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管理模型(共9篇)
通用管理模型 篇1
0 引言
随着Internet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B/S体系结构因其分布性强、操作方便, 可扩展性好, 被大量应用于各种管理软件, 是当今主流的发展方向。随之而来的B/S结构Web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健壮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是合法地使用信息, 防止非法获得信息或破坏信息的基本保障。
应用级的安全访问控制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种:自主访问控制 (DAC) 、强制访问控制 (MAC) 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BAC) [1]。
(1) 自主访问控制 (DAC) :允许主体将其拥有的访问客体的权限授予给其他的主体, 并可自主的收回授权。这种访问控制策略安全级别低, 主体的权限过大, 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2]。
(2) 强制访问控制 (MAC) :系统将主体和客体分级, 当主体访问客体时, 系统对两者的级别进行比较以确定主体是否可以访问客体。MAC规则非常严格, 应用领域比较窄, 一般只用于军事或政府等具有明显等级观念的行业或领域[3]。
(3)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BAC) :是目前最为流行的访问控制策略, 它在用户和权限之间引入“角色”的概念, 使得授权管理变得灵活、简单。
本文针对第三种访问控制策略, 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BAC) 基础上进行通用、动态权限管理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1 模型设计
本文所述的权限管理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所示的权限管理模型中机构部门下面包含人员、账号组、角色。人员与账号关联, 人员只有拥有了账号才能登录系统办理业务, 一个人员可能关联多个账号, 但一个账号只能属于一个具体人员, 人员和账号之间是1 对多的关系。办理业务时记录的是操作人员的账号信息而不是人员信息。
为了更好的管理账号, 模型中把功能类似的账号归结到账号组。一个账号可以属于多个账号组, 一个账号组可以包含多个账号, 账号和账号组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在账号、账号组和权限之间引入了角色的概念[4], 权限不直接赋予账号或账号组, 而是给每一个账号或账号组分配合适的角色, 为每一个角色分配特定的权限, 账号、账号组与角色对应, 而角色与权限对应, 角色作为一个桥梁, 沟通于账号和权限之间。账号或账号组只有通过角色才能享有该角色所对应的权限, 从而访问相应的权限资源。一个账号或账号组可以被赋予多个角色, 一个角色也可以被赋予多个账号或账号组, 角色与账号、账号组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一旦账号属于了某个账号组, 那么该账号间接的继承了该账号组所拥有的角色。同样, 一个角色可以拥有多项权限, 一个权限可以分配给多个角色, 角色和权限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
模型中权限资源包括菜单权限、动作权限和数据权限。菜单权限指系统拥有的功能模块操作菜单;动作权限指某个页面上的具体操作按钮;数据权限指页面上显示的业务数据。
除此之外, 角色之间、权限之间、角色和权限之间可以定义一些关系, 比如继承等层次性关系。也可以按需要定义各种约束条件, 比如定义两个角色为互斥角色 (即这两个角色不能分配给同一个账号或账号组) 。
上述权限管理模型通过对角色的授权来控制用户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实现了用户与系统权限的逻辑分离, 极大的方便了权限管理[5,6]。例如, 如果一个用户的职位发生了变化, 只要将该用户在该职位拥有的账号从当前的角色中去掉, 加入代表新职务或新任务的角色即可, 角色/权限之间的变化比角色/账号关系之间的变化相对要慢得多[7]。
2 系统设计
2.1 权限管理模型的数据库设计
本模型中采用oracle数据库, 主要涉及机构表、人员表、账号表、账号组表、角色表、权限资源表、数据权限表、账号-账号组关联表、账号-角色关联表、账号组-角色关联表、角色-权限关联表。
(1) 机构表 (Organization) 记录机构的基本信息, 表中机构类型字段记录该机构性质是机构还是部门。
(2) 人员表 (Person) 记录人员的基本信息, 表中有organization_id记录该人员所属的机构。
(3) 账号表 (Account) 记录账号的基本信息, 表中有person_id记录该账号属于哪个具体的人员。
(4) 账号组表 (Account Group) 记录账号组的基本信息。
(5) 角色表 (Role) 记录系统中的角色信息, 根据实际情况, 划分角色。
(6) 权限资源表 (Authority Resource) 记录菜单权限、动作权限、数据权限的基本信息。由于权限之间存在等级关系, 在权限资源表中增加了parent_id字段指向一个权限的父权限, 权限和父权限之间是多对一的关联关系。表中增加了权限类型区分菜单权限、动作权限和数据权限。
(7) 数据规则表 (Data Rule) 记录数据权限的规则信息, 比如数据权限操作的表名、过滤数据where条件等。表中有parent_id字段指向权限资源表中与之对应的数据权限基本信息。
(8) 账号-账号组关联表 (Account_Group) 、账号-角色关联表 (Account_Role) 、账号组-角色关联表 ( Group_Role ) 、 角色- 权限关联表 ( Role_Authority) 分别记录账号与账号组、账号与角色、账号组与角色和角色与权限之间的关联关系。
2.2 功能模块的设计
本模型主要涉及六大模块:
(1) 机构管理模块:完成机构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
(2) 人员管理模块:完成人员信息的添加、删除、修改。在添加人员时可以为该人员分配账号。
(3) 账号管理模块:完成账号的添加、删除、修改、为账号分配角色、为账号分配账号组。在添加账号时必须为该账号指定对应的人员。
(4) 账号组管理模块:完成账号组的添加、删除、修改、为账号组分配账号、为账号组分配角色。一旦为账号组分配了角色, 那么账号组包含的账号都继承了这些角色。
(5) 角色管理模块:主要完成角色的添加、删除、修改、为角色分配权限资源。角色包含的账号、账号组可以访问角色所分配的权限资源。
(6) 权限资源管理模块:主要完成菜单权限、动作权限和数据权限的添加、删除、修改。本模型中, 权限是分层次的, 通常以权限资源树的形式存在。初始的权限资源树包括权限根节点、菜单权限、动作权限、数据权限, 这四个节点只能被编辑不能删除, 权限根节点是菜单权限、动作权限、数据权限的父节点, 以后添加的所有权限资源只能作为菜单权限、动作权限和数据权限的子节点。菜单权限、动作权限添加、编辑页面相同, 如图2 所示。
如图2 所示的菜单、动作权限添加页面, 上级资源根据权限资源树中当前选择的节点自动填充;资源编码是由上级资源编码+“.”+当前输入的编码组成分段式的资源编码, 这种格式的编码可以快速判断该权限资源所处的层级;排序号表示该权限资源在权限资源树中显示的顺序;URL表示该权限资源对应的url访问地址, 通常菜单资源才需要填写此属性, 动作资源不需要填写。
数据权限添加页面与菜单权限、动作权限不同, 数据权限添加页面上半部分是数据权限的基本信息区, 下半部分是数据权限规则信息编辑区。如图3所示。
图3 所示数据权限添加页面, 数据权限规则是指sql语句中的where条件, where条件有的复杂有的简单, 所以数据权限规则信息编辑区控件是动态生成的。实体下拉列表框列出了所有hibernate中配置的与数据库表相对应的实体名称;从实体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一个实体名称, 属性下拉列表框中列出了该实体包含的所有属性信息, 这些属性信息与数据库表中的字段对应;属性下拉列表框右边是运算符列表框, 包括>、>=、=、<=、<、like等运算符;运算符列表框右边是属性值编辑框, 填写参与数据规则运算的属性值信息;属性值编辑框右边是属性类型框, 属性类型框是只读的, 当属性列表框中选择了一个属性后, 属性所属的类型 (String、Date、Long等) 自动出现在属性类型框中, 确定属性类型是为了方便进行数据规则的计算和属性值的填写;属性类型框右边是关联关系列表框, 包括or、and两种, 用于连接下一个条件的关联关系;点击“加条件”按钮, 规则信息编辑区动态生成一行条件编辑控件;点击“加组”按钮, 页面自动生成组编辑区域, 即图3 中黑线框包括的区域。组内的条件系统自动的用括号括起来。组内还可以继续加组、加条件, 从而形成复杂的数据权限规则。数据权限规则编辑完成后, 点击图3 中的“测试”按钮, 系统根据选择的实体及设置的条件组成hql语句运行, 如果组成的hql语句没有语法错误, 系统能够执行则返回“测试成功”;如果hql语句系统无法执行, 则返回“测试失败”。对于测试成功的数据规则点击页面中的“保存”按钮, 保存数据权限。数据权限分两张表保存, 一张是权限资源表用于保存数据权限的基本信息;一张是数据规则表用来保存数据权限的规则信息, 包括该数据权限涉及的实体中文名、英文名、过滤数据的where条件。过滤数据的where条件格式为:实体名.属性名+计算规则, 图3 中数据权限表记录的where条件:
account.create_time>to_date ('2010-10-10') and (account.name like ' 刘%' or account.update_time<=to_date ('2015-08-20') ) and account.version =1
在过滤数据的where条件中记录实体名.属性名目的是为了方便把数据权限添加到业务查询语句中。通常业务查询语句中为表起别名, 把数据权限中的过滤数据where条件拼接到业务查询语句中, 用业务查询语句中的别名替换数据权限中的实体名轻松实现数据权限与业务查询语句的融合。
3 权限控制技术实现
本模型在Java平台上借助于Hibernate来实现。设计数据库, 在系统中生成持久化类和数据库表之间的映射。
登录系统时根据当前登录账号所属的角色、账号组 (账号可能不是直接属于某个角色, 而是通过属于某些账号组间接属于账号组所属的角色) 获取一级菜单权限、动作权限和数据权限保存在session中。
菜单权限:从session中获取一级菜单权限, 动态生成主页面。点击主页面中的一级菜单进入模块内部操作时, 根据一级菜单ID、角色、账号组获取指定一级菜单下具有访问权限的所有子菜单, 形成具有访问权限的子菜单树。如果登录账号拥有操作某一功能的权限, 该功能菜单就在子菜单树中显示。否则, 该功能菜单不会在子菜单树中显示, 用户也就不能操作没有权限的功能, 从而动态的完成菜单模块级别的权限控制。
