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创新

2024-09-25

学术论文的创新(共12篇)

学术论文的创新 篇1

学术论文是表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 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生、大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学术论文写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 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 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请先看一下《Nature》与《Science》。

《Nature》认为创新是科研成果新颖, 引人注意 (出人意料或令人吃惊) , 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 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 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 (研究者) 感兴趣。《Science》则认为, 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 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 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 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具体而言, 就是说在已沉寂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 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提出创新思想;在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或是将原先彼此分离的研究领域融合在一起。

我们再看看《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和《自然科学进程》这三种全国性综合期刊对创新性的要求, 它们的要求是共同的, 即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新性的、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家应该注意到, 不论是国际科学期刊还是国内期刊, 都十分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题规模不一定很大, 但研究一定要深入, 结论一定要深刻, 要有独到的见解, 这样的论文列入高水平论文就不会有疑问了。一篇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至关重要。

学术研究是人的活动, 在学术研究活动中, 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没有学术规范, 就很难有学术的发展。所以, 学术研究的创新、论文写作的创新也要遵循相关的学术规范。创新在学术规范中可以分为逻辑、方法、形式三个层面, 其中逻辑层面的创新作为思想观点上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既是学术规范的要求, 也是学术研究本身的内在要求, 在规范层面它反映着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研究的目的, 在内容层面它体现着研究活动有无达到研究的深度。完全没有创新, 只是平庸之作, 甚至算不上研究;仅仅只是方法、形式上的创新, 没有逻辑创新, 可以称为满意的作品;只有在逻辑方法形式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 才算得上杰出的研究。[1]树立创新本位, 才是学术研究、论文创新的第一任务。

要创新, 就要具备现代性, 就要培养学术论文写作的现代意识, 必须努力把握当代科学研究的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要探索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二)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 要以时代特征审视学科研究。思维、观念、方法等都要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 在从事某一学科、领域问题研究的过程中, 引进了新的、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方法。譬如, 将自然科学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 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等等, 只要是这些方法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而别人又没有用过, 都可视为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胡适、顾颉刚等人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 将文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胡适将这种方法概括为: (1) 把每一件史事的种种传说, 依先后出现的次序, 排列起来。 (2) 研究这件史事在每一个时代有什么样子的传说。

哈佛大学史华慈 (Benjamin Schwartz) 教授认为无论一个人所受的是哪一种学科方法的训练, 他本人的文化修养越广博深厚, 则越能在那种方法上发挥他一切的智能。无论这些智能是不是由那种特殊学科训练上得来的, 它 (指由文化修养而得来的智能) 都可以使一个人的说话有份量, 有价值。反之, 由一个修养浅薄、目光短狭的人机械地应用一种孤立的学科方法, 常常会产生浅陋的、甚至荒谬的结果。[2]

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 除了本学科内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外, 还必须关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现状与趋势, 积极引入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或方法, 努力借鉴与学习他人之长, 以促进本学科的持续发展。因此, 有识之士指出, 学科的创新方法之一, 就是将其他学科领域中方法或理论引入本学科, 以此解决本学科中有意义的问题, 并有实际价值。

再如我国古代普遍采用治经的方法来研究《诗经》, 这就限制了《诗经》的研究水平, 而闻一多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诗经》, 从而使《诗经》研究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今人史念海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 采用文献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谭其骧在为其所著《河山集》第四集写的序中说:《河山集》初集所收论文, 基本上还和包括我在内的一般老历史地理工作者一样, 都是利用历史文献写成的。从第二集起, 就一变而为一部全是用历史资料 (包括文献与遗址遗物) 与实际调查考察密切结合的研究成果。这就使中国历史地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 其意义的重大, 不言而喻。第二集的论文, 主要是论述黄河流域地貌和植被的变迁那几篇, 篇篇都取得惊人的成就。在第二集《自序》中举了若干文献考证无法解决的问题, 因而一经实地考察便迎刃而解的例子中, 就有永乐城、仙人关、萧关、祁山、函谷关、潼关, 以及战国与秦代长城遗址等军事上极关重要的条目。史念海采用社会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历史地理学也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他本人就谈到过这一点:“在禹贡学会成立之前, 研究舆地之学的学人就已有重在目验的传统, 所谓目验, 就是实地考察, 甚至正当考据工作最为盛行的乾嘉时期, 有的学人也不以仅翻检征引旧籍为然。禹贡学会成立之后, 颉刚先生就感到从事历史地理的研究, 不能不实地考察, 并以之为解决问题的必要的基础。这样的创见使多少世代以来, 一直作为历史学辅助学科的历史地理, 更接近于地理学。”[3]

再则人们已注意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分析文学作品。如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首二句云:“江陵城西二月尾, 花不见桃惟见李。”杨万里有《读退之李花诗》序云:“桃、李岁岁同时并开, 而退之有‘花不见桃惟见李’之句, 殊不可解。因晚登碧落堂, 望隔江桃、李, 桃皆暗而李独明, 乃悟其妙。”诗云:“近红暮看失燕支, 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 一生不晓退之诗。”此外, 他在《东园晴步二首》之二中还提到:“浅暖疏寒十日晴, 桃花红暗李花明。”程千帆特撰《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 用光学原理解释了“花不见桃惟见李”的现象, 文章最后还说:“夫科学所以格物, 文学所以状物, 二者若不相谋。然必格物之术愈工, 则状物之精愈显, 是又足以相成。故近世言批评者, 往往借助于自然社会诸科学, 未尝暖昧于一家之言而自画也。”[4]

近年来, 我国的人文学科研究, 正因为不断地引入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因而取得了较为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以文学与语言研究为例, 一方面引入与借鉴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如心理批评、原型批评 (神话批评、神话仪式批评) 、形式主义理论 (本体批评、文字批评、美学批评) 、结构主义理论 (以叙事作品的内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叙述学) 、比较方法、接受美学 (关注读者、受众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又大胆吸收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方法以及其他一些方法 (如模糊方法、生态学、模型) 等, 使学科面貌焕然一新, 出现了不少论文佳作。如《“鸳鸯蝴蝶派”与大众接受》、《生态学视野中的当代美学》等等。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童庆炳先生认为, 文学研究中的多学科发展, 实质上是一个学术视野转换的问题, 它会扩充我们文学研究的空间, 由于从多个侧面关注文学本身, 有利于我们深入探讨文学自身, 看清文学自身的方方面面。如他所提倡的文化诗学研究, 就是避免单一的政治、社会和文学批评, 而是把文化视野和文学自身的诗情画意、文学内部和外部结合起来研究。跨学科研究是把文学放到文化大视野中去关照, 避免了学术研究中盲人摸象的后果, 提高了对文学的整体关照意识, 扩展了自身的学术视野。

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 将多种学科结合与交叉起来进行研究, 都需要注意各学科自身的特点, 注意各自间的相通与相融之处, 不要硬要套帽子或硬装榫头, 为新而新, 贪图虚名, 追求时髦, 弄得名词、新概念满天飞, 反而使读者如坠云雾。

参考文献

[1]杨玉圣, 张保生.学术规范读本[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157.

[2]陈启云.跨学科与超领域的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32-34.

[3]徐有福.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3-24.

[4]徐有福.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46.

学术论文的创新 篇2

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及风险管理

〔摘要〕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组织结构等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为不足,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新时期要想促进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求企业领导人能够创新市场营销方案,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就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和风险管理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在传统的市场营销发展中受到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的限制,营销理念较为落后,因此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与大型企业并肩,限制了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要求中小企业能够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创新市场营销理念,转变营销模式,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本文就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和风险管理进行具体分析。

一、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

(一)创新营销理念

要实现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必须要求企业管理者能够创新现代化的营销理念,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时代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只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够满足更多顾客的需求,也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使企业获得长远发展。当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的营销理念较为落后,如果继续这样将会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创新营销理念,结合当前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面向市场和客户,不断开展灵活和动态的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客源,实现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重视市场调研的作用

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必须要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核心,因此管理人员需要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然后根据市场调研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对客户的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本企业的销售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三)发展优势产品

随着中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是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要求企业能够开发具有明显优势和独特优势的产品或者服务,增加产品的价值,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吸引客户的眼光,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首先要做好市场定位,找到自己的目标受众,然后根据目标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产品的研究,突出本产品或者服务的优势特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当然,优势产品的研发还需要通过各种营销活动进行推广,企业在销售方面也需要进行相应的配合,打响企业的品牌优势。

二、新时期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研究

(一)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

不少中小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这是导致我国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出现失败的重要原因。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体现在知识差异的风险意识上,即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在企业发展内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利用企业文化感染所有的员工,帮助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而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不足,就会造成员工抗风险能力降低,还会使企业因为员工知识差异而造成营销风险,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

市场营销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主要体现在“人”的方面,只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工作态度良好,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素质,那么员工在实际的工作中才会表现良好,也才会帮助企业降低营销损失和风险,促进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人才激励制度,为所有的工作人员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并满足工作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调动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重视营销的各个环节

要加强对企业市场营销的风险管理必须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重视营销管理的各个环节,对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的核实和操作,避免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增加企业风险。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客户的调查,尤其对于大客户,要保证客户的真实信息和能力,然后再决定是否要拓展业务;其次,要加强对协议和合同的重视,避免出现法律纠纷;最后,要全程监督营销情况,避免出现意外情况而造成较大的商业风险。综上所述,新时期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实现市场营销的创新,采用创新营销理念,重视市场调研的作用以及发展优势产品等,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但是,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较大的经营风险,这就要求企业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并密切关注营销的各个环节,防止出现营销漏洞,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思藻.新时期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和风险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2):34-35.〔2〕章杰.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J〕.经营与管理,2014(9):36-37.〔3〕毕克新,王筱,高巍.基于VIKOR法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113-119.〔4〕侯希.中小企业敏捷性市场营销管理模式创新〔J〕.商,2016(25):127.试论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

摘要:进入21世纪,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市场营销策略的成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日益复杂,面对传统营销的不景气现象,企业急需培养专业的营销队伍,改变营销思路,进行新一轮的营销策略的创新和实施。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创新;对策

1.市场营销策略概述

1.1市场营销策略的意义

市场营销策略就是在充分了解、分析市场环境、营销目标等条件下,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制定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销售策略。第一,市场营销是企业发展的一部分,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市场营销要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部署,是依据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部署制定的,必须与企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一致,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服务。第三,市场营销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产品营销的对象是谁?市场在哪里?销售开展的具体细节等都需要有针对性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研究,并能有效地达到营销计划所期望的目的。

1.2营销策略创新的意义

市场营销是企业获得利润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营销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国内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形成了复杂的竞争环境,企业要在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确保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其次,在行业结构的进一步细化下,市场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面对的目标客户群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有针对性,要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市场营销目标就需要制定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市场营销策略。再次市场需求的个性化、细致化发展要求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总之,市场营销的创新发展确保了企业经营的效益,为企业赢得了生存和发展的更多机遇,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抓住更多发展机遇。

2.现代企业市场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对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意识不足

一方面企业对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能给予企业营销部门充分的支持,营销部门的策划缺少独立性和运作资金。另一方面对营销部门的业绩过于量化,忽略了市场营销策略的长期性效果。导致了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片面性、投机性。同时造成了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创新意识的不足,导致了换汤不换药的营销创新方式,使企业的市场营销效果无太大改善。此外,一些企业常把市场营销与商品销售混为一谈,认为企业市场营销就是看企业商品的销售状况,与营销的管理、规划无关,所有重责都在于外部营销人员的推销上。这种片面的市场营销认识,导致了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难以受到重视,不够完善、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2.2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缺少长期性战略规划

受传统市场营销思想影响,企业的营销规划缺少针对性和长远性。首先,很多企业将营销的重点放在对眼前利益的追求上,企业的营销策略大多只在短期内有明显的效果,企业的盈利缺少长久性。如为了提高营销效果,夸大了商品的价值,致使商品的畅销状态难以维持。又如,吝啬企业生产设施、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投资,使企业市场营销孤掌难鸣,企业的良好营销势头难以持续。其次,企业在内部管理上的不足,营销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长期性发展。再次,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欺骗性和隐瞒性。

如打折促销,实为太高商品价格后再打折,消费者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又如一些小商品的降价促销,价格标签与实际结账价格不符,单位价位相差几角钱到几元钱。一些顾客不注意还以为自己买到便宜的商品。一些顾客只注意到后,服务台理由充足:如你看错价位了(降价商品混放,物品名称相似,价格标准模糊,顾客很少有人较劲回头再去看价格)、降价促销刚刚结束,价位标码暂未更换等等,致使企业的信用受损,不利于企业市场营销的长远性战略部署的实施。

2.3缺少科学的调研

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牵扯到企业对目标客户群体的定位(市场定位),商品档次的定位等等方面。目前,很多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时缺少对市场的调研活动,导致企业商品营销策略的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缺少针对性,营销效果不佳。或企业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也进行了一些实际的走访,但在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缺少对调查资料的全面分析、研究,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做市场调查,但市场调查的应用效率却不高,制定的市场营销策略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片面性和模仿性。缺少创新,难以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

2.4市场营销策略对现代科技的应用不足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营销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市场营销的水平和效果。然而目前电子商务营销在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中还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一方面,电子商务对电脑知识、互联网知识、营销知识等要求都较高,企业缺少电子商务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建立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后管理不够,不能积极的维护、及时的更新营销信息等,降低了电子商务营销平台的效果,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的总体效果和战略规划。

