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2024-09-26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共12篇)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篇1

摘要:长期以来, 由于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特别是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功利化倾向严重。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 一门心思抠“知识点”, 让学生整天疲于题海之中, 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 学起来耗时费力, 效益低下。

关键词:语文教学,社会生活,浅谈

怎能在改革开放中参与国际竞争?又怎能为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对长期语文教学有关争论和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整合,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指出, 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无疑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以上认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开放教学”, “关注社会”, 和谐双赢。

一、不囿于课文教学, 时刻关注社会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 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 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 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 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比如文言文教学, 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 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在教学高中新教材中诸子散文单元后, 可利用课外语文活动, 举办题为《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讲座, 除介绍百家争鸣中诸家学说概貌, 儒家成为封建社会至尊地位的背景、原因知识等。还可着重分析儒家学说对当代中国社会, 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负累。从而帮助学生辩证地分析古人古籍, 自觉地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情感, 提高了他们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

二、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体验社会生活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精心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 使其成为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组织学生做演讲, 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 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教师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 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 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反映社会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很多学生刚升入高中时, 写作远离生活, 虚情假意, “三股文”盛行。这使我焦虑并深感紧迫。我在作文教学中, 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社会, 思考人生, 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 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 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 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如, 有一个学生在作文《卖西瓜》中, 写农民“老忠”家的遭遇:寄托全年希望的西瓜熟了, 雨却无休止地下, 买瓜的老板难觅, 老忠只得忍痛签订了亏本的卖瓜合同。“到了摘瓜的时候, 天气奇好, 瓜价攀升”, “老忠闷声地抱瓜过秤, 抱瓜上车”。“车开走了, 老忠拿着钱, 怎么也笑不起来”。作文最后一段只一句“农民的出路在哪里?”。我读了这篇作文被深深地感染了。我与同事说, 结尾这一问, 简直是一个沉重的“天问”!是啊, “老忠”一家是我们周围、乃至整个中国许许多多农民的一个缩影。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太复杂了———农业经营方式问题、农产品市场问题、农业基础建设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农民素质问题……写作的学生未必全考虑到这些, 但其中的关注民生、思考社会、同情弱者……的情怀, 不正是当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吗?

我将这篇作文打印出来作为范文, 在评讲课中热情地介绍给学生, 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提出的社会问题。并高度地评价作者直面社会, 积极思考的眼光。在学生中引起热烈的反应和良好的影响。经过以上这些努力, 我执教班学生对社会的视觉变得敏锐起来, 人文素质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 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也因此大大增强, 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在各次语文考试中, 成绩的进步处于学校同年级前列。在语文教学中结合社会生活, 是非常艰苦的事情。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创造性的劳动, 并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己, 提高自身素质。教学中往往还要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这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以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我愿以此与广大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秦训刚, 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新刚.金版《语文新学案》[M]高三总复习[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3]巢宗祺, 雷实, 陆志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M].武汉:湖北出版社.

[4]管慧茹.高中语文《优化方案》[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5]杨兆亮, 刑顺利.高中语文《新教材完全解读》[M].吉林出版社.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篇2

新课标明确提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是生活的需要,其源于生活又以生活为归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

我们现实的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观念的灌输和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活动,疏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所以,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品德课堂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张显其生命力,是品德课的魅力所在。在教学中,我就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生活化教学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引领学生走入生活大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最初的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

育与生活浑为一体。随着专门化教育的出现,教育从现实的生活中分化出来,教育不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而是在学校中进行。正如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带学生走进现实生活的“活”教材,让学生接触和了解社会上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社会和人生。学生只有在他们能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正在过的生活基础上才会受到真教育。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学《温馨一家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时,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许多学生都记下了“妈妈每天起来就为我做早饭”;“爸爸要做晚饭、洗碗”;“妈妈每天要洗衣服”等等,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试着分担一些小家务,如扫地,整理自己的书包,洗袜子等,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也体现出了他们已经懂得了学会为父母分忧解愁,也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孝敬。又如《家庭收支知多少》要求学生知道维持家庭生活需要一定的经济来源,了解家庭收支情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小朋友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似乎长大了许多。通过这样的课堂外延,把学生从课堂推向了现实生

活,让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落实到行动上,实现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我觉得这样的课实实在在,是从生活体验中激起了学生真正的思考。

