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贸易管理系统

2024-09-25

煤炭贸易管理系统(精选9篇)

煤炭贸易管理系统 篇1

一、煤炭贸易中物流管理出现的问题

在我国煤炭贸易中, 物流管理的发展由于起步较晚, 目前其发展模式还不够成熟, 物流体系及内部机构不够合理。不少煤炭企业因为管理模式落后而无法保证煤炭贸易质量, 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煤炭贸易中物流管理方面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一) 运输工具不合理。在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物流销售中, 主要的运输途径是铁路、公路和水路, 其中铁路运输占较大比例, 公路及水路运输紧随其后。具体到铁路运输来说, 因其成本低而运输量大的特点得到了广泛运用, 然而铁路运输速度较慢, 无法符合眼下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此外,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平衡, 导致运输条件的复杂化, 对于煤炭销售有一定的影响。

(二) 物流模式不先进。眼下不少煤炭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 无法将物流管理注入新时代元素, 不能与时俱进, 对煤炭贸易的发展带来了阻碍。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状, 煤炭企业要运用先进的物流理念, 对现有的物流贸易体系进行创新改造, 建立完善的贸易链条, 使贸易管理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我国煤炭交易中的物流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较为依赖传统的物流体系, 对于新时期的煤炭交易不能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影响了煤炭交易的顺利进行。

(三) 煤炭销售物流管理理论滞后性。现阶段我国主要的物流管理理论都集中于专业物流企业, 煤炭企业真正能够掌握到的物流理论少之又少, 这就导致了煤炭企业在物流管理理论方面的滞后性。对于煤炭企业来说, 要想保住煤炭交易有效进行, 就要对物流管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些物流理论是必须掌握的。一旦缺乏必要的物流理论, 会对煤炭交易带来直接影响, 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四) 煤炭交易的物流管理规划不全面。我国煤炭企业针对煤炭交易制定的物流管理计划不够完善, 缺乏科学依据, 一味依靠传统物流经验是无法保证现今煤炭交易的正常进行的。此外, 传统的物流管理计划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煤炭交易中的物流管理改进措施

(一) 加强煤炭交易的物流管理理论学习

煤炭企业应该认识到物流管理理论对于实际煤炭交易的重要性, 与当地政府部门以及教育机构增加交流机会, 促进企业自身对于物流管理理论的深化理解和应用。如果能够掌握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 对于现代煤炭贸易有着极为明显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企业提高贸易水平的保证, 也是促进我国物流全方面发展的需要。企业在吸收先进的物流管理理论的同时, 要结合煤炭贸易的特点进行灵活处理, 力争可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带有煤炭贸易特色的物流管理理论体系, 进而推动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 企业要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有效改造, 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机制, 再对物流管理理念加以运用, 必将会带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 建立完整的物流链条

要想建立完整的物流销售链条, 煤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 加强自身管理机制的建设, 力争将自身物流管理体系改造的更加科学系统。此外, 还要注重对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 适当引进外界优秀资源, 提升自身物流团队实力。煤炭企业要发挥物流管理团体的积极作用, 让物流人才的培养展现其优越性。一套完整的物流链可以促进煤炭交易的稳定进行, 并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还能够激励企业不断改革创新, 提高企业竞争力。

如果能够将煤炭交易中的物流管理中植入物流链管理的思想, 会在整体上保证煤炭贸易的顺利开展, 并且其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物流链的管理思想力争在整体上管理物流过程, 对其组织形式以及细节有着宏观把握。对于整个物流过程的规范整合有利于节约企业的销售成本, 提高企业贸易效率。要想建立完整的物流链体系, 需要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物流理论, 并且能够了解煤炭贸易最新的市场动向, 为企业煤炭贸易做好理论准备。相关的物流管理人员要大胆创新, 改造现有的运行模式, 争取实现从粗放式到经济化模式的转变, 为煤炭企业的交易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煤炭贸易的顺利进行。

(三) 加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煤炭企业如果能够做好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分析和处理过程, 将会有效提高物流管理效率。煤炭企业要利用相关资源建立信息交流平台, 与互联网物流交易系统建立密切联系, 方便企业了解外界的物流信息以及市场动向。企业应该努力建设物流网站, 为资源共享以及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空间。客户可以根据网上订单完成交易, 对煤炭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使煤炭交易更加精确便捷。

(四) 对于煤炭交易的分析力争更加科学准确

对于煤炭交易来说, 采购分析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企业要对采购物资的成本以及交易细节作出精细处理。在采购分析时, 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 参考一定时期内的交易总量以及变化幅度, 综合分析后再去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其次, 煤炭企业要对供应商有充分了解, 查询其历史交易记录, 以便于制定合理的交易计划。

(五) 大力发展企业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一些企业意识到借助外界资源的重要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煤炭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将煤炭的重要性在贸易中充分体现, 并且要加强企业自身实力的培养和品牌的推广, 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合理改造, 突出自身的核心业务, 做到有的放矢。企业如果能发展出特色品牌, 对于煤炭贸易的物流管理也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三、结束语

眼下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煤炭企业要想在新时代的经济形势下占据一席之地, 就要意识到物流管理在煤炭贸易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学习物流管理理论并加以运用, 使煤炭贸易的进展更加顺畅, 也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宇博.煤炭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探析[J].中国矿业, 2004, 13 (11) :82-84.

[2]张爱敏.煤炭物流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现代商业, 2012, (3) :19-19.

煤炭贸易管理系统 篇2

签订时间:

甲方(买方):

乙方(卖方):

甲乙双方在自愿合作,互利双赢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就煤炭销售事宜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限:自20XX年 月 日起至20XX年 月 日止。

第二条 煤炭品种及合同数量:

1、 煤炭品种:

2、合同数量: 吨

第三条 装载船舶名称及航次:

1、装载船舶名称:

2、航次:

第四条 质量标准(收到基)

低位发热量(Qnet,ar) ≥ 大卡/千克

全 水 分(Mt) ≤ %

挥 发 分(Var) - %

全 硫 分(St,ar) ≤ %

灰 分(Aar) ≤ %

第五条 煤炭交货地点及交割方式

1、交割场地:

选项:⑴秦皇岛港;

⑵京唐港;

⑶曹妃甸港;

⑷国投京唐港

2、交割方式:

选项:⑴离岸平仓交割;

⑵场地交割(港杂费由 支付,堆存费由 支付)。

第六条 数量确认及质量检验

1、数量确认:甲乙双方在 经水尺公估后出具的港航交接清单签数作为双方数量结算的依据。

选项:⑴装船港;

⑵卸船港

2、质量确认:甲乙双方在装船港委托 在装船时对所装运的煤炭进行采、制样和化验,该检验结果作为认定煤炭交接的质量依据,并且以质量交接化验单作为按质计价结算的依据。

选项:秦皇岛港【⑴通标标准技术有限公司(SGS)秦皇岛分公司、⑵秦皇岛市煤炭检验中心、⑶华正煤检行、⑷秦皇岛市商检、⑸华夏力鸿、⑹天正、⑺其他: 】

3、船采质量检验费用由 承担。

选项:⑴甲方;

⑵乙方;

⑶货权人

第七条 煤炭价格及质量奖罚

1、含税 价 元/吨。

选项:⑴离岸平仓;

⑵场地

2、甲乙双方约定的质量奖罚:

⑴以低位发热量(Qnet,ar) 大卡/千克为基准,>

大卡/千克,每升1大卡/千克加价 元/吨;

大卡/千克,每降1大卡/千克减价 元/吨。

⑵以全硫分(St,ar) %为基准,每增加 %扣 元/吨。

第九条 乙方应根据甲方船舶抵港的通知按船期备妥货源,并在甲方船舶抵港前办好煤炭装船的`一切手续。

若船舶到达装船港 天后,乙方仍未备齐货源,甲方有权提出撤船,并且由乙方负责赔偿船务公司的船舶滞期费。

第八条 结算方式:

甲乙双方经协商,同意在乙方为甲方 ,甲方向乙方指定的结算账户支付全部货款的 %( 万元)。

选项:1、⑴①所租船舶办理装船手续前;

②所租船舶办理装船手续后

⑵①办理完煤炭物权变更前;

②办理完煤炭物权变更后

2、具体百分比,一般为70%-80%。

第九条 煤炭交割完毕后,乙方以双方确认验收的数量、质量数据为依据开具全额增值税发票,甲乙双方根据实际结算货款多退少补。

乙方应在 个工作日内开具全额增值税发票,并将增值税发票交送或邮寄给甲方。

第十条 履约责任:甲乙双方均有责任按照本合同约定的交割数量和质量分别完成煤炭交割及货款结算。

第十一条 争议解决:甲乙双方对执行合同的一切争议,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协商解决。

若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可向合同签订所在地有管辖权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二条 其他

1、甲乙双方应当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互相合作,根据交易市场的交易规则进行货物交割及交易资金结算,并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2、任何对本合同其他条款的修改,需经甲乙双方同意并签订补充协议。

3、本合同经甲乙双方加盖合同章后生效。

传真盖章后,传真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下转签字页)

(此页为签字页,无正文)

甲方: 乙方:

盖章: 盖章:

开户行: 开户行:

煤炭贸易管理系统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高效;营销策略

从大体上来看,煤炭贸易在整个贸易中所占比重较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煤炭贸易企业应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及时调整供销关系,以市场为导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要做好煤炭市场的开发和拓展,以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取得大量的市场占有额。在增强品牌和质量观念后,制定出科学高效的营销策略,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首先,营销策略的制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其次必须适配国家的宏观控制。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制定高效、科学的营销策略对提升煤炭贸易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实现我国煤炭产业的生态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营销策略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煤炭这一产品的特殊性,由于煤炭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煤炭贸易企业在对煤炭进行贸易的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要求去做,要最大程度减小采煤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做到从根源上节约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在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推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进步。

一、目前经济环境下煤炭贸易企业营销策略的分析

1.目前的经济形势及煤炭现状

今年年初以来,国内煤炭市场陷入了多事之秋。受国内经济加速放缓、风险上扬等问题,面临增速下行、通胀上行与经济转型等短期与长期问题叠加的多重压力,对煤炭的需求也因经济增速放缓而降低。此外,产品滞销,开工率下降,继而减少煤炭消费。这磁在外煤与内需不足的双重夹击下,惨淡的销售形势,导致煤炭贸易商面临生存危机。业内甚至有人惊呼“煤炭的黄金十年,将一去不复返!以前煤炭是“皇帝女不愁嫁”,而现在看国内各大港口煤炭的存储量便知形势严峻。

今年下半年煤炭逐渐趋暖,但由于采购价格的不断攀升,而煤炭的主要用户电力、钢铁、铝业、纸业等并没有随采购价格攀升而按相同比例调整供货商的进货价格,有些反而有小幅下滑,这造成了贸易商经营压力大,利润空间越来越小,有的属于亏损经营,煤炭贸易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在下滑。随着煤炭市场的动荡,经营煤炭也越来越艰难了。所以煤炭贸易商如何在“夹逢”中生存?除了提供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占领份额,做好成本控制(成本包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运输成本),还要另辟蹊径,制定适合企业本身的营销策略,提高经济效益。

2.煤炭贸易企业营销策略正确发展方向

(1)基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形式,煤炭贸易企业应当认清现状,转变观念,将可持续发展营销策略提上议程;把以市场为导向产品生产策略落到实处。在经营观念上,需要增强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企业信誉立足市场。此外,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职工的营销技巧培训工作,为职工树立营销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使其能高效科学的开展营销工作。同时,企业设立专门的营销组织,负责对员工营销技能培训和高质量产品生产的监管。通过高效科学的营销策略制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协调企业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经济发展。

(2)实施跨集团方案开展区域销售。所谓跨集团营销是指在区域政府的统一管辖下,各煤炭贸易企业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在整个区域内战略性、统一性、公共性的合作下一起进步,从而提升区域内企业群的综合竞争力。区域营销观念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催生的新观念,是以跨集团的方式完成对其产品的整合宣传,使营销活动能够贯穿活动的始终。它突破了传统煤炭营销中单一的资源供求关系,转而以跨集团的方式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实现强强联手,实现多元化合作。这样的合作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更雄厚的资金储备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时,通过煤电产业的强强联合,形成完整的煤电体系,从而大大节约的产出成本。跨集团的合作方式在提升煤炭贸易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3)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营销策略的制定一定要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紧抓产品质量,高树品牌,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市场的调研,提高员工的素质,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改进,使营销工作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使煤炭贸易企业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

二、制定符合当前经济形势的营销策略

1.制定科学高效的企业营销策略

(1)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在符合煤炭贸易企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制定长远、有效的发展策略。增强品牌意识和市场观念,在产品生产上应当加大对高科技的运用的力度,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以质量求生存。

(2)调整煤炭销售策略。根据煤炭属于稀缺不可再生资源的特点以及需求随季节变化的特性,适时的调整销售策略。对市场需求动向要有灵敏的嗅觉,牢牢的抓住市场机遇,根据国际市场能源需求,适时的调整煤炭存储量,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煤炭销售策略。

(3)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煤炭贸易企业应逐渐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过渡,慢慢转变传统的以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做到从根本上节约煤炭资源,响应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使企业在国家宏观政策的监管下规模化运作。与此同时,从整体上提高煤炭产品营销的战略高度,以科学的产品营销策略,绿色环保的高质量产品,优质的售后服务,使煤炭贸易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2.建立完善的营销组织

(1)制定高效的营销策略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营销组织。营销组织中配备的营销队伍要能达到岗位的需求。在这个营销组织中,分工必须明确,总部和下级的权责必须划分清楚,从而保证营销策略高效的执行。此外,对推销人员大额的筛选和培训必须严格。筛选的标准是推销人员要能够很快与需求方建立各个方面的联系,并能较好的保持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对其业绩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推销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竞争策略、企业的主要产品及生产过程、消费者心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

(2)将高素质的营销队伍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营销队伍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大力向外宣传企业在生态保护中的功绩,树立企业良好地环境卫士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渲染企业为社会带来的环境效益,使大众认识到企业的社会价值所在,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3)推行全员营销理念。若想让营销策略得以顺利地执行,必须建立与企业营销战略一体化的人力资源体系,以全员营销观念的推行带动营销策略执行工作的全员参与,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进度。

3.煤炭贸易企业的营销策略

(1)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做强产品。煤炭贸易企业能够跳出过去传统的一买一卖的煤炭贸易模式,将当下非常成熟的煤炭业务为中心渐渐向上下游产业链进行延伸。煤炭贸易企业能够借助自身的资金优势,对煤炭生产企业进行具有实质性的控制,根据相关需求指标进行生产,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成本,还能够有效保证煤炭生产企业的煤炭质量,通过这个方式能够打通上游产业链。煤炭贸易企业还能够向下游产业链延伸,通过长期经营煤炭产品,对煤炭生产企业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样能够经营煤炭的相关附属产品,由于煤炭产能的长时间过剩,价格受到上下游打压,独立的煤炭产品处于逐渐亏损的状态,因此,经营煤炭的附属产品能够为煤炭贸易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与此同时,煤炭贸易企业还能够发展物流运输业务,通过港口仓库以及自建物流运输来降低成本,这也是煤炭贸易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2)易货贸易,做大企业规模。从产业整合角度来看,煤炭贸易企业的发展轨迹首先就是将煤炭贸易做到专业化,积累一定的资金成本,获取一定的资金、人才以及操作实业的经验以后,就会面临很多不同的选择,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煤炭贸易企业来说,积累原始资金相对比较困难,因为煤炭作为一个中间产品并且与上下游之间的交易非常密切,由此能够产生易货贸易,这是煤炭贸易企业业内的主要模式与做法。以某煤炭贸易企业为例,他们从国外进口优质的煤炭,将这些煤炭卖给国内的煤炭生产企业,用进口煤炭与自产煤炭配成符合下游用煤企业所需要的产品指标,或者从国内煤炭生产企业那里购得其它品种煤炭(如焦炭),然后将这些煤炭进行出口,这样做使煤炭贸易企业在进行煤炭购买时出现的资金压力,能够为其进行资金运作创造相应的时间,如果煤炭贸易企业的规模逐渐做大,那么煤炭生产企业就能够成为煤炭贸易企业的加工车间。

