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明星

2024-05-22

文化明星(精选12篇)

文化明星 篇1

11月17日晚在北大百年讲堂的一场昆曲演出中, 表演结束时, 于丹被主持人邀上舞台作总结。当她在接受台上一位老艺术家献花之后开始讲话说“我先代表大家……”时, 有观众喊出“于丹下去”, 并且得到其他多位观众的呼应, 于丹只得放弃讲话, 退到后台并悄然下台。

于丹的蹿红一直伴随着争议, 很多读者对她无比推崇, 但也有不少人从未停止过对她的批评和抵制。作为“文化明星”被轰下台, 虽非“前无古人”, 但绝对“后有来者”。调查显示, 于丹并非是网友们最想轰下台的, 张绍刚、高晓松、方舟子等人的得票率远远高于于丹。无论是谁, 如果他们在公共媒体给他们提供的平台上说些不负责任的话、做些不负责的事, 再以所谓的精英自居而无视观众的智商、情商与知识储备, 显然就会被轰下台。

于丹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 2007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成名后, 就在国内文化市场以“国学专家 (大师) ”的招牌行市。于丹之所以能出名, 一方面来自于她以媒体人的敏感捕捉到了当时受众的普遍心理需要, 并以简洁明快的演讲方式予以灌输, 另一方面是, 她由中国受众最广的媒体央视捧出。

以“国学”行市, 有专家说:于丹无论从知识层面, 还是从精神层面, 都有难以弥补的局限。她声称自己四岁读《论语》, 但对《论语》的解说错误百出, 而讲《庄子》更是臆断妄议, 基本文理不通。甚至有人说, 于丹讲国学, 犹如没有根底的票友在“曲苑杂坛”里充大师。

成名后的于丹, 并没有自我反省, 或扬长避短, 而是在与媒体同市场的合谋中随行就市, 高调扮演文化市场的“国学符号”。市场将她作为一个现成的招牌利用, 而她自己则自甘做万用的狗皮膏药, 任人招贴。这次在北大被轰下舞台, 无疑是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现场观众给了缺少自制的于丹教授一记当头棒喝, 重重地提醒她:自知、自明、自制、自检。如果于丹教授从中获得教训, 对于她未来的发展, 将是有益的事情。

于丹的市场国学, 根本的是缺失真正学者必具的“诚”和“真”。这两三年来, 公众慢慢厌弃于丹, 评价她最普遍的一个字就是“装”。包括北大学生在内的现场观众在于丹未开口前就把她轰下台, 根本原因还不是于丹以昆曲外行来扮演专家角色, 而是公开抵制这个“商业化”的于丹。观众此举, 不是拒绝差异和多元, 而是要抵制于丹所代表的市场的虚伪和流俗对严肃文化的欺凌。

一个健康的文化空间, 应多元并存, 因此构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一个健康的文化空间, 在根本意义上, 始终存在着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矛盾, 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必然存在着市场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冲突。从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意义上, 保持经典艺术的纯正性、追求高雅艺术品位, 是以高雅文化为载体的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这些年来, 市场经济快速扩张, 引导了流行文化的过度发展, 乃至于作为流行文化符号的若干明星同时也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言人, 这实质上是流行文化对高雅文化的侵蚀。而高雅文化流行化, 是2000年以来中国文化的普遍状态。

“于丹被轰”, 作为一个文化事件, 是在告诫文化明星们, 该看看场合, 适可而止了。

文化明星 篇2

赋得明星玉女

作者:王翰  朝代:唐 洪河之南曰秦镇,发地削成五千仞。三峰离地皆倚天,

唯独中峰特修峻。上有明星玉女祠,祠坛高眇路逶迤。

三十六梯入河汉,樵人往往见蛾眉。蛾眉婵娟又宜笑,

一见樵人下灵庙。仙车欲驾五云飞,香扇斜开九华照。

含情迟伫惜韶年,愿侍君边复中旋。江妃玉佩留为念,

嬴女银箫空自怜。仙俗途殊两情遽,感君无尽辞君去。

遥见明星是妾家,风飘雪散不知处。故人家在西长安,

卖药往来投此山。彩云荡漾不可见,绿萝蒙茸鸟绵蛮。

赵本山:文化英雄还是娱乐明星? 篇3

本山大叔驰骋春晚21年,从1990年的《相亲》,到2009年的《不差钱》(期间只有一年未上春晚),几乎都是好评如潮。他给人们带来的笑声无法用钱来衡量。正因此,他能花亿万巨资购置庞巴迪,也属劳动所得,并无人眼红。从当初拧着茅台酒去叩央视春晚的大门洒泪而归,到后来的央视春晚离不了他,赵本山的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当春节临近,人们便会关心春晚有没有赵本山。有一篇《何必为难赵本山》的文章说:“对于春晚,每年所期待的也就是赵本山的出场,他出场前坐着观看节目,是为了等他出来,他演完了,春晚也就不看了。”这虽是作者自道,但持这种态度的恐怕为数甚巨。有个说法:“出了山海关,只看赵本山。”赵本山是东北人,在东北受欢迎并不奇怪,但我等是南方人,喜欢赵本山的程度似乎也不亚于东北人。他所塑造的徐老蔫、大忽悠、黑土等形象让人记忆深刻;经过他的小品,“太有才了”“忽悠”“相当”“不差钱”等成为流行语;他领着范伟、高秀敏、小沈阳、丫蛋上春晚,让他们一夜走红;他是获得春晚观众最喜欢节目最多的“小品王”……赵本山时代并非没有别的小品和演员,但这些小品和演员都被赵本山的阴影所笼罩,其影响远远不及赵本山。

不仅如此。赵本山所经营的影视娱乐帝国本山传媒获得了巨大成功。他制作的刘老根系列、《乡村爱情》系列,其影响力让许多官办的电视台汗颜,当然也让许多官办的电视台轻轻松松在广告中插播刘老根、《乡村爱情》而挣了个盆满钵满。

赵本山,由一个黑土地上的草根、唱二人转的民间艺人,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一个神话!

王蒙2009年发表一篇《赵本山的“文化革命”》一文,对赵本山进行了充满激情的高度肯定,认为他代表的是与主流文化、殿堂文化、经典文化相并行的农民文化、民间文化、外省市场文化,“赵本山在主流媒体上争到了农民文化的地位和尊严。夸大一点说,他悄悄地进行了一点点农民文化革命,使得我们的主流文艺更加宽敞自然开放亲民。”王蒙在分析小品《不差钱》时说:“尤其是‘不差钱’的反复宣称,既表达了对于城市的宰人商业的抗议,也反映了不那么差钱以后的农民弟兄今非昔比,腰杆渐硬,进一步有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其评价之高、分析之理性、态度之严肃,实属少有。这可以看作是主流文化的人们对于土得掉渣的赵本山小品的正式认可。

潘采夫有一篇《赵本山是不是文化英雄》的短文,在概述了赵本山的巨大成功之后说:“赵本山是不是一个文化英雄?写到这里,好像已经不需要回答。但我心里总还有一点疑问,一个财富广阔的英雄,一个接近权力的英雄,能不能同时也是一个文化英雄呢?”这里作者似乎想肯定,但又在表达怀疑。

笔者以为,问题也许出在关于“文化英雄”的标准或内涵上:是单有文化(艺术)成就和影响的人才称得上“文化英雄”,还是既有文化(艺术)成就和影响又有钱有势的人也可以称得上“文化英雄”呢?也许,人们更希望的是前者,更认同的是“纯粹”的文化(艺术)。这一点从王蒙的论述中也可看出。他所称道的“文化英雄”,并非有着巨大财富和巨大权力的人物,而是创造了一种有着巨大影响的文化的人物。在这方面,“英雄”可以与“文化”搭配,但不可以与“财富”或“权力”组词。但不巧的是,赵本山不仅在文化的表演上取得了成功,还在财富的创造上取得了成功,甚至还在权力的获得上取得了成功。集明星、商人于一身,怎么能与人们心目中的“文化英雄”挂上钩呢?但他的小品以及电视连续剧确实是很多人所喜爱的作品,他又确实发了财,在他的本山传媒帝国他确实是说一不二的最高权力者——这种复杂的身份,在中国当下的语境中确实让人们感到迷惑。同样令人感到迷惑的还有:一方面无数的观众对赵本山充满期待,一方面又有很多人对他的作品进行激烈的批评,甚至对他进行“劝退”(如,有人认为赵本山垄断或霸占央视春晚近20年,是一种“文化霸权”,因此赵本山应当退出央视春晚)。

批评的背后

随着本山时代的延续,随着人们对其表演的熟悉,人们越来越感到其表演手法的单调重复。于是有人感叹:本山技穷了;本山老矣!特别是他《捐助》中的表现,很不尽人意。人们感到,这里的本山已无搞笑的激情与灵性,显得甚是木讷迟钝,与《卖拐》中的忽悠,与《不差钱》中的爷爷差距很大。平心而论,《捐助》若放在别的场合,若是别人表演并且达到同样的水准,也算中上乘作品了。但因为是赵本山的作品,大家也就不免挑剔起来。

这里有“审美疲劳”的问题。再有天才的艺人,其表演看多了也不免令人生厌。于是人们就希望他提供更新更奇更强更烈的娱乐刺激或享受。对于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艺人,人们爱之捧之以至视作偶像,对于不能满足这种娱乐要求的艺人则冷之厌之以至不屑一顾。艺人若要成功,就得把握观众的喜好,尽力满足它们,否则一辈子也别想红别想火。但人们的口味又总是在变,老一个调子、老一套路数就不免令人疲劳而逃不脱被人冷落抛弃的命运。可以说是,成也套路、败也套路;或者说,成也观众,败也观众。

但这里又似乎不仅仅是一个“审美疲劳”的问题。人们批评《捐助》的问题,往往集中在其“真实性”上。“一个连学费都交不起的穷人,刚收到大家的捐款就买来昂贵的国窖1573送礼,这不是做广告胡说八道吗?”人们看到,在这个作品中夹杂有三个广告(国窖1573、搜狐、搜狗),人们还看到了“一拖四”(领着四个徒弟上春晚),表现了强烈的商业性。作品的商业意图一旦被人窥破,观众的心情可想而知。明显的商业因素,对作品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引起作品完满性、自足性的消解,以及观众对于作者创作态度、创作方式的怀疑乃至不满。

与“真实性”问题相关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还有人反感于《捐助》对主流意识的表达。《捐助》以助人为乐、扶危济困为主题,通过失误、误解、误会造成喜剧冲突。在躲避崇高、反感严肃、消解价值、逃离意义的语境下,人们只想纯粹地娱乐,任何沉重的东西这时都显得不合时宜,任何“寓教于乐”的企图都会遭到反对。《捐助》因为有着明确的主题,于是遭到那些只想纯粹娱乐的人的反感。这种反感也通过其对于对于好人好事的怀疑体现出来。

人们批评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捐助》对弱势群体的作践和歧视,“给寡妇挑水”“给寡妇捐款”之类噱头遭到人们的炮轰。虽然这种批评有点“上纲上线”,但也似乎表明赵本山成为人们不能不看、不能不说的对象:有井水处即说“赵本山”。这可以从两个对立的“调查”结果得到印证。

“最烂的”与“最喜爱的”的对立

时间回到2010年。这年春节前网友热评“春晚不想看的10张脸”,赵本山名列第一。节后凤凰网发起“春晚最烂小品”评选,赵本山的小品《捐助》高居榜首。看起来人们已经厌恶赵本山到了极点。但在央视“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中,《捐助》仍然成为观众“最喜爱的春晚节目”。两个结果完全相反,孰真孰假?也许人们会更相信来自民间媒体的评价。但在我看来,两个评价都真,但又都假。两种结果都是观众真实态度的体现,但两种结果又都是片面的,都只是体现了部分观众的态度。之所以造成这种看起来对立的结果,其原因在于这种评选方式。

当网上进行“最烂”小品评选的时候,它只能表达一部分观众认为“最烂”小品的评价,而不能表达另一部分观众认为“最好”小品的评价,其结果,“最好”小品的评价被遮蔽、被过滤,“最烂”小品的评价被表达、被显现;而谁能夺得这个“最”呢?那自然是谁影响最大、谁传播最广,谁就最有可能“幸运”当选;加上评选时候网民的相互感染、恶作剧的心态等因素的影响,即使不统计,估计也会是赵本山当选。同样,评选“最喜爱”的方式则遮蔽掉了、过滤掉了“最烂”的评价态度,而只呈现“最喜爱”的评价态度。这样,凭着赵本山的人气,凭着他的高人一筹的表演,他也会名列第一。这种评选方式只及一点、不计其余,其片面性不言而喻。如果改变一下评选方式,让观众同时评选“最烂”与“最喜爱”的小品,估计赵本山将会同时当选,其结果将与凤凰网站和央视分别评选的结果相同。这样,事实上就将观众分成了两个族群:喜爱他的与厌烦他的。

