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实验(共7篇)
借助实验 篇1
众所周知, 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许多现象和结论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 所以实验教学在科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我们校园里, 对于科学学科的教学, 许多老师还是重知识、轻实验, 重理论、轻实践。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知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 初中生的思维已经开始逐步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方式, 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的成分还是会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使得初中生可以比较好地运用假设进行逻辑推理, 能辨别推理过程本身的逻辑方法和形式上的差别。本人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主要以科学教学中的实验为载体,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在课堂教学就是通过帮助学生从实验中体验、化抽象为形象的办法来达到要求的。
一、把一些抽象的习题转化为实验
例如, 七年级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会有这样的题目: (1) 物体和砝码左右盘放错, 游码读数已知, 求物体的实际质量; (2) 用生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 测量值和真实值相比哪个大, 如果砝码缺损, 又会怎样; (3) 游码未移零就调节天平平衡, 则测得的物体质量将偏。这三个问题学生会想不通, 如果老师光是讲的话, 学生可能今天会做了, 明天又错了, 老师又讲, 这样反反复复, 有些学生到最后还是不太清楚。对于这三个问题我是这样做的, 我一开始就把它放进了实验中:先让学生测出物体的正确质量, 然后完成下列步骤并进行记录: (1) 物体和砝码左右盘放反, 读出游码数值, 进行比较; (2) 砝码粘上橡皮泥后再测物体质量, 和正确值比较; (3) 游码移到一定数值, 再调节天平平衡, 测同一物体质量, 和正确值比较。这些实验我让学生先做, 然后稍作解释, 大部分学生就接受了。同时在碰到类似有关联的题目时, 也可以对其进行解释。
二、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平台, 加强学生互动交流
科学习题中会有一些估测题, 像某一物体的质量大概为多少, 重力为多大, 容器的体积为多少等。从我们老师方面来讲认为很简单, 往往不重视, 在课堂上讲一下好了, 但实际上对学生而言恰恰是个难点, 因为他们对于有些单位大小没有具体的概念。对于这个问题我常常是把测量仪器分组发给学生后, 让他们自行测量, 把数据记下来, 然后进行全班交流。例如在讲“力的测量”时, 我把弹簧测力计直接按组发给学生,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 然后按组交流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能讲出弹簧测力计上一边写着“N”, 一边写着“g”, g是质量的单位, N应该是力的单位。又有学生会讲上面有零刻度线, 还有指针, 所以使用前要先把指针调零。也有学生补充其上有最大刻度值, 使用时不能超过最大刻度值。还有学生争着说读数时要注意最小刻度值 (这些学生应该理解, 因为已有测量的基础) 。然后我让他们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体, 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时, 记下数值, 最后交流。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连我们班成绩最差的那个女生也能正确读出数据。甚至有一个学生说“老师, 通过这次测量, 我发现我这个人挂到量程足够大的弹簧测力计下, 对它的拉力大概为450N”, 我问他为什么, 他也说出了理由。而且这样做过后, 学生对力的大小有了一定的概念。这样学生对某一个单位大小就有一定的概念了。
三、借助实验平台, 帮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目前, 我们使用的浙教版《科学》书本里, 有各种各样的实验, 我们老师正好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例如, 在使用日常的测量仪器诸如刻度尺、天平、弹簧、电流表、电压表时, 就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在第一次使用仪器时, 由于没有实践经验, 操作时会不顺手, 不是缓慢, 就是出错, 这些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第二次使用时, 应要求学生对仪器的基本性能有基本的掌握, 基本上能安装和使用。而第三次使用时, 应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操作使用仪器。例如, 学生做电学实验时, 初学阶段很容易将电流表和电压表“+”“-”极接反。老师可以在学生实验前, 先做示范操作, 将电源的正极和电表的正接线柱先用红纸做上特殊标记, 然后用红色导线把电源的正极与电表的正接线柱连接起来, 用黑色导线将电表的负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接 (在电路中有小灯泡) 。在学生实验时, 教师巡回指导, 发现有接错的, 再进行示范。
“动”起来是初中科学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从实验中体验, 化抽象为形象, 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感性材料, 验证科学定律, 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 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以实现教学目标。
摘要:随着科学新课标的实施, 帮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实验活动体验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方法, 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进其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贯穿于科学教学之中, 这就要求科学老师借助众多的实验, 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实现掌握知识的目标。
关键词:实验平台,探究效果,提高
