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竞争力(共12篇)
教育竞争力 篇1
教育信息化是保持教育持续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天津市静海县教育局始终把教育信息化作为重点工作加以推进。通过树立先进理念, 加大硬件和资源建设力度, 深入挖掘有效应用途径, 提供发展的有力保障等, 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成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静海整体教育水平的新引擎, 为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先进理念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指南
静海县教育信息化建设从1996年起步, 至今已走过了十余年, 一路艰辛, 一路欢歌, 我们感到县域教育信息化要实现科学发展, 必须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尊重发展规律, 按规律办事, 树立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理念。我们在实践中凝练出了信息化工作的原则和思路。
一是分类指导, 分层推进。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要正视县城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异。我县有三分之二的学校分布在农村地区, 办学经费相对比较匮乏, 办学理念相对守旧一些。县城学校则拥有较先进的基础设施, 办学资源相对比较充足, 具备比较先进的办学思想。因此, 对不同学校要区别对待, 不能搞一刀切, 要务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二是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不求一步到位, 坚决摒弃那种求高、求全、求大的做法, 要稳步地推进信息化建设。三是用建并举, 以用为纲。要以应用为核心, 关注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效益, 使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效益达到匹配, 把教育信息化工作融入到学校的主要业务当中, 因校制宜, 避免建设的盲目性。四是资源整合, 集中共享。要强调各类资源的整合, 实现分散建设, 集中整合, 统一应用和管理。学校要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库, 为本校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信息服务。在实践中, 我们摸索出了“完善基础设施, 丰富信息资源, 加强网络管理, 扩大网络应用”的工作思路, 极大地推进了我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二、硬件和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基石
1.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我县重点进行了“一个专网、五项基础”建设, 一个专网———教育县域光纤专网, 五项基础是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网络教研室。我县目前已建成路由长度达50公里的教育科研专网, 40个教育单位以100M带宽接入该网, 并可浏览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及方正数据库等国家级教育科研数据库, 为全县教科研夯实了资源基础。依托教育网, 教育局机关建成与市教委连通的实时会议视频系统, 天津电大静海分校建成与天津远程教育中心连通的资源专网, 该网实现了点对点的视频教学资源点播, 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县城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 全县每所中小学校均按国家标准配备了信息技术教室, 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水平在全市涉农区县中居前列。
2. 依托教育科研网, 建设横向连通、纵向互动的资源体系。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我们下大力气整合我县教育系统的教学资源, 配合市教委信息资源应用平台建设, 实现各类资源建设在统一规范指导下的分工合作, 统一管理, 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共享。静海县第一中学、静海县实验中学、静海县实验小学、静海县成职教中心等单位的教学资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发挥了辐射和引领作用。
三、深度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宗旨是服务于和服从于教育教学和管理, 因此我们加大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 加大应用力度, 创新应用领域, 凸显信息化应用效果, 探索出了新的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途径。
1.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德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
我们加强网络德育, 结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的新途径。2008年县城学校全部建成德育网站, 中小学依托德育网站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有关内容的教育;中职学校依托德育网站重点加强了敬业、诚信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先做人, 后做事。
我们积极尝试利用信息技术, 开展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学, 创新此类课程的教学方式, 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在完善校园物态文化的基础上, 推动学校依托校园网, 大力建设校园网络文化, 指导各学校积极利用新技术发展BBS、博客、即时通讯等校园网络文化新载体, 切实增强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我们建设了一批特色校园网站, 成为了教师、学生的精神家园, 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品牌, 探索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
3.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 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县教育局协调县教研室、电教中心等部门深入研究课程整合的有关理论, 在整合的范围和深度上不断创新。一方面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特征, 改变了学科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同时, 我们利用网络技术的及时性、交互性和反馈性强的优势, 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现状。从2005年开始, 我们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为典型引路, 建立学科整合专题网站, 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融合途径。
4.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融合。
为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改变传统备课、教学的方式及过程, 我县在部分信息化条件好的学校实施了教师“换笔”工程, 鼓励教师在校园网上进行“无纸化”备课和“无粉笔化”授课, 提高备课效率和授课水平。校园网上的电子备课系统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发挥了典范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利用该系统查询相关资料, 其先进性、快捷性、完备性、实效性、系统性特点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 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优化各种信息, 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 提高了教材的表现力, 改变了知识呈现方式, 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优化了教学过程。
5.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融合。
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 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协作式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 丰富了学生的感受,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 计算机网络的便利性、广泛性为学生学习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锻炼了学生对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如, 静海县实验中学建立了机器人专题学习网站, 建立机器人兴趣小组, 选派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的小组活动, 4名学生在2007年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获一等奖。
6.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的融合。
县教育局建立了具有独立硬件支撑、独立域名、公有IP地址的静海县教育信息门户网站和公文办公系统, 教育局机关和基层学校的信息传递全部通过网络进行, 实现了数字化办公, 成为静海县首家信息化机关。县城内的部分学校实现了校务电子化及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服务的信息化, 静海县成职教中心推行了校内学生一卡通, 形成了数字化校园的雏形。静海县第六中学积极探索采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校园安全的新方法, 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视频监控系统, 对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有力措施是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保障
1. 加强领导, 理顺管理体制。
教育信息化工作涉及方方面面, 必须做好协调, 齐抓统管, 县教育局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统管有关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工作, 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任务实施、设备运营、系统管理和组织协调等。同时, 我们聘请天津大学的赵刚教授担任顾问, 县城部分学校的网管人员参与建设项目的规划。
2. 强化管理, 加大督导评估力度。
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的有关规定, 我们制定了教育信息化的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 使管理有依据, 工作有目标, 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 统一建设标准和接口规范, 实现系统的有序、高效、安全运行。同时, 我们加大对信息化工作的督导评估力度, 以评促建, 以评促用。
3. 调整投资结构, 注重投资效益。
一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只重视硬件投资, 而在软件和相关培训、管理等方面的投资相对较少, 应用效果较低, “现代化的设备, 老观念的人员”, 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效能。为此, 我们在软件系统 (尤其是一些应用系统) 和人员培训、管理等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
4. 加强信息化的前瞻性研究, 实现科学发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高新技术应用最多, 发展变化最快, 为了确保其科学发展, 必须开展前瞻性研究。我们以课题为载体, 追踪信息化前沿技术, 关注应用热点, 深入研究信息化理论及应用。
2008年至2012年天津市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 促进义务教育学校高水平、高质量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同时也提出了更加具体而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我们要正视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想实招、新招、硬招, 高水平规划, 高质量实施, 使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使信息化工作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强力助推器。
教育竞争力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中,如何通过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来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是增强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国际竞争力”这个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的、用以衡量或反映一国社会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的“量化概念”,“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与各国的竞争力相比较,其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持续增长的能力”(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标竞争力发展报告----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主要指标有八个:国家经济实力、国际化、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这八个指标均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而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这两大指标,实际上是现代高等教育最核心的基本内容。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教育在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等方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满足度,以及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直接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能力。从整体来讲,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要素包括政策环境、运行机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化程度等。而核心要素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要增强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举措之一,就是通过加强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使更多的国民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不断地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其国际竞争力之所以较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充满活力和发达的高等教育。如美国的科学研究之所以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主要得益于大学的科学研究,很多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都出自大学。而且,大学的科学研究在整个国家科学研究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尤其在基础研究方面。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美国高等院校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约占全国的10%左右。其中基础研究占62%左右,应用研究占25%左右,开发工作占13%左右。在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方面,美国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已经超过了80%。稍作比较,我们不难发现,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国家,其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较高。因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国民越多、层次越高,国民素质就越高,国家国际竞争力也就越强。
二、要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权威的竞争力评价分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因此,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其前提是各行各业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而对于高等教育来说,要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通过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数量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近三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过连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在校生人数从的623万人发展到今天的940万人,适龄青年入学率也达到了11%。按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招生规模,到时,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人数将超过1600万,适龄青年入学率将达到或超过15%,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
但从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角度,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们这个“大国”还不够大。以每10万人口中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和适龄青年入学率为例。根据有关统计材料,每10万人口中,1995年世界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为1434人,欧美等发达国家是4110人,发展中国家是824人,而我国只有461人,不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800人和南亚地区的61o人;1995年世界适龄青年入学率平均是16.2%,欧美等发达国家为59.6%,其中美国高达81.1%,发展中国家为8.8%。最不发达国家为3.2%我国即使按数字统计,其适龄青年入学率也才达到11%。因此
走内涵发展之路增强教育竞争力 篇3
以结构优化为保证,激发队伍活力