理性地讲,一种态度不应当干涉另一种态度,如果自己喜欢,不能强迫别人也去喜欢;自己厌烦,也不应强迫别人也去厌烦。特别是厌烦者不能通过自己的口诛笔伐去恶心那些百看不厌的人。两种极端的态度不应相互否定。西方早有“趣味无争辩”的说法,不同的审美趣味本没有高下之分,这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欢赵本山的固不必说,奇妙的是,那些厌烦赵本山的人大可不去理会他就得了,却为什么又要表现出那么“强烈”的厌烦情绪呢?这就涉及所谓“纯粹娱乐精神”。

纯粹娱乐精神

在当下,文化娱乐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强烈欲望,但这种文化娱乐又似乎与其他目的相对立、不可融合。生活紧张忙碌,需要放松、需要娱乐;衣食无忧了,也需要与之相应的轻松娱乐活动。现在文化娱乐精神发展到空前自觉的程度,以至人们不愿看到在娱乐中掺杂非娱乐的因素。不想被利用,不想被愚弄,不想被当成弱智,更不想被教育。寻求一种自在的、自由的、无目的、无功利的娱乐,这对于大众来说似乎已成一种本能。湖南卫视之所以这么红火,“天天向上”与“快乐大本营”那么得人心、有人气,就是这种“纯粹娱乐精神”的体现。“纯粹娱乐精神”的背后又是现代后现代社会人们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前所未有的高涨。这种意识的高涨甚至还体现在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人们对于煽情的拒绝。人们一方面感到社会生活缺少温情,呼唤真情的回归,期盼被感动,但另一方面又拒绝感动、拒绝煽情,各种抒情叙事都有可能被视为虚情假意、表演作秀。这种矛盾,其实正体现了当下人的社会性与主体性、共通性与独立性的矛盾。

文化明星 篇4

关键词:电影产业,潜意识,神话,凝视

“明星”最初在电影工业中专门用来命名那些独具影响力的演员群体, 它的外延现在已辐射至社会的各个领域, 成为指代有影响力的人的普遍性称谓。作为明星文化的缔造者, 好莱坞能从早期若干家反对爱迪生专利公司的小型独立电影公司发展成为规模庞大、垄断市场的电影制造帝国, 是和其产业运行制度密不可分的。在好莱坞的产业运行制度中, 明星制度不仅成为了其电影生产的金融保护伞, 并且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星作为电影产业的资本和形象, 其建构是和受众心理以及社会文化机制密不可分的。

一、明星与集体无意识

在电影初创期, 一部电影往往主要冠名于制片公司, 演员则是无名的。不过, 随着时间的发展, 一些聪明的制片公司会发现某些演员因其个人魅力常常比其他演员更容易被观众记住, 进而成为一部电影的标志。如果利用这个明星制造些噱头, 那么这种做法会有益于电影的票房收益。比如电影史上第一位“女明星”佛罗伦斯·劳伦斯就因其公司炒作她在车祸中身亡, 而新电影上映时又奇迹般出现在观众面前而初尝明星效果带来的利益。 自此之后, 好莱坞开启明星制度, 培养、包装一些有潜质的演员, 制造舆论使之具备公众影响力, 然后将他们作为电影的招牌, 为制片公司赚取巨额票房。

明星观念的推广为何能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并迅速运转, 发挥其经济效益?其实, 这种成功做法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人类自原始时期就形成的, 置于人类人格结构最深处的集体无意识。人类早期在自然界中艰难生存, 由于对外部世界缺乏掌控力并对各种自然现象无法解释, 于是长期处于一种不安全感中, 这种不安全感既是生理上的, 又是心理上的。渺小、软弱的人类渴求庇护, 于是制造出拥有强大力量的“神”这一幻象, 并通过对神的崇拜获取安全感。这一做法形成了原始时期的泛神论思维、图腾崇拜以及早期的巫术行为。随着文明的逐渐形成, 人类的文学传颂的依然是以神主导的世界, 古希腊文化讲述的是住在奥林匹亚山上的众神以及人间的英雄, 希伯来文化在描绘《圣经》中的图景, 中华早期文明亦是在讲述盘古、伏羲和女娲的故事。然而科学的发展使人能够更理性地对待外部世界, 曾经的不安全感亦逐渐消散, 而对更强大、更高贵者的崇拜行为则由人类的祖先遗传给了我们, 根植于深层意识之中。

在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今天, 由于信仰缺失, 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将偶像崇拜的集体无意识释放在电影制造出的明星身上。在这场全民造神的运动中, 好莱坞以其敏锐的商业目光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必备条件:明星们有着漂亮的脸庞、超乎常人的个人魅力、他们住在常人根本不敢企及的比佛利山庄的豪宅里, 华服、香车成了明星的标配, 他们是高于普通人的, 其所拥有的一切物质条件使之在消费文化中成为神一般的存在。再看看好莱坞的包装策略, 尤其在经典好莱坞时期针对明星的人像布光, 其完美的侧脸总是处于一片明亮柔和的光线中, 以制造一种梦幻的效果, 让观众为之着迷。

二、明星与“凝视”

上世纪70年代, 以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理论学者运用弗洛伊德以及拉康的理论来论证电影是如何通过潜意识的纽带与观众发生关联的。与此同时, 电影特定的观影环境、放映原理以及银幕与镜像的内在相似性都使“看” 这一人类的自然行为在电影中发生了意义转换并得以被理论书写。

当观众坐在黑漆漆的电影院中, 全神贯注地将目光投射向明星以及故事所营造的虚幻世界, 影像的焦点透视原理确保了其作为凝视的主体地位, 而影像中的明星则变成了被凝视的客体, 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 观众获得了控制的快感。与此同时, 随着观众被代入剧情, 他越来越多地移情于电影中的主角 (往往是明星) , 也越来越多地将自我投射向明星, 在潜意识层面使之转化成自我的镜像, 回归在拉康镜像理论中所提及的童年“揽镜自照”的仪式。

随着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崛起, 观众对明星的“凝视” 又多了一层新的权利内容, 当然, 这种理论将男性受众视作观众的主体, 其对明星尤其是女明星的凝视则体现出一种”视淫“ (Scopophilia) 的含义。劳拉·穆尔维在其论文《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中指出, 传统的叙事电影运用各种手段将女性尤其是女明星塑造成被凝视的对象, 而男性观众则通过将自我投射进影片中的男性角色视点, 完成对女性的视淫。

三、明星与美国梦

好莱坞一直被称为“造梦工厂”, 它除了大量制造逃避现实、娱乐大众的虚幻故事之外, 其所制造的明星更可以被看作是“造梦工厂”的代名词。

好莱坞的”表演皇帝”卡拉克·盖博曾经是工厂的工人, 葛丽泰·嘉宝曾经在百货商店打工, 亨弗莱·鲍嘉退役后在剧院当过杂工, 玛丽莲·梦露的不幸童年则在不同的寄养家庭中度过。每一个明星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都曾饱含不为人知的辛酸, 他们也是普通人, 甚至曾过着比多数电影观众还卑微的生活, 但只要有机会之神的眷顾, 任何一个人都能够由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明星的魅力除了其漂亮的外表, 更重要的来自他或她的草根背景, 而其成功的历程则在舆论和影迷的不断言说中慢慢幻化成一个个美国神话。

四、明星图征

当中国明星陈赫和文章被爆出“出轨门”后, 他们所遭遇的口诛笔伐的程度可能是要远远大于其他男演员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敏感身份,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来自于其在影视剧作品中所扮演的大量“好男人”角色与个人生活中的行为产生的巨大差距。明星自身与其扮演的重要角色会共同构成明星图征存在于观众的认知里, 一旦当明星自身与其所扮演的角色呈现出错位, 那么其明星图征也就随之破裂了。

在默片时代, 由于故事角色较为单一, 明星图征更多地是由明星“肖像学”所决定, 制片公司根据明星的相貌风格为其配搭相应的角色。比如一头金发、个子娇小的玛丽·璧克馥因其总是扮演天真、纯洁的女孩角色, 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小玛丽”, 虽然她曾多次试图改变自己的角色, 但由于其强大的明星图征, 往往以失败告终。

然而进入有声片时代, 角色出现更为复杂的变化, 明星除了在外型上需符合角色之外, 其个人生活往往也会被打上角色的印记。观众总是很难区分明星作为一个扮演者与其角色之间的区别, 而明星一旦惯于扮演某种角色, 就必须以牺牲自我的“在场”为代价去维持其所营造的明星图征。

也就是说明星图征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分别是:明星其人、明星的身体 (主要指肖像) 以及明星所扮演的角色。其中明星的身体以及明星所扮演的角色是最重要的, 而明星自身则需要根据其所形成的图征进行调整, 尽可能地贴合这一图征, 甚至将真我完全隐藏起来。

总之, 电影产业中的明星不仅仅是资本与市场运作的结果, 其借助影像为媒介与受众发生密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既来源于受众心理的潜意识层面, 同时也指涉社会文化的某种普遍性倾向。明星是工业产品, 同时也是想象的能指。

参考文献

[1]汉娜·阿伦特.本雅明文选[M].北京:三联书店, 2014.

[2]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3]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文化明星 篇5

兴银豫“2010”352号

关于印发《兴业银行郑州分行 “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 评选实施细则(2010年6月修订)》的通知

各机构,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总行‚服务立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服务工作,营造分行良好的服务氛围,树立优质服务典型,提升分行客户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兴业银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办法》(兴银“2010”396号),结合分行实际情况,分行特对《兴业银行郑州分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实施细则(2009年2月修订)》(兴银豫“2009”111号)进行修订,现将《兴业银行郑州分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实施细则(2010年6月修订)》印发给你们,请认

—1— 真组织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附件:《兴业银行郑州分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实施细则(2010年6月修订)》

二○一○年七月一日

(联系人:会计结算部 刘小方;

联系电话:566853(IP),0371-65826672(直线))

主题词:服务管理 服务明星支行 服务明星 评选细则 通知

抄送:分行行领导,存档。

兴业银行郑州分行综合部 2010年7月2日印发 • —2— 附件:

兴业银行郑州分行“服务明星支行”和 “服务明星”评选实施细则(2010年6月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总行‚服务立行‛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服务工作,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提升分行客户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根据《兴业银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办法》(兴银“2010”396号),结合分行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属操作规程,适用于分行辖内郑州同城(不含异地分支机构)营业网点及其前台综合柜员、大堂经理。

第三条 本细则评选的‚服务明星支行‛是指在本行客户服务工作中综合表现突出、具有代表性并能起到模范作用的营业网点。

第四条 本细则评选的‚服务明星‛是指在本行客户服务工作中综合表现突出、具有代表性并能起到模范作用的前台综合柜员和大堂经理。

第五条 各营业网点负责组织本机构月度‚服务明星‛的评选工作;分行会计结算部负责牵头组织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工作,并协助总行做好评选全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的推荐审核工作。

—3—

第二章 基本规定

第六条 ‚服务明星‛的基本规定:

(一)营业网点月度‚服务明星(柜员)‛的基本条件:

1、从事本行前台柜员岗位满三个月的柜员;

2、热爱本职工作,有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忠于职守,勇于奉献;

3、服务意识强,主动热情,耐心细致,服务工作获得好评。没有发生经查属实的服务投诉事件;在总、分、支行各类服务规范的明查暗访中,未发现服务质量问题;

4、熟练掌握并运用本岗位业务知识,快速、准确地办理各项业务并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本人当月业务量超过本网点平均业务量;

5、善于创新,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

6、遵守分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表现优秀。

(二)分行季度、‚服务明星(柜员)‛的基本条件:

1、参加季度‚服务明星‛评选的柜员,从事我行前台柜员岗位须满半年以上;参加‚服务明星‛评选的柜员,从事我行前台柜员岗位须满一年以上;

2、热爱本职工作,服务意识强,严格执行总分行及中国银行业有关岗位服务规范等要求,形象礼仪、行为礼仪和沟通礼仪 —4— 出色,服务工作得到客户及行内员工的一致好评;

3、业务量超过分行平均水平,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全面,在总分行各项业务、技能考试中位于中等以上;

4、评选期间未发生重大业务操作差错;

5、为提高本行信誉和树立良好形象做出较大贡献,服务事迹先进、突出,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6、在评选期间未发生任何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客户投诉事件;在总分行服务检查评比或第三方机构调查中,未发生任何因自身原因造成的服务违规、扣分事件;

7、近期内获得行内外各级服务荣誉称号的,评选期间被社会媒体正面报道或表扬的,为树立我行服务品牌及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的可优先考虑;

8、遵守分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表现优秀。

(三)分行季度、‚服务明星(大堂经理)‛的基本条件:

1、参加季度‚服务明星‛评选的大堂经理,从事我行大堂经理岗位须满一个季度以上;参加‚服务明星‛评选的大堂经理,从事我行大堂经理岗位须满一年以上;

