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欺负

2024-11-27

网络欺负(精选10篇)

网络欺负 篇1

一、网络欺负概念的界定

关于网络欺负概念的界定,早期的美国学者认为,网络欺负是指以伤害他人为主观目的使用现代通讯技术故意地、反复地针对个人或者集体的行为。国内学者李醒东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网络欺负作为一种新的校园欺负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方式因其更为隐蔽和更具伤害力而备受关注。在网络环境下,个人或者团体利用信息或者交流技术,如即时信息、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个人网站和网上论坛等对他人进行蓄意、反复、恶意的欺负。

从这些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都是从网络欺负的发生环境、行为的发出者和受害对象以及行为造成的危害等方面,对网络欺负的概念进行界定的。笔者认为,网络欺负作为欺负的一种最新的形式,它是随着青少年利用计算机和手机进行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的情况下出现的,这种欺负因其隐蔽性和匿名性,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将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二、网络欺负的成因分析

网络欺负现象是不是仅仅意味着传统校园欺负在手段或方式以及空间上的一种延伸?倘若从欺负的本质上讲,命题成立。然而,网络冲突不仅仅意味着欺负的一种新手段,更关键的是它是一项综合效应。因此,我们在讨论网络欺负的成因时,可以从多维度进行剖析:

1、法律真空

传统校园欺负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容易找到欺负者,外界也易干预。而网络欺负通常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匿名性、隐蔽性更强,监控难度大。此外,我国在治理网络暴力犯罪行为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如何界定“网络欺负”此等校园暴力,网络欺负能否入罪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虽然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民法也规定,侵犯他人隐私权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但是这些法律规定,并不是针对网络的,在实际运用中还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和不足,使得网上违法无法可依。

2、青少年认知能力

网络欺负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而出现的社会问题,在未成年人与成年人身上都有发生,但据资料显示,目前网络欺负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身上。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处于青春期,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刺激极为敏感,但又缺乏基本的应对能力,不能承受正常的环境压力。当冲突产生时,个体以为情绪和冲动控制,力图凭借力量对比的优势而非理智地控制环境。凭借网络暴力的匿名性、便捷性,施暴者完全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力量不均衡现象。通过手机短信、电子邮件、QQ、博客、face book、人人网、百度贴吧等诸多方式,进行网络诋毁、网络盯梢、网络骚扰、披露他人隐私等一系列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网络欺负的对策

网络欺负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因此要规范青少年的网上不良行为,对不良信息加以控制,相关法律加以强化。大都数学者都主张建立一个集未成年人自身、学校、国家立法等多维度的保护网络,才能从根本上制止甚至铲除校园欺负。

1、立法规范

立法先行。各国经验已经表明,立法是打击网络欺负相对有力的一种措施。近年来,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特别针对青少年网络欺负的相关法规,借此对欺负行为的后果以及相关机构、组织和个人的责任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定,从而指导类似网络欺凌案件的起诉和裁决。我国关于网络欺负的现行立法尚不完善,应该借鉴外国经验,立足本国国情,促进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

2、青少年责任

在网络欺负防治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受欺负者本身。我们要通过教育与帮助,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法律意识。欺负行为中,受欺负者的“沉默文化”根深蒂固。受欺负的青少年害怕学校与家庭的干预会使欺负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害怕告发之后会面临更大的报复。因此,青少年要积极主动地报案,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对于网络欺负的实施者而言,我们要提高他们对网络欺负危害结果的认识,意识到此行为的法律后果,摒弃这种消极报复的思想。

3、学校责任

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教育、结交新朋友的场所,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应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例如为被欺负的学生开通热线电话使其遭遇欺负时能及时向学校反映;由学校相关人员共同讨论干预方案的制订,并成立教师干预小组,指导监督方案的执行情况;经常开校会和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学生的异常行为;制订一整套反欺负措施,修订学生守则,明确规定:通过电子方式或手机进行的欺负行为,也会像传统的校园欺负行为一样受到严肃对待和处理;强调学校的学生生活管理,规定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有效地处理已经发生的欺负事件。

摘要:网络欺负是指个人或者群体使用信息传播技术有意、重复地实施旨在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网络欺负具有匿名性、隐蔽性,难于监控的特点。它是校园欺负的一种新兴形式,也是存在于各国青少年之间的普遍现象。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网络欺负的概念界定,分析了网络欺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立法、青少年本身、家庭、学校等多维度对网络欺负的治理提供了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欺负,干预

参考文献

[1]盖晓松,方富熹.我国校园欺负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3,4:136-1411.

[2]Kraft E1Cyberbullying.A worldwide trend of misusing technology to harass others[C].Commerce&Governance,2006,36:155-1661.

[3]CNNIC.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2009-01-16/2009-10-03].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45132193d646.

[4]Smith PK,Mahdavi J,Carvalho M.etal1Cyberbullying:its nature and impact in secondary school pupils[J].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08,49(4):376-3851.

[5]宋娴.高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及其干预模式探究——以上海市宝山区三所高中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7-9.

贫民欺负富户 篇2

朱熹命人把那位富户传唤到公堂之上,公开审理此案。贫民和富户情绪都十分激动,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那块地属于野地,无地契,而口说无凭。于是,朱熹带着随从和两位涉案人来到那块坟地察看情况。

朱熹精于风水,发现这里依山面水,俯临平原,左右护山怀抱,眼前朝山,案山拱揖相迎,的确是块难得的风水宝地。朱熹还发现,此地添了座新坟。

富户向朱熹禀告:“这是我不久前请一位风水大师帮我新选的坟地,刚安葬了我的父亲。”贫民申诉说:“他的坟是强占此地后新挖的,我们家的几座坟被他派人强行移走后给填平了。”

朱熹被貧民提醒:被填埋的三处坟地应有填埋痕迹。于是,朱熹就让贫民带他到原来的坟地所在处查看。贫民领着朱熹走到不远处,他果真看到有三处明显的填埋痕迹。朱熹问贫民:“三具棺材现在何处?”贫民说:“重新安葬到我家田里了。“朱熹命人跟着贫民去核实,差人前去查看后向他禀告,贫民家的地里确实添了3座新坟。

朱熹由此断定:“一定是富户仗势欺压贫民,把风水宝地抢占了去。”于是,朱熹把坟地判给了贫民,把大户判了个抢占坟地之罪。贫民高喊“青天”,拜谢而去。朱熹暗自得意:我今天又做了件锄强扶弱的事!

