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教学管理

2024-06-10

导读法教学管理(精选12篇)

导读法教学管理 篇1

导读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改变过去教师讲, 学生听, 老师问, 学生答, 老师牵引学生去应付考试的积弊, 而是教师致力于导, 学生主动去学, 多向信息交流, 依据阅读心理, 注重方法指导, 养成自学能力的教学方法。

它的基本内容是:在学生自学之前,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介绍有关的参考资料;在自学中, 指导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提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解决疑难问题;自学后, 帮助学生做好知识的归纳和运用, 完成必要的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由于导读法强调主体性、目标性、情感性、训练性和创造性, 因而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指导系统———学习系统———反馈系统”的统一体, 学生居于主体地位, 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教与学、导与读及时形成反馈, 极大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在课堂上, 我主要运用了如下几种导读法:

一、数字对比激趣法

即在授新课时, 首先提出与课文主要内容有关的一些数字, 让学生进行对比, 在对比中产生兴趣, 进而学文。如教学《一个苹果》时, 可先出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让学生说说自己一次能吃几个苹果, 然后对比引出:“曾有8个人分吃一个苹果, 但还剩大半个。”学生就会瞪大眼睛急于得到答案。这时教师乘机将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引导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这样导言, 趣字当头, 引人入胜。由于问题的答案正是课文的中心所在, 一下便撞击了学生好奇的心理, 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二、猜谜激趣法

即在提示课题前, 提出一则与课题或课文内容有关的谜语让学生猜, 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鹅》一课时, 开始可以提出这样一则谜语让学生猜:“头戴红帽子, 身穿白袍子, 脚穿红靴子, 唱歌伸脖子。”又如教学《蜘蛛》一课时, 开始就可引进谜语:“南阳诸葛亮, 稳坐中军帐, 摆起八卦阵, 单捉飞来将。”先让学生试猜, 接着将学生猜得的谜底“蜘蛛”写上黑板, 自然地出示课题, 然后指题质疑:蜘蛛究竟是怎样捉虫的?它会遇到什么危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教师这样激趣添味, 学生带着猜谜时的浓厚兴趣和愉快心情投入学习, 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提高。

三、故事激趣法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爱听爱讲故事, 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导入新课时, 可先讲一个故事, 激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将这种兴趣迁移到学习课文上。如教学《惊弓之鸟》一课, 教师可先绘声绘色地讲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 魏国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有一天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 他看见一只大雁慢慢地从远处飞来, 边飞边叫, 就对魏王说:“大王, 我不用箭, 只要一拉弓……”他左手拉弦, 只听“嘣”的一声响, 那只大雁拍了拍两个翅膀, 就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同学们,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就在课文中, 读读就可知道。”学生对这种情形充满了兴趣, 急于知道原因, 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调动起来了。教材中有趣的童话、寓言和民间故事, 都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 也可在故事的关键处, 来一个“且听下回分解”造成悬念, 激发好奇心, 让学生带着急于弄个明白的心情去披文入境, 理解内容。

四、质疑激趣法

巴尔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导入新课时, 可用恰当的“问号”,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情趣, 而后追根求源, 让“钥匙”帮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 我这样质疑激趣:“很久以前, 有只青蛙住在井里。有一天, 青蛙坐在井底望着蓝天出神, 这时一只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于是青蛙和小鸟谈了起来。同学们想知道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吗?”一个“问号”, 打开了一节课的大门。又如教学《种子的力》, 提示课题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 世界上什么东西的力气最大?”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热烈讨论, 各抒己见, 甚至争论不休, 学习课文的兴趣越来越浓。

总之, 导读法是通往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一扇大门, 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过这扇大门, 去轻而易举地摘取课堂教学的丰硕成果。

导读法教学管理 篇2

[内容提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精神、教学机制理论和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提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比较导读法”的四点策略:①移花接木——努力创设可比的语言环境;②瞻前顾后——努力挖掘课文内的可比素材;③牵线搭桥——努力联系课文间的可比层面;④旁征博引——努力借用课外的可比素材。实践证明:“比较导读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从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源头。

[关键词]:比较导读 阅读教学 四点策略 正文:

《苕溪渔隐丛话》中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唐朝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而后,又想把 “敲”字改用“推”,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动作。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就向他说明原委。韩愈经仔细思考,说用“敲”字好。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选用最恰当的语言文字来表现事物,表达情感。

其实,“推敲”就是比较。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了解事物的共性和个性,认识事物本质。

在阅读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实际上就是指导学生阅读大量语言文字材料,去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语言现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方法不仅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规则,最紧要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

“比较导读法”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恰当、合理的比较,引导学生透视语言现象,发现语言规律。这一方法的运用,能帮助我们“透过各种语言现象发现和掌握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敢比、善比的意识和习惯。

几年来,通过自己教学实践,觉得在阅读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运用“比较法”导读。

一、移花接木——努力创设可比的语言环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内容,能体会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在阅读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其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一段话,我们可以变换相应的内容,营造新的语言 环境来比较、体味。主要方法有替换字词进行对比、调换语序进行对比、删减字词进行对比等。

1、替换字词进行对比。

替换句子中的字词,把替换后的句子与原句对比,能清晰地展示被换字词的作用和含义,使学生体会语言的分寸感。

例:课外阅读课文《视死如归》一文开头讲了王若飞被捕后,敌人要他“招”出党的机密。王若飞坚定地说:“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抠掉了!”为了理解“抠”的意思和在文中的作用,可这样比较导学: ①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抠”的意思。(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挖。)

②句子中,如果不用“抠”,还可以用什么字?(还可用“擦”、“涂”、“拿”、“划”等。)

③引导学生一一代入句子中,联系上下文朗读比较体会。

经过比较,学生体会到用“擦”、“涂”、“拿”、“划”等词不如“抠”字有劲,一个“抠”字凝聚着王若飞对叛徒的憎恨,对党的忠诚,充分表现了他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品质。

教学时,多进行替换字词的训练,对于体会课文用词的精当,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无疑是有效的。

2、调换语序进行对比。

调换原语言的顺序,把调换后的句子与原句进行对比,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体会语言所表达的情感。

.例:《草船借箭》中有一句诸葛亮对鲁肃说的话:“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教师在朗读时,可调换语序,把“一定不敢”读成“不一定敢”.这两句话虽语序微异,但语义却大不相同。“不一定敢”是一种猜测,表明诸葛亮把握不大;“一定不敢”表示非常肯定,表明了诸葛亮胸有成竹,料事如神,从而突出他的神机妙算。

3、删减字词进行对比。

有时,为了体现某一字词在文中的特殊含义和作用,可先把这个字词删减,使原句与删减后的句子进行比较,体会其含义和作用,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使学生体会语言的情味感。

例:《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晚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为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好像”一词在文中的作用,可这样教学:

①出示“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今晚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让学生细读。

②问:花生米增加了吗?(学生觉得并没有增加。)

③让学生把“好像”一词加上,细细体会句子意思。问:花生米增加了吗?学生认为花生米增加了,但增加得很少,少得让人看不出来。通过删减“好像”,前后对比,学生了解到,即使多了一个人吃,总理吃的花生米还那么少,可见,平时总理吃的还要少。作者借助“好像”突出了周总理一夜劳苦工作后的俭朴生活。

二、瞻前顾后——努力挖掘课文内的可比素材

单就一篇课文而言,其中就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内容和可比的素材。教学时如果能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进行比较,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领会其写法上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在比较中发展了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

1、抓住内容类似处进行比较。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小学儿童对某些对象进行比较时,既能在相似事物中找出相同点,又能找出其细微差别。”即所谓的比中求同,同中求异。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指出:只有比较,才能为“求异”打开通道,在“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中切磋推敲,以达到发展语言、激活思维的目的。研究文章内容的类似处、相同处,进行剖析比较,让学生在比中求同,同中求异,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同中求异 通过挖掘、比较文章中一些内容相同处,可以深刻揭示其所蕴含的不同含义。

例:《林海》一文中“亲切、舒服”共出现了三次,尽管其字面上并无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这三个“亲切、舒服”,可运用比较,让学生在相同的语言中领悟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可抓住“什么使作者感到亲切、舒服?”这一问题来教学,而后比较三次“亲切、舒服”作者是缘何而发。

“亲切、舒服”第一次出现是当作者走进森林,看到兴安岭的美景后发出的,这是触景生情,由景而发,情绪虽然激动,但是纯自然的;第二次出现是当作者得知这景的美并“不空洞”,是和“社会主义建设结为一体”时发出的,这就不是纯自然的了。这种由事而发显然要比第一次的由景而发深刻得多,丰富得多;第三次这种情绪的抒发最为深刻,因为他是为这时的“人”之所为而抒发的。这时的人没有自毁资源,而是“一手砍,一手栽”,“综合利用”,这是对民族、对后代的高度负责,是值得大力称道的“义举”,因此作者这时更感“亲切、舒服”。“亲切、舒服”虽不是文章的中心,但经过它层层比较,迭次提示,最终与“兴国安邦”这一主题联系起来,且又将原本不相关的段落联系起来,使整个教学深刻有力,自然顺畅。

