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皮下注射(精选9篇)
多次皮下注射 篇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临床上指于怀孕期间发生或第一次发现糖尿病或糖耐量下降,异于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已被确诊患有糖尿病),是孕妇代谢异常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约为1%~15%[1,2]。随着妊娠时间的不断延长,若对其不予以足够认识而延误治疗,会使母体血糖控制逐渐变差,代谢紊乱,继而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对母婴健康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危及胎儿生命。GDM早期应马上进行饮食、运动治疗,若效果不明显或血糖持续增高,则需予以胰岛素治疗。目前临床上以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方法为主,胰岛素泵属于连续性皮下胰岛素注射系统,经长期临床总结发现,其在GDM患者中的使用更安全、有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GDM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对照组予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纳入标准[3]: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GDM诊断标准,空腹血糖>5.8 mmol/L或餐后2 h血糖>6.7 mmol/L;均经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试验组年龄29~35岁,平均(32±3)岁,病程19~118 d,平均(69±49)d;对照组年龄28~34岁,平均(31±2)岁,病程20~126 d,平均(73±5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皮下注射,使用胰岛素泵(美敦力公司,美国),每日加入中性胰岛素总量的40%~50%作为基础率,持续皮下输注,另外50%~60%于三餐前皮下注射。对照组予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分别于三餐前30 min注射中性胰岛素,于夜间22:00皮下注射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按血糖情况对胰岛素剂量进行及时调整。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和新生儿窒息。其中,血糖达到正常水平且保持稳定为显效,部分达到正常水平且保持稳定为有效,持续没有好转迹象或继续升高为无效[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试验组显效25例,占59.5%,有效16例,占38.1%,无效1例,占2.4%,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显效12例,占28.6%,有效15例,占35.7%,无效15例,占35.7%,总有效27例,总有效为64.3%。试验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工作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女性饮食、生活不规律,或长期在外饮食,导致在妊娠期过程中出现各种疾病,尤其以GDM最为多见。临床总结发现,胰岛素泵对模拟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具有很好的掌控性,24 h持续输注基础量联合三餐前皮下注射剩余量胰岛素,能够有效地对肝糖原输出进行抑制,较好地控制血糖,防治高血糖环境影响母婴健康[5]。传统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24 h血糖控制不够理想,常常上一餐和下一餐之间血糖控制平衡难度大,造成餐前低血糖等严重不良现象。胰岛素泵则较好的避免了上述现象的发生,且患者依从性较高,有利于医患和谐相处。从本研究结果可见,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GDM临床效果较好,降糖明显,并发症少,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医院GDM患者8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试验组予以胰岛素泵,对照组予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糖指标、并发症和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糖蛋白(Hb A1c)和胰岛素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治疗GDM患者较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临床效果好,降糖明显,并发症少,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胰岛素泵,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妊娠期糖尿病,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顾颖萍.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28):2577-2578.
[2]姚奇棋,林国新,陈振新,等.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的比较[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404-406.
[3]童立纺,李启富,刘智平,等.妊娠期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09,3(3):184-186,196.
[4]张耀文,欧小娟,卢燕琼,等.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6):975-976.
[5]唐启斌,梁天箭,郭莉,等.胰岛素泵持续强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脐带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与出生体重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4):251-254.
