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筑思潮论文(精选9篇)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 篇1
摘要:重新审视和建构建筑文脉内涵特征,回溯西方文脉主义思潮发展的历史源流,将其分为萌芽时期、全面发展时期以及转折时期,并论述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理论观点。
关键词:建筑文脉,内涵,西方文脉主义,历史源流
1. 引言
“文脉”(Context)真正受到关注始于后现代建筑思潮,是其作为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标签而出现,这种文脉主义思潮最终由于同历史复古主义的“混淆不清”而逐渐退出了建筑设计的主流舞台。然而这种关注建筑或者城市所处的历史环境价值的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思潮传入国内以来,随着文脉内涵的转译、扩展,其逐渐进入建筑及城市设计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并对我国当代建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文脉一词的“泛化”使得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文脉”内涵的重新审视及其发展源流的梳理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2. 文脉释义
国外学者方面,文丘里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通过引述E.W.Sinnott关于动植物形式的描述来说明文脉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植物或动物特有形式不仅决定于有机体的基因……而且还决定与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知的基因并不能控制特定的性格,但对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反应。”在这里,文丘里将文脉视作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大辞典》中关于文脉的解释是:“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地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1]
国内学者方面,比如张钦楠先生将“文脉”看成文化环境;段进在《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一文中指出:“‘文脉’的使用应是一个广义、整体的概念。但在目前的阐释中尤其是使用中,由于着重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而逐步淡忘了原有的完整含义”,并将“文脉”定义为“介于事物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外部联系”。[2]
文脉并非建筑界的独创,其最早来自语言学领域的探讨,费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写道:“应该将语言的意思放在与句子相关联的问题当中来进行讨论,而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问题去对待”,其认为不应将某个独立的单词词意作为语言去理解,而应当将其置于文章的之中,句子在文章中才具有意义,正是这一观点产生了文脉。文脉一词源自英文“context”,拉丁文为“contextus”,意为文章的前后关系、与事物相关的背景和状况,通俗地讲,“文脉”就是人类创造的事物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所有关联的综合。
综上所述,可以梳理出建筑“文脉”内涵的两条认知主线:一是空间向度,指的是建筑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为人类所创造,在不同程度上是与其相关的意识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范畴;二是时间向度,指的是建筑产生、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
3. 西方文脉主义思潮发展历史源流
西方文脉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之前)、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转折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
3.1 萌芽时期
在工业时代,处在现代主义宣扬与历史决裂、旨在创造一种复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美学艺术形式的局面之中,即便在那个最微弱的年代,“回归历史”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一次大战后,美国诗人艾略特在其著作《传统和个人的才能》一文中指出个人的创作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基于对传统的认知之上,不能无视历史,而应该充分地感受存在于现代的“历史”,艾略特的“历史感”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3]1947年,Colin Rowe在《理想别墅的数学》一书中将帕拉迪奥和柯布西耶的别墅做了比较,并从中指出对于历史的模仿和引用之间的区别,开始关注建筑形式中的“历史”性;[4]1950年,文丘里在其硕士论文《关于建筑构成的文脉》一文中认为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关,“含义产生于文脉,文脉如果变化,含义也将发生变化”;1961年,美国城市理论家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对于以功能分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以及现代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重要意义;[5]此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指出历史环境的保护应当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并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再次将公众视线引入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随着上述理论著作的陆续发表,西方基于文脉主义的研究已经呼之欲出。
3.2 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文脉主义思潮全面爆发的时期,在这期间,许多建筑师、理论家基于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文脉主义进行了研究,鉴于研究内容繁杂,特以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流派为线索,梳理这一时期文脉主义思潮的理论研究成果。
Colin Rowe和康奈尔学派。Colin Rowe的学生Stuart Cohen最先提出文脉主义,在其著作《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Urbanistically Reconsidered》、《From Urbanism to a Theory of Appropriate Form》中对自己的文脉主义理念进行了充分地说明,并和Steven Hurtt一起提出了将康奈尔学派共同的设计理念称之为文脉主义,该学派设计理念认为城市设计中新建区域应当与文脉相呼应,以此获得城市的整体感。1974年,Stuart Cohen在《物理的文脉和文化的文脉》一文中将文脉概念分为“物理文脉”(physical context)和“文化文脉”(cultural context)两部分,前者指的是建筑意义通过具有含义性的形式具象地表现出来,后者则指的是观察者通过建筑的类型特征来理解建筑的含义;[6]1978年,Colin Rowe所著的《拼贴城市》则是康奈尔学派进行文脉研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其在书中关注城市的历时性特征,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风貌格局是由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拼贴而成,城市是历史的集合。Colin Rowe认为城市设计应当从历史元素中获取灵感,并对其进行重构,以形成连续的、富有历史感的城市区域。[7]
文丘里和后现代主义。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韦加斯学习》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乃至文脉主义的代表作。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技术论,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在城市历史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筑形态是对特定城市文脉所做出的反应;[8]《向拉斯韦加斯学习》一书通过对拉斯韦加斯商业地段景观的调查,文丘里赞赏那些受到现代主义所排斥的大众喜欢的象征性建筑,比如挂满各式各样广告牌的商业建筑却成为拉斯韦加斯典型的城市形态。文丘里认为建筑形式所包含的象征性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认为通俗文化应当被视为文脉而受到尊重。詹克斯在其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提出建筑形式所蕴含的符号学含义是建筑表达其意义的重要方式,提倡建筑的多价值属性,詹克斯将文脉定义为“特定性+都市化”,即文脉包含城市历史结构和城市环境两方面;[9]1977年,罗伯特·斯特恩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现代主义思潮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并且将其主要特征归纳为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和引喻主义,这是文脉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第一次被明确地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文脉主义,罗伯特·斯特恩认为,“建筑是全体的一部分”“新的建筑要同环境相适应”,并提出了对历史建筑的正确参照等观点,有意将后现代主义同复古思潮区别开来。总之,后现代主义运动关注的是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即通过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发挥其象征作用,来表达建筑内涵。
Aldo Rossi和新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运动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战后的意大利城市空间的发展难以表现出稳定性,成郊社区甚至出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局面,以罗西和G.格拉西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开始了对恢复城市秩序的探索,其方法就是运用类型学寻找城市文脉中的原型(prototype)特征。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是“文化习俗的产物,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编译进入表现的形式中,绝大部分编译进类型中……类型是深层结构”“类型可以从历史中的建筑抽取……类型不同于历史上某一建筑形式,而又具有历史因素,至少在本质上同历史相联系。”[10]在这里,罗西将文脉认为是历史文化习俗,将建筑对于历史文脉的表达分为两个部分,即建筑形式及其类型。类型源自历史,但区别于历史建筑的形式,而是其深层结构,类型比建筑形式对于文脉的理解更加重要。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运动和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相同点在于对现代主义均持有批判性,认为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应当将建筑置入文脉之中,从历史中探寻新建筑的答案;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文脉可以通过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来表达,后者则认为文脉则存在于历史建筑的深层结构(类型)之中。
3.3 转折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西方国家文脉主义运动的全面发展时期,然而,进入80年代,这股思潮则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究其原因,则是“文脉主义”内涵理解的偏差和僵化所导致的。文脉主义同现代主义相比,正是由于其将建筑置于文脉之中,且对于文脉的表达方式有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随着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盛行,加之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特征描述为文脉主义倾向,更加造成了文脉主义等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因此,建筑的文脉主义观被固化成为仅注重建筑形式的象征性(符号学含义)作用,关注与现存环境的一致性、连续性以及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和转译。严格地说,罗伯特·斯特恩将文脉主义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是混淆了“文脉”和“历史元素符号”这两个概念。这一时期对于文脉主义的批评声音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文脉的概念很模糊,而城市环境自身的结构和格局则十分清晰,将建筑置于环境之中比将其置于文脉中更加有效;第二,此类批评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简单模仿相邻历史建筑的基于文脉主义的建筑作品。随着文脉主义内涵的不断僵化,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类似性”关系逐渐被认为是文脉主义的内涵,正如欧洲建筑史库哈斯所说的那样,“欧洲城市具有历史性……所以历史的保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保存城市的概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话,那就会造成一种制约,也就是说文脉会舒服建筑师的手脚”,此后,随着对单一文脉主义观的批评不断增加,文脉主义逐渐从建筑思潮的主流中淡去。同时,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文脉主义的观点却仍然存在于当今的思想潮流之中,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11]
4. 结语
西方建筑文脉主义思潮对于建筑文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脉内涵及其发展源流的认知是构建文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我国正经历文化趋同影响的背景之下,文脉理论为建筑地域性以及本土特色的保持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毅,吴钦照.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段进.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规划师,2005(7):14-17.
[3].(英)托·斯·艾略特著.卞之琳等译.传统和个人才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Colin Rowe.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M].The MIT Press,1947.
