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因子

2024-09-27

限制性因子(共5篇)

限制性因子 篇1

1 引言

目前世界上主要林业国家对森林功能性分类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将森林分为生产林和非生产林或是将森林分为生产林、非生产林和多用途利用林。我国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 商品林下分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生态公益林下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对应不同经营利用方式, 反映我国林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复杂性。生态公益林是在森林资源分类经营为林业经营基本思想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公益性和社会性是其根本特征。相应在利用上也衍生两个特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即没有理由排除他人消费这些商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公益林还具有一定的商品特征, 需要经营主体进行投资, 并有收益要求,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 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分散, 相当一部分集体林业被区划界定为生态公益林, 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限制, 所有者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收益;同时生态公益林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等公益功能, 并且后者远远大于前者。目前我国主要采取国家补偿的方法, 弥补经营者这部分损失, 同时聘请一定数量的护林员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管护, 确保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持续稳定发展下去。

2 湾里区生态经济概况

2.1 湾里区林业概况

湾里区位于南昌西郊西山山脉中段, 距市区18km, 东南邻新建县, 西毗安义县, 北接永修县。全区总面积251km2, 约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3.2%, 在全市有林县区国土面积最小全区总人口万人辖个街道、3个镇、1个乡, 11个社区 (居委会) 、37个行政村。主要河流有锦江、赣江尾闾和修水支流潦河。湾里区属亚热带季风潮湿天气, 雨量充沛, 日照丰沛, 年降水量1700mm, 年均气温14.5~17.6℃。湾里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古“豫章十景”之一的“洪崖丹井”为全国著名景点, 梅岭森林公园, 天宁古寺, 洗药湖避暑山庄闻名海内外。梅岭森林公园于2004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湾里区林地面积1.75万hm2, 森林覆盖率73.16%, 活立木总数蓄积52万m3, 9986.67hm2, 森林资源和生态公益林资源十分丰富。由图1可以看出, 湾里区林地和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较高, 林业用地约占国土总面积的74%, 生态公益林面积约占林地面积的60%, 如何建设好生态公益林意义重大。

2.2 湾里区林业战略定位

2.2.1 生态型林业

生态型林业是从传统以开发木材为主的林业转为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现代性林业产物。湾里区充分利用良好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 通过对林分的合理改造, 形成以生态公益林为主体的森林经营体系, 达到保护和利用, 平衡和发展,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的有机统一, 为当地民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最终实现林业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高效持续发展。

2.2.2 景观型林业

针对境内森林资源好, 地理位置便利、旅游区位突出的现状特点, 该区大力建设绿色景观林业。紧紧抓住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和“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两个有利时机, 抢抓机遇, 加快发展, 不动推进造林绿化和景观林业建设, 着重改善树种单一、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的现况, 在遵循森林生态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对树种进行合理配置, 科学改造, 力争达到“春夏观花、秋季观叶”的景观视觉效果, 形成景观多样、层次鲜明的高级森林景观带。

2.2.3 科技型林业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发展加速了林业发展。依靠科技发展现代林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该区积极利用新的科研成果, 把3S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林业建设当中来, 促进林业与信息技术更好结合起来, 使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2.2.4 服务型林业

推进林业管理方式转变, 逐渐由生产经营管理型向管理监督服务型转变, 不断剥离林业主管部门的生产经营功能, 由企业代为履行, 不断加大服务功能所占比重, 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2.3 湾里区生态公益林资源概况

2.3.1 区划落实情况

湾里区在2001年对生态公益林进行区划的基础上, 于2007年新增320hm2省级生态公益林, 截止到目前为止, 全区生态公益林实施规模已经达到9986.67hm2, 其中中央生态公益林9666.67hm2, 占总面积的96.80%, 省级生态公益林320hm2, 占总面积的3.20%。

2.3.2 权属划分

湾里区生态公益林权属有国有、集体、个人三种形式, 无国乡联营。其中个人权属公益林所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其他权属类型, 个人权属生态公益林大部分为责任人, 每户平均不到1.5hm2, 户均生态公益林面积较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2.3.3 地类和三级林种分布

根据实地调查和在湾里区林业局搜集的资料数据, 湾里区生态公益林分布于11个乡镇 (林场) 51个村962个小班, 平均每个小班10.38hm2, 以有林地为主, 混交林较为普遍, 绝大部分为森林公园内的风景林可及度较高为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 保护等级高;可及度较高, 容易受到侵扰和破坏;地类复杂, 地貌复杂多样;个人承包经营为主, 经营分散, 统一管护困难 (表1、表2、表3、表4) 。

2.4 生态公益林的管护

2.4.1 管护内容

(1) 管护宣传。向全社会区特别是林区农户宣传当前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方针、政策以及管护知识。

