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2024-07-15

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精选10篇)

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篇1

伴随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渐提高, 伴随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 社会以及民众越来越关注患者临终前得到的照顾和心理慰藉。基于此, 现代医学领域中产生了一门特殊的、带有典型边缘性特征的交叉学科-临终关怀, 它开辟了现代医学一个新的领域, 也同时表现出了人们研究生命价值已经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中。而与此同时, 如何对临终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引起了更多人的思考, 它不但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护理技术为基础, 同时还要深入临终患者的内心, 对其给予心理护理。具体做法如下。

1 临终患者的生理反映措施

1.1

疼痛临终患者, 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大都遭受着疼痛的折磨, 患者在生命已不能挽回, 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疼痛, 让他们无痛苦地告别人生。

1.1.1 药物止痛法:

WHO推荐的三阶梯上痛法:第一阶段, 非阿片类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平痛新。第二阶段, 若不能缓解, 加用弱阿片类镇痛药如可待因、羟二氢可待因酮。第三阶段, 若效果仍不明显, 则须应用强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

1.1.2 非药物止痛法:

第1种, 松弛疗法:指应用某种身体活动或有规律的使肌肉紧张和松弛, 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如做节律性呼吸、在温水浴中做按摩等。第2种, 意向干预法:指运用有目的的思想活动, 达到某种目的, 借此减轻疼痛, 如听音乐、催眠、大声朗读。

1.2 消化系统功能减退:

此时患者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 营造良好的进食环境:优美整洁的病房, 适宜的温度、湿度, 清新的空气, 清洁美观的餐具。尽量提供患者可口的饭菜。

1.3 皮肤完整性受损:

鼓励患者增加营养, 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

2 把握临终患者心理特点, 实施人性化护理

死亡是每个生物人都无可规避的现实, 但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个现实做到坦然面对, 痛苦与悲伤是人面对死亡必然会产生的心理, 那如何把握住临终患者这种心理, 结合自己治疗方案和治疗任务去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 是摆在每个护理人员面前的课题。一个专业的护理人员要学会针对不同时期临终患者的不同心理而加强心理护理, 让他们能够以最强大的心理面对最后的治疗。

2.1 克服恐惧心理:

面对即将结束的生命, 人们除了悲伤、痛苦之外还有恐惧, 随着病情的加重以及治疗的深入, 会让患者精神上、心理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 他们很多人会闷闷不乐, 会心理重重, 尤其情感变更十分脆弱, 而针对这种特点, 护理人员要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来帮助他们缓解这种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要多和他们谈话, 并用适当的语言和行为让他们感受到帮助与温暖, 让患者感受到关心、体贴, 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被抛弃。

2.2 否认心理:

与西方的医疗制度不同, 面对临终患者我国通常会实施保护性制度, 就是出于对患者的考虑向患者隐瞒病情。而当患者从某种途径得知自己的真情病情后, 他们首先表现出的是怀疑与否认, 很多人想到的是医师出现的误诊, 这也是为什么临终患者会一再追问医师“是不是搞错了?“的原因所在。这时他们的心理是焦躁不安、情绪激动, 甚至不相信诊断结果, 要求换院治疗等等, 用否认来缓解死亡带来的沉重打击。针对这种心理, 护理人员要学会如何去正确的、主动的去引导、去帮助患者积极的克服心理障碍, 配合医师、相信医学, 进行科学治疗。

2.3 忧郁心理:

当患者在日益恶化的病情中, 在逐渐加重的病状中, 在众多亲友的情绪变化中感受到死亡的身影离自己越来越近时, 他们在消觉、痛苦以及绝望的心理下, 会日渐抑郁, 很多患者在写好遗嘱, 安排好“后事”之后会变得十分沉默, 但内心却希望能够有人陪在身边, 这时护理人员应格外注意在患者面前尽量不要提及病情, 而是对其进行一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特别护理”, 通过言谈举止给患者以安全感, 从而稳定其情绪和心理。

2.4 认可心理:

当患者逐渐的慢慢接受了自己的病情, 往往会着手安排一些身后事宜, 患者在此时往往表面表现的不激动、不恐惧也不痛苦, 这一方面是患者的一种认可心理, 另一方面也是想让亲属所受的伤害减少到最低, 很多患者与亲属在这个阶段表现出的关系是和谐的, 平静的, 但患者则会更加沉默, 这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行为举止以及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 要尽可能多的陪在患者身边, 给予他们精神上与心理上的安慰与鼓励, 尽量的让其心理保持平衡。

3 尊重临终患者的权利

虽然临终患者面临着结束生命、告别人生, 但在这些没有发生之前, 他们仍旧享有与其他患者一样的同等权利, 而也正因为这一切即将发生, 所有的要求也有可能成为患者的最后权利。因此, 在保证患者基本的需求得到及时满足之外, 还要格外给予其个人权利与利益的尊重, 护理人员要用爱心、真心、同情心和责任心来对待临终患者, 让患者在面对生命消褪的同时仍旧能够感受到来自于他人的关爱和体贴, 让他们在离开人间的最后时期仍旧是满足的、安慰的。

4 做好临终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护理人员的对象并不仅仅是临终患者, 患者家属也是护理人员关怀对象。家属与患者的接触最多, 最能影响患者的情绪, 一声叹息、一个眼神就能影响到患者的情绪, 所以护士应告知患者家属在患者护理过程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护理人员应耐心劝导患者家属面对现实, 早日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和医护人员一起让患者享受到社会、家庭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 了解并满足他们未了的心愿, 让他们远离躯体和精神的痛苦, 高质量、平静、安详地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

5 在护理工作中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

5.1 正确利用药物的心理效应:临床工作中不得忽视药物的心理作用, 尤其药物治疗的护理过程中, 护士是直接施药于人的人, 因此须高度注意, 但不得过分夸大药物的疗效, 以免适得其反。

