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建筑师(精选12篇)
建筑与建筑师 篇1
谈建筑师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建筑师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对于长期在市场一线工作的建筑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带领人来说,我们感到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主观心态和优秀的专业水准,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场。
1 对建筑师主观心态的要求
1)正确认识建筑师的天职。
建筑师不是艺术家,建筑师的首要责任是服务社会、以自己的一专之才满足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建筑师不是理论家,对各种前卫建筑设计流派和时髦的主义和理论,建筑师可以了解,但不能将其视为工作核心,每必奉之。那属于建筑理论家、评论家、学术研究者、教育研究者的工作范畴,而建筑师的首要职责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踏实地去实现。建筑师不是哲学家,确实,像路易·斯·康这样伟大的建筑哲人,以其圣经式的建筑言论,影响和感召着一个时代的建筑师。但这不是大多数建筑师的方向,作为一名职业建筑师,康不算成功,他一生的大多数方案都留于纸面。建筑师属于服务行业的一支。建筑作品最终要服务于社会中的广大用户。任何建筑都有它的投资方,建筑师必须根据设计委托合同的责任,在建筑技术上提交一个解决方案。建筑师对国家和社会也负有很大的责任。在有限的土地上,建筑物一经建造,通常要使用几十年甚至更长,建筑师的工作影响和改造着城市的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建筑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盖在土地上。建筑师没有资格牺牲国家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满足个人创作的欲望。不单是服务于投资建设方,更要服务于社会大众,这是建筑师的天职。
2)建筑师的团队精神。
作为生产行业,建筑从设计到建造的复杂分工,使得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必需。另外,建筑设计行业中不断进行的结构调整,要求企业间合理的协作。为了提高竞争能力,随着设计企业的专业化,公司间协作是必然趋势。
3)不断学习的态度。
建筑师需要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新兴的工程技术和材料知识。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到钢结构,从石头、木材到钢和玻璃,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发展带来了建筑形象一次次的飞跃。建筑师要创新,就必须掌握新技术,新设计手段。当然,有人认为建筑师对计算机软件的过分依赖将导致创造力的退化,但在西方很多建筑学校,比如引领世界建筑潮流的英国AA SCHOOL,计算机辅助设计确实被列为重要课程之一。应该承认,新一代建筑师对于新型设计手段的掌握是必须的,这就要求建筑师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不断更新市场环境。市场是建筑设计师最好的老师,有效吸收和学习有用的市场信息,对建筑师思维的敏锐程度和专业判断力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2 对建筑师专业技能的要求
1)做出正确决策的判断能力及将其贯彻下去的宏观控制能力。
建筑设计的过程是从分析问题开始的。周边环境的建筑约束和文化约束、使用者的需求、项目的市场定位、建筑的性质和特征,都是建筑师必须纳入分析判断体系的影响因素,并形成最初的设计构想。而最初的构想在设计的全过程中的逐步落实,则取决于设计师的宏观控制能力。
2)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积累。
积累是建筑师必不可少的过程,包括: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积累、建筑法规规范知识的积累、对于国内外建筑作品的了解以及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正是由于足够的积累对时间的要求,建筑设计被不太准确地称为“老年人的行列”。积累的实现也来自于对于生活点滴事情的关注。据说中国建筑第一人梁思成先生,去中南海开会还随身携带卷尺,遇见坐着舒服的沙发,他就拿出卷尺来量一量尺寸。对很多建筑师而言,关注生活中的建筑现象和细节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习惯。
3)对城市空间尺度、建筑群空间尺度的把握。
对于建筑师来说,城市和建筑群空间尺度的把握能力是比较高级的专业能力要求。不具备这一能力的建筑师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建筑小品的创作层面上,或者是给城市留下一些大而无用的空间和愚笨骇人的建筑群。
4)审美素质和造型能力。
“坚固、实用、美观”是维特鲁威提出的最早判断建筑优劣的标准。审美素养是成为一个优秀建筑师的必要前提。缺乏审美素养的设计人员与其说是建筑师不如说是工程师。而审美素养中尤为重要的是宏观造型能力。
5)对建筑构件在空间和形象表现上的预知力。
人们使用的是建筑物的空间,而建筑空间本身是由一系列不同功能和尺寸的构件组合而成的。构件是建筑和人交流的最直接途径,极大地影响了人对空间的感受和对建筑的认知。
6)对建筑功能的综合解决能力。
包括建筑内部功能布置和建筑群体中的场地设计和流线组织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有:建筑内部的水平和垂直交通、各使用空间的排布和组合、建筑物和城市道路周边环境的衔接、地面地下停车的组织、各建筑物间的协调关系等等。这些功能问题的解决,既需要建筑师的专业技能,也需要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应建筑的运转规律。
7)对使用者的关注和了解。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同类建筑会有不同的需求。建筑师必须关注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这就需要建筑师有丰富准确的生活体验,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积极地思考,善于和使用者沟通,这往往比设计本身更重要。
8)表达和沟通能力。
建筑师的建筑表达能力,即将自己对空间和形态的设想用图的形式,反映为具体的形象,这是建筑师的基本功。建筑师良好的思想交流能力有助于理解业主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交流过程中充分的表达也使建筑师自身思想的实现成为了可能。
9)组织协调能力。
在建筑从策划、设计到施工、验收使用的漫长过程中,建筑师对外联系着使用者、投资者和建造者,对内协调着结构、水、暖、电各工种,承担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建筑师要组织各类人员的协同工作,同时必须协调众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使用者追求高标准和投资方追求低造价之间的矛盾,高质量设计所需时间和甲方缩短设计周期要求之间的矛盾,建筑造型变化与结构简洁实用之间的矛盾等等,使建筑师的责任远远超出设计本身。
摘要:从建筑品味这个角度出发,阐述了创造优秀的建筑作品对建筑师主观心态的要求及对建筑师专业技能的要求,指出建筑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主观心态和优秀的专业水准,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场。
关键词:建筑师,建筑作品,主观心态,专业水准
建筑与建筑师 篇2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城市建筑
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建筑科技界反思发现:先前的节能建筑、太阳房以及节能节地建筑,其含义及原理均未明确建筑应促进含其自身在内的各领域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住宅设计结合自然首先要用生态学的观点从宏观上研究自然环境和人的关系,特别是研究现代工业在高速发展中对自然进行开发所造成的破坏和灾难,要适应自然、创造必要的生态环境;其次,用生态学的理论证明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研究自然界的生命和非生命的依存关系,强调现代的城市建筑应该适应自然规律,设计结合自然。
我国古代“天、地、人、和”的大环境观对于生态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筑及其环境若能做到有利于:综合用能;多能转换;三向发展;自然空调;立体绿化;生态平衡;智能运行;弘扬文脉;素质培养;持续发展;美感、卫生、安全。那么。在永久的将来就可能做到有效地发挥其正确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作用。这种建筑可称为生态建筑。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及生活质量显著成倍增长,目前房地产业的急剧膨胀,众多的居住小区的涌现,房价及房地产策划被炒做的炙手可热。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花样翻新的各种广告、楼书令人目不暇接,无从选择。而且一些虚的理念性的东西越来越多,水文化、、生态文化一时之间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惯用的标语,回归自然、以人为本、人性化空间被到处滥用,一座荒山甚至一潭死水、一片树林都被描绘成“山水人家”、“私家森林”、“亲水住宅”等佳境。这种种现象同时也体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人际关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一个成功的开发商一方面要在开发理念上凸现自己的优势,包括环境优势、区位优势等等软硬件设施,如纯净水入户、宽带网、智能化管理等现代科技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居家生活。环境的优化又随后成为人们做出选择的关键所在,人性化设计、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为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但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不仅仅提高绿化面积、绿地率,而设计真正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真正关怀和满足各阶层、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人们更加需要的是一片绿荫、可以让孩子尽情游戏的乐园、老年人锻炼身体的场地,而不是为了追求形式的图案,环境建设要达到的是优化环境、改善小气候的长期效果,不是一时的华美。
所谓生态建筑技术,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按照资源和环境两个要求,共同改造重组所做成的新技术。第二种把其它领域的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按照生态要求移植过来。从技术层次性来讲,可以把生态技术分为简单技术、常规技术、高新技术。一般来讲简单技术和常规技术属于普及推广型技术,高新技术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从我国实践来看,应该以常规技术为主体。
对生态建筑和使用技术的要求可以用三点来判断,首先技术本身的功能与生态环保功能是一致。第二要求采用的技术和制造的产品有利于资源能源的节约。免费。第三个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有利于人的健康。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生态建筑目前技术上应该说还是非常广的,包括门窗节能技术、屋顶节能技术等等。
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建筑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考虑材料再利用,新能源开发等很多问题上都不应该停留在个体建筑这个尺度上,应该把它放到整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内通盘考虑,也可以把生态建筑认为是一个技术的集成体,许多技术问题,比如能源优化问题、污水处理问题,太阳能的采用和处理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范围内的问题,需要建筑师和各个专业的工程师共同合作。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首先规划选址合理,减少环境污染,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等。从过程上来讲,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实现建筑防晒,自然采光照明等,这是生态建筑采用基本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建筑技术还包括:(1)建筑的体型控制。建筑的体型系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十分明显,体型系数越小就意味着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外维护结构表面积,从而降低室内外热交换。(2)自然通风与采光。(3)遮阳。在设计中可利用墙面绿化和树木遮阳,充分发挥绿化的遮阳作用,既经济又有效,同时还可以改善微气候,美化环境。同时可使用百叶窗调控板,控制太阳光的进入量,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天采暖。(4)外维护结构保温隔热。(5)水系统的.设计。包括对给水、热水、雨水、灰水、黑水的合理设计。(6)建筑采暖。建筑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耗的23%,在建筑中推广适合国情的建筑节能和太阳能技术对整个社会持续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7)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
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化,绿色生态建筑意识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生态建筑并不是指以昂贵费用为代价来得到优美环境的建筑;生态建筑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或模式,这种建筑的一大特性就是与生态环境和功能的相协调性。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实现生态能源建筑商品化可采用以下一些措施:(1)加强以治理污染“源头”为主的建筑能量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2)可以先在对环境保护有特殊要求的地区、新建的城镇小区、人居环境已较恶化的区域、常规能源缺乏的特殊区域建设生态能源建筑,进而推广到其他城镇。(3)一些体现绿色、环保、高效能的部件可在我国目前康居工程和其他楼宇工程中广泛推广使用。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太阳能光电墙面、屋面系统、废水再生装置、燃料电池、生态建筑材料等。
植物配置做到:四季有景,三季有花,乔灌草合理结合。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既丰富植物品种,又能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居住区绿化应减少草坪、花坛面积;常绿树应多于落叶树,以保持绿视率。充分利用芳香植物,例如玉兰、丁香等;充分利用观果植物,例如火棘、构树、金银木等鸟嗜植物,吸引鸟类和飞禽,从而形成生物多样性;充分利用色叶植物,例如红叶李、红枫、紫叶小檗等;充分利用管理粗放、观赏期长的花卉鸢尾、地被菊等,丰富的植物层次、季相变化,从视觉上是美丽的,从植物生态学方面考虑也是合理的;但有时南窗前的高大常绿植物往往阻挡了室内的光线,使居者有压抑感,而充足的采光对于居民来讲是很重要的,所以植物配置时也要兼顾视觉、生态、大众行为,适当移动植物种植位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成了一个绿色链。
建筑功能评价与建筑价值评估 篇3
一、建筑功能的评价
1、建筑功能
功能是指研究对象能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也即产品的具体用途,它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建筑功能是指建筑产品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性能的总和,一般指必要功能。
2、建筑功能评价
建筑功能评价是对建筑产品能够提供的功能效果加以分析和评价论证,衡量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不同的建筑产品,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工业厂房要满足生产一定工业产品的要求,既要考虑设备的布置、安装的场地和条件,又要考虑必须的空调、采暖、照明、给排水等功能,以便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因此,任何建筑产品都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建筑功能评价是价值工程理论的核心。价值工程理论是本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其创始人公认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价值工程的理论是研究如何以最少的人力、财力和时间获得必要功能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目的是要从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上去改进和创新产品,使产品既要在技术上可靠实现,又要在经济上所支付费用最小,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
建筑功能评价是对已建成建筑的功能效果加以分析和评价论证,目的是评价建筑产品是否符合人们的各种功能需求,是否达到预期的建设目的,也即建筑产品是否物有所值。所以建筑的功能评价更注重于结果研究。
3、建筑功能评价的主要内容