比中求同 在研究类似处的比较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并归纳出文章在内容上、写法上的许多相同点。特别是发现文章写法上的规律,对培养学生的写作、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但在比较前,要有大量细致、巧妙的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下面是一则精彩的教学实例:

《火烧云》的4—6自然段主要写了火烧云形状的变化,作者分别把火 烧云比作“马、狗、狮子”。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大家看着第4自然段。我问,大家答。(教师连问三个问题:“天空出现了什么?它是怎么样的?它是怎样变化的?”由于问题难度不大,学生对答如流。)

师:还记得老师刚才问了哪几个问题吗?(学生回答)大家看着第5自然段,我请一位同学像刚才老师那样问,其他同学答。

一学生把刚才老师问过的三个问题重新问一遍,其余同学根据第5自然段作答。

第6自然段教师则让同桌按照上述三个问题互问互答。

师:到现在为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生踊跃举手)

生:我发现这三个自然段都先写了天空中出现了什么,再写它的形状,最后写它的变化。

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从“扶”到“放”作好铺垫,最后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这三个自然段写法上的特点,水到渠成,有利于学生的写作和背诵。

2、联系前后变化处进行比较。

文章的变化主要指文章中文字的某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些是围绕同一主题引申演变的。教学时,抓住这些变化处比较分析,能更好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中心和主题。

例:《小珊迪》一文开头写小珊迪请求“我们”买他的火柴。其中小珊迪的三次变化的语言最能表现他内心的感受。抓住这三次语言进行比较剖析,能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小珊迪饥寒交迫的困境。

①找出小珊迪的三次语言,读一读。

A、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B、“买一盒火柴只要一个便士呀!”孩子可怜地请求着。

C、“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②找出三句话中描写小珊迪语气的词,比一比。

学生细读比较,很快感受到小珊迪从“请——请求——乞求”的语气变化。第一次是“请”别人买,第二次是“请求”别人买,第三次是“乞求”别人买。透过这些变化着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小珊迪是多么希望卖掉一盒火柴,用来换点吃的,缓冲一下饥饿对自己的折磨。通过比较,突出了珊迪的可怜,唤起学生对他的同情,对剥削制度的痛恨。

3、研究语意潜匿处进行对比。

有的课文里有些句子从表面上看是对事实或景物的描述,实际上可能饱含丰富的情感,潜匿着深刻的内涵。在这些语意潜匿处进行研读,抓住可比素材进行剖析比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准确性

例;《少年闰土》一文中把一个聪明、健康、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展示给读者。课文一个显著的写作特点,就是将两个孩子——“我”与闰土 对比起来写。闰土知道的事多,会干的活多,知识丰富,而“我”却“素不知道天下有如许五色的东西”;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却生活在“只看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的高墙大院中„„

课文对闰土的描述较为详尽,但对“我”的描写却只有只言片语。因此可引导学生挖掘文中潜匿的语言素材,展示一个完整的“我”,并与闰土进行对比,来突出人物各自的特点。教学时可如下操作:

①闰土是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归纳。)②与闰土相比,“我”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少年闰土 —— “忙月”的儿子 —— 海边农村 —— 知识丰富 —— 健康活泼„„

“我” —— 少爷—— 高墙大院 ——“素不知道”—— 体弱神呆„„

③为什么同是少年,“我”和闰土相差会如此巨大?

这一研读比较,不但完整展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挖掘了人物特点形成的根源,培养了学生概括、归纳、比较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牵线搭桥——努力联系课文间的可比层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是教师或学生,对一篇文章、一个单元的教、学情况,对其它文章、单元的教、学毋庸置疑地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加强课文间的联系,加强课文间字、词、句、段、篇的比较,能使学生从知识的整体结构把握所学内容,从而使教学达到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统一,局部性和整体性的统一。

1、加强课文间字、词、句的比较。

例: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单元阅读训练目标是认识过渡句(段)。教学完这一单元后,为了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一单元训练目标,可联系其余课文中的过渡句(段),进行比较归类。

①要求学生找出本单元中过渡句(段),能找几句就找几句。(8人为一组)

②学生课后划找,组间互相交流。

③学生比较过渡句(段)的异同,归类。

通过前后联系、比较、归类,学生自然而然发现了过渡句(段)的一些基本规律,这对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益处颇多。

过渡方式举例 用关联句过渡

①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② 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海底世界》 用问句过渡

①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世界》 ②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鲸》 按地点的变化过渡

①穿过大厅,走进了大礼堂。——《参观人民大会堂》

②离开果园,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秋游景山》

③我们从坝顶乘电梯下了大坝,钻进水电站的心脏——电机房。——《参观人民大会堂》

按时间的变化过渡

①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将相和》

②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我盼春天的荠菜》

③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三顾茅庐》

用过渡词过渡

①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庐山云雾》 ②特别是太阳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绚丽动人。——《庐山云雾》 ③最美丽的是那鲜艳多彩的池水。——《五彩池》

2、比较课文间写法上的异同。

文与文之间的比较,可以使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的立意、布局谋篇的方法和写作特点。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规律,促进其读写能力的提高。

如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里有几篇写人的记叙文。我抓住这些课文写作特点的异同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这个角度来提高学生分析文章,鉴赏文章的能力。提问:《我的战友邱少云》、《少年闰土》、《三顾茅庐》都是写人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篇的写法?三篇文章在刻画人物上有什么不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外貌?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哪篇文章着重刻画人物的神态?这些侧重点都是根据什么样来确定的?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索,人人动脑、动口。在分析、比较、鉴别中,不仅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形成网络,口头表达能力及举一反三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通过比较归纳,使学生了解到了这类文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点,同时又使他们感受到“文无定法”却“有法可循”;“有法可循”却又“文无定法”,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旁征博引——努力借用课外的可比素材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有些课文中的一些难点,教师尽管讲的透彻,但学生依旧似懂非懂,如能巧妙地借鉴课外的一些人或事,进行比较辨析,能收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例:《赵州桥》一文中,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与作用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时,我把赵州桥与一般的桥对比进行教学。

出示“赵州桥”与“一般的桥”的图片。

师:大家看“赵州桥”与“一般的桥”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赵州桥和别的桥不一样,一般的桥桥下有桥墩,赵州桥没有桥墩。

师:赵州桥只有一个什么呀? 生: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师:对,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想想有桥墩与没桥墩有什么区别?

生:河中有桥墩,费石料。

生:而且桥墩容易被船只撞坏,从而影响桥的寿命。

生:赵州桥没有桥墩,来往船只可畅通无阻,而且拱形的大桥洞看上去也很美观。

师:继续比较,还发现了什么?

生:一般的桥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赵州桥有。师:两边?哪两边?讲清楚好吗?

生: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师:对,这是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再仔细观察,联系课文,想想小桥洞有什么作用?

生:小桥洞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而且当大水来时,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更安全、“长寿”。

对比后,学生很容易找出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以及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比较导读,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方法。

如在教学《时光老人的礼物》时,可结合实际,让学生谈谈与课文中所要求的相比,自己还存在哪些不足,在对比中找出差距,催人奋进;学完《小珊迪》、《小音乐家扬科》、《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课文,可让学生联系自身与文中的主人公的遭遇进行对比,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外,在平时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也可运用比较法来教学。如有这样一道练习题:读一读,比一比下面句子的异同.A、李刚是学生。

B、李刚是四年级的学生

C、李刚是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D、李刚是北京市第一中心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开始指导学生理解四个句子,并回答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接着提 问:请大家比一比,你们认为四个句子中,哪一句好?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第四句好,它写得具体;有的说第四句太罗嗦,第一句精炼、简洁;也有的认为第二句或第三句好。一时争论不休。

这时,教师重新提出“哪一句好”的问题。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句子的简炼和具体的程度,要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实践证明:合理运用比较法来导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艺术精品集》 主编:王深根 宁波出版社

2、《语文教学例话》 主编:朱松生 金陵书社出版社

3、《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集萃》 主编:陈国雄 崔山东教育出版社

4、《21世纪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验设计与探索全书》 主编:林乐远 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导读法教学管理 篇3

语文新课程注重学生自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倡导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能式的“学”的和谐统一。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对新课程缺乏全面的认识,一味否定传统或简单的回归传统,不能正确处理好导读与自能的关系,以致在教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导读”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讲读”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与学生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钱梦龙老师的语文导读法正是为解决这一矛盾,提出“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训练为主线”的观念。从新课程理念角度看导读法,可以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与学生现实发展水平的和谐统一,导读与自能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上、观念上、意志上乃至人格上的真正自立。

