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融合

2024-11-24

工商融合(精选3篇)

工商融合 篇1

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激烈的竞争, 不仅表现在生产和科技领域中, 同时也集中在培养人才的教育领域, 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是新时期普通院校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正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突破口, 也是实现制造强国的重大举措。“先进制造业”的“先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产业的先进性、技术的先进性和管理的先进性。对于制造企业来讲, 要实现管理的先进性, 急需一批既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流程, 又具备一定工科背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即管工融合的管理类人才。

工管融合是指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相互迁移与互补共进, 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创新和应用能力, 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

1 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类应用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 1 目标共性趋同, 难以满足差异化的人才需求

不少高校制订的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从总体上看大致相同, 甚至有些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 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 难以满足市场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教育管理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 对培养目标本身不进行考察与评价。

1. 2 知识结构单一, 适应能力差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工商管理类的专业教育实际上变成了一种行业教育或岗位教育, 无论在教育基本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开设以及课程结构等方面, 都深深地打上了计划经济色彩极浓的“专业”性质,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片面, 能力不强, 素质不高。各种调查显示, 社会对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满意度普遍偏低, 在校大学生对高校现状满意度也偏低, 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普及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挑战, 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因此, 急需加快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系统改造, 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1. 3 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 实践教学手段落后

随着各个学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对工商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考。现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日趋成熟, 工商管理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但是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方面却明显落后于实践发展, 除课程设置外, 教材和教学内容问题相当突出, 虽然现在大多采用的是面向21世纪的优秀教材和国家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但多数理论性过强、实践性较差。在教学手段方面, 虽然不少老师已经运用多媒体手段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 仍然属于课堂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模拟实验室与实际还有一段距离, 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善。

2基于 “三位一体, 管工融合” 理念的工商管理类应用人才规格定位

按照“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融合、区域特色鲜明”的原则, 吸收世界先进管理教育理念, 我们积极探索基于管工融合理念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应用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对基于管工融合理念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定位的分析, 构建基于管工融合理念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应用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基础的能力本位体。

2. 1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包括三块: 理论知识、通用知识和职业知识。理论知识包含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两块。学科知识包含与管理类专业有关的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知识, 这些知识是工商管理类各专业共通的, 以及一定的产品设计、材料加工、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工科知识。专业知识是指专业核心课程, 因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 除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沟通、运筹学等共通知识外, 还包括各专业自身的核心知识。通用知识是普通高等学校所有专业学生都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 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职业需要的非专业工作能力。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通用知识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法律知识和工具技能知识。职业知识是围绕理论知识在具体职业岗位运用而形成的实践知识, 针对应用能力培养的需求, 以职业分析乃至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 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特点, 与职业岗位群发展紧密相关。理论知识是基础, 通用知识是保障, 职业知识是依托。

2. 2 能力结构

基于管工融合理念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应用人才的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技术能力、通用技术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三块。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岗位和职业资格紧密相关, 总体反映学生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具有的专业业务能力, 它强调应用性和针对性。通用技术能力主要反映学生在工作活动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它强调适应性和规范性。社会发展能力主要反映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从容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 它强调迁移性。

2. 3 素质结构

基于管工融合理念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应用人才的素质结构包含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三块。专业素质指在所从事的职业或承担的专业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 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人文素质指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品质, 即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修养。身心素质指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合称, 它是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得以建立和提高的基础。

3“三位一体, 管工融合” 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3. 1 优化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应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 强调管理理论与工科知识相融合, 注重管理与工科教学模块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与渗透, 力求教学内容既要突出知识的应用, 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打造“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和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四大教学平台。其中, 基础课程模块含科学人文与基本技能工具性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相邻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模块含专业核心主干理论课程, 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所应具备的能力来设计; 工科技术课程模块围绕先进制造业相关工程技术知识设置; 应用性专业课程模块含实务操作内容较多的专业课程, 以管理体验和实践为基本特色, 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课程设置上, 适当减少必修课程, 加大选修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 增设一些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有明显时代特征、体现学科交叉等的课程, 专业教学总学时控制在一定的幅度。

