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程序

2024-12-01

司法鉴定程序(通用12篇)

司法鉴定程序 篇1

司法鉴定投诉,是指对于一个鉴定意见或过程,鉴定双方基于某种或多种原因,产生了在认知上的差别而引发的一种投诉。司法鉴定工作是一个实证工作,它是为诉讼活动服务的,但它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服务,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科学的技术工作,也就是说,它是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科学仪器来进行的具有法律属性的活动。所以,它是一种新颖的法律服务,因此,对它的投诉问题多且复杂,分析它,解析它,也就自然成了题中之义。

一、投诉问题的类型

对司法鉴定投诉由来已久,是伴随着司法鉴定工作的开展而出现的,有司法鉴定就必然会有投诉问题,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对投诉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诉提出有针对性的办法来进行解决,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好投诉问题,从而推动司法鉴定工作良性发展。

笔者根据自己从事多年司法鉴定工作的经验,对所遇到的投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归类,认为投诉从其效果上看分为:有效投诉和无效投诉;从针对的对象上看分为:主体投诉、程序投诉和实质投诉等。

二、类型的解析

(一)有效投诉与无效投诉

有效投诉,是指由于机制的缺陷、流程的缺失、人员的因素等主客观原因所造成的投诉。这类投诉往往是因为鉴定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实,没有达到客观、公正的原则,是有毛病可挑的一类司法鉴定,是通过其他途径可以得到客观事实的一类司法鉴定。这是我们要面对并要认真解决、设法减少的一类投诉。

无效投诉,是指由于法律的缺失或当前技术手段达不到要求或当事人心理预期有落差等原因造成的投诉。这种投诉要么是在当前形势下根本无法马上解决,如法律的缺失、仪器设备无法达到的程度;要么是根本无需解决的投诉,如当事人心理预期的落差引起的投诉。这类投诉往往无人为主观上的差错,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或认识不足造成的,对现有的鉴定意见和鉴定机构或人员无实质性的帮助,对这类投诉主要是做好解释工作,较容易化解。

(二)主体投诉、程序投诉和实质投诉

1. 主体投诉,是指对参与司法鉴定工作的相关机构与人员(自然人)的投诉。

司法鉴定主体是指参与司法鉴定活动的人和机构,包括司法鉴定工作的启动主体、实施主体和审核主体。其中最主要的主体是司法鉴定人(自然人),这是因为按照司法鉴定的规定和要求,司法鉴定工作应依法独立、客观、公正、科学地进行,要实事求是,要对所做出的鉴定意见负责,而司法鉴定人作为司法鉴定程序和司法鉴定进程的唯一具体实施者,只有他们才可能达到和符合司法鉴定的规定和要求。然而,由于现行的政策法规对司法鉴定机构及鉴定人资格准入的规定过于宽松,门槛较低,而且鉴定机构的管理又欠规范,特别是对于那些有鉴定资质的机构和个人缺乏有效明确科学的监管措施,只有准入标准,而无淘汰机制,加之,部分司法鉴定机构基本没有涉及鉴定的启动、实施、报告的形成、审查发放及终止和重新鉴定等各个环节的标准鉴定流程,鉴定人往往按个人的固有的习惯程序来进行鉴定活动的行为屡禁不绝,因而使得在整个投诉问题上对主体的投诉比较多,而且很多属于有效投诉。

2. 程序投诉,是指对整个司法鉴定工作的某一环节或流程进行的投诉。

司法鉴定工作是一个科学的实证工作,是有严格的科学的程序规定的,是有固定的规范的方式方法所要求的,司法鉴定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来进行,否则就会出现问题甚至错误。然而,目前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已成为不少司法鉴定人员的通病,他们虽然抱着“科学鉴定,公正服务,客观公平”的宗旨出具了司法鉴定意见,但往往没有重视司法鉴定程序的重要性,他们往往将鉴定活动看作一个纯技术活动,对所做出的鉴定意见缺乏证据意识,重结论而轻程序,没有真正意识到鉴定活动的程序合法性问题对鉴定意见的重要性,往往认为只要专业知识运用得当,意见结论得出无差错,司法鉴定工作就算完成,就不怕投诉。殊不知,正是鉴定过程中的一些程序性问题处理不规范,导致整个工作出现瑕疵,被当事人以此为由变相投诉,最终成为有效投诉,使得司法鉴定工作前功尽弃。我们知道,随着法律的普及,人们对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日益了解,当事人面对不利于自己的鉴定意见,总是想办法来极力寻找鉴定工作的各种不足或毛病。对结论,由于他们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水平往往挑不出毛病,就会把关注点放在司法鉴定程序的符合性上,极力捕捉司法鉴定人及机构执行《司法鉴定程序通则》时的漏洞,以达到推翻或更改鉴定意见的目的,以获取自己在诉讼中的利益。对于这类投诉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防范,减少问题。程序包括启动程序、委托受理程序、实施程序、文书出具送达程序、材料保管程序、出庭程序、审查程序等。

3. 实质投诉,是指对鉴定意见的投诉。

鉴定意见往往涉及到诉讼活动中多方当事人的利益,被鉴定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无视客观事实和鉴定程序规范,单纯要求鉴定人员从其主观愿望和利益考虑,一旦鉴定意见不能满足自己的私利,便心理失衡,为争取自身利益,难免对鉴定意见持有异议,甚至进行恶意投诉。在这中间,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以重新鉴定及多次重复鉴定为多,同一案件,经过数次鉴定,鉴定意见不一,有的甚至相互矛盾,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受到了严重质疑。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解析。

对此,一是各鉴定机构要树立客观、公正、科学的理念来进行司法鉴定;二是不能打“价格战”“回扣战”;三是不能互相拆台、互相指责;四是要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五是构建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模式,共同来搞好司法鉴定工作。

司法鉴定投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投诉的形式和类型也是多方面的,认真解析其类型,针对鉴定投诉的共性原因,并结合个别具体案件的投诉情况,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对投诉的公正、公平、科学的解决,建立起有效的投诉防治机制,减少投诉的发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鄂晓霏.司法鉴定投诉的原因分析[J].中国法医学,2013,28.

[2]赵幼鸣,黄娟娟.关于司法鉴定投诉问题的思考[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2):188-190.

[3]赵幼鸣.浅谈重复鉴定[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1):105-108.

[4]林少平,苏军,刘满.当前形势下我国法医司法鉴定投诉问题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3(9):70-72.

司法鉴定程序 篇2

1、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法定性:司法鉴定仅发生于诉讼活动中,包括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修订版《通则》第二条、第十一条“司法鉴定机构应当统一受理办案机关的司法鉴定委托”之规定,已显然明确了司法鉴定程序只能由办案机关委托而发动,将来司法鉴定机构恐不再受理司法机关以外的鉴定委托。办案机关指的是办理诉讼案件的侦查机关、审查起诉机关和审判机关。

2、待解决问题的专门性:是针对已进入诉讼程序后所涉及到的专门性问题,这体现在修订版《通则》第二条前半句。前言的“已进入诉讼程序”,在民事诉讼中,包括法院正式立案受理,也包括法院接受起诉材料后未正式受理之前,即先行启动鉴定程序,待鉴定意见出具后再正式受理案件之情形。

3、司法鉴定意见的辅助性,这一点是司法鉴定的本质所决定的。

鉴定审查材料的规定有变化:

1、旧版规定:根据版《通则》,鉴定机构对送检的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有审查义务。实践中,对鉴定材料真实性有异议的,有的法院会将此问题一并提交鉴定机构审查判断。

2、新版规定:修订版《通则》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改变了鉴定机构以前所担当的这一司法审查角色。

根据这一新的规定,鉴定受理前后,如果当事人一方对鉴材真实性、合法性提出异议的,鉴定机构应将该问题交由委托的办案机关处理,待办案机关出具明确意见后,再行决定受理或终止与否。

司法鉴定内部监督机制完善

1、旧版规定:司法鉴定事项完成后,司法鉴定机构可以指定专人对该项鉴定的实施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采用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情况进行复核。实践中,做法不一,有的鉴定意见书上复核人签名,有的则没有。

2、新版规定:修订版《通则》第三十五条则规定,“司法鉴定人完成鉴定后,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对鉴定程序和鉴定意见进行复核;对于涉及复杂、疑难、特殊技术问题或者重新鉴定的鉴定事项,可以组织三名以上的专家进行复核。

“复核人员完成复核后,应当提出复核意见并签名,存入鉴定档案。”

相比,修订版《通则》施行后,复核是必经程序,复核人必须在鉴定意见书上提出复核意见并签名,否则就会导致鉴定意见的效力因欠缺这一必要程序而受到重大影响,甚而无效。

重新鉴定的流程更加规范

1、重新鉴定时,另行委托鉴定机构是原则,仍委托原机构是例外。

2、接受委托的重新鉴定机构的资质应当不低于原司法鉴定机构。

3、负责重新鉴定的司法鉴定人中应当至少有一名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4、重新鉴定的复核程序中,以组织三名以上的专家进行复核为其指导原则,但不是必须。

增加了鉴定意见书的补正规则

规则1:补正限于下列情形之一者:(1)图像、谱图、表格不清晰的;(2)签名、盖章或者编号不符合制作要求的;(3)文字表达有瑕疵或者错别字,但不影响司法鉴定意见的。

规则2:原鉴定意见书上为补正是原则,另行出具补正书是例外。且也应当有一名以上鉴定人在补正处签名。

规则3:补正不得改变鉴定意见的原意。

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适用 篇3

关键词:司法确认;效力;救济途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古语有云,识人多处是非多。人民调解制度正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纠纷解决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制度。它自产生以来就收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经验”。但是,一直以来,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缺乏法律保障,人民调解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2011年《人民调解法》正式实施,以立法的形式全面确立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制度,为这一全新的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2012年第二次修正的《民事诉讼法》在第二编第十五章特别程序中新增“确认调解协议案件”,给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提供了法律保障。经过司法确认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有助于加强人民调解协议的定纷止争功能。

所谓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是指矛盾双方当事人将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提交给法院申请审查,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调解协议真实合法有效的,出具法律文书确认其的效力并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的制度。

