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分析(精选12篇)
专业化分析 篇1
在一所高校的各项工作中, 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经济发展的快速性和不平衡性使各高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高校应该在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 不断地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化发展。这不仅可以增强高校的综合实力, 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一加强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必要性
1. 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现状
第一, 目前高校的行政制度化影响了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为了整个高校的运行, 各高校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重视制度化的背景下, 高校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普遍降低了, 反而更加重视行政素养。除此以外, 高校很少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选拔。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之间的关系培养, 也挫伤了优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第二, 高校缺乏对管理人员劳动价值的认可。高校的工作人员, 甚至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对管理工作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仅仅把管理工作看成一项简单琐碎、机械重复的事情, 认为管理工作只是从属于高校教育的其他工作, 不占据高校工作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 高校在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职称评定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2. 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意义
第一, 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在一所高校中, 管理的目标和教育的目标应一致。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高校管理人员只有对高校中各部门都实行专业化的管理, 才能有效地发挥管理工作对教学工作的作用。同时, 管理的专业化也可促进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教师在高校教育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与学生的素养、整个学校的综合实力相连。所以, 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改善。第二, 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还有利于拓宽管理人员的职位空间。现阶段, 高校对于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职称评定有很大的不同。高校中的管理人员最多只能争取到专业技术的岗位, 这种做法严重地制约了管理工作人员的发展空间。所以, 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化可以让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从而重视自身的专业化学习, 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空间。
二有效实施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1. 重视管理, 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要想实现高校管理人员工作的专业化,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 管理和服务的关系。很多人认为管理和服务是相互矛盾的, 认为既要管理又要服务是不可能的, 两者互相对立。其实管理和服务是相互促进的。有效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而服务工作如果做得好, 也有利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开展。 (2) 管理专业化和兼顾的关系。纵观高校的发展进程, 不难发现在过去的某一段时期, 高校并不专门地设立管理的岗位, 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由一些年长的教师、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兼任。但是, 并不是有较高专业水平就意味着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所以设立专门的管理岗位, 聘请专门的管理人员是有必要的。 (3) 经验性和专业性的关系。对于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而言, 如果工作人员仅凭自己的管理经验而不进行学习培训是远远不够的。
2. 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接受培训学习。由此可见, 加强培训是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另一个必要途径。
第一, 管理人员的培训要结合工作实际, 提高自身的素质。管理人员需要接受管理知识的再教育, 这种培训只能是根据自身的实际管理工作而进行。高校的管理人员培训是在实际考察管理工作需要的前提下, 由学校的人事部门组织, 管理人员系统地学习高校管理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等。这种培训主要是为了能够解决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素养。第二, 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学校内举行。校内培训的特点是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能有效地赢得学校的认可, 调动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更好地为学校服务。第三, 高校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是专业化的培训。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聘请专业老师授课, 学习专业化的管理知识。学校可以积极地和其他高等院校取得联系, 开办管理人员的心得交流会, 更加全面地提升管理素养。
三结束语
高校的管理工作在高校整个运行中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 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我国各高校的管理工作发展还不成熟, 缺乏专业化的管理, 需要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高校相关的工作者不仅要正确认识管理工作, 也要通过培训学习来积极改进管理工作, 全面提高自身的管理素养。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也有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摘要: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 高校的教育面临新一轮的改革。高校的管理是一项具有专业性质的工作, 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必要性, 接着对如何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化提出几点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
参考文献
[1]彭学文.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研究述评[J].湘潮, 2013 (1)
[2]魏澄.试论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问题及对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13 (6)
[3]聂玉翠.浅谈我国高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专业化分析 篇2
一、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状况概述
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从1982年起步发展至今,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磨砺,依然保持着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势头,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国之首。民营科技企业的数量由2000年有3569家、2001年4303家、2002年4740家,发展到2003年的6253家、2004年7191家,短短5年时间,企业数量整整翻了一倍。其技工贸收入也由2000年的850.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018.3亿元,每年几乎以35%~40%的速度递增。
如今,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广东省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总数80%以上,广东民营科技企业经济增长速度不仅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速,也高于同期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其产值是一般民营企业人均产值的100倍。而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省创新能力仅次于北京、上海之后,位居全国第三位,广东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产业国际竞争力等指标均居于全国前列。并且民营科技企业的高速发展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了新战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达到3000多个,其中7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由此可以看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和能量。
民营科技企业能有如此高的发展速度,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是与民科企业常年来对人力资本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程度分不开的。本文研究的目的即是通过区分出普通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力资本,并对民营科技企业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存量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专业化人力资本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二、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专业化人力资本情况分析
随着知识和技能对企业发展和效益的贡献率的不断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正逐渐演化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的竞争,也就是人力资本质量和数量的竞争。然而由于人力资本不同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其载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谁拥有高层次、强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谁就具有竞争力。根据卢卡斯(Robert Lucas)的观点,普通人拥有的一般化的人力资本并不能构成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只有特殊劳动者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具体到民营科技企业中,可以认为普通的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并不能够使企业获得和具有真正竞争能力,只有企业中专门从事于研发的人员,才能使企业产出高的创新能力,并获得强有力的竞争力。这里所指的研发人员,可以认为由以下三种人员构成:企业成立的研究机构中的所有技术人员;企业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或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其他外聘的管理或技术人员等。
假设:民营科技企业中,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由上述三种人员构成。
下图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能力贡献模型。其中普通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来源于一般培训和生产时间中累积的经验,特殊劳动者拥有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来源于较广,包括一般培训、特殊培训和实践积累。民营科技企业全部人力资本可以表述为企业中普通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与特殊劳动者人力资本之和。两种类型的人力资本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企业中普通劳动者在经过特殊的培训后,或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可以转化为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如上所述,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又由三种人员构成,当一定强度的R&D经费作用在此人力资本之上时,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与转化,再通过相应使用到的技术仪器、设备,专业化人力资本便能够产生资本回报,也即使得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加强了整个企业的竞争能力,让企业在残酷的现代竞争中屹立不倒。
下面以广东省民营科技示范企业为例,运用以上分析作为基础,对民科企业中专业化人力资本进行实证研究。2004年广东省民营科技示范企业共有137家,分布在广东省各个地级市中。企业平均人数789人,专业从事研究的人员达到平均每个企业109人,占企业总人数的13.8%。其中,研发人员比重(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百分比)超过50%的有7家,大多数企业研发人员比重在10%~20%之间;拥有硕士以上学历企业共有20家,占企业总数的14.6%;平均每个企业中级职称拥有者达到32人,高级职称拥有者7人,共占企业总人数的4.94%;企业平均R&D强度(R&D经费/企业销售收入)达到8%。
对比国外,德国西门子公司研究开发机构拥有研究开发人员41000余人,占其员工总人数(430000人)的十分之一左右;作为全球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美国IBM公司,其全球员工人数已经达到32.2万人,研发人员也占到了公司员工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数据与广东省民科企业中拥有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员工数量比例基本一致,因此,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能取得如此大的发展成绩,是有其内在科学依据的。
三、关于假设的探讨
本文提出的民营科技企业中专业化人力资本拥有者主要由前述三种人员组成的假设,主要基于对实证分析中137家民科企业的研发人员构成进行的总结分析。根据分析表明,本科以下人员或初级技术职称以下人员很少参与系统式的研发工作,因此他们对企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然而一个可能的问题是无法区分本科学历拥有者在生产活动中是否有参与了研发工作,或者仅仅参与了产品生产工作,这一问题本文并未涉及。
四、结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以后,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本文将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与卢卡斯的人力资本观点相结合,构建出民科企业专业化人力资本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分析后认为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能保持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专业化人力资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专业化分析 篇3
[关键词]高职 教师专业化 核心问题
[作者简介]邓泽军(1966- ),男,四川南江人,重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干训教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和职业教育研究。(重庆 400067)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23-01
随着高职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高职教师的专业化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高职教育在师资方面普遍存在大量的兼职教师,而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的发展要求明显不同。高职教师尽管有着专、兼职和不同学科的区别,他们的专业化发展都面临着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整合要求,对专职教师而言,这些要求更为突出。这些内在属性的发展和整合集中体现了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是促使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之际,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显得尤为必要。