3.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对策

3.1强化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科技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日益进步,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更应抓住机遇,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地更新自身的产品,注重产品的更新换代,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应多与客户沟通,了解市场的需求方向,生产适应市场变化的新产品,促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实施。此外,应注重科技创新,重视知识资源的规划、利用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良好的社会背景环境。企业良好的声誉就是企业产品最好、最有效的宣传广告。

3.2重视企业市场营销的长远战略规划

第一,注重商品的品牌效应,积极的创新企业产品文化,是企业的产品发挥出与众不同的魅力,使更多的客户通过商品的购买产生对企业的情愫,爱上企业的产品、爱上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第二,结合企业自身条件进行准确的外部营销市场定位。一方面明确企业自身发展的高度,将营销策略纳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分析,科学的研究,确保企业营销目标定位的正确性、准确性。此外,对市场营销面对的客户群体进行细化,为客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第三,积极培养企业营销的专业人才。人才是现代社会企业竞争的核心,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离不开专业人才的规划和付出。一方面企业要注重专业营销人才的吸收。另一方面要重视企业在岗营销人员的培训、提高和进步。

3.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营销平台

随着网络营销巨大潜能的不断发挥,企业对于电子商务营销的认识越来越成熟。一方面企业应坚持创新的营销思路,积极的开拓网络市场,增强行业间的合作,发扬团结精神和合作精神,建立竞争合作的市场营销理念。另一方面应创新营销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策划部门,确保营销策划部门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创新性。

4.结语

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和发展始终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持力、企业文化为背景,坚持诚信、透明、公平、公正的营销、竞争理念,让企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状况多变的现代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根.企业品牌与市场营销.当代经济,2013.3

[2]贺晓春.浅析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前瞻性要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4

学术论文的创新 篇3

【關键词】联合策划;高校学术期刊;问题意识;学术生产;学术共同体

一、缺乏学术性: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术性是高校学术期刊的生命,是高校学术期刊获得合法性的基础。但当前,高校学术期刊存在不同程度的学术性弱化问题,遭到学界、业界诟病。在诸多保证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的因素当中,编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具体的编辑实践当中,无论是策划、选稿还是编辑加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术性弱化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策划环节缺乏问题意识

学术与问题密切相关,学术史从本质上说是一连串问题的呈现与解决史[1]。学术性的基本要求是策划,而策划主要围绕问题进行,问题意识是策划的核心意识。我们纵观各种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可以看出,所有能够产生深远影响的社科学术期刊都是针对问题来进行思考、探索和策划的[1]。所谓问题意识缺乏是指学术期刊办刊缺乏问题意识的指导,不能把问题意识上升为办刊理念。从内容上看,缺乏问题意识无法形成体现学术期刊特色和期刊性质的凝练主题,作者的学术生产活动也不能从学术期刊中获得启迪;从形式上看,因缺乏问题作为统领,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章只能按学科分类、堆砌,学界和业界将之称为学科“拼盘”。

2.选稿环节弱化学术标准

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要求。文章是否具有学术性只能由学术性本身的标准来衡量,而文章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否具有原创性、论证是否科学则是衡量文章学术性的内在要求和标准。“学术性的基本要求是由学术的基本特质决定的。一是所研究的问题必须进入学科,对推动学科建设有积极意义;二是必须有创见性;三是论证问题必须具有科学性。”[2]所谓学术性弱化,是指学术期刊在选稿时放低学术内在标准,甚至用外在的、非学术性的标准来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和选择,导致学术性本身的内在标准被弱化,“学术权贵”“名家”“可以转载”“容易引用”等取代了学术性本身的标准成为评价标准,导致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性降低。

3.编辑加工环节缺乏与作者沟通互动

一篇优质的学术论文一定凝结着编辑的智慧,鲜有学术论文在没有进入编辑程序之前就达到刊发要求的,而编辑只有作为学术生产过程中的要素和环节参与学术生产活动,才能使学术成果更加完善。但是在工作中,编辑容易将重点集中在文章的形式上,过于注重语句、格式、标点等形式方面的问题,而对文章的内容,如主题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结构是否合理以及逻辑是否明晰等欠缺考虑。编辑和作者之间缺乏深层互动。编辑没有进入学术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他们仍然把学术期刊看作学术创造和学术发展的外在之物,忽视了学术期刊与学术之间的互动、共变关系,从而把学术期刊对学术和社会的责任置于一种无家可归的境地”[3]。结果,作者的学术成果中很少有编辑的贡献,学术期刊本身也体现不出编辑和作者的互动痕迹,本应由编辑和作者沟通互动形成的完整学术生产链条断裂并产生了隔阂,期刊学术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以上存在的问题说明部分高校学术期刊不同程度上游离于学术生产之外,下降为学术成果的传播介质,丧失了学术创新功能,无法承担起相应的学术引领责任,这类期刊在激烈的学术期刊竞争中将有被淘汰的危险。

二、联合策划:借助学术共同体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的设想

编辑界也对如何提升高校学术期刊的学术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例如,有的针对编辑本身缺乏学术性训练的现实,提出要加强编辑学者化建设[4];有的在研究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针对学术期刊综合刊和专业刊的比例失调问题,提出要由综合刊向专业刊转型[5];有的基于中国期刊管理体制短期内不可能改变的现实,主张在综合性和专业化之间折中,强调特色栏目对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6],这些都是对高校学术期刊提升学术性的有益探索。但是,编辑学者化也好,转型、办特色专栏也好,都是企图通过编辑出版机构的力量来提升学术性。能否突破单个高校学术期刊出版机构的限制,通过借助学术生产多元主体的共同力量来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性?联合策划正是这一创新设想的体现。

所谓联合策划,即联合多家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借助集体力量组织学界、业界共同策划,共同设置专栏,共同组稿、选稿、审稿,共同刊发等参与学术生产体系,达到学术创新的目的,从而扩大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实现学术期刊的引领功能,使学术期刊承担起应有责任。具体设想如下。

第一,确立联合策划选题的编辑部或期刊社。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为了使联合刊发文章顺利进行,需要确定合理的联合期刊数量,太少则无法体现联合的作用,过多则难以达成一致,协调行动也困难;二是联合的各家期刊层次由参加联合的主体自行确定,需要达成共识;三是联合刊物的选择要考虑地域范围,太分散不容易联合,太集中又不能体现广泛性,这个度要把握好。

第二,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确立联合的刊物后,需要推选一个期刊作为主办单位,其余的作为协办单位。主办单位负责先组织召开一次选题策划会议,确立选题。各个学术期刊提出自己事先拟定的选题,然后所有成员对事先拟定的选题进行充分讨论,根据选题的问题意识、特点、探讨的持久性等,最终确立一个选题。选题的领域不能太窄,要保证讨论的持续性,然后根据确立的选题,联合的几家期刊共同成立专栏。

第三,确定主题和共同专栏后,建立一个公共邮箱,在全国范围征文。投稿结束之后,把来稿统一打包,分别发送给所有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由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编辑对稿件进行投票,以得票数高低进行初次遴选,履行一审职能。通过初审的稿件由主办单位送相关专家进行双向匿名评审,这是学术成果的再次遴选,履行二审职能。论文外审通过后,再由主办单位向通过审稿的作者发送确认邮件。

nlc202309082150

第四,以论文发布的形式召开会议。由主办单位负责召集全国学界相关领域的专家、二次文献的编辑、共同策划选题的学术期刊相关编辑和初次通过遴选的作者等,以论文发布会的形式参会。先由论文作者阐述自己的学术成果,然后专家根据论文发布情况对学术成果进行点评,指出成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供作者进一步修改做参考。会议最后根據现场论文发布的情况,由专家进行再次投票,根据得票数按照一定比例对文章进行再一次遴选。论文发布会实际上履行终审功能。

第五,具体的论文编辑、刊发。编辑要主动和作者沟通、互动,融入学术成果生产过程之中,使学术成果的质量进一步提升,通过协调达成共识,由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单位将通过终审的论文分期集中刊发。论文刊发之后,要继续注意所刊发论文的后期影响,联合的期刊彼此之间也应经常沟通,为以后策划、刊发提供经验。

联合策划是联合学术生产多元主体,共同做大做强学术期刊,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种新的编辑方案。联合策划不仅是策划选题方面的联合,而且是整个编辑活动的联合,贯穿整个编辑流程,是跨界联合和过程联合的统一。联合策划是在多元主体之间多次沟通和协商基础上达成的共识,联合各方目的明确、行动一致,时间安排、程序设计和责任落实科学合理,极具操作可能性。

三、联合策划对高校学术期刊的重要意义

联合策划的核心意义是为提升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提供有效保障。此外,联合策划也是对学术共同体积极有益的探索,体现编辑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

1.高校学术期刊学术性提升的有效保障

联合策划通过以下措施确保学术成果的学术性。首先,选题策划会通过多元主体之间的民主讨论确保策划主题的科学性和问题意识。选题策划会的构成主体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包括联合起来的多家学术期刊、专家、学者、学术评价机构等,具有广泛性。选题策划会的主题也不是事先确定的某一主题,而是在拟定的多个主题中经民主讨论最终产生的,在民主讨论中,问题意识得以凸显。其次,联合策划包含层层把关的制度设计。参与联合策划的学术期刊对来稿进行三次匿名投票,依据票数多少进行三次遴选,执行文章三审功能,确保依据学术性的内在标准对学术成果进行评价。再次,联合策划为学术成果学术性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证。选题发布会学者和编辑的点评作为完善作者学术成果的参照,进入编辑加工程序后,编辑与作者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也为提升学术成果学术性提供重要保证。

2. 对学术共同体的有益探索

学术共同体是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通过学术内部的生产机制,如学术争鸣、学术交锋、学术讨论形成,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由组织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三个层面的核心要素构成。组织层面主要包括学术期刊系统和专业学会系统,制度层面是同行评议,精神层面是“以学术为业”“以学术而学术”的共同信念和价值[7]。联合策划在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制度和精神三个核心层面都开展了一定探索。首先,就学术共同体的组织层面而言,联合策划以高校学术期刊这一成果刊发平台和纽带为基础,跨界联合编辑界与学界,是对学者、编辑、学术期刊与职业评价机构职权关系的厘清,是对建立四者之间健康、适切的互动关系的积极探索。其次,就学术共同体的制度层面而言,联合策划通过论文发布会的形式由资深专家学者对作者的学术成果进行点评,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同行评议的作用,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黄金规则”。再次,就学术共同体的精神层面而言,联合策划以提升学术性为根本目的,“以学术为业”“为学术而学术”是策划、遴选、评价、刊发学术成果的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由此可见,联合策划是推动学术共同体建构的积极尝试。

3.编辑理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诠释

在对学术期刊功能的认识上,编辑理论界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之前,学界和业界普遍认为,学术期刊尤其是高校学报,主要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履行学术成果积累功能。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学术实践的发展,学术生产发生了变化,与学术生产密切关联的学术期刊功能也发生了相应转变,业界和学界不再把学术期刊仅仅看成学术成果的承载和展示平台,而赋予它学术生产的功能——学术期刊既是学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学术生态形成的一个环节[3]。

联合策划使高校学术期刊参与学术生产成为可能。共同策划选题执行问题导向下的策划功能,以提出写作要求来引导学术创作过程,匿名审稿、选题发布会介入学术评价,编辑和学术生产者沟通以不断优化学术成果等。从学术生产的发动到具体创作,从形成初步成果到成果优化和最终发表,再到影响反馈,整个学术生产过程都有高校学术期刊的身影。高校学术期刊不再是学术生产的旁观者,而是学术生产活动的参与者。联合策划使学术期刊从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载体转变为学术生产系统、过程的要素、环节,深刻诠释了编辑理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1]赵强. 综合性社科学术期刊专栏建设浅议[J].中国出版,2013(20).

[2]张积玉. 试论学术性[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

[3]鉴传今. 没有灵魂的“厮杀”——关于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及其责任的一种思考[J]. 浙江学刊,2005(3).

[4]尹玉吉. 关于“编辑学者化”论争的全方位审视[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5]朱剑. 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6]康敬奎. 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之路——兼评朱剑及尹玉吉先生的相关观点[J]. 清华大学学报,2011(6).