3. 2 设计 “三位一体” 的课程体系

打破原有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在课程设置和训练方法上融合系统工程的原理, 通过与工科知识相结合, 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公共基础课是专业的基础科学, 围绕专业课程展开教学。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群的纽带, 专业基础课要注重综合设计实验的教学内容, 为课程设计做前期预备知识。鼓励学生运用课程设计中所学到的知识来参加各类创新大赛, 以此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课程群的教学要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 真正让“做中学”贯穿整个专业课程群的教学之中, 将多门课程关联起来做课程设计。工科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注重先进制造业工程技术知识, 结合工科技术实训, 分组做综合设计项目, 培养专业知识运用和团队工作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校企合一实践则为最终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3. 3 建立 “校企深度融合, 工学良性互动” 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 工学良性互动”, 改革经管专业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使教学全过程与工作全过程紧密结合, 贯穿“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通过校企产学研结合, 建设特色课程,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摸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有效途径, 必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达到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身心素质和自我发展素质的有机融合, 并且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和丰富校企合作内涵, 推进地方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校企深度融合, 工学良性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应本着“产学合作、校企互动、相互渗透、互惠双赢”的基本原则, 借鉴其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践教学的经验, 以及目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搭建校企互动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平台总体框架, 如下图所示。

参考文献

[1]胡延松.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6) .

[2]黄嘉涛, 张德鹏.地方工科院校管工融合工商管理类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 2014 (2) .

[3]陈莹.学科交叉背景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3) .

[4]王振云, 钱逸秋.校企深度融合, 企业实境教学[J].科技信息, 2010 (8) .

[5]肖良.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4)

工商融合 篇2

牢固可靠的技术安全架构

一、打造牢固的基础设施运行基础, 建立全方位监控体系。我行历来重视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 多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 致力于改造基础设施, 建立生产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先后完成省行中心机房异电站双路供电工程、UPS改造和更新、机房配电设施整合和更新、机房空调整改、核心设备双电源改造、生产设备整合与优化、生产设备区与操作区物理分隔等多项工程的建设。投产机房环境综合监控系统、UPS远程集中监控系统, 实现中心机房分区管理、联网监测、分级预警、实时处理的动态管理。

二、稳定可靠的网络架构和自动监控管理。我行全网分三层管理, 核心网络架构完全按照总行高可用性标准建设, 一、二级骨干网络传输线路使用不同运营商线路构成负载均衡热备份双线路结构, 在省行和分行中心机房均实施了电信运营商本地接入端双物理路由传输保护和自动切换改造, 核心网络设备实施双机热备份结构。同时, 统一部署集中网管系统, 对全行网络系统实施7×24小时自动监控, 统一视图、定制灵活、集中监控、两级联动, 及时诊断处理各种网络事件。整个网络结构安全、智能、可靠, 核心网络分区管理、控制严格、监控到位、持续优化。

此外, 我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积极推动行内视频会议、电话会议、内部IP电话等实施增值业务, 有效地降低了办公管理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核心平台“硬”处理稳定可靠, “软”管理灵活高效。大机集中后, 我行快速完成了开放平台技术队伍培养和技术平台的搭建, 实现安全技术与应用系统的有机结合, 组织完成系统投产的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全过程规范管理, 推动系统分级管理, 在前瞻性规划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完善, 做到管理与技术并重, 有力地保障了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省行数据处理中心核心机器设备采用业界顶级设备, 各类高中端服务器近百台, 多套集中存储设备以及光纤交换机实现高速的数据交换。建立集中存储系统、集中备份系统、近线存储系统的信息数据管理体系, 通过在线归档、磁带和光盘等介质设备, 有效完成了历史数据分级转存管理, 实现信息应用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和集中保护。建立规范的实时监控、定期性能分析和按需优化整合的技术平台管理体系, 通过总行ECC集中监控和我行自行开发的特色监控系统实现了所有核心生产服务器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并定期收集性能数据, 分析评估预测系统性能和容量, 持续优化信息系统服务能力。

类别丰富的应用产品体系

一、联机处理类。工商银行业务处理架构分为总行数据中心、省分行、二级分行和网点。信息系统主机在总行数据中心, 负责核心银行业务处理系统、中间业务系统、网上银行与电话银行业务系统、内部管理系统等全国数据集中处理;省级分行特色业务系统、ATM与POS等自助业务系统、特色统计分析系统实现省级分行集中处理;地市级分行只有外围前置系统, 提供业务交易渠道, 不进行数据处理。

二、后台处理类。总行数据中心进行通用文件传输、数据交换、代理业务, 省行进行报表接收、拆分、返传, 二级分行和网点执行报表打印、事后监督和历史明细查询等数据处理。

三、中间业务处理系统。我行紧密围绕全行业务经营和管理改革的需要, 加大各类特色应用的建设力度, 优化应用研发体系, 目前我行中间业务应用达到48个大类, 包括代理行政事业收费及非税业务, 跨行金融平台系统, 交通卡充值, 代收电话、移动、电费等各类特色业务, 拓宽了产品渠道建设, 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