二、导读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生成教学与语文导读法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教学的生成性,教学的过程不只是备课按部就班的执行过程,而是随师生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主动性、情景性和社会性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备课不再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记录,而是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指导思想的准备及方法的准备等。这种备课是为教学过程中各种没有预想到的“可能性”提供支持。新课程倡导的这种关注学生主动性、情境性、社会性的生成教学在导读过程中得到了体现。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基于此,在不断学习导读法理论的同时,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教学,导读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自读笔记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深思质疑,根据学生的思维走势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围绕文中的两个人物于勒和“我”的母亲,提出不同于“共识”的问题。 “于勒真的是一文不值吗?他身上也有闪光点啊!”班上就有学生这样质疑。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勤劳”“自食其力”“母亲不让我吃牡蛎真的仅仅是口是心非、死要面子吗?”等等。多次尝试后,我发现学生的质疑思辨能力提高了,对文本的理解更全面深入了。在阅读的路上,我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亦搀亦扶,真是妙不可言。

其次,利用媒介创设情境,用活泼的导人语、生动广博的解说语、灵活机智的应变语、恰到好处的评价语、巧妙迂回的曲问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生成教学强调课程的生成性,认为学生是发展的、成长的个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因时、因势利导,准确洞察学生思维走势与情感兴趣动态,导出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出学生的兴趣与学法,导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有目的地设疑,“疑”设得好,就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教师要讲究“问的艺术”,设问宜“曲”,质疑有方,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侧翼寻找思维的切人口;机敏应变,随机点拨,调整学生不正确的思路,适时指导,以问导之,活跃思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情趣”,因人、因课设法,因时、因势引导。导读也要求教师自身有较强的朗读文本的能力,从而能引导学生的读。

在初中课堂中,作品的创作情感,教师淋漓的表达,或慷慨昂扬,或细雨绵绵,或深沉睿智,都能使学生更易进入文本的意境,受到情感的传染,从而披情人文。我在思考导读法如何将情感基调融于一体时,在教学上也做过有益的尝试。

教学《沁园春·雪》一课时,我进行了豪迈激昂的范读,通过读把诗中壮美的意境、恢宏的气势、奔放的感情、豪迈的胸襟传达给学生。教学《背影》时我经过反复练习,引导学生读出文中浓浓的父子之爱,以及掺杂其中的疼惜、愧疚,把学生带进文本,让他们融合自身生活的情景,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迸发出情感的浪花。

(二)学习方式和语文导读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综合性学习。语文导读法的“自读”是教师要教给学生白读的方法,为学生指点自读各类课文的门径,但不能越俎代庖,自读任务的完成、信息的获取与归纳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教读”是在教师的具体辅助下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是教会学生阅读,教师的“教”随着学生“学”的程度提高而渐趋于消失,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练习”是学生在自读和教读以后,为了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应用进行的迁移性训练,是学生自主地进行综合性、多元化练习。“复读”是把若十篇课文作为一个复读单元进行的综合性的阅读实践。可见,导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与综合性学习的精神,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导读法教学管理 篇4

一、通读·整体感知

1.激趣。安纳托·弗朗斯说:“教学的艺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故此, 教学本文时, 我用猜谜的方式导入。

师:同学们, 请你们猜一猜这位古代文学家, 他是谁?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中国古代最伟大诗人中还没有任何一个的影响能超越他”, 钱钟书先生说“李白以后, 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他的这种豪放”, 那么, 这位古代文学家是谁呢?

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李白以后”“豪放”等, 学生很快会答出:苏轼。

2.初读。播放鲍国安先生朗诵的《赤壁赋》, 让学生边听边注意读音、节奏、情感。

3.感知。要求学生从每一节里找出一个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关键词, 然后体会全文感情变化的脉络。

明确:①乐 (“饮酒乐甚”) ———②悲 (“苏子愀然”) ———③悲 (“托遗响于悲风”) ———④喜 (“客喜而笑”) 。

4.再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要求学生读出全文的情感变化。“乐”的部分要读得轻松愉悦, “悲”的前一部分当读得悲凉凄怆, “悲”的后一部分要读得激昂洒脱, “喜”的部分当读得旷达惬意。教师通过“读前指导、初读示范、齐读深化”来引导学生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5.领会本文的结构技巧。古人作文讲究章法、结构, 在起、承、转、合上用尽心思, 把握住起、承、转、合往往就等于把握住了作者思维的脉络。中国古代文人的“诗酒人生”在本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酒”就像一条红线贯穿全文且很好地体现了古人起、承、转、合的结构技巧。教师要求学生顺着“酒”这根红线追寻《赤壁赋》的起、承、转、合。

明确:本文因酒而“起”———江上泛舟, 举酒嘱客;因酒而“承”———饮酒乐甚, 吹箫助兴;因酒而“转”———酒酣耳热, 评说历史;因酒而“合”———酒意阑珊, 主客释然。

二、品读·美点体悟

在这一环节里,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含英咀华, 发现美点妙要, 通过同伴互助, 深耕细作, 阐发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重点揣摩第三、四节。教师强调:赋, 往往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内心感悟, 无论是“主”之言还是“客”之语, 其实都是作者内心复杂感情的一种袒露, 都是一个人多种思想的冲突与博弈。

师:第三节写客人之悲, 归纳起来有“三悲”, 请同学们找出有哪“三悲”?

生①:一悲英雄不在———曹操, 一世之雄今安在;二悲生命不永———人生, 如天地蜉蝣、沧海一粟;三悲脱世不能———我辈, 挟飞仙、抱明月不可得。

教师板书:

师:生①归纳得很完整、很准确。文章至此展现了一个消极的、迷茫的“小我”, 然而这仅仅是瞬间的、低谷中的苏轼, 苏轼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在无路可走的时候, 勇敢突围, 超越自我。

第四节写苏子之悟, 可概括为“两悟”, 我请同学们来归纳哪“两悟”。

生②:一悟“变与不变”。具体就是“变”:时间上, 逝者如斯而不往;空间上, 天地不能以一瞬;“不变”:盈虚未消长, 物我皆无尽。

生③:二悟“有与没有”。“有”:清风有声, 明月有色, 江水有形;“没有”:非我所有, 一毫莫取, 也就是感悟万物有主、取舍有道。

教师板书:

师:两位同学概括得非常好。好一个万物有主、取舍有道!苏轼如此的超然、豁达, 难怪他能三杯下肚, 肱枕便睡;一觉醒来, 东方既白。苏轼为什么有这般的顿悟与豁达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生④:PPT展示, 苏轼与“乌台诗案”。

青年才俊苏轼才高八斗, 天子赏识, 时人追捧, 苏子渴望“致君尧舜”。然而, 苏轼的几句牢骚给了嫉贤妒能的权贵们以口实, 御史李定等权臣公报私仇, 罗织苏轼反对变法、攻击皇上、诬蔑朝廷等罪名, 刑讯逼供, 迫使他违心地承认自己的罪状, 然后投入死牢, 并由此牵连了自己的39 位亲友, 这就是“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黄州, 一个“团练副史”的闲职让他哭笑不得。然而, 他把穷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是寂寞孤独让他如此美丽, 他学会了参禅悟道、进退圆融;是宦海浮沉让他体味了世态炎凉, 参透了人生得失。闲居黄州, 苏轼收获了生命的豁达, 演绎了登顶的传奇。

师:生④的资料整理很出色。我们刚才归纳了苏子的“两悟”, 在苏轼看来, 变与不变、有和没有都是辩证的、相对的。苏轼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天生拥有对水与月、天与地、生与死这样宏大命题的领悟, 在于身处逆境而不消极沮丧、备受打击而不怨天尤人。面对人生巨大落差, 在入世与出世、积极与消极的矛盾斗争中, 他把喜与悲、荣与辱融进了山水之中, 完成了自我救赎, 昂首步入成熟。此刻, 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次齐读第四节, 品味苏子的“两悟”。

三、赏读·拓展提升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入书”的关键在于“见得亲切”, “出书”的关键在于“用得透脱”, 不可“死在言下”。学习这篇文章之前, 教师要求同学们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搜集了有关苏轼的资料, 刚才生④展示了精彩课件, 接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入书”“见得亲切”之后, 及时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出书”“用得透脱”上, 让学生多角度赏读, 提升体验。故此, 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儒、释、道思想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人生观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以下PPT展示:儒家思想讲“入世”, 主张修身养性, 齐家治国, 提倡贤人政治;佛家讲“脱世”, 认为世事如幻, 提倡随缘自在、感悟人生;道家思想讲“出世”, 主张寄情山水, 不求功名利禄, 但求生命状态, 提倡天人合一。) 从《赤壁赋》里,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苏轼的儒、释、道三家思想融于一文。请同学们合作探究:哪些句子分别表现了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我们该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些思想?