(3)资本运作以及利用期货市场。目前单纯的进行煤炭贸易所获得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在煤炭行业内有很多具有很强经济实力的煤炭贸易企业已经开始接触资本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成立担保公司、参股金融机构等,而在众多方式中股权投资是相对比较高端的方式。随着煤炭期货的上市,煤炭产品所具备的金融属性越来越突显,整个煤炭贸易企业的游戏规则已经发生着巨大变化。因此,煤炭贸易企业被迫打破传统的操作的手段,参与到金融资本运作里面去,其主要的表现为操作煤炭期货。煤炭期货的上市对于整个煤炭贸易企业来说,煤炭贸易企业能够利用到煤炭期货的金融属性,例如将仓单质押进行融资等,依靠煤炭市场的众多群体、客户进行煤炭现货的交易、仓储、监管以及物流,以此来做大煤炭贸易。煤炭贸易企业能够根据煤炭行业的特点,成立相关的担保公司以及信托基金等多种金融手段将煤炭贸易做大做强。

三、总结

就国内贸易企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煤炭能源的重要地位短期内不可改变,煤炭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发展。因而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协调好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确保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是企业未来发展策略中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整合政策不断深入,煤炭产业规模化生产、洁净循环、跨集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已逐渐清晰起来。未来,煤炭贸易企业生产链条化、兼并重组区域化、产品绿色环保化、生产技术高效化成为煤炭贸易企业适应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唐家琳:浅谈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J].煤炭经济研究,2008,(8):53-54.

[2]孙 科:浅析煤炭企业营销策略[J].现代商业,2010,(23):103-104.

[3]张 洁:天然橡胶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以青岛智联贸易有限公司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8.

煤炭贸易管理系统 篇4

世界煤炭贸易格局

世界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地球煤炭资源储量非常丰富, 煤炭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化石能源。目前, 地球煤炭储量估计为1.083万亿吨, 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计算, 可供开采200多年。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7》, 2006年年底探明的煤炭可开采储量全球总计9090.64亿吨, 可开采年限为147年。总体上看, 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 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占世界煤炭储量的70%以上。其中, 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 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世界煤炭可开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 (25%) 、俄罗斯 (23%) 和中国 (12%) 。根据2006年全球煤炭探明储量, 美国以2446亿吨储量居首, 俄罗斯以1570亿吨储量排第二位, 中国和印度分别为1145和924亿吨储量排第三位和第四位。

国际煤炭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1.全球煤炭贸易的基本格局

随着经济的发展, 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煤炭贸易日趋频繁, 贸易量不断增大。据国际能源署 (IEA) 统计, 2008年, 全球硬煤贸易量为9.38亿吨, 较2007年的9.26亿吨增长了1.3%。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及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衡, 煤炭贸易就变得越发活跃起来。但长距离运输成本较高, 加上部分国家的运输设施陈旧, 运输能力不足, 所以各国煤炭生产一般用于自身需求, 全球煤炭贸易量相对于消费量来讲并不大。加上运输成本较高, 国际煤炭贸易一般发生在邻近的国家之间。因此, 要考察国际煤炭贸易形势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 对亚太地区的煤炭贸易情况进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2.亚太地区煤炭贸易的基本形势

亚太地区是世界煤炭贸易最活跃的地区, 2006年亚太地区的煤炭出口量和进口量分别是5.11和4.45亿吨, 分别占全球煤炭出口量和进口量的61.5%和53.5%, 2007年及2008年亚太地区的硬煤贸易量分别是4.66亿吨和4.84亿吨, 分别占全球硬煤贸易量的50.3%和51.6%。

澳大利亚最近多年是全球出口第一大国, 其出口量占亚太地区出口量的50%左右, 占全球煤炭出口量的30%左右。澳大利亚的煤炭出口市场比较稳定, 其出口的80%是亚洲 (中国、印尼出口的80%以上也是在亚洲内部) 。从2007年的数据来看, 全球煤炭贸易量为9.23亿吨, 其中冶金煤占24.59%, 动力煤占75.41%。2003年之前, 中国一度是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国, 近年来随着中国内需的增加, 中国由煤炭出口国转变为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国家, 并于2009年转为逆差。由于中国煤炭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量约占国际贸易量的1.0%, 因此中国煤炭进出口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国际煤炭市场贸易格局。

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因为资源短缺, 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和地区。中国近年来由于进行煤炭资源整合造成有效生产能力不足, 无法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进口不断增加。2009年改变了传统的煤炭纯出口国的地位, 首次成为煤炭纯进口国, 而且煤炭进口量非常大, 全年进口达到1亿吨以上。

3.国际煤炭贸易的发展趋势

从最近几年国际市场上煤炭贸易量和价格的动荡起伏来看, 国际煤炭贸易市场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第一, 有些国家的出口比重将会下降, 而进口比重将会增加。因为各国都已经充分认识到煤炭是支撑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的主要能源, 所以各国产煤量将会更加侧重于国内需求。目前, 中国、越南和印尼等国家为了保障本国的能源需求, 都已经或即将采取措施限制煤炭出口。第二, 世界煤炭工业已经开始实施战略性重组, 生产趋向集中化、大型化。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南非等国的煤炭企业逐渐重组为几家大型煤炭销售跨国公司, 控制世界80%的煤炭出口量。第三, 煤炭价格将会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下起伏不定, 但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近年来, 随着人们加深对煤炭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有些国家已经将煤炭作为战略物资储备起来, 加上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能源的旺盛需求, 煤炭价格的上涨将是大势所趋。第四, 亚太地区的煤炭贸易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强劲增长在世界煤炭贸易市场所占的比重将会继续提高。亚太地区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和印度, 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迅速, 对煤炭的强劲需求带动了这个地区的煤炭贸易。第五, 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煤炭贸易形势, 各国已经加快了海外投资煤炭资源的步伐。近年来, 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煤炭公司投入巨资参与澳大利亚、印尼等的煤炭资源开发。中国、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为能够参与蒙古国的煤炭项目也展开了激烈角逐。

中国煤炭市场分析

中国煤炭资源分布情况

中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 以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储量最为丰富。山西省是煤炭资源储量最多的省份, 占全国总储量的30%。

虽然中国煤炭资源丰富, 但仍暴露出了以下缺陷:首先, 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中国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2.5%。其次, 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 西多东少, 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再者, 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最后, 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 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 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中国煤炭在国际贸易中的现状

近几年来, 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都呈增长态势。同时, 煤炭的生产和洁净煤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凸显了煤炭在能源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而且随着煤炭生产的国际化和海运成本的下降, 也加速了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在这几年也发生着显著的变化。90年代初到2000年, 中国煤炭贸易基本都以出口为主, 煤炭进口量仅为出口量的4%左右。从2002年开始, 中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 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5年进口量增至出口量的36%, 2007年进口5102万吨, 出口5317万吨, 进出口基本持平, 2008年进口量达到4078万吨, 而出口量则为4543万吨。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 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 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 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进入2010年, 国内经济持续强劲复苏, 煤炭需求大幅度增长, 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延续了2009年下半年的趋势。