一、实现三性统一是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快高职教师专业化进程,才能顺应时代潮流,顺利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学术界把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一般理解为教师专业素质及专业化程度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化也不例外,即通过专业学习和专业训练,习得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专业能力的专业成长过程。但笔者认为,高职教师的专业化有其自身的核心问题,即高职教师存在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统一发展的要求,只有实现三性统一和整合发展,才能不断促进高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及专业化发展。
高职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不仅应具备各类教师均应具备的多种素质要求,而且还必须具备实践技艺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是集理论、技能、师范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体现着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统一发展的整合要求。高职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成员,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理论素养和学术水平,理应强调其学术性的要求。同时,高职教师主要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实用型的人才,他们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所以应强调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性。此外,高职教师也必须体现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即师范性要求。只有具备应有的教育专业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理论及其实践能力,高职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并且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
可见,高职教师必须面对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内在要求,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就在于充分体现这些内在属性的积极整合,这应是对所有公共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教师的共同要求。对此,既要深刻认识高职教师的学术性对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支撑作用,高职教师只有在一定的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地指导高职学生掌握生产技能和实用技术;也要深刻认识高职教师的专业实践性对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导向作用,这样才能避免高职教育存在的“重学轻术”的倾向,促进高职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掌握;还要深刻认识高职教师的师范性对发挥学术性和专业实践性的辅助作用,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仅体现在基础理论的教学方面,还体现在实践操作的指导方面,这关系到对高职学生的全面培养。只有充分认识高职教师的学术性、专业实践和师范性的密切关系,积极促进它们的整合发展,才能深刻把握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
二、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主要因素
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统一要求和积极整合,作为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提升高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刻认识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才能深入理解他们在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方面的整合要求,以切实推动我国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1.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关键因素。高职教育是国家为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重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大力发展的一种教育类型。主要是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岗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受到良好的职业技能培训,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协调发展,具有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和转化科技成果的能力。这就必然要求高职教师对生产实践问题给以积极的反思,改变“重学轻术”的不良氛围,实现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整合要求。可见,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不仅关系到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也会受到高职培养目标的重要影响。
2.实施高职素质教育是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重要因素。高职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必须以素质教育主导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高职素质教育必然对高职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生产经验、实践能力、教育素养、师德规范等众多方面提出较高的素质要求。由于观念、制度、管理等诸多原因,高职教育比较忽视教师教学具有的“文化性”“不确定性”和“责任性”,致使师范性应具备的“创造性”和“伦理性”遭到削弱;同时由于高职政策、专项经费、培训力度等方面的原因,未能形成学术梯队,导致高职教育的学术带头人较少,高尖端、紧缺型人才匮乏;而高职教师专业实践方面的素质更难令人满意,“双师型”教师缺口较大,这严重影响到高职教师实际的职业能力。大力实施高职素质教育,有助于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整合发展。
三、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应对策略
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关系着高职教师的队伍建设和高职教育的质量保障,切实处理好高职教师的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关系,促使这些方面的积极整合,有助于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此,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应对高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问题。
1.努力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高职教师的专业化体现了高职教师不断自我提升和履行现实要求的过程,离不开高职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专业发展需求和自我更新激励等方面的积极推动,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促使着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积极提升及整合发展,从而关系到高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通过激发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有助于高职教师确立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促使他们对教学进行不断的实验和批判性反思,进而提升高职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及自主发展能力,促进他们专业化发展的能动性,切实增进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2.积极完善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任何社会成员的专业化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的培养和培训,高职教师也不例外。伴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高职教育逐步由终结性教育发展为开放性的终身教育,这对高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已成为他们专业化发展的瓶颈,为改善此种状况,既要努力建设专门的高职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扩大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规模,完善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机制及体系;也要努力创新高职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发挥综合性大学对高职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渠道作用;同时要增进与企业界的联系,加强高职教师在企业的实践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实践体验和实际职业能力;还要加强高职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积极推进职前、职后高职教师的一体化培养,以此确保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水平提高和整合发展。
3.以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的建设。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队伍应是“双师型”的,这个特色也体现了高职教师专业化核心问题的要求,有助于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整合发展。为了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到实处,高职教育需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要鼓励在职教师轮流到企业和研究所进行实践体验,同时要改进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市场和企业的前沿科技信息动态。只有切实做到教学与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努力优化高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才能促进高职教师学术性、专业实践性和师范性的积极整合,并以此推动高职教师不断地向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杨勇.高职教师师范性缺失及其根源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农机专业化维护的优势分析 篇4
1 农机专业化维护的兴起及存在形式
(1)专业化维护的兴起。目前,农机专业化维护才刚刚兴起,在此之前也没人给这种形式一个确切的定义,甚至很多人还把它误解为是厂家的“三包”服务。农机专业化维护是在厂家的“三包”服务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农机维护方式,它与“三包”服务的区别在于“三包”服务是在农机具的“三包”服务期内进行的由厂家提供的一种免费维修服务方式,而农机专业化维护则是在过了“三包”期之后由一些专业的维修队伍对单一的机型定期地进行有偿服务的一种农机维修方式。
(2)专业化维护的形式。①厂家委托当地的代理商组织一些专业的维修人员来完成维修。②厂家在当地找一家农机公司、农机店或个人,由他们组织农机维修人员,再由厂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后来完成维修。③厂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巡回维护修理。④厂家委托当地农机管理部门,农机部门再委托其他机构或他人经培训后来完成维修。⑤还有民间自发组织的维修。
2 农机专业化维护的优势
(1)专业化优势。农机专业化维护与其他的农机修理方式相比其最大优势就是专业化,他们有专职的技术工人加上厂家专业的技术培训,针对单一的机型或某一系列机型进行维护,很容易实现维护水平的提高。就技术水平来讲他们是在同行业中从熟练提升到了精湛的水准,进而上升到卓越,是那些从事“杂花修理“的店铺很难实现的。
(2)配件质量的优势。农机专业化维护大多数都是由厂家发起的,他们的配件也都从厂家组织货源,是纯正的原厂配件,所以在配件质量上为维护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障。而市场上普遍着存在卖件的不修理,而修理的又不卖件的怪现象,这样维护质量出问题时配件店和修理店就相互推脱,谁都不愿为修理质量负责任,使得市场上农机修理质量参差不齐,这点也是其他修理形式所无法比拟的。
(3)维护地点的优势。农机专业化维护的维护地点基本上都是在各管理区或作业站的农具场,这极大地方便了农户,既降低了费用又节省了时间,比到修理铺送修要更受惠于有机户。
3 农机维护在国营农场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计划经济时代农场的农机驾驶人员、维修人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出来的,而且每年冬季还要培训提高,机务人员技术水平是很高的。当时的主力机型为东方红系列履带拖拉机等,那时农机维护是以日常技术保养为主,维修时是以修复、更换零配件为主,更换总成件为辅。现在由于体制改变,种植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机的主力机型也发生了变化,动力机械以22.05~66.15 kW(30~90 hp)的四轮驱动轮式拖拉机为主,收割机则以小型履带式联合收割机为主,农机具型号数倍增加,农机具的保有量较原来有数十倍的增长。然而,驾驶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却发生很大变化,因为几乎家家都有农机,甚至一家有好几台机车,还要外雇驾驶员。相当一部分人对机械常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修理维护了,熟练驾驶员相对不足。同时,所有驾驶员都不是专职的,他们既要管理土地又要管理机车,在精力和时间上都比不上原来的机务工人,在农机维护上的人力投入明显减少。配件方面,由于近两年补贴农机具数量猛增,零部件发展跟不上,使市场上配件缺乏。修理技术人员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技术含量高的新机型大量引入,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控制等高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原有的修理队伍技术更新跟不上,而且老修理工越来越少,新修理工又没人培养,同时新开修理部门槛低,这样维修市场的维修质量无法保证。概括起来农机维护的矛盾主要是农机多,维修人员少、水平低、精力不足,农机维护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农机数量的发展。
4 农机专业化维护的发展建议
针对当前农机具数量种类多、驾驶维修人员水平较低、有机户维护农机精力不足等现象,农机专业化维护的兴起正是大好时机。它既能化解当前农机维护的主要矛盾,亦可为创建和谐社会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机管理部门要审时度势,规划好各种专业化维护的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使其建立起来,发展下去。
(1)利用国家和农场的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的契机,在确定机型时就将专业化维护作为一个必备条件,建立专业化维护机制,至少要在“三包”期后3~5年保证本辖区配件供应和专业化维护,以保障补贴机具在监管期的技术状态。
(2)利用农场农机具集中停放的优势给专业化维护创造出良好的场地条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其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确立模式。
(3)调节双方关系,引导农户参与。因为专业化维护也是市场经济商业化运营的一种形式,它需要有一定的利润,而农户认为价位过高不愿接受,这种状况下需要有人来协调双方。另外,增加专业化维护机具的数量是降低成本、促进专业化维护发展的极佳路径。这方面可以发挥农场农机管理的优势,广泛宣传和动员,让广大有机户积极参与到这一新生事物中来,达到双赢的效果。
(4)强化监督管理。由于机具种类多,专业化维护队伍也会相应增多,且他们都有自己的维护内容和标准,这就要求基层农机管理干部一定要加强监管,必须全程监督,最后按上级业务部门的统一技术标准进行验收,以保证农场农机具维护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
有理由相信,农机专业化维护这种新型的农机维护方式,一定会在农机管理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兴起并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农机维护的主流形式,为农场农机具技术状态的保障建立功勋。
专业化分析 篇5
黄 兵 功
摘要:农村青年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到我们的关注,但是经调查他们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个人自身心理方面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他们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关键字:青年教师;农村高中
从高校走进了农村高中的青年教师,他们被视为新鲜的血液,他们一走进农村高中,无论是校领导还是学校老师他们对这一群体都是带着期待的和审视的目光。他们既希望看到这样年轻的群体能给学校带来一种新的气息,也希望他们能带来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受。
但是这样被寄托了各种感情的群体在现实中是否就真的如他们所意愿的那样令校领导满意,令所有同事满意呢?
