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产业

2024-06-01

第一产业(通用11篇)

第一产业 篇1

第一产业, 即农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 准确地把握第一产业产值, 了解其发展态势, 对于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战略有着深远的意义。苏原在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洛阳是中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原经济区规划 (2012~2020) 年》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提出了把洛阳打造成为区域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第一产业产出的增加对洛阳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长远促进作用, 尤其是对“十三五”时期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 “十三五”时期洛阳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变化与前景如何?这值得探讨与研究。

预测方法有多种, 其中灰色模型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邓聚龙提出的灰色系统可用以解决信息不完备系统的数学问题。刘思峰等对其产生及发展进行了探究。至今灰色系统理论已在国内外众多科学领域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 温丽华对灰色系统进行了理论及应用的研究, 而石晓玲和李羊林在灾害预防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灾害预防的研究。

本文利用最近几年的洛阳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作为样本数据, 采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洛阳市第一产业在“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变化情况, 以便于为有关部门及人员的科学认知和决策提供定量依据。

1 数据及其来源

文中所用数据见表1,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洛阳统计公报等。

2 GM (1, 1) 模型方法与实证

2.1 GM (1, 1) 模型方法

设变量X0X0i, i1, 2, , n为预测对象的非负单调原始数据列, 为建立灰色模型, 现对此数列进行一次累加 (1-AGO) , 生成一次累加序列:

其中,

此为GM (1, 1) 模型。该白化微分方程的解为 (离散响应) :

或为

其中a为发展系数, u为灰色作用量。

预测值的还原

所以

于是有

2.2 实证分析

取洛阳市2007~2014年的第一产业产值数据进行实证。首先取2007~2011五年数据作为建模基础, 2012~2014年的数据作为模型预测对比。

2007-2011年的原始数据变量为

原始序列的1-AGO序列为

AGO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为

这里n5。发展系数和灰色作用量的参数估计值为

由a, u值得灰色模型为

令 (2) 中的k分别取6, 7, 8, 并结合 (1) 式可得2012, 2013和2014年第一产业产值的预测值, 具体结果见表2。

由表2知, 利用GM (1, 1) 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远小于10%, 说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可以用于预测分析。

3 预测与分析

为避免数据陈旧而造成信息错误引导, 在此更新建模数据, 采用“十二五”规划期间的2011~2014年的数据进行模型计算, 并对2015~2020年洛阳市第一产业产值进行预测。

2011~2014原始数据变量为

该原始序列的1-AGO序列为

AGO的紧邻均值生成序列为

这里n4。发展系数和灰色作用量的参数估计值为

由a, u值得灰色模型为

类似于2.2节, 令 (3) 中的k分别取5, 6, 7, 8, 9, 10, 并结合 (1) 式可得2015-2020年第一产业产值的预测值, 具体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 “十三五”时期洛阳市第一产业的增加速度较之“十二五”时期的增加速度 (见表4) 有所放缓, 这与当前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尽管速度有所回落, 但仍将以4.95%的速度快速发展, 到2020年洛阳市第一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336.3639亿元, 大约是2010年的1.8倍。

4 结论和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GM (1, 1) 模型对洛阳市2015-2020年的第一产业产值进行了预测分析, 结果显示“十三五”时期洛阳市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稳定在4.95%附近, 到2020年第一产业产值将约是2010年的1.8倍。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洛阳市GDP年均增速需达到5.93%以上。可见第一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鉴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较低, 其贡献率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建议洛阳市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稳定第一产业, 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

摘要:基于洛阳市近年来的第一产业产值数据和灰色系统模型建模方法, 建立了洛阳市第一产业产值发展趋势的GM (1, 1) 模型, 并且对20152020年洛阳市第一产业产值和发展速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显示, 洛阳市第一产业产值增长率在“十三五”时期将稳定在4.95%, 其2020年产值将达到336.3639亿元。

关键词:洛阳市,第一产业,灰色系统,GM (1, 1) 模型

参考文献

[1]苏原.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年) 主要内容与技术特点[J].城市规划通讯, 2008, (14) :14-16.

[2]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

[3]刘思峰.灰色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4 (2) :267-272.

[4]温丽华.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5]石晓玲, 李羊林.灰色系统理论在灾害预防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4) :17033-17034, 17044.

第一产业 篇2

业”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社 日期:2013年01月10日 作者:宗研

丽水瓯江神韵

宗研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带动作用,被誉为“永远的朝阳产业”和“无烟工厂”。早在上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旅游业就已超过石油和汽车工业,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2010年11月,浙江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率先在全国建成旅游经济强省。

丽水,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素有 “中国生态第一市”、“六江之源”、“浙江绿谷”、华东地区最大“天然氧吧”等美誉。近年来,随着景区建设、交通条件、接待服务等软硬件条件不断得到提升,丽水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丽水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休闲养生城市”。

随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丽水旅游也迎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历史新机遇。那么,丽水将如何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进一步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实现丽水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把旅游打造成丽水的第一大产业?中国经济时报对此进行了专题采访。

创新驱动 引领未来

【链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提要】丽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8年位列浙江第一,被誉为“浙江绿谷”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氧吧”;9个县(市、区)全部进入全国环境质量50强,现拥有1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推进“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建设,丽水市提出“五养”共同发展的特色品牌,即以原生态食材为主的食养、以健康身心为主的体养、以温泉和生态水为主的水养、以畲药开发和中药材利用为主的药养,以及以瓯江文化为主的文养。

中共丽水市委书记卢子跃表示:“丽水在经济上是欠发达地区,但在生态上是发达地区,阳光是明媚的,空气是清新的,水质是优良的,食品是安全的,发展健康养生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大力发展休闲养生经济,把丽水建设成为天然氧吧、生命加油站。”

经过多年努力,丽水旅游告别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成为华东地区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来自丽水市旅游局的统计显示,“十一五”期间,该市接待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增幅连续五年名列浙江第一;高等级景区创建数量连续三年全省第一;争取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额度居全省第一。用丽水市市长王永康的话说:“丽水旅游业由全省旅游的‘冷区’变成了‘热区’。”

王永康表示,对丽水来讲,抓旅游 “一抓等于九抓”,即:抓旅游就是抓科学发展、抓生态文明、抓特色经济(休闲经济)、抓对外开放、抓投资环境、抓民生改善、抓城市形象、抓美丽乡村、抓文化建设。

对于丽水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旅游首先是一种引领。休闲养生旅游是丽水“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譬如,遂昌县的竹炭产业之所以对金融危机表现出较强的抗打击能力,主要就是依靠当地旅游发展的带动。

同时,旅游也是一种未来。旅游城市必定是一个品质城市,而丽水要想在浙江全省发展成为特色引领和生态标杆,唯有加快发展休闲养生旅游。

记者注意到,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到现在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主导型,如九寨沟、黄山等;第二阶段是市场主导型;第三阶段是投资主导型;第四阶段开始进入生活方式主导型。

从丽水的发展历程看,前三个阶段丽水旅游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但随着“生活方式主导型旅游”新阶段的到来,更多旅游者的兴趣点从单纯观光向休闲、养生、怡情等转变。为此,丽水适时提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全面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力争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生态之城、休闲之城、养生之城。

为了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丽水旅游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实现理念创新,进而以理念创新推动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将创新“基因”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丽水旅游新招频出——继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赴上海举办丽水旅游推介会之后,2012年2月,丽水又在北京召开首次旅游推介会。推介会不仅进一步扩大了丽水旅游的影响,也切实加强了丽水与国内外旅行社、投资者的联系。2012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丽水旅游推介会则在推介方式、场地布展、活动内容等方面推出诸多创新,充分展示了丽水的本土特色,吸引了大批上海市民和国外友人。

2011年7月,丽水旅游广告正式登陆央视新闻综合频道,取得良好效果,并获得浙江省旅游局资金补助。2012年,丽水市委、市政府决定再出大手笔,由市、县共同出资2400万元将丽水旅游宣传片在央视投放。

2012年以来,为进一步树立“秀山丽水,养生福地”旅游品牌形象,提高丽水旅游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感,丽水市加强立体化营销,积极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博、微电影、省内高速公路沿线广告牌、旅游专列等方式创新营销,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

把握时机 推动转型

【链接】党的十八大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提要】丽水将重点培育八大养生行业体系:生态休闲旅游业、养生(养老)房产业、养生(养老)医疗与健康管理业、养生(养老)教育培训业、养生(养老)文化业、生态养生农业、生态养生林业、养生(养老)用品制造业。正是基于“生态休闲养生是丽水最大的优势”这样的共识,丽水并未机械地照搬先发地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化之路,而是坚持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通过“经营山水”将“好山、好水、好空气”这一独特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近年来,丽水确定了“全市是个大景区”的理念,提出了“发展休闲养生经济,把丽水建设成全国最大的休闲养生福地”的战略目标,开启了一条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社会转型之路。

丽水市副市长葛学斌表示,加快丽水旅游发展,要抓住机遇,首先要认真研究好五个重要问题:

第一是“全市是个大景区”概念如何尽快到位。这就要加快全市5A景区、4A景区、农家乐的建设,从而将景区串线成面。

第二是旅游综合体如何尽快成型。当前,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需要在旅游中享受幸福感、快乐感,实现心理体验,文化熏陶。所以,丽水旅游的发展要以大景区为背景,以旅游综合体为今后的主攻方向。

第三是旅游大品牌如何着力打造。品牌是旅游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丽水旅游业在进行市场开拓时从区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通行证”。第四是如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造休闲养生生活方式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不仅要加快旅游产业化进程,还要从人的素质、公共设施、人文环境等方面来提升和配套。

第五是旅游的综合效益如何体现。旅游综合效益的核心就是要惠及百姓、惠及社会。正是因为丽水旅游综合效益的惠及面广,丽水全市上下尤其是农民对旅游业的参与热情很高。

作为发展旅游经济的“头号工程”,丽水全市的景区建设不断发力。目前已成功创建15家4A级旅游景区、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松阳箬寮景区也正向国家旅游局申报4A级旅游景区,一旦通过评定,丽水9个县(市、区)将实现高等级旅游景区全覆盖。同时,5A级风景区创建工作也已全面启动。丽水已经确定遂昌金矿、青田石门洞、缙云仙都等景区创建5A级风景区。

一批旅游大项目正蓄势待发:截至2012年上半年,丽水在建的旅游项目共有82个,估算总投资166.5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0.34亿元。列入2012年重点建设项目13个,列入2012年重大建设项目前期,以市、县(市、区)旅游部门为考核责任单位的项目7个。

新型业态旅游产品的开发形势也很喜人。遂昌金矿景区、遂昌竹炭博物馆、龙泉披云青瓷文化园已上报创建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缙云南弄村则正在创建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与此同时,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也成为丽水旅游升级的重要工作。记者了解到,到2015年,丽水将力争建成20个以上4A级旅游景区或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创建1个5A级旅游景区,基本建成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配套建成20家高星级旅游饭店。

旅游休闲景区建设将有效推动丽水旅游经济全面发展,预计到2015年,丽水全市旅游总收入将达350亿元,比2011年的134亿元翻一番以上。

发挥优势 惠及民生

【链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提要】2012年1至10月,丽水全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169.94万人次,同比增长29.75%;旅游总收入181.24亿元,同比增长33.21%。两项指标增幅均列全省首位。

在丽水,旅游业已经成为创业、就业的重要门路。而在带动山区农民致富方面,农家乐等旅游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年来,丽水市按照“扩面、增效、规范、提升”的思路,不断推进农家乐旅游产业提升。截至2011年年底,全市共有省级农家乐特色村20个、市级特色村28个,省级特色点9个、市级特色点53个;五星级经营户(点)2家、四星级21家、三星级353家。2011年接待游客46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2%;直接营业收入2797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

目前,丽水众多农家乐不仅在“五一”、“十一”以及周末假期经常“一房难求”,来自上海、杭州、温州等大城市的一些老年人也已经将丽水作为颐养身心的地方。为了躲避炎炎夏日,不少城市老人在农民家里一住就是个把月。