借助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装备;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1-094-1《化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初中生通过化学实验来学习相应的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化学探究。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有一些化学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并不是很明显,初中生在这个过程中并不能够有效地体验化学实验的生成过程。对于这些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方式进行优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化学实验的这一教学难点,从而引导初中生在这个过程中主动地参与到化学实验的学习与探究中去。
一、借助多媒体模拟演示,引入实验内容
化学实验教学的引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这一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化学实验学习兴趣。在“学为中心”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改变直接式给学生引入化学实验的方式,要善于通过Flash动画模拟演示引入实验内容,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初中生学习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与热情。
例如,我在给初中生教学“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时,借助Flash动画来模拟以下三个实验情境,第一个实验情境是在稀硫酸中分别放入铁片和铜片;第二个实验情境是在稀硫酸中放入互相接触的铁片和铜片;第三个实验情境是在稀硫酸中放入用导线连接好的铁片和铜片。通过这三个模拟实验情,初中生就能够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引入相应的实验内容,就能够有效地促进他们学习兴趣的提升。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Flash动画模拟演示一些实验情境,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初中生的实验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学习热情投入到化学实验中来。这样,自然能够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效率。
二、借助多媒体强化效果,引发实验思考
初中化学实验中,有很多是一些微观事物的现象及其运用规律,这些内容单单靠老师的讲解,学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时,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动画,将这些变化规律动态化,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突出了教学重点。
例如,在氧化汞的加热分解这一演示实验中,最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这个演示实验中观察到加热氧化汞时试管壁上出现的水银液滴的实验现象,这是这一演示实验的重点教学目标。但是,这一演示实验具有一定的微观性,学生并不能够很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如果要让他们看清楚实验现象,只能让学生轮流上台进行近距离的观察。这样,教师就需要准备很多的实验材料,并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对这一实验现象进行放大显示,把实验现象通过动画演示呈现在大屏幕上,这样,学生就能够很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达到了化抽象为直观,化静止为动态的效果,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样的效果对于传统教学手段来讲是很难达到的。
可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形象化,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切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上说举的例子是在实验的重点处借助多媒体进行相关的优化策略,其实,在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难点处、教学关键处借助实验进行相应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同样达到这样的效果,能够充分地引发初中生对化学实验的深入思考。
三、借助多媒体呈现步骤,规范实验操作
培养初中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现在,很多教师往往不注重对初中生规范化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初中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不规范的实验操作甚至是错误的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是一件非常细致的过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来降低实验失误率,让化学实验演示更加规范。
例如,“过滤”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手段,过滤的正确实验操作步骤是“一贴二低三靠”,并且,这里的每一个步骤在操作手法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步骤和严格的手法就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对“过滤”的步骤和手法进行演示,这样,可以保证全班的学生在各个位置,都可以观察到正规的过滤手法,既照顾了全体学生的需求,又保证了化学实验的规范与具体。
以上案例中,列举的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正确的化学实验步骤,其实,在教学中还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错误操作的实验结果,这样,通过多媒体模拟化的实验错误步骤演示,初中生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看到由于错误的实验步骤而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充分地感受到规范化实验操作的必要性。
总之,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多媒体与其它教学媒体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多媒体装备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激发起初中生的实验学习兴趣、强化实验效果、突显实验步骤的作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仅仅是一种方式,多媒体的运用要为优化初中生的化学实验学习服务,千万不能够走入用多媒体演示代替化学实验的错误,这样,才能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更高效。
[参考文献]
[1]郭玉英.浅谈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优与劣.教育革新,2007(02).