二、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

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因此,活动教学要从了解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注意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充分发挥已有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如教学《社区的公共设施》一课,虽然我们是村级学校,但对社区大多数学生还是陌生的,再加上很多学生是从外地上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根本不了解社区。因此学生对教材中的概念就比较陌生。教师要将教材进行内化,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和认识。教师要先将本部分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牵线搭桥,将文中的概念生活化,让学生明白所谓社区就等同于我们以前的一个村。他们的头脑中就出现了老人会、卫生院、戏台、老人锻炼场等所谓的公共设施。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因为这些知识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早就涉及的,而且也是相当熟悉的。教学就回归到学生火热的生活之中了。这样的教学通过对学生现实生活的整理,不是把关于社区的空洞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感受体认到他所生活的与众不同的实实在在的社区,以及他的家与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由于学生对社区这个概念进行了内化,所以接下来的《和睦相处》《精彩的社区生活》两课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了。开放、流动的课堂,会使学生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在上课,一切是那么真实、亲切、新奇、充分点燃学生热情参与的火花。

三、创设生活情景为教学服务

“教育即生活。”陶先生如是说,这就告诉我们,教育和生活是不能分离的。新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原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局限于书本,没有与鲜活、丰富的生活相联系,导致教学失去了生活实践的情境,显得苍白无力。为了使说理更充分,明理和导行应该是紧密结合的,而且应和学生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教学生活《诚实是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这么一个坏节,即让同学们来演《醒醒吧,小刚》这个小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小品。先角色分工,分别扮演小刚,小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这种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好动这一特性,又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到了诚实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考虑凭借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生动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生的思考,体现学生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只有紧紧地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才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唤发出生机和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活用生活教材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注意有效地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过美好的生活,对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他有意义的真实的生活,所以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我们应当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巩固、内化、应用到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中去。如四年级下第2单元《我看家乡新变化》中感受家乡的交通方式多样,交通网络发达,要形象直观。教材“风

景线”只是范例,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如:假日里,用什么方式,经过怎样的路线出门?地图上画一画,小组内说一说。出示熟悉的站牌,发现了什么?你最熟悉的是几路车?为什么?《城乡巨变》“风景线”中所举的例子陕西潼关、苏州园林、京杭大运河都离学生很遥远,如果我们照本宣科,那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错觉:我的家乡没有这么多的故事,没什么好讲的,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爱家乡、为家乡自豪的情感了。再说教材也只是教学的凭借,教学过程最终要落实到活生生的儿童认知上。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以及认识事物的规律,采用直观具体的教育手法,组织每位学生调查社会、调查家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从搜集的资料、听长辈们的叙述或是从民间传说中知道家乡的故事,了解家乡的过去,并用自己的眼睛从具体的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公路绿化、居民住宅、旅游胜地等方面观察家乡的一切变化,用自己的心灵真切去感受家乡的变化,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篇3

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从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出发,分别分析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密度与鉴别物质这两个重点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普遍规律。

2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在学习密度的知识后也希望学生能够继续研究并且去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所以在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人手,再通过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通过学生的动脑思考,解决相关的问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设计思路

以生命奠基教育的主旨打造“自主、高效、个性化”课堂为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为了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很好理解密度的应用,教学中努力使本节课的学习来自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即“从生活走进物理世界,从物理走向生活”。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具体的掌握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5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合作学习等方法,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篇4

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师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原来的思品、生活、自然等学科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则是在原来的思品、社会、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但它们又不是对原有课程的简单综合, 而是顺应时代要求, 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目的的立体综合, 其结构形式看似松散, 实则严密。因此, 对执教教师的综合文化素质要求极高, 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改革过去“教”教材的传统教材观, 改变过去一本教材、一本现成的教案就能基本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局面。教师必须用心吃透新课标, “用”好教材并以教材为媒介, 根据学情, 大量收集和掌握实时信息, 引领学生走入社会生活, 引导学生对历史地理、人类生存环境进行观察、感受、思考, 师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 形成健康上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

过去的教学, 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主要以课堂讲解、理论灌输为主, 少先队德育活动为辅, 造成了课堂索然无味、学生厌倦心理严重、活动了无新意的局面。新课程倡导以学生活动为主, 教师讲授为辅, 一个单元为一个活动主题, 鼓励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究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针对本校6年级某班学生上网成瘾, 我们根据教材“走进信息时代”这一主题, 在完成教材的基础上, 跳出教材, 以“绿色上网”为话题, 鼓励并要求孩子在网上收集上网正反两面的例子, 结合身边同学的表现, 举办辩论会。这样一来, 很多同学加入了辩论团队, 找资料、制作图片、请教老师, 学生充分了解到网络不仅有游戏, 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学生时代不要沉浸网络, 圆满完成了引领学生健康步入信息技术时代的任务。