多次皮下注射 篇2
教材名称 授课章节
课 型
授课班级 授课方式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课时组织教学 0.5 分钟 复习提问
授基础护理学
课
时2 数
第十五章 药疗技术
第四节 给药注射法
四、常用
注射技术
(二)皮下注射
理论课
10英护1班
案例导入、以旧带新、多媒体讲授,课堂教具练习、归纳总
结、课后练习与作业加强巩固
1.掌握皮下注射常用部位
2.掌握皮下注射操作要点
3.掌握皮下注射的注意事项
1.掌握皮下注射常用部位
2.掌握皮下注射注意事项
皮下注射部位及操作要点
分4 分钟 讲解新课 45 分钟 配
示教与互动25 分钟 小结与练习5 分钟 布置作业 0.5 分钟
授课教师签名:孙毅恒 教研室主任
签名 陈立秋
复习提问
1.皮内注射常用部位在哪里?(学生举例子)2.皮内注射的操作要点(学生边说边演示)导入课程
1.为病人做皮内注射(也就是皮试)在哪里注射的?(学生回答切身体会)2.在临床上,减轻疼痛的技术有哪些?(学生回答旧知识点)讲授新课
第十五章 药疗技术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四、常用注射技术
(二)皮下注射(H)
一、定义
将少量的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了解)
二、※常用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外侧方等部位。
三、操作步骤※ 1.操作前:核对、准备。
检查药物(先看瓶签),抽吸药物 教师演示,学生记忆
※要点精讲 2.操作中:核对、体位(坐或站)、定位、手势为侧握式
解决方法:师生互动:教具为简单实用的笔,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动作 角度(30-40°)、绷紧皮肤 深度(针梗的2/3)、抽回血(无回血再推药)等。解决方法:影像播放,形象生动 3.操作后:核对、整理
四、※注意事项
1.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2.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用皮下注射。
3.长期皮下注射者,应有计划的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局部产生硬结。4.注射不足1ml的药液时,应用1ml的注射器抽吸药液,以保证药物剂量的准确性。授课小结
※1.皮下注射的部位和注意事项,同时也是每年执考的重点
※2.操作要点,比如持针手势、进针方法、角度等,同时也是护士操作的基本功之一。布置作业
1.皮下注射的部位和注意事项 2.皮下注射法的操作要点
板书设计
第十五章 药疗技术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四、常用注射技术
(二)皮下注射(H)
一、定义
二、※常用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两侧腹壁、后背、大腿外侧方等部位。
三、操作步骤※ 1.操作前:核对、准备。检查药物(先看瓶签),抽吸药物 ※要点精讲 2.操作中:核对、侧握式 角度(30-40°)、绷紧皮肤、针梗的2/
3、抽无回血再推药。3.操作后:核对、整理
四、※注意事项 1.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2.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用皮下注射。
多次皮下注射 篇3
方法: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后,针对肌肉注射所导致的皮下组织感染发生机制采取措施,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后,感染的发生率减少。
结论:在临床肌肉注射工作中,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减少或者杜绝皮下组织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肌肉注射并发症皮下组织感染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247-01
肌肉注射是一种需迅速达到药效或者不宜口服给药时采取的给药途径。肌肉注射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给药途径之一,病人肌肉注射后出现红肿、疼痛、并出现肿块以及更严重的皮下组织感染是临床治疗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1案例
患者于3天前因发热就诊,予“先锋Ⅵ+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注射后未觉不适。当天夜间感注射部位疼痛,无红肿。第二日感注射部位疼痛加重,局部红肿、发热,至今日自觉臀部红肿较前明显加重,行走受限,无伴发热、寒战、畏寒、乏力等。入院查体:体温:37.2℃,脉搏:6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4/58mmHg。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21.59G/L,NEU 81.5%。初步诊断:臀部皮下组织感染。
2讨论
2.1出现感染的原因。
2.1.1注射的方法不正确。
2.1.2注射药物性质(如油剂类)、量、次数等。
2.1.3注射针头太粗。
2.1.4注射部位情况(如肌肉的大小、组织的弹性、有无水肿和硬痂)。
2.2预防措施。熟练掌握正确的、良好的注射技术。
2.2.1思想上的准备。注射前与病人轻松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使其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便于进针。
2.2.2病人体位。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③仰卧位:常用于不能翻身的病人,可注入臀小肌。④坐位:嘱病人将裤子稍向下褪去,以暴露注射部位。
2.2.3选用合适大小的针头作为注射用。临床上一般选用6号、6.5号或者7号针头进行注射,一般进针深度为25~30mm。
2.2.4操作时进行严格的局部消毒。不少护理人员消毒的面积不够,以及消毒局部皮肤后立即注射,消毒液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达到预期效果,加上注射本身又人为的造成了组织损伤,这样很可能发生感染、化脓等不良反应;因此,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消毒面积为4cm×6cm,消毒后稍微等候片刻,再行注射。
2.2.5选择无痛注射部位。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外上1/3的交界点,此点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内上1/3为无痛注射点[1]。
2.2.6正确的进针和拔针方法。①压延法:适用于肥胖患者。即在注射时用手指将注射处向下压并向旁舒伸,使脂肪层展开压紧,便于针头进入肌肉而不至于将药物注入脂肪中。②提捏法:适用于消瘦患者。即将肌肉用手指提捏,使之离开骨骼后,再向其中进针。此法可以使脂肪层和肌肉层都薄的消瘦患者避免因针头快速穿刺过深而刺伤神经或骨膜,造成患者的痛苦[2]。拔针时应绷紧皮肤,快速将针拔出,以免牵拉皮肤引起疼痛感。