5.2 护士应做好用药的解释主动给患者讲解药名、疗效及注意事项等, 根据患者的自身条件给予合理的解释, 解除患者的顾虑,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如有的患者在静脉输液时, 不知道滴速与药物浓度在体内的关系, 护士应为其讲解药物滴速与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关系, 避免擅自调节滴速。有的糖尿病患者对于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不够理解, 护士为其讲解胰岛素与维持人体正常血糖的关系,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5.3 做好言语暗示工作言语暗示对药物的心理效应影响极大, 可通过言语加强其效应, 也可通过言语消除其不良反应。例如, 告诉患者, 其他与其类似的病情用药后已经好转或治愈, 以增加患者对药物的信赖度。

5.4 用安慰剂作保护性医疗, 以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实践中, 医护人员与患者都自觉或不自觉的使用和接受安慰剂治疗。此种情况在临终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如癌症患者, 在缺乏有效药物和治疗措施时, 若医护人员或家属说“这种病无法治疗”, 就会引起患者的绝望。此时, 用安慰剂可解除患者精神上的痛苦, 更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及减轻患者的痛苦。

5.5 指导亲属运用药物的心理效应亲属在护理中要因势利导, 适时适度地运用心理效应来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 护士不仅要重视药物的生理效应, 还应重视药物的心理效应, 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正确的方法接受、使用药物, 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护士通过健康教育, 加强对患者药理知识的宣教, 可提高患者的心理效应及用药的直觉性和顺应性, 避免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以提高药物疗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促使护士自觉学习, 钻研业务, 提高自身修养及素质, 使自己的道德修养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也能得以提高和升华。要注重发挥家属的作用, 作为患者亲属, 家属在患者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可以说, 家属有时比药物的治疗效果更佳, 他们给予患者的是一种精神上与心理上的支持, 可以帮助患者将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因此, 护理人员也要注重做好患者家属的护理工作。要通过关心、引导让他们对病情以及患者有一个正确认识, 要陈述家属情绪对患者治疗的利弊, 帮助他们调整好情绪与心态去协助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事实证明, 一旦家属的情绪言得到良好控制, 会给患者同时传达一种“正能量”, 给予他们很大的鼓励和安慰。所以, 要想让临终患者能够在生命的最后还能够充分享受到来自社会的尊重、他人的关爱, 帮助他们减轻死亡带来的心理压力, 积极克服恐惧、紧张、焦虑的心理, 让他们安详的、平静的离开人世, 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共同努力。

总之, 人性化护理应该因病而别、因人而异, 要不同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 同时争取家属、医师的通力配合, 让临终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的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关键词:临终,人性化护理

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篇2

关键词: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床关怀护理;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98-01

数据调查显示,经济水平的提升同时,各类工业迅速发展,人们的生存环境污染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癌症患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增强人性化关怀,采用舒适的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患者的临终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探讨系统化的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社区护理和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社区中心收治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我社区中心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年龄在45-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3.1±10.6)岁;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在4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1±11.0)岁。60例患者当中主要包括食管癌患者、胃癌患者、乳腺癌患者,另外还有肝癌患者和肺癌患者,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14例、10例、8例和11例。两组患者在相关资料和相关信息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给予患者社区临床关怀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临终关怀护理。

1.2.1 日常生活护理

护理人员要把患者安置在宁静舒适的环境当中,由于晚期癌症病人往往会出现身体消瘦和抵抗力下降等情况,而且会长时间的卧床甚至产生大小便失禁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认真做好晚期癌症患者的早晨生活护理和夜间生活护理工作,要按时为患者清洗身子,要经常为患者换洗床单以及衣服,还要帮助患者经常翻身,避免患者压疮等问题出现,根據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长期治疗和保健护理方案,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饮食,帮助患者进食以及休息,尽可能的提高患者舒适度,如果可以的话,帮助患者做一些适当的活动。在选择患者食物当中,要尽量选择软食,不要为患者准备比较粗糙的食物,还要为患者服用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多给患者准备患者喜欢吃的食物,必要时为患者补充肠外营养物质。

1.2.2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多和患者交流沟通,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情况,当患者情绪不良的时候,要与患者交流想法,疏导患者的担忧,适当为患者播放轻音乐,平抚患者的情绪,告诉患者及家属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要适当给予患者鼓励,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护理人员还要定时询问患者的需求,与患者建立密切关系,使得患者主动说出不舒适的地方,及时为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安全感。晚期癌症患者身体往往是疼痛的,社区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减轻患者的内心孤独感。

1.2.3 临床关怀护理 社区护理中心要成立临床关怀护理小组和管理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社区临终关怀护理小组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在消除患者家属心理障碍的基础上获取患者相关信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供相应有效的临床关怀护理意见。护理人员在实施社区临床关怀护理的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家属交流沟通,使得他们掌握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护理舒适度,还要给予患者家属适当的知识健康教育,使得患者家属正确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家属有效的心理支持。另外还要完善社区临床关怀护理系统,实现相关数据信息化管理。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 (1)护理有效率(%);(2)患者各项功能指标改善情况,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进行评定,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日常生活质量四项内容。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3)患者护理满意度(%)[1]。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24.0软件,其中护理有效率、满意率作为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各项功能指标作为计量资料,使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在护理有效率上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2 两组在患者各项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的对比 通过评分结果可看出,观察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2.3 两组在患者护理满意度上的对比 经过观察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3讨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癌症患者发病率越来越高,死亡率也越来越高,当癌症患者到了晚期之后,其所承受的痛苦是比较大的。对于在社区当中接受护理管理的晚期癌症患者来说,他们通常都没有了治愈的机会,大量调查结果表明,给予这些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床关怀护理是十分必要的,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舒适度和生活质量[2]。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在给予晚期癌症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临床关怀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舒适度[3]。

总之,通过本研究结果表明,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癌症患者社区护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是比较好的,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后期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4]。

参考文献

[1] 钟惠.对社区65例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10):241-242.