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加强了对学生生活的指导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内容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出发, 落实到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的具体要求上来。以“食品安全”为话题, 我们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正值广播电视网络等所有媒体都在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我们就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给出了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三鹿奶粉事件?许多孩子的回答非常负面, 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商业欺诈、充满陷阱的商品社会, 对食品安全充满了忧虑。我们设置了食品卫生监督人员查处三鹿奶粉公司的场景, 请学生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 扮演不同角色, 揣摩各方人员的心理, 体会不同角色对社会产生的不同影响, 同时与语文课老师联手, 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食品与安全”的调查活动, 对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制度和要求, 进行了全面了解, 培养了学生对在学习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四、“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促进了全新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将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形式改变为“课堂以活动为中心”后, 紧接着我们又在新课程实践中构建了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师生关系的问题, 即“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理顺了这两个问题后, 就从根本上将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我们告诉学生, 知识是呈几何爆炸的形式更新的, 必须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迅猛发展的时代, 我们应该也必须“共同努力学习”。有个同学课后找老师交流:

生:我能向您提个问题吗?

师:行啊!

生: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一位数学老师以故事引入新课, “从前有座山, 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小和尚, 小和尚说……”老师重复了多遍, 当看到同学的面部表情有些不耐烦时, 就揭题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循环小数……”可老师您, 每次一走上讲台就提学习要求, 还要我们端坐听讲, 您要我们与时俱进, 您授课怎么不与时俱进呢?

师:你真不简单, 发现老师授课方法单一, 还能大胆地向老师指出, 真勇敢, 老师下次一定注意。我们互相监督, 一起争取进步怎样?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篇5

南庄镇村尾小学

罗秋凤

《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等多重教育价值,带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它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具有人文性和综合性。

虽然这两门课程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是它们是前后联系的,它们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两个部分,它们都以儿童生活(社会生活)为基础,它们关注的是儿童现实生活,不是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翻版,也不会毫无选择地重演儿童生活的过程,而是对儿童生活的锤炼与精选,使儿童感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生活,得到的是真实、完整的知识、经验与能力、情感、德行与人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活用教材,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把儿童道德的形成与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教学走近儿童的生活(社会生活),让生活(社会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促使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下面我就结合两门课程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改变教师角色,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和者。”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标新立异。因此教师要做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要创设民主和平的课堂。

如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单元《我上学啦》,一上课我就说:“从今天起,我和大嘴鸟(书中的卡通形象)与你们交个朋友,我既是你们的老师,又是你们的好朋友。并且让每一位学生向我介绍自己,我还与学生握手表示友好,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畏惧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愉快。又如在教学《快乐的体育花会》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进行转呼啦圈比赛,与学生一起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由于角色的转变,不仅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都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并与同学团结、协作,增长了学生的合作、勇气等意识和情感。因此,在我们的实际课堂教学中,要把学习变成一个“共同体”,把教室变成一个“学习场”,把课堂变成一个“情感园”,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有态度的形成,有情感的交流,有习惯的养成,有道德的浸润。

二、活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提供了发挥教学创造能力的平台,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材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供教师讲授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凭借和依据,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不是唯一的模型。学习教材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学生学习的一根拐杖,是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构建的一个手段。在教材处理上,我们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活用教材,开发现有的教育资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吸取现实生活和学生生活中活的因素,以及各种教育资源与要素。只有充分开发和运用教育资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性,更能贴近生活。

如《请到我们学校来》一课学习,我就根据我国当前贫困地区学生上学难的实际,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山区贫困地区的儿童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儿童道德的形成。

两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都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我在课堂中就经常结合学习内容,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与亲自参与的机会。如通过开展“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讲故事”、“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展现教育主题,帮助儿童获取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和经验、知识。这样不但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在多项活动中反复体验和感悟,让儿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调动了儿童乐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放学了》一课,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两位学生扮演乱穿马路,一位学生扮演小交警。在学生表演后我提问“他们做得对吗?”“乱穿马路的不对”“平时,我们过马路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要靠右走。”“如果看见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说:“走人行横道。”接着,我又做了补充,揭示了交通小常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可以继续走但请注意安全。最后我请学生说一说以后上学的路上,大家应该怎么做?学生各抒己见:遵守交通规则、靠右走、不并排走、不在路上打闹、玩耍等等。这一活动的安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能及时纠正其他学生的错误。我这样安排,就是把书本上的一些抽象的道理和知识变得越来越具体、生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加深。

此外,在教学中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促进儿童道德的建构。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篇6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3.1

前言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将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征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摒弃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懂得自我,从而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创新生活,从而推动人类更加和平、和谐、健康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化教学提出一些思考与教学建议,共享读者。

一、将真实的生活带进课堂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因此,在教育方式和手段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孩子更加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亲近社会。