借助实验 篇3
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首次提出“重要概念”,提出让学生通过掌握重要概念来把握生物学科本质和核心内容。初中生物课程共有10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重要概念,每个重要概念下设支撑它的核心内容,重要概念共50个。其中,有些重要概念容易理解,如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些重要概念比较抽象、微观,如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这些抽象的概念,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或者展示模型图片的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其深刻理解。
二、实验对促进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价值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实验教学恰恰是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进行科学探究过程。初中生物新课标更加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教育教学功能。生物学科中那些抽象、不易理解的重要概念,需要借助实验使其显性化和具体化,比如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个重要概念可以借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展示;另一方面,在生物教学的某些环节需要借助实验帮助、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知识。
综上所述,借助实验促进初中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有的重要概念比较深奥,可以借助实验剖析概念要素,理解概念内涵,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有的重要概念借助实验可对学生理解某些知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两种情况的实验形式要灵活选择,可以是演示实验,可以是验证实验,还可以是探究实验,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实际去确定。
三、借助实验促进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1骨的结构与成分
教材分析:《骨的结构和成分》是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生物的运动》第二节《运动的形成》中第二课时内容,是在第一节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动物运动的形成,为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本课先让学生观察长骨的内部结构,分析其作用,建立长骨是一个中空的坚实的生活器官的概念;再通过探究鱼骨的成分,增强对骨的成分和特性的感性认识,推测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关系。然后,介绍在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是动态变化的,从而使学生增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并为学习运动打下基础。
学生认知分析:
1.知识方面:
学生已有知识:已经知道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并且对骨的坚硬性有一定认识。
待解决的问题:骨的内部结构;骨是否是生活器官;骨的成分和特性。
2.能力方面:
学生已有能力:按实验要求、步骤进行操作,会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
仍需训练的能力:根据实验材料、用具等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小游戏引课:老师说出肱骨、股骨、尺骨等骨的名称,学生两人站在讲台上,其中一位根老师说的骨名称快速在另一位同学身上指出来,其他学生认真观察、评判。
教师提问:从形态方面看,刚才我们说的骨都是什么骨?学生答:长骨。
长骨在人体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适应的,是什么样的结构使长骨具有这样的功能呢?这节课就来学习骨的内部结构。
请学生观察已经锯开一段的长骨:
观察方法:一看二摸。
观察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骨的结构和功能。
展示图片并提问:
1.姚明的长骨中是黄骨髓,为什么还能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如果配型相合,从那里取骨髓?
2.青少年为什么能够不断长高?
3.骨折后愈合的骨是什么结构?
4.为什么老人比小孩更容易发生骨折呢?
过渡:老人比小孩更容易发生骨折是因为他们骨的特性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骨的特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鱼肋骨,感受骨的坚硬和弹性。
为什么骨既坚硬又有一定的弹性,这和什么有关呢?
你知道骨里有什么物质吗?
展示骨粉的营养成分表,学生从中里获取信息,归纳骨的组成物质有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
提出假设:骨的成分对骨的特性有决定性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骨中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物质,是二者共同决定骨的特性,还是其中之一决定骨的特性?我们该如何进行探究?
学生提出可把两类物质分开,单独地研究一类物质的作用。
提问:显然,鱼肋骨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难于简单分开,怎么办呢?
学生提出可以去除骨中的一类物质,研究剩下的另一类物质的作用。
学生根据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以探究骨的成分与特性之间的关系。
演示碳酸钙粉末在盐酸中溶解的实验,展示小麦种子燃烧的实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鱼肋骨的作用。
提问:你知道在实验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1.正确使用酒精灯和火柴。
2.盐酸对皮肤、眼等有伤害,不要直接接触。
3.小心使用玻璃器具。
学生根据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获得结果,教师再展示用羊肋骨做实验的结果:演示煅烧后的羊肋骨一敲即碎;用醋酸浸泡五天左右的羊肋骨可以打个结。
知识的应用:
⑴出示学生课堂上标准的坐姿图片。
提问:老师为什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⑵出示公共汽车上年轻人未给老人让座的图片,请学生对该现象加以评论,并说明其科学道理。
案例分析:《骨的结构与成分》的教学表象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骨的结构与特有的成分,实质上则是向学生传授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观念: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本课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动物行为知识的认知、理解与掌握。“骨”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但学生没有过多关注,教师通过摸骨和说骨的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通过两个实验:燃烧实验和盐酸消化实验,让学生了解骨的成分,因为成分虽看不见,但可以借助实验让学生对骨的成分有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基础上,可以总结出燃烧实验中消耗的是有机物,留下粉末是无机物;盐酸消化实验让学生体会钙是骨的主要成分。