朱金文是遂昌县湖山乡红星坪村“金楼渔家”的老板,原先是靠卖鱼为生,后来干脆办起了“渔家乐”,预计其2012年收入能突破10万元。

记者了解到,在食养、药养、体养、水养、文养“五养”兼备的遂昌县,像朱金文这样受益于旅游产业发展的案例遍布全县各地。据统计,全县有73个村办起了农家乐,有6000多农民直接参与。加上农产品销售及在各景区、餐厅工作,全县19万农民中有将近一半参与了旅游业。截至2012年9月底,遂昌农家乐共引来“养生客”111.6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

丽水市旅游局长孙俐珑说:“发展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而且能带动农产品等相关产业发展。旅游业是富民产业。”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丽水还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而且将向高档次发展,规范化发展,同时将对乡村旅游点进行星级评定。力争到2015年,该市农家乐旅游接待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将明显增强,全市农家乐床位数达1.8万张、餐位数达13万个。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数量要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分别达到100个。

与此同时,走精品特色路线的农家乐综合体创建工作也已全面启动。预计到2017年,丽水市各县(市、区)要分别创建5个以上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农家乐综合体,全市提升改造和新建50个左右的农家乐综合体。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和提升,“十二五”期间,丽水市将每年安排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提升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用于精品示范区、特色乡(镇、街道)、特色村(点)和星级户(点)的创建、业务培训,信息平台建设和宣传营销以及农家乐工作考核奖励等。

激情创业 成就梦想

【链接】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提要】丽水已规划38个旅游综合体项目和高等级景区项目,投资估算超过300亿元。同时,还规划了80多个养生(养老)基地。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丽水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内排名相对落后,但是浙江省统计局在全省开展的民生满意度调查却显示,丽水名列全省第一。

“旅游作为丽水的第一大产业,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实现‘物质富裕’,还将进一步推动‘精神富有’——具体地说,就是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而丽水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历届市委、市政府的‘薪火相传’。”丽水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十年前,丽水开始形成“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思路,接着又提出了“丽水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和“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的旅游形象口号。现在,丽水则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经济,全面打响“秀山丽水、养生福地”品牌。从2009年开始,丽水市委、市政府每年都把“大景区工程”列入全市十件大事。

“接力创业”使得丽水全市上下“合力兴旅”的氛围越来越浓。用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的话说,丽水旅游发展正值“空前重视、空前热情、空前力度、空前成效”时期。

在大景区工程推进中,丽水各级党委政府可谓“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有的甚至为大景区项目专门成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还亲自参加领导小组,实行特事特办。重视程度也令省旅游局、国家旅游局领导为之感动,并争取到了不少政策和资金支持。记者还了解到,总投资18.5亿元的九龙国家湿地公园、总投资超过18亿元的欧陆风情园项目、总投资5.6亿元的丽水城市花园温泉度假中心等一批大型旅游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开发之中。计划投资额121亿元的千峡湖旅游度假区等一批大项目也已签约或进入前期准备。

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提升了丽水的城市化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随着金丽温、两龙等高速公路的开通,丽水和长三角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大大缩短,而正在建设高速铁路专线和即将开工的丽水机场也将进一步拉近丽水和全国以及国外旅游市场的距离。

在1.8万平方公里的丽水大地,公路密度已经从2005年年底的每百平方公里27.8公里提高到2010年的每百平方公里80.59公里。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也直接助推了各地新农村建设。

同时,丽水还以 《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年)》和开展“三沿”整治工作为契机,结合大景区建设,加快推进景区硬件改造和品质提升,有效改善了丽水市A级旅游景区的接待设施和游览环境。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专家认为,新型城镇化必须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实际情况合理推进。对丽水而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型城镇化的梦想,显然不能走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而生态优势则为丽水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创造了独特的条件。为此,丽水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寻找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坚持以旅游产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在两者良性互动之中实现人口进一步集聚、农村进一步发展、农业进一步转型、农民进一步市民化等城镇化目标。

节能产业有望成为新兴产业 篇3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未能解除“电荒”的威胁,今年盛夏,北京也开始罕见地不断对工业企业拉闸限电以保证居民生活用电,政府甚至号召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以上来节约用电。而在广东,“油荒”更让人们把矛头指向了国内石油垄断巨头。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却在不断创出新高,带动其他能源价格上升,令我们这个石油净进口国的为经济发展背负越来越高昂的能源成本。

一边是缺油少电,一边却是对能源的大肆浪费。如果说媒体报道的上海公共建筑在夜间的“亮起来”还只是局部现象的话,那么我国单位GDP的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日本的11倍这一触目惊心的现实则足以催人警醒了。

中国人崇尚“开源节流”。“电荒”当前,加紧建设电厂固然是开源之举,而节流一端更值得我们努力。毕竟我们现在用的能源绝大多数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没有挥霍浪费的资本。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的一份《关于利用能效电厂扩大节电的建议》引起了广泛的重视。《新财经》也就此走访了亚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兼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教授。

中国节能现状与前景

《新财经》:大家都知道,中国能源利用率很低。亚行也指出,中国单位GDP的耗电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韩国的3.1倍,日本的11倍。这种差距是技术原因造成的还是管理原因造成的?

汤敏:原因很复杂,两方面都有。一是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造成了耗能大的企业比较多。二是我们的节能技术、设备陈旧。三是节能意识和节能政策相对比较弱。这些国家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目前我们的机制也正在形成过程中。这证明中国的节能还能非常大的潜力可挖。

《新财经》:我国单位GDP的能耗这么高,而近年来又频频出现电荒,是不是可以说中国电力改革是不成功的?

汤敏:不能简单地说电力改革失败了。把很多现象归于改革失败,是现在社会上的一种趋势,这么做并不合适。现在的电力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人们预期造成的,不能归咎于电力改革本身。

其实我国现在的单位能耗已比八十年代降了一半,可见中国节能政策不能说不成功。

《新财经》:在世界上,各国节能政策的社会效应怎么样?

汤敏:一、各国都非常推崇节能。二、各国有差别。发达国家意识比较强,技术也比较发达。这和国家发展阶段和对节能利用程度和该国的能源资源有很大关系。

国际经验表明:节能产业有巨大市场,美国有专业节能企业2000多家仅纽约州的营业额就达85.5亿美元,加拿大的节能服务市场约200亿加元。

中国的节能产业也在发展,但还处于发展阶段,比其他产业发展得更晚。中国节能市场潜力虽大,但资金和政策的瓶颈却制约着这个产业的壮大。

能效电厂

《新财经》:亚行指出,中国终端用电设备的总节电潜力约为2000亿千瓦时,而国家发改委的节能规划要求,到2020年,中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耗能要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降到1.54吨标准煤,形成节能能力14亿吨标准煤,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通过节电来完成,这一部分是否要通过更换终端用电设备来完成?这需要多大的资金或者说产生多大的社会需求?

汤敏:通过更换终端用电设备只是一部分,不是全部。终端设备潜力是很大,但是不是能挖尽?在现阶段还不好说。很大部分通过节电。我们推重的是建设能效电厂。因为与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建设周期短、运营成本低、零污染等显著优势;与分散管理的一般节电措施相比,能效电厂完全采用市场化模式较大规模地进行投资和运营,其投资回收和盈利主要来源于电价附加,无须政府全额补贴。亚行认为,中国如能建立一套有利于能效电厂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状况,而且还能降低经济的能源强度。

至于会产生大多的社会需求,我们没有做过测算,因为在现实情况下测出来也没太大意义。

《新财经》:什么是能效电厂?

汤敏:所谓能效电厂,是一种虚拟的电厂,即通过实施一揽子节电计划,减少电力用户的电力消耗需求,从而达到与扩建电力供应系统相同的目的。能效电厂主要通过专项补助,鼓励使用节能照明灯具、节能空调、高效电机、节能家用电器。

我们认为,要把巨大的节电潜力转化现实,并把节电变为电力用户的自觉自愿行为,关键是要开发出一种可以调动所有参与方积极性的长效节电措施。亚行新近完成的研究表明,通过建设能效电厂,不仅可以简化需求侧管理的复杂性,降低节电成本,而且可以使所有参与方都从节电行为中受益。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能效电厂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其建设周期也比常规电厂短得多。

亚行江苏能效电厂实验

《新财经》:节电会有效益,但也会产生成本。较之成本,节电所产生的效益对于节电主体是否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汤敏:与建设一个常规电厂相比,能效电厂具有等显著优势。能效电厂每节省1千瓦时电的成本是6分钱至1角钱。而如果仅采用加大发电量的方法解决电力紧缺的问题,花费更大。现有电厂多发1千瓦时电的成本是2角5分;新建电厂成本更高,达到3角5分。笼统地说,省电成本仅是发电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新财经》:说到能效电厂,亚行的操作实例怎么样?

汤敏:亚行通过与江苏省的密切合作,对江苏的电力供需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分析测算,并借鉴需求侧管理的国际经验,为江苏设计了一个能效电厂方案。江苏能效电厂的节电能力为58万千瓦。亚行为江苏省设计的能效电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在项目构成上,根据国家节能规划,江苏能效电厂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商业及民用建筑中制冷和照明设备项目,最初两年的节省电量为12.2万千瓦左右;二是工业电机项目,可节电约37.3万千瓦;三是改进家用器具和设备能效项目,可节电约12.5万千瓦(详细的节电和削峰情况见下表)。

《新财经》:江苏能效电厂的成功能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汤敏:分析江苏能效电厂设计方案,我们发现,能效电厂具有以下特点:

建设周期短、节能效果显著。与常规发电厂不同,能效电厂中的很多节电措施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见效,有些在建设期就能提供服务。据亚行测算,江苏能效电厂节电工程的第一年就可以削峰19万千瓦,节电9 亿度,第二年累计削峰58万千瓦, 节电28亿度。

成本低。江苏能效电厂的单位节电成本,仅为单位发输配电成本的三分之一。而且能效电厂的使用寿命在10年以上,建成投产后,几乎不需增长新的投资,也没有运行成本。亚行测算,在江苏投资建设一个节电58万千瓦的能效电厂,以十年作为投资成本回收期,该地区每度电仅需加价0.12分。

节电环保。能效电厂只是虚拟电厂,因而无须占用土地,也不需要消耗燃料,可以节约大量宝贵的资源。与此相关,能效电厂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 不会增添环境污染。

适合市场化投资运营。与分散管理的一般节能项目相比,能效电厂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按两年、58万千瓦测算,江苏能效电厂的总投资为17亿元,总收益71亿元,收益/成本比例为3.64:1;按四年、233万千瓦测算,总投资为70亿元,总收益为385亿元,收益/成本比例为3.62:1。

电网公司应是推动节能的主体

《新财经》:亚行报告中提到,“国际上,能效项目大多由负责满足用户电力需求的供电公司进行融资,从电价附加中获得收益来偿还贷款。中国的发电和输配电分别由电力公司和电网公司负责。电网公司负责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因而比较适合作为能效电厂的融资主体,负责向银行借款和偿还。”从短期看,在目前的条件下,在节电产生的效益和成本间,社会各方会怎样进行选择?

汤敏:完全靠市场肯定不行,国家应该给电网公司一个任务。电网公司是垄断企业,本身理应承担社会责任。当然现在有的电网公司从效益出发,也有这样的动力。但不能让电网公司赔钱,而应该实现“双赢”,社会与电网公司都从中得利。国家应该把节电作为电网公司政绩的一部分,做得越好,奖励就越高。

我们主张由电网公司作为主体进行统筹协调。如电网公司可以推动企业更换电机。最终电网公司不一定自己去做,但电网公司可以再次外包,而电网公司作为发包方,监管、验收节能效果。

《新财经》:节能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前景又这样广阔,节能企业的利润率是不是很高呢?

汤敏:在现阶段还不是这样的。现在节能企业利润率还不够高,因为政策没有倾斜。可以想象,如果节能产业利润率很高的话,各路资本早就蜂拥而入了。

中国的节能产业发展得还不尽如人意,和我们的政策有关。现在国家已开始重视起来,节能产业将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兴产业。

障碍和对策

《新财经》:目前中国节能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什么样的障碍?