[2] 朱晓芳.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3):161-161.

[3] 李长群.社区医院癌症患者临终护理浅谈[J].中国科技纵横,2013,08(10):206-206.

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探析 篇3

1 资料

本组研究病例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3例癌症患者。其中, 男30例, 女23例;年龄最小为22岁, 年龄最大为79岁;肺癌13例, 肝癌11例, 胃癌9例, 肠癌8例, 乳腺癌7例, 恶性淋巴癌5例。53例患者经过放、化疗或手术治疗后无法取得明显的疗效, 患者病情逐渐恶化, 进入临终阶段。

2 方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排泄护理、舒适护理等;给予患者症状护理:疼痛护理、呼吸道护理等;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疏泄安慰、死亡教育、家属护理等。

3 结果

经过关怀性的临终护理, 53例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接受现实, 认同临终护理的价值。晚期癌症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获得较好的满足, 因疾病带来的疼痛也有所减轻, 能够安详、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4 讨论

临终护理在减轻患者疼痛, 满足患者身心需求, 提高患者在生命最后的阶段的生存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 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主要由基础护理、症状护理以及心理护理三部分构成。

4.1 基础护理

首先, 口腔护理。癌症患者由于病情的不断恶化, 机体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出现较多的并发症, 放、化疗容易导致患者口腔出血、糜烂、炎症、溃疡, 造成痰液积聚、吞咽困难。所以, 加强癌症患者的口腔护理是十分必要的[1]。为了防止患者口腔黏膜受损, 应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 或用1%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清理患者牙齿。

其次, 饮食护理。癌症具有慢性消耗性特点, 放、化疗容易导致患者呕吐、恶心、厌食, 从而使得患者营养不良, 抵抗力持续降低。因此, 应嘱咐癌症患者少食多餐, 食用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必要时给予患者静脉高营养[2]。

第三, 皮肤护理。癌症者长期卧床, 非常容易引发压疮;癌症患者容易出汗, 大小便失禁。因此, 护理人员应当定时为患者拍背、翻身, 防止局部皮肤受压坏死;应当保持被褥、床单、衣物的清洁[3]。必要时可以选用气垫床, 或是在患者身下垫海绵, 定期地按摩患者身体的受压部位。

第四, 排泄护理。便秘、腹胀、大小便失禁是癌症患者极易发生的症状, 患者便后, 护理人员可及时擦洗肛门周围。对于便秘的癌症患者, 护理人员可给予液状石蜡、缓泻剂、热敷等方法帮助患者排便;对于小便不畅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采用恰当的导尿措施[4]。

最后, 舒适护理。为了尽量能够使患者处于身心愉快的状态, 护理人员应为癌症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室内环境整洁。允许患者的家属或朋友进行陪伴, 使患者能够感受到亲情温暖, 能够在家人或朋友的陪同下走过生命的最后阶段。

4.2 症状护理

首先, 疼痛护理。癌症患者会长期受到原发疾病和疾病导致的并发症的折磨, 出现疼痛症状, 癌症患者会表现出痛苦面容、异常姿势、焦躁不安。长期承受无法缓解的疾病痛苦, 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担忧、恐惧、绝望的负面心理。所以, 采取恰当的措施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压力,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中, 不是当患者难以忍受痛苦时才给予患者止痛药物, 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给予癌症患者定时定量的规律性止痛治疗。根据在护理中观察、记录的患者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部位调整用药, 并且配合中医按摩针灸、物理康复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等方式, 对患者进行综合的疼痛护理, 取得了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

其次, 呼吸道护理。本研究中的53例癌症患者均有呼吸困难的症状。减少或祛除导致呼吸困难的诱发因素, 是癌症患者呼吸道护理工作的重点。护理人员应告知癌症患者如何正确地排痰、咳嗽, 以确保呼吸道顺畅。对于病情十分严重的患者, 护理人员可以实施雾化吸入, 以有利于患者咳出痰液。当患者发生呼吸困难时, 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 并指导患者调整体位, 保持镇静, 进行深呼吸, 以缓解呼吸困难。

4.3 心理护理

首先, 疏泄安慰。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地关心癌症患者, 给予患者必要的陪护, 积极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鼓励患者通过交流的方式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护理人员倾听患者心中的焦虑和痛苦, 恰当地表示同情与理解, 尽量消除癌症患者的孤寂感。与此同时, 护理人员还应当给予患者必要的安慰。在安慰时应当注意方式方法, 安慰既要帮助患者努力看向积极的一面, 而又不可以过度乐观。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了解疼痛的反复性, 并详细地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原因与客观性, 帮助患者在心理上适应由癌症引发的痛苦。此外, 护理人员还可以和患者交流癌症以外的话题, 使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在癌症患者面前, 护理人员应当始终表现得认真负责、沉稳大方、冷静, 尽量减少或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

其次, 死亡教育。通常, 癌症患者在精神放松、情绪稳定、心境放松时, 对疼痛的耐受性会有所增强。对不同病程、社会经历、文化水平、性格、年龄的癌症患者, 护理人员应当采用不同的死亡教育方式, 协助患者接纳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帮助患者以坦然的心态隐者死亡, 摆脱对死亡的不安和恐惧, 能够以平静、安详地心态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最后, 家属护理。护理人员不但需要注重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还需要对患者的家属进行指导, 争取使患者家属能够从身心两方面均能够良好的照顾患者, 是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一道给予患者生活的希望。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鼓励患者家属将内心的想法和痛苦诉说出来。当部分患者家属言行过激时, 护理人员应给予谅解和宽容。患者家属应支持、帮助、关心晚期癌症患者, 争取使患者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度过生命的最后亦称。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会对癌症患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 护理人员应当通过提出指导性意见、向患者家属介绍病情、沟通交流等方式稳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 争取使患者家属能够以良好的心态陪同患者, 进而减轻癌症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 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 常规的镇痛治疗已经难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痛苦。护理人员需要在加强生理护理的同时, 加强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症状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在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护理人员应当综合采用以上三种护理方式, 使患者安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摘要: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临终护理的具体措施与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53例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关怀性的临终护理, 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接受现实, 认同临终护理的价值, 晚期癌症患者能够安详、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结论 根据癌症患者的特殊身心状态, 提供相应的临终关怀和护理, 可以提高患者临终生存质量。

关键词:癌症,临终护理

参考文献

[1]周振俊.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及护理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4 (3) :91-94.