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对骨的成分有了比较清晰认识,随后举出老人和小孩的故事,让学生对骨的知识有所升华,不同年龄段的人骨的成分不同,进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案例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教学实施过程:上课之前,老师事先发给学生不同的种子,学生用菜豆、玉米、绿豆和自己搜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从而认识种子萌发需要水、温度、空气等条件。期间,有些学生有了新发现:“老师,我用绿豆种子做实验,把绿豆分成等量的两组,一组放在有空气的瓶子里,另一组放在全是水的瓶子里,按道理后者没有空气,不应该萌发,可是为什么两组都萌发了呢?种子萌发是不是不需要空气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吗?老师心中很高兴,请大家为这位同学释疑,并提醒注意实验条件的变量控制问题和设计对照实验问题。学生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五分钟,有学生发言:“我们可以找两个塑料袋内,将其中的一个塑料袋内的空气都挤出去并密封;另一个塑料袋则打开充满气,作为对照。然后将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袋中,提供相同的适宜温度、水分,看看哪个袋中的种子萌发,就可以验证种子萌发需不需要空气了。”老师听后满意地说:“这个办法不错,能够控制空气这一条件变量。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呢?”学生再度陷入沉思,不久,又有学生发言:“可以用罐头瓶做实验。”同学们都很好奇,睁大眼睛想看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该生继续说:“我们可以选择两个相同大小的罐头瓶,在其中一个瓶中放入燃烧的蜡烛,就能把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达到一个无氧的环境了。”有的学生还提出改用较大的菜豆种子来做实验。经过学生的一番思考,小组同学交流与探讨,对两瓶绿豆种子都萌发找到了原因:由于所用的绿豆种子小,数量少,只需少量氧气就能萌发,如果提供多些材料或是严格控制氧气量,种子就难于萌发。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系列的探究活动,将萌发的种子移栽到花盆里,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幼苗从子叶脱落,到开始长出幼叶。从植株长高,到开花,最后结出了“豆角”,学生不仅观察到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不同阶段,还体会了关爱生命的情感,为深入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的核心概念奠定了基础。
案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阶段。这是第四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重要概念。怎样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是最好的选择。新课程标准的最大变化在于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在概念教学时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这样可以更好的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本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提问、不断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利用实验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验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平时不会太多关注种子的萌发条件,所以利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的科学态度,这是对于促进重要概念理解有重要价值。
四、结语
借助实验 篇4
关键词:初中生物;重要概念;实验教学;教学案例;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3-0075-04
一、重要概念的提出
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首次提出“重要概念”,提出让学生通过掌握重要概念来把握生物学科本质和核心内容。初中生物课程共有10个主题,每个主题下设重要概念,每个重要概念下设支撑它的核心内容,重要概念共50个。其中,有些重要概念容易理解,如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有些重要概念比较抽象、微观,如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这些抽象的概念,仅仅依靠传统的讲授或者展示模型图片的方式很难让学生对其深刻理解。
二、实验对促进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价值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教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实验教学恰恰是培养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进行科学探究过程。初中生物新课标更加强调实验教学的重要价值和教育教学功能。生物学科中那些抽象、不易理解的重要概念,需要借助实验使其显性化和具体化,比如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个重要概念可以借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加以展示;另一方面,在生物教学的某些环节需要借助实验帮助、促进学生理解概念、知识。
综上所述,借助实验促进初中学生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有的重要概念比较深奥,可以借助实验剖析概念要素,理解概念内涵,符合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规律;有的重要概念借助实验可对学生理解某些知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这两种情况的实验形式要灵活选择,可以是演示实验,可以是验证实验,还可以是探究实验,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实际去确定。
三、借助实验促进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1 骨的结构与成分
教材分析:《骨的结构和成分》是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八章《生物的运动》第二节《运动的形成》中第二课时内容,是在第一节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基础上,探讨动物运动的形成,为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本课先让学生观察长骨的内部结构,分析其作用,建立长骨是一个中空的坚实的生活器官的概念;再通过探究鱼骨的成分,增强对骨的成分和特性的感性认识,推测骨的成分与特性的关系。然后,介绍在人的一生中骨的成分是动态变化的,从而使学生增强体育锻炼的思想意识,并为学习运动打下基础。
学生认知分析:
1.知识方面:
学生已有知识:已经知道人体的运动离不开骨,并且对骨的坚硬性有一定认识。
待解决的问题:骨的内部结构;骨是否是生活器官;骨的成分和特性。
2.能力方面:
学生已有能力:按实验要求、步骤进行操作,会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
仍需训练的能力:根据实验材料、用具等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的能力;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小游戏引课:老师说出肱骨、股骨、尺骨等骨的名称,学生两人站在讲台上,其中一位根老师说的骨名称快速在另一位同学身上指出来,其他学生认真观察、评判。
教师提问:从形态方面看,刚才我们说的骨都是什么骨?学生答:长骨。
长骨在人体中主要起什么作用?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适应的,是什么样的结构使长骨具有这样的功能呢?这节课就来学习骨的内部结构。
请学生观察已经锯开一段的长骨:
观察方法:一看二摸。
观察顺序:从外到内,从上到下。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骨的结构和功能。
展示图片并提问:
1.姚明的长骨中是黄骨髓,为什么还能捐献骨髓造血干细胞?如果配型相合,从那里取骨髓?