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后来,富户向负责监察崇安县的监司喊冤,监司将此案发回崇安县重审。朱熹认为,监司趋炎附势,如果自己不就范,恐怕会没有好下场,就感叹道:“盖此世道,直道终不可行!”一怒之下,朱熹弃官归隐武夷山中。

后来,新的知县上任后,经过调查和审理后,真相大白,这的确是一起冤案:坟地的确是富户的——贫民是个泼皮无赖,平日里偷鸡摸狗,蛮横无理,大家都不敢惹。他听说一位富户新选了块风水宝地,又了解到这位富户乐善好施,一向与人为善,就连夜带着家里人,把原本就位于自家地里的3座的表面弄成新坟的样子,而在富户地里又制造了三处填埋的痕迹。

新知县把那块坟地又判还富户,治了贫民的罪,为富户洗刷了冤屈。

几个月后,有一次,朱熹的一位仁安县的朋友去武夷山中拜访他,将此事告之。朱熹听后震惊不已,为自己冤枉好人而感到无比愧疚。

人的确应正直,但人性和世事都是复杂的,在你未全面了解一个人和一件事之前,千万不要轻易下结论,否则就可能犯和朱熹一样的错误。

网络欺负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赣州市3所中学初一 ~ 初三的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583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560份,有效率为96. 05% 。其中,男生237人(42. 32% ),女生323人(57. 68% )。年龄范围在11 ~ 1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3. 63±0. 87岁。

1. 2 研究工具

1. 2. 1 网络受欺负量表( E - Victimization Scale)

由Lam和Li(2013)编制,共6道题目,采用7点计分,表示0 ~ 6次及以上的受欺负的频率,得分越高表明受欺负的频率越高。该量表在中国被试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 87。

1. 2. 2 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CES - D)

由Radloff(1977)编制[6],用于评价当前个体抑郁症状的频度,着重测量抑郁情感或心境。共20道题目,采用4点计分,从“0 = 偶尔或无”到“3 = 多数时间或持续”,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症状越严重。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 81。

1. 2. 3 反刍思维量表( 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

由Nolen - Hoeksema(1991) 编制,共22道题目,采用4点计分,从“1 = 从不这样”到“4 = 一直这样”,分数越高表示个体反刍思维水平越高。问卷共包括3个维度,分别是症状反刍、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该量表在中国被试中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7]。本研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 81 ~0. 87,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 91。

1. 3 程序和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由两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使用统一问卷进行团体测试。问卷结果采用SPSS18. 0统计软件录入并分析数据。

2 结 果

2. 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为考察初中生抑郁、网络受欺负和反刍思维的总体状况,本研究对各变量的总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从表1可知,初中生抑郁的总平均分(M = 0. 92) 低于中等临界值2. 5分(t = - 36. 35,P < 0. 001)、网络受欺负的总平均分(M = 0. 83)低于中等临界值3分(t = - 47. 81,P < 0. 001)、反刍思维的总平均分(M = 1. 95) 低于中等临界值2. 5分(t = - 10. 32,P <0. 05) 。

(M ± SD)

2. 2 初中生反刍思维、网络受欺负和抑郁的相关

为考察反刍思维、网络受欺负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我们对三者进行相关分析。由表2可知,反刍思维、网络受欺负和抑郁之间的相关均显著(P < 0. 01),说明反刍思维、网络受欺负和抑郁三者具有相关关系。

注:*P < 0. 05,**P < 0. 01,***P < 0. 001,下同。

2. 3 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2显示反刍思维、网络受欺负和抑郁三者之间均相关显著,符合中介效应检验的条件。为检验反刍思维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和抑郁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先将反刍思维、网络受欺负和抑郁各变量中心化,然后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第一步以抑郁(y)为因变量,网络受欺负(x)为自变量进行回归;第二步以反刍思维(m)为因变量,网络受欺负为自变量进行回归;第三步以抑郁为因变量,将网络受欺负和反刍思维同时放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由于依次检验(指前面3个t检验)都是显著的,所以反刍思维的中介效应显著。又由于第4个t检验也是显著,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 469×0. 117 =0. 05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 054 /0. 467 = 11. 56% 。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抑郁水平、网络受欺负频率与反刍思维水平均显著低于中等临界值,这说明初中生在这三方面的状况总体上呈现良好态势,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和社会可以忽略相关方面的预防和干预工作。青少年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自我的同一性[8]。个体处于抑郁状态,对待事物持消极态度,往往否定自己,这对于人格的积极发展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本研究发现网络受欺负与初中生抑郁水平呈正相关,说明网络受欺负的频率越高,抑郁水平就越严重。这与国外研究一致[9]。以往研究指出,现实受欺负能够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个体的抑郁及自杀意念存在显著的正相关[10]。其实,网络受欺负与现实受欺负都是基于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其中一方受到另一方反复地攻击,对于受欺负者来说均属于一种负性生活事件。网络受欺负的背景发生在网络环境中,使得欺负行为可以随时随地发生;并且网络信息的持久性对于受欺负者能够产生更持久的伤害[11]。同时网络欺负的匿名性使得受欺负者不能进行有效的回应,常常对于网络欺负束手无策[12]。这些特点使得网络欺负比现实欺负带给受欺负者的负面影响更加深刻,因此网络受欺负与抑郁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反刍思维是指当个体遭遇负性生活事件之后,个体的思维停留在生活事件的影响之下,不断地想“为什么这种事发生在我身上”或者是“如果总是这样,我将不能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即反复思考事件的原因、后果及其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等内容[13]。以往研究表明,反刍思维能够引发个体的负面情绪,例如抑郁、焦虑等,对个体的 心理健康 有严重的 消极影响。Mc Bride等人研究指出,反刍思维是抑郁症状的认知易感因子,往往会引发、延长或者加重个体的抑郁水平[14]。本研究结果显示,反刍思维水平越高,初中生抑郁水平也越高,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

