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哲理、人生

2024-07-07

水墨、哲理、人生(共4篇)

水墨、哲理、人生 篇1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史中, 书法、文学、绘画等文化艺术有过多次兴衰, 书画艺术的失存是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严重的损失。保护人类文化存在, 从失传中觉悟, 挖掘、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书画艺术, 已经成为我国海峡两岸书画艺术家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共同完成这一历史重任, 少不了德高望重的有志之士们的促进与推动。李沃源, 这位儿时便与中国画结缘的绘画大师, 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一重担, 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造诣, 将促进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和共同发展作为自己一生的使命来完成。

山水有情, 画不尽一世情怀

1957年生于福建省金门县的李沃源, 四岁跟随父亲学习书法, 书法的技法研习为其后来学习绘画打下了基础, 使其在控制手腕力量上显得游刃有余。九岁时他开始学习中国画, 并且铭心趣然, 大学时期, 他发现了西画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于是, 他开始专研油画、素描和速写, 写实派、印象派、立体派、后现代主义等等, 他都有涉猎, 从写实人物和物体人物环境的光影呈现, 到抽象的解离主义, 让他深刻领悟了西方绘画艺术的魅力, 并在大学三年级就参加台湾全省美展油画竞赛项目并获奖。三十岁后, 他又回归到中国画的水墨世界, 但这次回归融入了更多创新元素, 从而使他的画作不仅具有水彩的绚丽色彩, 还兼具油画的笔触与厚度, 更有水墨的浓淡渲染, 与传统国画相比, 能够呈现给人们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景致。

能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沃源非常感谢自己的恩师, 其中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和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倪文东老师对他的影响最大, 在老师那里, 他学会了如何用心作画, 如何赋予画作生命。因此欣赏他的画, 可以感受到中国江山景物的气势恢宏, 其中还透露着一股遨游天地的超脱, 更可以感受到宣纸上生命的跃动。

陈云林会长 (中) 、刘大为主席 (右) 与李沃源在其作品前合影

另外, 李沃源非常擅长瓷板画的创作, 所谓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 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与平时作画用的宣纸相比, 在瓷板上作画烧制完成后更能长期保存并流传于世, 如果是名家瓷板画则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李先生将中国山水画的气势磅礴和诗情画意与具有几千年历史的瓷器文化相结合, 让人们享受到了不一样的艺术之美。台湾华视文化节目前制作人吴放在一篇《江山雄浑草木华滋——李沃源的绘画世界中》写道:“看画家李沃源的作品中, 有山峦起伏气势磅礴、烟云流动幽远逸趣、草木疏密节奏层次, 下笔落墨处;看到画家搜尽奇峰壮硕江山了然胸襟的笃定自信、人物点景、构图取景等莫不走入生活、走出传统、展现“全国”美展金龙奖得主画家的独特创作风格。”名小说家朱秀娟女士对李先生作品观察后进行了深刻描述:“看李沃源先生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国江山景物气势磅礴、震动人心、尤其画中透露一股天地之气”。恩师李奇茂大师评价:“李沃源先生作品是台湾国画界的优秀代表、他在表现台湾山水是少数国画优秀创作者、与在两岸交流中, 他有很大贡献”。

在李沃源创作的瓷板画上, 每一个下笔落墨处, 既有书法线性元素, 又展现了璀璨色彩的突破。让生活在喧嚣都市中的人们感受到一种无法比拟的放松与愉悦, 流连山水间, 忘却世间忧。吴放说:“在瓷板画表现上, 李沃源挥笔泼釉、将最困难的淡墨层次展现流动的神韵, 看到整体东方独特的韵味:有中国山水画的皴擦笔触、有西方水彩绘画的畅快淋漓尽致、油画的重彩厚实浓烈、表现得心应手, 在高温1230度至1380度釉色彩绘种烧制中, 更看到还原烧色料的突变、超过百种色料的变化, 令人称奇惊艳。李沃源的瓷板画是当代的少数绝妙。”