(2) 森林防火。加强林火管理是生态公益林管护过程中一项重要内容, 及时清理林地内的杂物, 建设森林防火林带, 一旦发生火灾, 组织指挥扑救。

(3) 病虫害防治。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立足于“预防”, 并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森林植物检疫、监测预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

(4) 抚育管理。通过施肥、清杂、间伐等一整套林业生态经营手段, 使生态公益林资源数量增长、林分质量提高、结构更加优化, 生态公益林林分更加健康稳定。

(5) 保护。主要是防止在生态公益林区进行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偷盗树木、放牧毁林、采沙取土等破坏行为。

2.4.2 管护机构

良好的管护机制和管理机构对于协调生态公益林各监管部门的关系, 促进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湾里区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比较一般, 区政府为第一责任人, 林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 补偿资金和管护支出由财政部门直接下发, 执法由林政、林业工作站、森林公安局负责执行, 监测由勘察规划部门管, 日常维护主要有林权者所有者和由村、组聘请的专 (兼) 职护林员来进行日常管护, “多龙治水”的现象比较突出, 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图2) 。

2.4.3 管护模式

生态公益林按经营措施可以分为造林更新型、封禁管护型、补植改造型、封山育林型、封山护林型、生态疏伐型、生态择伐型和生态经济利用型等8个类型。湾里区结合自身特点, 发挥封山育林成本低的优点, 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形成以封山育林型为主、生态经济利用型为辅、其他类型为支撑的生态公益林保护模式。湾里区还根据其生态公益林中有林地面, 大力开展森林旅游业, 适宜开发种植业、养殖业、休闲娱乐等产业, 既保护好资源, 又创造经济效益,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经济效益促进防护效益提高。

3 生态公益林管护限制性因子分析

3.1 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复杂

3.1.1 年龄结构偏大

根据《江西省森林条例》、《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办法》和《江西省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对生态公益林的管护人员的年龄 (18~55岁) 有严格的限制, 管护面积也有明确规定 (100~200hm2/人) 。调查数据显示, 湾里区全区共有专、兼职生态公益林护林员146名, 管护人员年龄偏大的现象较为严重。平均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管护人员占到总人数的2.05%, 平均年龄在31~45岁之间的占到了19.86%, 46~55岁之间的管护人员所占的比例为77.40%, 60岁以上的所占的比例为0.69%。管护人员年龄结构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效果, 但是人均管护面积特别是国有林场护林人员管护面积较小, 从一定程度上弥补年龄偏大的不足

3.1.2 管护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从调查结果来看, 生态公益林管护队伍中, 护林员的文化层次从小学到高中不等, 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 (小学文化程度的有15人, 初中文化水平的有70人, 高中文化有53人) , 大专及以上文化的护林员8人。从专业素质来看, 熟悉一般林业知识有95人, 约占65.07%, 熟悉一般生态公益林管护知识的有68人, 约占46.58%, 文化水平偏低, 知识结构不合理。

由于生态公益林管护工资低, 工作强度大, 地方偏远, 当地文化水平高的年轻人通常会考虑待遇较高的其他就业途径, 基本不会从事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管护人员通常为一般林场职工和村、组内年龄大、低学历的当地居民, 流动性较大。

3.1.3 专兼职结构不合理

在2004年以前, 湾里区基本没有专职生态公益林护林员, 大多都是村委兼职、村委推荐的人或林场职工选来担当。林权制度改革后, 为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 逐步规范了生态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建设, 共聘请了102名村级专职生态公益林护林员, 占总数70%, 结构不合理, 专职过多, 人均管辖范围小, 护林员护林收入少, 积极性不高 (表6、图3) 。

3.2 经营主体参与性不强

林权制度改革后, 山林分山到户, 林农成了林地的主人, 由于收益较高, 林农经营商品林积极性较高。而对于经营公益林的林农来说, 由于分到的山林严禁被采伐, 参与生态公益林管护的积极性严重受阻, 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使得生态公益林管理保护重任落在了村集体和少数护林员身上。

3.2.1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过低

以经营杉木用材林为例, 每年平均纯收益约800元/hm2, 根据2010年江西省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生态公益林林权所者每年补偿收入120元/hm2, 总体较低。针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过低的现状, 江西省财政厅、江西林业厅加大了林业惠农政策支持, 先后三次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但还是不能弥补农民的经济损失, 使得他们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热情不高, 部分林农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根据调查走访, 当前湾里区林农能够普遍接受的补偿标准大概在20~30元/667m2。

