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共10篇)
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 篇1
2008年6月至2010年3月来我站就诊及在全市计划生育并发症鉴定中诊断为宫内节育器异位15例, 资料完整,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经产妇, 年龄25~54岁, 平均34.5岁。宫内节育器放置最短11个月, 最长16年。哺乳期放置7例, 月经后放置3例, 人流后放置3例, 剖宫产时放置2例。O型节育器9例, T型节育器4例, 宫型节育器1例, R型节育器1例;节育器异位子宫肌层8例, 宫颈肌层2例, 异位入盆腹腔5例。发现节育器异位到取器时间最长6年, 最短20 d。宫内有2只节育器1例, 宫内宫外各有1只节育器2例。绝经后节育器异位3例。15例取出的异位节育器中, 大号节育器7例, 节育器断裂6例, T型环横臂铜套及R环头端硅胶脱出各1例, 其中4例置器后未进行随访检查。
1.2 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下腹坠胀痛, 月经异常, 阴道不规则出血、痛经等。异位入宫颈肌层患者有性交痛。
1.3 诊断
15例患者中有12例通过B超确诊, 3例通过X线确诊。
2结果
5例异位入腹腔者, 有4例剖腹取出, 1例在生育二胎时剖宫产术中取出;2例异位入宫颈肌层者, 均为B超监视下经阴道取出;8例异位入子宫肌层者, 1例因子宫多发肌瘤在行子宫切除时一并处理, 6例在B超监视下经阴道取出, 1例在宫腔镜下取出。术后均恢复良好。
3讨论
3.1 节育器异位原因
3.1.1 手术者操作不当。
本资料中哺乳期放置节育器7例, 占46.7%。哺乳期放置发生率最高是因哺乳期子宫壁薄、质软、子宫警惕性不高, 术者手术时若对子宫位置了解不清, 操作粗暴, 易将节育器直接放入子宫腔以外, 或损伤宫壁造成节育器不全穿透, 此时受术者可无明显症状, 当带器妊娠行人流术时, 宫腔操作及宫缩压力均有可能将节育器完全穿透异位于腹腔 。故对人工流产术后、分娩后、哺乳期等有穿孔潜在危险者更要严格小心, 对哺乳期壁薄、质软子宫可肌注缩宫素, 在子宫收缩条件下放置 。必要时延缓置器时间, 采用其他方法避孕。
3.1.2 节育器过大或质量欠佳。
施术者在置器过程中, 未能按测得的宫腔大小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节育器, 使偏大的节育器受到压迫, 导致子宫内膜局部缺血坏死, 易发生节育器进入子宫肌层或腹腔;其次, 节育器表面或接头处不光滑, 损伤宫壁, 加之子宫排异性收缩, 使节育器逐渐嵌入宫壁或进入腹腔。
3.1.3 反复流产, 置器使子宫内膜得不到及时修复, 易使节育器发生异位。
本组资料中人流3例, 占20%, 均行人流2次以上, 因此提高避孕有效率, 减少人流次数, 亦是降低节育器异位的一种预防措施。
3.2 加强术后随访
按常规置器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检查1次, 器置后的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可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副反应及节育器异位情况,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资料中, 有4例自置器后, 均未定期随访检查。我们认为, 置器后定期复查最好作B超检查, 查前膀胱必须充盈, 形成良好的透声窗后检查效果较好, 有条件做阴式B超最好, 必要时辅以X线检查。本组资料中有1例, 因反复发作右下腹坠痛, 经妇产科诊治无效, 外科会诊诊断为阑尾炎, 最后行腹部拍片时, 发现右侧盆底有一节育器, 剖腹取器后症状消失。因此, 对曾经有过放环手术史者出现反复发作下腹坠痛, 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者, 应给予X线检查, 做到明确诊断, 合理治疗。
3.3 绝经后及时取环
本资料中绝经后节育器异位3例, 均是绝经2年以上, 在取环术前行B超检查时, 发现节育器部分异位入子宫肌层。因为绝经后随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 子宫逐渐萎缩, 而节育器不能随子宫的缩小而缩小, 使节育器逐渐异位入子宫肌层, 甚至进入腹腔[2]。故最好是绝经后半年至1年及时取器,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4 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从业资格及《计划生育手术合格证》, 严格按《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常规》施行各种手术, 掌握好4项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严格无菌操作, 做到术前细心检查, 术中精心操作, 并选择优质、合适的节育器, 术后热心随访, 确保受术者的安全。本组资料中有10例均接受每年2次的查环查孕, 除3例异位于子宫颈肌层者报告为节育器下移外, 7例每次检查均为节育器位置正常或宫内无节育器, 这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①技术人员对B超诊断技术不熟练, 对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正常与否判断能力较差, 导致误诊。②平时查环查孕都做腹部B超检查, 受检者的膀胱充盈情况达不到要求, 则影响B超检查效果。③目前用于乡镇服务站查环查孕的B超仪在图像清晰度、分辨率、灵敏度等方面均较差。鉴于以上情况, 首先要加强宣传, 使育龄妇女认识到此项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与此同时, 加强服务站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 提高诊断水平, 有条件时改进仪器设备, 做到早发现, 早处理, 减少计生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钟友华.宫内节育器位置异常212例临床分析.四川医学, 2007, 28 (2) :265.
[2]刘君红.宫腹腔镜治疗节育器异位/嵌顿41例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1) :284.