限于本文篇幅,仅就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程序中争议较大的几点问题进行讨论。

一、调解协议的效力

现今学界对调解协议效力的界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①调解协议相当于民事合同。这是因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是群众性组织,在人民调解协议的形成过程中,调解委员会只是帮助双方当事人形成了解决民事纠纷的合意,从根本上说,调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在互相让步的基础上形成的解决相互间纠纷的合意。该观点与最高院在《关于审理涉及民事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中的规定相符,也是现今学界的主流观点。②调解协议的效力高于普通的民事合同,但是没有强制执行力。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应当被理解为区别并高于、强于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同时仍未具备与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等同样的强制执行力。

《人民调解法》规定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同时也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的调解协议在经过人民法院的司法确认后始具有强制执行力。这样的规定似乎是矛盾的。按照法条的理解,人民调解协议自达成后,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既然已经具备法律约束力,为什么还要经过司法确认才具有强制执行力呢?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的明确界限在哪里?我国法律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笔者认为,调解协议属于民事契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调解是一种民间解决纠纷的方式,负责调解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是民间性的群众组织,并不是国家机构,其调解当然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只是一种帮助双方当事人形成解决民事纠纷的合意。

二、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部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受理司法确认申请后,应当指定一名审判人员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即由审判人员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但是,由于立案庭、审判庭、执行庭均配有审判人员,因此我国并没有明确法院的哪个内设部门承担司法确认的职责。

在司法实践中,普遍的做法是由立案庭负责司法确认工作。但是,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立案庭的职权范围包括:对依法受理的各类案件进行登记、立案、排期、送达和审判流程管理及案件督办工作;依法审理管辖争议案件和公示催告案件;对不服本级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各类申诉以及再审申请进行审查。显然,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工作并不在立案庭的职权范围之内。再者,根据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人民法院审理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参照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简易程序的规定,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也就是说,人民法院视司法确认为简易程序,按照简易程序的处理方式,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应当在审判庭处理。

笔者认为,具体由法院的哪个内设部门负责司法确认应该由该程序的性质决定。根据民诉法修正案的规定,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属于非讼程序中的特别程序。非讼程序当然也是纠纷的处理程序之一,按照民诉法对非讼程序的受理规定,司法确认程序当然应由审判庭负责受理。再者,从司法确认程序的功能来看,当事人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其初衷是希望避免已经解决的民事纠纷不要再起争执,这与审判权“定纷止争”的本旨相符,因此,由审判庭负责司法确认这项工作是最为合适的。

三、不予确认后的救济途径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认为调解协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其确认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变更原来的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虽然民诉法规定了法院不予确认调解协议时当事人解决纠纷的方式,但这并不是对法院作出不予确认行为的救济。人民调解协议是当事人达成的解决民事纠纷的合意,该合意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当法院不予确认该调解协议的效力时,应当给予当事人抗辩和救济的权利。

司法鉴定程序 篇4

关键词:防水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程序

近年来, 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受理有关建筑工程质量纠纷的案件也有上升趋势。为使司法部门对工程质量问题做出科学、客观和公正的判决, 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 2004年6月18日, 在北京市成立了第一家建设工程质量司法鉴定机构———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心。该中心由专业司法鉴定人、北京乃至全国著名的建筑工程专家组成。该中心接受司法部门或当事人的委托, 根据工程质量特征及类别, 运用建筑学理论和技术, 按专业组织司法鉴定人和专家参加现场勘验, 查阅设计和施工资料, 询问与工程有关的当事人, 准确采集样品和检测数据, 分析案情, 审查检验报告, 提出书面鉴定意见, 作为司法机构审理工程质量纠纷的重要依据。

由于防水工程的质量问题, 导致屋面漏雨、地下室漏水、厕浴间和外墙渗漏, 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开发商与总承包商、开发商与设计、开发商与物业、开发商与业主、业主与业主、业主与物业以及总承包商与分包商、分包商与防水材料供应商之间的权益甚至造成国家物资的损失与和谐社会的建立。这些利益关系方为了维护各自的权益, 形成了原告和被告的关系。

司法鉴定是否客观、公正、真实, 直接关系司法审判公平正义, 关系涉案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到得维护, 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和信念。北京建筑工程研究院建筑工程质量司法鉴定中心成立10年来, 承担了大量典型、重大的防水工程质量司法鉴定, 包括屋面、地下室、厕浴间和外墙等防水工程质量的案件, 全国80%以上的防水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由该中心承担, 鉴定意见的正确率100%, 获得委托人、当事人及业内的认可和好评。

该中心在防水工程质量司法鉴定实施中, 按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的方式、方法、步骤获取勘验资料, 采用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勘验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 对委托人的鉴定事项出具客观、公正、真实的鉴定意见。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参加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实践, 通过介绍防水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基本程序, 使业内人士对防水工程质量司法鉴定的相关内容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1司法鉴定的委托与受理

1.1司法鉴定的委托

1.1.1委托人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司法鉴定时, 应提供以下材料:

1) 鉴定委托书。委托书应明确检案工程地址、工程名称、鉴定部位、鉴定事项。建筑防水工程就部位来说, 可划分为屋面 (包括阳台、露台、女儿墙) 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外墙 (包括外墙上的门口、窗口) 防水工程、室内 (包括厕浴间、游泳池、蓄水池及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墙面) 防水工程等四种类型。防水工程司法鉴定事项主要有渗漏水原因鉴定、防水工程质量鉴定、出具修复方案 (包括渗漏部位修复方案和整体翻修方案两类) 三个方面的内容, 委托人可以委托鉴定以上三项内容中的某一项或某两项, 也可以三项内容全部包含。明确司法鉴定事项, 是委托鉴定的基础, 鉴定事项应具体而明确, 针对性强, 体现鉴定目的。

2) 委托人的身份证明。

3) 委托鉴定事项所需的鉴定材料。这里所指的鉴定材料包括检材和鉴定资料。检材是指与鉴定事项有关的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鉴定资料是指存在于各种载体上与鉴定事项有关的记录。对提供的材料不完整、不充分的, 司法鉴定机构可以要求委托人补充齐全。

1.1.2委托人不得要求或暗示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按其意图或者特定目的提供鉴定意见。

1.2司法鉴定的受理

司法鉴定机构收到委托时, 应对委托鉴定事项进行审查, 符合以下要求时应予受理:

1) 委托的鉴定事项在本机构司法鉴定业务范围。

2) 委托鉴定事项的用途及鉴定要求合法。

3) 提供的鉴定材料真实、完整、充分。

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 司法鉴定机构应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 应及时通知委托人, 按照相关规定时间受理或协商受理时间。

对不予受理的委托, 司法鉴定机构应向委托人说明理由, 并退还其提供的鉴定材料。

2指定或选择司法鉴定人

鉴定委托受理之后, 司法鉴定机构应指定本机构中具有防水鉴定事项执业资格的2名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疑难、复杂或特殊案例可以指定或选择多名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同时应根据鉴定工作的需要, 配备业务熟练的资料员、现场勘验记录员、录像 (摄影) 人员、专业检测设备 (仪器、机具) 操作人员等。

3制定鉴定实施方案

在司法鉴定实施前, 司法鉴定人应制定鉴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1) 鉴定委托事项;2) 检案工程的基本情况;3) 应查阅的相关资料和通过查阅资料需了解的内容;4) 现场勘验时间、地点、方法、步骤, 现场提取检材的数量、规格;5) 检材检验项目与依据标准;6) 勘验资料分析、鉴别方法与依据标准;7) 出具鉴定意见时间和鉴定意见送达委托人时间。

4鉴定勘验

4.1鉴定勘验要求

1) 鉴定勘验方式包括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勘验、询问当事人及证人、检材检验等。

2) 鉴定勘验中的现场勘验、询问当事人及证人、现场提取检材时, 司法鉴定人不应少于2人, 涉案当事人均须在场, 委托人应在现场见证。

3) 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 应对鉴定过程进行实时记录并签名。记录可采取笔记、录音、录像、摄影等方式。记录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准确、完整、清晰, 记录的文本或音像载体应当妥善保存。

4.2查阅资料

防水工程司法鉴定需要查阅的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相关图纸及洽商变更:包括图纸设计时间、防水等级、防水设防措施与质量要求、防水构造层次及与防水相关的其他构造层次。

2) 工程使用的防水材料相关资料: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质量证明资料 (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见证取样复验报告等) 、执行标准。

3) 防水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技术交底等相关技术资料。

4) 防水工程施工中间检查记录、质量检验资料和工程验收资料等。

5) 维修资料:渗漏部位, 开始渗漏时间, 渗漏程度, 采取的维修方法, 维修效果等。

6) 必要时还需要查阅涉案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地质水文资料等其他资料。

4.3现场勘验

1) 现场勘验内容应与鉴定委托事项相关,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案工程现状, 包括工程地点、位置、平面布置图等;2渗漏情况, 包括渗漏部位、渗漏程度、渗漏水的变化规律、渗漏造成的危害等;3防水材料及相关材料, 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材料现状;4施工质量, 包括防水施工质量及与防水质量相关工序的施工质量;5工程所在位置周围环境、使用条件、气候及自然灾害对涉案工程的影响。

2) 现场勘验方法, 主要有观察、局部拆除、仪器探测、测量等, 必要时可通过淋水、蓄水试验或在雨后观察等方法勘验。原则上是从背水面查找渗漏部位、渗漏范围、渗漏程度、渗漏危害, 从迎水面查找渗漏原因。现场勘验时, 宜先总体勘验, 再重点勘验。在需要局部拆除勘验时, 取点部位应有代表性, 取点数量应满足鉴定要求, 现场提取检材件数、尺寸规格应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规定。

4.4询问当事人或证人

1) 询问内容应与委托鉴定事项相关, 主要为渗漏发生时间、渗漏部位、渗漏发生时的状况、渗漏程度、渗漏水的变化规律、渗漏造成的危害、渗漏治理措施等。

2) 当事人陈述内容应真实反映当事人意愿, 询问人不得误导和诱导。询问记录由被询问人签字确认和委托人见证签字。

4.5检材检验

1) 检材包括两个方面的材料, 一是委托人提供的相关材料, 二是现场勘验提取的材料。

2) 送检材料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3) 送检材料检验项目和执行的标准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4) 材料检验应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认定的具备相应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承担, 检验报告应加盖检验机构专用印章。

5分析、鉴别和判断

在查阅资料、现场勘验、询问当事人及证人、检材检验工作完成后, 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 从设计、材料、施工、维护等方面进行分析, 鉴别和判断检案工程的防水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工程施工做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过科学的分析、鉴别和判断, 确定检案工程以下几个问题:工程是否存在渗漏;渗漏原因;防水工程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如有要求, 同时出具修复方案。