2、热爱本职工作,服务意识强,服务工作获得大多数客户和行内员工的好评;

3、业务知识全面,在总分行各项业务考试中位于中等以上;

4、为提高本行信誉和树立良好形象做出较大贡献,服务事

—5— 迹先进、突出,具有一定代表意义;

5、在评选期间未发生任何因自身原因造成的客户投诉事件;

6、严格执行总分行服务规范标准,评选期间在总分行服务检查评比或第三方机构调查中,未发生任何因自身原因造成的服务违规、扣分事件;

7、近期内获得行内外各级服务荣誉称号的,评选期间被社会媒体正面报道或表扬的,为树立我行服务品牌及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的可优先考虑;

8、遵守分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表现优秀。第七条 ‚服务明星支行‛的基本规定:

(一)参加季度‚服务明星支行‛评选的支行,开业时间须满一个季度(含)以上;参加‚服务明星支行‛评选的支行,开业时间须满一年(含)以上;

(二)营业厅岗位健全、职责明确,业务知识、操作技能、服务礼仪水平高,坚持晨会制度,所有营业厅入行满一年的工作人员通过总行上岗资格考试并持证上岗;

(三)营业网点总体业务差错率低于分行平均水平、前台柜员人均业务量高于分行平均水平,且零售业务经营业绩在分行内处于中上水平;

(四)营业网点的建设严格执行总行VI标准和规范设计手册;

—6—

(五)零售业务一周七天全部对外营业,每天连续营业时间不少于8小时(法定节假日及当地监管机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网点服务检查机制健全,严格执行总分行相关要求,每周对网点服务情况至少全面检查一次,坚持支行长节假日服务巡查;

(七)重视员工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提升,强化柜面业务技能培养和服务礼仪规范训练成果,开展服务规范培训,积极组织网点内部服务培训及各类服务竞赛、服务评比等活动;

(八)在评选期间未发生因营业网点服务问题造成的客户投诉事件;

(九)贯彻执行总分行服务规范标准,评选期间在总分行服务检查评比或第三方机构调查中,排名位于前列水平;

(十)具有服务特色创新事迹的网点优先。

第八条 季度‚服务明星‛原则上从月度‚服务明星‛中择优产生;‚服务明星‛原则上从季度‚服务明星‛中择优产生;‚服务明星支行‛原则上从季度‚服务明星支行‛中择优产生。

第三章 考评规则

第九条 营业网点月度‚服务明星‛的评分实行百分制考评,标准如下:

—7—

(一)服务质量。本指标占权重50%,基准分为50分。各营业网点主要根据分行服务检查通报和营业网点自行组织的服务检查结果(包括现场检查、抽调录像等)确定柜员的得分。

(二)内外评议。本指标占权重20%,基准分为20分。

1、客户评价。本指标占权重10%,基准分为10分。本指标为扣分项,扣完为止,无扣分的,按10分计。主要依据为总行客服中心转发客户意见、客户评价系统满意度和客户意见簿及网点现场受理客户意见等。总行客服中心转发客户意见属‚投诉‛事项的,最终客户主动撤诉的,涉及人员每次扣5分;被客户在意见簿上提出批评,经查属实的,每出现一次扣3分;通过其他渠道反馈的客户意见,营业网点根据情况酌情扣分。

2、内部评价。本指标占权重10%,基准分为10分,由营业网点前台业务中心主任对每个综合柜员从服务效率、服务态度、服务规范执行三个方面打分评价。

(三)工作效率。本指标占权重为20%,基准分为20分,其中业务量、差错率各占10分。柜员业务量由营业网点根据各岗实际业务笔数及承担的其他工作情况进行确定,在本机构业务量排名第一的柜员,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差错率最低的柜员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

(四)业务水平。本指标占权重10%,基准分为10分。包括分支行组织的业务理论考试与业务技能考试。业务水平得分=理论成绩×50%+各项技能平均成绩×50%。根据具体情况,成绩可以 —8— 考虑进步、提高因素。在各项考试中综合排名第一的,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

第十条 季度‚服务明星‛的评分实行百分制考评,标准如下:

(一)分行季度‚服务明星(柜员)‛实行候选人制度,即本季度获得营业网点月度‚服务明星‛的柜员为候选人,有资格参加季度‚服务明星‛的评选,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1、服务质量。本指标占权重70%,基准分为70分。本指标得分直接按照《兴业银行郑州分行综合柜员服务质量评价实施细则(2010年6月修订)》的得分予以折算。

2、工作效率。本指标占权重为20%,基准分为20分,其中业务量10分,差错率10分。业务量排名第一的个人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差错率最低的个人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业务量低于分行平均水平且差错率高于分行平均水平的个人不参与评比。

3、业务水平。本指标占权重10%,基准分为10分。在分行组织的业务理论考试与业务技能考试成绩。业务水平得分=理论成绩X50%+各项技能平均成绩X50%。根据具体情况,成绩可以考虑进步、后退因素。

(二)季度‚服务明星(大堂经理)‛ 考评标准如下:

1、考核评分权重:分行零售事业部、所属营业网点及第三方检查机构三者评分权重分别占30%、40%、30%。

—9—

2、考核标准:

(1)季度大堂明星服务考核得分不得低于950分。(2)季度内与客户发生冲突、遭到客户有效投诉的不得当选服务明星。

(3)当季受到客户、新闻媒体或总、分行等表扬或表彰的可适当优先考虑。

(4)季度大堂服务明星由分行零售事业部评选。

(三)季度‚服务明星‛评选加分项。本项指标不设最高分值。

1、服务被监管单位、银行业协会通报表彰的,每人次加20分;

2、代表分行参加总行或省市技能竞赛、知识竞赛并取得名次的,国家级每人次加分50分;总行级、省级每人次加30分;市级、区级每人次加分20分;

3、被重要新闻媒体表扬的,每人次加20分;

4、总行客服中心转发客户表扬,每人次加5分;

5、‚客户意见簿‛客户留言给予表扬的,每人次加2分;

6、其他经分行同意给予加分的事项。

第十一条 分行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实行百分制考评:

(一)服务质量。本指标占权重60%,基准分为60分。其中柜面服务质量占权重20%,基准分为20分;大堂服务质量占权重30%,基准分为30分,理财经理及其他占权重10%,基准分为10 —10— 分。根据分行的检查(包括现场检查、抽调录像等)及第三方服务检查评分结果,对合格以上成绩进行考核,确认各营业网点本项得分。

服务质量得分=(本季度服务检查百分制得分平均分-60×本季度检查通报次数)/(40×本季度检查通报次数)×柜面(大堂、理财)服务基准分。

(二)工作质量。本指标权重为20%,基准分为20分,其中人均业务量(仅指前台临柜人员,不含主管、主办)10分,差错率10分。人均业务量排名第一的营业网点,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差错率最低的营业网点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人均业务量低于分行平均水平且差错率高于分行平均水平的营业网点不参与评比。

(三)客户评议。本指标占权重10%,基准分为10分。本指标为扣分项,扣完为止,无扣分的,按10分计。主要依据为总行客服中心转发客户意见、客户意见簿及分行受理客户意见等。总行客服中心转发客户意见属‚投诉‛事项的,最终客户主动撤诉的,责任网点每次扣5分;被客户在意见簿上提出批评,经查属实的,每出现一次扣3分;通过其他渠道反馈的客户意见,分行根据情况酌情扣分。

(四)业务水平。本指标占权重10%,基准分为10分。根据分行组织的最近一次季度考核时的业务理论考试与业务技能考试成绩加权计算得出各营业网点本项得分。业务水平得分=理论成绩

—11— X50%+各项技能平均成绩X50%,第一名得10分,其后按比例得分。

第四章 评选程序

第十二条 柜员‚服务明星‛分月度、季度和评选,大堂经理‚服务明星‛、‚服务明星支行‛按季度、评选。

第十三条 月度‚服务明星‛由各营业网点负责评选,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由分行负责评选。

(一)月度‚服务明星‛的评选:由各营业网点负责评选,各营业网点当月评分排名第一的柜员,即为本营业网点当月‚服务明星‛,评选成绩经分行会计结算部确认后,在全行进行通报,并对外公告。

(二)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的评选:

1、分行每季末依据评选标准,对营业网点及综合柜员、大堂经理进行综合考评,满足基本条件且考评成绩优秀的可评选为分行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

2、评选名额:分行营业网点数为10家以上15家以下(含)时,季度‚服务明星支行‛评选名额为3个,营业网点数为15家以上20家以下(含)时,季度‚服务明星支行‛评选名额为4个,依此类推;柜员‚服务明星‛评选名额不超出柜员总数的10%;大堂经理‚服务明星‛评选名额不超出大堂经理总数的10%。

3、分行通报表彰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评选结果于下季初10个工作日内 —12— 报备总行。

第十四条 ‚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的初评与推荐:

(一)分行每年依据评选标准,根据季度评选结果,初评分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分行依据初评结果择优向总行推荐辖内营业网点、柜员、大堂经理参加全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的评选,推荐要求:

1、满足‚服务明星支行‛或‚服务明星‛的基本条件;

2、评选内至少两次获得分行季度‚服务明星支行‛或‚服务明星‛的荣誉称号。

(二)推荐名额:营业网点、大堂经理、柜员按照1:1:2的比例进行推荐,即:分行营业网点数为10家以上20家以下(含)时,服务明星支行的推荐名额为2个,服务明星推荐名额为6名(其中2名为大堂经理);分行营业网点数为20家以上30家以下(含)时,服务明星支行的推荐名额为3个,服务明星推荐名额为9名(其中3名为大堂经理);以此类推。

(三)分行推荐时填写‚服务明星支行推荐表‛(附件一)、‚服务明星推荐表‛(附件二)和‚服务明星支行评选标准表‛(附件三)、‚服务明星评选标准表‛(附件四),并附上被推荐网点、柜员、大堂经理先进事迹报告。分行评选工作情况报告于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通过NOTES系统报送总

—13— 行,推荐表纸质文档由分行领导签字确认后盖行章传真至总行。

第五章 公示制度

第十五条 建立‚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公示制度,接受行内、行外人员的监督。

第十六条 拟向总行报告的季度‚服务明星支行‛、‚服务明星‛,向总行推荐的‚服务明星支行‛、‚服务明星‛,行内公示期均为5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 公示期间,机构和员工对分行拟报告、推荐的机构和员工有异议的,应书面报告(附相关证明材料)分行会计结算部,会计结算部组织调查,核实后报告分行领导,采取相应措施。

第十八条 公示期间,被推荐机构如果发生经查实为合理的客户投诉、严重的会计差错、重大恶性事件(案件)等,给我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则直接取消其‚服务明星‛、‚服务明星支行‛的推荐资格。

第六章 评选纪律

第十九条 参选网点、柜员和大堂经理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弄虚作假,不伪造基本资料和先进事迹。若存在编造、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现象,一经发现即取消参选资格,并视情节 —14— 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及经济处罚。

第二十条 分支行考评小组均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的评选,认真审核网点、柜员、大堂经理的基本材料,客观公正地考察评比,不得徇私舞弊、弄虚作假。

第二十一条 分、支行相关管理部门和机构,对评选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原始材料和记录应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至少二年。

第七章 奖惩措施

第二十二条 奖励

(一)对月度‚服务明星‛,分行将在行内通报表彰,对外公告,每人次给予奖励300元,并在柜员评级考核中,给予加10分奖励。

(二)分行对季度、‚服务明星‛分别在季度综合分析会议、工作会议上通报表彰,并对外公告。

获得分行季度‚服务明星‛的柜员,每人次给予奖励1000元;在分行综合柜员定级考核中,给予加20分奖励;

获得全行‚服务明星‛的柜员,每人次给予奖励3000元;在分行综合柜员定级考核中,给予加50分奖励。

(三)分行对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分别在季度综合分析会议、工作会议上通报表彰,授予‚兴业银行郑州分行‘服务明星支行’‛流动奖牌,并对外公告。

—15— 获得分行季度‚服务明星支行‛的网点,分行每次给予奖励2000元;获得全行‚服务明星支行‛的网点,分行一次给予奖励5000元。

(四)分行对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在业务培训、年终考核评比时予以优先考虑,或组织参加境内外服务考察、培训。

第二十三条 处罚

(一)对月度、季度‚明星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的奖励实行考察制度,即在获得奖励后的考察期内,如果出现本条第(二)、(三)款规定情形的,则收回已得奖金及‚流动奖牌‛,取消明星称号。

考察期如下:月度‚服务明星‛考察期为5个工作日;季度‚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考察期为10个工作日。

(二)参选营业网点和综合柜员、大堂经理考察期出现下列情形:

1、网点在客户服务或业务办理过程中存在重大违法违纪行为;

2、因工作疏忽或失误,给本行造成经济或声誉损失的;

3、发生重大客户服务投诉事件的;

4、营业期间未做到满时点营业的;

5、营业时间拒办业务的;

6、网点员工与客户发生正面争吵或冲突的;

—16—

7、其他对本行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形。

(三)参选营业网点和综合柜员、大堂经理,如果存在编造、隐瞒事实、弄虚作假等现象,一经发现即取消参选资格,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及经济处罚,并追究有关管理人员的领导责任。

(四)依上述规定被取消资格的,在下一个评选周期内不得再行推荐入选。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细则由兴业银行郑州分行制定和解释,由分行会计结算部负责维护。

第二十五条 郑州分行辖属异地分支机构应按照总、分行相关制度制定评选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二〇一〇年七月一日起实施。原《兴业银行郑州分行‚服务明星支行‛和‚服务明星‛评选实施细则(2009年2月修订)》(兴银豫“2009”111号)同时废止。

附件:

1、服务明星支行推荐表

2、服务明星推荐表

3、服务明星支行评选标准表

4、服务明星评选标准表

文化明星 篇6

在卡通世界里,恐龙和洞穴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而且没有哪只恐龙会比动画片《摩登原始人》中的宠物迪诺生活得更快乐了。它叫唤着,流着口水,欢快地奔跑,就像一只披着爬行动物毛皮的大型拉布拉多猎犬。当弗雷德(编注:迪诺的主人)在采石场工作了一天回到家中时迪诺表现得尤其欢实。

Way back in the 1960's and 1970's, "B.C." was one of the funniest comic strips in the world. Gronk, the common dinosaur with a limited vocabulary, could always be counted on5) for a good punchline6), as could his friend the Apteryx (standard come-on7): "Hi there, I am an Apteryx, a wingless bird with hairy feathers.")

