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强军(共5篇)
富国强军 篇1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的国防, 是中国在建设道路上两大非常重要又相辅相成的战略任务。从根本上说, 这两大战略任务是辩证统一的。必须在坚持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合理投入国防, 军费开销所占比重既不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大局, 又满足国家安全利益需要。
一、富国强军之路的历史梳理
新中国建立初期, 中国面临中国并未全部解放、国际安全环境严峻、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国防建设亟待加强等艰巨形势, 在如何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上, 毛泽东进行了系统阐述:“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 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 这是两件大事。”[1]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必须坚持一手抓国防建设, 巩固国防;一手抓经济建设,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 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的“两手抓”方针。
1960年以来,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冷战对抗进入高风险期, 中苏关系恶化、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美国侵越战争等严峻的国防安全形势, 中央在处理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指导思想上作了重大调整, 制定并实施了国防建设重于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国防投入加大, 工业布局重新调整, 并以国防项目为主体在“三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后方建设。以“两弹一星”为标志, 这些措施的实施明显增强了国家抵御侵略战争的能力, 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威慑力和国际地位。虽然这一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惠及今日的经济效应。然而国防建设的过高投入, 挤占了经济建设和文教事业的费用, 因此国民经济等其他基础工业的有限发展反而制约了国防建设的成效, 不仅影响了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而且最终也制约了军队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这为中国的和平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针对长达十几年之久的国防建设挤压经济建设的情况, 邓小平明确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 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 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 我们要忍耐几年。”[2]“军队有自己的责任, 不能妨碍这个大局, 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 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3]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军队各项建设都与国家建设休戚相关, 同时, 国防建设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支援和保障。基于这一科学判断, 我们党做出了一项伟大的决策, 即军队和国防建设从原先的临战状态转为和平时期积极投身于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状态, 军队的各项建设和发展紧密配合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大局, 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让路, 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较快发展。第一, 三年时间裁军100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第二, 中国国防费投入水平的偏低, 制约了军队的建设和发展。1980—1999年间,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在国防建设上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据有关专家统计, 在1986—1999年期间, 军费投入的缺口大约达到4 232亿元人民币。第三, 将国防工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 建立军民结合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 为促进国防工业快速发展,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 实现国防工业与民用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国务院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 将核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由过去的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 改为国务院直接领导。这是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为国防工业发展民品纳入国家的统筹规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决了国防工业长期存在的军民分离的弊端。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 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国内外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 江泽民深刻认识到要认真妥善处理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3]“一方面, 军队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 继续贯彻忍耐的方针,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体谅国家的困难。另一方面, 国防费也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 使部队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4]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继续贯彻“军队要忍耐”方针的同时, 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国防建设的发展, 国防费投入明显上升。由于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 果断增加了军费开支, 军队的武器装备系统以及广大官兵的生活条件都明显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赶、有所不赶的重点突出的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战略。中国国防费增长速度日益加快, 规模也日益加大, 已经由原来的忍耐期转入到了补偿期。虽然国防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 然而从总体来讲, 我军仍然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发展阶段, 尽管军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国防费投入水平仍然偏低, 显然与中国显著提升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
二、富国强军:世界各国不变的主题
富国与强军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 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 在这方面, 不乏前车之鉴。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和朝鲜, 由于没有认清局势, 在二战硝烟的负面影响下,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 竞相扩充军备, 增强军事实力, 大搞军备竞赛, 导致国民经济严重滞后, 顾此失彼。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 国民经济因为军费开支巨大和福利政策等一系列因素而滑坡, 尤其是农业生产连年下降, 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 苏联变得外强中干, 国库空虚, 国力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朝鲜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及国防工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工业占绝对控制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 民众生活水平逐渐与韩国产生落差。20世纪80年代又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失利, 身为社会主义阵营一环的朝鲜处境日益艰难。20世纪90年代, 连年天灾, 朝鲜经济陷入衰退, 进入“苦难行军时期”。在此情况下, 朝鲜政府仍然大力发展核武器, 先后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核试验问题实施了四轮严厉制裁, 为本不发达的国民经济更添阻碍。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相邻, 长期以来两国就因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从1980年开始两国爆发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被战争拖得精疲力竭的两国在联合国的要求下终于在1988年停火。八年的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 死亡几十万人, 导致经济损失至少9 000亿美元, 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二十至三十年。这些事例再次告诫我们, 协调好国防和经济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兴衰的重要命题。
三、新时期的中国特色富国强军之路
进入21世纪, 中国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针对新阶段新情况, 我党适时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5]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和全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中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的事实雄辩地证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 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 不是去动摇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是要坚持和完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是解决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内的所有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5]“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经济建设搞不上去, 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搞不上去, 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6]因此, 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 要求通过不断加强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军队和国防建设依然要坚决服务服从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
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突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国防和军队建设步入着力提升国家战略能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的时代。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 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按照需求牵引、国家主导, 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加强国防教育,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不断探索、总结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特点与规律,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要统筹协调共同发展, 唯有此才能实现复兴中华的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99-128.
