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科学

2024-11-02

现代服务科学(精选12篇)

现代服务科学 篇1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也是典型的服务业,它具有服务业的一般特性,现代物流业的人才培养应遵循服务业人才的培养规律。物流学科是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理学等多学科于一身的交叉性新兴学科,其基础学科也在不断完善、融合和发展。服务科学(SSME)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许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物流领域也不例外。本文试图从服务科学角度探讨我国物流人才的培养问题。

1 服务科学的兴起

2002年IBM公司阿尔马顿(Almaden)研究中心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y)组成的联合专家小组首次提出了服务科学(Service Science)的概念,2005年7月IBM公司把服务科学正式更名为“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ervice Science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SSME),认为SSME是服务科学、服务管理和服务工程三者的结合。

目前,在学界SSME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研究视角不同,对SSME理解的侧重点也不同。对服务科学内涵的理解可以归为以下几大类:一是整合型定义,认为服务科学是运筹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综合运用,目的是推动服务创新以提高服务生产效率和绩效,强调服务科学的多学科性质和服务科学对服务的促进作用。这一定义基本上等同于SSME的概念。二是系统型定义,认为服务系统是SSME的主要研究对象,SSME是一种研究、设计和实现服务系统的跨学科方法,该服务系统是由人员、技术、内外部服务系统以及信息共享所组成的价值创造体,是为客户提供价值的复杂系统。三是价值型定义,强调SSME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对服务创新和服务优化的作用,通过关注基础科学、模型、理论及其应用来推动服务过程中创新、竞争和质量等问题的解决。

以上几种定义虽然存在差异,但是,在本质上有一些共同点。主要包括:(1)强调服务系统的重要作用,服务科学的研究基本上是围绕服务系统的设计、改进和测量等内容展开的;(2)强调服务科学研究的目的,不断服务创新,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持续创造服务价值;(3)强调服务科学的多学科性质和交叉学科研究方法。

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石,我国物流学科发展的历史较短,其学科体系还处在探索和完善之中,需要不断吸收相关学科的理论,这当然包括服务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讲,物流是服务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物流学科是服务科学的一个分支,二者在研究目的上是一致的,服务科学的一般性原理、方法都可以应用到物流学科,充实物流学科的理论体系,拓展物流人才的视野,提高物流人才的培养质量。

2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与服务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201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一个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我国正处于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的阶段,不仅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人才需求也在向服务化方向发展,过去在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服务经济形态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笼统、趋同,服务理念缺失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开设的物流类专业,无论是物流管理专业还是物流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描述过于宽泛、笼统,培养目标基本上是参照《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标准“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采用“知识+方法+能力”的模式确立的,其内涵模糊,难以操作,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物流人才多元化特色。在目标定位上往往侧重于对物流行业的被动适应,偏重知识、技能的训练,但是,物流业在我国发展非常迅速,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物流模式不断创新,如果忽视人才培养的理念和专业素养,那么,物流人才难以适应快速变革的物流行业需求。

现代物流人才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服务理念、客户意识,这是由物流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物流的实质就是服务。这种服务已经不是工业时代作为实物产品生产、销售的一种补充,而是在服务经济条件下发挥着主导作用。物流行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型产业,物流岗位群分布广泛,层次多样,但是,我国高校物流类专业大多以培养功能性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偏重于物流运作,强调对“物品”流通的管理,仍然站在企业自身角度看物流,把物流看作是企业生产制造、商品流通的支持活动,忽视了物流顾客价值发现,而现实的物流市场纷繁复杂,顾客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个性化明显,期望值越来越高,物流市场细分越来越重要,物流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日益丰富,物流对其他行业渗透越来越深,增值服务层出不穷。传统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难以满足这些市场变化的需要。

2.2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知识结构老化

我国不少院校的物流类专业是依托传统的工商管理、物资管理、机械工程等学科专业而建立起来的,作为新兴专业,其发展历史较短,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建设经验不足,没有完全梳理清楚物流人才所必需的知识单元以及知识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在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系统性,各自为政,存在交叉、重复现象,没有从整体上协调好课程的内容。

同时,我国物流类专业不少课程内容比较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未体现现代物流的理念,与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习惯于把物流系统当作是一个“物”的系统,忽视了“人”特别是作为客户意义上“人”的因素,没有真正把物流系统看作是最终满足顾客需求的服务系统。现代物流企业实质上就是物流综合服务方案提供商,其主要特征就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与传统的物流企业有着本质的差别,在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上要作出根本性改变,变以往的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由传统的单一功能性基本服务、标准化服务向提供增值服务、个性化服务转变,由成本导向型、短期的交易型关系向服务合作型、长期稳定型的客户关系转变,物流企业管理的重心由内部向外部转移,由上游向下游特别是最终客户转移。从目前开设的物流专业课程来看,功能性课程偏多,物流整合和一体化方面的课程偏少,服务科学、服务管理、服务工程方面的课程则几乎没有。国外物流专业教材几乎都把客户服务作为物流功能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来介绍,但绝大部分国内教材并未把物流客户服务作为物流要素之一,即使有个别教材在内容上安排了物流客户服务内容,但是,与其他物流要素还是出于分割状态,没有把客户服务始终贯穿到物流信息、库存、运输、配送和选址等方面。

2.3 概念尚存争议和缺位,学科建设滞后

我国物流人才培养起步晚,物流理论研究的历史较短,发展还不成熟,没有形成与我国物流实际相适应的物流理论体系。

首先,学界对基本概念认识不统一。物流基本概念是一组最关键的核心概念,是物流学科体系得以展开、延伸的基石,它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的物流实践,逐步归纳提炼出来的,这些概念形成共识并稳定以后,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被准确地表达,才能标志这些概念可以作为基础演绎物流学科的时机已经成熟。尽管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进行了界定,把“物流(logistics)”表述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但是,其内涵阐述过于简单,未能揭示出物流最为本质的要义,让人困惑甚至质疑,理论界对物流概念的理解存在不少矛盾,物流的定义,尚未统一,不能系统地回答一些现实问题。我国国家标准把物流管理分割为“物流”和“物流管理”两部分,丢失了作为学科核心概念的重要内涵和关键信息,“物流”只剩下物品的空间物理性运动内涵,意味着“物流”不一定是一种经济管理现象,有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机械力学现象,研究范畴是不确定的。虽然国标《物流术语》对“物流管理”作了如下定义“为了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及反向的物流活动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从表面上看,我国“物流管理”的概念与美国“物流”概念基本接近,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明显差别,从美国物流概念的演进历史看,“物流”始终作为管理学的范畴,把物流看做是一项管理活动,物流的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且具有唯一性,而我国把“物流”与“物流管理”分别定义,“物流管理”采用“物流+管理”的模式定义,注重文字的解读和叠加,这样一来,把客户服务与“管理”捆绑在一起,与“logistics”的本意不符,“logistics”的主要意思是用户需求的保障和支持。把“物流”与客户服务割裂开来,容易导致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忽视客户服务,忘记物流的这个根本宗旨,毕竟在很多情况下面对物流问题并非需要加上“管理”二字。

其次,物流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物流是一门由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学科形成的交叉性学科,其学科属性不明确,交叉性就是各学科之间碰撞、结合,是物流学科不断发展的活力所在,而事实上,从目前情况看,交叉不足,分离有余,现有的三个学科方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和物流经济基本上是分别沿袭管理学、工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和思路,没有打破学科基础之间的藩篱,对物流的整合和交叉性研究不足。物流学科的这些基础学科比较成熟,很难摆脱时代背景的局限性,对物流领域的现实问题缺乏解释力,在一些基础理论上研究薄弱。往往只注重物流学科的应用性研究,忽视了基础性研究,缺乏从客户角度和服务科学的高度来全面、系统审视物流内部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主线不明晰,基本概念缺位,导致物流研究处于自发状态,显得比较零星散乱,甚至产生不必要的争论和认识模糊。比如:对于物流是不是一个独立产业?众说纷纭,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把物流的产业属性和物流企业的产出性质搞清楚,基本概念没有界定清楚,仅凭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企业”的定义很难操作,更不好统计。这里至少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物流企业的产出是什么?其理论依据在哪里?二是物流企业在服务经济日趋重要的情况下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从企业的局部职能上看,物流的价值可以通过成本中心说、第三利润源泉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等理论进行解释,但是,没有办法从国民经济整体上解释物流企业存在的价值,因为在这些理论看来,物流仍然是生产、流通企业的附属,没有独立的价值主体地位。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借助物流科学的基本理论。