动作权限:通过自定义标签来实现。点击子菜单树中的子菜单, 由子菜单的URL进行页面跳转, 根据子菜单ID和session中保存的动作权限由自定义标签动态生成页面上的功能按钮。如果登录账号有此菜单模块下某一功能按钮的操作权限, 则此功能按钮就显示在页面上供用户操作;如果没有某一功能按钮的操作权限, 则此功能按钮就不显示在页面上, 用户也就无法进行该操作, 从而动态的完成页面动作按钮级别的权限控制。
数据权限:通过Hibernate的拦截器来实现。点击子菜单树中的子菜单, 由子菜单的URL进行页面跳转, 根据子菜单ID和session中保存的数据权限, 利用Hibernate的拦截器技术拦截查询当前页面数据的sql, 为sql添加数据权限中的where条件生成页面上的数据信息。用户只能看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 从而动态的完成数据级别的权限控制。
对于数据权限的实现比较复杂, 如果直接在每个模块的查询语句中添加, 一方面代码编写工作量太大, 维护性差;另一方面每个模块涉及的查询语句复杂多样, 有的模块使用hql语言编写, 有的模块使用sql语言编写, 用一套添加数据权限的代码无法实现。本模型中使用Hibernate拦截器为各模块的查询语句添加数据权限。定义Hibernate Query Interceptor类继承hibernate的Empty Interceptor, 在Hibernate QueryInterceptor类中重写public String on Prepare Statement (String sql) 方法。此方法的参数sql是hibernate解析后的可以被数据库直接执行的sql语句, 无论在模块中使用的是hql语言还是sql语言, 这里都被hibernate解析成统一格式的sql语句。本模型在on Prepare Statement方法中获取session中保存的数据权限, 如果数据权限中包含的表名与sql中的表名相同, 则获取sql中该表名的别名, 用别名替换数据权限中where条件的实体名, 把数据权限添加到sql中。替换时如果原sql包含where条件, 则直接把数据权限中的where条件添加到原sql中第一个where条件之前, 如果添加到where条件后面需要判断原sql中是否有order排序、group分组等;如果原sql中不包含where条件, 则利用正则表达式分离出原sql中的order排序、group分组把数据权限中的where条件加入sql并拼接上原来的order排序、group分组。注意原sql可能是嵌套的复杂查询语句, 上述判断要逐层进行判断拼接数据权限。On PrepareStatement返回添加了数据权限的新sql语句交给系统执行, 从而达到进行数据权限控制的目的。
4 结语
RBAC是目前公认的解决大型企业统一资源访问控制的有效方法[8]。本文针对B/S结构Web系统特点, 设计了一种基于RBAC的通用、动态权限管理模型。RBAC模型的许多实现方案中权限控制粒度是到页面级别的, 而本文设计的模型权限控制粒度到页面上的功能按钮级别和数据权限级别, 克服了传统的RBAC权限控制的粒度过大, 难以精确地区分不同角色的权限、不方便使用的缺点。本模型中为账号分配角色而不是为实际人员分配角色。为了便于对同类账号进行管理提出了账号组的概念, 有了账号组可以快速的为组内的多个账号分配角色或撤销角色, 进而获取角色具有的权限。模型中的账号、账号组、角色、权限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动态的添加和删除, 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参考文献
[1]甘剑.基于角色的访问机制的研究及应用[D].中南大学, 2010.
[2]刘晓玲, 郭龙.基于RBAC的用户权限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 3 (07) :1487-1490.
[3]杨阳.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改进模型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 2014.
[4]韩金松.基于角色权限的投票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 2013, 34 (9) :47-48.
[5]赵凯, 汪卫平.数字化校园中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J].软件, 2014, 35 (11) :22-24.
[6]王宇飞.基于Acegi的通用权限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软件, 2013, 34 (7) :46-50.
[7]强振平, 何丽波, 陈旭, 等.基于RBAC的复杂信息系统中访问控制模型的设计[J].计算机科学, 2014, 41 (6A) :429-432.
通用管理模型 篇2
通用型雷达高度计回波模型及其应用
雷达高度计回波模型是设计、检验高度计跟踪算法的`基础,是高度计设计的关键性环节.为改进原BROWN模型局限性,从一般情况出发,建立了一面向脉宽限制式雷达高度计的通用型回波模型并介绍了其相关的应用.该模型无论是准确度还是应用范围都比BROWN模型优越得多,可以满足不同环境条件、工作方式的要求,对于高度计跟踪算法的设计、分析与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王志森 姜景山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微波遥感部,北京海淀区8701信箱,北京,100080刊 名:航空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ACTA AERONAUTICA ET ASTRONAUTICA SINICA年,卷(期):24(1)分类号:V243关键词:高度计 回波模型 通用型
通用管理模型 篇3
关键词:模型制作;前期准备;过程把握;评价
如何能在现有条件下完善教学环节,达成教学目标呢?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尝试,经过一轮的教学,取得一些经验与教训,本文分别就模型制作课前期准备工作、制作过程应解决的几个矛盾、如何应用多种评价方式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明确目标,精心设计
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让学生明确本学期的最终成果是以一个精心设计的模型作品来表现,通过每节课所学知识来打造自己的设计。例如,学到人机关系,学生就要考虑自己设计中应当注意的人机关系,并进行这方面的改进,把所学的知识迅速运用到设计中,把“学与设计”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计图样的绘制,大多数学生是在画图中进行,也有用了其他的软件完成(也有少数用笔在纸上绘制),绘制完成后,插入到
Word中进行相关说明,上传到各自的电子档案袋,教师负责打印出来分发到学生手上,让其进行组内讨论与完善,为进行实际制作做好充分准备(采用就近原则,四人一组)。
二、积极争取,多管齐下
本课程开设初,作为备课组长,我就着手去筹建一个通用技术专用教室。首先是方案的提出。由于目前使用的教材中也没有给学校提供一个试验配备标准,为此利用培训的机会多处打听了解,并在网上查找以便获取更多相关信息,最后确定大家较认可的一种产品,把对方提供的方案作精简,把原方案及精简方案一并打印上交各级领导。其次是积极沟通,以促使方案早日落实。由于本学科是新开设的,大家对它很陌生,包括领导。在教学上舍得花心思,引起足够的重视,我相信只有这门课上得有声有色,学生都认同了,能出成果了,这将更能引起领导的重视,从而加大投入。
三、解决各种问题,优化制作过程
课堂秩序问题:模型制作课堂由于其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与平时的课堂有很多不一样,如果说在教室上课教师处在中心位置,在机房上课教师处在辅导位置,那模型课教师就只是学生中的一员,最多相当于一个学生干部。如果没有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及师生间的关系。
在模型课初开设的时候我就为此很是烦恼,曾在博客中写下教后感:……模型课现场可以用一个字可以概括“乱”,有点失控的感觉。你说你的,学生有的在找制作材料;有的在专心做着;有些在不停地讨论着说笑着;还有些在各组间游荡着。在这种场合我才深切体会到为师者威严不在的无奈与尴尬。不知能有什么好招了,真是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经过很短时间的迷茫,有一天突然想,何不蹲下身来以他们的视角来分析模型课课堂呢?说不定那样更有利于找到解决办法。于是我就走下讲台,来到小组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很认真地做着,他们的谈话也是与作品有关,那些在小组间走来走去的学生也大都是借工具或讨论、评价作品。
自主与协作的问题:模式制作的过程很适合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但也容易导致部分学生懒惰。为此,不管是设计阶段还是制作阶段,我都要求学生每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设计与作品,完成后通过本小组的讨论推选出本组最优秀的作品,然后共同去改进与完善。
四、评价形式多样化
过程评价在模型制作课上是适时与广泛的,有组内的、有组间的;有针对个人的、有针对小组的;有来自同学的、有来自老师的,这时的评价更多是基于欣赏的角度、改进的角度,目的是不断激励学生完善作品。这种评价没有特定的标准,根据各人的喜好,带有一定的随意性。
作品评价,是对这一阶段的总结。首先要确定一定的评价标准,由于是模型制作,与作品设计是要有所区分的,如果说设计着重在于设计的创新、精巧、功能的完善,那模型制作对制作的工艺、功能的实现程度等方面就要有所侧重。评价的方式我采用以下两种:对于小组推荐作品,让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展示并对功能进行讲解,然后大家投票的方法。此方式的优点是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及自豪感。缺点是由于模型较小班级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看清作品,加上讲解学生的声音不够高,大多数学生也听不清,从而影响了评价的效果,所以这种方式更适用于小范围。
通过模型设计制作课,学生产生多样化的思维,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制作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模型,模型制作课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相信模型制作课将会越来越好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滕水生,王辉.模型制作课程启发式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设计,2014(7).