[7]张斌. 我国学术共同体运行的现状、问题与变革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学术论文的创新 篇4

(一) 创新思维的定义

所谓创新思维, 是指在思维活动中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指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 以不受程式化逻辑约束的思维思考问题, 从而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最终获得新的创造性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 影响创新思维生成的要素

影响创新思维的生成要素应包含以下两个:外部环境和思维习惯。

1. 宽松的外部环境是创新思维生成的有力保障

思维方式是人在改造社会活动中的一种行为方式, 而社会环境对创新思维的生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副总统拜登在谈及美国经济时曾说:“美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创新, 创新的基础在于自由思考。”华夏民族在创新思维上的落后, 与中国自古以来在专制集权的社会形态下积淀形成的文化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当社会形成“自由、民主”的精神风气, 创新思维才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创新才不会因为“离经叛道”、“惊世骇俗”而遭扼杀。

2.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是创新思维生成的必备要求

所谓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进行思维活动时的一种思维惯性, 这种惯性具体表现在人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习惯于从已有处理方案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唯经验是从”成了思维的常态。同时, 从众心理的存在使得人在进行思维活动时, 不可避免地陷入寻求他我的动机困境, 思维过程单一、同质。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丧失。

因此, 创新思维的生成, 首先要打破思维定势。只有当思维者自觉具备敢于“离经叛道”的思维意识, 创新才能成为可能, 出新才能实现。

二、创新教育对教师个人素养的诉求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实施者, 教师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一) 教师需有以发展创造为基点的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有发展创造的意识。教师视野的宽度、思维的灵活性和迁移性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很难想象,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教师, 在其固有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训练下, 能培养出思维活跃、创新性强的学生。教师要学会以新眼光看待教学内容, 敢于抛弃固有的就书教书的教学思想, 大胆地将学科外的知识引入课堂。只有当教师将创新作为自己教学的一种常态, 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训练, 学生的思维才能迁移、灵活。

(二) 教师需有以尊重理解为基点的民主精神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掌控者。构建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起自己的新的知识。因此, 学习不应是教师单方面的强势信息输入, 而是师生间信息的平等相互交流。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以“管”为主的育人观, 发挥教育的启迪、引导作用。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 只有让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 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所以树立民主育人的教育观念, 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 积极为学生创造一个以尊重理解为基点的学习环境, 学生才会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独立性、发散性的能力才能得以提升, 创新思维的才会有一片成长的沃土。

(三) 教师需有以探索探究为基点的研究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 名师应体现在师德与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出色的业务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教师业务能力的增强, 与教师自主自觉的研究精神脱离不了关系。随着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 教育资源的增长,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育理念显然满足不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因此, 教师要有积极探索的研究精神, 研究学生、研究教学、研究教材, 研究一切有利于加强创新思维训练的教育理论。只有教师知识的不断增容, 教学才能不断推陈出新, 教师才能在课堂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谈古论今、纵横捭阖, 学生思维的宽度才会得到拓展, 思维才能变得灵动, 形成创新能力。

(四) 教师需有以质疑批判为基点的反思精神

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的专家认为:“教师需要给学生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 否则就难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发展创造性。”然而, 长期以来, 我国传统教育观念所奉行的“听话教育”, 泯灭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反思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反思、敢于质疑,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 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具备敢于质疑的精神。明人陈献章云:“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只有具有质疑精神思维者, 才能有所创新;只有具备强烈质疑评判精神的反思型教师, 才能影响一大批敢于不走寻常路的具有创新精神的灵魂。一个言必“人云”的引路人, 最终只会带出许多无法独立思考的“亦云”者。

三、学术型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

(一) 学术型教师的定义

对于学术型教师这个概念,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认为:学术型教师有学术研究意识, 有学术研究品质, 有学术研究方式, 有学术研究成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彭钢研究员认为:学术型教师必须具有问题与探究、学理与辨析、科学方法论等三种强烈意识, 形成质疑与思考、广泛阅读与终身学习、研究与优化行动等三种习惯, 善于将学习与研究内化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二) 学术型教师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生成的策略和途径

1. 以教师的理论知识为创新思维提供保障力

理论指引是一切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 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必然是无序、低效的。高中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关创新理论的支持。相对于普通教师在教学中所呈现出的随机化、碎片化的实践而言, 学术型教师更善于对学生施加有序的、持续的思维刺激, 通过这种系统的思维刺激最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这种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结合的行为自觉与学术型教师善研究、善创新的行为特质是分不开的。因为善于研究, 学术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创新教育的科学方法;因为善于总结, 学术型教师能够将理论研究成果实质化, 系统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2. 以教师的人文精神为创新思维提供发展力

学术型教师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定位于人的发展, 以实现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把教学过程看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和交流。这一人文精神特质决定了学术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对学生独立人格、博爱宽容等人文精神的构筑。江苏省特级教师、著名杂文作家王栋生在谈及课堂教学策略时曾讲:“我自己比较习惯用对话式展开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 甚至不惜改变课前准备好的教案。”教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 要怀有宽容的心, 细心地呵护它, 积极地发展它。要善于发现个体思维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制定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目标和教育评价。学术型教师要以“平等、尊重”的人文思想, 为学生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的生成保驾护航。

3. 以教师的学术精神为创新能力提供指引力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学术型教师不盲从、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的学术精神, 必然会影响学生对现有知识经验的思维习惯。教师要运用好自身的教学话语权与影响力, 以自身严谨的学术精神影响学生,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乐于思考的思维习惯。爱因斯坦说:“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 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学术型教师的精神指引, 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明确行进的方向, 有利于帮助学生跳出思维的囚牢。

4. 以教师的进取精神为创新能力提供行动力

风险是创新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难题。在创新的过程中如果不敢直面风险, 那么创新实践就会变得迟滞、缓慢甚至无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研究的方法, 更要培养学生敢于冒险、积极进取的实践精神。学生不仅仅要敢想, 更要敢做。这方面, 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敢于打破教学常规, 以不断进取、创新的教育实践鼓励学生走出那关键的一步。只有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技术活化地运用到生活实际和客观世界的改造之中, 才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创新, 是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核心动力。学术型高中的建设和学术型教师的培养, 必定会为创新人才的出现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不竭的动力。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更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高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的承接部分, 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试从创新思维生成的要素, 创新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诉求, 以及学术型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这几个方面探寻学术型教师与高中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思考培养高中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学术型教师,创新思维,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晓芒.创新思维方法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5, 第1版.

[2]恽建刚.论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 (2) .

[3]张广斌.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当代教育科学, 2004 (5) .

[4]黄兴帅.论适应创新教育的教师素质结构.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2) .

创新创业方面的论文 篇5

创新创业方面的论文一

一、前言

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社会,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促进,但是一个地区或者领域中所能接收的工作岗位以及工作人数是一定的,于是会有很多行业或者地区出现人员饱和现象。而我们现在针对这种情况所实施的措施就是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通过自主创业的模式来解决已经十分严峻的就业问题,既可以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与建设,更是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机会,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也具有很深远的影响。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提高营销专业学生的营销管理能力

针对高职院校中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提高其本身的营销管理能力。一个公司或企业的成功与发展潜力都取决于其中高层管理决策者的管理能力,所以,营销专业学生具有更强的营销管理能力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熟悉并掌握一些营销管理应该具备的管理知识与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的分析出当前的商业环境优劣势、明确市场的风险、看准营销市场的商业机会,学会做产品的市场定位,以及掌握销售中的相关营销技能。

2、指导营销专业学生创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中,教会学生如何在毕业后能抓住市场空缺,实现独立创业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教学宗旨。不同的人生经历会有不同的生活感悟,一个老师的教学引导可能会影响着这个学生的一生,有利于形成更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们要在日常课堂中通过一些真实企业的发展案例的讨论学习,从中得出一些值得借鉴学习的创业经验,邀请创业成功的师兄师姐们现场讲解他们的创业经历,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以这种互相学习激励的理念与实际生活真实案例相结合的模式来教学,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和创业热情,增强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与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

3、有利于营销专业学生个人发展

这种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创业意识,更能提升营销专业学生的个人能力,形成高职院校的知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互相印证的教学氛围。个人的人格魅力能够影响他身边的其他人,重点培养这种人的个人能力,有利于以后创业中成为更加理想的领导、管理者,能够带给整个公司或企业一种无形的激励氛围,可以有效的提升员工或同事的工作效率,能够加快整个工作区间内的工作完成速度。学校提供给学生更加好的学习环境,向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多自身能力提升的渠道,这样的注重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的教学,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一批高职学生,为他们毕业后创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针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对策

1、开展课程改革,体现专业特色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增强,我国的教育教学也相应的会慢慢发生一系列更加具有进步意义的变革。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培养的是技能型专业人才,这种类型人才也正是现在社会各行业所大量欠缺的工作人员,这其中营销专业更是最火热的专业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课程的改革来提升教学质量与专业技能的更好培养,建立更加具有特色的专业课堂教学。通过一些更加新兴理念的运用,使得高职教学贴近社会发展,能适应相关行业的时代进步潮流。运用两师一体的教学方式,让课堂理论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情形相结合的方式成为一种教学主要形式,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毕业学生与社会生活更快的融入速度,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与技能专业性。

2、注重营销专业学生创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营销专业课程教学要加强学生营销技能培养,我们可以在校园日常学习生活中开展一些相应的营销技能大赛,或者多邀请一些相关创业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到校园进行讲座等的指引。在这种营销模拟赛或营销技能培训中让学生亲身去体验销售的艰辛以及技巧能力对结果的影响,这种实践的教学能够给学生更加丰厚的营销经验,让他们对营销技能可以更为熟练的运用。再其次可以运用校园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来进行人才培养,校园提供丰富的理论教学,企业提供多样的实践岗位,让他们能在这种虚与实的转换之间对销售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才能够把老师所教授的转化为他们自身的东西。这些更加重视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可以在将来为他们离开校园开始创业的道路铺桥搭路,奠定下巨大的条件基础。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利用创业资源

现阶段的教学生活中,社会发展快,信息更新快,因而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掌握的知识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及时更新,所以需要进行再学习和培训,让他们拥有更加符合现阶段行业需求的销售技能。例如:2013年快速兴起的微商,这种销售模式背后所代表的行业进步意义,以及微商形成带给其他销售模式的冲击影响;网络支付购物的日常化,其中的销售前景预测和它这种模式所适应的营销策略的形成都需要不断的学习;还有刚刚发布可以支付宝买房的消息,这种互联网技术的更新进步所带来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情况已经十分的紧张,这种支付宝购房的形式也许能够有效的管控房地产行业的销售情况,也许今后它的销售手段的策划都需要结合网络技术来实现,相信这一天已经十分接近了。

其次,我们还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校园营销硬件环境,并教导学生如何更好的运用自身的有利资源来创业。这中间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力量,通过网络虚拟模拟的技术可以模拟出各式各样的资源形式,运用简单的程序编码,还原一个真实的创业情景,这种更是可以把有限的能力拓展到无穷大的程度。充分利用自身所能运用到的资源来完善高职营销专业的创业能力培训不仅是老师的责任,更是学生们的一项注意点,要在创业的途中,合理且全面的用到身边的一切资源,为创业增添成功的可能性。

结束语

高职类院校中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必须要适应世界的改变,要能够跟的上时代的营销模式的改变,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进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全方位的进行建设改革来支撑这场教育的“战争”,要加强各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完善院校的各项教学设施,提供一个更好的教学硬件环境,老师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专业培养,让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身边的各项有利资源,用更加专业、更加特色的教学来促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的进步。

创新创业方面的论文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认识和把握城市发展的深刻变化,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一、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深刻变化

城镇化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经济高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城市居民强劲的改善性需求,构成过去30多年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基本动力。当前,经济增长进入换挡减速期,城市发展也到了关键节点。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50%,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与此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重合并不是巧合。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从30%到70%是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其中,50%是一个重要拐点,从30%到50%是高速增长期,从50%到70%是中高速增长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城镇化速度趋缓,进入中高速增长期。

城市建设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过去30多年,城市快速发展。只要增加城市基本建设投入,就会带来土地大幅升值;房子建了不愁卖,开发区建了就有人气。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回落,劳动年龄人口和进城流动人口同时减少,带来人口红利衰减,城市居民改善性住房需求趋于饱和,城市发展原有的三大动力明显减弱,城市建设从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为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城市发展为了谁、怎样才能实现更好发展?这个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

互联网和汽车时代的到来推动城市发展郊区化。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互联网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交通压力更小、生态环境更好的郊区生活和工作。同时,电商下乡对城镇化影响极大。电商不仅是改变城乡商贸格局的商业平台,而且是互联网进入农村的综合平台,能够显著缩小城乡差别,推动郊区小镇成为创新创业的聚集地。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城市发展越来越呈现城市群、组团化、模块化、郊区化的特点。

二、适应新变化,引领城市发展新趋势

推动城市发展从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品质提升为主转变。在新常态下,应把更多精力放在城市转型发展、精细发展上,围绕“房子让谁住、城市给谁用”加强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人为中心建设城市,推动城镇化从规模扩张为主向品质提升为主转变。一是以就业创业为核心布局产业,推动城市产业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一体化,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二是注重城市软环境建设,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以改革创新激活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治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四是遵循山水格局、历史文脉和现代规划理念,把山水林田湖的生态体系融入城市建设,推动节能建筑、综合管廊、清洁能源利用等绿色城市集成创新。

以终为始:学术创新的源泉 篇6

综观科学史不难发现,以终为始是学术创新的重要法门。人们常将学术演进过程视为一场没有终结的接力赛。在这场接力赛中,除跑第一棒者之外,其余的人都是以终为始的接棒竞跑者。按照“终——始”性质,可将以终为始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理论——理论型,事实——理论型。

属于理论——理论型的以终为始的科学史实,兹举3例。例一,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年首版,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划时代巨作,其影响所及,遍布经典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这是一部公理化体系的科学著作,其公理乃是众所周知的力学三定律。这三个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史显示,牛顿认真地阅读和研究过伽利略的著作,而力学三定律的正确性都能从伽利略的著作中得到验证;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则是导致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诞生的直接原因。

例二,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笛卡尔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文艺复兴使欧洲学者继承了古希腊的几何学,也接受了东方传入的代数学。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致使用数学方法描述运动成为人们关心的中心问题。笛卡尔分析了几何学与代数学的优缺点,便去“寻求另外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好处,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

例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是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奠定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以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为代表提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属于事实——理论型的以终为始的科学史实,亦举3例。其一,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第谷是丹麦天文学家,曾经制造过许多大型而精密的天文仪器。他是最后一位杰出的不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察的科学家。1600年,他邀请开普勒当其助手,1601年10月24日逝世。开普勒继承了第谷终生积累的观测资料后,对几千页资料中记载的天文观察结果进行了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并于1619年完成了科学巨著《宇宙和谐论》。在该著中,开普勒系统地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定律。显而易见,第谷多年精心观察得到的资料,为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奠定了基础。