生⑤:“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是苏轼仿屈原的诗句。“美人”, 课文注释说“指他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苏轼一生尊崇屈原的爱国情怀, 美人在天的那一边, 是说自己一心想报效朝廷却屡遭排斥、不受重用, 这是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表现。

生⑥:《赤壁赋》里苏轼把秋风、明月、江水写得非常美。江上泛舟, 清风为苏子拂去坎坷逆境的尘土, 江水为苏子洗去壮志难酬的苦涩, 明月为苏子熨平隐隐作痛的伤口。这里写苏轼纵情山水、沉醉自然, 以及下文感觉自己似“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欲“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这些寻仙访道的心迹流露, 其实都是道家思想的表现。

生⑦:我觉得苏子关于“水”与“月”的感悟表现的是佛家思想。“江上之清风, 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这就是佛家“天地一体、物我同源”的思想, 在苏轼那里, “水”和“月”的变与不变、有与没有都充满了禅意, 充满了佛家的智慧, 读者仿佛也在山水明月中大彻大悟。这种感悟人生、追求心灵超脱的思想正是佛家思想。

师:谢谢刚才几位同学, 你们的发言很精彩。那么, 我要问的是, 这是不是说苏轼的思想很混乱、很复杂呢? (学生对此议论纷纷, 稍停) 恐怕不能这样说。在老师看来,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表现为一种积极入世、忠君济民的儒家思想;然而, 当身处逆境、备受打击、只能退守时, 他潜心佛道, 以求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超脱。他的思想始终以儒家的积极入世为主, 同时吸收了佛家思想的圆融自适、随遇而安而扬弃佛家的消极遁世、看空人生, 借鉴了道家思想的通脱旷达、齐物逍遥而摈弃道家的绝对自由、天道无为。正是儒、释、道思想让苏轼时而进取有为, 时而随缘超脱, 且进退有据、俯仰有度。也正是儒、释、道思想中的这些积极因素, 造就了《赤壁赋》, 成就了苏东坡。

摘要:近年来, 语文教学流派纷呈、花样翻新, 然而教学上很多本来简简单单的东西, 被弄得复杂玄虚。多年来, 遵循“大道至简”的教学原则, 坚持“通读——品读——赏读”三步导读法, 形成了“整体感知——美点体悟——拓展提升”的课堂教学策略。

名著导读课的上法范文 篇5

而徐杰老师的名著导读课可谓有计划有步骤,精彩纷呈,美妙绝伦。结合他上的《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课和其后的讲座,我做了点滴的记录,存着留着,时时拿出来看看,想想,期待能对孩子们的读书有一点帮助。

“同学们,你读了《海底两万里》有什么感受呢?能说说吗?

这位同学,你跟我有了眼神的交流,先回答,好吗?

你的回答,不但符合了题目要求,而且用了整齐的句式说话,说明你很聪慧„„” 这就是《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课的开头一幕,执教者是来自江苏南菁中学的徐杰。最初,他吸引我的不是课堂,而是那不温不火,温润如玉的声音。一如女性的温婉甜畅,圆润亲切。但随着课堂的深入,他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和课堂的掌控能力深深地吸引了我。

同样是提问,他始终保持一定的温度,几乎不主动抛出问题,几乎都是以学生的发问为基础,慢慢地一步步地试探着“摸底”。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到了何种程度?哪些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学生已经解决的,哪些细节需要执教者的点拨?怎样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好自己的教学计划与策略?怎样将听说读写思,融入课?环节与环节之间如何自然过渡,不显山不显水?基于一整本阅读,如何在40分钟内导好?

诸多疑问弥漫在我的心头,在徐杰柔婉的声音里,很快就有了答案。此为听课之感悟吧!

听课者热血沸腾,迫不及待地走进《名著阅读的实践与思考》讲座中去了。以下是摘录徐老师的讲座要点:

一、为什么要开设名著导读课

名著滋养学生的精神成长 名著丰富学生的语言实践 课标有名著阅读的明确要求 师生共读有利于心灵的沟通 经典阅读是学生享用一生的财富。

二、名著阅读的基本思路

1、确定书目(包括出版社,版本等。如《居里夫人传》《草房子》《飞鸟集》

2、设计导读

3、读中推进

4、交流提升

5、精段重读

6、反馈检测

三、名著导读的几种基本课型

1、陌生状态下的导读(引读课)例如:《东周列国志》导读课 第一节:读成语故事 第二节:讲成语故事

2、读中推进课

例如:《平凡的世界》——读书交流 话题一:我最欣赏的一个人 话题二:最打动我的一个场景

话题三: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平凡”与“不平凡”的理解 话题四:为小说续写结尾

原则:忠于原著(人物性格、情节发展、语言风格)

大胆想象(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重读建议:围绕“苦难”进行名著重读 内容上:主要描写了哪些苦难?

语言上:丢“苦难”的描写有哪些艺术手法? 内涵上:苦难中有责任(浪漫、温馨)

3、交流提升课 例如《草房子》,导语:有一种成长,让人回味悠长„„ 概述成长的历程 重温成长的细节 感悟成长的内涵

有一份美丽,让你心驰神秘 水乡景物的优美 风土人情的淳美 道义人性的恒美

美段细读

选景——炼词——用句——手法

4、重读课

例1 :《新月集》重读

核心:泰戈尔的爱 ——对大自然的爱、对人的爱、对神的爱 例2:《巴黎圣母院》的四次导读

1、观看电影《巴黎圣母院》,写观后感。

2、给每一章重新拟定小标题

3、话题讨论:一部优秀的长篇名著具有哪些要素?结合小说内容阐述理由。

4、片段重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A、如何写出做人的冷漠? B、艾斯梅尔达提水写了哪些细节? C、对下文情节有何作用?

四、名著导读的几点体会

1、精选书目是前提

2、教师的深读细读是前提

3、尊重名著的个性开展导读是关键

4、有效的管理是保障。A、学生准备小本子写读书随笔 B、每天读1000字,家长签字 C有意无意间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5、让学生享受读书的乐趣与成就是境界

五、名著导读中尚存的几个问题

1、选书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

2、如何更好地尊重学生阅读理解的不同层次?

3、如何协调好整体阅读进度与个体差异之间的矛盾?

4、如何创建科学的名著阅读评价体系?

我的思索——

以上是听

徐杰老师的课写下的听课笔记。但听了他的课,感觉有些东西更难了。初中阶段的名著导读究竟怎样才是合理的呢?这和大学课堂的文学赏析有什么区别呢?记得当年读大学时,一本《红楼梦研究》就上了整整一学期,在那样有闲的时间内,还有很多同学压根没读完原著。记得我当年也经常挑灯夜战,最后还是没有能够按时完成老师圈定的书目。那么初中的孩子,照作者的操作看来,初中三年,要完成17本名著导读,不是耗时更多吗?怕是最后还是草草收场吧!

还有新课标的制定者,他们究竟有没有认真研究过中小学实际,名著导读该选什么样的载体,版本,读到何种程度呢?这样模棱两可,让教师们靠着个人感悟能力的高低来摸着石头过河,结果会是什么样呢?质量能保证吗?难不成都“望天收”?

此次观摩阅读大赛,耗时三天,个人感觉大师级别的王君、韩军、徐杰确实不错,带给我许多新的体验和感受;但是确实也有一些表演性质很浓的课,是虚空的精致,让人感觉索然无味。组委会在专家和大师的界定上还有待提高。虽说智者千虑或有一失,但毕竟高额的门票应该有高质量的内容,才让虔诚学艺的听课者们确有所得,才对得起大家的付出。

记得去年在成都十八中举办的作文大赛,余映潮和连中国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也都是先实践后理论,而今这个阅读课也是这样的思路,但总觉得个别大师的讲座有些在糊弄人,含金量不够,仓促了些,敷衍了些。

运用导读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篇6

一、培养学生的认读释词能力

学生接触一篇课文,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生字、生词。叶圣陶先生说:“通读全文,在知道文章的大概;可是要能够通读下去没有错误,非先把每一个生字生词弄清楚不可。”很难设想,学生学了一篇文章,生字、生词都读不准、写不出、讲不明,却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有较深、较好的理解。新课程改革之前,笔者的做法是:凡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备课时自己都一一查出,上课时或抄或讲,教给学生。这样做虽然省事了,但越俎代庖,根本培养不了学生的能力。学生一旦离开教师,依旧是读不准、写不出、讲不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改变了做法,让学生上课时带字典、词典,教给他们翻检的方法,这样,对于生字生词问题,学生一般都能自己解决。这虽然是一个小问题,却能够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兴趣和习惯,对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有好处。

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分析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编写课文结构提纲,为文章各部分拟标题等。

例如,讲完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课,笔者没有停顿下来,而是将先生的另一篇文艺评论《论灵感》引入教学。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笔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了这样两个题目,请学生思考:

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多次对“灵感”进行诠释,如“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灵感是突如其来的”“灵感是不由自主的”“灵感是突如其去的”“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等。试根据这些诠释为“灵感”下一个定义。

文章最后一段的比喻(“它们在潜意识中好比桑叶到了蚕腹,经过一番咀嚼组织而成丝,丝虽然已不是桑叶而却是从桑叶变来的”)显然是受古人名句“蚕食桑,所吐丝也,非桑也”的启示而生发出来的。请依据“蜂采花,所酿蜜也,非花也”的意蕴,改写文末的比喻,使其适合原文论述的需要。

学生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完成这两项训练,必须对文章做认真的思考和深入的研究。这里既要求他们对该文内容逐句逐段地仔细分析,又要求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归纳概括。在这一阅读实践和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提高。

这是一个学生对“灵感”要义的概括:

“灵感”的定义,可概括为:1.灵感是潜意识中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2.它是来去突然又受个体意志控制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3.它须“处处留心”,长期“准备”,并在其艺术之外“下工夫”。