2.2.7掌握正确的推药速度。先缓慢注入少量药液,使组织对药液刺激有所适应,再匀速注入剩余药液。根据药物的性质决定推药速度,如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必须慢推,而浑浊液则不宜慢注,以免沉淀凝集而堵塞针管。为减轻疼痛,长效青霉素可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稀释后进行肌肉注射[3]。如注射药量较大,则可以拉长注射点,即深部注射药物后,逐步拔针,边拔边推药,另一种方法是在原来的深度缓慢旋转针筒,边旋转边推药,使药液呈放射状注入注射点周围,以便于吸收。如果同时注射几种药物,应先注射无刺激性的,再注射刺激性強的药物,同时推药速度宜更慢,但在给小儿注射时,推药务必迅速,即“三快”。
2.3感染后的治疗措施。给予抗感染治疗,0.9%NS100ml+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特治星)1.5g,VD;鱼石脂软,外敷于患处,每日2次,持续3天。必要时手术切开引流。
3小结
临床中对肌肉注射局部的观察与分析,不但可以减少患者局部注射部位的疼痛和注射后感染,而且更重要的是药物可以充分得到吸收,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小平.成人臀部肌肉注射无痛点新定位法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7.13(14):157
[2]董慰慈,张桢先.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137
多次皮下注射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内分泌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18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胰岛素注射治疗,根据注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94例和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50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44.62±4.57)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87±3.57)kg/m2,平均空腹血糖为(10.58±2.63)mmol/L;对照组中男性49例,女性45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57岁,平均年龄(45.27±4.63)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2.56±3.49)kg/m2,平均空腹血糖为(10.26±2.54)mmol/L。纳入及排除标准:(1)符合WT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1];(2)既往无胰岛素注射治疗史;(3)心肝肾功能正常;(4)排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者;(5)排除1型糖尿病、存在糖尿病并发症者;(6)患者智力正常,知情同意治疗方案和实验内容,自愿配合完成随访。本实验内容符合涉及人类的医学研究相关性伦理学要求。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糖水平等资料无显著型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全部患者在入院后停用口服降糖药,同时给予糖尿病相关知识宣讲、饮食护理、适度定量运动等长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多数皮下注射治疗:应用优泌乐50胰岛素笔(美国礼来公司)在每日三餐前分别进行皮下注射。观察组患者应用美敦力胰岛素泵注射赖脯胰岛素,每日剂量为0.5 U/kg,其中基础量输入量和负荷量(即餐前输入)各占50%。治疗过程中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剂量。
1.3评定指标及标准:应用美敦力血糖监测仪动态监测餐前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随访1个月,观察并记录血糖达标(空腹血糖低于7.0 mmol/L,餐后2 h血糖低于10.0 mmol/L)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以及低血糖(出现典型低血糖症状或随机血糖低于3.9 mmol/L)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t检验或χ2检验证实P<0.05,则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经过胰岛素注射治疗,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降低,维持在正常范围,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4.83±1.26)d,每日胰岛素用量(28.47±3.25)U,出现低血糖5例,发生率为7.45%,对照组血糖达标时间为(7.85±2.27)d,每日胰岛素用量(38.92±4.53)U,出现低血糖18例,发生率为19.15%,经统计血分析,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3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经成为全球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由于糖尿病能够对肾功能、视功能等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因此积极控制血糖、控制病情恶化、减少合并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焦点。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如何合理注射胰岛素一直是临床争论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胰岛素泵的问世,诸多研究相继证实[2,3,4,5,6,7,8]利用胰岛素泵注射胰岛素具有胰岛素作用效果稳定持久、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而且由于其时间、剂量均具有可调性,能够模拟人体胰岛素生理性分泌,因此,对于其他系统影响性较小,使用安全性较高,目前其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可。本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胰岛素泵的疗效合安全性显著高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因此,我们建议将胰岛素泵注射作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Garber AJ,Abrahamson MJ,Barzilayj I,et al.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 compreh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 algorithm 2013 consensus statement executive summaryl[J].Endocr Pract,2013,47(19):536-557.