再次,研究出版成果没有及时纳入教学内容。近年来,有关物流服务管理方面的专著和教材的出版量也不算少,如:《物流服务学》(华蕊等,2006)、《物流市场营销学》(董千里,2010)、《物流服务营销》(郭伟业,2008)、《物流客户服务》(张洪峰,2013)、《物流客户心理学》(周爱国等,2009)、《物流服务运作管理》(华中生,2009)、《物流质量管理》(冉文学,2008)、《服务供应链》(宋华,2012)、《物流服务供应链协同理论与实践研究》(张德海等,2011)等。这些研究成果运用服务科学和管理的理论和思想方法,试图解决物流管理问题,但是,它们并没有很好地被现有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所吸收,基本上游离于教学体系之外。

3 构建服务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3.1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物流服务理念

转变“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物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转变物流内部客户观念,树立外部市场理念,现代物流不只是保证制造、流通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不可或缺的支撑部分,更重要的是它对外部市场消费者起着后勤保障作用;转变“重流通、轻服务”的观念,树立服务产品理念,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的产出结果,与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等地位,在服务经济条件下,物流服务甚至比物品更为重要,物流企业的任务就是要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实现增值,服务不仅是物流的目的,其本身也是构成物流的重要内容,物流服务就是一个货物与服务、相关信息合理组合的过程;转变物流职能观念,树立物流服务战略理念,物流服务不是一项单纯性的职能活动,而是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企业获取持久优势的来源,也是影响到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活动。

3.2 优化知识结构,建设服务导向型的课程体系

建立面向服务经济的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从服务经济角度审视、评估现有物流专业的发展脉络和目标定位,明确服务经济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掌握服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寻找服务经济对人才要求与现有物流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的落差和知识缺口。围绕服务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全面梳理现有的课程体系,整理各课程之间、课程模块之间、课程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服务科学引入到物流专业课程,把服务科学理论与物流专业课程改革融合起来,使学生树立先进的物流服务意识,掌握服务理论科学知识和工具;从课程模块、课程、知识单元三个层面,开发物流服务类课程,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去掉一些内容陈旧、重复的课程,整合平行课程,减少特色不突出的专业课程教学课时,增加服务科学理论的课程,建立物流课程标准,开发新型课程,建立面向服务科学的开放性和立体化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3.3 加强服务科学与物流科学的融合研究,培育物流服务学科方向

物流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它是建立在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学科基础上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在面对日益复杂、企业竞争加剧、顾客需求多样化的市场条件下,物流学科需要注入新的活力,进行学科交叉,从多个角度研究物流新问题,才能促进物流学科向纵深发展。首先,要加强物流服务的理论基础研究,不能简单地把其他学科的理论加单移植、照搬过来,而是要运用服务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方法解决物流企业、物流市场所面临的理论问题;其次,根据物流服务的特征和规律,重点研究物流市场、物流客户、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服务创新等领域,用服务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改造传统的物流理论,拓展其研究内容,以顾客价值为导向,重构物流学科体系,促进服务科学与物流学科的融合发展,培育物流学科的新增长点。

摘要: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物流人才培养面临许多新挑战,培养体系不适应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文章从服务科学角度探讨了物流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和学科建设等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服务型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人才,服务科学,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包国宪,王学军,柯卉.服务科学:概念架构、研究范式与未来主题[J].科学学研究,2011(1):18-24.

[2]李美羽,王喜富,张喜,等.我国现代物流理论体系模块化框架构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10):5-15.

[3]孙艳.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J].物流科技,2011(5):124-125.

[4]王来军,胡大伟.物流学科建设的思考[J].物流技术,2012(2):236-239.

[5]张志勇,刘心报.对物流几个基本概念问题的认识[J].中国流通经济,2013(2):39-45.

[6]周艳军,黄中鼎.物流学学科体系化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184,189-190.

现代服务科学 篇2

哲学现代化的`实质是哲学时代化。本文从现代科学与哲学对象现代化、现代科学与哲学内容现代化、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方式现代化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科学对哲学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作 者:赵玉英  作者单位:菏泽师专政法系 刊 名:齐鲁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QILU JOUR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B029 N031 关键词:科学   现代科学   哲学   哲学现代化  

梦的现代科学研究 篇3

梦发生在睡眠中。但现代研究认为,梦主要发生在睡眠中的菜一阶段,而不是所有阶段。

近十年间,通过使用脑电图、肌电图、眼电图等现代医疗仪器进行研究,打开了睡眠迷宫的大门。人们发现,在睡眠时,有一阶段全身肌肉已完全放松似深睡,而脑电图表现却只接近浅睡状态。这种大脑皮层浅睡与躯体肌肉近似深睡的矛盾现象,称为睡眠分离现象或矛盾睡眠。在这个时候发现被观察者有特征性的快速眼球运动,所以叫它快相睡眠。到了另一个阶段出现高波幅慢波为特征的睡眠期,则称作慢性睡眠。一般地说,在快相睡眠期,心率、血压、呼吸等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明显,大脑皮层的抑制较浅,也容易受到记忆、周围环境和生活体验(包括看到的、听到的,读到的、脑海中瞑思默想的)以及其它各种刺激的影响,形成多种多样的梦境。很多学者的实验研究都肯定,快相睡眠这一阶段,与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以人工造梦吗?

今天,国外有人已经在进行人工造梦的尝试。1970年,OKuma创造了一种简易的“梦发现器”,用这种“梦发现器”,不仅在科学家的实验室里,而且在被检查者的家里,也可以进行梦的科学实验。“梦发现器”的原理是,人们进入快相睡眠期后,肌肉张力由清醒期的半松弛状态转为完全松弛,肌电图出现的肌电波也渐渐降低到一定水平,与此同时,在眼电图上,眼球也出现快相运动。科学家们把快相睡眠期的这两种特殊现象,作为信息输送到一个小型的电脑中,指令电脑相隔一定时候根据快相睡眠期持续的时间(一般可定为5~15分钟)发动电铃响。那么,被检查者每次睡眠进入快相睡眠期后5~15分钟时(往往恰好经历了一个生动的梦境),就被准时发生的铃声惊醒。这时,被检查者对于自己亲历的梦境历历在目,可以立即向预先放置在枕边的录音器叙述梦的内容。科学家们也就可以正确地获得了神秘的梦境。现在发现,在快相睡眠时,特定的刺激往往可以造成特定的梦境。侧如,有人在睡眠时将被子踢掉了,两下肢冷起来了,这时他梦见自己正在深沟中涉水横渡,河水寒冷彻骨。假如睡者耳旁有自来水的滴嗒声,往往能使他梦到狂风大雨,苍蝇或蚊子侵扰脸部,可梦为白刃加颈;微风吹窗,可能造成强盗敲门的梦境。要是睡眠时自己的手或其他原因压迫了胸部,使呼吸受到影响,这往往会梦见自己被捆绑起来、被绞杀或被活埋而喘不过气来,胃肠道与膀胱过分膨胀的感觉,也同样可以引起惊恐的恶梦。因此,晚饭不要吃得过饱,晚上饮水不宜过多,睡觉时尽量别把被子蹬掉等等,都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为什么黄粱宋熟而梦历一生?

“黄粱一梦”的故事告诉我们,梦境可以长达数十年。许多人也觉得恶梦彻夜、乱梦连绵。而实际上,做梦的时间是极短的。

为什么一刹那的梦境会觉得非常长呢?科学家们己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原来人们入睡后由浅睡渐渐进入熟睡。在熟睡时期,大脑和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的一切刺激接近阻断状态,由于清醒时的“我”与快相睡眠梦境的“我”失去了空间连续性,梦中的“我”失去了对时间的正确能力。所以做梦的体验就与清醒时对时间的体验有极犬的差别。

什么梦境易忘?

