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语篇

2024-06-28

文学语篇(共5篇)

文学语篇 篇1

一、外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交往和合作的日益密切, 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英语的使用对于踏入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说, 已不再只是书面上的交流, 是更需要面对面交流。因此,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及跨文化意识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外语教师以及研究者们如今已经达成共识, 认为文化应该成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占据着相当的重要性。将文化教学融入外语教学后, 学生不再只是简单地传递信息, 而是有能力在目标文化语境中进行恰当的交际、互动。但文化教学决不能随意进行, 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并不等于对目标群体进行信息的简单传递。

二、文化与文化语境的概念

文化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由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构成, 其中含有各种交织的元素。用英文表达culture, 意大利语cultura, 意为“培养, 陶冶”。在人类社会中, 文化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着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信念及行为模式等。文化具有传承性, 且一直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想进行文化教学, 必须化抽象为具体, 化动态为静态, 化多样为统一。这虽然违背于文化的内在性质, 但对教学而言却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身为外语教师, 必须都曾经学习外语及其文化, 但也许有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文化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外语教师不仅有责任教授目标语言及文化, 还有义务让学生意识到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影响。能够阅读, 会讲外语并不能够保证理解的顺畅, 因为语言的使用与目标社会的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连。如果了解对方使用的文化规则, 便可顺利实现互动;否则, 交际本意很可能遭到曲解, 甚至对目标语言、人群及文化产生负面体验。

三、理论框架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出现及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国教育改革的一种主流理论。虽然建构主义在内部有着各种分支, 但均认为知识的获取可以依靠个人的建构。该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个人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者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兴趣、投入程度, 和既有知识等会直接影响学习结果的优劣。

2.跨文化理论。跨文化理论将文化视为交际行为的一种语境。跨文化主义研究者认为仅仅接触目标文化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顺利理解目标文化, 事实上, 甚至有可能导致抵触、抗拒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出国观光的游客对陌生的风俗、行为感到不解和厌恶的情况并不少见。换言之, 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过程, 才能理解和接受目标文化群体的概念和行为, 才能成为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者。

四、使用文学作品进行语境化教学的意义

第一, 使用文学语篇可以激励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动机。文学作品都带有一定的故事性, 而且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时会有意地使用各种手段来刺激潜在读者的阅读动机, 如制造激烈的冲突矛盾等。如选择贴近学习者生活的文学作品, 作品内容符合其认知水平, 会更有助于吸引学习者的阅读兴趣。

第二, 文学作品可归类为真实语料, 语篇中的真实语言可帮助学生提高目标语言意识, 培养语言能力。真实语言同时呈现语言及其环境, 即, 学生接触的不是机械的人造语言, 而是语境化的语言使用。

第三, 文学语篇富含丰富的文化内容, 学生在阅读语篇时, 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时代背景, 继而得以洞察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特色。同时, 文学语篇的使用有助于学生体会笔语语篇的句法结构, 以及理清笔语和口语之间的差异。学生对语句的句法和功能, 段落及章节结构等方面的学习对于其写作技巧的提高有着一定的帮助。

五、使用文学语篇进行教学的注意事项

虽然使用语篇教学具有诸多好处, 但一定确保选材恰当, 否则可能导致弊大于利的不良后果。语篇的选择没能与学生的语言及认知水平相匹配, 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一知半解, 这样一来, 使用语篇教学的优势便会大打折扣。关于语篇教学的注意事项归纳如下:

第一, 教师首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 做到有的放矢。绝不可以随便选择语篇, 然后毫无重点地让学生自己阅读或逐字逐句地讲解。应对语篇的语言难度, 包括其中的词汇、句法等, 使之与学生的外语水平大致相符。比如, 学生如果是水平较低的初学者, 可选择语言较为简单的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 应对语篇内容和主题进行评估。语篇的主题应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 最好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起共鸣或反思这样学生才会主动与语篇互动, 积极地发掘语篇深层的意义。相反, 如果主题超出其认知范围, 则很可能降低其学习动机, 使其产生焦虑、厌烦的情绪, 进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第三, 应保证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语篇。

综上所述, 如果能够提出一种以语言学习为导向、以文学语篇为手段, 将语言学习和文化知识学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将大有裨益。以语言、文化、文体等角度多方位学习目标语篇将无疑可促使语言水平、文化知识的提高。

摘要:就英语教学的现状而言, 学习者使用外语时, 其语言错误往往能够得以提醒和更正, 而文化行为方面的失误则一般不会得到指正, 学习者也就因此错失了增加文化知识的机会。为尽量避免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语言和文化学习最好同时进行, 而不是等到学生达到一定的语言水平再进行文化教学, 也不应该成为语言教学的附属。在跨文化的背景下, 教师在选取目标语篇的同时要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要引导学生与语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从而达到对目标语言的学习要求。

关键词:文化,文化语境,语篇教学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3.