2.青少年为什么能够不断长高?
3.骨折后愈合的骨是什么结构?
4.为什么老人比小孩更容易发生骨折呢?
过渡:老人比小孩更容易发生骨折是因为他们骨的特性不同。下面我们来学习骨的特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鱼肋骨,感受骨的坚硬和弹性。
为什么骨既坚硬又有一定的弹性,这和什么有关呢?
你知道骨里有什么物质吗?
展示骨粉的营养成分表,学生从中里获取信息,归纳骨的组成物质有两大类:有机物和无机物。
提出假设:骨的成分对骨的特性有决定性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骨中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物质,是二者共同决定骨的特性,还是其中之一决定骨的特性?我们该如何进行探究?
学生提出可把两类物质分开,单独地研究一类物质的作用。
提问:显然,鱼肋骨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难于简单分开,怎么办呢?
学生提出可以去除骨中的一类物质,研究剩下的另一类物质的作用。
学生根据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以探究骨的成分与特性之间的关系。
演示碳酸钙粉末在盐酸中溶解的实验,展示小麦种子燃烧的实验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鱼肋骨的作用。
提问:你知道在实验中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出示:
1.正确使用酒精灯和火柴。
2.盐酸对皮肤、眼等有伤害, 不要直接接触。
3.小心使用玻璃器具。
学生根据设计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获得结果,教师再展示用羊肋骨做实验的结果:演示煅烧后的羊肋骨一敲即碎;用醋酸浸泡五天左右的羊肋骨可以打个结。
知识的应用:
⑴ 出示学生课堂上标准的坐姿图片。
提问:老师为什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保持正确的坐姿?
⑵出示公共汽车上年轻人未给老人让座的图片,请学生对该现象加以评论,并说明其科学道理。
案例分析:《骨的结构与成分》的教学表象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骨的结构与特有的成分,实质上则是向学生传授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观念: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本课的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对动物行为知识的认知、理解与掌握。“骨”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但学生没有过多关注,教师通过摸骨和说骨的小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后通过两个实验:燃烧实验和盐酸消化实验,让学生了解骨的成分,因为成分虽看不见,但可以借助实验让学生对骨的成分有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相关的化学知识基础上,可以总结出燃烧实验中消耗的是有机物,留下粉末是无机物;盐酸消化实验让学生体会钙是骨的主要成分。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对骨的成分有了比较清晰认识,随后举出老人和小孩的故事,让学生对骨的知识有所升华,不同年龄段的人骨的成分不同,进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与生活实际联系,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案例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教学实施过程:上课之前,老师事先发给学生不同的种子,学生用菜豆、玉米、绿豆和自己搜集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从而认识种子萌发需要水、温度、空气等条件。期间,有些学生有了新发现:“老师,我用绿豆种子做实验,把绿豆分成等量的两组,一组放在有空气的瓶子里,另一组放在全是水的瓶子里,按道理后者没有空气,不应该萌发,可是为什么两组都萌发了呢?种子萌发是不是不需要空气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探究的目的就是要训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吗?老师心中很高兴,请大家为这位同学释疑,并提醒注意实验条件的变量控制问题和设计对照实验问题。学生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五分钟,有学生发言:“我们可以找两个塑料袋内,将其中的一个塑料袋内的空气都挤出去并密封;另一个塑料袋则打开充满气,作为对照。然后将绿豆种子分别放入两个塑料袋中,提供相同的适宜温度、水分,看看哪个袋中的种子萌发,就可以验证种子萌发需不需要空气了。”老师听后满意地说:“这个办法不错,能够控制空气这一条件变量。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种子萌发是否需要空气呢?”学生再度陷入沉思,不久,又有学生发言:“可以用罐头瓶做实验。”同学们都很好奇,睁大眼睛想看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该生继续说:“我们可以选择两个相同大小的罐头瓶,在其中一个瓶中放入燃烧的蜡烛,就能把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达到一个无氧的环境了。”有的学生还提出改用较大的菜豆种子来做实验。经过学生的一番思考,小组同学交流与探讨,对两瓶绿豆种子都萌发找到了原因:由于所用的绿豆种子小,数量少,只需少量氧气就能萌发,如果提供多些材料或是严格控制氧气量,种子就难于萌发。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此外,我们还开展了系列的探究活动,将萌发的种子移栽到花盆里,让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幼苗从子叶脱落,到开始长出幼叶。从植株长高,到开花,最后结出了“豆角”,学生不仅观察到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不同阶段,还体会了关爱生命的情感,为深入理解绿色开花植物生命周期的核心概念奠定了基础。