6鉴定意见

6.1鉴定依据

1) 司法鉴定委托书。

2) 委托方提供的图纸、相关资料。

3) 现场勘验调查记录。

4) 询问当事人记录。

5) 检材检测报告。

6) 相关标准、规范, 包括:

1防水工程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主要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 ;《地下工程 防水技术 规范》 (GB5010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693) 。

2防水工程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 主要有:《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 (JGJ/T 53) ;《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JGJ/T 235) ;《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 (JGJ 155) ;《地下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JGJ/T212) ;《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 298) 。

3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和材料标准。

4地方相关标准。

5司法鉴定主管部门、司法鉴定行业组织或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

6不具备上述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的, 可采用本司法鉴定机构自行制定的有关技术标准。

6.2勘验程序和方式复核

委托鉴定事项完成后, 司法鉴定机构指定专人对该项鉴定的实施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是否采用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规程) 等情况进行复核, 发现有勘验程序、方式违规、勘验资料不完整、鉴定依据标准不正确等情形的, 应予以纠正。

6.3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

司法鉴定意见书, 是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 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 对司法鉴定委托事项中涉及的专业性问题和鉴定材料, 进行分析、鉴别和判断后出具的记录和反映司法鉴定过程、司法鉴定意见的书面载体。司法鉴定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委托鉴定事项、检案摘要、勘验过程、分析说明、鉴定意见。其中鉴定意见应当明确、具体、规范, 具有针对性和可适用性, 内容真实、准确、客观、公正。

鉴定意见书经司法鉴定人签字和司法鉴定机构盖章后, 向委托人正式送达, 完成整个司法鉴定工作。

7司法鉴定案例实录 (某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鉴定)

7.1委托鉴定事项

本案为原告 (房地产开发商) 与被告 (工程施工承包商) 工程合同纠纷案。委托人为受案法院, 委托事项为:检案工程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鉴定。

7.2工程概况

检案工程为地上2层的商铺用房, 建筑面积6 230 m2。工程设计时间为2008年, 竣工于2009年7月。该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屋面为不上人平屋面, 设计防水等级为二级, 防水耐久年限为15年。

7.3勘验过程

7.3.1查阅相关资料

1) 设计图纸:原设计图上注明设计要求为“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防水层做法为1.2 mm+1.2 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不上人屋面”。

2) 2009年4月8日《工程洽商记录》:经洽商本屋面工程防水层变更为“ (3+3) SBS聚酯胎卷材防水”。

7.3.2现场勘验调查记录 (2013年10月18日)

1) 询问当事人

原告陈述:2010年4—5月发现该工程部分屋面有漏水现象。漏水后, 被告曾对漏水的屋面进行过维修处理, 但维修后仍有渗漏现象。见照片1、照片2。

2) 现场对背水面即室内进行勘验

室内分为一层和二层, 顶板及墙面多处存在渗漏水及修补痕迹。

1一层漏水情况见照片3—5。

2二层漏水情况见照片6—9。

3) 现场对屋面迎水面进行勘验

1屋面为不上人平屋面, 铺贴了面层覆矿物颗粒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局部存在积水痕迹, 见照片10。

照片 8 顶板及北侧墙体渗漏水痕迹

照片 9 顶板饰面层脱落, 北侧墙体渗漏水

2女儿墙为砖混结构, 泛水卷材防水层收头距压顶200 mm, 泛水卷材防水层以上墙面及压顶未做防水处理, 抹灰层脱落, 见照片11。

照片 10 屋面存在积水痕迹

3排汽管防水卷材收头部位未固定, 未封闭严密, 搭接部位卷材局部开裂, 见照片12。

4雨篷防水基层不平整, 基层处理剂覆盖不完全, 卷材防水层与基层不粘结, 出现脱落现象, 见照片13。

5屋面卷材防水层与基层不粘结, 大面积空鼓, 见照片14;

6卷材搭接部位矿物颗粒未清理, 粘结不紧密, 见照片15;

照片 14 卷材与基层不粘牢, 大面积空鼓

7雨篷泛水部位卷材防水层收头未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 泛水部位卷材防水层高度70 mm, 上部的墙体未做防水处理, 见照片16。

8现场在不同的6个部位, 对防水卷材的厚度进行了测量, 对胎体材料类型进行勘验, 结果6个点勘测到的卷材最大厚度为3.06 mm, 最小厚度为2.98 mm, 平均厚度为3.03 mm, 胎体品种均为聚酯胎。

7.4分析说明

1) 对屋面防水设计分析

1检案工程为商铺用房, 设计将屋面防水等级定为二级, 定级准确、合理。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04) 3.0.1条屋面防水等级的规定。

2原图纸设计要求该屋面防水层做法为“1.2mm+1.2 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 后变更为“ (3+3) SBS聚酯胎卷材防水”, 均符合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应采用两道防水设防的规定。

2) 对现场勘验的屋面防水构造分析

现场对屋面卷材防水层取点拆除勘验, 屋面实际施工所用的卷材为单层3 mm厚SBS聚酯胎防水卷材, 不符合2009年4月8日《工程洽商记录》中屋面防水设计变更为“采用 (3+3) SBS聚酯胎卷材防水”的规定, 也不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04) 3.0.1条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应采用两道防水设防的规定。

3) 对防水材料分析

现场勘验屋面防水卷材为聚酯胎SBS卷材, 单层厚度3 mm。因工程投入使用多年, 从现场提取屋面防水卷材再检测其性能指标无相关标准, 所以检材未进行性能检测。

4) 对施工质量分析

1根据现场屋面背水面勘验情况, 店铺室内顶板、墙体多处存在渗漏水痕迹, 渗漏部位饰面层有起鼓、脱落等现象, 屋面防水层存在渗漏水问题。

2根据现场屋面迎水面勘验情况, 屋面局部存在积水痕迹, 屋面排水坡度不正确, 不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第4.3.16条“卷材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的规定。

3该屋面女儿墙为砖混结构低女儿墙, 泛水卷材防水层收头距压顶200 mm, 泛水卷材防水层以上墙面及压顶未做防水处理, 抹灰层脱落, 泛水防水卷材收头局部开裂, 未封闭严密, 不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第9.0.6条第1款“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和第2款“砖墙上的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 压顶应做防水处理”的规定。

4屋面部分排汽管上卷材防水层收头未用金属箍紧固, 存在局部开裂和封闭不严密的问题, 不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第9.0.9条第4款“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 并用密封材料封严”的规定。

5屋面北侧雨篷水泥砂浆找平层存在不平整和起皮问题, 不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第4.1.10条“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平整、压光, 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的规定;雨篷基层处理剂覆盖不完全, 卷材防水层与基层不粘结, 出现大面积空鼓、脱落现象, 不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02) 第4.3.9条第2款“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 并辊压粘结牢固, 不得空鼓”的规定。

6屋面南侧雨篷泛水卷材防水层高度为70 mm, 上部的墙体未做防水处理, 不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04) 第5.4.3条中“墙体为砖墙时, 卷材收头也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 凹槽距屋面找平层高度不应小于250 mm, 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的规定。

7屋面卷材搭接部位矿物颗粒未清理, 粘结不牢, 不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04) 第5.6.5条第3款中“当接缝处的卷材有铝箔或矿物粒 (片) 料时, 应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的规定。

8屋面卷材防水层与基层粘结不牢, 出现大面积空鼓现象, 不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第4.3.9条第2款“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 并辊压粘结牢固, 不得空鼓”的规定。

7.5鉴定意见

依据司法鉴定委托的要求、现场勘验资料与分析、委托方提供的资料及国家相关规范, 提出了对检案工程屋面防水工程质量的鉴定意见, 主要内容包括:

1) 检案工程屋面存在渗漏水现象, 屋面防水工程存在质量问题。

2) 检案工程屋面防水设计等级、设防要求和关于屋面防水的《工程洽商记录》 (2009年4月8日) 中防水层做法变更为“ (3+3) SBS聚酯胎卷材防水”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04) 相关规定。

3) 检案工程屋面采用的SBS聚酯胎防水卷材未发现材料质量问题。

聚焦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 篇5

司法部于8月7日发布了新的《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以下简称新《通则》),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原《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试行)》同时废止。和试行了6年的原《通则》(试行)相比,新《通则》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呢?本版约请三位律师对此一一作了探讨。

对突出问题作了调整

新《通则》针对试行《通则》在鉴定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许多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个人委托将不再受限

新《通则》对委托人限制的取消,使公民个人委托司法鉴定的渠道更加畅通。

试行《通则》规定:“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案件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在诉讼案件中,在当事人负有举证责任的情况下,司法鉴定机构也可以接受当事人的司法鉴定委托。当事人委托司法鉴定时一般通过律师事务所进行。”虽然个人也可委托司法鉴定,但有着颇多限制条件。

为了确保司法鉴定活动依法规范进行,新《通则》还增加了“司法鉴定协议书”的内容和司法鉴定机构不得受理委托的一些情形。新《通则》第十二条规定:“鉴定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人的名称或者姓名、拟委托的司法鉴定机构的名称、委托鉴定的事项、鉴定事项的用途以及鉴定要求等内容。”

完成鉴定时限延至30天

新《通则》规定了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受理鉴定委托和实施鉴定时应当遵守的时限。

第十五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对符合受理条件的鉴定委托,应当即时作出受理的决定;不能即时决定受理的,应当在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通过信函提出鉴定委托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委托人;对疑难、复杂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可以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受理的时间。”

为满足诉讼活动尤其是审判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减少鉴定双方出现“超期”纠纷,新《通则》第二十六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在与委托人签订司法鉴定协议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委托事项的鉴定。”将完成鉴定的时限由原来的15天改为30个工作日。

“鉴定事项涉及复杂、疑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检验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完成鉴定的时间可以延长,延长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十个工作日。司法鉴定机构与委托人对完成鉴定的时限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尊重了委托人的意愿,更具合理性。尸体解剖近亲属应到场

新《通则》对检查女性或未成年人身体、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或者进行尸体解剖、现场提取检材等特殊情形作出了专门规定,加强了委托人对鉴定过程的监督。

第二十四条规定:司法鉴定人在进行鉴定的过程中,需要对女性作妇科检查的,应当由女性司法鉴定人进行;无女性司法鉴定人的,应当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

