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欲

2024-05-16

人欲(精选6篇)

人欲 篇1

一、朱熹简介

朱熹 (1130—1200) , 字元晦, 宋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的集大成者, 中国封建时代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元明清三代, 他的思想一直统治着封建阶级并成为官方哲学。他的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存天理, 灭人欲”这一观点上, 主要哲学著作有《上书集注》、《太极图说解》、《朱子语类》等[1]。当前, 随着对朱熹思想研究成果的不断总结, 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研究成果, 但是缺乏对朱熹本人及其理论的相对全面的澄清, 特别是由于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 对于朱熹的“理欲”观念的批评占绝大多数, 如今来看, 这是有失公允的。所以,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朱熹的“存天理, 灭人欲”思想进行重新客观的评价是很重要的。

二、“存天理, 灭人欲”

“天理”通常会被理解为“三纲五常”, “人欲”则被解释成“人的正常欲望”, 简而言之, 可以理解为:用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的正常欲望。这句话最早出现在《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 知诱于外, 不能反躬, 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 而人之好恶无节, 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 灭天理而穷人欲也。”在这段话当中, 首次提出了“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这种对立性的提出为后世关于人欲的节制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方向。

上述论点的提出, 引发了后人一系列的疑问:“天理”、“人欲”到底各指什么?朱熹认为, 所谓天理, 就是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的一种用来衡量人们一切言行的标准, 具体是指真、善、美, 破坏这一标准的就是“人欲”, 即人的各种欲望, 像追求华丽的衣服、奢侈的食物、豪华的住宅等等。由此可见,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就是要注重防范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

三、对“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考究

朱熹认为修行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在《中庸章句》中, 朱熹说:“道者, 天理之当然, 中而已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 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 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 又不知所以行, 此道之所以常不行也。贤者行之过, 既以道为不足知;不肖者不及行, 又不求所以知, 此道之所以常不明也。”只有时刻把天道作为行为规范, 摒弃自身私念杂欲, 才能成就一番事业[2]。朱熹将教育作为了其一生的事业, 他以身作则, 在教学中认真地践行“中庸”之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解、认识客观事物, 避免形成片面的判断以及错误的理解, 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 从而创造一定的条件, 积极促进事物积极发展。在教育实践的过程当中, 朱熹特别注重优秀人才要摒弃自己的主观意念, 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对事物的是非曲直进行判断, 特别要身体力行。

《朱子语类》里记载:某向与子静说话, 子静以为意见。某曰:“邪意见不可有, 正意见不可无。”子静说:“此是闲议论。”某曰:“闲议论不可议论, 合议论不可不议论。”先生又曰:“大学不曾说‘无意’, 而说‘诚意’。若无意见, 将何物去择乎中庸?将何物去察迩言?”在《朱子语类》当中所涉及的“意见”, 其实就是人的观念。在朱熹看来: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意见, 而且这个意见要是“正”的、“无私意”的、符合客观实际的。由此可见, 这里的“正意”并不是人欲, 而是天道, 也就是所谓的中庸;《朱子语类》还有这样的记载:朋友乍见先生者, 先生每曰:“若要来此, 先看熹所解书也。”世昌问:“先生教人, 有何宗旨?”曰:“某无宗旨, 寻常之事教学者随分读书。”对于这段对话的理解为, 学习是一个相对比较具有系统性的行为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 不可以强求自己做现阶段还不能做到的事情, 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朱熹推崇的课堂学习的方法是“无他, 只要熟看熟读而已, 别无方法也”, 不得不承认, 这的确是符合当时我国的传统型的做学问的实际。朱熹在他的教育实践中, 以实践填补了这种单一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弊端, 使得实践、理论相结合, 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正印证了其教学理论的正确, 最终帮助了学生们完成了修、齐、平、治的终极目标的实现。