“灵感”的科学定义应该是: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学生的回答,虽不完全符合定义的格式,也不尽准确、严密,但其要点应该说并无遗漏。若无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如是作答,是根本不可能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一个学生的答案如下:

它们在潜意识中好比花粉到了蜂腹,经过一番消化吸收而成蜜,蜜虽然已不是花粉而却是从花粉变来的。

这是一道将思维与表达结合起来的训练题目。表达要适合要求,思维须首先到位。原文运用比喻,意在说明“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这一观点,此其一;其二,“蕴蓄”须经吸收,并有所创新,决不能生吞活剥。明白以上两点,改写便不会感到困难了。正是因为有了对原文内容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才实现了由思维到表达的自然转换,较好地完成了训练题目。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

学生在深入钻研课文的基础上,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应该受到教师的肯定和鼓励。教师如能再进一步,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抓住理解课文的要害之处,组织好课堂讨论,则不但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智慧的清泉淙淙流淌,而且可使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锋中识其真伪、辨其正误,有效提高他们的质疑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红楼梦》专题《宝玉挨打》一课时,在学生熟悉情节、了解内容的基础上,笔者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红楼梦》作者很善于在矛盾纠葛中抓住人物举止言行的不同,让人物在对比中显示各自独特的性格。宝玉挨打后,同是去‘问伤’,但不同身份、地位、性格的人,其表现迥然不同。请从袭人、宝钗、黛玉三人中任选一例进行探究。”

问题提出后,学生在课堂上静静地翻阅课文,认真思考。随后,学生便开始相互交换意见,最后经过讨论达成共识,其中一种参考答案如下:袭人“问伤”,处处表现出她对宝玉的同情、哀怜。等贾母、王夫人去后,袭人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当宝玉言说下半截疼得很,要她瞧瞧打坏了哪里时,袭人便“轻轻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嗳哟”喊疼,袭人便“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将中衣“褪了下来”。袭人看了伤情,“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袭人是宝玉的贴身丫环,曹雪芹对她一系列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不仅切合人物的特殊身份,而且表现了袭人在宝玉被打后的悉心服侍和深切关爱。

四、锻炼学生的推断联想能力

所谓推断能力,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按照科学的思维方法,探求、获取未知知识的一种逻辑思维能力;而联想能力则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由某概念(或某情境)而触发引起其他相关概念(或相关的情境)的能力。

在文言文练习课上,笔者给学生补充讲授了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曹竹虚言》。这则短文里有这样一句:“夜半,门隙又蠕动。甫露其首,辄唾日……”此处的“甫”字该作何解释,确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初、高中文言文教材里,“甫”字作为一个词单独出现只有一处,那就是《核舟记》中的“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但这里的“甫”字通“父”,是古代加在男子名字后的美称,与短文里的“甫”字,显然不是一回事。那么,这个“甫”字该怎么理解?我没有采用加一个注直接解释的简单方法,而是先引导学生回忆“辄”字的用法,然后让他们将前后两句连贯起来思考,最后推出“甫”字作时间副词“始”,即口语的“才”“刚”用的结论。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就能由已知合理地推断未知。

除了推断能力之外,学生赏析诗文、理解内容还必须由此及彼、展开联想。例如,在学习陆蠡《囚绿记》一文时,学生对于文中“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等语句总是难以理解。在进行教学时,笔者没有直接点破,而是从表现手法切入,让学生回忆:在学过的作品中,哪些句子也使用了与上述语句类似的修辞手法?学生思考后找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通过这样的联想、对比,学生很快理解了陆蠡作品中的通感手法,将诉诸视觉形象的“绿”与表现抽象思维的“爱”“幸福”“年华”等沟通起来,从而点明了绿色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对绿色的挚爱之情。

导读法教学管理 篇7

——怀特海

当初对文学的热爱是那样地执着,当初为教育的责任是那样地坚定。可是当我们真正踏上讲台,开始自己的教学时却发现,语文课并非设想得那般完美,甚至有些捉襟见肘。

都是应试惹的祸!许多人这样抱怨。于是当你的教学热情一天一天地减退时,学生所谓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就变成了“故事课”“艺术鉴赏课”。

语文老师们,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考试身上。你扪心自问一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你是否使用了较为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关注语文?你是否仅仅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去控制教学,让课堂变成了你自己的舞台?“九层高台,起于垒土”,语文教学任务不能一蹴而就,学生的兴趣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你我不断地反思总结,有人为此皓发尽染、蜡炬成灰……

一、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

“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人的心灵美,珍惜爱护这种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这种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语文,身兼工具性与人文性两重属性。人文性侧重于对接受教育者情感价值的熏陶,所以语文是一种认知美、鉴赏美、实现美的学科。可是如此美丽的一个学科却遭遇了诸多方面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时代的来临,知识在网络上瞬息变换着,轻轻一点即刻拥有,读书学习可以在网络中实现。没有网络的知识丰富,没有网络的音色精彩,那么语文课堂的价值何在?

考试来临的时候,数理化高高在上,奉若至尊;语文则随便背背,临时应付。

课堂教学笑声不断,考试内容全在课外……

新课标颁布了,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了,素质教育也方兴未艾了,然而语文却越来越不引起学生重视了。这是为什么?语文教学该怎样进行下去?社会、教育、教师、教学、学生……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教师没有能够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或者学生意识到了却表现为一种模糊的概念。出现这些情况,与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没有坚持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灵活地应对语文教学出现的新问题有关。“不会教,没兴趣教”“不会学,没必要学”的想法在加强。

“教与学过程的目标就是要产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教学,要能使学生在教师教之后达到一种不教的效果,俗语“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前人大量的语文教学方法中,导读法因其所倡导的理念以及所坚持的方法而不断地被新时代的教育者所关注。理解导读法的精髓,催生出它的新生命力,为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服务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导读的理念和方法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导读法是1981年由黎见明老师首先提出的,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在关注它并且付诸教学实践,体现了导读法强大的生命力。那么何为“导读”?“导读”的价值何在?

黎见明老师说:“回顾漫长的教学岁月,探索‘导读’之路竟是如此曲折。1954年,倡导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我发现课堂的变化千差万变,五环节限制太严,不能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很好地调动起来……1981年为了适应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我提出了‘导读’的语文教学思想与做法。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七种能力。即:超常力、进取力、想象力、选择力、综合力、批判力和敏捷力。”导读法重在学生的理解创造、综合评价能力。“导”是方法,重心在“读”上,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导,怎样读是导读法的关键。

要充分发挥导读教学法的优势,首先要处理好“导”与“读”的关系。

“处理好‘导’与‘读’的关系,是教学工作中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这里边既有教育科学又有教学艺术,而归根结底是个教育思想问题。”在导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引导诱导的作用,这体现在备课、授课、课后三个环节当中。在备课环节,面对丰富的信息量,教师应善于梳理繁复的知识中利于本课教学的知识,准备有益于学生的知识,这样利于学生综合力、批判力的培养。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准备优美恰当的导语。好的导语设计,能够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的情景,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教师还要能针对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富有特色的导语,这样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丰富,选择力的强化。在学生预习和教师授课环节,学生“读”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加强“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多读生疑,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疑问,做到启发疑问,关注疑问,解决疑问。让学生以读生疑,以疑促读,以读带学,不断激活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当中综合力的完善。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可适当准备一些问题,促使学生课后自学,自读,自己思考总结,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实现学生后续自学能力的加强。只有处理好“导”与“读”的关系,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下去。

要充分发挥导读教学法的优势,还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之间应特别注重以下几种关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自身思维。

新时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民主和谐的课堂。虽然我们认为教师在授课中起主导作用,但是这种主导并不是僵硬死板的主宰,而应是灵活适度地引导。“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做老师的人经常在那里假装一副师长的尊严样子,企图让学生把他看作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这个做法的效果适得其反。他们怎么不明白,正是因为他们想树立他们的威信,他们才反而摧毁了他们的威信。”呆板僵硬、自认权威的教学局面不利于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关系,更无法实现教师思维与学生思维,学生思维与学生思维的相互碰撞交流。

每一个学生都应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教师总是把自己放在首要的地位,或者使学生感到他们是教育的对象,这样就会加强对教育的反抗力量,削弱教育的力量。”只有作为课堂主人的学生活跃起来,我们的教学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当然,学生的活跃,也不是个人单打独斗的热闹,而是与周围同学的和谐共融,共同进步。“在课堂中进行的一切都可以认为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个人与班集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毕竟我们的教学是集体的教学,而非一对一地针对性教学。

“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塑造和建构学习的主体。”在班级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每一个学生都在酝酿自己的情感思想,因此在导读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与自身思维的互动,让学生自己的思维在教师和周围同学的有效激发下实现“想象、理解、保持和迁移”。

要充分发挥导读教学法的优势,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不同的学生在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上是不同的,作为施教者,教师不能够强求所有的学生拥有同样的兴趣爱好和相同的价值追求,教师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引导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追求有价值的情感上,并且使得这种目标和追求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这样的教育能展现不同的个性,使学校和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因而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因此在授课之前预见所教学生的兴趣差异和能力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符合自身需求的教学任务,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促成不同个性学生的情感交流。这样的引导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语文课堂的距离,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彰显,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

三、导读法的目标定位

《新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新秋开学时施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进行了更为明确具体的定位。“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的独立完善,是教育教学的目标。只有实现这一目标,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黎见明老师的语文导读法,着眼于课堂实际,符合中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有助于实现新时代的教育教学目标。

任何行为只有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才能势如破竹,水到渠成。只知道导读的理念和方法,而不明了导读的最终目标。譬如黑夜中绕行山路,终将不得要领;譬如逆水中强迫行舟,必然劳心劳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靠的是目标的明确,行为的执着。因此明确语文导读法的目标显得尤其重要。那么语文导读法要明确哪些具体目标呢?

