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建设

2024-09-13

地方课程建设(精选12篇)

地方课程建设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教学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的培养与课程的设置紧密相关,课程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加强课程建设对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极其重要。不同层次的高校定位不同,对学生培养的目标不同,课程设置也不同。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的课程建设进行了探讨。

1 课程的概念

“课程”的定义有多种,至今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定义。正如美国课程论专家斯考特所说,课程是一个最普遍使用而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宋期间,当时仅指学习内容的安排次序与规定,即指功课及其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只能称之为“学程”。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1)意为“跑道”,即指“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的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较为有影响的课程定义有两种:一种是把课程理解为学习方案,把教学计划理解作为课程的总方案,把教学大纲作为具体学科的规划,把教科书作为具体知识材料的叙述,这是前苏联与中国较为普遍的对课程的理解;另一种是把课程理解为有计划的学习经验,这是西方最为流行、最有影响的课程定义,认为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全部经验。(2)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课程本质界定的哲学取向发生了转变。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把课程区分为五个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社会层次的课程、学校层次的课程、教学层次的课程、体验层次的课程。(3)

当代课程理论对课程的认识是: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知识、丰富经验。课程不仅是一种过程、一种结果,还是一种意识。现代课程意识是要树立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意识。

2 高校课程的特性

高校课程具有自己的特点:明显的专业性、内容的前沿性、材料的高深性、基础的多样性、结构的复杂性,更注重科学方法论的学习。张楚庭提出高校课程可从三个层面理解:狭义的理解即课程是教学科目,中义的理解即课程是教学内容,广义的理解即课程是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一切文化的总和。

高校课程的本质除了继承、传授的性质外,还具有批判、改革与发展的性质。李硕豪等就如何认识高等学校课程的本质,指出应肯定高等学校课程的多样性基础,正确看待高等学校课程定义的多元化,并实现高等学校课程的人文关怀。课程的终极目的是要发展受教育者健全的精神、人格和体魄,完善下一代的整个人生,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4)

高校课程与学科是存在差异的。首先,发展学科与建设课程的目的不同。发展学科的主要目的是使人类由已知到未知、不断扩大人类的认识领域,而建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按照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对学科中相对成熟稳定的知识进行取舍、裁减、排列、组合,使之有利于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其次,发展学科与建设课程遵循不同的逻辑。第三,学科和课程不是一一对应的。最后,课程设置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科是课程的基础,它为课程提供材料,但课程本身并不是学科的组成部分,而是构成专业的部分。

3 地方高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特色的缺失

课程特色是经过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风格、形式。地方高校大多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属院校,具有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课程的设置特色明显,以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为主。合并划转后,各高校都努力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方向发展,(5)高校的校名趋于雷同,多采用“科技”、“理工”、“工程”等,不易分辨,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安排等也大多学习借鉴模仿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由于对地方高校定位认识的不清晰或错位或缺失,在自身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未能较好地针对地方高校的定位、地方高校原有的特点和行业背景、地方高校原有的基础条件、地方高校学生生源自身的特点、地方高校学生从业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和改革,以体现地方高校自己的培养特色、课程特色。

3.2 课程结构欠合理

课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保障。地方高校的课程体系,从课程属性上通常分为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从课程类别上通常分为基础课(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从教学维度上通常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践课。由于教师资源、设备资源、实验室资源、经费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存在课程结构欠合理的问题。如选修课占比偏小,学生可自由选择的空间较窄,而且选修课大多安排在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忙于考研、找工作,不太重视选修课的学习,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较差,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完善;专业课程偏理论性较多,偏应用性较少,学生面向现实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弱,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性课程占比偏小,且实践性教学环节多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影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影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

3.3 课程功能较单一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课程功能仍然较单一,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常态是:一本教材、教师课堂教、学生课堂听、课后做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与中小学形式类似,注重较多的仍然是知识的传授,强调多记多识,注重的是教材知识内容的掌握,体现的是“仓库理论”,体现的是“以知识为中心”,仍然是应试教育,未能有效地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忽视了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教育,影响了学生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素质提高的和谐发展。

3.4 课程内容相对滞后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方式。简单地说即“教什么”。大部分地方高校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课内容几十年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课程教材更新不够,未能较及时、较充分地反映专业相关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新动向等,课程内容滞后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学生到企业去工作,企业大多有同感,即学生所学知识较陈旧,未能较及时跟上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4 建设性措施

4.1 彰显课程特色

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所在背景行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和风格,立足地方、面向行业,课程内容应体现应用性和实践性,将所在行业背景的具体应用、具体实例引入课程内容中,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以突显自己的独特之处。