[2]刘海林.通用技术实践室建设的反思[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3).
通用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模型的研究 篇4
在Internet中,几百万甚至上亿的站点正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它们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取用户的注意。因此,简单的、静态的页面对用户是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动态的、有条理的数据加上友好的、交互性强的界面,最后加上丰富的内容,这才是用户所乐意访问的网站。
网站内容经常需要变化,风格必须统一,所以需要用户能够快速开发、维护和管理高性能的动态网站管理系统。本文设计了一个比较通用的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建立一个高效、可维护、可重用和灵活添加内容的网站管理系统。
通常,网站的运营维护,需要更改业务流程或业务功能,用户往往希望仅在系统中进行必要操作,完成内容管理和动态生成相应的代码,而不需要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改源代码。为了便于管理,将系统内容通常分解为模板和元数据两类。
1 系统模板
模板是抽象化了的页面,勾勒出网页的布局、风格信息[2],模板文件包含的是静态内容,模板的元素构成可以归纳为几种常见类型,如图片、文字、布局标记(即
、、
、 等起到布局作用的html标记)等。
本文将模板分为内容模板、框架模板、表现模板三类。 (1)内容模板是对内容模型的抽象描述,描述内容的结构,构成内容是的元素。内容模板所描述的内容用
(2)框架模板是对界面的布局进行描述,通过对框架模板操作功能规划布置界面的功能,定制界面。框架模板中所放置的可以是静态页面,也可以是编辑好的内容模型,将定义好的内容放入框架中,生成框架模型。 (3)表现模板是对应于特定的内容模板,每一个表现模板都是对它所对应的内容模板所描述内容的显示方式的规定,表现模板使用CSS来进行描述。框架模型布局定义完成,选定表现模板形成样式,由模板引擎生成完整的页面,将页面挂到系统栏目下,再把页面及相关资源发布到应用服务器上,由审批发布模块进行审批和发布。 模板承载着网站的页面结构、网站的显示风格。系统的三类模板可以由用户通过系统提供的模板库对其进行管理。网页模板制作的过程与一般的网页设计过程一致,只是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性的插入系统和用户所定义的标记语言到模板中。 模板是带占位符的HTML页面,能被浏览器直接识别。这里占位符就是标签,有专门的模型来处理这些标签。用户选定模板文件后,添加一些组件,包括字段和功能按钮,以获得所需的显示内容。系统需要用户配置模板信息,以正确描述和控制模板文件,将这些数据存储起来并利用相应模型处理这些数据和组件,将组件转换成代码块,再对模板进行解析,匹配其中的标签,处理后得到内容,用代码块替换内容,并输出得到模型,如图1所示: 2 元数据配置 元数据是面向某种特定应用的用于描述资源属性的机器可理解的信息。通过规范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使得机器能够无二义性的表现和获取内容[3]。元数据可以用于内容的标识、集成、交换、检索等工作,利用元数据机制,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内容语义,从而使得内容从机器可读转化为机器可理解的[4]。 元数据信息由系统根据用户的操作抽取,元数据定义页面布局、业务规则、业务功能、控制信息等可变部分。在生成页面过程中,模板文件输出不可变的内容,元数据输出可变内容。本文所涉及的元数据根据其管理对象的不同分为七类:DBMS元数据、码表元数据、模板库元数据、规则库元数据、配置库元数据、功能模块元数据、业务流程元数据。 2.1 DBMS元数据 DBMS元数据定义了数据源的位置、数据访问协议(ODBC、JDBC、SQL*NET等)、数据源的物理结构(如数据库描述、表定义、字段描述等)、数据源的逻辑结构(ER模型、目标模型、实体模型)等。将在业务开发中用到的DBMS系统的属性和值提炼出来,形成用户可见、程序可控的元数据字典,这样为用户在使用中根据业务需求自定义添加数据属性提供了实现基础。 2.2 码表元数据 码表元数据定义系统各业务中需要用到的代码表,包括普通代码表和特殊代码表,普通代码表是系统预先定义的类型,用户直接插入数据即可,特殊代码表用于特殊业务中,由用户根据业务自己定义。所有的代码表均可在设置业务模型时添加到业务对应的表字段中,规范了数据的录入。 2.3 模板库元数据和规则库元数据 模板库元数据和规则库元数据定义各类模板、模型、插件和规则信息,模板、模型和插件信息的添加,使系统的功能增强,用户维护网站时所选择的内容也随之增多。 2.4 配置库元数据 配置库元数据定义了用户个性化设置信息,包括页面布局和参数设置,存储了用户自定义的各种信息间的关系和配置。具体说来,存储了用户定义的显示组件以及各组件在模板中的显示控制信息。系统分析参数设置,处理后存入配置表中,并为用户产生唯一的配置号,将配置好的页面存储到配置库中。用户可定义多个配置,访问页面时,系统获取用户的默认配置号,再根据配置号到配置库中去取用户定义好的页面。 2.5 功能模块元数据和业务流程元数据 功能模块元数据和业务流程元数据属于描述元数据,不仅用于描述与系统功能模块和业务流程有关的表示数据的类型、名称、数值等信息,还用于描述数据的上下文信息。 元数据信息由系统根据用户的操作抽取,元数据定义页面布局、业务规则、业务功能、控制信息等可变部分。元数据抽取过程主要包括定义、转换、集成等过程。 定义是指配置元数据信息,根据业务需求,用元数据信息来定义页面各信息。 数据转换是将操作数据转换成另一种格式,常见的数据转换有简单变换,日期、时间格式的转换,由代码到名称的转换以及字段(值)拆分和字段(值)合并等。在大多数据情况下,数据转换是利用各种函数将数据汇总,以使它更有意义。 数据集成是提取出关联数据,并逐个字段地将数据映到新数据结构上。 3 页面生成及读取策略 系统生成的页面分成两类:一类是静态页面,一类是动态页面。静态页面处理速度快,但是不能与用户交互,数据更新时不能立即反应到页面上。动态页面由于需要应用服务器处理,处理速度慢,但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而且更新速度很快。从效率和性能上考虑,对于表单和更新频繁的页面,生成动态页面,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对于不经常变化的页面,生成静态页面,提高系统处理效率。 (1)静态页面生成静态页面生成需要由用户直接在编辑器中编辑相关的内容,保存后生成最终的静态页面。 (2)动态页面生成动态页面的生成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列表页,另一种是详情页,两种动态页都需要在内容模型中设置相关参数。 (3)HTML表单元素定制HTML表单元素包括文本域、下拉列表、单选框、复选框等等,系统为了兼容HTML,自带一些表单显示元素,包括单行文本框(text)、密码框(password)、下拉框(select)、单选框(radio)、复选框(checkbox)、多行文本框(textarea)、图片(img)、FLASH文件(flash)、文件(file)、日期(date)、颜色(color)元素,分别实现HTML表单基本输入、创建图片、创建flash、上传文件、格式化时间、格式化颜色等可定制功能,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定义显示元素。 (4)自定义字段用户自定义字段信息时,将选择的字段与显示元素关联,即字段在页面中以什么方式显示:对所要选择字段设置初始值;单选框(radio)和复选框(checkbox)需要关联代码表,用户根据业务需求配置普通代码表或者特殊代码表,以保证格式化录入数据;字段关联图片(img)、FLASH文件(flash)元素时,将相应的图片或flash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上,以防止相应的链接是空链接,使页面显示不正确。此外,还需要设置一些元数据信息,如该字段是否在列表页显示,该字段是否链接到详情页等等,这些配置信息都有默认值,用户可保存通用参数,以减少设置工作。配置好字段后,系统会自动为每个字段生成一小段带标签的代码,用户也可对这段代码进行编辑,以产生更准确的代码,这就需要用户学习系统标签。 (5)页面生成策略页面栏目是网站的信息与内容的显示和导航结构,是网站的信息和内容的分类节点。栏目有父子关系,可以达到无限个层级,形成栏目结构树。首页位于根节点,首页中的导航栏目就是其孩子结点,栏目可以动态维护,动态生成的页面要能灵活地链接到相应的栏目。 设计系统部分页面常用的按钮,包括增加(add)、删除(delete)、修改(modify)、查看(view)、提交(submit)、重置(reset)、返回(go Back)、上一页(previous)、下一页(next)、导出(export)、导入(import)等,用以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 (6)动态生成页面流程: 誗系统配置字段; 誗选择相应的字段、内容模板和编辑器中可视化编辑组件,挂接按钮组件; 誗生成内容模型,该内容模型是带标签的代码,也可由熟悉标签的用户编辑; 誗选择框架模板,将配置好的内容模型放入框架模板中; 誗经系统处理后,生成框架模型; 誗将框架模型与表现模板组合,生成自定义的动态页面,页面生成流程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页面的整体布局和风格,一般所有的页面使用同一个框架模板。 (7)页面配置策略 页面生成模型如图3所示: 用户访问生成页面时,系统读取用户配置信息,如当前用户无该页面的配置信息,则返回给用户默认页面,否则读取配置信息,组装页面返回给用户。页面中如果需要显示关联代码表的字段信息,系统从代码表中读取该表的所有码表信息,生成HTML代码块,替换页面中的标签。 模板引擎用于解析元数据和读取指定的模板文件,并将解析得来的数据信息在引擎中进行保存,然后对模板文档中的标签及变量进行匹配及替换,从而产生源代码输出。系统将抽取得到的元数据和模板文件交给模板引擎,模板引擎的元数据处理器分析接收的元数据信息,将数据交给注册好的模块处理,得到带标签的代码块,然后把得到的代码块和模板交给模板解析器处理,模板解析器通过字符串的匹配原理,用标签替换代码块中的内容,再从模板内容中识别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标签,并对标签进行解析,执行其所表示的逻辑过程,获得解析后的内容,最后将得到的内容再重新插入到模板内容中。 内容展现器将模板解析器解析后得到的内容输出得到一个动态页面,公众用户访问页面时,应用服务器将动态页面和数据组装成静态页面输出给用户。系统也可以直接生成静态页面,用户访问页面时,直接输出给用户。 4 小结 在当今信息高速增长的时代,内容管理系统还在不断的发展,在以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内容管理系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本文设计了一个比较通用的高效、可维护、可重用和灵活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方案,能满足一般企业单位的需求,也可在此基础上灵活扩充一些特殊功能,因此是一个值得采用的方案。 |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站的需求大大增加。同时,网站维护比较困难,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经过较长的时间才可以完成一次更新。网站信息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信息成为网站的难题。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就是为了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其核心功能是使用户能够快速开发、维护和管理高性能的动态网站。文章实现一个比较通用的模型以解决以上问题。
关键词:内容管理,模板,元数据
参考文献
[1]满坤,齐开悦,陈剑波.Web2.0内容管理系统[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9):35-37.
[2]张洪洋.智能网站实现技术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6):246-249.
[3]吴学玲.基于Web Services和元数据的信息集成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4]卫伟,王臻,童锡鹏.基于XML的Web模板管理系统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应用.2007,27(z1):322-324.
通用管理模型 篇5
模型部件作为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的三大部件之一,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研究人员基于先进的软硬件技术,给出了多种模型表示方法[1,2,3,4],实现了多种模型管理、组合与服务机制,在多模型辅助求解决策问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3,4,5,6,7,8],为多模型辅助决策提供了手段,但难以对网络环境下多种形式的模型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服务。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模型辅助决策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发展,积累了一大批基础模型和专用模型资源,为模型辅助决策奠定了基础,也为模型管理与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各模型研制单位采用不同的技术体制研制、改造模型,导致模型资源在物理上是分布的,在技术上是异构的,而目前缺少为网络环境下各种文件格式的模型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有效手段;大多数模型系统是针对具体的应用背景而研制的,模型是执行流程控制中的一个固定环节或过程,按固定的方式使用,缺乏有效的模型资源共享与应用手段。因此实现多种形式模型资源的管理,并提供配套的模型应用手段,是模型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迫切需求。
针对现有成果的不足,结合多模型辅助决策的现实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模型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标准动态链接库、COM组件、标准应用程序、Web Service等多种类型模型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服务,并提供以决策问题分解为导向、自顶向下的模型框架生成和以功能聚合为导向、自底向上的模型组合生成两种配套的多模型辅助决策机制,为多种类型辅助决策模型资源的管理、服务和应用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2模型描述规范
模型描述信息是实现各级各类模型管理与共享服务的基础,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描述性、实用性和完整性。模型描述信息包含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次。
2.1 模型语用信息
模型的语用信息描述模型的分类、用途和版本等信息,主要包括:模型名称;模型应用领域与分类描述信息,可以根据不同的视角描述模型的应用领域与分类;模型用途描述信息;模型版本信息。
2.2 模型语义信息
模型语义信息描述模型的原理、研制情况、审核情况和接口参数的语义信息等,主要包括:模型原理描述信息;模型研制情况描述信息;研制单位及主要完成人信息;版本变更信息;模型审核信息;模型批准信息;模型方法含义描述信息;输入输出参数含义描述信息;模型关联文件信息,描述模型关联的数据文件、帮助文件、资源文件、依赖的库文件、临时文件等。
2.3 模型语法信息
模型语法信息描述模型载体的类型、定位信息、以及输入和输出参数的语法结构,主要包括:模型开发与运行环境信息;模型文件载体类型信息;模型资源的定位描述信息,包括IP地址及端口号、模型文件绝对路径或Web服务地址;模型方法的调用信息,包括模型类名称、模型方法的调用名称、输入输出参数数量等;输入输出参数格式信息,包括序号、输入输出标识、名称、类型,以及可选的长度、精度、缺省值,可选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3总体设计
按照“集中管理、统一服务、灵活配置”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思想,通用模型管理与服务系统分为模型描述、模型信息管理、模型应用和模型服务四个工具,在网络环境下部署成模型服务端、模型信息管理端、模型应用端三类节点,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和计算机配置情况,系统可灵活配置数据库服务器,可部署成多个独立节点,也可与其他节点一起部署;上述四类节点可部署在一台计算机上,形成最小规模的系统;在同一个应用环境中,可部署多个模型应用端和模型服务端节点。
模型描述工具 部署在模型服务端,以半自动的方式实现标准动态链接库、COM组件、标准EXE以及Web服务等类型的模型资源的描述,形成规范化的模型信息描述文件;利用托管技术,生成规范的模型资源托管代码,这是实现模型资源统一服务的基础。
模型信息管理工具 部署在模型信息管理端,主要功能包括:接收模型服务端发送的模型信息描述文件,将规范化的模型描述信息注册到模型信息库中;主动或被动注销模型信息库中的模型描述信息;根据模型用户的查询请求,对模型信息库中的模型描述信息进行查询和筛选;根据模型服务端的要求,对模型描述信息进行更新和升级;根据需求动态建立、修改模型分类体系,便于模型的分类管理和应用。
模型组合应用工具 部署在模型应用端,支持两种多模型共同求解决策问题的机制:一是以功能聚合为导向,以搭积木的方式、自底向上聚合现有模型资源,形成满足需要的复合模型;二是以决策问题分解为导向,自顶向下分解决策问题,逐层细化,将元问题与现有模型关联,形成符合决策问题求解逻辑的多模型求解框架,其实质也是一个复合模型。第一种机制可以在现有模型资源的基础上得到更加灵活、更加丰富的复合模型资源;第二种机制则更加符合人们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习惯。这两种机制相得益彰、优势互补。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组合模型运行控制流和信息传递流的可视化编辑功能;生成控制子模型运行的脚本;提供解释机制,将子模型服务请求提交给相应的模型服务端。