一个正常成人,每阵快相睡眠期约持续5~30分钟,平均15分钟左右,即迅速转入熟睡的慢相睡眠期。美国有位叫Dement的学者,做了一个重复351人次的有趣试验,结果是:在快相睡眠时被叫醒的人中,73%可以清晰地回忆梦境;而慢相睡眠对被叫醒的人中,却只有7%的人能记得自己曾经做过梦。这说明,快相睡眠时做了梦,再经过慢相睡眠阶段,梦境就会部分或全部地被遗忘掉。

梦多是不是病?

各种原因引起的浅睡性失眠者,或神经衰弱患者,他们慢相睡眠期较短,而快相睡眠期相应地延长,并且经常被外界的声响或恶梦所惊醒。这时候,不仅由于快相睡眠期的持续时间长而做梦的机会增多,而且一夜多次在快相睡眠时被惊醒,对于梦的回忆当然要容易得多,梦境的体验也往往历历在目,次晨起床后就感到梦后留下的疲乏。这往往是由于大脑皮层抑制力量比较薄弱,恶梦使大脑兴奋起来,而没有得到良好休息的原故。这种情况如果长期持续下去,那么熟睡的慢相睡眠期缩短,快相睡眠期延长,大脑皮层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久而久之,白天就会感到头昏脑胀,目眩耳鸣无精打采,倦怠无力,工作效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现代服务科学 篇4

2013年10月28~29日, 由四川省畜牧业协会主办, 北京和谐阳光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武汉芝华数据公司协办的2013年“四川省集约化养猪管理服务高层论坛”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各市州畜牧业协会负责人、基础母猪300头以上规模猪场负责人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省畜牧食品局计划财务处处长、副巡视员赵勇, 生产科教处副处长李明,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会长、省畜牧总站站长刁运华,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2013年轮值会长吴夙强, 四川省畜牧业协会秘书长、省畜牧总站副站长马敏出席了本次论坛, 省畜牧食品局兰明建副局长到会并致辞。

会上, 北京和谐阳光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裁谭绍江、北京国科诚泰农牧设备有限公司牛华明、芝华数据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柳庆云、中国健康养殖总经理佳鸿、浙江金大康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谈华松分别就中国养猪产业升级和社会化服务“阳光模式”开发、猪场粪污减量化处理及金融解决方案、当前中国生猪市场行情分析及2014年市场走势与风险预测、互联网技术在养猪企业中的应用、“适其天性”科学养猪新理念等内容作了精彩的报告, 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会议期间, 北京和谐阳光农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了猪场托管服务签约仪式。

现代科学的起源 篇5

在某些伟大的文明中,科学事业所需要的奇特的心理均衡只是偶尔出现,而且产生的效果极微。例如,我们对中国的艺术、文学和人生哲学知道得愈多,就会愈加羡慕这个文化所达到的高度。几千年来,中国不断出现聪明好学的人,毕生献身于学术研究。从文明的历史和影响的广泛看来,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自古以来最伟大的文明。中国人就个人的情况来说,从事研究的秉赋是无可置疑的`,然而中国的科学毕竟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中国如此任其自生自灭的话,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它能在科学上取得任何成就。印度的情形也是这样。同时,如果波斯人奴役了希腊的话,我们就没有充分理由可以相信科学会在欧洲繁荣起来。罗马人在这方面并没有表现什么创造性。纵使就已然的情形来说,希腊人虽然掀起了这个运动,但却没有用现代欧洲所表现的那种热情来支持这个运动。我们说的并不是大西洋两岸最近几代的欧洲人民,而是指宗教改革时期范围较小的欧洲而言。那时欧洲的人民都沉浸在战争和宗教的纷争里。我们不妨看看地中海东岸从西西里到西亚细亚这一个区域,在阿基米德死后(纪元前2)到鞑靼入侵这14中的情形。那儿曾发生过多次的战争、革命和宗教变革。

但和16、17世纪整个欧洲的战争比起来情形坏不了多少。那儿也有一个伟大而繁荣的文明。其中夹杂着异教的、基督教的和伊斯兰教的成分。在那一个时期里,科学上也增添了不少的东西。但整个地看来,进展还是迟缓而迂回曲折的。除开数学一项以外,文艺复兴时起的人还得从阿基米德已经达到的地步开始。在医学和天文学方面已经有了若干进步,但整个的进展情况和17世纪那种令人惊讶的成就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不妨把1560年伽利略和凯普勒即将出生之前到17现代科学的起源00年牛顿鼎盛时期止这一段时间中所产生的科学进步,和上述刚好长了十倍的古代的进步相比较,事情就不言而喻了。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 篇6

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在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方面的效益越来越突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认识林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承担的重大责任,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

什么是现代林业

绿色中国:贾局长,您好!自您任国家林业局局长以来,我国林业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又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近期您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现代林业的思路和部署,更为今后我国林业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请您谈谈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

贾治邦:当前,发达的林业已成为国家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的林业都已走上现代林业发展道路。从欧洲到北美,从日本到澳大利亚、新西兰,林业都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许多亚洲和南美国家的林业,也在由单一的木材经营向森林三大效益全面利用过渡。

从我国林业现阶段的发展现状看,虽经多年建设已有较好基础,但无论是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还是发展的条件与手段,都跟不上国外林业发展的进程,还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譬如,在社会最关注的生态产品供给方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异、灾害频发、物种灭绝等问题依然严重,生态产品已成为我国最短缺、最急需大力发展的产品,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在物质产品供给方面,目前全国每年森林蓄积消耗总需求量已达5.5亿立方米,每年缺口2亿立方米,到“十一五”期末将扩大到3亿立方米。我国人均木材消费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发达国家的10%,林地潜力、物种潜力、市场潜力、就业潜力等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与此同时,我国林业发展的各种软硬件也明显滞后,严重制约着林业发展和林区群众生活改善。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我国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如果稍有迟疑,就会拉大和发达国家的距离,难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现代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对林业进行全面武装和改造,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提升林业建设整体水平,推进林业现代化进程。

绿色中国:那么,什么是现代林业呢?

贾治邦:简而言之,现代林业就是科学发展的林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是体现现代社会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最大限度拓展林业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

现代林业的意义、目标和总体要求

绿色中国:请您谈谈现代林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林业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必然选择,是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旗帜、方向和主题。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意义归结到一点,就是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林业在国家建设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讲,一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生产生态产品的主体部门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三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四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生态文化发展的源泉和主要阵地在现代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五是有利于发挥林业作为国际政治热点领域在维护我国权益、配合外交工作、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

绿色中国: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什么?

贾治邦: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三大体系:一是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通过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着力保护和建设好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在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的循环发展中,充分发挥林业的基础性作用,努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功能协调、效益显著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切实加强第一产业,全面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构建门类齐全、优质高效、竞争有序、充满活力的林业产业体系。三是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

绿色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呢?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总体要求,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又好又快。如果展开一点来说,发展现代林业的总体要求就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林业,用多目标经营做大林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林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业,用现代信息手段管理林业,用现代市场机制发展林业,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用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林业,用培育新型务林人推进林业,努力提高林业科学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林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发展的质量、素质和效益。

推进现代林业的基本原则

绿色中国: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按步骤、分阶段地向前推进。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三条基本原则,分别是从林业发展战略、重要价值观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三个角度来讲的。其中首先一条,就是要坚持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把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奉献给人民。

在地球几大生态系统中,除海洋外,森林、湿地两大生态系统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地球物理过程,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对保持陆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生态平衡发挥着中枢作用。

以森林、湿地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就是通过这些复杂的循环和过程来间接地生产出生态产品的,包括: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清洁空气、减少噪音、吸附粉尘、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洪涝灾害等。科学家断言,假如这些生态系统从地球上消失,那么,全球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陆地90%的生物将灭绝,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从而引发一连串的生态灾难,人类生存就会失去根基。正如著名学者张薰华教授所言,林业劳动者每种活一棵树,就等于生产出一件产品,但这种产品主要不是为了出卖,而是为了给人类提供生态服务。相比之下,木材之类只是森林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副产品,价值远在生态之下。所以,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方向,这是现代林业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最重要的原则。

绿色中国:您这是从林业发展战略的角度讲的。那么,从重要价值观的角度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呢?