早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B.C.》是当时世界上最有趣的连环漫画之一。格朗克是一只词汇量有限的普通恐龙,常常可以不负众望地迸出一句奇思妙语,连它的朋友几维鸟也是如此(标准的打招呼用语:“嘿,你好,我是几维鸟,一只长着浓密羽毛的无翼鸟。”)

1.slobber [?sl?b?(r)] vi. 淌口水,流涎

2.romp [r?mp] vi. 轻快地跑(或走)

3.retriever [r??tri?v?(r)] n. (经过训练会衔回猎物的)寻回犬

4.quarry [?kw?ri] n. 采石场;露天矿场

5.count on: 指望

6.punchline [?p?nt?la?n] n. (故事、戏剧、笑话中的)妙句,关键语

7.come-on: (为了吸引某人的)行为

Have any movies so cruelly anthropomorphized8) dinosaurs as the Land Before Time (LBT) series? Littlefoot, a young apatosaurus, is the ever-resourceful, ever-caring, relentlessly optimistic center of the LBT universe, even though in real life he would have been about as smart as a giant fern9) and a quick lunch for his best friends, Chomper the Tyrannosaurus and Ruby the Oviraptor.

有什么电影能比《小脚板走天涯》系列动画片让恐龙更赋有人性化呢?小脚板是一只年幼的迷惑龙,在该片刻画的世界里,它总是足智多谋、体贴入微,而且还是不折不扣的快乐源泉。尽管在现实生活中,它顶多也就和一株巨大的蕨类植物一般聪明,而且还会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霸王龙超莫普和窃蛋龙鲁比)的一顿快餐。

The creators of this singing, dancing T. rex came in for10) some snarkiness11) when they made him bright purple. "That's not how dinosaurs really looked!" cried the experts, apparently unconcerned that most theropods12) didn't have perfect pitch or the ability to execute a happy two-step, either. Fortunately for science, Barney's friend Baby Bop has a more appropriate shade of bright green.

创作者们把这只能歌善舞的霸王龙设计成了明亮的紫色,因此受到了一些尖刻的批评。专家们高呼:“真正的恐龙可不是那样子的!”他们显然没有想过大多数的兽脚亚目食肉恐龙原本既不会唱出完美的音调,也不会跳欢快的两步舞。从科学角度看,幸运的是,巴尼的朋友鲍普宝贝的颜色倒是更恰当些,是亮绿色的。

It's a moment out of a comic-strip legend. Using his computer, Dilbert proves that it was logically impossible for all the dinosaurs to have gone extinct. At that instant, Bob the Dinosaur (and his girlfriend, Dawn) emerge from their hiding place in Dilbert's house. Bob hasn't been seen much lately in this comic strip, but he still makes occasional cameos13), usually giving Majungatholus-sized wedgies14) to stupid middle managers.

nlc202309031222

鲍勃来自一部传奇的连环漫画(编注:指《呆伯特》系列漫画)中的一幕:呆伯特用他的电脑证明,恐龙全部灭绝从逻辑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就在那一瞬间,恐龙鲍勃(和它的女友唐)从它们在呆伯特房间中的藏身之处跑了出来。近来,鲍勃在这部连环画中露面少了,不过它还是会时不时地客串一回,通常是拿那些愚蠢的中层管理者大开玩笑,让他们领教它犸君颅龙的厉害。

8.anthropomorphize

[??nθr?p???m??fa?z] vt. 赋……以人形(或人性),把……比拟作人,使人格化

9.fern [f??n] n. 蕨类植物

10.come in for: 遭到,受到

11.snarkiness [?snɑ?kin?s] n. 尖刻

12.theropod [?θ??r?p?d] n. 兽脚亚目食肉恐龙(前肢小,主要用后肢行走)

13.cameo [?k?mi??] n. (电影、电视中)名演员演的小角色(通常限于一个场面)

14.wedgie [?wed?i] n. <主美口> (为开玩笑而将某人的内裤或裤子从背后往上拉的)拉裤行为

15.mojo [?m??d???] n. 符咒;巫术

16.come off: 表现得,显得

17.versatile [?v??s?ta?l] adj. 多才多艺的

18.square off: <美口> (打斗等时)摆好(架势)

19.PBS: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的简称,即美国公共电视台,是美国的一个公共电视机构,主要制作和播出教育和儿童节目。知名的儿童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就是该台制作的。

Part of what makes Toy Story such an appealing movie is the way the characters play against type. For example, Rex is a shy, meek, none-too-scary tyrannosaur who's constantly trying to polish his mojo15) (practicing his roar: "I was going for fearsome, but I don't think I'm coming across. I'm afraid I'm just coming off16) as annoying.") He's afraid his owner Andy will replace him with a more frightening dinosaur, and "I don't think I can take that kind of rejection".

《玩具总动员》这部动画片之所以如此吸引人,一部分是因为其角色有悖于常规的表演。比如,雷克斯是一只害羞、温顺、不太可怕的霸王龙,它不停地设法让它的魔咒臻于完美(就是练习它的咆哮声:“我曾试图变得可怕,但是我觉得没有机会,我怕我只会显得令人讨厌。”)它害怕自己的主人安迪会用一只更可怕的恐龙取代它,还说“我觉得我无法接受这种被厌弃的感觉”。

A bit like the anti-Godzilla, the versatile17), lovable Yoshi was introduced to the world in the ancient video game Super Mario World. In games and TV shows since, Mario's bright green friend has sometimes showed some distinctly dinosaur-lik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atching from eggs), but mostly he's just a resourceful, loyal pet.

多才多艺的小可爱耀西有点像是哥斯拉(编注:虚构的一种巨型恐龙怪兽,好与人类为敌)的对立面,它是通过很久以前的电子游戏《超级马里奥世界》被世人认识的。在后来的游戏和电视节目中,马里奥这位亮绿色的朋友有时候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类似恐龙的特征(比如从蛋里面孵化出来),但通常它只是一只足智多谋的忠实宠物。

Still not convinced that birds are originated from dinosaurs? Just take a look at Sesame Street's Big Bird, whose huge size and dim mental capabilities are proof positive of Darwin's extra-strong grip on children's educational TV. As far as I know, Big Bird has never squared off18) against his PBS19) housemate Barney, but my money is on the huge chicken—Barney won't get three words into his "I Love You" theme song before having his windpipe cut.

你还是不相信鸟类是从恐龙进化而来的吗?那就看看《芝麻街》中的大鸟吧,它庞大的体型和可怜的脑容量有力地证明了达尔文在儿童教育电视节目中超强的影响力。据我所知,大鸟从来没有对它在美国公共电视台的室友巴尼摆出过进攻的姿态,但我还是把钱押在这个巨型鸡上——巴尼连它那首《我爱你》主题歌都唱不完三个字(编注:这首歌是儿童电视节目《巴尼与朋友》的主题歌,第一句歌词是“I Love You”),喉咙就会被大鸟割破。

文化明星 篇7

1 强烈的戏剧冲突

1.1 戏剧冲突预设

游戏规则的弱化,不代表不需要游戏规则。相反的,节目正是通过游戏规则里的“戏剧冲突预设”来表现角色的性格,才能达到观众的预期。

在第一季《奔跑吧兄弟》的撕名牌游戏中,多样化的游戏规则明显都是碰撞出角色间冲突的剧情所需要的要素,如攻守交替规则的设定、超能力身份的设定、间谍的埋伏、秘密合伙人的存在。导演事先根据对每个艺人的了解,经过非常周密的考虑和安排事先进行设定每个艺人的角色身份,间谍是谁、超能力者是谁。对于请来的嘉宾,一般会有出乎意料的安排,形成看点。

在拍摄过程中,也从来不会把剧本提前给艺人,所以艺人在录节目时始终不知等着自己的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境规定和身份设定下,艺人方能进行完美的真人秀表现。

1.2 观众的替代性满足

《奔跑吧兄弟》是一个竞技感极强的节目,无论是游戏中的偷袭与冒犯,还是不甘就范的激情和公开挑战的勇气,都留下了大众文化周而复始、永不臣服的烙印。

大众对于文化工业产品的期待和评价标准与官方的标准是不一致的。一个文化工业的产品“要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就必须包含大众的利益”。倘若某种特定的商品,即将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就必须创造出抵抗式或规避式用途或读法的机会,而且这些机会必须获得承认。

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有机会参与这种刺激的户外竞技项目。大众文化的批评是由观众完成的,他们借助媒体提供的文化产品,对其进行合乎自身要求的解读,在产生快感的同时,表达自身的观念和诉求。《奔跑吧兄弟》每一场都设定了规则。在日常生活中,规则被打破或是双方分别在私下商讨。通过或利用游戏规则的过程是隐秘的,但在这个节目中,这样的情境被放大了,观众由此获得了替代性满足。

2 从明星消费形式的转变看受众地位的改变

2.1 不像明星的明星

《奔跑吧兄弟》节目为“虐”明星无所不用其极。杨颖躺地打滚、王祖蓝被人肉折叠,各种挑战极限的高强度游戏、每天长达18小时的录制,明星们为了节目真的拼了。制片人俞杭英在接受采访时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们也没底,但还是希望从这个节目开始,能创造一种明星敢于放下架子,用真实的自我去挑战、去释放的娱乐精神。”

节目一开始,固定六人组成员以明星身份亮相,获得粉丝们的追捧。但当嘉宾,尤其是男神女神驾到时,固定嘉宾就会瞬间化身捧哏。当比赛正式开始后,面对各种考验,各种惩罚,有时甚至要求助于现场观众时,明星就脱下明星光环成了“小丑”。明星与观众,明星之间的前后辈关系,都被暂时忽略了。所有人构成了一幅狂欢的场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亲近而平等的。

2.2 前台化的后台行动

明星的职业是表演。“前台”则是表演者的表达性装备。明星平时在片场、在被采访时面对镜头和话筒,他们严格遵循身份的规范,在观众面前塑造自己的形象。明星平时的“前台”,一般指的是舞台:只有置身于舞台设置时他们才开始表演,而离开了舞台设置,表演也就随之结束了。

前台制约了表演者的行为,在前台大众看到的是理想化、社会化的表演者,而后台则是表演者相对真实的一面。为什么说相对真实,因为真人秀节目只是从观众的角度来看打破了前台和后台的界限,满足了观众一窥究竟的需求。

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尽管明星的舞台发生了改变,但是麦克风、摄像机这些舞台设置并没有消失。他们记录了明星们在车上、在操控室、在大街小巷的一举一动。其实,户外真人秀的机位数绝对超乎观众的想象。《奔跑吧兄弟》在节目录影中的固定机位量就多达数十个,而设备上则采用一种运动摄像机品牌、遥控摄像机、航拍等“海陆空”多兵团作战的阵势,还有一对一跟拍艺人的摄像,全方位记录艺人的一举一动。