导读法,以课堂上激活学生思维,质疑课堂难点,理解课堂内容为目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只有学生思维活跃了,才能够进行积极地思考。只有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社会现实积极思考,辅之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只有课堂教学目标实现,才能有利于下一步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价值的健康定位。

导读法,要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课堂、学校的一切讲解和一切教学任务,如果不能最终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本领,是不能称为成功的教学的。“导读就是培养学生自学力和创造力,培强思维训练,发展智力,”“最终达到自己能读书,善于读书的目的。”“阅读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习读书的本领,使其能独立阅读,只有通过独立阅读,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学生不可能永远都留在实体的课堂之上,总有一天,他们要踏进社会这个真正的大课堂,只有当他们真正理解语文的作用之后,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为他们在社会上的工作生活而服务。

导读法,要以完善学生人格,培育健康情感价值为目标。“在导读与创造学法中实施情感教育,其意义绝不限于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本身,而是以此为媒介,输送给他们丰富的情感滋养,滋润他们的健康成长。”语文是一门关注美、实现美的学科,语文学习过程中,任何人都可以收获自己所需要的美。这些美体现在它的文字美、语言美、情感美、人格美等不同的层次和方面。“语文导读与创造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感受美、想象美、理解美、评价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导读教学抓住“美”这一目标下手,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上不断探索,让学生在理解美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导读法学生发现语文的美,慰藉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关注美、发现美的过程,最终不会仅仅是对浅层美的理解,而是个人人格美的完善。从这一点来看,不带有任何的功利性,这也是语文学科与众不同的特色。因此语文教学肩负了比其他学科更为重要的人文关怀。

语文导读法,以“导”为方式,“读”作为凭借,把知识的掌握,个性的激发,情感的慰藉、人格的健全作为最终目的。

教师是一名雕刻家,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心目中的美丽天使,需要自己去用心地雕刻。语文导读法则像一把适宜雕琢的刻刀,以它独特的长处帮助着教师去完成自己雕刻的任务。

四、结语

语文课的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不是语文课上热热闹闹、欢声笑语,而是语文课上学生思维的活跃,观点的碰撞,与作品的有效共鸣,情感人格的完善。如果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讨论,让不同的思维在四十分钟的空间中得到最大的激发,这样学生就不仅能利用课堂学习时间来学习语文,而且能够在四十分钟之外的课后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真正让语文融入自己的生命当中。

每个人都是一朵盛放的花,在青少年时期,曾经在语文这片灿烂的花园中徜徉过,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开得长久、芬芳,而导读法,则像枝叶上颤动的露珠,让你的徜徉变得更加从容。

参考文献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关心孩子的成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3]黎见明.语文导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4]黎见明,彭华生.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卢梭.爱弥尔--论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

[7]凯洛夫.苏联教育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8]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9]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10]黎见明,彭华生.语文导读与创造学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12]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导读法教学管理 篇8

靳老师认为:“导读法”, 就是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致力于“导”, 把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主要方式。师生进行双向多边交流, 通过扎实有序的训练, 使学生的语文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靳老师还进一步实践“导读法”的操作步骤, 他执教的许多语文课都成为“导读法”的经典案例。

《草船借箭》一课就是靳老师采用“导读法”中的“对比导读”进行阅读教学的一则案例。“对比导读”就是把一篇课文中意义相近、相反或相对的部分相互对比, 引导学生分析、辨别, 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一种导读方法。“对比导读”的优点在于给学生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通过对照与比较, 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来,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靳老师在执教《草船借箭》时, “对比导读”是按照“引导预习———指导细读———指导议读———辅导练习”四个环节展开的。

在引导预习阶段, 靳老师从板书课题开始,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要求学生抓住课题中关键的“借”字提出问题:谁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的箭?结果怎么样?“草船”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这是引导学生预探课文的思路。接下来, 靳老师让学生找出课文的主要人物诸葛亮和周瑜, 由此见彼, 以彼衬此, 使课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在此基础上, 学生熟读课文, 归纳课文内容, 练习分段。靳老师还让学生提出了在预习时有疑惑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学生预习的重要成果, 也是学生深入学习的重要基础。

在指导细读阶段, 靳老师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品读课文的语言。在教学“定计”这一部分内容时, 靳老师抓住周瑜步步紧逼, 诸葛亮从容应对、技高一筹的对话, 让学生对比出两人不同的内心想法, 从而理解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教学“准备”这一部分内容时, 靳老师让学生从诸葛亮周密的考虑 (所需的木船、幔子、草靶子、军士的数量及选定的时间) 中, 推断出诸葛亮的运筹帷幄, 神机妙算。靳老师还让学生把鲁肃和诸葛亮加以对比, 让学生明白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也了解了鲁肃的忠厚老实。“借箭”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 靳老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展开对比: (1) 诸葛亮与鲁肃的对比; (2) 诸葛亮与曹操的对比; (3) 天还没亮、大雾漫天、顺风顺水、擂鼓呐喊、掉转船头这些做法与当初答应周瑜“造十万只箭”的对话之间的联系对比; (4)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周瑜的计谋的对比; (5) “交箭”这一部分与开头部分的对比, 诸葛亮与周瑜的再一次对比, 让学生明白周瑜因妒忌而起祸心, 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篇课文的头绪较多, 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确实有难度。但是, 靳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几组对比关系进行阅读, 使学生迅速抓住要点, 理清了课文中的众多头绪及其关系。在这一阶段, 靳老师还指导学生模仿不同人物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并增强了语感。

在指导议读阶段, 靳老师引导学生再一次读课文, 之后, 他让学生边议边归纳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什么地方。最后, 学生得出结论:一是知人 (对周瑜、曹操、鲁肃的深刻了解) , 二是识天 (对天文气象、风向水流等情况的准确判断) , 三是善谋 (对整个借箭过程的周密安排) 。这样做就为总结中心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阶段的议读中, 靳老师注重加强思维的引导, 帮助学生归纳整理课文内容, 通过回顾、议论和小结使课文内容系统化, 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辅导练习阶段, 靳老师安排学生在课后练习缩写课文, 还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的一些章节。

以上就是靳老师导读《草船借箭》一课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除了“对比导读”的运用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例如, 在引导预习阶段, 学生就提出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既然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为什么还要替他办事?诸葛亮帮助周瑜打曹操, 为什么周瑜还要害他?为什么诸葛亮告诉鲁肃不要让周瑜知道自己的计划?鲁肃是东吴人, 他为什么听诸葛亮的话?诸葛亮为什么那么肯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来?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不如他”, 周瑜说的这话是真还是假?周瑜想不想要十万支箭?在细读阶段, 学生又提出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 是靳老师指导有方的表现, 更是学生读得深入的表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 靳老师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靳老师引导学生对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使“导读法”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草船借箭》一课运用的“导读法”, 充分体现了靳老师“语思统一、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他遵循“导读法”的一般程序, 采用“对比导读”的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练习,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名著导读教学略谈 篇9

但是, 目前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仍基本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更有阅读量减少、阅读情趣与品味日趋娱乐化、浅层化的倾向, 学生热衷读消遣性强的科幻、言情、武侠小说、漫画和优秀习作。这种状况实在堪忧, 因为“阅读退化现象不仅危及青少年智力, 品德与人文素质的发展, 而且导致社会精神文明和整个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退化。”从教学实际调查来看, 部分教师仍无视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或者思想上重视, 行动上无作为;要么把名著导读课上成一般的片段精读课, 纠缠于字词句, 学生索然无味;要么放任自流, 等到考试时, 罗列出名著的主要内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等要点让学生死记硬背, 求得好分数, 名著阅读变成了“伪阅读”;个别老师允许甚至鼓励学生读名著的简化本, 直接导致对名著的“阉割”, 同时也“阉割”了学生的灵性、悟性、情趣和理趣。凡此种种, 名著阅读成了“水上漂”。个中缘由之一, 是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作怪, 教师对名著价值认识没有真正到位, 对名著导读课堂教学缺少有效策略。

为了有效引领学生阅读名著, 真正发挥名著的功用, 必须在四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用足“名”效应, 激发阅读欲