我国煤炭市场面临的新形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受全球经济放缓的影响, 国内外煤炭需求迅速减少。但是受拉动内需的影响, 2009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逐渐走向复苏, 国内煤炭市场呈逐步回暖的趋势。但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消失, 国际煤炭进出口贸易主要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带动;钢厂炼焦用煤瓶颈效应及供求矛盾更加突出;中国煤矿兼并重组使煤炭有效产能不足, 短期内将会导致国际煤价快速拉升;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煤炭探明储量日趋萎缩。据世界煤炭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 中国煤炭总储量为1100亿吨左右, 按每年30亿吨的消费水平来看还可维持37年。所以,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 煤炭等能源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依靠进口的趋势将难以改变。

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

近几年国际煤炭贸易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煤炭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对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影响。由于目前世界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尚未进入真正的复苏, 所以全球煤炭需求不会迅速增加。而我国在刺激内需的带动下, 煤炭需求旺盛, 因此, 中国市场必将成为各煤炭出口国关注的目标。国内煤炭生产企业也将直接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强力竞争。出口萎缩、进口激增的形势必将对国内市场造成影响和冲击;其次是对国内煤炭价格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回升, 原油和煤炭等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 国际能源价格将会稳步攀升, 再加上国内煤炭行业政策的调整, 煤炭资源供应偏紧的形势更加严峻, 预计未来几年煤炭价格仍会继续走高。

中蒙煤炭贸易现状及态势分析 篇5

一、中蒙煤炭贸易现状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15号)精神,积极扩大能源原材料进口是促进我国贸易平衡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煤炭进口三大主要入境区域,煤炭进口所占比重逐年增加,2012年全区进口煤炭2156.6万吨,同比增长17.2%;贸易值17.9亿美元,占全区同期进出口总值15.5%,占自治区与蒙古国贸易额的47.2%,是双方第一大贸易商品。甘其毛都和策克口岸是我区煤炭进口的两条主要通道,煤炭进口分别占全区煤炭进口量的49%,两大口岸具有煤炭进口经营资质的企业共65家,运营车辆7000多台。2013年1-6月份,甘其毛都、策克口岸累计进口蒙古原煤、洗精煤及其制品679.07万吨,较2012年同期下降了31.38%。目前两大口岸有进口业务实绩的企业仅为10家左右,大多数企业由于无利润空间已停止煤炭运营。中蒙煤炭贸易的发展,符合国家能源战略要求,对振兴自治区经济乃至环渤海区域经济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煤炭市场总体需求减弱,中蒙煤炭贸易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由过去存在的贸易基础不牢固、贸易行为不规范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并放大,蒙古国煤炭正在丧失在中国市场的价格竞争优势,由此带来的口岸建设、企业生存和社会稳定问题已经局部影响了自治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中蒙煤炭贸易态势分析

(一)进口煤炭与国产煤炭的竞争态势

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之后,由于进口价格低廉,煤炭的进口量逐年大幅攀升,2011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煤炭进口国,2012年中国煤炭进口达到2.9亿吨,相比2011年增幅29.8%,占当年中国煤炭总产量的7.9%。进口煤炭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价格,比如,2013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动力煤与国内基本同质的煤炭价格相比大约便宜40元,主焦煤价格比山西产主焦煤价格每吨低50元左右。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能源需求具有刚性增长特征。但国内煤炭资源有限,人均占有率低,进口煤能够有效补充国内煤炭供给,缓解部分时段、部分区域出现的阶段性供需失衡状况,有利于资源和环境保护。同时,大量质优价廉的进口煤炭对国内煤企的冲击,有利于煤炭行业调整结构,完成兼并重组,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煤炭市场化建设。为此,国家相继出台鼓励进口、抑制出口关税政策,2005年初,我国将炼焦煤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下调为零,动力煤和无烟煤进口仍然分别征收6% 和3% 的进口关税;2008年,我国所有煤炭进口关税暂定税率下调为零; 2013年1月1日,褐煤的进口关税又被取消。同时,2006年9月,我国取消了煤炭出口退税;从2008年8月20日开始,我国对所有煤种开征10% 的出口暂定关税。

(二)蒙古国煤炭与其他国家煤炭的比较态势

蒙古是全球煤炭资源最集中、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被称为“煤矿业的沙特阿拉伯”。据蒙古国能源局统计,蒙古的煤炭总储量约为1623亿吨(包括推断储量)。其中,靠近中国的南戈壁地区储量为530亿吨,而世界最大的焦煤开采矿塔本陶勒盖煤矿就位于南戈壁省,距离中蒙边境线甘其毛都口岸约255公里。我国每年从蒙古国进口的煤炭85% 以上是焦煤,从煤质指标分析来看,蒙古国焦煤属有缺陷的1/3,在煤质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有一定劣势。蒙煤的优势在于低灰、低硫,在洗煤和焦化企业的配煤中能够起到降灰降硫的作用,掺配后产生间接经济效益。从价格因素看, 2011年,我国自澳洲进口焦煤的均价为221.4美元 / 吨,而自蒙古进口焦煤的均价仅为91美元 / 吨。虽然从蒙古进口的是原煤,但折算成精煤价格也要远远低于澳洲,价格优势让蒙古煤炭倍受青睐。2011年我国进口蒙古焦煤2004万吨,同比2010年上升33.2%;进口澳大利亚焦煤为1032万吨,同比下降41%,蒙古取代澳大利亚成为我国最大的焦煤进口国。2013年国际煤炭市场价格持续下挫,蒙古国煤炭价格相对坚挺,竞争优势被削弱, 2013年上半年蒙古煤炭丧失中国第一进口国地位,市场份额由2011年的45% 迅速下降到2012年的11.7%,2013年6月份更是下降到3.4%。

(三)蒙古国进口煤炭对内蒙古煤炭市场的影响态势

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煤层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全区累计探明的保有储量2317.1亿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22%。内蒙古煤炭储量丰富,煤炭资源以低变质烟煤和褐煤为主,低变质烟煤占53%,褐煤占45%,炼焦煤仅占2%,属稀缺煤种; 并且随着前十年个体、私人小煤矿的乱采滥挖、“吃肥丢瘦、采厚弃薄”,优质炼焦煤资源已经出现枯竭迹象。2012年,内蒙古煤炭产量10.7亿吨,蒙古国进口煤炭总量占我区煤炭产量的2%,其中焦煤约占当年煤炭进口总量的85%- 90%。从总量看,蒙古国煤炭进口对我区煤炭生产冲击不大,从煤种看属我区稀缺煤种。而且受市场因素作用,即使不从蒙古国进煤,其他国家进口煤炭也会进入我区市场,2013年上半年,由于蒙古国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内蒙古从加拿大进口煤炭37.8万吨,自澳大利亚进口24.5万吨,占煤炭进口总量的7.76%。

(四)煤炭贸易在中蒙关系中的地位态势

尽管蒙古国政府极力实施多元化出口,但由于天然的地缘关系,无论是针对中国市场还是借道中国出口日、韩、印度,经中国出海口下水是最经济便捷的通道。以蒙古国最为著名的旺陶勒盖煤矿为例,针对几条可能的出海通道计算得出以下几个结论:4条蒙西通道运距在1600公里左右,运费200元左右, 到港口价格为60-65美元 / 吨,是最经济的通道;3条蒙东通道运距在2500公里左右,运费在300元左右,到港口价格77-79美元之间;4条俄罗斯通道运距在400-4800公里左右,运费530-580元之间,到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的价格为111-118美元左右, 高于蒙西通道近1倍,几乎无法操作实施。近年来,中蒙经贸往来频繁,贸易额日益增长,中国已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投资国。2012年,蒙古国对中国出口40.6亿美元,占其总出口额的92.6%,其中,煤炭出口占蒙古国出口总额的44%。2013年前7个月,蒙古国对中国的原煤出口总额从2012年同期的11亿美元下滑到5.82亿美元,降幅近50%,出口量也较同期降低20% 以上,从2012年的1000万吨减少到2013年的800万吨。受此影响,蒙古国2013年第一季度的GDP年化增长率是7.2%,比2012年同期下降56.9%。

