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合理化(共11篇)
成本合理化 篇1
随着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计划的实施, 有关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从企业成本构成来看, 人工成本成为了企业的流动成本之一。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下的成本控制原则, 企业基于经营目标应适时通过各种手段, 来建立有效的人工成本控制措施。其中, “裁员”就是现代企业中最常使用的手段。本文建立在多元目标基础上, 首先对这一概念进行理解;然后, 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应遵循的原则。最后, 构建出人工成本合理化控制的模式来。
1 对多元目标的理解
不难看出, 笔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目前的裁员手段是反感的。这种情感体验可归因于两个方面: (1) 企业不能只关注自身经济目标; (2) 企业对于社会目标的履行, 将有助于经济目标的实现。由此, 多元目标可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1.1 经济目标根据传统理解, 企业的经济目标可概括为:
追求利润最大化。具体到现代企业中便是, 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这就意味着, 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价值取向, 直接与寻求“产出/投入”比值最大化有关。同时,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企业在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执行规模收缩战略时, 也将直接促使人工成本比例的减少。总之, 在经济目标管理下的人工成本控制, 已成为了企业成本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社会目标这里不去讨论企业员工的哲学定位,
但从目前全球企业界都应遵循的社会目标来看, 向员工提供满意的工作环境和福利, 则成为社会目标的关键要素。仍然基于传统理解, 这一目标的实现似乎将增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实则不然, 建立在行为学派的结论基础之上, 社会目标的达成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从而通过提升全员生产率来满足经济目标的要求。
2 多元目标下的合理化原则
无论怎样, 企业的逐利性冲动是不可避免的;当然, 这也是合情合理的。那么如何在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建立起一个平衡点, 来实施合理化的人工成本控制模式呢。对此, 还应提炼出以下三种原则。
2.1 增量控制原则企业人工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便是新员工的引进。
企业根据自身经营发展需要, 将适时引入相应岗位的员工, 其结构包括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层、高层管理人员。结合我国国情, 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仍然是其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 应严格控制管理人员的引进数量。
2.2 存量控制原则针对在职员工薪酬总额的控制, 成为了存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不难发现, 这也是体现企业履行社会目标与否的关键。实践表明:面对恶劣的市场环境, 企业执行全员范围内的降薪措施是可行的。但在正常环境下, 应严格管控企业管理层的薪酬分配状况。而这一点, 在大型国有企业内尤为必要。
2.3 退出补偿原则笔者对裁员手段表示反感, 但仍理性认为:
其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盎格鲁—撒克逊”市场经济体制下, 员工与企业间只体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然而,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社会文化背景下, 员工与企业间不仅构成了一种雇佣关系, 还呈现出对“家”文化的一种归属。因此, 裁员后的补偿原则应被认真遵守。
3 原则导向下的控制模式
结合以上讨论并在原则导向下, 企业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模式如下所述。
3.1 增量控制模式一般而言, 对于新引进员工不存在工资的再次议价。
因此, 这里的合理化控制主要体现在, 新员工的引进数量和结构上。不难理解, 数量因素将在整体上影响人工成本控制, 而结构因素则在局部上影响。为此, 应建立科学、合规的岗位分析流程。这里笔者还须强调, 为了减少人力资本因专一性而给企业带来的沉淀成本, 企业应与高级专门人才签定相对持久的合约。
3.2 存量控制模式随着现代企业对股权和期权激励手段的广泛应用, 存量控制的重点自然指向企业管理层。
具体而言, 体现为企业高、中层管理者。实践表明, 我国企业利润在分配上向资方倾斜已是不争的事实, 这比控制基层员工的用工成本难度更大, 但对整体人工成本控制的权重也更大。因此, 针对企业基层员工, 应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同步调整他们的福利待遇。
3.3 退出补偿模式业内对于摩托罗拉公司的补偿模
式仍处于观望状态, 从现已宣布的措施来看, 其物质补偿数量似乎还算不错。然而, 建立在员工联合抗议下的补偿措施重构, 这本身就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被动应对。人们似乎并不认为这与人工成本控制有关, 但笔者想说:在社会目标已广泛被企业管理者认可的当下, 人工成本的合理化控制已不单单体现为一种经济现象, 其所释放的外部性也不单单只影响企业本身了。
综上所述,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4 小结
随着摩托罗拉全球裁员计划的实施, 有关企业人工成本控制问题又一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伴随着这种人工成本控制手段的实施, 不仅将增大在职员工的负面情绪, 还将削弱企业的社会声誉度。为此, 应从企业增量、存量和退出等三个环节建立起合理化控制模式。最后, 本文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刘丽霞.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N].财会信报, 2011, (6) .
[2]李海清.加强供电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11, (5) .
[3]尚慧琴.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10, (12) .
[4]吴媛媛.浅谈企业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办公自动化, 2010, (12) .
成本合理化 篇2
施工合理化建议
1、建议成立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施工单位四方技术专家小组,共同研究审定重要部位的施工方案,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创优的措施。本工程中可采用的降低工程生产成本措施有如下:
1、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编制工程成本控制计划,增加节支,定期进行成本分析,采取降低费用开支、增加盈利。
2、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项目部根据工程总进度进度计划及时编制安装工程分部施工进度计划,充分采用交叉施工、流水作业等手段,科学安排施工的各要素,并严格落实,减少窝工、停工等现象,提高劳动生产率。
3、项目部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科学编制月、季度要料计划;加强现场材料管理工作,做到用料计划准确无误,按工程进度需要,组织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分批进场。材料、设备的采购要货比三家,最后确定供货单位,批量材料争取由厂家直接供应,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材料采购的成本。进场的材料的设备要减少露天堆放的时间,防止自然损耗的丢失,减少保管费用。施工时做到限量领料,全理用料,降低材料的损耗量。
4、加强劳动力的调度与管理,按工程进度的需要配备劳动力,对施工班组采取比较彻底的责任承包办法,工资分配同所完成的工程挂钩,提倡一专多能,减少间歇窝工及非生产用工。
5、施工机具配备要合理,选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提高生产率及机械化施工水平。
6、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充分利用施工场地,扩大拌制工作面,提高拌制加工效率,减少工程费用。
7、加强对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管理,保证产品一次成优,减少返工等现象,以质量保进度,以质量降成本。
8、认真实施各项质量制度。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按公司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要求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严把各项质量检验关,对隐蔽工程等重点部位加强监督检查,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整改、返工损失。
9、合理组织施工,对安装工程来说,工程前期,施工配合工期长,耗工量大,后期工程量集中,工期紧、压力大,在施工安排上要及早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边配合,边加工,有安装条件的抓紧施工,以分散施工高峰期的工作量,减轻工程后期对安装工作的压力,做到均衡施工。
10、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推行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等新的施工方法手段,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费用,注重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设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及成本目标的实现。
11、注重工程的收尾及交付使用,保证及早发挥效益。工程完工后,尽快拿出工程结算资料,做到工完、场清、帐清,使企业的效益及时得到体现,保证资金的正常回笼,加快资金的周转,降低财务费用。
12、充分把握图纸会审关,使设计方案结合实际,降低造价,方便施工。
13、加强现场总平面管理,进场材料、成品、半成品要按场地布置图堆放,做到合理、整齐,以减少二次搬运损耗。
14、抓材料的装御、运输、管理各个环节,降低物资消耗。
15、合理安排土方开挖程度。调配土方开挖与回填,节约工程费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基槽土方放坡,可减少土方量,从而节约人工费及机械台班费。
16、做好材料计量工作,做好落手清,合理回收利用减少原材料消耗。
17、混凝土掺早强剂,缩短支模时间,加快模板周转。
18、做好材料进场验收工作,验质量、验数量,减少进场损耗。
19、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保养、维修,提高机械利用率。20、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抓住计划编制,综合平衡和检查执行环节。加强生产管理工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以加快施工进度。
21、要求以预算收入控制支出,进行成本核算,制定目标成本。
22、根据目标成本,进行成本倒算,确定各分部分项工程材料用量,控制范围及各工种控制范围。实行成本否决权。
23、严格样板开路,减少返工,降低成本。
成本合理化 篇3
关键词:企业 成本核算 成本费用 合理分配
在企业成本核算中,需要管理者以创新的思想、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不仅要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成本核算,还要对企业日常支出、管理成本费用、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成本核算,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成本利用效率,进而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合理配置企业的成本费用,使企业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能够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一、目前,企业在成本核算的成本费用控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益,以适应经济市场的发展,所以企业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企业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的控制也是如此。但是,在成本费用的控制过程中,还存在这一些问题是需要企业经营管理者积极研究、解决的。首先,预算编制机制还不完善。目前,大部分的企业已经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并积极进行企业财务预算,以控制成本费用的消耗。但是企业预算编制的执行与控制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漏洞,两者之间不均衡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企业成本核算的成本费用合理分配的发展;其次,成本核算中的总量分析缺乏。总量分析是指企业整体发展基础上的,对财务成本消耗的控制,这是对企业全局发展的统计与分析;最后,企业成本核算理论基础已经日趋完善,但是实践控制力量还很薄弱。这与企业领导者的认识有直接关系。领导者强调成本核算,目的是合理分配企业的成本费用,提高财务资金的利用效率。但是控制力量的薄弱,这种合理分配不能落到实处,导致企业整体成本费用利用效率的降低。
二、企业成本核算中的成本费用合理分配的相关策略
第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人力基础,同时也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所以,要想有效进行成本核素中的成本费用合理分配工作,就必须使全体工作人员树立以成本费用合理分配为工作出发点的意识,发挥工作人员的集体智慧以及工作积极性,使所有人都参与到成本核算的成本费用合理分配的工作中来,以提高成本费用分配的工作效率。