一、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面临的问题
农村高中的青年教师主要是高校毕业,他们大多是本科毕业生,研究生较少。他们的出生、成长大多是来自农村,师范毕业后是以双向选择、自愿应聘进校的。农村高中的基础教育本来就较为薄弱,这些年轻教师的加入无疑是想为农村高中教育事业注入一丝生机,提高农村高中师资力量,因此作为农村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但是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实际不是很乐观,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专业精神不强,很多教师没有把教师当作一种促进社会和个体发展的神圣职业,而是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缺乏敬业和奉献精神;缺乏实践现代教育理念的意识;教育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研究意识淡薄,研究能力较差;自我发展意识较弱等等。一些农村青年教师,面对不尽人意的工作境遇,放弃了专业成长的理想,也放弃了做一名优秀人民教师的人生追求,放弃了安贫乐道的精神苦旅。在平时工作中,他们放弃了对教育问题的发现、思考,没有教学研究意识,靠“惯性”工作。在沉重的生活、工作负担下,他们对教育新思想、教材新内容、教学新手段的钻研学习浅尝辄止。一年四季忙碌于常规性事务中,惰性悄然滋长,热情越来越低,工作成了谋生的手段,而非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二、影响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因
农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师待遇低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另外,农村青年教师的不同价值取向、人生道路的选择、专业意识薄弱也是影响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因素。
(一)主观因素
1、心理落差
这种心理落差主要是由于从社会大环境和现在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所引起。师范教育主要是培养教师,但是现在教师人数剧增,造成了一定的就业压力。本科师范生的眼光过高,特别是硏究生,他们更加倾向于大中城市,如果进不去城市,才会选择一些经济条件稍好一些的县级高中。此外,还有社会舆论,如亲戚朋友、同事的嘲讽、与他人,主要是自己的同学相比,可能在各个方面与其同学的工作境况相比较差,这样在心里不免会有不公平,这些同样也会加大这种心理落差。
2、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
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往往怀着理想,带着憧憬,但是时间长了现实的残酷性也开始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例如,他们所学到的那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农村高中的大环境下被视作是不可行的。青年教师教学中稍微“活动”了,学生“高兴”了,班主任或者领导就会提醒他们,“不能给学生笑脸、否则影响高考成绩”。青年教师和学生相处好了,班主任会担心老师和学生近了,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地位”,而影响他们自己的成绩。似乎青年教师想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有所体会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际中去,但是他们往往会承受现实的压力。他们得到是同事们很善意的提醒“你学的那一套在我们这没什么用….”,“学生,你不能把他们当朋友,他们都是带有奴隶性,不打不走的…”,“这些都不是你该考虑的问题,有领导呢,那是领导说了算…”
他们无力去改变他人,改变学校环境,只能改变他们自身。渐渐妥协于学校的环境,像其他教师那样机械地做着自己分内的事。不去思考如何促成自身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3、工作挫折感
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莫过于缺乏教学经验,不擅长管理课堂。尤其是担任实验班、重点班以外的普通班的青年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成 绩普遍都很低,比如数学科辛辛苦苦教了三年,最终平均分也只有十几分。每天的工作繁多琐碎,常常焦头烂额。感觉自己的工作做了很多,但是却看不到成效。而且一旦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偏差,学校领导首先就会在这些教师身上找原因,甚者严重的批评;‘如果还是这样,调出去,不安排上课’。而青年教师的优点似乎领导和同事都看不到,没有表扬和鼓励。这些无疑产生一种挫折感,青年教师缺少阅历,年轻的特点使他们无法成熟的看待这些挫折,如果他们无法将挫折化为动力,那么他们就会开始对工作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就可能得过且过。
4、工作倦怠
教师职业生涯中都会有一个职业的倦怠期,或早或晚。但是农村青年教师的倦怠感似乎要早一些。可能与学校不理想,环境差,待遇低有关。尤其是来自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青年教师。更想尽早调离农村学校进城,想着反正自己也不能在这里呆多久就开始懒散,混日子。倦怠感可能是由于工作所造成的挫折引起的,也可能是因为在接受师范教育之后,发现最初的教师理想在现实中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甚至是怀疑当初的自己的志愿,再加上走进农村工作岗位就更加厌倦这个职业而造成职业的倦怠。
青年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们难免会有以上的个人情绪,调节得不好就有可能会最终导致了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而教师理想信念仿佛是教师的灵魂,一旦尚失了理想信念就很难产生个人自主寻求发展的动力。
(二)客观因素:
除了一些青年教师个人心理因素之外,一些外部因素也同样在抑制着教师的发展。
1、学校环境:一些农村地区的办学条件较为落后,优质生源大量外流,所教学生基础差,各方面素质较低。这样,教师缺乏良好的外在环境和必需的资源,这就给青年教师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待遇与奖励机制:农村教师的待遇普遍不高,更没有其他的过多奖金和物质上的奖励。与城市比已相差甚远,同年级比还有大的差距,这就造成了青年教师心理上挫折感和不公平感。
3、培训进修:农村教师的培训和进修的机会有限,一旦有这样的机会往往首先考虑的是那些骨干教师。
4、教师评价:农村高中评价教师缺乏宽松、多元、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主要是采用量化方式。教师的一切管理行为、教学行为、工作绩效,统统被量化积分,与职称、荣誉、待遇挂钩。而且存在走人情拉关系,往往是一些跟领导好的骨干的年长的教师吃香,青年教师靠边站。
5、缺少人文关怀:教师的任务就是学生的成绩,领导极少关心青年教师个人发展问题,最多表扬和鼓励平均分第一的。同事之间很少合作研究。
三、总结与反思
通过调查分析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状况存在一些问题,结合了自己亲身经历,以一个普通人的角度从教师个人自身心理方面和学校的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影响他们专业化发展的因素。
专业化分析 篇6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着重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术性人才培养,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都是理论知识型和设计能力型人才。课程的单一,社会实践能力差成为现今大学生的通病,如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是全国高校的难题?实践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如何培养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设计素养和实践技术能力?答案是,在材料与科技能力、设计与创造能力、技术与空间想象能力、功能与审美能力以及设想与探索能力进行提高才能得到全面的培养。现阶段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的培养。本文将通过对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为背景进行分析,在如何改进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培养模式、改革教学传统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着重找出设计概念和建立环境艺术设计多元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包豪斯设计学院创建之初就要求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后来美、英等国更注重设计教育与经济、商业和管理等学科相结合,走向综合发展的设计之路。其目的就是协调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消除偏差。部分高校在开始基础课阶段会开设《基础造型》、《设计素描》、《色彩设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设计基础课程,在基础课程中部分课程所体现出来的重复性比较突出,课程种类多所带来的结果就是一门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我们以《色彩设计》和《色彩构成》举例,96学时的设计色彩完全可以容纳色彩构成的理论框架,理论和写生的结合又能更好的相互衔接,使学生理解色彩与情感关系的表现,掌握色彩语言的象征性、意象性,提高运用色彩创作表现的能力。基础课中有必要安排一门框架性和系统性的基础课程,知识内容有必要覆盖整个专业体系,使学生在最早的时间内了解自己的兴趣,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向。
在专业课程开设初期,电脑辅助课程的分类别开设有占用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时间。《CAD》和《3DMAX》的融合整理可以在效果表现方面一步到位,使学生能在平面图和效果图的表现上实现整体构思,完整表达。《建筑制图》等专业制图课程则需要系统的完整开设,学生在绘图过程中制图与设计思维相融合,掌握设计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充分的融合理性与感性思维。其他理论与实践课程在室内设计、室外设计的比重如何,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有层次的展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具备整体方案创建和完善的能力。在专业课程中期,部分课程所体现的内容以设计构思和创意为主体,课程中忽略设计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无法实现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以《居住空间设计》和《公共空间设计》举例,180学时的设计课程利用100学时完成设计内容,80学时完成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结合能更好的相互衔接,促使学生理解设计与施工时所遇见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设计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是带领学生去工程现场,而是教师与学生在完工现场进行交流,设计和施工如何结合,再次完成设计方案。专业课中有必要安排一到两门设计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知识内容有必要覆盖整个专业体系才能培养出设计与实践性人才。如《施工工艺》与《建筑制图》课程则需要系统的完整开设,学生在绘图施工图纸过程中要与施工工艺相融合,掌握施工工艺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符合融合的规范与严谨的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如何把这一教育主题与教育重心在实际操作中贯彻与落实,是培养综合设计能力人才的关键,这种综合能力包括理解能力、研究能力、构想能力、表现能力等。作为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本科教育,往往是一种静态目标的培养方式,侧重于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创造能力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设计教育目标,合理的教学课程设置,完整的把握教学内容,才能保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发展的健康性。
中国正在向着“创造”强国迈进,而"创造"是设计的灵魂。环境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是对日常生活环境和符合生活空间进行规划的学科。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严谨的逻辑思维是独立完成工作的基础,只有经历一段实践工作才能形成这两种品质。它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合乎社会发展趋势的、感性和理性协调发展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划,必须重视实践环节;充分利用短学期实习、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认识设计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将这一指导思想贯彻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中,这也是课程建设中所追寻的重要目标。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考虑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