文学语篇 篇2

关键词:互文顺应理论 文学语篇 表达

引言

互文顺应理论中的互文理论与顺应理论在文学语言的表达中是互补关系。互文理论也就是文章的互文性,其更强调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存在的相互联系,并且在文本自身上突出断裂性和不确定性。就像学者们对于互文性的阐述一样,他将其看成是文本引用语的马赛克,而且一个文本都是在另一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融合和舍弃。而顺应理论也就是文本的顺应性,从视角上来看原本的顺应理论是生物进化领域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而随着语言学的不断发展,时代的选择使得语言学引入了这样一种视角,它更多的是一种在语境和语言层面上相互顺应的选择过程,呈现出一种动态。

而从互文性和顺应性的理论中我们发现,互文理论和顺应理论是存在相互联系的,在文学语篇的表达中无论是文本之间的互文融通还是文本整体的顺应,都需要从整体上进行结合考虑,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文学语篇在表述上的完整和连贯。而且文学语篇不同于其他的语篇,在文学语篇中更多的是隐含在文字中的情感诉求和理想世界的构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读者来说,在语篇内容的解读上会受到十分严重的影响,特别在读者阅读一些我国传统的文学著作和外国的一些大作时,由于时代的差异、地域的差异、文化的差异、语言的差异等等,这许多的代沟都对阅读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如果能够对文学语篇表达中的互文顺应理论进行研究的话,是能够帮助读者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更深度掌握的。那么对文学语篇表达的研究自然也要回归到文学语篇中去。

一、互文顺应理论下的词文化

当我们从语言学角度来审视古典文学中的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话,会发现其实在词文化中这种互文顺应的特性也是经常出现的。尤其是在顺应的角度上,可以说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因为首先我们知道,词这种文学体裁不同于诗歌,它更像是诗歌的一种革新,就像现在的现代诗或是歌词都是从古代的文学形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词在某种层面上更像是被时代选择出来的一样,打破原有诗中的规则的束缚,融入乐与旧律的元素,更多的强调的是诗与曲之间的互文。而在古代词人对词的顺应上一般显示在策略的选择和语言的顺应上。从策略选择上看,顺应理论认为在语言的策略使用上实质是明显意义和隐含意义之间的一种相互的作用。譬如说,在词初始的时候,更多的是为了娱乐宾客而出现的,所以一般在词境的描述上都会采用一种直抒胸臆的手法,不会过多地加入所谓的隐含意义,更多会用直接的溢美之词来直观地表现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感情。这个时候如果过多地加入隐含描述就更多的是在破坏整体的娱乐氛围了。而在后来的发展中,词渐渐从明里转为委婉的抒情,像是唐后主李煜那样,借词意来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概,对情感的领悟。在这个时候如果詞人就要面临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的选择。也就是诗词中的“隔”与“不隔”。从顺应的理论来看,这种“隔”与“不隔”更多的是以不同的身份通过不同视角进行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从语言的顺应性上来说,笔者认为顺应可以说是语言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特征,它能够实现交际的完美进行和对语言含义的有效解读。而这种顺应性在词中的表现可能更多的是与词人之间的情感共鸣。

从词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来看,其作为文学语篇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体裁,在互文顺应理论的基础上,能够更深入地将词文化中所蕴含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抒发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轻而易举地融入到词所要营造的意境中去,带给人美的感受和情感的震撼。

二、互文顺应理论在文学语篇理解的作用——以《论语》为例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的精典著作,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教育上都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和艺术价值。所以在文学领域诸多学者都对《论语》有着不同层次的解读,也就导致在《论语》的诸多译本中对于互文顺应理论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在进行《论语》的文本表达过程中,作者首先就要对原有文本进行互文性的阅读理解,这是基于不同文化的作者在进行文本阐释的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要求译者首先要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能够通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互文比照对文本进行最初意义上的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就首先考验了解译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对于互文顺应理论的应用能力。接着就是要求译者站在阐释者、分析者的角度来对文本进行互文式的阐述,通过对各种经典理论、高层学术的借用和舍弃,能够全面深刻地向读者解读《论语》。在这个书写的过程中将要融入不同领域、不同思想,并且要能够以文本的内容作为基础,将不同的文化进行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目的则是要通过这些文化的互文对照使得读者在进行文学阅读时更容易对原有文本进行深层次的领悟,跨越文化区域的边界。如果在自身解读或者在侧面评议上缺失了互文顺应理论的应用,那么必然会导致出现“文化误读”、“文化过滤”等错误现象。在这种文学语篇的表达中,能否合理运用互文性对原有文本进行阐释才是重中之重。所以通过这样的对于互文性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对译文类文学语篇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更方便地从译文中找到打开原文的钥匙。