模型服务管理工具 部署在模型服务端,主要功能包括:侦听并接收网络环境中模型应用端的模型服务请求;解析模型服务请求,设置、装配模型输入输出参数,形成规范化的模型服务调度命令;通过服务引擎调度模型运行,记录、管理模型运行结果和日志;按照指定的模型输出参数传递方式,将模型运行结果返回模型应用端。
4关键技术
4.1 托管代码生成
辅助决策模型的载体形式有多种,本系统支持以下四种常见的形式:
(1) 标准动态链接库形式,一般为DLL文件;
(2) COM组件形式,可以为DLL或EXE格式的文件;
(3) 标准应用程序形式,一般为EXE文件;
(4) Web服务形式。
一方面,对模型进行规范化描述是模型管理与服务的第一步,是实现“集中管理”的基础。为了确保上述四种载体形式模型的描述信息准确性一致,同时减轻工作量、提高效率,要求系统尽可能自动提取模型的相关信息,尤其是用于模型调用的语法信息。另一方面,四种载体形式模型调用的方式各不相同,为了实现“统一服务”,要求系统采用先进的软件技术生成具有统一服务接口方式的中间代码。
反射(Reflection)技术是.Net框架中的重要机制,可以在运行时获得.Net中每一个类型(包括类、结构、委托、接口和枚举等)的成员,包括方法、属性、事件,以及构造函数等信息,同时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实现实例的动态创建和调用。利用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中的反射技术和配套的系列工具程序(如Tlbimp.exe,Dumpbin.exe和wsdl.exe),系统实现了“托管”代码生成和部分模型描述信息的自动提取,确保了“集中管理、统一服务”的设计思想。
对于不同的模型载体形式,在托管代码生成与模型信息提取时,使用相应的工具来实现,基本过程如图2所示。
COM组件类模型 使用类型库导入程序Tlbimp.exe,提取标准 COM 组件文件中的组件信息,并转换为等效的.Net Framework 程序集。
标准动态链接库类模型 使用Microsoft二进制文件转储器Dumpbin.exe,可以提取32 位标准动态链接库文件中的函数信息,并转换为等效的.Net Framework 程序集。
Web服务类模型 使用Web服务实用工具Wsdl.exe,可以根据 WSDL 协定文件、XSD 架构和.discomap发现文档,提取Web服务信息,并生成等效的.Net Framework程序集。
应用Visual Studio.Net中的反射技术生成托管代码的基本过程如下:
(1) 使用Assembly类型定义和加载程序集,并创建实例。
(2) 使用Module类型获取模块中的类和全局方法。
(3) 使用ConstructorInfo类型获取构造函数的名称、参数、访问修饰符(public 或private)和实现详细信息(abstract或virtual)等。并使用Type类型的GetConstructors或GetConstructor方法调用特定的构造函数。
(4) 使用MethodInfo类型获取方法的名称、返回类型、参数、访问修饰符和实现详细信息等。并使用Type的GetMethods或GetMethod方法来获得特定的方法。
(5) 使用FiedInfo类型获取字段的名称、访问修饰符(public或private)和实现详细信息(如static)等,并获取或设置字段值。
(6) 使用EventInfo类型获取事件的名称、事件处理程序数据类型、自定义属性、声明类型和反射类型等,添加或移除事件处理程序。
(7) 使用PropertyInfo类型获取属性的名称、数据类型、声明类型、反射类型和只读或可写状态等,获取或设置属性值。
(8) 使用ParameterInfo类型获取参数的名称、数据类型、是输入参数还是输出参数,以及参数在方法中的位置等。
4.2 模型应用框架
决策问题常常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子问题构成的复杂问题,往往需要多个模型共同求解。一般有两种求解决策问题的思路[9]:一是以功能聚合为导向,自底向上组合现有模型资源,形成满足需要的复合模型来求解;二是以问题分解为导向,自顶向下分解决策问题,逐层细化,将元问题与现有模型关联,形成符合决策问题求解逻辑的模型框架,其实质也是一个复合模型。第一种思路可以在现有模型资源的基础上得到更加灵活、更加丰富的复合模型资源,第二种思路则更加符合人类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这两种思路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它们共同的前提是模型库中包含足够的原子模型资源。
本系统提供两种模型应用框架:一是以功能聚合为导向,提供自底向上组合现有模型的功能;二是以决策问题为导向,提供自顶向下分解决策问题、生成求解框架的功能。对两种功能进行统一设计,确保界面风格和操作流程基本一致,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主要功能如下:
可视化编辑 提供模型组合或决策问题分解的可视化编辑功能,完成运行控制流和信息传递流的编辑和设置。其中,问题描述模块描述当前问题或复合模型的基本属性;控制流定义模块以可视化的方式定义当前问题包含的子问题,或当前复合模型包含的子模型之间的顺序、循环和分支及其嵌套关系,形成与问题处理一致的控制流;模型匹配模块采用“用户主导选择、系统辅助提示”的策略,根据模型的规范化、结构化描述信息提供模型匹配的提示,辅助用户为元问题或模型节点匹配合适的模型;信息流定义模块定义与元问题或子模型匹配的模型资源之间的输入输出关系。
脚本生成 脚本生成的实质是利用元问题和关联规则来描述完整的用户视图脚本生成过程中,首先检查组合模型或模型框架的结构完整性和参数完整性。基于EBNF编码格式,模型脚本存储为规范的XML文档,具有语法严格、控制流程明确、支持语法检查、便于管理和修改等特点,因此,也可以面向高级用户。
服务请求 根据脚本中的控制流和信息流描述信息,组装模型及其参数信息形成服务请求报文,向模型服务端发送模型服务请求报文,并接收模型服务结果。
在系统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约定如下:
(1) 结构化控制流约定:根据G.Jacopini和C.Bohm的结构化理论,将子问题或子模型之间的控制流程简化为只包括顺序、循环、选择三种基本的结构:顺序结构,或称串行结构,即子问题或子模型按前后顺序依次执行。无条件约束的并行可以转化为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即一个或多个子问题或子模型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多次反复执行。选择结构,根据条件决定选择执行某个分支下的处理。在理论上,三种结构关系可以任意组合和嵌套,但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尽量清晰、嵌套层次应该尽量精简。
(2) 数据预处理功能模型化约定:在实际应用中,传递的输入输出参数在类型、长度和精度上往往存在差异性,为此,在定义信息流传递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和清洗等预处理操作。将数据预处理功能模型化,既减轻了可视化编辑功能的负担,同时使问题求解的结构更清晰和直观。
(3) 输入输出参数约定:当模型通过数据库传递参数时,该参数的数据类型要求为字符串类型、其内容为数据库连接串信息,实际的数据库存取操作由模型完成;通过文件传递参数时,该参数的类型要求为字符串、其内容为数据文件的绝对路径文件名,实际的文件存取操作由模型完成;当模型通过多维数组传递参数时,要求转化为通过数据库或文件进行传递。
5结语
模型辅助决策是决策支持系统中的研究重点和难点。立足于模型资源的现有技术体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的模型管理与服务系统,支持网络环境下不同载体形式模型资源的统一管理与服务,实现了模型信息的描述、管理与维护,提供了模型组合生成和决策问题求解模型框架生成两种主要的模型应用机制。随着模型资源的不断丰富,以及决策问题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如何在异构平台上实现各种辅助决策模型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服务,如何实现模型的自动匹配与快速选择,是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难点问题。
摘要:模型管理与服务一直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研究问题,现有成果一般只支持特定应用领域下的单一形式的模型资源的管理与服务。结合多模型辅助决策的现实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模型管理与服务系统,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多种形式模型资源的集中管理与统一服务,并提供以决策问题分解为导向、自顶向下的模型框架生成和以功能聚合为导向、自底向上的模型组合生成两种配套的模型应用框架,为多种形式的模型资源的管理、服务和应用提供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模型辅助决策,模型库,模型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文伟.决策支持系统及其开发[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韩柳欣,王浣尘.决策支持系统构模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C],2000.