对于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分为这两个部分),在功能评价方面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1)社会性功能:建筑的功能不仅要满足建筑本身使用的要求,而且必需满足与外部整个环境协调的需要,定位应与当地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这在建设项目市场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与项目SWOT分析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如住宅要考虑环境条件、交通、水电等基础配套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及文化公共配套设施;商业建筑要考虑商业集聚度、交通便捷度等。
(2)适用性功能:建筑是否符合建设目的,首先体现在其适用性方面,例如:住宅应满足日照、水电、保温隔热、私密性等要求。
(3)安全性功能:指在建筑的结构、构件、使用的材料以及建筑建造等方面的安全效果。
(4)艺术性功能:主要指建筑的建筑艺术效果,如建筑的式样、色调、风格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
(5)经济消耗:建造费用、维护费用等。
4、建筑功能评价的方法
建筑功能评价是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有多种,比较简单而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专家评议法和综合评分法。
专家评议法是指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由专家评议组拟定评价内容,通过对各种建筑功能的定义、分析、比较和调查后进行的综合评议,确定建筑功能的评价结果。
综合评分法,是将建筑功能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其中定性指标采用专家评分确定分值,定量指标按照实现功能的满足程度转化为相应的评分,最后将各项指标分值累加,求出建筑工程的功能评价综合得分。
二、建筑功能评价与建筑价值评估的关系
不同的建筑产品,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购建某项建筑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购买者所需要的功能。
价值工程中所述的“价值”,是指作为某种产品(或作业)所具有的功能与获得该功能的全部费用的比值。可表示为一个数学公式:
价值(V)=功能(F)/费用(C)
由于功能量化的难度,我们无法直接通过该公式来计算建筑的价值,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功能的评价分析,来比较判断建筑的价值大小。这在房地产评估中对房地产价值的分析判断中具有非常大的实用意义。
很显然,经济消耗相同的建筑工程,其达到的产品质量或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功能)往往不相同;而建筑满足各种要求的功能不同,其体现的价格(确切的说是被社会认同的价格)也应该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仅仅从成本投入的大小来评估判断房地产价值大小,还应结合功能大小和差异对房地产价值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估。很显然,如果两幢建筑物功能相同(相近),即使投入成本不同,它们的价值应该相同(相近)。这一点,我们在成本法评估运用中,往往忽视了。
因此,正确评价建筑的功能,对于评估师对建筑价值的判断十分重要。例如:成本法中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的选择及功能性贬值的评价;收益法中,房产实际功能对收益影响和改进功能增加费用等的考虑;市场法中,功能差异对市场价格的影响等。
三、建筑功能评价方法在价值评估中
的运用
虽然,建筑的价值是由建筑本身功能大小决定的,但是单纯通过对某一建筑的功能评价来直接评估建筑物的价值,在评估实务中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运用建筑功能评价的技术方法,对房地产的价值内在因素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测算出房地产较为客观合理的价值。
建筑功能评价方法中的专家评议法一般不进行定量分析,所以专家评议法带有较强的专家个人的主观性。而综合评分法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所以相对而言,综合评分法在房地产价值评估中具有较为实际的应用意义。下面就综合评分法谈谈在房地产市场法中的运用:
(一)基于市场法的功能评价参考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房地产价值的因素很多,市场法评估中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选择对房地产价格影响明显的因素来构成。为了更加客观合理分析评价房地产价值,可根据市场法和建筑功能评价的基本内容,建立两级评价指标体系:
1、主因素体系
可归纳为交易因素、期日因素、区位状况因素、权益状况因素和实物状况因素。其中:
区位状况(也称区域因素)主要包括:繁华程度、交通便捷度、环境景观、公共设施完备程度(指评估对象以外的部分)、临路状况等。
权益状况是指对房地产有影响的房地产权益因素的状况,主要内容包括占用土地的使用性质(划拨还是出让)、土地使用年限、规划限制条件以及房地产设置的出租、抵押等他项权利。
实物状况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规模、建筑格式(层高、开间、层次)、附属设施设备、装修、朝向、平面布置及成新状况等。
在现行市场法评估操作中,一般把权益状况和实物状况归结为个别因素。
2、因子体系
因子体系是指建立在主因素体系下,并对房地产价值影响明显的功能评价指标。用途不同的房地产,因子的体系也不同(由于交易情况、期日因素影响较为单一,所以下文不对其因子进行分析)。如:
(1)商业房地产
区位状况包括临街状况、繁华度、交通、环境等因子。
个别状况包括建筑格式(分开间、层高、层次等)、平面布局、装修、面积规模、设施等因子。
(2)住宅房地产
区位状况包括交通条件、生活服务设施、教育医疗配套设施、环境质量等因子;
个别状况包括建筑格式、装修、设施设备与朝向等因子。
(二)主因素和因子的重要性系数确定
上述已分析了影响建筑价值的主要功能因素,但由于不同的功能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影响不同,既是相同的功能因素对不同的房地产(包括不同地段、不同用途的房地产)的价值影响也不同。所以客观合理评定房地产的价值,不仅仅要对影响房地产价值的功能因素、因子进行分析,而且要对各因素、因子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即确定功能指标重要性权数。
由于在市场法评估中,对上述四个主因素的比较是分别单独进行的,既四个主因素对房地产的价值影响是各自独立的,所以在确定市场法评估中的修正系数不对四个主因素赋予权重,只是在分析比较因子对主因素影响程度上进行功能重要性权数的确定。
参照建筑功能评价方法,因子重要性权数的确定方法有:强制打分法(0-1评分法或0-4评分法)、多比例评分法、逻辑评分法、环比评分法。
以上确定重要性权数方法各有优缺点。鉴于篇幅关系,这里对各种方法的原理不再进行叙述。在评估实务中,多比例评分法比较简单易行。多比例评分法是将各功能要素一一对比,并根据对比后的重要程度,按(0,10),(1,9),(2,8),(3,7),(4,6),(5,5)六种比例来评定重要性权数。
(三)功能评价方法在比较法评估中运用的
步骤
下面仅就市场法中区位因素修正系数的确定步骤,来进行说明:
第一步:确定影响区位因素的因子
假设评估专业人员经分析后认为影响区位因素的主要因子为:繁华度、临街状况、交通和环境四个。
第二步:选择功能评价方法
这里我们选用多比例评分法(即采取上述六种比例对各因子之间相对的重要性进行比较)。
第三步:确定权重系数
经一一比较各因子的重要性,越重要评分越高,然后取该因子的合计得分占总分的比例作为该因子的权重系数,如下表所示:
第四步:确定各参照案例与评估对象之间关于各个因子的相对比例
假设评估人员经比较三个参照案例后,确定了各案例的区位状况相对评估对象的比例,如下表所示:
第五步:确定区域因素的修正系数
案例A:100/(0.45×90+0.27×125+0.17×105+100×0.11)=100/103
案例B:100/(0.45×100+0.27×110+0.17×100+100×0.11)=100/103
案例C:100/(0.45×80+0.27×90+0.17×110+100×0.11)=100/91
第六步:确定评估对象的评估值(略)
注册建筑师考试与建筑教育 篇4
记得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colas Pevsner)曾说过,自行车棚是一个建筑物(building),而林肯大教堂(Cathedral)是一个建筑(Architecture)。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曾将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些论述清晰的界定出建筑自古以来的艺术属性。而建筑大师梁思成对建筑师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建筑师的知识要广博,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它应当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1]。19世纪近现代以来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建筑流派的更迭,改变了建筑仅仅为一门艺术的属性,建筑成为一种为社会服务的行业。这也极大的改变了建筑师身为艺术家的地位,建筑要为社会服务,要服从社会的整体发展。建筑师也逐渐成为一个执业者,参与社会的大循环。脱胎包扎体系的中国建筑教育有着将建筑作为艺术的传统,面临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各国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当代中国建筑教育在经历了近二十年注册建筑师考试制度的冲击之后,似乎又面临着这样的一个选择,building or architecture。
1.1 注册制度对建筑教育的冲击
众所周知,注册建筑师制度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养执业建筑师为目的,用以保障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而实行的制度。是对建筑师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能力的一种考察,是一种行业准入制度,是从业的基本条件。符合条件的建筑师可以执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注册考试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全面的掌握建筑的基础知识。注册考试涉及到的九门课程中,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占到六门,不但涉及到本科教学大纲中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土木工程方面的内容以及建筑史等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还有一些是需要在实际工程中才能理解应用的部分。例如建筑经济课、建筑材料课程必须经过实际工程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真正的理解。还有一些主要涉及到各种规范和法规的课程,要求在设计中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近些年,各个学校都根据注册考试和专业评估的需要增加了诸如场地设计知识和建筑师业务基础知识以及法规类的课程,丰富了教学体系,也使建筑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的要求。三个有关绘图的考试科目主要考察建筑师的业务能力,这与学生建筑设计课程的要求有比较大的出入。建筑教育更注重建筑设计的构思,以及对于功能、形式、环境、技术等的综合运用能力。而对于一些技术的节点则没有深度上的规定。而注册考试的方案设计则突出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流线设计,显示出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深刻影响。针对建筑师考试的需要,各个学校都增加了规范和技术的教学内容。而场地设计内容的引入,强化了建筑师的总图意识,这对教学体系是一个极大的补充,更加贴近国际建筑教育的趋势和潮流。
2)接触社会的间接桥梁。注册建筑师考题背后反映的实际是社会对于建筑的基本要求。根据注册考试适当的调整教学大纲,一方面可以避免建筑教育脱离实践,变成象牙塔里的自言自语。另一方面,可以将建筑教育的中心转移到建筑上来也是一种实际工程。可以说,注册考试就像一条无形的线,牵引着建筑教育运行在社会需要的轨迹上。例如方案设计中对于功能的强调可以使教师更加强调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之上才能考虑空间、形式和建筑的美学意义。中国当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解决有无的问题,基本的功能满足当然是这些建筑的首选策略。对于注册所需知识的教育,必然会从教与学两个方面使建筑教育紧紧和社会联系在一起。
1.2 建筑教育的应对
随着注册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避免的受到注册考试的影响,注册正日渐深远的影响到建筑教育的方方面面,并使建筑教育的内容可以简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加强基本知识的讲授为注册建筑师考试做准备,另一方面为未来进行建筑创作积蓄必要的建筑艺术素养,二者共同成为建筑教育的核心任务。
1)技术思维的形成。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历来存在着重设计、重艺术,轻技术、轻规范的现象。学生对于包括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甚至法规的概念非常含混,对于材料技术的一知半解,过于注重材料的美学意义,忽视了其力学、物理学甚至经济意义,是对于技术一知半解的具体体现。这些枯燥的课程和学生们热衷讨论的大师、流派以及各种奇异的思想很难相提并论,学生们对于如何实现在建筑技术基础上的建筑创新不感兴趣,喜欢夸夸其谈最新的思潮,追随时髦的大师。对于基本建设的政策法规和规范的了解程度的不足,使学生们缺乏基本的建筑学创作素养。对于建筑艺术的夸夸其谈使学生的设计很难对中国现实社会技术、文化和经济作出响应,加深了建筑教育象牙塔的空洞性。最近几年很多高校也尝试将建筑技术类课程和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有效的衔接,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强化技术意识、规范意识已经成为建筑教育的大势所趋。对于规范知识的不断强化,要贯穿到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高中生到职业者的转身。而在课程答辩或者教学中,有注册建筑师的参与,无疑会使学生的设计更加成熟。
2)建筑素养的全面起步。建筑教育在面对注册考试压力的同时,又必须为注册考试成功后的建筑创作积累必要的能量。注册考试所需要的知识,毕竟不是真正建筑艺术创作的全部。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也不能满足建筑创作所需的艺术素养。虽然技术作图有许多建筑的构造节点,能满足各种基本的防水或者结构的需要,但标准图的简单记忆,却不能使建筑师深刻领会建筑构造节点的艺术创造的表现可能,使得从构造技术出发的建构艺术无法展现,建构艺术成为现实中的一纸空文。而设计方案中只评价建筑的功能属性,无疑轻视了建筑的环境、形式和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从而束缚了建筑艺术的深层次表达。当外国的建筑师依靠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思维在中国大地上大展拳脚的时候,我们的建筑艺术在哪里。而这些空白的知识点,自然需要建筑教育作出积极的回应。因此,加强学生系统的建筑思维的训练就成为注册考试要求之外建筑教育面对的又一难题。对于建筑的系统认识和研究,应该在本科阶段就要初步形成,否则在面临市场的巨大冲击的时刻,仅有的支离破碎的建筑认知就会土崩瓦解,从而使建筑师仅仅成为开发商的代言人,建筑师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无疑是十分不利用于中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和迈向世界的脚步。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学校加强了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教育,将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按类型进行的建筑设计教学结合起来,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对于建筑的全面认知。
3)建筑院校的合理分类和定位。中国建筑教育的整体发展现状,面对残酷的竞争,各个建筑类院校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才能生存。很多地方类的建筑院校就选择了首先立足地方,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获得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培养适应地方的注册建筑师人才成为这些院校建筑教学的指导方针。而注册考试科目的设定对于这些院校的课程设置的体系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标准。因此,近些年来,建筑院校的分化正在进行中。那些顶尖的国内建筑院校,无疑要更大程度的兼顾培养大师级人才的要求。而这样的分化对中国的建筑教育和建筑发展无疑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2 房屋(building)和(&)建筑(architecture)
培养符合国家建筑师注册制度的专业人才,需要从开始接触建筑教育,到积累实际工程经验参加注册建筑师考试通过,再到建筑师的后续教育进行无缝隙的衔接。然而,从真正追寻世界建筑的发展潮流,实现跨境从业,成为世界级的建筑大师角度出发,这些就又成为了基础的条件。中国的建筑教育要高瞻远瞩,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合理有效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从这个角度考虑,建筑教育需要将建筑定位为building&architecture。
摘要:通过分析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行对建筑教育的冲击,总结了注册考试的特点,提出了建筑教育的应对方法,指出每个学校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建筑教育与注册考试之间合适的平衡点。
关键词:注册建筑师,注册考试,建筑教育,建筑艺术,建筑技术
参考文献
[1]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2]张钦南.让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J].建筑学报,2004(1):11-12.