与其说“前台化的后台行动”,也不如称之为“后台化的前台”更为恰当。明星们依然受到了表演规则的约束,即便他们在游戏中行为并不全部得体而文雅,有时甚至不与明星身份相符。但他们在游戏过程中有时会突然停下来,看看摄像大哥又没有跟上,或者对着镜头向观众说话。即便做足准备,现场还是会发生摄像、导演跟不上艺人的状况,掉了链子怎么办?没办法,绝对没有再拍一次的机会。俞杭英说:“韩版中也有这个情况。跟不上,他(艺人)就拿着DV自己拍自己。”这些都表明,明星们非常清楚自己处于前台的位置,艺人跟真人秀本身是个相辅相存的关系,走的是“还原”,不过度包装,拉近跟观众的距离感。他们乐于展现更为接地气、亲民的形象,来赚得更多的人气。邓超凭借《奔跑吧兄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亲睐,一直备受争议的杨颖因节目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女神。

舞台设置与外表、举止的一致性代表了一种理想类型,但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促使我们注意和关心例外情况的手段。因此,与预期的舞台设置、外表、举止之间一致性相悖的情形,反而带来更多的趣味和魅力。比如,明星搞笑疯癫的一面,游戏过程中反映出的软弱、善良或其他个性上的弱点等。在大众文化中,观众们期待着凭借后台的个体性的行为对前台的社会规则形成冲击。

2.3 角色关系的复杂化构建

《奔跑吧兄弟》固定成员中有队长邓超、大黑牛李晨、女神经杨颖、开心果王祖蓝、存在感比较低的陈赫和偶尔能力者郑恺,这些标签都是节目组事先制定的。从节目的策划一直到播出,节目给六位固定成员精准的定位就是为了给观众对每个艺人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标签化印象。这样节目组在导演后续的剧本时,才能把控全场。

除了个人的定位,节目组还把几个艺人捆绑在一起定位,最常见的就是“情侣”和“弱者联盟”。

明星的感情生活一直是观众所好奇和希望一窥的方面。《奔跑吧兄弟》中的杨颖和郑恺在第二集《寻找前世情侣》饰演《甜蜜蜜》黎小军和方小婷这对荧幕经典情侣后,迅速成为“周五情侣”;还有经常屈服在李晨的威严之下,虽偶尔反抗,但还是乖乖依照李晨的指示的陈赫,被称为“陈赫母子”等。更有网友自发组成的CP,错置的性别和装扮成为了最吸睛的亮点。

19世纪德国戏剧理论家古斯塔夫·弗莱塔克曾指出:“在我们人物众多的戏剧里,加进一个次要人物便很可能带来一种对全剧颇有好处的色彩。”弱者总是最早被淘汰,被丢进水里,挣扎在强者之间又不甘失败,有时捡漏成功或是与其他弱者组成背叛联盟,在节目中产生连续不断的刺激点。这些角色设定不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但在游戏环节却能碰撞出激烈的火花。

2.4 观众地位的改变

随着审美趣味的提高,观众渴望依托电视节目来感触真实,渴望本性的回归,“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火。尽管这种真实是虚拟规则下的真实,但观众仍然能从90分钟一期的节目中看到一些明星的另一面,看到一些人性的本质。

从《奔跑吧兄弟》中就能窥视到明星生活化的一面,使他们脱离平时的光环,回到一种狼狈、素颜、紧张、落水、失败甚至落魄的气氛中,对于电视观众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权力和心理的满足。

《奔跑吧兄弟》有进高校专场,在大学生的带领下完成任务,大学生也能在现场选择支持的队伍。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说,他们体验到不同于其他综艺节目的快感来自于观众不再是单纯的旁观者,他们会成为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节目会因为他们的参与而发生改变。

3 体育运动中的综艺效果

《奔跑吧兄弟》中不可缺少也是最有看点的环节当属“撕名牌”。“撕名牌”是对体育运动的一种戏仿,它夸大了体育运动的某些要素。强者往往拥有发达的身体,通过用前臂摔、砸、蛮力捶打、扳对手身体等充满冲突性的肢体语言冲撞对手。这些动作的意义就是肌肉与肌肉的冲撞。这是仪式中真正强调的对象,是肉体的力量,而不是是否能赢。被擒拿的人僵持不动,成了“受苦的奇观”。

“撕名牌”游戏现在已经流行在日常交友、素质拓展、趣味运动会等各种活动之中了,网上也有了煞有介事的“技术攻略”,比如快准狠:出手快,力量狠,角度准;声东击西;时刻自保;联合几个人先一起“干掉”最强的那个人,甚至还有“撕得过就撕,撕不过就躺”的耍赖战术。

体育运动顽强地保留着允许捣乱的特质,而这样的娱乐行为激烈、带有冒犯性、不加节制,并保留一般意义上的“趣味”。《奔跑吧兄弟》正需要这种激烈的冲突和综艺效果。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最让节目组意外的是杨颖,平时女神范儿十足的她,生活中竟是个女汉子,玩起游戏也是百无禁忌。第二集节目中的“撕名牌”环节,她竟然直接躺在水泥地上和国家跆拳道冠军张蓝心“扭打”起来。明星们拼尽全力地参与到节目设置的竞技环节中,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和综艺效果。

参考文献

[1]俞杭英.论当下明星户外真人秀“真”和“秀”度的把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

[2]温涓.浅谈电视真人秀的大众狂欢——以《明星到我家》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2):90-91.

文化明星 篇8

细观近年来明星真人秀节目创作的实际情况便可知, 节目大部分通过海外购买版权, 节目形态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且节目间相互抄袭、盲目跟风的现象十分严重, 许多节目试图通过“拿来主义”般简单的复制或者“旧瓶装新酒”式的内容填充, 妄图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中实现差异化生存, 但往往适得其反, 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出现形式创新不足、主题把握不当、叙事结构混乱等诸多“水土不服”的问题而遭遇发展困境。而明星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却以其新颖的节目形式、别出心裁的节目设置和“寓学于乐”的创作理念在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的同时也获得了极佳的社会口碑, 成为2013年中国电视荧屏上家喻户晓的“现象级”真人秀节目。

一、温情浓厚的明星亲子类真人秀

作为全国首档明星亲子类户外真人秀节目,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继引进韩国MBC明星歌唱类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进行本土化改造取得高收视和无数好评的巨大成功后, 又精心力作的一档“明星+亲子+变形记”形式的真人秀节目。相比《我是歌手》、《全能星战》、《中国星跳跃》等室内真人秀节目, 《爸爸去哪儿》走出了摄影棚, 主张户外活动, 亲近美丽的大自然, 走进真实的生活环境。较之《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两天一夜》等户外真人秀节目, 《爸爸去哪儿》则主打亲情策略, 更多了一份温情和快乐, 尤其是嘉宾中多了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 这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收视保证。而对比同样是亲子类户外真人秀的《饭没了秀》、《人生第一次》, 《爸爸去哪儿》强调的是明星爸爸们和孩子们的亲情互动, 有欢笑也有感动, 通过他们的言语交流和行为活动体现父子 (女) 间一种情感体认。

《爸爸去哪儿》每期节目中由五位明星爸爸带着子女来到户外进行72小时的生活体验, 在这一次次没有妈妈陪伴的旅行中, 爸爸单独肩负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而这短短三天两夜成为平日里为了家庭和事业努力工作而很少有机会与孩子相处的“星爸”们拉近彼此距离的难忘的幸福时光。无论他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多么光彩夺目, 但在节目中他们只有一个身份———爸爸。在12期节目的游戏环节、比赛活动和生活情境考验中爸爸和孩子们的关系也由最初的有矛盾摩擦, 甚至是无理的抗拒, 到逐渐理解和体谅, 最终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亲情关系。与此同时, 爸爸们对孩子的教育也由最初的父权威严的震慑、刻板直接的理念灌输到通过身体力行的感染和耐心细腻的沟通交流, 让孩子们在一种轻松愉悦、亲情浓郁的氛围中领悟爸爸们用心良苦的爱, 而这一切在带给观众无数欢乐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形成一股温情的暖流温暖和“治愈”着广大观众的心灵。

二、娱乐本位原则上的创作策略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 “娱乐正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流行的主题。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调节压力, 更为重要的是, 当某种产品和服务被赋予娱乐功能以后, 能够创造出商品之外的财富。人们愿意为了快乐而为商品买单, 并尽享它所带来的娱乐价值。”[2]真人秀作为电视娱乐文化的“杰出”代表, 其本身所具有的娱乐本性自是不必讳言。但真人秀如何在娱乐泛滥和审美疲劳的电视节目的混战中获得持续发展, 就其自身原因来说在于节目在坚持娱乐本位原则下创作理念的调整和审美观念的转换。而《爸爸去哪儿》的播出无疑为真人秀的创作注入了一股充满正能量的清泉。同时, 《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 满足社会大众的娱乐文化需求始终是第一性的, 节目通过设置一系列由父子 (女) 共同完成的任务、游戏和采用匠心独具的电视创作手法, 真实记录父子 (女) 俩在陌生的环境下突发状况百出、趣事层出不穷, 让观众在收获一阵阵欢声笑语的同时也体会到浓浓的温情。

(一) 叙事情境中的戏剧设置

综艺节目的大众化受众需求和持续发展需要注重内容叙事上的娱乐化、戏剧性, 而叙事的运作机制对于节目戏剧性效果的营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真人秀是一种叙事性的节目形态的话, 那么所有的叙事都必须封闭的实践和空间, 行动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去完成任务和达到目的。封闭创造了故事, 或者说创造了故事的紧张、期待和节奏。”[3]《爸爸去哪儿》对于叙事节奏的把握还是比较到位的。首先, 感知建构在戏剧情境中的身份错位感。明星真人秀节目在叙事上就要建构一个“明星如何处理日常生活”的故事, 让明星经历普通生活中普通的事情, 形成一种身份与经历的错位。从大情境“爸爸独自带孩子”到“让爸爸买菜烧饭”等艰难任务的小情境, 都是利用了反差、错位的策略来制造叙事冲突, 形成戏剧性。其次是独特戏剧情境的选择性表现。在完整地呈现节目内容的同时, 通过编导事先设定的节目流程, 从爸爸们和孩子们在家准备出发到集合到一起后前往指定地点开始活动, 设置找食材、集体做饭和运动会等集体活动, 也安排每组家庭的爸爸和孩子单独住在一户农家, 这样有一个供父子 (女) 间独处交流的机会。而从整个节目大的叙事时空角度上看, 每期节目都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和规定性的时间要求的双重限制情境里, 有利于集中展现爸爸们和孩子们交流互动中的细节和情感爆发的瞬间, 通过对其进行精心地整体记录让观众在可预知的环节或游戏中获得期待的快感, 也在许多不可预知或是出人意料的突发情况中收获意外的惊喜。同时, 善于设置矛盾冲突。节目通过对起床准备、抽签分房、寻找食材和集体游戏等比较具有戏剧冲突和矛盾的地方进行重点表现和描述, 并对之予以戏剧性的编排, 观众会看到嘉宾们在节目的游戏规则设置的要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的遭遇中所形成的巨大落差, 从而达到使叙事流畅、内容详略得当并呈现出轻松诙谐之感的目的。

(二) 视听语言上的审美愉悦

《爸爸去哪儿》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也是颇为用心, 为节目整体效果的营造增色不少。首先是采用纪录片式长时间跟踪拍摄和节点采访。节目共采用了18台摄像机、两台摇臂、飞行摄像器和特种监控设备等摄像器材72小时全天候、无死角地跟踪拍摄, 真实记录爸爸们和孩子们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趣闻乐事。同时, 摄像师也会根据实际需要和突发情况灵活调整拍摄策略, 有选择性地进行拍摄记录, 突出细节表现, 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特点从而树立起塑造明星的日常形象的追求, 也让观众重新认知了他们在荧幕上所熟知的那些以往光环闪耀的明星在真实生活中的状态。而在遇到矛盾冲突和突发事件时, 通过采用对嘉宾的节点采访, 不仅有利于节目对叙事流程的把控, 而且有利于深度的解析事件的具体情况, 挖掘出嘉宾内心的真实想法, 增加节目的内容深度。其次是后期精心的编辑和风格化的剪辑。节目每一期录制完毕都会产生1000多个小时的无比繁多的原始视频和音频素材, 拍摄时间之长、剪辑难度之大, 都是此前真人秀节目中从未有过的, 这无疑也是对后期团队的一次严峻的考验。《爸爸去哪儿》的后期剪辑团队根据节目的定位、宗旨和叙事结构的需要, 细心地从素材中挑选出最真实、最精彩和最戏剧性的细节性内容进行编辑。同时, 摒弃传统贴罐头笑声的做法, 采用同期声, 再加上契合情境的充满活力、童趣的音乐和字幕, 不但渲染了一种时而欢快时而温馨的气氛, 而且具有引导观众意识并能更好地掌控节目的主题氛围和流程的作用, 极大增强了节目情感色彩上的感染力, 让观众的情绪跟着节目的节奏变化而随之改变, 形成了一种有特点、有想法、有内涵的风格化剪辑, 为节目增色不少。