朱熹说:“人欲者, 此心疾疚, 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解释为:人的欲望其实就像是人内心的疾病一样, 如若不采取措施, 进行遏制剪除, 在不断地滋长过程当中, 只会是不断地蔓延, 最终导致私心, 然后进入邪路。所以, 他认为, 人的自私的欲念其实是无穷无尽的, 只有进一步强调“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 利用伦理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 才可能遏制人们对物质欲的无限追逐。

朱熹强调“存天理, 灭人欲”是为了说服人们用“道心”去改造“人心”。朱熹认为:“知觉从耳目之欲上去, 便是人心;知觉从义理上去, 便是道心。”意思是说:从人心的角度出发去对待每一件事情, 这就是人的欲望;从道心的角度出发去对待每一件事情, 这就是天理。与此同时, 他还认为:“人莫不有是形, 故虽上智, 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 故虽下愚, 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 而不知所以治之, 则危者愈危, 微者愈微, 而天理之公, 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所以, 朱熹认为, 人有心并不可怕, 重要的是正确处理、看待人心和道心之间的关系, 积极用道心改造人心, 并且坚持用天理战胜人自己的私欲, 最终使得人心和道心能够很好地和谐, 人心向道心臣服、私欲向公理臣服, 从而“存天理, 灭人欲”, 欲望在不断地和谐过程当中, 慢慢地消退[3]。

朱熹把人的物质欲望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合乎社会道德规范的“天理”, 另一种是违背天理的“人欲”, 并且主张“遏人欲而存天理”, 觉得人们应当抑制自己的自私、自利的“人欲”, 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终使得自身的行为完全符合社会道德的规范。其实, 封建统治阶级想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一方面要协调好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与此同时, 稳定外部的大环境, 即所谓的安内攘外;另一方面, 统治集团内部的成员也要严格依据封建等级制度获得俸禄, 控制自身的欲望膨胀。

四、“存天理, 灭人欲”思想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的是, 朱熹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相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 他提倡的“存天理, 灭人欲”的中心思想, 是以宣传、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为最根本目的的, 从而, 不可避免地使理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以及阶级局限性[4]。

就根本上而言, 朱熹的理欲观, 其实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而服务的, 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三纲五常, 则又是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服务的。所谓的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实质上就是为鼓吹封建等级的存在的合理性而提出的。朱熹认为, “三纲五常, 礼之大本, 三代相继, 皆因之而不能变”, 在他看来, 三纲五常是“天命之性”、“天理人伦之至”。总体而言, 使得他的理欲观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对于维护封建的宗法等级制度, 更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 朱熹的理欲观特别强调“革尽人欲, 复尽天理”, 使得整体上带有了很大的片面性。人的欲念并不都是不合理地存在着的, 完全意义上的批判, 显得一叶蔽目。

五、“存天理, 灭人欲”思想的意义

虽然朱熹的“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的存在, 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巩固自身统治而服务的, 他的理欲观念也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 但是, 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弘扬社会主义而言, 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个人利益、国家利益以及集体利益从根本上来说, 其实是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的, 但是, 个人利益必须是以服从社会利益为前提的, 只有这样, 才可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所以, 人必须正确对待公、私之间的矛盾, 也就是说要正确看待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现在, 由于受到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的冲击, 很多自然人的欲望正在不断地膨胀, 从而作出一些违背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事情, 损害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这种种都表明, 我们在注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当中, 还要不断地健全并完善我们国家的法律体制, 不断地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从而最终确保个人利益以及社会利益能够共同发展。

一般而言, 人为什么能够区别于动物, 而又高于动物, 就是因为人一方面有和一般动物类似的生理欲望以外, 还有一定的精神层面的生活。如果社会中, 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不高, 那么人类的物质欲望只会越来越恶性地膨胀, 长久下去, 人类的生活就会不断地倒退, 甚至可能会回到一般动物的生存状态。所以, 人类要想能够得到一定的发展, 达到自己的既定的目的, 就必须共同营造人类与社会、集体、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就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 克制自己过满的物质欲, 克制自己的行为。

追寻并且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 不因为个人的欲望的膨胀, 危害社会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一直是理学精神的基本要求, 而朱熹, 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 肯定了人的正常欲望, 这对于物欲横流的现今而言, 进行重新审视、借鉴, 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朱熹.朱子语类 (卷十三) [M].长沙:岳麓书社, 1997.