从《论语》的互文顺应的运用中我们发现,在语篇的理解上,互文顺应理论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言学家将语篇看作是一种交际双方互动的形式,在互文理论中更强调了任何语篇都要在其他语篇的基础上而进行解读,语篇与语篇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作用是无穷尽的。而且对于语篇的理解来说,互文理论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读者依靠一个更大的语言背景对语篇进行分析理解,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有一个图书馆的资料供我们去查阅,这样能够快速地帮助我们去了解语篇的意境、主旨以及连贯性表达。

在语篇的主旨层面上来看,语篇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主体,也就是语篇所要谈论的主要内容。而语篇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建立起其主要内容的构架的。而读者在对语篇进行理解和分析时,就必须要依靠互文性来通过其他的知识去进行解读。就像是我们在解读古代文字一样,必须通过其他诸如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才能做到深度的解读。而在文学领域内,我们知道许多文体都会出现意象,而这种意象有些是共通的,有些则是作者自创的,譬如说叶芝就在其象征性的文体中创立了诸如“旋体”这样的意象,而读者往往在某语篇中遇到这样的意象就需要通过对叶芝的了解,或是对叶芝其他语篇中“旋体”的含义进行解析,这样通过互文性的比照来进行对当下出现的所谓的“旋体”意象进行相关的含义的解读,以便阅读能够继续下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其实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阅读知识深度特别高的文章,觉得这些文章会让我们的脑子炸掉。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呈现互文性的比照,导致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出现了障碍,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补课”,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在脑海中建立互文性的构架,从而达到完整阅读的目的。

在语篇的意境上,一般情况下都会表达作者的主观态度,而这种意境的设置往往要能够使得读者心领神会才能达到产生共鸣和深度交流的目的。

在文学语篇的意境构建上,许多作者为了能够产生这种共鸣式的深度刺激就会采用一些互文的手法,结合认知语境的相关假设,使得读者能够融入到作者所营造的意境中去,进而对语篇进行感悟。而且这种意境上的互文也经常会被用到生活的广告中,譬如说,默默无“蚊”的奉献。这是一个蚊香的广告,而运用的就是这样一种互文的手法将人们通常熟悉的词汇进行转化和变异,唤醒人们潜在意识里对这些词语的既有解释,达到过去经验与当前语篇之间的一种互文,构建出一种新的意境,从而提高关注度。文学语篇的连贯性作为语篇整体的脊骨似的存在,能够有效地串联起语篇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而通常的文学语篇的连贯往往要依赖于作者的语境知识和读者的语境知识之间能够有效和谐地交融。但是事实上,读者和作者之间由于社会层面不同、社会经历不同等,在很多时候在文学语篇的表述上是无法达成双方的连贯性的,更多的是作者在作品中展现了连贯性,但是读者在解读的时候无法流畅地达到连贯的目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必须依靠互文顺应的理论实现文学作品中的连贯特性。并经由互文对语篇理解的填补再将整个文学语篇顺应下来,达到文学语篇的阅读连贯。

结语

从整个文学语篇体系中看,互文性和顺应理论都是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如果我们对文学语篇能够细致地分析的话,会发现其实互文性和顺应理论是深深植入每个文学语篇的整体构架中的。作者需要通过顺应理论对语言、语境进行选择,并且需要通过互文性来进行语篇意境的嵌入。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需要通过互文性来对语篇从多种角度、多种知识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并通过顺应理论来进行整个语篇的文字脉络的捋顺。可以说在文学语篇的创作上是以顺应理论为主,互文性为辅,而在文学语篇的解读上则是互文性为主,顺应理论为辅。但是通过对互文顺应理论的研究能够切实的帮助我们对文学语篇的表达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互文顺应理论在现代文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主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嘉映.語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韩金龙.广告语篇互文性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

[3]焦亚东,李春华.互文性:语言与历史维度中的文学批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6(6).

[4]靳梦,唐卫红.互文性简要概说[J].语文学刊,2012(12) .

文学语篇中的语用预设微探 篇3

预设(presupposition), 又称前设或前提,是推理中认定的前提。这个概念首先由19世纪德国著名逻辑学家Gottlob Frege在其著作《意义与所指》(On Sense and Reference)中提出。他认为任何断言都存在一个理所当然的预设,断言中出现的专有名词无论简单或复杂都有一个所指。预设概念自诞生以来先后成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逻辑语义学领域,学者们把预设看作是句子和命题间的关系,认为一个句子一经形成,预设就已蕴含于句义中。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语言学家冲破语义预设的局限开始从语用学角度来看待预设,认为它是发话者与语段间的关系,这样就能解释语义预设的可撤销性和语境依赖性等特点。Leech (1983:289)将语用预设阐述为:“说话者S在讲话语X时,自认为Y是真实的。”何自然(2001:68)认为,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在预设定义的表述上,语用学家尽管措辞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预设是发话者在说话时自信或假定听话者已知的信息,它与语境和谈话双方,尤其是发话者密切相关。