(三) 儿童趣味性的影像回归

据调查, 中国目前有4亿左右的少年儿童, 数量之庞大也让媒体注意到了这个有巨大收视潜力的群体, 纷纷开办了少儿频道或者卡通栏目, 以挣得这份市场蛋糕。但是这些都不能保证儿童不受到当下综艺节目或者说电视节目普遍“成人化”的影响, 毕竟打开电视机后的根据收看习惯和爱好观看电视的自主选择权不可能做到置于家长“全天候、全方位”的监督之下。与此同时, 普通电视节目也为流失掉少年儿童这一效益可观性的偌大收视群体而黯然神伤却又无可奈何。而《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可供全家“共享”、老少咸宜的电视节目真人秀, 弥补了以往儿童作为观看主体事实的存在而被符号意义内容所遮蔽掉的缺陷和遗憾。节目中孩子们天真、可爱、活泼的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表现出小孩子处于儿童阶段所禀赋的天性和品质。而孩子们的“萌”劲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爸爸们娱乐细胞不足和遇到棘手的事情的时候手足无措的尴尬。这在今天这个儿童逐渐“成人化”以及人们“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的逐渐退化, 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 这是令人痛心和尴尬的, 而且尤为可悲”[4]的时代, 无疑是具有替广大儿童观众找回正在消逝的和爸爸们已经消逝的童年, 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重要意义, 成为一道沁人心脾的电视“心灵鸡汤”。此外, 节目作为在一段长时间内的“固定存在”, 爸爸们和孩子们作为被观看和审视的对象或者观众生活中的“他者”被建构起来, 观众通过主体式的自觉观看行为, 在心理和情感机制的运作下对其“观看的对象”会产生一种低清晰度的情感感知体验, 或者说作为自身内心情感世界和生活实际经历的影像投射, 当然这种反馈主要集中在孩子们的身上, 产生某种意义上的“镜像”式审美反射和主观性情感认同, 介入并放大主体情感的感性延伸, 从而能够深切地感知到孩子们充满天真童趣的一言一行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和感动, 获得心灵上的愉悦。

(四) 明星袪魅后的真实呈现

真实是电视节目的灵魂, 更是真人秀节目的核心宗旨。真人秀通过运用“‘真实’来产生真实感, 从而使这样的真实感有了客观身份———这种真实似乎原来就存在, 但是判断表现是否真实, 要根据它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真实。表现被看成是反射性的, 而不是生产性的。”[5]《爸爸去哪儿》或者说是明星类真人秀节目最大的看点无疑在于将明星拉下“神坛”后的“某种程度的真实”展现, 使平日光彩夺目的明星褪去光环之后成为寻常生活中的一员。明星们家庭情况、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照顾孩子的方式以及与孩子的相处之道等内容都被不加修饰和美化地呈现出来, 犹如文学创作中把人物打入非常规情境来完成对人物主体形象的深层次建构, 在这个节目中的体现就是父代母职, 在艰苦环境下独自应对孩子。同时也让观众了解到明星其实和他们每一个人一样, 和每一个普通的父亲别无二致, 也会为棘手的事情而被弄得焦头烂额甚至手足无措, 也会悉心地照顾孩子, 也会耐心地教育孩子。明星袪魅后还原于生活的真实性既是一种对于精英文化的消解和重构, 也是对于观众主体性地位的正视。节目充分利用了观众“奇观式”的观看体验, 使“奇观与观众之间在范畴意义上的区别被取消, 所有人都奇观式的介入到这个颠倒式的、戏仿的世界。”[6]让观众在主动性的窥视欲满足之后收获了无数的快乐、感动和温暖的同时, 拉近了他们与偶像的距离, 也促进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交流。

三、文化传统内涵坚守下的魅力突显

一档电视节目为追求高收视率而采取各种媒介行为是无可厚非的, 同时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电视媒介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价值追求, “文化内涵是综艺作品的灵魂, 是作品能够打动人、吸引人并传播、流传的必要条件, 也是获得观众认同的基础。基于这一点, 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者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一定要有足够的‘自知之明’, 应该学会用理性、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认识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艺术创作中努力寻找民族文化元素的审美对应物, 并赋予具有观赏性的表现形式, 用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来提升节目的品质和魅力。”[7]《爸爸去哪儿》在为真人秀节目创作注入了一股新能量的同时, 也昭示出一档电视节目在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应基于深层次文化的追求的品质。在节目的创作中随意而不客意, 刻画而不美化, 通过在前期策划、实际拍摄、后期整理等每个流程中都严格以高水准要求而使得节目内容、情节叙事和影像建构不仅仅流于表面的娱乐形式, 更在于节目内核中彰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秉承、快乐文化的传递等价值理念的追求, 让受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家庭文化的温暖、地域文化的独特及陌生环境下体验不同生活方式的奇妙之美。

(一) 对儒家文化气质的影像建构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璀璨文明中影响程度最为深远、范围最为宽广的显著代表, 是“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各大思想流派之中集大成者, 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它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的深刻体现, 也是中国人对自身素养不懈追求的印证。千古文人骚客用诗书乐画抒发和描绘了他们的对于文化理想的壮志宏图, 而电视节目则用影像去建构自身的文化品质和价值追求。《爸爸去哪儿》通过影像在特定的时空中的以集体观念的传播和对传统价值的记忆建构了民族认同的文化空间, 让观众在心理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情感形式上的共鸣。节目特别注重表现爸爸们和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间懂礼貌、讲文明、知礼节等具有正面教育和启发意义的内容, 尊老爱幼、学会互相尊重和分享, 尤其是孩子们来到拍摄地与陌生而又友善的当地人非常有礼貌的互动交流让大家知道明星的孩子和其他所有孩子都一样, 虽然有时候会抱怨、发发脾气和牢骚, 但仍是非常乖巧懂事的, 而这些无疑也让观众明白明星家庭也非常注重家庭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和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许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中, 爸爸们和孩子们是父子 (女) 有时又似朋友, 让观众在为他们之间的啼笑皆非的趣事嬉笑雀跃之时, 也感受到在一种集体生活中“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的优秀文化品质的传承, 秉忠恕之道, 明仁义之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 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 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那是这些义务的具体本质则是‘爱人’, 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 子行子道爱其父。”[8]这无不体现了一档优质节目所应具有的基于深刻文化背景下的媒介涵养和“寓教于乐”的价值用心。与此同时, 《爸爸去哪儿》从韩国引进, 而韩国与中国同属于“泛亚”儒家文化圈的影响范畴, 故为国外节目的本土化移植提供了文化认同机制和受众心理接受机制上的潜在认同基础, 也让儒家文化的深厚魅力得以传播和发扬。

(二) 对农耕文化品格的独特彰显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的发展是国家、民族持续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正是基于坚实的农业发展基础, 中华民族才能繁衍生息几千年, 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来到环境优美的乡村和户外, 爸爸和孩子们接触到的是质朴、祥和的当地村民, 居住的是简朴而又整洁的农舍、或帐篷, 周遭是恬静、充满生机的美景, 似乎回到了祖祖辈辈最初繁衍生息的“原始”环境中来, 体验最具生活质感、最为朴实的身处大自然中的生活方式, 借助最为简单的工具、用最为简单的方法感受生活, 让远离城市喧嚣、摆脱媒介信息干扰、褪去身份光环的明星爸爸们带领孩子来到乡村体验返璞归真的乡村田园生活、用心感受最为真挚的情感, 这些都与传统农业生产社会文化中强调“天人和一”的思想不谋而合。比如在集体做饭的环节中, 让孩子们在陌生而又充满好奇的环境中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运用聪明才智去寻找食材和炊事工具, 而爸爸们拿到孩子们的劳动成果后也得通过亲自动手用简单的烹饪工具将生硬的食材做成可口的饭菜, 避免让孩子和自己饥肠辘辘, 而这颇有传统农耕社会“我耕田来, 你织布”的不同身份的人物承担家庭和社会赋予各自所应尽的责任的意味。在节目中嘉宾们所食之物中没有麦当劳、肯德基, 没有可乐汽水、炸薯条, 只有村民自家耕种的谷物和蔬菜瓜果或是节目组提供的一些常见主食。不论是北方的面食, 还是南方的稻米, 都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活中的主食。这也让观众重新审视了在洋快餐、汽水饮料和进口水果大行于市的今天, 被大家逐渐冷落的、最具营养价值的、曾养育了千百年来亿万华夏儿女的五谷杂粮所赋有的精神和物质意义上的价值。

(三) 对地域文化魅力的立体呈现

相对于地域面积狭小、民族成分单一的韩国, 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和各地人文风俗迥异的中国所能赋予节目在地域文化特色的展现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爸爸去哪儿》作为一档户外生存类的真人秀节目, 无论是北京门头沟、宁夏沙坡头, 还是云南普者黑、山东威海等地, 横跨天南地北, 纵览海角天涯, 每一期节目的录制地点都是节目组从每个地域文化中精心选取最具代表性、最具文化和民俗气质的地方。当嘉宾们来到代表中原厚重文化的门头沟, 西北沙漠粗犷文化的沙坡头, 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云南等地时, 在能和孩子单独相处几天的同时, 又饱览了祖国壮丽山川的欹丽风景、体验了各地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品尝了绿色原生态的农家食物, 对平日事业繁重的明星爸爸来说这不是在工作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 身体和心灵都在路上。而广大观众们虽然不能亲临现场, 但可以通过镜头在欣赏丰富的节目内容的同时也跟随着嘉宾们一起感受旅途的快乐和生活的趣味。而各地丰富有趣、韵味独特的方言文化、饮食习惯、民间建筑等文化表征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极具吸引力的, 因此受众在观看节目感受影像视听感官刺激的同时, 对于节目拍摄的背景地点无疑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猎奇性的“文化审视”, 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节目所呈现出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习俗背景下嘉宾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 从而使得节目的趣味性、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交织在一起, 对受众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吸引力, 也是使得节目的创作保持一种持续向上的活力和不断变化的张力。

(四) 对家庭文化归属的社会询唤

当今身处“快餐文化”的人们, 在接受信息的爆炸式传播的媒介环境中, 每一个人每天都会受到无数信息的影响, 同时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的“自媒体”, 无处不在的媒介信息所形成的“场域环境”让我们几乎难以有时间正视自己的内心, 忘却了自身的价值坚守和心灵的真正追求, 让我们对于真正传统意义上“家”的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淡忘。从社会学意义上讲, 家庭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 它担负着对社会结构繁衍生息、生产消费、抚养教育的功能, 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到社会中每个独立个体的生存发展, 家庭教育对于个体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不断加快的生活步伐使为了抚养家庭而辛苦工作的父母疏于照顾孩子, 尤其是整日工作繁忙的明星父亲, 较少的相处时间和不恰当的交流方式让爸爸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想法, 从而造成父子 (女) 间情感的疏离感和陌生化。爸爸在平时生活中“缺席的存在”使得孩子们对于家庭情感的认知进一步模糊化, 无法对长久以来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由父亲所赋予孩子的家庭教育的责任的认同。《爸爸去哪儿》让爸爸们放下繁忙的工作独自带着孩子来到陌生且又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中, 父子 (女) 俩所组成的“小家庭”中, 父亲不仅肩负起照顾孩子日常生活的责任, 更同时承担着教育孩子行为处事的原则方法、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重任, 也让我们看到远离聚光灯舞台下的真实可感的父爱。同时, 通过设置“节点采访”, 让明星父亲们对于孩子们表现的评价和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感受得到最直观的呈现和最真诚的表达。常言道, 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 节目既是对“迟来的”父爱的宣扬, 亦是为其正名。节目作为主流社会意识的“治愈系”影像存在, 通过创作机制的“询唤”, 使孩子们在“重获”消逝的的父爱后, 产生家庭归属感和安全感, 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 健康快乐地成长。

注释

1[1][3]尹鸿, 冉儒学, 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4, 100.

2[2]郑欣等.平民偶像崇拜——电视选秀节目的传播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261.

3[4]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章艳, 吴艳莛, 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164.

4[5]约翰·费斯克.电视文化[M].周宪,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17.

5[6]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 宋伟杰,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105.

6[7]张善庆.电视艺术:引进不能代替创新——也谈综艺节目的模式引进与本土化改造[J].中国电视, 2012 (12) :29.