[5].(美)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
[6].(日)秋元馨著.周博译.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徐怡芳,王健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9].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11].罗伯特·斯特恩著.陶吉开译.现代主义运动之后[J].建筑师,2005(1S).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 篇2
2、自由:自由行动是指个人在社会层面上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者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
3、权利:权利是一个政治、法律术语,通常是个人宣称对其对象所拥有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置的地位或能力。
4、平等:自由主义中的平等原则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西方社会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
5、政治思潮:政治思潮是一种观念形态,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它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它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地带动作用。它作为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
6、正义:正义就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它意味着同等地对待同类对象,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这一规则本身并不包含一切人平等的前提,而只是一种形式的规则。在成立之初,并不与社会平等相关,只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在其基本含义中加进了结果平等,也就是社会正义的内容。
7、法治:法治其全称是法律的统治。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其最高权威不是某些随心所欲发号施令的个人或集团,而是按照人民的意愿建立起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执行,并以分权方式维护的整套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方式,可以把法治国看作是按法律原则建立起的国家。
8、民主:民主就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人民全体的多数,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9、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经验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快乐作为基本出发点,而精神的安宁则是在此之上的更高的衡量指标。
10、社会契约论:这一理论假定人们是在原初的状态下,通过相互订立契约而确立基本政治和制定法律规则。从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理论中,他们都把社会政治体制看作是原初人们协议的产物。
11、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征有哪些:
1、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这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早在17、18世纪已被人们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推翻封建秩序而奋斗,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迁,这些研究主题不断更新和深化。另外,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2、思潮流派纷呈。各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态势。在二战后,世界两级对抗的格局中,除少数国家少数政党长期追随美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政治思潮开始呈现出相互融合和趋中的走势。
3、政治思潮流派和学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体现在多种层次上。一是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政纲和政策的相互碰撞。二是政治问题地区化与国际化。三是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临近学科的相互影响,出现了政治心理学、决策论、政治沟通等学科门类。
4、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求。政治思潮产生之初是以各种价值观为研究中心,二战后以美国为基地,兴起一般政治科学化的学术活动,即行为主义革命。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些传统的政治思想命题再度引起关注,于是在政治研究领域出现了“再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力图走出纯科学方法研究困境。行为主义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逐渐过渡到“后行为主义”,不再拒绝价值讨论。
12、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
1、在方法论上,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新自由主义大多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他们对积极自由的强调,对国家干预的提倡,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理性主义的根据,相信人有理性能力支配自己和控制社会,而保守自由主义者继承了英国自由主义的经验主义传统,他们强调理性的限度,重视知识经验和历史传统
2、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则强调消极自由。从新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格林开始,积极自由就是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重要特征,强调自由的积极性质就是要回答如何保障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物质条件的问题,从而得出福利国家的结论,而这正是保守自由主义所竭力反对的,保守自由主义者批评积极自由观会导致强制、最终破坏自由,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即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
3、在经济主张上,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捍卫自由市场秩序。二战以后日益发展的国家干预就是在增进社会公平和促进个人自由等旗号下进行的。保守自由主义则对国家干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判,对私有制和自由市场进行了辩护。经济上揭示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政治上则集中批判政府干预所导致的政府超载和行政效率低下。
4、在政治主张上,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实施后,尤其二战后,自由主义内部关于民主问题出现了扩大的趋势。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以解决民主权利的形式平等和人民对政府决策的实际影响力之间的鸿沟,保守自由主义者则抱怨民主的过分发展,主张实行间接民主,把政治交给那些选举出来的精英去操心。
13、自由主义如何认识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1、自由主义对平等的态度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自由主义自始至终强调权利的平等和形式的平等;另一方面,许多自由主义者不接受实质平等的主张。自由主义对于个人平等的强调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现代性的特征,就其本质而言,自由主义认为不论出身、性别、年龄和工作,人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尊严。而自由主义对平等的认同代表了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根本分歧。自由主义比保守主义更多地强调平等,但不像保守主义那样强调自由。
2、自格林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开始关注平等问题以来,自由主义的主流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即一定程度的社会正义(结果平等)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经济高度发展,财富相当丰富的西方,如果对社会中不幸者不予关注,这违背自由主义原则。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自由主义认为社会正义(结果平等)应该限制在最低限度。
14、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
1、有机社会和历史传统。认为社会不是一种机械的东西,而是各个部分可以互换的有机体。在保守主义在求助于传统的时候,并不是盲目地赞成从过去传下来的每一种观念。选择的依据是认为一种有益的传统是过去传下来的,但又必须符合现状,因为有益的传统把人们与过去连结起来。
2、成见的重要性。保守主义认为理性主义的几何学的推理方式在人类事务中的应用极为有限,人们需要的是与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方式来自情感,情绪和经验,这就是伯克所提倡的成见。它是存在于传统中的权威和智慧在个人精神中的集中体现。保守主义指责理性主义者为所有的社会进行谋划,而不是让制度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自生自发。理性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亲和,看重间接知识的抽象性和一般性。
3、权威与精英政治。保守主义批判启蒙思想家的另一个焦点是反对人民主权,崇尚权威和精英政治。保守主义在强调权威的重要性的时候,是从权威与自由的关系开始的,自由是在权威之下的自由,离开权威的自由根本不可能存在。
4、自由与平等的对立。保守主义认为平等是对自由的否定,因此保守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的财富和收入再分配政策,主张通过开放的社会制度解决人际差距问题,批评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再分配模式的平等观,认为这实际上是给予某些人特权,以这种观念制定的制度是一种平均主义。
5、财产和生命。保守主义坚持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并主张财产权利比生命权利更重要,生命只是一种原始的东西,是我们珍视为文明的生物基础,而对人类比对兽类更有价值都与财产相联系。保守主义因此竭力反对以国家利益为名的侵犯财产权利,由此坚持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
15、直接民主适用于古代社会,间接民主适用于现代社会,说明间接民主优于直接民主。{观点错误}
1、民主的实质不是依靠少数人,而是社会相当多数来决定政治问题。政府的同意建立在大多数被统治者自愿的表达基础上有所选择、竞争和比较,才是真正的民主。所以没有必要在两种民主形式之间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2、无论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有何种缺陷,毕竟是多数人参与公共政治的一种方式,是多数人决定自身命运的一种制度,最理想的民主政体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混合政体。
3、民主的形式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直接民主的典型是古代希腊的城邦。由于其规模并不大,一般限于一个城市在其自由民之中实行直接民主制是可行的、而间接民主是适合现代人的民主制度。是在一般政治事务上,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来行使民主权利.但由于存在着公开而无限制的观点表达,和候选人间的,公开辩论和激烈竞争,普遍公民的选票对于政治仍然具有直接地影响力。
16、如何理解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国家观是对古典自由国家观的否定:
1、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观是消极国家观,根据这种观点,国家被看成被动的东西,它的职能就是“警察”职能、“守夜人”职能,也即它是保护个人自由,而不是促进个人自由的。同时,它把国家看作是对个人自由的主要威胁,所以要尽量限制国家的权利,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强调最少管理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然而,这种放任主义的国家观在实践中的结果是自由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垄断组织成了社会的主宰,穷人和弱者成为弱肉强食的对象。
2、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这不符合他们的理想。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西方社会思潮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9-02
2015年1月19日,北京召开的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精神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错误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在课堂上公然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此次讲话再次把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西方社会思潮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西方社会思潮,保障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围绕教育部《意见》,分析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所出现的问题,指出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西方社会思潮提出合理的建议。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所出现的问题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某一课题组调查了当代各种社会思潮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较高的认同程度,达到74.6%。然而其他西方社会思潮也在大学生的认知当中占据不少比例,其中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最为突出,认同值在30%左右。在调查中也发现,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西方社会思潮的认识并不全面,对新自由主义的认同源于追求自由的天性,而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则明显与我国倡导的科学社会主义相混淆。这意味着多数的大学生在对西方社会思潮了解不清楚的情况下就受到了它的影响。西方社会思潮极其容易利用它自身的迷惑性蛊惑新一代的青年学子,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冲击。