(五)蒙古国进口煤炭在内蒙古口岸落地加工态势

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分析 篇6

中国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山西、内蒙古、贵州、安徽和陕西5省、区煤炭储量分别合计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75%。而中国人均煤炭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2.5%, 但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消费为主。历年统计数据显示, 从1998年到2008年, 十年间中国经济飞跃发展, 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总量基本在69%左右。以2008年为例, 2008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8.7%, 石油占18.7%, 天然气占3.8%, 水电、核电和风电占8.9%, 生产总量所占比重则分别为76.7%, 10.4%, 3.9%和9.0%。从能源消费需求看, 煤炭需求量大, 而且需求稳定。

二、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

近几年, 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呈增长态势。同时, 煤炭生产和洁净煤技术的进步和成熟增强了煤炭在能源市场上的比较优势, 导致发电用煤需求急剧增长, 而且煤炭生产的国际化和海运成本的下降, 也加速了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

近二十年里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变化。90年代初到2000年, 中国煤炭贸易以出口为主, 煤炭进口量仅为出口量的4%左右。从2002年开始, 中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 年进口量超过1000万吨。2005年煤炭进口量增长至出口量的36%, 2007年煤炭进出口量已经接近持平。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 2009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 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 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 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

2008年中国煤炭进出口的主要特点是:

一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

2008年中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煤2, 796万吨, 占当年中国煤进口总量的69.2%;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煤4, 506万吨, 占当年中国煤出口总量的99.2%。

二中国煤炭进口来源主要来自于越南、印尼和澳大利亚。

目前澳大利亚已是中国最大的煤炭进口来源地。2009年从澳大利亚进口了4, 390万吨煤炭。2008年东盟是中国煤炭主要进口来源地, 从东盟进口煤2, 860万吨, 占当年中国煤进口总量的70.8%。2008年煤炭出口主要出口至韩国、日本和台湾省等周边市场。

三占据进口主导地位的是私营企业, 出口几乎全部来自国有企业。2008年, 中国私营企业进口煤2, 387万吨, 占当年中国煤进口总量的59.1%;国有企业进口1, 082万吨。同期, 国有企业出口煤4, 490万吨, 占当年中国煤出口总量的99.1%。

四无烟煤为主要进口品种, 出口则以烟煤为主。2008年, 中国进口无烟煤1939万吨, 下降31.8%, 占当年中国煤进口总量的48%。同期, 中国出口烟煤3921万吨, 下降18.1%, 占当年中国煤出口总量的86.3%。此外, 炼焦煤出口345.6万吨, 增长35.9%。

广东省是进口煤炭最多的省份之一。广东是煤炭消费大省, 自从2005年兴宁“8 7”矿难后, 广东已全面退出煤矿生产, 煤炭资源需要由省外调入或进口。2009尽管年广东进出口总值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但煤炭等主要能源进口却大幅增加。数据显示, 2009年广东进口煤炭飙升至3, 219.03万吨, 比上年增长1.8倍。2009年经广东口岸自东盟进口煤2, 024万吨, 增长67%, 占同期经广东口岸煤进口总量的67.6%, 同期, 自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煤进口量分别增长5倍和19.9倍, 分别占同期进口量的24.6%和7.2%。

三、煤炭贸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煤炭贸易经历不同的阶段。中国长期保持煤炭净出口国地位, 而且煤炭出口总量占能源出口总量的比重很大, 2001年这个比重曾高达80.9%, 2003年中国一度是全球第二大煤炭出口国。煤炭出口对增加国民收入, 带动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近年中国煤炭进口量大增, 2009年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中国对外能源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其主要原因有:

一中国煤炭价格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上扬, 同时国际煤炭价格及航运费大幅下跌, 这些都造成购买国际煤炭的成本低于从国内购买, 尤其南方沿海电厂购买国际煤炭的成本低于从国内购买;

二自2006年11月1日起我国下调大部分煤的进口税率, 2007年6月1日起还取消了煤炭的进口关税, 煤炭进口成本降低, 进一步刺激了国内企业使用进口煤的积极性。

三是山西的煤炭供应严重不足, 而国内其他地区的煤炭产量又不足以弥补这一缺口。

四是中国发电企业的用煤量占市场供应总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国内工业的强劲复苏, 发电厂的开工率不断提高, 拉动煤炭需求量增长。

煤炭业与铁矿石业不同之处在于,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 进口贸易的增长主要不是因为中国国内煤炭供给不足, 而是国际煤炭相对较低的煤价吸引了国内的用煤企业。国际煤炭的交易量2008年仅为8亿吨左右, 而2008年中国煤炭产量已超过27亿吨。2009年煤炭海运贸易市场较为宽松, 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经济体能源需求下滑的幅度严重, 国际煤价下跌, 相对较低的煤价吸引了部分中国企业。中国从澳大利亚、印尼等国进口的煤炭占中国进口煤炭总量的接近70%, 总进口量不足国内产量的2%, 总体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随着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完毕, 产能释放, 且铁路运线的调整完善, 国内煤炭产量将比前两年有所增长。近年内中国GDP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预计中国煤炭净进口量也将增加, 煤炭净进口的状况不会改变, 只是净进口的煤炭数量将有所波动, 进口增速放缓, 作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在国际煤炭价格的话语权不会改变。

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

煤炭贸易企业的营销策略探讨 篇7

一、煤炭贸易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 煤炭贸易企业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

目标市场选择策略与煤炭贸易企业的服务息息相关。现代的消费观念中, 服务质量已经被纳入到了商品因素当中, 成为了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筹码。那么煤炭贸易企业在目标市场的选择上, 就要将服务因素纳入其中, 根据其影响力的不同对煤炭贸易市场进行划分。当目标市场确定之后, 制定产品的营销方案以促进产品销售业务的有效展开。煤炭贸易企业在实施目标市场选择策略的过程中, 要对于内部管理机构进行调整, 在不同的市场区域成立市场部, 划定服务对象, 并根据该区域市场环境制定营销策略。

(二) 煤炭贸易企业的营销品牌策略

知识经济时代, 煤炭贸易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除了提高营销服务质量之外, 还要提高社会信誉度。打响营销品牌战略, 一改传统市场营销中的推销手段, 依赖于社会舆论扩宽煤炭产品营销途径, 对于进行目标市场起到了拉动的作用。如果说, 优质的市场营销服务对于品牌策略的推行具有导入的作用, 那么诉诸到行动, 则是通过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建立起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以人际之间的融通, 将企业的品牌树立起来, 并在中国市场的支持下, 逐渐向国际市场转轨。对于煤炭贸易企业而言, 品牌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更是营销组合中的重要环节。在企业文化的感染下, 诸如知识营销、绿色营销、整合营销等等各种营销新思想被提出来。

(三) 煤炭贸易企业的价格策略

煤炭贸易企业的价格策略, 就是根据营销区域的产品需求和供给实际情况, 实施有效的定价手段。产品的价格优势在市场中是极具竞争力的, 而煤炭贸易企业对于产品价格进行调整的时候, 要注意所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为了避免不利因素的产生,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要建立起战略性价格思路, 并形成价格理念。具体而言, 煤炭贸易企业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价格策略, 就要具有针对性地定价,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区域, 都要根据消费水平以及产品需求量等等因素区别定价。

二、煤炭贸易企业实施营销策略现状

(一) 没有树立起营销观念

营销不仅仅是获得市场竞争力的手段, 更是一门艺术。市场营销质量直接关乎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地位。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 煤炭贸易企业的营销观念并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甚至于一些煤炭贸易企业依然为了买方市场的传统销售观念, 导致营销滞后性。另外, 营销不仅仅是营销部门本身的工作职责, 其已经渗入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当中, 企业全体人员都要建立起营销意识。基于营销意识淡薄, 导致企业内部无法建立起和谐的环境氛围。在企业缺乏内在凝聚力的条件下, 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将举步维艰。

(二) 忽视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对于市场运行动态有所了解。煤炭贸易企业要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主动权, 就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然而, 一些煤炭贸易企业基于传统思想, 对于市场调研没有足够的重视。虽然制定了营销策略, 也是基于主观意识的基础上, 但是经营管理决策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进入到具体实施中, 营销策略在忽视市场调研的条件下无法获得长足发展, 导致了企业人财物资源的浪费。