余秋雨先生说过:名著和其他作品在文化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 占据了这个制高点, 其他的就不在话下了。这些经过历史长河淘洗过的典范之作, 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由于初中生的知识结构、阅读体验、阅读情趣、生活阅历尚且稚嫩, 部分名著难以像消遣文学一样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也难以体味到其中的魅力。文学教育的宗旨主要不在于教学生读多少文学作品, 而在于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 从而培育学生的鉴赏文学能力。充分利用名著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巨大影响,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欲望是名著阅读的前提。如《昆虫记》导入:“它, 一部值得传给下一代的书, 一部永远解读不尽的书, 哈佛大学113位教授推荐的最有影响的书, 法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 由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与自然界众多的平凡子民———昆虫共同谱写的一部生命的乐章。它就是法布尔的《昆虫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20世纪30年代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苏联评论家称赞它‘完全有权被认为是那些成为我们伟大时代艺术纪念的作品之一’。这部书被译介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 一直盛传不衰, 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路标和精神补品, 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 也成了我们党的总书记最喜欢的一部书。现在它又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一部外国文学作品在我国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是罕见的。”名家的点评, 配以深情的解说导入, 激励鼓舞唤醒学生主动走进经典的殿堂, 去领略经典的魅力。喜欢听故事是初中生的天性, 可以用评书的形式对名著的精彩段落来一个绘声绘色的现场表演, 吊足学生阅读的胃口。影视作品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用精彩的影视片段导入, 和学生一起欣赏品评, 以“欲知后事如何, 请看原著”制造悬念, 产生阅读期待。但要注意把握好“度”, 播放时间不能太长, 更不能以影视作品的观看替代原著的阅读。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兴趣参与到名著阅读活动中去, 应因材施教, 灵活处理。

二、精心“导”读, 打开阅读之窗

名著阅读的效率如何, 教师的指导极为关键。首先教师要用足教材, 熟悉教材“名著导读”中的“主要内容、写作意图、阅读建议、精彩选篇及其点评、探究思考”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充分领会编者意图。其次, 要确定好每部名著的阅读的“道”和“路”。在明晰一部名著的教学价值后, 确定阅读的方向、重点。如《童年》阅读, 要求通过梳理故事情节, 概括阿廖沙成长中经历的痛苦和磨难, 品析人物形象, 体悟阿廖沙成为坚强勇敢善良的人的原因, 思考原著给我们的启示。《骆驼祥子》阅读, 要学会品味精彩的片段, 感受生动的平民形象、传神流畅通俗的语言和富于魅力的老北京风情;交身边祥子般的朋友, 了解其生活状况和所思所想, 描写自己有过的与祥子渴望拥有自己的车相类似的经历和心理。《傅雷家书》的阅读, 要寻找引起强烈共鸣的地方, 体会长辈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 获得人生启迪, 了解书中介绍的艺术知识, 探究傅雷是怎样的父亲, 书中蕴含的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深切期盼对你的启发。《繁星·春水》阅读, 要求学会诵读诗歌, 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展开联想和想象, 进入诗的情境, 咀嚼美妙的语言, 领悟诗歌蕴藏的思想感情。探究梁实秋的“冰心不适宜于诗;《繁星》体裁不值得仿效”的观点。其三要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 特别是做读书笔记、写摘要、做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基本方法必须在一部部名著的阅读过程中予以落实, 熟练掌握。当然, 方法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 要提供范例。鼓励学生上网查阅有关毛宗岗、金圣叹、李卓吾、脂砚斋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的点评, 让学生仿照大家评点的方式、方法点评名著。其四, 对初中三年名著阅读要有一个大致的规划, 循序渐进开展阅读。初一推荐一些故事性强、情节引人的散文、故事小说和寓言、童话、科幻作品, 初二初三则推荐一些篇幅较长、内涵丰富的小说、传记、科普著作和诗词。初一通过多样化的阅读交流活动来引导学生初步形成阅读名著的兴趣, 并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初二则引导学生逐步自主阅读, 相互交流读书心得, 能对作品、人物作评价;初三则鉴赏精彩文段, 灵活运用名著知识, 写简单的文学评论。其五要尊重学生的悟性, 注重个性化体验和感悟。如一些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后写出了这样的心得:“曹操是大英雄, 三国中的人物我最佩服的就是他。你看那个刘备什么本事也没有, 没有请到诸葛亮之前东躲西藏。后来打仗就靠诸葛亮。他自己倒是打了一仗。被陆逊火烧连营, 几乎是全军覆没, 蜀国元气大伤。自己送掉了性命。如果不是这一仗, 诸葛亮后来恢复中原或许就胜利了。”“诸葛多智而近妖。诸葛亮祭东风, 观天象以及死时装神弄鬼纯是扯淡!倒像个巫师, 不是妖还是什么。”“赵云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虽然排在五虎上将之末, 但他的武艺应该是最厉害的。你想啊, 关羽、张飞是刘备的结义兄弟, 自然排在前面。黄忠年老, 赵云要让着他的, 马超是新来的, 要笼络他, 也要往前排。赵云就屈居第五了。他一人敢敌百万兵, 敢设‘空营计’, 子龙一身都是胆。而且七十多岁仍不服老, 真乃英雄也!”学生的点评虽然稚嫩甚至偏激, 但是从他们心底流淌出来的。

三、自主阅读, 发挥名著功效

名著阅读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自主阅读。一要科学安排, 整零结合, 在时间上予以保证。随笔、散文、诗歌可零;长篇小说要整, 提前布置, 一般安排在假期, 最好是寒暑假, 开学初检查或举行展示活动。二要合理布置, 硬性检查。要把名著阅读作为必修作业来落实, 在内容和形式上予以保证。可适当编写一些练习督促检查。《水浒传》阅读, 可以编制有关水浒的文学常识题、谜语题、歇后语题, 开展趣味游艺宫活动, 还可以把水浒的回目打乱, 请学生根据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和对偶知识, 将回目重组, 既检查了对原著的阅读效果, 又巩固了对偶的修辞, 提高了言语能力。一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布置了三个任务:一、自由结成品三国阅读小组, 大家同心协力读懂《三国演义》;二、每周组内选一个同学汇报读书感受;三、每两周每组出一期读书体会。三是课内课外结合。课内主要是明方向, 导方法, 品魅力, 展成果;课外主要是自由阅读, 享受读书之乐, 怡情养性。如七下课内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 理解了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把贝多芬这样一个伟人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人, 着重表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课外则阅读《名人传》, 进一步理解三位艺术巨匠的苦难和坎坷一生, 学习他们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进而获得对苦难人生的深度认识。可以将课文与同类题材的名著比较阅读, 七下第六单元主题是动物, 可以与《昆虫记》比较阅读。还可以将同一作家的作品归类探究。《朝花夕拾》是回忆鲁迅的童年、少年和青年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其中有三篇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 选入教材, 将他们合并一起, 探究异同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既是对鲁迅散文的背景、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内容的总结和梳理, 也是“窥一斑而知全豹”, 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好奇心, 深度认识这部名著的大好契机。

四、做足“活动”, 提升语文素养

克服名著阅读低效化、消遣化, 必须搭建各类平台, 展示阅读收获, 交流阅读心得, 引导学生走进名著内核, 才能有效提升语文素养。每所学校, 甚至每个班级都要组织好文学社团, 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故事会 (故事新编, 人物新说) 、精彩语段品评会、戏剧表演 (名著改编课本剧) 、编文艺墙报 (“人物速写、阅读心得、名言警句启示录”) 等各类文学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空间, 让校园的每一处空间说话, 以班级墙报、校宣传栏、校本课程或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平台, 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强化学生的阅读深度, 以学生阅读的成就感督促形成原著阅读的良性循环。认真开展读写联姻活动,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随时记录阅读心得收获, 每周上交最得意的习作, 既解决写作材料, 模仿写法, 在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又磨练思维和思想。组织名著影视观评活动, 比较影片与原著的不同, 培养鉴赏能力。

要认真探索名著阅读展示课教学模式。“导读———展示———点评———延伸”模式值得推广。“导读”, 就是从方向和方法等方面指导学生阅读原著;“展示”, 就是向同学和老师介绍自己对原著的作者、背景、情节、人物、主题、艺术特色等诸多方面的解读和感受等学习成果, “点评”, 就是师生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 指出优劣和今后努力方向;“延伸”, 就是进一步探究名著的社会影响和价值, 用现代理念关照经典名著对人生的意义。

小议导读教学模式 篇10

什么是“导读”呢?