贾治邦:那就是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积极推动生态文化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与林业发展相伴相生的。森林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明,并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是现代社会高扬的精神旗帜,是现代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价值观。而发展林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和纽带,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平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居于基础地位,处在前沿阵地,扮演关键角色,发挥先导作用,肩负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

因此,我们不仅要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任,还要做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还要尽可能多地创造出丰富的文化成果,努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重要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做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为现代文明发展做出自己独有的贡献。这是第二条原则。

绿色中国:请您从发展根本动力的角度谈谈要把握的第三条基本原则。

贾治邦:那就是要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林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努力发展和形成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林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深化林业改革,建立新型体制机制,理顺生产关系的过程;是一个改造和提升传统林业,转变增长方式,发挥多种功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实现可持续经营的过程。

因此,必须按照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要求,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全面抓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带动形成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新型体制机制、经营形式、市场主体、动力机制、行政方式、政策措施等。一方面,该由市场做的,让市场的作用发挥充分;该由政府做的,把政府的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充分激发林业的内在活力,调动林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改革和科技是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关键

绿色中国:2007年我国将如何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贾治邦:2007年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第一年。为此,必须坚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到“八个突出抓好”,这就是:突出抓好深化改革,突出抓好造林营林,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突出抓好“三地”管理,突出抓好灾害防控,突出抓好生态文化建设,突出抓好科教兴林,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林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绿色中国:这“八个突出抓好”中的关键是什么?

贾治邦: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有两个关键,就是改革和科技。

要通过改革,构建管理高效、运行有序、充满活力、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现代林业体制机制,这是建设现代林业的根本和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今年是全面推开这项改革的关键一年,各地要继续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摆上工作日程。要按照中央林业《决定》和回良玉副总理重要讲话确定的改革方向、原则和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这项改革。改革的具体做法和模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允许多样性。要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由党政主导并组织实施。要深入抓好改革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引导和推动面上改革。要切实抓好确权发证、承包到户等主体改革,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完成这项工作。在积极推进主体改革的同时,要适时启动并做好林业税费、育林基金、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商品林采伐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公益林补偿机制等配套改革。二是国有林场分类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后,国有林场的改革问题被凸现出来。各地要依照中央林业《决定》的有关规定,从自身实际出发,不等不靠地加以推进。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国有林场。三是重点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重点抓好黑龙江伊春国有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继续进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认真总结推广吉林森工集团改革经验。

科学安排现代设施蔬菜茬口的探讨 篇7

1. 设施蔬菜茬口的现状

(1) 延长型茬口适应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规律, 相对改变不利条件, 延长有利于蔬菜生长气候节令的延长型茬口。如秋茬的西红柿、黄瓜、韭菜等, 通过大中拱棚覆盖延长生长都属于秋延后型茬口;早春通过大中小拱棚覆盖、将生长期提早15~30 d的即属于春提早前延型茬口。

(2) 培育越冬型茬口相对克服摆脱冬季寒冷气候的影响, 形成相对封闭的气候条件, 进行越冬栽培的封闭越冬型茬口。如越冬型黄瓜、西红柿、草莓、辣椒、茄子等。其特点是创建了相对封闭的小气候, 具备了蔬菜生长的一般性条件, 但仍不能完全克服恶劣的寒冷气候影响, 目前山西省各地大部分都属于这类型茬口, 只是茬口的早晚、生长期长短不同而已。

2. 存在问题

(1) 目标不合格各种设施蔬菜茬口的安排的目标都是以获取最大的产量为目标, 而不是以获取最优产品为目标。

(2) 茬口安排散乱在茬口安排上各自为战, 自我调整, 没有整体布局、区域化部署, 形成了散、乱茬口。没有长远性, 没有市场竞争力, 甚至形成了茬口过于集中于一定时期, 或集中于一个区域的自相残杀的拥挤型茬口。如越冬茬西红柿和黄瓜多集中在1月—2月上市, 冬春茬多集中在3月—5月上市。

(3) 与市场脱节茬口的安排凭主观决定, 没有同各级蔬菜市场联系挂钩, 形成了淡时缺、旺时烂的自由型茬口。也就是没有同有规模的超市、批发市场形成契约式或订单式茬口。其结果是形成了自由种植、自由安排茬口、自由营销, 造成种、运、销三方都无效益的可悲局面。

(4) 科技含量低茬口安排仍然沿用传统农业栽培的基本模式, 没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与日本相比, 日本工厂化生产芽菜1周1茬, 黄瓜1年连续生产6茬, 小油菜、生菜1年6~8茬, 真正形成了现代工厂化茬口, 每茬的各个生长期严格至小时。其产品整齐划一, 品质一流, 供货时限误差在1 h之内。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生产, 工厂化茬口, 优质化产品, 商品化经营。这就是我们目前设施蔬菜茬口同日本相比最大的差距, 也就是我们今后在设施蔬菜茬口上研究的主攻方向。

二、科学安排茬口的具体措施与方法

1. 茬口改良

改进现有设施茬口的不合理状况, 争取实现不同设施内一种或几种蔬菜由一年一茬变两茬, 或两茬变三茬, 或变多茬, 提高各茬口的品质和产量, 如日光温室秋延后型茬口, 越冬型茬口, 冬春型茬口, 春提早型茬口。

2. 专业化茬口

通过高度专业化的栽培设施和专业化的栽培技术, 实现高度专一化的茬口安排。因地制宜地在某一地区实现某一种蔬菜的设施栽培。如长子县生产青椒, 夏县生产辣椒, 盐湖区生产黄瓜。这样有利于茬口的合理调整和区域化安排, 也有利于栽培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 更有利于批量化生产, 形成契约农业 (订单农业) 。

3. 选准工厂化茬口的突破口

在各种设施蔬菜中, 尽管现在栽培种类很多, 但要真正实现现代工厂化生产茬口, 突破点应选在芽菜上, 其次是叶菜类, 三是茄果类。像豆芽、萝卜芽、苜蓿芽等, 较易通过设施完全实现工厂化生产。其次如小油菜、生菜、芹菜、青菜等, 在日光温室内通过现代农业或精准农业技术也能初步实现工厂化生产。增加遮阴型茬口, 在夏季高温季节实行和冬季相反的遮阴降温措施。

4. 实现与茬口相匹配的现代化育苗

建立现代化的育苗设施, 掌握和推广现代化的工厂化育苗技术, 培育出符合栽培标准要求的秧苗才能实现各种类型茬口。我们目前大多还处在自育自栽的传统育苗模式上, 育苗质量差, 时令无保障, 也就打乱了茬口, 影响了上市时期, 也影响了契约蔬菜产业的发展。只有打破这种传统育苗, 实行专业化、工厂育苗, 与菜农实行订单式育苗对接, 才能真正实现茬口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5. 茬口科学安排的技术保障

要实现多样性茬口, 不仅是茬口要科学安排, 更重要的是多学科、多系统的技术支撑与保障。如良种繁育体系、优质标准的肥料体系、无公害的病虫害防治体系、气象信息体系、设施性能保障体系等。

6. 建立与茬口相匹配的市场保障体系

用科学发展观看现代物流管理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加入WTO后, 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着国外物流企业在中国大举登陆的严峻形势, 要想做到适应国际竞争需要, 提高自身抗冲击的能力, 实现物流标准化和信息化是基础。我国的物流成本成倍高出于发达国家这已经极大影响了我国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制约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 首当其冲的是标准。标准化的物流不仅降低了工作难度, 减少了物流损失, 而且降低了物流综合费用, 我国的标准化建设比较落后, 经营管理的观念淡薄, 以致我国物流业各自为战, 企业不考虑系统, 系统不考虑供应链。信息化管理是电子商务模式下物流的基本特征。由于条形码技术的广泛使用, 欧、美、日在物流编码的标准方面走在了前列。我国的信息化起点高发展也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的物流产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大陆与台湾“大三通”的实现, 不仅使陆台物流成本节省了一半, 也将迫使我国物流升级。

当今世界已进入互联网时代, 在这样环境下的企业供应链与工业化时代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为全球企业供应链提高运作效率、扩大商业机会和加强企业间协作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手段———电子商务平台。对于要实施电子化供应链的企业来说, 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使用互联网进行电子商务的技术尚在发展阶段, 这意味着还需要几年趋于成熟的时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策略也要经过渐进和不断改进的过程来利用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各种机会。这里, 最大风险就是保持不变。