打造凝聚力强的领导团队。为了提高领导班子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制订了远期规划和近期计划,坚持每月一次集体学习活动,领导班子成员分期分批到教育发达地区学校挂职学习锻炼。坚持带主课,坚持推门听课,负责包班、包年级,与师生打成一片,努力建设学习型领导团队。开好每周五的领导例会,有民主有集中,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定期召开教代会,在重要工作、重点建设、重大改革和制度建设等方面认真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关心教师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积极争取政策和经费,完善学校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实际困难,让学校成为教师温暖的家,让教师有职业幸福感。
打造竞争力强的班级团队。学校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规范办学行为,每年对七年级新生实行电脑平行编班,男女生和谐搭配,构建竞争班集体。在班级教师的配备上,兼顾三个方面的因素:教师年龄和性别。力争做到老中青结合,男女搭配;考虑教师性格、体质因素,力争做到刚柔相济,身体强与弱配合;考虑教师专业水平,力争做到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搭配,名气大与名气小的教师联手,有利于缓解学生及家长择班矛盾,有利于教师共同成长。学校选拔一批思想素质高、责任感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大胆起用优秀青年教师,加强班主任队伍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桥梁纽带作用。
打造创造力强的学科团队。学校以学科为单位,坚持集体备课,各学科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做到资源共享。坚持一年中考三年抓,每个年级又有侧重点。七年级教学突出一个“严”字,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遵循“低起点,稳步走,严要求”的原则,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八年级教学突出一个“活”字,在抓基础的同时,遵循“内容活,方法活,手段活”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九年级教学突出一个“新”字,遵循“材料新,思路新,措施新”的原则,做到新中有严,严中有实。进入复习备考阶段后,班主任在时间分配上总揽全局,各科教师互相配合,做到一科有难九科帮,中考十科一盘棋。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彰显育人魅力
育人机制:在传承与改进中健全。为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学校重点抓好《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习养成教育,并结合实际制订了《文明班级评比细则》《学生“十要十不准”》《班主任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及考评细则》等,每学年开学,认真组织上好“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每天安排校领导、班主任、学生会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德育常规检查,从观念到行为,从内容到形式,规范师生日常行为,促进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每月評选“星级文明班级”“星级文明寝室”“学习标兵”“文明之星”“礼仪之星”“环保之星”等,通过校园广播、文化长廊、电子屏大力宣传,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自信、自立、自强。
育人环境:在渗透与重建中优化。学校积极推行“每日、每周格言进班级”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原创或摘抄警世名句,每年把评选出来的经典格言刊登在校刊《春笛》上,并利用电子显示屏进行交流,培育班级文化。通过开设书法课、邀请名家现场展示,让学生感受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把《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古典精髓作为学生诵读内容,指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经典内涵,将其内化为学生行为习惯和道德准则,传承国学文化。近几年来,学校坚持开展“五个一”感恩教育活动,即每年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一次“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召开一次“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开展一次“感恩教育”征文比赛,聆听一场“感恩教育”专题演讲,组织一次“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弘扬感恩文化。
育人活动:在融合与创新中丰富。学校始终坚持每周三下午最后一节课为全校主题班会时间,以前途理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安全健康教育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在重大节日期间,组织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锻炼;根据每周的时政热点、阶段教育重点,面向全体师生征集国旗下讲话稿件,鼓励师生关注身边人、身边事,以引起广泛的共鸣;着力构建留守学生监护体系,定期安排教职工进村入户调查,摸清情况,及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设置留守学生亲情电话、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室,架设沟通桥梁,随时交心谈心,加强心理辅导,让留守学生在欢乐和睦、友爱向上的环境中生活。
以课程改革为纲领,保持教研张力
唱好校本教研一台戏。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不遗余力,优先保证培训经费,既重视教师“走出去”的学习方式,同时也重视“请进来”的指导方式,通过专家引领,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近几年来,学校大力倡导师徒结对和同伴互助,以集体备课为载体开展活动,教师们在研讨交流、思想碰撞中博采众长、择善而从。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有”(有准备、有针对性、有中心发言人)“三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评价保证)。学校高度重视教师自我反思,大力倡导教师课后及时小结成功经验,冷静思考不足之处,以文字形式认真记录自己的心得,增强问题意识,不断在批判的基础上进行重构。
念好课堂教学一本经。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给教师“洗脑”,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探究式学习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学校研究推广“三环九步”的健康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自主学习环节:①课前自学;②交流自学;③检查自学。第二,合作探究环节:①问题导向;②小组讨论;③教师精讲。第三,检测训练环节:①巩固训练;②变式训练;③拓展训练。每学年定期开展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利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长江教育杯微课大赛”等活动契机,发动教师广泛参与,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nlc202309081543
下好专业发展一盘棋。学校将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白板教学纳入日常管理体系,定期举办多媒体教学培训、电子教案展示和课件制作比赛,教师全员参与,领导跟踪督查。通过培训和竞赛,教师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跟着用”变成“比着用”。学校狠抓校本研修,促进教师成长,几年来坚持 “七个一”,形成教师培训常态化,即每天一次教学反思、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月上一次研究课、每季度读一本专业书、每学期搞一次外出培训、每学年编写一本初三備考导学案、每年暑假组织一次教师业务考试。学校承担省级研究课题1个,荆州市研究课题3个,同时,立足教学实际,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行动研究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将教学中的问题转化为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破解教学难题,增强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管理创新为手段,挖掘质量潜力
压实目标管理。每学年初,学校在制订总体规划时,制订校级、班级、学科三级管理目标,建立各类学生台账,实行跟踪帮教,将目标管理作为质量结账方案的核心,注重提高优生率和合格率,降低低分率,实行整体提升。这样,教师们心中有目标,工作有方向,教学有针对性。每次月考,学校把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表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召开班级教师会和家长会,明确优生、边缘生、学困生、偏科生,确定培优转差的具体任务,并落实到学科,落实到教师,落实到家长。
精细过程管理。一方面,学校建立了推门听课制度、候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作业批改制度、质量分析制度、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制订了课堂教学评估标准,提出“备课要实,上课要活,批改要勤,考试要严,评讲要精”等教学常规要求。另一方面,学校严格执行过程管理,依照工作计划和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学生、作业批改和教研活动进行有效督导。2010年以来,学校全力推出“四个一”活动,即每月一次集体备课,研究学科教学规律,研究白板教学特点;每月一次说课演讲,培养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驾驭能力,训练口才,深植学养;每月一次试题研究,命好题、讲新题、练“双基”、重实效;每月一次教学反思,查纰漏、找亮点、写心得、倡创造。
完善评价管理。学校建立并完善评价方案,主要从教师的考试成绩、教学工作量、工作业绩、学生及家长评价四个方面考核,评估结果与教师晋级、评职、评优、奖励挂钩,使每一教师既有成就感又有压力,从而保持积极进取状态,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作者单位:洪湖市教育体育局)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研究 篇4
(一)指导思想
伴随着全球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客观地位的确立,立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直接面对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国家重大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这些现实发展战略与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之间的紧密关系,展示了该问题研究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以及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和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该研究报告源于对国际、国内现实发展问题的思考,从竞争力的角度对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整体构架和我国高等学校竞争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以期提升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发展水平。
(二)理论基础
高等学校竞争力理论研究基础主要有三个,一是麦克尔·波特教授的“钻石体系”,即竞争力要素构成体系。二是大学质量保障体系。三是中国人民大学高等学校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的竞争力研究体系。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竞争力之父麦克尔·波特关于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思想是在研究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时展开的,他将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归结于他所定义的“钻石体系”,这个钻石体系包括四个主要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发展,以及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企业竞争,除此之外,政府和机会是影响这四个主要要素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一竞争优势模型一方面着力阐述了高等学校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建立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分析框架提供了切实的理论基础。
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制就是分析影响高等学校运行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以保障高等学校基本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研究主体或评价主体是高等学校,即具体的高等教育载体,通过目标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对高等学校的质量监控,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标准。
依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和理论研究基础,结合中国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竞争力评价和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将一国国际竞争力归纳为三大要素,即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这样的分析框架具有一定层次性,并能够突出所要研究的一国国际竞争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对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内涵给予了更加明显的诠释和说明。
所有这些竞争力研究的基本思想就是强调和概括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分析要素竞争力和要素组合的互动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学基本理论和高等学校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归纳和总结中国高等学校竞争力研究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该研究报告立足高等学校竞争力的基本内涵,运用竞争力研究方法,借助大量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着重剖析研究型高等学校竞争力的要素构成,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等主要内容,依此建立起高等学校竞争力研究构架,并依据中国国情,提出并论证了中国高等学校竞争力发展战略。该研究报告中所用样本数据主要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1990年-2000年基本教育统计数据,以及部分2001年和2002年教育统计数据,和部分国外知名大学近年来的基本教育统计数据。该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如下:
(一)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研究背景
1. 竞争力内涵
至今为止,竞争力理论研究比较成熟并普遍得到世界公认的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麦克尔·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另一个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和世界经济论坛(WEF)的世界竞争力发展报告。
竞争力就是指一国依据市场条件,建立最有利于保障竞争资源、互动发展的创新机制,使竞争主体自身不断增长的一种综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评价原则是需要构建一国稳定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法制环境,具有弹性的经济结构,积极的储蓄和投资,良好的基础设施,强劲的国际市场扩张能力,有效的政府管理效用,合理的经济关系,稳定而优化的社会结构,有力的教育投资力度,合理的经济发展国际化与本土化等等。
2. 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国国际竞争的潜在工具,大学在从社会经济活动边缘走向中心的今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烈的竞争和挑战。
高等学校既担负着国家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重任,又担负着国际科学研究的重任,是培养和造就最优秀人才的摇篮,是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知识的基地,是建立一国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正是基于对这些现实问题,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直接承担着支持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职责,因此,进行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所要解决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教育竞争力研究所要解决的是高等学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首先,新的世纪,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学校已发展成为社会的一个重要机构。其次,高等学校自身的成长和建设具体包括三个方面:即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高等学校的创新机制和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核心资源,这是高等学校的内部发展问题。第三,高等学校的内部发展与外部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包括了高等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中国高等学校与外国高等学校之间存在竞争。竞争会产生卓越,高等学校之间竞争的核心是高等学校的声誉竞争,中国的高等学校需要依此建立发展战略。所有这些现实问题决定着和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成长和发展能力,关系到高等学校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地位。
(二)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内涵
1.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内涵
高等学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是一个多维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包括高等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管理、配置和控制能力,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能力,和教育成果的产出能力、教育服务的贡献能力,是一个循环发展、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体现高等学校自身可持续的成长和竞争能力。它包含学生、教师、经费等诸多要素,是所有这些构成要素之间有效组合、互动发展的集合体。