第二,完善企业预算编制,提高企业财务的执行力与控制力。企业的成本核算是对财务预算的一个检验与总结,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即财务预算是成本核算的基础。所以,要想进行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工作,就必须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编制,提高企业财务的执行力与控制力,并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与经营管理的整体战略目标,将企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进行优化分配,并在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检验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计算出成本费用的消耗情况,从而为未来的财务核算提供数据与理论基础,为企业领导者的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材料。
第三,提高成本核算的总量控制与分析。在企业进行成本费用的分配时,需要对企业的资源总量进行控制与分析,从而得到优化资源分配的策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费用的消耗。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活动时,需要对企业的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将成本费用根据生产消耗、管理成本等分类进行合理分配,这种优化分配方式是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与发展潜力决定的。所以,提高成本核算的总量控制与分析,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消耗,并对成本费用起到合理分配的作用。
第四,加强对库房资源的管理,提高成本核算效率。通常,企业的成本核算也包括对库房资源管理的成本消耗数额,所以,要想有效、合理分配成本费用,就要降低企业在生产资源管理上的成本消耗,这样才能提高成本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需要企业加强技术开发,以创新的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消耗,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够降低成本消耗,将更多的成本费用用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中,达到合理分配成本费用的目的。
三、结束语
企业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协调、贯彻企业经营管理计划,优化企业资源的分配方案,促进企业资源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过程中,需要企业管理者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想、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进而促进企业降级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提高,提高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婧.通过预算管理来加强企业成本費用精细管理[J],消费导刊(管理视野),2009;10
[2]黄永富.关于港口物流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1;10
[3]曹彬.加强企业成本费用有效控制探讨[J].经济研究,2011;2
(责任编辑:何秀秀)
成本合理化 篇4
1 简析成本控制
从经济管理学上定义的专业管理知识来理解企业的成本控制, 指的是先通过成本会计等不同的方法, 预先计算出企业的生产成本限额, 再与实际生产成本相比较, 以比较的结果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其成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从字面上来理解成本控制比较简单, 可以从成本和控制两个词进行分析。其中, 成本指的是企业为了实现企业的某个生产目标而产生的成本费用; 控制指的是对企业生产的控制对象进行各种类型的转换, 使得其向预定的生产目标发展。
一般情况下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成本控制, 广义的成本控制是指整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以实现企业用最低的生产成本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狭义上的成本控制泛指对于企业某一生产环节所花费的费用进行控制, 以保证实际成本不会超出预额。
2 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意义
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现代化的企业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经济管理学意义上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指, 企业的财务管理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所需要达到的预期的目标的结果。就我国企业的现阶段发展而言, 各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尽相同, 各有各企业的特色,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和影响力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中利润最大化又包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股东收益的最大化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三个主要方面。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旦确定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也就意味着企业的理财思想和财务管理等问题都要服从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由此可见,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 财务管理的重要功能
3. 1 倒逼功能
“倒逼功能”指的是企业相关人员借助财务管理活动而采取的成本控制手段。这种倒逼功能是随着财务管理的各项活动的展开而展开的。财务管理进行资金预算活动, 为企业生产限定数量, 并要求必须在规定时间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生产要求。在这种刚性的生产资金供给压力下, 促使工作人员快速完成生产目标。包括对原材料采购的人员、生产工人和销售人员都处于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之下, 以压力产生动力, 促使他们较为圆满地完成任务。同时, 在这种事关企业绩效管理方法的激励和约束下, 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必然要进行定向流动来应对, 以此促使企业实施全面的成本控制模式。
3. 2 协同功能
由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 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是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 但都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特性, 自然地, 它们呈现出协同的特点。众所周知, 依赖于工程领域的方法仍是成本控制采用的主要手段, 通过对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来降低成本的发生数量和频次。但是, 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体现的都是长线方法, 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短线的成本控制需求。因此, 通过财务管理的职能导向, 对企业资金进行监管, 将成本逆向分解到具体人员和具体岗位上, 以此, 在资金量化的前提下, 促使工作人员严格履行成本控制要求。
4 财务管理的作用
在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能力的过程中, 许多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误区, 即财务管理归于财务部门, 成本控制则分散于企业各业务部门, 完全割裂了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间的密切联系。为此, 我们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4. 1 联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
当前企业的运转形态促使了财务管理倒逼功能的出现, 各运转形态与组织结构的不同, 使企业财务管理呈现出以财务管理部门为圆心, 其他部门围绕圆心做向心运动。通过这种特有的运转模式, 使得财务管理可以借助资金的流转与其他业务部门进行能量交换,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严密的资金监管机制。经过这种种复杂的环节, 形成财务管理的倒逼功能, 并驱动企业内部运转, 实现联动各部门的成本控制作用。
4. 2 考核各部门的成本控制
企业在强化成本控制时, 通过建立整套的成本控制效果考核体系, 以确保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施行, 财务管理部门仍是考核主体。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约束业务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 而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成本控制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财务管理技术进行对指标的监控, 最终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
5 企业成本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利润最大化”是多数现代化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经济管理学上来说,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措施是“开源”和“节流”。其中, “开源”指的是开发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节流”指的是努力节约生产成本。节约生产成本指的就是企业的成本控制。只有实现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才能使企业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 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生产成本控制, 以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5. 1 企业成本控制能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的利润指的是企业总收入减去企业总的成本后所剩的余额。根据企业利润与企业成本的关系我们可以得知, 通过企业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利润。简言之, 就是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不管企业的总收入是下降还是增加, 都可以通过成本控制来进行调节。企业可以通过对销售的调节, 扩大企业的经营基础, 稳固企业的市场地位, 以此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5. 2 有利于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
企业股东对企业进行投资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扩大自身财富量。从现实意义来看, 股东作为企业的持有者, 为实现自身利益, 必然会采取一切措施促进企业发展, 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企业具有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它能为它的所有者带来预期收入的报酬, 这种报酬主要通过股份分红和出售股权所得到的现金来实现。而企业的价值则主要体现在企业投入市场所获得的现金收入, 企业的股票价格最终成为影响股东财富的最重要的因素, 企业成本控制的情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业绩。所以, 企业成本控制直接决定着股东财富的拥有量。
5. 3 能促进企业综合发展
社会上存在的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企业的不合法操作造成的。有的企业把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水、废弃物等直接排放出去, 形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 企业如此作为的原因主要是缺少资金对废弃物进行处理。试想, 如果企业能对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那么, 自然就有能力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物进行很好的处理, 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6 在构建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合理化模式中应侧重的方面
6. 1 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财务管理手段对财务管理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现代化的财务管理要求财务管理手段的创新, 以适应时代发展。克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部门可以采取部门跨界协作的方式。换句话说, 就是财务管理团队要引入专业技术人员, 对资金预算、成本控制等环节做具体、专业的分析, 以保证其合理性及准确性。除此之外, 专业人员不能利用自身优势对其他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干涉或施加影响。为杜绝这种问题, 企业需要完善审计监督机制、规范相关制度。
6. 2 提升财务人员意识