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反刍思维在初中生网络受欺负和抑郁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由此可见,网络受欺负对抑郁水平既存在直接影响,同时网络受欺负又通过影响反刍思维间接影响抑郁水平。网络受欺负作为负性生活事件,使得初中生经常会反复思考“为什么别人会欺负我”、“这样受欺负,我可能不能安心学习了”,通过这种反刍思维,个体的抑郁症状随之加强。因此,针对初中生由于网络受欺负导致的负面情绪预防与干预工作,应重点关注两者之间的中介机制,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引导,降低学生的反刍思维,从而更有效的降低其抑郁水平。本研究中,反刍思维在网络受欺负与抑郁之间的中介作用比较小(中介效应只占总效应的11. 56% ),大部分的效应还是通过直接路径或其他中介过程实现的,今后的研究中,应继续探讨网络受欺负与初中生抑郁之间的其他中介机制。

摘要:目的:探讨初中生反刍思维在网络受欺负与抑郁之间的中介效应,为青少年网络受欺负引起消极情绪的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赣州市56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网络受欺负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反刍思维量表调查。结果:1初中生网络受欺负、抑郁和反刍思维的总平均分均低于中等临界值;2网络受欺负、抑郁与反刍思维三者存在显著正相关;3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网络受欺负和反刍思维均能显著预测初中生抑郁水平,反刍思维在网络受欺负与初中生抑郁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初中生网络受欺负可以直接影响其抑郁水平,同时又通过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对初中生抑郁产生间接影响。

又被欺负了! 篇4

豆豆3岁半,上幼儿园小班,令人头痛的是:班里有一个孩子总欺负她,抢她的玩具,揪揪她的小辫子……豆豆性格有些偏内向,每次豆豆都不会主动告诉我和她爸爸,我们都是一步一步逼着问才知道的。孩子打闹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那个孩子总欺负豆豆,我真怕会给她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很多父母都会遇到豆豆妈妈这样的麻烦,他们都很难忍受自己的孩子受欺负、吃亏。我们找到了身在一线的教育专家朱葵花园长,听听她的意见吧,也许会给你一些启示。

问题出在哪里?

父母的心疼我们都能理解,但我们劝父母要把这事看开,一分为二地去分析。孩子挨打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引导得当,却能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和处事经验,让他学会与人相处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因为每个孩子个性和家教影响的差异,使其行为表现各有不同。我先分析一下孩子打人的原因:

孩子的发展是动作发展优于语言的发展,所以由于语言发展滞后于行为,往往与其他孩子打招呼时就用打人来代替说你好。

有些孩子用语言沟通无效时,就用打人来解决问题。

个别孩子攻击性强,经常用打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或招惹他人。

关注孩子异常信号

身体伤痕异常

孩子通常容易被划伤、擦伤或碰得瘀紫,但如果孩子身上的伤过多,父母可能就要探究一下原因了。孩子可能会羞于承认被欺负了,但是父母需要弄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对待玩具异常

孩子对待他喜欢的小熊、小狗玩具会有异样的行为,他平时会玩给小熊喂饭、给小狗盖被子的游戏,但现在的游戏行为会跟原来有所改变,他会对着玩具指指点点,“你为什么不听话,你排在后面。”更有甚者,他会动手打玩具。他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有可能在他的游戏的过程当中有所体现。

晚上爱做噩梦

真被小朋友打了或看到别人之间有打架的行为了,孩子就害怕了,他有可能会出现做梦惊醒的现象。当有这种情况的时候,父母应该尽快地跟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班里的交往情况。

Tip

孩子被欺负后,请不要这样说

他打你,你不会打他吗?

你不会打人吗?

你怎么不知道反抗呢?

他是不是谁都打,他是不是老打人,他是不是又打你了?

你就躲着他,他到你跟前,你就躲得远远的,别跟他玩儿。

建议父母这样做

1 拥抱孩子

父母要把孩子抱在怀里,让孩子觉得有安全、有温暖,让他知道有人在关心和爱着他。父母的眼睛看着宝宝的眼睛,用温和的语气让他告诉你刚才发生了什么事。这样可以消除宝宝的不安感,把挨欺负的委屈发作出来。父母要明确告诉宝宝:只要你受欺负,爸爸妈妈是一定站在你这边的。

2 演绎情景故事

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来,把当时发生的事情编到故事里面去或是把事情可能出现的情况再现出来,其实这样做是在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小宝正在玩这个玩具,爸爸也想玩,他就直接抢过来,这样两个人之间就有肢体冲突,这时,妈妈可以告诉小宝要看着爸爸的眼睛大声说“不”,或者和爸爸商量:“你再打我,我告诉老师,你可以先玩一会儿,我再玩一会儿。”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孩子解决冲突的办法。

3 告诉孩子大声反抗

当孩子在群体里,力量有限的时候,父母也别让孩子过于退缩。父母要告诉孩子, 可以跟打人的孩子大声喊:“不许打我!”鼓励孩子,把挨欺负的事情告诉老师,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

4 鼓励孩子交朋友

如果孩子在班里没有朋友,他会感觉很孤独,也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父母可以带点小玩具,让孩子分享给班里的小朋友,教给他跟别人主动交朋友的方式。比如,孩子带个喜欢的小汽车,可以和班里的孩子这样介绍,这是我的小汽车,给你摸摸,给你看看,给你玩玩。