其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麦克斯韦是19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他的案头一直摆着实验大师法拉第的《电学实验研究》。在这部巨著中,法拉第描绘出了一幅关于电、磁、光、力线、波动等的图画。麦克斯韦在认真研究了法拉第的著作以后,省悟出力线思想的宝贵价值。24岁那年,他发表了《论法拉第的力线》一文。在论文中,麦克斯韦通过数学方法,把电流周围存在力线这一现象概括成一个高等数学中的矢量微分方程。以此为起点,平时很少做实验的麦克斯韦继续向电磁领域的纵深挺进,终于得到了今天我们所知的永恒不朽的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其三,拉瓦锡的《化学原论》。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推翻了错误的燃素说,建立了正确的燃烧理论,构建了化学的理论框架,给出了元素概念、命名法和第一张化学元素表。1789年,他出版了《化学原论》,将当时化学方面所有处于混乱状态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条理分明。拉瓦锡的“化学革命”,使化学上升到科学理论阶段。有人说:“在科学方面,拉瓦锡虽然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但他在采石场的劳动却是很少的。他的材料大都是别人整理而他则是不劳而获的,他的技巧就表现在把它们编排和组织起来。”

学术论文的创新 篇7

一、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必要性

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是跨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提高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不仅是提高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需要,更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一)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需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科学技术进步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20世纪50年代的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单一学科对此往往力不能及,需要许多不同学科的专家———化学家、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医学家、社会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学家等进行跨学科合作研究。由于大学具有科学研究的人才、资源与条件,具有学科齐全的优势,许多面对复杂现实问题解决的科学研究项目越来越多地由大学中的跨学科科研团队与组织来承担。[2]“二战”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大规模投入经费用于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如国家实验室。有研究表明,美国战时合同总经费中,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总经费的90%都分配给了8所研究型大学的跨学科研究平台。[3]

(二)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跨学科发展的需要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纽约市。当时,美国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提出它的主要职能是发展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会的综合研究。[4]跨学科中的“跨”字表示跨界于传统学科之间或者传统学科之外。换句话说,凡是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传统界域而进行的科学或教育活动,均可称之为“跨学科”。跨学科迅猛发展的重要表现是大学中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跨学科组织发展的重要分水岭。出于战争的需要,各国政府纷纷依托大学建立国家实验室,比如美国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辐射实验室,在加州伯克利大学建立了劳伦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5]这些有关国家安全的研究组织极大地促进了跨学科的发展。跨学科的发展对大学教师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能力基础。综合能力侧重对分析对象的统一与联合,交叉能力侧重不同脉路、不同领域或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沟通,以打通相互之间的壁垒,从而实现知识间的横向发展。随着跨学科知识的不断融合以及跨学科组织的不断产生,学术综合交叉能力越来越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否拥有较强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成为衡量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二、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内涵

在词典中,“综合”的含义是总结、概括,其英文单词对应的是synthesize或者sumarize。“综合”有三层含义:(1)把分析过的对象或现象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跟“分析”相对;(2)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如综合大学、综合治理等都是这层意思;(3)作家围绕一个中心意念,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新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过程。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曾经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论述时,强调了综合能力对创新的基础性作用。他指出,“所谓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中西文化之综合,即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下综合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内容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二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中不同学派的综合,包括儒、墨、道、法等家的合理思想的综合以及宋、元、明、清以来理学与反理学的综合”。[6]他把综合作为哲学文化创新的基础。“交叉”最初的本意是两条线出现相交的状态,或者有部分重叠的状态,后来延伸为事物出现的重叠、相关的状态。“交叉”所对应的英文词是cross,intersect,crisscross或者overlap等。[7]在学术研究领域,有人把跨学科人才的基本类型分为横向型人才和综合性人才。前者指那些善于在两门或多门学科的交界处,通过“边缘杂交”而从事边缘学科研究的研究者,这些人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后者指那些具有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和智能,特别是善于提出和解决那些具有综合性的重大问题的研究者,这些人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好奇心。[8]根据跨学科研究组织以及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发展的需要,本文把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分为学术综合能力和学术交叉能力。

(一)学术综合能力

根据对知识的搜集、分析、处理、运用的程度,学术综合能力又可分为文献综述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1. 文献综述能力

文献综述能力是大学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它“是进入到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不做文献综述是无法进入到学术殿堂的”,“只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才可能知道你的选题在所属研究领域中的地位,这是研究创新和研究进步的根本标志所在”。[9]因此,文献综述能力是从事学术研究最基本的一项能力,这是任何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员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文献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对自己学术研究领域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综述能力。

2. 知识整合能力

知识整合能力也是大学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基本能力,而且是学术创新的重要能力基础。“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主要的精髓在于将零散的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大学教师知识整合能力的高低成为衡量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具体表现为根据研究问题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把搜集到的资料运用于自己研究的能力。

(二)学术交叉能力

根据是否跨学科的维度来进行划分,大学教师的学术交叉能力可分为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和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

1. 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

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主要包括有意识地参与跨学科学术活动的能力,以及根据研究问题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能力。近年来,科学发展越来越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科学的纵深化发展使学科不断分化;二是科学的横向联系又带来了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基于学科不断融合交叉的需要,我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了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按照学科群组建学院、组织教学,或者按照课题组、研究中心等组织科研,从根本上打破原有学科之间的壁垒。[10]因此,跨学科研究组织将逐渐成为大学中重要的学术研究组织。大学教师的跨学科学术研究能力也由此凸现其重要性。

2. 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

学科内学术交叉能力包括对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研究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对自己学术研究领域方法相互关系的把握能力。在学科内由于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同样需要学术交叉能力。按照库恩的科学共同体的概念,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确认者的单位,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与绝大多数其他领域中的一般人员相比,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11]因此,大学教师在同一学科内也需要与其他学术共同体的研究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与学科内不同的学术共同体保持学术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使自己把握住本学科内较为前沿的问题以及不同学术研究领域内的研究方法。

总之,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创新的重要基础,而这正是其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哲学意义上的创新对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创新力的影响有过论述,认为其核心内容与深层实质,就在于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创新,从而导致哲学形态、哲学体系,乃至人们的思想方式、核心理念都发生划时代的根本变革和巨大飞跃。[12]还有学者对知识整合、系统化与创新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我们迫切需要对知识进行一次新的整合,必须彻底实现知识的综合和系统化,由此将会产生科学创造能力———综合能力。富有这种创造性能力的人,与那些囿于自己研究工作的人员相比,更容易成为优秀的教师。[13]为此,学术综合交叉能力逐渐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如果想在学术研究中始终处于前沿位置,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便是一种重要的途径。

三、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高的策略

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来源于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4]哲学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关注实践。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中制度建设乏力,人力资源储备不足。跨学科组织开展各项科研活动,需要有对不同专业都有所了解的博学人才,需要在知识创新、学习能力上都有卓越能力的人才,而目前跨学科组织经常陷入人才短缺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跨学科组织的运行与发展。[15]因此,培养大学教师的综合交叉能力成为培养跨学科科研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教师要积极关注跨学科问题的研究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职业化的跨学科

研究队伍主要集中在思想库、咨询机构、大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政府、企事业、科研机构的有关部门中。[16]在这些职业化的跨学科研究队伍中,大学教师是创立新学科的主要推动者,“他们吸收在若干别的学科所应用的知识和方法开始一个新的方面的研究,并在一个新领域的发展上得到其他科学家的充分响应”。[17]学术综合交叉能力较强的大学教师往往更能把握住新学科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术上的创新。

1. 大学教师要积极参与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机构的重大攻关项目

在哲学研究领域,创新是指哲学学科在发展中所做出适应时代发展及其需要的调整与应对,其中学科建制的创新是哲学学科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18]其重要表现则是学科机构的变革。若从哲学研究领域推演至其他学术研究领域,通过建立跨学科交叉研究机构来实现学科建制的创新,则能成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养成的基地。目前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跨学科研究机构,国家也委托这些研究机构从事跨学科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成立了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研究院、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北京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等多个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承担着国家多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跨学科学术研究机构为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平台,大学教师应当利用这一平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共享,寻找学科交叉点,实现学术创新能力的发展。

2. 大学教师要在现实关注中寻找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生长点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转型时期,很多现实问题亟待研究解决。而大学教师又承担着社会服务的功能,所以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也是大学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现实领域并不像学科建制那般界限明显,很多问题都是涉及多个学科,其解决的关键也在于学科间交叉整合。因此,现实问题为大学教师寻求学科综合交叉提供了实践情景,大学教师可结合自身学科背景,与其他学科研究人员组建研究团队,探讨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因为“跨学科研究在学理上的根基更倾向于‘共同的问题’,而不是‘共同的方法’”。[19]

(二)大学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设制度保障

“在大学里面,所有的学科应该是统合在一起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一个广阔的内在交流基础上的”。[20]这种内在交流基础平台就是大学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的制度保障。大学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提供文化制度保障;二是要积极筹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

1. 大学要为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提供文化制度保障

营造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文化氛围是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养成的重要文化制度保障。首先应将鼓励跨学科综合交叉作为重要的大学发展理念,并将其纳入到大学愿景表述之中;其次是应鼓励大学教师开设学科前沿和跨学科综合交叉可能性的学术讲座或沙龙,让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有了解其他领域研究并发现综合交叉点的机会,以促进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互动和交流;再者是大学环境文化建设中,可以避免以学科或院系为限将建筑物分隔,鼓励院系办公区整合,并在办公区内设置公共开发空间(如:书报角、咖啡吧),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便利,以非正式交流为契机促成教师合作文化的建设。

2. 大学要积极创设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的组织制度保障

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是大学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发源地,是大学教师创新力培养的重要策源地。大学要积极筹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有学者把全美100多所跨学科研究中心和团队进行了分类,即小规模学术组织、大规模学术组织、工业化组织、国家实验室、产业间、学校间以及产业和学校间组织。[21]2001年杜克大学实施“铸就卓越”计划(Building on Excellence),成立了13个“跨学科科研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生物生成材料和材料系统中心、儿童与家庭政策研究中心、环境问题研究中心、全球演变研究中心、理工科计算机支持中心等。[22]这些跨学科综合交叉研究平台的建立促使大学教师积极关注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综合交叉能力,为知识创新、学术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大学要根据国家和社会重大研究问题的需要,结合自身的科学优势,为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平台。

摘要: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心理基础。本文从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必要性、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内涵以及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提高的策略三方面论述了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学术综合交叉能力的研究应该引起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研究领域的关注。

学术论文的创新 篇8

大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教师是大学创新力的核心力量。2006年、2007年由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制定的“国际大学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都把“教师中获诺贝尔奖人数”放到了创新实力的第一项,且权重达到0.4,[1,2]并在所有指标中排第二位,说明教师学术创新力是大学创新力的关键。

课题组基于学术创新的哲学认识论、心理学、社会学、文化政治学等理论基础,初步尝试建构一个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三维六要素模型基础,这个模型是独具教师创新特征的。三维指心理能力(psychological capacity)、知识(knowledgeable)能力和社会(social)能力,即“PKSC”。六要素包括:洞察想象能力、综合交叉能力、知识谱系能力、反思批判能力、学术自主能力和合作分享能力,批判反思能力是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基础之一。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对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影响:什么是大学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提升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对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有何意义?如何提升大学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

二、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内涵

本文主要采用格拉斯克(Glassick,1997)通过对“学术”标准的研究所提出的“学术”(Scholarship)的6种标准,分别为:清晰的目标、适度的准备、适当的方法、重要的结果、有效的发表与反思的批判。[3]据此,本文提出大学教师学术批判能力、学术反思能力的概念。

(一)学术批判能力

学术批判中的“批判”,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1)批示、判断;(2)评论、判断;(3)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在英语中,“批判”和“批评”同义,动词含义为critique,名词含义为criticize,解释为“作出判断;对文艺作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判;找出错误的言论或行为”。在汉语语境中,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学术批评”。关于学术批评能力的研究自古以来就没间断过,集中体现在对学术批评中认识真理的能力。在西方学术批评史上,笛卡尔以理性怀疑,开探讨学术批评能力的先河,后来的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胡塞尔都提出了各自的学术批评观点。在中国学术批评史上,学术批评能力没有自觉地成为问题。但根据各派学术思想倾向,可以逻辑地推出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儒家可以《礼记·中庸》为代表从礼制角度说批评能力,道家似乎提倡人有自然批评能力,追求批评中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的逍遥自由境界,法家强调政治批评能力。

博耶认为,学术的评价应该包括从学者的品性、学术工作的标准、学术证明和学术评价过程的可靠性四个步骤来考虑。[4]学术批判是学术评价中最为激进的部分,指的是学术领域的批评、争论和争鸣。大学教师学术批判能力即大学教师分析、判断、评论学术成果的心向和方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批判是对学术研究结果本身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的批判,而非对于学者本人的批评和指责。只有学术批判普遍化、常态化,才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盛世,创新才得以发生。

(二)学术反思能力

“反思”(reflection)一词古老而深奥,是一个哲学认识论名词。英国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认为,认识一方面是由外界事物作用于我们感官而引起的感觉所形成的,另一方面是由对我们的心灵活动的观察所形成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把反思理解为间接的知识,即事物本质的反映。中国哲学历来是充满着反思精神的,所谓“扪心自问”、“反躬自省”、“反求诸己”、“举一反三”、“三思而行”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反思成分。中国古代哲学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把反思作为自己修行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先贤对反思的认识与重视。

