生具有拓展能力的课程才是真正的拓展性课程,并不是设置一类课程叫拓展性课程,就能让学生拥有拓展的能力。”郭华呼吁,要重新认识“很满的课程”和“留白的课程”。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室主任朱传世认为,现在已经进入校本课程建设的反思期。他同时指出,应该辩证地看待课程建设做加法还是做减法的问题。“做加法要体现适切性,就是增加适合学生的、学生需要的东西,做减法就是减去重复交叉的东西。”其实,无论是做加法还是做减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得到适宜的发展。正如田慧生所说:“我们开发出什么样的拓展性课程,都不能忘了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这应该成为衡量拓展性课程建设是否成功、质量如何的根本标准”。“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多种需求来建设拓展性课程,最终向着为学校不断创建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一目标而推动。”

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探究 篇8

关键词:小学,主题阅读,拓展,探究

小学语文“拓展性主题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提炼出阅读主题,在课内外阅读中加以有效引导,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拓展的阅读可以提升人生境界,强化人文精神。

一、拓展阅读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好的阅读形式可以直接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拓展阅读形式方面,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内在阅读形式拓展,二是外在阅读形式拓展。内在阅读形式拓展指的是学生阅读指定文本时采取可层层推进的多样化模式。例如,可通过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阅读体验的交流,引导学生直接就文本进行填写、续写、改写等,开展多种趣味性阅读,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交流各自的感受和观点。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在文本上进行批注,表达自身的理性思考。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对阅读体验进行描写,形成片段式的读书文摘。而外在阅读形式拓展指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同一文本产生多角度的感受。例如,对于同一篇课文或者同一阅读主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寻找音乐、舞蹈、动漫、新闻、电影、博物馆等信息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阅读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意蕴。

二、拓展阅读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内容的拓展是为了迎合阅读教学开放性的要求,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走向文本的更深处,与作者的思想汇合。因此,这种拓展不是无限制的拓展,必须以文章所要表达的人文思想为主线进行。拓展是针对教材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这种拓展可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另一个是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可以有多个方向。例如,以关联性主题为维度的拓展,传说与神话、乡愁对离情、爱国和爱党等关联性主题均是可拓展的题材。又例如,以关联性情节进行拓展,《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可以拓展至各种各样动物的行踪探寻。还比如,以关联性体裁为维度的拓展,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体裁的作品,通过这种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相互对比,触类旁通,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横向维度的发散性拓展结构具体可见图1。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则是一种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的拓展模式。大多数的课文均是节选本,因此带领学生阅读得更深入,必然要探讨相关文本的原文,进而要阅读作者的生平,再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学生才能够对课文有足够的知识积累,为真正理解课文奠定基础。这种纵向维度的逻辑性拓展结构具体可见图2。

三、拓展阅读体验,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生若是不能产生足够的阅读体验,再多的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可能事倍功半。因此拓展阅读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种“体验拓展”不可拔苗助长,或是在儿童生活经历范围内进行,或是在儿童生活经历可以触及的范围内进行。只有让学生在体验中阅读,同时在阅读中动用脑、口、手等感官,活跃思维,点燃语言,这样才能真正沉浸在阅读中,激起愉快的阅读情绪,在快乐阅读中体会人生的意义,使情感思维得以茁壮成长!

(一)注重个性阅读

对于不同的学生,其心理发展状态和特征均有不同,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水平的个性化阅读方式。不应以成人的视角和大众化的模式去要求学生,只要学生内心处于与文字交流的状态,就应支持他们的这种个性化阅读方式。教师在阅读拓展中要避免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强迫学生进行阅读,这容易伤害学生的阅读兴趣;强迫学生阅读有限的指定文本,这容易让学生在自主意识层面处于矛盾之中,不利于其身心的和谐发展,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观点,这从短期来看似乎有利于教学的实施,但是从长远来看则很可能伤害学生独立认知精神的胚胎。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个性,教师要尊重这种个性,在阅读的时间、读物的选择和观点的提炼方面给予最大程度的自由,并尽最大的耐心进行引导,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享受可持续性的快乐式阅读。