5 允许孩子自己尝试

被同学欺负了之后 篇5

谁知这一问, 竟引得他泪水夺眶而出。于是小浩把下午遭人欺负的事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今天下午下了第二节课后, 我正在看一本新借来的漫画书, 班上的袁刚走过来, 非要让我把漫画书先给他看。袁刚平日里依仗着他人高马大, 在班上横行霸道, 常常欺负弱小的同学。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 自然很不情愿, 但我又不敢得罪这位‘霸王’, 只好说了句‘你再等一会儿’, 小霸王见他的要求没有立刻得到满足, 马上就火了, 一把将书从我手上夺了过去。我见他这么霸道, 气也往上涌, 上前就去夺被袁刚抢走的书, 可刚到袁刚跟前就被袁刚狠狠地一推, 我立刻向后摔了个人仰马翻。我急了, 起身要和袁刚拼命, 可又被袁刚重重地打了一拳。这时别的同学忙赶了过来, 拉开我们, 才使冲突没有进一步升级。

看着袁刚获胜后那副洋洋得意的神情, 我感到无地自容。此刻, 我觉得自己是个无能、窝囊的人, 竟然无法维护自己的尊严。”

小浩爸爸一听就火了:“这怎么行, 哪有这么欺负人的?明天就去告诉老师, 找他的家长去。”

我立刻阻止了他的冲动:“先别急, 向老师和对方的家长反映情况是应该的。但是只靠这个还不行, 如果受了欺负只会去告状, 那么这样的孩子既不能培养起勇敢坚强的性格, 也不能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智慧。”

小浩妈妈似乎不愿就这么善罢甘休:“难道就白让他欺负了不成?”

我觉得有必要帮助小浩一家人, 于是决定跟小浩好好聊聊。“我们当然不能白白让人欺负”, 我先让他们冷静下来, 然后问小浩, “袁刚在班上谁都欺负吗?”

“不是。学习好的、身体强壮的、朋友多的人他不敢欺负。”小浩答道。

我慢慢地帮小浩分析:“你看就是嘛!所以人若想不被人欺负, 最根本的是要自己有本事, 让人看得起。我想你应该从老被人欺负的这件事上, 激发起奋发向上的动力。学习成绩要搞得呱呱叫, 体育上也不甘人后, 尊敬老师, 团结同学, 让自己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这样还有谁敢欺负你?”

“我要是有许多朋友, 袁刚他们就不敢欺负我了。”小浩很认同我的话。

我继续开导他:“平时你应多参加同学中的一些活动, 多注意帮助别人。最好能做多数人的朋友、少数人的好朋友。这样一旦你遇到什么事, 别人也会来帮助你。另外, 我觉得你的身体素质柔弱了一些, 性格也软弱一些。身体上的柔弱应该用锻炼来弥补, 把身体练得壮实一些, 别人再想招惹你就得掂量掂量。性格上的软弱也必须克服, 不要因为自己身体瘦小就畏畏缩缩, 胆小怕事。要在自己身上培养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质, 在别人欺负到自己头上时必须敢于抗争, 这并不是鼓励你打架, 但是关键时候打一场, 有助于你树立形象, 换来今后的‘和平’, 让别人不敢再随意进犯你。”

“以后见了那帮人, 连理都别理他们。”妈妈还是有些愤愤不平。

“这倒不见得, ”我继续给他们出主意, “刚才我已说了, 关键是不怕冲突, 才有可能最终避免冲突。冲突靠躲是躲不掉的。另外, 和班上的一些差生也应尽力搞好关系。差生由于老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肯定, 因此他们容易运用一些故意捣乱破坏和攻击欺负别人的方式, 来让人们不能小瞧他们和注意他们。为此你们平时应该多注意对方身上一些不易发现的优点, 多多鼓励和赞扬他们。你们组织活动时, 可以主动邀请他们参加, 让他们有一种受重视的感觉。这样双方的关系就容易变得融洽和正常了。你说呢?”

听了我耐心细致的分析, 小浩原来愁苦的脸此时终于露出了笑容, 压在心灵上的一块重石好像一下子被搬掉了, 心情也舒畅多了。

在一旁的小浩爸爸也很赞同我的分析, 他叮嘱小浩今后一定要按我说的去做。

欺负行为的心理探析 篇6

欺负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我们可以将其归属为攻击行为的一个子集, 或是用弱肉强势适者生存来理解。若定义欺负为有意的造成接受者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推论:有意, 指欺负行为目的性, 那么什么是有效的刺激?而接受者的人群又是什么?伤害的范围有多大呢?

心理学把攻击性定义旨在导致他人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的有意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 (打人) 、语言伤害 (骂人、嘲笑人) 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 (如背后说坏话、造谣诬蔑) 。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未造成后果的攻击性行为仍然属于攻击性行为。而欺负行为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的攻击行为的三个主要特征未受激惹性有意性, 重复发生性及欺负和被欺负者之间力量的不均衡性。那么从欺负者的角度上, 首先力量的不均衡性是欺负行为产生的前提。此种不均衡性可体现在体力, 权势甚至勇气的偏向。平衡不均衡性或是强的一方释放或是弱的一方增加。常理上, 更趋于强的一方释放力量, 便产生了攻击性行为。所谓的有效刺激, 便是释放能量的出口。承担最小的后果以最大效应的平衡是自然法则。所以被欺负对象往往是有身心障碍像是口吃, 智障, 身形孱弱或是外部因素像家庭贫困, 父母离异等。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称为有效刺激, 是刺激是有效的即可能引起欺负行为因为所承担最小的后果, 并不是因为刺激而去欺负。比如一个人口吃, 可能引来别人的欺负如嘲讽、起绰号等, 但是因为他口吃而去欺负他, 这是不合乎情理的, 属于目的性攻击行为 (源于愤怒的情绪, 目的是给他人造成痛苦或伤害, 并以此乐。) , 而欺负行为往往是手段性攻击 (也存在伤害他人的动机但伤害是为了达到其它目的, 而单不是给他人造成痛苦) 。因此有意可以说是不均衡性的产生所引起的释放为手段的平衡。