天趣雅成, 彰显中国山水之美

“山水更有情, 山水更传情, 含蓄深沉。”李沃源先生的山水画能够如此传神, 源于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更是他多年来踏遍两岸名山大川的结果。每每提笔作画, 两岸风光总是尽现眼底, 用粗放却不失细腻的笔墨将这些风光呈现在瓷板画上, 不仅色彩绚丽, 同时由于釉色层层迭迭, 让他笔下的山水画有了超凡脱俗的美感。他的瓷板画《日月潭》2013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陶瓷金奖, 《台湾北海》及《千年神木》让他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彩瓷30X30cm《闲情》

彩瓷30X30cm《相伴赏花》

彩瓷55X56cm《阿里山》

李沃源先生深知, 只有真正去体会祖国的山山水水, 将其付诸笔端才能更加真实、传神。因此, 漓江、张家界、九寨沟、庐山、玉龙雪山等大陆的名山大川都曾留下他的足迹。他曾说, “大陆的山水韵味最好最入画”。除了大陆, 李先生的足迹也踏遍了宝岛台湾的山山水水, 比如日月潭、阿里山、太鲁阁等, 使他创作出的每一幅作品都色彩壮丽, 灵性俱显。如今, 李沃源的台胞证已经用到第五本, 足以证明他对宝岛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绘画艺术的追求。

艺术无国界, 也没有时空界限, 因此李沃源先生看到好的古代作品后, 总是想如果在原地创作出现代版的画作, 肯定别有一番感觉。在看到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时, 他感觉非常有意义, 于是他便产生了画现在的富春江的想法。为了真正有身临其境之感, 他在富阳一住便是半个多月, 从所住酒店19楼鸟瞰, 富春江山水尽收眼底, 经过多日的构思, 他一气呵成画出了高两米、宽十米的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 且画风延续了他山水画的气势磅礴境界, 格局之大令人敬佩。

众所周知, 黄公望画作完成后因历史关系分隔两岸60余年, 直到近年才在台北“故宫”合璧展出, 见证了两岸同源同根。

用艺术之美征服世界是李沃源多年的梦想, 让中国的山水走向世界。如今, 他已经在国内成立20个艺术文创展览的合作点, 他说要将艺术文创展览点拓展到一百个地点。他想以自己的方式, 用艺术的美, 不断影响两岸三地的华人, 这是他艺术人生的宏伟蓝图, 让每一个人心里感受艺术之美, 感受人世间的真与善。

在2014年福建武夷山成立美术馆时, 其正上方的匾额是他的恩师李奇茂的题字, 由山东威海东方艺术学校唐毓峻校长刻匾制作, 走进馆内正面墙上挂着李沃源先生的大幅国画山水画作《美丽宝岛》。美丽的山水混杂着现代与古老, 见证一个城市的历史。正是这个城市的纵深, 适合一个人旅行、感受、品茶, 默默享受老城的味道。

身兼多职, 为两岸艺术交流献力

由于李沃源先生在国画艺术发展上的卓越贡献, 全国很多书画单位都诚挚聘请他。获全国美展优秀奖获奖者蔡豪杰先生, 在李沃源两岸巡回展首展开幕式中专程来台湾聘他担任台湾港澳台美协主席, 加上他原来担任的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总会秘书长、金马台澎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台北市山痴画会理事长、珠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副院长、北京人文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市政协书画室台湾副会长、福建省龙岩市文联会艺术顾问、山东省民族画院艺术顾问、江西省国防文化陶瓷艺术书画院院士等职, 重任在肩的他还一直致力于海峡两岸的艺术创作及交流, 为祖国的艺术发展竭尽心力。