3.2.2 补偿模式单一

调查数据显示, 83%林农反映当前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模式过于简单化, 不管林分质量好坏, 不管生态区位重要与否, 不管蓄积量多少区位主次, 有林地、无林地、火烧迹地、宜林等补偿标准一致, 这种平均主义的补偿机制使林农参与度无法进一步提高 (表7、表8、表9) 。

元/年/667m2

3.3 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公益林的非商品性和社会公共收益性这一特点, 要求其投资应由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受益者和全社会共同承担, 要体现“谁受益, 谁投入”的原则。目前, 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国家和省级投入来完成, 市、县、乡三级政府尚未建立制度化的补偿机制, 亦未建立生态受益机制, 社会参与度不高。由于资金来源方式过于单一, 资金投入绝对数量偏少, 导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尽管国家和省级政府对生态林建设有一定补偿资金投入, 但与实际建设要求相比, 缺口太大。由此可见, 资金的不足和繁重的建设、管护任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的质量。

3.4 木材需求导致管护压力增加

森林产业是山区的林农主要收入来源, 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 国家对商品林放活经营, 降低林木产品税费, 加上市场木材价格升温,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林农的务林的积极性, 开始大量采伐木材来获取经济收入。由于湾里用材林面积和蓄积量偏低 (表10、表11) ,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部分林农盗伐生态公益林的冲动日增, 偷盗现象频繁发生, 给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也带来较大压力。

4 结语

生态公益林建设在湾里区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比重大、数量多, 湾里区地貌多样, 森林分布不均、林种复杂, 管护难度大, 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但管护模式单一补偿方式不灵活林农参与度不高政府投入偏低, 护林员知识结构不合理是限制生态公益林建设主要限制因子, 管护工作没有明确的指导性方案和技术标准来进行量化考核。因此, 应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 科学制定合理的指导性方案和工作考核标准, 构建因地制宜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 实行灵活实际的补偿方式, 并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护林员队伍是管好生态公益林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钦.生态公益林补偿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2]林进.公益林与商品林分类指标体系几项技术标准的研究[M].北京:北京林业出版社, 1998.

[3]瑞龙.生态公益林管护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4]欧阳勋志, 廖为明, 王熙钱, 等.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产权结构优化及其管理对策探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9) :17~18.

限制性因子 篇2

当前,社会体育文化生活的一种发展趋势就是发展体育文化产业,不久的将来可能要成为主流产业。但是,在挑战和机遇同时存在的大环境下,“十三五”期间,江西省体育局及相关部门明确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通过适合当前社会发展趋势的方式来应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这是体育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基于此,体育文化产业界如何向文化产业界学习成为支柱性产业,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该文就目前江西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进行分析,且对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就教于方家。

1“体育文化产业”内涵及分类界定

体育文化产业定义为:以体育文化作为资源进行开发,通过无形的体育精神和有形的体育物质进行价值的创造,并提供给社会大众体育文化服务、体育产品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按照结构层次可将体育文化产业进行分类:一类是体育文化产业的本体产业;二类是直接为一类产业服务的产业;三类是间接为一、二类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等。以这种方式分类的体育文化产业,是以体育文化活动为源头进行生产、加工、运营和开发而形成的从上到下的产业链。

限制性因子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6月因创伤出血性休克入住我科患者共220例。男125例,女95例,年龄16~49岁,平均36岁。病种分类:腹腔脏器伤132例,胸腹联合伤34例,腹腔脏器合并骨盆骨折伤25例,四肢伤29例。随机分为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A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每组110例,另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C组)。A组在创伤出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技术指标是伤后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道,快速补充等渗盐水至血压超过90/60 mm Hg(1 mm Hg=0.133k Pa)。B组在创伤出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技术指标是伤后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道,根据血压补充等渗盐水,先快后慢,使血压维持在60~90/40~60 mm Hg,1 h内实施有效止血措施,出血控制后立即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入院时因受伤时间过长已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MODS患者以及入院后经补液血压上升不到60/30 mm Hg以上者不纳入本试验。

1.2 观察指标

观察休克患者与正常人群外周血中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的变化。

1.3 实验方法

1.3.1血标本的处理

取2 m L外周静脉血,离心:4℃,3 000 r/min,10 min;取上清置-70℃冻存备检。

1.3.2检测方法

ELISA操作流程依照试剂盒说明书。终止反应后将酶标板放入酶标仪槽中,选择450 nm光波长进行检测,确定标准品和空白对照区域,用酶标仪自动监测计算并绘制标准曲线,打印检测结果。

1.4 数据处理

将所有检测样本(测定值为光密度)换算成浓度单位,实验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经方差齐性、正态分布检验后,符合条件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否则采用Kruska-Wallis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4种不同的炎性因子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外周血中的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在任何时间点均高于正常人群组,两组随着创伤时间的延长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都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但在创伤后120 min及创伤后240 min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外周血中的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P<0.05),见表1~表4。