4.2 优化课程结构

适当提高选修课的比例,拓宽选修课的领域,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把学科甚至是相关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新成果、新见解等呈现给学生,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3 更新课程内容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综合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要适时淘汰部分陈旧课程,引进新课程,要有课程更新机制,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引入课堂,激发学生了解、认识、探讨学科发展的趋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需要。

4.4 综合课程功能

做好课程的设计,科学规范课程的教学过程,使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将传授知识、应用知识、探求未知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上完课、考完试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综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于课程教学,应用数字化技术创建学习环境,如提供情境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互动、知识建构等,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将积极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引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激励学生,提高课程教与学的效能,实现课程的综合功能。

4.5 加强课程管理

切实发挥课程质量监控体系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流于形式。加强课程的过程考核和监控,建立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联动机制和渠道,加强课程考核结果的分析与反馈,以及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5 结语

地方高校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今后课程改革会呈现以下趋势:面向未来、拓宽基础、跨越学科、优化结构、注重人文。

摘要:本文首先回顾了课程的概念和高校课程的特点,然后针对地方院校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措施,并对课程建设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课程,课程建设,地方院校

参考文献

①施良方.课程定义辨析[J].教育评论,1994(3):44-47.

②教育部人教司.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③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④李硕豪,魏昌廷.本体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课程本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7):84-86.

⑤张君威.新时期高校院系自主建设与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务实手册[M].北京:中国社会教育出版社,2010.

地方课程建设 篇2

大连市图书馆历史悠久,藏书丰富,至今拥有馆藏200多万册。其中,古旧籍55万册,并逐步建设成了与本地经济与发展相适应,学科结构合理、文献类型齐全、载体形式多样,颇具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馆藏中地方文献尤为丰富。多年来,大连市图书馆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加大地方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广泛收集,建立大连地区文献收藏中心

地方文献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风土民情、人物传记、物产资源、名胜古迹等方面内容的文献资料。收集和保存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馆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

1.1建立市、县(市)二级收集中心,全面系统地收集本地区各种地方文献。

1.2成立大连地方文献协调委员会。制订《大连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协调方案》,研究、制订地方文献工作的.整体规划和落实措施。

1.3成立大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领导小组。馆长亲自挂帅,设置专职工作人员,全面收集和采访地方文献,切实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组织工作和领导工作。

1.4确定收藏范围和重点。包括:地方资料。即本地区新旧县志、厂志、方志及其它志书;有关本地区革命历史文献,出土文物记录、有影响的人物或重大事件、风土人情资料等;各种铅印统计资料;土地、矿产资源调查和地图、图片、图表等。

地方人物及其著述。尽力收集本地区有关的知名人士的著述,包括革命烈士、作家、学者、科学家、艺术家的传记、手迹、手稿、著作等有关资料;

地方出版物。尽力收集本地区编辑出版的各种报纸、杂志及专著。

1.5建立地方文献呈缴制。由地方政府下发文献呈缴的文件,用政府行为保证地方文献的系统收藏。同时,也为今后开展地方文献收集工作提供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和权威保障。

1.6建立“大连文库”,专门收集大连作者(包括大连籍在外地或国外工作人员)、专家、学者的传记、文学艺术作品及手稿。

1.7广泛收集,灵活多样。以发掘馆藏来补充馆藏。在开发馆藏资源中发掘、补充、完善地方文献并根据市场信息,跟踪征集。

2 系统整理,建立大连地区地方文献科研中心

2.1集中保管,统一使用。成立大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设专人负责管理,并对外开放。

2.2整理研究,揭示馆藏地方文献。我馆先后编制了《馆藏善本目录》、《东北地方文献联合目录》、《馆藏满铁藏书目录》、《馆藏旧期刊目录》、《馆藏报纸目录》、《馆藏舆图目录》、《大谷光瑞藏书目录》、《帝国主义侵华图说》等。

2. 3完善地方文献检索体系,手工检索与计算机检索同步并举。

3 综合开发,建立大连地区地方文献开发中心

3.1成立大连地方文献专题阅览室,开辟“生活百花园书屋”、“大连地方文献阅览室”、“大连文库”、“爱国主义教育阅览室”等专题阅览室。开展阵地服务,以满足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需要。目前,已接待读者上万人次。

3.2设专人专职服务,开展参考咨询服务9860人次。

3.3编辑二三次文献,开展专题课题服务。目前,已完成272项578条次。

3.4走出阵地,开展上门服务。根据读者的科研课题,将有关地方文献资料送到读者手中。办理电话预约、来信来函等服务。

3.5开发数据库,服务读者用户。先后开发了《大连地方企事业名录数据库》和《上市公司数据库》、《大连地方产品样本数据库》等。

3.6建立大连市地方文献服务协调网络,共同开发大连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大连地方经济建设。