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共收治37例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妇女,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37.54岁,其中绝经后妇女13例,绝经时间0.5年~23年,平均絕经时间6.82年。安放宫内节育器的时间2月~29年,平均安放时间12.05年,其中有12例是在月经干净后的5天内安放,5例是在人工流产手术时放置,6例是在剖宫产时同时放置,14例是在哺乳期放置。本组37例患者中的19例(51.35%)妇女无任何症状,在体检时发现节育器异位;15例(40.54%)妇女因不同程度的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腰骶部及腹部坠痛感来我院就诊时确诊为节育器异位;2例(5.41%)因有生育要求,要求取出宫内节育器,在术前检查时发现节育器异位;1例(2.70%)因带器妊娠,经检查发现节育器异位。
1.2 检查方法 手术前完善全身及妇科查体、血尿及白带常规、盆腔及腹部B超、X线平片及CT检查,个别妇女还采用了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及腹腔镜检查协助诊断。妇科双合诊检查时,将子宫置于双手之中左右移动,节育器未随子宫的移动而移动,则提示节育器异位于盆腔或腹腔内;B超检查在子宫内未见节育器的影像;CT和X线可很清楚地观察到节育器异位的部位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1.3 处理 一旦确诊为节育器异位,均需及时取出异位的节育器,可在腹腔镜监视下取出异位的节育器,也可以开腹取出节育器;发生了带器妊娠者要劝其终止妊娠,在终止妊娠的同时将异位节育器取出。
2 护理干预
2.1 节育器异位后处理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节育器异位的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地紧张、焦虑情绪,特别是对于节育器造成子宫穿孔破裂或脏器破裂的患者,会有恐惧感,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具体的心理问题加以干预,热情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
2.1.2 取器术前的准备 取器术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完善B超、X线透视、CT等检查对节育器作定位诊断,尽可能多的了解节育器的种类及在宫腔内的状况,同时完善血常规、阴道分泌物等常规化验,了解盆腔内是否有感染等。
2.1.3 取器术中的护理 取环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医生相互配合,操作熟练、动作轻柔,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变化,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之医生,并协助处理。
2.1.4 术后护理 及时认真填写手术护理相关记录,并指导患者2w内禁止性交及盆浴,注意外阴局部卫生。对于需要继续避孕者,应指导其采取及时合理的避孕措施。
2.2 预防节育器异位的护理
2.2.1 准确地护理评估,严格把握放置节育器的适应症及禁忌证 对已婚、育龄且自愿要求放环的妇女完善体格检查、三大常规、白带常规、B超等检查,对于急、慢性盆腔炎,阴道炎及性传播疾病患者均不宜放置,需待治愈后在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放置避孕环。
2.2.2 协同医生帮助患者确定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大小及放置时间 根据B超等检查结果判断患者子宫大小及深度,选择与宫腔大小相匹配的节育器,子宫深度在7cm以上者选用26号,8cm以上者选28或30号。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时间通常是在月经干净后3~7天;足月妊娠分娩的妇女在产后满三个月放置为宜;哺乳期妇女,最好在断乳后放置;剖宫产术后半年可放置;人工流产后行经后放置最好。同时,做好术前咨询、指导,使受术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2.2.3 放置术中的护理 手术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各项技术操作时应轻柔,以防止心、脑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同时注意患者血压、呼吸、意识、皮肤黏膜颜色变化等。
3 结果
本组37例患者,35例取器成功,1例患者取器后腹部X平片检查提示仍有残留,1例患者因个人因素未进行手术治疗,总取器成功率达94.59%。
4 结论
宫内节育器的正常位置应在子宫底部中央,节育器的上缘应在距子宫内膜层0.5cm的范围内,如果节育器离开子宫腔所应在的正常位置称为宫内节育器的异位。宫内节育器异位根据其异位的部位不同分为三种类型:(1)部分嵌钝(宫内节育器部分嵌入子宫肌层);(2)完全嵌钝(宫内节育器完全嵌入子宫肌层);(3)节育器异位(节育器完全离开子宫,游离到腹腔、膀胱及直肠等处)[2]。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及经验总结,笔者归纳了引起宫内节育器异位的常见的原因有:(1)放置宫内节育器时,由于操作手法过于粗暴,导致节育器部分嵌入了肌层,或是由于放置宫内节育器时子宫损伤致节育器异位于子宫腔以外;(2)绝经后子宫会萎缩,若未及时将绝经期妇女体内的节育器取出,也易导致节育器嵌入肌层[3]。
护理人员应掌握过硬的宫内节育器避孕的专业知识,科学的护理工作不仅是只针对已经发生节育器异位的妇女,更重要的是指导选择宫内节育器进行避孕的妇女术后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异位并到医院处理,还应教会妇女如何根据临床表现判断是否为节育器异位,指导绝经期妇女在绝经后的一年内应及时取出节育器等,保证广大妇女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7-390
[2] 胡晓煜,杨光.官内节育器定位诊断.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1,3(5):312
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20例分析 篇3
宫内节育器是我国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避孕措施。据统计, 我国约有51%的育龄妇女采用节育器, 它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 且放置时间长, 而取出后又能继续恢复生存能力。宫内节育器是在局部发挥避孕作用的, 对全身功能干扰较少。宫内节育器一经放置, 立即产生避孕效果;如无不适, 通常可放置10年左右;取出后可很快恢复生育。所以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方法。目前, 我国育龄妇女中约有40%是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的。但放置宫内节育器有发生异位的可能[1]。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集2005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20例。年龄22~62岁, 平均32.8岁。婚姻状况:未婚2例, 已婚18例, 其中离异6例, 丧偶2例。文化程度:小学3例, 中学、中专或技校7例, 大专及以上10例。经济状况:月收入水平低于l 000元者2例, 1 000~2 000元者5例, 2 000~3 000元者8例, 3000元以上者5例。住院付费:公费者5例, 自费者5例, 医保者5例, 农村合作医疗者5例。
1.2 临床表现