[2]廖勇,邓春颖.胰岛素泵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7):11-13.
[3]李伟,肖新华.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的选择[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5):281-284.
[4]郝菲,杨美荣,马大卫,等.胰岛素泵或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对初发2型糖尿病并酮症患者胰岛素第一分泌时相及血清chemerin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4):34-37.
[5]孙逊.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诺和锐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对比[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29-30.
[6]王金金.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6):147-148.
[7]柴东林.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3):3238-3239.
多次皮下注射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2010年6月70例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男性38例, 女性32例;年龄36~78岁, 平均 (56.7±13.8) 岁;病程8个月~3年, 平均 (1.2±0.7) 年;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的2型糖尿病诊断及分型标准[4], 初诊时空腹血糖>11.1 mmol/L, 且均未使用过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排除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 其中A组男性19例, 女性16例, 平均年龄 (56.8±13.7) 岁, 平均病程 (1.2±0.7) 年;B组男性19例, 女性16例, 平均年龄 (56.7±13.9) 岁, 平均病程 (1.2±0.7)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及药物
重组人胰岛素优必林R (美国礼来公司) , 美国Mini M2de508型胰岛素泵。
1.3 治疗
A组患者于每日三餐前30 min和睡前经皮下注射胰岛素, 总用量为0.44 U/ (kg·d) , 按照30%、20%、20%、30%分配。B组根据患者血糖值及体质量设定胰岛素基础量及三餐前的追加量, 起始剂量0.44 U/ (kg·d) , 24 h胰岛素泵持续输注的基础量为全天胰岛素量的50%, 余下50%于三餐前平均分配输注。采用血糖仪监测餐前、餐后2 h的血糖浓度, 根据血糖浓度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共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治疗2周, 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估。包括: (1) 血糖控制达标:空腹血糖浓度4.4~7.0 mmol/L, 餐后2 h血糖浓度4.4~10.0 mmol/L; (2) 第11~14天的全天胰岛素平均用量; (3) 治疗期间的低血糖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取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2周后, 两组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胰岛素每日总用量显著低于A组 (P<0.05) ;治疗期间, A组有5例 (14.29%) 低血糖, B组1例 (2.86%) 低血糖, 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与A组相比, 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需接受终身治疗[5], 以往采用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能取得一定疗效, 但多次注射会带来不便, 低血糖情况较多, 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成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另一手段[6]。研究表明, 2型糖尿病是胰岛B细胞功能出现进行性衰退, 其病变的关键是胰岛B细胞出现功能缺陷及胰岛素抵抗。长期高血压状态产生“糖毒性”, 会加剧胰岛B细胞的进行性损伤及胰岛素抵抗, 其损伤作用是不可逆的。在2型糖尿病早期, 高血糖所引起的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敏感性的下降状态是可逆转的[7]。24 h胰岛素泵持续输注, 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 能够持续、平稳输注胰岛素, 避免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均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降糖作用, 且其控制血糖的效果相当。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能够降低胰岛素用量, 且治疗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几率较低, 提示胰岛素泵的降糖作用更加稳定, 引起血糖波动较小。胰岛素泵治疗能够模拟胰岛素生理节律分泌, 减少了多次皮下注射所带来的痛苦,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比较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0例2型糖尿病患者, 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 A组 (n=35) 患者每日三餐前及睡前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 B组 (n=35) 患者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血糖达标率、全天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 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的胰岛素每日总用量显著低于A组 (P<0.05) ;治疗期间, B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P<0.05) 。结论: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与胰岛素泵持续输注均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胰岛素泵持续输注的胰岛素用量更少, 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血糖浓度
参考文献
[1]徐华永, 董志春, 任于晗, 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9, 32 (34) :60-62.