[3]赵莹.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表示方法的研究[D].大连:大连铁道学院,2001.
[4]李牧南,彭宏.基于Agent的模型表示与模型复合[J].计算机应用,2006,26(4):891-894.
[5]陈晓红,刘磊辉.DSS模型库管理系统中模型复合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应用,2004,25(2):141-144.
[6]韩祥兰,吴慧中,陈圣磊.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模型管理与组合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12):114-119.
[7]李楠,郑晓薇.基于C/S的分布式DSS模型库管理后台服务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335-337.
[8]林杰,张丽峰,薛行.基于UDDI的分布模型管理[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0(3):276-280.
通用管理模型 篇6
1 报表设计及报表数据填充
由于本系统中各个报表采用统一的处理流程,每个报表在要输出的数据列的数量及内容都有差别,需要采用交叉报表来实现。报表的设计过程大体如下:
(1)在Delphi开发环境中,在窗体设计模式,向报表打印界面的窗体上增加TfrxReport、TfrxCxObject、TfrxXLSExport三个控件的实例,其中TfrxXLSExport用于将报表导出为Excel文件。
(2)双击TfrxReport的实例打开报表设计器,向报表中添加“报表抬头”及“主数据”两个Band。
(3)在“报表抬头”中添加一个“文本对象”,用于显示报表标题。
(4)在“主数据”Band中添加一个“交叉表对象”,如图1所示。
(5)设计完毕之后需要将报表模板保存为fr3文件。
返回报表打印界面的窗体设计界面,对TfrxReport的实例添加OnBeforePrint事件的相应函数,并添加代码如下:
2 模型相关界面实现
图2是报表管理的界面,此界面集中管理所有的报表,其中左侧树状视图分类列出了当前用户拥有权限的报表,右侧显示用户在左侧选择的报表的标题以及报表说明,分别对应S_Report数据表中ReportName和ReportDescription字段的值。用户在选择报表并点击“确定”按钮之后,将进入报表打印界面,如图2所示。
报表打印界面根据S_Report中当前报表对应的记录,生成SQL语句并提交数据库执行进行查询,将数据库返回的数据显示在界面上。同时界面的上方有一排按钮,用户可以对报表进行各种修改,其中包括“项目选择”和“数据选择”。分别点击这两个按钮之后弹出“项目选择”界面和“数据选择”界面。
项目选择界面如图4所示,这里左侧列出了当前报表候选字段列表(对应S_Report表中的FieldsName和FieldsAlias的值),右侧是用户已经选择的字段列表(对应SqlFields字段的值)。通过此界面用户可以选择要在报表中输出的字段列表。用户操作的结果将保存着S_Report表中。
数据选择界面如图5所示。数据选择操作允许用户对数据进行筛选,只在报表中输出符合某些条件的记录。此界面中,用户可以对当前报表候选字段列表中任意字段的数据进行过滤,只需要在界面上方的“字段”下拉列表选择要过滤的字段,在“关系”下拉列表中选择比较关系(大于、小于、等于等),在“值”下拉列表中选择或者输入比较目标,然后点击“添加”按钮,即可添加一个过滤条件,多个过滤条件之间是“与”或者“或”的关系。系统根据用户操作产生的过滤条件组合生成一条SQL过滤语句,此语句将作为S_Report中SqlWhere字段的值保存下来。
通过报表打印界面,用户还可以进行纸张类型设置、打印方向设置、更改列宽等操作,用户的操作都将保存在数据库中,下次打印报表的时候会使用已经保存的信息进行报表输出,避免用户每次打印报表时都需要重新设置的重复劳动。设置好之后系统将根据用户设定的条件重新获取数据,之后就可以进行打印输出了。
3 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FastReport报表组件,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通用报表模块模型,并将此模型应用于本文作者开发的电费管理信息系统中。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认为FastReport功能十分强大,使用起来十分灵活、方便。我们的通用报表模块模型,能够满足不同系统不同用户的需求,允许系统开发者或者系统管理员在不更改系统源代码的前提下对系统中的报表进行增加或者修改,并允许最终用户在打印输出时控制报表的数据和输出格式,十分灵活。此模型不依赖具体的应用,具有通用性,可以应用于其他的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1]韩雨,董丽丽.基于FastReport图片报表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4)
[2]杜恒杰.基于FastReport的高校学生管理系统报表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08(35)
通用管理模型 篇7
风力发电是继水力发电之后最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年增长速度。根据研究期长短及用途的不同, 可将风特征分为长期、中期和短期特征。中期风特征是指时间范围在数天至数年的风速、风向分布规律, 其用途是对区域风能资源进行评估及风电场选址[1]。中期风特性的计算, 是风力发电机组开发的基础工作, 风电机组的切入切出的风速的选择, 变桨距、仿航系统的设计, 监控检测系统的建立都需要以其为基础数据。其中风速概率分布参数是体现中期风统计特性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也是风电场规划设计和并网技术研究中所必须的重要参数[2,3]。
1 通用模型的建立
对于中期风特性风速模拟可以采用Weibull分布、瑞利分布等,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两参数Weibull分布, 只要给出尺寸参数c和形状参数k就可以求出中期风特征, 如果只知道平均风速值则可以用瑞利分布来模拟。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地理因素复杂多变, 造成各地风速分布服从不同的概率分布, 因而只能采用多种模型进行拟合, 选择最优方法。但这种方法不但工作量大, 计算麻烦, 而且参数的选择准确程度决定了模型的拟合情况, 但是多种模型的统计参数合理性不容易综合比较分析。因此, 本文用通用型风速模型进行风速概率分布拟合, 其分布模型为:
(δ≤x<∞) 。
式中, δ、α、β和b分别是通用模型的位置、形状、比例和变换参数。其中α>0、β>0, δ为分布的下界。
本文建立的通用模型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换成为Weibull两参数、三参数模型, 瑞利模型, 皮尔逊模型等。也就是说, 在风速分布拟合方面, 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用性、通用性和广泛性, 因而可以解决我国复杂地形下风特性拟合模型的选择问题。
2 参数的约束条件[4]
变量分布的形状要用形状指标来反映, 形状指标就是反映变量分布具体形状。实践证明, 风速分布呈偏态型的概率分布, 要描写这样的分布至少要有3个形状指标, 也就是风速的平均值
式中, Cs为风速分布的偏态系数, Cv为风速分布的离差系数, 加之该地区的空气密度ρ和平均风速
根据气象的极值特性, 通用模型的分布下界δ, 其参数应该符合:
其中, Kmin为随机变系列的最小模比系数, 由实测气象资料所估计的样本统计参数, 一般来说应与该式符合。
3 最小误差逼近法估计参数[5,6]
参数估计是在某种曲线的基础上实现样本对总体的最优估计。本文依据使用方便和拟合效果好的原则固定三个参数采用了最小误差通近算法来循环优化通用模型的四个参数。其过程为:首先优化另一个参数;然后再固定另外二个参数, 优化另一个前次同定的参数, 这样四个参数循环轮次优化, 直到误差不再变小。
己知风速实际的分布概率为:
则最小误差逼近算法:
式中, f (v (i) ) 为第i个风级通用模型理论分布概率值, Fn (v (i) ) 为第i个风级实际分布概率值。这样, 利用最小逼近法就可以求出通用模型的四个参数, 其具体实现参照文献[4]。
4 中期风速特征计算
4.1 利用通用模型计算
式中, v1、 v2分别为有效风力范围的上下限, 一般分别为3 m/s和20 m/s。
其中,
v′=β (v-δ) 1/b。
式中, N为统计时段总时间, 如计算年风能资源可利用小时数, N即为全年总时数 (一般取为8 760 h) 。
4.2 利用历史风速数据计算中期风速特征
(v1≤vi≤v2) 。
T=∑Ni (v1≤vi≤v2) 。
式中, ρ为空气密度, 且
5 实测风速的仿真对比与分析
5.1 数据来源及陈列
本文选用内蒙古锡林浩特风电场50 m测风塔测得的风速数据进行模型仿真对比,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中v代表风速区间, f代表对应风速区间的累计出现频率。
5.2 参数计算
采用最小误差逼近法将表1数据进行计算, 得出通用模型的参数为:
α=4.002 7, β=0.037 2, b=0.527 5,
δ=-3.497 4。
由此可得锡林浩特风电场的风速频率模型为:
实际风速数据和风速仿真曲线图形如图1所示, 图中矩形条为原始风速频率数据, 曲线条为通用模型仿真曲线。
从图1可以看出, 通用模型对风电场风速频率的拟合情况总体较好, 但曲线上存在精度略有不足。
误差分析数据如表2、表3、表4。
从以上各表可以看出, 运用通用模型能够很好的反映风电场的风速频率分布, 对中期风特性指标的估计误差也在许可范围之内。考虑风速数据记录时的统计误差和仪表本身的误差, 可以说明通用模型对风电场风速数据的模拟效果良好, 因此具有实用性。