语用预设的两大基本特征是合适性(felicity)和共知性(mutual knowledge)。合适性是指预设要与某一具体语境相适应。语用预设的合适性有助于正确发出言语行为,并使听话人正确理解这个言语行为(何自然,2001)。共知性则是指预设信息要为言语行为双方所共知,或能被受话者推导出并予以接受。此外,语用预设还具有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和可撤销性等特点。Levinson (2001)总结了13种能够产生预设的语言成分,即预设诱发语(presupposition-trigger)。它们是确指描写语(definite descriptions)、叙实动词(factive verbs)、含意动词(implicative verbs)、状态改变动词(change of state verbs)、表示反复的词语(iteratives)、判断动词(verbs of judging)、时间状语从句(temporal clauses)、分裂句(cleft sentences)、带重读成分的隐含分裂句(implicit clefts with stressed constituents)、比较和对照语(comparisons and contrasts)、非限制性关系从句(non-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s)、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和问句(questions)。

二、文学语篇中的语用预设

法国语言学家Durot (1972)曾指出,预设的基本功能就是为语篇的进一步发展建立一个框架。Vennemann, van Dijk, Caffi,朱永生,苗兴伟等国内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越过单个句子,从语篇角度研究预设的必要性或重要意义。文学语篇是语篇类型的一种,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的作用不可小视。

1. 语用预设使语篇简洁、表达经济。

文学作品力求简洁凝炼,结构精心安排,以最少的语言传达最多的信息,这就要求作者对素材加工提炼,合理选择信息并以恰当的方式传递给读者。在语言交际的信息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语用预设恰好能为这一目的服务。上文已经提到,共知性是预设的一大特征。发话者所发出的信息一般包含断言信息和预设信息,二者分别为信息流中的新信息和旧信息,预设信息传递的是发话者对共知信息的假设或言语行为双方都接受的信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发话者不论信息的主次新旧把它们统统纳入语段之中以显性方式表述出来,话语会是多么乏味冗长,受话者也难以抓住重要信息真正理解发话者的交际意图。在创作文学语篇时,可以进入语篇信息流的信息非常多,作者可以根据其对目标读者群知识水平、世界经验的分析预测,将读者和作者共有的或虽不为读者所知、但自信能被他们接受的信息以隐含的方式表述为预设命题作为背景信息,以突出更重要的新信息,从而使语篇简洁紧凑,信息传递更有效率。请看下例:

例1.“The Bottoms”succeeded to“Hell Row”.Hell Row was a block of thatched, bulging cottages that stood by the brookside on Greenhill Lane.There lived the colliers who worked in the little gin-pits two fields away.The brook ran under the alder trees, scarcely soiled by these small mines, whose coal was drawn to the surface by donkeys that plodded wearily in a circle round a gin.And all over the countryside were these same pits, some of which had been worked in the time of Charles II, the few colliers and the donkeys burrowing down like ants into the earth, making queer mounds and little black places among the corn-fields and the meadows...formed the village of Bestwood. (D.H.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在小说《儿子与情人》的开头部分,作者描写了19世纪英国一个名为Bestwood小矿村的基本风貌。文中确指描写语的使用触发了很多存在预设(existential presupposition),如存在名叫The Bottoms, Hell Row的地方,存在称为Greenhill的小路,存在查理二世、小溪、煤矿工、煤矿、矿坑、煤、驴子、桤树、乡村、玉米地、草地等人或事物。其中真实存在的只有查理二世,是作者和读者的共有信息,而其余事物均为作者虚构并不为读者所知,但目标读者完全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图式知识接受这些作者预先假定他们都知道的信息。可见,预设能帮助作者建立虚拟的语篇世界,为故事的发展提供背景信息,有效拉近读者与语篇的距离,使读者马上融入作者建立的虚拟世界,作者也因此省去了许多繁冗笔墨。

除了文学作品的开篇外,语用预设还经常出现在篇章的其余部分,帮助作者合理编排信息精练字句。再看《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例:

例2.……这日不知为何,他二人言语有些不合起来,黛玉又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这是整部小说中除第三回黛玉初入贾府外第二次写黛玉垂泪,而上文两个“又”字触发的两个预设:“黛玉曾气的独在房中垂泪”和“宝玉曾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可让读者推断出黛玉被宝玉气哭、宝玉后悔俯就的事已经不是一两回了。预设不仅使作者节省笔墨,无须赘述黛玉哭泣的次数和缘由,而且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巧妙地折射出宝黛二人的性格特点。

2. 语用预设促进语篇衔接。

在语篇信息流中预设充当的是已知信息,作为信息流的起点引出新信息,即断言信息,而断言信息又能转化成预设引出下一个新信息。这样上下文通过预设就形成了衔接关系。例如:

例3.Tony was in the lab yesterday.He was there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oo.