[2]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1985.

[3]朱熹.朱子全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36.

[4]何俊.南宋儒学建构[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人欲 篇2

天理、人欲小议

长期以来,学界多以基本欲求与非基本欲求来界定天理、人欲.这种界定,与不平等的封建等级制的基本精神不符合,也与儒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以及儒家对生活的态度不符合.本文认为,理学家们所讲的`天理,系指符合封建道德准则和自己等级地位的欲求,而与天理对立的人欲,则是指违背封建道德准则、超过自己等级地位的非分欲求.

作 者:张锡勤 ZHANG Xi-qin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道德与文明 PKU CSSCI英文刊名: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年,卷(期):“”(1)分类号:B82-09关键词:理学 天理 人欲 朱熹

宋儒“天理人欲”观的局限 篇3

在宋代理学家那里,“天理”有以下几层意思:1、“理”是宇宙、万物、人事的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即“理”是万事万物的依据,是比“气”更本质的本体。二程认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不同于万物,却又产生和支配着万物。这个“理”有其实在性的存在,是值得追求的,在学习中可以学到,只要能够向圣人学习,因为圣人的行为是符合“理”的。2、“天理”又是封建道德原则及封建等级制度的总称,“礼”是“天理”在人间的反映,即“理”与“礼”是一致的,人们要追求“理”,那么其行为必须符合“礼”的规范,这样就将最高的认识本体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将人们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儒家向来维护“礼”,从而在政治上体现出一定的保守性,宋儒更是将“仪礼”上升到“理”的高度,从而使理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工具,使人们在思想上不得有一点儿异议。3、“天理”也具有事物的自然特性及发展变化规律的意思。这里的“理”同道家的“道”意思上是一致的。这种“理”的思想体现了事物历史和具体的统一。

以上三层意思构成了宋代理学家关于“理”的一个系统的认识。三者互为补充,互相发挥,使人们对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种“天理”的观念有思想进步和合理的一面,也有思想保守的一面,如将“理”作为社会等级制合理的思想依据。如果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理”的概念,那么“理”就是宋代理学家对客观的万事万物的思维抽象。“理”只是从客观中抽象出来的。宋儒试图用“理”涵盖人世间的一切,用“理一分殊”的思想来描述一切不同的事物。事实上,宋儒成功地用“理”这一抽象概念完成了对一切事物的概括,从而使“理”成为统治一切的上帝,人世间的一切道德规范成了“理”的化身,成为具有“理”的神性的规范。由理及礼,人们不能再对“礼”有任何异议,人们必须服从于“礼”,这充分说明了理学的保守性。这种思想的保守性成为宋代以后统治中国人的主要精神枷锁。当然“天理”的观念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天理”泛指对宇宙、人事的普遍理性的认识,这明显反映了宋儒在思辨程度上超过了汉、唐。