[3]向上.英国与中国建筑教育及认证制度的对比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6):32-35.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分析论文 篇5
二、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据相关资料统计,国内每一年有二十亿平米左右的城镇建筑被建造且被人们使用,其中耗能较高的建筑占到了九成以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还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中国依旧继续运用此种节能性能较差的设计指标,则建筑能耗会变成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大阻碍。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建筑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一)注重建筑选址和平面布局问题。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于绿色建筑当中,实现建筑节能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和设计。首先,建筑师应结合建筑选址布局、功能分区以及建筑物方位朝向等多个方面来研究建筑节能。比如在设计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时,开间进深的尺度、建筑物的层高以及连廊形式等等都会对建筑的直接能耗带来影响。此外,设计过程当中还需要考虑到建筑所处的实际条件和气候特点,重视对阳光、雨水等已有生态条件的利用,从而优化设计,有利于打造优良的建筑室内小气候,尽量降低对建筑设施的依靠水平,最后实现降低能耗的目标。
(二)墙体的节能施工。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中心是墙体,其所选用的建材的保温性能对于建筑能源的耗费有重大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如果我们仅仅依靠墙体是很难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的,为此,我们通常要选用恰当的外墙保温建材来提升热工功能,譬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外保温复合墙体就是其中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做好外墙保温举措一方面可以在冬天避免屋内流量的大量丧失,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夏天避免阳光照射导致的屋内温度过高,在这种情况下,室内对人工设施的需求量变会减小,进而实现降低能源耗费的目的。
(三)建筑门窗和屋面节能的施工技术。
1.建筑门窗的节能施工。在建筑能耗总量中,外门窗是最关键的部分,在建筑整体能耗中占据特别高的比重,其中冷风渗透与传热损失都达到了1/3。因此,我们在确保采光、日照和观景等各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应该大量应用门窗节能技术,这是当前建筑行业当中使用最广的一种节能施工技术。
2.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按照保温建材与防水建材两者的位置关系,可以把屋面做法分为2种,其一是倒置式,其二是正置式。因为后者防水层处于上部,其长期受阳光照射、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裂缝,非常不利于屋面的防水。因此,屋面节能施工一般使用倒置式屋面做法。倒置式屋面指的是保温层在防水层上方的保温屋面,这种做法有效避免了防水层受紫外线照射和热胀冷缩影响而发生老化开裂现象的.发生。选择屋面屋顶保温材料的时候要注意,密度大、导热系数较高的保温材料不宜使用,否则很容易导致屋面重量和厚度过大。同时,吸水性能强的保温材料也不应当使用,不然保温层会吸附诸多的水分,住宅的保温成效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四)室内环境节能施工。普通建筑当中大约有一半的能源耗费在通风、采光、采暖等方面,以打造比较舒服的屋内环境。其中,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是为供给空气处理设备冷量与热量的冷热源能耗,包括压缩式制冷机耗电、为给房间送风以及输送空调循环水等。所以,综合性系统节能的重点就是要降低冷热源的能耗,最常运用的建筑节能技术是科学降低系统设计负载,严控新风量和降低室内温度与湿度的设计指标来实现目标。
(五)科学使用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对其进行广泛合理的利用,则必定能够有效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问题,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未来能源的开发利用当中,发展太阳能建筑技术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建筑设计师应协调各个专业与工种、技术等,让其能够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太阳能应用技术充分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来,继而构建一个比较理想的生态建筑机制。当前太阳能技术建筑的运用大致有2种方式,其一是被动式、其二是主动式。
1.主动式太阳能建筑指的是利用集热器、管道等设施来对太阳能进行收集,之后通过热媒将太阳能运送到住宅内部,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太阳能的管理和使用也比较方便,能够实现集中采暖和热水供应。
2.被动式太阳能则是对住宅本身朝向和周边环境加以恰当的设计,经过选取恰当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的形状和空间加以独具匠心的处理等方式使住宅可以自然使用太阳能,比如增大朝向面积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照能量,调整阳台、光照房和主体建筑的结构关系可以实现夏天降低温度、冬天保持温度的目的。
(六)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建筑领域的新技术、新建材也在持续发展进步,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都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运用这些新材料和新技术,比如复合防水材料、保温材料以及节能节水和节地技术等。
四、结束语
浅谈建筑环境与建筑文化 篇6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环境
1.建筑文化根植于人居自然环境之中
不同的地域自然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日照角度、日月潮汐、水流风势、气温、气压、食物、土地、水质、植被等等。作为人与自然中介的建筑,对外应有利于形成小区外部环境,对内应有利于保障人居的室内环境。这些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在东南亚和南亚各国,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椰林茂密,气候炎热,人们用椰树叶、棕榈叶盖起了适应热带雨林的茅草房、小木楼,通风、凉爽、轻盈、简洁,建起了热带雨林建筑。
在中亚、西亚,在中国的西部高寒地区,人们用石块垒砌、依山就势盖起了石板建筑,避风、挡雪、保温、御寒,筑成了高原山地建筑。如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在中国西部依山就势建起了各式各样的山地建筑群。
在中国的黄土高原,漠北戈壁,雨量稀少,气候干燥,人们利用山边、土坡挖洞筑房,建起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生土建筑。甘肃敦煌艺术陈列馆把建筑埋入山坡下,半开敞式入口,山坡挡墙甬道,生土式建筑特征十分明显。
在美国的东部,在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南方,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木材、砖瓦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了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这些建筑形式多样,风格各异,适宜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融为一体,形成了根植于自然环境的各种建筑文化。建筑既要根植于自然环境,又要服从于自然环境,这是建筑师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2.社会时空环境差异造成建筑文化的多元化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欧洲国家、美洲国家、亚洲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国度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区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居社会时空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文化的时空性和多元性,因而产生了古代的或现代的中国建筑文化、俄罗斯建筑文化、东南亚建筑文化、欧美建筑文化、非洲建筑文化等等。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亚的古印度建筑、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天主教、耶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形成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到信仰宗教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影响到这些地区建筑,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建筑文化。
中国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沿袭至今,既古老又博大,自古以来受到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等思想伦理的影响。特别是儒教统治中国2000多年,根深蒂固。这种文化把儒、道、佛、禅各种思想观念兼收并蓄,融为一体,光辉灿烂,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地域、民族性的建筑文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国际性建筑文化,国际性建筑文化也可吸收、融合新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在当今世界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对前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彼此影响,共同发展,只有保护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各民族建筑文化,促进世界建筑文化的多元化构成,最终才能建立一个 “和而不同”的人类社会。
3.中外建筑文化的发展与交融
建筑文化处于全球“大文化”系统之中,各民族、各地域的建筑文化在此共生共荣,组成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响曲。全球化的社会进程给文化交流带来了碰撞与会合,冲突与交融。
几千年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渊源流长。佛教文化本来发源于印度,随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代玄奘法师赴印度取经传经,佛教影响中国2000多年。但是,佛教的内容,佛祖的像貌,佛庙的形制与中国文化交融,形成和发展了独特的中国佛教建筑文化。
早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近代出国留学归国的建筑师,大多数是留美的学者,他们受当时西方学院派建筑文化观念和中国国粹主义建筑文化观念的双重影响,强调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重点在建筑风格上,第一次创造性地设计出了一批精品,开创了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新纪元。例如由第一批留美建筑大师吕彦植先生20年代设计的广州中山纪念堂、南京中山陵等等,在当时中国建筑界的确起到了石破天惊的影响,推动了中外建筑文化的融合进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政体、机制照搬苏联模式,中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具有俄罗斯建筑文化特征的建筑,形成和发展了中国50年代“社会主义”建筑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又一次打开国门,引入西方经济管理模式,模仿“欧陆风格”、港台建筑,后现代主义几乎风靡全国,形成和发展了中国80年代“改革开放”建筑文化。不言而喻,世界各国的建筑文化均要受到当时当地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技术水平的约束,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然而,什么样的交融和交流具有生命力,经受得起时空的考验?只有那些吸取了东西方文化精髓,融合为本民族的地区与民族性建筑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古今建筑文化交融的探索和追求
古今交融,古为今用,用什么?必须分析“古”与“今”在建筑内容上所发生的变化。这些质的变化是社会制度、生产技术、生活习惯、工作方式、文化观念、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引发的必然结果。正如吴裕容先生在评价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艾菲尔设计的艾菲尔铁塔时指出的:“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古今交融探索的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问题。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有着许多特点,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富于变化;建筑造型,丰富多彩;空间分隔,灵活多样;室内装饰,讲究内涵;色彩运用,五彩缤纷;庭园绿化,更是含蓄活泼,变化万千,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创作现代建筑当中,当代建筑师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化多方面的要求,从分析各种矛盾中探索和追求适应人们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人们的建筑活动与迅速变化中的时代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创作建筑艺术美的问题经历过多少次探索和讨论。经历了解放初期模仿“大屋顶”的怀旧复古时期;经历了批判复古主义,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阶段;经历了文革批判洋奴哲学,推行“干打垒”穷过渡的年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崇尚西方,风靡“欧陆风情”时期。经过反复摸索的艰难曲折以后,中国建筑师开始走继承传统,适应功能,采用高新技术,探索古今交融,实现建筑创作现代化的正确之路。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篇7
1 我与建筑杂志
专业杂志对我的建筑学涯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内蒙古到东北,再到华南,各种建筑杂志始终伴随我。30年前,我的建筑学习刚刚开始,那时中国的建筑杂志并不多见。大学报到时,从呼和浩特前往哈尔滨的火车上,1981年第8期的《建筑学报》握在手里,杂志里报道着贝聿铭设计的东馆开馆的消息,似懂非懂的捧着,开始了我毕生的建筑之旅。
1980年代初期,建筑杂志并不多见,资料室里主要是《建筑学报》、《建筑师》和《世界建筑》,《南方建筑》没有几本,而《新建筑》创刊都是我们高年级后的事了。学校那时的“外文过期期刊室”是我们本科生可以进入的地方,外文现刊室是老师和研究生的领地。多少个设计课结束后的下午,我们埋在期刊丛中又描又画,收集设计资料,杂志成为学习的重要途径。
1988年,无忧无虑硕士学习的日子突然远去,我开始了博士学习。作为母校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的第一个博士生,前无学长,对我来说,怎样完成建筑学博士论文,是心里最没底的事情,压力极大。读书准备之余,特别希望参加学术界的活动,希望尽快了解学术界的状况和动态,以期对博士论文选题有所帮助。所以,我的相当一部分时间的学习,是与文章写作以及专业杂志密切相连的。
1989年初,“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举办“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论文竞赛,我刚刚寄出第一篇学习之文,《建筑学报》举办的“建国40年建筑创作”征文又开始了。伴随着那一年不平静的春夏,我的两篇参选文章,都获得了不错的结果:先是获得了“新文化与中国建筑与城市”征文的一等奖,虽然原定的颁奖大会取消啦,“当代建筑文化沙龙”也消失了,但获奖证书还是悄悄寄到了手上,最高兴的是初战顺利的幸福。而庄重严肃的《建筑学报》征文入选则更有戏剧性,悄无声息的,我的应征论文居然在1989年第10期的《建筑学报》国庆号上刊出,道林纸版的杂志放在手里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一年年底,《建筑学报》在杭州召开“建国40年建筑创作评论交流会”,同时召开“中国建筑师学会成立大会”,西子湖畔作为作者参会的我,不仅仰见了几乎所有建筑界的前辈和师长,还邂逅了伍江、支文军、卢永毅、徐苏斌等同龄青年学子,也认识了后来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同事的陶郅院长。
也许是因此对杂志和征文产生了特殊感情,而两次成功使自我感觉颇好,1990年《南方建筑》的征文就成了“轻松自如”的“拈来之作”。等到刊出结果时,我看着三等奖的排列,开始后悔,恨自己当初该再认真一些,甚至心里多了一丝还不如不上榜的惆怅。今天想来,不禁失笑。而回首这30多年的建筑时光,建筑杂志带给我的确实是桩桩件件的美好和新意!