(一)走进生活,开启真、善、美的视野

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因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开始的。只有将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唤起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欲望,通过体验感知大千世界的缤纷多彩,感知人类的伟大与智慧,给孩子开启一扇“真善美”的窗户,从而让自己愉快积极、健康安全地生活。比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家乡的特长多有多》,我充分利用社区宝贵的特产资源,让学生走进超市购买特产,走进文物店了解家乡物产。通过看、查、问等多种方式,调动听、闻、触、尝等感官加深对家乡物产特点的认识;通过开家乡特产展示会,让学生介绍特产,推销特产,品味特产,让学生充分感知家乡特产的丰富多彩,为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到自豪,从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堂教学之后,我还让学生思考:如何让家乡更加美丽,为家乡的未来尽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通过走进生活,进一步打开了学生视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立体化,真正实现了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美育水平。

(二)亲近学校,构筑“志、勤、礼”的天堂。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乐园,一所好的学校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我充分挖掘本校校本资源,把学校中的真人、真事、真物提供给学生们作为重要的学习素材,丰富和完善了国家课程和教材的不足。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们班里故事多》一课中,我除了让孩子讲班上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我还带学生走进“校园橱窗”认识了解学校的先进教师,还带领学生参观教学楼廊道定期张贴的“校园之星”,给他们讲述学校里感人的点滴故事,通过每天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浸染,促进每一位学生从小勤奋、立志,文明,做一位积极高尚受人喜爱的人。

二、将广阔的社会引进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寻找教育”。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教师要主动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一)开展自主实践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生活世界是生动的,更是最鲜活的教科书,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世界紧急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乐趣和价值,增强《品德与生活(社会)》的信心和动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行路和问路》一课,课前,我安排学生将社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做了认真细致的考查,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通过开展多种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行路的基本常识和常用交通标志,引导学生在对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人路和识路。经验证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開展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孩子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不和烟酒交朋友》一课的时候,我聘请当地看守所所长给学生讲酒后驾车给他人和家人带来的危害,通过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孩子们,远离烟酒;同样在教学六年级第二单元《不能忘记的屈辱》后,我请当地一位老红军为学生讲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结合教材中的人物事迹,让学生了解到: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不怕牺牲,勇于献身,他们是令人尊敬的人民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自201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再出发,促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只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更加深入融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充分挖掘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生活热点,并将这些生活因素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学生主动发现、探究以及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尚志.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湖南教育,2010.11.

《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篇7

一、积极拓展课外资源, 体现课程的生活性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认识世界。特别是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一个长期反复培养、实践的过程, 是逐步提高的渐进过程。社会就是大课堂, 要想学好《思品与社会》这一科, 不能使学生局限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上, 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将教材作为一个范例, 不能照本宣科, 而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挖掘教材资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 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让课堂知识在课外得以实践。

课堂活动形成的知识, 需要具体行动的检验, 才会真正起到规范行为、养成良好品质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延续到课外, 使这种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文明素养面面观》一课时, 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社区活动中, 人们的文明素养究竟怎样?然后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最后指导学生规划自己如何做一个文明的人, 把行动落实到实处。理论知识与体验生活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从而达到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2、把课外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课外学习的空间是广阔的,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当前国情、国策、国内外局势以及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 从报纸、新闻、杂志上收集资料, 自主选题, 自主展开学习过程, 自主总结学习结果, 将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内教学。例如:过“六﹑一”儿童节时, 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了解其他地区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他们正在做什么?正在想什么?让学生了解同在一片蓝天, 同一片土地却有不一样的家园。教师及时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注重校园文化中渗透的日常规范教育

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我们可以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利用校园中的文化建设,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结合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花坛、草坪上富有特色的“宣传牌”, 上面写着“绿草茵茵, 请勿采摘”、“此处芳草多, 愿君多珍惜”……同学们看到这些话语、画面, 自然有助于爱护绿化, 从而养成保护环境的习惯。为了加强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规范, 我们还与红领巾广播站合作, 进行“与文明同行”的评比活动, 每周评出“文明班级”和“文明学生”若干名, 并进行表扬;而对学校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及时进行曝光和批评。如此一来, 同学们遵守纪律, 搞好卫生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行为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三、通过“游戏活动”, 形成道德品质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篇8

关键词:生活,实践,探索,活动,兴趣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 是培养儿童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主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 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 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 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 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身心健康地成长。

一、贴近生活, 增进友情

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其源于生活又应回归生活。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思品课的核心, 所以课程与生活的结合应该成为思品课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创设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 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开展实践活动, 让课本上的图画, 课本上的事例活起来、动起来, 让事实说话, 将遥远拉近, 让历史复活……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深奥的问题通俗化。