专业课程的设置,在理论和实践环节的分配不是一触而就的事,需要时间和实践去印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正处在成长阶段,它的发展需要同样需要一群环境艺术教育事业的教师们去共同完成,同时更需要学校及相关专业的支持和理解。在我们国家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环境艺术专业逐渐成为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满足国家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将是我们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建设设计人才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旅游产业专业化适度规模分析 篇7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 旅游产品的消费已经不再可望而不可即。对于某些小国家或者岛屿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地区, 旅游往往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由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一国或区域经济增长的深远影响, 使旅游经济逐渐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与高新技术产业不同, 旅游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劳动力密集型特征。因此, 旅游部门的发展可以提高就业率、收入水平, 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
然而, 要素的边际产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一些证据表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但又不是绝对的。综合考虑到旅游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规模效应以及在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的情况下, 劳动力边际生产力呈现逐渐递减趋势时, 传统的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是否仍旧成立, 值得商榷。另外, 即使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成立, 旅游部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否需要一定的门槛以及旅游行业的规模究竟多大才合适、怎样对总体经济发展最有利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实证分析设计
(一) 模型设定。
本文在Barro (1991) 、Barro和Martin (2003) 的分析框架下, 引入变量旅游专业化水平 (TS) 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进行验证并探索我国旅游专业化的适度规模。基于Barro的研究框架, 我们将影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为状态变量, 主要包括实物资本、劳动力等;一类为控制变量, 主要包括投资、政府消费、对外开放度等。由于要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进行检验, 讨论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代表旅游专业化水平的变量TS。同时考虑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规模效应以及受到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 我们假定旅游专业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增长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故引入另一个变量TS2, 其为TS的平方。最终, 模型的形式设定为:
注:显著性水平:***, 1%;**, 5%;*, 10%, 括号内为标准误差值
其中:gt代表该年人均真实GDP的增长率;Kt-1代表该年年初的实物资本存量, 我们用上年人均GDP的自然对数来表示;Lt-1表示年初的劳动力存量, 我们取各地常住人口的自然对数;TSt-1表示该年年初的旅游专业化水平, 我们用上年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Ct表示一系列控制变量。
对于相关控制变量的选择主要参照国内外的相关文献, 同时考虑我国旅游城市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 我们仅仅考虑我国不同旅游城市间差异较大的投资水平、政府消费水平以及进出口水平作为控制变量, 而忽略在国内通货膨胀、生育率、汇率等差异不大的因素。将以上控制变量代入上式, 可得到待检验模型 (2) :
其中:INVESTt代表当年的投资水平;GOVCt代表当年政府消费水平;TRADEt代表当年的进出口水平;以上三个变量分别用其总量占GDPt的比重来表示, εt为随机误差项。
根据模型 (2) , 我们可知旅游专业化的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
当旅游产业专业化的最优规模为:TS=-λ/2η, 此时可使g最大;当η>0, λ<0时, TS=-λ/2η时g最小, TS取端点值时g最大。当旅游专业化程度越高时, 降低其水平对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作用越明显。相反, 提高旅游专业化程度可提高经济增长率。
另外, 为了考察旅游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规模效应或者受到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 我们对式 (3) 进行检验以便了解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
其中, tgt为旅游收入增长率;μt为随机误差项。
(二) 样本和数据描述。
由于某些旅游城市样本数据的缺乏, 本文在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选择了26个直辖市、副省市级以及部分地市级优秀旅游城市作为样本。按旅游专业化变化趋势来分分别为:旅游专业化水平上升的城市有济南、哈尔滨、长春、青岛、大连、无锡、黄山;旅游专业化水平基本不变的旅游城市有苏州、宁波、成都、桂林、南京、重庆、西安、武汉;而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城市有中山、深圳、广州、杭州、海口、天津、上海、珠海、厦门、北京、三亚。
另外,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各旅游城市的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或该地区统计年鉴。数据涵盖了这26个优秀旅游城市2000~2009年的上述多项经济指标。INVESTt用当年该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表示;GOVCt用当年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来表示;TRADEt为当年的进出口总额来表示。图1试图给出旅游专业化程度与各旅游城市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不过还是可以看出, 从2001年到2009年, 我国绝大多数旅游城市的旅游专业化程度有向一定水平收敛的趋势, 貌似符合我们的研究重点, 也就是旅游业的发展存在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 (图1)
三、回归结果和分析
首先, 我们根据26个旅游城市10年间旅游专业化程度变化的趋势将其分为三组并分别对上式 (2) 、 (3) 进行检验, 以此论证旅游导向成长假说以及考察旅游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规模效应或者受到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由于F检验和Hausman检验均拒绝原假设, 我们选择对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并对上式进行似不相关回归。表1报告了模型 (2) 各种参数估计的结果。首先, 结果表明在不同三组中解释变量Kt-1对gt具有显著影响, 符号为负。该参数代表条件收敛速度, 比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2%要稍高。当收敛速度约为2%时, 需要用35年时间才能缩小一半差距。本文中旅游城市较高的收敛速度, 说明旅游城市的发展速度较国内其他城市来说要快, 尤其是那些旅游专业化水平呈上升趋势的城市, 如济南、长春、青岛、大连、无锡、黄山等;其次, 结果表明, 不考虑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的变化类型, 当年的全社会投资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只是下降组的影响程度较小点;再次, 实证结果表明, 只有旅游专业化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的那些城市, 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才会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旅游专业化水平呈现基本不变或者下降态势的地区, 旅游专业化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这也论证了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是有先决条件的, 并不是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就一定能够带来地区经济的增长。 (表1)
其次, 在上升组中, 旅游产业的最优规模为TS, 使得从估计的参数来看, TS=18.38%。当TS<18.38%时, 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 由于其带动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减的特征。
总的来说, 上一年的人均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都有显著影响, 代表收敛速度, 其绝对值越大, 代表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发展越快。另外, 旅游专业化水平上升的旅游城市, 其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旅游行业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而进出口的影响为负;基本不变组的经济增长动力完全来自于投资水平的高低;而下降组的经济增长动力来自于投资水平以及进出口等。
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规模效应或者受到一般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制约, 我们采用普通的静态面板数据回归方法来进行估计。由于固定效应模型的F检验以及随机效应模型的Hausman检验均被拒绝, 我们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另外, 考虑到回归方程式 (3) 中的误差项存在较为明显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 我们采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表2报告了我们的检验结果。从三组情况来说, 各自的参数都有相同的符号特征。在下降组中, 旅游专业化水平与旅游收入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反向的,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这些旅游城市的旅游专业化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的原因。而在上升组以及基本不变组中, 只有当该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达到一定门槛TSthreshold, 使得坠g/坠TS=b+2c·TS≥0, 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才能带动该地区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增长。比如, 在上升组中, 这个门槛为43.04%;在基本不变组中, 这个门槛为22.34%。当该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超过相应门槛规模TSthreshold时, 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带动旅游收入增长率的增长。而在低于门槛规模TSthreshold时, 旅游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降低旅游收入的增长率。同时, 除了下降组中TS2t-1系数不显著外, 其他组中坠2g/坠TS2=2c>0, 这说明旅游收入增长率与旅游专业化水平之间是一种U型关系。
因此, 我们认为旅游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规模效应, 以及受到部分要素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支配。只是当旅游专业化水平较低时, 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受到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制约;而只有当旅游专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水平时, 该行业才可能实现规模效应, 并最终带动旅游收入的提高。所以, 对于旅游城市来说, 旅游行业规模效应的实现需要经历一段牺牲期。 (表2)
四、结语
本文在Barro (1991) 、Barro和Martin (2003) 的分析框架下, 引入变量旅游专业化水平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进行验证并探索我国旅游专业化的适度规模, 希望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导向成长假说的理解以及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分析结果表明:
1、旅游导向成长假说成立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当旅游城市旅游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时, 旅游专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但其贡献呈现递减的趋势。而对于旅游专业化水平相对过高的旅游城市来说, 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 控制旅游产业的发展更能够刺激地区经济的发展。
2、旅游行业发展过程中, 其产业规模存在一个临界值, 旅游产业发展与旅游专业化水平之间是一种U型关系。只有当旅游专业化水平达到一定的临界水平时, 该行业才可实现规模效应, 并最终带动旅游收入的提高。所以, 旅游城市旅游行业规模效应的实现需要经历一段牺牲期。这要求地方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时宜戒骄戒躁, 加大旅游行业的早期投入。
参考文献
[1]Balaguer, J.and M.Cant avella-Jor-da, Tourism as a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Factor:The Spanish Case, Ap-plied Economics, 34.2002.