杜威最早将反思概念引入教育学中,他指出:“反思指人们积极、持久地关注某一观念和实践,并坚持不懈地认真思考支持它的原因以及依赖于它的每一种结果,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视和认知过程,它涉及一系列相关的观念,反思性思维一般与问题解决相联系。”[5]对于大学教师来说,学术反思能力是决定其学术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大学教师学术反思能力主要是指大学教师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自我及学术研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并根据反思的结果对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和调整的能力。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能够对原有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主要品质体现为:无偏见、能接受新思想;具有责任心;拥有专一性。

三、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构成要素

根据对大学教师学术反思能力的词根溯源及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包括:鉴别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评定能力。

(一)鉴别能力

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教师具备学术鉴别能力,即教师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初步判断与分析能力。“在一开始的时候,那些突如其来的想法给了科学家动力”,“这些想法生长着,运动着”,“‘猜想’(conjecture)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恰恰是那个只身推动学问繁荣的东西”[6]推动着学术的创造与发展。因此,学术鉴别能力是教师对学术问题的初步认识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自身与他人观点之间的差异,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敢于自我否定;能够及时发现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具备较清晰的思路,具有开阔的思维;能够区分学术研究之间的差异,具有比较的意识和比较分析的视角。

(二)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主要是指大学教师在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初步判断与比较的基础上,对研究的具体问题的剖析过程中的意志与方法等,包括能够将知识点进行分化,将研究问题、观点等进行分类,并具备多视角的分析能力;能够找出研究的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能够结合自己理论视角及实践基础进行深入剖析问题。

(三)归纳能力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对学术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学者应该努力把偶然和孤立的事件归结到某个整体。他应该追求贯通,杜绝在连贯的思维逻辑之外突发奇想,横生枝节。但是他的良心迫使他追随某些新鲜的想法向更深更远处挺进的时候,那他也确实得打断原来的逻辑思维,另起炉灶”。[7]因此,教师的归纳总结、融汇贯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教师的学术需要,教师的归纳能力主要包括能够根据研究需要,汇总文献和其他学术研究成果;能够概括出文献主题思想,并且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指导性结论;能够进行推理和演绎等。

(四)评定能力

评定能力即教师对学术研究成果的评论、判定的能力,包括能够辨别学术研究成果的是非对错,有稳定的学术信念作为评判标准;能够经常和其他学者、学生进行交流,把握好判断的标准和分寸;能够自信地对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评判。

四、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对于提升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意义

学术批判反思能力是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批判反思能力能够促进教师创新意识的生成,同时教师自我反思批判的过程本身就是孕育着超越,孕育着进步与创新的过程。教师通过对自己学术理念的反省与改进来提升学术创新能力。

(一)教师形成批判反思能力的过程就是提升学术创新力的过程

许多教师在学生时代所接受的知识及学习方法会影响其一生的学术发展,如果教师本身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那他不会有创新。善于批判反思的教师是善于发现学术中存在问题的人,是敢于对传统理论提出质疑的人。如在科学领域,反思科学史上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许多著名学说,它们后来被证明其实都是谬误。谬误正是科学进步的基础上,没有亚里士多德提供的谬误的知识,便不会有伽利略对真理的发现。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永远被作为真理传授和接受,那么人类恐怕就只有永远徘徊在真理的大门之外了。

大学教师对传统理论、对他人理念、对自身思想的反思与批判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大学教师在质疑他人理论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分析质疑之处的局限性以及对突破局限的思考,而此过程就是建构新理论的过程。反思批判有利于教师站在更高的认识水平上对学术研究的依据、原理、方法、步骤作出反思,创造出更科学、更有突破性的理论。批判反思是创新的前奏、创新的基础。因此,教师形成批判反思能力的过程就是形成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方法的过程。

(二)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形成过程促进大学教师形成多视角的分析框架

人的思维活动往往带有定势,会顺着事先设计好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一些简单的、容易解决的问题这种定势思维是有效的。学术研究是复杂的活动过程,对研究者的思维、意志等多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学教师要掌握丰富的材料,发现新的规律或现象,在筛选材料和提取观点的过程中,就要具备多方面知识储备和多维的分析视角,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多视角的分析框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创新。因此,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有利于他们形成多视角的分析框架,而多元的视角分析是创新的体现。

(三)学术批判反思能力是学术创新的基本条件

学术批评是治学之道,是追求真理、提高学术水平的必由之路。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艺必须有批评,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这能够使文艺和批评一同前进。如果一律掩住嘴,看似文坛已经干净,而所得的结果却是相反的。

学术研究一方面要遵守“规范”,另一方面又需要背离“规范”,这是学术发展的基础与条件,而背离则构成学术创新的动力。[8]这里的“背离”就是研究者对于学术的模式、方法的创新,内容的超越,只有不断地背离,学术才有可能进步。要想背离,学术批判反思能力是必要条件,只有教师具备批判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才有可能提出不同的观点,才有可能超越与创新。

五、提升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的策略

大学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是推动大学创新力最核心的力量,因此大学要为提升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教师自身也要有意形成学术批判反思的意识,掌握反思的方法,并付诸实践。提升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需要大学和教师共同努力。

(一)营造学术自由的氛围,为提升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创造平台

雅斯贝尔斯认为,学术自由是一项特权,它使得传播真理成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职责,它使得大学可以横眉冷对大学内外一切试图剥夺这项自由的人。[9]学术自由是学者个人根据自己的学术倾向和学术标准从事教学、研究的自由,是通过言论和写作、出版著作等形式在学术活动中支持他们基于研究证明是真实的观点的自由。[10]大学的学术自由气氛是教师学术自由的基础。要提升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学术自由是前提。因此,学校要有学术自由的理念,让教师有表达和发挥自己思想的权利,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国际论坛、国内校际论坛、校内论坛,通过鼓励教师出国深造、国内访学等方式提供大学教师交流的平台,为教师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及与同行交流提供机会;学校还可以通过创造条件,为教师发表学术创作成果搭建平台,从而为教师的批判反思提供良好氛围,锻炼教师的学术批判反思能力。

(二)鼓励教师加强对话,同时加强自我检视

对话是真理的常量和思想本身的实现。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反思需要对话,反思离不开对话。其实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对话——与历史对话,与事实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对话不是单向的传输与接受,而是相互推动的一种互惠互赠的交流活动。因此,教师可以和学生、和其他研究者展开对话,在学术论坛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给自己和自我的学术观点进行对话的机会,在这种对话中反思自我,批判自我,从而超越自我。学术反思批判的原则就是求真,批判应该是审慎的、理性的、负责任的,在批判反思中保持独立的人格精神,坚持自主的学术研究,辨证地看待专家、名人,批判地学习外国的经验,同时不可忽视逻辑证明的作用。

大学教师要有质疑的态度和精神,敢于批判反思,适时转变知识观,只有这样,才可能超越前人,有所创新。大学教师要有批判反思意识、态度等,以理性态度和科学方法去深刻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及新的研究动态,吸纳理念、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打造能力,并对自己已有的行为和习惯进行刻意的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有的研究者还指出,反思需要直觉、情感、激情,它不是教师随时随地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技术性的工具。[11]事实上,教师的每一次反思批判,都意味着对过去的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与对未来发展图景的规划,它既是一种自我否定,也是一种自我超越。同时,教师要敢于自我否定,如要勇于更新自己的学术观点,更新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阿尔多诺曾说,“如果否定的辩证法要求思维进行自我反思,那么这明显意味着,如果思维想成为真实的……它就必须也是一种反对自身的思维”。[12]安东尼克(J.L.Aotonek)等人提出的档案袋法是较有成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13]

六、结语

综上所述,学术批判反思能力是大学教师创新力的重要基础之一,提升大学教师学术批判反思能力对于提升教师创新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要通过创设良好的学术文化氛围,提供学术交流机会,鼓励教师自我检视,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从自身做起,不断要求自我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为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大学评价国际委员会.国际大学创新力客观评价报告[R].高等教育研究,2006,6.

[3]Raoul A.Arreola.BEYOND SCHOLARSHIP—Recogniz-ing the Multiple Roles of the Professoriate[C/OL].2004,01-04 http://www.cedanet.com/meta/Beyond%20 Schol-arship.pdf.

[4]BoyerE L.AssessingScholarship[J].AseePrism,1995,(3).

[5]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10):31.

[6][7][9][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4,69,19.

[8]詹先明“.学术共同体”建设: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J].江苏高教,2003(.3),3.

[10][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M].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79.

[11]Green,M.Reflection and Passion in Teaching.Journal of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1986,(1):68~81.

[12]阿尔多诺.否定的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170.

学术行为创新的权限及其社会规约 篇9

“创新”在学术行为中具有中心意义,学术行为的意义及功能就在于不断创新,甚至学术行为自我确立的前提就是“创新”;此外,行为的社会权限保证了学术行为的现实性。对学术行为创新的权限溯源式的梳理,这一方面是对近代西方知识论在追求明见、直观脉络的理性延伸,另一方面是从行为权限的普适基点对社会规约及学术规范的溯本求源。

1 空间属性的区分

1.1 明见性

笛卡尔以来,西方知识论以对 “直观”明见性为理想,胡塞尔认为“直观”原则是“一切原则之原则”,并开创了“现象学”这一研究新领域。海德格尔认为:较之马克思,胡塞尔并没有认识到在存在中的历史性因素的本质性, “马克思在经验异化之际深入到历史的一个本质性维度中去,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就比其他历史学优越。”[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活在一个不断生成的历史境域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活世界,不同的群体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生活世界: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他的生活世界也是经常转换的。而“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由此,社会行为只能够在实践上体现明见性,进而,在现实基础上,通过时空维度的延伸,历史地体现明见性。

1.2 个体空间

在空间维度上,社会空间属性体现行为实践的明见性。社会空间寓于物理空间,别于个体空间。加勒在其著作《科学和假设》中比较了物理空间和个体空间:物理空间是连续的、无限的、三维的、同质的、各向同性的,个体空间则是间断的、有限的、二维的、异质的、各向异性的。个体空间非扁平且有界,最简略表示形式为封闭曲线,这种曲线就是所谓的约丹曲线(Jordan curve)。行为主体对个体空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认同感、控制、交流、情感,从个体空间内部到空间边际,会形成空间控制的差异,如亲密距离、个体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等,体空间领域行为表现为防卫、侵入及标志等。

1.3 社会空间

社会空间的范围限于物理空间内且包含着个体空间。社会空间包含于物理空间中,其性能表现也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所以,它同自然空间一样具有排它性。社会空间由个人空间重叠组成,个体空间的非同质性决定了社会空间的组分为一个个相对封闭空间,这就是空间的分割性。社会空间中个体空间的流动,整体上看,表现为社会空间及行为两者是互动的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既决定了社会空间的局部性,也导致了社会空间的测度的变化性,这种变化性既体现在尺度方面的邻近性及距离性变化,又体现在空间内部基质及结构的变化,从宏观特性看,社会空间具有本质的特征——变动性。这些社会空间的特征同齐美尔在其著作《空间社会学》中对社会空间的属性的认识是相近的。

1.4 学术行为空间规约

学术行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明见性在于对社会空间的属性的遵循,而社会化之前的创新行为则是个体行为,其明见性在于对个体空间的属性的遵循。学术行为创新过程是一个从个体行为到社会行为的转化过程,其相应的规约也因对不同的空间属性的遵循而有所差异,所以,学术行为规范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并总是体现于具体学术行为过程中,又因为学术行为过程贯穿于个体、社会空间之间。由于学术视域的差异,各种学科及范式的规范呈现出一种谱系性特征且变化发展,它们是行为明见性在空间维度上的主要体现。

在西方科学哲学研究领域一直有是否有学术规范的“元规范”的争论。“元规范”又可称为“元标准”、“元准则”。波普、拉卡拉斯认为元标准是存在的,而库恩、费耶尔本德都认定元规范的虚妄性,此外,哈贝马斯则将“交往理性”作为元准则。

波普、拉卡拉斯都持一种批判理性主义的证伪立场及反对传统的证实主义,但两人都认为元标准的存在。波普认为元标准在于理论的可否证度,拉卡托斯认为元标准在于与科学史或标准的科学实践活动的符合程度。库恩、费耶尔本德都坚持元规范的虚妄性。库恩认为各种相互竞争的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而费耶尔本德则有“怎么都行”的相对主义口号。其实,波普、拉卡拉斯认为元标准是存在的,指的是学术社会行为阶段,行为需要遵循社会空间属性,其社会规约的基本原则是存在的;而库恩、费耶尔本德都坚持元规范的虚妄性,指的是学术创新行为阶段,行为需要遵循只是个体空间属性,不需要社会规约的束缚,个体之间的“不可通约”及个体的 “怎么都行”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在欧陆科学哲学研究领域里,关于有没有哲学的元话语和元叙事问题,德国的哈贝马斯与法国的利奥塔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哈贝马斯坚持把“交往理性”作为一切语言活动的元准则。学术行为从创新阶段到社会阶段的转变,在于学术的社会公布及相应的交流或交锋,在这种行为转变过程中,行为由对个体空间属性的遵循转变到对社会空间属性的遵循。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就是三真(正)原则,它包括:一是真实,陈述的内容必须是真实;二是真诚,说者不有意欺骗听众;三是正当,话语符合相应的社会规范。原则中所谓:真实,就是对个体空间明显性的遵循;正当,就是对社会空间明见性的遵循;真诚,则是对个体、社会这种空间者联系的明见性遵循。类似于学术行为空间规约,语言过程也是一个从个体行为到社会行为的过程。后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同游戏具有相似性,不同游戏就有不同规则,规则无法言说,只有参与其中才能体验,规则以一种“家族类似”谱系的方式来理解。