高等学校的所有要素资源和管理资源、环境资源共同构成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必不可少的要素,是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强调这些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和互动发展,强调高等学校整体的有效运行机制,正是这一有效的运行机制,才能将所有要素有序地组合在一起,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实现系统的有效藕合。
高等学校的竞争力强调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调高等学校具备持续而有效的引进吸收和输出扩张能力,而实现这些能力递进的核心就在于高等学校的声誉,它是高等学校所有要素集合有效运行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应,是高等学校的生命所在,是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核心所在。
2.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与高等学校的评估、认证
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机构在审视高等学校的综合发展状况时,通常采用高等学校评估形式,最后通过对高等学校排行体现最终的评估结果,体现高等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
高等学校的质量认证是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高等学校质量评价体系,其中尤以美国高等学校认证体系更为成熟,其基本的分析框架为“质量——问题——控制能力”。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与高等学校的评估、认证具有三方面的不同,一是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是一种动态分析,而高等学校的评估、认证属于静态分析;二是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是一种立体分析,而高等学校的评估、认证属于平面分析;三是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是一种过程分析,而高等学校的评估、认证属于结果分析;
总之,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包含丰富的内涵,强调依靠高等学校的总体运行机制,优化要素组合,创造永续的发展动力。
(三)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1.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理论构架
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行主体,是一个多重利益主体的集合载体,同时受到三维主体的共同影响。依据克拉克(Clark)的研究,政府、市场和学术构成了决定高等教育系统的三种势力,高等学校的发展是这三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理论体系完全建立在这样一个三维主体的三向力量相互作用的一个平衡体系基础上,整个研究体系中既反映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关联,又反映出学术的力量,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是这样一个三维势力共同作用的集合体。
将以上研究思路、理论构架进行合并,借助要素分析方法,从投入—产出角度,可以将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这一复杂的动态问题归并为三个主要的竞争力内容,即高等学校人力资本的竞争力、高等学校基础环境的竞争力和高等学校产出的竞争力,当然,除此之外,高等学校所处国家的人文气氛和科学气氛,整体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国民素质的高低,科技进步的潜力,企业竞争力的状况、甚至社会制度和历史传统等共同构成了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外界影响因素,即使在高等学校内部,高等学校的内部事务管理状况、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的历史传统、高等学校的校风校纪等等共同构成了高等学校的内部影响因素,所有这些共同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成长和发展。
2.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三大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
借助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分析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三大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如下:
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本与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高等学校的教育资源竞争力与高等学校产出竞争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过来,高等学校产出竞争力越强,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吸引力就越强,基础设施的投资就会越大,同时优秀教师的吸引力就会越高,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四)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要素分析
1. 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
作为高等学校竞争力的核心和关键,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表现为大学对优秀的人力资本的吸引能力、有效管理和开发能力,人力资本的生产能力和贡献能力等综合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互动发展的整体创新机制,这一创新机制表现为能够使各综合要素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并不断增强的一种制度环境。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强调大学对人力资本的引进吸收能力,强调对人力资本的最优化开发和运用能力。
依据教育学理论,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对大学总体竞争力的增强具有很大作用和影响。
依据教育学基本理论对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构成进行研究,并依此定性分析结果选取反映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的相关指标,借助因子分析方法从定量化角度对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的主要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大学人力资本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构成为大学人力资本规模竞争力、人力资本质量竞争力、人力资本效率竞争力和优秀人力资本吸引力竞争力四个方面。
2. 大学基础环境竞争力
作为高等学校竞争力的基础,大学基础环境竞争力就是指大学办学经费、图书资料、信息化设备的拥有能力和有效开发运用能力,以及这些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有效组合、互动机制。具体看,大学基础环境竞争力强调大学对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引进吸收能力,强调对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能力。
通过分析,大学基础环境竞争力对高等学校竞争力的成长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和支持。
借助典型相关分析的研究结果,将大学基础环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构成概括为:大学办学经费竞争力和信息技术发展竞争力两方面。
3. 大学产出竞争力
大学是教育的圣地和探究的天堂,它的生产对象是无数的人才和未知的世界,直接产出即是培养的人才和探究的成果。因此,大学产出竞争力强调大学的人才培养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大学产出竞争力决定了高等学校竞争力的发展,对高等学校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大意义。
借助教育学基本理论和因子分析研究结果,反映大学人才培养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人才培养规模竞争力、人才培养层次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竞争力以及对优秀人才吸引力竞争力三方面,反映大学科学研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是大学科研能力竞争力、科研成果竞争力以及科研成果的社会服务职能三方面。
就人才培养竞争力而言,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高等学校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竞争力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高等学校对国内优秀学生的吸引力,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其次是高等学校对国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考核的标准是要看高等学校中来自各洲各国的留学生的人数和留学生所占的比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的竞争力,就是要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衡量的指标主要看高等学校中研究生占在校学生的比例,以及博士生占研究生的比例,由此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就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来看,它体现了高等学校教育对所培养的人才赋予的最大的追加价值,这追加价值集中体现为学生综合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程度上,是衡量高等学校产出的重要的价值量指标。本篇研究报告的研究对象侧重研究型大学以及一些综合性大学和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和学院,它们基本上处于各自所属学科群的前沿,在此基础上研究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力竞争力,考核的主要标准是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总规模以及人才结构两部分。
就科学研究竞争力而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能力竞争力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主要研究领域在国际、国内的研究地位,高等学校所承担的重大科研课题或项目的数量及水平。高等学校科研成果竞争力表现为高等学校取得的重大发明、创造、提出的重要思想,以期实现的重大突破等。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的社会服务职能包括高等学校的技术转让、高等学校所属的高技术企业的收益、高等学校直接承担的横向课题的数目、高等学校拥有的综合中介窗口机构(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ILP)(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等,高等学校的技术转让事务所TLO (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的年收入等。
(五)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战略
1. 建立有效的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发展机制
首先,需要充分提升高等学校基本要素竞争力,就是要努力提升高等学校人力资本竞争力,努力营造好的基础环境。
其次,高等学校需要密切与社会的联系,高等学校在发展中要时刻关注社会的需求变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要紧密联系实际,不断调整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的放矢,从事有水平、有价值的科学研究。
第三,要推动相关教育事业的发展,与高等学校发展形成促进建立良好有效的竞争机制。
第四,建立良好有效的竞争环境,促进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增强。任何一所高等学校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竞争环境来刺激和激励,需要一个竞争群体的相互攀比。
第五,政府支持、市场环境优良是保证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增强的基础。
2.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提升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
首先,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投入-产出”运行机制,在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以有限的资金发展高等学校教育,尤其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投入一产出”运行机制,使用于高等学校教育的每一项资源达到尽可能最优的使用效果。
其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高等学校教育制度改革,建立满足市场要求,独立发展的“政校分离、产权清晰、利益共享、充分自治”的现代高等学校制度,目的是要逐步增强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面向社会、市场依法自主办学,不断满足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第三、要具有充分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分析、洞察能力,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并能够准确判断,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结构,提供多层次、多类型、多种形式的教育服务,满足社会对高等学校教育的需求。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高等学校内部各要素组合的发展和协调,离不开高等学校之间有效而激烈的竞争氛围,离不开相关的教育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社会、经济、科技的协调互动,同时,还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等综合要素的共同作用。
综合看,高等学校竞争力问题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研究项目,通过这样的研究分析,可以为研究高等学校竞争力问题提供基础性的依据和参考,为中国高等学校竞争力的提升献计献策。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学术价值
(一)将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融为一体
本课题系统研究和分析了关于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论,即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理论和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借鉴了人力资本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吸收了效益、效率、规模、质量等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思想和主要研究结论,将所有这些领域的研究特点、主要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运用于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研究中。
(二)突破了现有教育学理论的研究范式,从竞争力角度审视高等学校的发展问题
关于大学发展问题,目前国内外比较流行和认同的教育学理论主要有两个,即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理论和单纯的教育管理学理论。这两个理论在研究大学发展问题时各有特点和侧重,并能很好地解释一些教育现象,但是,在诠释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时会遇到一定问题。
无论是西方教育经济学理论,还是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它们都构成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它们并不能真正反映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内涵。
(三)运用全面详实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手段搭建起高等学校竞争力研究平台
该研究报告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始至终都以大量全面而详实的统计数据和统计研究结论为支撑展开分析和论证。具体包括中国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要素构成分析、各组成要素的多元相关性分析,以及各大要素的因素构成分析、各大要素的影响因素分析等,全部以我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关于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财力资源、基础设施等全面的统计数据为依托,通过大量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并且对每一个统计分析结论进行了严格的统计检验,在此基础上以国外知名大学的实际统计数据作了进一步的比对和验证。
(四)从投入一产出的角度,提出“建立有效的高等学校竞争力发展机制”和“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等发展战略
在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以有限的资金发展高等学校教育,尤其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投入一产出”运行机制,使用于高等学校教育的每一项资源达到尽可能最优的使用效果。
高等学校的产出是高等学校实力的重要表现,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对高等学校产出的研究主要包括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而高等学校的基础环境和高等学校学科发展基础完全是高等学校投入的结果,包括高等学校的人力资本投入、高等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高等学校对教学和科研的投入、高等学校的管理与制度创新等等。建立合理、有效的高等学校“投入一产出”运行机制,就是要将高等学校产出和高等学校投入结合起来,从有效的运行效率的角度来研究高等学校的竞争力发展机制。
(五)本项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创新
本项研究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学理论,尤其是高等教育学理论,使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围扩大到了发展潜力和发展动力、以及集群发展和竞争等内容的研究;二是丰富和发展了竞争力的研究领域和范围,使竞争力的研究突破了管理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并将其核心思想和方法运用于教育学领域,研究主体发生了较大变化。应该说,这样的研究仅是一种尝试和创新,因此还需要深入的挖掘和探讨。
(六)本项研究具有一定方法创新
本项研究的方法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应用竞争力的研究方法来构建高等学校发展的研究框架,包括竞争力的基本内涵、评价原则以及研究体系,强调竞争力的核心和要素构成,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发展;二是应用数量化的研究方法,在充分的数据分析基础上从数理角度搭建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的研究体系,以客观关系和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研究平台。