“天理”的另一面是“人欲”。“人欲”用现代汉语讲就是“人的需要、欲望”。“人欲”与宋儒的人性论有重要的关系,人性中的善自然是其“天理”的本质特征,恶则表现为不合节度的欲望和情感,二程称之为“人欲”或“私欲”。人性中善是“天地之性”的表现,恶则是“气质之性”的表现。在“人欲”方面,二程讲得比较极端,而张载与朱熹讲得比较合理。二程将人的一切欲望都认为是私欲,必须通过克己复礼的功夫,得到与社会“礼”的一致。而朱熹认为有一“天理”,则有一人欲,人欲在某些方面是合理的,但是他仍将“私欲”作为天理的对立面。他认为人必须通过“格物致知”和“克己复礼”才能符合封建社会的礼,在这一点上朱熹与二程是一致的,但是他并没有否定人的一切欲望,只是把“私欲”作为必须克制的欲望,他区分合理的欲望和“私欲”的标准是以其是否符合天理,而天理在人间的标准正是有等级的“礼”与“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所以尽管朱熹在概念中修正了二程教条的说法,但在客观效果中却与二程没有多少区别,因为他没有对客观存在的封建等级制和道德伦理规范提出多少批评,没有革命的内容,更多的是政治的保守性,所以朱熹的政治观仍是保守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下讲到:“首章至此,大意皆同。盖钟鼓、苑囿、游观之乐,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而人情所不能无者。然天理人欲,同行异情。行礼而公于天下者,圣贤之所以尽其性也;纵欲而私于一己者,众人之所以灭其天也。二者之间,不能以发,而其是非得失之归,相去远矣。故孟子因时君之问,而剖析于几微之际,皆所以遏人欲而存天理。其法似疏而实密,其事似易而实难。学者以身体之,则有以识其非曲学阿世之言,而知所以克己复礼之端。”在这一段话中,我们发现朱熹认为“天理”与“人欲”同行异情,即他们有着同样的逻辑基础,而有着不同的结果,不同的结果正在于“公于天下”抑或“私于一己”。当然朱熹等人说“人欲”更多地是指贪欲,这也显示出“天理人欲”观合理的一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理学家的“天理人欲”观是建立在理学家的人性论之上的,“天理”作为概括人性和宇宙万物抽象的概念,成为凌驾于一切最高的统治者,它是人间礼法的直接反映,它试图将人欲直接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尽管朱熹试图修正二程比较教条的“人欲”论,但是由于他并没有对“人欲”的客观标准——礼提出革命性的观点,所以他的“人欲”观念仍是保守的。理学家的“天理人欲”论需要后来人们去批判,所以后世异端们在对理学的反动中,批判“天理人欲”观的思想成为他们最有贡献的思想。

“人欲”,作为人的欲望,即指在一定社会中人的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下,社会必须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如果人们的欲望、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满足,这势必演化成为一种社会危机。宋儒在对待人的欲望的问题上,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即在针对人民的需要方面,不是努力去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使更多人的需要得到满足,而是在礼的旗帜之下,在本来就极不合理的利益划分之下,不是追求利益划分的公平和正义,而是维护这种不平等的利益划分体制,从思想上让人民服从这种体制。所以,人的私欲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人的欲望必须符合不合理的“公”的体制。正是在这种思路之下,对“天理人欲”观的批判,就成为中国宋以来知识分子试图有所突破的思想领域。

在对“天理人欲”观的修正和批判方面,集中表现在朱熹和明末以来的一大批知识分子身上。如上所述,朱熹对“天理人欲”是一种修正态度,他不像二程那样讲得那么极端,二程认为只要是“人欲”都必须克制。而朱熹把需要克制的欲望定性在私欲的范围之内。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只是为了使理学在论述上更合理,而没有革命性的观点。对理学体系作出革命性的突破,对“天理人欲”观进行集中的批判开始于明末。李贽讲:“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藏书》卷三十二《德业儒臣论》)陈确讲:“盖天理皆从人欲中见,人欲正当处,即是理。”(《寄刘伯绳书》)陈确在这里将天理与人欲等同,反对宋儒将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指出人欲即是天理,这反

映出陈确充分认识到宋儒“天理人欲”观的局限,在思辨的程度上高出了宋儒。黄宗羲更是肯定了人“自私”与“自利”的天然本性,他说:“有生之初,人各有私也,人各有自利也。”(《明夷待访录》)戴震则直接揭露传统的“天理人欲”观是“以理杀人”。在明末至清代进步思想家普遍肯定了人私欲和情感的合理性。

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后代的知识分子在对传统的“天理人欲”观的认识中,已充分认识到了它的局限,并且给出了否定性的答案,但是为什么这种思想上的否定,没有形成普遍的社会力量,彻底动摇宋儒“天理人欲”观的统治地位,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呢?为什么能让“天理人欲”观一直统治着传统的社会呢?除了政治、经济的原因外,造成这一结果的思想原因又是什么呢?

