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高水平大学(精选3篇)
创办高水平大学 篇1
摘要:近年来, 黑龙江省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 是把握“人才强商”战略的大好机遇, 也是商贸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发展具有行业优势的商业职业教育, 实现学院跨越式发展, 由外延型向内涵型发展转变, 必须做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实践教学;确定具有行业特点的核心课程, 注重专业培养;贴近行业实际, 加强教材建设;开展“订单式”培养, 实现供需链接;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 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行业优势,高水平职业学院,内涵型发展
广义上的职业教育,泛指一切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传授或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狭义上的职业教育则是一种有特殊规定性的教育活动。顾名思义, 商业职业教育就是以传授或培养与商品流通和服务业直接相关的职业中的技术技能岗位所要求的职业知识、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如何办好商业职业教育呢?借此谈些个人的认识。
一、商贸流通业的飞速发展,为商业职业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中国拥有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拥有了最大的市场、拥有了最具人气的环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大买主,并通过这种地位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黑龙江省是地处边疆的大省,与俄罗斯有3040公里的边境线,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边境贸易优势和巨大的国内市场空间。“十五”期间,全省商务系统新的流通形式和经营状态不断涌现。连锁企业发展到104家,连锁店铺4025家,连锁企业销售额由2002年的39.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93.7亿元,年均增长49.3%。现代物流业开始起步,全省已有十余家运输、邮政、仓储等物流企业。外商投资黑龙江省内贸流通步伐加快。截止目前,共有6家世界500强商贸流通企业入驻黑龙江省,外商投资的大型超市9家、百货商场3家、四星级以上宾馆5家。市场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已经发展各类商业网点67.2万户,各类批发市场2035处。内贸流通业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和突出,200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31.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全省内贸流通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8%,实现税收89亿元,已经成为黑龙江省财税收入的第三大财源,是第三产业中税收贡献最大的行业;流通业增加值实现5.7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9.1%,位居第三产业各行业之首;内贸流通企业就业人员达292.5万人,成为全省吸纳社会就业的最主要载体之一。对俄经贸合作提档升级,跨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2007年,全省对俄贸易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2002年以来年均增长40%,是2002年4.4倍,占全国对俄贸易22.3%。
上述事实证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商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相比,具有竞争激烈、吸纳劳动力多、技术进步快和进入退出障碍少等特点。作为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商业对国民总产值、充分就业、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城市功能、国民福利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相当大的。但是,目前黑龙江省商贸流通业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商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如何把商业职业教育纳入商务事业发展中来,围绕行业发展战略,立足为“商”服务,抓住“人才强商”战略的大好机遇,加快发展具有行业特色的商业职业教育,大有文章可作。
二、依托商贸行业优势,创办高水平职业教育
社会学家认为21世纪是一个能力主义世纪。经济生活各个层面对人才的要求,已从过去单纯的岗位能力向岗位群能力,专项能力向综合职业能力,操作型动手能力向职能型处理能力,就业竞争能力向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知识、能力和素质”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要求的三大要素。“重应用、重技术、重技能、重现场”的原则是其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培养所要求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人才类型。但是,1999年开始到2003年,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大调整。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高职院校,教研室升格为系,忙于应付扩招后的教学日常运转,对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既无经验,也缺乏认识,致使内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无制可依、有制不依、执制不严的现象。思维理念在相当程度上也停留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中,在办学过程中推崇行政权力,忽视学术权力;推崇经验决策,忽视科学决策;推崇规模效益,忽视质量结构;推崇外延扩张,忽视内涵提升。人事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身份认证,用人注重的仍是学历、职称、身份,忽视知识、业绩、能力。教学方面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脱节,教育教学改革滞后,既没有体现高职教育规律所隐含的管理特征,也难以体现学术管理在高校管理的权威性和认同性。由于内部管理相对僵化,致使学院上层决策过程长,中下层执行过程不到位,没有形成职级的压力传递。再者,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教职工队伍缺乏一种持续的内在活力和动力。对学院的定位、特色、内涵和办学目的、培养目标等诸方面没有进行系统地研讨,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规范学院的建设,强调内涵式发展,才是实现高职教育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绝不是单纯量上盲目地扩张,它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遵循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原则。一方面,要以整合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立足于建示范院校、设重点专业、创精品课程。另一方面,在发展上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原则,由外延式发展(规模、数量)向内涵式发展(质量、特色)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
(一)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
一是大力推行“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确保充足的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去除与生产经营活动脱节、过时的理论内容。结合社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于一些专业课和专业技术、工艺课应到实践中传授,置身商业企业讲营销和管理,面对设备讲操作,根据维修技术掌握基本原理。二是聘请企业高级管理者、经验丰富的市场营销人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为客座教授,给学生上专业课,并参与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应用性方面下功夫。三是积极探索和完善校企联合办学机制,逐步建立半工半学制度。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实训实习落到实处。
(二)确定具有行业特点的核心课程,注重专业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商业职业学院,学院教育教学活动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责无旁贷地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商务战线“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首先要围绕行业特点确定核心专业课程,并保证足够的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时间。如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已经或曾经处于领先地位的会计专业的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基础会计、税法经济法的课程;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基础、第三方物流、仓储与配送、物流设施设备等课程,要增加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到大型超市、连锁店、物流公司、大型仓买店等企业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其次专业教学要求贴近实际。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就是汽车检测技术、发动机底盘电器等,更要去制造企业和汽修厂实践,通过现场操作跟班实习等方式,增加实训时间,使学生获得真本领。
(三)贴近行业实际,加强教材建设
教师见习、实习或调研时,应同步完成商业活动中的新流通业态、新管理知识、新营销方式以及生产一线新设备、新工艺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编写相适应的教材,讲义做好准备。特别是在发展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方面;在管理会计、网络会计等带有前瞻性的专业学科方面,把新经验、新观点写到教材和讲义中去。尤其要注重试验、实训和实习指导教材的编写,淘汰过时的教材版本,请企业经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教材内容把关、指导。