案例分析: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阶段。这是第四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重要概念。怎样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是最好的选择。新课程标准的最大变化在于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在概念教学时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这样可以更好的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本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提问、不断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利用实验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验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平时不会太多关注种子的萌发条件,所以利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求真的科学态度,这是对于促进重要概念理解有重要价值。
四、结语
借助实验 篇5
1 对象、方法及应用
1.1 对象
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中职班的学生。
1.2 方法
将2010级护理专业两个班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 (62人) 采用传统教学法, 实验班 (60人) 利用计算机来完成内脏学实验。两个班除了实验课教学方法不同外, 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要求、考试方法等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进行。
1.3 应用
实验班60人, 每人一台电脑, 教师操控上课内容。
1.3.1 导入新课 (1) 处理:
通过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提供一肝炎患者与护士的对话视频, 患者问护士:“为什么要反复查肝功能?是医院乱收费吧?”如果你是当班护士, 如何向患者解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2)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引入课题, 可以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进入了学习和探究的氛围中, 并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
1.3.2 任务驱动, 展开教学布置任务一:
内脏学拼图展开探究 (1) 实施方法:学生将打散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一个个器官图片按正确的位置拼入空的胸腔和腹腔图片中, 拼完后小组讨论, 归纳、总结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分别由哪些器官组成和器官在相应系统中的位置以及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2) 意图:通过这一任务培养学生读图概括能力及协作能力。
1.3.3 逐层深入布置任务二:
内脏学在线学习 (1) 实施方法:让学生点击鼠标进入内脏学自学模块, 如:点击女性泌尿系统图片中的肾脏, 就会出现有关肾的位置和形态介绍的相关文字和音频讲述。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所掌握内容的情况选择学习模块。这一新的学习系统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 可以兼顾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 (2) 意图: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巡视, 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这一理论和操作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
1.3.4 布置任务三:
观看护理操作视频 (1) 实施方法:观看插胃管术、插气管术、插导尿管术的视频。 (2) 意图:通过这一任务充分实施“五个结合”的立体式教学, 即: (1) 教学内容与职业目标相结合。 (2)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3) 教学内容与后续课程相结合。 (4) 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相结合。 (5) 实训操作与职业岗位相结合。
1.3.5 拓展提升 (1) 实施方法:
结合教学内容, 提出临床和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操作。护理专业加入插胃管术、插气管术、插导尿管术的应用解剖视频, 让学生观看学习后, 分组讨论。问题一:食道癌的好发部位在哪里?问题二:气管异物易坠入哪一侧主支气管?为什么?问题三:肾炎患者为什么要反复查尿, 你如何向患者解释?问题四:结合男性尿道特点, 探讨男性患者如何导尿?问题五:维护女性泌尿系统健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 意图: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为以后的护理临床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并使之形成良好的习惯。1.3.6 5分钟学生授课 (1) 实施方法:学生完成实训要求项目后, 要求每组派一名学生分别登台讲解: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各自的组成和在人体中的位置, 讲解一个系统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讲解不足之处, 下一位学生上台继续讲解补充, 组内学生补充, 组间学生质疑, 最后全体学生均无法解决的疑问由教师精讲, 然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2) 意图:传统的课堂都是教师在讲, 学生在听, 本次教学中,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创新性的让学生登上三尺讲台自己充当教师角色。学生授课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活跃课堂气氛等优点。这一教学活动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结评价:对已讲内容进行小结, 进行及时的针对性检测, 同时评价目标达成情况。
1.3.7 及时反馈出示人体内脏的纵剖结构图, 让学生填图, 及
时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同时可以加深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1.3.8 在线测试设置在线测试题目进行针对性检测, 直指护