[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74.
[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77.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61-382.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1106.
富国强军 篇2
加强国防教育,不仅是和平建设时期巩固国防、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战略性举措,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我们感到,抓好新形势下的全民国防教育要注重在强化“五个力”上下功夫,才能保持国防教育的生机与活力,不断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要坚持各级联动开展教育,增强教育普及力。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党、政、军、民、学等各个层面和多个领域,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密切协作,整体抓国防教育的良好局面,构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高效运作的国防教育网络体系。在教育中,既要坚持全民教育,又要注重抓重点推普及。在重点抓好党政干部、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国防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国防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不断扩大教育覆盖面,增强教育普及力。要结合重大节日开展教育,增强教育影响力。利用元旦、春节、清明节、建军节、国庆节、全民国防教育日、抗日战争胜利周年纪念等重大节日,组织社会各界祭扫烈士陵园,走访慰问军人军属,举办安全形势分析报告会,组织领导干部过“军事日”,开展军民联欢、军地共建和拥军优属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军地沟通,促进军民感情,不断扩大教育影响力。
要依托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增强教育辐射力。充分发挥我区解放一江山岛烈士陵园、戚继光纪念馆、汪秀福烈士纪念馆、大陈岛青少年宫、武警支队等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红色资源作用,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参观、瞻仰和“军营体验日”等活动,让人们在亲身感悟、潜移默化中接受国防知识教育和革命传统熏陶,磨练精神意志,增强教育辐射力。要利用灵活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增强教育吸引力。把国防教育融入到群众性、经常性文化活动之中,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如:请老战士讲战斗故事,请英模人物作先进事迹报告,在全区开展国防教育征文比赛,在机关举办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在广场组织国防知识有奖竞猜,在社区组织国防教育板报展评等,不断吸引群众参与,增强教育效果。
要利用现代传媒开展教育,增强教育渗透力。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媒介,发表国教委领导动员讲话,刊登国防教育活动启事,播放国防教育宣传口号和经典爱国主义影片。通过电信、移动、联通等通讯网络,向广大手机用户发送国防宣传短信,普及国防法律法规,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国防教育,增强教育渗透力。
追忆历史,伟大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
那曾是一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北平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魔爪,疯狂地伸向华夏大地,中华民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危机;那曾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六年的局部抗战加上八年的全面抗战,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英雄赞歌;那曾是一刻令人屏息的历史,65年前,当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下投降书的一刻,一段屈辱的历史就此终结,一个伟大的民族浴火重生。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忘记历史则是一种背叛,我们应当铭记历史,不能忘记曾经的屈辱,尤其不能忘记那些在抗日战争的血火淬炼中,献出鲜血和生命的无数中华儿女。“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回望抗战,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马本斋,到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谢晋元……再到数不清的无名英雄,但凡有丝毫民族血性的人,皆担负起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如此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如此壮怀激烈的赴死决心,如此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如此团结一致的顽强意志,唤起了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融汇成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国人民抗暴御侮的力量源泉,这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战最终胜利的锋利武器,这是历史与先烈留给后来者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基石。
珍爱和平,历史的警示教训永不忘记。
抗战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尽,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早已尘埃落定,和平与发展,这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对于饱经战争创伤的中华民族来说,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珍贵的了,然而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懂得反省的民族,十四年抗战,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国耻,永远的警钟,永远的反省,它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国力落后就要挨打,放松警惕就要挨打,武备松弛就要挨打!发生战争的危险时刻存在,它警示人们,对和平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珍爱和平,希望化剑为犁。但是,为了和平,必须铸剑;为了和平,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不珍爱和平是可悲的,但认识不到为了和平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更是不可原谅。在这个世界上,和平是强者的和平,是实力、力量的均衡。一个国家要对战争说不,必须要以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任何期望通过祈求来实现和平的想法,都是迂阔之见,都是天真的幻想。能战方能言和。在战争没有彻底消亡之前,只要战争的根源还在,战争的策源地还在,对军队来说,只有善于辨析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刻准备战争,才是对和平的真正保护,也才是对和平的真正珍爱。这也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牢记使命,浓烈的爱国热情化作精武动力。