我们已经讨论过接受者人群的特征便是弱, 引起欺负的概率更高。我们定义弱的标准便于被欺负者定义欺负联系起来。弱, 是客观的低于社会普遍标准的。被欺负者所定义的欺负是一个主观概念, 涉及接受者所能接受的阈值。这个因人而异的阈值与性格一样受遗传因素与环境影响的共同作用, 阈值的过高和过低都是弱的表现得一种。例如, 智力障碍这一典型的被欺负人群, 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对“弱”的评估与社会标准必然有所偏差, 阈值受社会因素的印象, 与所谓的常人有异。父母离异常常属于被欺负人群的一类, 与智力障碍不同, 由于缺乏双亲关怀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或单亲经济能力不足导致物质基础缺乏, 对于孩子的性格影响非常深远, 往往会造成性格偏执, 敏感性高, 阈值也相对降低。因此普遍定义的欺负行为, 与自身体验很多情况之下是不同的。欺负行为若是按被欺负者心境或是伤害来划分的, 具有主观性, 通过阈值来决定。而若以欺负者行为划分, 客观, 通过普遍观察者角度即社会标准划分。

对于伤害程度, 我们可以做一个减法运算欺负者行为 (释放的力量) -被欺负者阈值=伤害程度。当然伤害程度绝对不可以量化, 属于被欺负者的内隐性影响, 欺负者一方以达到平衡即整个不均衡力量在外部看是均衡的。所以我们经常强调欺负行为纠正的重要性之一便是不良的群体影响, 表现在内隐性影响的消耗。内隐性影响分为正面与负面影响两种, 与被欺负者阈值高低决定。对于阈值高超出正常值的伤害程度为负, 属于正面的内隐性影响, 一般会带来群体的欺负行为强化, 由于给群体带来释放能量且有正面后果的暗示。而对于阈值比正常值低得伤害程度为正, 属于负面的内隐影响, 带来的不仅仅是群体阈值的降低, 会成为目的性攻击行为的触媒。欺负行为如此值得重视便是因为它是影响人身安全与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受欺负者作为有效地刺激, 必定会经常地受欺负, 这些人遭受着自尊心下降, 情绪抑郁, 孤独, 掩饰等痛苦。尤其从幼儿期起成年更难摆脱此种命运, 随着阈值的逐渐降低, 对人格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加;对于经常欺负他人的人, 随着平衡的强化, 性格张扬跋扈, 过度强化的积累会造成目的性攻击行为以获得快感, 造成对家人社会不可逆转的伤害。

这是解决欺负行为的关键。欺负者往往有强烈的权力欲与支配欲, 通过处于支配地位获得可以体验最大化愉悦的敬畏感, 在社会竞争中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畸形的社会满足感。家庭作为塑造早期行为的关键场所, 父母对儿童关爱的缺乏, 对行为监督的缺乏会造成儿童对父母安全感的缺乏导致对社会的不信任, 通过欺负行为平衡补偿。这样的儿童成年后所培养出的孩子通过学习模仿表现出欺负行为的倾向, 成为恶性循环。被欺负后一般会表现出畏惧心理, 害怕重复的欺负行为;自卑心理造成错误的归因, 以致拙于表达过分忍让;有的甚至表现出反移情效应, 把欺负行为理解为对自己的关注, 这些心理更强化了欺负行为。

我们如何将欺负行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根据上文的等式:欺负者行为 (释放的力量) -被欺负者阈值=伤害程度, 从欺负者行为角度我们可以采取角色扮演与移情策略, 增强对他人包括被欺负者与观察者的情感体验矫正不良行为;从被欺负者角度增强心理疏导建立自信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以自卫;从观察者角度增强同情心建立正确的是非关敏锐的识别能力是首要任务。整个社会需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对问题家庭的关注, 对伤残儿童的关怀, 建立一个相对稳定秩序井然的社会集体。通过群体效应是降低欺负行为这一社会问题的负面影响的根本办法。

参考文献

浅谈幼儿欺负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篇7

一、幼儿欺负行为产生的原因

国内外有关欺负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学生, 大多数研究也证明了儿童的欺负行为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年龄越大欺负行为就越少;男孩比女孩更容易产生欺负行为;女孩更多地表现出言语欺负和关系欺负, 男孩更多的是身体欺负。

纵观整个幼儿欺负行为研究, 可以发现幼儿欺负行为尝试的原因有二:首先是生物因素。如研究表明, 遗传因素占50%[1];还有的研究表明, 幼儿的某些生理特征 (如荷尔蒙的分泌、外貌特征、体质、气质等) 对其欺负行为的表现有一定影响, 使得部分幼儿容易形成急躁、易怒、易反抗等特征, 从而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倾向[2]。其次是家庭因素。在欺负行为中, 遗传占50%, 而这50%中又有一部分是孩子与家庭有关。幼儿模仿力较强, 父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暴力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他们潜移默化地习得了欺负或攻击性行为;研究表明, 家长对欺负行为的态度及干预方式与儿童欺负行为呈显著相关[3];另外, 家长过分地娇惯纵容也容易培养出高攻击性儿童, 如对孩子百依百顺, 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 从不控制孩子的任何行为, 让其为所欲为, 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 甚至走向犯罪道路。

二、幼儿欺负行为的特征

1. 幼儿欺负行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 在幼儿早期就出现的争吵、打架、说谎、骂人等行为越来越明显, 而且男孩发生的次数比女孩多。4岁前, 男孩和女孩发生踢打、哭叫等表现得大致类同, 但是4岁后, 男孩比女孩发生踢打、哭叫的次数要多。研究表明:如果幼小时期攻击性强, 那么孩子到成年后多数也富有攻击性, 其中男孩比女孩表现的更明显, 青少年暴力犯罪的行为, 大多数可以追溯到幼年时期的欺负行为, 其中男性高于女性[3]。对于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应与传统文化观念密切相关, 即在传统文化背景下, 把欺负行为往往看成是男性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社会所认可、所接受、应受到鼓励的, 而女孩的欺负行为则为社会所否定, 受到抑制和惩罚。于是女孩自小就逐渐学会抑制欺负行为, 而男孩却毫无顾忌地表现欺负行为[4]。