例如, 我在上《生活在集体中》一单元时, 增加了一项教学内容——走近残疾人 (当时学校里有一位腿脚不利索的学生, 在平时我会时不时地听到有同学在取笑他) 。上课时, 我就让学生开展模拟残疾人的活动, 亲身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因为这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我把学生就按座位分成四组, 让他们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第一组, 单手穿上外衣;第二组, 把腿绑在一起走路, 体验肢残人生活的艰辛;第三组, 蒙上眼睛走路, 体会盲人走路的困难;第四组, 用手势, 向别人表达一件事, 如我要上厕所, 感受聋哑人生活的不容易。课堂上, 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让每项模拟活动顺利进行, 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然后, 让学生在小组里、在班级中交流自己在活动时的切身感受, 从心底里同情残疾人, 从真实感受中乐意去帮助残疾人, 发自内心地去尊重残疾人, 对残疾人产生友爱之情。促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 自觉为残疾人让座、让道。在校园中主动为腿脚不利索的同学服务, 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节课就在这热烈而开心的气氛中结束了, 学生得到的教育远远比教师讲的多得多, 效果也就更好了。

二、观察生活, 培养习惯

《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 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 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 才能让学生积累经验, 扩大视野。因此,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入手, 多角度、全方位观察现实中的一切。在课堂教学时, 教师要通过教学生如何仔细观察生活, 不断改变观察生活的视角, 时刻留意身边的人、事、景及他们的变化, 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如教学《我爱秋天》一课, 我就带他们去寻找秋天, 学生来到校园的草地上, 通过观察周围的变化来感受秋天:学生看见地上的草变枯变黄了, 树叶被风一吹就纷纷飘落下来。再往远处看:田野里高粱红了, 稻子成熟了, 水果挂满了枝头, 农民在田野里紧张地忙碌着……学生经过寻找, 把自己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 进行了积极而热烈地交流讨论。通过活动, 学生对季节变化的感受也随之加深了, 从而产生了对秋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为重要的是,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观察生活的学习习惯得到了良好的培养。

三、培养兴趣, 勇于探索

上好一堂品德课, 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通过设置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对要学知识感到新奇、有趣, 产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的欲望, 并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善于探索、乐于学习。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教学《从小爱科学》一课时, 我提早一周布置大家, 要求每一位学生自己动脑筋、找材料, 收集资料, 动手做实验或者进行小制作、小发明, 把收集或创作的结果在班里进行演示、交流, 同时说出这项实验或小发明的理论根据、制作过程。于是学生的劲头十足、兴趣特浓, 都积极地进行了准备。上课了, 一位学生给大家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个杯子装满水, 又用一张纸盖在杯子上, 然后请一位同学上来把杯子倒过来看看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学生们都抢着上来, 可上来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又很紧张, 坐在下面的学生更是揪心地睁大眼睛看, 当这个学生成功的把杯子倒过来而水没有洒, 那张纸仍然牢牢的粘在杯口时, 全班一片欢呼。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 此时, 我趁势让学生又进行了几个实验, 并一起思考这几个实验的理论根据。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心思很快就集中到学习上来, 学习情绪空前高涨, 大胆探索的勇气也在此凸显,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有兴趣, 教学获得很好的效果, 到达了高校课堂的目的。

四、走出校园, 体验生活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体验社会生活, 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条件, 让学生走出校园, 到社会中去学习, 去体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通过一系列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扩展兴趣, 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如教学《我也会当家》时, 我就提早半个月的时间, 就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期间与父母一起到集市上、超市里购物, 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品价格里的秘密, 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体会父母经营一个家庭的不容易, 懂得尊敬长辈, 学会感恩。上课时, 我让学生谈经历, 说感受, 一节课下来, 大家谈了许多, 议了许多, 收获远远超出我的意料。因此, 我们要知道良好的品德形成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我们在实际教育时, 着力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实际, 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 揭开生活中的秘密, 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 让他们体验生活的真实感受, 触及他们的心灵,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 决定了它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 但必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地制宜, 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 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建成.课堂教学新视野[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人民出版社.

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 篇9

一、情境教学的实施精髓

情境教育的基本模式是“拓宽教育空间, 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缩短心理距离, 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通过角色效应, 强化主体意识;注重应用操作, 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其精髓即强化五个要素:“培养兴趣为前提, 诱发主动性;以指导观察为基础, 强化感受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 渗透教育性;以训练语言为手段, 贯穿实践性。”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有“情感驱动原理、暗示倾向原理、角色转换原理、心理场整合原理”。创设情境的具体方式有:“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

相对于初等教育, 高等教育情境教学有了更多的理性色彩, 应适度淡化感性色彩。在实施中应以培养兴趣为前提, 诱发主动性;以发展思维为核心, 着眼创造性;以激发情感为动因, 渗透教育性。针对大学生理性思维较强的特点, 高等教育采用情境教学还应以思想引导为手段, 贯穿主导性, 以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基础, 强化应用性。