[2]李黎.中老年晚期肝癌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12) :1831.

[3]张彤, 严勤, 姚有华.患绝症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2007, 10 (9) :716.

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篇4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胃癌;手术;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84-02

胃癌是我国排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老年患者,一般根据患者病情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从而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并直接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故采用何种护理尤为重要[1]。而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主要以“诚信、尊重、从细节出发”为原则,使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获得最大满意为目的[2]。本文为进一步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选取我院实施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人性化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接受胃癌手术的患者80例,均通过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确诊为胃癌。将以上患者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6.81±6.36)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7.12±6.1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其中包括为患者讲解手术所需时间、麻醉方式、术前所需准备及术后所要注意的事项等。

观察组: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其中包括:①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的同时,向其详细介绍他的主管医师、主管护士及相关护理人员等,并带患者进入病房,熟悉室友和病房环境。②随时保证病房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尽最大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住院环境。③充分了解并熟悉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性格特点及心理情绪等情况,并根据患者的情况主动与其进行交流、沟通,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尽量使患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其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其不良情绪,从而心态平和的接受手术。④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在帮助患者家属建立信心的同时,可鼓励家属多抽出时间陪伴患者,多倾听患者诉说,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与重视。⑤术后对患者发放健康教育知识相关的小册子,并给予指导,从而使患者更加了解术后的生活起居及饮食的注意事项,以提高预后[3]。⑥患者出院后,建立随访服务卡,以方便随时与患者进行联系,进而了解其出院后的病情情况。

1.3观察指标

术后仔细观察并记录患者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个级别,总满意度=满意度+一般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之间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计量数据以 表示,计数资料用(n)或(%)表示,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处理,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情况比较

经统计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39.32±4.12)h,住院时间为(6.12±1.23)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对于护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性化护理是围绕“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开展的护理服务,整个护理服务过程都是以患者的病情和感受为基础的。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时,首先要有人性科学的认识,其次要对患者予以一定的尊重,要随时有奉献和牺牲的精神,将自我的爱心和对工作的热情融入到护理服务中[4]。本文通过选取在我院接受胃癌手术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7.50%,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充分说明,对胃癌手术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不仅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综上所述,采用人性化护理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中,不仅能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本身的认识,对术后患者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舒缓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程國玲.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外医疗,2012,03:152+154.

[2]付连英.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医学工程,2012,06:57+59.

[3]刘廷艳,张耀元. 人性化护理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1:46-47.

肝癌晚期患者的临终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2月, 我院共收治肝癌患者128例, 其中男性75例, 女性53例;年龄26~79岁之间, 平均47岁;全部病例均根据病情采用免疫、中医药、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

2 临终护理

2.1 心理护理

当患者得知病情确无挽救希望, 预感到面临死亡时, 会出现焦虑、恐惧、绝望等一系列的心理反应, 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往往会给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美国学者库伯勒·罗斯将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分为5个阶段, 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和接受期[2], 护士应该根据晚期患者的不同阶段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在我们所接触的病例中, 其中有28例青年人, 这些人心理非常复杂, 脆弱, 他们对生活抱有希望, 但面对疾病的折磨, 考虑到对前途命运、家庭的影响, 从而失去生活与治疗信心, 所以我们要多和他们沟通, 给予热心关怀和疏导, 使其消极心理状态转化为积极心理状态, 从而增强其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决心。在我们的病例中, 还有很多中老年人, 这些人由于疾病本身及对其家庭经济的压力, 不愿与人交谈, 情感淡漠, 常处于嗜睡状态, 护士应该多与其交流, 进行安慰疏导, 让其了解临终治疗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有的老年人无人照料害怕寂寞, 可以建议让家属全程陪伴, 安排好友看望;并安排乐观开朗的患者认识, 在沟通的同时感染其情绪, 让老人感到关爱, 消除孤独, 抑郁, 让其体会到社会对其本人及家庭的关心照顾, 保持短暂的心理平衡, 恬静安然离去。

2.2 疼痛护理

疼痛是肝癌晚期患者常见的一种症状, 据WHO统计, 晚期癌症病人60%~90%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持续性的疼痛会给患者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特别是当疼痛逐渐加重时, 患者常常会失去生存的勇气和信念, 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3]。Kelly等[4]的研究表明, 有22%的晚期癌症患者希望尽快死亡而减少疼痛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因此, 缓解或控制疼痛是临终护理晚期肝癌患者的主要内容。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准确的评估, 根据WHO癌症阶梯止痛法选择有效的止痛药物, 采取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或药物阻滞破坏痛觉传导通路止痛;还可指导患者使用按摩疼痛的部位, 听音乐, 看书等非药物的方法通过分散注意力而减轻疼痛。输液时避免重复穿刺而增加患者的痛苦, 安排患者喜欢的护士为责任护士。

2.3 基础护理

晚期肝癌患者多数生活不能自理, 护士应协助患者及家属做好晨、晚间及大小便的护理。对能进食者, 应加强营养治疗, 饮食上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宜消化饮食为宜;对于食欲不振的的患者鼓励其少量多餐;对不能进食者, 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并做好口腔护理;对有腹水、浮肿患者, 要做好皮肤护理;并在治疗操作中, 动作轻柔准确, 力争做到一针见血, 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保持病室的安静整洁, 温馨, 病室光线、温湿度适宜。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 对长期卧床、体质消瘦的患者, 要协助其翻身, 拍背, 防止褥疮。