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理论体系还需要深入挖掘
大学教育本身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同时,竞争力的思想和研究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何依据变化的条件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力分析体系,还需要不断地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目前该研究报告所归纳的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研究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有一些重要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单独的研究,而是融在整个分析体系中研究,例如,大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大学校长的管理理念和大学的软要素分析,包括大学的人事制度改革等内容,还有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制度安排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投资体制改革、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改革等等,在制度变革过程中,大学教育正在和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同时也改变了不少原有的教育模式,因此,中国大学在这样的制度变革中如何调整自我,找准自身竞争力发展的切入点,对于目前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等许多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充实进来。
(二)国内外样本数据还需要进一步开发
该研究报告中主要用到的国外样本数不是很多,国内样本由于数据资料所限主要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样本覆盖面不是很大,还需要不断挖掘和整理,以使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更具代表性和一般性。
(三)对中国大学的研究还需要深入
教育竞争力 篇5
摘要:我国高等工科院校定位不明确,缺乏办学特色,这是影响工科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美国不同层次的工科教育培养目标与培养体系的分析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工程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特色和个性。
关键词:工科毕业生;培养目标,培养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也掀起了一场革命,从原先的“统一分配”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进行的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适应性和竞争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且这种竞争力和适应性将随着市场经济力度的逐步加大,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趋势。因此,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我国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占总数近40%的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探讨 的问题。
一、工科毕业生就业率高的现状不能掩盖竞争力差的事实
在我国,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和支柱,近几年我国工业发展的规模、速度、效益的绝对比重都有大的提高。另外,在人世的背景下,伴随着外资的大量流人,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把自己的制造业基地转移到中国,中国正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在近几年的就业市场上,工科类专业一直需求量较大,就业形势相对较好。相对于文、农类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来说,工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似乎不存在什么忧虑,然而高就业率并不能掩盖我国工程教育的深层危机——工程教育的质量(合格工程师)。据瑞士洛桑管理学院发表的《国际竞争力报告》,2000在世界47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序中,我国R&D人员总数占第4位,然而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却排在47位,2002,我国的研究与开发总人数居世界第2位,是否拥有合格工程师这一指标却排名第49位(最末位),这对拥有三千余万工程技术人才的我国来说,质量问题已是迫在眉睫,用人单位反映,每年三十多万补充进“高级专门人才”大军之中的工科毕业生缺乏特色和个性,无论是重点工科院校还是普通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专业面窄,又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很难满足他们的要求。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已经由规模、数量之争转化为人才的竞争,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识别能力越来越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百般挑剔固然有扩招的影响,使得他们有了更广阔的选择余地等原因之外,更暴露出我国工科毕业生的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二、从中美两国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与就业流向看我国工科毕业生的竞争力
笔者认为,从宏观上讲,要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各高校一定要定位明确,同类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一定要体现特色化,不要盲目地随波逐流。信息时代,既需要攻克高尖技术的研究开发人又需要从事实际操作的应用人才。例如德国的文凭工程师(相当于我国的工科本科毕业生)中,从事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设计与营销,制造、运行与维修等工作的人数分别占文凭工程师总人数的10.25%、56.4%、23.07%、10.25%。并非所有的工科毕业 生都去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既需要研究型的,也需要应用型的。明确这一点,对确立我国不同层次的工科学校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美两国部分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美国的大部分的高校都设有工学院,既有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工科教育(M1T等),又有一般应用型大学的工程教育(克罗拉多大学一Boulder分校等),还有2年制社区大学。各校都根据自己的学术水平,发展定位,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培养目标差异很大,以机械系为例,MIT、MICHIGN、COLORDAR等大学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各异,这三所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分层次的、多样化的。全美工科排名连续15年高居榜首的MIT以培养领袖人才为己任,工科排名处于一般水平的COLORDAR则定位在提高学生在机械领域的职业技巧。而在我国,同类学校培养目标趋同性强,没有各自的特色,不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重点院校与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并无多大差异.肩负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任的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地方院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并无多大差异,两所学校都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最终培养目标
2、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化直接体现在人才培养体系上,从表中可以看出,美国三所高校各具特色,M1T机械系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地体现了以“培养造就男女公民成为工业、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人才”这一点,该院的教育计划强调了解基本的原理,熟悉设计、计算的和分析的方法,开发创造性处理工程问题的技能,同时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变力,使之为终身学习和专业成长作好准备,强调本科生参与研究(UROP),从科研的立项论证、总体方案设计、研究实验工作,到最后的数据分析、科研总结,学生都可以参加。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参加UPOP,该计划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工厂、非赢利性机构或政府机构工作,以发展学生的工程或商业能力。
作为全美一流的工学院,密西根大学机械系提供大量的工程的和非工程领域的选修课,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广泛的拓展,同时又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提供了条件。为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提供了许多机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鼓励学生参加team project,他们认为,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参与不同的团队项目,学生可以深人地获得有价值的技术、管理、组织、人文方面的知识,当学生亲身经历过自己的设计由概念到成品的全过程后,对他们来讲,如何在一个多学科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如何来领导一个团队将是他们最有价值的收获。另外,密西根大学还鼓励学生参加为期八个月的合作教育计划(CO—OP Program),参加CO—OP Program 有许多的好处,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机会进行职业选择(TestDrive),学生面对企业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工作,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把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这种工作经验不仅能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的知识有更深人的了解,而且能对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COLORDA大学工学院的培养体系主要定位在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职业技巧,机械系的学生在经历了八个学期的学习后,为了使学生能够确实掌握那些对机械工程学科有用的基本知 识,掌握并能够应用机械工程领域的一些核心知识,具备设计、操作、分析实验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课程体系以全系统一的固定课程为主,每一学期允许学生有一门人文方面的选修课,在四年级允许学生有两门机械领域的选修课。
我国三所高校的课程体系的构成模块主要由公共基础课、自然科学基础、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四大模块组成,各模块的构成上基本无多大差异,缺乏层次性和特色。以实践教学为例,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本科生拿到学位证书所需修满的198个学分中,实践环节(含军训)占19个学分,占总学分的9.6%,学校提供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有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题训练、课程设计等;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需要修满166个学分方能拿到学位,实践环节(含军训)占了21个学分,占总学分的12.6%,实践的内容包括生产实习、金工实习、机械设计认识实习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的学生实践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共42周。三所高校机械系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实践内容、实践周期没有明显差别。从以上的比较来看,我国三所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基本相似,相似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体现不出重点理工科院校与一般工科院校所培养学生的差别,这既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要,也不能满足人才成长多样性的需要,对学生未来的择业是极为不利的。我国传统教育中,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依据我国教育部制订的统一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体系来制订的,各校基本一致。传统的、计划性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起着误导作用,使得很多学校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体系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由此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个性和特色。目前虽然部分重点大学已经获得了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但由于学校办学方向、目标定位不清晰及传统办学思维定势等方向的惯性影响,我国不同层次学校之间在培养体系上的差异性还没有体现出来。
3、就业流向比较
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择主要依据学校的等级和专业,从2002年美国不同层次的三所学校机械工程系本科生流向与薪金比较可以看出,麻省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往往受聘于一些着名的跨国公司,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大多数毕业生所就职的是企业中的一些有决策权和影响力的关键岗位,密西根大学受聘于跨国公司的毕业生占很大比例,并且有很多学生从事与工程相差甚远的职业,例如法律、艺术等,克罗拉多大学的毕业生则大部分在工程领域从事传统的产品制造、生产、设计等岗位。不同层次学校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的区别、薪资的差别,说明用人单位在选择学生时其实是已经定位了人才需要的规格。我国不同层次的学校之间提供的人才规格撞车,重点工科院校和普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都由相似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动手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重点工科院校的学生与普通工科院校的学生没有太大的差别,由此导致学生定位不明确。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的学生竞争同一个岗位,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招聘的依据往往是学目标定位在传统工程领 域的设计、制造、产品开发,校的名气和专业的对口程度。
三、结论和建议
l、分层次、分类型做好各自的目标定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前提是多样化,多样化的 高等教育要有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各层次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任务,它们培养的毕业生要为社会需要的各种岗位层次服务,因此,各高校要正确定位其承担的培养目标,在各自的层面上办出个性和特色,在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名牌大学的工科培养目标要定位在高水平、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上,以造就学术大师、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具有雄才大略的领袖人才为己任,而普通工科院校则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巧,在了解市场行情、了解本地区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后,科学定位,根据自身特点制订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人才培养体系,办出特色,才能使自己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找准位置。
2、课程体系改革从课程体系看,要合理分配通识教育单元、专业单元、核心课程单元的比重,加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强化专业教学。我国50年代受前苏联影响,学生的知识固然学得很专深,但知识面却极为狭窄,工科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薄弱,对法律、经贸、管理、环保等方面的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狭窄于专业”的现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社会需要的是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管理、会经营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强化专业的同时,应为学生提供更宽泛的课程体系。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研究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只能通过亲身参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联系的、以科技开发和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工程实践来实现。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过程中,既开阔了视野,又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不仅培养了工程意识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开始有了创新意识。本科生参与科研,一个最大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今后选择职业的能力,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学中,更需要能够从事科学研究和高科技开发工作的具有很强创造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因此,要扩大各种设计性实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企业的研发活动和产业化过程,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和社团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学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参考文献
[1]倪明江.创造未来[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307.
[2]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江苏高教,2OOO,(1):6—10.