三、目前经济环境下煤炭贸易企业的营销策略

(一) 煤炭贸易企业的形象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消费者对于同等质量的产品, 会选择企业信誉良好的产品。那么, 煤炭贸易企业为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 就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实施形象营销手段, 就是煤炭企业从自身的品牌形象的角度出发, 基于对煤炭市场的调研, 分析煤炭市场并准确定位。为了使其所塑造的形象被公众所认知, 就要合理地利用传媒途径, 以广告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自身的优势, 加之不断地产品创新,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 从而提高了社会信任度。

(二) 煤炭贸易企业的绿色营销策略

煤炭贸易企业的绿色营销策略是建立在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基础上的。收集煤炭贸易其内部的绿色信息, 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关系, 形成绿色营销系统。其作用是对于纳入到系统内部的各项信息进行评估, 以作为制定战略产品和服务的参考。在煤炭产品销售渠道的选择上, 可以根据煤炭绿色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状况, 建立起市场销售渠道, 以自身的力量打造煤炭产品的绿色品牌。

综上所述, 煤炭企业作为国家基础能源单位, 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处于经济全球化环境当中, 煤炭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为了能够在积累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煤炭企业需要根据市场运行态势不断地调整营销策略, 以提高自身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从而形成煤炭产品运行的有力保障, 最终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苏海涛.浅议市场经济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营销策略[J].中国市场, 2012 (31) .

[2]赵亚芝, 吴仪, 郝春雁.煤炭物流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商业经济, 2013 (8) .

[3]王海军.煤炭商品营销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 2010 (5) .

[4]薛勇.煤炭企业营销策略问题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07 (1) .

淮北矿业集团煤炭物流贸易研究 篇8

1 做好煤炭物流贸易的意义

(1) 做好煤炭物流贸易, 是煤炭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的需要。

在国家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宏观政策指导下, 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呈现出集约化趋势。主要表现为, 产业规模越做越大, 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对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日益增强。就淮北矿业集团而言, 长期煤炭资源开发的单一性的产业结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以煤炭为基础, 延伸煤炭, 超越煤炭, 实现多元化发展已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国内大型煤炭生产企业, 如神华、开滦、兖矿、平煤以及山西焦煤集团等, 无不把物流贸易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如神华集团按照煤、电、路、港、航、油全面发展的思路, 已成为国内煤炭行业的“巨无霸”;再如开滦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物流贸易产业, 目前已占其经济总量的1/3, 对整个集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 做好煤炭物流贸易, 是淮矿集团加强市场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 淮北矿业集团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资源扩张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仅在陕西、内蒙古两地就成功控股了近60亿t优质煤炭资源, 并成立了西北能源公司进行大规模的煤炭开发。计划“十二五”末煤炭生产规模将达到6 000万t, 而目前只有3 200万t。通过煤炭商业贸易的方式,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占有率, 为将来产能的大规模提升准备好销售市场, 已是必然的选择。

(3) 做好煤炭物流贸易, 是煤炭销售运输工作的需要。

淮北矿业集团的煤炭商业贸易、淮北地区自产煤炭的销售以及将来集团公司陕西、内蒙古生产的煤炭大部分销往沿海、沿江地区, 都将对煤炭物流产生巨大的需求。做好煤炭物流业务, 对于缓解煤炭运输瓶颈、保障市场经营有着重要意义。

(4) 做好煤炭物流贸易, 有利于促进整个集团公司的煤炭营销工作。

淮北矿业集团以前的煤炭经营业务仅限于单项的煤炭销售, 而煤炭物流贸易则大有不同, 既有采购又有销售, 中间还要有物流环节的衔接, 经营方式上由“坐商”转为了“行商”, 更加全方位地贴紧市场。这就要求视野更广阔、信息更灵通、反应更快捷、计算更精准、运行更高效, 从而推进了整个集团公司煤炭经营水平的提高。

2 淮北矿业集团煤炭物流贸易的优势

(1) 国家政策支持。

2009年国务院制定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统筹协调、改革体制、完善政策、企业重组、优化布局、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 确保《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标的实现, 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地把煤炭物流列入重点领域物流的范畴。特别是安徽省政府的《安徽省现代物流发展规划》, 提出了依托两淮能源和重化工产业基础, 建成以能源和重化工产品为特色的物流中心, 把现代物流业整体列入了安徽省“861”项目投资计划, 作为重点领域予以扶持。这些都是对淮北矿业集团发展物流贸易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2) 拥有集团公司优质平台。

淮北矿业集团是我国煤炭系统著名企业, 也是安徽省支柱企业和皖北地区的区域龙头企业。企业不仅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 而且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依托集团公司这个优质平台开展物流贸易, 在资金、信息、技术、人员等方面都有可靠的保证。依托集团公司这个优质平台, 可以与其他大的企业集团进行强强联合, 更有利于物流贸易业务做大做强。

(3) 拥有煤炭市场优势。

淮北矿业集团作为老牌的煤炭生产企业, 地处华东腹地, 在我国沿海、沿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具有传统的煤炭市场, 和宝钢、马钢、南钢等钢铁企业以及许多电力、建材、化工等企业有着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销售网络。在此基础上开展煤炭商业贸易, 与集团公司自产煤炭的销售互保互补, 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扩大集团公司的市场占有量。

(4) 发展煤炭物流产业具有自身需求的优势。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的自然分布和能源消费的不平衡, 决定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长期存在, 因此煤炭物流具有广阔的前景。淮北矿业集团自产煤炭和贸易煤炭的储运物流, 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物流需求, 再加上将来陕西、内蒙古的煤炭大量转运, 将极大地促进集团公司煤炭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5) 发展煤炭物流产业符合国家煤炭战略储备政策。

国家煤炭战略储备给煤炭物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淮北矿业集团以此为契机, 大力发展数字化配煤基地建设, 一方面满足煤炭贸易物流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 融入国家煤炭储备体系, 可以大力发展煤炭的“大物流”。

3 淮北矿业集团煤炭物流贸易实践

淮北矿业集团从2009年开始对煤炭物流贸易业务进行了初步尝试, 2010年业务全面展开。1年多来, 在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1) 增加投入、充实人员, 建立煤炭物流贸易专业团队。

淮北矿业集团的煤炭物流贸易, 是由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大榭煤炭运销有限公司具体实施的。2010年初, 为满足物流贸易业务迅速发展的需要, 集团公司加大了资金投入, 大榭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2 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大榭按照实际需要, 增设了业务公司和管理部门, 重新调整业务分工, 并从集团公司内部抽调一批专业人员充实到物流贸易经营一线。目前公司下设5个业务分公司, 并拥有一批熟悉煤炭经营的专业人员。

(2) 拓展煤炭物流贸易渠道, 扩大物流贸易规模。

为扩大煤炭物流贸易, 矿业集团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煤炭资源:①与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特别是西北地区的矿业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把他们的资源优势和淮北矿业集团的市场优势进行优势互补, 以获取稳定可靠的资源供给。②与专业的国际煤炭贸易公司联合, 以获取进口煤炭资源。③与其他矿业集团的煤炭物流贸易企业合作, 进行资源互补和资源置换。④设立专门机构常驻北方煤炭港口, 采购北方七港的市场动力煤资源。⑤在山西等煤炭主产区设立办事处, 及时掌握产地信息, 做好精煤、焦炭的采购和发运工作。⑥积极整合地方煤炭资源, 把地方不同煤种、不同质量的煤炭, 按照市场需求, 配混成适销对路的产品。

(3) 在销售方面, 采取多种方式, 加大开拓市场力度。

①盯紧市场, 抢抓机遇, 做好资源对接;②充分利用销售主渠道的优势市场地位, 自产煤炭和贸易煤炭市场供给上互补互保, 促进贸易煤炭销售;③扩大经营品种, 由单一的煤炭产品扩大到焦炭、粗苯等煤化工产品及与矿石、钢材等煤炭关联行业的产品;④积极开发沿江、沿运河地区新的区域市场。