2.4 协调和指导家属参与临终护理

家属是患者最强大的家庭支持系统, 对患者的心理、性格行为、生活习惯最了解, 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所以, 建议家属合理安排陪护时间, 尽量避免影响工作, 使临终癌症患者坦然接受陪护;指导家属协助做好基础护理, 如翻身、擦浴等, 用实际行动让患者感受到亲人的真情, 增强其生活的勇气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讨论

临终护理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性化护理的充分体现, 它对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它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 同情心, 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给患者提供一种热情、温暖、关怀、舒适的环境, 使临终病人安详、舒适并有尊严而无悔地走完人生最后的一段时光。

摘要:目的 探讨肝癌晚期患者的临终护理措施,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使患者平和、安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方法 分析了128例肝癌晚期患者的护理措施, 针对患者的特点,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基础护理及鼓励患者家属参与的临终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得到良好的临终护理和关怀, 情绪稳定, 生存时间延长, 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良好的临终护理干预, 可使肝癌晚期患者减轻躯体的痛苦及心理恐惧, 得到医务人员及家属的良好照顾和关怀, 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肝癌,临终关怀,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36.

[2]谢月琛.68例肝癌病人的临终关怀[J].家庭护士, 2008, 6 (1) :154~155.

[3]王国妃.肝癌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J].全科护理, 2009, 7 (7) :1893~1896.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 篇6

1主要生理症状和心理状态

1.1 主要生理症状

晚期癌症患者全身衰竭, 各脏器功能相继减退, 在最后的几个月, 可能会出现许多症状, 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的主要有疼痛、疲倦、食欲不振、呼吸困难等。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据有关资料统计, 临终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87%的症状是疼痛, 不能缓解的疼痛可使患者产生失望和绝望。肿瘤的代谢需要和治疗可引起癌症患者严重疲乏。随着肿瘤的发展, 疲倦和乏力也加重。呼吸困难多数是由于支气管、肺部广泛受侵所致[2,3]。

1.2 心理状态

美国学者E.Cubler Ross经过调查分析, 把晚期临终患者心理活动分为五个阶段, 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接受期, 从而逐步进入死亡。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且因人的经济地位、文化层次、职业、年龄、人生经历等的不同而有差别。但很大一部分临终患者的心理是痛苦的、复杂的, 多数患者都表现有沉闷孤独、悲观失望、情绪消沉, 回避现实, 担心、忧虑、留恋生活等心理反应。有的癌症患者往往还有很多社会需求, 如事业上的未尽心愿、治疗疾病的经济问题、家庭中急待处理的问题、自己逝后的事情等。因此, 针对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必须要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 让患者舒适的、有尊严的走完最后的旅程。

2临终护理

2.1 指导原则

美国老年病学会制定的临终关怀八要素: (1) 减轻患者肉体和精神症状, 以减少痛苦; (2) 采取能让患者表现自己愿望的治疗手段, 以维护患者的尊严; (3) 避免不适当的、有创伤的治疗; (4) 在患者还能与人交流时, 给患者和家属提供充分的时间相聚; (5) 给予患者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6) 将家属的医疗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7) 所花医疗费用要告知患者; (8) 给死者家庭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因此临终护理的目标应当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包括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痛苦。

2.2 常规护理

大多数晚期癌症患者丧失自理能力, 各脏器功能相继减退, 这给患者带来身体上很大的痛苦, 因此, 病理护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促进患者舒适:维持良好、舒适的体位, 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加强皮肤护理, 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持床单、被褥、衣服的干燥、舒适、平整、清洁。 (2) 减轻痛苦:持续性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而且引起患者严重的心理变态, 特别是当疼痛持续时间长而且逐渐加重时, 患者常失去生存的希望。因此, 护理工作中要想办法控制患者的痛苦。可采取改变用药方法、热敷、按摩等非药物方法控制, 也可采用药物方法控制。采用药物方法要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给予止痛药。止痛药应当有规律地按时主动给药, 而不是按需给药, 即只在疼痛时给药。这样可减少患者心理上对疼痛的恐惧感, 取得更好的疗效。一切治疗应以尊重患者为前提。 (3) 减轻感觉与知觉刺激: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很多患者与外界的交流减少了, 而内心的活动增多了。因此需要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和温馨, 使病房充满家庭式爱抚与温暖, 淡化其患者角色, 使其拥有安全感、归属感。

2.3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 它贯穿于临终护理的全过程。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 随病情变化, 除忍受着来自躯体的各种痛苦, 还要承受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在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中, 心理护理才是最重要也是最起作用的部分。只有给患者平静、安详的感觉, 充分尊重患者的感受, 尽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感情交流, 才能让患者最后的阶段走的舒适。心理护理的措施有: (1) 沟通与安抚: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多接近患者, 给患者以真诚的关心, 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如在晨晚间护理过程中, 通过语言、表情与目光交流,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信赖护士, 使患者情绪得以稳定, 配合治疗。 (2) 理解与谦让:大部分晚期癌症患者对治疗往往失去信心, 有的对死亡充满焦虑, 悲痛。此时每天出现在他们身边的护士对患者的心理影响非常大。这需要护士充分理解、同情患者, 有意陪在她身旁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谈话, 鼓励患者多交流。同时, 护士要以谦让的态度去谅解和宽容患者, 绝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护士在患者面前自始至终都要表现出冷静、沉稳大方、认真负责的态度, 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3) 对患者进行生命价值教育:护士在耐心倾听患者倾诉的基础上要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 正确认识疾病。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生、老、病、死这一自然规律。同时给以恰到好处的安慰, 注意要对不同经历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目标是帮助患者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平静面对死亡。 (4) 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家属的陪伴和安慰是最能帮助患者舒缓情绪, 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 护士应尽力给予同情、理解、方便和帮助, 要经常与家属交流, 提出指导性意见来稳定家属的心理状态。提醒其情绪对患者的影响, 指导家属学会某些基础护理技术, 如擦洗、翻身、喂药等, 使家属在患者辞世前能充分尽到义务, 让他们在陪伴患者时配合护士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慰藉。

临终患者病情沉重, 变化快, 护理难度极大, 对护理的要求很高。因此临终护理需要护士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良好的修养和素质及娴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临终护理过程中使患者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质量, 保持人的尊严从而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

参考文献

[1]肖惠敏, 邝惠容, 彭美慈, 等.晚期癌症患者人生回顾干预措施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7) :631-633.