(四)开展“订单式”培养,实现供需链接
积极探索并试行学生入学前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学校按照企业的要求进行专业教学,学生毕业后到订单企业就业。“订单式”培养不仅沟通了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为学校开展产学研活动提供了方便条件,同时还解决了学生到企业实习难的问题。对企业来讲,企业通过“订单培养”可以吸收到合格的毕业生。
(五)发挥思想品德教育功能,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选择大庆铁人纪念馆、北大荒精神纪念馆、杨子荣烈士纪念馆等场所作为德育教育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注重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培养教育。中国加入WTO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与各国经济依存关系的加强,国家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将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员工相互沟通、交流与合作。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包容,要培养宽大的胸怀,才能在与他人的沟通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课题,一定要认真研究。
三、改革创新,奋发进取,建设高水平的职业学院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改革与开放,这是两个同等重要程度的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改革是通过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来打破过去的封闭状态。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开放,其基本内容和基本经验都是开放,概括一点说,经济改革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笔者认为,改革就是创新,开放也是创新,发展更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前进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和谐社会建设的可能性。就发展职业教育而言,也要改革和开放。学院要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创新是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着眼点和切入点。不但对内要深化改革,而且对外要进一步开放。只有开门办学,才能开阔视野、博采众长、开拓创新、促进发展。
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指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人才。我国有13亿人口,这是基本国情,这样多的人口,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高素质,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强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在这个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将做出重大贡献。”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学院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职学院;到2015年使学院进入全国同行业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行列。从现在开始,必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狠抓落实,按照国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标准的要求,缺什么就补什么。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逐步达到:一是领导能力领先。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具有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综合能力。二是综合水平领先。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具备较好的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较强的社会认可度。三是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形成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四是专业建设领先。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在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行“双证书”制度、课程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五是社会服务领先。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商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面向行业需求培养人才是新时期商业职业教育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开创才有出路,革新才有发展。商业职业教育一定会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创办高水平大学 篇2
现代大学视阈下的高水平大学建设
现代大学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显示着不同的.发展特征,但都在民族经济、文化提升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代大学成为社会一个阶段发展的缩影,其彰显的界面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显性的文化发展,还是隐性的经济发展,凸显了现代大学的特征.高水平大学唯有抓住当代现代大学的建设之路,才能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以及较高水准的核心竞争力.
作 者:高兵 GAO Bing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江苏南京,210009 刊 名:高等建筑教育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年,卷(期):2009 18(5) 分类号:G640 关键词:现代大学 高水平大学 特征 建设创办高水平大学 篇3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管评办”一体化的严重问题。虽然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根据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民办高校达到676所(含独立学院323所),招生146.74万人,在校生476.68万人,但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招生比例只占20%(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规模只占15%左右(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这个比例无疑是很低的,如此低的比例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向公办高等教育,不但造成本该保障的基础教育保障力度不够(比如直到2008年才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全免费,目前学前教育的三年毛入学率只有50%多一点),也造成对公办高等院校的投入不足,各地在发展高等教育时,都存在严重的欠债问题,一些学校被追着还债,根本没有心思想着怎样办学。另外,民办高等教育普遍处于较低层次(去年才有5所民办高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并受到歧视。其结果是,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远比10年前丰富,可是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投资关系,公办高校相对于民办高校来说,自主办学权更小。包括在美国,公立高校也由于财政独立性弱,而存在办学自主权(比如招生)小于私立高校的问题。为此,如果我国能对少数公办高校实行转制,将有如下好处:其一,改变国家对高等教育想大包大揽却包不了的情况,减少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转而集中精力发展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公共基础教育,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扩大教育公平;其二,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拓宽高等教育的融资渠道;其三,探索政校分离、管办分开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都将从“公办”“民办”转为“公立”或“私立”,建立起管理者、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各自权责清晰的现代大学制度。这样的大学制度,有益于大学朝教育本位和学术本位回归,而不是现在的政府全权管理、参与办学的行政色彩很强的机构。
当然,实行这样的转制,除了注意转制决策的民主、转制操作的公开、透明外,还需要根据“管办评”分离的要求,推进高校“自主办学、自授学位”的改革以及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的高考制度改革。因为只有学校自主授予学位,才可能凸显教育的价值,而不是文凭的价值,引导学校将关注点集中到办教育上来;而学生选择大学,则赋予学生“以脚投票”的权利,被选择的大学必须思考怎样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服务来吸引学生。我国近年来的“留学热”和国内高考弃考现象已经让高等教育管理者见识了“以脚投票”的威力,问题是,面对这种严峻的现实,我国高等教育是真正用勇气做改变,以应对挑战,还是继续维持现有高等教育的格局,而变为温水里的青蛙?
更多精彩文章请访问【北资官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帮您做好职业准备!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招生,火热进行中!
【创办高水平大学】推荐阅读: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05-11
清华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10-17
2021年武汉大学高水平艺术团招生简章05-17
2024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选派办法09-14
2024年度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通知11-25
创办学院12-05
期刊创办申请05-10
申请创办校刊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