彩墨大画《阿里山神木群》180X480cm

值得一提的是, 李沃源先生依托成立于2007年的“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 为海峡两岸的艺术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说, 联盟之所以成立, 源于某些人主张“去中国化”, 这让他们这些文艺工作者非常气愤, “因为我们的根就是中华文化, 它是我们血液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 没有这些文化信仰、民间信仰, 那我们还是什么呢?”也是从那时起, 他便开始借助在北京交流的机会, 与有识之士筹组成立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 并号召大家“为自己发声”。

如今, 台湾已经有近80个书画协会加入了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 “大家都喜爱艺术, 都希望两岸永远和平”, 李沃源如实说。九年来, 李先生除了组织台湾方面书画家来大陆交流, 也接待了很多赴台湾参访的大陆交流团, 举办了上百场活动。中国《海峡导报》、《海峡商报》以大篇幅报导了他的事迹, 他也因此被誉为“和平画家”, 新华社对他对两岸交流的贡献进行了专题采访。李先生的贡献不仅是让书画艺术完整吸收了中华文化, 还为两岸人民提供了共同的交流空间, 播下了一颗颗友谊与和平的种子。

《春到》68X136cm

彩墨画3X6《千年神木》 (12届入选)

2011年4月, 为促进两岸文化艺术交流, 加强两岸城市之间联系与合作, 增进两岸人民感情, 李沃源等人牵头举办了“两岸友好艺术交流展”。展览期间, 中国友好艺术交流院10位艺术家与李沃源先生以及台湾两岸艺术联盟创始委员萧进发、李元庆等七位艺术家联展并共同绘制两幅水墨大画, 取得了巨大成功。同年10月, “第17届世界和平书画展”在“国父”纪念馆东西画廊展出, 李沃源先生、萧进发创始委员、李元庆创始委员及康佳雯副执行长应邀参展。这次画展为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建立双向文化平台, 意义深远。2013年1月, 李沃源开春大展“彩墨·彩瓷”在台湾成功举办, 擅长彩墨画的他, 跳脱以往风格, 在瓷器上作画, 挑战各种局限, 给台湾民众带来了一场视觉艺术盛宴, 有力地推动了两岸书画艺术的交流。

2014年10月, 李沃源先生应邀参加了首届中原 (鹤壁) 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让李先生感触很深, 他说:“这次文博会传达我们台湾画家的一个心声:两岸同胞同根同源, 台湾艺术作品也只有在大陆才会有更大的舞台。”其实, 在参加文博会之前, 李先生刚刚率团参加了在北京由台盟中央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两岸一家亲, 共圆中国梦”国画交流展等活动。可见, 他对能够加强两岸艺术交流的活动总是积极参加。此次文博会极大地推动了两岸书画艺术的交流, 促进了两岸书画艺术的不断创新、共同繁荣, 以书画为媒介, 真正让两岸同胞越走越近、越走越亲, 这正是李先生所期待的。

2015年1月, 受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山东文创中心青岛和东营办事处邀请, 他在青岛市崂山区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同年2月, 闽台文化艺术交流暨名作品鉴展在福州成功举办, 为进一步弘扬和展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推动闽台文化艺术界深层次融合新途径, 搭建海峡两岸书画家交流、借鉴、提升的高端载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展会精心遴选206幅书画作品及数十件珍贵木制工艺品, 立意高远, 境界深邃, 精美绝伦, 令人叹为观止。在两岸画坛享有盛誉的李沃源先生和台湾著名画家萧进发先生的精品力作, 首次联袂在福建大规模、成系列展出, 用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福建人文自然新气象, 展现闽台悠久的文化渊源, 再现两岸文化艺术同根同源的历史脉络。书画家们纷纷表示, 今后将继续通过加强两岸人文方面的合作, 进一步深化书画等传统艺术门类的双向交流, 带动两岸经济的交流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今年5月, 李沃源国画、瓷板画作品展“沃源千里”正式启动, 并在两岸包括台北、北京、杭州、上海、青岛、威海、武汉、福州、平潭、厦门等十城市进行巡回个展, 受到书画界的瞩目和关注, 必将为海峡两岸的书画艺术交流掀起又一番高潮。