20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下腹间断性疼痛, 增加腹压时腹痛加剧, 均口服抗生素药物治疗, 症状未见好转。15例为正常产后哺乳期6个月放置T型节育器;5例为剖宫产术后9个月放置O型节育器, 放环时均无明显腹痛腹胀及阴道流血, 妇检外阴发育正常、阴道畅, 宫颈光滑、宫体大小正常;3例子宫前位;2例子宫后位无压痛;2例附件区压痛, 深部触及一质硬物质。
1.3 仪器与检查方法
使用仪器为日本东芝SSA220型凸阵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取仰卧位, 膀胱充盈适度, 在下腹部做纵、横、斜切面进行检查, 仔细观察子宫与节育器的有关情况, 进行测量和图片记录, 并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 同期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本组病例就诊后24 h内即明确诊断者15例 (75%) , 就诊后2~4 d内明确诊断者5例 (25%) 。 (2) 2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者, 19例经腹部手术取出, 1例经腹腔镜取出, 术后住院2~10d。术中腹腔内发现12例宫内节育器异位于近子宫前壁与膀胱腹膜反折处;3例异位于近子宫后壁处;2例异位于近子宫底部处;3例异位于近右侧宫角及右侧腹腔处。
3 讨论
3.1 节育器异位原因可能是产后放环, 因哺乳期子宫薄软, 子宫位置检查错误, 操作者用力过猛, 戳穿子宫壁将节育器不慎放置于子宫外;由于宫缩好, 无较大血管损伤, 所以当时无出血及疼痛症状, 日久异物刺激局部产生炎症性粘连, 造成患者下腹间断性疼痛并反复性发作。节育器异位腹腔可导致各种并发症, 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2]。
(1) 哺乳期放环应由有经验的医生操作, 加倍仔细防范子宫穿孔。 (2) 放环后要嘱患者定期复查环的位置。 (3) 妇检时如见T形环尾丝消失应及时查明原因, 以便发现节育器异位及早处置。在临床工作中, 对于采取节育器避孕而存在慢性腹痛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以排除节育器异位的可能。
3.2 节育器异常与子宫合并症 宫内节育器移位或嵌顿时, 可合并带环受孕、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息肉、子宫内膜癌。带环受孕声像图表现为:子宫增大, 形态改变, 宫内有妊囊或胎儿, 子宫内或宫壁上有回声呈高、中、低不等的团块, 边界可清楚或不清晰, 同时节育器有不同程度移位, 变形或嵌顿, 宫腔线偏移或消失, 带环受孕时早期可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妊娠试验阳性, B超可同时在宫内找到环、孕或肌瘤。腺肌症时有长期痛经史。肌瘤时有经期下腹不适或经量多, 色暗、有块状、经期延长, 但浆膜下肌瘤月经正常, 宫内息肉则有少量阴道出血史, 宫内膜癌多见于绝经期妇女, 常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及排液。通过详细询问病史, 结合声像图表现, 一般不难诊断[3]。
对放置节育器的妇女来说, 进行定期B超检查是非常必要的。B超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及时了解环的类型、位置、形态以及子宫大小、有无妊娠及子宫异常病变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通过B超检查还可以解决节育器是否应该取出或继续使用到规定年限, 以便防止随意取出和超年限使用。避免因节育器的异常, 子宫合并症及绝经时间太长、子宫过小导致取出困难和并发大出血等, 给妇女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负担, 从而确保每一个带环者的身心健康[4]。
摘要:目的 对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20例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05年7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20例。年龄22~62岁, 平均32.8岁。20例宫内节育器异位者, 19例经腹部手术取出, 1例经腹腔镜取出, 术后住院2~10d。结果 本组病例就诊后24h内即明确诊断者15例 (75%) , 就诊后2~4d内明确诊断者5例 (25%) 。术中腹腔内发现12例宫内节育器异位于近子宫前壁与膀胱腹膜反折处;3例异位于近子宫后壁处;2例异位于近子宫底部处;3例异位于近右侧宫角及右侧腹腔处。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异位腹腔,20例,分析
参考文献
[1]庄留琪.宫内节育器的不良事件及其防治.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8, 24 (3) :132~135.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416~2417.
[3]刘恭芳;宫内节育器伴发异位妊娠10例报告[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8, 24 (3) :132~135.
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 篇4
【关键词】 节育器异位;诊断;预防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91-02
在我国开展群众性计划生育工作中,在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宫内安放节育器,是一项常用有效的、普及性的避孕措施之一,也是我国在育龄妇女中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和手段。宫内放置节育器优点较多,主要是避孕安全、费用低廉、方法简便易行、避孕效果好。放置一次可长期避孕,但是节育器在宫内异位,可导致子宫流血,腹痛,有的妇女全身不适,有的异位可造成脏器损伤,造成了取异位节育器的困难,严重影响节育器妇女的身心健康。下面将我们诊断的6例节育器异位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节育器异位患者,年龄最大的为50岁,年龄最小的是28岁。其中:28岁的有1例、32岁的有1例、36岁的有1例、40岁的有1例、47岁的有1例、50岁的有1例。放节育器后发现节育器异位的时间最短的约3-4个月,最长时间的约为10年之久。育龄期节育器异位的有4例,绝经期节育器异位的有2例。其中:金属圆环异位的有4例、T形环异位的有2例。
2 临床及X线检查
本组6例节育器异位患者中,有2例节育器异位是因宫外孕剖腹探查时发现的。其中1例是在膀胱底部触及到一个粘连包块,是圆圈形,经过谨慎小心分离取出。证实是圆形金属避孕环;另一例是在分离患侧附件与后腹膜粘连时发现金属圆形避孕环,随之取出。另有2例是在个体妇科诊所取环失败,来我院就医取环,当时患者腹痛较重,已出现腹膜炎症状,经我院X线腹部透视检查,发现右侧膈肌下可见韭菜叶宽的透亮带,为膈下游离气体,X线提示肠穿孔,在进行剖腹探查术时发现圆形金属环,部分露出子宫浆膜层,已小心取出。还有2例在门诊取环困难,超声提示:节育器部分嵌顿。
3 诊断治疗结果
本组6例节育器异位患者中,有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在因宫外孕剖腹探查时发现取出;另有2例节育器异位患者,在肠穿孔行別腹探查时发现取出;以上4例均为圆形金属环,取出后可见节育器都完全变形。还有2例T形节育器,超声提示节育器部分有嵌顿,纵臂部分嵌入子宫管,在宫腔镜下用长弯止血钳夹住纵臂,稍微内退后小心地旋转取出。
4 讨 论
宫内节育器伴异位妊娠28例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142例, 其中带器异位妊娠28例, 占异位妊娠比例为19.72%, 与国内报道基本接近28.19%[2]。28例患者年龄21~42岁, 平均年龄为30.1岁。带器时限为2个月~17年。宫内节育器的类型包括金属单环、麻花环及不锈钢宫形环。术前行B超检查证实宫内节育器在宫腔内位置正常24例, 3例位置下移, 1例植入子宫肌层。腹腔内出血量采用容器法及称重法计算。对照组为我院同期收治未放置宫内节育器发生异位妊娠患者114例。