大学生处在社会的高端,所受的意识形态教育明显要比普通人多且更为严格,何以在他们中还会出现西方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深入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或许能带给我们答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枯燥,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前两年基本每学期都要必修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育内容来说,课程本身理论性很强,其深度与广度要求都非常高,许多内容对于大多数非专业学生来说是不知所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自身的枯燥性加上学生理解困难,教育效果难免不尽如人意。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高校思政课是每一名在校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学分设置上也相对较高,但这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学生对这门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只是为了修得相应的学分或拿到合格成绩才学习这门课,许多非专业的学生常常抱怨该课程与自身专业的非相关性,认为该课程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并没有什么益处,因此忽视该课程真正的内涵。据调查,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上,真正听课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太多低头玩手机、睡觉、做专业课作业等。
(三)高校开放的环境,教师传播西方社会思潮
在开放的环境下,不少教师也深受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并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将其灌输给了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受到了影响。而另一部分教师为了在枯燥的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批党、批社会,传播西方新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学生听到这些言论,难免会对西方社会思潮产生错误的理解,以为西方社会思潮十分前卫,值得中国大力推崇和借鉴。
(四)互联网时代有利于西方社会思潮的侵入,影响青年一代
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西方社会思潮也通过各种手段涌入中国,吃穿住行、影视娱乐、教育、文化消费都有它们的影子。当今流行的慕课在线课堂,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起与主导,其中有大量的西方人文学科课程,在课程中不断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念,瓦解我国大学生对已有意识形态的认识。大学生正是好奇心与探索心理旺盛的时候,西方社会思潮新颖的思想观念吸引着大学生的关注,不断地影响着青年学生。
二、西方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我们不可否认西方社会思潮中存在某些合理的观点,对于进入现代化发展还不久的我们来说,西方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在思想上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例如西方在环境保护上的倡导,女权主义对女性的尊重等。然而西方社会思潮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反映,它集中反映的是西方的价值理念,与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冲突,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
(一)西方社会思潮的强势侵入动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西方社会思潮以各种手段、途径来势汹汹的态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它的强势侵入不可避免地会动摇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生中的地位。以在大学生中存在较高认同度的自由主义为例,它主张建立宪政国家,利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事实佐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失败论”,极力鼓吹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错误思想,企图利用资本主义的短暂胜利,煽动中国加入西方的行列,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些思想的传播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毫无疑问会使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学生转向西方社会思潮中的错误观点,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
(二)消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引发潜在的政治危机
西方社会思潮纷杂多样,其中有极大一部分宣扬西方政治主张。如民主社会主义公开反对马克思所提出的科学社会主义,也就是公然反对我国以此为目标的发展方式;在政治上,它主张多党制,而我国这种特殊的政党制度毫无疑问成了它批判的对象。无政府主义主张废除政府,强调绝对的个人自由,早在20世纪革命党人就讨论过这种政治制度并不适合我国国情。这类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对于认识还不全面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有迷惑性的,一旦它灌输成功,就会消解大学生对于我国目前政治制度的认同感,从而带来潜在的政治风险。
(三)西方社会思潮的巨大迷惑性毒害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大学生的价值观还处于不稳定状态,极容易受到外在思想的影响。西方社会思潮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在一些言论上十分激进和偏激。如新民族主义激进的民族观点,强调单一民族,容易使人产生抵制外族人的思想;自由主义鼓吹个人自由,贬低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信仰的集体主义;功利主义强调个人利益至上,而忽视他人合理利益诉求。此外,在西方价值理念中还推崇享乐主义,忽视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这些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形成都有极为不利的一面,不利于我国的人才培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对策
(一)从教育者角度: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管理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大学生的精神导师,其在课堂上的表现,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态度,都直接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甚至是全部高校教师的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以自身言行感染学生,凝聚学生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想。若公开诽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歌颂资本主义,大力宣扬西方社会思潮中某些思想,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恶劣的影响。二是要求教师对于西方社会思潮的介绍应全面和批判,以免引起学生的误解。西方社会思潮大多具有双面性,其观点有合理的一面也有不合理的一面。大多数学生对此并不了解,教师一旦提及要注重指出其中的不合理处,以免使学生产生片面或极端认识。
(二)从教育载体角度:严格把关高校教材和其他传播西方社会思潮的介质
高校教材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绝大多数人文社科类教材都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加强教材建设,认真审核高校所使用的社科类教材极为必要。在引进和采用西方人文社科类教材时,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采用明显违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色彩的教材。在课堂上,教师通常还会额外使用一些互联网教材,或通过一些外国影片、纪录片辅助教学。西方拍摄的某些纪录片通常是站在西方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其中不乏扭曲、抹黑中国的部分,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引导,合理地指出其中的偏颇之处。
(三)从教育环境角度:传播正能量抵制西方社会思潮的错误思想
使西方社会思潮错误思想不攻自破的最佳方法无疑是事实的佐证。因此,要积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这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每一个人,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政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自觉抵制西方社会错误思潮。同时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用先进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高校文化建设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传播积极向上、健康的内容,校园报刊、广播、网络建设要紧贴时代,跟紧党的政策,创建校园精神文明活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 参 考 文 献 ]
[1]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影响的新趋势及应对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31-37.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 篇4
置身一场巨变的前夕, 兴奋和颓丧两种相悖的情绪同时支配着“建筑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一方面, 由于信息技术启动了新经济起飞, 西方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都市复兴”现象。欧美各大中城市近年来先后掀起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热潮, 客观上为建筑师们提供了空前丰富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 计算机技术不仅使建筑制造业和建筑业迅速得以现代化, 也开始对建筑设计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计算机不再仅仅是一种高效率的“机械化制图”工具, 在一些富于探索精神的建筑师那里, 新兴计算机技术所包含的独特概念更成为探索设计新理念、新形式的灵感源泉。
然而, 建筑学作为古老的学科, 在信息时代大潮中遭受的冲击也是巨大的。瑞姆·库哈斯 (Rem Koolhaas) 在2000年5月接受普利策建筑奖时, 发表了近乎耸人听闻的预言:“……在数十年, 也许近百年来, 我们建筑学遭遇到了极其强大的竞争……我们在真实世界难以想象的社区正在虚拟空间中蓬勃发展。我们试图在大地上维持的区域和界限正以无从察觉的方式合并、转型, 进入一个更直接、更迷人和更灵活的领域——电子领域。……我们仍沉浸在砂浆的死海中。如果我们不能将我们自身从‘永恒’中解放出来, 转而思考更急迫、更当下的新问题, 建筑学不会持续到2050年。”
“解放”的直接后果, 即是促成所谓的“奇观建筑”在全球各地的崛起与蔓延。下文讲到的三位建筑师, 弗兰克·盖里、瑞姆·库哈斯与彼德·埃森曼, 他们的建筑思想与实践为我们呈现了这一蔚为大观的“奇观”盛状。奇观背后, 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汹涌而来, 然而它将带给建筑学怎样的明天我们目前仍不得而知。
盖里的“毕尔堡 (Bilbao) 效应”
如果, 非要说什么是我对建筑实践的最大贡献, 我会说是“眼—手”之间协作的成就。这意味着我已变得非常擅长于建造我想象的一个画面或一种形式。
——弗兰克·盖里 (Frank Gehry)
我把盖里当成这样一个例证:向更大更主要项目的过渡已将他从极端的率真变成了极端的虚假。
——瑞姆·库哈斯
如果说在保德拉德眼中位于资本主义大都市中心的蓬皮杜文化中心成为六七十年代西方社会消费文化内爆性的象征, 那么弗兰克·盖里的位于西班牙偏僻小城毕尔堡的古根汉姆博物馆则标志着当代都市消费文化的一个范式的转移。
毕尔堡博物馆有可能成为历史上最被“媒体化”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 它已经开始被媒体大肆宣扬。1997年, 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使毕尔堡从一个负债累累、被废弃的工业小城, 一跃成为全球的旅游热点。该馆开放的首年度便接待了140万名参观者。毕尔堡小城轻易从旅游者腰包中掏取了16000万美元的收入, 足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出3800个新的就业机会。
从某些建筑学角度严格来评价毕尔堡, 人们或许多少有些失望。除却其看起来激进、复杂、动感、极富表现力的外部造型, 其内部空间组织结构几近静态和保守。首先, 各个具不同雕塑感的分博物馆体量围绕一根中心垂直轴线 (中庭空间) 被组织起来, 然后各分博物馆内部展示空间再沿一组放射状的水平轴线被加以布置。尽管每个分博物馆的平面经过扭曲、变形而具“动态感”, 但这种中心式构图甚至比40年代莱特的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还要静态和古典。毕尔堡另一特色是其外墙面大量覆盖的钛金属板, 其色彩光泽随天气、日光状况不同而千变万化, 蔚为壮观。但由于外墙面多为复杂的三维曲面, 为覆盖成一个光滑的金属表面, 钛金属挂板背后的支撑结构足足占据了近10%的室内空间, 不能为展览使用。……相比盖里早期的作品, 毕尔堡缺少的是一种真正激进并且率真质朴的建筑学表达, 而更多地走向巴洛克式的夸张表现。
毕尔堡的成功更多体现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它以一种奇特的策略重新唤醒了公众对建筑学的热情。相比蓬皮杜文化中心作为70年代资本主义大都市中心的内爆性的“都市奇观”, 毕尔堡提供了一个以建筑师纯然个人美学趣味, 在主要大都市之外构筑“奇观”的典范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 毕尔堡对当代建筑学作为一门职业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过多年的设计实践, 盖里所具备的建筑师的职业技能是当今建筑界无人能够匹敌的。他能将其个人的设计意图毫不丧失力度地从脑海中的图像 (传统意义上建筑师作为“想法”的构思者) 通过草图、工作模型 (手工作坊的工作方式) , 经由计算机的复杂运算 (当代航空工业的设计、制造技术) , 一直传输到造船工人手中的钢架和钛金属挂板 (毕尔堡的施工利用了当地废弃的造船厂存留的建筑工艺和工人) 。可以说, 盖里以其对个人美学趣味的极端自信和对当代技术状况的乐观主义态度, 在毕尔堡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建筑学的综合。当然, 毕尔堡的成功更多体现在社会学的意义上。它以一种奇特的策略重新唤醒了公众对建筑学的热情。相比蓬皮杜文化中心作为70年代资本主义大都市中心的内爆性的“都市奇观”, 毕尔堡提供了一个以建筑师纯然个人美学趣味, 在主要大都市之外构筑“奇观”的典范。它如此成功地复兴了一个没落的工业城, 从局部出发, 赢得了整个世界文化和市场的注目。自60年代都市设计整个学科的没落之后, 一个单一的建筑物居然具备如此强大的潜能, 同时影响了当地及全球的想象力, 这实在是当代建筑学的一个巨大的惊喜。如今, “毕尔堡效应”已成为开发商、政客和学者们一致喝彩的模式。每一个城市都开始构想, 通过一个新的性感的艺术博物馆来吸引游客, 刺激当地的经济, 提升自身的文化地位, 从仍籍籍无名的小城到已无需在地图上标明的众人皆知的大都市。
这样一种对“都市奇观”的狂热, 正在淹没对潜在问题的批判性的思考:在整个社会产业结构迅速调整的今天, 旧有的都市形式正在溃解, 新型技术所推动产生的新都市格局仍不明朗, 毕尔堡是否真正体现了对未来新型都市的经济、文化结构和公共空间的准确把握?如果不是, 毕尔堡的美学——市场模式究竟能够持续多久而不会成为一个乏味的公式?如果是, 未来的建筑学是否会与其他电子媒体和图像工业彻底等同起来, 共同加入到由狂热消费社会驱动的对一个又一个的“都市奇观”的制造中?