由于各行业、各企业间的国际联合与并购, 带动物流业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 物流服务业竞争的市场将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今后物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因此, 从实际出发, 顺应国际竞争的需要, 打破地域阻隔和部门垄断, 改进管理, 强化功能, 是发展物流服务业的当务之急。

2 绿色物流管理系统是科学发展观在物流管理中的体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境恶化程度加深, 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 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 就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绿色物流意在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 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科学发展基础上。因此, 现代绿色物流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 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 更是我国强调科学发展观应用在物流领域的必然趋势。

绿色物流科学发展的千秋重任, 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物流, 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 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 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科学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对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 因此,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科学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科学发展观理论, 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 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达到环境与物流共生的科学发展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走科学发展之路, 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论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还是消费者, 都应强化物流管理, 共同构筑绿色物流科学发展的框架。

绿色物流是实施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要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 要求政府、企业联合起来,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总之, 建立一个科学发展的物流体系是21世纪物流的发展方向, 政府、企业、消费者要发挥各自的作用, 努力实现我国物流业的科学发展。

3 我国实现物流业的科学发展应该改进的几个方面

与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相比, 我们的差距主要是, 物流的认识和理念、人才的培养、专业技术水平及发展环境和管理体制。

物流的认识和理念在欧、美、日早已深入人心。早在“二战”期间, 美国军队为了卓有成效地调运军用物资, 运用运筹学的理论方法, 统筹安排人力、物力, 就形成了世界范围内最初萌生的“物流”现象。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从美国引入物流概念以来, 如今任何与生产制造有关的部门都与物流分不开。

物流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的发展水平, 而且也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在欧、美、日等国家, 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推动了物流活动一体化进程。为了满足物流国际化, 服务形式多样化和快速反应的要求, 物流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以及Internet、条形码、卫星定位系统及无线电射频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国内物流计算机应用程度比较低, 物流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很多仍然是低效的人工作业;叉车、巷道起重机、自动导向车、自动分拣机等在物流作业中尚未普遍使用, 势必影响物流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一环, 物流过程中不仅有物质循环利用、能源转化, 而且有价值的转移和价值的实现, 因此, 物流涉及了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 既产生经济效益, 也产生社会效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需要一个科学发展的物流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林敬松, 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 2002 (8) .

现代服务科学 篇9

公司连续10年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的称号,连续六年通过了ISO9001:2000版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获上海市“诚信在线企业”,2006年获得国家AAAA级物流企业,2007年被上海市评为“品牌企业、品牌服务”,并获得中国仓储协会颁发的“全国仓储行业发展突出贡献单位”,2008年3月公司通过了国标《仓储服务质量要求》的评定。

1 以现代物流理念,精心打造全方物流公司

公司根据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和行业特点,按照集团战略规划所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主业更强的态势,提升核心业务竞争力,公司于2000年6月成立全方物流(子)公司。全方物流公司位于松江工业园区,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总投资7,800万元,高平台彩钢板仓库38,000平方米,仓库按照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建造,安装了自动喷淋及烟雾自动报警装置。全方物流公司是公司下属现代物流设施齐全,物流功能完善,信息化和市场化运作为一体的全新子公司。全方物流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33岁左右,大、中专以上学历占95%,是一支年轻化,知识化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全方物流公司的产业定位是以优越的硬件设施为基础,以高端品牌客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物流供应链管理为目标,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组织和管理方式,对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咨询等环节进行一体化经营,为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供应链物流服务。全方物流公司以科学创新为思想指导,将管理制度的突破口选定在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信息技术的控制来提升企业管理的服务能级。根据物流供应链管理要求,强调和依赖战略管理,根据客户的状况和需求,决定服务方式和水平。

例如:为百事食品仓储服务,在既成库的利用率方面,结合自身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操作流程,压缩仓库网点面积,极大降低仓储营运成本,使既成库经营绩效得以大幅提升。

公司在精心打造全方物流公司,发展现代物流的进程中,深深的体会到:完善的功能,齐全的设施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基础;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物流企业的核心;诚信优质的服务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生命;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生命。

2 以物流供应链建设为中心,与客户建立物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在对物流市场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以物流供应链建设为中心,进行及时准确的战略定位和目标调整,形成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为各类客户进行物流服务的同时,已基本形成了集物流方案设计、供应链管理、企业局域网、计算机信息化运作管理、ISO标准化操作、GPS全球定位系统监控和流通加工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方案。

公司2002年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百事食品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由公司负责连接该公司的产、供、销的中间衔接、过渡,承接其运输业务、上海市区配送业务和出口商品短驳业务等。该公司产品品种二百多种,供货商、加盟店不计其数,而每家每次的要货品种一般都在十多种以上,根据该公司产业发展要求,公司为其设计第三方物流方案,制定运作流程,通过电脑信息为该公司食品的保鲜度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生产线下来的成品直接接运进库管理,直至离开仓库配送到上海的每一家超市门店,实现了物流供应链服务。

公司时刻关注该公司的业务扩张,销售动向等变化,在日常操作中随时与该公司物流后勤部门保持沟通,第一时间获得客户信息反馈,从细节处将我们的服务做好做精。根据该公司流通加工的特点要求我们及时调整,开展加工、回收、处理废品方面的业务,拓展延伸服务内容,从而与客户逐渐形成唇齿相依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公司供应链建设得到完善和发展。

3 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公司与计算机软件公司共同研制、开发仓库管理系统、公路配载管理系统、RFID无线扫描系统,自动分配系统等软件系统,建立配送中心的ERP系统与客户互联网系统,通过RF管理系统对客户产品的条码以及货架编位条码进行认读录入,员工根据终端显示内容进行拣货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及操作的准确率。

公司通过运用信息化管理,根据货物储存、配送的变化以及市场信息的反馈,强化了库存控制和货物跟踪,高效、准确、出色地为百事公司提供了一流的服务,使客户能在任何时段了解自己的货物在哪里,实行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货、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物流作业的精确度和工作效率,提升了物流配送的供应链管理水平。

公司为顺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提升现代物流服务水平,又引进了OA办公系统,使日常的办公建立在一个数据共享,流程同步的综合性信息化平台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工作环节,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今年公司又投入百万元物流信息系统,通过MIS系统,将公司的物流信息系统、财务结算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OA办公系统进行整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整体水平。

4 以市场需求变化为机遇,创新第三方物流服务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作为物流企业而言,单靠传统的物流服务已经无法参与竞争,将难有一席之地。必须创新服务模式,公司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陈出新,我们在完善供应链和服务中,及时提出独家的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三全”物流服务。

例如:公司在为“LG”的服务过程中,基本做到了对物流配送、储存、分拣、包装、信息传递等一条龙服务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物流运作实行全年无休工作制,全年无休作业即“全天候”的物流服务;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实行了一张货单,或一个电话一个电传就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内将货物安全、快捷、经济地送达收货人手中即“全过程”的物流服务,从而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客户,树立了一个服务的品牌。

由于我们公司全面实行“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质量方针,以“诚信、优质、便捷、高效”为服务宗旨,以“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发展目标,积极推行“三全服务”已经成功地为众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实施了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5 以物流个性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公司在拓展新的延伸服务内容,增加物流附加有效收入的探索中,注重服务功能多元化。公司从广大的业务资源中,积极拓展运输服务内容,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运输收入逐年稳步提升。

如:公司在为明芳汽配公司服务时,公司发挥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优势,为其提供全国的干线和支线运输、配送服务。由于该项业务产品包装比较特殊,装卸配载要求较高,配送点多、线长,配送时间节点要求及时,涉及全国八大城市。

公司在整个项目的拓展过程中,成立项目小组,进行市场调研。走访收货单位,听取客户的实际需求,考察运输线路,了解途中实地路况及货运车辆行驶的难易程度,各条路线所应走道路的选择,配送目的地集配货的现状细节等,我们走访了四座城市,实地考察行程达一万多公里,在详细掌握了北方线、西南线、南方线的实际情况,公司针对自身在操作中优劣条件,针对其个性化物流服务的特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并在方案操作中,注意规避风险,努力降低成本,因而成功开拓了该汽配公司从上海走向全国各地的零担配送业务,为公司建立全国物流配送网络,拓展延伸服务打下了基础,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能级。