意识影响人的行为。所以, 提升财务人员意识, 有利于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这一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岗位培训, 二是部门调研。岗位培训的重点在于通过培训增强财务人员的岗位意识, 而岗位意识的增强还需要创新工作方式。特别是在非公有制企业中, 把强化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活动联动起来开展, 以此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意识。部门调研是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部门调研的长效机制, 及时获取各业务部门的资金需求及运转状况, 保证对企业运转的掌握。
6. 3 对财务管理绩效进行公开评价
对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是促进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对财务管理进行绩效评价, 必须先建立针对财务管理人员绩效的考核体系。在建立考核体系时, 要注重考核指标的合理性与公正性。例如, 财务管理部门可以把整个部门都纳入考核的范围, 根据年度资金预算准确率、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等按照相关原理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在严格的考核机制基础上, 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绩分量化、考核, 并公开考核结果, 对他们进行奖励或惩罚。 ( 下转P137)
摘要: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迅速, 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也对大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为挽救企业的发展, 增强企业竞争力, 加大对成本的控制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但是, 这一措施在实行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基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展开对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研究, 通过对发展现状、发展中的阻力因素等问题的探究, 寻找积极手段构建成本控制的合理化模式。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合理化模式,构建措施
参考文献
[1]林婷婷.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 2014 (3) :64-65.
[2]石文慧.企业会计成本控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商, 2013 (24) :160-161.
[3]孙靖.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契合下的模式构建[J].现代商业, 2012 (20) :240.
成本合理化 篇5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行业竞争局面日渐激烈,当今的高速高速公路企业在不断提升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应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做好相应的成本控制工作,影响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很多,其中任何一项因素发生波动,都有可能导致高速公路工程的成本受到影响,使运行成本超出预算,因此,若想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应重视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的合理化、系统化的控制,将项目成本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资金的高效利用,也是企业发展重要目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管理;具体措施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应将技术理念与成本控制理念相互融合,合理配置材料、人工、设备等资源,以求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最终实现对工程成本的科学性管理。为增强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效果,必须对施工现场材料使用情况、资源分配情况等进行合理化的分配,结合项目成本控制情况来适度增减现场资源的使用量,进而实现对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的合理化管理。
1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标准
对高速公路成本控制标准应加以制定,是保证成本控制的主要依据及标准。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量化劳动以及物化劳动实际消耗数量的基本界限,在高速公路施工现场,可以根据成本控制得标准来监督实际的费用,保证所有的费用都处在标准范围之内,若超过该标准,则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这从一种成本控制把控的手段。还要对高速公路的成本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将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明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是否存在成本浪费的现象,若有,应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将原因加以总结,从根本上实现问题的解决的控制。同时诱发成本控制标准的各种不合理因素条例进行总结和完善,保证高速高速公路今后的成本控制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2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原则
高速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①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投资数额较大;②高速公路建设涉及到很多专业,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③高速公路施工大都是采取露天作业建设,很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所以,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风险较大;④高速公路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不同专业的工作人员,设计以及施工人员都要参与其中,同时还要保证行政部门能够在其中发挥着应尽的责任。通过对上述特点的分析,高速公路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成本控制过程中全员参与
高速公路成本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数字指标,从根本上反应各个部门的工作以及各个环节的工作,只有保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其中,才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优化。明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之后,从准备到工程结束,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工程涉及的各项经济业务都进行严格准确的控制,并协调各个工作部门都参与其中,才能够实现成本控制的最大化。
2.2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提升经济效益是开展高速公路成本控制的主要工作目标,从根本上减少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是主要的工作途径,通过开展定期成本核算、实施分析、强化管理,才能够提升高速高速公路成本控制以及管理控制水平。
3强化建设过程中的核算与考核制度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规模大,工期长,会耗费大量的资本与精力,若想提高高速公路工程的成本管理水平,必须打造更为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严格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对成本管理的责任进行合理分配,是提高成本管理效果的重要保障。为保证高速公路工程的成本控制效果,施工方应及时准备责任感强、能力杰出的成本管理人才,深入到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行为、材料使用情况、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情况等进行监督与管理,采取此种方式可有效提高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应及时对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成本费用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制定科学、有效的`核算机制与考核制度,借助成本管理制度来对成本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评估与考核,并搭配一定的激励机制与奖惩机制,继而实现对项目成本的科学化管理,采取此类方式可大大调动员工参与到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主动性,能实现成本管理的实效性。
4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有时会发生超出预算的情况,追加投资方能完工,因而必须加强对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的控制,为确保控制的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分析当前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方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4.1加强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控制
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成本影响的主要因素是造价管理中的直接费用,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力以及设备。在高速公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想做好进购控制工作,就需要做好高速公路建设成本的实际工作控制。通过投入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化的使用效率,不断提升采购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采购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不断培养采购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避免出现舞弊或者浪费现象。还要与产品或者材料合格的厂商签订一定的合同,对采购流程加以制定,提升采购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后,还要对采购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对于成本过高的材料进行分类,对改善方案加以实施,通过系统的计算来降低运营成本。
4.2施工企业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1)对于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成本费用的因素考虑不周全,尤其是对成本预算的作用认识不足,过分地注重施工任务能否全面的完成,在施工中难以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和自身的实力,以至于不能最大限度利用资源。(2)在施工组织与设计阶段的准备严重不足、验收不到位,各种措施得不到有效的完善,大量的施工原材料被浪费。(3)成本控制意识不足,在生产中不计成本,缺乏对三超现象的成因分析,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当,这些都是施工企业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的重要体现。针对以上几点应采取的措施如下:(1)成本预测是施工企业需要着重关注的一点。充足的成本预测,可以对施工企业进行良好的成本控制。通过成本预测,可及时掌握相关的支出情况,加强对成本的掌控和管理,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成本,从而为施工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加强对管理费用使用控制,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虽然注重了高速公路工程费用的成本控制,却又忽视了对管理费用的控制,导致各种管理费用居高不下、严重超支,从而降低了整个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的控制水平,因此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高效的管理成了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问题。(3)建立健全的高速公路成本控制体系。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因而必须建立具有责、权、利有机结合的成本控制体系,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施工企业难以将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导致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尤其是由于责权不分,导致工程成本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增加工程成本、降低投资效益。
5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对高速公路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加强对成本的管控,实现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工程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敏.如何控制我国高速高速公路成本.经营管理者,,15.