[2]Barro, R.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06.1991.
[3]Brau, R.A.Lanza, and F.Pigliaru, How Fast are Small Tourism Coun-tries Growing?Evidence from the Da-ta for 1980-2003, Tourism Economics, 13.2007.
教师专业化过程的心理学分析 篇8
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与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 也遵循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即社会环境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随其年龄递增而发生不同的作用[1]。具体地说, 教师专业化的过程, 除更具有鲜明的职业特点外, 同样是年龄与个体专业化水平的可塑性呈负相关。就教师专业化的具体内容——“教师角色人格的形成”而言, 教师个体的年龄越小、资历越浅、经验越少, 其角色人格的可塑性就越大。尤其是15~18岁这个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教育环境的作用尤其明显, 故此时职业素质的强化教育, 对他们以后的专业化发展甚为重要。当教师个体随着年龄增长、资历加深、经验丰富、职业行为模式基本定型之后, 职业环境对教师专业化的作用即大大减小了, 无论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都很难再使教师个体已形成的、较稳固的角色人格发生根本性改变。
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与个体人格的协调统一性
教师专业化的根本目标, 就是实现从较单纯的个体化角色, 转化为一个较复杂的社会化角色。在这种角色的转化中, 前一个角色往往是后一个角色的基础。如人们普遍认为, 女性较男性更容易适应幼儿教师角色, 即说明性别角色特征也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基础。但教师专业化的条件, 更重要的是还要看个体人格的核心特质是否与教师职业角色人格的要素特质基本吻合。真正对教师专业化过程具决定性作用的, 则是个体的人格结构及其核心特质。
所谓个体人格, 是指教师个体已基本形成的人格结构, 它包括一个人的性格类型、气质特点、兴趣倾向等。美国著名学者、职业指导专家J·L·Houand提出的“性格类型职业匹配”理论, 其中主要论点包括:“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举与其未来的职业准备密切相关”;“每一种性格类型的个体, 都有与其相对应的职业匹配性。”“如果个体所从事职业与其性格类型相符合, 他就会对本职工作产生兴趣, 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并极易激发出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同样, 教师专业化过程, 也有一个教师个体人格与角色人格能否协调统一的问题。教师的个体人格与职业角色人格的内在联系, 是决定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进程的本质规律。
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与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的职业素质、行为规范等专业化特征, 都是在其职业环境等多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但即使条件大体相同的教师, 在他们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速度、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这说明, 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固然重要, 但它终究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外因条件。教师专业化能否顺利实现, 尚需通过教师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起作用。
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教师个体并非无条件、无选择地接受来自职业环境的各种影响, 而是以本身已具有的主观倾向性, 如态度、兴趣、需要、情绪、生理状况等, 随时随地对外界信息加以识别和判断, 再确定接受或拒绝。如同样是对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到困惑时、或面临其他社会人员对教师职业的一些批判时, 主观能动性强者总是能较多地从加强自身专业内涵的角度出发, 认为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能大有潜力, 他们一般不但不会被那些消极影响所左右, 反而能将其转化为自己谋求更理想专业发展目标的推动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 有助于教师个体“超越自我”, 赋予教师实现较高境界的角色发展目标的动力。
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与教师发展目标的导向性
教师这门职业, 其社会职能在经历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以后, 与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皮亚杰曾说:“传统的教育制度对于整个教育造成了致命后果。首先, 它已经使得未来的中学教师根本不知道有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能。其次, 它已经使小学教师成了一群单独的具有内向性的知识阶层, 缺乏研究试验的气氛而使它们所遭遇的情境变得更坏。”[3]而这个传统突出地归结为一点:即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如果从教师的培养上看这个问题, 那么是再清楚不过了。一般地讲, 小学教师——中专毕业, 中学教师——大专毕业, 高中教师——本科毕业, 大学教师——硕士、博士毕业。这都是传递知识从易到难的顺序, 是知识本身的标准, 而不是学生吸收知识的标准。
当前, “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已广为传播, 一度被人们认为“教书育人”的教师的角色形象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探讨育人规律、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而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教师不再是教书匠, 而是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发展。这就把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导向了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塑造了教师职业角色的崭新形象。如美国率先创立了专门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DS) , 我国也对长期在教学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开展了大规模的继续教育, 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认知专业化发展的新目标, 起到了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总之,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发现教师个体的成长一方面取决于个体自身的能动性水平, 另一方面, 还取决于教师发展目标的正确引导。同时, 这个发展过程还要与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个体人格的差异等相适应和协调,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才可以达到较理想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2]叶奕乾, 孔克勤.个性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21.
专业化分析 篇9
一势在必分
我们都知道电视是大众传媒, 但对于所有收看电视的人群来说, “大众”是一个十分模糊的界定。有句成语说得好, 三人成众, 顾名思义, 大众就是更多的人。多, 只表示数量的大, 只表现了人群的一种自然状态, 而我们只有掌握大众的社会属性、甚至是文化属性, 才能知道是什么人在接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
“大众”是一个变化着的政治性词汇, 随时代的不同而发生质的变化。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 几乎所有的社会都存在分工进而存在分层现象, 将某些阶层进行整合, 便形成了大众。在前工业时代, 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阶层的整合形成大众。在工业化时代, 随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又出现了市民阶层, 因而产业工人、农民、市民等阶层的整合形成大众。在后工业时代也就是现代社会, 社会阶层发生了松动与解构, 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发育的成熟, 社会分工日益拓展, 民主途径逐步扩大, 多数社会主体都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受益, 以职业为基本背景的社会多元化和阶层分化日渐突出。中国由于历史的和政治的原因, 进入现代社会较发达国家为晚。电视出现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国的社会阶层没有出现进一步分化, 维持在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即“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划分观念中, 不言而喻, “大众”就是这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整合。由于受众呈整齐的板块状结构, 媒体的传播内容便很容易被“大众”整体接受, 一部作品可以引起轰动的效应。1990年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播出, 使绝大多数中国人冬天的生活不再寂寞。在武汉中原商场, 《渴望》的播出导致彩色电视机的销售量激增, 3天之内售出1500台, 而剧组到商场参观时 (那时不叫“见面会”) , 受到夹道欢迎, 离去时, 因围观者太多, 滞留了20多分钟。这是中国电视媒体从业者最风光的年代, 原因在于组成“大众”的社会阶层尚不复杂。
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刚进北京广播学院读书的时候, 中央电视台播放《追捕》、《望乡》同学之间是要到教室互相占座位的。后来, 许多人围坐电视机前, 共同收看同一传播内容的温馨, 渐渐被社会变革的热浪冲淡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市场经济迅速繁荣, 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 劳动生产现代化程度提高, 高科技发展, 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变迁。2002年1月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成果《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 将当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社会阶层, 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如果将这些社会阶层进行整合的话, “大众”应该包括后八个阶层。在这种情况下, 即便是最大众化的传媒——电视, 其传播内容也很难大一统了。如经济领域中, 消费者细分产品一样, 电视媒介出现了专业化频道的设计, 给“你”看的, 便不大适合“我”和“他”, 亲兄弟要明算账了。