在这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作为军人,应当牢记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品质修养,努力提高爱军习武的职业道德水平。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业绩。这种精忠报国、威武不屈的崇高精神,来自于广大官兵始终把自身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始终把英勇抗敌、浴血奋战作为革命军人的崇高职责,牢固确立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发展、民族振兴,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潮流汹涌逼人,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紧迫而繁重。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要不断激发官兵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意识,克服长期和平环境下形成的当“和平兵”思想,坚持爱军习武、爱岗敬业,深化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培育过硬的战斗精神,明确爱国必须爱军,爱军必须习武的基本道理,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在部队上下形成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打赢的浓厚氛围。同时,还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求实进取的创新活力。爱国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热情的层面,而是要内化为过硬的能力、素质和作风,体现在扎扎实实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行动上。要发扬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推动爱国热情从感性向理性转化、从自发向自觉转化、从思想向行动转化,始
军民融合是富国强军的必由之路 篇3
坚定军民融合发展的信念
立足军品保障、发挥资源优势,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大力拓展民品市场。一是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路子,努力开拓民品市场以弥补任务缺口。始终牢记使命,“以军为本、军民结合、平战结合”,遵循“积极稳妥、效益领先、量入为出、突出主营、控制风险”的合作经营思路,从根本上规避企业的资金压力和风险。二是坚持军品与民品发展配套建设相结合的原则,立足长远发展,满足军队装备保障能力配套建设与民品发展配套建设,实行军民品分区建设,积极与合作公司协调投资建设方案,抓住投资客户心理欲望,“引凤筑巢”扩大企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提高企业修造能力和保障水平,继续扩大在地方和社会的影响力。三是促进军用技术民用化、产业化,加速推进军工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海洋工程装备跨越发展。随着海洋经济的深入发展,海洋工程船舶等配套装备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必须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和技术等优势,坚持搞好市场调研,开发新的产品、寻求多方合作,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培植周边专业配套市场,细化专业分工、创新合作发展,完善综合配套,进一步拓展装备保障能力,增强向海洋要效益的效力。四是借力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好国家给予的税收、奖励等扶持政策,加强企业战略规划,迎接项目落地,实现企业船舶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抓好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
解决体制机制问题,加快军民融合发展。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虽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存在指导关系不顺畅、主体权责不清、监督不力、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军民融合发展创新制度的建立,为此,要着眼理顺军地融合发展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可能利用的战略优势,建立军地协调体制机制,加强军地融合发展组织领导关系;要优化军地融合发展资源配置,加大基础设备、设施的投入资金,着力构建权责对称,制定奖罚有力的运行机制。三是着力调动军地融合发展积极因素,吸收民企财力资源来推进军工企业的发展,实行共赢的相关利益。
推进人才融合发展,确保持续发展后劲。人才融合是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是提升船舶修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支撑,是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企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应用,需要一大批能工巧匠,为企业去挖潜、革新、改造、增产、降耗、攻关。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步伐的加快,人才相对短缺的矛盾不断加剧。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抓好人才的融合:一要根据企业融合发展的长远目标,抓紧制订和完善人力资源战略,着眼人才供求需要,加大对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中长期发展融合的规划。二要继续深化厂校联合办学的模式,加强对人才的在职培训,加快对人才的知识更新速度,加强新装备修造适应性教育。要继续引进来、送出去,通过委培或短训等办法,解决人才短缺的矛盾。三要为人才量身定做舞台,根据融合发展要求,精细做好人才职业人生规划,为他们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四要搞好基础设备设施建设,加大投入资金,营造良好的军地融合发展环境条件和便利工作生活條件,提高福利待遇条件,激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五要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牢固树立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观念,解决人才实际困难,不断改善栓心留人的环境,促进人才落地生根。
引进先进管理模式,推进融合发展质量。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把一个单位人、财、物各方面更加合理科学地调动起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增加产值及销售收入,且创造最大化利润。各级管理者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走市场化道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职工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引导职工进行自我管理。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多年来,装备保障企业重生产、轻经营的观念普遍存在,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按照保障能力配套建设与民品发展配套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快融合发展,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军地融合优势。