注:1)各表中与正常人群组(C组)相比,P<0.05;2)各表中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相比,P<0.05

3 讨论

以往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常规治疗是迅速恢复血容量,快速输入大量液体,尽可能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有学者提出了延迟复苏(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即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特别是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患者,不主张快速给予大量液体进行即刻复苏,而主张在到达手术室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的平衡液维持机体基本需求,在手术彻底处理后再进行大量液体复苏[4]。来自不同种类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表明,有活动性出血时在彻底止血前快速大量液体复苏可造成失血加速,不易形成凝血块或使已形成的凝血块脱落,血液过度稀释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和减少组织氧供而加重酸中毒[5,6]。另外,早期快速大量液体复苏可加重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激活炎症免疫反应。由此看来,对失血性休克是否需要早期复苏取决于失血的情况和患者的状态,为避免患者在短期内死亡,对大出血和严重休克患者给予液体复苏是必要的,但同时也应该避免因快速和大量液体复苏所引发的问题[7]。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其主要目的是寻求一个复苏平衡点,既可通过液体复苏适当恢复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又不至于过多地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

研究表明,严重创伤可引起过度的炎症反应,继而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IRS和MODS[8]。SIRS是机体对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反应[9]。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是SIRS主要的炎症介质,在SIR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当一个损害性刺激如革兰阴性细菌诱导产生和释放前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时,炎症细胞因子的“瀑布样”效应就开始启动。内毒素和前炎性细胞因子进一步刺激产生其他细胞因子,如IL-6和IL-8,使机体的炎症反应不断扩大,甚至失控。

体内抗炎细胞因子与致炎细胞因子的平衡和失衡是炎症反应局限或失控的主要分子机制之一。IL-10是一个以免疫抑制为主的多向免疫调节剂,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嗜酸性细胞活化及细胞因子分泌,以及通过抑制TNF-α合成来减轻脂多糖内毒素的毒性作用[10]。研究认为[11],血浆TNF-α、IL-1β水平或IL-6水平,以及TNF-α与IL-10的比值或IL-6与IL-10的比值可反映炎症反应的程度和走向。

本研究发现所有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TNF-α、IL-1β、IL-6以及IL-10水平在创伤后4 h内都明显升高,说明创伤性失血引起了体内大量炎性因子的释放,2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不同的液体复苏,在进行手术止血治疗前限制性液体复苏组TNF-α、IL-1β、IL-6以及IL-10的水平稍低于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这与炎性因子一般在受到刺激后2 h达到高峰期是一致的,本研究发现在创伤后2 h以及创伤后4 h限制性液体复苏组TNF-α、IL-1β、IL-6以及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从而可以说明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以有效抑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中大量促炎因子以及抑炎因子的过度释放,对防止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生SIRS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DRIES DJ.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J].Shock,1996,6(5):311-316.

[2]CAPONEA,SAFAR P,STEZOSK SW,et al.Improved outcome with fluid restriction in treatment of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J].J Am Coll Surg,1995,180(1):49-56.

[3]KIM SH,SAFAR P,CAPONE A,et al.Hypothermia and mini-mal fluid resuscitation increase survival after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in rate[J].J Trauma,1997,42(2):213-222.

[4]王钦存,肖南,刁有芳,等.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2,14(12):746-749.[4]WANG QC,XIAO N,DIAO YF,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f fluid resuscitation in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J].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2,14(12):746-749.Chinese

[5]KIM SH,STEZOSKI SW,SAFAR P,et al.Hypothermia and minimal fluid resuscitation increase survival after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in rats[J].J Trauma,1997,42(2):213-222.

[6]STERN SA,DRONEN SC,WANG X.Multiple resuscitation reg-imens in a near-fatal porcine aortic injury hemorrhage model[J].Acad Emerg Med,1995,2(2):89-97.

[7]LIN HY.A noticeable renewal of shock resuscitation strategy[J].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2006,18(9):513-515.Chinese

[8]GIANNOUDIS PV,HILDEBRAND F,PAPE H C.Inflammatory serum marker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trauma,can they predict outcome[J].J Bone Joint Surg Br,2004,86(3):313-323.