(二)注重多元体验

打造初中英语拓展性作业模式 篇9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自主归纳知识点

学生进入初中后, 不能再像小学时那样时时依赖教师的指导, 应逐渐学会自主学习。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英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 听、说、读、写样样不能丢, 知识点容量大, 很繁琐。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笔记本, 将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为几大块:单词、短语、语法等加以归纳总结。每接手一个新班级, 我都会花很多时间培养学生整理笔记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再慢慢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 但是要经常检查、督促。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地将每节课的内容整理好。

二、以组为单位, 先进带落后, 共同提高

我在学生的座位安排上下了很大功夫, 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划分, 每个组涵盖不同的学习水平。指定组长人选, 主要负责协调本组成员共同完成每次学习任务。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 没有学习主动性, 又很少能主动请教老师。所以, 如果能真正发挥起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能从中获益匪浅。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1 Friends的单元教学中, 我布置了一篇课外作业:My best friend, 要求学生先自己完成这篇作文, 然后小组成员聚在一起互相讨论每个组员的文章, 共同修改完善。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普遍较差, 因而每完成一篇文章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放在课外又有很多学生不能自觉完成, 所以教师应保障有充足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 同时也做好巡视、检查、指导工作。

三、注重学科间知识整合, 充分挖掘课外资源

社会在高速发展,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书本知识, 应着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 并能密切关注社会发展动态, 给学生的学习注入新鲜的养料。9A Unit 5中介绍了好莱坞著名影星Audrey Hepburn的事迹, 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在学习了书本内容的同时, 我也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一些著名影星。如:巩俐、章子怡、成龙、李连杰等。简单介绍了他们的奋斗史, 并布置了一篇课外作业:My favourite film star。学生刚看到这个作业的时候都有些兴奋, 但是很快就觉得难度较大。我让他们利用周末时间搜集资料, 做好充分准备。鼓励学生使用书本中学过的单词、短语完成一篇短文。部分学生家里有电脑, 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作业。那些没有电脑的学生纷纷想办法, 或去亲朋好友家上网查阅资料, 或通过电话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上交的作业虽然参差不齐, 但是可以看出是学生经过努力完成的。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互相纠错。通过本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看出, 学生在尝试着将书本知识加以运用, 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将课堂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四、冲破“说”的障碍, 变身“辩论达人”

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普遍较弱, 在口头表达上更是“羞于启齿”。在9A Unit 4 TV programmes中, 学习了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本单元学完后, 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看电视的利与弊。赛前将班级学生分成两大组, 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 由每组组长安排任务, 组员分头准备。到了正式辩论那天, 双方摩拳擦掌, 跃跃欲试, 虽然整个辩论过程不是很理想, 但是通过本次练习, 学生们了解了辩论赛的规则, 更是通过赛前准备环节将书本知识详细地梳理了一遍。不管是对于参加辩论的同学, 还是坐在观众席上的同学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五、今天我值日——我是小小播报员

开学初接手这个新的班级后, 我做了一个尝试。每节课的前两分钟交给当天的值日生, 播报的内容随便他们自己安排, 可简单介绍当天的天气情况;也可以根据当时的学习进度演讲相关的内容;个别学生实在不知如何准备的话, 也可以将书上的文章背诵一段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我发现哪怕基础再弱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例如, 在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中, 介绍了很多青少年面临的烦恼, 和学生现在的实际很吻合, 因此学生很感兴趣, 不少学生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书本没有的内容,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开展拓展性背诵的有效策略 篇10

一、整体性背诵

所谓整体背诵, 就是把出示的全部文字作为课文进行处理, 通过大量的范读、领读后, 强调整体背诵, 使全体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图像。教师要先引领学生将拓展的文本内容认真地读一遍, 了解背诵内容, 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段资料, 内部有什么联系与规律等开展背诵。主要方法为:

1.整体内容拓展背诵。拓展的经典诗文有的要求学生全部背诵出来, 准确熟练, 不错不漏。第一遍诵读时必须准确, 做到逐字逐句地认真识记, 反复熟读背诵, 直至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为止。如果有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先分节背诵, 然后整体组合熟读背诵。

2.面向全体拓展背诵。在背诵过程中采取激励措施, 比如教师引领背诵、和其他同学比背、小组比赛背诵等,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背诵中来。教师全程参与, 善于巩固、落实预设的知识能力目标, 在学生朦胧理解的基础上, 面向全体学生, 由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背诵。