今年,国家博士教育的年头也是30有余。记得2009年清华大学的全国博士论坛的大会发言里,我曾感叹过,历经多年,我们的博士培养方式,依然因校、因导师而异。许多迷茫与困惑依然,就像我们的专业期刊一样,有那么多差异,又那么多雷同,又有那么多的基础需要明晰,还有那么多空间可以发展
2 华南与建筑杂志
今年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80周年的日子,回顾与学习华南建筑学科久远、密实的历史,几乎与学科同时诞生的《新建筑》杂志给人的印象尤为深刻。1930年代的华南建筑人,早在1936就创办了《新建筑》杂志,不仅国内建筑界不甚了了,身居华南的建筑人也知之不多。至今,关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传播尚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与见解,但《新建筑》在创始宣言里就明确提出了“我们共同的信念:反抗现存因袭的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这不仅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声音,也为1945年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教授齐聚华南埋下了思想的伏笔。
将近50年后的1981年,勷勤建筑学科的创始人林克明先生与当年《新建筑》的执笔人郑祖良先生,倡议发起了《南方建筑》。也许是经过1950年代轴心媒体对华南建筑的批判、也许是建筑主流学界对华南长期的忽略,反正华南建筑杂志的这次再创办,已没有了当年的意气风发,连究竟能够走多久都没有充足的信心了。没有用回当年引领时代的《新建筑》的期刊名称,改而选择了地域性的名称《南方建筑》,不能不说令人遗憾。今天看来,这一似乎有些无奈的取名,没有影响《南方建筑》对华南学人建筑理想与信念的传承,在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南方建筑》拜郑振纮先生苦撑向前,独树南国。
2007年,在何镜堂院士的主导下,《南方建筑》来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开始了新的尝试。此前的数十年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老师们曾经为拥有自己的建筑杂志,坚持不懈,1953年就创办过《建筑理论与实践》、1981年还创办过《华南土建》,直到2008年新版《南方建筑》的出版,才圆了华南建筑学人自勷勤大学《新建筑》之后,半个世纪的建筑杂志之梦。
3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
建筑学院办杂志、建筑设计院办杂志、学会协会出版社办杂志,在今天已是时尚。究竟是什么目的,其实各有不同:有图着挣钱的!有为了宣传花钱的!有希望发文章的!有莫名其妙凑热闹的!还有官气十足自以为是的!其实,杂志是个舞台,展现着主办者的思想、品味、志趣和素质,甚至管理能力、财务实力。今天的现实里,由于思想性的同质化,导致了杂志面貌的雷同,所谓的差异又走回到了地域、经营和财力的不同。不能不说,在建筑思想混乱的今天,我们的建筑专业杂志,缺乏理想与创新的激情,总体格局是沉闷的。
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建筑学院主持的专业杂志应该是什么样的定位,不同的学校有自己的理解。个人认为,学院的建筑专业杂志,首先应该是建筑教育的手段,建筑思想的载体。建筑教育包括了技能、技巧,应更包含理念、思想!长期以来,我们的建筑教育在技能方面是扎实的,成功的。但相应不足的,是思想上的平稳保守,理念上的苍白孤立。多少优秀的学生,满腹激情,怀揣绝技,却在毕业后几年的强力输出性设计经历后,建筑创新痛苦的“思想性夭折”了,成为教育的遗憾。
今天,当大家都在关注国内建筑学院特色日渐趋同时候,建筑学院的建筑杂志,应该可以起到凝炼学术思想、宣讲科学理性,成为每个学院建筑学术思想的圣地。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全的好公民,大学应该具备和保持自觉、自由、批判的人文精神。建筑学院所倡导的,应该是独立、自由的建筑思想,而不是针对设计院的职业技术培训。这里,杂志就成为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工具。在回首《南方建筑》30年,乃至华南建筑80年的时候,衷心祝福《南方建筑》,在经过5年的稳定发展之后,《南方建筑》到了承担更多社会教育责任的时候。
希望《南方建筑》:
坚持建筑基础教育的理念启蒙;
培育独立创新的技术理性精神;
促进严谨务实的建筑科学研究:
弘扬建筑的自由思想与城市的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振纮.祝《南方建筑》走向新岸[J].南方建筑,2008(1):94-95.
[2]肖毅强.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现代性”思考[J].新建筑,2008(5):8-11.
建筑与建筑师 篇8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产品,建筑生产
引言
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是建筑经济学中的两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关乎现实建筑建设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将对基于建筑经济角度的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一、建筑产品方面
(一)建筑产品定义特征概述
建筑产品,指建筑业通过建筑生产向社会提供的具有一定功能、可供人类使用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勘察设计、材料采购、建筑施工、构配件制作和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建筑生产活动和建筑经济活动而最终形成的集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于一体的产物。
建筑产品从其功能角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通过建筑生产架设内部空间以供使用的房屋类;不具有内部空间或不具有可供人类活动的内部空间的公路烟囱类;为其他物品功能实现提供条件假设的管道线路安装类。
建筑产品的特征主要有:设计图纸丰富导致的多样性;地基固定导致的空间固定性,这也是一般工业产品与建筑产品的最大区别点;占据较大空间且建设成本高导致的体形巨大和价值巨大的特性;受经济或其他方面要求而建设导致的功能有限性;建筑设计时受地方特色人情风俗影响导致的地方特色性,也称社会性。同时,建筑产品还具有有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资本与资产特性,即建筑产品的外在实物和内在功能及建造价值。
(二)建筑产品的价值与消费
建筑经济学对建筑产品的研究中,价值与消费研究是一大要点,这一方面研究不单要求对其成本与消费市场进行探讨,还要求对税收利润消费心理等加以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建筑产品因为有使用价值,即凝结在产品中的满足人群需要的内在功能价值,而具有用于消费流通的交换价值和建筑商由此得到的收益价值。一般而言,价值由具体价格体现出来:使用价值由涉及价格、成本价格、功能价格等体现,即生产价格;交换价格则在生产价格的基础上加之市场需求消费心理等因素进行确定;收益价格则显然是交换价格和生产价格的相抵结果,因而交换价值也受生产商收益要求的影响。建筑产品的资本特性就是由其价格体现,而其资产特性也可参照其价格来评定。由于建筑产品社会性、价值巨大、体形巨大、功能特定等特点,建筑产品的交换价值设定也有别于一般商品,主要采用个别定价和双方直接定价的方式。
商品通过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价值互换达成最终的经济目的,建筑产品同样如此。但建筑产品在消费流通中还存在一些有别于一般商品消费流通的特征:首先,建筑产品因其价值巨大的特性一般通过租赁和出售的消费形式在市场中流通;其次,建筑产品因其外形庞大、固定性和社会性的特性具有反复流通、地点一致的流通特征;再者,建筑产品因其使用的广泛性是以全体群众作为消费对象的,甚至部分建筑产品需要承担所有人群的使用需求(如公路),因而在建筑产品消费定位时还需考虑全民的消费水平收入变化,可见,建筑产品的消费具有普遍性、持久性、长期性的特点。
另外,建筑产品的消费同样存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缺点:建筑产品的功能不能够如一般商品的功能一样直观明显地展现(如房屋消费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才可能显现其功能的缺陷),因此建筑产品常出现消费实现后的效益降低问题,这也是建筑产品后期维护保障行业的主要发展推动力。
(三)建筑产品的使用期限
一般来讲,建筑产品的使用期限是指从竣工到功能无法再实现即废除的时间段。显然这一指标受产品的质量影响最大,如内部结构老化、内部材料渗漏等原因导致的坍塌;当然也受经济需要的影响,如城市建设需要而进行的建筑爆破。
在建筑产品质量方面又包括了建筑材料问题和建筑技术问题(即建筑生产中的构造和功能建设),当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因建筑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坍塌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提前准备的人为拆除所替代,人们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但保证建筑质量仍是建筑生产的重中之重。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建筑产品使用期限受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大大缩短,即建筑产品在经济社会中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它本身理论上应有的质量寿命。因此在建筑经济角度来看,建筑生产将必然在经济需要、经济环境(地价、税率等)考虑更多。
二、建筑生产方面
(一)建筑生产的定义特征概述
建筑生产即建筑产品的建设过程,建筑经济学认为建筑生产包括以下生产要素: (1) 土地、土壤、河流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2) 货币资金、生产设备、人员住房等资本投入; (3) 生产人员的体力、智力劳动等劳动技能; (4) 生产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等企业能力。如果我们把产量设定为Q、劳力设为L、资本为K技术和管理为T,则建筑生产可用一个特定函数来表现:Q=f (L, K, T…),其中…代表生产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建筑生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受建筑工程量、工程风险、结款时长的影响形成的周期长特征;建筑产品设计与施工多样性导致的单件性特征;受生产环境、投资规模影响形成的生产过程的不均衡特性;产品用途固定性和城市相关规定限定导致的外部约束多。
(二)建筑生产的成本
建筑生产的成本计算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方面的成本共同构成建筑生产总成本,建筑产品的价值正是取决于这一综合成本:直观展示费用的会计成本 (包括生产投入的须由厂家支付的经济报酬,与产量同步变化的显现可变成本,随增加单位产出而增加的边际成本) ;无形中付出的机会成本;生产中厂家自己所有的隐性成本。
(三)建筑生产率
生产过程中产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生产率,生产率还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其中劳动生产率是建筑生产分析中的常用数值,劳动生产率又可有如下分类:
劳动生产率既反映了劳动人员的生产效率,又能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通过劳动积极性调动、生产管理改进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建筑生产发展。
(四)建筑生产的工业化与技术进步
我们将建筑业的大工业生产式改造为建筑生产的工业化,也称建筑生产社会化。即对建筑生产中的材料、设计、配件用具生产、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全面深入变革,这一改造有利于推动建筑生产从分散落后、个体手工方式向以技术建设为主的社会化集中大规模生产方式发展。
建筑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化)主要有两大特点:大型企业以其高工业化水平的作业完成产值比重不断增大;建筑厂商资本进一步集中。生产的工业化要求有更高的生产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
在建筑技术的进步创新方面,首先应考虑市场的发展需求方向,在设计、材料、施工组织、监管、机具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探讨与学习吸收,化分析成果为实际的技术应用成果,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与建筑密切相关,为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产品,基于建筑经济分析不断改进建筑生产是重要措施,更是建筑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希望今后建筑技术人员能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为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卢有杰.新建筑经济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2]汪士和.该咋看建筑业的产业定位[J].施工企业管理, 2011 (10) .