2 结果
2.1 28例患者中放置节育器<4年者为12例, 占42.86%, 放置4~10年患者有6例, 占21.43%, 放置10年以上的患者有10例, 占35.71%。结果表示置器<4年及>10年者发生异位妊娠机率明显高于置器4~10年者。
2.2带器异位妊娠与未带器异位妊娠在妊娠部位、停经时间及主诉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方面无明显差异。28例患者中输卵管妊娠有26例, 占92.86%, 1例为宫角妊娠, 1例为卵巢妊娠, 分别占3.57%。结果与未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发生异位妊娠部位无明显差异P<0.05。16例患者停经时间为35~55天, 占57.14%, 7例无停经史, 占25%, 5例停经时间为55~70天, 占17.86%。28例患者中有12例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诉就诊, 占42.86%。
2.3 28例患者中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者及术中见盆腔炎性粘连者13例, 占46.43%, 1例患者有脊椎结核病史, 占3.57%。余14例患者无明显盆腔粘连且输卵管及卵巢外观未见明显异常。
2.4 28例患者中有3例因下腹疼痛伴腹腔内出血误诊为卵巢囊肿破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诊断为输卵管妊娠2例, 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卵巢妊娠1例。误诊率为10.71%, 低于近期相关报道误诊率为26.4%[3]。见表1。
3 讨论
3.1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节育方法, 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 据统计, 我国占世界使用IUD避孕总人数的80%, 是世界上使用IUD最多的国家。据研究IUD抗生育作用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局部组织对异物的组织反应所致。IUD诱发的局部炎症反应主要是由机械压迫、子宫收缩时的摩擦及放置IUD操作损伤子宫内膜所致。持续存在的IUD压迫使局部内膜炎症转为慢性无菌性炎, 炎症反应使宫腔液具有细胞毒作用、杀精、杀胚泡作用及干扰受精卵着床而达到避孕目的。但IUD避孕失败而受孕时, 发生输卵管妊娠机会较大。本文28例患者中3例位置下移, 1例植入子宫肌层。放置节育器<4年者为12例, 占42.86%, 放置10年以上的患者有10例, 占35.71%。IUD放置期限一般为5~10年, 如不及时更换可出现避孕失败而妊娠危及育龄妇女健康。
3.2 而异位妊娠的病因可能与输卵管异常、受精卵游走、避孕失败、辅助生育技术后及内分泌异常等有关。慢性输卵管炎可致管腔粘连、堵塞。盆腔结核, 阑尾炎, 腹膜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致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伞端闭锁。盆腔肿瘤的牵拉和压迫等原因造成输卵管异常。放置宫内节育器比不放置宫内节育器患者的输卵管炎发生率高, 另一原因可能是宫内节育器引起前列腺素物质的大量分泌, 使输卵管蠕动紊乱, 而增加异位妊娠的机会。
3.3 带器异位妊娠阴道出血常被误认为是节育器的副作用而未予重视。本文中28例患者中有12例因阴道不规则流血为主诉就诊, 占42.86%, 且无停经史的病人不可草率排除异位妊娠, 对月经量明显减少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伴腹痛者应警惕异位妊娠, 即使已行绝育术或宫内节育器都不能排除。本文中28例患者误诊3例, 如何防范异位妊娠的误诊, 首先应提高对育龄妇女异位妊娠的警觉性,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的特点, 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做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减少腹腔内出血量及输血量, 减轻血源紧张及抢救患者的压力。
摘要:目的 探讨带器合并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及置器年限的关系;分析带器异位妊娠的发病情况及原因, 提出在基层医院中早期识别诊断及及时治疗对妇女生命安全的必要性, 减轻血源紧张及抢救患者的压力等。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于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142例, 其中带器异位妊娠28例, 从带器时限、误诊率、腹腔内出血量、输血量等方面分析。结果 置器<4年及>10年者发生异位妊娠机率明显高于置器4~10年者。结论 早期识别诊断及及时治疗带器合并异位妊娠对减少腹腔内出血, 抢救妇女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异位妊娠,妇科急腹症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2]扈会荣, 穆兰英.异位妊娠与宫内节育器异位妊娠原因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09, 6 (24) :90-91.
宫内节育器异位2例报告 篇6
例1:患者26岁,主因发现宫内节育器异位4天,于2007年12月7日入院。入院前18月顺娩一男活婴,产后4个月于当地医院安放宫内节育器(爱母环),当时哺乳尚未转经。入院前3个月左下腹隐痛,2个月前因早孕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环位置偏移。人工流产时,未取出宫内环。4天前月经干净3天行宫腔镜检查,宫内未见环影。复查B超提示:宫内节育器部分穿出浆膜(于左宫角肌间近浆膜处可见一反光强的节育器影,部分穿出浆膜外)。骨盆X光片提示:左侧小骨盆内见一金属节育环,位置略高。入院后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肥大、中度糜烂,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轻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于2007年12月10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开腹取环术。术中见子宫前位正常大小,大网膜包裹左侧宫角,分离网膜粘连见节育环自子宫左后壁穿出,少部分位于子宫肌层,大部分进入乙状结肠腔内,双附件未见异常。台上请外科会诊行节育器取出术+乙状结肠修补吻合外置术,术后转外科。2007年12月21日行结肠还纳术。2008年1月1日痊愈出院。
例2:患者30岁,主因上环7年,发现宫内环异位6年余,于2010年1月7日入院。7年前顺产后1月余当地医院安放宫内节育器,上环后出现腹痛,能忍,无发热,无肛门憋坠感,未诊治。6年前因早孕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未见节育器。骨盆X光片提示:盆腔内可见节育器。1年前外院盆腔CT提示:子宫左上方、腹壁下金属影。入院前1日我院B超提示:节育器外游。入院后妇科检查:外阴已产型,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附件区未及异常。骨盆X光片提示:节育器位置前移,位于左髋关节前方。于2010年1月8日手术,取耻骨联合上方6cm、腹中线左旁4cm纵形切口,长约4cm,皮下组织周围检查未触及节育器,打开腹直肌前鞘,仍未探及节育器,分离腹直肌,打开腹膜入腹腔探查: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双附件未见异常。向上探查发现大网膜质硬,取出大网膜,见大网膜边缘处有一节育器包裹其中,周围形成直径3cm硬结,表面有脓性组织物附着,行部分大网膜切除,切除部分大网膜3×3×4cm,取出“T”型节育器。术后7天痊愈出院。