4 面向社会,建立大连地方文献服务中心

4.1为党政机关领导决策服务。先后开辟了“决策参考”、“借鉴与参考”专题,为市、县两级政府领导决策服务,在“东北之窗”开辟“东北大事”专栏,为东北地区三省一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

4.2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以地方文献阅览室和历史文献阅览室为主,每年接待大批海内外专家学者,并为其提供代查、代译、义务咨询、电话解答、信函咨询服务。该项工作先后两次获省文化厅1991-1993年度、1995-优秀服务成果一等奖。

4. 3为经济建设服务。利用大连地方文献,为企业、生产单位提供有科学价值的文献资料服务,在大连市经济建设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4.4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馆先后举办了各类专题书展、文献资料展。组织大规模读者活动,请我市著名专家、学者讲学,签名售书。大连市图书馆曾被西岗区政府命名为首批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浅析如何上好地方课程 篇3

关键词 地方课程 新疆精神 热爱自然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各族儿女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创造了和谐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和谐的中国新疆》是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查通过的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地方课程。

笔者担任四年级地方学科的教学任务,从拿上教材的第一天,笔者有点慌乱,因为这是从教以来第一次接触此课。笔者大概看了一下二年级——六年级的教材,对教材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发现教材的内容基本上都围绕着新疆的地貌、山水、人文、历史等展丌。要想将这些内容有效地融人到课堂当中,光靠教材提供的内容去讲解,空洞的说教,实在枯燥、没有新意。要想让孩子对地方课产生兴趣,不下一定的工夫是很难有成效的。对此,笔者把自己对教材的领悟和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让“新疆精神”在课堂上熠熠生辉

新疆精神是指:“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新疆精神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集中反映,是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在新疆的地域体现,是新疆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坐标。而四年级上册地方课程教材就紧紧围绕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同丌发建设新疆,共同维护边疆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展丌。教材共分三个部分:一是互助互帮一家亲,二是共建美好家园,三是团结就是力量。

在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加强新疆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让大美新疆走进学生脑海,切实感受到新疆优美的自然风光,神秘的文化遗址,热情的各族人民,如何让孩子们以新疆人民的大团结、大繁荣为骄傲,让他们为自己的家乡喝彩,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孩子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热情,并有效地将新疆元素以孩童可以接受的方式应用到课堂当中,这便是如何上好这门地方课程的问题所在。

笔者利用课余时问,搜集了大量关于新疆的人文历史、民族风俗、名胜古迹等资料,制作成课件应用到课堂中。经过一段时问的学习,笔者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虽然很高,认知力也很强。但是,这种状态却很难维持,稍有松懈,孩子们就会懈怠。

那么如何让这种兴趣一直持续下去,最后形成无论身在何地,依然不忘自己是新疆人的意识,同时,还为自己是新疆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再升华到时刻准备为建设新疆尽力。

一种新的亮点刹那问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对,光有图片、课件还不行,还要有实物。要让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看到凝聚着新疆各族人民优秀智慧结晶的有着新疆多元文化的实物。虽然,这些孩子生活在乌鲁木齐、成长在乌鲁木齐,但对家乡的了解却是欠缺的,他们也许只会因为在其他省市的某一次观光旅游而津津乐道,而忽略了欣赏身边最美的风景。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双休口,笔者带着女儿去了亚洲最大的贸易中心——二道桥大巴扎。在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中,经过仔細挑选,最终购买了新疆的手工艺人在农家院里摘种的一种小葫芦,上面绘有婀娜多姿的维吾尔少女,用这种成年的葫芦制作的套娃工艺品、弹着热瓦普、穿着传统民族服饰的布艺男子,色彩艳丽的爱得来丝纱巾、挂着小馕饼、小花帽的各式各样的钥匙扣、新疆山水风光明信片、新疆野生动植物的碟片……再配上笔者热情的说教。并且在笔者的课堂上,大胆发言的、认真完成讨论的、思维敏捷的、积极参与学习的、有进步的学生,笔者会把这些实物奖励给他们。课堂上,笔者似乎就是一名导游,正带着孩子们畅游家乡,去感受家乡各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让民族大团结的火种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丌花。

前一段时问,学校组织丌展了“学生评教师”,要求学生给喜欢的老师打分。在看到评议结果后,笔者霎时欣慰,看到有那么多的学生喜欢自己,甚至有好多学生点名表扬自己,每周都渴望上这门地方课,这跟笔者的努力是分不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值得探讨的话题。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教出优秀的学生,一所优秀的学校,必定会有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

二、热爱大自然,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

徒步亦称远足、行山或健行,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散步,也不是体育竞赛中的竞走项目,而是指有目的的郊区、农村或者山野问进行中长距离的走路锻炼,徒步也是户外运动中最为典型和最具特色的一种,因为,它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