《雪山之颂》68X136cm

这样的画展有很多, 但李沃源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加强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合作, 让祖国的书画艺术闪耀世界。”

广受赞誉, 为艺术生命而忙

在胸中构图, 操控大山大水, 随心地挥洒墨彩, 全在意念中。李沃源的山水画在大处显苍劲雄浑, 在细部见大千世界;拉长的景深下多层次的平面画作上展现了深度的立体构图。别具一格的画风得到了书画界的认可, 使他的作品先后获得台湾文艺金像奖三次, 台湾文艺鹰奖国画第一名五次, 连续入选第十一届及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 在台湾第十一届美展获国画金龙奖、台湾文艺协会颁发的国画文艺奖章、美国加州州务卿州政府文化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首届中国国际传统工艺博览会为他颁发陶瓷一等奖及陶瓷领军人物奖、瓷板画金奖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同时, 他还著有彩墨诗情画作《李沃源画集》。

如今, 李沃源的作品长期展出于厦门市传世艺宫美术馆、江西南昌翰墨苑、南宁海外艺术家联谊会文化会馆、威海东方艺术学校唐毓峻校长设立的威海胶东文创中心等。近年来, 他创作的“台湾四景瓷板画阿里山、日月潭、中横印象、台北101”等由台湾专业经理人独家代理, 并以每幅人民币十万元在山东济南拍出。

一次偶然的机会, 李沃源先生结识了景德镇文联会主席和景德镇中山画院人员, 其作品的壮阔与大气深深吸引着来自中国千年瓷都的瓷器专家, 并诚挚邀请李沃源到景德镇创作瓷板画。后来, 李先生了解到, 作为中国产瓷重镇的景德镇发展瓷板画已有长期的历史, 并可以产制宽达五米的大瓷板, 这让他的绘画空间进一步扩展, 但是也增加了绘画难度。2013年, 他开始了在景德镇的创作生涯。期间, 他不辞辛苦, 跟瓷厂工人一起工作, 了解大型瓷板的制作工序、瓷土素烧后的吸水特性, 掌握了在素烧瓷板上色料与水混合最好的比例, 最后选择釉下彩的方式来绘制瓷器。凭借着多年的绘画功力与经验, 一幅幅画工精湛的大型瓷板画相继问世, 为景德镇的瓷板画界与全球艺术界掀起一场彩墨山水瓷板画的风潮, 景德镇文联更为他专门企划代理全国性展览。

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如今, 已经年近花甲的李沃源先生, 对人生和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他的作品也更臻圆融, 构图、用墨、上彩、勾勒更加随意挥洒。这意味着他的艺术之途将走得更远, 艺术造诣将更加高深。在李先生等艺术大师的共同努力下, 海峡两岸的艺术交流将愈加频繁, 海峡两岸同胞的感情将愈加深厚, 而祖国几千年的文化艺术必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李沃源简介

李沃源, 男, 1957年生干福建省金门县。四岁跟随父亲学习书法, 九岁开始学习中国画, 师从台湾水墨画大师李奇茂。后毕业于政治作战学校艺术系69年班, 获得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书法硕上结业证, 担任台湾港澳台美术协会主席、两岸和平文化艺术联盟总会秘书长、金马台澎两岸交流协会理事长、台北市山痴画会理事长、珠海市政协书画院特聘副院长、北京人文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厦门市政协书画室台湾副会长、福建省尼岩市文联会艺术顾问、山东省民族画院艺术顾问、江西省国防文化陶瓷艺术书画院院士等职。他多年来踏遍两岸名山大川, 画风粗放却不失细膩, 且非常擅长瓷板山水画的创作, 让他笔下的山水画有了超凡脱俗的美感, 并为千年瓷都景德镇的瓷板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作品先后获得台湾文艺金像奖三次, 台湾文艺金鹰奖国画第一名五次, 连续入选第十一届及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 在台湾第十一届美展获国画金龙奖, 获台湾文艺协会颁发的国圆'文艺奖章、美国加州州务卿加州政府文化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 首届中国国际传统工艺博览会为他颁发陶瓷一等奖及陶瓷领军人物奖, 获瓷板画金奖及屮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另外, 他非常关注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 被海峡两岸书画界誉为“和平画家”, 中国《海峡导报》、《海峡商报》、新华社等都对他为两岸交流所做贡献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彩瓷55cm X56cm《回家》