二、情境教学的通用性

情境教学虽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及初等教育, 但情境教学亦适用于其他类型教育, 包括高等教育。如国内知名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认为, 情境教学法适用于渐进的、深入的学习,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情境教学强调物化的或仿真的“境”对学生的动机激励, 通过物理场与心理场的自激而产生谐振, 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势, 是心理场与物理场的融合, 更多地具有行动导向的特征。在多个情境集成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获得的是立体“网状”的策略。情境教学往往凸显“放开手”的教学特征, 从而完成从经验学习到策略学习的跃迁全过程;伴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 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 有利于其在新情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姜大源还建议教师要学会结构化、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课程开发方法, 而基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 教师更要掌握范畴化、网络化的学习情境的课程设计逻辑:寻求职业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秩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因果律, 使情境教学做到“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这对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就高等教育的课堂而言, 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弥补理论教学的枯燥, 可以让好的思想穿上好的外衣, 以最能为学生接受的方式被学生主动获取。无论易中天, 还是北大的陈平原教授, 其讲座受大家欢迎的原因绝对离不开授课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因此,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阶段的教育, 只不过不同阶段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方式方法不一, 侧重点因学生不同而有所变动。

三、情境教学在高校教学中的践行

根据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与经验, 结合高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借学校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契机, 笔者将情境教学模式运用于“人文素质与社会生活”课程的授课实践中。经过近3年的实践与探索, 总结了一些实践心得与实施建议, 希望有助于高校情境教学模式的推广。

1. 高校课堂教学情境设计要把握三要素

一是对教材知识点的梳理既要充分也要简洁;二是将这些知识点与当下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相结合;三是寻求这些知识点与大学生在校及未来社会生活中最熟悉、最普遍、最需要指导的问题的结合点。如“人文素质与社会生活”的“调适与休闲的注意事项”这一节, 首先是梳理知识点。主要有休闲要注意科学, 休闲方式要选择低刺激性的, 休闲方式要做到独与群的互补, 休闲要量力而行, 休闲不能违法, 休闲不能触碰道德底线等。其次是将这些知识点与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相结合。如现代人乘电梯到5楼去健身房跑步机上跑步, 现代人放着孩子不生, 然后养个宠物叫儿子, 桑拿天里躲进不出汗的空调房, 冬天再相约蒸桑拿, 等等。现代科技发达, 导致休闲方式增多, 但人一旦恣意纵情于这些休闲方式, 而忘记了休闲的本原, 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最后是将这些知识点与大学生在校及未来社会生活中最熟悉、最普遍、最迫切需要指导的问题相结合。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最典型的就是大学生打游戏的现象, 尤其是男生宿舍, 打游戏成为影响男生宿舍关系的主要因素, 且整天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 上课、作业等都渐渐变得不重要了, 形成“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的心理, 严重影响人生观价值观。

情境设计时并不一定每个知识点都既要与社会热点结合, 又要与学生最熟悉的话题结合, 当然三者结合在一起固然甚佳, 不强求, 但一定要与其中一方面结合。

2. 高校情境设计的宗旨在于引起学生兴趣

为了实现能引起学生兴趣, 进而促进主动思考和提升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在课堂情境设计时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尽量选取生动、具体、学生身边的案例与情境。如在“人文主义的本质”这一节, 可以设计“医院献血”这一情境, 在医院献血, 献血者是否有选择医生的权利?由此引发学生热议, 虽然你应该有为医疗事业贡献实习样本的觉悟, 但你也有选择医生的权利, 因为你是个人, 不是机器。这样学生就会很直观地了解了人文主义的核心之一, 把对方当人, 而不是机器。二是应尽量将授课内容设计为开放式话题, 便于引起学生思辩与讨论。如在“婚姻与家庭”这一节, 将社会热点与焦点引入课堂, 设计以下几个主题:如何评价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如何看待毕婚族?择偶时应不应该门当户对?如何看待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泣,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这些热点与焦点大都为大学生所关注, 容易产生思想碰撞, 大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其参与积极性就高。

3.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自然而得体

针对大学生的情境教学手段也离不开生动的图片、渲染氛围的音乐与视频、实物演示、教师或学生相关的表演、相关课堂小游戏等等, 但这些创设情境的手段要运用自然而得体, 绝不能牵强附会。如在“中西方人文思想的核心”这一节, 通过《甄嬛传》的一张图片或一段视频, 在幻灯片上打上全民热议的“贱人就是娇情”, 这些可以很快让学生进入中西文化对比的情境中。因为中国有丰富而悠长的后宫文化, 且后宫连着前朝, 与中国政治历史密切联系在一起, 这是美国没有的, 因此《甄嬛传》的英译涉及中西方文化思想核心的传译。再比如讲职场上那些“情感上成熟的人, 那些既了解也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变化, 又善于察觉和应对他人感情变化者, 不论在爱情、人际关系和事业上更易于成功”时, 可以设计一个“学猫叫”的游戏, 选中一位学生来学猫叫, 看下面谁先笑, 谁笑谁就上来继续学猫叫, 以此类推, 以此来强化学生控制自身情绪的意识。