抓好企业文化融合,提升融合战略层次。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首先要建立现代装备保障企业文化创新机制,关键是创新观念。装备保障性企业应当十分重视企业文化研究和建设,不定期进行领导层的沟通交流,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好的文化创新思路,引领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其次,要借助地方先进的企业文化,建立以提升职能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体系,提升职工的能力素质,建立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打造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进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要借鉴学习兄弟单位和地方先进企业的先进理念,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可行的学习制度,制定分批次、分层次的职工培训、学习、考核制度,深入开展“争创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激发职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良好的经济活力和应对挑战的弹性及能力。
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是统筹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准确把握制约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把国防和军队改革引向深入的战略举措,已经成为军地普遍共识,成为军地高层共谋发展的前提。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我们要在当前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的大背景下,把军民融合式发展作为应对我国军事变革挑战的必然选择,作为加快转变军队保障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把装备修理保障主业做强做好,提升综合装备保障能力,满足“真打实备”的战略要求,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富国强军 篇4
1 军民融合是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 为实现富国强军明确了指导方针
富国强军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更是全体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内心渴求。在追求富国强军的进程中, 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的不同, 其指导方针也处于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军民融合思想也并不是起初就有的, 而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内外环境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的产物。
新中国建立初期, 由于安全环境十分严峻且经济社会处于百废待举的局势, 我国采取的是“国防优先”的军民结合发展模式。1952年, 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兵工委员会就做出了“兵工企业发贯彻军需与民用相结合原则”的决定。1956年,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国防工业建设应和民用工业结合”的思想, 要求在生产上要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 平时为民用生产, 一旦有事, 就可以转为军用生产。在些基础上, 1957年二机部召开的第三次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上制定了“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方针。上世纪80年代以后,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国家安全环境相对好转,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在这一背景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决策, 强调发挥军工领域科技优势, 实施“军转民”战略。1978年8月1日, 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七机部工作汇报后指出:“军工部门要以民养军, 军民结合。”, 并在1982年明确提出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冷战结束后,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民用科技能力明显提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时调整军民结合战略, 制定了与国家三步走战略相一致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提出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 进一步提出“要走出一条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实现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的军民融合。
从上述指导方针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 军民融合思想的内容在不断深化发展, 既是对我党追求富国强军思想的继承, 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 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
2 军民融合是政策法规的重新设计, 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制度保障
富国强军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描绘了一张美好蓝图, 这一蓝图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全体中华民族,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道路仍将是漫长的。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 军民融合式发展之所以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制度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打破军民自成体系格局是军民融合式发展要面对和突破的首要关键问题, 其核心是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在国防建设领域, 军队各部门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 而经济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也有着强烈的自身利益诉求, 这些利益诉求不仅会左右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进程, 而且可能直接阻碍军民融合式发展。因此, 军民融合的过程不能仅依靠各行为主体自身进行, 必须由国家主导, 依靠政策法规来自上而下推动。这一推动过程主要表现为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这个角度看, 军民融合的过程就是制度建设的过程, 是制度化的过程。
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 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 涉及到产业、行业、企业等各个层面、涉及到科技、能源、生产、服务等各个领域, 其中的关系十分复杂,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协调约束各方利益关系, 规范各利益主体行为, 从而统筹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就必须对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重新设计, 形成合理配套的制度体系。