(4) 建立储配煤基地, 为煤炭贸易提供基础支撑。

为做好煤炭贸易储配运输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工作, 发展煤炭物流产业, 建立了储配煤基地。在淮北地区建立了2处煤炭储存、配混、发运基地, 通过基地的铁路专用线向下游钢铁、焦化企业发运精煤、焦炭等, 另在淮北百善地区设立一处煤炭加工基地, 把本地低质煤炭资源初步加工后送往配煤港口。在煤炭销售地区港口设有3个配煤销售基地, 徐州港基地面向沿运河城市经济圈, 常州港基地面向苏南经济圈, 扬州港基地面向扬州、南京地区及皖江经济带。通过以上实际和探索, 淮北矿业集团的煤炭物流贸易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 摸索岀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2010年, 煤炭物流贸易收入近75亿元, 实现利润4 000多万元, 成效十分显著。

4 淮北矿业集团煤炭物流贸易的远景规划

淮北矿业集团煤炭物流贸易经过近两年的发展,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 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认真规划, 确立了“2+1”的基本发展战略, 即“资源、市场+物流”战略。在加强资源供给和市场建设的同时, 大力发展煤炭物流产业, 做到商贸、物流同步发展。

(1) 加强煤炭产区储配煤基地的建设;在皖北地区的宿州、涡阳、临涣建立3个大型配煤站, 向沿淮河城市群辐射。在陕北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设立两处数字化配煤基地, 向北方港口发运煤炭。

(2) 在“三西” (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 煤炭资源输出端, 依托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黄骅港等北方主要煤炭中转港口, 建立北方产区港口数字化储配煤基地。

(3) 在销售区, 以徐州港、芜湖裕溪口港、南京浦口港等沿运河、长江港口以及连云港、宁波港等海港为依托, 建立销售区港口现代化数字化配煤基地, 为下游用户提供稳定、及时的煤炭配送和运输保障。

(4) 建立航运公司, 发展物流产业, 保障煤炭运输。先期通过租赁、联盟、合资等方式, 保障目前煤炭航运需要。随着业务量逐渐扩大, 逐步买船, 发展自身的航运业, 从而拥有自己的航运船队, 构建稳定的航运通道。

煤炭贸易管理系统 篇9

一、当前煤炭贸易面临的煤炭市场形势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一直以来,我国煤炭贸易是以国内市场为主,国际市场为辅。但至2013年,我国煤炭市场呈现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中途出现小幅回升,但在市场需求增幅回落、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影响范围扩大和煤炭企业税费负担与历史包袱较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煤炭贸易企业经济大幅下滑,交易疲软,库存积压较严重,整体销售价格持续下滑,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当前,煤炭市场仍然延续了2013年的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且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1、产量增速下滑。至 2013 年,全国煤炭产量已从前10 年年均增加 2 亿吨,首次降至 5000 万吨以下。

2、消费增幅回落。至 2013 年,全国煤炭消费增幅已由前 10 年年均增长 9%左右下降到 4%以下。

3、库存处于高位。至 2013 年底,煤炭企业存煤同比增加了 70 万吨;重点发电企业存煤同比增长 0.6%。

4、净进口继续增加。我国自2009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以来,煤炭进口量已经连续5年实现大幅或较大幅度增长,年增幅分别为225%、39.3%、20.4%、29.7%和10.9%。

5、价格大幅下滑。从全国来看,由于煤炭市场疲软,严重供过于求,煤炭生产地、中转地、消费地的煤炭交易价格下滑幅度均很大。2013年全国煤炭价格比2012年高点下降41.2点。

6、市场景气指数持续下降。由于市场疲软,煤炭需求量、产销量、铁路和港口转运量增速下滑,净进口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带来全社会库存和企业应收账款继续增加、煤炭价格指数和市场景气指数大幅下滑,出现了部分煤企停产或限产的情况。2013年全国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7.03%,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3.7%。

二、煤炭贸易企业面临的困难

1、煤炭需求增幅减速。从全国煤炭消耗量看,虽然整体上消费量在增加,但由于经济形势不乐观,煤炭需求增速放缓。特别是在我国,电力、钢铁、化工和建材四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煤炭贸易企业的生存离不开以上行业。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3.7%,较前10年年均9%的增长率,增幅有所减速。

(1)电力行业耗煤增幅减少。目前,由于新能源发展加速,火电投资连续下降,新增火电装机减少。虽然长期看,全社会用电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火电还有发展潜力。但火电受节能减排制约,投资占比已越来越少。2011年火电投资仅为2005年的46.4%,同比锐减26%;2012年同比下降13.23%,延续下降态势。2012年电煤需求同比增长2.5%,增幅回落8个百分点;2013年电煤新增需求持续下降。

(2)钢铁市场不景气,需求增幅回落。2012年钢铁行业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库存高企、资金短缺、销路不畅,停产、改行、歇业现象持续不断。尤其在当今房地产调控持续、基建规模难以持续维持的情况下,钢铁行业供需形势更难改观。冶金行业持续恶化的需求不足,进一步减少了煤炭消费量。2012年前11个月,钢铁行业耗煤同比增长4.8%,增幅回落了0.7%。

(3)建材化工需求疲软。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建材行业需求增速趋缓,水泥产需量增速回落,导致耗煤增幅缩小。国内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煤焦化行业技术逐渐成熟,但因低碳要求和环保压力加大,化工行业发展缓慢,煤炭需求回落。2012年,建材行业耗煤同比增长8.5%,增幅与2011年同比持平,化工行业耗煤同比增长11%,增幅回落1.8%。

2、市场竞争压力加剧。在市场化情况下,贸易类企业要想取得主动权,就必须拥有资源优势、价格优势或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等。煤炭贸易是经营者通过煤炭收购、转卖,从中赚取价差,实现盈利的经营活动,煤炭贸易企业作为中间商,两头受压,竞争压力空前巨大。

(1)无优质资源。面对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持续低迷,国家节能环保更高要求的严峻形势,各大煤炭生产企业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建立了内部营销机构,并加强产销合作,牢牢把控优质资源,对于纯贸易企业来说,获得优质资源困难重重。

(2)无价格优势。一方面,国内各煤炭生产企业可“以销定产”,同时内部机构对于市场信息掌握充分,对于市场变化反应灵敏,可合理控制使成本更低,而煤炭贸易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关键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同时在煤炭采购、运输等环节上增加了成本,导致在煤价竞争上不占优势;另一方面,优质低价的进口煤不断输入,增加了竞争对手。

(3)无市场优势。在煤炭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各大火电厂为降低用煤成本,纷纷和相应大型煤矿、煤炭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掌控了大量老用户资源,信用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新用户资源。在当前用户掌握主动权的形势下,煤炭贸易企业虽然拥有部分老用户资源,但关系维护较难,且很难挖掘优质新用户资源。

3、面临各类风险。贸易企业是通过商品进销差价实现价值,借助内部管理制度控制销售、管理、资金等成本,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煤炭贸易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发展,面临各类风险。

(1)资金风险。煤炭贸易是大宗散装交易,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放缓、货款回笼缓慢的情况下,煤源企业一般要求现汇预付,部分煤矿甚至要求先押部分煤款,占用贸易企业资金情况较普遍。而用煤单位一般要求货到验收合格后付款或规定一定时间为结算期限。正常情况下,大型用煤单位,如电厂、钢厂基本都是国企,处于强势地位,账期长短难以控制。以发电厂为例,一般情况下可正常结算,但其资金充裕时可三个月清账、资金紧张时甚至三年都不结算。贸易企业隐含较大的资金风险。