4. 教师不能喧宾夺主, 但应发挥关键的引导作用

教师是课堂的导演, 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 因而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 课堂教学内容尽量让学生来完成, 教师只是把控课堂争辩思考的关键性方向。如在“情商”这一节, 为了强调“处理问题要讲究方法”, 可以通过电影《致青春》中“朱小北争辩不成将超市打砸一通被学校开除”的一段视频抛出问题:如何评价朱小北的行为?如果你是朱小北, 你会怎么做?学生们会为此展开激烈的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言, 许多学生甚至支持朱小北的做法。此时教师及时引导:本处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 遇到朱小北这样窝心的事, 真正能圆满地把这个事情解决的出路、方法是什么?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 最后终于有学生提出, 让朱小北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地向校领导申辩、抗议。这虽不是最完美的手段, 也是学生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能想到的最佳方案。这种授课方式比较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情商教育的实践应用性, 也能将教育的雨露撒到学生的心坎上, 至少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少了一个朱小北。

5. 教师要有激情与思想性

无论何种教学模式, 都离不开教师本身的激情, 情境教学更是如此。要感动他人, 必须先感动自己, 这是课堂教学恒久不变的真理。当然讲课充满激情的根本是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 而此处充分课前准备的关键点则是要经常对能感动自己的材料进行新陈代谢, 才能让讲课不断充满使命感, 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

另外, 高校的情境教学不同于小学和中学, 大学生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对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要求也较高。图片、音乐、实物、表演、甚至课堂游戏能吸引学生注意与兴趣, 但它们都是媒介, 高校课堂 (尤其是人文课程) 必须具备深厚的思想性, 情境教学绝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流于形式。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本身具有深厚广博的思想, 无论易中天、于丹这些百家讲坛名师还是陈平原先生在复旦光华管理楼的报告, 之所以具有吸引力, 靠的不仅仅是幽默风趣, 更是幽默风趣背后的思想性。

摘要:情境教学渊远流长, 上世纪80年代, 李吉林老师将其正式运用于小学语文教育, 并形成了系统的情境教育理论。同样, 情境教学也适用于高校, 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助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关键词:高校,情境教学,人文素质,情境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 1994. (1) .

[2]李吉林.情境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人民教育.1991, (5) .

[3]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研究, 1997, (4下) .

[4]李吉林.我的情境教育探索之路[J].基础教育月刊.2005. (7-8) .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应回归生活 篇10

一、立足生活的需要, 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 要把握教材的观点,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 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 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 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 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小学和城里孩子相比, 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 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 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 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 学会遵守交通规则。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补充更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 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 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 珍爱生命, 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 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注重素材的选取, 提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 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获得直接经验, 主动进行学习, 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 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行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 对于孩子来说, 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教师要做个有心人, 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 设计成类似的情境 (小品、生活情境剧) ;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h动画等, 供学生探讨、解决, 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 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 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 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我在教学《平安回家》这课中, 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如《篮球女孩》, 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女孩为什么会失去双腿?失去双腿又意味着什么, 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什么等等, 进一步认识到车祸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 懂得道路交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只有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 平平安安回家。

我还配有一段学生放学回家的录像, 录像中行走过程中几人并排走、看书聊天、不按规定路线行走等等, 是学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课堂中, 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很快找到了错误所在。可是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 老师再进行概括、提炼, 并播放正确回家行走的方式, 使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个再认知的过程, 从而提升他们的认知经验。通过这几个镜头, 将会在这个班级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们也会极力避免这种危险的发生, 从而使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三、《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 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 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 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 我忘了。我看了, 我知道了。我做了, 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 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 应组织他们多看, 多做, 多参与合适的活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平安回家》中, 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 仔细观察交通图标, 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 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 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认识了交通标志——这些马路上不会说话的指挥官, 还要懂得识别马路上真正的指挥官——交通警察的手势, 从而懂得意思, 服从指挥。当交通警察站在学生面前时, 他们那种兴奋劲儿就别提有多高兴了!交警现场演示交通手势, 学生学做并弄清楚这些手势分别代表的意思。这种手把手的学习,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使学生有了真正实际的收获。这比老师空口说白话来的具体、实在, 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 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将是非常深刻、终身难忘的。