汤敏:通过江苏和上海能效电厂设计研究,亚行发现,中国的节电潜力巨大,完全具备推广能效电厂的资源条件。问题是目前还缺乏一套鼓励节电的有效投融资和盈利机制,政策法规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障碍。归纳起来,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能效电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政府、电力企业和电力终端用户等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和行为规范,政府需要在电价政策、贷款发放、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方面制定统一协调的支持政策。中国虽然已经颁布实施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能法》等政策法规,但对节电行为的鼓励力度不够大、不够实,对电力浪费现象约束不够严格,对违反有关法规的处罚也不够有力,各有关方面的支持政策还未能真正统一协调起来。

其二是电网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电力体制改革后,电网企业不再明确承担公共职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电力企业很难从节电项目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对节电积极性不高。

其三是配套措施不健全。目前,中国还没有全面推行电机电器能效标识系统,节能认证体系也还有待发展,节电服务公司或能源服务公司的力量还不够强。

其四是融资难度大。由于存在上述政策制度障碍,节电项目(包括能效电厂)很难获得银行和投资人的支持。

《新财经》:亚行对中国节能政策的建议是什么?

汤敏:尽管存在着上述困难,但我们认为,中国的节电潜力和必要性无须置疑。能效电厂是一种可以凝聚政府、电力企业、投资人和电力用户等多方面力量的有效节电方式,值得大力推广。建议政府以目前普遍存在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为契机,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促进能效电厂的发展。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首先,应加大现有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对于已经颁布实施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能法》等政策法规,要抓紧落实,并加大执行力度。其次,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研究落实通过电价附加收费保证节电投资收益的政策,将电费收入中的一小部分(国外一般为1%左右)作为节电投资基金,对重大节电项目进行补贴或直接投资。此外,还要研究制定新的节电鼓励措施,明确要求银行、财政、税务、物价以及负责节电标准制定的部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定实施切实有效的鼓励节电优惠政策。

二是推广电机电器能效标识系统和节能认证体系。通过强制执行统一的电机电器能效标识系统和节能认证体系,限制高耗电产品的生产和使用,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高效节电产品。

三是开展能效电厂的试点工作。选择几个条件比较成熟的省市,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开展试点工作。江苏省与上海市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各级政府也有试点的积极性。亚洲开发银行也愿意继续积极配合,与江苏省和上海市一道开展能效电厂的试点工作。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篇4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升级,资源空间配置

经济发展是经济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动过程, 不仅包括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 而且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过程。21世纪以来,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希望通过产业升级来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必然引起产业空间重组, 而在这个过程中, 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产业升级到底具有哪些经济地理效应?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对产业升级有哪些影响?三者是如何互动发展的?本文将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

一、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

由主导产业更替带动的产业升级引领资源在时空上重新配置, 即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流动和在位于不同发展梯度的区域之间流动。资源在新旧主导产业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为优质要素向有更高报酬的产业流动。资源在区域之间的流动, 主要体现在高素质要素 (或产业) 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而初级要素 (或产业) 向低梯度区域集聚。产业升级要求并导致要素更加自由地流动,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 且引起更大区域范围或更深层次的城市化, 导致资源空间再配置, 产业空间结构被重组 (图1) 。

(一) 一体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使区际关系由竞争走向竞合。

区域产业升级是次级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结果。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 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逐步融合。现今的产业发展, 已不可能由某一企业或地区来掌管整个产业链。产业升级涉及到发展高端产业的高梯度区域与承接产业转移的低梯度区域之间的利益博弈。为了更好地进行产业升级, 区域之间要加强联系、优势互补, 于是区际关系便由竞争升华至竞合。

2、产业升级促进资源空间优化配置。

一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需要承接外来相对高端的产业, 集聚更加优质的要素, 同时也会淘汰或转移一些相对低端的产业, 因此, 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流动必须更加自由。要素是具有逐利性的, 如果可以自由流动, 各种要素将被配置到最适合的产业和地区。一般而言, 高级要素向高梯度区域集聚, 初级要素向低梯度区域集聚。这样高层级城市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 从而形成更大的区域辐射力和服务功能。而在初级要素相对丰富外围区域则通过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二) 城市化效应

1、产业升级促进大中城市的内涵式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包括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增长方式, 前者以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 后者依赖技术开发、资金投入、产业升级、提高效益。在产业升级过程中, 城市地区把低端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或异地, 同时集聚更优质的要素来支撑城市的升级发展。在发展梯度较高的大中城市, 通过产业升级, 不仅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增长, 而且通过发展高端产业, 可实现内涵式的城市化, 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 使其对区域具有更大的辐射力, 从而提高城市的层级。

2、产业升级加速乡村城市化, 完善区域城市体系。

随着大中城市的产业升级, 周边乡村地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 形成一系列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 并在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下, 像滚雪球般不断成长壮大。随着这些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日益成熟, 一些新城市将陆续出现, 从而整个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 城市体系不断完善。区域产业升级导致一系列新城镇在原来的乡村地区崛起, 促使乡村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

产业集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 在空间组织与价值链两方面共同推动集聚经济的整体升级。

(一) 产业集聚为产业升级打下基础。

产业集聚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集群内企业的成本曲线, 拓展了活力空间, 成为区域竞争优势的载体 (徐强, 2004) 。产业集聚在收益递增作用下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效应, 包括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两种类型。地方化经济主要由专业化集聚导致的, 有利于知识的发现和传播。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在同产业的不同公司间扩散, 从而促进研究、发展和创新活动 (Marshall (1890) , Arrow (1962) 和Romer, 1986) 。城市化经济主要由多样化集聚产生, 有助于技术创新和知识溢出。不同产业的公司集聚在特定的地区可以产生“相互孕育”的效果, 这不仅有利于知识溢出的产生, 同时还推动了地方竞争, 从而加速知识的使用 (Jacobs, 1969) 。产业集聚不仅可增大产业的规模, 也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Antonio Ciccone, 2002) , 还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波特, 1990) 。

(二) 产业升级提升集聚经济质量。

发展极理论认为, 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中心, 有创新能力的产业和企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经济活动地理集聚带来成本的节约和收益的提高, 从而形成地区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等。产业集聚不是由一些产业简单地集中在一起, 大量企业在一定地理区位集中产生循环累积的集聚经济的前提是这些产业必须是相关的, 其上下游产业或与辅助产业之间的关联是密集而顺畅的。而要使产业集聚区的各企业有很好的关联效应, 其内部产业结构应该是在动态调整中不断升级发展的, 只有这样, 集聚经济才能得到持续发展。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聚明显, 有些城市已出现拥挤效应, 主要表现为土地空前紧张、环境污染压力越来越大, 已不适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一些中心地区的发展格局, 是以经济增长模式粗放、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为代价的, 这种模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三、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空间

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在早期资本主义时期, 由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分割, 伴随产业结构调整的是大量企业破产和倒闭。而进入现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更多的选择, 其中之一就是产业转移的方式 (陈建军, 2002) 。产业转出地与产业转入地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 但其在空间上是相互依赖的。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发展驱动资源空间再配置, 导致产业空间的重组。

(一)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

1、腾出有限空间, 发展高端产业。

一个工业区从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 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 (Thompson, 1966) 。无论一个工业区还是一个产业都是有生命周期的, 成长之后会成熟, 成熟之后如果不升级必然要消亡。产业升级必然要落实到具体的空间上, 但城市或区域的土地及其他资源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同时发展所有产业。因此, 一些区域或城市在进入成熟期后, 由于资源的约束或受到其他一些冲击, 必然把当地优势较弱或已成为负担的衰退产业迁移出去, 以腾出空间来发展相对高端的产业或产业环节, 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2、集聚优质要素, 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转出地的产业升级离不开周边地区或更大范围区域的支持, 这种支持主要体现在要素供给方面。产业升级要求有更多的高附加值的产业, 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资本等要素。产业转出地在转出相对低端的产业时, 如果不及时引进和集聚更高质量的要素, 那么产业升级只能是一句空话, 而且将出现产业空心化态势, 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还会带来失业、贫困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 发展梯度较高的城市或地区在进行产业升级时, 一方面要留住自身积累的各种优质要素, 另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式的城市化或其他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引进大量适合本地新兴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质要素, 以促进产业顺利升级。

3、扩大城市腹地, 增强服务功能。

城市腹地是城市周围与城市具有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的毗邻地区, 其大小受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诸因素制约。城市腹地的大小取决于城市对腹地的经济吸引力和辐射力, 而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又与城市经济实力、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等因素正相关。城市腹地揭示城市与区域的产业联系和经济活动规律。一般来说, 腹地范围愈大, 经济发展水平愈高, 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也愈大。产业转出地能否把其相对低端的产业转移出去, 同时不产生产业空心化的情况, 取决于该地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是否紧密, 能否在产业转移与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进展顺利, 对区域的服务功能是否不断提高。

(二) 产业转入地的产业升级

1、承接产业转移, 推动工业化进程。

产业转入地一般是发展梯度还相对较低的地区, 处于工业化初期或者还未发展工业, 这些地区一般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资源比较丰富, 具有较强的成本优势。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发挥相对优势, 而且可从中获得大量外来资本和先进技术, 突破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配套外来产业, 提高当地经济活力。

产业承接地一般通过建立产业园区或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来承载外来产业, 在一定程度上可培育并发挥集聚经济效应, 使其成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随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 外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得以传播。当地企业一方面可通过吸收其中的知识溢出, 模仿或创新性地生产类似的产品, 另一方面可通过原料加工、发展传统服务业, 投资环境等方面来积极配套外来产业, 以充分发挥当地优势, 提高经济活力, 这样既有利于外来产业的顺利发展, 又有利于当地实现产业升级。

四、结语

产业升级与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产业升级是通过产业部门结构的转换, 在价值链上实现优化发展, 其落实到空间上会产生区域一体化与城市化等经济地理效应。而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通过产业空间结构的调整, 在空间上动态优化配置资源, 其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中会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与关联效应等。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的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 从而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 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琦.产业集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4.

[2]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4, (4) .

[3]徐佳宾.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与市场形态[J].财贸经济, 2007, (3) .

[4]王文成, 陈树旺.中国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集聚效应[J].中国经济评论, 2004, (8) .

[5]李松志, 杨杰.国内产业转移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 2008, (2) .

第一产业 篇5

漂亮的成績單遠不止這些,。自2010年成立以來,作為獲批後第一家開業的台資分行,國泰世華上海分行的業績第一、網點數量第一、第一家開展人民幣業務,即將成為由現有分行轉成法人銀行的第一家。「第一才會搶到先機!」劉俊豪強調,儘管領跑的壓力大,要在追趕者還在模仿時就開創出新的業務,但是這位「把工作當娛樂,視壓力為動力」的「微笑行長」,精準執行「在地化、多元化、差異化」戰略,帶領上海團隊,不但業績遠超同業第二名一倍,更瞄準了「國際資源共享,企業夥伴共贏」的長遠目標。

在地化 成功鎖定目標客戶

20年前加入國泰世華的劉俊豪,從最基層的收銀櫃員開始做起,催收、打信用狀、業務助理、OBU……6年輪崗的「蹲馬步」體驗,讓他對銀行業務的各個環節都有了深刻的體認。2000年開始,他被派往海外市場,從馬來西亞、泰國到越南。

「我的基礎是在公司內打下的,而功夫是在國外學的。跟不同國家的人接觸,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和法律,我的想法很多元,沒有負擔。」劉俊豪說,為了拉到當地客戶,他這個西裝革履的行長曾在偏遠的越南中部跟習慣穿拖鞋的當地人一起吃蝦醬煮田螺、烏龜蛋、喝「口水啤酒」和烏龜血酒搏感情,還透過贊助企業體育比賽增進相互了解。經過一番「交當地朋友,吃當地食物,過當地生活」的在地化努力,劉俊豪逐漸與當地的企業家成了朋友,加之口碑相傳,終於在業務上取得了突破和發展。

2009年,海外在地化策略頻傳捷報的劉俊豪,被派至中國大陸籌備設立上海分行。10年海外奔波,從未踏足過中國大陸的他,「一進海關聽到熟悉的中文,感到非常親切。」這也讓他更有信心在這塊「同文同種」的廣袤市場上把在地化策略進行到底。