埃森曼的“自足的建筑学”
跨国资本的政治体系已经规范好了一种空间、时间、城市和建筑的组织。在既有制造和消费模式中, 寻求一种激进的变化, 制造一种“空白”状况, 一种不能消费的东西, 不仅仅是一个美学的论争, 更是一个政治性的论争。
——彼德·埃森曼 (Peter Eisenman)
彼德建筑的最好的东西是他最后做成的疯狂的空间, 这是为什么他成为重要建筑师的原因。所有其他东西, 那些哲学, 那些所有玩艺, 在我看来不过是狗屁。
——弗兰克·盖里
面对所有关于“毕尔堡效应”的狂热与困惑, 埃森曼声称, 当代建筑学还未能发展出一种基本理论话语来有效地区分什么是真正的“建筑学”, 什么是仅仅制造图像奇观的“主题公园”。埃森曼认为当今建筑学要求获得自身学科的“自足性”, 必须坚持一种否定性的“批判的实践”, 不被任何其他叙事性的话语 (如广告、电影、电视及迪斯尼式的“主题公园”等) 和跨国资本意识形态 (社会批量生产力量、市场消费意志) 所同化。
不再寻求外在的意义, 建筑形式的自足性成为“批判性建筑学”的内核。从某种程度上说, 建筑作品所被吸收、同化的可能性越小, 其建筑学的价值便越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埃森曼认为, 初始看起来激进的毕尔堡, 因其对图像性奇观的过度表现, 最终被公众和传媒完全消费, 从而不再具有建筑学的“批判性”。
埃森曼所秉持的文化精英意识以及对自足的形式主义的钟爱, 使他在当代建筑学中扮演了一个极为激进的角色。一方面, 他和众多精英建筑师一样, 反对商业主义和技术主义所导致的文化的均质化;另一方面, 他全然拒绝通过建筑学在传统中所行使的社会学, 技术学和美学的功能, 以求得建筑文化的异质性。不同于肯尼斯·弗兰普顿 (Kenneth Frampton) 所提倡的通过地方性而达到的“批判的地域主义”, 不同于斯蒂文·霍尔 (Steven Holl) 对建筑材料和自然状况的“现象学”的探讨, 不同于诺曼·福斯特 (Norman Foster) 等对技术美学和盖里对个人美学的表达, 埃森曼的建筑探索几乎从价值的零度开始。拒绝建筑类型学传统, 放弃对材料、构造的表现, 尝试以一种中性的政治、意识形态立场出发, 埃森曼将全部热情投放在“自足的形式探索”中。
1988年开始设计, 1996年建成的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的阿诺夫设计艺术中心, 成为综合展示埃森曼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作品。现有建筑的轮廓线被抽象为“Z”形折线空间系统, 新建筑则由基地波动的等高线抽象而成“S”形曲线系统。其曲线内部由一组按对数关系互相重叠的盒子空间构筑而成。“Z”形和“S”形系统经过复制、偏转和叠加, 最终形成一个极其错综复杂的整体空间结构系统。
这样一种极其“人工化”的设计过程, 远离了传统的以满足功能和实现建筑师所想象的空间效果为目的的设计方法论, 最终制造出传统设计方法所不可能达到的建筑形式。埃森曼的这种设计过程可与阿诺德·勋伯格的音阶作曲过程相类比, 前者通过操纵建筑形式的深层结构, 尝试摆脱以类型学组织为中心的建筑学传统, 后者则通过极其人工化的作曲过程使作曲技术脱离了以“音效”为中心的音乐传统。
近期, 埃森曼已将形式探索推进到超大尺度的都市项目中。与此同时新兴的非笛卡尔空间体系的计算机图形软件也为他的探索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在位于纽约的史泰登岛艺术与科学学院 (Statenlsland Institute of Art&Sciences) 项目中, 所有不同的市政交通系统和人流、物流运动以及各种综合项目都被从一张连续的二维网格上卷曲而起, 以获得相应的建筑形式。然后各形式再通过扭曲、变形最终汇聚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拓扑学空间系统。在这里不再有传统的关于墙面、屋面、地面的等级体系, 不再有室内外空间概念的区别, 也不再存在城市的“图”、“底”关系之分。有的只是无尽的空间、能量、组织的转换, 一个面对曼哈顿岛的都市奇观。
埃森曼在当代建筑实践中建立起了一种极为独特的模式。他关心建筑知识的可能性远甚于建筑产品的制造量。他对大众消费和公共媒体的主导力量持鲜明的批判立场, 而同时又能积极地工作在“时代精神”的内部。在今天西方建筑学面临信息时代的冲击所产生的重重危机中, 一些建筑师如瑞姆·库哈斯、让·努维尔 (Jean Novel) 和伊东丰雄 (Toyo Ito) 等尝试将建筑学的中心部分地让位于某些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如城市基础设施等;另一些建筑师如赫佐格、德默隆 (Herzog&De Meuron) 和妹岛和世 (Sejima) 等则尝试尽量缩减建筑学与外部相冲突的界面, 以更精妙的方式化解外界压力。迥异于此, 埃森曼的姿态是敏锐地回应时代的巨变, 又毫不妥协地坚守建筑学形式语言的领地。他的工作使得今天的建筑学在危机中仍显示出其种程度的自信, 并为更年轻一代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建筑师展开全新的形式探索奠定了基础。
阿诺夫设计艺术中心模型
阿诺夫设计艺术中心外观
库哈斯的都市狂想
“大”=“都市”相对“建筑”
——瑞姆·库哈斯
库哈斯的作品是通过一整套荒唐的途径制造出来的有趣的作品……一种夸大狂的作品。
——互联网上一无名评论者
除却被媒体极力传播的盖里的“毕尔堡效应”, 以及受学术界广泛关注的埃森曼的“自足形式探索”, 在当今“都市复兴”文化中最具深厚影响力的当推瑞姆·库哈斯的都市主义思想和实践。《纽约时报杂志》封面刊出他的巨幅肖像, 称他为“一个建筑师时代的建筑师的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则称他为“我们时代的柯布西耶”。
2000年5月, 库哈斯被授予第23届普利策建筑奖。评委会在授奖词中称赞他“界定了理论与实践, 建筑学与文化状况的新关系”。其评价十分中肯, 但其颁奖事实却有些让人出乎意料和具有讽刺意义。纵观库哈斯的作品, 没有人会否认它们的杰出品质, 然而普利策奖通常授予的是那些具有单一独特艺术风格的建筑师, 如贝聿铭、盖里等, 而库哈斯和他的OMA工作室的工作, 恰恰致力于从根本上与那些“建筑学艺术”的实践划清界限。另一方面, 库哈斯也明显区别于他的以智性、批判性为信念的先锋派建筑师同盟, 如埃森曼、屈米、里布斯金和哈迪特等。库哈斯是其中最固执的直接从现存建筑和都市状况中汲取能量, 而不求助于当代哲学和文化理论的建筑师。
当埃森曼将建筑学置于文化批判理论的脉络中加以考察, 宣称“在过去400年来, 建筑学的价值观一直是从同一个人文主义源泉中升发出来, 今天它必须彻底改变。人类基本视野的变化起源于哲学的变化”时, 而库哈斯则争论说:“人类视野的变化起源于电梯的产生!”