在鉴定过程中需要对未成年人的身体进行检查的,应当通知其监护人到场。

对被鉴定人进行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

对需要到现场提取检材的,应当由不少于二名司法鉴定人提取,并通知委托人到场见证。对需要进行尸体解剖的,应当通知委托人或者死者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到场见证。■

违法鉴定难以遁形

落实司法鉴定人负责制

新《通则》第四条明确规定:“司法鉴定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司法鉴定人应当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并对自己作出的鉴定意见负责。”因此这就要求鉴定机构以及鉴定人应当忠于事实,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的态度,依法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以有效地排除有关部门和个人对鉴定业务的非法干预,从而保证鉴定质量,使鉴定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这样同时也加大了鉴定人的执业风险意识,强化了责任意识,使鉴定人更加审慎认真、尽职尽责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同时使违法鉴定得到追究,责任到人,责任到底。

责任到人,就是使鉴定结论的签名人或盖章人负责,多人参加的鉴定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避免谁都负责,谁又都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责任到底,要求鉴定人对司法鉴定的各个环节,包括委托、申请、检验鉴别、出具鉴定意见以及出庭作证负责到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鉴定人不仅仅只是出一纸鉴定结论就完事大吉那么简单了,尤其是鉴定人出庭作证,更能体现鉴定人的鉴定结论是否客观公正。在鉴定人出庭的情况下,控辩双方均可以就鉴定人出具的鉴定结论进行质询,当庭质证。笔者认为,鉴定人是否出庭就其提供的司法鉴定结论接受质询,对鉴定人的鉴定责任心是有很大影响的,当庭接受质询,有利于提高鉴定人的责任心,从而提高鉴定质量,鉴定人出庭,对于为关系,为人情,为利益而鉴定的行为会有很大程度的限制。

关于保密的规定

新《通则》第五条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个人隐私。

未经委托人的同意,不得向其他人或者组织提供与鉴定事项有关的信息,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新《通则》规定司法鉴定人应当遵守保密义务、回避义务、出庭作证义务、独立出具鉴定意见;对复杂、疑难和特殊技术问题咨询相关专家意见的,最终鉴定意见仍然应当由本机构的司法鉴定人出具;多人参加的司法鉴定,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等。这是加大鉴定人责任,实行鉴定人负责制的体现。

新《通则》明确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加强对司法鉴定人进行司法鉴定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其内容主要有:依法审查和受理鉴定委托;指派司法鉴定人,监督司法鉴定人遵守法定义务、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遵守技术规范和鉴定时限;监督司法鉴定材料的使用和保管;统一收取司法鉴定费用;督促司法鉴定人依法出庭作证,执行有关鉴定人回避的制度。和试行《通则》比较,新《通则》将更有利于公民权益尤其是私权的保护。可避免鉴定结果“打架”

针对当前诉讼活动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和久鉴不决的突出问题,新《通则》一方面规定了司法鉴定人进行鉴定时应当遵守和采用的技术标准及技术规范的层级结构和先后顺序。另一方面还明确规定了接受重新鉴定委托的条件和要求,并对重新鉴定的受理、承担重新鉴定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资质条件和主体资格等作出了相应规定,进行重新鉴定的鉴定机构资质要高于原鉴定机构。

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将司法鉴定结论作为证据种类之一。有人做过统计,目前在诉讼中大概有90%的案子会涉及到司法鉴定活动。为确保司法鉴定的有序高效运行,新《通则》在以下方面作了规定:

1、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实行登记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进行登记和管理的工作。另外,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条件也做了明确的规定,这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司法鉴定机构的无序性,结束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为侦查犯罪提供技术鉴定支持而在内部设立的鉴定部门除外)都设有司法鉴定机构的状况,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多头鉴定。

2、对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管理制度,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多头鉴定,但是不能解决多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情况。所以,新《通则》将司法鉴定所遵循的技术标准以及依据这些技术标准的先后次序进行了统一。这种标准以及先后顺序的统一是从根本上“解决多次鉴定结论不一致”的办法。也就是说,只要标准统一,适用先后顺序统一,即使司法鉴定的次数再多,司法鉴定的结论也永远是唯一的。

试想一下,无论鉴定多少次,结论总是唯一的,那么还有谁会“不厌其烦、不知疲倦”

司法鉴定程序 篇6

美国是一个判例法国家,许多法律原则都是由一些具体案例引申出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司法规则。作为英美法系的代表国家,美国在上世纪通过一些重大的刑事案例确立了“程序至上”的刑事司法理念。

“米兰达案”中的程序规则

很少有案件像1963年的米兰达案一样,改变了美国警察的执法程序。由该案衍生的“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的说话将会用作不利于你的呈堂证供”的话,常用于欧美和香港警匪片的经典对白,而且影响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法治进程。

1963年3月,一个名叫恩纳斯托•米兰达的白人无业青年,涉嫌强奸和绑架妇女,在亚利桑那州被捕,警官对他进行了审讯。审讯前,警官没有告诉他有权保持沉默、有权不自证其罪。年仅23岁,文化程度不高、穷困潦倒的米兰达也从没听说过世界上还有美国宪法第五条修正案“不得在刑事案件中被迫对自己作证”的规定。经过两个小时的审讯,米兰达招供了,并在供词上签了名。

法庭指定担任米兰达辩护律师的阿尔文•穆利有着丰富的执业经验,他研究有关材料后,以警察没有事先告诉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为由,申请将米兰达的供词认定为“非法证据”。不过在当时,宪法修正案第五条规定的保持沉默的权利不适用于被警方拘留的嫌犯,因而法官驳回了穆利的申请,当年6月27日,陪审团根据供词判决米兰达有罪,双罪加重判处20至30年监禁。

定罪后,米兰达不服,上诉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是一个著名的“自由派”法官,米兰达案所反映的公民宪法权利在警察执法中的缺失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1966年,沃伦主持审理此案,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以5:4的投票裁决米兰达的供词和供认书不能作为证据进入司法程序,并决定将案件发回重审。后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根据此案确定了“米兰达规则”,即宪法要求审讯人员告诉嫌犯以下权利:你有权保持沉默,你对任何一个警察所说的一切都将可能被作为法庭对你不利的证据……如果警察没有提出米兰达原则的忠告,由此而收集到的证据将不被法院接受。

最高法院的裁判几乎让美国人目瞪口呆,许多人认为米兰达逃脱了惩罚,抨击沉默的不公正。对此,沃伦大法官进行了精辟的回应:判处米兰达刑期,是不公正的程序产生了公正的实体,而释放米兰达虽是实体的不公,但却维护了程序的公正。实体不公,只是个案正义的泯灭,而程序不公,则是全部司法制度正义性的普遍丧失。换句话说,明知实体不公,也要维护程序公正,这就是最高法院坚定不移的立场。尽管连尼克松总统都公开反对此案的判决,米兰达最终也没有逃脱法律的制裁,但“米兰达规则”从未被推翻,还在世纪之交的“迪克森诉美国案”中得到联邦最高法院的再次重申。

数十年后,当人们重新回顾这一案件时,还不能不赞叹它开创了美国乃至全球刑事司法人权保护和正当程序的先河。在美国人的眼中,司法公正首先必须确保程序公正,程序上的任何瑕疵都将污染正义的源头。这种“宁可放过真凶,不可冤枉一个”的程序规则,或许听惯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人百思不解,但审判过程中的一点程序瑕疵,却被引申出美国法治史上的一条“金科玉律”,这充分体现了现代刑事司法保障被告人人权的重要性。正是这种正当程序的尊重与追求,在人治与法治中间划出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

“绿河疑案”中的程序理性

美国影片《七宗罪》中的连环谋杀案许多人并不陌生,而上个世纪80年代发生在美国西雅图的“绿河疑案”更悬。这个案件的侦破过程显现了高度的程序理性。

1982年8月的一天,41岁的罗伯特在西雅图郊外的绿河河底惊恐地发现两具少女尸体,闻讯赶到现场的联邦调查局人员又在附近草丛中发现另一具女尸。经过鉴定,FBI认为三人都是被人勒死的。当地警方认为作案的是一名连环杀手,因而称之为“绿河杀手”。此后,凶手仍然肆无忌惮地疯狂作案,警方名单上的遇害人数不断增加,最后竟达49人。虽然警方极力侦查,却一直找不到凶手。

由于被害者大多是妓女,所以有女特工扮成妓女,引诱杀手露面。1982年底,一名叫里奇韦的男子曾“上钩”,但他当时并没有起杀机,所以关了两周后被释放。1984年,令人毛骨悚然的“绿河疑案”已被媒体炒得火热,FBI组织十多名经验丰富的特工成立了专案小组,全力追查这个杀害49名妓女或离家出走少女的凶手。在一个名叫玛丽•马尔瓦尔的女孩遇害身亡后,FBI再次将目标锁定在里奇韦身上,并对他进行了首次审讯。但里奇韦相当狡猾,竟然通过了两次测谎。1987年FBI还搜查了里奇韦的住宅,采集了他的唾液和头发样本。虽然联邦调查局一直认为他是此案的凶手,可是受当时侦破手段的限制,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最后还是把里奇韦释放了。

这样一桩悬案简直让警方焦头烂额,特工人员耗费了大量精力和经费仍一无所获,就连高层司法官员都认为,“绿河疑案”极有可能永远都找不到谜底。在这种情况下,专案小组于90年代初宣布解散,只留几个“看守”。近20年过去了,凶手一直逍遥法外,关于真凶的传言也日益纷繁,当地两名记者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就叫《寻找绿河杀手》。

命案向来是各国警方侦查的重点。此案若是发生在我国,必定要“挂牌督办”、“限期侦破”,在锁定犯罪嫌疑人后,迫于巨大的社会和上级压力,极可能从快、从重惩处。但美国警方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虽然对里奇韦有很大的怀疑,但都保持了程序理性,基于证据不足而放弃追捕。直到2000年,联邦调查局才利用DNA技术检验了里奇韦的唾液样本,确认他的DNA与最早发现的三具尸体上残留的凶手精液的DNA相吻合。2001年11月30日,联邦调查局将里奇韦擒获。拒不认罪的里奇韦在同警方僵持两年后,最终在“控辩交易”下低下了头。