「一定要在地化,重點發展當地客戶資源!因為這樣我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陸資銀行,而資金成本上我更有優勢,加上台資銀行更好的服務,絕對能打贏市場。」先篩選潛力行業,再梳理上下游產業鏈,最後鎖定重點區域,名單確認後,打電話、寄信的「萬箭齊發」開始啟動,劉俊豪衝鋒在前,帶領團隊馬不停蹄地「開跑」目標企業。

篤信「堅持才有希望,而不是有希望才堅持」的他,認定「開始不去做,未來就沒有。」放下身段的積極態度和辛苦耕耘,逐漸帶來了客戶的「滾雪球」效應,節節拔高的業績數字,再次印證了在地化策略的成功實踐。

多元化 抓住關鍵Q值提升

在劉俊豪看來,業績提升的關鍵在多元化。他用一個公式來說明:P(價格Price)×Q(數量quantity )=R(盈利Revenue)。「如果提升P,R也許會增加,但Q有可能會下降,因為市場價格是透明的。可見提升R的關鍵在於Q的增加,這就意味著要盡力爭取做到客戶數多,放款量大,產品多,網點多,執照多。」

要圍繞Q的增加做文章,首先就要分析自身的盈利結構。「我們的盈餘一是來自企業金融,二是來自財務投資。囿於分行政策的限制,目前還不能做個人金融業務,所以必須盡快設立子行(法人銀行),實現企業金融和個人金融兩條腿走路。同時,成立子行後,業務種類將更加豐富,網點增加的速度也會大大加快。」

「我們的子行設立申請在台灣已經獲批,正準備在大陸遞件。」劉俊豪說,與此同時,國泰世華在大陸各區域的分行、支行的設立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長三角地區,繼上海閔行支行、自貿試驗區支行開業後,瞄準江蘇昆山、蘇州的嘉定支行將在2015年開出,浙江網點也在規劃中。而青島分行在今年下半年成立,深圳分行也已經獲批。

Q值的絕對增加固然重要,對數量背後蘊含的資訊進行剖析同樣不可或缺。

「目前我們的客戶構成中,陸資和台資各5成,但放款量陸資占82%,台資只占18%。可見台資單一客戶的金額比較小,多是議價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而陸資單一客戶的金額比較大,大企業居多。」劉俊豪說,台商從資金成本低、銀行服務好的台灣過來,議價意識較強,一些台資,尤其是大型台資,對台資銀行因大陸運營成本提升後也相應調整的價格接受度不高;反觀陸資企業,因為國泰世華具有資金成本優勢,能夠提供比陸資銀行更加優惠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比較容易成為目標客戶。「不一樣的過去,自然會有不一樣的未來。在大陸實現多元化,自然要根據大陸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差異化 深耕客戶資源整合

「找到了對的客戶是第一步,差異化的深耕服務和資源整合是我們的特色。」劉俊豪指出,除了通常意義上的放款、存款業務,國泰世華還會對同一個客戶進行如避險、理財及消費金融等橫向拓展業務,「一個客戶多個產品服務,原來10塊錢的業務就會變成20、30塊,而風險並沒有增加。同時與企業有了更多的往來之後,對客戶的了解程度更深了,資金也就更安全。」

位居國泰金控進軍大陸的前沿陣地,國泰世華與母公司及大集團國泰金控的聯接也極為密切。在金控背景下,國泰世華可以進行一站式購足的整合性行銷,同時調動更豐富的資源為客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跨售服務;就公司內部來講,關係企業的同仁彼此可由特定窗口進行訊息交流,對提高綜效及客戶管道的拓展都有幫助。

國泰世華為客戶提供的資源整合服務,還體現在國際化的跨境規劃上。「整個東南亞,除了印度和印尼,我們都有設點。與其他銀行相比,國泰世華可以利用自身的國際化優勢,為客戶的海內外協同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儘管爭得了多項第一,年年拿獎,但劉俊豪依然堅信「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處於同業領先地位的國泰世華,眼光已經不需要「平視」,而是要「向上看」,瞄準更為長遠宏大的目標。「全球化時代,銀行要成為企業的『第一』資源:連接境內外資源,跟上企業的發展腳步,給客戶提供覆蓋全球的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同時,還要成為企業的『第一』夥伴:要能夠積極參與企業的每一個拓展機會,在深度了解的基礎上與企業共成長,給企業提供正面導向的加速動力!」

第一产业 篇6

关键词:经济增长,第一产业,海南省,灰色关联分析

有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文献浩如烟海, 其中, 针对海南省相关主题的研究相对不多, 专门探究海南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学术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李云龙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值及回归模型, 探讨了海南省农林牧渔业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籍此说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方向;冯凡璎基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 分析海南农业投资状况, 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李玉凤等从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中, 得出构建适应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色产业结构体系。

以上多是基于计量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体系, 多采取传统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其理论范式特征强, 数据要求高, 分析检验方法严苛。现实经济系统的灰色特征明显, 即弱结构、无规律、贫信息属于常态。邓聚龙创立的灰色系统理论在经济领域的应用日渐盛行。关于经济增长和第一产业间的灰色关联分析学术研究中, 郭丽娜等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得出浙江农业内部各产业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力大小排序。陈珂通过对宽甸县森林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揭示森林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内在结构。宁凌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 研究了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出了发展策略。等等研究, 说明灰色关联分析法在农业经济方面研究颇多, 可以借用在分析海南省农业经济研究领域。

一、原理、方法与数据

(一) 灰色系统原理

灰色系统理论是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并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灰色关联分析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 就是的对灰色系统的因素加以分析。灰关联分析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 即“灰色关联度”, 作为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 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因素间的“几何对应”关系, 为决策提供技术保障。关联度又分为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 绝对关联度的立足点在于绝对量彼此间的关系, 依时间序列曲线的变化态势, 将趋于程度作为指标;相对关联度着眼于序列中, 各个观测值相对于起始值的变化率;综合关联度则既体现了序列数值间的相似程度, 又映射序列间相对起始值变化速率, 故能较全面反映观测数值间的联系度。依据灰关联分析值的大小, 产生灰关联序, 来描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联程度排序。

(二) 模型说明

GRA的基本步骤与公式为:

1.建立影响因素空间@INU

确定灰关联GRA有待分析序列X0与Xi。因变量X0= (X0 (1) , (X0 (2) , … (X0 (n) ) , 自变量Xi= (Xi (1) , (Xi (2) , … (Xi (n) ) 。

2.建立灰关联因子空间@GRF

对空间序列@INU做无量纲化处理可得@GRF={X'i|i=0, 1, 2, …, m}。

为保证数据有意义, 量纲一致, 在计算灰色绝对相关度时, 将数据进行始点零化像处理;在计算灰色相对相关度时, 将数据进行初值化的零化像处理。

3.计算关联度

(1) 灰色绝对关联度

由因素空间@INU得灰关联因子空间@GRF。

其中因变量序列{X0}与自变量序列{Xi}得其相应的始点零化序列:

式中:

则x0与xi的灰色绝对关联度

式中:

(2) 灰色相对关联度

由因素空间@INU得灰关联因子空间@GRF。

其中因变量{X0}与自变量{Xi}得其初值化值分别为:

得对应的初值化序列:

式中:

(3) 灰色关联综合关联度

(三) 数据说明

第一步, 对三次产业整体进行分析。以海南省GDP增长率作为因变量X0;自变量选择当年三产值 (X1~3) , 从业人员数X4, 财政支出X5和固定资本投入X6作为产出值和要素禀赋, 将X1~3与X0做关联度分析, 其目的是考察海南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的关联序;将X4~6与X0做关联度分析, 其目的是分析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何种要素禀赋。

第二步, 对第一产业子行业做结构分析。各产业产值或增加值作为因变量X0, 第一产业选择农林牧渔各产值 (X1~4) 、农作物播种面积X5、农业机械动力X6、农村中家庭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的人数X7、财政支农拨款X8作为自变量, 将X1~4与X0做关联度分析, 目的是考察农业经济增长的结构关联序;将X5~8与X0做关联度分析, 目的是分析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禀赋源泉。

本文数据以海南省1988年建省为起始, 截至最新可查数据。所有数据来自于《海南省统计年鉴》 (1989-2015) , 相关数据表格见表1、表2。

二、实证分析

(一) 海南省经济增长与各产业的灰关联分析

求表1的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第一步, 将表1进行始点零化;第二步, 分别求出|S0|、|Si|和|Si-S0|;第三步, 求出绝对关联度ε0i;第四步, 对表1做初值化处理;第五步, 将初值化值始点零化;第六步, 求|S'0|、|S'i|和|S'i-S'0|;第七步, 求出相对关联度γ0i;第八步, 求综合关联度ρ0 i;第九步, 对海南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排序, (1) 经济增长与各产业综合关联序为:第一产业 (0.5145) >第二产业 (0.5074) >第三产业 (0.5064) ; (2) 经济增长与各要素投入禀赋的绝对关联序为:劳动力 (0.7532) >财政支出 (0.5069) >固定资产投入量 (0.5046) 得表3。分析表1、表3, 得以下几点。

1.海南省产业结构尚属初级阶段,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一产业。依据钱纳里和塞尔奎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 考察海南省经济增长阶段最强关联度, 依然是第一产业, 可见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从变化趋势分析, 海南第一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排位下降至第二, 这既体现了经济增长发展的一般规律, 也说明海南省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有下滑趋势。

2.海南省经济增长主要禀赋源泉来自于劳动力资源。依据经济学经典投入要素审视, 海南建省以来, 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资源关联度排位第一, 说明海南省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劳动力资源。2011年海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 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80%, 海南省虽然仍享受着“人口红利”, 但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劳动年龄人口。面对劳动力禀赋可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这一局面, 今后的增长态势需加以调整。

3.海南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入、财政支出关联度靠后, 说明还需加大投入。在固定资产投入资金筹集方面, 要采取多举措多角度方式筹集资金, 改变政府单一投入角色。在财政支出方向上, 需着力研究能切实为经济增长带来效益的支出。

(二) 海南省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与子要素间的灰关联分析

对表2做类同于表1的计算分析, 分两步: (1) 海南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与农业各产业 (农林牧渔) 的关联度排序, 综合关联序为:农业 (0.6950) >牧业 (0.6791) >林业 (0.6706) >渔业 (0.6633) ;绝对关联序为:农业 (0.6447) >牧业 (0.6002) >林业 (0.5134) >渔业 (0.5086) >;相对关联序为:林业 (0.8278) >渔业 (0.8179) >牧业 (0.7579) >农业 (0.7454) ; (2) 第一产业与投入要素禀赋的关联序:综合关联序:农业机械总动力 (0.6294)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0.5981) >支援农业拨款 (0.5694) >农村家庭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人数 (0.5291) ;绝对关联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0.5981) >农业机械总动力 (0.6294) >农村家庭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人数 (0.5291) >支援农业拨款 (0.5694) ;相对关联序:支援农业拨款 (0.6062) >农业机械总动力 (0.5814) >农村家庭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人数 (0.5171)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0.5160) ;得表4。分析表2、表4, 得以下几点。

1.海南省农林牧渔业对第一产业经济增长贡献发展不均。从绝对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分析, 农业作为主力的趋势未变;而海南渔业资源与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低, 一是因为自然因素导致海南渔获不稳定, 二是受地缘政治影响, 海南渔业发展也有诸多羁绊, 三是与近年来海南省房地产旅游开发影响渔业资源禀赋有关, 导致海南渔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 这与海南这一海洋资源大省不符;相对关联度排序则为林业>渔业>牧业>农业, 说明自建省以来, 从相对变化率考察, 林业渔业的变化幅度增长态势明显, 对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经分析, 这与林产品渔产品价格增长明显相关。

2.海南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关联度最强, 与农业劳动力关联度最弱。表4显示, 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关联度排序中, 排位第一为农业机械总动力, 排位最后为农村家庭从业人员中从事农业人数。海南建省20年来, 随着农业劳动力认知水平的提高, 广泛地使用现代农机具, 海南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以与农业现代化密切相关, 今后仍需依赖农业现代化, 尤其是更广义以上的农业科技来拉动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