[3]杨季美, 陈晓新.建筑工程市场经济结构分析探讨[J].基建优化, 1998 (05) .
建筑与建筑学释义 篇9
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从事其他土木工程活动统称为“营建”或“营造”。“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汉语“建筑”是一个多义词。它既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如隋唐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式建筑[3]。《辞海》中“建筑”一词定义为:1)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2)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3)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与空间密不可分,人类在有意识地创造并美化环境,其意在营造良性空间,在建筑活动过程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不断创新,逐渐形成建筑学[3]。
因此,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型环境。其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3]。
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兼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和美学等多种学科专业的知识特征。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其内容和结构还在不断拓展[1]。它是建筑活动经验与设计方法的集合,通过已有的经验与方法运用到新的设计中,为人类提供更美好的建筑环境。
英语architecture一词来自拉丁语architectura,可理解为关于建筑物的技术和艺术的系统知识,即我们所称的建筑学[3]。“Architecture” means the art of building(建筑的艺术)in which human requirements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re related(人类需求与建筑材料相关)so as to furnish practical use(提供实用价值)as well as an aesthetic solution(审美需求),thus differing from the pure utility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纯粹的实际工程建造).As an art(艺术),architecture is essentially abstract(抽象)and nonrepresentational(非写实的)and involves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of spaces, volumes, planes, masses, and voids(包括空间、体积、面、块的关系处理). Time(时间)is also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rchitecture, sincea building is usually comprehended in a succession of experiences(体验的连续)rather than all at once. In most architecture there is no one vantage point from which the whole structure can be understood. The use of light and shadow(光影的利用), as well as surface decoration(表面装饰), can greatly enhance a structure。
建筑学是人类建立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建筑技术和艺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技艺在建筑学发展史上通常是主导的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又促成技术的研究。它与大千世界的辩证关系,归根到底,集中于建筑的空间与形式的创造。在我们的时代,近代建筑的主要问题已不再是纯体积的视觉表演,而是创造人们能生活的空间,不管它有多美、多讲究,要强调的已不再是外壳而是内容;不再是孤独的建筑,而是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5]。
就工程技术性质而言,建筑师总是在建筑技术所提供的可行性条件下进行艺术创作,因为建筑艺术创作不能超越当时技术上的可能性和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埃及金字塔如果没有几何知识、测量知识和运输巨石的技术手段是无法建成的。人们总是可能使用当时可以利用的科学技术来创造建筑文化,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建筑不仅可以向高空、地下、海洋发展,而且为建筑艺术创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建筑学在研究人类改造自然的技术方面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相似。但是,建筑物又是反映一定时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社会艺术思潮的艺术品,“建筑应该是时代的镜子”。建筑学有很强的艺术性质,在这一点上和其他工程技术学科又不相同。
就艺术性质而言,建筑学必须研究建筑的形式美的规律与特征以及建筑美学理论,空间和实体所构成的艺术形象,包括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以及建筑的装饰、绘画、花纹和雕刻以至庭园、家具陈设等等。建筑艺术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这是和其他视觉艺术相似之处。建筑可以像音乐那样唤起人们的某种情感。德国文学家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建筑又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它需要大量的财富和技术条件,大量的劳动力和集体智慧才能实现。它的物质表现手段规模之大,为任何其他艺术门类所难以比拟。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3]。
欧洲人有一句话: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说的好极了。建筑,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全都关系密切。不但建筑的艺术风格反映历史,十分灵敏,它的形制也一样反映。小而至于一朵装饰花纹,大而至于一座城市,人们可以从上面读出生动的历史[6]。
社会在发展,建筑学在开拓。现代建筑关怀人,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建筑师的责任不断提高——要把已有的和新建的、自然的和人造的因素结合起来,并通过设计符合尺度的空间来提高城市面貌的质量;保护和发展社会的遗产;为社会创造新的形式并保持文化发展的连续性。这就构成了对设计专业的新的挑战和新的社会职责。建筑师应该把自己看成是社会的公仆。建筑师与业主以及社会的关系尤为关键。建筑师必须将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主,承担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对自然与城市景观和我们传统的尊重,都为公众所关注;建筑师把自己的智力与职业活动视为对地方、民族和国际社会的发展所提供的一种服务[5]。建筑,不仅用来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活需要,而且也用来满足整个社会的各种需要。
建筑学的基本精神是关怀人,即“对人的关怀”。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写道:“为普通人,‘所有的人’研究住宅,这就是恢复人道的基础,人体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就是这些!这是最重要的,这就是一切。这是个高尚的时代,人们抛弃了豪华壮丽。”这不仅仅是宏观意义上的关怀,而是深入细致的及其亲切的关怀。我们上“设计初步”课,从人体的基本尺度学起,熟悉人体,这能给初学建筑的人一个印象,便是: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是人的活动场所,要关怀人、体贴人,给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安全的环境。方便而舒适的房屋是有感情的,它使人觉得温暖。因此,它能净化人的心灵,促进社会的和谐。其实是在培养我们的职业道德,即人道主义。
设计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设计生活。我们设计了什么样的城市和房屋,人们就得按照这个城市和房屋的特点来生活。设计生活还可以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柯布西耶在这个问题上是很自觉的,他总是把建筑问题当作生活的改造问题。
因此要把建筑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讨论建筑的基本问题,要把建筑与它的过去、现在和可见的未来存在于其中的人文环境尽可能全面的联系起来。因为建筑与它的人文环境本来就是全面联系着的,它是“石头的史书”。我们的国家正处于一个全面现代化的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在一切领域里,都必然有一个破除旧观念、建立新观念的历史任务。不完成这个任务,国家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而破旧立新的根据就是生活。只有根基正确,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观念意识才可能现代化。
总之,还是歌德说得好:生活之树常青。只有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它的发展联系起来,我们的建筑创作和建筑理论才道路宽阔、生机蓬勃、左右逢源[6]。
摘要:以建筑与建筑学为切入点,从比较评析和求解释义的角度出发,结合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深入剖析相关定义,从而全面解读建筑、建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探求其真实涵义。
关键词:建筑,建筑学,释义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
[2]维特鲁威.建筑十书[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9-10.
[3]刘华明,郭运河.新编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2001:1685-1687.
[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685-1687.
[5]吴良镛.《北京宪章》——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0-192.
生态建筑与仿生建筑(下) 篇10
仿生建筑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场所,也是人类知识的重要来源。从人类最初的木结构棚屋,到当代的摩天楼和航天飞机,自然界一直是人类获取各种资源和能量的补给所。自然与建筑的联系更是有着深远的历史。在古典建筑中,除了建筑材料全都来源于自然以外,建筑中还要设置大量从自然界中提取而来的装饰图案。从古埃及时期各式各样的纸莎草,到古罗马时期标志性的苕茛叶;从文艺复兴严谨的花纹装饰,到巴洛克时期那些灵动而抽象的图案,无一不追求自然与建筑的和谐。但对于绝大多数现代建筑来说,除了获得与自然相协调的关系,以及采用自然建筑材料以外,似乎很难让人们与大自然联系到一起,无论是现代建筑简洁、理性的结构还是建筑那“钢筋铁骨”、玻璃外皮的形象,都带有强烈的人造意味。
虽然如此,建筑与自然形象的天然联系从现代建筑萌芽时期就从来没有中断过,只是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有时以更加抽象、概括和含蓄的方式出现。在一个世纪之前的西方社会影响深入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针对工业品与建筑设计活动展开的一系列艺术运动,都以主张回复自然形态为主要宗旨。只是在建筑中,这种对自然形态的模仿和表现大多体现在了细部的装饰上。
以早期的有机建筑风格(Organic Architecture)为代表,随着现代建筑的迅速发展以及建筑结构和技术的改进,尤其在能源问题出现之后,人们又重新开始研究自然形态与现代建筑形象之间相结合的问题。从沙里宁(Eero Saarinen)设计的具像鸟形候机楼、鲸鱼形冰球场,到夏隆(Hans Scharoun)用抽象有机线条设计的音乐厅,这些作品都直接表现了来源于自然界的生动形象。而这些建筑的形象,不管是逼真地模仿还是抽象地表现,都能够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自然界与之相对应的形象。
就像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和帕拉第奥等,许多大师级人物发现的新比例关系那样,在当代精密的计算机运算出的各种复杂的比例关系,很多早已经蕴含在自然界当中。人们仿照鱼的比例建成了流线型的抗阻建筑,仿照蜂巢的结构做出了供航天飞机使用的超轻高强度材料。事实上,许多科学技术上的进步都与人们对自然界不断深入地了解有关。
建筑界也有一些建筑师走上了专业的模仿自然生物形象设计建筑的道路上来,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仿生建筑(Bionic Architecture)。美国建筑师尤金·崔(Eugene Tsui)就是一位专门设计仿生建筑的建筑师,他用一些简单和普通的建筑材料,靠模仿动物具有的一些优良结构和富于表现力的外形,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既实用又新奇的建筑形式。
2001年,崔在他的故乡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计了一组为培养旋水按摩人才的国际性学院。由于教学的需要,建筑与水池紧密相连。这座建筑体的结构和用料都非常简单。首先是用混凝土砌筑不规则弧线形的基座,这些基座在水池的映衬下犹如曲折蜿蜒的堤岸。基座上的建筑采用圆球形式,这是一种经典的省材又得到最大使用空间的几何图形。支撑圆球的是天然的木结构,而球形结构表面则用混凝土与一种特殊的乙稀类材料混合后覆盖而成。用这种材料覆盖后的建筑表面没有做过多的粉饰,而是直接裸露着粗糙的墙面,但围绕这些球体却做了一些连续而突起的曲线,使建筑更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图13)。