四、电子银行系统。电子银行体系是现代商业银行最具竞争力的服务渠道, 其发展状况反映一个银行电子化、信息化水平。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与自助设备一起构成我行完整的电子银行体系。其中自助设备数量已接近柜台数量的80%, 自助设备功能已覆盖了大部分的柜台交易, 日交易量超过150万笔, 电子银行渠道交易占比不断提高, 目前占总交易量接近50%, 分流柜台业务和节约一线人力成本作用显著。

五、经营管理系统。近年来, 我行在抓紧一线产品创新促进业务发展的同时, 近年来围绕全行经营方针和内部改革管理的发展, 不断研发并投产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经营分析系统等内部经营管理系统, 为行内管理决策、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客户营销、监督跟踪提供系统支撑工具。

规范高效的科技管理体系

一、科学严谨的管理体系。 (一) 长期坚持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及每天、周、月例会制度, 及时沟通情况, 定期总结、协调管理问题, 实现生产运行与安全管理的有机统一, 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流程。 (二) 定期召开技术审查工作小组及其审查会议, 加强对项目开发的业务可行性分析、成本及效益分析, 以及产品市场风险分析。通过需求研讨推动业务分析与市场开展, 通过项目管理达到产品质量与效率要求, 通过产品投产与应用推广实现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推进产品创新与应用研发的相互结合。

二、精细有序的生产管理。我行坚持抓好日常生产运行管理, 提高应急处理和风险防控能力。 (一) 实施生产变更计划风险提示机制。统筹安排生产变更, 定期集中发布预警提示, 减少对业务影响程度。 (二) 实施变更评审机制。对重大、高风险变更实施方案重点评审, 协调沟通, 多重把关, 防范因变更原因引起生产故障事件。 (三) 实行变更差异分析总结。定期总结变更实施情况, 提高变更计划总体准确性。 (四) 加强对重大、多发生产事件、问题处理过程的跟踪, 强化问题根源分析, 提高事件、问题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五) 坚持重点工作督办机制。按照月度分行重点工作任务和内部重点工作, 落实责任部门任务分解, 每周进度督办与跟踪、报告, 确保按时保质完成重点工作。 (六) 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按照信息系统及业务发展状况, 每年制订并实施涵盖机房基础设施、系统、网络、核心应用等重要信息系统的应急演练, 分析存在问题, 总结经验, 完善资料库、应急预案和应急手册, 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 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定期组织业务部门和分行对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及科技服务工作进行调查, 落实优化措施, 改进科技服务工作。

三、先进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支持平台。基于ITIL的最佳实践理念, 建立全行信息科技管理架构, 以科技管理架构建立全面的管理制度, 包括运行管理类、项目管理类、综合管理类共126个制度, 以制度为基础每年组织修订本地化的工作手册和操作手册。同时, 建立并持续完善配套的技术平台, 如ServiceDesk系统、工作平台等, 实现生产集约化、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管理, 为技术支持与服务管理、设备维修与维护管理、产品功能与业务咨询、问题跟踪处理与知识库共享提供高效优质的一体化科技服务平台。

工商融合 篇3

关键词:技能竞赛,实践教学,融合途径

职业技能竞赛在促进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衔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2008年, 首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天津举办, 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 目前已连续举办了4届, 赛事的连续举办很好地促进了印刷包装相关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 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竞赛导向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相结合、 竞赛评价机制与人才培养成效相结合。 职业技能竞赛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比拼的竞技场, 通过技能比武检验人才培养的成效。 如何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引领带动作用,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将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度融合至关重要。

一、职业技能竞赛概述

(一) 职业技能竞赛概念

职业技能大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 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般通过国赛、省赛和校赛选拔优秀竞赛选手, 国赛成绩优秀者推荐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二) 职业技能竞赛的属性

1.竞争性。 职业技能竞赛的复赛、决赛选手都是通过竞争性选拔产生, 最终只有少数选手成为获胜者, 体现职业技能竞赛的竞技性、竞争性。

2.激励性。 职业技能竞赛设立相应级别的奖励举措, 参赛选手获得一定成绩后将会得到企业及社会的认可, 对参赛选手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3.合作性。 职业技能竞赛在项目设置上一般以团队、个人为主, 团队项目重在考核团队配合能力, 培养参赛选手的团结协作精神。