6 以全国商储网络为纽带,拓展配送业务

公司在抓市场机遇,迎接市场挑战中,不断地汲取行业内的先进经验,积极完善服务功能,拓展配送业务,以满足各类客户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服务的需求。如公司在与上海小林日化公司服务中,不只局限于为客户提供简单的仓库储存与运输服务,还针对该公司产品的特殊性和其产品销量的季节性,如在热天会挥发得快,销量就多;反之,遇到天冷就挥发得慢,销量就小;而且诸多产品也有一定保质期,当产品过了保质期限或接近保质期时,该产品就要及时收回进行销毁。为此,我们主动为其制定方案,承揽了回收物流服务的项目,在仓库中专门辟出了一块场所为退货区域,让公司相关人员协助其进行清点和整理,做好报废处理准备,解决了客户的服务需求,使该公司业务得到了发(下转第14页)(上接第9页)展,扩大到上海周边地区。

随着经营发展的需要,在该公司的产品迅速从上海辐射到华东区域进而又向广州和北京发展之机,公司积极支持并以全国商业储运的网络为纽带,依靠广州商储和北京商储公司两家兄弟公司的两个网点为中转站,开展区域配送。具体就是通过广州商储公司将小林日化商品配送到广州市内、郊区及深圳、珠海、中山、汕头、惠州等地,通过北京商储公司将小林日化商品配送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以满足各地区的消费群体。

现代科学技术与英语教育 篇10

马克思曾经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邓小平在基于现代生产力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对这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著名论断。然而, 科学技术不能自动转化成生产力, 它必须借助教育手段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适当应用到了一些科学技术, 在英语教学中使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已经为许多教师所接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在科技飞跃发展的21世纪,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英语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按照时代的要求来回答如何处理科学技术与英语教育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因为这两者的关系非常紧密, 可以说它们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的。但是, 回答老问题不能用老思路、老方法, 我们所要做的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这样才能正确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进而促进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教育价值观的改变

所谓教育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于教育的价值和作用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下, 教育所体现的作用和价值不同, 因此教育价值观也就不尽相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是一种消费性事业。教育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 教育投资决定了教育避免不了消费性的一面。在生产力水平较低下的封建社会初期, 人们普遍认为在人们温饱问题解决的前提之下, 教育才能够兴起。在衣食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 谈及教育是非常奢侈的。人们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无法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的生产性价值。传统的教育职能体现在政治价值上, 私塾及学校传授的主要以儒家经典思想为主, 内容以道德常规为主, 很少涉及科学及技术。教育也多是为统治阶级而服务的, 并未进入到生产领域。从这个层面上来看, 说传统的教育是一种消费性事业不为过。但是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 历史的发展, 教育的情形展现出了新的一面。在现代化条件的影响下, 科学技术逐渐取代劳动者的经验和体力, 成为了提高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 教育不再仅仅是一种消费性事业, 同时也具有生产性价值。我们国家卓越的领袖人物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能上去, 发展科学技术, 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基础在教育。”邓小平同志更加明确了在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过程中, 教育对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且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论述了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与四化的关系等问题。自此, 教育价值观被革新, 人们不再认为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性事业, 而是更具有生产性价值的一种事业, 在教育上投资与消费将会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

三、科学技术对英语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究其根源, 大量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以及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决定着国家经济的振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教育体系的日臻完善为科技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并源源不断地向科学技术领域输送高科技人才, 壮大了科技领域的队伍。与此同时,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现代教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现代的教育科学技术在利用现代教育环境和技术等条件的基础上, 对学习资源进行科学的开发、设计、管理、应用以及评价。在英语教育中, 现代教育手段不但可以通过高科技的教学设备给予学生直观、生动形象的学习体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 而且能够清楚地展现出学习内容, 传递信息, 更加快捷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这种直观形象的学习体验, 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 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 乐于听, 敢于说, 主动获取新的知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各国更加注重科学研究, 随着研究规模的扩大, 对于专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除此之外,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和进程, 各个国家以及各个领域的人才交流越来越频繁, 各种文化的冲击和碰撞日趋激烈, 专业的技术不止局限在某个国家, 因此对于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迫切需要人才向通才转变。因而, 世界各国教育界也开始重视起通才教育。在21世纪这一信息和网络时代的影响下, 人才需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外语交际能力。科学技术改变着人才培养的模式, 同样也为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的培养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随着多媒体被应用到英语教育教学中, 许多教师已经将多媒体教学视为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之一,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为课堂上教师的板书节省时间, 而且能够为课堂创设多种情境, 在辅助教师教学的同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脑能力, 提高协作精神, 强化英语能力的培养。在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同时, 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超级经济大国之所以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能够占据战略主动地位, 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的教育处于先进领先的地位, 其国民素质较高, 并且十分重视自然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人才的培养。综合人才的培养已经在世界各国掀起了浪潮, 通才教育已经成为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的必备法宝。美国建立了跨学科研究中心, 进行跨学科实验, 倡导“百科全书式教育”。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的语言, 在世界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也是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之一。大部分的国际会议以英语为第一通用语言。世界上约有20个左右的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第二语言使用。英语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 都是一个重要的交际工具。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进程的不断扩大, 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将我国的人才培养成为兼具英语能力的通才, 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促进对外交流, 加快我国的“四化”进程, 推动我国在国际经济、科技、军事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非常重要的。

近几年来, 新的理论的重大突破、技术的重大发明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学科技术的空白之处以及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中。科学技术综合发展的趋势, 迫切需要教育领域进行改革, 建立综合性大学, 跨学科培养人才, 主张学校开设跨学科课程, 学生可以进行跨学科选课, 同时主张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实验室。同时, 随着国际科研规模和企业结构的不断扩大, 对于外语类综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现代教育改革也应充分重视外语人才的培养。逐步在各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中加大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的综合水平, 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四、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教育作为支撑。因此, 一个国家要想快速发展, 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是离不开教育投资的。用发展教育来为科学技术发展作支撑是现代化以及强国的必由之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亦是从发展教育入手。美国在教育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该国以发展教育为先导来促进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 建立了许多世界有名的高等院校, 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 向各国的优秀人才抛出了橄榄枝。据统计, 20世纪前50年的科研成果就远远超过了19世纪;20世纪后几十年在科学技术领域的新发现甚至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多。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电子技术、工业一度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由此可见, 教育在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发面表现出的巨大潜能, 教育改革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助推器, 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亦是如此。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国在面临着挑战的同时, 也迎来了许多新的机遇。毋庸置疑, 我国近几十年在各方面的发展非常迅速, 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也不断加快, 然而, 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 只靠自己的研究是不够的, 还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这种交流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 即英语。以计算机领域为例, 虽然现在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拥有中文版, 但是在开发时期, 许多程序还是用英文进行编写的, 许多高新技术的程序与资料也是以英语编写。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生产力, 同时也离不开教育的中介和桥梁作用。英语教育水平的提高, 将人才培养成兼具英语沟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技术的沟通, 并将科学技术更有效、更迅速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之中, 实现科学技术与其他生产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使科学技术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对英语教育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本文在对科学技术对教育事业的影响的基础上, 探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英语教育的要求, 同时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回答了科学技术与英语教育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科学,技术,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372.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一九七五——九八二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37, 92.

[3]陈列.科学技术与教育关系发展模式论[J].北方论坛, 1994, (2) .

[4]陈智, 等.科学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 (4) .

[5]冯文全.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价值[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1998, (04) .