为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首先,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 科学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不仅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而且提出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并且将国家和军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规划 (2011~2015) 》列为其中的专项规划。这一做法有力促进了军民融合发展, 取得了明显成效, 也从实践有力证明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以战略规划为统领。其次, 要不断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的体制机制建设。必须进一步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领导决策机制、军地协调机制、需求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 将军民融合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是法治社会协调约束各种关系的基本依据, 对于规范处理军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3 军民融合是资源配置的重新整合, 为实现富国强军奠定了物质基础
富国与强军是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关系:统一表现在没有强大的军队做保障, “富国”难以取得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 难以摆脱成为被瓜分掠夺对象的下场;没有经济实力做基础的强大国防, 就是穷兵黩武, 会加剧国力的损耗影响国家持久发展。对立表现为富国与强军都必须以占用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条件, 在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二者必然会相互挤占有限资源, 也就是资源的竞用性矛盾。因此, 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减少二者之间资源使用的矛盾关系。然而, 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 富国和强军各自所需资源之间竞用性的矛盾如何解决?采取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同时满足经济和国防的双重需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必然选择。 (下转第114页) (上接第112页)
富国和强军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是相同的 (如技术、资源、生产资料等) , 但这些物质条件由于各自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在运行环节上不断的累积专用性, 这种专用性的产生既有专业分工的原因也有人为设置的阻碍, 但无论原因如何其结果使得富国和强军逐渐从物质基础上分隔开来。因此, 要想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就必须尽可能的减少二者所依赖物质条件本身的区别性和对立性, 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 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资源的配置使用是这种物质条件的重要表现,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否实现的物质条件也必将最终体现在资源的配置使用上。就资源本身而言, 它是一元的, 是非此即彼的;而资源的使用却是多元的, 可以有多种用途。自成体系, 相互隔裂的军民发展思路就是只观察到资源本身的一元性造成的, 用于国防建设就不能用于经济建设, 反之亦然, 这就造成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二元对立的局面。但是, 从资源使用的多元性来看,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互通的, 国防资源可以服务经济建设, 经济资源可以纳入国防功能。实现资源使用上的多元性, 其主要方式是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这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任务。
当前,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资源整合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 首先整合重点领域的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种类众多, 哪些需要整合, 哪些不需要整合, 是资源整合要明确的基本任务。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最基本手段, 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是以牺牲国防实力为代价的, 而是要利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成果来促进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因此,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资源整合必然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 依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来确定资源整合的对象。当前主要体现在“七个领域”上, 即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队人才培养领域、军队社会化保障领域、国防动员领域, 以及空天、海洋、信息等领域。二是对于军民共有的资源, 要以优势资源为内核, 整合非优势资源。对军队而言主要方面是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 表现为“六个纳入”, 即: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 将军事人才基础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军队后勤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将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将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是我党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 站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做出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富国强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笔者认为, 军民融合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是富国强军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次是政策法规的重新设计, 为富国强军提供制度保障;最后是资源配置的重新融合, 为富国强军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军民融合,富国强军,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梁光烈.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J].国防, 2011.
[2]姜鲁鸣.积极探索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途径[J].中国人民防空, 2012.
[3]黄薇.论政府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军事经济研究, 2012.
[4]阮志柏.在制度继承与发展中推进军民融合[J].国防, 2012.