[2]郑霞, 郝立鹏, 薛灵敏.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5) :231.
[3]韩瑛, 吕肖锋.早期胰岛素泵治疗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胰升血糖素样肽1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1, 19 (2) :122-124.
[4]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87-809.
[5]李芳.480例2型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 2009, 22 (6) :1026-1027.
[6]呙金海, 李晓娇, 杨拯, 等.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32) :3615-3621.
多次皮下注射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来该院就诊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男患者34例,占56.7%,女患者26例,占43.3%。年龄范围为42~73岁 ,中位年龄为 (54.5±4.4) 岁。诊断显示 ,60例患者均与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相符。初诊显示,60例患者空腹血糖均大于1.1 mmol/L,患者无胰岛素治疗史、降糖药治疗史,无重要器官疾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1.2 方 法
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治疗,选择诺和笔3作为注射仪器,抽取门冬胰岛素在患者三餐前进行皮下注射,睡前皮下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治疗时间为14 d。采用稳步型血糖仪监测对患者的末梢血糖水平,时间点包括三餐之前、餐后2 h、夜间22点,监测7次/d。必要时还需要监测患者凌晨点的血糖水平。胰岛素的剂量结合血糖的监测水平进行调整。
采用胰岛素泵对实验组30例患者进行治疗,胰岛素泵的型号为美国美敦力的Minimed 712C型。将胰岛素泵导管连接,并将针头置入患者皮下,持续性注射门冬胰岛素。胰岛素剂量控制为基础量以及餐前大剂量,初始量控制为总胰岛素的1/2,并模拟机体胰岛素的分泌规律设置24峰值曲线, 另外1/2的剂量按照早中晚各20%、15%以及15%进行分配,于餐前0~5 min泵入,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药物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血糖指标主要包括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
1.4 统计方法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软件SPSS 15.0进行检验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为表示格式,组间数据资料采用检验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两 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可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资料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下降,相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 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 、胰岛素用量 、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可见,在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岛素用量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少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在低血糖发 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具有终生性,发病率高。2型糖尿病的病理机制主要与胰岛素抵抗以及胰岛β细胞障碍存在联系[3]。研究认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 胞的功能相比正常机体要弱,治疗上要求才去综合措施,包括药物口服、胰岛素治疗、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等,然而难以稳定血糖水平,且病情的不断发展, 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进行性下降[4]。当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下降到一个限度时,机体会受到严重影响,血管、肌肉以及微血管的功能以及结构将受损,继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5]。
胰岛素泵是一种新型的糖尿病治疗模式,其主要结构包括泵小注射器以及输液管, 其主要通过结合机体生理状态实施胰岛素治疗,能够对机体的胰岛素β细胞生理学的胰岛素分泌模式进行模拟,给予患者24 h的微量、持续性治疗,合理控制肝糖原的输出,提高外周组织的基础糖利用率,实现对空腹血糖的稳定控制[6],因此胰岛素泵又被叫做人工胰。患者在进餐前 ,需要结合自身需求对输入负荷量进行控制,继而控制餐后血糖水平,防止血糖出现较大波动[7]。胰岛素泵的应用 ,使得血糖的周期得以缩短,避开了高血糖对胰岛素β细胞的葡萄糖毒性作用,实现了对胰腺β细胞的保护,减缓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另外,分段设定基础率的治疗模式,也让夜间低血糖的发生率得到减小,实现对血糖的合理控制,预防了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可靠以及灵活性高的输注模式[8]。
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治疗模式,虽然能够有效使血糖水平得到下降,然而由于不符合机体24h胰岛素分泌的规律,且药物的不同、注射位置的不同以及进针深度不同等差异性,也使得个体差异明显,血糖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9,10]。