2. 幼儿的欺负行为具有模仿性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 他们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后天的模仿来的, 所以孩子的模仿性很强, 不管是哪一方面孩子都会模仿学习, 而且模仿得很逼真。所以不难得出幼儿的欺负行为也具有模仿性。目前, 大量的电视、电影、录像片中的武打、凶残情景等暴力情节, 会引诱儿童模仿打斗、表现凶残、情感冷漠、行为失常等, 甚至去攻击人, 因此, 给儿童提供模仿攻击性行为的样例, 不仅会增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而且还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 甚至会走上暴力犯罪的歧途上。

三、幼儿欺负行为矫正的方法策略

针对幼儿的欺负行为一定要加以管制, 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欺负行为“视而不见”, 无论多么温顺的孩子在偶尔获利后也会变得专横起来, 所以对于幼儿的这种行为, 老师和家长要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帮助幼儿纠正。如:一旦出现骂人、打人等就立刻给予惩罚, 绝不能姑息迁就, 必要时可以采取某些强制手段, 比如取消他们的某些权利或适当地给予某些限制。

1. 重视家庭教育环境

与成人相比, 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受环境的影响。首先, 家长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比如, 家长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打架, 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生活在有良好家庭气氛环境中的孩子, 其欺负行为会大大减少。其次, 随着多媒体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 幼儿看电视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多媒体在给孩子带来视觉新感受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一些暴力行为的镜头都给幼儿提供了欺负模型。家长还应该净化幼儿所观看的电视节目及网络新闻, 尽量避免幼儿长期观看带有色情、暴力的镜头。最后, 家长在教育中应多用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话语, 而有些家长则会使用一些错误的观点教育孩子, 甚至会对孩子说“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还回来”类似的话, 这样更增加了幼儿的攻击欲望, 使他们认为这是合理的行为, 殊不知这样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负责的。

2. 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倾听、谦让、帮助、分享、合作等, 这些都是从积极的角度防范和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在一项实验中, 心理学家让幼儿园中的教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有意予以忽略和不加惩罚, 而只奖励那些亲社会行为, 如分享玩具、合作等, 两周之内, 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儿童之间的身体攻击和语言欺负行为。几周下来的继续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攻击的频率。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在父母、教师和同伴的影响下通过模仿、认同、内化等心理机制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而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的品德陶冶具有重要意义。

3. 注意成人的输导方式

不论儿童中出现什么行为问题, 进行疏导解决方式的基本原则都是要接触儿童, 即在情感上爱儿童, 又要控制儿童, 即对儿童的行为提出要求。通过最有效的控制方式内化为儿童的自觉行为, 抑制攻击性等不良行为。

一般常用的控制方式有强制、引导、爱的收回三种。强制包括惩罚、批评、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等, 引导包括说理、表扬、指明行为的后果等, 爱的收回包括暂时孤立儿童、不理睬儿童、表示失望等。这些控制方式的实际效果是很复杂的, 它与父母、教师和儿童原有的感情基础相关, 感情基础越好, 效果越佳。

五、总结

国内外对幼儿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很少, 如何加强对幼儿欺负行为的干预, 减少他们的问题行为, 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 促使每个幼儿都能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意义非常重大, 它关系到一个人的未来, 一个家庭的未来, 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燕.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王雯波.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5) .

[3]薛凤娟.巧用鼓励表扬促进幼儿行为习惯培养[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08 (12) .

校园欺负中旁观者心理行为分析 篇8

一、旁观者类别

欺负事件中的旁观者包括个体旁观者和群体旁观者, 本文主要讨论个体旁观者。旁观者在欺负事件中存在多种角色:欺负的跟随者、帮助者、漠视者。跟随者通常以煽风点火、与欺负者一同欺负的形式参与到欺负事件中;帮助者则通过安慰、保护、报告等形式帮助受欺负者;漠视者对欺负事件采取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的态度, 甚至心存“看热闹”的心理。

二、旁观者行为特点

在言语欺负事件中, 旁观者对事件发生的感知度较低。学生对言语欺负的感知不如身体欺负那样直接。学生间在口角发生冲突的时候, 周围同学听到两人在相互辱骂, 不会采取任何措施, 但事态发展严重后, 如两位同学因为对方的言语侮辱僵持不下, 开始厮打, 此时, 身边旁观的同学会立马采取行动。这可能是由于事态严重的情况下, 学生的同理心被唤起, 导致他们主动去干预欺负事件。

旁观学生在多数情况下, 不愿将欺负事件告知老师。一方面学生认为, 告诉老师之后, 被检举的同学会报复自己, 下次被欺负的就是自己;另一方面学生们打心底瞧不起爱告状的同学, 还会给他们起“告状大王”“、告状婆”等外号。对事件处理缺乏合理解决的方案, 也没有意识动用自己身边的资源来解决欺负事件。学生采取行动多出于利己主义, 例如:“报告老师对我没什么好处, 同学知道了报复我怎么办”。

学生对欺负事件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旁观行为。欺负事件的漠视者, 大多都认为欺负事件没有太大危害, 所以当欺负事件发生时, 他们热衷于“看热闹”。据社会认知理论可知, 人对事件的看法和认知会直接影响其后续行为。旁观者认为欺负行为并没有给受欺负者带来实际伤害 (身体伤害) , 在目睹过程中就很容易“视而不见”或者“躲避”, 认为不关我的事。

三、从旁观者视角干预欺负的方法及建议

社会对欺负事件的消极评判。社会行为规范对整个社会的公民行为起约束作用。由于社会的开放, 学生们越来越多接触社会, 很容易把社会中看到、发生的现象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社会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舆论等形式, 对“欺负行为”建立一种共识:即欺负事件或行为是不对的, 对他人造成言语或身体伤害是不应该的。社会群体规范可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欺负行为的发生, 一定程度上改变旁观者的认知, 从而影响其干预行为。