3.整体检测背诵内容。课堂上及时利用默写 (尤其是填空式默写) 、同桌互背、集体朗诵等方法对背诵内容进行检测。必要的时候, 在一定的语境中设计练习题, 考查学生背诵的效果。由于是拓展性背诵, 对学生的识记要求可适当放低。

二、情境化背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有时学生对必背课文都有难度, 不要说拓展性的背诵内容了, 创设情境进行背诵可以使学生提高效率。情境背诵法就是指充分利用拓展文段中的情境联系当前课堂的情景、境地进行背诵的一种形象记忆方法。

1.利用文本画面背诵。《济南的冬天》中有关描述济南雪后美景的文字, 这本身就是水墨画,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上简笔画, 在指导学生背诵文本的同时, 拓展与画面相仿的诗歌即兴背诵, 如 “暮雪助消峭, 玉尘散林塘”“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瀚海百重波, 阴山千里雪”等。

2.进入文本角色背诵。一般拓展性背诵的内容总与课堂文本学习有着联系, 其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文本角色, 将拓展性背诵内容依托表演进行对话训练, 在对话中记忆与背诵。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 咏梅》后, 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表演不同的作家、诗人, 展开一组“咏梅”诗的穿越时空的朗诵。

3.利用多媒体辅助背诵。利用多媒体创设美妙的视音画效果, 形象直观, 提供逼真的教学环境, 能突破背诵难点。利用多媒体的超时空功能, 重现历史, 培养情感, 指导背诵时, 学生不再囿于机械枯燥的简单要求背诵, 无论对文本学习背诵还是拓展性背诵都很有效果。

4.趣味活动情境背诵。拓展内容不直接要求学生背诵, 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 采取对话、演绎、操作、练习、游戏等一些活动, 在活动中融入拓展背诵的内容, 有趣而传神地进行了阅读、理解、背诵, 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达成要求。例如从文本的成语出发, 开展成语接龙比赛。

三、个性化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 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背诵也当如此,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个性体验、自我需要的基础上, 让学生获取背诵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 并尊重学生独特的背诵方法和喜好, 达到个性化与共性化背诵的和谐统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在拓展阅读内容时, 有的内容让学生浏览, 有的让学生精读, 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教师要摒弃硬性的强迫式规定, 注重引导, 用“背诵你喜欢的段落与诗文”与学生互动, 尊重学生, 体现人本思想。

2.善于把握内容的规律。教师在学生不明确的时候, 要引导学生掌握内容规律, 化难为易。有的文章有清晰的线索, 写人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等;有的文章有一定的写作顺序, 如时间、地点、空间、逻辑顺序等;有的文章有明显的句式特点, 如排比句、比喻句等。

3.选择自己的背诵方法。教师要发掘学生的创造性, 提倡个性化背诵方法, 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有的喜欢抓关键词背诵, 有的喜欢填充式背诵, 有的喜欢抄写式背诵, 有的适应参照注释、译文背诵等, 可以殊途同归。

4.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背诵结果。默写是普遍的形式, 但有时花费时间过长, 况且拓展性背诵的内容, 有时只是一种兴趣化积累和学习的延伸, 与必背课文有所区别, 允许学生可以当堂用自己的简易方式显示背诵结果。大致复述、片段回顾、背关键句、学生对话练习、活动展示等均可, 并非强制性。

四、发散式背诵

拓展性背诵内容总与文本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是在课堂学习需要的时候, 在教学环节过渡承接时呈现, 以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求学生背诵时, 能由此及彼地进行和此目标或事物相关的思维联系, 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 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 达到最佳的背诵效果。

1.联想背诵。这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的记忆方法。文言文句式大都非常整齐, 常用骈句, 对偶、反复、排比手法运用得比较多, 有了上句的内容, 可以推知下句。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 下句“思而不学则殆”与之形成对偶, 还可联想其他《论语》中的妙句;再如《爱莲说》中有关牡丹、菊花、莲花的句子可以分别联想其象征意义, 并通过联想描写它们的诗文, 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2.归类背诵。在日常生活中, 用归类法会很快地记住一些东西, 这是因为它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归类拓展背诵, 如古诗可以按写景、抒情、叙事等分类背诵, 可按言志、送别、劝勉等分类背诵, 还可以按朝代、诗人等分类背诵;现代文可按作家、题材、体裁等分类背诵。这样能促使学生从某种角度上把握诗文的脉络, 从而达到流畅记忆的目的。