在此例中, 第二句中的“too”触发了预设“He was in the lab some other day”, 正好重复了第一句的命题。也就是说, 前一句的断言信息成为了后一句的预设信息。这样就使第二个句子在传递断言信息:“He was in the lab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的同时与第一个句子衔接起来。再看一例:

例4.Today I am known for my voice as much as for my acting.It has been my good fortune to receive jobs such as the speaking role of Darth Vader in George Lucas’s Star Wars trilogy and the voice over announcer for CNN cable television.I also narrated Aaron Copland’s Lincoln Portrait on a compact disc I recorded with the Seattle Symphony.Perhaps my greatest honor came when Iwas asked to read the New Testament on tape.

But it took a long time to believe such good things could happen to me.When I was a youngster I stuttered so badly I was completely unable to speak in public. (James Earl Jones, How I Found My Voice)

在上述语篇中,作者在第一段提到了“我”所参与的一些引以为荣的工作。第二段第一句话触发的预设信息是“such good things ever happened to me”,而这正是第一段中分别由几句话引出的新信息的总和。可见,这一预设与上一段信息相承接,又引出了本段的主题,使段落间相互衔接。

3. 语用预设推动情节发展,制造幽默效果。

我们知道,预设信息是发话者单向做出的,在被受话人理解前只有发话者知道预设的含义,它不一定是交际双方都共有的,也不一定真实,但必须至少是发话者认为能被对方推导出并接受的信息。预设的单向性和主观性就体现在此。一般来说,当言语行为双方预设错位时交际会失败,但技巧高超的作家常常利用预设的这些特点来制造高潮,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例5.周蘩漪:萍,过来!当着你的父亲,过来,给这个妈叩头。……

周朴园:(明白地)怎么———(向侍萍)侍萍,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周朴园:(冷冷的)侍萍,我想你也会回来的。……

周蘩漪:(惊愕的)侍萍?什么,她是侍萍?

周朴园:(厌烦的)你不必再故意问我。她就是萍儿的母亲,三十年前死了的。(曹禺,《雷雨》)

周蘩漪第一句话的预设是:侍萍是四凤的母亲,四凤与周萍是恋人关系。她所说的“妈”是指“岳母”。可周朴园没有推导出这个信息,错误地把“妈”理解为“生母”,他发话时的预设是:周蘩漪及其他人已经知道了侍萍是周萍的生母。他第三次发话时的“故意”更是强调了这个预设,并且最后将“侍萍是周萍的生母”作为断言信息表述出来。周蘩漪与周朴园的预设错位不仅没有导致交际失败,反而意外地揭示出事情的真相,最终掀起全剧高潮。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当预设信息因违背事实或常理而不被受话者认可产生预设冲突时会产生幽默甚至荒诞的文体效果。在《阿Q正传》中,由此类预设冲突产生的幽默比比皆是,让人哑然失笑,又叫人沉思悲痛。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例6.譬如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他想:这是错的,可笑!油煎大鱼头,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他想:这也是错的,可笑!

例7.“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阿Q语)

例8.“秃儿!快回去,和尚等着你……”(阿Q调戏小尼姑时语)

(鲁迅,《阿Q正传》)

例6包含了这样的预设:“用三尺长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应该也只能叫长凳”、“油煎大鱼头应该也只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阿Q因为孤陋寡闻而做出了这样的预设,可笑的正是他自己。而例7中,“我的儿子”根本不存在,阿Q未婚单身一人,这个存在预设完全是他凭空想象出来的,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在让人捧腹。最后一个例子的预设信息是:“和尚和你(小尼姑)相好”,而这个事实是阿Q为了挑逗小尼姑而捏造的,他毫无意义的话语难免让“酒店里的人”及读者大笑了。

三、结语

本文初步探讨了语用预设在文学语篇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在使语篇简洁、衔接和促进情节发展、制造幽默效果上语用预设功不可没。预设理论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构建文学语篇,而且能够帮助读者对篇章中的预设进行分析,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事实上,语用预设在广告语篇、新闻语篇等其他语篇类型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语篇功能。对语用预设的研究势必推动多个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urot, O.Dire et ne pas dire.Paris:Hermann, 1972.

[2]Leech, 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London:Longman, 1983.

[3]Levinson, S.C.Pragmatic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何自然.语用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5]徐盛桓.“预设”新论.外语学刊, 1993, (1) :1-8.