[9]MAO BL.Discussion on regularation and out of control of SIRS[J].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1997,36(1):3-4.Chi-nese

[10]GUO LY,LU YY.Effect of rhubarb,Dan-shen injection on serum TNF-αand IL-10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7,17(13):1612-1614.Chinese

限制性因子 篇4

1.1 易旺长

品种原因:同为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 部分品种旺长, 有的品种不易旺长, 如中黄13、中黄42、豫豆22、泛豆5号、商豆1099等;不同土质的差别:砂壤土地块大豆苗期易旺长, 黏土地块大豆苗期不易旺长。一般在砂壤土地上株高比在黏土地上高20~30 cm。旺长危害:倒伏, 密度不达标, 结荚少, 产量低。

1.2 高温干旱易落花, 甚至症青

夏大豆开花期, 7月下旬、8月上旬、8月中旬的日平均气温较高, 个别年份极端最高气温达37℃, 伴之降水量减少, 日照时数与常年相当, 日最低相对湿度大部分处于70%以下。在这种天气条件下, 不同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大豆花期某个短时段或时间点对高温敏感导致开花量减少, 落花量增加, 部分品种症青。密度过大, 田间密闭, 通风透光不良, 田间小气候温度高极易症青[1]。

1.3 施肥增产幅度不十分显著

大豆施肥增产不明显, 大豆是豆科作物, 有根瘤菌固氮, 但根瘤菌固的氮只是大豆所需氮量的2/3, 施氮能增产, 但施用量稍大就易发生倒伏造成减产;以磷促氮、以钾促氮的作用也比较小;喷施微肥增产作用也不大, 只能提高大豆百粒重。

1.4 优良特异种质品种极少

大豆是C3作物, 光呼吸消耗大量养分, 有待发掘和创造突破性新种质和特异基因资源, 利用高光效基因, 研制光呼吸抑制剂, 减少光呼吸消耗作物本身能量, 以获得大豆产量的突破。

1.5 高产大粒品种少, 小叶耐密品种少

现生产上需求高产大粒较早中熟品种。小粒品种结荚性强, 大粒品种结荚性弱, 小叶披针叶耐密高产品种少, 较低密度的宽窄行更适合株高较高、生物量较大的高产品种, 而目前大豆生产多使用耐密植、耐粗放管理的稳产品种[2]。这些品种一般株高较矮, 生物量较小。亟需打破连锁, 实现大粒多荚和小叶耐密高产的突破。

2 应对措施

2.1 选择适宜的品种

大豆生育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大豆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时间, 直接影响有机物质合成量, 选育一些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有利于获得高产。大豆产区夏季温度高、湿度大, 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形成及向籽粒转移。到了秋季, 秋高气爽, 空气干燥, 光照好, 正是大豆营养物质合成以及向籽粒运转的大好时机。营养生长和开花结荚同时进行, 若花期长, 一旦在开花结荚期遭遇短时间的干旱, 可以在后期得到一定的补偿。

选育一些生物量较大、株型收敛的品种。目前, 大豆栽培品种多数生物量相对较小, 与目前的栽培方式以及粗放的管理方式是相适应的。根据大豆生长季节阴雨天气较多的气候特点, 适度降低密度, 可以增加通风透光性, 增强大豆对病害的抵抗力, 有利于减少落花落荚。选育株型紧凑、生物量较大的品种, 加强肥水管理, 可能会抵消密度降低对产量的影响[3]。

加强对大豆症青的研究, 育种上注重提高大豆的适应性, 培育耐高温品种。

2.2 采用宽窄行种植

行距22/44 cm, 密度30.0万~37.5万株/hm2。这样的种植方式和种植密度在现有生态环境条件下, 不易造成封行过早, 增加通风透光, 提高茎秆韧性, 减少倒伏, 播种密度大时或者苗期高肥水不易疯长造成荫蔽。

2.3 调整施肥方法

充足的养分供应是超高产的保证, 形成100 kg大豆籽粒需吸收纯N 8.63 kg、P2O52.03 kg、K2O 3.57 kg, 耕前施有机肥15~30 t/hm2、尿素112.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25 kg/hm2, 或复合肥 (15-15-15) 300 kg/hm2。增加施肥次数, 根据苗情施苗肥, 重点施花荚肥, 或者施肥效较长的有机肥。根外追肥, 叶面喷施硼肥和钼肥有利于保花保荚, 用量为0.2%硼砂1 500 g/hm2和0.03%~0.05%钼肥750 g/hm2对水450~600 kg/hm2, 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以利于蛋白质和干物质积累, 同时防早衰, 用量为磷酸二氢钾3.0~4.5 kg/hm2对水450~600 kg/hm2。

施用根瘤菌肥, 以减免化学氮肥施用量, 提高环保、生态效益。接种高效根瘤菌, 可增加植物叶片光合速率, 增加蒸腾和水分传导, 从而改善大豆的水分状况, 增强植株的抗旱能力[4,5]。

2.4 调整土壤水分管理

由只防旱调整为既防旱又防涝。增加田间排水沟的数量, 并做到深沟和浅沟配套。这样不仅能在洪涝时及时排水, 而且避免了干旱时大水漫灌。出苗期和花荚期遇到干旱及时浇灌。