2 讨论
凡宫内节育器部分或完全嵌入肌层或异位于腹腔、阔韧带内称为宫内节育器异位[1]。避孕是计划生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放置IUD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外,对于放置时间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对于产后病人应选择产后满3个月或转经后子宫恢复正常者。
造成IUD异位的原因:(1)手术者技术不娴熟,术前未查清子宫位置和大小,术者责任心不强,不按规范操作或操作粗暴所致。(2)子宫本身存在高危因素,哺乳期体内雌激素低落,使子宫过度复旧及收缩时间延长,促使IUD嵌入肌层或穿过肌壁进入腹腔;且哺乳期子宫壁薄、质软、阻力小,易致IUD异位。(3)IUD大小及形态与子宫腔不相匹配,过小易脱落,过大有可能导致子宫慢性穿孔或异位子宫外。
分析本组资料,例1产后4个月哺乳尚未转经放置IUD,易致IUD过大,加之哺乳期子宫壁薄、质软,随着子宫恢复正常后,使原位置IUD发生偏移,而1年后出现左下腹隐痛。人工流产时,IUD已嵌顿肌层或部分穿出子宫外,造成术中未能取出IUD[2];例2产后1月上环,上环后出现腹痛,分析当时IUD已穿出子宫腔外,随后被大网膜包裹。因此,放置IUD后应严格随访。放置IUD后3、6、12个月定期随访,以后每年随访一次,及时发现异常,积极处理。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688
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 篇7
患者, 24岁, 因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 3年余, 肛门处发现IUD蓝色尾丝1月于2013年1月3日入院。患者于3年前顺产后6月哺乳期在当地计划生育服务站放置IUD, 放置类型不清, 当时无不适。放置后2月超声检查诊断“早孕”行人工流产术, 术中未发现IUD, 手术医生认为IUD已脱落, 术毕再次放置T型IUD, 放置后无不适。1月前解大便时因肛门不适, 发现IUD蓝色尾丝露出肛门外。2012年12月6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行超声检查:IUD位置正常;盆腔少量积液。盆腔CT检查示宫腔内及直肠肛门区金属高密度影, 考虑宫内金属IUD部分断裂及移位致直肠肛门区域。现患者要求取出IUD, 门诊以“IUD异位直肠”收住院治疗。病程中无腹痛、腹泻、便秘、血便等症状。月经史:13岁初潮, 周期28~30天, 经期4~6天, 无痛经史, 末次月经:2012年12月25日。G3P2, 人工流产1次。否认手术外伤史。体检:T 37℃, P 88/min, BP 100/60 mm Hg, 精神可。腹软, 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阴性, 肠鸣音5/min。专科情况:外阴已产型;阴道通畅, 各穹隆光滑, 未触及IUD, 分泌物少;宫颈光滑、肥大、无举痛、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前
2讨论
IUD异位是放置IUD手术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因放置IUD子宫穿孔的发生率为0.08%, 国内为0.02%~0.88%[1]。而IUD异位至直肠腔临床罕见, 王虹报道[2]IUD异位穿透直肠致经期便血1例报道。造成IUD异位的常见原因有: (1) 放置IUD前未查清子宫位置和大小、操作不够细巧、强力置入造成子宫穿孔。 (2) 哺乳期放置发生异位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哺乳期雌性激素低, 收缩时间延长, 促使嵌入肌层或穿过肌层进入盆腔, 加之哺乳期子宫质地较软, 内膜退化, 肌层组织薄弱, 韧性差, 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穿孔。该患者首次放置IUD为哺乳期, 由于子宫质地较软, 可能子宫位置未查清, 操作粗暴致子宫穿位, 正常大小, 无压痛, 双侧附件区无压痛, 未触及包块。肛门处可见蓝色细丝线、光滑、质韧。直肠指检:直肠腔距肛门约3~4 cm处可触及串珠状质坚硬金属物, 与肛门蓝色丝线相连接。腹部平片检查示:T型IUD及吉妮IUD各1枚, 分别位于耻骨联合上方4.1 cm和8.1 cm处 (见图1) 。入院诊断: (1) 吉妮IUD异位至直肠; (2) 宫内T型IUD。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阴道上药、肠道准备, 拟在肠镜下行直肠内IUD取出术。2013年1月7日11时按常规操作步骤顺利取出宫内T型IUD 1枚。肠镜下探查:直肠腔内距肛门约3~4 cm处探及吉妮IUD, 尾丝及铜套部分在肠腔, 少部分丝线环状小结仍在直肠壁 (见图2) 。同日13时骶管麻醉成功后, 在肠镜下用肠镜持物钳夹牵拉固定吉妮IUD, 肠镜指示下食指和中指握持腹腔镜手术剪从肛门进入直肠, 小心将手术剪缓慢进入肠腔接近吉妮IUD尾丝, 助手钳夹固定提起吉妮IUD协助配合下, 紧贴直肠壁剪断吉妮IUD尾丝, 成功取出吉妮IUD, 探查肠壁无损伤, 防感染治疗3天。术后复查:腹部平片检查示盆腔内未见高密度环影;B超检查示子宫附件无异常;血常规检查正常。术后7天, 患者痊愈出院, 随访2周无异常。孔, IUD穿透直肠。IUD异位通常是经超声检查明确诊断, 超声诊断阳性率高达96.4%, 但该患者首次放置IUD 2月余超声诊断早孕, 却未发现IUD, 可能是吉妮IUD已穿透直肠, 位置较低而未探及。人工流产术中未发现IUD, 若术后及时行X线检查, 早期发现吉妮IUD异位, 可以避免误诊IUD已经脱落, 草率地再次放置T型IUD而延误病情, 由此应吸取教训。入院前就诊, 超声检查提示IUD位置正常, 盆腔CT检查发现两个形状位置不一, 相距约4 cm IUD高密度影, 入院后通过腹部平片检查, 发现T型IUD及吉妮IUD影。结合直肠指检, 诊断为吉妮IUD异位至直肠。为提高IUD异位的诊断率及取出的成功率, 除了常规超声检查外, 还要重视X线的检查。超声波、CT检查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该患者IUD已异位至直肠接近肛门, 位置比较低, 以上两种检查是无法探查的。而X线腹部平片检查范围广, 人体任何部位金属物都能显影, 同时还能显示具体外部形状。在多次放置不同的IUD也能够清晰显影。因此, 对IUD异位的患者, 除了详细询问病史、体检、常规妇科B超检查外, 切记不能忽略X线的检查, 以便减少误诊、误治, 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提高育龄妇女的生活质量。
IUD异位盆腹腔传统手法是开腹取出。近年来有报道行腹腔下成功取器。该患者IUD异位至直肠腔实属罕见, 而且是通过在骶管麻醉肠镜指示下成功取出完整的吉妮IUD。若行传统开腹手术, 有可能造成出血、感染, 甚至肠漏形成, 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痛苦和经济损失。在肠镜熟练掌握的情况下, 采用此术式, 具有损伤小, 手术时间短, 恢复快的优点, 为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所带来的不必要痛苦及并发症。国内尚未见类似报道, 值得推广应用。
通过此例病例, 本文作者总结以下教训: (1) 加强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培训, 严格要求按照手术规范操作, 术中切记动作粗暴, 力求稳、准、轻、细[3], 尤其哺乳期, 子宫前屈或后屈者。 (2) 复查时妇科检查发现T型、V型、吉妮IUD尾丝消失应及时查找原因, 特别是放置IUD失败妊娠者不能轻易诊断IUD脱落多次放置IUD, 人工流产术后常规X线检查, 一旦发现位置异常, 应明确诊断。选择安全可靠, 创伤性小的手术方法, 提高节育器取出的成功率, 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东山, 陶纪兰, 张丽英, 等.置宫内节育器致绞窄性肠梗阻1例教训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9, 25 (6) :381.