此次研究显示,在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改善情况比较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岛素用量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达标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洪雪梅[11]、郑慧裙[12]的研究结果一致。
多次皮下注射 篇7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注射方法,出血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抑制血栓形成的药物, 目前已广泛用于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通常选择腹壁皮下注射, 因为腹壁皮下血管、淋巴管丰富易于吸收, 但临床上由于注射方法不正确, 常易引起出血、瘀血, 甚至形成较大的皮下出血, 造成患者疼痛及心理紧张, 使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为此我科选择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60例予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冠心患者者, 对其采用不同注射方法, 观察其皮下出血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男45例, 女15例, 年龄在59~89岁。均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 (1) 每日早上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 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 (2)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出血凝血时间 (BT) 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 (3) 腹部皮肤正常。所有患者均采用两组注射方法 (注射部不同) 。
1.2 注射方法
患者在术后当天开始每12 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 IU, 首日次数1次, 注射部位:于脐为中心左右5 ml范围 (除外脐周1 cm内) [1], 左右交替, 两次注射点间距2 cm以上, 注射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及有斑有痣的部位。传统组注射方法:即常规消毒脐周右侧5 cm范围内皮肤, 排尽注射器内所有的空气,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 食指固定针栓,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2], 刺入针梗2/3, 回抽无回血后注射, 注射完毕后用无菌棉签垂直按压于针眼10 min, 并避免揉搓, 深度以皮肤下陷1 cm为准。改进组:根据一次性注射器乳头及针头残留量为0.07~0.08 ml[3], 抽吸安瓿内药液, 然后吸进0.07 ml空气弹至药液上方, 同传统组常规消毒皮肤, 左手拇指和无名指捏起患者脐周左侧皮肤及皮下组织呈一高度>12 mm皮褶, 右手执笔式在皮褶顶部垂直进针, 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针栓回抽, 无回血, 予保持皮肤皱褶缓慢注射, 注射时间30 s左右, 注射完毕用同传统法无菌棉签按压针眼10 min, 24 h后观察皮下出血及痛疼情况。
1.3 皮下出血程度的判断标准
出血直径 (R) <2.0mm为淤点, 2.0~5.0 mm为紫癜, >5.0 mm为瘀斑。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改进组皮下出血率明显低于传统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 (ATⅢ) 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 局部出血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时, 注射过程和吸收过程均可破坏局部毛细血管壁, 引起毛细血管壁破裂出血, 形成局部瘀斑和深部瘀血后的硬结。捏起皮褶高度>12mm, 保证了针头位于皮下组织内, 不易伤及毛细血管, 大大减少引起皮下淤血的概率。传统皮下注射前, 需排尽针筒内的空气, 但是一方面低分子肝素钙的用量较少, 注射后针筒内残留部分药液, 导致药量不足, 无法发挥较好的抗凝作用, 另一方面针头排出的药液一旦进行注射会误伤表皮毛细血管, 导致瘀血形成, 而若针管内留有0.07 ml空气, 推注后少量空气会随着推注将残留在针柄内的药全部注入皮下, 使药全部注入, 既保证了剂量的准确, 又可以减少误伤表皮毛细血管而引起皮下出血。捏起腹壁皱褶Z路径注射完毕后, 松开皱褶, 皱褶处皮肤回复自然位置, 穿刺内口与皮下自然分离, 原来垂直的针刺随即变成Z型, 药液由穿刺内口流入穿刺孔道, 同时增加吸收面积和减少药液溢渗, 达到了防止穿刺处出血的目的。
综上所述, 改进后的注射方法, 可以降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皮下出血率, 从而减少患者的恐惧及焦虑感,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使其能较好的配合治疗, 促进疾病的康复, 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 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采用Z路径[1]皮下注射法可有效的降低皮下出血率, 从而减少患者的顾虑和疼痛,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许秀丽, 朱秀勤, 邢誜红, 等.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局部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关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1) :5-7.
[2]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299-304.