2.5 保证播种质量

做到不重播、不漏播, 播种均匀、细致、周到, 无缺苗断垄, 达到苗齐、苗匀、苗壮。

2.6 推广化控技术

在大豆盛花期之前, 可选多效唑、缩节胺、爱密挺等2~3种药品, 喷2~3次。据试验, 化控对产量影响不显著, 但少量多次喷施有增产趋势, 一次喷施重有一定减产作用。

摘要:重点介绍淮北地区夏大豆旺长、干旱落花、症青、品种等高产限制因子, 提出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的应对措施, 以期为夏大豆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夏大豆,高产,限制因子,应对措施,淮北地区

参考文献

[1]袁文先, 张东勤, 张琪, 等.夏大豆高产栽培问题及对策[J].种业导刊, 2010 (1) :27, 29.

[2]韩连和, 丁丽群.建昌县玉米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及技术对策[J].现代农业, 2014 (4) :52-53.

[3]陈玉琪, 张新萍, 顾检选, 等.濉溪县夏大豆产量低而不稳原因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9) :1792-1793, 1795.

[4]雷志清, 马志刚.旱年大豆大面积创高产技术及限制因素[J].农技服务, 2008 (12) :19.

限制性因子 篇5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 地处松辽平原腹地, 耕地面积418.5万亩,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每年玉米种植面积约330万亩, 总产量在20亿千克左右, 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商品粮的生产基地。梨树县在20世纪90年代玉米产量已达到了466.7~666.7千克/亩, 其中中部平原黑土区产量水平较高, 根据近年来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数据, 目前该县农户玉米产量仍维持在该水平。搞清玉米产量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子, 对于实现大面积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 过去20年, 土壤氮、磷、钾养分已有大幅度积累, 因此不是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气候因子对大面积作物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 气温急剧上升, 上世纪90年代达20世纪第二个暖期, 东北、柴达木盆地和长江黄河上游等地区四季均变暖。从降雨看, 龚强等评价了东北地区52个测站1951~2000年夏季降水量资料, 认为东北南部地区虽然是历史上的多雨区, 但从1980年起为多雨、少雨交替变化, 旱涝程度加重。在此期间, 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以平均0.27毫米的速率下降, 1980年以后下降速率加快。张继权和范长波曾分析了梨树县玉米生长季节的自然条件, 认为对玉米威胁较大的有低温冷害、旱灾和涝灾, 三者发生频率分别为23%、46%和63%。以上数据距今已有15~20年, 且没有分析气候变化对产量的限制性。

为此, 本课题组连续23年 (1986~2008年) 跟踪调查了同一块玉米田的产量变化及相应的气候数据, 本文拟以该调查资料为基础, 重点分析梨树县玉米产量变化与温度、降雨的相互关系。找出限制梨树地区玉米产量的主要气候限制因子, 分析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 为大面积玉米高产创建提供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1986~2008年在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旱田试验地进行。具体地点为梨树县梨树乡泉眼沟村, 海拔高度205米, 东经124°24′27″, 纬度43°17′36″。土壤为薄层棕壤。

供试品种:1986~1997年玉米品种为丹玉13, 1997~2002年玉米品种为掖单19, 2003~2008年玉米品种为新铁单10, 三个品种均为当时当地的主要种植品种, 占当地玉米种植面积的60%以上。小区面积300平方米, 行株距60厘米×40厘米, 播种期4月l7至5月3日。施氮肥20千克/亩, P2O54.7千克/亩, K2O 1.3千克/亩。实行三铲四趟, 即在幼苗三片叶时, 在垄间浅趟一犁, 中耕除草一次;以后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铲趟除草, 共进行3次。6月末再趟一犁起大垄。玉米全生育期不进行灌溉。其它田间管理与当地生产田相同,

从5月20日至9月10日, 每逢旬末定期调查一次玉米干物重, 每次取样10株烘干称重。记录各生育时期。成熟时按对角线方向取3点, 每点测产面积20平方米, 实打实收。气象资料取自本县气象站的同期观测资料。

3 结果与分析

3.1 玉米产量的年际间变异

1986~2008的23年间, 观察地块的玉米产量变化在430.7~692.9千克/亩之间, 平均单产为568.1千克/亩 (图1) , 标准差14.1千克/亩。用过的三个品种丹玉13、掖单19、新铁单10之间, 每亩平均产量分别为576.5千克、548.3千克、567.5千克, 产量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以平均产量!5%作为产量指数, 把23年划分为丰年 (产量指数大于105%) 、平年 (产量指数为95~105%) 、歉年 (产量指数小于95%) 三种年型。丰年包括1988、1992 1995、1998、1999、2004、2008共7年, 平均产量为644.42千克/亩。