是的, 在库哈斯的眼中, “电梯”、“人口密度”、“货币”等城市基础设施和经济指标, 远比建筑艺术和文化学更强大地影响着当代都市状况。库哈斯1978年出版的《谵妄的纽约》成为他关注大都市内部各种制约力量、发展逻辑和技术创新, 而远离建筑形式和意识形态论争的第一部宣言。
1995年库哈斯出版了尺寸巨大的《小、中、大、超大》一书。在一篇题为“大”的论文中, 库哈斯认为, 与正统建筑学观念相反, 今天建筑的“数量”问题相对于“质量”问题来说, 占据更主导的地位。在库哈斯所列出的关于“大”的五大定理中, “电梯定理”位居第二:“由于它实现了机械化而不是建筑化的联结, 它汇同其家族一系列其他相关的发明抽空了建筑学的经典内容。那些关于构图、尺度、比例、细节等知识全部作废, 建筑的‘艺术’在‘大’中变得一无用处。”
在库哈斯看来, 当代都市的密度、尺度和速度正在抛弃正统的建筑艺术。只有承认建筑学以外的更宏大的力量, 才能从各种限制中寻求新的建筑学机会。
沿着这一思路, 库哈斯自1995年起开始主持一个名叫“哈佛都市项目”的系列研究计划。其研究课题包括:中国珠江三角洲超大都市群落的发展 (“数量”再次胜过“质量”) ;购物中心的历史和意识形态 (其中“自动扶梯”成为重要议题) ;尼日利亚城市拉贡从紊乱中自发组织的过程 (最紊乱的却是最有效的) 。
荷兰Utrecht讲演厅外观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模型
西雅图公共图书馆模型
所有这些非传统性的研究都令西方学术界瞠目结舌。在他的考察报告中, 他那些似是而非的统计资料总是让人将信将疑, 他的叙述文体永远介于振臂欢呼和冷嘲热讽之间, 他的耸人听闻的警句背后很少昭示明确的价值判断。受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启发, 自《谵妄的纽约》发展出来的“妄想狂式的批判”方法, 使库哈斯总是善于从最巧妙的角度轻易推翻既有的价值体系, 从而毫无阻碍地开始他自己的探索历程。
在另一条线索上, 库哈斯对当代都市文明一个又一个的狂想, 不断地以极其雄辩的形式体现在他的设计中。从日本福冈Nexus住宅的高密度空间组织, 到巴黎Jussieu大学图书馆立体折叠而起的信息城市, 到荷兰Utrecht演讲厅内联结所有项目的坡道等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库哈斯20年来的设计生涯已为当代建筑学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实践模式, 一种建立在对人类都市文明的钟爱的基础上, 最敏锐地回应全球化进程所引起的社会、政治、文化、技术震荡的建筑实践模式。
现在他已经开始整合全部能量, 迎接另一个全新领域的挑战, 信息革命对都市文化和建筑学的挑战。他正在尝试创造出一种新建筑概念:将真实世界空间的激动人心的特质与虚拟空间中的组织结构的清晰性结合起来。真实的图书馆空间和虚拟的网上空间被纳入同一个建筑计划共同进行设计, 并且形成互动关系。库哈斯宣称, 信息技术不是一种威胁, 相反可以起到一种文化整合作用。建筑师有潜力将真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设计得吻合起来, 使之成为彼此反映的镜像, 而不再分离……
在这样的雄心驱动下, 库哈斯将他的工作室OMA通过镜像反射得到了“AMO”——一个新的“虚拟工作室”。OMA将继续进行实际的建筑设计, 而“AMO”则立足于新经济时代, 更关注一些概念性的筹划工作。针对这样的新型实践, 库哈斯评论说:“建筑学是重要的, 但不再是封闭的领域, 而是一种通向或联结其他思想方式的思想方式……”
西方“报纸消亡论”思潮及辨析 篇5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曾有不少学者先后预言过报纸的消亡。早在1994年, 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就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 (1) , 认为它行将成为一种历史的陈迹;《华盛顿邮报》的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兹则称报纸产业正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2) 。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无疑是“报纸消亡论”观点的典型。2005年,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指出了当代报业集团所处的不妙境地, 认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 无线电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对报纸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 他预测, 到2015年, 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 他预测, 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 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 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 报纸就消失了。” (3) 这样, 菲利普·迈耶确定出了具体的“报纸消亡时间表”, 并为报纸彻底作出了“终极判决”。
2006年12月13日,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 并引证了菲利普·迈耶的预言。而日本《每日新闻》原总编歌川令三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
“报纸消亡论”提出的背景。“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并非无稽之谈, 而是有深刻的报业实践背景:1.停刊转网。进入21世纪以来, 不少报纸经营惨淡, 美国一批百年报纸甚至停止发行印刷版, 转而加入网络经营的行列。拥有102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拥有147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及拥有174年历史的《安阿伯新闻报》先后转报为网。2005年, 拥有多家美国日报的奈特里德公司卖掉报纸, 结束了114年的历史。2.发行量下降。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数字, 从1995年到2003年, 报纸发行量在美国下降了5%, 在欧洲和日本分别下降了3%和2%。 (4) 另据统计, 全美507份报纸2009年前两季的发行量减少了4.64%。这些数据明确显示, 更多的选择使得报纸的社会角色逐渐式微。3.广告收入下降。在美国, 分类广告中的招聘广告是检验报纸经济的晴雨表, 而事实是, 招聘广告在大规模缩减, 拿2001年来说, 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大型报纸招聘分类广告减少20%, 奈特—里德报团日报减少26%, 华盛顿邮报减少31%。 (5) 4.大量裁员。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 2004年的报业从业人员数量比1990年减少了18%。美国报业平均每个月都会辞退1000名报社员工;目前美国报社没有一家招收新员工……2008年, 甘尼特公司主席迪奇在致员工信中表示, 整体经济恶化令甘尼特公司盈利及运作受损, 所以被迫裁员。 (6) 5.年轻读者大量流失。2005年, 鲁伯特·默多克对美国报纸编辑协会说:“报纸正在遭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唾弃……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乃至三十几岁的人‘不想让一个像上帝那样高高在上的人来告诉他们什么东西重要, 他们肯定不希望新闻报道像是传道’。” (7) 他认为年轻一代是“数字原住民”, 他们已不太接受报纸, 而是习惯于靠电子媒介获取新闻。根据上述种种迹象可见, 报纸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不是个别现象, 也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 而是全球报业整体衰败的征候。毫无疑问, 报业遭遇寒潮并陷入了深度危机, 这直接催生了人们对报纸未来的悲观情绪, “报纸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
围绕“报纸消亡论”展开的争论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引发轩然大波, 关于报纸命运的争议也渐趋激烈。报纸究竟会不会消失?对此既有赞同之声, 也有反对之理。
赞同。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认为, 传统媒体前景暗淡, 报纸发行商未能抓住数字媒体带来的机遇。传统媒体在10年内将让位于数字媒体, 所有内容将以数字化的形式被消费。“我们现在需要辩论的是传统媒体究竟是在1年、2年、5年还是10年内消失。未来将不会有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 不会有线下的个人和社会通信。在未来10年中, 所有都将上网。静态媒体未来很难生存。” (8)
挪威媒体顾问伊瑞克·维尔博格认为, 像任何产品一样, 报纸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5个阶段, 即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他指出, 欧洲报纸目前处于这个周期的第四阶段末期和第五阶段初期。
否定。鲁伯特·默多克是对报纸消亡预言持否定态度的代表人物, “与报纸末日论者和失望论者不同, 我相信报纸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6年3月在就“报纸产业的未来”发表的演讲时, 他讲道:“我一直认为杰出的内容,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 还是未来, 都将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报纸的强项是信息、内容, 以传统和信用为基础竭尽全力收集的信息才是报纸最大的财富……在未来媒介的发展中, 报纸以其便于携带、阅读、新闻信息内容深刻等突出特性, 相当长时间拥有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2008年11月, 默多克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演讲中又说道:“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以沉思他们的悬而未决的死期为乐, 这是荒谬的。”他嘲笑那些预测报纸死亡的新闻工作者过于着急地为自己写讣告。
2000年6月, 日本新闻协会制定新的《新闻伦理性纲领》, 其中写道:“在信息爆炸的社会, 对于什么是事实, 应选择什么, 准确、迅速的判断至关重, 而且目前能担负起如此重任的只能是‘报纸’。报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报纸不会消亡。” (9)
2005年, 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罗德里格斯对报纸灭亡的预言进行了反驳。他说:“在美国, 电报、广播、电影诞生之后, 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 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在以自己的方式演进着。” (10)
“报纸消亡论”思潮辨析
“报纸消亡论”思潮的出现, 究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网络的冲击最为直接和显著。事实上, 围绕“报纸消亡论”而展开的争论, 往往将网络对报纸的影响作为探讨的关键。所以, 透视“报纸消亡论”思潮, 需要厘清其中对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的想象。
从目前来看, 纸质报纸要么彻底放弃纸质版转向网络, 要么另外创办网络版, 实现纸媒与网络的融合。在这两种选择中, 后者更为普遍,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报纸上网。当前, 80%的纸质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支持。 (11)
关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 从既有资料来看, 倾向于以下两种关系形态:第一, 替代。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 报纸、广电、电视各有其崛起和可能没落的历史, 拥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化功能的电子新闻必将全面取代纸质报纸。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说, 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成为天鹅绝唱, 报纸最后只是转化为网络报纸。 (12) 第二, 融合。持该观点的人认为, 新媒体的出现, 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替代”, 而是更为包容、更为强烈的“融合”。纸质报纸也好, 电子报纸也好, 不能被只择其一的想法所困扰, 二者共存也是可以继续生存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这确实是不错的路径选择。新媒体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的新式渠道和平台, 纸质媒体因新媒体的存在而扩大了传播渠道。
尼葛洛庞帝预言了“我的日报”的产生:“一个个人化设计的传播包裹, 里头的配件都是事先选好的。”目前, 《华尔街日报》已容许读者建立“个人化”的电子版本, 让读者放进他们想要的内容, 除去他们不想看的部分。据此, 未来报纸和网络的结合模式也可能是这样的:每个居民点都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非常快的速度、非常好的效果来实现报纸的小份数印刷, 只要满足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即可。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你站在一个路边报亭前说“我要一份《福州生活向导》报”, 卖报的大妈随手一按电钮, 马上就给你印出来了。 (13)