学校、老师做好宣传工作。学校可以制定关于欺负事件相关的规章制度, 鼓励旁观者检举欺负事件, 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从源头减少欺负事件;对老师来说, 主题班会是宣传班风班纪律的最佳时期, 老师可以定期 (一周或半个月)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学生发现欺负事件要及时报告, 其他班级发生的欺负事件也应该及时、准确报告老师。

家长的积极引导。家庭教育是对一个人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在生活对某种事件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孩子:首先,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同理心, 别的同学有困难, 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援助之手。例如, 班上发生欺负事件时, 一定积极制止。其次, 增强孩子的道德意识, 教育孩子不要去欺负别人, 那样是不对的。如果看到欺负行为发生要采取合理方法去制止而不是起哄;最后, 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就引导孩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解决生活中或学习中的突发事件,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在欺负事件发生时, 如何快速高效地处理, 自己无法处理应该怎么做?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 从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去引导旁观者, 提高其同理心水平、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水平, 改变其不恰当的认知, 鼓励旁观者积极干预欺负行为, 及时报告欺负, 抑制欺负行为的发生, 促进健康和谐校园发展。

摘要:校园欺负一直以来是发展说教育心理学领域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 欺负事件本身是在双方力量不均衡的情况下发生, 旁观者的介入是否会导致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双方力量的转变, 如何通过旁观者的力量或视角去干预欺负事件的发生发展, 是校园欺负事件应该解决的关键。

欺负我,你资格不够 篇9

妻子这样回答自己出轨的丈夫:“没错,这些年我一直在被你、被女儿、被你妈耍得团团转,因为你们是我的亲人,我愿意被你们耍。可是我绝不会被她(小三)耍得团团转,她根本耍不了我,因为她不是我的谁。”言下之意——我是清楚你们欺负我的,我愿意被欺负是因为我爱你们,而不是我笨,好欺负。至于别人,不可能。

说实话,这对白不仅让我感慨,还颇觉心酸。这女人,如此直白地对男人说,我从来都不笨,我只是爱你——这恐怕是大多男人弄不明白的问题,不明白他们身边那个女人是因为爱他,才变得那么笨、那么单纯,甚至看起来有些傻。

爱是容易让女人变笨变傻的,这是因为爱情中的女人大多甘愿付出、不怕吃亏。她们是自愿的。所以有时候,男人会有错觉,以为这个女人生性就是如此愚笨,容易被耍弄。为此,男人偶尔就试探耍耍小聪明,欺负一下自己的“笨女人”——果然就没有遭受拒绝和反抗,于是渐渐就会变本加厉,自己欺负也就算了,还勾结了外人来欺负。如此,后果就严重了。如此剧中,妻子二话不说,离婚。

反倒男人瞠目结舌,不明白这个一直在生活和感情上都依附于他的女人,为什么忽然有了勇气这样坚决地反抗和还击,她不是一直顺从软弱、习惯被欺负吗?连他们年少的女兒都将自己的“老妈”看死了,认定她离开这个家就无处可去。

但,偏偏这个妻子铁了心,非离不可。直到拿到离婚证,这个男人才算明白了,原来,没有一个女人是天生好欺负的,她爱时,怎样欺负她都可以,她若不再爱了,谁都休想欺负她一点点。

好在这醒悟并不太迟,最后,男人离开小三回到妻子身边,想必从此以后,他都不会再自以为是地欺负自己的女人了。

当然,这是电视剧,不乏杜撰和夸张成分。现实的故事不会如此生动和戏剧化,但脉络也大致相似,感情上,女人始终是自愿示弱,一旦爱了就会犯傻犯贱——感情上看重他、生活上照顾他、精神上支撑他,没准经济上还扶持他,吃点苦受点累都不怕,还将他的自尊捧得高高,捧出他的大男人形象。

女人的宠爱太多是容易让男人妄自尊大的,渐渐可能就把女人的付出看做应当应分,不再感激和回报,甚至,还会忽视和背叛。认定了不管怎样,那个把自己低到尘埃里的女人都会在原地等着,大不了他赔礼道歉,说几句好话。

但是,男人真的别太自以为是,再爱的女人,她的退让都是有底线的,一旦你越过她的底线,她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你,累死你都别想再挽回。

没有谁的付出是应当应分的,所有的好,是因为有爱;所有的笨和傻,更是因为爱。试想一下,懂得在爱情或婚姻中把自己变糊涂变简单的女人,她压根就是有大智慧的,否则,她才不可能收了女人的小性子一味纵容和宠爱你。所以,男人最好能眷顾好女人的笨,给她一个安全城堡,让她可以一直无忧无虑地笨下去。就如一句话:幸福的女人才有资格笨。而一旦这个女人开始警醒并忽然变得聪明起来,那实在是因为,你惹怒了她,她开始还击了。

所以,除非这个笨女人你真的不在乎了,否则,还是要收敛自己的行为、适可而止,别越过她的底线。男人,请你牢记这句话:天下只有爱着的女人,绝对没有笨女人。

网络欺负 篇10

许多欺负受害者持续承受着诸如头痛、饮食失调、失眠、慢性疾病的发生、恐惧、自尊水平下降、压抑、焦虑甚至抑郁等问题的困扰。当这些生理及心理问题无法得到纾解, 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事关系紧张化, 因病缺勤、护士离职等现象普遍发生, 甚至会引发PTSD及自杀等更严重后果[5]。而且欺负行为具有涟漪效应, 能影响到受害人及目击者工作关系以外的社会关系, 减少了受害者所获得的社会支持[6]。不幸的是, 欺负行为常常被认为是对新老护士间的一种传承的仪式[7], 时常受到管理者的忽视, 被合理化甚至形成组织文化[8]。受害者往往无法进行反抗和为自己辩护[9]。