破除现代迷信科学健身强体 篇11

李洪志编造的“法轮大法”是愚弄群焱的江湖骗术和歪理邪说,其中,李洪志们竭力鼓噪“法轮功”能使修炼者“心性不断提高”,“道德升华,祛病健身”。然而,大量事实表明,“法轮功”会引起多种精神疼痛,甚至导致修炼者自伤、自杀……实属危害极大。为了使广大读者进一步认清“法轮功”的伪科学本质,从而牢固树立科学才能祛病强身的正确理念,我们特地约请本刊部分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现身说法、直抒己见。这也是我们请读者参与办刊的一次尝试。

现代化大潮中的一股浊流

叶南客(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

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时刻,中国目前最需要一个稳定有利的发展环境,有一种共同努力、负重奋进、强我中华的民族精神。然而,“法轮功”的出现及其修炼者的种种言行,和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格格不入,成为中国现代化大潮中的一股浊流。

按“法轮功”所追求的“真、善、忍”境界,应该和安定团结的社会大局并不矛盾,然而,当我们耳闻目睹了李洪志及其信徒们的邪理丑行,才警觉到他们的修炼实践竟然和其功法的目标幌子南辕北辙。他们以假充“真”,以贪代“善”,从他们的行为来看,更谈不上丝毫“忍”字了。冷静观察,这股浊流给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三方面的严重危害:一是破坏了许多练功者家庭的安宁,二是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三是破坏了民心的安定。在此,我要大声呼吁: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更需要弘扬科学!警惕啊,人们!

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马群(山东省费县政协)

“法轮功”胡说什么有病不打针,不吃药,练功病就能好,这纯粹是愚弄人、蒙骗人的江湖骗术和歪理邪说。有不少身患疾病的练功者因受蒙骗,有病不去医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甚至病逝;还有的因练功而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患了精神病。我认为,不信鬼,不信邪,破除迷信,讲科学,才是正确的强身健体之道。

我们全家人从来不相信那些招摇撞骗的治病功法,而是相信科学。多年来,我们自费订阅《祝您健康》杂志,从中懂得了许多有益身心健康、利于延年益寿、增添欢乐幸福的科学道理,切实按照科学知识去讲卫生,搞锻炼,论营养,求保健,做到无病认真预防,有病及时医治,保证了全家人的身体健康。

“法轮功”是精神鸦片

周华(江苏省高邮市川青镇卫生院)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身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都投入到强身健体的行列中来。李洪志的“法轮功”欺骗了善良的人们,迷惑了许多人,对此我很有感触。我的一位朋友两年前患了高血压,经服药已有所好转,可年初他开始练“法轮功”,听信生病不吃药,不打针的说法,擅自停药,一心练功,终因心脏病复发而死亡。还有一位同事原本自己无病,迷上“法轮功”后,终日精神恍惚,失去理智,竞在马路上朝公共汽车撞去。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对“法轮功”这样的精神鸦片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并劝那些还沉迷于“法轮功”的人赶快清醒过来。

牢记古人之训

雷震寰(黑龙江省克山县中西医结合诊所)

有些身患疾病的人在李洪志的蒙骗迷惑下,相信了有病不吃药,不打针,练功病就能治好,还能升天的歪理邪说。自古信医不信巫,中医学《内经·上古天真论》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两段话告诉我们,古代的人若懂得养生之道,能效法天地阴阳规律,并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运用“导引”、“吐纳”等方法,调摄精神,锻炼身体,做到饮食有节,作息有规律,不过度疲劳,便能使形体与精神相互协调而活到自然赋予的百余岁寿命:人要顺应天地自然变化规律,尽量避开外界的各种致病因素,宁静淡泊,这样才能使机体运转正常,心境平和,从而达到无病的目的。

让我们牢记古人之训,不要相信李洪志的歪理邪说。

认清“法轮功”的真面目

程可新(江苏省武进市潘家初级中学退休教师)

李洪志在一系列文章和讲话中,一再鼓吹生老病死是“业力”回报,大谈只有修炼才能成为“超常人”。不少人由于相信“法轮功”,热衷于修炼,有病不治,最后导致死亡。我认识的一位中学教师,1987年病退,1998年开始练习“法轮功”,他认为自己有师傅的法身保护,一切会逢凶化吉。从此,他不再打针吃药,天天早上练功,风雨无阻。其间,他的病情发作,但仍强忍坚持练功。1999年2月21日他病情加重,咳嗽不止并伴有血丝,5天后病逝。他的去世是对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最好批判。我们应该擦亮眼睛,认清李洪志的真实面目和“法轮功”的荒谬本质。

不该发生的悲剧

牛娜(河南省义马市煤业集团公司电视台)

提起笔,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我对面楼上的丁姨,今年五十多岁,是个医生。她身体很差,可一年四季药不离口,倒也平平安安。去年8月,她迷上了“法轮功”,便停了药。每天早上,我总能看到丁姨站在操场上认真地练功,晚上夹着一小块地毯(打坐用的)行色匆匆的身影。直到一天深夜,楼下响起了救护车的尖叫声,我才知道丁姨患晚期肝癌被送往医院。丁姨原本不会这样的,她是个医生,很注重吃药体检,是“法轮功”害了她。今天,我借《祝您健康》杂志给我的这次机会,要为丁姨讨一个公道,为所有受“法轮功”毒害的人讨一个公道!

拨开“法轮功”的迷雾

郑寒青(浙江省嵊州市眼科医院)

“法轮功”真乃致病、致残、致命的“良药”也。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其中还不乏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对它那么深信不疑、执迷不悟呢?主要是“法轮功”利用了人们追求强身健体、保持心态平衡的良好愿望。党中央及时将“法轮功”的真面目公之于天下,让众多的老百姓,特别是练功者拨开了迷雾,看透其本质,实在是件大好事。

祛病健身要相信科学

尚衍华(江苏省赣榆县广播电视局)

其实,李洪志的骗术并不高明。人们之所以上当受骗,还是缺乏科学头脑的结果。我已人到中年,除了血压稍微高一点外,身体非常健康。我认为这都得益于一些正确的健康知识的引导,在我所订杂志中,我偏爱《祝您健康》,每月一期,为您送来了问候,也送来了科学健身的知识。杂志一到,我便一气读完,然后再重读,并推荐给朋友、家人传阅,大家皆受益匪浅。有病读读“疾病防治”,无病看看“养生之道”:“祝您健康信箱”可使您增长健康知识,“名医谈病”可让你自己把关,对一些疾病防患于未然;“本期聚焦”、“国外见闻”可使你开拓眼界;“心理疏导门诊”、“保健沙龙”又可让你心旷神怡,排除不必要的烦恼。试问,如果把那些买了“法轮大法”而又身受其害的钱,用来多订阅《祝您健康》这类的杂志,你该从中汲取多少宝贵的健康和防病祛病的知识啊!

害人的“法轮功”

于联明(江西省波阳县政协)

李洪志宣扬的“法轮功”,说什么有病不要治,不要吃药,只要练他的“法轮功”,病就会好,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我有一位朋友,身患血吸虫病,曾在医院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日渐好转。只要继续坚持治疗,这种病是可以治好的。但他后来相信了“法轮功”,拒绝打针吃药,结果,病情愈练愈严重,发展到血吸虫病晚期,肚皮肿大,周身发黄,高烧出血,不久便断送了性命。

就我自己来说,60年代初,我患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后来血吸虫病、神经衰弱、心跳过速、高血压等又接踵缠身,使我心情极端苦闷,无所适从。还是现代医学挽救了我,我多方求医吃药,并订阅了《祝您健康》、《健康文摘报》等,从中学到了不少科学养生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我一边正规治疗,吃药打针;一边坚持早晚打太极拳,30年如一日,现在,身体结实了,关节炎、血吸虫病、神经衰弱已基本根除,心跳过速、高血压也正常了。

相信科学才能使身体健康

叶新民(上海东方储罐有限公司)

李洪志宣扬生老病死都是有因缘关系的,都是“业力”回报,这是地地道道的唯心宿命论观点。照他说来,人对疾病是无能为力的,而且吃药只是把“业力”压了回去,因此不能治病。但他又宣称,只有练“法轮功”,才能变好。李洪志无法解释前后矛盾之处,既然都是“因缘”和“回报”,为什么“法轮功”独独能逃避这因缘和回报呢?