彩瓷55cm X56cm《篁岭》

《雄崎十国》153cm X360cm

水墨、哲理、人生 篇2

今日,由麦田执导的国风剧《水墨人生》在爱奇艺全网独家上线。该剧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着重点,讲述了江南第一茶商独子程景墨与采茶女阮秋水之间的唯美虐恋故事。剧中,王路晴饰演的“砚清”作为程家少爷的贴身丫头,也作为故事的见证者,她一直守护着少爷,机灵活泼下也有着细腻的心思,为了少爷可以不顾一切。

该剧以新国风形式展现,在剧中做了许多创新的国风设计。其中以王路晴曝光的剧照来看,“砚清”身穿传统中式上衣,蓝色印花,经典盘扣,最大程度的还原了江南素雅的国风之气。在剧中上海的进口商品备受亲睐,程家为振兴中国传统茶文化而大力推广自家茶叶。近日,王路晴与剧组成员一起参加了北京卫视文化体验类综艺《遇见天坛》首次尝试新国风的王路晴,此次与大家一起体验茶文化,希望能够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尽一份力。

生活中活泼爱笑的王路晴与剧中角色十分相似,揣摩角色里的小动作,每一个表情都是角色里的,期待她在剧中的精彩表现吧。10月25日起每周五、周六12:00更新两集,会员抢先看全集。砚一池墨香,伴一世情长,王路晴开启“守护”模式,“砚清”与你们不见不散。

水墨长白 谱写艺术人生 篇3

记者一行人来到位于长春市世纪广场与净月大街交汇处,净月大街222号,首地首城售楼中心2楼的戴成有书画院美术馆,见到了赵院长。据他介绍,创作这幅画虽然只用了20天时间,但却是他摸索了20多年的成果。

赵明仁,1949年出生。这一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同的含义,对于这一代人来说,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一切都记忆深刻。那个年代人的一生始终处于动荡之中,从“五七干校”干活,到木工厂做木匠,从拿锄头干活到拿猎枪打猎给大伙改善伙食,一切的生活都与艺术无关。直到有一天,赵明仁被调去学习工艺画,用电烙铁在木板上作画。

赵明仁回忆,他第一次有机会练习书法是在1966年5月16日,当时在县委当通讯员的赵明仁负责打扫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发现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很适合练字。他关起门来,从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开始,开启了对书画的追求生涯。

转眼到了1983年,赵明仁的同学动员他考鲁迅美术学院,第一年考试,他差了5分,第二年考上了吉大中文专科,成绩是全县第七名。这个时候,34岁的赵明仁开始学习国画创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赵明仁通过段成桂(伯硕)老师拜徐占志老师为师学习。后来机缘巧合,赵明仁调到长春工作,认识了许多在国内颇有名气的书画家。

2000年,赵明仁调到天津工作,又接触了更多国内的画家。2003年回到长春,赵明仁快退休了,又调到了吉林省书画院培训中心,安排省内著名的书画家给学员讲课,赵明仁在这里学习了不少书画技法,并拜戴成有为师。从这开始,赵明仁在艺术上找到了领路人。