[2]付菊芳, 黄颖, 白燕妮, 等.96例晚期癌症病人需求评估研究[J].护理研究, 2006, 20 (19) :1717-1720.

浅谈肿瘤患者的临终护理 篇7

1 心理护理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 据统计, 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有300多万人, 我国每年也有60多万人被癌症夺去生命。不少学者认为, 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及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对癌症患者不单要从生理学、护理学方面去为患者护理, 还要从心理学角度去做好护理工作。要经常深入病房, 用温和的态度、美好的语言、整洁的衣着、熟练的技术来获得患者的信任, 逐渐消除不良情绪困扰,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延长生命。

2 生活护理

肿瘤患者身体虚弱, 免疫力低下, 要保证环境的整洁、通风、安静, 光线充足, 鼓励少食多餐, 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为宜。不能进食者做好口腔护理, 定时翻身叩背, 动作要轻柔, 避免推、拖、拉等动作, 防止擦伤皮肤, 保持大小便通畅及尿管的清洁卫生。

3 疼痛护理

老年患者临终阶段心理护理的分析 篇8

关键词:临终,老人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老年患者的临终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部分。自创始人西塞莉·桑德斯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伦敦创建了临终关怀医院, 世界各国对患者的临终阶段也逐渐引起关注, 我国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社会老龄进程日趋加速, 护理对象中老年病人大量增多已成为护理专业的一个新特点,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是在疾病的末期, 即当医生宣布治疗无效开始的护理。当患者病情进展到垂危阶段时, 其精神痛苦不亚于疾病所致的痛苦。这就要求护士应当了解病人对即将面临死亡的态度, 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使他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提高尚存生活质量[1]。

1 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及老年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

表现为行动迟缓、活动减弱、小气、爱唠叨、疑心重、固执等。随着年龄增高, 精神活动、功能自然趋于缓慢和欠灵活机敏, 由于器官功能的减退, 感觉能力特别是视、听、味、触等的感觉灵敏度以及意志行为逐渐减退, 生病住院时诸多顾虑, 情绪低落、焦虑等。

1.2 老年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根据临床观察符合美国医学博士库伊丽莎白·布勒·罗斯 (Elisabeth.Kubler.Ross) 对大多数面临濒死的病人心理变化的五个期[2]。

1.2.1 否认期

部分患者对身患绝症或某些疾病晚期经医治无效, 当病人间接或直接听到自己可能会死亡时, 第一个反应就是否认, 病人不愿承认病情恶化的事实。

1.2.2 愤怒期

随着病情的发展, 给病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 并了解到治疗无望, 生命重危时, 表现出悲观失望易激动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经常以训斥漫骂, 对家属不满来发泄对疾病的反抗情绪。

1.2.3 乞求期

病人心理转为平稳, 承认自己患病严重后果, 希望医生能用最好的药物给予治疗, 期待医护人员能使自己转危为安或延长生命与家人有更多团聚的时间。

1.2.4 抑郁期

患者异常伤感, 对生活丧失信心, 精神崩溃, 少言, 表情淡漠抑郁。

1.2.5 接受期

这是临床病人最后的心理反应, 面对死亡现象, 已有心理准备, 对后事有一定的准备和交待。

2 老年患者的临终心理护理分析

2.1 增加与临终老年患者的心理沟通

对老年患者, 不仅要密切观察的心理变化, 而且要正确认识和掌握临终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 绝大部分患者首先是对疾病的否定, 表现为愤怒、抱怨和发泄, 接着开始对疾病的妥协, 听天由命, 进而出现自卑, 自责和忧郁, 最终接受事实, 变得平静, 安然[2]。这时, 患者特别需要的是关怀和尊严, 医务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多接近患者, 充分了解其心理的活动情况, 视病情因人施护, 对患者多一些同情和安慰, 耐心的安抚病人, 分散其注意力, 尽力驱散围绕在脑海中的死亡阴影。例如:在晨、晚间护理时, 通过语言、表情与目光的交流, 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使患者情绪得以稳定, 配合治疗, 并鼓励和支持患者与疾病斗争, 轻轻触摸老人的肢体, 减轻其心理压力, 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得到缓解, 以提高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2 增加临终老年患者求生心理

如果一个人对生活抱有希望, 就会产生克服各种疾病的力量, 而这种力量对于一个临终患者是十分宝贵的精神支柱[3]。在平时交谈中, 不断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建议家属合理安排时间来陪伴患者, 消除老人的孤独感, 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感受到家庭与亲人的温暖。

2.3 减轻临终老年患者的恐惧心理

适时有度的宣传死亡的意义。由于临终患者对死亡认识不足, 尽管家属未把疾病的诊断告诉患者, 但患者的情绪很悲观, 并从患者的言谈和表情中感觉到对疾病的恐惧感。针对这点, 应该经常耐心、诚恳地与患者交谈, 以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 让患者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关心他, 并经常让其听音乐或与家属聊天等, 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4 减轻临终老年患者的愤怒心理