中国的气功渊源流长,正确练功,的确有益于人的健康,但气功决不能包治百病。我国公民的平均寿命只是到了建国以后才有了迅速提高并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正说明是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医疗保障制度的改善才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因此,要健康长寿就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而不要相信“法轮功”的邪说。作为《祝您健康》杂志的读者,我从中学到了不少养生健身等方面的知识。

有病治病是尊重科学的文明行为

王馨荣(苏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人的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死是不能复生的,上哪儿去“消业”,从何处去“天国”?如果只有生,没有死,这个地球怎么能容纳下这永不死亡的生灵叠加?从地球到“天国”之路又在何方?而医学上讲的“起死回生”是指因突发急症、意外伤害而致猝死,或处于濒死、临床死亡阶段的病人,在这短短的几分钟、10多分钟里,经医生竭尽全力抢救,重新恢复生命功能的过程。这里既有医生良好的愿望和高尚的医德,更是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大展其能。但如果面对的是已经陷入生物学死亡的人,再高明的医生和再先进的医疗设备也将无能为力。由此可见,有病治病,吃药打针乃是尊重科学的文明行为。而迷信“法轮功”,遵循其伪科学的教旨,最终只能使善良的人们受骗上当,死于非命。

坚持科学锻炼回击“法轮大法”

吴健生(浙江省桐乡市水利局)

10多年来,我坚持早晚爬行锻炼各半小时,四肢着地、收腹,逆、顺时针绕圈各500米,似蛤蟆样缓慢爬行和纵跳。经过实实在在的锻炼,我练就了一身硬功夫,肌肉发达、腿脚灵活。一旦遇有突发事件,便能作出应急反应。而“法轮功”的“静坐”、“大法修炼”全是无稽之谈,它只能磨灭人们的意志,是违背科学健身原则的毒瘤。

现代服务科学 篇12

1 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

现代化中药制剂与西药制剂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前者所用原料为药材, 处方通常为复方, 而后者是单一化合物。这种技术处理周期短, 收粉率高, 工艺稳定, 还能根据要求在中温、低温或超低温状态下进行粉碎, 避免粉碎过程中的局部过热现象, 可完全按GMP要求进行生产。从而造成对组分提取的选择性上比较差。微波萃取技术用于中药提取还刚刚起步, 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些问题将会得到逐步解决。

超临界流体 (supercritical fluid, SCF) 既具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扩散系数和低粘度特性, 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良好的溶解能力。其密度对温度和压力变化十分敏感, 且与溶解能力在一定压力范围内成比例。利用SCF这种兼具气、液两相特性的双重特点, 即可达到通过控制温度和压力改变中药有效成分在SCF的溶解度, 从而进行萃取分离的目的。由于CO2临界条件适中 (7.488MPa, 304.15K) , 无毒、无味、无腐蚀性, 不燃烧、不爆炸, 价廉易得, 对大部分成分不反应等诸多优势, 故成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中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反应萃取技术目前萃取普遍采用石油醚、正丁醇、醋酸戊醋等物理萃取方法, 其主要缺点为萃取能力有限、选择性差, 应用领域较窄。反应萃取技术是一种按照溶剂和溶质之间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通过强溶剂化或离子反应进行萃取的化学协助萃取技术, 萃取剂主要有中性磷 (膦) 类萃取剂、酸性磷 (膦) 类萃取剂和高分子量脂肪胺类萃取剂, 如三辛基氧膦 (TOPO) 、磷酸三丁酯 (TBP) 、氯化三辛基甲基铵 (TOMAC) 等。

此外, 其萃取方式也改进为连续萃取、超临界萃取、萃取/离子交换、萃取/结晶、萃淋树脂、液膜分离等。例如以小檗碱、黄岑甙、栀子甙为指标, 进行寒痛定泡腾冲剂颗粒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结果表明:半仿生提取法>半仿生提取醇沉淀法>水提取法>水提醇沉淀法。

2 分离纯化技术

色谱分离技术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分离过程不受热, 无化学变化, 处理效率高和省能等特点。用此方法既可有效避免大量应用有机溶媒所造成的严重污染, 也可解决传统提取方法的复杂、繁琐等问题, 缩短生产周期, 因而在中药材分离纯化方面倍受欢迎。应用膜分离技术从中药麻黄中提取麻黄碱, 可使麻黄碱收率达98.1%, 同时可省略苯提和减压蒸馏等复杂工艺。应用超滤法澄清和精制生脉饮口服液, 有效成分损失少, 工艺流程缩短。舌下含服经舌粘膜迅速吸收进入血循环, 因而起效快。如天津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 临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对苏合香丸进行研究, 拆方实验表明将原方十余味中药精简为苏合香脂和冰片两味, 其中苏合香脂用量又较原处方减少一半, 而临床疗效不减, 并以聚乙二醇6 000为基质, 将苏合香脂、冰片采用固体分散技术, 用滴制法制备苏冰滴丸, 并制定了冰片含量标准, 开展了生物有效性研究, 表明该滴丸具有有效剂量小, 起效快等优点。将黄芪夹竹桃果仁中提得的混合物制备成强心灵滴丸, 将齐墩果酸制备为滴丸, 以聚乙二醇4 000、硬脂酸、石蜡为基质, 将雷公藤乙酸乙酯提取物制备为肠溶滴丸等, 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颜耀东等人应用β-CD对强疏水性的齐墩果酸进行包合实验研究, 比较了包合前后的溶解度及溶出速率, 实验结果表明, 齐墩果酸-β-CD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明显高于齐墩果酸, 将齐墩果酸制成包合物有利于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王晓平等人应用β-CD包合冰片和蟾酥所制备的六神丸比原工艺制备的六神丸与体外溶出性快。沈联慈等人针对大蒜油具有特异恶臭和胃肠道刺激性, 给生产和患者服用造成不便, 将大蒜油制成β-CD包合物后, 臭味显著减少。实验证明, 大蒜油β-CD包合物比未包合大蒜油毒性显著降低, 并保持大蒜原有的抗菌、降血脂、抗癌等作用。徐乃焕针对巴豆霜毒性大、刺激性强、均匀性差、含油量不易控制、含水量测定繁杂、特异性差、粉末粘湿性强、流动性小、剂量不准确等问题, 把巴豆霜中巴豆油制成β-CD包合物, 克服了巴豆霜存在的问题,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如黄连解毒汤肠溶微囊现已用于临床。张志荣等用吸附-包裹法制备了羟基喜树碱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囊, 具有明显的肝靶向和缓释作用。李凤前等采用喷雾干燥-热变性微囊化工艺制备了肺靶向汉防己甲素微囊, 可将药物靶向性地递送至肺部毛细血管床, 释放出的药物经肺部血流迅速到达肺动脉血管。微囊的生理盐水混悬液于37℃的恒温水浴放置2h后 (模拟体内环境) , 平均粒径7.42μm, 载药量37.88%。

陈庆华等以分子量为100 000的L-聚乳酸为囊材, 用改良的液中干燥法制备12-O- (对硝基苯甲酰) 二氢青蒿素微囊。经药效学实验得知, 本品对日本血吸虫和绦虫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制成微囊剂可使药物达到缓释目的。沈子龙等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雷公藤进行前处理后制成巴布剂, 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北京同仁堂将传统制剂狗皮膏改变剂型制成巴布剂, 并考察了其体外经皮渗透性。结果表明, 狗皮膏巴布剂透过量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将中药青风藤中的有效成分青藤碱采用提取、柱层析等方法纯化后加入经皮吸收促进剂制成贴剂, 不仅减少了使用剂量, 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而且克服了口服剂型半衰期短、需频繁给药的弊端。以低频电磁复合脉冲导入装置为促透方法, 将脂蟾毒配基以61.8μg/h, 华蟾毒配基以432.4μg/h的速率渗透进入家兔体内, 可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失血动物的血压并显著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用此方法可解决蟾酥类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的巨毒药物的有效给药剂量问题。

3 结语

当今世界, “回归自然”的思潮席卷全球, 天然药物倍受重视, 为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药制剂的发展只有在遵循中医药传统理论精髓和继承中医药临床特色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学术思想和科学文化, 吸收、借鉴和运用现代科学发展成果和高科技手段, 按照国际认可的标准和规范改造传统产品, 走中药现代化之路, 才会创制出具有传统特色的、与现代制药技术进步相适应的中药制剂, 才会为中药制剂以崭新的面貌迈出国门, 走向世界, 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中药制剂的现状, 对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制剂的前处理过程及中药制剂技术现代化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上一篇:集聚区建设下一篇:法律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