3.对比背诵。将拓展的背诵内容与原文本进行对比阅读, 在比较两者在内容、立意、特色、写作方法等的基础上, 理解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对拓展背诵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 背诵起来便顺利得多。如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后, 可以对比欣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进行背诵。

4.协同背诵。有时拓展的内容, 并不局限于一般的阅读, 需要 “协同作战”, 多种形式理解与掌握。“所谓‘协同’, 就是把耳、眼、手等器官调动起来听、看、写。”自己高声诵读, 或是听别人诵读, 能将所要记忆词语的含义和内容深深地印入脑海。有的词句, 抄一抄, 记忆会更加牢固。背诵时把所有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 协同作战, 效果就会更好。

5.过渡背诵。教师在呈现拓展内容时, 精心设计过渡语, 或点出拓展内容的关键字词与句段, 或逐段出现, 或采用问题设疑, 或适当提示学生猜想等。资料的引入不留痕迹, 使学生感觉也是课文学习的一部分, 或者是课文的后续。结合大声朗读, 强化重点, 做好承上启下工作。

青少年时期是知识积累和语文素养形成的黄金时期, 大量的背诵必不可少。但学生会遗忘, 要采用复习巩固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如制订相应的背诵计划 (每日、每周、每月) ;成立背诵兴趣小组;成立检查考核小组, 让语文科代表任组长, 分两个时间段进行再次检查, 做出公示或通报;评选背诵之星等。总之, 让所要求背诵的诗文深深浸入学生的脑海之中。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文本内容合理开展拓展性背诵, 并探索有效的拓展背诵策略, 如整体性背诵、情境化背诵、个性化背诵、发散式背诵等, 通过大量的背诵积累, 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开展拓展性背诵的有效策略 篇11

[关键词]拓展 背诵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10

熟读背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词句,就等于储备了更多前人的思想成果,积累了许多感性的语言材料,说话、写文章就会更有所思有所感。拓展性背诵可立足课堂,与整个课堂学习过程融为一体,科学预设背诵内容,依据学生的需要巧妙生成背诵内容,使之成为课堂学习的亮点而更为饱满。如古人所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百说,自晓其义也。在此,本文小议立足文本开展拓展性背诵的有效策略。

一、整体性背诵

所谓整体背诵,就是把出示的全部文字作为课文进行处理,通过大量的范读、领读后,强调整体背诵,使全体学生在大脑中对所学内容形成整体图像。教师要先引领学生将拓展的文本内容认真地读一遍,了解背诵内容,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段资料,内部有什么联系与规律等开展背诵。主要方法为:

1.整体内容拓展背诵。拓展的经典诗文有的要求学生全部背诵出来,准确熟练,不错不漏。第一遍诵读时必须准确,做到逐字逐句地认真识记,反复熟读背诵,直至如行云流水、朗朗上口为止。如果有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分节背诵,然后整体组合熟读背诵。

2.面向全体拓展背诵。在背诵过程中采取激励措施,比如教师引领背诵、和其他同学比背、小组比赛背诵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背诵中来。教师全程参与,善于巩固、落实预设的知识能力目标,在学生朦胧理解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由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背诵。

3.整体检测背诵内容。课堂上及时利用默写(尤其是填空式默写)、同桌互背、集体朗诵等方法对背诵内容进行检测。必要的时候,在一定的语境中设计练习题,考查学生背诵的效果。由于是拓展性背诵,对学生的识记要求可适当放低。

二、情境化背诵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时学生对必背课文都有难度,不要说拓展性的背诵内容了,创设情境进行背诵可

[CM(24]以使学生提高效率。情境背诵法就是指充分利用拓展文段中的情境联系当前课堂的情景、境地进行背诵的一种形象记忆方法。

1.利用文本画面背诵。《济南的冬天》中有关描述济南雪后美景的文字,这本身就是水墨画,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上简笔画,在指导学生背诵文本的同时,拓展与画面相仿的诗歌即兴背诵,如“暮雪助消峭,玉尘散林塘”“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等。