通过上述梳理可见, 在“报纸消亡论”思潮中, 关于报纸与网络的关系的实践与想象, 有过分倚重网络技术的嫌疑, 一味强调网络技术的冲击, 似乎技术可以主宰新闻传播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 应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 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结语
“报纸消亡论”只是假说而非理论, 但其价值在于启迪业界和学界对于报纸本质及存在条件等方面的深层思考, 并进而为报纸的发展变革提供有益指导。关于未来报纸的命运, 现有的思考是不充分的, 无论是从实践角度还是从学理角度都需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 探讨“报纸消亡论”, 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媒体文化因素, 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 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毋庸置疑, 报纸必将在变革中求生存和发展, 而这种变革, 必将包括形式的变化, 这种形式也可能是我们犹未可知的面貌, 但它绝对是一种可以将新闻内容进行优质传递的形式。换言之, 媒体的形态终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但是其精神内核永远存在, 那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报道和服务。归根结底, 我们需要认清信息传播的本质, 并在坚守中找到媒体的长存之道。
摘要:基于对报纸未来的忧患意识, 西方“报纸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本文梳理了“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及其背景, 呈现围绕其展开的种种争论并进而对其进行深入辨析, 发现该思潮的出现及其引发的争议皆以网络对报纸的影响作为探讨的关键, 且存在过分倚重网络的技术层面的嫌疑。笔者认为, 应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 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报纸消亡论,思潮,辨析
参考文献
[1][2]王君超:《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 《新闻记者》, 2009 (8) 。
[3]菲利普·迈耶著, 张卫平译:《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 新华出版社, 2007年版。
[4]罗志文:《新媒体环境下报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新闻窗》, 2008 (1) 。
[5]辜晓进:《21世纪美国报业现状——近观美国报业管理》, 《新闻实践》, 2003 (10) 。
[6]《美国报纸发行骤减4.64%三大报刊巨头被迫裁员》, 《广州日报》, 2008年10月31日。
[7]聂送来编译:《2040年:报纸消失的最后期限》, 《网络传播》, 2005 (8) 。
[8]《鲍尔默:传统媒体10年内消失数字媒体将称霸》,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6/29/content_12107221.htm
[9]中马清福[日]:《报业的活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0]陈力丹:《用自信的微笑应对2044年报纸消亡的预言》, 中华传媒网, 2007年2月7日。
[11]陈力丹、李冠礁:《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http://hi.baidu.com/liveviva/blog/item/c0e79cfaa858689e59ee901f.html
[12]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 《新闻界》, 2006 (1) 。
西方大学校训与文化思潮关系探析 篇6
由于受到较强宗教文化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西方校训多出自《圣经》, 并且多用拉丁文写成。从某种意义上说,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母体, 《圣经》已成为西方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大学校训的文化作用是弘扬传统文化, 以期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西方大学文化受基督教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 体现出宗教与科学的辩证统一。
此外, 西方大学的创立大多数是在教会的主持下进行的, 但这并不妨碍思想家们追求真理的道路。因此文化教育受宗教的影响, 宗教下的大学教育具有时代性。然而, 部分学校并不敢公开反对教会的统治形式, 只能通过隐忍方式证明自己对真理的渴望, 这一点在校训中得以体现。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训:Fiat Lux (英语:“Let There Be Light”, 中文:“让知识绽放光芒”)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校训:Numen Lumen. (英文:The divine within the universe, however manifested, is my light or God, our light.) 牛津大学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 (英文:the lord is my light.中文:上帝照耀我心。) 由此可见, 西方大学校训大多言简意赅、崇尚自由, 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有一定的思想启蒙作用。并且校训一旦确立, 就会一直留在校园文化中, 除非少数因为学校历史变迁, 或者重大科学发现及思潮涌动引发的历史节点而做出改变。
二、校训的传承
从某种程度上, 校训的延续反映的是一所大学文化的传承, 大学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相对来说比较稳定, 所变的是核心价值观外的浅层次文化, 即本质没有变, 变化的是外围的形式。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大学, 是一所历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大学, 其校训是“从大学 (母校) 里, 我们可以得到知识” (here light and sacred draughts, 拉丁文为: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 , 该校训从1600年沿用至今;加州伯克利分校的校训“让知识绽放光芒” (Let there be Light, 拉丁文为:Fiat lux) , 延续一百三十多年至今未变。
三、西方大学的发展受文化思潮的影响
1. 起源———智者运动。
智慧一直为哲学家们关注, 如苏格拉底提倡“美德即知识、美德即智慧”;柏拉图提倡“最高的美德即智慧”;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的最根本特性, “主智”、“求真”的理性主义与道德论思想相区别, 对西方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是经久不衰的。英国人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中写道:大学乃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维的高级保护力量;它描绘出理智的疆域。这种“主知”思想为后来大学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最早的大学“university”其本意就是将追求科学知识和精神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切磋、开展研究。同时, 美国文化体现出浓厚的“重神”宗教性思想, 但是宗教信仰与科学求知精神在西方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 而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因此, “真理、知识、科学”等词汇频繁地出现在西方大学的校训中。
2. 萌芽———教会教育。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僧侣们获得了知识教育的垄断地位, 因而教育本身渗透了神学的性质”, 即基督教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 主要灌输宗教知识, 同时进行初步的读、写、算知识教学。到中世纪晚期, 教区学校发展较快成为当时最普遍的学校教育形式。
3. 发展———文艺复兴。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力量的逐渐壮大, 新的教育机构和形式开始出现,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 最初的中世纪大学是在自由研究和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西欧中世纪最早的大学意大利萨莱诺大学, 其前身是一所学校。犹太人修士君士坦丁·阿弗利堪那斯 (Constantius Africanus) 在学校将希腊和阿拉伯人的医学名著翻译成拉丁文, 吸引各国青年纷纷慕名而来, 在此基础上建立西欧中世纪第一所大学。13世纪以后, 各国学者和世俗封建主竞相建立大学。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显然不同。因此, 中世纪大学不但是一种新的教育机构, 而且代表一种新的思想。
4. 高潮———启蒙运动的影响, 城市学校。
为了适应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机构———城市学校, 它不是一所学校的名称, 而是为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 它包含各种不同种类和规模的学校, 如由手工业协会开办的行会学校, 由商人联合会设立的基尔特学校等。与传统学校相比较, 它本质上属于世俗性质, 打破基督教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垄断。其次, 在培养目标上, 城市学校主要是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 因此城市学校虽然主要是初等学校, 但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性质。最后在教学内容上, 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 特别是读、写、算的基础知识与商业、手工业劳动有关的各种知识的学习。有的城市学校, 尤其是一些程度较低的学校, 一般用本民族语进行教学, 这与用拉丁语讲授的基督教学校完全不同。至15世纪, 几乎西欧所有大城市都办起城市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5. 再发展———职能转变, 服务职能的出现。
1862年, 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雷尔土地赠予法》, 赋予美国高等教育一项新的职能---服务。由此成立的赠地学院一改美国传统学院的办学思想, 更多地关心农业, 实用知识和推广技术。担任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查尔斯·范·海斯在1904年的就职演说中系统地阐述了大学服务于社会的目标和理念。他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所州立大学, 他必须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由此形成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按照这一思想, 学校把大学教育与社区普及性教育结合起来, 为此专门设立大学推广部并在各地建立地区推广教育中心。他认为大学不应该有任何边界, 应当具有开放性, 走出象牙塔, 面对社会。大学应考虑社会需要, 在与社会的经济互动中使区域经济发展收益, 为社会提供服务, 发挥其社会价值, 他认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应具备的职能, 即以大学的知识资源为依托, 以知识应用为途径, 以直接服务为方向, 以其他两项职能为基础。
四、结语
西方大学校训是根据当时实际办学需要提出来的, 因此, 校训是某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不可否认, 西方大学的建立与当时宗教社会色彩盛行息息相关, 每一次思想热潮都会带给这些大学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总是给知识青年以启迪, 使他们更多关注自己和周遭的世界。因此, 笔者认为, 深入了解校训背后的文化思潮, 对于研究西方大学的发展及现状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李承先, 徐辉.大学校训与大学理念——兼论道德论大学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6) .
[2]高永晨.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价值诉求的特点[N].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4) .
[3]赵俊芳.西方名校“活力”探源[J].高等教育研究, 2001 (3) .
[4]刘晓琼.校训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9) .