2 学术行为的权限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的存在蕴涵了历史的本质因素,由此,社会行为的明见性在实践方面得以体现。具体到行为本身,就存在着行为的权限。社会空间中,行为权限的均衡造就了行为域内的相对稳态,这不仅使行为的规范成为了可能,进而使得行为明见性在时间维度上得以体现,学术行为创新也具有了形成相应的社会规约的可能。

2.1 社会行为权限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马克思也认为“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显然,行为权限是存在的。这里 “自由”、“权利”就是行为的权,而“枷锁”、“义务”则是行为的限。行为的权限天然地存在着,如福柯说: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阻力。行为创新也有相应的权限。从社会空间的角度看,权限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均衡,这种均衡源于对社会生命性的认同。斯宾塞最先提出了“均衡”概念,并对社会均衡进行了精致而全面的阐释。斯宾塞在《社会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著名论断,并认为社会有机体由执行各种不同功能的部分组成,这些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也相互制约。斯宾塞著作《第一原理》中指出:“凝聚体——集合体(如人类社会)将继续进化,它的各个部分也将继续进化,在异质中达到均衡” [2]。

2.2 时间维度上行为的明见性

现实中的行为规范总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现实性及历史存在的自恰性,它们在时间维度上体现了行为的明见性,并现实地体现了行为权限的相对均衡。这种相对均衡在实践唯物主义看来,就是客观地体现了历史、存在的行为——实践。当行为权限相对均衡时,实践就反映着现实空间功能,这种现实的行为就是社会功能行为,它反映着社会实践的客观性,体现着历史及发展着的社会的现实;在时间维度上,现实的前端的前功能行为称为社会反应行为,现实的后端的后功能行为称为社会创新行为。这三类行为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逻辑性,它们遵循时间维度,反映着社会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当下的反应行为、功能行为就是以前的创新行为历史性的确定,所以它们具有相对性;将来的创新行为产生寓于当下的反应行为、功能行为形成的社会空间,因此具有逻辑性。

社会行为创新则是超常和首创,是对事物从旧质形态向新质形态转化的活动,这种行为就反映着当下权对限的显著超越。社会反应行为可以认为是行为权限平衡的超稳态,这种超稳态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随社会发展而改变。

2.3 时间维度的社会行为类型

从行为角度看,三类社会行为可看成三类循环:社会反应循环、社会功能循环、社会创新循环。这里的“循环”具有最广泛的含义,它指社会中事物间普遍的联系,是动态的联系概念。事物间的流动可看作是动态的循环流,其相对静止也可看作动态循环达到了平衡态。这三类具有相对性、逻辑性的循环构成了社会空间中行为的联系、发展的全部,社会循环可被认为是行为链的社会时空权限——场域。

2.4 学术行为类型性

通过对社会行为权限的认知,进而考究社会行为权限关系,并从时间维度上区分社会行为类型及同其相应行为链组成的社会循环,这使得在社会空间中对学术行为类型性区分成为了可能,这种区分深化了对学术行为及规约谱系的认识,深化了对学术行为共性的理解。

(1)学术行为类型性区分。

学术行为类型性区分依据三类社会行为:反应行为、功能行为、创新行为,它们也因目的的差异也有明显的界分:学术反应行为目的在于对象性研究;学术功能行为目的在于理论性研究;学术创新行为目的在于策略性研究。但要注意的是,这里是不能够反向指代的,如:并不是进行对象性的研究的学术行为都是学术反应行为,它也可以包括学术功能行为及学术创新行为。

(2)学术反应行为。

学术反应行为在相当长的社会历史阶段内,其行为权限平衡呈现超稳态,这决定了它目的在于对象性研究外,还包括行为上的求真、实证。超稳态平衡权限行为保证了既能深刻地揭示呈现对象,又不因此而破坏在其客观社会中构成的对象真性。

学术反应行为在方法论上可纳入广义实证主义范畴,是对事实真相进行的对象学研究。从学科上看,如广义的自然科学及狭义的历史学研究都属此类,尤以自然科学中对学科基本对象的共相事实的“定理”化研究为范例,它不是以事实的个别性而以原理普遍性为其行为特征。狭义的历史学也以追索对象的真性为目标,且不能够以主观释义为出发点而否认历史共相的规律性,更不允许以态度学对历史进行曲意的处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借用理论社会学的某些概念来观察专门史,以及在研究中一般性地采用自然科学或技术理性,如数理统计、 模型化等方法,它们都是以对象的真性揭示为目的的,其概念要受到对象真性的制约,学术演进要求不断向对象本真循环返回,所以它们属于学术反应行为类别。学术研究的框架是依据固有事实结构来形成,并由历史性的实证对象所联结与构成。学术反应行为超稳态平衡的行为权限决定了其对象不随态度为转移的特征,并确立了基本的、带有强制性制约的规范性标准——实证。

(3)学术功能行为。

学术功能行为在社会现实阶段,其行为权限相对均衡,这决定了它的目的在于理论性研究外,还包括行为上的批判、叙事。相对均衡的行为权限保证了理论及实践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得两者的统一体具有社会现实上的功能规范,以及相应的功能叙事及批判。

学术功能行为方法论没有纳入某一哲学范畴的必要,否则,哈贝马斯持批判态度称为“当代的政治经济学”的广义系统论就比较接近此范畴。从学科上看,如广义的人文、社会学研究及技术理性研究都属此类。学术功能行为是通过对实践的活动、经验和成果等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来完成理论性过程,如伽达默尔说:“理论就是实践的反义词”及“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 [3]。学术功能行为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的积淀和结晶,它对学术实践具有历史性的兼容性,它是在以往学术行为的历史成就的基础之上去反观现实的实践活动,因此,它具有时代的容涵性。学术功能行为理论性研究的目的需要积累证据及验证假定,这种“时代的”学术行为是对当下的把握,进而在学术上对实践活动批判性地反思和规范性地矫正。学术功能行为批判特征促进学术实践的自我超越,这使得学术创新行为的产生成为了可能。正因为这种批判特征,学术功能行为的可证伪、可继续反驳的余地就比学术反应行为大得多,这使得它既有很大的启示性,又需要行为者不断地选择、重构、判断功能行为是否能对当下社会历史性的发展如实地反映,以及对学术实践进行如实的陈述,这就是学术功能行为另一特征——叙事。

(4)学术创新行为。

学术创新行为在社会突变阶段,其行为权对限的超越,这决定了它的目的在于策略性研究外,还包括行为上的超越、引导,使得行为打破均衡而形成权对限超越,以理性的社会价值导向来规范学术思想与行为,以代表着普遍性、规律性和理想性的价值观念,完成对学术实践的超越,历史地发展学术行为。

学术创新行为可以理性地认为是受社会价值导向、规范作用的,学术创新行为属于人类认识世界有机整体的组分,同现实的学术反应、功能行为相互作用和联系,学术创新行为总是被社会的价值所规范。按马克思主义观点,它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社会向人类共同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产物。学术创新行为的直接目的在于策略性把握到实践的发展“规律”,如马克思所说的 “缩短”并且“减轻” 超越实践过程中的“阵痛”。实践总是以“片面性”的形式而实现自己的发展,这种“片面性”就是学术功能行为在社会当下自身的形式化,而对实践的超越发展,总是以某种“代价” 的付出为前提,为了减少这种“代价”, 学术创新行为需要策略性认识实践活动发展的规律性,促进实践的自我超越。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实践活动历史性的自我超越。学术创新行为历史地否定已有学术功能行为,又历史地创造新的学术功能行为,新的学术功能行为蕴涵着新的实践方式、经验和成果。在实践自我超越的历史过程中,学术创新行为首先表现为作为实践活动的新的理性图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和目的需求,从而完成实践的内在否定性。学术创新行为,联系于学术反应行为在于体系上遵循概念及逻辑的实证不悖,联系于学术功能行为在于体系上观照并引导实践完成自我超越。学术创新行为的权引导着学术 “做什么”,其限也规范着学术“不做什么”。人类总是策略性地观察现实并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及最佳途径。策略研究是将自己的工作指向一种主体性“重建”的意图,是贯穿着一种“前瞻”与“设计”的思维,是超出历史的“既有”、“既定”之后的一种自度选择,这就是学术创新行为根本特征——创新。

3 学术行为场域

学术行为的明见性于空间维度可区分为个体、社会空间,于时间维度则可区分为社会反应、社会功能、社会创新这三类社会循环,并以此构成理论体系,可对学术行为创新的权限及其社会规约等问题进行系统描述。但这种描述仅仅是一种理论性的,而更为现实的途径则是通过一种能够代表社会时空特征的局部行为链的单位体对其进行详细描述,这种单位体可借用为布尔迪厄的“场域”的概念。

3.1 场域概念的述评

布尔迪厄认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或构型。”[4]并以场域、惯习、资本作为描述社会行为的基本概念。这种社会研究虽然上升到反思的层次,能够把客观现实的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冲突性展现出来,但其理论的基本概念——场域、惯习、资本这三者之间的理论关系却是混杂的。布尔迪厄本人可能也意识到了这点。晚年的布尔迪厄表露了他未了的心愿之一就是写一本“小宇宙”或 “社会场理论”的书,对各种场域进行综合研究[5],其原因可能在于布尔迪厄并未从时间维度对这些概念进行基本的梳理,而这些梳理是必要的,因为,“不仅德国古典哲学家,而且后现代哲学家都不遗余力地去阐释所谓的存在与时间,尽管都逃不过科学的嘲弄,但总还比布尔迪厄概括得细致。”[6]

布尔迪厄也未深入区分行为的空间属性,仅通过“权力”及“资本”对行为场域进行了描述。这一方面使得其理论体系成为一种对现实的阐释性学说,虽然它有其批判性的一面,但缺乏从发展的角度对社会行为进行理性导向及规范的作为,甚至,在学术行为问题研究领域,它有沦落为对学术霸权及丛林法则辩解工具的倾向。所以,对场域学说在时空维度有进一步区分的必要,这就是对学术行为场域的研究综合。

3.2 学术场域类别

学术场域从空间维度上可区分为个体空间场域、社会空间场域;从时间维度上可区分为社会反应场域、社会功能场域、社会创新场域;从行为角度上看这三类场域,也可称为社会反应循环、社会功能循环、社会创新循环,它们遵循各自的行为属性。学术创新行为从空间维度上看,首先产生于个体空间场域,然后发展到社会空间场域中;从时间维度上看,首先进入社会创新场域,然后到社会功能场域,这时场域代表着社会当下实践的功能性,最后,创新行为归于平常的反应行为,演化到了社会反应场域。

3.3 学术场域边界

空间功能行为特征可确定其当下的社会空间范围。社会功能行为的权、限的作用力两者相互作用,它们共同决定了空间区域特征——场域边界,可以在相应尺度单位对场域边际进行度量。但在对场域具体研究过程中,这就产生了一种研究过程的循环,要进行研究,必须代入研究者的主观判定因素、对场域尺度的设定,才能确定场域边界,打破这种研究过程的循环。这同布尔迪厄 “结构产生惯习,惯习决定实践,实践产生结构”的研究过程的循环类似,它们都表明了在科学研究中,对越具有社会性问题的研究,就越需要研究者具有主观能动作为。当然这也间接表明了学术行为创新并非完全能够靠系统自然或自组织发生就能够产生的,社会进化的宏观目的性中含有社会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行为创新的观点是相似的。

学术场域的边界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对学术场域的称谓有所差异,但都认为它有着确定的边界,如:库恩所谓范式的边界“在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拉卡托斯指出研究纲领往往可以通过调整“保护带”——次一级的理论以克服反常。

学术场域的边界区分了主体场域的内部空间(个体空间)及外部空间(社会空间),场域边界内是相对有限、封闭的空间,学术行为主体必须对其场域选择及认同,并严格遵循其学术规则行事,场域边界外则是相对无限、开发的空间。不同的学术场域,只要遵循社会空间规律,相互采取宽容的态度,就容许它们之间相互竞争、发展。

3.4 学术场域的权力

布尔迪厄所谓的场域是一个争夺权力与资本的空间,它是一个力量之场,一个为保存和改变这种力量的较量之场,依其资本的类型和总量,存在着支配和服从之分。这里的“资本”含义是比较广泛的,有资源汇合根本的意思。这往往使人狭义地认为:场域、权力和资本三者是同一不分的,场域就是权力,也是资本,两者反之亦然。当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现实工具的情况下,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有其有力的一面,但作为对学术场域问题研究及阐释时,这样简单化的理解就显得浅薄了。布尔迪厄本人也认为科学场有相对独立性,不可化约为外部社会的法则,甚至自圆其说地认为学术场域中存在两种权力、资本的形式:一是制度化的科学权力、资本,一是世俗或政治权力、资本。

对于学术场域的发展,于空间维度是从个体空间场域向社会空间场域的演进,于时间维度则是从社会创新场域到社会功能场域、再到社会反应场域的发展,未必存在同权力及资本具有本体联系的各不相同的场域之间支配及服从的关系。布尔迪厄也认为,一个场域越是自主的,这个场域的生产者只为本场域其它生产者生产而不为社会场域的消费者生产的程度越大。科学场域是自主化的典范,其次是艺术场域。