由于临终患者情绪焦躁, 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 常无故发脾气或训斥医护人员[4]。在这种情况下, 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个性和喜好, 主动与患者交谈, 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诉, 并与患者家属默契配合, 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

2.5 减轻临终老年患者绝望心理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痛苦, 给予真诚的抚慰, 劝其正确对待人生和疾病, 消除轻生的念头, 在生活护理上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排除干扰, 使患者情绪稳定, 保持短暂的心理平衡, 恬静安然地离去。

3 讨论

总之, 要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 不仅需要护士掌握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社会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 护士还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医德, 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增加与病人的沟通, 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 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患者需得到的是整洁、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熟练精湛的技术操作, 微笑周到亲切的服务态度, 高度的同情心和信任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不断发展, 临终护理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临终护理不仅仅是维持一个生物性的生命, 也是通过临终护理使病人在有限的日子里, 在充满人间温暖的气氛中安详、舒适并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充分地体现从事护理工作者的真、善、美, 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毕彩霞.250例老年病人的临终心理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1992, (27) .359-360.

[2]徐小兰.护理学基础[M].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416-417.

[3]黄丽, 杨延忠.社会支持:肿瘤护理中值得重视的一种理念和方法.中华护理杂志[J].2002, 37 (8) :631-633.

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篇9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肺纤维化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51-011临床资料

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职业病患者:矽肺307例,水泥尘肺1例,年龄40岁—92岁之间,其中男304例,女4例。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症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早期可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咯痰、胸痛、呼吸困难加重,严重时出现肺气肿、肺心病、气胸或心衰等,以至死亡。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满意护理效果。

2具体措施

2.1人性化护理在入院初期的运用,目的是让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2.1.1医院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康复的就医环境:在入院时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同时了解病人需求,首先做好病室的安排。对于睡眠较轻的患者避免与睡觉打呼噜的病人安排在一个房间,而将打呼噜的病人与听力有障碍的病人安排在一个房间;尽量将彼此互相认识的病人安排在一个房间,利于相处,保持心情舒畅。然后将患者送至病室,亲切介绍病房环境、作息时间,应遵守的各项住院守则及同室病友,使患者感到像在家里一样,方便自如,配合医疗及护理。

2.1.2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及态度,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感受和认识,改善病人不良的心态。在进行护理工作中,无论病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个人文化水平的高低,都应一视同仁,处理问题要沉着、冷静、机敏,技术操作要精益求精,这样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和谐护患关系。

2.1.3细致观察,收集病人基本信息:向病人或家属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性格、爱好、心理特征等,为患者住院后的护理工作打好基础,使患者感到受尊重、重视,消除对住院的忧虑、恐惧心理。

2.2人性化护理在治疗前的运用

2.2.1做好肺纤维化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在治疗康复中是十分见效的护理方法。患者因长期受病痛折磨,常出现不正常的行为或对抗行为,我们应给以充分理解,关心、体贴患者。作为责任护士常常和他们聊天、谈心,了解患者心理变化,鼓励他们与疾病作顽强的斗争,使病人能够安心治疗。

2.2.2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需求:责任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与患者沟通,通过向病人发放疾病保健手册,组织患者学习,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护士應用所掌握的知识耐心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治疗、护理、转归、日常保健等。

2.2.3向患者介绍常规检查的必要性:耐心告知患者需检查的项目和准备工作,根据病情可安排专人陪同检查,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一一解释,使患者消除紧张并积极配合检查。

2.3人性化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的运用

2.3.1加强对病人合理用药宣教,改善病人的尊医行为 :若是病人发生服用药物错误行为,与病人有关,也与医护人员有关。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清楚用药方案的科学性,不同药物或同一药物对不同患者有着诸多的个体差异,劝说患者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耐心讲解错误用药所造成的危害;尊医行为方面,护士在向病人发放药物时,首先应说明药物的作用、用法及副作用等,必要时请病人复述一遍,以了解病人是否真正清楚,并督促病人按时服药。如果用药改变时,应向病人说明,以使病人了解。

2.3.2保持患者情绪的稳定 :了解病人的心理、生活及工作情况,解除其对本病的恐惧和悲观情绪,应避免精神刺激,遇事应冷静,保持良好的心境,生活起居做到有规律,劳逸结合;同时也需要家属配合患者调整情绪,使患者相信医学,由生理失衡达到心理平衡。

2.3.3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可根据平时饮食习惯,合理选择食物,应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酸、麻、辣、油炸的食物及蛋、鱼、虾等易诱发哮喘的食物。对肥胖患者,吃肉以瘦肉为宜,以达到祛痰湿及适当控制体重的目的,鼓励多饮水,可使痰液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告诫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忌烟酒,以避免诱发或加重咳嗽、气喘等症状的发生。

2.3.4丰富病人的闲暇生活 :指导患者选择自己喜爱并适合自身状况的运动,如打乒乓球、太极拳、慢步走等。从2009年开始我院开展了适合病人的徒手操运动疗法,指导患者坚持有氧运动。既缓解了病人的忧郁、孤独、紧张心理,活跃精神生活;又通过适度的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延缓病情的发展。

2.4人性化护理在出院时的运用

2.4.1做好出院指导 :首先向患者本人及家属讲解服用药物的种类、剂量、方法、用药时间及定期复查的项目。如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等。第二,要向患者家属做好宣教,告之我院急救电话,病房咨询电话及经管医生电话,以便随时联系。指导其做好配合工作,在生活上家属要多关心他们,经常去询问他们的病情,了解药物的疗效。第三,医护人员用电话或家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

2.4.2出院后的预防工作 :控制或减少肺纤维化形成的关键在于防尘。对肺纤维化患者,因其呼吸道清除功能较差,应脱离粉尘作业,安排适当岗位,并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营养和妥善的康复锻炼,以延缓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工作时,加强宣传教育,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尘操作规程,定期体格检查。

3讨论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人员自觉地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护理,既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使其有一种亲切感和家庭感,也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感受到人性化的关照和关怀,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通过开展人性化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信任度和满意率,在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丽.人性化护理在临床中的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第16卷,第127期,2005,10.