哈工大高教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为哈工大高教所)由原学校常务副校长李家宝教授倡议,在我校教务处高教研究室的基础上于1985年组建而成,属校直属机构。
高教所下设《科教论坛》编辑部、“哈工大‘海王’高等教育信息情报中心”、按方向设置的研究室、“哈工大发展与改革论坛”工作室及综合办公室。
哈工大高教所成立至今,承担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学科与教育经济的研究生教学工作,出版相关的学术刊物以及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的咨询等工作。
在教育科学研究方面,我所主要的科研方向为: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规划、比较高等工科教育、高等院校管理及评价方法和科技管理。以高等工科教育及管理的比较研究为重点,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自科学技术发展、科学技术政策等大环境中研究工科人才培养问题,并注重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融合与相互借鉴。结合哈工大的传统与特色,我所自成立以来主要以前苏联高等工科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目前除俄罗斯高等教育研究仍然是我所的特色研究方向外,并重点开展美国、日本等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在比较研究方面我所连续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七五”“八五”“九五”“十五”规划课题,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1985年哈工大高教所成立之初,即获准招收第一批“高等工科教育管理与科技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0年被正式批准为“科技与教育管理工程”硕士点(1997年学科调整时,该二级学科被合并,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学科方向)。2000年经批准成为“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学科点。20年来我所培养的研究生已有80余人获得了硕士学位。
我所创办的刊物《科教论坛》(双月刊)是以高等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的高教类综合刊物,创办于1980年,现为全国高等教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常任理事单位。
家庭教育与国际社会竞争力的关系 篇6
关键词:家庭教育;思考力;动手力;创新思维;国家地位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不发展和不进步,就会被淘汰,就不能生存,甚至会走向灭亡。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关键在与这个民族青年人的基本素质和创新力,年轻人基本素质及创新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孩子的思考、合作、动手能力是从家庭开始的,记得小时候听过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小时候笑得多,大的时候哭得多”。长大了才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说白了就是怎样教育孩子的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其实就是家长的自身素质问题,关键是教育孩子的家长有没有学习、提升自身素质。重要的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让民族的“未来们”学会思考,学会合理布局,拥有自信、自尊、以身作则、诚信做人的道理及团结他人的合作精神。
1、目前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华夏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在自然科学领域里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寥寥无几,真正中国人甚至没有几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而德国八千多万人口的国家,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居然占全世界一半以上,而且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历经几年之后,又是世界的经济、军事强国,不清楚这又是为什么?我们在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符号没有一个是用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数学领域、物理学科里的定理、定律很少有国人发现的,不清楚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国家GDP的生产总值“很高”,但人均值却很低——和非洲一些国家差不多,而且百分之六十是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创收,高科技含量低的可怜,国家成为世界级的加工厂,发展速度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造成的原因也不知道又是什么原因?等等诸多原因不知道为什么?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教育体制、机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和原因外,重要原因是家庭基础教育不行。国人的家长们不会甚至不懂得怎样培养孩子的思考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难怪国外有些知名人士说中国的多数父母们别的本事没有,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算是一流的。
2、从做中学习是培养教育孩子成长的核心
如何教育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一点至关重要,关键是家长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告诫我们的“未来们”不能光用眼睛看,耳朵听来学习,这样是永远不会学到真本领的,关键是用“心”去做。唐朝鼎盛时期,日本人派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把中国唐朝时期的好习惯、好做法带回日本,把国民素质教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而我国79年至今,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派出大量留学生、政府官员出国学习、考察百万余人,回国之后,写篇心得,开个经验交流会,完事大吉,但回国之后的效果如何,大家心照不宣,为什么?除了体制、环境、机制原因外,更重要是在他们小时候的父母们没有培养他们如何认真思考和动手学习的能力。大家都只是用眼睛看,耳朵听,漂亮景点拍拍照,真正有用的本事和事物的精髓是永远学不到手的,白白浪费了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美其名曰:交学费了。为什么我们没有人去想、去管,或者想了,也没有人去做、去改变,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知道也没人去管,且不作为。其实大家都忽视一个浅显的道理,从做中学最关键、是核心。
3、家长自身的素质影响孩子的未来
无论一个孩子的家庭生存坏境如何,当好父母最基本的要给孩子两样东西,一个是根(即安全感);二是翅膀(即自由)。钱学森临终前给温总理写的信件中指出中国缺少教育大家,整个社会都在浮躁,做事情前不充分准备,事中不纠偏,事后不检讨责任。要从小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先收集信息,不能用拍脑门想问题,拍胸脯打保证,拍大腿后悔的事情。否则,我们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们”迟早会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将面临(德国宝宝、美国宝宝、日本宝宝等等)与其它国家宝宝竞争,我们的宝宝准备好了吗?如果不是,那将是民族的灾难和悲哀。也难怪中国现在的大学生就如同乒乓球厂生产的乒乓球一样,出校门都一样,环境在差点,现在只有“拼爹”、看老子的社会关系,真让人心痛。孩子成长是离不开家长的培养、教育。孩子的未来,家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长的素质决定孩子的基本素质,决定孩子未来的竞争力,决定孩子未来的人生。更决定国家的兴衰和成败。所以家庭教育,应从改变自我开始。
我们现在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为人父母者,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国家的希望、人类的希望,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孩子是家庭和整个民族的未来,家教是否科学直接关系着其长大后在企业、政府机关的表现力和竞争力,所以,家教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其次,父母们公平、公正、以身作则更是孩子无形的榜样,父母专心做事,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让孩子懂得专心读书是不专心读书的几倍,懂得思考力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只有这样,才是整个民族的希望。
教育竞争力 篇7
一、高职教育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职业教育经历了:1949-1952年的接管改造与整顿时期, 1953-1965年的调整发展时期, 1966-1972年的劫难时期, 1972-1976年的恢复发展时期, 1976-1992年的大发展时期, 1992—现在的面向市场经济重要改革发展时期。
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时期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 建立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 打通从中职、高职、职业本科到专业硕士的上升通道,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 其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更多的“人才红利”, 为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储备更多的生力军。
加快高职教育发展, 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其首要任务增强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增强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依法治教。但高职教育的一些现状不得不让人深思。
(一) 管理体制不健全
根据国家规定, 高职院校应实行行政上归市政府、行业 (部门) 领导, 业务上归省教育厅指导的管理模式。但在实际运作中高职院校特别是市属院校行政归属不明确, 有的市政府直接领导, 有的沿用以往的模式归市教育局领导, 还有的由市政府代管, 甚至少数院校上级政府已发文批准成立却仍然是学校筹建时的领导小组管理等。这些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不规范, 导致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与办学单位的职责、权限在实际运作中不清晰。因设置机构、人员编制得不到批准, 内设机构不能按高校标准建立, 严重影响人才引进、管理、建设与发展。
(二)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近几年, 经过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高职院校的共同努力, 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同整个高职教育发展相比仍存在着: (1) 数量不足, 观念落后。高职院校的教师人数明显不足, 面对新形势多数教师观念落后, 知识老化, 教育方法、教学手段陈旧。 (2) 学历层次偏低。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普遍偏低, 很难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3) 结构不合理, 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匮乏, 基础课教师偏多, 专业课教师不足。 (4) 补充渠道不畅。高职院校师资补充主要来源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 他们理论知识丰富, 成长起来需要时间;企业优秀人才进事业单位严格受控。 (5) 职务评聘需规范。高职教师职务评定标准参照普通高校教师系列, 过分强调科研、论文, 使他们失去了自身应具有实践能力强的特色。
(三) 专业设置课程契合度低
中高职对接的基础在于专业的对口衔接, 这就决定着中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上的衔接, 其中,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对接的核心。理论上来讲, 高职教育应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础上, 按照对口专业设置课程, 做到“专业有所对口、课程有所对应、内容有所区分、知识与技能由浅入深”。但是, 目前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课程结构错位、专业课内容重复、文化基础课脱节、教育资源浪费;各自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 确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实践安排。
二、高职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处于一种低水平、规模小、发展不平衡的粗放阶段,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高职教育体系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
我国学科学位领域以及师范教育领域,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 在学科上是层次关系:处在一级学科普通教育 (学) 之下的二级学科的从属位置。职业教育处于二级学科的从属位置, 其社会地位低下, 其内在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这种处境必然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处于现在的低端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的学科理论支撑, 缺乏一个支撑其自身发展的学科平台。
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普通教育所涉及的领域:“教育—学校—学习”外, 还具有“职业—企业—工作”领域。换句话说, 职业教育所涉及的领域是普通教育的一倍, 而我们的视野只局限在它是从属于普通教育的二级学科。认识上不到位, 其效果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大打折扣, 其发展缓慢甚至地位低下是符合逻辑的, 管理体制上的不健全是必然的。
(二) 教育层次价值取向的社会共识根深蒂固
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一直以来被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 甚至政府视为“次等教育”。政府注重考上了多少名校学生, 考上了多少重本学生, 家长和社会也不例外。这种教育层次价值取向共识 (优秀学生都去读普高) 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说是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漠视。
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 也存在诸多不和谐的因素。高职院校不愿多招收中职学生, 因为高职院校认为“中职生源素质较低、难以管理”;中职学校认为读高职意义不大, 因为很多课程是重合的;而用人单位对本科学历学生与高职学历学生的现实反应差距很大。
(三) 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准入制度较弱
我国的国家职业标准由于缺乏行业协会、企业的参与, 制定的程序简单, 职业分类不合理, 难以全面指导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技能型岗位应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 并指导行业协会规范本行业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和技能等级薪酬参考标准, 建立技能等级与学术研究等级相对应的资格聘用制度。
为了解决些问题, 迫切需要我国加快制订支持性的政策与法规, 对其加以规范和指导。
三、依法治教:增强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
要破解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一个有效途径是从依法治教的高度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体制和机制问题, 用法律手段保证高职教育健康发展。