明星教练评比活动 篇9

教龄:2年

所在驾校:大公驾校

科目:科目二、科目三

教练心得:本人驾龄20多年, 从教2年了。在这2年教学中, 我秉着“严格对待自己、平等对待学员”的精神, 对所有学员都一视同仁。我对这份工作十分负责任, 对每一个点都仔细详解, 力求学员们都了解明白, 考试一次性通过。在临近考试时, 中午加班加点, 以学员为中心, 保证学员们放心地考试通过。

姓名:陈翔

教龄:2年

所在驾校:大公驾校

科目:科目二、科目三

教练心得:

手把手教学, 对每个注意点仔细解答;绝对耐心, 不发脾气, 让学员们安心学习;以学员为中心, 学员有问题立即解答;在过程中, 苦中有乐, 颇有成就。

姓名:南奇

教龄:1年

所在驾校:大公驾校

科目:倒桩

教练心得:本人从驾30多年, 经验丰富。虽然从教只有短短1年, 但是我的经验是最大的财富。我在教学过程中, 用我的经验来帮助学员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手把手教会每一个新手怎样上路, 怎样认识路标路牌, 怎样在开车路上安全行驶, 怎样保养自己的爱车,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我会再接再厉, 为减少马路杀手贡献一份力。

姓名:胡彬

教龄:6年

所在驾校:大公驾校

科目:科目二、科目三

教练心得:驾校教练这份工作很辛苦, 但又充满了乐趣。自己手把手将驾驶技能与动作要领传授给学员是一件很值得快乐与骄傲的事情。特别是亲眼看到自己所教的学员通过考试拿到驾照, 特别有成就感。

姓名:张晓勇

教龄:7年

所在驾校:大公驾校

科目:倒桩

教练心得:平等对待每一位学员, 大家在教学过程中一起努力, 共同把这个教学过程变得开心有趣, 寓教于乐, 让学员们轻松掌握知识。

姓名:朱春火

教龄:16年

所在驾校:狮麟驾校

科目:科目二

教练心得:耐心是我在这16年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感受, 每期面对不同的学员, 也使我掌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但唯一不变的就是“耐心”这个秘诀, 要不厌其烦地重复要领, 不断地鼓励学员, 给他们信心, 让他们感觉到学驾驶不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

姓名:王庆好

教龄:3年

所在驾校:狮麟驾校

科目:贵宾目C2

教练心得:在教学过程中, 苦中有乐, 乐在心中。在这个过程中, 我的价值也实现了最大化。仔细、耐心、周到都是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双向的教学过程, 很辛苦但很值得, 我以我是一名优秀的教练员而自豪!

姓名:陈俐

教龄:3年

所在驾校:狮麟驾校

科目:科目二、电子路

教练心得:不断学习、不断思考,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我一直努力做到这8个字。每期都会遇到不同的学员, 也会碰到不同问题, 我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充电, 为学员提供更好的陪练服务, 不断了解每个学员的心理状态。心理突破是我认为最为重要的, 我每次在第一堂课中就会教导学员, 然后对症下药, 针对每个人、不同的问题来教学。我会严格要求自己, 同时严格要求我的学员。

姓名:吕本福

教龄:13年

所在驾校:狮麟驾校

科目:贵宾组桩训

教练心得:要了解每位学员的心态和技术掌握程度。一定要仔细观察学员们的心态和动态, 使之更加熟练地掌握每项技能, 一定要仔细讲解每个动作的含义, 这样才能教好每一位学员。

姓名:郭信来

教龄:9年

所在驾校:狮麟驾校

科目:科目二、电子路

教练心得:作为一个驾驶教练, 我觉得我很自豪。这项工作能够做得很平凡但也能做得很伟大。我努力的教好每一位学员, 使他们了解驾驶工作的重要性, 为社会减少“马路杀手”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到我所教的每一个学员拿到驾驶证的时候, 我内心充满了喜悦。

姓名:张均

教龄:7年

所在驾校:狮麟驾校

科目:C5 (残疾人组)

教练心得:爱岗敬业, 视学员如兄弟姐妹;因人施教, 做到对学员和气耐心;尊敬领导,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爱校如家, 为驾校添砖加瓦。

姓名:张小进

教龄:6年

所在驾校:钟山驾校

科目:桩训

教练心得: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 对学员一定要做到“4心”, 即信心、耐心、真心、诚心。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能培训, 也是一个为人师表的高素质工作, 所以教练员的自我要求也要高。

姓名:吴风云

教龄:8年

所在驾校:钟山驾校

科目:电子路、考前训练

教练心得:让学员都满意!这是我在8年教学中所得的经验。学员年龄有差异, 理解能力存在差异, 所以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训练他们, 让他们掌握技能, 为社会提供合格的驾驶员!

姓名:穆国富

教龄:5年

所在驾校:钟山驾校

科目:倒桩

教练心得:在我的教学过程中, 我发现教学要因人而异, 反复讲解, 且要有耐心, 要让每个学员都吸收;同时要及时纠错, 指出错误的驾驶方式;叮嘱学员要多思考, 因为倒桩不像大路考, 是死的, 学会速记, 多练多学!我以我的工作而自豪!

姓名:杨超

教龄:3年半

所在驾校:钟山驾校

科目:电子路训

教练心得:耐心、仔细、掌握好每个学员不同的心理状态, 因材施教, 这是我从教多年的经验。手把手讲驾驶技能与动作要领是一项很值得快乐与骄傲的事情。对已经拿到驾照的学员, 我在恭喜他们的同时不忘叮嘱他们以后要稳健驾驶、安全第一!

姓名:方久燕

教龄:6年

所在驾校:钟山驾校

科目:大路考

论明星选秀节目 篇10

科学处理高雅与通俗的关系

文艺理论中指出:“雅与俗的关系, 即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 是文艺活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文艺现象。文学艺术的雅与俗是相对的, 往往是俗中有雅、雅中有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接受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它反映着一个时代社会主流审美意识和民间话语之间的消长互动关系。” (1)

电视真人秀是市场选择的产物, 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让人民不断接触高雅艺术, 提高审美层次, 而不能让大众陶醉在低俗的文艺当中, 更不能让年轻人在娱乐和笑声当中受到毒害。《舞林大会》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 它所选择的是高雅的国标舞, 运用大众文化的形式, 尝试了对高雅艺术进行大众化的解读和普及, 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努力。这不仅对于提高大众的文化鉴赏水平有帮助, 而且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有益处, 做到了“寓教于乐”。但同时也要看到“明星效应”和国标舞蹈会让观众与之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 节目没有满足老百姓喜欢雅俗共赏的接受心理, 部分老百姓无法品味和欣赏这类束之高阁的高雅艺术, 给这类高雅艺术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在无法真实地体验此类活动的情况下距离感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虽然如今的电视行业都在积极地推行分众传播, 但如果从电视服务大众的角度来看的话, 那么无论什么节目都应该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如果《舞林大会》能够以某种更为通俗的、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方式来表达的话, 它的收视群体的前景将更为广阔。过俗或者过雅都不是观众所期望的, 只有做到了雅俗共赏, 科学处理高雅与通俗的关系, 文艺作品才能获得人们更长久的认可。

客观展现明星的作用与价值

很多电视明星选秀节目是在打明星牌, 借助明星效应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但这一招可能会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明星本身的生活就在“秀”的状态, 而“平民秀”则是在“秀”凡人的梦想和希望。所以与“平民秀”相比, “明星秀”真诚度和真实度可能会打一定的折扣。观众开始觉得“明星秀”很刺激很新颖, 时间长了也会审美疲劳。

在明星选秀节目中, 总是有明星腿摔腰扭, 以泪洗面, 病痛折磨、感动流泪的煽情画面, 一个是例外, 两个三个都是这样难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此外, 女明星们的曝光事件也成为各种娱乐新闻的头条, 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媒体所营造的此类媒介环境是无法恭维的。作为电视媒体, 身上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要职责, 如果持续下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如今, 广电总局进一步要求选秀节目要大量减少煽情画面, 选拔本身内容必须占整个节目时长的80%以上, 不得在节目中传播或暗示选手的负面消息和流言。

关于“明星秀”的这张明星牌应该怎么出?电视媒体应该尽量减少明星们在节目中“秀”的一面, 客观展现出明星的作用与价值, 认真出好明星这张牌, 增加他们的亲和力, 能够让他们将自己更真实、更积极的一面展示给观众, 让观众把他们作为榜样, 学习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强勇敢的精神, 这样的舆论导向才是正确的, 才是对受众负责任的表现。

抓住节目主题提高文化内涵

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中指出:“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 也离不开形式, 必然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艺术欣赏中, 首先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 但艺术形式之所以能感动人、影响人, 是由于这种形式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容。优秀的艺术作品, 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艺术贵在创新, 随艺术实践不断发展, 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变化, 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加强美的艺术表现力, 从而使得艺术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 (2)

节目的核心主题, 是一个节目的灵魂所在, 在有些明星选秀节目中, 我们很少感受到节目主题的存在, 每期节目带给观众的感触是明星也不容易, 训练很辛苦, 意志很坚强等, 每期节目中的明星都是如此, 缺少新意, 主题很模糊, 像是在赞美明星们的勇敢精神。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明星们华丽的服饰、绚丽的灯光、优美的舞步等一些形式上的东西, 虽然很炫目但是对我们的心灵没有太多的触动, 没有挖掘其背后的深度和文化内涵, 自然慰藉不了观众的心灵。电视娱乐节目的困境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过分追求形而下的“快感”, 而忽视了形而上的“美感”, 导致节目人文内涵缺乏。“这是一个娱乐之城, 在这里, 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的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3) 当下的电视娱乐节目中, 文化的认知功能、教育功能, 甚至审美功能都受到了抑制, 而强化和突出的是它的娱乐功能和商业功能。

就节目特性而言, 娱乐节目首先应具有娱乐的性质, 理应包含观众喜欢的轻松与愉快, 但娱乐性并不等于文化的缺失, 更不是趣味的低俗, 娱乐节目必然要蕴含着一定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取向, 蕴含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和教育功能, 没有精神支撑的娱乐, 单纯地为娱乐而娱乐, 是不会有长久生命力的。

除此之外, 明星选秀节目还应充分重视和研究观众的期待视野。接受美学所说的期待视野是指“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 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 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 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4) , 研究电视受众的“期待视野”, 找准看点。观众具有选择节目的主动权, 凭着自己的审美喜好, 可以按动遥控器, 决定看哪个台、哪个频道、哪个节目。而大部分的电视节目正是以满足观众的审美期待获得高收视率为目的的, 也就是重视观众的“期待视野”。研究电视受众的心理和期待视野, 电视节目就将会更有针对性。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时代。我们的电视媒介在这样一个大的媒介环境背景之下, 选秀节目要以优秀为标准, 以高尚为引导, 无论是才艺、品德还是外在包装等, 都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一种人格魅力。选秀节目迎合了个性解放的思想, 展示自己的个性, 宣传了一种自我价值表现。青年群体在选秀节目的观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喜欢追星、喜欢模仿, 很多粉丝不惜金钱疯狂投票追星, 更多关注的是明星外在的东西, 而忽略了内在。节目对人的精神魅力宣传比较欠缺, 节目风气过于浮躁, 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讲, 会有误导趋势, 应该注重培养文化责任感和文化素养。选秀节目应该对年轻的学生给予正面的健康的引导, 引导他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积极向上充满朝气, 塑造健全健康的情怀。不管是明星秀, 还是平民秀, 要注重挖掘人生百态中真、善、美, 要提高节目的内涵层次, 减少功利性, 开阔人们的视野。

文化多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 选秀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选秀的出现, 给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对待选秀, 我们需要全盘的考虑和理智的判断, 不能一味地批判和压制, 而是要给予足够的包容和扶持。我们需要理性的思考和持续的努力, 并勇敢地处理其所提出的挑战。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组织能够正视选秀, 为通俗文化的发展保驾护航, 引导选秀逐步走向成熟, 对文艺资源进行整合, 并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 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让文艺作品的功效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修订二版第171页、332页。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 第129页。

明星“环保”还是环保“明星”? 篇11

环境保护原本是个非常严肃也很有意义的话题,因为环境的污染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一年到头没完没了的天灾人祸。明星环境保护,原本是希望依托知名艺人的“明星效应”而让百姓大众能够更加关注,可今天却成了明星们用来炒作自身的一种也不算太时髦的宣传手段了。严重地说,缺乏了严肃态度下的环保话题已经失去真正的、良性的社会责任感了。更为可笑的是,其中一篇文章是这样点评着我们时下流行环保明星们的,周X:环保女王。打开今天的周姓艺人的百度,最能让大家关注的不是她种了多少树,关了多少灯,而是“负面”二字让她的墨镜更黑了,口罩更大了,面容也更憔悴了。殊不知,这样的环保女王还能带给民众什么样的环保精神和影响?反正我看了,绝对不觉得有任何必要爬上公寓的二楼把开着的灯给关了(当然我二楼没人的时候经常是关着灯的)。

再看看另一位被媒体称为环保“推广大使”的重量级明星,的确我们不得不称颂她所做的环保工作都是同她知名度一样重量级别的,代表中国参加了只有世界首脑才能参加的气候峰会,甚至某国前首相还亲自赠与了什么样的奖项和头衔。可在关注她慈善行为的同时,同一时阶段却在很多媒体上也见识到了她幕后经理人团队强悍的推广能力,无论是接拍电影,还是接拍广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连同慈善在内都是对明星品牌推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哈,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原来这个“环保大使”不是靠个人真正的意愿,不是她有慈爱的情怀,而是靠幕后操手专业、严谨的推广本领和处心积虑的利益算计。与其有这本事真是委屈了那群没日没夜挖空心思想点子的经理人了,只推广个明星太屈才了,何不原班人马直接去推广真正意义的环保项目呢?花同样功夫所作的工作那就不仅仅是对一个人、一家公司有价值,而是对整个社会乃至全人类有意义。所以,在我看来,气候峰会真正应该邀请的不该是明星本人,而应该是她背后的造星团队。