6 结语
本文基于通用模型对中期风特性进行评估建模, 将实测数据用最小误差逼近法估算模型参数, 并对利用通用模型估算出的风特征数据和利用风力数据计算出的风特征数据做了对比分析。分析说明, 能用模型对风电场实测风力数据拟合较好, 最有实用性。
参考文献
[1]Conradsen K, Nielsen L B, Prahm L P.Review of Weibull statistics for estimation of wind speed distributions.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84;23 (8) :1173—1183
[2]雷亚洲, 王伟胜, 印永华, 等.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有功优化潮流.电网技术, 2002;26 (6) :18—21
[3]Jangamshetti S H, Rau V.Optimum siting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on, 2001;16 (1) :8—13
[4]曹慧敏.风能资源评估系统的研究.西北工业大学, 2006:31—37
[5]吴学光, 陈树勇, 戴葱珠.最小误差逼近算法在风电场风能资源特性分析中应用.电网技术, 1998; (7) :69—74
董事通用素质模型探讨 篇8
一、董事个人特征与公司绩效
董事会的任务是指导 (Direct) , “董事” (Director) 一词就是这么来的。董事的职责和任务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框架进行总结 (见图1) 。
(资料来源:鲍博·特里克:《董事与公司治理》,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5。)
董事会被看作是公司内部一种重要的治理结构机制, 它对经理作出的决定进行管理, 评价经理人的业绩;它决定公司的主要战略、政策和制度制定, 监督公司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系统。显而易见, 如果董事会能有效地指导 (Direct) , 这样的公司的业绩将会超过那些董事会未发挥作用的公司。
那么, 为了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董事人才队伍?为完成这些职责和任务, 董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怎样?
董事会人才队伍对公司业绩有重要的影响。瑞克·海斯 (1997) 调查了董事会的人员构成和质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这个问题。结果表明, 董事会质量较高的公司具较董事会质量较差的公司有高的累积股票回报。
就董事个人特征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考察, 美国《商业周刊》1978年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经验、服务能力、任职经历、个人形象、资产联系、连锁关系、持股情况等11项董事的个人特征, 每个特征都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报告以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和样本公司在《财富》杂志上的排名作为绩效衡量指标。共有43家公司的近100名董事接受了调查。结果表明:跨国经营经验、社会责任、共同管理等个人特征日益成为新的评价热点, 对董事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在强化。
自1996年起, 《商业周刊》开始每年都要评选出美国公司中的最佳及最差董事会。《商业周刊》对公司董事会进行评价时主要采用的四个标准中就包括“董事的素质”标准。
二、关于“董事的素质”的论述
董事的任职素质, 特别是董事的胜任特征 (Competency) , 基于所谓的“冰山”模型。在该模型看来, 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是知识和技能, 其特点是可易观察、可测试的, 如专业知识、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技能、语言表达技能等。冰山水下部分是自我认知、社会认知、个性品质和动机, 它们隐藏在行为的背后, 但对人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却起着更关键的作用。一个人的职业成功, 主要源于人的动机、个性品质及认知, 而并非其知识和技能。推而论之, 技术出身或经营出身的人成为优秀的董事的关键不在于专业多强, 而在于其个人内在的动机、认知等是否更符合董事作为职业决策人的任职要求。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的要求, 世界各国对董事的最低技能标准做了明确要求 (见表1) 。例如以下机构就明确要求, 董事应该在财务会计、国际市场、经营管理经验、工业知识、客户经验、应付危机能力、领导或战略规划能力、商业判断等方面具有专长或经验。
“选拔董事候选人时, 董事会应考虑它自己和它所服务的组织的需要。”为帮助各公司出色地完成选拔董事 (包括独立董事) 的工作, 全美公司董事联合会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Directors) 蓝带委员会提出了一般准则如下。
(资料来源:王璞、赵月华:《母子公司管理》,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其一, 董事的个人特征。蓝带委员会提出, 要具有董事会成员资格, 董事个人应具有以下特征:正直和责任心、见多识广的判断、财务知识、成熟的自信和高业绩标准。
其二, 董事会的核心能力。为了充分完成董事会复杂的任务 (从监督审计和管理业绩到对危机进行反应和批准公司的战略计划) , 蓝带委员会还强调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应具备以下所有的核心能力, 并且每位董事至少应在一个领域内贡献其知识、阅历和技能:会计和财务、商业判断力、管理才能、危机反应、行业知识、国际市场、领导才能、战略/远景。
英国董事协会 (Institute of Directors) 也对董事的素质提出了要求。英国董事协会2001年曾在他们的出版物《董事会标准》一书中, 列出了35种个人特征被认为是高效率董事会的董事们应展现的重要品质, 这些品质又被分为六组:战略洞察 (Strategic Perception) , 包括变革倾向、战略认识、远见等;决策制定 (Decision-making) , 包括批判力、决断力和判断力;信息分析和使用 (Analysis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 包括细节意识、计算能力、问题识别等;沟通 (Communication) , 包括倾听、坦诚、表达能力等;与他人互动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 包括自信、正直、学习能力等;目标实现 (Achievement of Results) , 包括经营头脑、承担风险、坚韧等。
同时, 还有不少公司治理专家、学者在公司治理研究及董事会运作实践中, 总结出来的成果和建议。英国著名公司治理专家鲍博.特里克 (Bob Tricker, 2003) 认为, 董事的素质和作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董事会的有效性。一个优秀的董事应当具备三个特征:刚正不阿、能力出众、知识丰富。刚正不阿是最重要的, 董事应当维护股东的利益, 有责任促使公司为股东的利益公开和诚实经营;董事需要有特定的核心能力, 例如, 战略眼光、推理和筹划能力、决策能力、沟通技巧、政治意识和交际能力;不管哪个董事, 若想要弄懂董事会的信息, 并对董事会的讨论题目提出有价值的意见, 就必须具备一些重要的知识:公司实体知识、企业管理知识、财务知识等;另外, 董事还要有独立意志 (献身精神、性格独立、意志坚定、敢于直言) 。
美国波士顿咨询专家卡特及其同事洛尔施 (Colin B.Carter&Jay W.Lorsch, 2003) 提出董事的六项基本素质。才智:是否能理解之前未接触过的业务?是否能敏锐觉察主导企业发展的真正动因?人际交往能力:善于倾听, 以平等协商达成共识的技巧。直觉:敏锐的商业直觉和判断力, 临场应变和精明的经商感觉, 能很快抓住问题核心。兴趣:有激情、积极投入的状态。投入精力的承诺:投入状态认真完成任务。诚实正直:愿意承担责任, 做对公司有利的事情。
法国公司治理专家贝特朗.理查和多米尼克.米艾莱 (Bentrand R ichard&Dominigne Miellet, 2005) , 提出“理想董事”概念, 认为“理想董事”个人优点出自六大方面:战略眼光和决策;分析意识;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工作意识;要具备的能力———参与和能量、动力、果断、独立、投入。
我国学者王中杰在《董事的修炼》 (2006) 一书中根据董事会性质和公司治理作用提出董事素养的5I原则。认为那些运转良好的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需要的5I原则会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为公司治理保驾护航。保持独立 (Independence) ;注重诚信 (Integrity) ;充分了解 (Informed) ;全力参与 (Involved) ;积极主动 (Initiative) 。