本研究利用量表工具, 对护士工作场所欺负现象进行调查, 分析考察护士遭受的负性事件与人口学特征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联系, 为管理者对其进行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的抽样方法, 于2014年10-11月对汕头市两家综合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二级甲等) ]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 回收问卷169份。删除漏答题目超过3项的问卷, 及作答呈明显规律的问卷后, 有效问卷为148份, 有效问卷率为82.2%。其中男37名, 女性111名;已婚60名, 未婚88名;受教育程度:中专4名, 大专48名, 本科96名;工龄:5年以下94名, 5~10年27名, 10年以上27名;职称:没有取得职称的普通护士70名, 初级职称49名, 中级职称28名, 副高职称1名。

1.2 方法

1.2.1负性行为问卷 (Negative Acts Questionnaire NAQ-R) 中文版

该量表由Einarsen和Hoel编制及修订, 是该领域中运用最普遍的测量工具[10], 用于测量工作领域中的欺负行为。后由国内研究者荀洪景等人取得授权, 翻译形成中文版问卷, 信效度良好[11]。该量表不涉及欺负或骚扰等术语, 只对行为进行描述, 功23个条目, 采用Likert5五点计分, 得分越高说明欺负行为的发生频率越高。

1.2.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该问卷由英国伦敦大学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艾森克等于1985年编制完成。20世纪90年代由北大心理学系钱铭怡等修订成中国版, 该问卷由4个分量表组成, 包括精神质/内外向及神经质三个维度, 共48个条目[12]。

由研究者利用护士的上班时间, 以医院科室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 问卷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有调查结果, 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管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方法为频数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负性行为问卷评分情况

148名护士NAQ-R各条目的平均得分为1.19~1.93分, 均未超过3分。总分最高79分, 最低22分, 平均32.82分。将受试者每个题目上的得分做频数统计, 其中得分较高的前5个题目, 详见表1。对不同特征护士NAQ-R得分情况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男[ (33.080±9.209) 分]和女[ (32.730±8.657) 分]护士的负性行为问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1, P>0.05) ;已婚[ (32.980±7.296) 分]和未婚[ (32.700±9.682) 分]护士的负性行为问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89, P>0.05) ;大专及以下学历[ (30.920±7.699) 分]和大专以上学历[ (33.840±9.170) 分]护士的负性行为问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95, P>0.5) ;没有取得职称的普通护士[ (32.370±10.203) 分]和已获得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 (33.220±7.288) 分]在负性行为问卷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85, P>0.05) ;新近入职及10年以下工龄护士[ (32.760±9.280) 分]和10年以上工龄护士[ (33.070±5.919) 分]在负性行为问卷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6, P>0.05) 。

2.2 负性行为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

本次调查的148名护士中, 未受欺负者82名, 占55.4%;遭受欺负者65名, 占43.9%;遭受严重欺负者1名, 占0.7%。护士NAQ-R得分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详见表2。护士NAQ-R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关系;除组织不公维度外, 余两个维度得分及NAQ-R总分与精神质呈正相关关系。

*为P<0.05, **为P<0.01

2.3 护士人格特征与NAQ-R各维度分层回归结果

护士人格特征与NAQ-R各维度分层回归结果, 详见表3。

3 讨论

3.1 护士工作场所中欺负行为的发生率

与其他行业相比, 因为护理高压力高风险, 且护士主要为女性, 所以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13]。本研究结果表明, 148名临床护士中, 遭受欺负者65名, 占43.9%;遭受严重欺负者1名, 占0.7%。总体上与国外的调查相比, 国外护士工作场所中欺负行为发生率为30%~60%[14], 此结果与相关调查和研究结果一致。从个体的负性行为问卷得分来看, 受试者在单个题目上的得分大部分在3分以下, 说明单个行为的发生频率不高, 但总分表明欺负行为在护士中是普遍存在的。根据负性行为问卷中得分较高的条目, 可以看出在隐瞒信息, 被安排无法胜任的工作, 超时超负荷工作及福利被剥夺是欺负行为的主要表现。在本研究中, 遭受欺负与护士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和职称等无相关。

*为P<0.05, **为P<0.01

3.2 护士的人格特征与工作场所欺负行为

在对护士人格特征与其遭受工作场所欺负行为关系的研究中, 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该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在控制一定变量作用的基础上, 考察自变量对于因变量进行解释的增值[15]。具体到本研究而言, 就是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基础上, 来考察人格特征对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负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在相关分析中, 精神质与个人相关欺负行为显著相关 (P<0.05) , 但分层回归的结果表明, 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 精神质人格特征对于个人相关欺负行为的解释量未达到显著水平 (P>0.05) , 表明其影响并不显著。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 精神质人格特征对于工作相关欺负行为的解释量依然达到显著水平 (P<0.05) 。在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后, 神经质人格特征对NAQ-R三个维度得分增高的解释量达到显著水平 (P<0.05或<0.01) 。表明具有情绪不稳定, 时常焦虑紧张, 抑郁, 容易反应过激且难以平复, 好抱偏见等人格特征的护士NAQ-R得分较高。

为了预防工作场所欺负行为的发生, 美国联席委员会建议各医疗机构采取措施, 其中包括对申请入职的人员进行背景调查和专业水平及操守的评估[16]。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护士工作场所的欺负行为进行预测, 有必要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欺负行为的现状及其与护士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方便选取汕头市两家综合医院共计180名护士, 用负性行为问卷 (NAQ-R)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进行调查。结果:受试 (n=148) 未受欺负者82名, 占55.4%, 遭受欺负者65名, 占43.9%;遭受严重欺负者为1名, 占0.7%。不同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称护士的负性行为问卷得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神经质人格特征对护士遭受欺负具有显著影响 (P<0.05或<0.01) 。结论:护士工作场所中存在着欺负行为, 其人格特征对遭受欺负行为有显著影响, 应引起护理管理者重视。

上一篇:双元制学徒下一篇:色彩与空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