士执业资格考试,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加工、累积,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同时评价目标达成情况。中职教育应把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上来, 以学生能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为考核目标。所以制订的评价方式有组内评价、组间评价、教师评价、自评4种, 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2 效果
在第15周, 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内脏学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 实验考试和理论考试, 将两个班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并分析。通过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的效果调查, 发现绝大部分的学生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提高了学习兴趣、成绩和效果。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班学生的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都较对照班学生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法增加了自己的学习负担。
3 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的优势
(1) 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 实现了“轻点鼠标, 快乐学习”的目标,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使教学内容形象化, 教学过程生动化,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提高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效率, 又提高教学效果, 成功地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传统的实验室教学由于学生多, 带教教师少, 示教时学生看不清楚, 且学习模型数量有限, 太死板, 一节课下来有的学生甚至没有机会接触学习模型, 致使有的学生学完之后仍然很难区别、掌握内脏学各个器官的位置, 进而对课程有所倦怠。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实现了学生人手一台电脑, 克服了示教看不清楚的困难, 并且每名学生可以随时自主点击不了解的器官和组织进行学习, 既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教学资源, 又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3) 借助于计算机的内脏学实验新模式可以针对学生基础文化知识缺乏、理解能力差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课程内容或者教学视频, 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变得易如反掌。教师也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制作出适合学生使用的实验课件,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4 体会与反思
(1) 本次课是以计算机实验来代替传统的实验室教学, 是一种全新的大胆尝试。课程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为本位,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立体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 本次课以最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 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采用计算机实验教学方法为主,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理论实践一体化学习。通过“做中学, 做中教”达到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逐渐深入, 化难为易并及时评价、巩固新知、拓展提升。联系临床, 注重知识的应用, 培养了学生对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为将来护理岗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可视化人体教学将是解剖学教学未来的最佳教学方法, 它具有传统教学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参考文献
借助实验 篇6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 经过研究, 发现一种借助三角尺来编制实验操作题的方法。首先, 三角尺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易于操作, 更重要的是可充分利用一付三角尺中的各个特殊角这一元素, 进行局部操作运动和变换, 可变化出无数探究性试题。以下侧重介绍用三角尺中的30°角进行操作编制此类题目的一些探究方法。
一、旋转运动
例1.如图1, 在Rt△ABC中, ∠C=90°∠A=30°
操作:将一块30°角的三角尺的30°的角的顶点始终放在∠C上移动, 角的两边与AB分别相交于的D、E (D点在E点左边, 且E不与A、B重合)
要求: (1) 当30°角在这样的移动过程中, 画出符合条件的一个图形。 (2) 在上述移动过程中, 是否存在始终相似的一对三角形?如有请加以证明。 (3) 若已知BC=2, BD=x, AE=y试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简析:本题主要将30°角的顶点始终放在直角顶点C上不动, 而角的两边进行变动, 实际上是把30°角绕着C点作旋转运动。通过动手操作实验, 把传统的几何证明题改造成一个要求学生发现、猜想、证明的几何题。
解答 (1) , 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出正确图形。如下图。
解答 (2) 实质是依据相似三角形判定解决问题 (△CDE∽△ACE) 。
解答 (3) 过C作CH⊥AB与H, 如下图所示。
首先在Rt△ABC中, 由AE=y, BD=x, BC=2可得
又因为△CDE∽△ACE得出CE2=ED·AE,
二、平行运动
例2.如图2, 在Rt△ABC中, ∠C=90°∠A=30°, BC=1
操作:将三角板中的一个30°角的顶点放在AB上移动, 使这个30°角的两边分别与△ABC的边AC、BC相交于点E、F且使DE始终与AB垂直。
要求:
(1) 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连接EF后, 写出与△ABC一定相似的三角形。
(2) 设AD=x, CF=y, 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 如果△CEF与△DEF相似, 求AD的长。