文学语篇 篇4

语言除具有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功能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参与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等功能。语言的这一功能称作“人际功能”。(朱永生等,2004:148)如果我们要研究语言的功能,就会不可避免地考虑到“选择”这个概念。人际功能就是通过对词汇和语法系统的选择来实现的。

本文将以人际功能中语气为基础,探讨马克·吐温的著名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一个片段,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语气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

1 语气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人际功能有两个最基本的目的:给予和需求。交际中的交换物不仅可以是货物和劳务,还可以是信息。交际中的言语角色和交换物构成了四种言语功能:陈述、疑问、提供、命令。(详见表1)

言语功能通常由语气来实现。陈述功能由陈述句表达,疑问功能由疑问句表达,命令功能由祈使句表达。(Thompson,2000:56)对于“提供”这一功能,没有典型的语气来表达,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句式来实现。语气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对话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小句中语气的实现需要从语气系统中进行选择。(详见图1)

从上图我们可以得知,语气包括直陈语气和祈使语气两种。直陈语气包括用于表达陈述的陈述语气和用于提问的疑问语气。疑问语气又包括表达对归一性提问的是非疑问语气和表达对内容提问的特殊疑问语气。

在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马克·吐温通过主人翁汤姆的历险经历,对美国当时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和和陈腐刻板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汤姆是一个聪明、活泼而又顽皮的少年,他喜欢冒险,足智多谋,争强好胜,向往自由。小说的开端提到,陌生男孩穿着讲究,还打了领带。汤姆身上的衣服却是寒酸破旧。陌生男孩显示出一副城里人的架势,汤姆为此感到很不痛快,于是开始了对陌生男孩的挑衅,由此引起了两个男孩之间的争吵直至最后的打斗。

从句式上看,整段对话中有63个小句,其中44个陈述句,10个疑问句,5个祈使句。此外,还有4个表达感叹语气的感叹句。

1.1 陈述语气

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陈述句的功能是陈述观点、事实和提供信息。对话一开始有这样一段话:(T代表汤姆,N代表陌生男孩)1

我们将对这段对话中的几个小句进行语气分析。

在功能语法里,语气在结构上由主语和限定成分组成。主语在前,限定成分在后,体现的是陈述语气。上面这段对话中的几个小句在句式上都是陈述句,用于陈述观点和态度。

当语言用于交流信息时,小句是以命题的形式出现的。(胡壮麟等,2008:120)句1“I can lick you!”是一个命题的提出。汤姆对陌生男孩的挑衅行为是从言语开始的。句1的这句话表示汤姆一开始就对陌生男孩宣战,对其提出警告。在对话中,说话者通常给自己设定某个角色,同时也赋予听话者相应的角色,并希望他对其言语做出回应。(Halliday&Matthiessen,2008:106)对于说话者所赋予的角色,听话者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通过句1这句话,汤姆就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处于优势地位的角色,表示他能够将陌生男孩打败。同时,他赋予了陌生男孩处于劣势地位的角色。

在句2中,陌生男孩对此命题进行回应。在陈述句中,小句所表现出的不一定是陈述语气。例如,句2“I'd like to see you try it.”在句式上是一个陈述句,但却表达了祈使的语气和言语功能,其实际含义是“Come on!Try it at once.”。陌生男孩用了比较委婉的祈使语气来对汤姆的挑衅加以回应,表示他对汤姆能力的怀疑和蔑视。这说明他拒绝汤姆所赋予的角色。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句式和语气,形式和功能都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限定成分不仅可以表达时态,还可以体现归一性和情态。(Thompson,2000:56)归一性表现为肯定和否定。句5中的限定成分“can”和句6中的限定成分“can't”分别是归一性中的肯定和否定。“Can”表示汤姆肯定自己能够打败陌生男孩,“can't”表示陌生男孩对汤姆能力的否认。作家正是借助于这样一段对话中的语气,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汤姆的性格特征。

1.2 疑问语气

当限定成分在前,主语在后时,小句体现的是疑问语气。一般情况下,疑问语气的功能在于提出问题以寻求信息。在句式上,第一章的对话中有10个疑问句,8个特殊疑问句和2个附加疑问句。

对话中的“What's your name?”是个特殊疑问句,其语气成分分析如下:

“What's your name?”和紧接着的小句“Tisn't any of your business,maybe.”实现了两种言语功能:疑问和陈述。特殊疑问句表达的是对内容的提问,用于提出问题以寻求信息。通过对上面一段对话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话中每个小句的主语都是汤姆,两个男孩争论的主题是汤姆是否能打败陌生男孩。在小句“What's your name?”中,主语由汤姆转变为陌生男孩的名字。由此,对话的话题就转变了,汤姆意在转变话题以改变争吵的僵持局面。因此,此小句还起到了缓和语气的作用。

小句“Tisn't any of your business,maybe.”是一个陈述句,陈述语气用于提供信息,是陌生男孩对汤姆所提出的问题的回应。对于听话者来说,对问题可做出不同的回应,可以回答问题,也可以拒答问题。“Tisn't”体现的是归一性中的否定,陌生男孩并没有告诉汤姆自己的名字,因此是拒答问题的体现。

对话中有5个特殊疑问句有都具有“Why don't you…?”这样的结构。我们将以下面这个小句为例进行语气分析:

在句式上,这5个小句都是特殊疑问句,表达对内容的提问,都是陌生男孩用于询问汤姆为什么不立刻和他打一架,其真正含义是“You are supposed to do it.”。因此,其言语功能应该是命令,表达的是祈使语气,体现了陌生男孩在争吵中的强烈感情。

对话中有两个附加疑问句,我们将对其中一个进行语气分析。

以上句子满足限定成分在前,主语在后的条件,因此是表达疑问语气的疑问句。两个附加疑问句是汤姆对陌生男孩所提出的反问。附加疑问句的使用表示说话者希望从对方获取回应,要求听话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在这句话中,汤姆就是希望对方接受自己认为陌生男孩不聪明的观点。

1.3 祈使语气

在祈使句中,所表达的言语功能是命令。对话中有两个有标记性的祈使句,其语气成分分析如下:

表6祈使小句的语气

“Let's…”的结构表示要求,其内涵是陌生男孩对汤姆的挑衅。带有主语“you”的祈使句,加重了命令的语气。这样的特殊形式的祈使句的使用表现出汤姆强烈的命令语气。

1.4 感叹语气

感叹句的言语功能是提供信息和陈述事实,同时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在该段对话中有4个表示感叹语气的感叹句。其中“Oh,what a hat!”是我们用来表示强烈感情的普通感叹句,其完整形式是“Oh,what a hat it is!”以下是对其语气的分析。

和陈述句的语序一样,感叹句的语序也是主语在前,限定成分在后,正如上表所示。其他三个(“Much--much--much”,“Smarty”,“By jingo”)是表示感叹语气的词。这四个表示感叹语气的小句都表现出两个男孩在争辩时的强烈语气和激动感情。

2 结束语

语篇是由意义组成的单位,是词汇选择的结果。人物对话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话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表达的形式。在这篇论文中,我们探讨了语气的人际意义在马克·吐温著名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章的人物对话中的实现。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气在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不同的语气,小说中人物所使用的不同言语功能清晰地展现了出来。语气分析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是语篇分析的有效工具,人际功能有助于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摘要:人际功能是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它指人们使用语言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际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语气是人际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将以人际功能中的语气为基础,对《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一章的一个片段进行分析,旨在解释语气如何在人物对话中构建人际意义。

关键词:人际功能,语气,言语功能

参考文献

[1]Hu Zhuanglin,Jiang Wangqi.Linguistics:An Advanced Course Book[M].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2.

[2]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Third Ed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2008.

[3]Thompson G.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Edward Arnold(Publishers)Limited,2000.

[4]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文学语篇 篇5

英汉文学翻译在译介西方文学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在进行英汉文学翻译时,我们往往会遇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这一问题。在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中,韩礼德和哈桑(1976:4)这样说道,“语篇中某一元素的解释需要借助于另一元素时,衔接就产生了。其中一个元素对于另一个具有预设作用,也就是说,如若不借助于前者,后者就无法获得正确的解码或得到正确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衔接关系:而这两个元素,预设者和被预设者,就有了被整合成为一个语篇的可能。”在这里,所谓对于另一元素具有预设作用其实就是语篇的衔接手段。汉英两种语言都会借助于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照应等衔接手段来实现语篇的连贯,然而,在具体每一种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又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在英汉文学翻译中, 从衔接手段的角度来看,要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才能实现汉语译文的语篇连贯。

二、从衔接手段的角度看英汉文学翻译策略

译言网的古登堡计划是一个长期翻译项目,旨在向国内翻译引介西方著作,其中英美文学著作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2012年笔者成功聘为该项目《遗忘的星球》一书的译者。在翻译该作品的过程中,笔者对于衔接手段的翻译策略特别加以关注,根据英文原文中衔接手段的使用情况和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以下翻译策略。

1.减译法。在“指称”这一衔接手段的使用方面,汉语指称词不及英语丰富,往往省略主语,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减译法,即省略主语的翻译方法。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的翻译实例加以验证。

例(1):原文:The giant creature rocketed upward with Burl clinging to his spear.He held fast with an agonized strength.His mount rose from the blackness of the ground into the many times more terrifying blackness of the air.It rose up and up.If Burl could have screamed,he would have done so,but he could not cry out.He could only hold fast,glassy-eyed.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7,para14

译文:这个巨兽带着长矛连同伯尔像火箭一样腾空而起。伯尔痛苦地死死抓住长矛。他被那巨兽携带着从黑漆漆的地面飞入更加恐怖、黑暗的空中。那巨兽一直在上升,上升。如果伯尔能够惊声尖叫的话,也许*早就那么做了,但他却喊不出来。伯尔目光呆滞,他所能做的只能是抓紧长矛。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52:

请看例(1)中所选英文段落和汉语译文的黑体字部分。在原文中,Burl....he,but he....主语Burl及其人称照应词he一共出现了三次,但在汉语译文只采用了“伯尔”和“他”两个词,主语省略了一次,用*代替,但是整个句子的意思并未改变。