[5]罗先凤.中外著名大学校训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消费导刊, 2009 (7) .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 篇7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诞生的一种社会思潮, 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代 (70年代) :以70年代的鲁道夫·巴罗和亚当·沙夫为代表, 他们是最早介入绿党的共产党人, 被看作是“红色” (共产主义运动) 的“绿化”, 具体政治道路的典型特征是“从红到绿”。
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初期发展是苏联学者提出了“社会生态学”的概念和学科, 社会生态学不仅要求实现自然科学各学科的相互作用, 而且要求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作用。生态社会主义的第二代 (80年代) 代表人物, 是威廉·莱易斯、本·阿格尔和安德列·高兹, 以及苏联的一些学者。第二代生态社会主义的典型政治理论特征是“红绿交融”。第三代生态社会主义 (90年代) 的代表人物, 有拉比卡、格伦德曼、佩珀等。这一阶段生态社会主义的总体特征是“绿色红化”。
从总体上看,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红到绿”、“红绿交融”和“绿色红化”三个阶段, 最终从绿党主流中脱颖而出, 最终发展为当代西方社会主义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生态社会主义是把生态学同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 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出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 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一种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态危机的性质方面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问题不是普遍意义上的环境问题, 而是全球规模上能够毁灭人类生存的巨大危险。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危机置于首要地位。格化德曼认为生态危机不是生态主义者所认可的一般环境危机, 而是全球性质的危机。他认为生态危机是全球性的人类危机。法国学者博德认为,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破坏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资本全球化令生态危机演化成全球性的危机。因此, 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防止生态危机的恶化以及解决生态危机在全球的蔓延。
2、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
在保护自然环境问题上, 生态社会主义要求人们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反对把人同大自然的关系变成一种单纯的索取关系;主张实行劳动闲暇一元论, 要人们在劳动中寻求欢乐或满足, 或者说注重提高生活质量, 不仅要有物质生活, 而且更要着重精神生活等等。生态社会主义强调自然界的地位高于一切, 提出要以生态中心主义来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者坚持以“人类尺度”, 重新检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既反对生态中心主义, 也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关系, 一种有着内在平等交流的生命关系, 认为解决环境污染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过程, 而主要是一个社会过程, 是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
3、生态危机的解决方式方面
在生态社会主义者看来, 生态危机的解决方式有两个途径, 首先从经济方面, 生态社会主义提出社会主义“稳态经济”模式, 希望实现一种理想的“乌托邦”。前西德绿党把“稳态经济”模式写进《联盟纲领》:“人以及我们的环境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活也包含在生态系统的生活循环之中;我们与我们的行动发生冲突, 反过来, 这种冲突又会反作用于我们自身, 我们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次在政治方面, 提倡非暴力原则和实行基层直接民主, 视新中产阶级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主要力量。生态社会主义者试图以生态的、社会公正的基层民主和非暴力原则, 通过议会活动谋求执政。
三、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当代价值
1、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转变我国经济发展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社会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无节制的纵容人们“异化”消费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他们倡导生态化的消费观念, 通过合理的生态消费来达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生态社会主义所说的生态消费是一种绿化的、生态化的消费模式, 其具有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 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 可以满足人的消费需求, 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这是一种理想的消费模式, 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适度消费原则的观念使人们放弃物质占有而向精神追求过渡。通过学习、娱乐、文化交往的形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将是新世纪人们的生活新风尚。
2、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影响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奋斗, 成就了我国现在的经济高速增长, 我们在感受到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活质量极大提高以及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 由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由粗放型经济所带来的经济负面增长制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长远发展,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化, 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3、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具有借鉴意义
市场机制的特点是可以指示资源的流向, 但不可以准确地指示社会和企业所需投入的资源量。由于具体的市场结构条件的存在, 往往使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优, 反而由于配置的失控而引起环境不断恶化。传统的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考虑环境成本这一缺陷, 所以需要绿色GDP来来导向国家的决策。“绿色GDP”强调实施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是为了准确计算考虑到人和环境问题的成本后的经济增长数据。通过推行绿色GDP核算方式及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 国家可以对经济达到更强的宏观调控能力, 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 用尽可能少的环境资源代价来获得更多的物质成果, 实现自然资源的永久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因此, 西方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经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摘要:生态社会主义是西方备受关注的左翼社会主义思潮。当下, 环境恶化导致西方环境政治势力崛起, 发达国家已将人权与环境作为对外关系的两大基石。而生态社会主义既活跃了欧美最激进的社会思潮——绿色运动, 也极大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分析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有利于把握当今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总趋向。本文通过论述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分析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进而指出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潮所彰显的当代价值。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 篇8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发生于20 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社会的社会思潮。1978 年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西方社会思潮也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大学校园里, 利用大学生好奇心和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 采取有形和无形等形式传播和美化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 鼓吹人权、自由和民主等西方价值观, 主张自由化、市场化和全面私有化, 提出民主社会主义是公正美好的社会模式, 引起一些人思想混乱, 动摇了部分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 对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中, 有的西方学者就现实某个问题以独立性和批判性质疑主流意识形态, 甚至宣称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 力图消减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认同。此外, 后现代主义思潮诱导大学生追求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消费主义思潮鼓吹容易走向违法犯罪的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实用主义让部分大学生也产生消极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是一门高校通识教育课。它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时代背景、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理论和实践意义等问题, 达到既扩展同学们的知识视野, 又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 也是其他专业研究生的选修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要帮助青年学生认同、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批判和借鉴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中国高校一些专业开设有关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课程。有的高校会把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部分课程当做专业基础课或学生人文素质通识课程。比如, 哲学专业会选择开设西方哲学思潮课, 文化专业会选择开设西方文化思潮课, 政治专业会开设西方政治思潮课, 社会学专业会选择开设西方社会思潮课等, 目的是为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一些名牌高校或普通高校有名牌专业或名牌专家, 教师上课有内容, 学生会认真听讲, 做到师生教学相长,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 值得关注的是, 高校理论课的教学面临着新情况。互联网时代来临, 日益普及的上网功能强大的手机让很多学生都成了低头族, 在一些课堂蔚为壮观, 给老师上课带来了困惑和挑战。如果老师没有丰富有趣的信息资料, 如果老师没有优美得体的言辞, 如果老师没有恩威并重的必要措施, 学生可能就会得寸进尺, 要么低头看手机, 要么趴着睡大觉, 要么做小动作或者思想开小差。这样的课堂生活, 让师生的互信不再, 缺乏成就感,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久而久之, 厌学的风气形成, 学校的教育质量就会下滑, 人才培养成为空谈。
面对新情况, 许多老师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由于课堂质量的高低跟教师直接有关, 学生听课率高低也跟教师直接有关。不断改善教学, 成为教师的重要责任。怎样不断改善教学?教师要确实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就要尽心尽力研究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如何呈现足够合适的信息量?如何做到内容为王能够让学生认真听讲?只要有了好观念, 就会有好态度;有了好态度, 就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 就会认真备课;只要认真备课, 学生就会有好的感觉;只要学生有好的感觉, 教师也会有成就感, 教学相长就会出现, 课堂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我们知道, 学生对老师上课其实是有很高期待和要求的, 都盼望听到高质量的课。只有在苦于无法改变环境而老师也没有努力改善工作让人失望的情况下, 学生才会放弃期待和要求, 转而在课堂上分心做其他事情, 甚至关闭接收系统, 投入手机网络世界或者趴睡进入梦乡。当超过半数学生不听课时, 教师就要深思是不是教学事故了, 自己是否该做一些改进了。每一次上课是对教师的考验, 也是教师学习、改善和成长的机会。教师越是真正在乎学生成长, 越会善于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
纵向是同一事物不同时间的比较, 横向是不同事物相同时间的比较。如果把中国的现在跟30 年前比较, 那是纵向比较;如果把中国跟当前西方国家比较, 就是横向比较。一个是历史视角, 一个是国际视野。纵向比较看进步, 横向比较找差距。二者都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这就是纵向和横向比较的区别和联系。
1.纵向教学法 (点的教学)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浩如烟海, 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选择一本著作或一个作者或一个流派的思想进行研究, 把相关知识和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精华。从这个非常具体的角度看, 纵向教学法属于点的教学。教师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把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自己选择要讲授的知识点的基本观点提炼出来, 结合我国国情需要和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 进行取舍和教学, 力求真理性和价值性并重, 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可以运用的有益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知识和方法。
在价值观的问题上, 教师要提醒同学注意并加以有效引导, 我国的价值取向是重整体,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重个体。我们要鼓励积极创造个人价值, 又要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把二者结合起来, 才能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纵向教学法能够体现深度, 但局限性也很明显。纵向教学法的局限性表现在一个个孤立的点, 看不到整体;用时多, 但效果可能一般。
2.横向教学法 (面的教学)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可以说流派纷呈, 五花八门。王玉莉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介绍了包括新自由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未来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后殖民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市场社会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第三条道路”等十二种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和评价。洪晓楠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采用宏观整体研究与微观个案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 分析当代西方现代化与现代性思潮、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帝国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等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揭示其实质, 批判其错误,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 教师也可以采取横向比较的教学方法。比较而言, 纵向教学法属于点的教学, 横向教学法则是属于面的教学。横向教学法可以比较不同流派的思想观点, 体现广度, 侧重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概况, 较为全面地把握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有关情况和重要思想观点, 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宽的学术视野。
横向教学法的局限性是只有广度没有深度, 只有一般没有个别, 给人的印象不深刻。
3.纵横教学法 (点面结合的教学)
由于纵向教学法的优点是有深度, 缺点是无广度, 而横向教学法的优点是有广度, 缺点是无深度, 教师就要思考如何把两种教学法的优点都结合起来, 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点面结合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了。纵向教学法和横向教学法的结合就是纵横教学法。教师采用纵横教学法, 若能够适当在深度和广度有机结合上下点工夫, 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又丰富学生的思想观点,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就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 纵横教学法体现深度和广度的统一。教师最好的方法是采取点面结合的纵横教学法。面上的介绍和点上的精彩相结合, 纵横教学法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一来, 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好的有利于把握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内容。但是, 教师采用纵横教学法难度很大, 需要相当多的准备, 既要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广泛认知和深刻把握, 又要注意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进行教学内容的处理, 力争创造性地完成洋为中用和培养人才的重任。
三、结论与建议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争夺人才的重要地方。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 不可偏废, 科研服务教学, 教学促进科研, 二者相辅相成。我国高校历来重科研, 轻教学, 没有把科研和教学的关系真正处理好, 导致一方面科研如火如荼开展, 一方面学生课堂倒下一片死气沉沉的不协调现象。在高校里, 科研成果关系高校申报项目成败, 与个人职称评聘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 吸引着许多教师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追求, 必然会影响教学水平。而教学水平又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对学校教师的评价, 不断改进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校不可能要求每个理论课教师都成为专家, 但是可以要求每个理论课教师都要认真备课, 努力上出精彩的课。不断改进高校教学工作, 能够促进教师努力搞好科研和教学工作提升水平, 也能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到许多知识、能力和品质, 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还能够让学校不断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 不断改进高校教学工作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努力方向和现实目标。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培养人才的重任, 教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让教学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帮助青年学生认同、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 教师可以因需而异, 采取纵向教学法、横向教学法或纵横教学法, 不断改善教学工作, 努力培养我国需要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是一门高校通识教育课, 也是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由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已渗透到我国社会, 对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很大负面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课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教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 让思潮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帮助青年学生认同、坚持和信仰马克思主义,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 教师可以因需而异, 采取纵向教学法、横向教学法或纵横教学法, 不断改善教学工作, 努力培养我国需要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横向教学法,纵向教学法,纵横教学法
参考文献
[1]王建光.西方社会思潮对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及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赖黎明.西方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初探——对广东部分高校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 2007.