[2]李有存.加强高速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探讨.建材与装饰,(53).
成本合理化 篇6
一、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1.成本管理意识弱
由于煤炭企业长期粗放式的开采模式,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高污染、高投入、低回报的成本管理现状,这种现状就直接造成了企业成本管理意识低下,管理理念落后的局面,这直接影响了成本管理的实施与效果,使成本管理流于形式。煤炭企业自身管理的意识较弱,很多企业仅仅是依靠国家制定的章程进行相关的管理,这大大削弱了管理的效果,使管理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广大的员工不能在管理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应有的积极性,不能起到管理的监督督促作用,降低了管理的效果。
2.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炭企业的成本管理只有在一定的制度保证下才能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保证顺利实施。而现在的煤炭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成本管理制度体系,使各种管理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这就不能制止很多市场混乱的现象,使管理的措施得不到保障。在很多煤炭企业中,虽然采用了一些影响的制度,但这些都不能很好的适应企业自身的实际,不能充分的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这种不符合企业的制度会严重束缚管理的手段与效果。很多企业只是将制度进行张贴,没有进行相应的深入教育与培训,使制度趋于形式,员工根本不了解制度的实用性与适用性,不能很好理解制度的内涵,这就阻碍了制度的顺利发展,影响了制度的效果。
3.成本核算方式无法满足管理需要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还是传统的以最终产品为唯一对象的会计核算法,这种方式只注重了单一因素的影响,成本核算也仅仅停留在最终产品核算这一层次上,没有深入到每一个生产作业环节。这就大大限制了成本核算的全面性,也就不能为企业的生产作业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在成本管理方法方面,过分依赖传统的成本会计系统,传统成本会计系统局限于提供产品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员所需要的资源、原材料、生产、产品、销售渠道和销售市场等非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各个生产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无法满足企业实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
二、煤矿企业成本管理中充分履行税法的途径与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充分履行税法,深入贯彻税法精神,执行税法的相关要求,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实现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税法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与改进之中,这就需要煤炭企业与时俱进的进行相应改革适应税法的新要求。
1.不断加强税法教育,增强纳税意识
煤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企业的发展如果离开社会就没有发展的意义,也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企业只有充分符合社会的要求,履行规定的社会责任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企业的优良发展。依法纳税是每个企业的责任与义务,是企业对社会应做的贡献。在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只有充分加强税法教育,将依法纳税思想培养成每个企业的义务,提高企业纳税的热情,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依法纳税的行为,这样才能更加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深刻理解税法精神,正确执行税法政策是每个企业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建立相应的納税激励机制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促进纳税的顺利进行。适当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激发企业纳税的激情与热情,这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促进良好风气的形成。规范的纳税行为对于在煤炭企业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模范纳税企业可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促进其它企业的学习与跟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对于纳税中的偷税漏税等不规范行为,一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措施,使其在今后的使其杜绝不法行为,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3.加强税法人员的素质培养
税法人员的素质对于税法精神的贯彻与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税法人员的道德素质是税法活动依法进行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使各项纳税行为真正得到贯彻,道德素质过低则不法行为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提高税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对于合理履行税法责任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加强税法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业务能力对于税法的履行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艳梅,用方军.浅析企业成本控制.现代商业.2009(9).
[2]镇杰.企业如何作好成本控制.市场周刊.2008(8).
成本合理化 篇7
一、目前企业成本进行核算过程里控制成本费用所出现的问题
企业无论做何种决策或措施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点无可厚非, 而目前控制企业成本费用里所出现的问题对企业提高效益已经有着极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不善。 大多数企业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管理予以重视, 但是对具体的实行预算控制和预算编制两者之间展现的弊端却没有加以解决,使二者一直处于失衡状态,这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较少的总量分析在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 这里所提的总量分析具体是指基于企业进行整体发展的前提,控制企业消耗的成本。 显然,当前的分析较少,无法对企业的全局发展体现全面的认识。 第三,薄弱的控制相对于企业成本力量。 大量企业已经意识到并对成本核算所体现的重要性重新审视,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成本的控制力量仍然薄弱,无法实施合理的成本分配, 从而对企业的发展有所限制。
对于企业成本的费用进行控制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致使企业无法将其与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相统一, 从而造成了对于企业成本进行控制的条文措施都无法进行落实,增加了管理和生产的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二、合理的企业成本分配手段
目前由于企业自身进行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所形成的常见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目标作为标准的分配成本费用的方法, 此方式是通过市场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 实行分配之时要首先确定需要企业产品的大众,掌握他们的消费能力和习惯,然后再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计算,划分整个的目标成本,对产品的每个零件进行摊分,最后对通过对目标成本和企业的具体实际产生的成本相对比,将两者的差距找出,再从这些差距里将降低成本的方法找出。
另外一种是指以作业为标准的分配成本费用的方法。 这种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根据生产作业实行成本库设置达到成本的分配,并且将此计算于成本,而将间接的费用进行成本分配则要根据成本的动因实行,这样就会使管理和计算成本良好的相结合,有利于企业每一个作业中心进行对成本信息的管理。 即使大多数企业一致认为此种分配方法具有较大的工作量, 但是如若在一些区域类似于会产生较低费用的地方创建生产中心,则会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从而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三、对企业成本核算过程里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予以加强
(一)对全体员工的参与给予鼓励,提高认识
企业员工作为重要的企业生产的物质组成部分, 是推动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变革的重要主力军。 企业员工对于企业进行各项管理所起的作用是显著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及其成本意识予以加强, 可以使得他们把基于合理分配成本费用这个观点与自己的才智相互结合,从而为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献智献策,使企业的成本分配效率得到改善提高,进而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加以提高。
(二)健全企业预算编制,加大预算执行强度
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管理, 企业预算是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 而企业成本的核算作为总结和检验企业预算执行状况的标尺,明显和企业预算关系处于极为密切的状态。 所以,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一定要对企业预算进行加强管理,健全企业运算的编制,让企业预算编制可以趋向合理、科学化,对企业的物力、人力资源实行分配优化, 提高预算执行的强度,然后在进行成本的核算中评价预算执行的程度, 对成本费用的消耗作出计算, 以供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进行财务核算提供根据,或是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一些资料以供参考。
(三)分析和控制企业成本的核算总量