赵明仁现在是中国国家书画院理事、吉林省书画院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吉林北国书画社常务理事、吉林书画专修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银行家》杂志美术顾问,戴成有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秘书长。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书画展并获奖。其作品先后被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外国友人收藏。省级领导出访作为礼品馈赠,吉林省人民政府为其特记二等功。中央金融工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家机关都有其作品悬挂或收藏。长春龙嘉机场、空军航空大学、吉林省农行、吉林银行、长春市电业局客户中心大厅等单位都有其巨幅作品悬挂。他的冰雪山水画作品蜚声中国画坛,是中国画壮年一族极具潜力的山水画家。

一、义无反顾 水墨长白

举世闻名的长白山是吉林省的一张名片,这张名片的内涵是十分广博,深刻的,有人文的亦有自然的,长白山的雪景不仅包含在其中,而且独领风骚。赵院长认为用中国画的艺术形式表现长白山的雪景是一个吉林国画家赞美家乡,弘扬祖国大好河山,向往圣山所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他三十年来艺术追求和探索的夙愿。能用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去表达长白山的雪景,在他看来是件自豪的事,这起码能让国内外更加了解吉林。

二、感悟山魂 衷情冰雪

要画好长白山的雪景必须认知并感悟长白山。三十多年来由于工作的需要,赵院长每年都要两三次登山,蜿蜒的大峡谷,莽莽林海,海拔一千五百米上下的岳桦树,神秘的16峰,深不可测的三江之源天池;春夏秋冬他用尼康90相机千百次的亲吻过她们的躯体。也曾经历了险象环生。1999年安图农行的马行长一行陪赵院长上长白山,在下山的路上他们乘坐的车在冰雪路面转了两圈向山崖滑去,大家想这回是完了,可是车到了崖边被一道雪凌挡住了,车右后轮在崖边悬空着,所有人的脸都吓白了。司机颤抖着说:“都别动,别失去平衡。”后来,后面的车赶来用钢丝绳帮他把车拖了出来。马行长说山神保佑你画她呀,回去吃喜吧。三十多年来不知有多少次在长白山上迎来朝阳,送走晚霞;不知有多少次临风沐雨;不知有多少次穿雪洞,登雪峰。长白山的魂韵,火山的结构纹理,裸露的山石与厚积的冰雪,她的植被与河流不仅收入在胶片上,还深深的镶嵌在他的记忆里。

三、承古之精华 求意象之美

为了把长白山的雪景画好,他认真研习了宋代郭熙的《关山春雪图》,宋代范宽的《雪景寒林图》,元代曹知白的《群山雪霁图》,明代戴进的《踏雪寻梅图》,明代钟钦礼的《雪溪放舟图》以及清代法若真的《雪室读书图》,在传统的基础上延伸水墨冰雪艺术。于此同时,反复研习黄秋实、于志学、黄磷、李兵等冰雪作品。

在此基础上,创作了一些反映长白山冰雪的水墨画。在作品中,承古人的用笔用墨。源于写生造化自然,同时又不为物象所局限,心游物外、得意忘形,借地为雪、留白、拒绝白粉。解决了一些画家画冰雪山水见墨不见笔的缺憾!画面空间结构严谨,求气韵生动,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面貌!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书画展,有的入选画展,有的作品获奖。《长白雪韵》《山魂雪韵》两幅作品被省市领导作为出访礼物馈赠外宾。本人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振兴吉林”二等功。巨幅《山魂雪韵图》在长春龙嘉机场悬挂、《长白秋韵》在长春市电业局客服中心悬挂;《大美长白巍峨雪峰》被空军航空大学收藏。2012年《大美长白》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冬运会书画展金奖!

漫画人生哲理 篇4

人们往往在笑话别人时特别起劲;幸灾乐祸时无所顾虑, 却忽略了自己身上也会有可笑之处。人生舞台上, 人人都有可笑之处

满足

人生就是在由不满足到满足的创造过程中度过的, 某个方面满足后, 还会有追求新的满足, 这不是贪心, 而是人性的自然要求。

适度

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好一个度, 不能不足, 也不可太过极端。恰到好处才是最合适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中庸之道。

幸福

上一篇:文秘综合管理工作下一篇: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