3.海南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与农业拨款关联度排位靠后, 鉴于海南省农业底子薄弱, 短期内政府投资应仍是农业投资的主力军, 政府应在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增加农业补贴额度及调整补贴环节方面多做工作, 增加农村公共投资。此外, 在市场手段运用方面, 政府还应改善农业投资市场化运营环境, 多渠道加大农业投入, 调整并引导农业投资结构, 延伸农业投资的产业链条, 促使农业投资收益稳步增长。

4.海南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与农村劳动力关联度最弱, 而随着老龄化时代来临, 今后还应在稳定农村中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方面多加谋划, 保证第一产业人力资源禀赋的稳定。

5.海南第一产业经济增长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关联度变化明显, 需注重变化趋势走向。二者的关联度从绝对关联度审视, 排位第一, 相对关联度排位最后, 导致综合关联度暂时居中。这一明显变化说明, 时下农作物播种面积这一变量对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尚可, 但变动趋势走向不佳, 变化波动率非常大, 今后需加大力气保住农作物播种面积总量, 努力提高单位播种面积的产值。

三、总结及建议

目前, 海南省经济增长与第一产业关联度高, 需稳步提升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能力, 促使其继续为海南经济增长做出更多贡献。在第一产业要素投入方面, 需挖掘劳动力资源禀赋, 保住农作物播种面积, 通过市场及政府两手加大农业投资力度, 稳步发展农业科技水平, 促使农林牧渔业产业链延伸等手段提升第一产业经济增长。

本文尝试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海南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不仅将海南省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的投入要素禀赋做分析, 还深入第一产业内部做结构性的解剖, 尤其是首次尝试引入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来得到综合关联度, 使我们能观察经济增长在时间状态下的变化趋势和变化速率。这样一种纵横观察的分析方法, 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李云龙.海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2) 7501-7502, 7540

[2]冯凡璎, 韦开蕾.海南省农业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热带农业科学.2010 (6) 57-59

[3]李玉凤.国际旅游岛的产业结构效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 (12) 221-223

[4]邓聚龙.社会经济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社会科学, 1984 (6) 47-60

[5]郭丽娜, 骆高远, 闵文华.浙江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 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1, (2) 174-176

[6]陈珂, 史寒冰, 王秋兵.宽甸县森林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灰色关联度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 (5) 1252-1255

[7]宁凌, 杜军, 胡彩霞.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研究[J].生态经济.2014 (8) 31-36

[8]谭学瑞, 邓聚龙.灰色关联分析:多因素统计分析新方法[J].统计研究, 1995 (3) 46-48

[9]申卯兴, 薛西锋, 张小水.灰色关联分析中分辨系数的选取[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4) 68-70.

第一动力,第一品质,第一专业 篇7

从优秀走向卓越, 是一种突破和超越。引发并不断实现这种突破和超越, 需要各种力量的引领和支撑, 在各种引领和支撑力量中, 追求并形成教学主张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 余文森教授作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其实, 教学主张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概念和系统, 而是一个由许多因素相互协调、和谐统一在一起的, 开放的系统, 抑或说, 由教学主张发端, 以教学主张为核心, 可以牵引和调动其他因素, 形成合力, 突破从优秀走向卓越的瓶颈, 引发更多教师有更强的信心、更合适的方式、有更好的发展。

在学习和思考中, 我以为围绕教学主张, 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分解成三个“第一”:第一动力、第一品质、第一专业。这三个“第一”分别是三个不同的维度和领域, 进而可以形成三个不同的系统, 共同支撑和促进名师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

所谓“第一”, 言其根基性、关键性和重要性。复旦大学哲学教授所说的“第一动机:永远追求真理”中的“第一动机”;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第一哲学”等, 都是强调“第一”在全局或整体中的地位。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第一哲学”要为其他具体哲学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它是前提, 因而具有“在先性”。所以, “第一”不是“唯一”, 而是排序中的“在先”, 是事物关键之关键。不难理解, 把握了“第一”, 事物发展才可能突破, 也才可能有新的超越。名师成长, 以至整个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应去追寻“第一”, 在“第一”的引领下, 获得更好更快发展。

如何开发“第一动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 动机是激励并维持一个人的活动, 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由“第一动机”提出“第一动力”无论是在实践中还是学理上都是成立的。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动力, 既需要外部动力, 也需要内部动力。当下的状况是, 外部动力很强, 而内部动力相比较而言显得很弱。外部动力在于激发和推动, 而内部动力则在于生长和创造。李嘉诚先生用打破鸡蛋作比:用外部力量、外部方式来打破, 鸡蛋成了一种食物;反之, 用内部力量、内部方式来打破, 鸡蛋则诞生了一条新的生命。李嘉诚说:人亦然, 从外部打破, 永远成为别人口中的食物, 从内部来打破, 在人生旅途中就获得一次又一次的重生。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任何他人的意见或建议都无法代替自己内心强烈的呼唤。无须多加论证, 内部动力是教师发展的“第一动力”。外部动力真正起作用, 也应体现在它击中、激发了内部动力。教师们都坦陈:我们发展的欲望不强, 内在动力不足。因此, 现在无论怎么强调“第一动力”都是不过分的。

问题是究竟怎么激发这内在的“第一动力”。我坚定地认为, 名师成长, 包括教师专业发展都应有崇高的追求, 换句话说, 教师的发展应当“再圣化”, 亦即从根本上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部动力, 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自主发展。因为人是一种意义的存在, 但意义不是别人赋予的, 意义是人自己创造的。不过, 人既可以创造意义, 也可以破坏意义。当教师在自己创造意义的时候, 才可能真正体验到意义的“意义”, 因而才可能生发出前行、突破、超越的动力, 因而才会向着更高境界发展。李吉林认为自己是个“竞走运动员”——永远向前不停步, 永远不会离开大地, 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竞走运动员”的内部永远有创造意义的追求。应该记取尼采的忠告:我们新的荣耀不是在所来之处, 而在将要前往的那个地方。

现今不少年轻人生了“初老症”——还没有老就说自己老了:男教师一过四十, 就略带感叹地说:我奔“五”了;女教师在为人母以后, 就很伤感地说:我老了。这种对未来的忐忑, 多多少少折射出“就此停步”的想法和心态。应该明白, 就在说自己老的时候, 自己已经在破坏意义了。意义的消退以至被破坏, 当然是发展动力的衰退, 所谓职业倦怠也就悄然产生。

说人生的意义, 久违了。但是, 我们需要再一次地讨论崇高, 再一次地形成一种氛围:追求意义的崇高。这就是“第一动力”, 这就是教师“再圣化”的过程, 这就是走向卓越的过程。正是在“第一动力”引发的“再圣化”中, 从优秀走向卓越, 教师专业得以发展, 名师得以成长。

具有点爆性的“第一品质”

教师需要多方面的优秀品质, 多种优秀品质汇集在一起, “造就”了优秀教师, 且促使他们从优秀走向卓越。在诸多品质中, 有没有一种品质是至关重要的?应当有。这种品质具有触发性、“点爆性”, 即能够触发、点爆其他品质的形成, 因而, 这样的品质成为发展的前提, 它需要走在前面。这样的品质应当是存在的。在作了一些梳理以后, 我将反思作为教师发展的“第一品质”。

叶澜先生认为, 一个教师教了几十年的书可能成不了名师, 如果坚持几年写教学笔记, 包括反思性的教学后记, 则很有可能成为名师。这是很有见地又极具理性的判断:反思是教师发展极为重要的品质。佐藤学曾对教师下过定义:教师是反思性的实践家。他说的不是实践者, 而是实践家, 实践家具有教育专家、教育家的特征, 用佐藤学的观点来说, 此时的教师不是“中间人”, 而是“介入者”。是什么让教师从实践者走向实践家?是反思。可见, 反思既是实践家的本质性特征, 又是走向实践家的重要原因。强调反思, 强调的是理性, 尤其是实践理性;强调反思, 强调的是教师必须对观点、意见或结论提供证据。因此, 让教师走向理性, 意味着走向对事物的澄明, 走向质疑和批判, 走向系统化, 从经验走向科学。将反思作为教师的“第一品质”是恰当的, 它会带动其他专业品质的锻造。

作为“第一品质”的反思, 是在哪里形成、提升的?当下, 我们应当反思什么?要反思的很多, 反思应当渗透在我们的专业生活中。不过, 我以为最迫切要反思的是, 如何突破自己已有的经验框架。

经验固然可贵, 但是如果经验不改造、不优化、不与时俱进, 也可能会导致失败, 这样的经验当然是可怕的。遗憾的是, 现实中不少教师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经验, 缺乏创造新经验的激情, 由此停滞不前。如果永葆反思的品质和方式, 那么教育教学中的陌生感会永在眼前和心头闪现, 而由心带动出来的一定是创造感。

此外, 反思教学的核心和重点也显得特别重要。在风生水起的教学改革热浪中, 在诸多的热闹表象下, 是不是隐藏着一些危机呢?依我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改革应当回到一些基本问题上去。基本问题是基于教学基本关系而形成的基本规定性, 这些基本规定性揭示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果教学改革只是为了创新, 那么创新就很有可能成为“翻新的花样”, 偏离教学的基本规定性, 偏离教学的基本规律。此外, 倘若我们有善于反思的品质和方式, 即使面对改革的新概念, 诸如翻转课堂等, 也会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实际出发, 并加以理解分析, 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而不是照搬照用。以教学的基本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教学的基本规定性为依据, 不仅反思自身的教学经验, 也以反思的品质和方式, 考察外来的经验和做法, 教学改革才会真正为学生发展服务, 也才能真正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发展性平台, 帮助教师成为反思性的实践家。

构建超越学科的“第一专业”

一个不具有学科专业背景和优势的教师, 要从合格走向优秀是困难的, 从优秀走向卓越更是困难。值得重视的是, 当今教师在学科专业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有不少问题还没处理好, 可以说, 教师的学科专业发展永远是个过程, 不会有终点。不过, 其间定会有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

特级教师、教育专家、教育家成长的经历, 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 从优秀走向卓越, 只以学科专业为背景, 囿于自己的学科是走不远走不高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既要立足于学科专业, 又要超越学科, 需要有大视野, 形成大格局, 生长大智慧, 这样才有可能突破学科专业的局限, 突破“优秀”的制约, 走向卓越。从知识的角度讨论, 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 还需要有条件性知识和文化性知识。同时, 知识越来越走向综合, 跨界成为研究、创造的一个重要走向, 知识的综合和跨界研究, 将会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打开一条新的通道。寻找并建构自己发展的更大专业, 我将其称作“第一专业”, 言其对学科专业的超越, 言其之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名师成长的重要性。

正如对“第一哲学”有不同的认定, “第一专业”也有不同的界定。不过, 我认为儿童研究应当是教师发展的“第一专业”。卢梭曾说过:世界上有一门学问最重要又最不完备, 这门学问就是关于人的学问。同理, 在教育世界中有一门学问最重要又最不完备, 这门学问就是关于儿童的学问。儿童学问是真学问、大学问, 也是难学问、深学问, 把握这门学问的人, 是大学问家, 是名师、教育专家、教育家——他们首先是最为优秀的儿童研究者。

儿童研究的内涵十分丰富, 其主题应是不断地认识儿童、发现儿童;其宗旨是让儿童得到最优发展, 成为最好的自己;其基本途径是, 回到儿童原来的意义上去——回复儿童自由、探究的本义, 回到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去——回复儿童丰富多彩的生活, 克服生活的单一、狭窄和封闭;回到儿童的最伟大之处去——从关注现实性, 到更关注儿童的可能性, 让可能性成为一种可能;回到儿童生活、学习的方式上去——让游戏永远伴随儿童成长, 让游戏精神促进儿童创造性的发展。其实, 诸多的“回到”, 有一个重要的走势, 那就是教学和儿童研究一体化, 要把教学研究和儿童研究统一起来, 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总之, “回到”绝不是回到原来的地方去, 而是在回归的路上, 不断寻觅儿童发展的规律, 把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儿童发展自然地紧密地统一在一起, 共同进步, 共同成长。