2.进入文本角色背诵。一般拓展性背诵的内容总与课堂文本学习有着联系,其中可引导学生通过表演文本角色,将拓展性背诵内容依托表演进行对话训练,在对话中记忆与背诵。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后,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表演不同的作家、诗人,展开一组“咏梅”诗的穿越时空的朗诵。

3.利用多媒体辅助背诵。利用多媒体创设美妙的视音画效果,形象直观, 提供逼真的教学环境,能突破背诵难点。利用多媒体的超时空功能,重现历史,培养情感,指导背诵时,学生不再囿于机械枯燥的简单要求背诵,无论对文本学习背诵还是拓展性背诵都很有效果。

4.趣味活动情境背诵。拓展内容不直接要求学生背诵,在文本学习的基础上,采取对话、演绎、操作、练习、游戏等一些活动,在活动中融入拓展背诵的内容,有趣而传神地进行了阅读、理解、背诵,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达成要求。例如从文本的成语出发,开展成语接龙比赛。

三、个性化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背诵也当如此,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个性体验、自我需要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取背诵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并尊重学生独特的背诵方法和喜好,达到个性化与共性化背诵的和谐统一。

1.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在拓展阅读内容时,有的内容让学生浏览,有的让学生精读,有的可以引导学生背诵。教师要摒弃硬性的强迫式规定,注重引导,用“背诵你喜欢的段落与诗文”与学生互动,尊重学生,体现人本思想。

2.善于把握内容的规律。教师在学生不明确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掌握内容规律,化难为易。有的文章有清晰的线索,写人线索、叙事线索、抒情线索等;有的文章有一定的写作顺序,如时间、地点、空间、逻辑顺序等;有的文章有明显的句式特点,如排比句、比喻句等。

3.选择自己的背诵方法。教师要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提倡个性化背诵方法,善于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有的喜欢抓关键词背诵,有的喜欢填充式背诵,有的喜欢抄写式背诵,有的适应参照注释、译文背诵等,可以殊途同归。

4.用自己的方式呈现背诵结果。默写是普遍的形式,但有时花费时间过长,况且拓展性背诵的内容,有时只是一种兴趣化积累和学习的延伸,与必背课文有所区别,允许学生可以当堂用自己的简易方式显示背诵结果。大致复述、片段回顾、背关键句、学生对话练习、活动展示等均可,并非强制性。

四、发散式背诵

拓展性背诵内容总与文本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是在课堂学习需要的时候,在教学环节过渡承接时呈现,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求学生背诵时,能由此及彼地进行和此目标或事物相关的思维联系,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对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达到最佳的背诵效果。

1.联想背诵。这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的记忆方法。文言文句式大都非常整齐,常用骈句,对偶、反复、排比手法运用得比较多,有了上句的内容,可以推知下句。如《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下句“思而不学则殆”与之形成对偶,还可联想其他《论语》中的妙句;再如《爱莲说》中有关牡丹、菊花、莲花的句子可以分别联想其象征意义,并通过联想描写它们的诗文,加深对句子的理解。

2.归类背诵。在日常生活中,用归类法会很快地记住一些东西,这是因为它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时可以进行归类拓展背诵,如古诗可以按写景、抒情、叙事等分类背诵,可按言志、送别、劝勉等分类背诵,还可以按朝代、诗人等分类背诵;现代文可按作家、题材、体裁等分类背诵。这样能促使学生从某种角度上把握诗文的脉络,从而达到流畅记忆的目的。

3.对比背诵。将拓展的背诵内容与原文本进行对比阅读,在比较两者在内容、立意、特色、写作方法等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对拓展背诵的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理解达到一定的高度,背诵起来便顺利得多。如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后,可以对比欣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进行背诵。

4.协同背诵。有时拓展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一般的阅读,需要“协同作战”,多种形式理解与掌握。“所谓‘协同,就是把耳、眼、手等器官调动起来听、看、写。”自己高声诵读,或是听别人诵读,能将所要记忆词语的含义和内容深深地印入脑海。有的词句,抄一抄,记忆会更加牢固。背诵时把所有感觉器官都调动起来,协同作战,效果就会更好。