社会阶层的细化, 向电视传播内容的细化提出了必要性, 而电视技术的发展给传播内容的细化又提供了可能性。
二分工合作
在模拟电视时代, 每一个PAL制式模拟电视频道的带宽为8MHz, 中国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确定的电视广播频段是甚高频VHF、特高频UHF, 前者在48.5MHz~92MHz, 后者在167 MHz~223MHz。这两个频宽意味着V段可以传输5个电视频道, U段可以传输7个电视频道, 两者加在一起不过12个频道。不仅中国如此, 即便在实行NTSC制式的美国, 某一地区一般也只可有4到5个频道, 最多不能超过7个, 如果超过这个数目, 容易发生干扰。令人难以想象的是, 美国的一个小商人, 为了促销电视机, 使电视频道的数量得以增加。1948年, 宾西法尼亚州山区的曼哈尼小镇由于远离大城市, 无法接受清晰的电视信号, 致使电视机滞销。为了多卖电视机的威尔逊订做了一个大天线, 架设在山上收取电视信号, 并把清晰的信号用导线传入当地725户家庭。六十年前, 威尔逊不经意的举动, 引发了一场“有线革命”。渐渐地, 有线电视的经营者不满足于简单地改进收视效果, 而开始制作节目独家播出。利用电缆传输可以免去无线电波相互干扰的问题, 有线电视可以传送几十套节目, 观众收看的频道大量增加。问题在于, 有线电视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使用, 具有良好的商业价值, 而向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传输, 相比微波和卫星传送则成本过高。如若通过微波和卫星传输, 频道数量依然有限, 通常, 卫星上一个转发器只能传送一个模拟电视频道, 而租用一个卫星转发器的年租金约为150万美元~200万美元。电视能量的进一步增强, 需要新的技术支持。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欧洲几个电视技术较先进的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都开始研究数字电视技术。数字电视 (DTV) 是指采用数字信号传送图像和声音的全新电视系统。与传统的模拟电视相比, 数字电视有一个重要特点, 这就是频道的增多。一套模拟信号频道的带宽可以传送4~6套数字信号节目, 这样, 数字电视频道的数量甚至可以增加到数百套。但数字电视的信号, 依然要通过卫星进行长距离传输, 最后经由有线电视网络进入用户家中。在缺乏有线网络的地区, 微波无线传输也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当我们通过机顶盒, 由电视机接收着有更多频道、更清晰图像的电视节目时, 上述三种电视传送技术正协同作战, 进行着完美的合作。
虽然中国的当时电视技术相对落后, 但因为电视消费市场巨大, 也积极加入到了数字电视技术的竞赛行列。1995年11月, 中央电视台用中星5号G频段成功地向全国播出了体育、电影等五套数字压缩的电视节目。1996年8月又采用美国SA公司的符合MPEG-2/DVB标准的设备向全世界播出了中央3台和中央4台的数字压缩电视节目。1999年9月, 我国的数字电视广播HDTV-T在中央电视塔上广播试验成功, 为电视频道专业化提供了最终可能性。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到本文开头所提时间, 中央电视台开设了15个频道, 有线网络和卫星天线接收进入更多家庭。图1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电视用户接收方式的变化, 而接收方式的变化意味着电视用户可以收看更多的频道。
三分而治之
当电视传输技术的各系统既分工又合作, 为频道专业化的进程铺平道路的时候,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频道专业化的好戏, 终于在中国电视界上演了, 首当其冲的是中央电视台。1995年至2000年的5年间, 中央电视台在原有4套节目的基础上 (第一套以新闻为主、第二套以经济为主、第三套以文艺为主、第四套面向海外观众) , 又有5个频道开播, 它们分别是:体育频道、电影频道、少儿农业军事科技频道、电视剧频道、英语频道。加上原有的四套节目所占有的频道, 共有九个频道播出九套节目, 初步形成了频道专业化格局。接下来, 从2000年9月至2004年3月不到4年的时间里, 又有科教频道、戏曲频道、新闻频道、少儿频道、音乐频道、法制频道相继开播。经过十几年的建设, 中央电视台以拥有十五个频道的实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家电视机构有15个频道, 犹如一家企业生产15种产品, 对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 产品的种类多不是问题, 关键在于每种产品各具特色, 占据不同的市场领域。在这里特色要靠准确的市场定位来保持, 科学的频道定位是建立专业频道的关键。15个频道, 到底定位于那些门类?在为纪念中央电视台建台45周年而作的《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一书中, 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答案:“关于频道定位, 有两种模式:一是频道节目专业化, 即以节目内容为依据, 进行频道定位, 把节目内容相同或相近的栏目编排在同一个频道。二是频道受众专业化, 即以电视观众收视需求为依据, 把收视习惯相同或相近的观众所需求的节目编排在同一个频道。”根据中央电视台现行频道编排, 《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一书的作者认为, 中央电视台目前采用的是混合型的频道定位模式, 此作者将CCTV-3、CCTV-5、CCTV-6、CCTV-8、CCTV-10、CCTV-11以及新闻频道归纳为节目内容专业化频道 (此书出版时, 法制、少儿、音乐频道还未开办) , 而将CCTV-2、CCTV-4、CCTV-7、CCTV-9归纳为受众专业化频道。当我们认真地把15个频道分门别类的时候, 会发现频道的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 CCTV-2不应该是受众专业化频道, 因为CCTV-4和CCTV-9、CCTV-7、从受众所处地域和受众的语言能力以及受众的职业上, 对受众人群做出了严格的限制, 可CCTV-2的目标受众却很难限定, 地域?年龄?职业?性别?某种专业能力?似乎都不行。那么, 我们暂且将它们归入节目专业化频道范畴。于是, 在节目专业化频道中, 出现了以节目内容划分和以节目类型划分两种现象。CCTV-2、CCTV-3、CCTV-5、CCTV-10以及法制频道, 是按节目内容划分的, 而CCTV-6、CCTV-8、CCTV-11以及音乐频道、新闻频道, 又是按节目类型划分的。
本文用了700多字的篇幅来分析专业化频道的定位问题, 从中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以节目类型定位的频道, 其间较少交叉、重叠, 可谓之定位准确;可是以节目内容定位的频道, 其间却交叉重叠较多, 定位不够清晰。比如CCTV-2的《经济与法》栏目、《为您服务》栏目的“律师出招”会与法制频道的栏目内容重叠;《美食美客》与CCTV-1的《天天饮食》从内容到形式几乎相同;《非常6+1》与CCTV-3的《星光大道》同形而且同质。CCTV-10定位于教育、科学、文化, 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 过于宽泛的定位等于没有定位。于是, 频道内的栏目设置也面目不清。《讲述》栏目, 是以节目内容定位, 还是以节目形式定位, 抑或以收视对象定位?既然没有定位, 节目选题就可以上天入地, 既有《张明敏的中国心》, 也有《咬人的旋转门》 (讲述一岁儿童手卡商场手扶电梯夹缝) 。《家庭》及《人与社会》也存在与《讲述》同样的问题, 《家庭》2007年6月7日播出岳阳食品厂员工手被带进绞肉机, 7月3日就播出《黑人郝歌的星光之路》。几个栏目在内容的选择和叙述方式上也不断重复。《讲述》有《咬人的旋转门》, 《家庭》有Intera《咬手的缝隙》;《家庭》有女童掉入农田机井, 《人与社会》就有“深井中的呼救声”。更有甚者, 对湖南那个可怜的人鱼宝宝, 2007年1月15日《家庭》刚“拯救”过, 2月1日《绿色空间》又“拯救”一回, 只不过前者题目为“被抛弃的童话天使”, 后者题目为“童话里的天使”, 相似的程度有些惊人。由于频道乃至栏目定位不够清晰, 各频道和栏目之间节目在内容上交叉重叠, 造成的不是竞争, 而是内耗, 是资源的浪费。
电视技术的飞速发展, 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频道资源, 如果我们在利用这些资源时, 没有进行最优化的配置, 即便分了道, 也难以扬镳。事实不断提醒我们, 在对专业化频道进行定位时, 分好门, 别好类, 是十分重要的。
四分道扬镳
成语分道扬镳, 说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洛阳县官元志与御史中尉李彪在路上相遇, 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官职比对方的高而互不相让, 就去找孝文帝评理。孝文帝说:“洛阳是寡人的京城, 应该分路扬镳, 你们各走各的道就是。”后世用这个成语形容目标不同, 各做各的事。其实, 这个成语故事中隐含着一个问题, 元志与李彪不过一个是地方官, 一个是中央官, 二人能为行路的事情争到皇帝面前, 可见当时是没有交通规则的。如果有行人、车辆靠右行驶的法律规定, 他们根本不会在路中间相撞, 用不着皇帝评理, 早就各走各的道了。许多古代的故事, 之所以能叫做成语, 是因为它事儿老理不老。同理, 我们的一些频道间节目大量同质同类, 也应该先考虑规则问题。笔者个人认为, 规则在于分门别类。
还是成语, 事儿老理不老。分门别类门指的是按事物性质分类。门:一般事物的分类;类: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 把一些事物按照特性和特征分别归入各种门类。我们知道, 在生物学分类系统中, 门是第二等级, 仅在界之下, 说明它所区分的是生物的一般特征。小到生物界大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我们对事物分门的时候, 认识的是某一事物的最一般属性。例如我们现行的专业频道划分, 一种按节目内容, 一种按节目受众。以节目受众为依据的CCTV-4以及少儿频道, 它概括的是人的最基础的自然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由于其简单、易辨认, 使得这两个频道定位准确。而CCTV-7及CCTV-9的受众则在自然属性上又附着了一定的社会属性, 进一步明确了身份特征, 就是不仅分门而且别类, 尤其是CCTV-9, 由于受众范围小, 定位准确清晰。以节目内容为依据的其他11个频道, 概括的是社会分工, 比如文艺、比如经济、比如教育科学文化。在这些频道中我们只依据社会分工的最基本层次定位时, 频道面目便嫌不清, 而当我们进一步“别类”, 着眼于社会分工的更深层次, 抓住事物的特性时, 频道定位的准确性便加强了。如新闻、体育, 是对文化范畴的细化, 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是对文艺范畴的细化, 于是这几个频道的定位也容易把握, 各走各道, 不会相撞。另外的四个频道CCTV-2、CCTV-3、CCTV-10、CCTV-12, 因为只分了门, 没有别类, 也不知该进一步细化到哪一类, 于是为了追求收视率, 就只顾在快车道上跑, 跌了撞了也顾不得, 擦干血迹, 继续前行。例如CCTV-10收视率的主要贡献者, 是《讲述》、《走近科学》 (讲述的翻版) 、《人与社会》、《家庭》, 而其他一些有文化含量的栏目《大家》、《探索发现》、《百家讲坛》在收视排行榜上, 大多数时间居中。表1是CCTV-10在2007年12月30日至2008年1月5日的收视率排行表。
这样的收视状况, 不免给人这样一种感觉, 一个家庭里的顶梁柱花钱多, 赚钱少。如果顶梁柱立不住的话, 家庭的兴旺从何谈起?一个靠非品牌性栏目争取观众的频道, 其形象怎么能够鲜明呢?