第一产业 篇8

新疆地处中国大西北地区, 地缘广阔, 人口相对稀少。新疆具有发展大农林牧渔业的自然环境优势, 但新疆农林牧渔业尤其是特色农林牧渔业尚未形成规模效益, 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农林牧渔业无力支撑新疆农林牧渔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农林牧渔业现代化的进程。农村人口占新疆人口约70%, 而农村少数民族人口更占到少数民族人口比重的90%左右, 农林牧渔业产业化经营不仅对促进农林牧渔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加快农林牧渔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新疆农林牧渔业发展战略定位、优化农林牧渔业格局, 尤其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应用投入产出相关理论和常用系数对新疆农林牧渔业的地位和发展特点等指标进行了研究。

二、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它由美国W.里昂惕夫于1936年最早提出。其中投入指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 (中间投入) 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 (最初投入) 。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 (物质产品和劳务)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 它作为分析的核心工具, 体现了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中国自从1973年第一张投入产出表诞生以来已经陆陆续续编制了九张表。近年来, 尤其是1997年来中国每五年编制一张表, 最新的表是2007年投入产出表于2010年发表面市。新疆的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发表也是如此。2002年和2007年全国和新疆的投入产出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02) 将农林牧渔业划分为单独一个部门, 位列42部门的第一部门。本文以2007年 (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辅助) 全国和新疆投入产出表对比可以对新疆农林牧渔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

(一) 总体分析

2007年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出/投入10 634 621.95万元占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出 (488 930 000万元) 的2.18%, 占当年全疆总产出 (81 580 022.96万元) 的13.04%。从总量看新疆农林牧渔业在全国的份额不算大, 但比2002年足足增长了4 877 893.95万元, 增加近1倍, 年平均增速高达13.06%, 比全国的增长率高出近2个百分点, 增长潜力比较大。

(二) 产业关联性分析

由于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供需关系, 所以产业关联体现在产业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相互提供产品、服务等的经济技术联系。产业关联分析体现出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 它主要针对各产业部门对其他部门产品的供给以及为保证生产所需其他行业部门产品数量的分析。主要的分析指标有:

1.直接消耗系数:

xij是j部门产品生产对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 qj指j部门某时间段的总产出。直接消耗系数指j部门生产过程当中消耗i部门产品的消耗量, 反映两部门之间的直接技术经济联系, 数值越大说明联系越紧密。

根据2007年新疆投入产出表42部门直接消耗系数表, 把国民经济分成三个行业, 第一行业只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行业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并提供物质资料制造的行业, 包括一级分类编码02的煤炭开发和洗选业开始一直到26号的建筑业, 第三行业以非物质生产部门稳住的, 包括除第一、二产业外其他所有产业。若按三次产业分类, 得到农林牧渔业对三次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 (见表1) 。

若按42部门细分, 农林牧渔业对表2中的三个产业直接消耗系数最大。

综合以上两表, 新疆农林牧渔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最大, 超过了八成。而对第二产业中纺织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依赖程度尤其大。众所周知, 新疆的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两个产业的产出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出的九成以上 (见新疆135部门投入产出表) , 而种植业中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又是占绝对比例的, 产出的粮食棉花一部分用做食品加工及烟草加工, 另一部分就作为纺织业的原材料而使用。畜牧业的产品大多用来食品加工。所以, 第一, 农林牧渔业的发展特别依赖于本地纺织业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的发展, 往大里说就是依赖于本地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 农林牧渔业对自身的依赖程度也达到了15%, 位列42行业部门第三, 同样不可小视;第三, 农林牧渔业对第三产业的依赖主要是交通运输业和住宿餐饮业, 其他十三个行业的依赖程度为零。

以上的数据和分析说明作为新疆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业的发展总体上说最依赖第二产业的发展, 但是就各个部门来说仅对三个部门的依赖程度高, 所以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纺织业、食品制造烟草加工业和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业就要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

2.完全消耗系数

完全消耗系数是指某一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 需要直接和间接消耗 (即完全消耗) 各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它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同直接消耗系数分析类似, 若按三次产业, 新疆农林牧渔业对三次产业直接消耗系数 (见表3) 。

按42部门产业划分农林牧渔业对以下行业完全消耗系数排名靠前 (见表4) 。

由于完全消耗是直接消耗基础上加上所有间接消耗而成的, 所以完全消耗系数要大于直接消耗系数, 在排列大小方面也继承了直接消耗系数的排名。农林牧渔业对第二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仍然最大, 由于加上了间接消耗, 所以消耗系数大于1。但是自己分析42部门产业消耗排序有变化, 对住宿餐饮业完全消耗系数超过了对自身的完全消耗系数, 这一方面说明住宿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被其他行业以来的间接效应强, 更说明了农林牧渔业对餐饮业的间接消耗远远超过了对其的直接消耗。

3.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

中间需求率:指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为保证生产对i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量占i部门产品总需求量的比重。中间需求率越高, 说明该产业越具有提供中间产品的特性, 可以看出其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比例。

中间投入率:指j部门中间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根据投入产出表的数据, 新疆农林牧渔业中间使用3 853 691.57万元, 最终使用6 894 795.77万元, 分别占总产出的36.24%和64.83%, 中间需求率36.24%;中间投入4 347 441.95万元, 增加值6 287 180万元, 分别占总投入的48.88%和59.12%, 中间投入率48.88%。新疆农林牧渔业的中间使用率达到了36.24%, 说明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出中有近四成的产品用于中间使用, 也就是说农林牧渔业生产总额有四成提供给其他所有部门作为生产而使用。在最终使用中有55.82%销往其他省份, 24.35%销往国外, 仅有两成的产品被区内居民和政府消费。这说明新疆农林牧渔业产出相对于区内是过剩的, 八成产品销往外地, 产出潜力很强。新疆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率近60%。其中增加的劳动者报酬占总增加值的96.21%, 占全行业总劳动报酬的33.13%, 也是其他所有行业中劳动报酬综合最高的。这说明该产业在2007年还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最有效力的行业。

(三) 产业波及性分析

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调整的过程中, 一个产业部门的变化会引起与其直接关联部门的变化, 然后又引起了这个直接联系部门的间接联系部门的变化, 以此一直连锁反应下去, 直到这种影响力的消失, 这就是产业的波及性。产业波及性主要通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分析。

1.影响力系数

其中是j部门完全消耗系数矩阵的列向量之和, 它可以称j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但是对单个影响力系数的分析的经济学意义并不大, 必须与其他行业和社会平均影响力相比较来分析, 所以Tj在的基础上除以社会平均影响力系数, 实现该行业与全社会平均水平的比较。

根据2007年新疆投入产出表, 该年新疆农林牧渔业影响力系数为0.95301799, 该年全社会平均影响力系数为1.43050287, =0.66621187<1, 说明农林牧渔业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影响力没有达到国民经济的平均影响力, 后相关程度不高, 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弱, 要促进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对农林牧渔业进行需求刺激不能很好的对全疆经济得到有效的增长。为此也能说明农林牧渔业已经不是新疆的主导产业了。

2.感应度系数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Σ矩阵第i行之和, 反映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 对i部门的产品的完全需求;是列昂惕夫逆矩阵行和平均值, 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1单位最终使用对各部门产品完全需求均值。根据2007新疆投入产出表, 农林牧渔的感应度系数Ei=2.479598>1, 感应度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是其他部门增加最终产品不可缺少的产业, 有很强的前向相关性。新疆农林牧渔业为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资料, 其他行业的发展要依赖于农林牧渔业充分供给才能实现, 所以农林牧渔业可能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计算分析, 可以证明新疆的农林牧渔业及第一产业已经不再是新疆的主导产业, 通过刺激其需求实现对整个社会经济增长已不再有效, 但是社会其他各个部门的经济增长仍然十分依赖于该行业所提供的产品。从这个社会效用来看, 新疆农林牧渔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 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积极的作用。该行业生产的产品绝大多数用来提供出口, 对增加本区收入有一定的作用。就全国来看, 新疆的农林牧渔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和增长潜力还是很大的, 作为基础性行业能很好的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所以在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农林牧渔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摘要:新疆农林牧渔业作为新疆的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为其他行业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它也能很好地解决劳动力就业等社会问题, 所以对农林牧渔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2010年出版的2007年最新投入产出表对新疆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新疆,农林牧渔业,投入产出

参考文献

[1]钟契夫, 陈锡康, 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3.

[2]何其祥.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新疆农业战略地位演化及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成果简介[EB/OL].天山网:社会动态栏目, 2003-05.

第一产业 篇9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提出于197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路庞特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 并且认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融合区。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 (green paper) 认为, 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绿皮书”同时还指出, 如果通过创造一个支持甚至把握产业融合变化进程的环境来迎接这一变化, 那么就将为增加就业、经济增长、提高消费选择和促进文化繁荣创造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植草益 (2001) 从动因的角度分析认为, 产业融合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 从而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Lind (2005) 建立了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 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最早是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交叉现象, 但是不能由此认为产业融合只是一种技术现象。事实上, 产业融合并不仅限于信息通讯产业融合或数字融合, 产业融合现象早已超出信息通讯领域而渗透到很多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所以说, 产业融合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涉及到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综合各方观点, 从更广泛的视野, 认为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1]。其特征在于融合的结果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这一现象如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会产生新的学科一样。高新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作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1+1>2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发展追求的目标。本文也利用这个更加广泛的定义。

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包含了从技术到产品、从组织到业务等多层面的内容, 一般产业的产生也始于一项新技术的诞生, 终于一个产品的成功发布, 而过程中也涉及其中的企业组织等微观主体。所以根据上面的产业融合的定义, 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来源于行业边界的模糊或消失。所谓的行业边界具体包括了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需求改变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 都有可能引起这些边界的模糊或消失, 并最终导致新型融合产业的形成。

二、动漫产业的产业融合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动力, 以动漫文化为基础, 以版权为核心赢利模式, 广泛涉及影视、网络、音像与书籍出版以及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行业的现代文化产业[2]。作为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它对现代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文化渗透力。研究动漫产业的产业融合, 先根据前面论述的定义来说明一下动漫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边界。

对动漫产业来说, 由创意而成的动漫作品是该产业的“原材料”, 通过现代制作技术将这些素材加工成具有特定技术标准的动漫内容, 以书籍、影视、网络、电子等媒介通过特定的发行或播出渠道销售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 创意和特定的制作技术构成了动漫产业的技术边界, 以特定媒介承载的动漫内容形成了动漫产业的产品边界, 而相应的动漫产品的发行和传播渠道及依此形成的动漫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则分别构筑起了动漫产业的运作和业务边界。

如前所述, 传统的动漫产业就是动漫本身的产品市场, 而现代的动漫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基础上, 通过与移动通信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等若干传统和新兴产业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产业形态。它突破了原先动漫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组织边界和市场边界, 但它又并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 而且这种技术、产品、市场边界还将继续扩大。

三、动漫产业融合的市场依据

产业的发展能力来源于其竞争力, 而产业融合则通过相关产业的产业优势相互渗透和不断发展来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其竞争力理论的集中体现, 强调要素环境、需求状况、竞争战略及对手、相关支持机构或产业以及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其中前四者为基本影响因素, 后两者为附加影响因素。根据“钻石模型”, 产业融合主要改善了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这四个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因此, 产业融合的动因就在于单个产业或企业所不具备的却由产业融合带来的一系列发展优势。这些发展优势则成为了动漫产业融合程度的市场依据。

(一) 成本优势

产业融合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影响了要素条件, 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盖蒙巴德拉和托里斯的研究表明, 产业绩效与技术状况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其他学者通过对信息产业的研究而得出结论:由于拥有共同的基础资源, 导致产业的单位平均成本减少。这说明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减少企业成本具有正相关影响。因此, 产业融合有利于整合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对于现在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动漫产业园区, 现在很多只是单纯的动漫制作企业的聚集地, 丧失了其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的意义。事实上, 各动漫产业园区的前期投入非常大, 本身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项宝贵的资源。作为一个原创型的动漫产业基地, 在地域空间上和旅游业的部分功能实质上是可以融合重叠。在园区现有动漫产业经济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增设以提供动漫场景游乐体验的动漫游乐区;以演示、销售、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体验区;以及服务于玩家集散、会议节庆活动举办而设置的商务接待区等旅游功能区, 可将其产业活动延伸到旅游业, 拓展其旅游功能, 并以此作为动漫研发、教学及生产的重要配套和互动基础。采用这种融合化发展模式, 可带来大量的玩家和游客, 有利于品牌效应的形成, 又能够有效地弥补动漫产业短期赢利不足的缺陷, 逐步实现核心产品的直接赢利。可见, 将动漫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 有利于各方面资源的配置, 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二) 创新优势