这种建筑不仅省时省料,制作简单,而且非常实用。相比起那些大体积的建筑来说,造价相当低廉,这也是崔设计的仿生建筑的另一大特点。早年,在崔所设计的一座小住宅的加建项目中,他更是大胆地使用了一些天然材料。由于住宅背靠一座小山,因此加建的一层就像是一个地下洞穴,颠覆了传统建筑的形象,用混凝土的基座与钢铁架分隔的高窗围合而成。窗框全都使用木材,并且整个建筑没有基座和屋顶的形象。除了在混凝土基座外嵌入一层当地的石块以外,建筑顶部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蜻蜓形式的遮阳棚。这个遮阳棚利用钢索悬挑两翼,可以随需要拉起或放下,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只巨大蜻蜓落在上面。
这种仿照动物形态建造的小建筑,大多因其单一的使用性而对建筑面貌的形式要求比较自由,而这些用石材、木材和混凝土、塑料等材料建成建筑较低的维护费用也是吸引人们的因素之一。在追求个性化和独特性的今天,这种建筑开始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这种模仿生物体形式的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建筑师开始把它们应用到稍大型的建筑项目中。无论业主还是用户,似乎也都很乐意接受通过独特的建筑形象来彰显企业形象和特色的这种安排,因此仿生建筑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与环境形态结合的建筑
最初人们大多认为,当仿生形式的建筑位于郊外或自然环境中时,由于不受周围建筑的限制,不仅可以使建筑本身的造型更加自由,还可以显示出一种与城市建筑完全相反,却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张扬、蓬勃的生命力来。来自日本的建筑师叶祥荣(Shoei Yoh),是一位注意探求现代建筑自然性的建筑师,他在日本福冈地区茂密的丛林中设计了这样一座活动中心建筑(图14)。
这座小型的活动中心建筑中使用了竹子、木材、钢铁构架、混凝土、玻璃等建筑材料,让人们看到了现代材料的传统气息和传统建筑材料的现代气息。整个活动中心是一个不规则倒椎形建筑,像一朵倒扣的花朵,又像是八爪鱼一类的海生物立在平坦的草坪上,在它后面,还有一条向外延伸出的建筑部分,像一条拖后的尾巴,又像一只巨大的触角。
建筑内部的结构实际上非常规整。因为虽然整个建筑的形态极不规则和充满变化,但支撑屋顶和主体建筑的却是规则的网格形结构。而且这个网格形结构都由自然生长的竹子编成,编好后的竹子结构上面用混凝土浇注成薄壳体,并涂以防护材料,整个屋顶系统就全部完成。虽然整个屋顶仅靠薄壳屋顶不足以获得坚固的支撑,但由于将建筑底部围绕的金属支柱系统巧妙地设置在建筑边缘的皱褶处,所以这部分结构被很好地隐藏了起来。在主体建筑内外,人们看到的都只是纤弱竹网外包裹的混凝土薄壳屋顶,十分独特。
仿生建筑具有优美又独特的建筑形象,因此除了用于兴建一些小型建筑之外,人们也一直在探索将其与都市建筑、大型建筑类型相结合的出路。在这方面,日本建筑师伊丰东雄(Toyo Ito),就是通过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辅助,来实现对自然界简单生物形象的模仿的。
2004年,伊东丰雄在日本东京表参道地区设计的大楼,是一座位于东京最繁华商业城区的高层建筑。受到基址的限制,建筑平面呈“L”形,将容纳商业、办公、会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并且,作为永久性建筑项目,该建筑还要达到足够的坚固性(图15)。
由于大楼本身是一座商业建筑,因此要想在繁荣的商业建筑聚集区引人瞩目,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招揽顾客的目的,就要赋予建筑独特的建筑面貌。同许多繁荣的国际大都市的商业区一样,表参道地区云集了大量的商业建筑,而且各个店家都极尽所能地求新、求异,以便在琳琅满目的商业背景下突出自己。因此本地区传统多样化的结果是没有了传统。
为此伊东丰雄回到本街区的自然周边环境氛围中,将道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桦树作为新建筑的外观形象。这个建筑的形象来源其实很简单,设计师将茂密的桦树林复写在一张矩形的纸条上,再将这个纸条折叠成“L”形的纸筒,整个建筑也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但在实际建设中,要想既保持树的形象,又保证建筑受力结构的合理性,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因此在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全程引用计算机模拟建筑各部分结构的受力情况,再通过对细部结构进行不断调整,才得到了最终的建筑形象。
建筑真正的结构部分反而相对简单,通过计算机指示的科学结构构造,建筑表面纵横的“树枝”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在铺满建筑表面的枝杈中,既有真正的承重结构,也有为增加表现力而增加的装饰部分,但这两部分完全融汇在了一起。底部粗壮的树干部分为高敞的商业层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而上部较细的枝杈则是规整的办公空间。树杈间的空隙大部分都采用玻璃幕墙形式,但也有一小部分采用了铝板。
无论黑夜还是白天,这座充满自然气息的建筑都比旁边高科技含量十足的玻璃盒子式建筑显得更加玲珑通透,而特殊的造型所带来的人们的极大关注,也满足了商业建筑的要求。在这里,现代主义整齐的框架结构成为一种老套的传统,建筑师真正用自然形态所具有的特殊力学结构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产生出了具有生命动态的建筑。
高科技的仿生建筑
如同现代主义早期小沙里宁所做的那样,将现代建筑中应用最普通的材料,与高科技(HighTech)建造技术以及独特的仿生建筑形象相结合,创造适用更广泛的动人建筑形象,成为当代建筑积极探索的方向。而像卡拉塔瓦(Santiago Calatrava)、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这样身兼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双重身份的人,则为赋予钢铁建筑新形象做出了杰出贡献。
英国的建筑师尼古拉斯·格雷姆肖,是一位擅长运用钢铁结构和玻璃、铝等材料创造惊人建筑形象的建筑师。他虽然常被人们归为高技派建筑师一类,但在他的设计中不仅体现出对高科技结构的关注,还体现出对建筑本身在情感表达方面的高度关注。
1998年,格雷姆肖在德国柏林设计的一个工商协会建筑中,使用了15组半椭圆形弧线的钢架拱结构并列组合,作为内部办公空间的主要承重框架。这种新的外墙结构支撑着内部的办公楼层,不仅使内部空间的分隔更加自由,也让这座建筑呈现出如同穿山甲类动物一样的形象。极具生命体态的巨大办公楼,在方方正正的现代高层建筑群中显得极为特殊。虽然新办公楼的使用功能和内部空间设置与一般的现代办公建筑并无本质差异,但它不仅为现代都市增添了新奇的景观,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趣味十足的工作空间(图16)。
当然,作为高技派的代表性建筑师,格雷姆肖对仿生概念的研究并未停留在外部形象的模仿方面。在他受英国铁路部门委托设计的滑铁卢火车站(Waterloo International)中,就体现出了对“仿生”这一概念的更深入诠释。在这座大型综合性车站项目中,无论在大的结构部分还是细小的玻璃板上,建筑师都使用了来源于自然界的处理方法。车站是一个包裹住铁路的钢铁拱棚,这个拱棚的宽度采用逐渐变小的锥筒形式(图17)。
长长的拱棚以不锈钢框架为主,而结构框架上所覆盖的玻璃屋顶不是按照传统的做法相互衔接成无痕的镜面形式,而是像屋顶上铺设的瓦块一样重叠连接。而且每块玻璃板只有一边悬固在支架上,其余三边则与可滑动的轴或可折叠的垫圈相连接。采用这种复杂结构的屋顶造价要远高于普通的屋顶形式,但这种仿照穿山甲类动物鳞片镶嵌的玻璃屋顶,由于顶部每块玻璃都可以根据火车进站时所引起的车站内部气流的变化自动开合,因而就像具有自动呼吸能力一样,可以随着站内气流的变化自动进行调整,从而大大减弱了瞬间增大或减少的气流变化对结构体的冲击力,如果从长远的经济利益和安全性上来考量,投入产出比还是令人欣慰的。
追求生物形态语言的建筑
像格雷姆肖这样深入探索现代建筑材料与自然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师,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来自西班牙的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塔瓦也是一位这方面的专家。卡拉塔瓦不仅致力于研究和表现动植物体的结构与形象特点,还将眼光放得更远,研究起动、植物本身运动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变化在建筑中的应用来。
位于葡萄牙里斯本的车站(Orient Station)1998年建成,可说是卡拉塔瓦仿生建筑设计体系的开端。新车站由站台部分与底部的换乘、服务站两部分组成(图18)。
站台覆盖八条车道的是一种树形结构的巨大支柱。这些支柱在底部是截面为方形的钢柱,向上逐渐像树一样分成若干条主干,而这些主干再向上则分解出更多的支干。主干与支干相互配合,向四个方向分别支撑起一个菱形平面的玻璃屋顶,至此,一株由钢架与玻璃屋顶组成的“钢之树”便形成了。而整个车站就是由很多株“钢之树”沿着平面坐标轴不断重复形成的。屋顶起伏不定的形象与底部行列整齐的钢柱相互对应,使车站就像是一片树林。
在站台一边的换乘、服务站,是一条被托起在空中的长向走廊。这条走廊也是旅客们的换乘通道。在走廊内部,设有售票口和商店等各种服务性空间,在走廊两边,对称设有像机翼一样轻薄、透明的候车站顶棚,使这个换乘、服务站就像是一只偶尔停留在站台边的蜻蜓。
在卡拉塔瓦设计的这座车站中,巨大的钢铁构架和玻璃是主要材料,但两个建筑部分却都给人轻盈、自然之感。整个车站不仅富有生命的动态,还具有生命体那种强烈的生长态势和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材料的新形象。
卡拉塔瓦对于钢铁与生物形态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它总是能将来自于自然界的活灵活现的形象与钢铁相结合,并创造出优雅、灵动的建筑形象。而且卡拉塔瓦还将建筑的生态性质又向前提升了一个层次,新建筑不仅拥有生物体的造型,还拥有生物体最主要的一项特征——运动及运动感。
这座最具生命体运动特征的建筑,是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艺术博物馆(MilwaukeeArt Museum)。博物馆的主体采用规则的长钢架系统,使它外部的造型就像是一艘停泊的航船,而最富于魅力的部分则集中在尽端屋顶的部分(图19)。
这个屋顶由飞鸟状的锥形屋顶、可闭合的巨大扇叶与一座斜拉人行天桥组成。斜拉钢索桥以与地面呈47度角度斜向而立,50米高的斜拉杆与来自73米跨度桥面所产生的反向力相互平衡,并由此成为桥体的主要支撑力。这种利用反向力学平衡的原理,作为建筑承重结构的做法,也是卡拉塔瓦在以前桥梁工程中使用过的成熟方法,虽然也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且需要精确的力学分析,但在此并不是整个建筑中最复杂的结构。
真正具有造型创新性和技术创新性的设计,是人行天桥尽端锥形屋顶上可动的遮阳屋面。抛物线型的屋面由底部螺旋形排列的钢管悬臂式结构支撑,这些钢管从最前部的32米向内长度逐渐递减,而到达最后时,钢管长度只剩下原来的1/4。可活动的两扇屋面各由36根这样逐渐递减的钢管组成,其排列角度则与屋面的弧度相吻合。这样,在两边的屋顶被拉开时,后部就呈现出起翘的效果,使整个展览馆就犹如一只滑翔的飞鸟。
虽然整个可活动的屋顶是重达115吨的庞然大物,但却对湖边的风速非常敏感。屋顶上由电脑控制的风速测量装置可以感应外部的天气变化,而一旦达到事先设定的标准,巨大的屋顶就会缓缓闭合。此时,整个建筑也散发出生命气息,仿佛一只湖边休憩的巨鸟,在小心翼翼地收拢它的翅膀。
卡拉塔瓦的这项可动屋顶的设计,可说到达了外观仿生建筑形象的极限。建筑无论是从外观造型,还是可动特征上来看,都与传统建筑的特征相距甚远。更为重要的是,在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建筑中,可动屋顶不仅是作为建筑塑造仿生建筑形象的重要装饰部分,同时还具有为内部展览室遮阳的实际功能。而仿生建筑从早期单纯在外观形象上的模仿,到密尔沃基博物馆这样在形象和深入的功能方面的双重模仿,所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外形上的变化。
像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这种在大型建筑中设置可动幅度较大的建筑结构的做法,不仅需要相关动力设备和可动结构自身的配合,在建筑材料、结构造型等方面也需要各种高水平科学技术的辅助。由可动结构部件运动所引起的建筑各部分承重力的变化,对底部固定建筑部分的承重结构设计有很高的要求。而且,像密尔沃基艺术博物馆这样,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可动结构部件的运动,使庞大的钢铁结构部件对自然界的风向变化,具有像生物体一样的敏感性,更是需要有一套缜密的控制系统与复杂的结构部分相配合。
节省能源的建筑
人类的智慧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显现出强大的力量,但对自然界和我们生活的地球,却表现为越来越大规模和不可控制的破坏。代表人类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大都市和高楼大厦,却同样成为给自然界带来最大负担的污染源。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其外部通透、光亮的外观;内部明亮、舒适的空间的另一面,则是为了遮阳、照明、制冷、取暖、通风、交通而付出的大量能源代价。
在此基础上,人们才开始重新注重生态建筑的发展,由此也带动了诸如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仿生等新建筑形式的发展。而无论是深入地模仿生物体的结构,还是生命体态,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建筑与自然界的联系,也带给人们更多的生活乐趣,但从实质上说,这些建筑在耗能方面与一般的现代建筑仍无不同。通过覆土、遮阳等各种手法处理过的建筑,虽然与普通的现代建筑相比,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低能耗和创造更加舒适使用空间等优势,但并未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自然资源的耗费降到最低。
因此,当人类的科研水平和技术条件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开始深入到建筑本身如何降低自然能源耗损的议题上来。实际上,人类对于自然能源和洁净能源利用的研究也是久已有之的,同时在建筑上利用自然能源的做法,也已经进入全面试验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除了上面提到的,经过高科技工艺处理诸如木材等自然材料,以使其能够应用于现代建筑之外,人们也开始寻求将一些自然的原理应用到新建筑,尤其是大型建筑当中,并以此来达到降低能耗等环保的目的。这种做法引用的比较成功的是技术派大师福斯特(Norman Foster),而随着能源危机与人类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此类做法正成为建筑师和科学家研究的重点。