平年包括1986、1987、1989、1990、1996、2001、2005、2006共8年, 平均产量为573.4千克/亩。歉年包括1991、1993、1994、1997、2000、2002、2003、2007年, 平均产量为495.9千克/亩。

在试验的23年间, 播种期变幅从4月17到5月3日, 出苗期变幅从5月3日到5月18日。总体来讲, 播种、出苗期有逐年推迟的趋势。但相关分析表明, 产量的变异与播种期、出苗期的早晚均无显著相关 (数据略) 。说明播种—出苗期的早晚不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3.2 积温、降雨及日照时数的变异

从图3可以看出, 梨树地区的积温值是一个逐步升高的趋势。

在1992年积温值最低, 为2 865℃, 此前7年间的平均值为2 970℃, 之后16年的平均值达到3145℃, 净增175℃。而且1991年开始, 积温的变异幅度显著增大。

与积温变化趋势相反, 该地区的玉米生长季的降雨则是下降趋势 (图2, 从1986年637毫米稳定下降到1992年的442毫米, 此后16年的平均降雨维持在443毫米左右, 但年际间的变异幅度急剧增大, 最高时接近700毫米, 最近时不足200毫米。

试验进行的23年间, 玉米生长季的日照时数变异较小, 在1 185!18小时 (标准差) 左右。

3.3 产量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

整体来讲, 玉米生育时期的产量与降雨量呈相正相关, 与积温值呈负相关, 与日照时数无相关 (表1) 。根据降雨与积温值变异的情况, 将试验数据分为1986~1992年和1993~2008年两个阶段分析, 发现有以下特点。

在1986~1992年的前7年间, 总体来讲, 生育期间的总积温与玉米产量之间无相关。但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 积温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个时期温度较低是玉米生长的一个限制因素。这与这几年积温值较低相一致 (图3) 。1986~1992年间, 总降雨量与产量之间也不存在相关关系, 但5月下旬的降雨量与产量之间有极显著正相关, 说明苗期降雨不足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但在生育中期 (6月下旬) , 降雨过多反而成为产量的限制因素之至。这可能与这个时期积温值的下降有关。

从1993~2008年的16年中, 降雨已经成为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 总体降雨量与产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 (r=0.519*) 。而且这种高的相关性主要与播种至出苗期 (5月下旬) , 拔节至大喇叭口期 (6月下旬) , 抽雄至吐丝期 (7月下旬) 三个时期的降雨量有关。这三个时期的降雨量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高达0.701~0.755) , 这三个时期降雨之和与玉米产量的相关系数更高达0.888 (图4) 。直线回归方程为y=0.0409x—249, 其中X为目标产量, Y为播种至出苗期 (5月下旬) , 拔节至大喇叭口期 (6月下旬) , 抽雄至吐丝期 (7月下旬) 三个时期的降雨量之和。根据此方程估计, 如果该地区玉米产量要达到12千克/亩, 则需要上述三个时期的降雨之和达到242毫米。

1993~2008年的16年中, 玉米生长季的积温值与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这主要表现在播种—出苗期 (5月下旬) 和拔节至大喇叭口期 (6月下旬) , 分析其原因, 应该是这两个时期的高温加重土壤旱情有关。

3.4 水分生产效率

结果表明, 23年总平均的水分 (降雨) 生产效率为1.3!0.07千克/ (亩·毫米) 。水分生产效率与降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r=-0.892**) (图5) 。当降雨量达到525毫米 (1987年) 、534毫米 (2008年) 、556毫米 (1995年) , 玉米产量分别达到692.9、652.9、677.9千克/亩。这是23年来产量最高的3年。平均值为674.5千克/亩, 平均水分生产效率为1.25千克/ (亩·毫米) 。当降雨量达到571~682毫米时, 玉米平均产量反而下降为596.2千克/亩, 水分生产效率下降为0.9千克/ (亩·毫米) (图6) 。

3.5 不同降雨年型玉米干物质积累特点

以5月上旬、6月下旬、7月下旬三个时期降雨量之和为85毫米为界, 划分干旱与多雨年份。分析不同降雨年型的玉米干物质积累特点, 在干旱年份, 玉米干物质积累在出苗后30天时就受到抑制, 此后随着生育进程的延续, 干物质积累的差异越来越大, 最终表现为产量的差异 (图7) 。