对于企业成本的费用进行分配, 必须要对企业的资源总量采取分析控制的策略。 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从而为企业成本的消耗控制提供支持。 企业在进行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经济活动之时, 有关人员一定要对现存的企业的多种多样的资源进行恰到好处地分析,从管理和生产的不同使用用途上做好合理的成本费用分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进行企业管理成本与生产成本之间的费用划分时,要始终坚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首要前提, 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为重要依据。
(四)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效率加以提高
企业的成本核算既包括企业的进行库房资源管理的成本消耗,同时也包括生产成本, 所以在企业进行成本的分配之际对于企业已成的资源采取管理策略一定要重视此中的成本消耗, 从而使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得以积极提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势必要不断改进自己进行生产的工艺,使自己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在管理的层次面上要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 促使管理效率得到稳步提高,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就会随之相应减少,节余下来的成本便可以在其他的生产活动中投入实施, 从而实现合理有效地分配成本费用。
四、结束语
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 实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对企业成本加以管理,而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首要内容便是成本的核算,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里对成本核算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促使企业的最大功效得以实现。 对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里分配成本费用的措施,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切实坚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和发展方向作为基本,要进行对分配成本费用的观念创新,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达到使企业成本逐步降低的目的,从而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凝聚,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值得我们予以重视的是,我们不仅要核算企业的生产过程里产生的成本, 还应关注其他方面像日常支出、人员培训等。 唯有如此,才可以使企业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发展, 促使企业在三方面都综合地进行发展,相互配合相互提高。
摘要:对于企业成本进行核算,不仅可以使企业对各种资源都能有效加以利用,而且对于企业的效益加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显而易见并不先进,这使企业在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的过程里出现很多令人烦扰的问题。企业若想让产品利润实现最大化,势必要对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合理分配。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进行核算过程里控制成本费用的弊端进行扼要分析,并针对此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实现企业成本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借鉴和研究基础。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费用分配,控制
参考文献
[1]施婧.通过预算管理来增加企业成本费用精细管理[J].消费导刊(管理视野),2009
[2]孙立道.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成本合理化 篇8
关键词:成本核算,成本费用分配,控制
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成本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的成本,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实行管理的成本。 企业成本进行核算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但会使企业的全方面资源得到有效综合利用, 而且还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核心竞争力予以增强。 因此,企业进行成本费用的有效合理分配势必要以成本核算作为开展的根基。 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在企业成本进行分配的过程里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发展处于不利的境地。 企业若想从这种困境中解脱出来,使企业产品用最低的成本实现较大的利润, 就必须解决成本分配的相关问题, 对成本费用分配要注重有效合理性, 从而促使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目前企业成本进行核算过程里控制成本费用所出现的问题
企业无论做何种决策或措施都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这一点无可厚非, 而目前控制企业成本费用里所出现的问题对企业提高效益已经有着极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企业的预算管理不善。 大多数企业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对预算管理予以重视, 但是对具体的实行预算控制和预算编制两者之间展现的弊端却没有加以解决,使二者一直处于失衡状态,这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第二,较少的总量分析在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 这里所提的总量分析具体是指基于企业进行整体发展的前提,控制企业消耗的成本。 显然,当前的分析较少,无法对企业的全局发展体现全面的认识。 第三,薄弱的控制相对于企业成本力量。 大量企业已经意识到并对成本核算所体现的重要性重新审视,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成本的控制力量仍然薄弱,无法实施合理的成本分配, 从而对企业的发展有所限制。
对于企业成本的费用进行控制所出现的相关问题致使企业无法将其与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相统一, 从而造成了对于企业成本进行控制的条文措施都无法进行落实,增加了管理和生产的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对于企业的发展产生的不良影响是难以磨灭的。
二、合理的企业成本分配手段
目前由于企业自身进行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所形成的常见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以目标作为标准的分配成本费用的方法, 此方式是通过市场对产品的成本进行计算。 实行分配之时要首先确定需要企业产品的大众,掌握他们的消费能力和习惯,然后再对产品的目标成本进行计算,划分整个的目标成本,对产品的每个零件进行摊分,最后对通过对目标成本和企业的具体实际产生的成本相对比,将两者的差距找出,再从这些差距里将降低成本的方法找出。
另外一种是指以作业为标准的分配成本费用的方法。 这种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的主要方法指的是根据生产作业实行成本库设置达到成本的分配,并且将此计算于成本,而将间接的费用进行成本分配则要根据成本的动因实行,这样就会使管理和计算成本良好的相结合,有利于企业每一个作业中心进行对成本信息的管理。 即使大多数企业一致认为此种分配方法具有较大的工作量, 但是如若在一些区域类似于会产生较低费用的地方创建生产中心,则会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从而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三、对企业成本核算过程里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予以加强
(一)对全体员工的参与给予鼓励,提高认识
企业员工作为重要的企业生产的物质组成部分, 是推动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变革的重要主力军。 企业员工对于企业进行各项管理所起的作用是显著不可忽视的。 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及其成本意识予以加强, 可以使得他们把基于合理分配成本费用这个观点与自己的才智相互结合,从而为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献智献策,使企业的成本分配效率得到改善提高,进而将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加以提高。
(二)健全企业预算编制,加大预算执行强度
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管理, 企业预算是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 而企业成本的核算作为总结和检验企业预算执行状况的标尺,明显和企业预算关系处于极为密切的状态。 所以,对企业成本费用的合理分配一定要对企业预算进行加强管理,健全企业运算的编制,让企业预算编制可以趋向合理、科学化,对企业的物力、人力资源实行分配优化, 提高预算执行的强度,然后在进行成本的核算中评价预算执行的程度, 对成本费用的消耗作出计算, 以供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进行财务核算提供根据,或是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一些资料以供参考。
(三)分析和控制企业成本的核算总量
对于企业成本的费用进行分配, 必须要对企业的资源总量采取分析控制的策略。 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分配,从而为企业成本的消耗控制提供支持。 企业在进行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经济活动之时, 有关人员一定要对现存的企业的多种多样的资源进行恰到好处地分析,从管理和生产的不同使用用途上做好合理的成本费用分配,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进行企业管理成本与生产成本之间的费用划分时,要始终坚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首要前提, 以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为重要依据。
(四)对于企业的成本核算效率加以提高
企业的成本核算既包括企业的进行库房资源管理的成本消耗,同时也包括生产成本, 所以在企业进行成本的分配之际对于企业已成的资源采取管理策略一定要重视此中的成本消耗, 从而使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得以积极提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势必要不断改进自己进行生产的工艺,使自己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在管理的层次面上要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式, 促使管理效率得到稳步提高,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就会随之相应减少,节余下来的成本便可以在其他的生产活动中投入实施, 从而实现合理有效地分配成本费用。