简析:此题30°角的顶点变动, 同时角的两边也都在变动, 实际上是把30°角的这付三角尺按题中要求作平行移动, 更重要的是30°角的一边移动时给它一个条件限制 (始终垂直斜边) 。
解答 (1) 作下图, 从中可看出:△AED∽△ABC。
因此, 如果△CEF与△DEF相似时, AD的长为
三、旋转中的平移
例3.如图3, 菱形ABCD的边长为2, ∠BAD=120°
操作:现用30°角的三角尺, 一边始终经过A点, 30°角的顶点E在菱形对角线BD上滑动, 而角的另一边在AD上移动交AD于F (F不与A、D重合)
要求: (1) 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
(2) 找出图中始终相似的三角形。
(3) 若BE=x, DF=y, 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
简析:本题30°角变动, 且一边可变动而另一边限制变动 (即始终过A点) , 实际上三角尺在旋转变动且加上平行滑动的结合, 另外原几何图形中隐藏了30°这个角。
解答 (1)
解答 (2) 要考虑有两对相似三角形
解答 (3) 由菱形ABCD的边长为2,
∠BAD=1200, 可得BD=2,
因△ABE∽△EDF, 得
以上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做实验,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运用的过程, 从而达到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增加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注重知识来源, 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在引入线段与角时, 从观察埃菲尔铁塔、蜂巢以及上海证券交易大厦的实物图片, 了解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机械部件或建筑的图纸都是由基本的图形———线段、角等构成的, 实际直观感性地说明学习线段与角的必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实验几何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动手分别用下列各组的三根细棒来围三角形: (1) 细棒长分别7厘米、12厘米、15厘米; (2) 细棒长分别7厘米、9厘米、15厘米; (3) 细棒长分别7厘米、8厘米、15厘米; (4) 细棒长分别7厘米、7厘米、15厘米。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实验几何中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由老师一言堂到由学生发现、猜想、证明。这样,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促进了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 在初中阶段, 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主要是在几何学习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实验几何的教学是在平面几何学习的两个不同阶段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搭建和创设平台, 让学生采用观察、测量等直观实验手段, 了解几何图形, 发现其中的规律, 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利用若干形象的手段, 帮助他们认识一些结论, 完成证明。但是从本质上讲, 数学证明的演绎推理是不能依赖直观和实验的。所以初中几何中的证明的教学现实有其特殊性, 既要借助图形直观, 又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摆脱直观而利用和形成抽象的概念和方法。这就是笔者在实验几何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尝试的课题的目的所在。
摘要:当前, 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深化实施新的课程理念, 是相当一部分数学教师最关心的课题, 几何教学则作为初中学生全能开放和认知发展这一学习经历的主要课程, 特别是几何教学的前期的实验几何的教学是笔者探究的课题。初中“实验几何”内容包含“旋转与圆, 中心对称与平行四边形, 全等三角形”等。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的认识”所要求的多数几何命题都通过各种实验方式获得, 研究图形主要采用了实物操作、折纸、画图、度量等直观方法。笔者通过借助三角尺来编制实验操作题, 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
借助实验 篇7
一、实验用品
2×20cm试管1支,3号橡胶塞1个,铁架台、十字架、铁夹各1个,粗铁丝(6cm)1根。
脱脂棉、酚酞试纸、蒸馏水。
二、实验方法及现象
1.取一支试管,在试管的内壁上贴上一条用蒸馏水润湿的白色酚酞试纸条。
2.取一个3号橡胶塞,在其中间穿入一根粗铁丝,然后在胶塞的小头端将铁丝用钳子弯成一个小钩,在小钩上钩挂一团脱脂棉。
3.用滴管向脱脂棉团上滴3~4滴浓氨水,迅速将橡胶塞塞紧在试管口处(如图2所示)。然后将该试管用十字架、铁夹等固定在铁架台上。
1分钟后,可观察到润湿的白色酚酞试纸条从上而下逐渐变红,说明无色的氨气分子从上而下扩散。3分钟后润湿的白色酚酞试纸条全部变红,说明氨气分子已经扩散到整个试管内。
三、实验说明
1.脱脂棉浸入的浓氨水不要太多,避免产生液滴落到试管底部,影响实验效果。
2.氨气使浸有蒸馏水的白色酚酞试纸条变红的原因是:脱脂棉内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溶于酚酞试纸上的水中使其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
3.由于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浸有浓氨水的棉球悬挂在试管上方,可以消除由于重力作用使气体下沉而产生的干扰。
4.本实验涉及物理、化学知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理科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和理科综合实验能力,有利于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物理选修1-2.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借助实验】推荐阅读:
借助教材09-29
借助外力09-30
借助活动10-25
借助信息技术08-18
借助表象提升数学能力10-07
借助网络优化语文教学11-17
借助童话进行作文起步教学10-04
借助多媒体网络平台08-23
借助背景音乐,优化政治课堂10-16
(中国石化)借助外力提升经营绩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