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很早就开始关注,通过设计降低建筑人工能源耗损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与相关研究成果的紧密配合,逐步探索出通过综合运用设计与高新技术和材料相配合,以降低建筑能耗的一套方法。
早在1997年,福斯特设计建成的德国法兰克福(Frankfurt)德意志商业银行总部办公大楼(New Headquarters for Commerzbank)建筑中,就在这座高层塔楼中部预留了通层中庭,且在楼体中形成办公层与花园相间而设的形式。这样,通层中庭利用自然原理成为拨风筒,通过外立面进入的自然空气,在双层玻璃幕墙间自然被温热或冷却,办公空间可根据面向中庭开窗的大小决定室内空气流动的强弱。同时,在建筑内部与办公空间相间而设的花园,不仅为办公人员提供了短暂休息的场所,也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良好的办公环境。因此在法兰克福德意志商业银行建筑中,不仅建筑在空气调节方面的耗能大大降低,还获得了优质的办公空间,在当时是一座极具先锋性质的生态建筑代表(图20)。
此后,随着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福斯特的生态建筑设计又不断创新。比如在1999年竣工的德国新国会大厦(New German Parliament)改造项目中,福斯特事务所除了在老建筑层内部使用钢框架等现代结构提供了新的结构层之外,也做了系统的节能生态设置(图21)。
这座建筑最大的亮点就是中央穹顶的设置。老建筑原有的穹顶在战争中被毁,而福斯特为新建筑新设计的玻璃穹顶,正位于原建筑主立面的中心门廊后部,也成为整个建筑的最高点。穹顶的建成不仅在屋顶提供了餐厅、露台等公共休息场所,也同时成为底部新议会会场室内的自然采光点。
玻璃穹顶共有两层,内层是底部会议厅上方的覆盆状玻璃顶,这层玻璃顶是密封的,只在顶部单层的夹建层结束。这层玻璃顶既围合会议室的顶部,又在上层提供了一个360度的观景墙面。外层的大穹顶罩在内层盆形玻璃顶之上,并高高竖起。这个穹顶采用钢肋为主的构架形成完整的穹顶框架与硬质玻璃完成,由于结构提供的可能性,内部紧贴穹顶内壁建有螺旋而上的坡道,人们可以顺着坡道直达顶部俯瞰柏林市区。
整个加建工程最精彩的部分也位于这个穹顶里,那就是穹顶中心竖立的超大尺度倒立着的玻璃椎体。这个巨大的椎体外部由光电池与镜面玻璃覆盖,其底部的锥尖一直穿透底部的盆形玻璃顶,将细尖的末端深入底部会议大厅当中。
在自然光的引入方面,除了四周宽大的开窗引入平射光以外,还有来自穹顶的自然光源。自然光线从各个方面照射进大穹顶,并经过长长的中心光锥反射后将直射光转化为漫射光投入底部的会议厅,在提供充足光线的同时,避免了过强的光照和眩目光的产生。此外,为了控制来自正面过于强烈的光照,在穹顶内壁还设置了巨大的百叶以屏蔽多余的光照。
在内部气候调节方面,在老建筑与新结构的夹层中设置了自然风道。最大的会议厅则利用空气压力通风系统将引入的自然空气从座椅底部送入大厅之中。而顶部的巨大光椎是中空的,它在顶部形成自然的拔风筒,自然将废气吸出。这种利用自然原理保证空气流通的做法,大大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此外,隐藏于地下的两个蓄水池也是两个能源储存库,在不同的季节为室内提供制冷和供暖。
在能源利用方面,福斯特使用了早在德国杜伊斯堡(Duisburg)微电子中心(Microelectronic Centre)建筑中设想但未能实现的,利用菜籽油作为主要燃料的做法。这种取自天然的燃料不仅成本低廉,其燃烧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也远低于普通燃料。穹顶中巨大的采光锥所使用镜面玻璃也同时是太阳能转化器,而这部分所产生的能源维持内部空气调节设备运转并大大节省额外能源支出。更重要的是大楼打下两深两浅共四口井,并建设了大楼自己的小型发电站利用地热发电,不但供自身使用,还有富余向外输电(图22)。
由于柏林议会大厦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种种巧妙设置,使它成为世界上第一座新型的生态型政府办公建筑。福斯特不仅在建筑形体上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历史,也在内部设置上最大限度地尊重了自然。建筑师在建筑中所体现出的对于历史、自然和人类智慧的尊重,也是当代建筑所应该追求的新目标。
提供自然光热的建筑
继福斯特之后,这种将自然光、热综合用于一座建筑中,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建筑对人工能源的耗损的做法,也越来越普遍。比如2002年,荷兰建筑师麦耶·斯高特(Meyer En Van Schooten)为荷兰国际集团(Ing Group Headquarters)设计的办公大楼,就是一座借助于自然原理有效降低能耗的建筑。在这所建筑中所使用的一些做法,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手法,比较具有代表性(图23)。
坐落在荷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城市边缘的办公大楼正位于繁荣的商业区与大片的绿化带之间,并由于毗临一片水面和一条环城公路,因此整个建筑基址呈狭长的带状。建筑体也顺应地势呈带状,但底部却由9-12.5m高的脚柱支起,这样做的目的拉大了内部办公空间与高速路之间的距离,有效降低了噪音,同时通过抬升高度,避免处于高处人行道和车道上的行人将玻璃幕墙围合的内部办公室一览无余,保证了私密性。
建筑外部使用了双层玻璃幕墙形式,既隔离噪音又有利于室内的保温,而对于建筑内部环境的调节问题,在建筑外部就已经有了充分地准备。首先,建筑的屋顶上铺设太阳能收集板,将光照转化为电能,作为长效能量源支撑部分设备的运转;其次,除天花板上安装有机械通风系统以外,建筑底部的一个蓄水池还与制冷与制热系统相连接,最大限度地利用水体自然温度调节室内气候;最后,为了解决光照问题,整个建筑走向进行了调节以外,还在主要接受阳光的端头增加了遮阳板。
建筑中天井、中庭、室外走廊和微缩花园的插入,不仅增加了建筑体本身的空间变化,也使得室内空气、光线的分布更加均匀,也大大美化了人们的办公环境。
在完善的现代科学技术与材料的基础上,人类种种的生态建筑设想纷纷得以实现,也因此使人们有勇气尝试更大胆的现代生态建筑设计。2004年在英国萨里(Surrey)建成的麦卡伦技术研究中心(McLaren Technology Center),是福斯特在技术探讨生态领域的又一次全新尝试,也是一座极具有创新意义的建筑。在这座建筑中,建筑师通过对生命循环原理的模仿,来转化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这种尝试也是建立在资源合理化利用与可回收循环能量理论基础上的(图24)。
这座建筑为麦卡伦公司的主要研究机构提供办公空间,同时为旗下的法拉利一级方程式赛车队提供强大的技术保证。因此研究中心不仅包括不同研究与测试设备的各种实验室,还提供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风洞测试研究室。但风洞系统本身不仅相关设备与空间占地庞大,最重要的是为了平衡风洞试验所产生的巨大热能,还要为之配备一个基本水容量为50 000m3的冷却水池。
为了将建筑所侵占的地面面积减至最小,同时不破坏建筑所在郊外用地的自然地貌,主体建筑大部分被移入地下,由于建筑空间挪移地下而空出的大片土地则仍旧种植了树木进行绿化,将研究中心掩映在森林深处。而为了满足风洞设备所需要的巨量用水,福斯特大胆地在研究中心所在基址上开掘了人工湖。
真正的建筑部分与人工湖毗临而建,并围合成圆形。由于建筑本身独特的平面,从空中看去,建筑与人工湖正如中国的太极图一样,一虚一实、一静一动。建筑地下部分配合特殊的要求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地表部分则采用钢构架,半月形的建筑外部采用特殊的铝制“风刃”玻璃,为内部提供通透、明亮的自然光照。
然而这些都不是研究中心最大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在建筑底部,有专门的水泵将经过自然过滤的湖水吸入热交换器,并通过冷动缓冲器为风洞提供降温保障。加热的湖水在流出时又经过特殊的热能转换器,将其吸收的热量用于发电。而在完成一系列的能量转化之后,湖水流入湖中自然冷却,继续为下轮的循环做准备。
正常情况下,要维持麦卡伦研究中心这样大规模的风洞设施要有7台大型冷却设备。由于这套先进的能量转换设备和整个人工湖的保障,冷却设备被减至2台,热水所产生的电量不仅可以维持研究中心的使用,还将多余的电量输出至附近的小镇上。
在这座高技术的研究中心,建筑与人工湖所组成的特殊建筑形式是对其特殊功能性的反映。无论从半湖半建筑的外部环境,还是如生命体般自供能源的特性来说,都是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突破。但是也应看到,整个建筑及生态性能的实现,是以巨额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投入为条件的,属于生态建筑的特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此类自供给能源并低耗费的形式必将成为建筑的主流。
生命体态建筑
基于这种从建筑体到使用功能上对自然界和生命体态(Self-service System)特征的学习,建筑师们开始深入思索建筑提供的空间本身所应该具有的活力。麦卡伦技术中心“自产自销”式的能量转换体系,为生态建筑描绘了全新的发展蓝图,既然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也像生命体一样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那么利用各部分不同能量间的相互转化作为维持建筑的新能量,就成为了可能。
对这一新奇设想积极进行实践,并取得成就的,是来自荷兰的一个年轻设计小组——MVRDV建筑事务所。在2000年德国汉诺威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这个先锋小组设计的,带有生命体态特征的荷兰展览馆(Pavilion of the Netherlands),不仅重新引发了建筑界对于生态建筑诸多问题的争论,也似乎为生态建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图25)。
荷兰展览馆平面为方形,连同开敞的顶层共有六层,但几乎每层的高度都不相同。不仅如此,建筑每层的形象和功能也都不相同,组合在一起就像是超级巨大的汉堡包。建筑的地下层是沼气池,负责将建筑中来自卫生间、厨房和其他部分的有机废物转化为能量,因而底层较高,建筑师将支撑整个建筑的粗壮混凝土墩柱都藏在了中央,而在外部则用不规则的“V”字形托柱相连接。这些外围托柱和中心部分的墩柱的表面都被进行了特殊的处理,呈现出一种海洋生物的形象,这种表现手法同西班牙建筑大师高迪的做法极为相像,赋予建筑生命体般的形象。
除了底层以外,建筑的第四层也是建筑中最高的一层。这里也由“V”字形的粗柱支撑,其中遍植花草树木,是名符其实的空中花园,同时这里也是整个展览馆的空气调节层。在这个空中花园下面的两层,是比较低矮的使用层,人们可以享受这个人造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种种生活便利。
除了底层利用人造生态系统改造居住环境以外,建筑的顶层平台上还设置了风力发电装置。利用天然的风力带动风车提供动力,是荷兰最具特色的传统之一。风车更是成为荷兰的象征。如今,那些纤细的支柱与薄薄的扇叶都因金属而脱离了沉重的形象,并以其强劲的动力为整个建筑提供所需要的能源,古老的传统在建筑师手里传承,但形象却焕然一新。
MVRDV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未来可能性的建筑形象,整座建筑不仅拥有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同时还有一个包括地下能量转换层和顶部能量层、中部自然空气调节层在内的人造微形自然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也消耗着人们产生的有机废物。在整座建筑中,必不可少的能源大都是来自天然的,这是最古老,也是当今最理想的能源供给方法。
虽然MVRDV设计小组所设计的荷兰展览馆,还只是一种试验性的建筑模型,其各部分能量的提供与转化只能满足于很小规模的实际功能需要,并且在整套建筑模式中还存在一定的技术与理念缺陷。但是,这座极具生命体态特征的展览馆,却实实在在地为人们展现了一种未来生态建筑的结构模式和发展方向。在当代,绿色建材和技术节能是生态建筑发展的两大潮流,而将外观模仿、结构模拟和生态运转模仿集中于一身的生态建筑理想,相信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
生态建筑的探索和阶段性成果的普及工作,已经在西方世界得到普遍认可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同时也以其所营造的最舒适的环境而受到使用者青睐。因此可以说,对于生态建筑的试验、应用与普及,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建筑美术与建筑设计关系辨析 篇11
关键词:建筑美术;建筑设计;辨析
建筑是建筑技术、建筑形式与文化价值的统一体,建筑的文化内涵是建筑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美术与建筑设计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通感式联系[1]。建筑设计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设计中涵盖了民族文化的力量,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和标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审美的要求不断增加,从而加大了建筑设计的难度[2]。在建筑设计中,将具有建筑审美功能的美术融入建筑构图设计里面,则可满足人们对建筑审美的需求。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建筑美术与建筑设计关系进行了辨析。
1 建筑美术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差别
1.1 美术与建筑之间的通感式联系
梁思成先生在《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中认为“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对于建筑物艺术效果的表现非常重要,这种统一正是音乐、绘画与建筑三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所以三者之间存在通感式联系。沈福煦主编的《建筑美学》第十六章《建筑美学与其他美学的比较》中专门讨论了建筑美学与绘画美学的关系,并认为“建筑美学与绘画美学有三层关系”,它们是:一层结构上的关系,如画面的构图等;二层装饰性的关系,如中国古建筑上的彩画;三层建筑画,也就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设计意图。这些是从建筑与美术之间视觉审美规律上总结出的结论。实际上因为美术与建筑都属于文化范畴,均具有承载与传达当代文化载体的共同属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美术与建筑基于视觉传达方面的审美共通性,以及涵盖文化承载方面的共同属性,表明两者之间存在通感式联系。