[2]王虹.宫内节育器异位穿透直肠致经期便血1例[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16 (8) :580.
宫内节育环异位致膀胱结石1例 篇8
患者王某, 女性, 38岁, 已婚。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腰腹部疼痛不适, 可耐受, 无尿频、尿急、尿痛, 无肉眼血尿, 伴恶心、呕吐, 无腹胀、腹泻等, 在当地诊断为附件炎, 给予对症治疗效果欠佳。入院前10d上述症状加重, 在当地县人民医院查泌尿系超声示左侧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 口服排石冲剂治疗, 无明确结石排出体外。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 腹部平片结果示考虑膀胱结石。门诊以“膀胱结石”收入我科。因膀胱结石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结石碎石+膀胱异物取出术。经皮肾镜自尿道外口顺利经尿道进入膀胱, 观察膀胱内无憩室、小梁, 膀胱后壁可见一椭圆形结石, 表面粗糙, 形态规则, 约2.0cm×1.5cm×1.5cm。肾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杆对准结石进行多次冲击碎石, 将结石击成小碎块, 见膀胱结石与膀胱后壁通过2条丝线相连, 丝线长约5cm, 异物钳轻轻牵拉丝线见一异物突入膀胱, 缓慢拖出一“T”型避孕环。吸出结石碎块。经尿道取出“T”型避孕环。术后8d好转出院。
2 讨论
宫内节育器一般应在绝经后6个月~1年取出。在临床上, 节育器异位腹腔较多见, 异位膀胱引起膀胱结石文献上有报道[1,2], 异位膀胱可引起膀胱结石甚至引起肾脏积水[3]。提醒医务工作者放置节育器时应该详细了解子宫解剖学特点,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手术时要详细告知IUD的性能、使用期限、副作用、随访时间与注意事项。手术后定期随访, 尤其年轻妇女加强环捡, 做好健康宣教。有助于提高妇女知识获取以及置器后的定期检查率, 确诊节育器异位后立即采取恰当措施取出, 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宫内节育环,异位,膀胱结石
参考文献
[1]郭俭.T型节育器异位膀胱内形成膀胱结石1例 (J) .中国误诊误治学杂志, 2005, 5 (15) :2989.
[2]宫科, 徐鹏, 孙庆满.节育器异位致膀胱结石2例报告 (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07, 12 (2) :93.
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分析 篇9
【关键词】花环;爱母环(MCu);TCu220c;宫内节育器
【中图分类号】R16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75-01
宫内节育器(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为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1]。因其具有以上优点为广大育龄妇女接受,但其不可避免的阴道出血、疼痛、避孕失败等缺陷,也给育龄妇女带来痛苦。通过临床同期观察比较花环、爱母环和第二代TCu220c共480例,结果花环性能优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布尔津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自愿要求放置IUD的婦女共480例。随机分为3组(花环组、爱母环组和TCu220c组),每组各160例,放置IUD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随访避孕效果及副反应情况。3组均无放置IUD禁忌证。3组在年龄、孕产次及宫腔深度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2.结果
2.1一般情况:3组IUD放置妇女在年龄、孕产次、宫腔深度等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组放置IUD共480例,放置过程顺利,无放置失败、子宫穿孔及感染发生,12个月随访率为99%。
2.2避孕效果:放置3种IUD12个月内带器妊娠者11例,其中花环1例,爱母环4例,TCu220c6例;脱落6例,其中花环2例,爱母环1例,TCu220c3例;下移7例,其中爱母环2例,TCu220c5例。三组比较,带器妊娠、脱落和下移的比例中TCu220c最高,爱母环次之,花环最低。由此得出,12个月内3组避孕有效率为:花环99.38%,爱母环97.5%,TCu220e96.25%,3组避孕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副反应情况:放置3种IUD12个月内月经量增多者:花环27例,爱母环62例,TCu220c51例;经期延长:花环19例,爱母环56例,TCu220c53例;出现腰腹疼痛:花环19例,爱母环53例,TCu220c45例;阴道不规则出血:花环:8例,爱母环21例,TCu220c17例;自带增多:花环16例,爱母环39例,TCu220c58例。副反应发生后给予止血止痛抗炎等对症处理,症状均有所改善。因症状严重治疗不明显而取环5例,其中爱母环3例,TCu220c2例。三组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计划生育是妇女生殖健康的重要内容,搞好计划生育,做好避孕工作,对妇女的生殖健康有直接影响[2]。我国IUD品种繁多,各种IUD放置后都存在月经改变、不规则流血、脱落、带器妊娠等问题[3]。如何选择适应的IUD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爱母环的不良反应较重,可能与其硬度大、对子宫的机械性压力大、两角重、接触面宽、臂硬、容易引起接触性出血、水肿、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强有关,尤其是放置后3个月内放环者明显感觉腹痛[4]。在放置过程中发现,随着时间延长,副反应会逐渐减轻。相比较爱母环的脱环率较低,可能与爱母环宽大、臂硬,所以应选择子宫宽大的妇女。TCu220c具有放置和取出方便的优点,它的出血和腰腹疼痛的程度均低于爱母环,脱环和带器妊娠率高于花环,同时可能由于尾丝的原因,容易引起白带增多[5]。在放置过程中发现宫腔宽大且宫颈口过松的妇女放置效果欠佳。花环呈Y形,由尾、体和横臂三部分组成,两臂开放呈花瓣状且横臂末端为圆环形。以不锈钢丝为支架外套硅胶管做载体套管,横臂和体部共有4段铜螺旋管,铜表面积达280mm2。其脱环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形状附合宫腔形态,支撑力适中,放置后环较难脱落。而且含铜量高,发挥活性作用较大面积地干扰了受精卵的着床从而使带器妊娠率降低[6]。综上所述,花环,爱母环与TCu220c均具有较高的避孕效果,三种IUD中花环避孕率最高且不良反应最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4-376.