4 讨论

作物产量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品种生物学特性, 而且受不同气候因子及土壤因子的制约。积温与光照时数决定产量的潜力, 降雨则常是产量潜力是否实现的限制因素。刘建栋等利用东北38个台站1961~1990年的气候资料, 运用ARIDCROP模型对东北三省春玉米气候生产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给出了气候生产力分布图, 认为东北地区春玉米气候生产力 (光温水) 大致由南向北递减, 变幅在0.3~1.5吨/亩, 其中长春及沈阳地区玉米的气候生产力约为1.5吨/亩。宋凤斌等的预测结果则是1.43吨/亩。从本研究看出, 吉林梨树县的统计数据表明, 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 气温有了显著的升高, 玉米生长季积温已显著增加175"C左右 (图2) , 玉米生育期的总积温已达到3 145"C, 日均气温超过15"C的天数增加了9天, 已具备了种植叶片数为21片的晚熟品种的条件。然而, 伴随着温度升高, 玉米生育期降雨量则显著下降, 且年际间剧烈波动 (图2) 。因此, 积温升高有可能更加重降雨较少所导致的旱情, 这尤其是在播种出苗期与拔节至大喇叭期 (表1) 。只有解决了水分供应问题, 则气温增加的正作用才能充分体现。这说明, 有必要对东北地区的气候生产潜力重新进行估算。

降雨是梨树地区玉米产量的决定性因子。这不仅表现在总降雨量, 更重要的是降雨的时间。从1986年到1992年中, 虽然玉米生长期的总降雨量从637毫米逐步降低到442毫米 (图2) , 但玉米产量与总降雨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表1) 。1993年以后, 年均降雨量维持在443毫米, 但年际间的变异巨大, 此时, 总降雨量与产量的呈显著正相关性。但深入分析表明, 这种正相关主要是由于播种至出苗期 (5月下旬) , 拔节至大喇叭口期 (6月下旬) , 抽雄至吐丝期 (7月下旬) 的降雨量变异所致 (表1) 。这三个时期的降雨量高低成为玉米产量的决定性因子,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时期缺少降雨, 都将显著降低玉米产量。从近16年的降雨情况分析, 只有不足1/2年份中上述三个时期降雨量能达到平均数105毫米以上。根据直线回归方程估算, 在此降水条件下, 玉米产量应在600千克/亩左右。这与近两年该地区测士配方施肥统计的大面积产量结果相符。如果要达到800千克/亩的玉米产量, 则三个时期均需要降雨, 且降雨总和要达到242毫米以上才有可能。在这一地区的过去23年中, 只有3年的降雨量达到这一标准, 说明在现有栽培耕作及土壤条件下, 如果没有灌溉条件, 在这一地区要实现800千克/亩的产量水平是很难的。

然而, 降雨决定产量的只是一个因素, 即使达到上述的降雨要求, 还要依赖于其它栽培措施的改进。本研究发现, 在现有的栽培条件下, 当降雨量达到500毫米左右, 产量达到667千克/亩左右, 水分 (降雨) 生产效率达到1.25千克/ (亩·毫米) , 是目前这个地区玉米生产的较优状态。本文计算的水分生产效率只计算了当季降水, 没有考虑其它月份降雨导致的土壤水的贡献, 如果考虑这一因素, 实际水分生产效率应该更低一些。韩守良等的研究表明, 在供水500毫米左右, 超高产夏玉米水分生产效率可达到1.53~1.67千克/ (亩·毫米) , 相应的玉米产量潜力可达733~867千克/亩。学者Zwart和Bastiaanssen总结了10个国家27个玉米试验的水分生产效率, 结果发现, 在蒸散量为500毫米的条件下, 玉米产量变异范围在367~900千克/亩之间, 平均600千克/亩左右。2008年该地区玉米生育期降雨为533毫米, 本试验田的产量为652.67千克/亩, 而在梨树县开展的农户高产竞赛中, 前20户农民的玉米田平均产量达到了860千克/亩 (未发表资料) 。这说明, 在500毫米以上的丰水年型, 还有余地通过改进栽培耕作措施, 提高水分的生产效率, 从而大面积提高玉米产量。徐航等的研究表明, 在降雨量480毫米条件下, 通过将吉林北部农安县的土壤移到梨树相近的公主岭地区, 可以使产量提高21%~24%。高朋云等曾在梨树县开展了机械深松试验, 结果表明, 深松地块比灭茬地块平均增产56.7千克/亩, 增幅为8.42%。可见, 通过深松等土壤改良措施, 可能是提高该地区水分生产效率、从而进一步高产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 该项技术已被吉林省作为玉米超高产的重点推广技术之一。

从不同年型的干物质积累特点分析, 在干旱年份, 植株生长从出苗后30天左右就开始受到抑制, 此后差异逐步增大。这表明, 在该地区重视苗期水分管理, 对于全生育期植株生长及产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5 结论

上一篇:动物卫生行政执法下一篇:智能手持终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