动漫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优势的相互吸纳和渗透, 影响和改变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核心能力。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 改变了需求条件,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韩国的动漫发展模式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近年来, 伴随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融合互动为动漫产业扩大并且催生了许多需求。2004年, 我国互联网接入用户达7963万户, 互联网网民数突破1亿大关, 上网人数在1.2亿~1.3亿之间。上网用户中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为主, 而这部分人正是动漫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动漫的图形化特点就十分适合网络媒体的传播, 网络帖片广告模式和无线下载收费模式逐渐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动漫的传播和运营模式, 扩大了原有产品的需求, 也创造了新的需求。网络游戏就是将动漫制作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 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动漫产品, 也成为一个新的、更加强调大众参与的互动娱乐形式, 同时迅速形成了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因此, 动漫产业与信息通讯产业的融合, 改变了人们对动漫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 网络技术的创新也创造出了新的消费需求。

(三) 技术优势

技术革新可以说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通过技术的革新, 产业融合可以改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竞争优势,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这些开发内容渗透、扩散和融合到动漫产业中, 改变了动漫产业的技术路线, 丰富了动漫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 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消费特征, 也使得动漫产业的价值链不断得到扩展。因此, 产业融合不仅仅是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 还实现了价值链的融合。动漫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 而且垂直联合, 即内容提供商与发行、播映等平台的合并、收购或者联盟也势在必行。在原本的连接两个相关产业的价值链接点处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价值, 与原产业相比, 融合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 代表着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的竞争力自然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逐渐提高。

(四) 效率优势

产业融合改变了企业战略, 通过业务、组织、管理等资源的整合, 使得该产业本身和参与融合的各企业获得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的优势。通过产业融合,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进而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著名产业竞争力专家波特教授认为, 企业战略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产业竞争力其实就是企业竞争力在概念上向更高层次的延伸, 其源泉和实质是企业竞争力。例如, 在动漫企业发行环节的跨行业经营可以具有创造跨多个不同经营层面的、明显的协作优势。迪斯尼的动画片票房固然显赫, 但是如果没有迪斯尼遍布各大洲的主题公园、动画人物的衍生产品以及经典动画带来的名牌效应, 迪斯尼光靠出产动画片也难以成为世界第二大传媒公司。由此可见, 动漫产业要得到发展, 并真正占领市场, 企业经营者们需要重视跨行业经营的产业融合战略。

四、我国动漫产业融合的市场趋势

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来说, 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也是最为核心的层次, 是动漫本身的产品市场, 例如动画片、漫画书、漫画周刊杂志、音像制品 (DVD/录像/VCD) 等。第二个层次, 是依靠动漫产品的市场向外衍生的市场, 与动漫作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例如, 以动漫形象为主要特征的玩具、文具、日常小用品、服装、食品、手机图片等。第三个层次, 也是借助动漫产品的创意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市场, 与动漫作品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儿童乐园、动漫主题公园、动漫博览会、虚拟代言人、COSPLAY秀、动漫咖啡 (茶坊) 连锁店, 等等。

可以说第一个层次是动漫产业的基础, 而第二层次的产品是现在动漫产业巨大利润的来源, 如果仅是依靠动漫作品的播放和出版是无法回收大量的投入成本的。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动漫市场80%以上赢利都流向了海外, 史努比、Kitty猫、皮卡丘等每年都从我国动漫市场卷走数十亿元人民币[3]。事实上这些作品并没有全部在中国市场上播出, 但是这些赢利都是依靠玩具、服装、食品等动漫衍生产品。由此可以看出, 动漫产业的本身就是产业融合的结果, 这与动漫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有关。一开始动画和漫画的传播就需要出版和电影、电视等行业的支持, 只有与这些行业相互结合, 才诞生了传统的动漫产业。之后, 美国迪斯尼可以说开创了动漫产业融合的先河, 先后与玩具、服装等行业合作, 向它们出售版权, 获得了长期的经济利益, 其中最为成功的还是与旅游业的合作建立了迪斯尼乐园, 将受人们欢迎的动漫形象放入了主题公园使其较之其他主题公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增值能力, 也使其经久不衰。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 产业融合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因此, 动漫产业的特点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趋势也将是产业融合。动漫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 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动漫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 因此, 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更好地为内容表现服务。而产业融合最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 高技术融入到其他产业中, 影响和改变了其他产业产品生产特点、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价值创造过程, 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的核心能力。在这个方面可以说韩国开创了动漫产业融合的一个先例。韩国动漫产业的飞速成长的关键原因, 在于将动漫产业与网络技术结合, 利用后发优势, 从以2D为中心的制作方式迅速扩大到FULL3D、2D&3D的合成方式, 以较低成本的FLASH和颇具赢利能力的网络游戏为载体, 打造出系列动漫形象。就是这个极有创意的结合, 诞生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娱乐方式和新兴产业, 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文化生活样式, 还造就了一个有影响的产业, 并为创办者赢得了巨大的利润。相关数据显示, 2006年韩国动漫产业的规模达到6亿美元, 2007年更达到7.5亿美元。

总之, 产业融合影响了钻石模型的重要因素, 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动漫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也可以使动漫相关企业群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动漫产业的新技术研发引入活动又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市场条件。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 转而又积极地推动了技术融合的发展,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因此,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 也是我国发展动漫产业、建立完整的动漫产业链的一条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厉无畏, 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4) .

[2]谭玲, 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3]http://www.zjwb.com.cn/zjwb/200510/zjwb20051015/02.htm[EB/OL].2005-10-15.

[4]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 2002, (4) .

[5][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2) .

[6]陈岳虹.我国动画产业如何走出“有产无业”的困境[J].经济师, 2006, (8) .

浅析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篇10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信息产业

在以传统工业化为基础的产业经济中,以固定化产业边界为特征的产业分立是一种普遍性的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产业经济的运行基础。然而,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却出现了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原有产业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新产业形态出现,我们称之为“产业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的不断发展,产业融合正日益成为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按照技术发展的方向产业融合有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形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带动性、倍增性、网络性和系统性等特征,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信息产业的融合有助于提高信息产业的生产效率,改善信息产业的管制方式,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促进信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因此,深入研究产业融合理论,以及产业融合对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随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固有的模式,信息资源对传统载体的依赖大大减少,信息资源与传统产业融合而成的“内容产业”成为信息业的核心。在我国,信息产业存在着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三业”并存的局面,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产业渗透作用日益明显,信息产业内部的产业重组和高技术产业的产业交叉加速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

1.产业融合模型分析

以最为典型的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为例,电信业是通过有线、无线等介质,以电话机、电报等为终端设备提供点对点(point to point)的信息(声音和图形数据)传递。互联网是通过光缆、卫星传输等形成的局域网和广域网,以个人电脑为终端设备提供文本、图片、声音和视频等信息服务的。多种类出版业以有形的方式复制信息,通过其有形的发行渠道和文本资料、图片资料和唱机等终端设备提供报纸、书籍、杂志,以及音像产品等。广播电视业是通过其地面无线传输系统、有线电视网、卫星传输和无线电接收机、电视机等终端设备提供单向声音与视频等信息服务。从其产出内容的同一性来讲,它们都是提供信息服务的,但从人们日常的信息需求角度讲,电信、互联网代表的是双向交流的互动式信息方式,多种类出版、广播电视代表的是单向的广播式信息方式。

2.信息产业融合的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

围绕着IT,一场更为规模浩大的产业融合正在悄然展开。IT、电信、娱乐、传媒、金融等产业相互缠绕在一起。IT与IT、IT与电信、IT与内容服务、IT与电信与内容服务等不同的组合形式纷纷涌现出来。

对信息产业而言,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四大产业各自拥有的分立的信息传输平台逐渐走向统一,信息接收终端也在形式与功能上实现了统一,并且各个产业的信息传输机制逐渐都能够实现双向和单向并存的信息传输,在大容量信息内容需求的推动下,带宽的要求都逐渐由低向高转变,从而各产业间的技术、业务和市场范围出现了多方位的渗透、融合与交叉,产业间企业由原来无竞争走向竞争,并在竞争中谋求各种各样的合作,以期在新的市场、新的业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此期间,信息产业成了产业融合中的亮点,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基本上经历了以下阶段:

(1)与其他产业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最直接的条件。技术革新由于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使这些产业可以对传统产业进行渗透,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技术路线,以及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由于这些产业技术的互联性和互换性的加强,彼此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加速发展,从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

(2)与其他产业的业务融合。技术融合并不一定意味着产业融合。技术融合出现以后,需要调整原有的产业发展战略,整合企业的物质、技术、人力和管理资源,在创新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业务,努力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正是因为数字技术实现了所有信息的标准传输形式,原有不同形式的信息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都可以依靠0和1这两个数字的不同组合精确表达、迅速传递。这就使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多种类出版、电影等产业的不同形式的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明显弱化。在信息服务产品数字化基础上,原有不同服务产品的提供方式及途径趋于同一,从而其业务边界产生了融合。

(3)与其他产业的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和业务融合应以市场融合为导向。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只有创造出足够的需求,才能实现技术融合和市场融合的价值。在市场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应建立新型的竞争合作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市场融合的风险。

在技术融合与业务融合的推动下,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构成的横向市场结构形成新的价值链,重新塑造了交叉竞争、竞争合作的格局,从而改变了市场边界。过去界限清晰的产业区分时期所形成的传统价值链的合理性正在逐步消失。价值链的组成变得不像过去那样简单,往往是多个产业、多个产业的企业纵横交错地纠缠在一起。价值的创造,以及价值的传递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不再是单向的运转而是相互流动形成一个比过去更为复杂的循环系统。

二、产业融合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1.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技术发展的不足正日益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我们通过引进国外技术迅速提高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然而由于没有注意技术的消化和创新,导致这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不足,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我国的信息产业起点比较低,技术基础比较薄弱,这使得我们在操作系统、芯片、集成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如前所述,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没有技术的迅速发展,就根本谈不上技术融合,而没有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将很难发生,也就无法利用产业融合提高信息产业的效率,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因此,从产业融合理论的角度上看,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促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高新技术的主体是企业,国家应该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投资。国家还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通过建立官学产研的技术网络,加快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2.重视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

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实现的必要前提。在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采取兼并联合、战略联盟等手段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水平,整合业务和市场能力。然而现实中企业之间兼并收购和战略联盟的成功率并不高,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合并的风险。因此要特别注意企业并购后的整合,重视企业联合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和知识的冲突,在战略扩张的同时注重企业的内部重组。我国的信息企业规模还比较小,竞争力还不强,应该鼓励企业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必然要求,在产业融合的领域进行竞争的企业必须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才能赢得市场。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业务和市场的融合,推动信息产业在新型合作关系基础上的健康发展。

3.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完善管制政策

发生在电信、广播电视等产业之间的融合经常受到产业管制环境的影响。事实上,只有在放松管制的条件下,才会出现企业之间互相介入,从而推动产业融合的发展。国家在打破垄断方面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放松产业管制以促进产业融合。原来的产业管制集中在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不能交叉,产业融合后,不同产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使原来的产业管制失去意义。因此,要研究新的管制方式,使管制内容从严格的市场准入转向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保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等方面来。按照产业融合的要求重组管制机构对于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助于引导产业融合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2期