五类型秘籍
如果按社会分工细化的原则进一步定位专业频道的话, 不知又需要多少频道资源, 需要多少个卫星转发器, 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其实, 在不更多占有资源的情况下, 我们依然可以令频道定位准确清晰起来, 方法是, 发现另一种确立专业化频道的法则。在《理解电视》一书中, 作者大卫·麦克奎恩介绍电视节目时, 使用了“类型”的概念, 他解释说:“类型的划分依据于不同节目所使用的特殊程式, 这些程式我们在经常接触之后就能够识别。程式是一些重复出现的元素, 在重复中这些元素能够被观众所熟悉和预见。” (《理解电视》P22) 我们对这段话可以做这样的理解, 类型化的电视节目中, 一定有些元素要重复出现, 而且重复的频率很高, 以至于被观众熟悉并认可。观众的熟悉和认可, 反过来刺激电视节目制作者, 将这些重复出现的元素固定为某种模式。简单地说, 类型化节目离不开固定的、不同的模式。那些成熟的类型化电影, 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在类型化电影中, 制片商为了市场效益而对观众喜欢的影片进行大量仿制, 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制作模式。类型片一般有固定的构成元素, 有一套独特的创作语言, 有能代表其特色的直接、生动的表现形式, 比如西部片中的决斗、音乐片中的歌舞等。
在对类型作了解释后, 《理解电视》的作者介绍了6种类型节目:肥皂剧、情景喜剧、游戏节目、警察系列剧、电视新闻、纪录片。假如我们把三种虚构性节目合并, 类型化的电视节目就只有4种了。近年来, 我国的电视研究者也越来越倾向于从类型化的范畴分析电视节目。2007年出版的《广电产业化进程中的节目形态演变》一书, 在分析主要电视节目类型发展时, 作者也提出了3种节目类型:新闻类、电视剧类、电视文艺类, 除少了纪录片类, 提法与英国学者基本相同。
美国电视更是按不同类型为频道定位, 表2是2001年“时代华纳有线电视”斯塔藤岛分公司为观众提供的有线节目频道及内容 (非全部) 。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发现, 频道定位只有两种模式, 一种以观众收视需求为依据, 一种以节目类型为依据, 而没有我们通常习惯使用的“以节目内容”为依据。其中的奥妙就在于, 类型化的电视节目有固定而独特的模式, 更容易被观众认知, 也更容易获得固定观众。
面对日益多样化的电视市场, 面对越来越习惯于选择的电视观众, 我们如果放弃一些传统的频道定位理念, 研究并实践以节目类型作频道定位依据, 应该能够在频道专业化方面获得更大的自由与空间。还是借用分道扬镳这个成语吧, 既已分路而行, 就该各自勒紧马嚼, 以图走得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
[2]中央电视台编辑《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央电视台》东方出版社
[3]大卫·麦克奎恩《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与变迁》华夏出版社
[4]王兰柱《广电产业化进程中的节目形态演变》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专业化分析 篇10
1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职业的成员, 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特点和含义准确理解并加以归纳总结, 我将它归结为“三个系统”的提升:
1.1 知识系统———专业化成长的基础
知识系统是指教师要朝着专业化方向成长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 它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个人实践知识等, 这些庞大的知识系统构成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础。
1.2 能力系统———专业成长的核心
使教师朝专业化方向成长, 最终体现的是一种能力的提升, 这种能力是多元化的, 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 针对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现状来看, 这些能力还是很欠缺的, 特别是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薄弱, 导致专业成长的核心问题得不到解决。
1.3 动力系统———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辩证法中指出:内因决定外因。的确, 一名教师只有具备了积极的情感、高尚的人格等人生观、价值观, 才能够驱使教师朝专业化方向成长, 这也是当前在教师队伍中大力提倡的重塑师德。
2 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现状
2.1 教师职业情感脆弱, 教师道德需要提升与重塑造
对于技工院校教师来说, 经历了从计划招生到自主招生, 从毕业分配到推荐就业的历史过程, 所以学生的素质有着明显的差别, 教师们对于当今的90后个性强、叛逆感强、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显得束手无策, 于是职业情感显得脆弱, 满足现状, 进取目标迷失, 事业心、进取意识、敬业奉献精神不足, 对教师岗位不够热爱甚至产生厌倦感, 经常抱怨学生素质差, 贬低学生, 将无法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原因都归结到学生身上, 不在自身的师德、师道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导致技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师教学兴趣不大, 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抵触”力量。
2.2 老教师教学理念落后, 教学方法陈旧
站在讲台上多年的老教师, 知识体系完备, 各项能力较强, 但针对于专业化成长来看, 最欠缺的就是教学理念, 总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教学理念上, “教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陈旧思想时时得不到转变, 课堂上经常是满堂灌、一讲到底, 教学方法单一, 讲授教学法一用到底, 课堂气氛沉闷。
2.3 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教学基本功欠缺
年轻教师教学理念超前, 跟进时代步伐, 工作起来积极性高;但是由于工作经历少, 教学经验不足, 学科教学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储备不够, 教学随意性较大, 基本功比较欠缺, 更谈不上学科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了, 年轻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道路还很漫长。
2.4 双师型教师队伍不足
技工院校教师一直沿袭以往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分开实施的传统, 导致“双师型”教师队伍严重不足, 既有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少之又少, 进而使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脱节现象较为严重, 不能很好的体现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培养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再加上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各种激励机制不健全, 导致教师对自身要求不高, 主动朝“双师”型发展的教师不多, 专业化成长步伐缓慢。
3 解决技工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现状的对策
3.1 更新教师观念, 树立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
更新技工院校教师的教学理念, 不要片面强调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技术训练, 忽略职业道德教育, 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同时要高标准严要求自我素质的提高, 不要因为学生的厌学感和叛逆感而影响教师的讲课热情, 要对技工教育充满信心。教师应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 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汲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信息素养, 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库, 以适应技工院校建设的需要。
3.2 构建积极的专业化成长的外部环境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教师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的专业化人员经历的一个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及至成熟的成长历程。这个过程的导向就是最终使教师成为一名知识型、专家型、反思型和学习型的专家, 具备行使教师职能、应对和解决教育问题的优秀素质。学校作为教师成长的重要外部环境, 应给予充分的成长“空间”, 通过分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状, 确立适用性强、灵活性大、可具体操作的校本培训方案, 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应该体现为对教师专业化的培养目的性强, 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需求的教师搭配出不同类型的培训方案。
3.3 建立完善且合理的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障体系
3.3.1 开展各类促教活动
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助力器”, 学校应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来推动教师朝专业化成长, 并巩固培训的结果和成长现状。例如, 可以体现教学基本功的各项教学活动:粉笔字比赛、板书比赛等等。科研活动也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教师不同的科研能力, 使教师承担力所能及的项目, 做到人人有课题, 人人有论文, 这样才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大幅度加强技工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核心能力。
3.3.2 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
不断完善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机制, 对教师进行激励的过程, 也是使教师不断朝专业化成长的过程。对于专业化能力强, 各项能力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 将教师是否具备专业化水平与评优相挂钩, 与职称评定相挂钩, 与奖金兑现相挂钩, 给予最大限度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空间。
3.3.3 建立合理的“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评价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真实的, 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并且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这个评价体系应该充分体现“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过程, 同时过程要标准, 具有可操作性。对于双师型教师应给予准确的定义和具体的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要有全面性和普适型, 要充分体现技工教育的教师特点。
黑龙江吴艳华
参考文献
[1]柳海民.试论教师专业化及其专业化培养[J].东北师大学报, 2003, (5) .