临终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篇10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人生阅历有限, 接触临终患者的几率较低, 以及缺乏心理学方面相关的知识。学生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理解不深, 掌握不透, 甚至有些学生一笑而过。因此将情景式教学应用于临终患者心理护理的学习中十分有必要。

1 情景式教学的概念

1.1 情景式教学分析

情景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要在一定的情景或文化中发生才有效[2]。什么是情景?情景是对学习新知识和新能力产生影响的各种情况, 既包括学生的内部情况, 又包括学生外部情况。什么是情景教学?情景式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情景的创设可分为提供具体活动的场景和提供学习资源两类。前者可借助环境氛围﹑动作表演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相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所以结合我们所教学生 (中专生) 的具体情况可采用角色扮演这种方式, 再结合学生以往生活经验和在传播媒体上的间接感知来完善角色扮演。

1.2 情景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强调知识, 单纯讲授。由于我们的学生 (中专生) 年龄小, 活泼好动, 想象力强, 但同时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传统授课让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 缺乏想象力, 久而久之, 他们感觉乏味、厌倦, 难以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而这种角色扮演的授课形式让他们耳目一新﹑精神振奋, 领会知识的速度快, 效率高。

1.3 情景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景教学是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景以达到强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我们所教学生 (中专生) 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运用情景教学可以让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来体会所扮演角色的内心活动以及外在表现, 加深学生理解, 帮助学生抽象思维以及加强记忆。同时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证明:在教学这种特定情景中的人际交往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所以在这种情景式教学 (角色扮演) 中, 每组可由2名学生来完成, 一人扮演患者角色, 一人扮演护士角色。教师作为角色扮演表演后的分析者和评判者。

2 临终患者心理变化

临终患者主要表现为恐惧和遗憾, 对未知的恐惧、对失落的恐惧、对分离的恐惧、对死亡时形象的恐惧、对死亡过程的恐惧;为未了的心愿或来不及补救的事而感到遗憾。一般患者可表现为:否认、愤怒、协议、忧郁、接受[1]。

临终患者需要更多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支持, 作为准医护工作者要做到:敏锐的评估, 适当的支持, 满足他们的需要[3]。以尊重生命, 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

2.1 心理变化分析

教师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患者的恐惧表现为: (1) 对不为我们所知的死亡这个生命必须经历阶段的恐惧。他们不知道死亡的滋味, 也不知道人死后会到哪里去? (2) 在患者自己的生命里必然有一些他们难以忘怀的人和事, 这些人和事也都会随着死亡而消失, 所以他们有种对失落的恐惧。 (3) 对自己非常喜欢的人、爱的人再也不能相见这种分离滋味的恐惧。 (4) 有些人怕自己死亡时面目狰狞, 也害怕死亡的过程痛苦。患者的遗憾表现为:未完成的事业, 未了的心愿, 对自己曾经在以往的工作生活中所犯的过错而没有机会去弥补。

2.2 心理变化特点

否认期:患者从最早的麻木、毫无感觉到不相信、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愤怒期:患者表现生气或愤怒, 以及对医疗制度的不满。

协议期:患者内心期望以其他的事或物来交换这个不幸的事实。

忧郁期:患者确定这已是不能改变的事实时, 失落的感觉油然而生。

接受期:患者最终领悟到自怨自怜也是于事无补, 进而摆脱困扰, 转向接受这个事实。

3 情景式教学的应用

3.1 应用

在否认期:患者角色表现得迅速、激烈。典型语言特征为“不, 不可能”, “你们一定搞错了”, “我要到某某医院重新检查”。护士角色表现出“行, 你可以再去查一下。”护士意识到这种否认机制对患者来说是一种缓冲剂, 可以缓和沉重的打击, 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在愤怒期:患者角色表现为“这不公平!”, “为什么是我!”,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护士角色表现出宽恕和安慰以及耐心的生活照料。允许他们宣泄情感, 对于患者迁怒时, 护士能做到谅解。护士意识到患者的愤怒是一种宣泄方式, 是对事不对人, 并不是刻意和护士本人过不去。护士同时要做到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在协议期:患者角色表现为“请让我好起来, 我一定……”,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会……”。护士角色表现出主动关心, 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 并且协同社会支持系统达成患者的心愿。比如当患者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过错找机会进行弥补时, 护士应想到这时的帮助是解开患者心结, 使其了无遗憾离开人世的惟一途径, 所以很积极地行动起来。

在忧郁期:患者表现为“哎!”并且十分痛苦、消沉、绝望, 暗自流泪。护士表现为轻抚患者肩头, 给予同情和照顾。还要意识到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不在患者面前谈论病情。

在接受期:患者表现为“那就算了吧!”“那就是我了。”, 患者显得平静﹑安祥, 不愿与人谈话, 喜欢独处。护士表现为经常陪伴患者, 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 当患者要求独处时可根据情况进行满足。

3.2 结果总结

角色扮演结束后, 教师进行总结, 并指出不足的地方。教师帮助学生揣摩临终患者细微的心理变化, 并且指明这五期变化并不一定按照这种特定顺序排列发生, 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让学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注意观察患者变化, 进行合理的护理工作。

4 效果评价

情景式教学应用于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 学生学习兴趣浓, 积极性高, 乐于接受这种有自身参与的学习方法, 课堂气氛活跃, 能做到教学互动。在随机的抽查中, 学生对所教内容记忆深刻, 在紧接着的民意调查中, 学生反响良好。由此可见, 根据具体情况可在医学授课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29~333

[2]杨玉芹.学习对象的生态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261 (10) :11~13

上一篇:自动化与准确化下一篇: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