除此之外, 国外有一些学者从个体心理与行为微观的角度对董事行为进行专门的实证研究。英国亨利管理学院的Dulewicz和Herbert (1999) 通过长达七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 董事在计划和组织、风险承担、人际方面、控制、激励他人、魅力和魄力、结果导向、成绩和动机、竞争性等特征方面, 与其他人有显著的差异。这些特征是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 故董事角色的本质是领导行为 (Direction) 。Garratt (2001) 认为, “领导” (Direction, 而非Management) 首先是“脑力”活动, 在本质上反映了一种高瞻远瞩的智力过程。因此, 他从思维偏好角度对180个英国董事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 发现构想力和信息分析能力是董事会运作的重要部分。
三、董事通用素质模型
以上皆为对董事个人特征的要求和一般论述, 但未很好地区分冰山水上部分和水下部分, 更未从建模 (Modeling) 角度去考虑。素质模型或胜任特征模型 (Competency Model) 建构的方法, 本文是通过对董事会职责和董事工作内容界定和深入的工作分析以及对胜任特征文献的研究, 总结董事素质的核心特征。
关于董事胜任特征模型, 美国管理学家和组织行为学家纳德勒 (David A.Nadler, 2005) 提出了一个董事能力模型, 包含3个主要因素:个人特点、技能和代表因素。如图2所示。但纳德勒的董事能力模型并没有对冰山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做严格区分。因为根据胜任特征的“冰山”理论, 冰山水下部分是素质建模最关键的内容。
根据董事会职责和任务并综合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的观点和研究, 本文提出一个关于董事胜任特征的通用模型。该模型的建构遵循以下四个原则:能够体现董事的职责和任务;集中于描述行为模式、动机、思维模式、价值观等本身 (冰山水下部分) ;模型内部结构合理、特征组块间的关系符合逻辑;具有冲击力的视觉形象设计。
以下环行图 (图3) 即为有效董事胜任特征模型。该模型构成因素包括信息分析 (Information analysis) 、战略构想 (Strategic thinking) 、目标实现 (Achievement of objectives) 、责任 (Accountability) 和经理人发展 (Development manager) 五大特征组块。环行中的箭头体现了内部特征组块间的关系。
首先是“信息分析”, 人们需要从各种可能的来源中搜寻各种可能相关的信息, 辨认问题和识别可能或实际的原因, 意识到各种影响公司所面临机会和威胁的因素;能够对相关数据 (特别是财务数据) 和统计信息进行分析, 理解其差异性, 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另外还需保持对外部各种力量和政治关系的敏感性。其次是“战略构想”, 能够深刻理解并阐述公司的愿景、目标, 利用跨学科、多角度甚至全球性眼光看待问题, 构想出公司在未来市场环境中可能的状况和创新的解决方案;敏锐地洞察到新的商业增长机会和盈利模式, 牢牢地抓住所经营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警惕未来各种危机的来临, 并寻求应对的方法。第三是“目标实现”, 对未来的构想斟酌后果断做出决策, 并投入状态积极推动, 在面对不幸、挫折或不公平的情况下仍然坚定、独立, 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第四是“责任”, 在个人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的驱使下, 以诚实可信的方式工作, 实现目标, 为股东和利益相关者负责;不把个人利益置于公司之上, 忠于公司的价值准则, 严守董事会秘密。第五是“经理发展”, 在董事职责和任务中保证公司有一个能干的总经理 (CEO) 是最重要的。故善于激励并有效授权以确保经理层的战略执行;能与各种不同的人和机构有效沟通、友好相处, 为经理层争取各方资源。
当然, 不可能指望这些素质每一个董事都拥有, 但作为一个整体, 由于董事会是一个集体决策机构, 可以通过不同董事的多种专长、技能、知识、经验和背景形成优势互补, 从整体上形成强有力的组合。
董事胜任特征模型作为董事的行为和工作能力及绩效的标准, 为董事会明确了一个完整的素质清单。明确素质清单的目的, 一方面就是要发展董事会、提升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的质量, 让选任的董事有能力履行其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和监督职责, 并对其行为承担责任。另一方面, 董事会也不断地考虑公司的实际状况和战略需要, 决定何种董事素质与能力最有利于推进董事会绩效的改进, 有利于公司现在和未来的成功。
摘要:董事作为职业决策人, 其个人特征或素质对公司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有许多机构对董事的素质做了要求, 也有许多公司治理专家、学者对董事的素质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本文采用演绎的逻辑建构了一个“董事胜任特征模型”, 该模型构成因素包括信息分析、战略构想、目标实现、责任和经理人发展五大胜任特征组块, 从而为董事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素质清单。
体育比赛异常行为通用模型建构 篇9
举例来说, 当主场比赛输了时, 因扰乱秩序被捕事件会增加162%, 而赢了比赛时, 则会相应增加93%。对于我们样本中的典型机构, 这些数字是双休日比赛赢了后因扰乱秩序被捕事件的1.5倍, 是赢了比赛的近1倍。我们的结果与对球迷行为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 解释中预测球迷对输赢的反应更强烈。举例来说, 如果在橄榄球比赛中球迷的侵犯性行为只是因为比赛输了之后的挫败感所致, 那么当主场队赢了比赛时 (假设支持主场队的观众比客场队多) , 将会比主场输了比赛时导致的攻击事件少。然而, 所列数据显然排斥了这一假设。尽管有证据表明, 输了比赛会比赢了比赛导致的攻击事件数多, 我们的结果也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预测, 并且在以后研究的事件和体育赛事之间关系的模型中应该特别引入如果两队没有比赛时球迷的反应。
表1模型建构结果表明, 这个负二项分布系数从来都不在正常范围内, 这样的结果使我们更加关注于主场比赛, 因为有证据表明主场比赛失败了增加的犯罪数比赢了增加的多, 或者说是竞技运动异化的一个方面。举例来说, 主场比赛失败会增加12%的犯罪数, 而主场赢了仅增加8%。举另外一个例子, 主场比赛输了会增加24%的因醉酒驾车被捕事件, 而赢了仅增加10%。研究显示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可以证明比赛的结果与其有关。事实上, 4/5的情形中, 我们无法否认二项分布中“赢”的系数与调整后“赢”的系数是相等的这一假设。基于不同的距离检测体育异常行为实证模型的可替代性, 我们让当地和区域变量和实证数据的队员素质相互影响。当地或者区域异常行为的影响也可以加强, 如果两支球队存在附属的关系。但是在统计上不显著的是新球队的系数在显著水平等级, 这可能与制度法有联系。加入对当地和区域异常行为的影响度量。这种扩展包括当地和区域异常行为以及运动员最近发生的异常行为, 并与胜利百分比对于球队上座率的影响有关。
最后,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高校橄榄球比赛导致因醉酒驾车和扰乱秩序被逮捕的事件增加了。主场比赛时因醉酒驾车被捕事件会增加13%, 扰乱秩序被捕事件会增加41%, 违反酒业法规被捕事件会增加76%。主场比赛和逮捕事件的这种关系一部分原因是社区在比赛期间增加了额外的警察的保。加强安全应增加其可能性。比如, 抓到或逮捕醉酒驾车的司机。然而, 如果这是唯一的工作机制, 那么比赛的结果将不可能与比赛出现的异常行为数量有关, 除非警方本身对比赛做出了反应。这为体育比赛中的暴力行为提供了解释途径。
摘要:阅读国内外重要研究成果, 建立体育行为的通用模型, 结果表明, 表明了高校橄榄球比赛导致因醉酒驾车和扰乱秩序被逮捕的事件增加了。主场比赛时因醉酒驾车被捕事件会增加13%, 扰乱秩序被捕事件会增加41%, 主场比赛和逮捕事件的这种关系一部分原因是社区在比赛期间增加了额外的警察的保。加强安全应增加其可能性。
关键词:体育行为学,模型建构,赛场行为
参考文献
[1]石岩、吴洋:《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风险发生模型及风险管理研究》, 《体育科学》, 2009 (12) 。
[2]黄璐、刘建国:《体育学纯粹理性批判》,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1) 。
[3]黄璐:《论体育赛事运作管理历史知识习得的重要性》, 《湖北体育科技》, 2006, 25 (2) 142-144, 147。
[4]黄璐:《论体育赛事的内涵》,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7 (6) 12-13。
[5]黄璐:《竞技运动异化论逻辑起点商榷》,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3) 。
[6]黄璐:《博斯曼法案的国际政治经济本质》,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5 (5) 392-395。
[7]Gibson, S., &Dembo, M.H. (1984) .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6 (4) , 56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