[2]罗允香.放置宫内节育器400例临床效果对比[J].医药前沿,2012,5:308.
[3]李世广,陈桂芸.MCu记忆合金与MCu375两种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杂志,2011,4:213-214.
[4]周旭.妮环、爱母环和TCu220c三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比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0(1):54-55.
[5]徐红,王慧英.爱母牌MYCu宫内节育器与TCu220C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应用对比[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4(1):42-45.
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 篇10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节育器,异位/嵌顿
我国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放置宫内节育器 (IUD) 是妇女采用的最主要节育措施。因其具有简便、经济、可逆、长效等特点, 目前占采用避孕措施的育龄妇女的40%以上[1]。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是IUD较严重的并发症, 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近年来随着妇科腔镜广泛应用于临床, 我院将宫腔镜、腹腔镜应用于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嵌顿的病例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取环失败或外院取环失败介绍来诊共32例, 病人年龄最小25岁, 最大70岁, 平均37岁。其中10例已绝经, 绝经最长年限20年。上环最长年限为30余年, 最短4个月。就诊原因:我院门诊取环失败10例, 占31%;外院取环失败22例, 占69%;全部病例均曾在外院或本院取环多次未能成功或宫腔内无环感。在我院经阴道B超或X线检查证实环异位于腹腔或环部分已穿出宫腔。所有患者均无宫、腹腔镜手术禁忌。
1.2 方法
1.2.1 器械
采用国产XG-5弯型宫腔镜和德国Storz公司生产的冷光源, Sony电视显像监视系统;以5%葡萄糖液作为膨宫介质, 宫腔压力控制在187.5mm Hg。腹腔镜应用美国史莱克公司生产的Strykr-A102型腹腔镜、电视成像系统及器械。
1.2.2 术前详细了解病史
是取环的基础。了解置环的年限、型号、月经情况及有无绝经, 上环时间长及绝经时间长增加取环困难。了解上次取环的方法, 有无行B超、盆腔X线或CT了解环的位置。
1.2.3 手术方法
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d进行。常规先行宫腔镜检查: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妇科检查了解子宫的方向, 先用探针按子宫的位置探明子宫的方向及深度, 探宫腔同时仔细感觉探针与节育器的金属摩擦感, 然后扩宫器扩张宫颈至Hegar氏7.5号以上, 置入宫腔镜, 宫腔镜直视下观察是否能见到宫内节育环、节育环位置, 有无变形、扭曲、下移、嵌顿或异位, 有无合并宫腔内病变, 如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宫腔粘连。若宫腔镜下未见环, 以刮匙在宫腔内反复轻轻搔刮子宫内膜, 以使节育环能逐渐暴露。宫腔镜直视下能见到环的情况下, 根据节育环在宫内的位置, 尝试以异物钳取环, 取环后将镜再次置入宫腔, 检查宫腔内有无残留环。宫腔镜下检查宫腔内未见环或仅见很少部分环 (少于1/3者) , 行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气腹形成后, 于脐下插入10mm Trocar镜, 仔细观察子宫、卵巢及周围组织情况。在右下腹部麦氏点处及左下腹对应位置, 分别插入第二、三Trocar, 在手术前定位范围仔细寻找IUD。若未找到IUD, 应根据术前定位范围仔细检查周围有无粘连组织或炎性包块。分离粘连后取出IUD。对IUD已穿出子宫2/3及以上者, 可将IUD剪断后缓慢抽出。
2 结果
(1) 所有32例中18例节育器嵌顿经过宫腔镜检查后, 在宫腔镜定位后一次性取出, 其中8例直接钳夹牵拉环取出, 6例取出困难者牵拉IUD, 剪断后抽丝取出。4例经分离粘连后钳夹取出。环的种类分别为:金属圆环10例, T环5例, 母体乐2例, 吉妮环1例。
(2) 完全穿透肌层、部分或全部异位于子宫外共14例, 在腹腔镜监测下从腹腔取出。4例IUD横臂自两侧宫角处穿出, 其中3例与大网膜粘连, 1例与输卵管系膜粘连, 分离粘连后钳夹取出。4例IUD异位于子宫直肠陷凹, 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 分粘后钳夹取出。2例IUD横臂自子宫左后壁穿出, 2例IUD横臂自子宫右前臂穿出, 直接钳夹或分离粘连后钳夹取出。2例IUD完全异位于腹腔内, 与大网膜形成包裹粘连, 分离粘连后取出。
3 讨论
凡IUD部分或完全嵌入子宫肌层, 或异位于腹腔、阔韧带者, 称为宫内节育器异位, 是IU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IUD异位少见, 而腹腔异位更罕见, 据报道, 各种IUD所致腹腔异位发生率为0.4%~1.3%[2]。
3.1 IUD异位的原因