钱梦龙解释说:“导者, 因势利导也。‘因势’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要承认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兴趣等对教学的制约作用, 教师只能顺其势而施‘导’, 不能逆其势而‘硬牵’。‘利导’就是要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认识和发展的情景中去,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钱梦龙———“三主四式”教学模式分析:

1981年12月钱梦龙应邀到浙江金华讲学, 借班教鲁迅的《故乡》。在这次观摩课中, 他通过启发引导, 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节课令学生和听课老师耳目一新。这节课后, 钱老师正式提出“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思想”。随后他又写了不少的文章具体介绍“语文导读法”, 并形成“三主四式”教学模式。

“学生为主体”, 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 是具有独立地位和认识潜能的实践着的“人”, 而不是“知识的容器”, 不是输入了某种程序去应考的“机器人”。

首先,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认识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和感知, 在他自己的头脑里进行, 旁人是谁也代替不了的。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向学生“奉送真理”的状况, 而把“发现真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同时, 学生又是发展的主体。“发展”, 不仅指的是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从广义上说, 还包括思想品德的养成乃至世界观的形成。学生的这个发展过程, 更是教师所无法代替的。

“教师为主导”, 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 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支配的地位。也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 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认识和发展的情境中去,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引导学生由已知达到未知的彼岸。

“训练为主线”, 就是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为核心, 组织语文的听、说、读、写训练, 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主动猎取知识、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只有在一个组织得很好的训练过程中才能得到和谐的、辨证的统一;而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 必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成为“主线”, 其他的教学措施都是服从于训练并为之服务的“副线”。

“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 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学生得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根本保证, 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训练为主线”则是“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具体化, 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的必然归宿。“主体”和“主导”分别规定了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训练为主线”则表明了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处理方式———把教材作为对学生训练的凭借。一句话, “主体”“主导”“主线”概括了学生、教师、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三边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 “训练”的形式是什么?钱梦龙认为是“导读”, 阅读过程就是导读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四式”, 即指教学的四个阶段。

自读式。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理解教材内容, 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自读的训练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但学生自读的成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自读, 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一个“目的性”, 一个“计划性”, 是自读取得成效的决定因素, 也是教师在自读式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两个主要方面。

教读式。学生在教师的具体辅导下进行阅读训练, 其重点在方法指点, 以教导读, 出发点仍在学生自读。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自读的得失, 精心选择启发的手段, 或引导, 或点拨, 或设问, 或组织学生讨论, 或由教师讲授, 把学生吸引到一个训练过程中来, 从而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消化课文的同时领悟读文之法。

练习式。学生经过自读———教读以后完成一定的作业。练习的目的, 一是为了对新获得的知识加深理解, 强化记忆;二是为了促进知识的迁移。

复读式。把若干篇已教过的课文按一个中心组成“复读单元”, 指导学生读、想、议、练。

“三主四式”导读法以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为理论设计的基点, 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导读, 不仅仅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中“讲读”这一名称的改变, 而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导读法的“战略目标”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一条从“教”通向“不教”的桥梁, 以便使学生最终能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成为不仅在学习上能够自主, 而且在观念上、意志上以至整个人格上都能够真正自立的人。

(运河镇二庙小学)

摘要:导读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这一思想。“三主四式”教学使学生的认知由接受过程转变为探究过程,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导读不仅是对传统语文中“讲读”这一名称的改变, 而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教学思想的深刻变化。

导读法教学管理 篇11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钱梦龙;“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23-01

钱梦龙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界的研究型教师,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既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为我们教学的前进与发展提供了方向。随着新课改不断地推行,大家对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进行了多次的讨论,然而争论过后我们会发现他教育思想的好多地方与我们的实际教学都是很切合的。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最大实际将其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这种先进思想最大限度的指导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在我看来,研究钱梦龙老师的教育思想不能仅仅立足于他的教学经验。其根本应该将钱梦龙老师对语文教学的研究以及得出的教育思想置身于中国近百年来的语文教育的改革中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透过他的理论反映出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们以他独创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来谈谈其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以及实践价值。

一、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内涵

(一)关于“三主”。上海特级教师钱梦龙在长期的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指导思想。

1. 以学生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识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固然是在教师的“教”的引导下展开的,教师可以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语文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存在的。只有当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时,教学才可能取得成效。因此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这一点的提出真正的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促成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实践者。

2.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为主导,就是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主导”不是权威,教师的领导地位只能通过“导”而不是“牵”或其他方式来实现。“导”者,就是在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活动方式主要是“导”。换言之就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思维流程、学习心理,正确地引导学生由未知达到已知的彼岸。

3. 以训练为主线。“以训练为主线”,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进入“训练”序列,两者才能达到和谐的统一;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根据语文学科这一性质,我们知道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也必须把训练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让我们的学生的知识在训练中获得。这种以师生双向活动为特征的训练,必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主线”。

坚持主导主体的相结合再次论证了语文教学过程的本质,揭示了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以训练为主线落实了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通过训练使学生由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关于“四式”。在贯彻“三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钱梦龙逐渐形成了四种较为典型的课型“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总称“四式”。它们构成了钱梦龙语文教学实践的“基本式”钱老师把他的以“三主”为指导思想,“四式”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构思统称做“导读”。“导读”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阅读教学体系。在此体系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前提,“以教师为主导”是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必然表现为训练形式。

二、“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对新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以及实践价值

新一轮课程改革,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导“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关注的对象。”新一轮课程改革又一次重申让学生做课堂和学习的主人,加强课堂中和学习中对学生人文的关怀,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以下是我根据钱梦龙的教育思想简单的谈一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那些现实的实践意义。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在前边我们提到钱梦龙老师主张“以学生为主导”,在他看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他指出:阅读不是仅仅教学生怎样进行阅读,而真正关心的应该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健全人格,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语文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学生在一篇篇文章中会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真正好的语文教育是落实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在教好这门学科时最重要的是先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人,而且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智慧,有能力的人。

(二)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离不开融洽的师生关系。然而,在我国传统教育中,一向以是否“听老师话”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其实,这种衡量标准背后隐藏着落后的师生观,把学生看作是语文学习被动的受体,教师按照自己的意志设计语文教学,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并对学生进行标准化的塑造。违背教育的基本职能,没有把学生当成具有独立个性和个体价值,导致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展现出“高分低能”。

综上所述,钱梦龙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实践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教育思想丰富了语文教学理论乃至教育学理论,通过重新回顾钱梦龙老师的教育思想,又一次认识到其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以及实践意义,对于深化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连助 生本思想乃语文民主教育之魂——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思想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2.

[2]蒋星利 浅谈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现代语文,2015

作者简介:冯雯(1992-),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方向。

浅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 篇12

1、教师方面在应试教育和中考压力的影响下,有些教师为了能够替学生节省时间,把初中阶段必读的十几部名著浓缩为一张讲义,分别从主要内容、阅读感受、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几个方面阐述。学生只要把讲义上的内容背出来,就可轻松应对考试。

2、 学生方面(1) 阅读的功 利性。他们只看缩写本,只看“名著简介”,甚至只看老师整理出来的讲义。 (2)阅读的低俗性。他们大多专注于阅读那些插图丰富、情节轻松、思想浅近的易读书刊,而不愿亲近那些思想丰厚,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挑战性的名著作品。面对如此种种,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和努力,为学生课外名著阅读进行一些有效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坚持经典阅读,提高文化品位,积累人文素养, 为改变当前名著阅读的现状效微薄之力。以下是我对学生名著阅读策略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1、通过名著简介激发阅读兴趣。 “名著导读”“导”的主角应该是老师,而“读”的实施者应重在学生。 初中生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他们的认知分析能力还不高,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适应并热爱名著阅读。学生一旦对名著阅读发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提高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次,要求学生讲究语言的表达,借名家名言或精辟语言推介。

2、图片展示激发阅读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名著一般都较厚,而由于时代背景差异或民族文化差异,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学生一时半会难以钻进去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我们可以用图片展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出示 《香菱学诗》 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进行图片的描述,并展开联想,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告诉他们这是 《红楼梦》 中的一个片段,作者又是怎样来写这个故事的呢?这个人物还有那些精彩的故事呢?片段中还讲了哪些人物的故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3、成语俗语激发阅读兴趣。成语故事或是俗语一类的东西,学生比较爱听,我们也可用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向学生讲“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进曹营———身在曹营心在汉”,然后问学生:徐庶是何许人也?这里是讲一个什么故事,才形成了这几个俗语。如果学生不知道此故事,也可以先把这个故事说给学生听。接着告诉学生,这是 《三国演义》 中的一个故事, 《三国演义》 中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再给出几个有关的成语俗语,让学生在下个时间,把和这个成语俗语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 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中,我们只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才能真正引领学生走进名著的海洋,让学生在名著的海洋中自由的遨游。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在读上下功夫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首先,教会学生略读和精读。精读就是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对名著作品重要环节等进行细读,并且慢慢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等。精读重在质量,汲取知识的精髓。而略读法是通过对作品中的非重要情节,以快速阅读的方法浏览,随意获取一定的信息。

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作者、文本与生活之间实现着多种视界的融通,因此,要鼓励学生随时记下“智慧的火花”。一是批注摘抄。这基本是与阅读同步完成的,可建议学生准备阅读记录本以便识记和整理,书读得越多,摘抄也越多,老师可以每星期检查一次,养成习惯就好了。二是写读后感。读完一本书,总有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把这些想法及时地有意识地记下来,就是读后感。这是批注摘抄的深入和细化,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三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故事新编……我们每学期利用作文课至少安排三到五次这种专项训练,既可以展示阅读效果,又能调动同学们进一步的阅读积极性。

四、搭建阅读名著平台

上一篇:环境业绩指标下一篇:连锁经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