(一) 高职教育中依法治教的内涵
高职教育中的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关依照职业教育的法律规定, 在其职权范围内从事有关职业教育的治理活动, 以及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及其他职业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公民依照职业教育的法律规定, 从事职业办学活动、职业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他有关职业教育的活动。其活动一般包括职业教育立法、职业教育法律的宣传普及、职业教育行政执法、职业教育司法、职业教育法制监督以及职业教育法律遵守、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和研究等。其主体包括各级人民政府 (即各级行政机关)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法院和检察院,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级政府的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法律法规授权或国家机关委托的范围内从事特定的职业教育执法活动的有关机构;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及其他职业教育机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
高职教育中依法治教的范围有:职业学校及其他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活动, 高职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 高职学生及其他受教育者参与教育教学的活动;国家机关有关高职教育的管理活动, 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还包括职业教育经费拨款、举办高职校企合作、捐资助学等有关教育的活动。
高职教育中依法治教的依据除了《教育法》、《教师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护法》之外, 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这部法律对我国职业教育走上依法治教、开创职业教育新局面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 依法治教的必要性
1. 适应全球现代竞争的需要
正因为我国处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时期, 同时, 经济一体化趋势及科技日新月异, 全球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 实际上是科技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 劳动者素质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竞争。不重视职业教育、不发展职业教育, 劳动者素质难以提高, 经济就不能转型、升级, 不能实现跨越发展。
2. 依法治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力保证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职业新人, 以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为宗旨, 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要保证职业教育方针和一系列改革决策的贯彻落实, 需要全党全社会以及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 尽快形成依法治教的宏观环境, 以法制手段巩固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 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 保障职业教育的实施。
3. 解决职业教育的困难和问题的需要
近20年来, 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落实;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职业院校的教师待遇偏低;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较差等。尤其是今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强调加快发展高职教育, 一批专升本的院校即将转型高职教育, 如何规范好已办的高职院校和将办的高职本科院校, 唯一的途径就是依法治教。
(三) 建构依法治教的高职教育
1. 借鉴国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规范化、完善化都得益于职业教育立法。
德国1969年颁布《职业教育法》;1981年颁布《职业教育促进法》, 1986年又进行了修订;1991年颁布了《联邦德国职业学校总协定》。
法国于1963年和1966年两次制定《职业训练法》, 并与1967年作了补充修正, 1971年又公布新的《职业训练法》, 1984年颁布新的《职业继续教育法》。这些法案不仅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而且具体规定规章制度和经费补助的办法。1989年的《教育方针法》规定大力发展各级义务类职业教育, 满足社会需求, 方便学生就业。
美国早在1862年就通过《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赠与各州一定的土地以维持或支持至少一所学院, 该学院的主要目的是教授与农业及机械艺术有关的课程;1958年9月的《国防教育法》中提出了职业教育和训练的计划, 为蓬勃发展的战后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1963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 1984年的柏金斯法案Ⅰ (职业教育法案) 开启了美国全民职业教育的大门;为促进高中后职业教育的发展, 联邦政府于1990年通过了柏金斯法案Ⅱ (职业教育与应用科技法案) , 1998年通过了柏金斯法案Ⅲ (职业与技术教育法案) 。这些法案都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而日本1951年公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 对职业教育实行国库补助;1957年制订《新长期经济计划》, 把振兴科学技术教育作为重要国策之一;1969年通过的《日本职业训练法》, 对职业训练计划、训练内容、技能鉴定、经费补偿等作了具体规定。
2. 加快修订及完善我国高职教育相关法律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职业教育逐步走向法制化。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确立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和社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开始, 经过1991年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1994和1995年相继颁发的《劳动法》和《职业法》, 到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获得了法律依据和保证。
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 但是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 差距太远。首先, 德法美日的高职教育的专门法律时间普遍比我国早。《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1996年颁布, 而德法美日的高职教育的专门法律基本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颁布, 整整比我们早了30年。其次, 德法美日的高职教育的专门法律完善及操作性强。比如, 美国早在1862年就通过《莫雷尔法案》规定联邦赠与各州一定的土地以维持或支持至少一所学院, 而我国基本上是学院靠自己买地修建, 这种负担可想而知, 尤其是刚刚成立的高职院校。又如, 日本1951年公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 对职业教育实行国库补助, 对比我国的实际情况, 两者差距太大, 我国高职院校要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的经验, 规定国土资源部赠与各省市一定的土地以维持或支持至少一所学院, 以及职业教育实行国库补助等, 减轻高职院校的负担, 切实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我国现行的高职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多为目标性和原则性, 具体操作性欠缺, 滞后性严重, 相关配套法规缺失, 致使很多涉及高职发展的实质问题都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从落实。比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投资体制、职教科研等方面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建议国家尽快修订职业教育法, 以满足新时期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修订时注重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动向, 做好土地及资金方面的帮扶, 尤其是需要赋予高职教育体系独立的学科地位, 需要国家从政策上支持国家职业标准与就业准入制度的对接。
现在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首当其冲的是政府要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立法工作, 加强高职教育法律法规的立法规划, 做好高职教育的立法顶层设计, 增加立法投入, 及时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同时, 各职业院校在依法办学的同时, 也要积极总结办学经验, 发现问题, 不断进行调研, 开展高职立法的研究, 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立法的经验, 协助政府不断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3. 运用立法充分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正如鲁昕部长说职业教育中企业不来气, 一切都没希望。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龙头, 国家除了及时修改《职业教育法》, 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 邀请企业界的行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尽快制定出《校企合作促进法》, 吸引企业强势加入。为了吸引企业加入, 《校企合作促进法》要对参与高职教育的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 如实行减免税制度等, 并加强行业指导, 推进产教结合;引导校企合作步入正轨, 激发方方面面的活力, 方能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比如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 以及加快高职教育走向国际化。
4. 增强法治意识, 严格依法治教
为了切实加快高职教育的发展, 真正做到依法治教。首先, 要加强高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 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各级政府能否按照有关法律要求关心高职教育, 真正落实高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依法治教的关键, 政教校企都要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增强法律观念, 努力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共同创造一个依法治教的良好环境, 为学校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为真正实现依法治教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走上法治化的轨道。
教育竞争力 篇8
新东方知识管理中心主任刘鹍女士表示: “新东方深刻认识到, 在教育这个知识密集型行业, 保有高知识型人群正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基于IBM ECM强大的内容管理能力, 新东方得以建设并不断拓展这一行业领先的知识管理平台, 通过凝聚每个个人的智慧构建企业实力, 再以此助力所有新东方人的长足发展。”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企业内容管理总经理顾世山先生表示: “每个资产的背后都会有大量非结构化数据, 这也彰显了知识密集型行业对知识管理的迫切需求。新东方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成功实践为中国的教育行业、 甚至是更广范围的产业同仁树立了信心。”
行业挑战加剧新东方提出新思考
当前, 整个教育培训行业正面临不断加剧的挑战: 随着教育培训机构不断增多、教育模式更加多元化; 同时, 作为知识密集型行业, 业务的扩张和发展带来了激增数据, 令知识整合和资源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提升教育电视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篇9
1 完善教育电视的政策与法律保障
首先,政府应该在政策层面完善对教育电视媒体的导向作用,创造一个让教育电视有序发展的环境。这些政策可以包括的内容有加大对教育电视重要性的认识,在财政补贴上向教育电视倾斜,把教育电视媒体从市场化的路径上拉回来,回归本源的职能和属性;鼓励、吸纳民间资本进入教育电视,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针对教育电视媒体,建立一套有别于综合电视频道的,以社会效益考评为核心的教育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等。
其次,政府应该创设良好的法制环境,为教育电视的发展保驾护航。目前,规范广播电视领域的主要是《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但条例无法起到法律的规范作用。有关部门已经将《广播电视法》的制定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其中应该有专门对教育电视做出相关的规范,让教育电视的公益性质、经营行为、内容生产都有法可依,使教育电视能够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良性前行。
2 明确教育电视的专业化发展之路
首先,要打造专业化品牌。电视媒体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至今,“内容为王”在业内达成共识。教育频道第一要着力打造教育电视节目品牌,品牌的价值大小是电视频道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立足的砝码。第二还要积极开展线下活动。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打造的“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在全国产生的巨大影响来看,教育频道在鲜明的教育特征和强大的教育资源背景下,完全可以开拓出自己的品牌活动,并从中收获丰富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其次,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有人开玩笑说:教育电视台是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教育基地。教育电视媒体因体制问题长久以来形成的人事制度死板、竞争机制薄弱、绩效考核不完善等问题,使教育电视媒体的人才队伍出现了人才被培养出来就流失,外部优秀人才又不会进入的尴尬现象。所以,教育电视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改革人事管理制度,用打破等级限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定奖惩机制等方法广纳人才、培养人才,形成知人善用的机制。
最后,要开展专业化经营。教育电视媒体要想提升竞争力,资金是最大保障。必须在政府扶持和广告收入之外,开辟更多的稳定的收入渠道。例如,江苏教育频道依托自身在教育领域所拥有的名师优势,开办的江苏广电教育培训中心,在少儿艺术教育领域开辟了一块不小的市场;依托《家有儿女》等电视节目集聚社会家庭资源,所开发的海外修学旅行、假期特色夏令营等项目有声有色;依托频道在教育市场的公信力与广电在播音主持方面的资源优势,建立的“未来金话筒”主持新秀赛、“未来之星”少儿才艺大赛等品牌活动也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和回报。
3 突出教育电视的公益性服务特征