多次皮下注射 篇8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按压时间,按压力度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快速起效和疗效持久的抗血栓形成药物, 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常规用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不需要连续实验室监测, 因腹部皮下脂肪多, 毛细血管相对少, 皮下注射面积大, 温度恒定, 药物吸收快, 因此腹部是作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首选部位。但是由于其本身的抗凝作用, 以及由于护理人员不同, 按压方法标准不一, 有的患者在注射后出现局部硬结、瘀斑、皮下大面积出血、甚至全身各系统的出血。皮下出血会阻碍药物被有效吸收, 降低临床疗效, 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不利于患者配合治疗[1]。这种皮下出血的情况可能与按压方法有关, 为此笔者对不同按压方法与局部皮下出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在我科住院期间应用低分子肝素腹部皮下注射患者120例, 男性78例, 女性42例, 年龄为43~92岁, 治疗时间为5~10d, 均无长期应用抗凝药物病史, TT (血浆凝血酶时间) 、PT (凝血酶原时间) 、APTT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 、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内。
1.2 药物
选择意大利阿尔法韦士曼制药公司北京代表处的低分子肝素, 规格为:6400IU/0.6m L, 2支/盒。此药是由肝素经解聚集而成的低分子肝素, 平均分子量为4500道尔顿, 是一种快速而持久的抗血栓形成药物。经皮下注射后吸收良好, 分布于血细胞和血浆中, 3h后血浆中抗激活因子达顶峰, 血浆半衰期平均6h, 单剂量注射后在血液中的抗激活因子可维持20h, 经肝肾脾和肺代谢分解, 由肾排出, 每日1次或12h/次皮下给药, 通常疗程为10d。
1.3 操作方法
现使用的低分子肝针剂是一次性预装药物注射液, 配套的针管内刚好有0.1m L空气, 针头很细, 针柄为1cm长。选择脐上下5cm、左右10cm范围内, 避开脐周2cm处 (以免发生淤血时延伸至脐部, 加重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 按顺序轮流间隔注射[2], 两次注射点应相距2cm以上。注射时尽可能饭后注射, 让患者平卧屈膝使腹部皮肤容易形成皱褶, 左手拇指、示指捏起皱褶处, 右手持注射器, 不排空气, 在皮肤皱褶最高点垂直刺入[3]。注射时固定好针头, 勿使其随患者呼吸上下移动, 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褶状态, 注射后避免揉搓[4]。注射完毕停留5S后快速拔针 (目的是待药液基本扩散, 避免药液过的存留于针尖部, 拔针过程中药液渗入损伤组织引起皮下出血) , 用弹力按压器按压针眼处皮肤。 (弹力按压器是我科室初步研究的按压注射部位的小器械, 按压面积是由2cm×3cm的平面塑料板完成, 内部是由直径为0.7cm, 长约5cm的圆柱连接弹簧, 弹簧上侧是以cm为单位的刻度表, 与按压力度成正比。正在进一步研究在弹力按压器上安装计时表。) 1.4评价标准
注射24h后观察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例次和皮下出血面积的大小。出血程度:瘀斑直径<.0.5cm是阴性 (未出血) , 0.5~1cm为轻度出血, 1~2cm为中度出血, >2cm为重度出血[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见表1、表2。
注:B组与C组、D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B组与A组比较, 无明显性差异 (P<0.05)
注:B组与C、D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B组与A组比较, 无明显性差异 (P<0.05)
3 讨论
(1) 低分子肝素具有明显的抗Xa因子活性, 经皮下注射后吸收良好, 分布于血细胞和血浆中, 3h后血浆中抗激活因子达顶峰, 血浆半衰期平均6h, 单剂量注射后在血液中的抗激活因子可维持20h, 经肝肾脾和肺代谢分解, 由肾排出。但由于脑梗死患者大多数为中老年人, 腹部皮肤相对松弛, 注射后药物易沿着进针路经反流, 使药液在局部直接吸收后形成局部药物高浓度, 是引起注射局部皮下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6]。所以, 注射后按压方法 (时间和力度) 不当, 极易导致注射部位皮下血肿、皮下瘀斑及较大面积的出血, 使患者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感, 影响治疗效果。 (2) 有文献报道, 注射前后冷敷5min可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7,8]。用药期间禁止热敷[9], 如果出现皮下出血, 可立即冷敷, 使毛细血管收缩, 从而减轻局部渗血。皮下出血24h后, 可以用新鲜的马铃薯切成片敷在淤处, 每天3次, 有利于淤血的消除[10]。如自觉有其他异常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及时采取措施, 给与相应处理。但在气温低时可使患者出现寒战, 感觉不适, 尤其是身体虚弱的老年患者禁用。 (3) 注射前应让患者和家属了解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 讲解注射方法及部位、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方法、注意事项, 消除患者紧张及恐惧心理。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依从性, 减少不良反应, 提高治疗效果[12]。 (4) 有相关文献报道,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局部按压5min以上能有效降低较大面积出血的发生率[11]。同时有研究表明,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如果按压时间过短易引起皮下出血, 但按压时间过长, 对局部刺激就越大, 随之瘀斑直径也越大[13]。