四、体验、实践, 学用结合, 回归生活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 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 我认为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教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 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 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课堂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 回归生活。

总之,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 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 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 要让学生“动”起来, 接受“活”的教育, 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 在“动”中获得真知, 培养能力, 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 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 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 在课程中进行整合, 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最终回归生活。

摘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应该生活化。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 贴近生活, 并让学生参与其中, 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生活化,经验,行为,升华,提高,回归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走进生活 篇11

【关 键 词】 品德与社会;精神世界;价值;珍爱生命;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在课改后的新课程体系中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的达成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具体到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教学,在师生关系上的一个重要理念表现为民主参与。在这样一门课程中,教师不单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一、教育内容贴近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自己的生活。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五点:

(一)与国家和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实性与社会性

如围绕热点时事新闻,进行专题讨论,加强爱心教育、爱国教育、奉献精神教育等。在这项专题讨论活动中,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不同内容,如2008年我选择了大家共同关注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北京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两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果然,由于这两个话题是当前社会生活的焦点,学生谈兴高涨,各抒己见。我又将学生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强了学生分析时事的能力,使课堂得到延伸。

(二)增加符合学生特点、来自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

因为德育不仅仅在课堂上,它蕴藏在学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怀。那是一个星期二的早上,我来到学校,看见四五个学生正在我办公室门口扫地,开始我并没在意,因为我们有早上打扫卫生的传统。过了很久,我忙完办公室的事准备出去看看教师到岗情况时,发现那几位同学还在我办公室门口“认真”地打扫着。我感到十分纳闷,认真地打量他们,几位都是教师心中学习较差的学生,难道是他们老师在体罚他们吗?我走上前去,询问他们为什么一直在这儿扫地,他们没人回答,一窝蜂地跑掉了。这时,旁边的一位学生说,他们想得到我的表扬。我突然想起在星期一的学校集会上,我夸奖了所教班级的小雨同学虽然学习成绩落后,但清洁卫生做得好。我忽视了学生为得到表扬,会这样“作秀”,表扬不是故意做作而换得来的。事后我认识到这就是活生生的教育内容,便利用学校“评星”活动告诉大家,不仅仅要争做劳动之星,也要争做学习之星、爱心之星、遵纪守法之星,做事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表扬,更是让自己养成良好品行,学得扎实,增长才干,为今后的生活打好坚实基础。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种资源

一天,我发现一位学生看到花台里的花开得很漂亮,就用手不停地抚摸、玩弄,直到看到没人注意他,就悄悄地摘了一朵到手里。正好那天有“品德与社会”课,我就把“珍爱生命”一课提前来上,并引导学生知道植物、动物跟我们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去爱护和善待他们。课上,我请那位“偷”采花的同学说说他的理解,他红着脸,说出了他“偷”采花朵的事,承认了错误,并保证以后要和大家一起爱护和善待植物、动物。通过此事,既教育了学生,又让学生没有对立情绪地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四)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

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种种现象,适当增补认知或行为实践的练习,就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毕竟认知和推理并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质成分,而我们“品德与社会”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是行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将学生的“知”转化为“行”,才能让“行”在学生心中扎下根,从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结果指导生活

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

(一)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的,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如我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违反交通规则的人数,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上网查找资料了解情况,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充当小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

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

(二)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

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和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每一堂课的知识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去实践,去对应,并落实到生活细节之中。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越真切,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更能主动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生活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活水”源头。只有贴近生活的教学,让学生乐学,才能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社会”;只有把所学“品德与社会”知识用以指导生活、辨别是非,才能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一目标,让我们为了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吧!

【参考文献】

[1] 鲁洁. 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 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 王爱萍.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育[J]. 科教文汇,2009(17).

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 篇12

一、让语文教学向生活开放

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观察探索身边的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 再现文本中的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菩萨兵》一文时,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朱德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寻找藏胞、帮助春耕的情境。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了解了一些红军长征的历史,理解红军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深情,懂得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我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伴以精心剪辑的配乐),同时加以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3. 体验文本中的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让学生在家里自己准备一些茶叶,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的春景图: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让学生随着如诗如画的意境,伴着《让我们荡起双桨》的优美旋律,学生可以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在表演和欢唱中学生所体验到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更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激发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教材

书本以外的生活,既是人生的教科书,又是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也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1. 利用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的一些事物可以引入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校园的橱窗、黑板报、各种告示牌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读、去说;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讲、来谈。

2. 利用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训练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如教师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庐山的云雾》、《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等。又如教师组织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本地的新四军纪念馆、泰山庙、施耐庵纪念馆、陆公祠等,就是一些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 利用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我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上一篇:舞蹈编导的技术与理念下一篇:物理学习兴趣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