四、结束语
对于目前的企业而言, 实行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要对企业成本加以管理,而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首要内容便是成本的核算,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里对成本核算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促使企业的最大功效得以实现。 对于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过程里分配成本费用的措施,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切实坚持以企业的实际发展和发展方向作为基本,要进行对分配成本费用的观念创新,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达到使企业成本逐步降低的目的,从而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以凝聚,在市场上处于优势地位,进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值得我们予以重视的是,我们不仅要核算企业的生产过程里产生的成本, 还应关注其他方面像日常支出、人员培训等。 唯有如此,才可以使企业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发展, 促使企业在三方面都综合地进行发展,相互配合相互提高。
参考文献
[1]施婧.通过预算管理来增加企业成本费用精细管理[J].消费导刊(管理视野),2009
[2]孙立道.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现实问题及完善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校核井架部件,合理降低生产成本 篇9
我厂是一个以设计、生产、销售钻塔及钻具为主导产业的企业, 对于钢材原料的依赖性非常大。持续上涨的钢材价格带来了企业加工成本的大幅增加, 加之物价上涨, 工资上调, 使传统的生产加工企业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从产品自身性能着手, 在充分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同时, 缩减钻塔用料, 减少加工成本。
前言
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带来行业内加工成本上的竞争。K形井架是我公司生产的核心产品之一, 其横截面为矩形, 前面敞开, 由若干段焊接结构用螺栓或销轴连接组成。其开口型的井架结构组成包括天车、二层台、3-5段的主体结构、立管平台、工作梯、起升人字架等。
1 模型建立
以某41米K形井架为例, 其井架主支撑单元采用Q345材质的H钢, 其余材质为Q235钢。井架在起升过程中受外力载荷最大, 起升后垂直于底座面放置, 由大腿销轴固定于下基座上。全部重量加在两个直径100mm的大销轴上。
分析起塔大绳缠绕方向可以看出, 简支轮组件受绳载荷最大。简支轮组件是由一根简支轮轴, 一个滑轮, 和一个简支轮座组成的, 其中简支轮座是由4块厚板竖直放置, 其上加封板, 侧面加侧板组成的类似箱体似的组焊件。起塔前井架水平放置, 人字架垂直坐落于底座上, 起塔过程是由绞车将锁在塔上的固定长度的大绳向井架顶端拉起, 由于大绳同时还绕过固定于底座上的起塔人字架, 则大绳在向井架顶端拉起过程中, 井架与人字架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直到井架与人字架平行为止, 起塔过程完成。
简化来看, 井架就是在绕轴旋转, 水平放置时, 简支轮组件受力为零, 井架悬空拉起过程中, 简支轮受力逐渐增大, 将简支轮座受力向其水平面与垂直面分解开来, 可以看出, 当起塔一瞬间, 简支轮座水平方向弯矩最大。
2 计算方法
首先, 校核其在弯矩最大情况下, 简支轮座所需钢板的最小厚度。井架的质量为31, 000kg, 由弯矩平衡公式可得单绳受力:
M-井架质量, g-重力加速度, F1-绕过滑车的单绳载荷, L、L1为力臂;
向简支轮方向分解得:
F2-简支轮座垂直方向最大载荷, θ1-简支轮座垂直方向与绕过滑车单绳夹角;
由于简支轮座是由两个小矩形箱体组成, 则单边受力情况:
单边简支轮座的4块厚板长期以来都是采用厚度为20mm的Q235板, 其组焊后的截面形状为矩形。
则此截面所受最大弯矩:
m-简支轮座左端面到受力轴中心距离
n-简支轮座右端面到受力轴中心距离
l-简支轮座总长
在设计过程中, 上述参数值是一定的。其中m=360mm, n=1145mm, l=1505mm, 代入公式 (4) 得Mmax=157 kN·m。
由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篇截面的力学特性, 查表得此截面抗弯截面模数:
其中B=90mm, H=850mm。
根据材料力学弯曲强度公式
[σmax]-所用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 已知Q235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为150MPa当刚好满足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 即材料即将要发生变形时的板厚为最小厚度。
将 (1) 到 (6) 式联立可得板的最小厚度
由钻塔的使用工况、长期以来同行业所积累的经验值及产品的可靠性分析, 在已经考虑了风载及钻具等外部因素的情况下, 安全系数设置为3.81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故选用的板厚确定为12mm。仅厚度上的差异, 单套钻塔就能节省0.2吨, 按照年产50套钻塔计算, 每年就能节省Q235材料10吨。
结束语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日益强烈的社会竞争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日益新兴的金融业, 电子业, IT业, 传统的制造行业更是举步维艰, 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 求发展, 企业在做好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的同时, 对原有产品重新定位, 重新核算, 也不失为一个可以给企业减负增效的好办法。
摘要: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带来行业内加工成本上的幕后竞争, 以某41米K形钻塔为例, 结合材料力学相关特性, 加以数学建模, 通过校核钻塔重要部件的承载力,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 缩减钻塔用料, 减少加工成本, 从产品根源上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合理依据。
关键词:K形钻塔,校核部件,数学建模,节约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利成, 郭登明.K型井架和双升式底座的结构静力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7 (4) :71-73.
[2]赵学田.机械设计自学入门[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11) .
合理低价中标的成本管理 篇10
低价竞标是指在建设工程投标中, 承包人以比较低的价格, 击败其他竞争对手, 从而取得工程建设项目的承包权。低价竞标是承包商竞争的一种方法和策略,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合理低价竞标的低价, 是指对竞争对手 (或业主的标底) 而言、相对于高价 (或正常报价) 而言的可比价格, 并不一定是最低价, 而是比其他竞争对手低的、可能为业主接受的合理报价。这里所说的低价指的应是商务标和技术标有机统一价位, 对考虑技术标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 先进的施工工艺的大量运用, 对降低成本、导致低价的产生更为可行性。因此, 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最佳的施工方案、投入少产出多的技术标通过低价位商务标的体现和表现, 来赢得资深敬业的评标专家的赏识, 被业主及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认可和接受。
2 问题
2.1 低价中标后企业的利润问题
“低价中标”不能实现“双赢”。实行“低价中标”以来, 从表面上看工程造价确实降低百分比, 投资业主得到实惠。但站在施工方角度评论, 随之而来的是市场恶性竞争加剧, 买标、卖标、围标、串标等扰乱市场行为时有发生, 工程优良率明显下降, 安全死亡事故上升, 工程债务、劳资纠纷不断加剧等问题。有很大比例的施工企业以最低价中标后, 由于受到建材价涨和拖欠工程款这两大因素影响, 真是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给施工企业带来员工下岗、专业技术人员外流严重等影响。
2.2 低价中标后工程的问题
“低价中标”容易引发其他问题。例如曾有一种理论说法, 工程低价中标后, 承包商可以通过标后管理来避免工程质量、施工工期、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等诸多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但在现实施工中, 标后管理是很难抓出成效的, 且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目前为何在建筑市场、建筑工地有地条钢、过期水泥、劣质的水、电配件、不合格的砖和劣质的铝合金型材的买卖市场?原因很简单, 因为这是一种经济规律: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后,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降低成本, 有的就靠偷工减料来平衡“低价中标”带来的成本缺口。如果这种现象普遍了, 市场监管部门又能奈何?另外, 随着最低价中标在施工招标的蔓延, 设计最低价、勘探最低价、监理最低价也相继产生。施工现场的监理人员也将被一减再减, 有的一个监理人员管几个项目, 并出现监理人员同情或默许偷工减料的这种不正常情况发生。这种状况继续下去, 怎能保证工程不出安全事故。
3 低价中标之后的成本管理
要解决低价中标之后出现的各种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成本管理, 在同样的资金量的前提下, 成本管理技术越完善, 节约下来的资金就越多, 企业的盈利空间变大之后, 会更多的考虑施工质量, 企业名誉, 进而建造出性价比更好的工程项目。下面就从不同的几个方面讨论了项目成本的管理:
3.1 文件的全面精准
制订成本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在标书合同中进行分析、分解, 确定目标成本、目标利润和项目费用标准。严格控制经费开支, 并在经营、质量、安全、设备等5个方面有年度或阶段目标考核责任书, 量化责任, 细化考核指标, 硬化监管、考核、奖惩依据。加大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以及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消耗、人工费和机械使用成本。
3.2 优化施工方案,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施工方案优化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成本管理必须首先抓住施工方案优化这个重点。从工期、质量、安全管理到技术、设备和物资保障, 从企业、作业队到作业班组, 影响成本的因素和环节越来越多, 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也应该越来越具体。只有牢牢把住技术领先、方案优化这个关键, 才能从根本上节约成本, 提高企业的收益。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施工方案的不同则工期、机具、费用也会不同, 因此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必须强调施工方案应该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如果只先进不可行, 不能在施工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就不是最佳施工方案。