耗费如此长的时间来确认一个严重怀疑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清白,看似有些得不偿失。但正是对证据的苛求、对程序的尊重、对无罪推定原则恪守的理性,有效避免了冤案的发生。比较而言,我国佘祥林案“一直在围绕着佘祥林杀人来找证据”,凭模糊的物证和口供就定了案,这种失去程序理性的侦办过程不能不叫人担忧。

“绿河疑案”的启示在于:只有遵循程序理性,以必要的程序消耗乃至效率的牺牲,达致最大的客观、理性,公正才不会失守。

“辛普森案”中的法律真实

1994年6月17日傍晚,全美国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在播放同一个画面:一辆白色的野马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空中的直升飞机、地面几十辆警车像护卫一样跟着,警号大鸣,警灯闪烁,来往车辆全部停下让路。这一创造美国电视收视率记录的画面不是警匪片中的情形,而是洛杉矶警方追捕美国橄榄球星、影视界当红演员辛普森的实况转播。

就在4天前,辛普森的前妻尼科尔和她的男朋友戈德曼血迹斑斑的尸体在尼科尔的公寓外被发现,警方确认死因是被锋利刀刃刺杀。血案现场除了一串大码鞋的血印之外,还留下一顶辛普森的帽子,一只左手的手套。半夜,警察翻墙进入了辛普森布伦特树林区的豪宅,在室内发现了血迹和一只沾满鲜血的右手手套。一小时后,回家的辛普森被警方拘留,他的左手手指还有一处瞩目的刀伤伤痕。警察虽然怀疑辛普森是嫌犯,但当时血迹化验报告未出来,证据不足,只能将其释放。几天后,辛普森却突然失踪了。一时间有关这位大明星的电视消息骚动美国,才有了本文开头抓捕的场面。

在接下来474天的审判当中,检控方在法庭上询问了58位证人,展示了488件实物和图片;被告筹组“梦幻律师队”作为辩护方也询问了27位证人。奇妙的是,整个过程中,辛普森的优秀律师们并没有对公众说过半句辛普森“无罪”。辛普森就是杀人凶手!这一点全美国人都已心照不宣。如果作无罪辩护无异于公开侮辱全美国人的智慧,所以律师团采取了集中火力猛攻证据疑点的策略,认为警方半夜潜入辛普森家收集的证据来源可疑,不排除伪造。而检方主掌这宗案件的是女检查官玛霞•克拉克,她在过去十年里从来没有输过一宗案件。在作最后结案陈辞时,这位女检查官整整用了6个小时的时间。这场震撼全美的“世纪审判”成了全美国最受欢迎的“法制题材连续剧”,有文章说辛普森案几乎让5000万美国人变成了刑事诉讼法专家。

1995年10月3日,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0点,上至美国总统克林顿,下至流浪汉,都聚集在电视机前,等待着“世纪审判”的结局。当由绝大多数黑人组成的陪审团分析了113位证人的1105份供词宣布辛普森无罪时,人们惊诧不已,以致克林顿亲自出面要求大家尊重陪审团的判决。

尽管大多数美国人认定辛普森是杀人犯,但又同时尊重法院对辛普森的无罪判决,这反映美国民众对法律的理解。既然法官无法将案发过程回放一遍,就只能通过严格的程序以探求法律的真实。既然证明辛普森杀人的证据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就得判决辛普森无罪。这或许违背了案情本身的事实公正,但法律程序被破坏带来的不公正远大于错放了罪犯带来的危害,对法律真实的追求正是人类几千年建立起来的公平、公正的精神和准则。

“辛普森案件”如此无视“命案”的严重危害性,确立起近乎刻板的法律真实,用此案主审法官的话说,“大家都看见了辛普森沾满鲜血的手,但法律却不能说已看见”。这种被看作教条式的程序正义,正是迈向法治国家的关键路径。

司法鉴定程序 篇7

为制止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权利遭受侵犯, 确保完成电费催收的同时有效维护优质服务局面, 供电企业很有必要在电费催收上利用司法督促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 并作为电费回收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1 电费回收现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诚信体系的缺失, 供电企业的电费债权一方面遭受着来自电力用户的侵犯, 如因用户破产倒闭导致电费成呆、坏账, 又如用户的恶意拖欠;随着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推进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不断加压, 供电企业的电费债权另一方面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考验, 如权利行使不规范会导致行风建设方面的新闻事件, 又如要贯彻落实地方政府有关民生、稳定的要求;随着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不断深入, 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又经受着内部指标考核的重压。

为确保电费的顺利回收, 供电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也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作用。如在硬件技术方面, 进行台区改造, 安装远程集抄电能表计;在合同约定方面, 选择性的签订预购电制的供用电合同;在内部管理方面, 推行绩效考核, 针对电费回收任务的完成情况重奖重罚。但笔者认为, 供电企业的电费催收主要还是靠上门催、停电“逼”, 手段较单一, 不能强化电力用户按时交费的履约意识;容易引发电力用户抵触, 招致对企业行风建设的扭曲评价。

2 司法督促程序的启动

2.1 支付令申请的方式

支付令的申请, 即债权人 (供电企业) 向法院请求签发支付令, 要求债务人 (电力用户) 履行义务 (交纳电费) 的行为。供电企业向法院提出支付令的申请, 应通过提交申请书的方式。申请书应写明的内容包括: (1) 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基本情况; (2) 请求给付电费的数量及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 表明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之间不存在其他债权债务纠纷, 并明确请求发出支付令; (4) 申请发出支付令的法院。

2.2 支付令申请的条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供电企业就电费催收向法院申请发出支付令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供用电合同明确规定了电力用户交纳电费的日期而出现了逾期, 且数额确定; (2) 供用电双方不存在对等金钱给付和其他经济纠纷; (3) 提供电力用户的确切地址, 确保法院能将支付令送达; (4)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确立了督促程序实行排除级别管辖的地域管辖原则, 即供电企业不论催收电费金额的大小, 一律由欠交电费的电力用户所在地的基层法院管辖。

2.3 支付令生效的后果

支付令由法院制作发出后, 具有督促效力与强制执行力, 但两者不是同时产生。督促效力, 即产生督促电力用户交纳欠交电费或者提出书面异议的法律效力;强制执行力, 即电力用户如果未在收到支付令的15日内针对欠交电费情况向支付令制作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供电企业可以根据支付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 司法督促程序的价值

司法督促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法》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需要, 针对社会生活中债权债务纠纷的大幅度增加, 为督促债务人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维护经济秩序, 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而增设的一种新的特殊程序。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诉性。司法督促程序是法院基于债权人的的申请而开始, 原则上不开庭审理, 无须法庭辩论。法院仅着重对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进行书面的形式审查, 经审查债权债务的合法性和发出支付令要件的完整性, 便可直接制作支付令。

(2) 简捷性。司法督促程序实行独任制, 无须组成合议庭, 无须通知和询问债务人, 无须法庭辩论;实行一审终审, 督促程序的申请被驳回或者被终结, 或者支付令的生效, 当事人不能就此提起上诉和申请复议。

(3) 经济性。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受案法院经审查申请成立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另外, 司法督促程序的案件受理费用也很低, 比照财产争诉案件收费标准的三分之一收取。因此, 督促程序与通常争讼程序相比, 更加突出和强调效率, 更能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如时间成本、律师费用) 和国家的司法成本。

就供电企业来说, 通过提出申请启动司法督促程序来回收电费, 还具有2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有利于维护良好的行风作业形象, 拓展电费催收手段。收受电费是供用电合同里赋予供电企业的民事权利, 及时交纳电费是电力用户的约定义务, 欠费停电是供电企业行使法定抗辩权, 于法有据, 无可厚非, 但在现实中往往被指责为“电霸”作风。因此, 供电企业就欠收电费申请支付令, 督促电力用户及时交纳欠交电费, 可以避免作风“简单、粗暴”之虞。二是有利于强化电力用户的履约意识, 促成良好用电秩序。上门催收, 容易使电力用户产生交费的惰性和拖欠的惯性, 供电企业也会因此而付出很大的人力、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停电“逼交”, 虽可“立竿见影”, 但不宜也不易推而广之, 如招致社会的扭曲评价, 得不偿失;如重要或特殊客户, 不能停或停不了。因此, 供电企业通过善用司法督促程序, 可以强化电力用户合同意识, 以求复杂问题简单解决, 节约成本, 形成良好的电费回收长效的局面。

4 司法督促程序的选择

供电企业申请启动司法督促程序时, 要从成本、功能、环境等因素加以考虑, 概括来说就是要做好以下2点。

(1) 签好供用电合同。供电企业在合同里要明确规定电费结算方式、交费期限, 这是申请启动司法督促程序的关键。

司法鉴定程序 篇8

关键词:死刑,精神鉴定,强制提起

《司法鉴定执业分类规定 (暂行) 》将精神鉴定称为法医精神病鉴定, 即运用司法精神病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涉及与法律有关的精神状态、法定能力 (如刑事责任能力、受审能力、服刑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能力、被害人自我防卫能力、作证能力等) 、精神损伤程度、智能障碍等问题进行鉴定。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 精神鉴定的结果是不负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减轻处罚的决定性证据, 因而对于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中国现有制度之下, 只有公检法机关享有启动程序决定权, 辩护人以及被告人的近亲属仅有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申请权, 没有初次鉴定的申请权以及申请被驳回后的救济权。近年来引起广泛争议的邱兴华案、杨佳案等都体现了嫌疑人合法权利无法保障的情况, 全面改革我国精神鉴定制度、规范鉴定程序、给予控辩双方平等对抗的武器已经变为法治社会一项急迫的要求。其中, 建立死刑精神鉴定强制提起程序成为重中之重。下文将从强制提起程序的必要性、强制提起程序限于死刑案件的原因以及反驳民众对该项制度的误解等三方面分析制度建立的可能性。

一、精神鉴定强制提起程序之必要性

首先, 从权利角度分析。宪法原则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保障的对象是人, 不局限于普通民众,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包括在其中。甚至因为嫌疑人、被告人的特殊情况, 他们的人权保护情况更加需要受到关注。生命权是人权的最重要内容, 每个人的生命权都需要得到尊重, 既然夺取他人生命是不正当的, 那么国家夺取人的生命就具有正当性吗?笔者认为, 死刑制度的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 但是国家行使其刑罚权尤其是死刑权力时应当有足够的理由, 若嫌疑人、被告人在行为当时不具备控制、辨识能力, 即能够排除国家行使权力。