[3]季琳欢.西方主要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研究[J].东北石油大学, 2013.
[4]王玉莉.当代西方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2.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 篇9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简介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学派林立, 学说纷呈, 内容庞杂, 变迁迅速。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宗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众多领域, 出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全球化思潮和消费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笔者通过对青年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近年来, 为当前大学生所熟悉并对其思想道德产生较大影响的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主要是:
1.后现代主义。它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 以“现代性的终结”、“人的终结”、“哲学的终结”为主要理论旨趣, 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理性至上原则、中心主义、形而上学、二元对立以及科学主义提出强烈的批评。具体地说, 后现代主义反对科学至上、怀疑理性和科学能给人类带来自由和解放、否认存在和认识、规律和体系的相对稳定性, 反对把人类视为宇宙的中心;主张用非理性打破理性的统治地位, 解除理性对人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限制和束缚, 确认人的情感、体验和想象为个体创造的真实源泉;认为哲学并没有永恒的问题, 它只不过是人类谈话中的声音, 只是在某个时期专注一个话题而非另一个话题而已;认为人不应该是存在者的主人, 一切存在者的存在并不是由人来决定的, 而是由存在所决定的, 人只是存在的邻居, 任何存在都是真实的、平等的。在总体上,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否定性和批判性的社会思潮。
2.全球化思潮。它兴起的标志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正在变小”、“全球相互依存”的所谓“全球主义”观念的提出。全球化思潮有四个主要流派——必然论、怀疑论、变革论和反全球化论, 其中必然论的观点最被人认同。必然论者反对以“国家中心”和“国家自助”为基础、以个体主义为特征的国家主义观念, 而倡导一种超国界的整体主义;认为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个人自由、社会民主和自由市场法则战胜民族国家权力这种政治、经济、文化逻辑的必然结果;强调实行全球治理, 要求民族国家应该与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国际组织、私人组织等全球行为体共同协商、协作, 解决全球问题。极端的全球主义者强调市场至上, 由此推导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开放国内市场、减少国家干预的必然性;欢呼个人自由和市场原则战胜了国家权力, 各个民族日益服从全球市场的约束。全球化思潮所表达的实质是, 全球化就是自由化、市场化、资本主义化、是西化甚至美国化的过程。
3.消费主义。消费主义滥觞于因科技推动而使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开始过剩、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对消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19世纪。它是一种以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其一般特征为: (1) 以自我为中心, 纯粹追求个人需要的满足, 从不顾及这种自我满足会给自然、社会和人类造成什么不良后果; (2) 物质追求至上, 过度占有和消费物质财富, 大量浪费社会资源; (3) 享乐主义至上, 过分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生活和低级庸俗的文化生活, 对腐蚀人类心灵的垃圾文化趋之若骛、如醉如痴; (4) 忽视商品的实际效应, 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在非理性的奢侈消费和炫耀消费中显示等级差异。
二、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要影响
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尊重个体的主体认识、呼唤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 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 推崇平等对话, 以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特殊思维方式批判了僵化的个性和既定的等级制度, 这有利于唤起人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 具有积极作用。但后现代主义所宣扬的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使大学生缺乏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 丧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又由于社会大众物质欲望的极度膨胀、丑恶与腐败现象层出不穷, 社会道德、良心和权威的标杆轰然倒塌, 自身物质的贫乏和精神的创痛使他们不堪负重, 因此, 在困惑与失落中, 他们只好随波逐流、自我麻醉。
后现代主义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诉求和对个体情感体验的强化使大学生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 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 进而以极端个人主义、实用利己主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哲学。理论指导上的迷茫与社会生存方面的激烈竞争使青年大学生完全取消了高尚与卑鄙、美好与丑陋, 正义与邪恶在价值上的区别, 开始变得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 由此引发大学生价值观失衡、理想失落、政治意识淡化、政治信仰缺乏、政治观念模糊等严重不良后果。
而全球主义思潮则强调世界时空的缩小、人类相互依赖的加强和共同利益的增多, 即所谓“地球村”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容易接受这种“趋同论”, 相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对立将不复存在, 各民族国家正在走向所谓共同的“信息社会”。因此, 他们关注全球和人类整体利益的意识远远强于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关注, 也就是说, 全球主义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削弱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 全球主义思潮倡导的“民族国家主权过时论”、“人权高于主权”、“全球民主化论”等理论观点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观、安全观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们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西方的人权观来否定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干涉他国内政, 在全球推行西方政治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制造了舆论。这些观点的流行, 使大学生产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国家主权、漠视集体利益的错误思想, 在不知不觉中, 大学生的主权意识、国防安全意识会消失殆尽。全球化思潮的蔓延, 其实质是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机, 妄图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优势, 通过卫星电视、互联网等媒体, 大肆推行西方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一些大学生因此而崇尚西方的“海洋文化”、全盘否定中国的“黄土文明”, 崇拜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信奉“金钱至上”, 以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由此成为“西化”的俘虏。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影响也是多方面的。首先, 消费主义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竞相攀比、竞争和模仿。如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经常光顾高消费文体娱乐场所;配备高档通讯设备等。消费观念的误导, 引发了大学生各种盲目消费行为, 致使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媚俗消费、“面子”消费、超前消费等高消费行为充斥校园的每个角落。其次, 消费主义思潮阻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强烈的消费意识和无节制的消费行为使大学生偏离生活的主流, 变得贪图享受、讲排场、爱慕虚荣、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 遇到问题倾向于用金钱去衡量或用金钱去解决, 从而缺少锻炼自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
最后, 消费主义思潮是引发青年大学生走向犯罪的重要原因。强烈的消费欲望、嫉妒性的攀比意识引发一些青年大学生在物欲面前失去自制力, 比如为得到一款别致新颖的手机而偷窃或抢劫, 为满足日益庞大的开销而行骗、刚走出校门不久就因贪污而迈进监狱等等。据有关专家对近年来青年干部违法犯罪尤其是贪污犯罪居高不下的现象进行研究后认为, 对金钱和物质的过分看重与生活中的高消费和攀比, 是将他们拉向犯罪深渊的黑手。
三、理性应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思潮是个中性词, 它是有影响和有市场的, 但其影响有可能是好的, 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即使对于西方社会本身而言,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有些思潮有利于西方社会的发展, 有些也会给社会带来危机。而且西方国家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 他们之间也是有文化和现实差异的。因此产生于西方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思潮, 对于各个国家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同样, 对于传入中国并且在大学生中产生广泛影响的西方社会思潮, 我们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否定态度。当然, 也不能像有些大学生那样走向另一个极端, 认为西方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比中国优越, 无批判地全盘接受。科学的方法应当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 就像我们接受全球化, 做出参加WTO等积极的行动一样, 对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态度不是堵, 而是辨证地吸收。只有让中国人、中国的大学生真正了解了各种社会思潮, 才能判断出什么是有利的, 什么是有害的。比如我们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态度, 就不能不做分析地告诉大学生将其拒绝, 而应该合理介绍个人主义的主张以及它与真正的个性自由的关系。并且个人主义也是有其合理因素的, 适当地接受这种合理因素也是有好处的, 只要不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就是成功的。
第二, 优秀的西方文化对于我们的国家建设和校园建设, 甚至大学生的个人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我们应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接受;而对于糟粕的西方文化, 我们也不能束手待毙, 而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遏止。从法律角度来说, 其实每个人都是不成熟的, 既需要自律又需要他律。对于大学生来说, 这一点尤其重要。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充满诱惑但又十分危险的因素, 比如,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性解放等。有些即使是大学生们已经认识清楚有害的东西, 但往往由于强大的诱惑而无法避免, 这就需要全我们全心全意地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
总之, 在今天, 就像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受到全球化影响的国家一样, 我们也几乎无法找到一个没有受到任何西方社会思潮影响的当代大学生。所以, 就像中国不可能拒绝全球化一样, 我们也不可能要求中国的大学生拒斥西方文化的影响。关键是我们应该像面对全球化一样, 积极应对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黄科, 杨敏.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青年的影响及教育对策探悉[J].青少年研究, 2006, (2) .
[2]张晓红.加强对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12) .
[3]李红, 邓泽球.经济全球化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2) .
[4]朱剑.浅谈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学生思想教育[J].石油教育, 2004, (5) .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推荐阅读:
西方建筑论文11-12
当代西方建筑07-14
西方传统建筑08-12
东西方建筑07-21
西方世纪末思潮07-24
中西方建筑的差别11-10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05-10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09-30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09-18
建筑思潮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