例(2)原文:It was a tiny beetle no more than eight inches long—a sexton or burying-beetle.Drawing near Saya's body it scurried onto her flesh.It went from end to end of her figure in a sort of feverish haste.Then it dived into the ground beneath her shoulder,casting back a little shower of hastily-dug dirt as it disappeared.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7,para14

译文:原来是一只不足八英寸长的小甲壳虫——专司挖土埋葬死尸、打理墓穴之职的甲壳虫。它爬近塞娅,急匆匆扑向她的肉体,*极度兴奋地在她的头和脚之间来回奔波,像是患上热病一般,然后*又潜入塞娅肩膀下的泥土中,将挖出的泥土快速掷出,像是撒下了一阵尘雨一般,然后自己消失在土坑中。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62

在例 (2)的英文原文中一连用了三个分句:It scurried onto......it went from.....Then it.....,在每个句子中,都使用了一个人称照应代词“It”,It共连用了三次,而在其对应的汉语译文中,我们只用了一个主语“他”字,后面使用了一连串的谓语动作,这些动作的主语都被省略掉了,这些表动作的词汇共享一个主语“他”,几个谓语部分你连着我,我连着他,如同接竹竿一般,一气呵成,构成了一个主语清晰、意思完整的长句。

从上面两例可以看出,在进行英汉文学翻译的过程中, 采取省略主语翻译方法,即“减译法”,既可以使译文完整表达源语的意思,忠实于源语,又符合汉语语言“意合”的特点,不影响译文的连贯。

2.衔接手段对等翻译法。在替代、省略和词汇衔接方面, 汉英两种语言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对应,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衔接手段对等翻译法。请看下文分句替代的译例:

例(3):原文:If Burl could have screamed,he would have done so,but he could not cry out.He could only hold fast, glassy-eyed.(分句替代)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7:para14

译文:如果伯尔能够惊声尖叫的话,他也许早就那么做了,但他却喊不出来。他只能目光呆滞,搂紧长矛。(分句替代)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 page152:para3

在例(3)中,源语done so属于分句替代,译为“那么做”,可以视为汉语中分句替代的例子。在这一译例中,英汉两种语篇都是连贯的。

3.衔接手段转换翻译法。英汉两种语言的衔接方式很多情况下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下文的英语的“名词性替代”这一衔接方式在翻译成汉语时则无法找到同样的名词性替代。此时,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译文的连贯,又使译文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的呢?请看例(4)是如何处理的:

例(4):原文:Red puffballs did not burst at night.They would not burst anyhow,except at one certain season of their growth.But Burl and his folk had so far encountered the overhasty ones,bursting earlier than most.(名词性替代)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7:para31

译文:在晚上,红色的马勃菌不会散播孢子。除了在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个季节以外,无论如何它们都不会散播孢子。但到目前为止,伯尔和他的伙伴们已经遇到了那些提早成熟、散播孢子也比其大多数同类都更早一些的马勃菌。(词汇衔接)

--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56:para1

在例(4)中,英文原文中词汇ones属于“名词性替代”这一衔接方式,翻译成了“马勃菌”一词,属于词汇衔接。像这样,在英汉文学翻译中,我们无法找到与其对应的衔接方式,将某一衔接方式翻译成另外一种衔接方式的方法,叫做衔接方式转换翻译法。

4.增译法。在英语中,有些名词属于某一组词汇的上义词,属于词汇衔接,但由于跟一系列语义丰富的不及物动词连用,这一上义词所涵盖的下义词迅速鲜活起来,在将其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若将该上义词与各个动词联系起来,逐一具体化,译文才更能体现原文的意思,也才更加连贯,如例(5)所示:

例(5):原文:All the thousand-and-one forms of insect life flew and crawled and swam and dived where the people of the rafts could see them.(词汇衔接)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1637/41637-h/41637-h.htm,chapter 8:para24

译文:凡是筏子上的族人们所能看到之处,到处都是昆虫,其类型之多,数以千计:有的在天空翩翩起舞,有的在地面爬行,有的在水里游泳,有的潜入水中.(名词替代)

--https://read.douban.com/reader/#ebook/3837163/,page184:para 3

在例(5)中,insect life属于词汇衔接,由于该词与flew, crawled,swam,dived这样四个语义丰富的不及物动词连用,insect life所指的内容便可以具体化为“飞舞的昆虫”、 “爬行的昆虫”、“游泳的昆虫”和“潜水的昆虫”,由于译文必须出现“飞舞”、“爬行”、“游泳”和“潜水”四个词汇,为了避免语义重复,也为了形成排比句式,我们将insect life翻译为四个“有的”。这样,虽然词汇衔接的本质未变,但是译文的词汇明显增加了,所以,我们称之为“增译法”。

三、结语

【文学语篇】推荐阅读:

上一篇:技术改造探讨下一篇:英语语言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