其次, 从刑事政策角度分析。《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办理死刑案件的原则:“坚持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坚持保留死刑, 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建立死刑精神鉴定强制提起程序符合这几个原则, 既能够达到“少杀、慎杀”, 又可以“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1]

再次, 从心理状态分析, 精神异常的犯罪嫌疑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受到警察强迫的影响。[2]与正常人相比, 精神病人的心理状态比较不稳定, 在羁押审问期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他们对于警察审问时严厉的措辞、威胁性的肢体语言更加敏感, 因而作出虚假陈述、放弃自己合法程序权利的可能性更高。

最后, 从实践角度分析。一方面办案人员、检察官、法官在是否进行精神鉴定问题上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但是另一方面他们与普通大众一样, 不具备精神病鉴定的专业知识, 许多精神病不能简单地从外在表现分辨, 也许公检法机关可以辨识出一个智力迟缓的人, 却没有能力分辨更多的如心境障碍、神经症等不明显的精神疾病。如果患有这些疾病的人不能得到精神鉴定从而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不利且不公正的。

二、强制精神鉴定限于死刑案件之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 为了有效且全面地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对每一位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精神鉴定更符合人权的要求。但由于司法资源的有限性, 在目前看来这显然不具备可行性, 因此只能在一部分案件中进行精神鉴定。死刑案件相较于其他案件, 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 死刑具有不可逆性。判决执行死刑后, 即使事后再发现被告人曾有精神病史, 犯罪当时可能无法认识、控制自己的行为, 或许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况也无济于事。生命不可重来, 再多的赔偿也换不回人的性命。

第二, 死刑案件在中国适用快速处理程序。美国的死刑囚犯在判决后即使不上诉也有一段漫长的牢狱生活, 更不用说死囚们还享有对其定罪量刑进行多次复审的权利。与此不同的是, 中国的死刑案件一旦终审完结, 尤其是已经经过最高法院死刑核准的案件, 再审程序的启动非常困难, 并且死刑执行快速, 几乎不可能出现等待10年、20年再执行死刑的情况。有基于此, 中国的死刑案件需要更加慎重。

第三, 死刑案件受到的社会舆论压力大。死刑案件比一般的盗窃、抢劫等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社会舆论也更加关注。出现恶性杀人案件时, 舆论导向倾向于同情受害者家属、严惩杀人凶手, 而公检法机关往往顶不住巨大的社会压力, 快速结案以求缓解社会矛盾。当此之时, 嫌疑人、被告人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已经不再重要, 个人的合法程序权利需要为整体社会的和谐作出让步。

综上所述, 死刑案件比一般案件刑罚更严厉、处理速度更快、社会舆论压力更大, 并且死刑案件在所有刑事案件中具有占比较小、犯罪嫌疑人一旦被判刑法益侵害最大等特点, 这些特点为先将强制精神鉴定制度局限在死刑案件提供了理论上的合理性。

三、误解死刑强制精神鉴定制度

对于死刑精神鉴定强制提起程序, 有不少人提出反对意见, 其中重要的一个理由是受害者家属无法从该项制度中获得精神慰藉, 正义无法得到伸张。对此, 笔者不敢苟同。

就1997-2011年3720例鉴定数据来看[3],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是“只要经过精神鉴定, 就可以逃脱惩罚”。3000多例鉴定中, 无精神病鉴定结论仅次于精神分裂鉴定结果, 处于第2位;而在有精神病鉴定结果中, 又有56.6%被鉴定为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或者部分刑事责任能力。这个比例看起来似乎不高, 但要注意的是, 我国启动精神鉴定前提是通过公检法机关对嫌疑人、被告人外在行为的判断, 仅在被认为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时才决定进行鉴定。从这个角度想, 就可以得知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受到了其应受的刑罚处罚。

《刑法》第18条规定:“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通过鉴定确定患有精神病, 并不意味着逃脱刑罚。我国刑法仅就“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情形免除了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其余情况下精神病人仍需承担行为的法律后果。

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精神鉴定免除死刑的精神病人并非受到惩罚, 他们在另一个地点用余生去偿还所犯下的罪行, 这样的惩罚也许对于一些人而言比死刑更加可怕。通过死刑强制精神鉴定制度与强制医疗程序的衔接, 我们既可以充分有效地保护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 又能够达到法律要求的正义目的。

四、结语

与英美法系国家相比, 中国在刑事案件中进行精神鉴定的比例明显较少, 这与我国精神鉴定制度采取“司法官启动制”有关。一方面由公检法机关控制精神鉴定启动决定权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 避免诉讼不必要的拖沓;另一方面国家权力机关垄断精神鉴定的途径, 使得当事人尤其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此外, 除《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 (1989年施行至今) 中国尚无其他专门性立法, 而《刑事诉讼法》对精神鉴定的一些规定没有全面完善的制度配合也无法真正发挥效用。中国建立完整的精神鉴定制度已迫在眉睫。在此之前, 笔者认为建构死刑精神鉴定强制提起程序可以成为改革的试验田, 尝试打破政府机关独占鉴定启动决定权的现状, 为后续进一步的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和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星.从熊振林案看我国死刑精神鉴定制度[J].法制与社会, 2009 (21) :107.

司法鉴定程序 篇9

《仲裁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了几种法院撤销仲裁裁决的情形,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也规定了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可见, 仲裁并不是完全的独立的, 仲裁裁决要受到司法的监督审查。对此, 有学者质疑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认为这样会影响仲裁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仲裁员由于怕裁决被撤销也会过于谨慎行事, 这将直接导致仲裁诉讼化。虽说这种顾虑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笔者认为, 就现阶段而言, 仲裁的司法审查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

( 一) 仲裁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仲裁相对于民事诉讼多了自主性、灵活性与民间性, 但同时, 也正是因为这点使仲裁少了相比于民事诉讼的强制性、法定性与专业性。仲裁在程序上没有诉讼那样严格, 例如当事人较大的自主权, 仲裁员较大的裁量权以及仲裁的一裁终局效力等等, 但同时, 由于其仲裁员的专业性限制以及仲裁裁决做出的速度快等原因, 仲裁出错率较高。因此, 只有加强对仲裁的必要性司法监督才能尽可能降低仲裁出错的风险, 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

( 二) 仲裁的实践发展不完善

支持司法审查必要性另一个原因在于, 现阶段仲裁的发展还未到成熟阶段。虽然仲裁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国内仲裁机构不断增多, 仲裁人员队伍不断扩大, 仲裁员的素质也不断提高, 同时, 理论方面也颇有成就, 但不可否认的是, 仲裁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善, 例如仲裁机构之间发展不平衡, 仲裁机构内部的建设不健全等等。倘若没有国家司法机关积极有效的支持, 就难以形成有现代意义上的有发展力的仲裁制度。因此, 司法就有必要对这种“准司法”进行监督, 使其良性发展。

( 三) 仲裁权是一种权力

在仲裁中, 仲裁员拥有仲裁权, 且仲裁权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性, 仲裁权作为一种权力为防止其滥用就必须受到制约。权力不同于权利, 权力之所以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存在, 是因为权力的行使可以运用自身的强制力迫使他人服从, 因此必须通过另外的权力加以制约, 而司法监督便是一种很好的手段。

二、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范围争议

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在现阶段有利于保障仲裁的公正性及当事人的权益, 但司法监督的范围该如何确定, 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争议。争议主要分为两种, 一是“全面监督论”, 另一个是“程序监督论”。

“全面监督论”者认为仲裁的司法监督应坚持实体性事项和程序性事项的全面监督, 仲裁绝不只是追求效益, 公平正义才是其核心, 甚至比合法性更重要。如果当事人面对明显的错误和违法的裁决也无法伸张自己的权益, 那么仲裁存在价值便不再明显。而“程序监督论”者则认为, 只对程序进行监督才能在保证正义的同时维护仲裁的意思自治。这样既能缩短解决纠纷的时间, 又可以避免繁杂的诉讼程序, 同时还可以节省司法资源。

三、司法监督应以程序正义为原则

( 一) 程序正义的合理性

1. 仲裁的“契约性”本质

虽然说仲裁具有“准司法性”, 但这并不能抹灭它“契约性”的本质。仲裁协议作为仲裁的基础, 当事人在约定的时候本身就可能存在利益的让步, 但利益的让步却恰恰是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 我们不能说这种自主的让步是不公正的。仲裁协议中当事人的约定是仲裁公正性的根本所在, 人们选择了仲裁, 就是选择了它灵活的仲裁程序和“一裁终局”的制度设计, 相关的约定不仅限制了法院的司法审查, 也应排除当事人反悔另行诉讼以求司法解决争议的权利。

2. 程序正义保证结果正义

罗尔斯《正义论》中将正义划分为实体正义、形式正义和程序正义三类, 并认为程序正义是实体正义和形式正义在实现过程中的正义。随着法制的发展, 我们越来越强调程序的正当性, 人们对结果公正的判断从客观、实体公正标准转向程序本身的公正、合理性标准, 即正当程序原则是否被忠实、彻底地得以贯彻。如正当程序原则被忠实、彻底地得以贯彻, 那么公正得以实现, 公正与效率的外在矛盾不复存在, 公正与效率通过正当程序原则取得了内在的统一。

3. 节省司法资源

司法审判完全按照法律规定, 但仲裁却有不同的仲裁的规则, 且仲裁的适用原则和标准与司法并不一样。在审理过程中仲裁员往往可以参照行业惯例、商业道德准则等进行评价, 若法院对仲裁裁决进行实体审查, 则必须要对仲裁规则以及行业惯例等进行深入的了解, 才能做出合理的评判。这不仅干预了仲裁的权威, 也是一种司法资源的浪费。同时, 以“程序正义”为标准还可以避免相似案件不同处理结果的影响, 维护了司法权威。

( 二) 以约定的实体监督为例外

我们要肯定的是, 程序正义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和根本原则。仲裁规则随着发展更加越来越追求高效和国际化, 仲裁规则中的程序也更多体现意思自治。在仲裁发展过程中, 我们并不一定要在“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作两难的选择, 只要承认当事人有意思自治的权利, 那么, 法院对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应是“实体监督”还是“程序监督”的选择上, 法院以程序监督为原则但在当事人约定同意时进行实体监督的模式当然是最佳方案。这样, 既可以从根本上维护仲裁制度“一裁终局”的制度特点, 保障仲裁独立发展, 也可以在诉讼中继续保持尊重当事人意思选择的制度设计, 并对特定情形下仲裁裁决显失公正的时候予以一定的司法救济。当然, 当事人的选择不得破坏仲裁制度的根本设计, 将仲裁变为诉讼的前置程序或低一级的审理程序, 当事人仅能通过事先约定而非事后追加的方式赋予法院特定情形下部分的实体审查权。