宋儒“天理人欲”观的局限,已为明末以来的社会异端所揭露,但这并没有形成全社会的革命。一方面是由于揭露者多为社会上的异端,人数有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思想界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在否定了宋儒的“天理人欲”观之后,在论证完“人欲”的合理性之后,指出“人欲”即是天理之后,如果按照思想逻辑的发展顺序,接下来应该集中论述“人欲”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去保障“人欲”的实现;保障“人欲”实现的政权机构又应该是怎样的。这正是人类近代化过程的必由之路,如同西方一样,这需要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一个建设的过程。但是中国的思想界却没有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直到1840年之后,在西方的强势打击之下才有所变化。为什么这一思想界的转变没有自发产生,而是在外力的推动下才有所变化呢?

除了中国经济、政治的原因之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结构和意识形态在儒道释文化之外,没有新的思想因子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中国古代有法家,但是法学却极其缺乏,私权的思想长期不占社会思想的统治地位,而私权的思想正是传统向近代转化的最重要的思想理论。尽管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找到了宋儒“天理人欲”观的局限,但他们无法再进一步,这与中国从先秦时代起就没有系统的法学是分不开的。

浅析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篇4

“存天理,灭人欲”其实也有发展的过程,《礼记•乐记》中说道:“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其中讲到的“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心中存恶,私心利己,为所欲为的人。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后来朱熹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古文尚书•大禹谟》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至此,“存天理,灭人欲”成为朱熹理学伦理思想体系中的纲领内容,满足了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维护秩序的需要。

一、“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内涵

天理乃是世界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是人之为人的道理,是社会的秩序,是人世的情理、道理。“且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在朱熹看来,仁义礼智四德及人伦五常是天理的主要内容,天理是仁义礼智、人伦五常的综合概括,是至善的。因此,为人要向善、求义、明礼,仁爱,君要仁慈,臣要衷心,兄要友爱,弟要敬重,夫妇要互相忍让,朋友要彼此友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他将天理与四德五常结合起来,提高了封建伦理道德地位,加强了其权威性,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封建统治。

和孔子在强调“义以为上”,但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的正当获取相同,人欲在朱熹的观点中也不是指所有的欲望。有人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可见,饥则食,渴则饮,满足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是凡人皆有的自然本能,是符合天理的,而要求味道可口,贪图味甘肉鲜,就超出了合理范围,违背了“天理”。因此,人欲也分两种:一种是人们正常的欲望,即饮食男女等合理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们维持自然生命体所必须的,是合乎道德的,合乎天理的,顺应天理的,是可被接受的;一种是超出社会规范的,不合天理的,不自然的人为欲望,是对个人利益的过度追求。朱熹强调的灭人欲就是在说第二种。

“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公与私的对立,天理为公,包括仁义礼智诸德,人欲为私,是计较利害的心。他认为人的心如果每次都被自家私意,自身私欲所驱使、蒙蔽,那么就不能以仁义之心待人处事,进而不能成为圣贤之人,沦落为愚蠢不肖之徒。因此朱熹主张:“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克己复礼,用仁义礼智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自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消除过分的,无节制的私欲、贪欲、纵欲,用道心来约束人心,使道心主宰人心,发挥其道德理性作用,从而自觉自律,消尽不符合封建伦理纲常的欲望,达到明理禁欲的目的。

二、“居敬”、“穷理”的道德修养论

阐释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内涵和原因后,朱熹也诠释了相应的方法论,怎么才能消灭欲望,明白天理,形成理想人格?他在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敬义夹持”、“格物致知”,集中讨论了“居敬”和“穷理”的道德修养论。“学者工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工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工夫日益密。”“敬”是修养的纲领,是修养的必然之法,是第一要义,“居敬”也称“持敬”、“主一”、“主敬”,是内心涵养的工夫,最终要达到涵养天理的目的,他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丰富了“居敬”的内涵,强调动静相宜、内外结合,有仪表整肃、静坐闭邪、敬义夹持等多种内容,以求使心烛理,使居敬工夫唤醒本心,“收敛此心”,使之不愚昧,不昏庸,不放纵,不过度,从而使心自做主宰处,达到天明。这里我们看到,朱熹主要强调一种内心自查自省的方式,社会纷乱复杂,人们生活其中难免会受到影响,我们要想求得天理就要学会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时常自我反省,自我体察,在日常庞杂的事物中回归本心,不为外物所累,不为诱惑所困。