首先,可以依托政策,将教育电视纳入公共服务范畴。教育电视在我国是仅有的公共电视,应该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负责埋单,也应该被政府纳入公共服务机构的范畴。江苏教育电视台在1997年创台时,该台的全省覆盖工作就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列入了当年度“为民办实事”的20件实事之一,由此可见政府对教育电视公共服务的定位。但现在的普遍情况是教育电视的公益属性越来越弱。政府应该真正拿出将教育电视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将其视作“公共产品”的决心,从政策上明确教育电视的公益性,加大对教育电视的投入,拓展教育电视的发展空间,真正把教育电视媒体打造成全公益的电视平台,成为公众心中的“最满意电视课堂”。
其次,可以挖掘潜力,创新教育电视的属性定位。随着新技术的普及应用,教育电视作为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其功能逐渐落后,在这样的形势下,教育电视媒体应当创新思维:通过宣传阵地的职能,成为党和政府在教育战线的喉舌,成为教育部门与公众沟通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通过“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发挥电视声画一体的视听优势,制作积极向上的电视产品,成为浮躁喧嚣传媒业中的一方“突出青少年服务全社会”电视净土。
4 建立教育电视的科学化评价体系
在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中,目前绝大多数媒体衡量节目好坏的指标都是收视率。对教育电视媒体而言,在这种评价体系之下,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追求收视率,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空间;但一味追求收视率,又偏离了教育电视公益的属性。因此,教育电视亟待需要一套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
在西方公共电视领域,近年来一种新的评价标准浮出水面,那就是用户满意度。国外公共媒体通过在观众中对节目质量满意程度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节目定质研究。“满意度指数”偏重于节目整体素质的衡量,而“收视率”更偏向节目的普及率和观众数量的衡量。
在我国的教育电视媒体中,“专家评审”也是节目质量评估的常用指标。例如,江苏教育频道每周对自办节目进行专家打分,来自江苏广电总台节目研发中心的专家和频道拥有20年以上节目一线经验的专家联合组成专家团,打分的标准分为策划能力、画面质量、主持表现及推广效果等。评估的结果与节目组的薪酬直接挂钩,奖优罚劣,连续三周垫底的节目实行末位淘汰。这样的评价方式也是符合我国教育电视媒体特色的有益探索。
因此,引入“满意度评价”与“专家评审”,与收视率形成互补,科学地分布各项指标的权重,并逐渐转变广告商的观念,让广告商开始接受分众化传媒形势下的更加精准化地投放。这样“三位一体”的教育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的构建,对完善教育电视科学健康发展的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5 推进教育电视的全媒体融合发展
新传媒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涌现并飞速发展,受众接收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改变,电视节目的接收方式在经历由“电视屏幕”一“电脑屏幕”一“手机屏幕”的变化,收视习惯也由“定时定点”到“不定时回看”到“随时随地,想看就看”不断更迭。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电视媒体必须调整策略、创新思维来迎接无法回避的挑战,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新媒体融合。
2015年,江苏教育频道首次自主研发的两款游戏《拼词泡泡龙》《国防教育竞赛》在第二届中国应用游戏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最佳益智教育游戏奖。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借助教育类游戏教育性和娱乐性并重的特点,寓教于乐,可以让教育电视媒体在新媒体产业经营上找到新的增长点。同时,该频道的节目全部通过江苏网络电视台与“乐享电视”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了实时直播与点播,电视节目转瞬即逝、线性传播不足的劣势得到了很好地弥补。在学习型社会的征途上,互联网时效快、容量大、覆盖广的优点可以为教育电视发掘自身个性化教育文化服务打造一个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为教育电视开辟新的增长点创造条件。
6 结语
现在的电视媒介,传播渠道多样、电视频道过剩,教育电视存在和发展的理由就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人民对教育的需求上。只要紧扣“教育”二字做文章,教育电视就大有市场、大有可为。只要坚定不移走在公益服务这条宽广的道路上,教育电视就一定能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电视媒体。
参考文献
[1]白传之.中国教育电视媒体发展调查报告[J].青年记者,2013(21).
[2]王哲平.中国教育电视:历史、现状与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刘存宽.论教育电视属性与发展道路[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5).
[4]黄海光.内容为王时代的应对路径[J].传媒观察,2006(8).
刍议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教育与市场结合
1 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高等职业教育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具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1990年, 由美国管理专家C.K.Prahalad和Gary Hamel提出。它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 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并据此获得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这一理念引入中国后, 引起了中国企业界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审视和反思。而中国的教育界也应该把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放到首位。如果把学校比喻为一个企业, 专业设置为原料加工工序, 教师是每道生产环节中的技术员, 而学生则是企业的最终产品, 这些产品的 (学生) 质量、品种、新颖性等各个方面是否被市场认可, 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是否具有生命力——“核心竞争力”。
以往的学校忽视了与社会的沟通和结合, 缺乏对社会环境和学校自身环境的动态监测调控, 对专业设置的预见性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直接导致学生这种产品在经过几年的加工后却无用武之地, 出现了“不要工资求职碰壁”的现象。学校教育体系犹如“盲人摸象”是盲目的, 认识社会的角度是带有主观臆断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的, 不少高等院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和规划, 存在随意性。有的高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 致使学生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毕业生产出与社会需求不成比例, 供给远大于需求。有的学校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 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造成培养的毕业生由于专业构成与市场需求错位, 矛盾更加突出。走产业化道路, 面向市场办学, 优化课程结构, 调整专业设置, 改革教学方法, 更新考核评价方法, 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 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使毕业生在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是目前摆在高等职业教育面前的首要问题。
高等教育只有依托企业, 有效地与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才能办出特色, 才能被社会所认同。
3 教育与市场结合的有效手段
教育教学, 古人称其为“传道、授业、解惑也”。它所推崇的是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对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如何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更好地适应社会及未来自身生存发展的需求, 是每一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3.1 教学手段的优化提出已经很多年了, 教学方式的优化也是需要关注的
教学方式优化的实质就是教学过程的改革, 他要求教师通过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 有目的地选择和实施最佳的教学方案, 争取在规定的时间内和现有的条件下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实施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其根本目的是要给学生创造条件, 让教学过程走出课堂,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在自发的对新知识产生兴趣的过程中完成学习。
3.2 让网络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利工具
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他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对所有学习中存在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加以解答, 在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 课堂、实验室和学校实习基地只是研究性学习的场所, 通过网上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科技文章、科技制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的学习和自学服务, 使学生能够在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时, 多了一种自由支配自主学习的途径, 也为他们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提供了一种解决具体问题的手段。
3.3 与社会的接触是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
课堂学习的知识和内容是相对静止的, 社会科技的进步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的。与社会和企业同步发展是现代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和改革的重点方向。走进企业去直接感受企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要、走进展会去直接感受国内外高新技术的发展、走进人才市场去直接感受竞争给人才市场所注入的活力从而提高他们在电子类实践中培养自身能力的积极性。到企业中去实习、到高新技术展会去学习, 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能给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帮助。
结论
教育竞争力 篇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技术密集型、服务型的国营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其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拥有一支技术精良、竭诚服务的职工队伍,重视人才智能的开发和员工创造性的发挥,是企业的重要任务。因此,电力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就是加大职工培训力度,以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为内容,把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将职工素质转化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经济行为能力。
一、注重企业员工内部协调,实现规范化管理
抓好学员教育培训工作不只是承担学员教育管理任务的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中心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在对学员的教育管理中,要充分了解学员的实际需求,树立全中心一盘棋的思想,全员参与,各负其责。注重调研,加强沟通,其中包括与学员的沟通、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及与上级主管部室的沟通。通过沟通,可以充分掌握学员的期望与要求,有针对性地策划教育管理工作。对学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对无法满足的需求,通过沟通得到学员的谅解,从而确保教育管理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教育管理工作流程,明确职责,规范管理,确保教育管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针对学员所追求的培训实效及培训服务,为每个培训班配备一名管理班主任和一名生活班主任。明确管理班主任负责培训师资联系与接待、培训教学监控与教学质量评估、培训学员的考勤及管理、信息反馈与绩效测评、考试考核等内容。生活班主任负责学员食宿安排、后勤服务、班级活动策划组织等。同时,从接到开班通知到培训结束,各个环节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规程规范,形成培训学员教育管理的闭环,从而保证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二、要正确理解竞赛目的,充分挖掘竞赛内涵
以赛促训是省公司举办竞赛的目的,通过检验现场培训竞赛和员工的作风训练,查找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及时整改才是竞赛的真正目的。在竞赛过程中,不断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提高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实现员工素质的整体提高。此前我们对员工培训竞赛的内涵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只是要参赛队员在竞赛内容上熟练,而忽略了员工整体能力的提高,因此出现了竞赛过程中员工思维机械,作业紧张不能举一反三,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任务的教训。在今后的培训竞赛工作中克服“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错误思想,扎扎实实在练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会,在会中知,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执行能力,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三、要坚持竞赛的正确方向,认真把握竞赛重点
省公司2010年培训竞赛有两个重点。一是技能技术,二是思想作风。湘西局在培训竞赛过程中,重点抓好了技能技术的演练工作,而对员工的思想作风有所松懈,体现在赛场上就是竞赛的工作流程随意性较大,经常出现比赛项目的漏失,剔除员工的比赛紧张因素,就是平时培训工作中落实标准化管理力度不够,没有按照要求固化管理流程,固化员工行为,没有做到每一个专业、每一个岗位都按照相应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来进行。因此在今后的培训竞赛工作中,我们一定不能在忽视员工思想作风建设,必须认真抓好军事化训练,提高员工的执行力。通过军事化训练,提高员工遵章守纪的职业操守以及按部就班合理科学的标准化作业能力。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技术本领,固化了员工作业行为,员工在作业过程中才能够把作业完成的顺顺利利像行云流水,才能够有资格充分享受比赛带来的满足和乐趣。
四、重视舆论宣传,创建品牌管理