富国强军 篇5
中广网2009-08-04 10:08[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
●发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资源整合的优势,实现一种资源投入产生两种效益的“兼容型”、“双赢式”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需要抓住关键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1引言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局面。
所谓融合,是指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使其比单一事物更有价值或更具效能。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全面推进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各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以说,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道。2 大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顺应世界新军事变革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冷战结束后,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都纷纷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越来越多地利用国家资源和整体力量来实现防务能力的整体跃升。
例如,美国实行军民一体化战略,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每隔10年左右就推出一个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计划,依靠这些计划,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始终保持超前于世界其他国家一至两代的领先地位。
而冷战时期的苏联,“要大炮不要黄油”,各种资源过度向国防建设倾斜,使经济建设陷入困境,这成为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深层原因。
以色列强调“以军带民”模式,建立了完善的军用技术转民用机制,用军用技术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其实质也是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当今世界,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已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使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信息化战争呈现军民一体、前后方一体的趋势,信息化军队建设和作战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
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富国与强军的“双赢”之路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坚持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内在要求。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这一战略举措,是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我们党着眼开拓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境界的时代抉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始终致力于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道路。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重要思想,使国防建设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经济建设也取得重大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前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重要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在取得突破性成绩的同时,为支持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江泽民同志强调国防建设必须随经济建设发展得到加强,要做到“两头兼顾、相互促进”,并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的重要思想,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作用逐步凸显。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主席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统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进行通盘考虑,把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特定阶段联系起来,提出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要思想。
从“军民结合”到“寓军于民”,再到“军民融合”,这些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要有效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尤其要提高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这个核心军事能力。“融合”是多领域全方位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时代赋予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篇大文章,应区分好主次先后、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环节下功夫,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推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军民融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互动发展,统一通用型军民产品的技术标准,深化武器装备采购制度改革。
推动军队人才培养体系的军民融合,完善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的体制机制,拓宽利用国民教育资源和国家人才资源渠道,吸引社会高层次人才到军队工作。
推动军队保障体系的军民融合,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军队现代后勤,积极稳妥地把保障体制向一体化推进,保障方式向社会化拓展,保障手段向信息化迈进,后勤管理向科学化转变。
推动国防动员体系的军民融合,建立健全国防动员组织领导制度,完善军民结合、平战一体的工作格局,加强国防动员应急功能。
推动科技资源体系的军民融合,发挥国防科技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促进国防领域和民用领域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融合,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力、国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强大牵引力。重在思想观念“融合”
军民融合作为新的重大时代课题,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靠军地双方长期的共同努力。当前,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首先应转变观念,实现思想上的“融合”。
实现思想上的“融合”,就必须切实转变军地各自封闭、自我发展的传统观念。长期以来,我国之所以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呈现“两张皮”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军地双方没能真正转变观念,没有把协同推进军民融合工作摆在重要议程来抓。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局部利益,片面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统筹国防建设的作用,只把“军民结合”停留在口头和文件之中;就军队自身建设而言,长期以来形成了自我封闭、自我发展的模式,认为“天有、地有、不如自己有”,万事不求人,搞“大而全、小而全”,致使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步子放不开、走得慢。这些思想观念一旦固化,反过来又在不断地强化军民分体化建设模式,严重制约着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融合式发展。
当前,消除这些传统观念障碍,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用融合式发展的共赢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积极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新思路新办法。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军队虽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国无防不立。牢牢抓住
新世纪新阶段这个难得的机遇期,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是全党全国全军的共同责任。军地双方应加强协调,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协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各项工作。“融合”需在战略上“纳入”
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是一个全局性重大战略,需要制定实施长远科学的发展战略,努力使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设计、同步运筹、同步落实、同步推进,努力形成二者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融合格局。
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应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度,统筹确定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举措,努力使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发展战略能够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国家安全与发展之间轻重缓急的关系,做到有计划按步骤地向前推进。
从宏观层面来讲,制定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需要重点做好“六个纳入”,即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改革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总体规划,把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把重大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本建设体系,把军队人才基础知识素质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军队生活服务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把国防动员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这种“纳入”式融合发展,既能从总体上消除军事经济和民用经济的分割状态,共用一个经济技术基础,又能够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建设全民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
实施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应立足于国情社情军情,既力求有所作为,又体现量力而行;既注重发挥我国特有优势,又合理借鉴国外有益做法;既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相适应,又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相适应。构建决策科学、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
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制度问题同样是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体制机制虽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但也存在指导关系不顺畅、主体权责不清晰和制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相当繁重,迫切需要构建职责明晰、分工明确、组织精干、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运行有效的体制机制。
【富国强军】推荐阅读:
富国强军 共建美丽家园06-12
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07-18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富国强军10-11
富国强兵09-24
富国银行小微09-28
先进人物杜富国学习心得体会06-11
杜富国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总结09-12
杜富国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学生党员07-06
扫雷英雄杜富国先进事迹观看心得07-10
杜富国事迹观后感大学生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