布尔迪厄的权力存在于场域任何时空中,这虽然给场域的发展及创新行为的产生提供了一种源动力的解释,但由此也带来了因未考虑权力的限制作用,间接地虚无了场域发展及行为创新的方向,这其实就是对社会发展观的否定。布尔迪厄的资本作为权力对应物或者形式之一,本质上也虚无了社会发展及科学的进步,这势必造成对虚无学术理性、藐视学术道德、否定学术规范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合理性的解释。学术场域不仅存在历史对当下限制,也应存在未来对当下的限制。

3.5 学术场域的资本

学术场域的确同资本有着联系,将学术场域区分为社会反应、社会功能、社会创新这三类分别联系于资本,就可以明晰地阐释资本同学术场域的关系。布尔迪厄认为资本表现为三种基本形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它们则可对应于三类学术场域。

学术的社会反应场域中作为典型状态的经济资本,因其学术行为权限平衡呈现超稳态而使得资本可以直接转化为货币,也可以制度化为产权形式,它以货币为量度、以产权为形式。学术的社会功能场域中作为典型状态的社会资本,因其学术行为权限相对均衡而使得资本成为代表现实的社会功能的网络关系,并且它是一种制度化的网络关系,它以功能为标志、以制度为规约。以上学术场域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概念同布尔迪厄的概念大致相同。

同布尔迪厄资本概念在认识上有较大差异的是在所谓的文化资本方面。布尔迪厄认为文化资本存在三种状态,即一是身体化的状态,比如言辞的流利、审美情趣以及教养;二是客体化的状态,表现为文化商品,如图书等可以通过物质媒体来传递;三是制度化的状态,表现为社会对资格的认可,如教育文凭系统所提供的学术资格。这三者的列举并没有清晰地阐释文化资本应有的本质。

学术的社会创新场域中作为典型状态的文化资本,因其学术行为权对限的超越,而使得资本成为超越、引导、打破权限均衡的前提性资源,它是以理性社会价值导向来规范创新的文化现实条件、载体及媒介,是宏观上代表着普遍性、规律性和理想性的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理想图景、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社会需求。

3.6 学术场域的惯习

从时间维度上区分的三类学术场域特性如下:社会反应场域,其特征性是历史的,虽有社会功能性介入,但对场域的存在起非决定作用;场域循环流向的方向性是可逆的;域内无信息复制;场域无自主性,其场域环境性方面为域外依赖,环流消失,场域瓦解。社会功能场域,其特征性是现状的,社会功能性对场域的存在起决定作用;场域循环流向的方向性向维持循环存在的方向进行;域内维持信息复制;场域自主性为自复制及自组织,其场域环境性方面为对域外具有功能相对自主性。社会创新场域,其特征性是将来的,社会功能性既决定着场域的存在,还控制着新场域的产生;场域循环流向的方向性向域内优化、域外进化方向进行;域内信息总量增加;场域自主性为自进化、场变、创新,其场域环境性方面为自主性作用域外环境。

以上通过对三类学术场域特性的区分,使得布尔迪厄的惯习概念变得容易理解。布尔迪厄将惯习概念定义为:由持久的、可以转化的性情倾向构成的系统,表明了惯习是具有社会功能场域的一些特征。惯习表示出了一种组织化行动的结果,带有近似结构之类的意思,表明它具有自复制及自组织的社会功能场域自主性;惯习具有社会功能场域向维持其存在的方向性,它是一种方式及一种习惯性状态;惯习代表了社会功能场域对域外具有功能相对自主性,它特别是一种倾向、脾性、资质或嗜好。

美国科学哲学家拉雷·劳丹认为,一定的研究规范是与一定的“研究传统”相联系的。这种“研究传统”是一种理论的系列,或者说理论的谱系,它们是社会功能场域的惯习,以及三类场域现实的联系。场域之间竞争发展,通过对话、讨论、辩驳等学术行为推动学术的进步,所有学术场域对学术发展都作出历史的贡献。

4 学术行为社会场的理性认知

对行为从时空维度上作类型区分后,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的概念,实际上形成了学术行为社会场的理论体系,并以此对场域相关资本、惯习等概念进行了批判性的阐释。在“叙事危机”背景中,学术行为社会场理论的“合法化”就成为对其理性认识及研究的前提性问题。

4.1 “叙事危机”及理论的“合法化”

利奥塔认为现代认识论的困境在于“叙事危机”,大部分现实叙事其实都是寓言性的,科学如果不想沦落到仅仅陈述实用规律的地步,就必须使自己的规则合法化。利奥塔认为思辨叙事和解放叙事是获得合法性的两条路径,但是,他又宣布了这两条路径的破灭。利奥塔否定了传统哲学的同一性思维之后,指出后现代思维是一种悖谬逻辑,科学技术在巨大的网络里融合,范式以及推理方式和逻辑在受到修改,新的技术带来质的变化[7],而后现代就是对元叙事的怀疑。

如果仅仅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学术行为,那么,所有学术行为都会被简化为是学术功能行为,它们的确会呈现出一种寓言性的叙事,这种行为既没有历史性的沉淀,也不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自我超越,很难想象从这些没有历史观的现象怎么能够形成一种“一切原则之原则”的“元叙事”。不仅如此,如果所有的学术行为都呈现出一种寓言性的叙事,那么,其所反驳的东西正是反驳活动本身所假定的,这就成为了“践履性矛盾”,学术批判就会沦为 “什么都行”的行为。 其实,“叙事危机”的困境不在于叙事合法性路径的破灭,而在于其认识局限在学术行为现象的现状,并未划分学术行为相对复杂的时空类型,而对其作了不恰当的简化,也未涉及学术行为的历史观及发展观,这实际上就是学术行为历史意识的消失,同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特征就是历史意识消失的认识是相似的。

4.2 历史意识的学术行为权限观

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特征在于历史意识的消失。历史意识其实是一种时间意识,它是一种深度模式。后现代主义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的深度模式的削平:黑格尔的本质与现象的辨证模式;弗洛伊德的表层与深层压抑模式;存在主义关于真实性与非真实性的关系模式;符号学关于能指、所指的二元对立模式。另外,历史意识的消失还在于主体的零散化而成为空洞的指意符号,以及距离感的消失,特别是取消了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等级秩序。后现代主义虽然有差异性、异质性、多样性、离散性等积极意义,但也有反中心性、反二元论、反同一性、反总体消极问题[8]。

学术行为权限观从时空维度上进行了类型区分,保留了深度模式及其历史意识,理论上确立了学术行为权限同主体确立的统一,并因为时空维度上的层次性差异产生了距离感;行为权限观因为对社会生命性的认同及权限动态均衡的联系,在理论本体上坚持总体性、同一性、中心性及二元论,时空维度上细致的类型性区分也使得学术场域的差异性、异质性、多样性、离散性成为可能。

叙事的规则并非固定,也非永恒不变。叙事者、聆听者和指涉者三者之中,谁占据叙事者的位置,谁就取得了叙事的权力。只有对学术行为权限及关涉的社会场域类型正确地区分,才可能对叙事进行精确地阐叙,当然这需要在对学术行为社会场的理性认知的基础上适度地抽象,进而形成学术行为社会场的静态性认识及动态性认识。

4.3 学术行为社会场静态性认识

学术场域之外的社会可为称为“基质”,它也可被认为是学术场域的环境。基质是学术行为社会空间中范围广阔、相对同质且连通性强的背景时空,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时空的性质。较之库恩在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学科“基质”概念,它更强调背景时空性,当然也含有库恩学科“基质”的特征:科学共同体,共同承诺的信念、价值甚至范例。

学术基质中散布着各类学术场域,其中连接不同场域的时空域则可称为廊道。廊道的连接度、结点及中断不仅仅反映了廊道结构的特征,也是学术行为,特别是学术创新行为社会时空特征的重要指标。实际研究中,学术的场域、基质、廊道的划分带有一定的研究主观性及目的性,当然这表明了学术行为主体的能动作为。

对学术行为社会场的具体研究中,可通过对学术时空域中最大面积、高度连通、功能控制特征的学术基质的认识,确定基质的范围,进而通过时空尺度、功能等级等场域的特征,确定其学术场域的时空特征——大小、形状、镶嵌、机制等,进而划分场域的类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现可能的廊道。此外,学术行为社会场域时空的级度、尺度、稳度及强度等也是其静态性特征重要反映。正因为学术场域静态性特征的存在,一些自然科学或技术理性方法具有的诸如数理统计、模型化等方法能够具有普适的学科适度。

4.4 学术行为社会场动态性认识

观照于学术行为创新,学术场域动态性既表现在现实的学术场域间的连通关系,也表现在场域内的碎化程度。场域的连通除产生的主体自我超越形成的学术视野融合外,也使得学术创新行为向学术功能行为方面的转化、确立成为可能。碎化过程表现在学术场域功能属性的分化或特化,它反映了场域内部及之间的时空异质性,空间碎化往往显示了学术场域创新行为多样性的可能。连通是其空间性的反映,碎化是其时间性的反映,学术场域的连通及碎化反映了时空变化过程,并规定学术创新行为的权限,成为学术行为创新的前提。

学术场域动态性还表现在时空场域的主体演化,场域主体除反应性、社会性以及适应性以外,还具有层次性特征,这种层次性由学术场域的时空层次性决定的。主体场域及廊道联系的相邻场域可组成更高层次上的场域主体,称为介主体;比这些介主体更高层次的主体称介介主体。

学术场域能够在基质内主动、被动地运动,对于主体行为创新来说,其主动性更为突出,较之域内主体主动进化、域外主动运动性创新一般更为经济。学术主体的域外主动性存在三种运动方式:内运动、极疏散运动和周期或聚散的迁移运动。

5 结语

通过对学术行为权限时空明见性的认识,形成了学术场域的时空类别的区分,并以此构成的理论体系对学术场域及相关资本、惯习等概念进行了批判性的阐释,事实上完成了学术行为社会场理论雏形的建构,并从历史意识的视角对其理论的“合法化”问题及学术行为社会场的静态性、动态性的探究。研究探索性的基础性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学术创新及行为规约等问题理性深入的理论支撑。

摘要:从社会行为的社会权限的视域对学术行为的社会规约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包括学术行为的权限、时空类型及场域和学术行为及创新的规约、规范等的体系性的关系。

关键词:行为,创新,权限,规约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王养冲.西方近代社会学思想的演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65

[3]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选集:赞美理论[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21,46

[4]皮埃尔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5

[5]佘碧平.“结构”谜思:从列维斯特劳斯、梅洛庞蒂到布尔迪厄[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0

[6]余乃忠,陈志良.习性:“具有席卷一切的解释力”:布尔迪厄建构的结构主义神话[J].现代哲学,2009(1):38

[7]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25

论学术环境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篇10

一、鼓励创造, 宽容失败

学术创新意味着思维的突发性, 发散性, 很多学术重大成果就是来自于当初的一些异想天开的创意, 由于学术创新所从事的都是前人未做过的, 所以其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为了验证一个创意往往需要经历若干次的失败, 没有对失败的宽容, 师生学术创新的勇气便会窒息。创新, 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创新从来不是轻而易举、唾手可得的, 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研究者们有的穷原竟委耗尽心力, 有的因为标新立异而遭到各种非难和指责。试想, 如果没有宽松开放的环境, 研究者们何以持久坚守冷清寂寞的精神创造园地?何以有学术新论、科学发明的诞生?同样, 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宽松开放的环境。如果对他们的失败不是持宽容的态度, 恐怕就会扼杀他们潜在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探索, 不允许失败, 就是扼杀创新。要形成一种鼓励探索、不怕失败的宽松气氛”[3]。

二、弘扬批判精神, 培养问题意识

培育出创造型人才离不开创新教育;要实施创新教育, 则离不开人的思维本源———批判精神。“创新来自于批判。人们在挑战权威观点、挑战约定成俗的传统时, 已经开始了创造新知识的过程”[4]。人类的创造性活动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就要开启学生的创造力, 激励每一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可见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创造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整个培养过程中, 我们要鼓励和支持一切符合教育终极目的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反对将知识的继承和创造性思维简单地停留在传授和模仿的层次上。人的发展, 其根本标志就是创造性发展, 没有创造性的发展就根本谈不上人类文明的飞跃。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应当是教育界的主要任务。高等院校不仅是保存和传授已有知识的场所, 还应该是发现和创造的中心, 这其中主要就包括了批判精神。

这里所提到的批判, 既不是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藐视, 也不是对既有的合乎规律知识的摒弃。我们所说的批判是实事求是地用科学态度观察和认识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 以敢于怀疑的学习态度, 用一种无休止的渴望新发现的治学精神去对待每一天的工作。我们不得不承认, 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发展, 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批判和继承。

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唯上”、“唯书”、“唯师”现象比较严重, 这明显跟我们所提的弘扬批判精神, 培养问题意识背道而驰。为了培养创新人才, 构建良好的学术环境,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现象, 要鼓励大学师生们的怀疑精神、创造精神和独立思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不管其思想成熟与否;青少年学生要有敢于“不唯”的勇气:赶超前人;敢于怀疑现成知识结论是否合理;最起码要有质疑过去的真理随着边缘科学的进展, 它是否仍有发展和增删的价值[5]。我们还要鼓励教师大胆提出与其研究领域的不同见解, 不管其观点恰当与否。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力军, 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批判精神, 独立的思想品质是评价其是否有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只有出现了整整一代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批判精神的建设大军,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紧跟并超越世界发达国家, 迎来中华民族的真正振兴。

三、克服功利主义, 创新机制制度

创新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有创新能力的教师。而现阶段社会对大学的期盼、多元化的项目与经费来源、各类评价体系的导向, 使大学失去了做学问的宁静, 更多的是出于迎合所带来的喧嚣和浮躁。传统的学术目标———超越利益的真理追求已经淡漠, 这对教师的成长、对学术研究都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社会对大学的各种评估方式, 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指标, 教师晋升的制度化阶梯, 都通行着一些快捷的、量化程度非常高的评价方式。这一现状集中表现在追求论文或著作的数量上, 只有发表令人满意的著作才能让学校承认其能力或水平。在要求短期效益的制度下, 无功利的探索、长期的研究计划成为泡影。另外政府投入不足, 经费来源的多元化趋势下, 一些教师为了得到充足的研究经费, 到处争取项目, 热衷于立竿见影的应用课题。再次, 在讲究数量、效率的学术管理中, 虽然高校也宣扬“博学”、“慎思”、“明辩”, 但实际上这些治学原则被打入了学术冷宫[6]。就学生而言, 许多学校评价学生优秀与否, 主要是看其论文发表的多与少, 很大一部分学生为了获取在班级或学校所谓“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等等各种荣誉称号拼命发文章, 他们讲求文章的发表速度远远超出其所需要追求的质量。在此等有功利主义思想的氛围下, 创新思想如何得以发挥, 创新人才如何能得到培养呢?