品牌管理就是协调众人之口,从众口异辞到异口同声的管理。教培中心是电力企业的培训基地,员工培训是教培中心的核心业务,对学员的教育管理是培训工作的核心环节。对学员教育管理方面,我们做了很多事情,但没有树立起教培中心的培训品牌,没有建立起学员教育管理品牌。我们要充分运用视觉冲击力、听觉感染力、触觉激活力、嗅觉渗透力和味觉纯粹力等各种渠道,加强对培训工作和培训管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建立品牌管理形象。例如将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问取得的优异成绩、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以及感人事迹等及时宣传报道,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送培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这可以激励学员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育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准则,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主人翁责任感,营造比、学、赶、超的争先创优氛围。可以通过舆论宣传,营造教培中心和谐的培训环境和氛围,树立培训品牌,建立教培中心在电力企业的不可撼动的地位。还可以建立起教培中心、企业主管部室、送培单位“三位一体”共同管理培训学员的监督、管理和考核机制。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前提和保证。教育培训中心应当按照员工教育培训注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升的实际需求,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积极引进具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二是以专题讲座形式为重点,着力引进先进的教育培训管理理念,结合行业教育培训的特点,组织专职教师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实践能力培训,掌握分析处理现场设备技术故障的技能,切实提高教师的职教能力;三是加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管理人员的培训,将优秀的教师、管理人员送到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考察学习,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四是建立不同层次的教学交流制度,定期组织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探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六、完善激励机制,切實提高培训教师和受培学员的积极性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职工的潜在能量激发出来,使其能够自觉的、主动地工作和学习。把“要我学”通过某种激励手段转变为“我要学”,把“要我教”转化为“我要教”。激励手段最有效的方法是管理体制的变化。就培训教师方面而言:一是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历进修,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申报高一级职称评定,对获得高一级学位或职称的人员进行奖励。二是培训教师的授课津贴按照职称分为初、中、副高、正高四个等级,在学员对教师授课质量的综合评价进行打分后进行等级评定。以学期评定为一个时段,按等级分别给予不同的授课津贴补助。三是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对每一个职称等级的教师被连续2次评为三等奖的,降一个职称等级给予授课津贴补助,对连续2次评为一等奖的,提升一个职称等级给予授课津贴补助,并在送出考察学习,职称晋升方面优先考虑,教师的评定情况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就受培学员而言:因学历、背景、个性不同而有不同的主导需求,但其大多数都渴求在校培训期间能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得到提升;都渴望在校培训期间的表现能得到学校、企业和工作单位的认可和表扬。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通过评先推优,激励学员争先创优;二是通过建立奖学金制度,激励学员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三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如按综合成绩排序选择分配单位或上岗岗级等,激励学员的培训工作激情。
七、结束语
总之,培训教育是联系个人进步与企业发展的纽带,它决定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电力企业在教育工作中应狠抓员工培训、积极倡导全员培训、全面培训、全过程培训。不能只把培训当作一种简单的投资,而更应结合员工各自的职业生涯设计,有计划地为员工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使员工真正掌握职业生涯设计的知识与技能,帮助员工实现其人生价值,真正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2]关虹.关于电力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探讨2008 。
教育竞争力 篇12
“伦理”就是指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需要遵循的准则、原则和规定[1]。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获得合理报酬,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工作。职业伦理就是工作伦理,具有行业适用性和伦理规范特殊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稳定和连续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传承。职场指的是工作或任职的场所。这个“场所”不是指楼房建筑或办公室,而是指在工作中共事的人组成的组织,包括领导、同事等,这个组织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职场伦理就是指导、调整组织内部人事关系必须遵守的礼仪、守则与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职场中人际关系的互动及职场社会责任的承担,如勇于接受任务和承担责任,尊重领导、服从上级,与同事精诚合作、同舟共济;在工作中既要保护自己,又不伤害他人,学会选择或适应环境等。
职场伦理不同于职业伦理,职业伦理因职业不同,其伦理规范亦不同,上文已经谈过,不再赘述;职场伦理不论从业人员从事何种职业,其工作组织都包括领导和同事,都要协调、处理组织内部人事关系,都要遵守相同的礼仪、守则与道德规范,只不过不同职场面对的领导和同事是不同个体而已。职场伦理也不同于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成文的行为规范,而职场伦理是不成文的规范。职场伦理规范既包括明规则,又暗含潜规则。法律规范是硬性、确定的,职场伦理是软性、弹性的,只有把握职场伦理尺度,才能提高职场竞争能力。
二、两个“伦理”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
1. 规范求职心理,避免伦理缺失行为,提高就业信誉。
对绥化学院2006级、2007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够遵守职业伦理、职场伦理,表现为理性择业、诚信就业。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违背职业伦理、职场伦理的现象,即弄虚作假、诚信缺失。这些大学毕业生职业伦理、职场伦理缺失、道德失范的恶果已经显现出来:小至造成个人信誉不良,影响再次就业;大至影响高校在社会和企业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近至影响本校本专业同届、下届学生的就业信誉,远至增加整个大学毕业生队伍的就业困难。
有鉴于此,加强大学生职业伦理、职场伦理教育十分必要,这有助于学生在就业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企业用人的具体标准、职场形势和职场岗位的新变化;有助于学生认清自我,确定个人价值和职业坐标,实现从学校到职场的转换;有助于学生将讲诚信、守协议的良好品质内化为自身信念,并根据就业形势自我修正就业目标,提升在职场中的良好信誉,增加就业成功的机会。
2. 掌握企业伦理规范,提高面试成功几率。
“把伦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现代经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一些明智的企业家之所以对伦理道德给予特别的重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伦理道德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可以给企业带来长期效益,可以促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2]。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常常有意无意地设计一些反映求职者职业伦理素养的问题,有意设计的问题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职业道德面试题,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职业伦理课程,尤其是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伦理课程,回答下来往往难得高分。因为这些问题常常涉及工作热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无意设计的问题诸如在应聘者进入应聘室的途中设置障碍物,考察应聘者生活习惯、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
高校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知晓乃至掌握企业伦理规范,熟悉企业对人才的伦理道德要求,使学生在求职面试中不但展示出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而且表现出较高的职业伦理、职场伦理素养,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3. 把握职业伦理、职场伦理水准,促进职业生涯长足发展。
企业员工职业成长轨迹一般为从“优秀员工”到“基层经理”,再到“中层管理者”“业务部门经理”,再到“集团领航人”直至“企业总裁”[3]。众多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的成长轨迹表明,成功人士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工作技能和经验,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伦理品质和职场伦理水准。具体表现为企业的一切工作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需要,同时还应具有敬业精神,善于为人处世,具备合作意识等品质。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还特别强调情商在事业成功中的作用,他计算专业技能、智商和情商分别对出色绩效的贡献率,发现情商的贡献率至少是其他两项因素的两倍。在公司中的职位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重要。如果将身居高位的业绩明星与业绩平庸者相比就可以发现,他们的业绩差异有将近90%源于情商因素,而不是认知能力[3]。实践证明,人们情商的提高源自良好的职场道德修养以及由此所营造的良好工作氛围。
目前,高等教育的重心已经从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向专业技能的培养,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本科院校,都加强实践实训课程,这是可喜可贺的教学改革。但是,这种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改革忽略一个职业人成长发展的重要内容,即职场能力和职场伦理素质的培养。对于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而言,社会经验的不足和生存环境的变化使他们难以适应复杂的职场环境。面对工作的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往往无所适从。只有通过职业伦理、职场伦理教育,进行有关职业伦理、职场伦理培训,他们才能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学会人际沟通技巧,把握职场伦理水准,从而在职场竞争中如鱼得水,不断进步,实现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三、高校两个“伦理”教育的实现途径
1. 提高思想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伦理、职场伦理观。
大学生对职业伦理和职场伦理知识的匮乏,源自大学生对其认识不足,也源自高校将大学生的伦理教育置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造成内容不具体、针对性不强。表现为各专业学生学习具有共性的伦理道德规范,没有专业特点和职业特征,学生感受不深,形成伦理教育可有可无的观念。实践证明,良好的职业伦理观和职场伦理观,让大学毕业生终身受益。那么,怎样培育大学生良好的职业伦理观和职场伦理观?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认识上高度重视职业伦理、职场伦理,明白良好的伦理规范和行为表现可以为其求职就业带来众多的机会,为其职场发展带来广阔的空间;二是要将职业伦理和职场伦理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剥离出来,结合专业,独立成课,将大学毕业生职业伦理、职场伦理规范教育作为求职就业前的必修课。
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两个“伦理”教育的实效性。
建议高校改革课程体系,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专业伦理教育课,使职业伦理、职场伦理教育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通识教育中分离出来,融入到整个专业的素质培养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伦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内容可涉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规章制度、社会责任、岗位要求。让学生做到忠诚可靠、尽心尽力,服务企业和社会;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明白敬业与成就事业的关系,如何面对失败挫折与加强意志锻炼,怎样通过终身学习来促进业务进步,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学会处理职场伦理之人际关系,礼貌待人、善于合作等[5]。
3. 实施有效教学,实现两个“伦理”教育的知行统一。
自古以来,伦理道德教育教学一向难以操作,教学效果难以量化打分。为此,两个“伦理”教育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职业伦理、职场伦理牵涉到道德判断的议题较多,因此,教学中使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效果比较好。通过道德两难题材的讨论,改变学生道德认知结构,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层次,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案例分析法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之后,让他们分析典型的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做到“事论结合”,使其感受到企业的道德责任,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使用角色扮演法,由学生分别扮演企业招聘人员和求职者,进行实际演练,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企业对求职者伦理素养的要求与期待。让学生在接受两个“伦理”校内教育之后,到企业、社会参加实习和实训,并写出两个“伦理”体验报告,也是实现两个“伦理”教育知行统一的有效方法。
摘要: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差的主要原因是职业伦理和职场伦理的缺失。这两个“伦理”的教育对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促进职业生涯长足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实现两个“伦理”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施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伦理,职场伦理,就业竞争力,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曹照洁.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研究的新视角:职场伦理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
[2]赵晓玲,等.营销从业人员伦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4][美]丹尼尔·戈尔曼.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管理者,突破企业成长的瓶颈[J].哈佛商业评论,2011(4).
【教育竞争力】推荐阅读:
高职教育核心竞争力09-10
提高网络教育竞争力09-21
思想政治教育与普通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研究05-08
机关干部教育培训班开班式主持词与机关干部竞争上岗演讲稿08-21
提高竞争力08-29
隐性竞争力07-19
融资竞争力05-15
资本竞争力05-20
竞争力指标05-26
旅游竞争力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