1.2 美术与建筑之间的差别
美术与建筑之间还是存在差别的,从构图的角度看,普通美术只需考虑美感,而在建筑设计不但考虑美感,同时还要考虑实用性与合理性。建筑设计时要结合房间的形状、颜色、与其他房间的关系、生活习惯、人流走向、平衡与对称、聚散、韵律美等法则去推敲,才能组织出合理的空间构图,显然这种构图方式与普通美术的构图方式有所不同。我国传统画论将构图看作“经营位置”,晋代画家顾恺之将其称之为“置阵布势”。由于构图是画面结构各种关系的总和,也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体现,所以习画者自始至终都要贯穿构图意识,练习如何组织各种物体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主次、聚散、平衡等美的法则及用法,建筑设计要满足审美需求当然也要考虑这些关系,但建筑中的功能性、实用性也要考虑,否则为构图而构图,即使有美的画面感,因为缺少实用性和合理性,这种美也失去了实质意义。
2 建筑美术与建筑设计之间“和谐”关系的塑造
2.1 美术的抒情性与建筑空间的莅临感
建筑空间的莅临感不等同于建筑空间的体验感。前者往往融合了感官、情感乃至理智等多重要素,某种程度上具有更为丰富的人文色彩,而后者特别侧重对感官直觉的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筑日趋突显表皮化与影像化趋势。列斐伏尔甚至断定建筑中的私人空间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化产品。黄树东在《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中提出全球化特征正面临的四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特征。这些对于当代中国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当代建筑强烈的图像化倾向。建筑的图像化倾向意味着建筑成为被用来体验、消费的视觉飨宴,它仅仅成为二维的转瞬即逝的关于眼睛的影像,忽略了建筑功能性空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更放弃了传统中式建筑对可居可游等建筑空间审美愉悦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当代美术家笔下充满抒情意味的建筑图像,再一次肯定了人与建筑空间交流对话及其亲近感的可贵性。画家陈淑霞以写意的笔法描绘当代都市情境下的公园建筑,成为都市人与自我对话,歆享丰富内心的特殊场所。公园的亭楼水榭成为都市人驻足忘我之地,成为人与自然亲近的一个特殊场所,她以公园图像为切入点,既折射出当代人对公共建筑的审美诉求,也赋予建筑空间莅临感的重要价值。可见,对建筑空间的莅临感的强调,传达出建筑应给予的天然山水审美情感的感味,以及由此焕发的丰富感官与情感体验,成为当代都市人对当代建筑设计内涵的审美期望。
2.2 美术的象征性与建筑空间的家园感
所谓建筑空间的家园感,意在强调及恢复当代建筑的某种精神或情感价值。学术界已经认可,建筑首先要满足人类基本的生理与生活需要,但是即使最原始的建筑,也因其具有情感或精神价值,而有别于动物巢穴。建筑空间的家园感,亦即建筑的精神或情感价值,是当代居住建筑设计亟需考虑的问题之一。现代化生活背景下,以往人们和谐、诗意的生活及生存方式,已经转变为“生存主体个性的消饵、生活内容的碎片化、生活世界意义的丧失”,进一步变成“日常式生存变得单调、重复、沉沦”。为此,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海德格尔就认为“诗是安居之度本真的测度,是建筑的原始形式。诗首先让人的安居进人它的本质”。这也就是说建筑作为包藏人于世间的处所,具有来自哲学角度的特殊意义。建筑空间的家园感可以让当代人在消费影像化与碎片化生活的双重情况下,重新找到心灵、精神与情感的阪依居所。
2.3 美术的现实性与建筑空间的和谐感
当代建筑设计追求建筑表皮图像化的同时,也存在着较为显著与普遍的景观化倾向,即追求建筑体量的硕大,打造建筑立面雄奇、震撼的视觉效果。建筑设计景观化取向本无可厚非,某些特定设计环境下反而成为绝佳的设计方案。但是我们结合当代建筑设计现状及其发展的迫切考虑,必须重新提出建筑空间设计和谐感的要求。当代建筑设计面临一个重要议题,即如何实现具有地域性特点和文化承载力的建筑设计。立足于传统中式建筑伦理精神的深刻理解,当代建筑设计空间的和谐感就成为解决这一重要议题的基石。陈万求在《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中认为“和谐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尤其是儒家伦理的‘尚和贵中’思想,赋予了传统建筑一种不同于西方建筑技术的独特的价值取向”。在全球化发展日趋理性的当代背景下,作为设计人员应当坚信文化全球化“和而不同”的信念,不断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发挥与融入“和谐感”这一中国建筑独有的审美情趣。从实质上来看,建筑空间的和谐感反映了人与建筑环境间的协调统一。从当代艺术对当代生活的反思中可以肯定,建筑终究是为人所用,为人所服务的,而且建筑和人之间一定要发生一种和谐的对话关系。倘若建筑设计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有理由相信当代建筑设计不仅可以很好地传承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还能够更好地诊释当代人对建筑和谐感的理解。
3 结语
分析、探讨建筑设计与美术的联系及特征,有助于深化对建筑创作艺术性、文化性的认识,从而获取创作启迪。在实际设计中体现两者关系的地方几乎无处不在,它们相互融合、促进,对于建筑设计水平的提升具有如虎添翼之效,因此设计人员应当更多地学习和运用美学技巧和理念,以便创造出更符合时代需求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文辉.美术建筑图像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启示——以当代中国油画为例[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6(7):105-108.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篇12
虽然,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 各国没能就全球性的减排目标达成一致的意见, 但经过这次会议, 各国首脑对全球目前的环境问题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 同时, 通过媒体充分的宣传与报道, 社会对“节能”, 对“低碳”又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
1 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2008年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为385.2ppm (1ppm为百万分之一) , 与2007年相比增加2.0ppm, 呈持续增长之势。 (数据来自新华网) 因此, 如果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减少能源消耗, 也成为控制温室效应的关键因素。
产业、交通和建筑是我国能源消耗中最大的三个部门, 其排碳量的顺序依次为产业、交通、建筑。最容易实现其成本最小的在建筑领域减排的措施是与建筑节能相结合的措施, 这是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同时, 指出半导体照明、家用电子产品、商用建筑保温隔热、家用电器、提高电机能效、住宅采暖通风与空调、农田养分管理、耕地和残留物管理、住宅隔热保温、全混合动力汽车、粉煤灰替代炉渣熟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沼气发电、其它工业能效提高、水稻管理、第一代生物燃料、小型水力发电等减碳措施的负成本排序 (顺序与上文所述相同) 。从上述的检讨措施中我们可以观察到, 属于建筑节能技术的占大多数, 因而, 笔者认为以建筑节能减碳势在必行, 并认为, 将在节能将成为城市减碳减排的一个基础。
2 建筑节能常用的低碳技术
近几年, 建筑上的低碳技术日新月异, 现介绍5种较为常用的建筑节能低碳技术, 供读者参考。
2.1 逐日
光能, 让太阳为人类点灯取暖。太阳能在建筑上的应用分为两大分支:光电与光热直接利用。阳光发电又分为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 目前通常所说的太阳能发电指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这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除了大规模的并网电站, 光伏电池板还可以装饰楼顶和墙面、窗户。光伏发电在北方、南方、东部各地都有规模化应用, 只有成都、重庆等几个光照率较低的地区,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些技术上的难题需要破解。
光热直接利用, 主要形式是太阳能热水器。从2009年起, 光伏发电与太阳能热水器组合利用显现出优势。
2.2 追风
自然风, 让房间清新如田野。过分依赖空调的时代过去了, 自然通风渐成风尚。建筑的自然通风有两种形式, 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完全靠自然风的流动调节室内风流风速, 二是利用无动力屋顶通风设备调节风流风速。无动力通风设备无需维修, 能永久维持正常运转, 还有极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因为不使用马达动力, 从而实现免电力免成本运转, 运转也基本没有噪音。
建筑对自然风利用的另一形式是楼宇小风电, 这种技术已在上海等地试用。其原理是在楼宇的高处安装小型风电机, 扑捉楼宇间的“夹道风”, 让其带动风机发电。
2.3 捉光
玻璃纤维, 让自然光照亮地下室。这是一种用玻璃纤维将自然的光亮引入地下室的技术。采用天然导光技术, 将室外自然光通过专用导光材料引入地下建筑, 如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设备房及半地下室等采光不足区域。通过与人工照明的有机结合, 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建筑用电, 降低运营费用, 还可以提高地下空间的光环境质量。当然玻璃纤维传递光线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比如不能太长, 也不能有太多折。
2.4 挖地
地源热泵, 将地下热量带入房间。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 以土壤 (地下水、地表水等) 作为冬季热源和夏季冷源, 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物提供热量和制冷, 并可同时制备生活热水的新型中央空调系统。过程是这样的:在建筑物边上挖两眼井, 通过冷热交换, 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在冬季把地热能中的热量“提取”出来, 传送到室内以用于取暖和制造生活热水;在夏季, 把室内的热量“提取”出来传送到地下。
地源热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 能效比在1∶4至1∶6之间, 在所有的低碳节能环保建筑技术中, 这一技术是最成熟的, 目前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已有大规模应用。
2.5 垒墙
夹心墙, 废物变成环保墙。这是一种环保型墙壁, 它像一块夹心饼干—剥开表层类似石膏板的面板, 中间10cm厚的“夹心层”是蜂窝状的纸板。这种墙体材料阻燃防潮, 施工简单, 强度与普通砖墙相当, 但其生产过程却远比传统的水泥、红砖节能, 而且原材料都来自废弃物—外面用矿渣加工而成, 内里的纸板则是再生纸。更重要的是, 这种夹心墙垒的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因保温好而节能减排。
3 结语
发展低碳建筑的要以提高建筑能效的实质性建筑节能为根本手段。紧凑型的、有教导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 同时使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得到降低的低碳建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形成的建筑形式。从就成改造的角度来看, 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从而不断地使废弃物和固体来及得到减少是主要发展趋势。从能源利用方面来看, 必须对可再生能源和低品位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必须以节能作为资源的挖掘的主要方面, 从而使高效、低碳、集成的能源应用形式得以实现。除此之外, 还要在能源规划和低碳管理方面倾注更多。
摘要:世界气象组织23日在瑞士日内瓦发表《2008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说, 2008年大气中的大多数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 可长期留存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浓度创下工业革命以来的新纪录。说明了目前全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莫过于气候的变化。然而为了实现科学发展, 我们必须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而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以“三低”为特点, 即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建筑业作为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必然也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点。在本文中, 笔者首先阐述了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 然后提出了常用在建筑节能中的低碳技术。
关键词:建筑节能,低碳建筑,低碳技术
参考文献
[1]洪鸿.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J].建筑, 2010 (4) .
[2]李彪.浅析低碳经济形式下的建筑节能发展[J].现代商业, 2010 (3) .
【建筑与建筑师】推荐阅读:
建筑师与建筑照明10-10
传统建筑与开放建筑07-25
文化建筑与建筑文化09-14
建筑杂志与建筑教育09-29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11-22
建筑风水与建筑设计05-16
建筑设计与园林建筑07-09
建筑智能化与绿色建筑09-21
建筑文化与地区建筑学09-30
建筑学与建筑设计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