(2)价格风险。贸易企业不是最终煤炭用户,且煤质受运输、仓储、季节、气候的影响,容易使交易双方产生质量异议,引发价格下跌风险。以一笔5200大卡的原煤生意为例,在矿区坑口价为350元 / 吨,经过煤场洗选后结算价为550元 / 吨,扣除铁路运费100元 / 吨后,每吨能赚约100元,但扣除各种中间环节支出,如拉煤人工服务费、铁路车皮调度费、点装费等费用后,利润仅剩10~20元 / 吨。若出现煤质不符或不满足用户要求等问题,则很容易导致价格下降甚至倒挂。

(3)运输风险。铁路运力紧张时,运输难以保证,各种原因会导致无法按时交货,若耽搁用户用煤,用户追究责任,煤贸企业将面临赔偿。据有关铁路货运内情人士介绍,我国既有铁路运力已趋于饱和,目前实现运力增长的方式,大多是通过提高货运列车运行速度,缩短货运列车的发车间距,加开对次货运列车以及超载实现的。

(4)决策风险。由于煤炭销售具有一定季节性,供需旺季煤炭产品流转快,而淡季容易出现囤货挤压流动资金的情况,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且煤价受下游需求影响较明显,若电力、钢铁对煤炭需求减缓,则煤价降低。经营者在决策时若对市场形势把握不准,则会导致决策失误风险。

三、煤炭贸易企业应对策略

2014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7.5%左右的增速,全国煤炭需求仍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但受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因素影响,煤炭产能过剩的现状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且受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影响,进口煤仍占据了一定的国内市场份额。煤炭市场仍然面临着很多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煤炭贸易企业将继续面临较大困难,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才是有效策略。

1、积极开拓上下游市场。煤贸企业处于市场中间环节,上下游市场是立足之本,抢占有利的上下游市场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意义重大。

(1)加强研究,掌握市场需求。当前,国家严控劣质进口煤,这为国内优质煤腾出了市场空间。煤贸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期,从上游市场采购优质煤炭。同时要准确把握不同的用户对煤质有不同的要求,高煤质不等于一味强调发热量。尤其是火电企业新机组或经技术改造后的老机组,对煤质衡量的指标有了变化。煤贸企业也可发展配煤,按电厂、工业用户要求配制相应标准的煤炭,有利于电厂直接接收使用,从而打开销售市场,在煤炭贸易中取得主动。

(2)加强与上游市场合作,获得有利资源。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大型煤炭企业的合资、合作,获得更多优质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煤贸企业通过与煤矿开展战略合作,既可以获得稳定煤炭货源,又能有效降低上游资源成本,还能共同分担市场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盈利能力。

(3)加大与下游用户合作,获得有利市场。通过投资参股下游用户市场,打开销售渠道,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如与各大燃煤电厂、炼钢、建材等工业企业合作,签订供货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2、做实做优煤炭产业。尽管煤炭企业面临着诸多实际困难,但煤炭产业作为我国主要能源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贸易企业要推进煤炭产业建设,优化煤炭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煤炭贸易转型。

(1)发展煤炭交易中心。煤炭行业正面临市场化的大变革,煤炭的交易开始走向全面的市场化,在当下成立煤炭交易中心,符合市场及国家政策的发展需求,有利于促进煤炭的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贸易。例如,可依托国家“北煤南运”大通道(蒙华铁路)建设机遇,大力推进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发展煤炭物流港口,建成煤炭交易中心,形成规模效应。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满足供货商和客户的需求,又可以利用此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政策共享,增强贸易企业实力。

(2)发展煤炭深加工,延伸煤炭产业链。煤炭经过深加工,大大提高了煤炭及附属产品的价值,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率。在煤价大幅下挫的情况下,发展新型煤化工可拓宽煤炭产业链条、提高煤产品附加值,可投资或参股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项目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3)积极参与煤炭期货市场。我国动力煤期货的上市,补充了现货市场功能的不足,使煤炭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同时,期货交易的引入,将对煤炭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求间的力量均衡带来影响。贸易企业要积极参与煤炭期货交易,将现货、期货与金融产品相结合,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品对冲煤炭价格波动导致的利润下滑,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3、加强企业自身建设。在竞争激烈的产品市场,世界一流的贸易企业必须要有顶级的营销策略和团队。煤炭贸易企业应研究和调整煤炭销售战略,学习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煤炭能源企业营销策略中适宜的部分,同时结合企业定位和发展规划,及时调整销售结构,拓展煤炭销售网络,增强自身实力。

(1)制定合理目标。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十分复杂,尤其是煤炭销售受整体经济下滑的影响较大,因此煤炭贸易企业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行业现状,结合自身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充分考虑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各种不利因素对企业经营的持续影响,提高前瞻性和预见力,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企业管理目标,并通过对目标的控制和考核,防止各类风险的发生。

(2)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加大对营销人员业务培训,使其能熟练运用《合同法》、《煤炭法》等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减少煤炭购销中的盲点和漏洞。同时,业务人员还应当加强各项新旧制度、政策等学习,避免因地域法规不同给企业造成损失。

(3)探索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发展。经验表明,员工持股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治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激发企业活力。通过鼓励员工持股,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更高效益。此外,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运用物质和精神手段调动各级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如加大回款考核力度,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分解指标,加强考核,充分调动营销人员的回款积极性。

(4)积极探索非煤业务。未来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诸多煤贸企业将面临淘汰出局的危机,与其被市场兼并淘汰,不如主动开辟新的业务。煤炭银行的建设便是企业转型的重要标志,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涉足非煤业务,如物流交通、光伏风电、金融等产业的机遇已经显现出来,参股相关公司或能尽快走出泥沼。

4、增强风险防控能力。煤贸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不可避免,要通过强化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各方面管理,明确全员职责,各司其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企业在煤炭购销中的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

(1)避免交易风险。由于煤炭贸易环节多、数量大、交易金额大,而社会上又充斥着各种大小规模的煤炭贸易企业,其自有资金量与本身履约能力不匹配,导致合同无法执行,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所以企业要重点选择一些证照齐全、有实力的煤炭生产企业和一些信誉好的最终煤炭用户作为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在日常的业务中补充完善上游供货企业和下游用户企业的资信档案,设定未来质量、数量、价格交易目标,避免交易风险。如煤炭贸易企业在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企业签订合同时,可约定相应煤质要求,先预付一定比例的货款,货到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以避免上游供货商出现煤种不符、以次充好、数量短缺等风险。

(2)加强合同管理。高质量的购销合同是保证煤炭商贸企业正常业务开展,提高经济效益,防范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一是要审查资质是否真实、有效、齐全,考察其规模、信誉、履约能力。二是审查合同各项条款是否齐备,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三是规范合同审批流程,建立多级会签制度,形成相互制约、防范风险的机制。如财务部门接到合同后,要在充分考虑亏吨因素的基础上测算单笔业务的毛利率,符合要求再签批。

(3)强化资金管理。企业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但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有限,这样就产生了资金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因此企业要强化资金管理,管好用好资金,一方面要及时组织货款回笼,督促销售部门及时结算,避免形成呆账坏账,影响企业正常经营的资金运转;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入为出,合理地调配资金,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考虑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资金效益与资金风险之间的关系。

(4)避免物流风险。运输环节出差错或涨价也会加重企业的成本,煤炭贸易企业要加强与铁路货运公司、汽运公司、水运公司等物流公司合作,充分了解当时运力情况和价格等信息,便于及时应对。如不能按时交货,则可能面临违约;物流涨价,则会直接增加贸易成本。

总之,面对当前煤炭市场低迷,外部多变的环境,煤炭贸易企业要理性分析当前煤炭市场形势,积极主动应对困难和挑战,明确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坚持不懈地推动煤炭贸易的创新,以实现企业成功转型升级。

摘要:在全球经济放缓、企业成本持续上升、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紧逼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煤炭贸易企业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供过于求、风险增多等巨大压力。本文在分析当前煤炭市场形势的基础上,探讨了煤炭贸易企业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未来企业应对策略和发展转型之路。

上一篇:城市文化空间下一篇:创客教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