专业化分析 篇11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带来自身变革与社会进步的同时,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师面临着现实的挑战。从职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判断,只有正确认识和分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才能达成本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教师专业化发展思想认识的滞后性
1.1 教学现状的反思
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建立在教师不断反思自己教学得失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如何总结并升华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之对今后教学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以及教师如何看待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我们在剖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时,无论是教师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还是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问题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更谈不上教师结合计算机教学实际,从细微入手提出明确的解决途径,更多的只是对问题的泛泛而谈,导致诸多教学问题的产生,包括教学方法的呆板、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学模式的单一等。通过对计算机课程的分析,我们发现,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的不断更新,本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也在随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传统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弊端,特别是以教师为中心,传授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被迫接受现成知识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了本专业的健康发展,毫无疑问,教师只有勇于打破自我思维惯性、自觉消除各种认识障碍,才能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中,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狭小的课堂,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与社会生产的相互融合;教师只有重视制约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各种短板,通过对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及时确定应对措施,才能扭转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把对学生成长的关注真正体现在平时教育教学过程中。
1.2 教育科研的理解
计算机专业涉及知识面较为广泛,这是该专业教学的一大特点,这无疑对教师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地“充电”,才能扩大自己的“内存”,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一味地遵循教学经验,不能以更为宽广的视野突破教学思维的限制,导致教师在宏观上不能结合计算机专业对实践要求较高的特点,权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关系;微观上对计算机课程教学仅仅狭隘地理解为文本知识的教学,从而使教学只是停留在文化知识传授的肤浅层面,教师以教育科研推动本学科走内涵发展之路,更是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思想。诸如,教师教学经验的提炼不是为了对今后教学工作产生指导作用,更多的只是为迎合学校考核要求发表几篇论文;教师所撰写的教学随笔不是为了对后续教学产生启示,而只是完备教学流程;不乏有教师将自身科研能力的提升简单地理解为对于诸如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编程等证书的考试与获得,同时,也有教师由于科研动力不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远景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既不通过业务学习夯实内功,也不能走出去了解探索计算机领域、网络领域以及IT领域专业发展趋势,从而无法实现自身相关知识的积淀,如此种种,不仅使得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缺乏较深层次的理解,尤为重要的是,教育科研渠道的堵塞使得教师难以做到以具体问题为抓手、以实际课例为载体、以有效反思为取向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教学研究,严重影响了专业化发展。
2 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外部支撑
2.1 社会环境的改善任重道远
职业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的一种教育,因此,职业学校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尤其是社会经济迈入快速发展通道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依赖更加明显,但同时社会对职业教学发展的认识与理解却表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尤其社会外部环境对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其不利影响,其中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保障体制的不完善是目前相对突出的问题之一。社会整体环境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所导致的消极影响根深蒂固,其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多个层面,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制定符合教师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路线图,让教师坚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包括体现科学的评价机制,实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情感激励;包括运用必要的经济支持,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等,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和成长性。社会外部环境对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样发挥着重要影响,其中,职业教育大环境对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利体现在没有引领教师正确应对在参与职业教育过程中所碰到的各种困惑,致使教师在面对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高标准、严要求面前没有很好地定位教师自身角色;主管部门所出台的针对职业教育远景规划阐述还没能达到计算机教师的心理预期,导致教师在制定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过程中缺少坚定的信念支持。
2.2 学校教学机制仍需完善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益更新和计算机领域的整体发展,计算机课程内容也在随之发生着巨大变化,这无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的制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内部机制的制定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加强学校学科建设与帮助教师实现人生规划有机结合,真正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帮助。诚然,学校作为教师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诸如,学校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鼓励和支持教师走出去,到各行各业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了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真正要求,使自己对本学科教学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和具有针对性,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包括加强校本培训,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技术实践探讨、计算机教学经验交流活动等,以此拓展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包括支持教师通过参与学校网络平台的建设以及学校网络实验室的完善与发展,逆向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增加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体现价值;包括提供教师外出进修机会,实现校内研究与校外经验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应该说,职业教育学校为计算机专业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够做的具体工作还很多,诸多工作一旦得到有效落实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大有裨益。
3结语
计算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解决这些制约问题不仅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更需要教师自我激励,自我完善和提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探索出既符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策略,又能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杨玉东.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行动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3(6):1-7.
[2]楼军伟.校本培训中教师提高探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
[4]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专业化分析 篇12
一、高校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况
(一) 高校对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度不够
在高校, 由于体育教学自身地位的不高, 造成武术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 地位较低。学校较看重的是每年毕业生的实习状况或职业去向, 对于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则鲜少过问。即便重视体育教学的高校, 也仅过分地注重学校高水平竞技体育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不难发现, 武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已沦为边缘化的项目, 更不利于武术教师自身的生存与专业化发展。
(二) 武术教师职称、学位较低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武术教师, 普遍存在职称偏低、学位较低的状况, 原因在于:职称较高、学历高的武术教师, 一般均会优先选择到普通高校任教;国家的不少高职院校, 大都由若干中等职业院校合并而来, 中职教师随之成为高校教师, 其综合素养和教学能力依然与高校教师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尽管职称、学位等因素无法完全决定个人的专业发展水平, 但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往往都是高职称、高学位。
我国有不少武术教师到大学时期才正式习武, 学习时间的紧迫使其不能切实领略中华武术的精髓所在, 同时, 又存在基本功欠扎实的现象。教师武术技能的高低是衡量和评估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基本不牢使其丧失了专业化发展的后劲。
(三) 高校培养专业武术教师的经费有限, 影响专业化发展步伐
相较于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我国远远低于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另外, 由于体育教学本身就是“边缘化学科”, 难以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获得充分的投入。在经费相对匮乏的局面下, 高校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均受到较大的限制, 学校依然缺乏足够的经费培养在职武术教师, 直接造成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相对滞后。
(四) 学生偏重于培养实践技能, 武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被搁浅
就当前而言, 对于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 一般侧重于实践技能和职业发展, 所以, 除必要的实习外, 对其余教学的重视度明显不足。这一散漫的教学氛围势必影响武术教学, 学生对武术的兴趣较低, 教师无法从教学中获得相应的成就感, 直接导致个别教师敷衍了事, 具有形式主义倾向, 把过多的精力运用到自身在校外设定的培训班上, 对武术教学缺乏必要的责任, 武术教学一度成为整个教师的“盲点”。
二、高校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策略
(一) 增强高校武术教师的综合素养
首先, 武术教师要树立长远的教育思想, 逐步养成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将敬业当作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 使个人的职业状态由“生存型”到“发展型”转变, 逐步形成专业化发展的自主理念, 推动自身专业的全面发展。其次, 要注重对武术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教师专业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对教学的反思也要具有前瞻性, 增强教学预测及探究能力, 在反思教学中还要具备监控性, 有效地增强应变及调控能力, 在每次教学后不忘评估, 提升自身的教学总结及反省能力, 进而为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动力。第三, 中华武术文化博大精深, 教师要不断地增强对武术文化的传播继承意识, 引领广大高校学生在习武时全面提升个人身体素质, 弘扬优秀的武术精神, 使武术真正对学生个人的心理素养、文化素养产生积极影响。
(二) 健全专业化发展的保障机制
高校首先要严格执行发展性教师评估制度, 该评估制度提倡评估主体的多样化, 并以合理化原则及时反馈评估效果。严格执行武术教师评估制度, 才能不断地改进奖惩评估制度, 并将两者统一起来, 以发展性教师评估为主导, 辅以奖勤罚懒的基础功能。
其次, 设立武术教师认可与质量评估制度依然是教学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基于此, 构建高校武术教师的教育认可制度势在必行, 依靠制度优势, 逐步在高校范围内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 全力保障武术教师的职前培训及后续专业发展。
(三) 推行武术教师入职前实习制度, 强化继续教育
教师入职前的实习, 应由高校确认实习的作用, 统筹协调各方责任, 设立实习指导机构, 专职负责实习指导及评估工作。与此同时, 高校要聘请富有经验的教授参与全程教育指导, 主要负责规划活动流程、培训指导教师、总结归纳实习工作等。另外, 要进一步增加教育实践教学的时长, 尤其要延长实习的时间, 创造见习机会。
一般情况下, 武术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入职后的继续教育与培训, 教师要特别遵循和认同终身学习的基本观念, 不断地学习成长。同时, 学校更要积极配合对教师的继续教育, 将参与继续教育培训转变为自身教育的客观需要, 增强投身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地引领专业化。
结语
综上所述,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面对高校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应深刻地了解和熟知其中的根源, 认清专业化发展道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高校要提高对武术教师专业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依靠制度和机制的完善,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摘要:如今, 武术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而专业化的武术教师队伍正是确保武术教学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分析高校武术教师在专业化建设和发展中的现实状况, 接着就推进武术教师的专业化提出若干可靠策略。
关键词: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参考文献
[1]翟少红, 李然.普通高校武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策略[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08) .
[2]李艳, 尹志华, 汪晓赞, 邓三英.高职院校武术教师专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1) .
[3]郭敏.基于教师专业发展视域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3) .
[4]郭军.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08 (07) .
【专业化分析】推荐阅读:
仪器分析专业05-09
分析专业英语05-17
专业现状分析07-23
工业分析专业09-26
车辆工程专业分析07-15
金融专业前景分析07-28
食品专业前景分析08-15
教师专业现状分析09-28
初中生物老师的现状及专业化发展途径分析11-20
英语专业就业方向分析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