多次皮下注射 篇9
1 临床资料
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心内科267例老年冠心病病人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男105例, 女162例;年龄60岁~81岁 (67.0岁±2.6岁) 。药物治疗的病人自入院起, 连续皮下注射6d, 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术后皮下注射3d, 每隔12h1次, 每次注射剂量为5 000U。选择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1mL蓝芯注射器, 注射药物为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分子肝素钙, 每支5 000U。
2 方法
2.1 注射部位及方法
选择腹部作为注射部位, 范围以肚脐为水平线, 左右10cm、上下5cm直径内, 避开脐周1cm处, 在病人腹壁左右两个区域内轮流注射, 同侧两次注射间距大于2cm。采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注射部位皮肤提起成皱褶状, 右手持注射器采用垂直进针法[3]。注射时均采用气泡留滞法, 缓慢匀速注射药物, 注射完毕稍停留后松开皮肤。
2.2 按压手法及时间
拔出针头后, 左手持棉签迅速轻轻压迫针眼处, 力度以皮肤不下陷至略下陷, 但下陷不超过0.5cm为宜。按压时间为1min~2min。
2.3 判定标准[4]
出血程度分为三种:淤斑直径<0.5cm为轻度, 也可称为不出血;淤斑直径0.5cm~2.0cm为中度出血;淤斑直径>2.0cm或有硬结为重度出血。
3 结果
在接受低分子钙皮下注射的病人中, 21例出现中度以上皮下淤血, 最大淤血范围为4.5cm, 是一老年女性, 更换注射区域, 24h后局部热敷, 逐渐吸收, 其他病人均反应良好。另外, 在接受注射的病人中, 皮下淤血的发生和性别、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女性多于男性, 年龄偏大者多见。
4 讨论
由于腹部面积大且皮下脂肪层较厚, 毛细血管相对较少且组织疏松, 脐周有丰富的腹壁血管网, 利于药物吸收, 所以均首选腹部[5]。另外, 在注射方法上基本采取垂直进针法, 只是在按压手法和按压时间上各抒己见。老年人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皮下脂肪较少, 按压力度大和时间长都会加重毛细血管损伤, 致使部分药液被挤压到毛细血管周围[6,7,8,9], 导致出血, 形成淤斑。在临床工作中, 老年病人自行按压的弊端是准确性较差, 力度不均匀, 按压时间不能保证。为了减少淤斑的形成, 按压工作由护士完成。在按压力度及按压时间问题上, 翻阅了大量文献, 结合老年病人实际情况, 进行跟踪观察, 认为我们所采取的按压力度和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出血的发生率, 减轻了注射部位的出血程度, 减轻了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 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低分子肝素,皮下出血,护理
参考文献
[1]徐海燕, 邓予, 李俐林, 等.居家注射低分子肝素引起皮下出血的原因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2, 10 (3A) :669-670.
[2]秦淑辉, 肖文良.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低分子肝素钠应用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J].河北医药, 2010, 32 (12) :1545-1546.
[3]阮芙蓉.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老年人皮下出血的影响[J].咸宁学院学报, 2008, 22 (5) :432-433.
[4]徐雪敏, 戴晓光, 张素莲.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J].吉林医学, 2009, 30 (11) :2909-2910.
[5]武秀萍.低分子肝素钠致腹部皮下血肿1例[J].长治医学院学报, 2006, 30 (3) :233-234.
[6]李清, 李慧娟, 梁丽花, 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10) :1268-1269.
[7]樊瑞红.心可舒治疗冠心病的双心效应[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7) :887-888.
[8]闫登魁.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8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 11 (8) :928-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