“环境保护”行为到底应该怎么做,到底怎么为艺人所用?我看关键问题是出在动机上。诚如我标题所写的,艺人们到底为了做“环保”还是为了做“明星”?这是完全不同两个概念。有能力为环境保护做点事情的艺人,在做的过程里目的应该只有一个:就是多做点能提醒世人、警示世人的行动,无论是亲力亲为还是演讲呼呼,从宣传者的笔端上我们是可以发现很多真实可信的内容的。比如对于所倡导问题的理解,改善的方式以及影响大众的举措,字字有实可说,有据可写。而反过来,为了明星们能更“明星”,所以行文上只有空洞的头衔、各路名人的助阵、操刀手的手段。到头来,让民众只有反感生厌、看完了之而已。

最后举个真正优秀的案例:

2006年姚明为美国野生救援协会拍摄了飞身为野生大象挡子弹的公益广告。2007年在出席名为“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中,他喊出了“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的环保宣言,一度登录当年的高考试卷。

虽然只有3行字,但我相信,并且我愿意告诉我的朋友让他们相信,而且不再惧怕鲨鱼,反而觉得鲨鱼虽然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保护他们却离我们很近。

他们是“服务明星” 篇12

服务品牌作为企业品牌建设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日益受到杭州长运的重视, 为此, 自去年开始, 杭州长运在全公司开展了“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经过层层选拔, 最终10位员工从公司下属的客运、物流、修理、旅游企业中脱颖而出, 成为杭州长运“十佳服务明星”。本文选取了其中4位“服务明星”的优秀事迹。

潘玲玲:最美班长

潘玲玲, 杭州客运中心站心馨岗班长, 从事站务工作十余年, 以亲和的个人形象与良好的业务素质, 带领班组成员主动贴心地为广大旅客服务。

舍小家为大家

“小李, 你回家休息吧, 这里交给我。”去年冬天, 班长潘玲玲安排感冒的组员李晓红回家休息, 自己替她顶岗。为了保证组员的休息, 潘玲玲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替换组员吃饭或轮休, 她的饭菜总是凉了热、热了又凉。潘玲玲是外地人, 可今年除夕她依然坚守岗位, 当天晚上下班后才匆匆赶回诸暨老家过年, 大年初一又早早赶回车站。潘玲玲很爱心馨岗, 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这里, 常以这个团队感到自豪, 然而想到5岁的女儿, 她满脸惭愧, 因为陪伴女儿的时间实在太少, 她说:“相信日渐成长的女儿能理解我这个母亲!”

旅客是我们的家人

心馨岗为旅客提供扶老携幼、问讯导乘、处理现场投诉、解决旅客需求等服务。潘玲玲常说:“旅客就是我们的家人, 必须全心全意为家人服务!”在这方面, 她也给大家树立了榜样。去年元旦, 潘玲玲接到了一位玉环旅客的求助电话, 原来这位旅客遗失了200余万元的巨额发票。潘玲玲搁下电话后, 从候车大厅、吸烟室、洗手间等逐一寻找, 终于在东售票厅角落的椅子缝隙里找到了失物。旅客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特地将一面“热情服务, 品德高尚”锦旗送给了心馨岗。旅客丢了东西, 潘玲玲急人所急帮忙找寻, 旅客行动不便, 潘玲玲更是像家人般守护他们, 带给他们温暖。去年夏天, 一位女学生踉跄来到服务台, 脸色苍白、表情痛苦, 原来这位学生来了例假腹痛难忍、手脚冰凉。潘玲玲马上扶她坐下, 帮她搓手、揉肚子, 扶去洗手间, 甚至帮她换卫生巾、穿裤子。学生紧抓着潘班长的手, 深深地表示感谢。

马玉永:旅客“贴心哥”

马玉永, 杭州长运客一公司杭州至景德镇快客班线驾驶员, 多年来始终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累计安全行车133万余公里, 收获了诸多感谢信和锦旗, 先后10余次被评上各级先进, 被旅客誉为“最贴心的好大哥”。

马玉永虽然是一名资历较深的驾驶员, 但他待人谦卑, 不仅积极参加各类安全学习和培训活动, 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技能, 还经常主动关心帮助同事。因为公司外地驾驶员较多, 有时驾驶员因家中有急事需要换班, 马玉永总是一口答应。遇到节假日客流高峰时, 公司临时要找驾驶员加班, 他都毫无怨言, 马上赶来。特别是今年春运, 为了使外地驾驶员能回家过年, 他主动放弃休息, 连续21天坚守岗位。春运40天里, 他仅休息了5天。

绝对不开快车

马玉永开车就像他的性格一样平稳温和。他驾驶的景德镇班车横跨浙皖赣三省, 有山路多、弯道多、高架隧道多“三多”的特点, 他每次驾驶都十分谨慎, 并在行车过程中礼让他人。“因为山路多一点, 潜在的危险也就多一分。因此只有保持平稳的车速, 才能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避免事故发生。”马玉永认为要确保安全行车, 绝对不能开快车。

道路的“三多”特点也对车辆的刹车和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回场后的例行检查中, 马玉永会对这两个部件进行重点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报修。由于他经验丰富, 并有较高的警惕心, 一些故障刚露出端倪就被及时发现。去年8月, 马玉永在回程途中感觉离合器踩上去很重, 不太舒服。晚上9点回到西站后, 他立即找修理工一起查找原因, 发现是离合器分离轴承咬死。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发班, 修理工马上进行了维修, 马玉永则在一旁协助跟修, 直到凌晨2点修好后才回家休息。去年至今, 他驾驶的车辆几乎没有抛锚事故。

旅客满意是最大快乐

面对南来北往的旅客, 马玉永总是笑脸相迎, 虽然带着较重的嵊州口音, 但他始终坚持用普通话热情做好迎客、一分钟宣传等服务工作。

春运期间, 回家过年的旅客们携带的行李特别多, 马玉永总是主动上前帮忙提行李, 并整齐地放在行李仓里。从除夕到大年初三, 高速公路上的服务区都歇业关门了, 有的旅客虽然带了泡面却没有热水, 而此时马玉永早已有所准备, 他热情地把打好的热水提供给旅客, 使他们吃上热腾腾的泡面, 喝上暖烘烘的热水。

有时候, 旅客不慎将随身物品落在车上, 马玉永都会完璧归赵。去年7月, 他在执行杭州至新安江的加班任务后, 发现座位上有叠现金。在寻找旅客未果后, 他及时将这2000余元现金上交到调度室。后来失主辗转前来认领, 并送来一面锦旗以感谢马玉永。马玉永却笑着说:“旅客的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黄红军:首席技师是客车的“保姆”

黄红军是杭州长运修理公司的一名维修技工, 他的主要工作是对营运客车进行维修保养, 为安全运输保驾护航。2010年, 他在浙江省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冠军, 并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称号。2011年, 他更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 荣获“杭州市首席技师”称号。

在从事客车修理工作的15年里, 黄红军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 热心服务, 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技能大赛的获奖“专业户”

“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 是确保行车安全、舒适、快捷的首要条件, 也是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的重要保障。”提起自己的工作, 黄红军毫不掩饰对它的热爱, 并反复强调其重要性。“我的任务就是加强对营运客车的定期检测、强制维护和视情修理, 从而有效预防与减少车辆抛锚及机件事故, 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消耗, 为安全运输保驾护航。”

从最初的一窍不通, 到逐渐成长为一名复合型技工、业务骨干, 再到“浙江省技术能手”、“杭州市首席技师”, 黄红军正是凭着这份热忱和努力, 才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专业本领。

这身好本领让他在修理行业逐渐崭露头角。2009年, 他在杭州市客车维修技能大赛中勇夺亚军;2010年8月, 他在杭州市汽车修理工轿车技能比赛中获得第3名;同年9月, 他在浙江省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冠军, 并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杭州市技术能手”、“杭州市春运工作先进个人”等称号, 成为参加全市大、小汽车技能大赛均获奖的唯一技工。

客户点名要他修车

为了做好营运客车的技术保障工作, 黄红军常常起早贪黑, 忘我工作, 除了完成日常维修任务外, 还经常外出抢修, 有时深夜还在荒郊野外抢修车辆, 但他却从无怨言。一次, 某兄弟公司因客车抛锚向公司求助, 黄红军主动请缨前往抢修。他凭着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优质的服务顺利解决了问题, 得到了兄弟公司的好评, 并收到感谢信。

“汽车维修是特殊的服务工作, 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和排除故障, 还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 真正为客户排忧解难。”黄红军的精湛技术和优质服务深受客户喜欢, 无论集团内部的车公司, 还是集团外部的外修单位, 都经常点名要他修车。

他还参加了汶川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的运输保障工作。在抗震救灾往返浙川途中, 每到加油站, 黄红军都要下车检查所有客车, 确保车辆没有安全隐患。而在支援北京奥运的1个月里, 他和同事一起科学合理地对车辆进行保养, 圆满完成保障任务。

如今, 他也肩负起传道授业的重任, 参与专业书籍《客车维修问答与经典案例分析》的编写, 总结维修经验, 并带徒弟12人, 培养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成为技术主力。面对成绩和荣誉, 黄红军依然很谦虚:“成绩只代表过去, 更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鞭策, 我将继续努力, 为杭州长运打造道路运输第一品牌添砖加瓦!”

方小明:把幸福交给方向盘

方小明, 杭州长运控股子公司浙江杭宁快客有限公司杭州至南京班线驾驶员。1985年10月进入杭州长运从事客运驾驶工作, 已手握方向盘安全驾驶27个春秋。从驾驶60座大黄河到尼奥普兰豪华大巴, 祖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他平稳驾驶的轨迹和倾情服务的馨香。因工作出色, 他先后荣获杭州市交警支队优秀驾驶员、集团公司安全标兵和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为一名专职驾驶员, 方小明从进杭州长运那一天起, 就把幸福交给了方向盘, 他视手中的方向盘为生命线, 把旅客的安危放在首位, 至今已累计安全行车224万余公里;作为一名窗口服务者, 他始终把车厢作为自己的“家园”, 以诚待客、以心交心, 从未受到旅客投诉。

常用油门少用刹车

方小明安全行车224万余公里的背后, 并没有曲折光辉的故事, 铺成这条安全之路的是每一天的高兴上班、每一次的安全出车、每一秒的谨慎驾驶和每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27年的职业生涯, 他始终遵纪守法、文明行车, 逐渐培养出良好的驾驶心态和出色的驾驶技术。

提到安全行车, 他最具特色的就是巧用油门处理紧急情况。他说:“我提倡用油门来处理紧急情况, 这要比只用刹车更为安全。当前方情况复杂时, 可以马上松开油门, 让车辆滑行, 直到绕开后再加速, 这样可以减少刹车, 既安全又充分利用了车辆的惯性和动力, 也节约了油料消耗。”一次, 他开车从南京返回杭州, 行至徐舍时, 发现前面有辆车停靠在硬路肩上, 轮胎向左靠着。他有意识地松开油门, 降低车速, 行至那辆车旁边时, 那车突然启动往左冲来, 他及时转动方向盘绕开后, 加大油门超车, 有效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让旅客百分百满意

“让旅客体会到‘家’的温暖, 就是我所追求的目标。”方小明不仅自己把车厢当做“家”, 更希望旅客能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他尤其注重服务的主动性, 主动观察旅客的表情和体态, 主动询问旅客的需要, 主动帮助旅客排忧解难, 用热心、耐心、诚心服务旅客。

2008年春运正值雪灾天气, 他查看车厢情况时, 发现了一位独自乘车的老太太。想到雪天冰冷, 他就主动把自己的毛毯给老太太保暖。这趟车足足开了10余个小时, 在这漫长阴冷的行进过程中, 就是这张小小的毛毯带给老太太无限温暖和支撑。正是这种数十年如一日的热忱主动服务, 才造就了旅客的百分百满意。

节油降耗的能手

在杭宁公司每月营运车辆燃油消耗统计表中, 方小明的节油数据始终靠前。说起节油经验, 他认为这是伴随着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认真做好车辆保养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节油工作与运输服务的整个过程是有机结合的。当你做好了车辆的维护保养, 良好的车况自然有利于减少油耗;当你做到了平稳驾驶, 经济时速自然使得油耗降低。”

【文化明星】推荐阅读:

明星制度10-14

网络明星05-17

明星团队05-21

明星亲子05-25

艺术明星08-28

明星员工09-17

名人明星10-03

西藏与明星05-21

明星企业06-20

明星制造08-14

上一篇:构建和谐运动队下一篇:课程研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