四、完善与建议

我国《仲裁法》第58 条规定了撤销仲裁裁决的几种情形: ( 1) 没有仲裁协议的; ( 2)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 3)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 4) 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 5)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 6)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贪污受贿、拘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 7) 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

( 一) 限定撤销仲裁裁决的程序范围

据我国《仲裁法》58 条, 其中规定的“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 “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等是明显的实体监督, 可以看出我国在国内仲裁上采取的是全面监督模式, 这不仅与国际上仲裁发展的潮流相违背, 而且在实务中使仲裁难以摆脱司法的影响, 严重干扰了仲裁的独立性和发展。立法上应该明确将司法监督限定在程序范围, 排除其中的实体性监督条款。

( 二) 当事人在一定情形下进行实体审查的程序选择权

正如前文所说, 在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下, 我们应该赋予其让法院进行实体审查的权利, 这样既没有违背程序监督的原则, 也可以给予当事人更多程序上的自主权。因此, 立法应当增加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让法院进行实体监督的条款。

五、结语

仲裁需要司法的监督, 但司法的监督并不能以“全面监督”为标准, 应从正当程序出发, 在尊重当事人约定的实体监督的同时, 以程序正义为原则。如此, 不仅法院在监督时更加有度, 也体现了司法对仲裁的支持态度。仲裁的存在有利于减轻司法的负担, 相信随着仲裁制度的不断发展, 我们最终能在实践中找到仲裁与司法之间有效的平衡点。

摘要:仲裁作为“准司法”程序, 其正当性及效力需要司法的肯定与保护。本文肯定了仲裁司法监督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司法监督应以“正当程序”为原则, 以当事人约定的实体监督为例外, 从而对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有关规定提出完善建议。

关键词:仲裁撤销,司法监督,程序正义

参考文献

[1]叶青.论以<正当程序>为标准确立仲裁裁决司法监督的范围[J].法制与社会, 2008 (30) .

[2]温超兵.论仲裁司法监督的必要性[J].法治与经济, 2010 (1) .

[3]赵为敏.论我国国内仲裁的司法监督[J].商事仲裁, 2013 (21) .

[4]王留彦.我国法院对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的完善[J].宜宾学院学报, 2011 (4) .

[5]吴慧琼.徐涛我国仲裁司法审查之完善[J].仲裁研究, 2008.

[6]高翔.仲裁最低正当程序[J].人民法院报, 2015.

[7]李庆明.仲裁的最低正当程序简析[J].商事仲裁, 2009.

司法鉴定程序 篇10

(一) 定义

笔者认为, 可以将执行救助制度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广义上的执行救助制度, 包含了法律明文规定的法律援助、国家赔偿、相关诉讼费用的减缓免、执行救助救济等制度。狭义上的执行救助制度, 则特指执行救助救济制度, 即在执行程序中, 人民法院对某些案件中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申请执行人, 按照一定的程序, 对其进行经济补助的制度。本文将着重针对后者进行阐述。

(二) 本质

从本质上讲, 执行救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辅助部分, 是国家维护公民基本生存权利的现实表现。

(三) 对象

执行救助制度的对象应当是民事执行程序中, 因案件不能执行到位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 特定情况下可以延展至申请执行人的近亲属。

(四) 目的

执行救助制度的设立目的, 是旨在人民法院的职能范围之内, 微调社会资源, 保障与执行程序相关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 从而缓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二、执行救助制度设立的内在原因

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7月出台的《关于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规定》是制度层面对执行救助制度的第一次规定。但是该规定涉及的救助方式, 仅限于对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实行相关费用的缓交、减交、免交制度。而在实践中, 单纯依靠“缓、减、免”的方式显然不足以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 在此情况下, 各地开始自发地探索保障相关人员, 尤其是申请执行人基本生存权利的救助制度。

(一) 执行救助制度是执行工作自身规律的必然要求

民事执行程序是一个依靠国家强制力量将扭曲的财产关系恢复正常的过程, 而不是创造财富的过程。因此, 在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 执行工作势必无法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这是客观规律所致, 无论东西方司法界均无法避免。为了缓解这一“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给案件申请执行人造成的生活困难, 执行救助是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

(二) 执行救助制度是法治国家彰显“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2005年, 中共中央政法委下发《关于切实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问题的通知》, 要求“探索解决特困群体案件执行的救助方法……当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时, 按照一定程序给予申请执行人适当救助, 解决其生活困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也先后下发《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 要求建立特困群众执行救助基金, 加大对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各类案件的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力度。种种举措, 均展示了法治型国家对于解决最困难涉诉群众的最基本生存权利的意愿。

(三) 执行救助制度是现阶段公民法律意识水平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 人民法院受理的民商事案件呈几何级数增加, 导致人民法院执行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盲点, 不可能实现案件的全部执行到位。然而, 大批申请执行人不能认识到债权不能实现的客观原因, 认为胜诉并申请执行之后, 法院自然有义务将案件执行完毕, 一旦债权得不到实现, 往往归咎于人民法院执行不力不公。部分本身生活极其困难的申请执行人, 则往往用上访信访、群体性闹访、甚至暴力冲突等方式发泄不满。这种不满情绪的平息, 除了加大执行力度, 尽可能地实现债权之外, 保障债权人基本的生存条件, 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当前执行救助制度的不足

当前执行救助制度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资金来源、救助对象、救助程序三个方面:

(一) 救助资金募集渠道狭窄, 总量不足

目前的执行救助资金基本以财产拨款为主, 极大地受限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同时, 大多数情况下, 资金募集的活动过多地依靠法院领导的个人影响力, 依靠部门领导之间的协调和沟通, 不能形成稳定的制度和惯例。此外, 囿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财政拨款的数额不能应对现有的救助案件总量, “僧多粥少”的矛盾突出。第四, 不能保证定时定量供给, 审批发放过程耗时较长, 与执行救助的“救急救困”原则不符。

(二) 选择救助对象存在很强的妥协性

实践中, 执行救助在一定程度上已然变质, 救助对象过多地集中在信访人群, 缺少对当事人“生活是否特别困难”的判断和监督。从理论上讲, 执行救助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困群体的生活困难, 而不是缓解信访压力。但是不能不承认的是, 执行程序中缺乏对有理访和无理访的甄别, 有可能妥协于信访人群, 使得对涉执行信访人群的执行救助产生了无原则的现象。

(三) 救助程序缺乏必要的制度规范

实践中, 执行救助程序存在很多的漏洞, 如在程序启动上具有很强的随意性, 对救助申请的审查缺乏调查核实、多以执行法官的书面审查为主, 救助款项的发放流程缺乏监督和管理等等。

四、关于完善执行救助制度的几点看法

如何让执行救助制度发挥其最大效能, 切实地服务于因案件不能执行到位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 是一个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结合当前执行救助工作的实际情况, 笔者有以下几点粗浅的想法。

(一) 保障资金来源

目前, 我国的执行救助资金主要依靠财政拨款, 但是资金的拨付极不稳定, 影响了执行救助制度的效能发挥。考察世界其他国家的司法救助情况, 以2008年为例, 英国和荷兰的各类法律援助、救助经费占到了全国财政支出的1%, 丹麦占到了0.5%, 日本则占到了当年财政预算支出总额的0.03%, (1) 且均以国家或地区政府的经费预算来运营。所以, 针对目前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困境, 首要的工作是由上而下地确定执行救助资金分级负责的原则, 即将执行救助制度正式列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补充部分, 由各级地方财政列支, 并由上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作一定的倾斜和帮助, 从根本上稳定救助资金的来源。另一方面, 可以由各地法院发挥主观能动性, 多渠道筹措资金。例如,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的形式, 吸引社会捐助款、赞助款;或直接吸引社会人士与特困群众结成帮扶对象;或者与民政部门协调, 分流部分社会救助款项用于执行救助。

(二) 设定一个范围

即明确什么样的案件当事人才能成为执行救助的对象, 这是一个如何将好钢用到刀刃上的问题。执行救助是建立在对民事执行程序中的申请执行人基本人权的充分尊重和保障的基础上的, 他不是面向所有案件当事人的普遍救助, (2) 而应当有严格的适用范围。目前执行实践中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的主要争议是:执行救助是否及于生活困难的被执行人。对此, 笔者认为, 执行救助制度设立的本意是在执行案件因为客观原因的限制不能执行到位导致申请执行人生活陷入困境之时, 由人民法院对其进行救助以缓解其生活压力。故执行救助的对象应当仅限于案件申请执行人。至于被执行人的生活困难, 则应当由民政部门为其解决。而在确定应当给予救助的申请执行人时, 遵循的原则至少应当包括:1.执行救助的对象必须是生活特别困难, 单纯的诸如案件不能执行到位、信访上访严重等情形, 不应列入执行救助的范围。2.申请执行人若已经得到赔偿或者通过其他形式得到了救助, 并且该救助已经使其生活脱离困境, 那么申请执行人不应再得到执行救助。

(三) 设定一个标准

即明确什么样的情况发放多少执行救助金。目前国内的执行救助制度对救助标准的规定, 一是采用比例限制原则, 即以执行程序中未能实现的债权为标准, 确定比例给予救助;二是采用金额限制原则, 即不论执行案件标的大小, 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设定救助金额标准。笔者更倾向于适用第二种原则。究其原因, 执行救助的目的在于维持被救助人的基本生活, 而维持其基本生活所需的费用更多地受限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等因素, 与案件标的显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 笔者认为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低保制度的相关规定、以及执行救助基金的实际情况作为标准来确定救助金额的标准更为合理。

(四) 设定一套流程

如前所述, 实践当中在执行救助流程的程序启动、适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更多地依赖于执行法官的主管判断和自由裁量, 迫切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流程加以规范。从目前的情况看, 执行救助制度至少应当包括救助申请的受理、审查、合议, 救助资金的募集、审批、发放, 以及在执行救助之后对案件被执行人的追偿和对整个救助过程的监督等各个方面, 这无疑是一项长期且系统但是又不能回避的工作。