5.过渡背诵。教师在呈现拓展内容时,精心设计过渡语,或点出拓展内容的关键字词与句段,或逐段出现,或采用问题设疑,或适当提示学生猜想等。资料的引入不留痕迹,使学生感觉也是课文学习的一部分,或者是课文的后续。结合大声朗读,强化重点,做好承上启下工作。

青少年时期是知识积累和语文素养形成的黄金时期,大量的背诵必不可少。但学生会遗忘,要采用复习巩固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如制订相应的背诵计划(每日、每周、每月);成立背诵兴趣小组;成立检查考核小组,让语文科代表任组长,分两个时间段进行再次检查,做出公示或通报;评选背诵之星等。总之,让所要求背诵的诗文深深浸入学生的脑海之中。

拓展性问题 篇12

一、创设有效情境,积极参与拓展性活动

根据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的理念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各种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参与拓展性活动,引发学生在拓展性学习活动中积极品味语文知识,丰富和积累语言,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解读。

例如,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可以抓住李白与汪伦话别的空白处开展拓展性活动。运用多媒体屏幕播放了青山绿水、桃花盛开的景象,在轻快的乐曲声中,教师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进行话别。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愉悦的情境中自由想象,沉浸在各自扮演的角色中,品味诗句内涵,运用独特的语言,抒发朋友离别时那种依依难舍之情。深化学生的阅读情感,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陶冶学生阅读情操。又如,教学《落花生》时,多媒体屏幕展现花生结果时的情景,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父亲的话,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一碟炒熟的花生,让学生一边吃花生一边品味父亲话中的含义。生1:“父亲对花生的评价是朴实无华却很有用。”生2:“父亲认为花生一点不张扬、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生3:“父亲要孩子们像花生那样成为有用的人。”教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说,有的学生举出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有的学生举出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教师再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活动,提出题目:赞美你,(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或颂(如小草)。在和谐、生动的情境中,学生积极参与了拓展性活动,感受了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乐趣,锻炼和促进了语文学习能力的生成。

二、利用阅读平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阅读活动是一种个性化行为, 是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感悟和思考,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例如,教学《鲸》时,课前,教师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鲸的各种资料。课堂活动中,教师提出:“学完了课文,相信大家已经更为具体地了解了鲸, 请大家再观赏鲸的家族中一些成员的资料。”多媒体屏幕出示各种鲸的图片或资料,画外解说蓝鲸的演讲: 我是一头蓝鲸, 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身长3米多,体重190多吨,要有33头大象或300多头黄牛的体重才能与我相当,我的一条舌头就有4吨重,比一头大象还要重,我的力气特别大,能抵得上一个货车头的力,我的外号叫“大力士”……教师提出:“听了蓝鲸的演讲,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小组互动交流后,生1:“蓝鲸的演讲简洁明了,不但把自己体形大介绍得十分具体, 而且就自己的力气作了形象比较。”生2:“蓝鲸演讲时运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把自己的身长、体重介绍得很具体。”生3:“蓝鲸介绍自己的体重时,能把自己与大象、黄牛作比较,说明了自己特别的重。”经过对话交流,学生感悟和体验了运用说明方法进行介绍的重要性。学生扮演鲸族成员的角色进行演讲,利用手中的资料,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鲸,用鲸的口吻向大家介绍,并注意运用一些说明方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开展拓展延伸活动,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三、运用拓展性活动,发展语文创新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密切不可分。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拓展性活动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拓展学生阅读思维空间,促使学生迸发阅读创新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运用课文中的开放性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多向探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自然而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中“想一想,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吗? ”、《乌鸦喝水》一课中“瓶子旁边要是设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 ”等教师利用这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和思维空间。又如,教学《语文园地五》的第二处“我会读”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充分朗读后,出示阅读问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学生小组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平时观察,试着改编这首儿歌。在这样的拓展性活动中, 积极调动了学生平时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 也就是把平时对白云的观察、想象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学生编撰了《天上的小狮子》,有的编撰了《可爱的小白狗》,有的编撰了《那是一群小白羊》,等等。在拓展性活动中,学生思维得到开拓,想象能力得到强化,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有效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上一篇:科技发展与企业共融下一篇:藏族舞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