归纳IUD异位的原因, 主要有: (1) 放置IUD时推送过度损伤子宫壁, 哺乳期子宫小、壁薄弱易受损, 故在哺乳期放置将增加IUD嵌顿的发生率。流产后或足月产后立即放器, 因宫腔有创面加之子宫收缩, 易使IUD嵌顿。 (2) IUD过大、环表面或环的接头不光滑损伤子宫肌层可使环嵌入宫壁。 (3) 随着绝经时间的延长, 子宫逐渐萎缩, 肌层变薄, 尤其绝经1年后萎缩最快, IUD相对过大, 易损伤宫壁发生嵌顿甚至IUD异位至子宫外。 (4) 某些特殊形状的IUD, 如“T”形环, 横臂端易嵌顿[3]。本研究中, IUD异位的环中爱母环5例, 母体乐4例, 这可能与爱母环及母体乐均有宽大坚硬的横臂, 因而易致子宫损伤有关。临床工作中, 针对各种容易导致异位的原因, 应根据患者子宫的大小、是否哺乳、分娩史、生殖器手术史, 选择合适的节育器。在上环的操作过程中, 要摸清楚子宫的位置, 禁止用暴力;对于哺乳期或人流后立即上环的病例, 操作上要轻柔, 防止上环造成子宫穿孔。另外, 对于绝经妇女应于绝经后半年内, 最多不超过1年取出节育环, 以避免绝经时间长, 子宫萎缩, 人为增加手术难度及风险。一旦常规工作中出现取环困难或怀疑节育器异位/嵌顿, 不应盲目反复暴力操作, 应及早完善相关检查, 明确情况, 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3.2. IUD异位的临床症状
一般情况下患者无特殊症状, 往往是在取器困难时经进一步检查 (如B超、子宫碘油造影、宫腔镜) 时发现, 多数IUD嵌顿是在取环失败时发现的。少数患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器术时有过腹痛史、置节育器后近期内妊娠史、终止妊娠时未见节育器排出或有取器失败史。妇科检查有时可于穹隆部感触到异位于子宫直肠陷凹处的节育器。本研究中患者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追问病史, 有部分患者有下腹隐痛及月经的改变。
3.3 IUD异位的诊断
腹部X光片可对体内是否存在金属节育器作出诊断, 但不能精确定位。B超能判断IUD是否嵌顿, 并了解嵌顿的部位、深浅和范围, 还可以观察IUD的形态、是否断裂、残留。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协助IUD异位的诊断。CT检查对IUD宫外异位诊断的准确性优于B超, 并可三维成像。宫腔镜能在直视下了解IUD在宫腔的情况, 但IUD完全嵌入宫壁时则很难发现, 且无法发现异位于子宫外的IUD。腹腔镜可观察整个盆腔的情况、IUD异位部位、确定子宫损伤部位及其周围脏器损伤程度, 可确诊异位于盆、腹腔内IUD及部分穿出子宫浆膜层的IUD, 并可进行手术操作取出节育环。若怀疑异位IUD穿入邻近脏器, 则需要膀胱镜、直肠乙状结肠镜等协助[4]。
3.4 IUD异位的处理
取宫内节育器时疼痛或不易取出, 应怀疑有IUD异位, 不宜强取, 应根据IUD异位情况进行处理。如IUD嵌顿在内膜下, 可先用刮匙刮内膜后再取出;若环嵌顿肌层, 且外露部分少, 估计嵌顿较深, 一般宫腔镜下所用异物钳较细小, 力度欠佳, 对于嵌顿的IUD不易取出, 且易拉坏异物钳;我们选用食道异物钳夹住露于内膜外的节育器, 牵拉环, 将金属环拉直, 达到宫颈口外, 将环丝剪断, 继续抽拉, 直至完全拉出。取出环丝收集齐全, 注意断端接口处是否吻合, 与同型节育器核对是否完整。与使用血管钳比较, 血管钳前臂较短, 对于宫腔深处的节育器难以到达。对于合并宫腔粘连的病例, 先分离粘连[5]。完全嵌入子宫肌层或断端残留于肌层内者宜剖腹或在腹腔镜下切开子宫取出;子宫外异位, 根据有无脏器损伤, 经腹腔镜或剖腹取出节育器。
3.5 宫、腹腔镜在IUD异位/嵌顿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宫腔镜通过光源照射可直接观察IUD在宫腔内的形态、嵌入部位、是否断裂, 宫腔镜直视下避免了取环的盲目性, 使不必要的损伤减少到最低, 较常规取环有明显的优势, 尤其适用于常规方法取环失败者。本资料中18例IUD部分嵌顿病例在宫腔镜下全部顺利取出。对于IUD异位于盆腔或腹腔者, 或IUD重度嵌顿病例, 以往一般常用剖腹取环的方法, 随着电视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它对确诊IUD异位及取出IUD均有独特的优越性。不仅可以确定宫腔及盆腔内的病变, 同时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本组资料中14例节育环异位均在腹腔镜下确诊且一次性取出, 从而避免了患者因开腹手术带来的创伤, 同时, 腹腔镜可为宫腔镜手术操作提供安全监护, 避免子宫穿孔。因此, 宫腔镜、腹腔镜在诊断、处理IUD异位/嵌顿并发症中是一种最佳的手术方法,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而且直视下诊断明确, 定位取环成功率高, 大大降低了异常IUD取环术造成的术后并发症, 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2379~2584.
[2]Gruber A, Rabinerson D, Kap lan B, et al.The missing forgotten 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J].Contraception, 1996, 54:117.
[3]万虹, 熊薇.宫内节育器异位37例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 2009, 24 (9) :2400~2402.
[4]南秀牌, 吴明辉.宫内节育器移位、异位的诊治与预防[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3, 19 (6) :329~330.
【宫内节育器异位分析】推荐阅读:
宫内金属节育器08-14
宫内放置节育器10-30
取宫内节育器11-25
宫内节育器嵌顿06-08
爱母宫内节育器10-12
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07-12
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10-28
宫内节育环论文08-30
上、取宫内节育器手术协议书07-01
宫内节育器使用所致医疗纠纷法医学鉴定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