3.3 建立风险担保机制和惩罚机制
由于采用合理低价中标法, 价格往往是最主要的竞争因素。中标单位的利润比较微薄, 降低了中标单位抵抗风险的能力, 容易造成“低价低质”等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参照国外一些, 有利于降低工程风险的先进做法, 如建立工程担保体系和风险保险制度, 减少承包商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出现问题时, 所产生的损失。工程担保是工程风险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2001年6月1日出台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担保的, 中标人应当提交。招标人应当同时提交工程款支付担保。”各地要按照法规的规定, 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建筑工程担保试行办法。
4 工程项目运行时的成本管理
4.1 在施工过程中, 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分工和责任。
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要全面组织实施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 抓好各部门的成本管理, 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 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的负责部门, 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 以降低工程成本。
4.2 通过合理安排工期, 也可以降低工期成本。
工期成本是为了实现工期目标或完成合同工期而采取相应措施所发生的费用, 施工企业能否实现合同工期是取得信誉的重要条件。施工项目都有其特定的工期要求, 保证工期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节约工期虽然会减少器材设备等费用支出, 但同时赶工要求压缩进度, 就要采取措施抢工, 就会造成人力物力投入量的增加, 引起成本费用的上升, 此时如果得不到业主的合理补偿就会造成施工成本的额外增加。如果工期延长, 即使能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不需要花费赶工措施费用, 但临时设施费用和机械设备的租赁费用也有可能增加。所以, 在前期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时, 一定要结合工程的特点和合同条件, 综合工期与成本的各种因素, 对工期做合理计算, 进行周密部署和安排, 找到工期成本最低的理想点, 以降低工期成本。
4.3 施工过程中, 还可以在其它方面进行
管理, 以降低成本, 例如在消耗材料 (如铁钉、扎丝、铁丝等) 的使用上, 采用定额包干制, 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降低施工费用。在设备、材料采购中, 坚持“货比三家, 优者我用”的原则, 通过比较选择质优价低的设备、材料。在供货方式上采用直供, 减少中间环节, 减少损耗和库存费用, 从而降低工程生产成本。
5 结论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的合理控制 篇11
一、项目成本控制总体指导思想
1、强化施工项目成本观念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项目管理并以项目经理部作为核算单位, 要求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班子和作业层全体人员都必须具有经济观念、效益观念和成本观念, 对项目的盈亏负责, 这是一项深化建筑业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因此, 要搞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 首先必须对项目经理部人员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教育, 只有在施工项目中培养强烈的成本意识, 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一个人员都意识到,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对施工项目的经济利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2、建立施工项目成本责任制
为有效控制成本, 项目经理一方面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要少而精, 而且工作期限上要合理安排;另一方面应将成本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岗位, 落实到专人, 并且努力使项目经理部的每一位成员尽可能在追求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上取得一致, 用统一的规范和责任约束、指导每个人的行动, 保证整个项目各项施工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 根据公司对项目经理部的奖惩办法, 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以便对成本进行全过程管理、全员管理、动态管理, 形成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成本管理体系, 使降低成本成为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自觉行动。
3、抓好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要依据。必须健全定额管理、预算管理、计量和验收制度以及各种分类账, 按劳动定额签发施工任务书。尤其应当制定与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施工定额, 因为这是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成本的基础。更是企业班组成本控制与考核的标准和依据。各企业应根据体制、管理机制、施工技术水平, 制定符合企业管理与施工技术水平的施工定额, 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 以保证定额水平的先进性。项目开工前要编制出施工图预算, 项目竣工后要按规定时限准确及时提供竣工决算。一切物资的收、发、领、退都要按规定手续办理, 对库存物资和现场材料定期进行盘点, 保证账、卡、物相符。为项目管理人员制定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奠定合理的基础。
4、完成项目成本计划
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制定出的计划, 它即是对项目施工成本的预测, 同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项目成本计划编制优化的过程, 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寻求降低施工项目计划成本的过程。在制定第一次成本计划时, 项目管理人员依据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按分部分项落实成本, 项目人员根据项目成本的总汇, 将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成本分离, 把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组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改良, 把施工措施性消耗降到最低水平。在落实了项目成本计划后, 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使每个参与此项目施工的工作人员都有一个明确的成本目标, 这样项目成本的计划对于生产过程中耗费控制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同时, 项目成本计划为项目管理层考核施工人员的劳动生产率, 成本费用的其他支出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以后对项目的实际成本分析核算提供了参考。
5、 做好施工项目成本分析考核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根据成本计划对施工过程中实际消耗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对比, 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进一步改进施工方法管理手段。
二、施工前的成本控制
(一) 投标报价阶段
1、招标文件
在此阶段, 项目经理、造价部门人员应积极参与, 要充分熟悉并理解整个招标文件的内容, 查找业主招标文件的错误、漏洞, 为工程技巧报价提供依据, 为今后工程实施中索赔做好准备。通过参与投标全过程, 使有关人员对该工程成本有个大概的了解, 对哪些地方赢利、哪些地方可能亏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工程预算成本
投标工程成本的预测, 通常是根据施工图算出的工作量或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按相应定额进行组价, 材料价按市场询价, 得出施工工程基本直接费。在此基础上, 根据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措施, 如围护、标化、临设、机械配备等算出工程措施费。同时根据该工程的规模, 计算出现场管理、资金成本、上级公司管理费、税金等, 求得承接该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 得出工程预算成本, 以此作为公司投标报价的最低报价。
(二) 中标后开工前的成本控制
开工前, 项目经理部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投标答疑及合同等资料, 了解本工程的实际条件与以往施工的项目不同之处, 有针对性地做好施工预算, 为编制目标成本提供依据。
1、目标责任成本
目标责任成本按中标预算扣除间接费、总包管理费、税金、节约率等得出项目预算成本。为了使控制成本有具体目标, 把预算成本分解为人、材、机, 特别是量大的材料, 如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 数量价格都分解成表格。如不涉及经济秘密, 把这些数据公布出来, 这是工程成本最高限, 不能突破。施工过程中, 采购材料、发料、各工种人工工日数、机械费都应当控制在该预算成本数内, 不得突破。
2、施工期间的索赔工作
目前有一种说法“中标靠低价, 赚钱靠索赔”, 充分反映索赔在施工中的重要性。索赔不是项目经理、造价人员等几个人的工作, 而是所有项目管理人员相互配合、认真研究, 共同参与的工作。索赔也不只是在工程竣工结算时才能做的工作, 而是从工程中标、签订合同, 直到竣工结算贯穿施工全过程的一项工作。索赔准备会议由项目经理、核算人员、技术施工人员参加, 收集招标文件与实际情况的差异, 找出施工图纸中的疏漏、错误、不明、不详、不符合实际、各专业之间相互冲突等问题, 这些都是索赔依据。同时对本工程今后施工中可能要亏损的子项目, 提出令人信服的可靠依据, 建议业主修改做法, 或提出其他可行的意见, 以弥补损失。
三、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一) 加强施工组织, 控制工程直接成本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 费。按照“量、价”分离原则,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有效控制。
1、材料成本控制
材料费占建筑工程的造价比例一般在60%左右, 降低材料费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途径。做好材料的管理, 主要的方法有:
(1) 大宗材料招标采购。公司每年对大宗的材料, 如钢筋、砼、模板等材料实行招标采购, 从采购上降低成本, 转移材料涨价的风险。年度采购每种材料一般选择2-3家信誉良好、资金雄厚的供应商或厂家来供应材料。同时注重运费控制, 合理组织运输, 就近购料, 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 以降低运输成本;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减少资金占用, 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 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2) 切实执行限额领料及奖罚制度。施工班组严格实行限额领料, 凡超额使用的材料, 由班组自负费用, 节约的由项目部与施工班组五五分成, 从而提高施工班组节约材料的意识。要对施工班组交底, 让其掌握节约材料的方法, 如钢筋的使用, 能使用短料的地方尽量使用短料, 而不要将原材料截断;将短料通过对焊接长后使用, 减少废品率。另外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坚持余料回收, 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 合理堆放, 减少搬运, 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3) 周转材料及料具的管理。周转材料即在工程中重复使用的材料, 如模板、木枋。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投入量越小, 对降低成本所起的作用越大。因此, 对周转材料的管理, 就是要力求其投入量少, 重复使用次数多。例如。对模板的管理就要求做到:一要在施工前通过对模板放样, 将每一块模板用在最适合的部位, 并将模板编号。二要避免将大板改小、小板改无。三要经常保养、刷油, 避免雨淋日晒变形而降低模板的刚度。周转料具一般按件 (吨) 每月租赁使用, 主要是用于脚手架的钢管、扣件或门字架, 要求配置合理, 避免积压或数量不够影响工期。
(4) 辅助材料的包干使用。工程中辅助材料很多, 如管理不善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辅助材料的管理, 一般采用包干的方法, 如扎丝、铁钉采用将材料包含在人工单价中的方法, 适当提高人工单价, 让施工班组包干使用。
2、人工费控制
主要从用工数量方面进行控制。项目组建后, 由公司配合项目采取招标的方式在公司内部承包分包劳务的单位中择优选择1-2家信誉良好、价格低廉的劳务承包商。也就是说, 人工费的单价是通过招标来确定的。项目人工费分定额内用工和非定额内用工。定额人工费按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乘单价得出, 这并不困难。控制非定额用工才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重点, 一般方法是将非定额用工按一定的比例包含在定额用工中, 包干到施工班组。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额用工比例, 大致上说, 结构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5%左右, 装修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10%左右。在人工费控制中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并严加控制是很重要的。另外, 控制人工费的支出还要十分注重避免返工及重复用工的发生。
3、机械费控制
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 内部合理调度, 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 在设备选型配套中, 注意一机多用, 减少设备维修养护人员的数量和设备零星配件的费用;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 保证机械的正常满负荷运转。
(二) 加强项目管理, 控制工程间接成本
工程间接成本主要发生在项目管理开支、质量效益流失、工期效益流失、分包商反索赔损失。控制工程间接成本的办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以满足使用为目标, 尽可能地使用废旧料及能周转重复使用的材料。
2、项目管理费用
根据工程的规模及工期的长短, 从满足管理效果和效率要求出发, 合理地配备项目管理人员。一支高效、精干的项目管理队伍是实现整个项目成本目标的组织保证。
3、分包工程
有些作为总包的施工单位, 由于其施工的资质有限和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的需要, 会将诸如桩基础、弱电、消防、栏杆、门窗、幕墙、石材等部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施工资质的企业施工。分包工程因总包单位仅投入管理费用, 因此分包的赢利是企业赢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分包工程一般可在项目投标时和分包单位签订协议, 由分包单位报价, 中标后由分包单位施工, 总包单位按分包工程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用, 或企业中标后再通过招标选定分包单位。
4、质量
工程质量与项目成本息息相关, 分项工程的表面平整度、垂直度精度越高, 越能节约材料和人工。譬如, 天棚面如平整度很高, 可以不用抹灰, 而通过刮腻子的方法一样能达到使用要求, 还能加大使用空间, 节省费用。又如外墙的垂直度是在结构施工过程中最难控制的工序, 如外墙偏差过大, 为保证外墙的垂直度, 在装修过程中就必须加大抹灰的厚度, 从而浪费材料及人工, 并加大外墙荷载, 且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分项工程的优良率越高, 投入维修或返修的费用就越低。因此, 施工质量控制是项目成本管理的一个重点。
5、工期
项目施工中, 如能通过优化施工方案, 提前完工, 将节省大笔的机械及周转料具的租赁费及项目的管理费, 从而降低成本。因此, 项目成本管理一定要围绕着减少资源费用来进行工期的优化。
6、施工技术
技术与经济是相互依存的, 技术的提高或新技术的采用, 必然大幅度提高劳动效率和节省材料, 从而节约成本。在项目成本管理中, 要十分注重和发挥技术对于降低成本的重要作用。如在钢筋的连接中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就是节省材料、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另一项有利于降低项目成本的技术经济的方法就是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来提高工效, 缩短工期, 这是项目常采用的。
7、索赔的管理
项目从合同履约之初, 根据合同, 就要加强对业主的索赔, 注重索赔证据的收集及确认工作, 勤办理签证, 经常向业主发出索赔的函件并及时催促确认。通过索赔来维护企业权益, 提高项目的收入。在高度重视对业主的索赔的同时, 要增强自身履行合同的意识, 防止业主反索赔。
上述七个方面是构成施工项目工程间接成本产生的重要因素。人员的精简可以产生高的效率, 有先进的施工技术支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原材料的损耗率、提高质量的优质率, 缩短工期, 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和质量保证金的开支。项目机构的设置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 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原则。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降低管理人员的费用。特别应控制的是项目部的招待费, 要根据工作制定出招待标准, 从内部做起, 严格控制。
(三) 强化月度成本分析管理
要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正确计算月度成本, 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一般的成本差异, 要在充分注意不利差异的基础上, 认真分析不利差异产生的原因, 以防止对后续作业成本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盈亏比例异常的现象, 要及时查明原因, 采取果断措施, 尽快加以纠正。
(四) 实行责任成本核算
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 实行责任成本核算。也就是利用原有会计核算的资料, 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 每月结算一次, 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对比。
要定期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的落实情况 (一般为每月一次) 。发现成本差异偏高或偏低时, 应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纠正差异。如有因责、权、利不到位而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 应针对原因, 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 使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五) 检查合同履约情况
要经常检查对外经济合同的履约情况, 为顺利施工提供物质保证。如遇拖期或质量不符合要求时, 应根据合同规定向对方索赔;对缺乏履约能力的单位, 要采取断然措施, 即中止合同, 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单位, 以免影响施工, 造成经济损失。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这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好坏, 与最后阶段的工程决算编制完整正确与否息息相关。一般来说, 由中标价加上各种变更及签证费用 (包括索赔) 形成最终结算额。在编制决算时不能遗漏每一张联系单。平时要把联系单当成支票、现金那样重点保管, 有些分包的决算应与专业分包单位核对后, 再纳入总包决算。最终向业主提供决算前, 项目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成本分析, 决算数是否大于财务成本, 决算上的材料数量、价格与实际耗用量、采购价是否基本吻合。发现问题, 要查明原因, 确保取得足额的结算收入。
成本控制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所有的项目都要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关键是要把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项目的全员控制和全过程控制, 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有获取最大利润的保证,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 除了树立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外, 重点应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以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而市场竞争力很大程度上表现在项目成本管理能力上。文章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 就成本控制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崇龙.浅析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J].建设科技, 2006, 16.
[2]王仙萍.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的管理[J].会计之友, 2005, 07.
[3]姚家桢.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浅述[J].建筑施工, 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