上述种种带有极浓的功利色彩的行为大大损害了大学教师和学生们可能具有的创新精神。可见, 构建大学创新机制制度成为当务之急。有学者认为, “制度是发展由可能到现实的中介”[7]。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制度, 优化学术环境, 使大学教师队伍的建设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因为只有大学为教师创造了一种优良的学术环境, 才能使教师们有稳定感、安全感、持续感、公平感;才能使大学“在不受功利和‘结果’压力牵制的情况下, 为追求真理提供一个天堂”[8]。同时大学还需要改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学习质量而非发表文章的数量。

建设一流大学, 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剔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 必须遵循科学研究和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 必须像重视建设大楼、建设重点实验室等硬件一样, 重视宽松、开放的学术环境的建设[9]。

四、保障学术自由提倡兼容并包

学术自由被认为是“大学最核心的使命之一”, 如同“人们将自由视为美好的政治制度之基本原则”一样[10], 学术自由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大学理念, 是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的基本条件, 是开展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性创新的必要条件[11]。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一再证明:大学只有充分的学术自由, 才能铸造师生的独立品格, 成为捍卫理想与正义, 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精神殿堂, 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阵地。

学术自由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必备的社会环境条件。在一个压制学术自由的环境里, 虽然不可能完全窒息人们的创造精神, 但学术难以兴旺, 创新人才也难以成长。相反, 只有在学术自由得以保障的环境里, 才会出现学术繁荣, 创新人才辈出的局面。自由的学术空气能激发探索的勇气, 创造的欲望, 萌发创新的灵感。美国的硅谷创造了知识经济的“神话”, 不少人就把硅谷的成功归功于“硅谷文化”或“创新文化”, 而这一文化的核心是学术自由。

那么在我们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的今天更要采取措施来优化我们的学术环境。第一, 要真正落实“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的方针。蔡元培先生坚持认为“学术上的派别, 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所以每一学科的教员, 即使主张不同, 若都是言之成理, 待之有故的, 就让他们并存”[12]。因此高校应当鼓励而不是压制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论争, 特别要保护少数和弱势师生, 帮助弱者, 因为杰出创新人才一般是占少数的, 他们可能在许多方面表现得柔弱, 对他们的保护, 是优化学术环境的重要内涵, 也是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因素之一。第二, 要做到在不触犯国家法律的条件下让科学无禁区。科学的历史告诉我们, 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 其新的生长点往往就在人为设置的禁区之中, 这种情况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尤为突出。高等学校要善于培育多学科交汇的氛围, 多学科交汇是培养创新人才, 做出创新成果的土壤, 因此要形成一种不同学科乐于和善于合作的气氛。

参考文献

[1]吴宁萍.论高校学术环境建设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意义[J].辽宁大学学报, 2001, (11) .

[2]戚业国, 宋永刚.论大学的学术生态环境建设[J].江苏高教, 2004, (2) .

[3]蔡克勇.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 (4) .

[4]裴兆宏, 胡和平.优化学术环境建设一流大学的教师队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 (6) .

[5]李轴宇.批判精神和自由精神创新人才产生的原动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3) .

[6]唐安奎.论大学学术环境与基层学术人员的成长——学术生态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 2006, (4) .

[7]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14.

[8][美]罗伯特·M.赫钦斯;汪利兵译.美国高等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25.

[9]李建强, 盛懿.要有宽松的学术环境[J].求是, 2002, (4) .

[10][意]布鲁诺·莱奥尼;秋凤泽.自由与法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41.

[11]刘智运.高校的自主创新与学术自由[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 .

学术论文的创新 篇11

关键词:教学学术;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基于国内高效发展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将工作重心放在科研方面,忽略教学,更加不注重教学学术,偏离大学的本真。基于此,可以确定教学学术并没有真正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中,改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那么教学管理自然无法在高校内发挥作用,强化高校的教学工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当将教学学术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之中,积极创新教学管理,使教学管理在校内充分发挥作用,这对于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有很大帮助。

一、教学学术

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表的《学术水平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教学学术,包括在大学学术之中。所概述的教学学术是指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学术。这吸引了很多学者的目光,纷纷投入到教学学术研究中,或阐述教学学术的具体特征、或阐述教学学术的组合要素、或阐述教学学术的系统模型等。尽管学者在教学学术研究中产生分歧,但却得出了统一的教学学术特征,即反思、交流、公开化[1]。

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是由教学的内在本质和特征所决定。这就意味着教学在高校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树立教学理念,将教学学术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之中,可以对高校教学活动适当的调整与优化,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二、基于教学学术视角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现状

基于教学学术视角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确定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管理理念的缺失

在高校教学管理之中缺乏教学学术管理理念,自然不能基于教学学术,合理规划与落实教学管理,充分发挥教学学术的作用。深入了解教学学术管理理念缺失的原因,主要是:

其一,管理者偏狭地看待学术内涵,认为只有生产知识才称得上是学术,即学术论文发表或是出版学术专著。而高校所进行的教学仅仅是技能学习,自然不会将教学学术融入到教学管理之中。

其二,管理者并未准确区分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的差异,在教学管理之中运用相同的方式、方法,导致教学学术规律的独特性被泯灭,自然难以充分发挥教学学术的作用,提供教学管理水平[2]。

(二)质量意识的缺乏

长期以来,高校教学的重要性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具体落实效果不理想,导致,教学质量不佳。究其本质,主要是管理者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在对教学进行管理中,未深入到教学质量,仅仅是通过教师发表论文篇数、教师教授的课程级别及课时量来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既不关注教学质量,也不研究教学质量,这自然难以使教学学术在教学管理之中起到作用。

(三)激励机制的缺失

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教学,教师重视教学学术,关注教学问题。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健全的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奖励,那么即便教师在教学方面做得再出色也无人问津,这自然会影响教师的努力的态度,逐渐懈怠,自然难以深入的研究教学学术,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强化教学活动。所以,奖励机制的缺乏,会影响教学质量。

三、基于教学学术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针对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笔者认为应当基于教学学术,积极创新、优化教学管理,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一)树立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学术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理念。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在高效教学管理创新之际,应当树立教学学术的管理理念,为教学管理指明方向,这对于强化教学管理有很大帮助。那么,如何树立教学学术的管理理念呢?

首先,正确认识教学的学术性,即教学管理者学习教学学术理论,明确其意义、内涵、作用及运动规律,从而区分教学学术与学科学术。

其次,基于教学学术理论及作用,合理的规划教学管理,监督与管理教学活动,将教学学术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高教学水平。

最后,制定教学学术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让教师开展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的教学活动;搭建教师教学学术平台,以便教师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学术学习、学术研究,提升自身教学水平[3]。

(二)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

在教学学术日益凸显其价值的今天,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可以加大教学学术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工作作出评价。所以,出于创新教学管理的目的,应当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评价机制。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结合高校教学实际情况及教学学术的作用,合理构建突出教学学术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合理设置评价指标,公平公正的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等。

其次,深入了专业教学规律及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制定同行评价机制,如此可以综合评价本校专业教学,明确教学缺点,利用不断完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三)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制度

要想使基于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学术作用,改变高校教学现状,应当制定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系统化的约束教学管理,可以使其规范化、标准化、有笑话的落实,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基于此,应当结合以上所分析的教学管理现状,明确教学管理的目的与作用。在此基础上,制定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教学准入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学质量制度、教学改革制度、教学档案制度等,以便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获取高校教学相关信息,按照以上制度,合理规划教学管理,使之可以控制教学质量、监督教学研究、规划教学改革等,从而真正意义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4]。

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没有教学学术主导的情况下,教学管理难以站在教学的角度,考虑与分析高校教学活动的不足,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对此,应当基于教学学术,积极创新教学管理,如树立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理念、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构建系统化的教学管理制度等,使教学管理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高校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钱厚斌.浅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C].//第7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476-479.

[2]李长贵,刘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学术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2):87-89.

[3]娄欣生.论基于教学学术的高校教学管理创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3):193-194,201.

谈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与创新 篇12

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规范,创新

1 编辑规范

1.1 编辑规范的内涵

编辑规范由道德规范、工作规范和技术规范三个方面组成。道德规范是指编辑的职业道德,它对编辑的要求很高。《出版管理条例》规定了出版物严禁登载的内容和出版者应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这些内容都是编辑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的。工作规范是指编辑在出版过程中必须遵守的程序和要达到的要求,如出版流程、质量控制等。技术规范则是指出版过程中应参照的标准,编辑在整理、加工稿件的过程中,要从各个方环节进行把握,以提高刊物的质量。

1.2 编辑规范的意义

我们知道,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肩负着文化的传播和期刊质量的把握两个方面的重任。所以,编辑在整理和加工稿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编辑活动的基本原则,规范自己的编辑行为,确保出版刊物的质量。在当今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市场竞争激烈,发展举步维艰。因此,期刊社要调整和改革编辑规范方面不合理的内容,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模式,尤其要杜绝违背规程、急功近利、刊物编辑质量下降的现象。

2 编辑创新

2.1 编辑创新的内涵

所谓创新,就是通过创造或引入新的知识、技术和创意,造出新的产品、组织、服务等新事物,并将它应用于社会,以实现其价值的一种过程。对于出版物而言,创新是指既符合出版改革的要求又符合编辑工作规律的行为。一般认为,编辑创新包括思想创新、知识创新、价值创新和文化创新四个部分。

2.2 编辑创新的意义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编辑活动正在进行一场空前的革命性变革,这将使得编辑工作变得更为多元化。面对如此繁多和庞杂的信息,学术期刊编辑就要认真对稿件的内容进行鉴别和整理。因此,编辑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编辑的思维品质。众所周知,创新思维是高质量思维品质的源泉,它直接影响着刊物的传播价值。所以说,创新是期刊的灵魂,没有创新,期刊就没有生命力,尤其是学术期刊,本来的读者群就不大,更不能固步自封,要努力改革创新。

3 编辑规范和编辑创新的方法

学术期刊编辑的政治、思想和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编辑规范和创新。因此,进一步增强编辑的规范意识,提高其职业素养,使其勇于和善于创新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编辑的职业素养。

3.1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出版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化的精神生产活动,承担着教育大众、把握文化方向的任务。因此,编辑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般来讲,编辑的道德规范包括以下几方面:传播优秀文化的使命感、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以及甘于奉献和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编辑要做到这几点,就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还要遵守社会公德,并严守编辑的职业道德,把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学术期刊的编辑,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稿件,更要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编出高质量的出版物是编辑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这是对作者负责,也是对读者负责,更是对自己职业生命的负责。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政治上和学术上把好关,严格执行“三审制”“三校一读制”“差错检查制”“责任编校制”等制度,努力做到层层把关,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及编辑质量。

3.2 善于学习,拥有科学的知识结构

我们知道,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如今的编辑不仅要是“通才”,更要是某方面的“专家”。也就是说,编辑工作的要求很高,既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科学的知识结构。尤其是学术期刊的编辑,面对内容高深的稿件,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编出高质量的刊物。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加快了。因此,学术期刊编辑要做到以下几点,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第一,要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获得及时、准确、可靠、丰富而又有用的信息,积极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使自己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获得工作上的主动权。第二,要努力开发自己的各种智力,使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第三,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以适应科技的发展,把自己的信息素质提升至更高的层次。

3.3 勇于创新

第一,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要善于对作者的来稿提出质疑。另外,对稿件的语言、文字、结构、逻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要提出质疑。其实,编辑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和作者交流并相互学习的过程,这不但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也有助于编辑自己学术水平的提高。

第二,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要有否定前人的勇气。社会在发展和进步,以前的学术成果大多已不适应当今社会,也无法解决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因此,学术期刊编辑要勇于在学术领域中寻找新视角,发掘新作者,以提高自己期刊的学术水平。

第三,学术期刊的编辑还要勇于否定自己,改变固有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努力推陈出新。我们知道,编辑的自我否定也是一种自我反省,它能强化编辑自身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辑要善于反思,并通过自我否定来提高自己对期刊的责任感。

上一篇:电子技能创新教学下一篇:依法治校的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