“穷理”就是事事穷究道理,即物穷理,通过“穷理”达到“致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格物致知。朱熹要求的所格之物既有自然之物,又有人伦纲常,既涉及草木器用,又涉及伦理道德,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天理、世故、圣言是他穷理的重点。穷理虽然有多种方法,但主要的途径有三种:一种是读书明道理,强调天理存在于书籍当中,多读书自然会明白很多道理,将书中的道理铭记于心,外化于行;一种是谈论古代及现代的人物,认为天理存在于古今人物,通过讨论他们的品德修养,了解他们的为人处事,行为方式来辨别是非、善恶、正邪;一种是应接事物考虑是否应当,强调天理存在于应接事物当中,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体会。三种方法重在说明道德的认识活动,通过这种认识活动,日积月累,日积跬步,慢慢就会融会贯通,进入圣人的境界。但是这种认识活动不能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做到“博观”与“内省”的统一,要内化于心,才能自觉约束自我,规范行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所学知识要善于思考,善于联系,善于比较,善于讨论,善于总结,从量的不断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以求达到质的飞跃。

通篇理解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虽然与封建思想、封建道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维护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具有时代局限性,但细细来看,其中很多观点内容仍然值得我们学习领悟,仍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官场上的反腐反贪,遏制党内腐败现象,促成清正廉洁的为官风气,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具有警示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好转,一些党员干部经受不住诱惑,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进行钱权交易,一而再再而三地满足自己的私欲,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能为民所想,为民所急,为民所用,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所办之事不公平,不公正,甚至违法犯罪,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优良品质,没有体现出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究其根本,就是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生活作风的严重腐化。因此,对党内干部加强思想上的道德教育,提倡干部向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汲取优秀传统道德的营养,净化其思想,洗涤被物质欲望蒙蔽的内心刻不容缓。

再者,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也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自我,不断取得进步,走到今天的文明社会。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发展的主题,我们对大自然的所求所欲也不能是毫无节制,环境污染严重,多种生物濒临灭绝,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到头来还是威胁人类自身健康,其原因就是人们对大自然的馈赠不满足,想要获取更多的恶果。因此,我们人类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要想呼吸新鲜的空气,喝到清冽的泉水,看到湛蓝的天空,吃到健康的食物,就要学会与自然和平共处,遏制自我膨胀的欲望,保护自然,爱护自然,让青山绿水成为我们眼中的金山银山。

摘要: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主要强调要将仁义礼智四德及人伦五常作为天理来约束行为,遏制个人欲望的膨胀及对个人利益的无限追求。进而说明了通过“居敬”、“穷理”,“行为重”来消灭欲望,明白天理,形成理想人格。这对我国形成清正廉洁的社会风气和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存天理,灭人欲”,“居敬”,“穷理”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二[M].中华书局,1986.

[2]朱熹.朱子文集:卷五十九,25.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中华书局,1986.

人欲 篇5

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思考--朱子性论精神分析

朱熹关于性的论述相当深广,超越了以往人性论的范畴.其性论的第一个层次内容不但看重人类社会本身,而且强调人性的.正向之理:仁义礼智.朱熹性论的第二个层次内容是广义的人物之性:性即理.二者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第一层次内容虽然是核心,但只有在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上,才能使天人之理贯通,才能使人类的德性在更深刻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弘扬和发展.