4.教学性。 职业技能竞赛一般面向大中专院校兼顾职工比赛, 竞赛内容贴近学生、贴近教学, 是对教学成效的检验。

5.职业性。 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设置主要依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技能标准, 二者紧密结合, 充分体现职业性。

二、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体系融合可行性

(一) 融合基础

2014年6月, 国务院出台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文件提出:职业教育要重普及更要重质量, 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 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职业技能竞赛在现代化国家教育改革进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推动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举措, 是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重要平台载体。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实践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通过与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 将企业的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列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 科学合理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设计为完善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有益参考。 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标准, 以开展紧密型校企合作为依托, 构建企业化实践教学体系应是未来实践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也是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融合的基础。

(二) 融合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专业兴趣。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能力较差, 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强, 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较强。 职业技能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专业实践技能学习。 职业技能竞赛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集中、项目设置分明, 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 同时还有一定的激励机制, 促进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 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短期内的学习效果显著, 进而会激励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提高职业能力。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设计主要来源于企业的实践, 与企业职业岗位技能接近甚至高于企业要求, 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可实践性, 参赛者要想获得较好的竞赛成绩, 一方面要求参赛者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操作能力, 另一方面对教师的指导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 首先要对大赛的整体情况要有全面了解, 要根据竞赛项目设置制订指导计划、联系实习企业, 并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因此, 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组织实施能力、实践操作水平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3.推动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一般相对灵活, 能够紧跟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如近几年举办的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举办方一致地指向企业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中。 因此, 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上要掌握企业的实际需要, 时刻关注专业领域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 并及时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 使得教授的专业知识紧贴实际需要不至于落伍, 毕业生会更受社会企业的认可。

三、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融合途径

(一) 竞赛工种与职业岗位融合

印刷技术专业涉及的职业岗位多且比较复杂。 传统印刷方式包括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凸版印刷及丝网印刷, 每一种印刷方式当中各阶段职业岗位工种属性不同, 掌握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同。 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种应尽量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等紧密结合, 最大限度地推动专业的建设发展, 因此, 竞赛工种的设置要达到以下要求:首先, 职业技能竞赛工种设置很难做到对专业岗位的全覆盖, 但一定要尽量满足行业企业主要技能工种人才需求, 尽量符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其次, 要对相关竞赛工种职业技能要求根据行业企业及相应国家标准进行合理重构, 符合职业技能竞赛的属性;最后, 职业技能竞赛标准要具备普遍性、认可度。 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工种经过实践, 目前已调整为平版印刷工、平版制版工、印品整饰工。 通过调整, 竞赛工种涵盖当前印刷行业主要印刷方式平版印刷的重要职业岗位, 涉及平版印刷中印前处理、印机操作、印后加工三个核心工艺流程, 与印刷专业根据企业需求确定的人才培养方向相吻合, 为实现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岗位融合奠定基础。

(二) 竞赛项目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融合

技能竞赛测试的综合性、 技能考核的应用性及项目设置的实用性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同向性、一致性, 都是要求参赛者或者学生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 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实际情况, 根据不同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置相关专业课程。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印刷技术专业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 充分借鉴了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的工种设置及考核内容, 使得教学贴近大赛、贴近企业人才需求。 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设计采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高级工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为基础, 适当增加行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等。 由笔试和实操两部分组成, 其中学生组理论成绩占40%, 实操成绩占60%。项目设置覆盖了平版印刷高级工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及技能要求。 因此,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相关实践课程体系构建要与职业技能大赛、 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紧密相连, 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素质、知识目标要根据职业技能大赛的导向设置, 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 保证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一致。

(三) 竞赛评价机制与项目化教学组织融合

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分省赛和国赛, 国赛选手通过省赛选拔产生, 项目考核内容与考核方式有以下特征:一是组织技能鉴定专家、高校专业知名教师、行业企业技师共同参与制定竞赛项目及内容; 二是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涵盖了平版印刷工艺三大主要岗位技能, 具有鲜明的模块化、项目化特征;三是考核内容以职业岗位技能为准, 体现综合能力素质要求, 并制定详细的评分标准;四是考核评价主体为竞赛裁判、考核评价结果及时公布, 充分体现考核的过程化、开放化。 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特点与我校印刷专业实践教学的项目化、 企业化课程改革相匹配, 因此, 将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机制与印刷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相融合, 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薛叙明, 贺新.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人才培养融合途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1.8.

[2]李名梁, 李媛媛.反思与重构: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建设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13.7.

[3]张彤.“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 2015.7.

上一篇:爱国之情下一篇:胃肠肿瘤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