摘要:执行程序中的司法救助制度, 是人民法院探索解决执行难, 化解社会矛盾的一项有益尝试, 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执行案件当事人之间、涉执行特困群体与人民法院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由于该项制度缺乏程序运行上的有效规范, 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以下, 笔者将结合执行救助工作的实践情况, 就执行救助程序的现状进行分析, 以期对该领域的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民事执行,司法救助,规范

注释

1 涂师铭, 郭海龙《.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缺失及其完善》[J]《.法制与社会》, 2007.12。

司法鉴定程序 篇11

关键词: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本质

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是首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为程序的性质决定了程序的构造。[2]所谓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指的是从程序类型的角度看,民事司法确认程序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程序。[3]目前学界对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界定存在较大的分歧。

(1)学者观点。非讼程序说。这种观点是当下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其主要理由是:民事司法确认程序的适用以当事人双方对需要确认的调解协议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争议为前提,没有被申请人,双方均为申请人,表明不是诉讼案件;[4]民事司法确认程序不解决纠纷,而是在确认诉外调解协议的效力,确认相关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预防纠纷的再发生;[5]再者,民事司法确认程序以迅速简便为价值目标,不同于诉讼程序的公平、正义价值目标。[6]

诉讼程序说。此种观点认为民事司法确认程序是一种简化的加快的争讼程序,[7]其理由是:《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若干意见》第23条明确强调,人民法院审理申请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参照适用简易程序的规定。而且,德国将宣告律师和解协议可执行的程序视为加快的、普通的民事诉讼程序。[8]

独立程序说。这种观点认为,民事司法确认程序采用审查的方式,而诉讼程序、非讼程序、特别程序均采用审判的方式,故该程序为不同于诉讼、非讼、特别程序的独立的程序。[9]

(2)传统的民事诉讼法理上的“程序法理二元分离适用论”认为,民事案件分为诉讼事件和非讼事件,相应地,民事程序也分为诉讼程序和非讼程序,诉讼事件根据诉讼程序审理,非讼事件适用非讼程序审理。在这种非讼程序的本质特征有两个:一是非讼程序的程序保障相对弱,即将迅速裁判置于主要地位,而程序保障的则置于次要地位。二是非讼程序不解决纠纷,只发挥许可、确认等功能。随着诉讼法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诉讼法理与非讼法理交错适用论”产生,该理论认为,诉讼法院在运作诉讼程序中,于特定情形下,可能且应该并用非讼法理审理民事案件,非讼法院在运作非讼程序中,于特定情形下,可能且应该并用诉讼法理审理民事案件。[10]在“交错适用论”影响下,有学者提出“形式界限说”,该理论认为,诉讼事件与非讼事件的界分只是立法政策的问题,法律规定采用非讼程序审理的就是非讼事件,反之为诉讼事件。[11]不可否认,按照“形式界限说”的观点,对于某个程序是诉讼程序还是非讼程序,区分非常容易。但是这恰恰出现了逻辑错误。本质决定现象(内容决定形式),现象反映本质,诉讼事件与非讼事件的界分是本质(或是内容)范畴,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是现象(或是形式)的范畴,所以正确的逻辑是诉讼事件就适用诉讼程序,是非讼事件就适用非讼程序,但是按照“形式界限说”,先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是诉讼程序还是非讼程序,再界定诉讼事件还是非讼事件,这明显不妥。根据“交错适用论”,在审理民事案件时,无论是诉讼程序还是非讼程序,都可以交错适用诉讼法理与非诉讼法理,而适用诉讼法理较多的就是诉讼程序,当然包括完全适用诉讼法理的程序;适用非讼法理较多的就是非讼程序,当然包括完全适用非讼法理的程序。

(3)依据上述论述,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应该属于非讼程序,所以《民事诉讼法》将其规定在特别程序一章也是合理的。理由如下:第一,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不允许当事人提起实体抗辩,换言之,该程序不具有诉争性。此为非讼法理。第二,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的目的是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使其转换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裁定,并且起到预防纠纷的作用,其只是解决纠纷的一个环节。此为非讼法理。第三,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具有一定的程序保障目标。在法院司法确认程序中,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程序保障以维持程序快捷、迅速,并不能提供類似诉讼程序的保障,此为非讼法理。综上,民事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为非讼程序。

参考文献:

[1]潘剑锋:《论司法确认》,《中国法学》2011年第3期。

[2]廖中洪:《民事司法确认程序若干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3]潘剑锋:《论司法确认》,《中国法学》2011年第3期,占善刚:《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之定性分析》,《法律科学》2012年第3期,洪冬英:《论调解协议效力的司法审查》,《法学家》2012年第2期。

[4]胡辉:《人民调解协议之司法确认程序再探》,《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5]刘敏:《论诉讼外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江海学刊》2011年第4期。

[6]郭小东:《民事诉调结合新模式的探索》,《清华法学》2011年第3期。

[7]周翠:《司法确认程序之探讨——对〈民事诉讼法〉第194-195条的解释》,《当代法学》2014年第2期。

[8]参见邱联恭:《诉讼法理与非诉讼法理之交错适用——从民事事件之非讼化审理论程序保障之机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二)》,台北:三民书局1990年版,第445页,转引自白彦、杨兵:《论司法确认程序的性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3月第52卷第2期。

[9]郝振江:《德日非讼程序审理对象介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司法鉴定程序 篇12

一、实现鉴定项目档案管理标准化的要素

鉴定项目的档案资料, 不仅需要有建筑、结构、材料、地质、测量、测试等各种专业知识, 需要集房屋历史、现状、损坏程度及趋势等多项因素作出综合判断, 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从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立完整的鉴定档案, 必须要对项目鉴定过程进行规范, 参照项目鉴定过程制定鉴定项目档案标准化的模式, 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有序的过程。

第一、准确规定项目鉴定程序

实现鉴定项目的档案资料标准化, 必须从项目鉴定程序的规定化标准化做起。按照严格的项目鉴定程序得出的资料本身就带有规范性, 对不同类型鉴定项目的鉴定程序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划分, 对实现鉴定项目的档案资料的标准化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准确规定鉴定项目的归档内容

实现鉴定项目的档案资料的标准化, 必须准确规定鉴定项目归档内容, 每位合格从业人员必须清楚, 归档资料搜集的过程包含着项目鉴定程序的检查, 按鉴定项目的归档内容搜集资料其过程体现了管理制度的严谨, 对实现鉴定项目的档案资料的标准化是必须的, 如下列档案内容:

1. 办理房屋安全鉴定委托书

房屋安全鉴定委托书是一种法律凭证, 应该体现内容标准、简明易懂、公平公正。在填写委托书时要根据委托方的要求详细填写, 尤其对鉴定的目的、范围和内容 (包括检测、测量及其它) 要填写清楚。

2. 填写鉴定项目分配书

鉴定项目分配书要明确项目负责人及协助人员, 鉴定内容、鉴定时间。

3. 鉴定人所需的由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的复印件及存留手续。

一般有房屋的图纸、地质勘察报告、施工时间技术资料、房屋的历史和现状。项目鉴定负责人要根据有关资料提出疑点记录等。

4. 编制鉴定方案

根据所需检测项目编制鉴定方案。组织相关仪器设备。

5. 现场查勘检测记录

鉴定项目现场查勘记录、检测数据、图表照片、检测报告、计算验算等。

6. 出具房屋安全鉴定报告

房屋安全鉴定, 在初步调查、详细调查、内部作业、最终形成鉴定报告, 鉴定报告流转程序, 序定文书通过鉴定主拟人 (一般为主鉴人) 拟稿、鉴定参与人复核 (非主鉴人拟稿, 必须主鉴人复核) 、鉴定审核人 (一般为总工程师) 审核、分管所长审定 (签发) 形成最终的鉴定报告;鉴定报告通过;办公室排版、套红、签字、盖章及装袋发放给委托人。其鉴定结论: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7. 电子文档

为了更长久的保存鉴定项目, 其相关材料制作成光盘, 以便永久保存在档案中。

二、鉴定项目档案应实现程序化管理

1. 档案程序化管理势在必行。

随着鉴定工作数量的不断增加, 对建立起来系统化、程序化的管理机制, 使鉴定项目档案管理由繁杂变为简捷。因为程序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2. 确立立卷归档原则, 推进档案程序化管理。

立卷组合的无序是实现档案资料标准化和档案程序化管理的最大阻碍。实现档案程序化就是要实现档案完整和有效利用规范支持主业工作。

立卷归档原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准确把握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完成项目鉴定后, 要及时予以立卷或归档, 而没有完成的, 则不能立卷或归档, 否则, 将会给档案管理造成无序和混乱。二是要明确立卷归档的重点和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注意区分文件与资料, 特别是注意区分在内容、形式和作用等方面都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文件资料之别,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要注意有效地维护资料的完整性。在归档工作中既要掌握重点, 分清主次, 把住相关资料的入口关。不该归档的文件不致混入, 应归档文件不致散失。特别是在立卷中, 要把同类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文件材料放在一个标题下。保持同一问题的完整性, 使立卷归档后所形成的档案既完整, 又不庞杂, 为档案的程序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3. 建立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 使鉴定项目档案管理程序化。

鉴定项目完成后, 要及时对项目鉴定过程中形成的全部资料 (包括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影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 移交给档案管理人员, 由档案管理人员将这些资料整理后, 按照档案组卷要求进行立卷归档。认真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以确保档案管理程序化。

鉴定项目技术档案由专人、专柜进行管理。鉴定报告与原始记录不得随意复制, 应将每宗鉴定档案资料进行全面系统性收集、整理、编号、保管, 要严守保密制度, 不得泄露本单位及受检单位的机密, 做好防火、防盗、防虫工作, 以防档案资料损坏。

三、档案资料程序化管理, 促进了鉴定工作管理的规范化

档案资料作为鉴定项目最终的记录在档案形成的过程中把好每一关就尤为显得重要, 环环相结, 不能脱勾, 工作要有连续性, 只有具备良好的过程, 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如鉴定项目分配书的初衷就是加强对鉴定项目的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 使鉴定项目在最快的时间内完成。完整的档案程序化管理, 促进鉴定工作管理的规范化。

上一篇:高中生加拿大留学之路论文下一篇:贵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