[3]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2

第一产业 篇11

当前,学界涉及到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相结合的研究还是很有限的,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进行。韦伯早就注意到了经济活动在聚集的同时会引起相反的倾向,即成本的增加。在聚集因素累积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分散的因素,而且分散的因素还会随着土地价值的增长而增长。[3]迈克尔·波特也认为,既然有产业集群诞生的时候,也有产业集群衰亡的时候,或者说,由于集群本身的原因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一个产业集群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走向衰亡。集群自身引起衰亡的原因是一种内生的原因,可能是起源于集群内部的僵化而不再创新;外部环境的变化则是一种外生的原因,主要是源于集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4]徐康宁则认为由于区位条件不同,经济基础有异,每个地区从事同一产业经济活动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成本和费用是形成和制约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原先是有利于产业集聚的低成本因素可能会变成高成本因素,其中包括把机会成本考虑进来。这时,原来的产业集聚就会分散,或到一个新的地方重新集聚。产业集聚的成本变化实际上是蕴含着产业梯度转移的机理。[5]孙华平等则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理性考虑,认为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构成了具有正反馈效应的经济动力系统。产业集聚的形成伴随着产业转移,而经济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集聚的稳定性会随着产业转移而发生动态演化。[6] 然而,有的学者也认为产业集聚与产业的梯度转移应该是有矛盾的。刘世锦的理由是产业集聚使东南沿海地区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 即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这一条件一旦形成并趋于成熟后, 再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由于我国中西部向东南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度是较大的,这就意味着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分享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而东南沿海地区一些产业集聚条件形成后, 中西部地区要获得这些条件的难度就大大增加。在低成本劳动力与产业配套条件的组合中, 中西部处于明显不利的地位。产业集聚对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形成了重要的挑战。[7]有些学者则从实证的角度对二者的关系进行研究。何奕以长三角第二、三类制造业为对象,利用区域内16个城市1984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说明了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具体的路径选择过程。[8]张春法等则是以南京市为例,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模型,分析南京市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建议。[9]总的来说,将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这既有理论创新方面的原因,也有实践相对落后的原因。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出发,研究安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究竟应该选择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对于相对落后的安徽来说,承接东部地区那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落后及淘汰产业或是发展已经饱和、升级面临困境的产业,并不一定就能带来安徽本地的经济发展,相反,有些产业还有可能会让安徽付出高昂的环境成本。因此,安徽应该从本地区的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等优势出发,承接那些对于安徽来说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与此同时,安徽还要努力构筑并培育本地区的主导产业,并以此来带动其上下游产业的成长。继而通过产业配套能力的完善,为区域内产业集聚的形成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

1 产业集聚与安徽承接产业转移

1.1 产业集聚是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

2002年,联合国贸易发展大会发表的《2001年国际投资报告》中早已指出:“国际投资不再向低成本方向转移,而是朝产业群方向转移。”波特则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优势产业,而优势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集聚。因此,产业集聚不仅是培育地区竞争力的关键,而且也是导致区域间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

产业集聚是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它是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产业集聚作为产业发展,特别是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战略方式。由于产业集聚在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存在,特别是具有在一定空间地域内集聚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势和实力,因而被经济学家认为是提高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产业集聚的优势有三:其一,它能够享受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产业集聚价格竞争的基础;其二,它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建立在共同产业文化背景下的人与人之间信任基础上的合同与准合同经济关系,可用于维持老顾客、吸引新顾客,促使生产者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来;其三,它能促使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实现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由于产业集聚的大量涌现,导致了世界经济版图的块状格局,也引起了经济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竞争力的重组。[10]有如,美国硅谷的信息产业集聚,印度班加罗尔的IT产业集聚等都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意大利,70%以上的制造业、30%以上的就业和40%以上的出口,都是通过专业化的产业集聚来实现的。由此可见,产业集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上世纪90年代,拥有雄厚产业基础和优越配套设施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由于抢占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先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所进行的大规模产业转移,苏浙沪粤等沿海省市快速集聚了众多优势产业以及资本和技术,外资企业的兴办数量显著上升,不仅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孕育和催生出了新兴产业和规模企业。这些产业集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中担当着引擎的角色,不仅推动着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累了宝贵经验。

总之,经济起飞要有动力,产业转移同样需要载体。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向内地产业转移的进程中,安徽依靠本地区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产业,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加快招商引资,提升区域竞争力,应该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

1.2 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

所谓集聚效应,即产业对接和配套加强,产业集中和集聚逐渐形成。在集聚效应的释放过程之中,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 必然会导致生产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的企业,或者是它们的上下游企业集中分布,其结果是在集聚效应的作用下, 不同企业通过产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而集聚成群。此时的集聚效应体现的就是一种拉力(也称“吸纳效应”)。除此以外,还有一种集聚则体现了一种推力(亦即“释放效应”),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的企业,或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在外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逐步把本企业转移至相关产品的集聚区发展。这一拉一推自然就形成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产业集聚本身就包含着产业转移的因素,而从产业集聚形成后的发展趋势看,产业集聚也会引起产业转移。

近年来,安徽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正好体现了这种机制。由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企业到安徽落户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发展迅速。亿元项目、10亿元项目显著增长,而且已有个别产业呈整体转移的趋势。从引入地看,合肥、芜湖由于汽车、家电行业的优势,吸引了大批配套企业入驻,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龙头。以海尔、美的、长虹、三洋等品牌为代表的家电电子产业集聚使合肥的家电工业再度崛起,其中冰箱、洗衣机产量占全国15%以上,位居全国第三。省会合肥在获得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等称号之后,又被国家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称号,吸引了IBM、通用、美孚、摩托罗拉等数十家世界500强企业。芜湖以奇瑞汽车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已基本形成并吸引了近5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广东美的集团落户芜湖,相关配套生产企业扩展到40多家,形成了一个几乎涵盖所有零部件配套以及物流的产业链。这些例证都是很好的反映。

因此,在此动力机制之下,安徽应该承接哪些产业,以便突出重点、发挥比较优势,这对于安徽来说就尤为重要了。对于此问题,本文将通过实证的方法来解决。

2 产业集聚下安徽承接产业定位的实证研究

2.1 产业集聚测量指标的选取

2.1.1 区位商法

区域i内产业j的区位商计算如下:

undefined

其中,Eij表示区域i内产业j的就业或产值,反映的是产业在某个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如果LQ>1,则意味着某个产业在这个区域内具有一定的专业化水平和比较优势, 通常这些产业可能会构成产业集聚。采用区位商判断区域内的产业集聚,要确定LQ到底多大时才可以形成产业集聚,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数值门槛。因此,可以采用O’Donoghue和Gleave的方法,以统计上显著的区位商作为判断产业集群的标准。[11]区位商是否显著可通过标准化区位商来判断,产业集聚是在5%置信度内的区位商。首先,计算区域产业的区位商;其次, 检验区位商是否正态分布, 以5%为显著水平。区位商的分布可能正偏,取值可能会大于2但不会低于0。如果这种不对称非常严重的话, 需要对区位商进行对数变换。最后, 将区位商进行标准化,即换成了以下的Z值。

undefined

其中,μ和δ分别是区位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根据Z>1.96来判断产业的集聚情况。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产业在某个区域的区位商超过其平均值两个标准差, 那么该产业在该区域就有可能形成产业集聚。考虑到单边检验, 实际上如果某个区域内某个产业的标准化区位商Z>1.65即可看作是产业集聚。

2.1.2 产业动态集聚指数

假设考察期间为[0,t],有n个产业m个地区,区域i内产业j的期初和期末的增加值分别为xij0和xijt,用Aijt表示区域i内产业j的动态集聚指数,Xijt表示考察期内区域i内j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Xjt表示全国j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计算公式如下:

undefined;undefined;

undefined。

1)当Xjt≥0时,表明j产业在全国仍处于成长阶段,此时如果Aijt≥1,表明j产业向i地区集聚,该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即区域i内的j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显著;如果0≤Aijt≤1,表示j产业尽管在i地区也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如果Aijt<0,说明i地区的j产业已出现了萎缩。

2)当Xjt<0时,表明i产业在全国出现衰退。此时,如果Aijt<0,表示j产业在i地区仍然在增长,即该产业在i地区存在比较优势;如果Aijt>0,即Xijt小于0,表明j产业在i地区也出现了衰退。

产业的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具有不同的意义。静态指数反映的是产业在某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是衡量目前产品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动态集聚指数则是反映某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体现产品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综合考察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可以分析出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和集聚趋势。

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考虑到2002年以后统计的工业行业结构较前存在部分调整,本文选取了2003—2007年的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行业数据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所选数据均来自于2004—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统一性,本文在计算前述指标时均采用了各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其中,区位商是根据2007年的数据计算所得,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则选取了2003至2007年的时间段。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将产业集聚划分为形成、强化、退化和劣势四个阶段(如表1),[2]并对各地区产业进行归类,以便后文进行比较分析。

经过计算可以看出2003—2007年的Xjt都是大于0的,所以我国所有工业行业均处于成长阶段,故而Aijt<0只是表明i区域内的j产业已经出现萎缩。在此,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区域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为相对概念,即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跨度内衡量该区域某产业的集聚水平。

2.3 根据测量结果得出安徽可承接转移的产业

前面已经提到,安徽承接转移的产业定位,其依据在于比较优势;而对于长三角的两省一市来说,则要确定哪些产业需要转移,其依据则在于产业集聚发展过程中的比较劣势。因此,本文将选择安徽省内集聚态势处于形成和强化阶段的产业作为需要承接的对象,与此相对应,则将长三角区域内集聚态势处于退化和劣势阶段的产业作为需要转移的对象。于是,可以将前后同时出现的产业初步拟定为安徽应该而且能够承接的对象(如表2)。

由表2即可以得到安徽省未来可承接的产业。它们分别是:非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总共18种产业。对于以上之拟定产业,本文认为安徽在今后承接产业转移、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过程中,除了坚持比较优势以外,还应该突出重点,有步骤、分层次去进行,同时还要限制及禁止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型工业的进入。

3 结束语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当前,安徽正处在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产业转移由东部沿海向内地延伸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思考如何争夺这一轮转移。毕竟产业转移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一厢情愿。安徽在地域上与东部沿海接近程度高,特别是优越的区位、市场、科教、工业基础条件及招商引资环境,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水平相对落后,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方面仍显不足,特别是产业集聚发展较慢以及产业集聚程度远远不够,这些都已成为安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障碍。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很好的解决,安徽就会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丧失发展机遇。为此,安徽需要加快培育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地方特色的产业集聚,使之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战略基地,同时,还要让产业集聚成为实现安徽崛起的重要载体。而至于要把哪些产业作为安徽承接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对于安徽来说,首先,承接产业转移不能来者不拒,而应该选商、选资,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上要有所把握;其次,根据安徽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以及对其优劣势的分析,安徽还是要以承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限制及禁止承接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型的原材料加工、一般商品制造等低端产业。目前,从主观行为和客观现实两个方面,安徽都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做了准备,而且承接的帷幕也早已拉开。对此,如果安徽能够理性对待且科学把握,那么就能高效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摘要:基于产业集聚来考察安徽应该将哪些产业作为承接的重中之重。研究分四部分进行。首先是本文的前言。主要阐述了研究意义及思路,并回顾了有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二者关系的文献。其次是理论分析部分。提出要将发展产业集聚作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探讨了产业转移在集聚效应下的动力机制。接着是实证分析部分。通过构建衡量产业集聚的静态和动态指标,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39个行业代码为两位数的工业门类的产业空间集聚程度进行测定,根据计算结果分别对安徽和长三角地区各个产业的集聚发展阶段进行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得出安徽的可承接产业。最后总结了全文。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产业定位,安徽

参考文献

[1]韦伟.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几个问题[J].江淮论坛,2008(6):16-19.

[2]张莉琴.产业集聚视角下西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1-19.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0-328.

[4]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208-219.

[5]徐康宁.产业集聚形成的源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0-318.

[6]孙华平,黄祖辉.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稳定性[J].技术经济,2008,27(7):74-77.

[7]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浙江经济,2003(13):44-46.

[8]何奕,童牧.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动态与路径选择———基于长三角第二、三类制造业的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8(7):50-57.

[9]张春法,冯海华,王国龙.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统计研究,2006(12):45-47.

[10]方亚飞.产业集群: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选择[C]//湖北省科学技术学会.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1-113.

【第一产业】推荐阅读:

上一篇:数据可用率下一篇:意识唤起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