作 者:李士金  作者单位:淮阴师院,江苏,淮安,223001 刊 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3(4) 分类号:B244.7 关键词:朱熹   性论   正向之理   性即理  

人欲 篇6

有记者问,你的手机抗摔吗?闻言,他把手臂抬高,一松手,只听“啪”的一声响,手机垂直落到了地面上,人们再看那手机却毫发无损。这摔下去的是小米手机,摔手机的人就是多次荣获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殊荣、现任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及小米科技CEO的雷军。

当有人问起雷军成功的经验时,他笑笑说:“成功?还远着呢!”不过,他还是有条不紊地列举了以下5点,“一是人欲即天理,更现实的人生观;二是顺势而为,不要做逆天的事情;三是颠覆创新,用真正的互联网精神重新思考;四是广结善缘,中国是人情社会;五是专注,少就是多。”其实这5点,核心就是“人欲即天理”,也就是必须要顺势而为。

雷军1969年12月16日出生于湖北仙桃市,199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他来到北京中关村谋求发展。

雷军不缺钱、不缺声名, 早在大三时他就是百万富翁, 那是他靠帮人开发软件赚到的第一桶金。到北京后, 他在金山工作了15年, 并于1998年接任金山CEO。后来他又转身做起了天使投资人, 投资了一系列极具商业价值的项目。“比如凡客、UCWEB、尚品网,几乎很没失手的时候。”徐小平曾说,在投资界雷军就是神一样的人物,“非常非常厉害”。他的身家那时就已高达数亿元。

然而,对所拥有的一切,他并不满足,因为早在大学时代雷军就曾看过一本叫做《硅谷之火》的书,直令他热血沸腾,那个时候就想着要产业报国,参与一个伟大软件公司的建立。为实现自己的梦想,2010年4月,已年届不惑的他启动小米科技,专注于Android、iPhone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移动互联网热点应用。

有人说,雷军就一个念头:追赶并超越苹果。其实他早就是“乔粉”,很早时,他看到乔布斯的苹果手机,令他吃惊不已:手机还能这样做!从此他有了一种想法:一定要做出像苹果一样的手机。

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雷军不断拿苹果手机的参数和小米手机做比较,这等于向外界宣示,小米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苹果。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苹果手机就是“人所欲”,他一定要信守这一“天理”。

然而,他并不死搬硬套乔布斯的理念。比如,苹果从一出生起就代表着乔布斯“改变世界”的梦想,产品设计先行,一经推出就引领潮流,卖的是先锋、时尚、叛逆的概念和生活方式。可小米手机如同名字一样低调、朴实。在雷军和他的团体看来,“小米”眼下绝不是花花公子,而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的小米,要紧的是让大多数人不反感、肯接受,而不是有多炫,有多酷。

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定位的,也是顺势而为,因为中国社会是混阶层,还没有形成中产阶级,并不具备像苹果那样以中产阶级为销售对象的基础。雷军和他的团队要让上至银行家,下到学生,都喜欢小米并用得起。这也是小米1999元价格定位和力求功能取胜的缘由。

了解雷军的人无不都说:“雷军很好学,小米手机就是他的学习之花结出的最好果实,并希望在参数上胜出苹果。他能迅速从他身边的任何人身上学到东西,这是他最大的优点。”其实,他所做一切,无不是在关注着市场,在注视着“人欲”。比如雷军如今总随时盯在网上,唯恐错过任何一个人对手机的看法。在小米手机推出前,他在微博上给很多人发私信,进行业务交流。

就是这样信奉“人欲即天理”,顺势而为,又一次如同得到神助,小米手机卖火了。从2012年1月11日第三轮开放购买以来, 截至2012年1月12日23点, 备货的50万台小米手机已全部售罄。

而在此前, 小米手机已经过两轮开放购买, 总共备货的20万部皆在数小时内被抢购一空。除此之外, 由于小米手机在开放销售前已经有了30万部的订单, 至此小米手机的总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部大关。对于一款国产品牌手机而言, 这只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人欲】推荐阅读:

上一篇:光流算法下一篇:党校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