笔者所在的驴友团基本上走的都是新疆线路。近几年,笔者和朋友们畅游过的地方有:昌吉老龙河的神奇胡杨、天山牧场的花海、穿越过南山苜蓿台子的松林、东山白杨河瀑布、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可可托海的矿产……所到之处无不赞叹大自然风光旖旎、鬼斧神工。其实,新疆的山山水水有着它雄浑的韵味,与内地的柔美景色有着截然不同的味道。徒步的过程,就是一次畅游家乡的过程。笔者所走过的山区、村落、所感受过的各民族的风俗、所听到的一切各民族的美好事物,都是笔者人生最美好的回忆。一次学习,就是一次历练,一次远行,就是一次思想境界的升华。笔者把一路走下来的风景,适时融人到《和谐的中国新疆》课程当中,让孩子们伴随着我的节拍,跟随着我的思绪,去歌颂热情的歌舞之乡,去目睹神奇的瓜果之乡、去赞美家乡口新月异的变化、去感受家乡带给孩子们无限美好的记忆,那是多少课时也讲不完的话题。

爱读书、爱校同、爱学生、爱上课、爱山水、爱旅游,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这应该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素质与品质。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把课上好,都希望获得成功和幸福。一个好的课堂应当是充满了正能量的课堂,是赋予了教育者的态度、精神、生命与价值观的课堂,是充满了热情、憧憬、情感激荡的心灵互动的课堂,是将精神和人格引向高尚的课堂。

笔者一直认为:无论是什么学科,只要能在孩子们的心中存留住真诚、包容、尊敬、关爱和美好,便是一种幸福。

三、结束语

地方课程建设 篇4

一、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研究现状

现有的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文献数量非常多。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中搜索篇名包含“人文素质教育”的文献多达11700余条,而关于“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其文献数量则寥寥无几。这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如:高二旺(2010)的《利用地方文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南阳汉文化为例》,龚连英、李雪(2011)的《利用历史名人文化增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以九江学院为例》,董继兵(2011)的《浅谈地方历史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徐晓芳(2011)的《地方文化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以浙江文化为例》,王振星、朱松涛(2011)的《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高校人文素质校本课程建设——<孔孟之乡地域文化概论>课程刍议》,田耕(2011)的《地方高校开设人文素质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论语解读>课程教学为例》,张有闻(2013)等的《地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初探——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沈学玕(2013)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南京地域文化资源的运用》,沈之乐(2013)的《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海文化”课程开发为例》,毛攀云(2014)的《梅山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王明德(2014)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基于山东省潍坊地区视角》,黄艳(2014)的《依托地域文化加强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以安阳为例》,等等。

以上列举的研究文献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论文发表时间几乎都在2010年以后,这说明“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的确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势、新热点。此外,分析发现,现有的关于地方文化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的论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分析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何重大意义和独特作用。这些文章理论思辨多于具体策略。第二类是初步分析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和建议。这些文章结合具体地域实际,对问题及对策的探讨更为深入,但仍不免于浅尝辄止。第三类是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具体实践演绎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真实范本。此类文章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它们代表了此类研究的科学方向:务实不务虚,有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让学生切实受益的成果。

二、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理论依据

将地方文化引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具备显著的必要性和较强的可行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从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内容构成来看,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2]。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以及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3]。其中,人文知识教育主要侧重于传授,人文思想教育主要侧重于启发,人文方法教育主要侧重于体悟,人文精神教育主要侧重于引导[4]。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含上述四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各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个显著误区:将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于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误以为只要教授了人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上,虽然人文知识的传播非常重要,但是人文知识的传播与某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形成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单纯依赖讲授人文知识并不是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5]。而且,当前各高校在“传播人文知识”的实践中,大多传授的是古今中外较为经典的人文知识,这些知识虽然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可以说很多内容都是在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已经接触过的,现在再次学习无非是深化了一些而已,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如果将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中,则不仅仅提供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内容,便于完成“知识传授”,同时,由于地方文化近在咫尺且亲和力强,它还便于完成“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两个关键环节,这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实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从地方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特殊魅力来看,地方文化资源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沈学玕指出: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纽带,是一个地区文化生命基因的延续,是人文精神及活态文化的深刻印记,将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一方民众的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身处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们可以从地方文化中获得一种历史记忆,更能够从中获得感情体验和审美熏陶[6]。钟舟海等指出:地方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的特征并具备良好的亲和力,在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去发掘和利用[7]。熊荣元指出:地域文化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故而是一种极具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8]。相比于其他人文课程资源,地方文化课程亲切生动、具体可感,学生们可以因地制宜就近对地方文化进行观察、考察、调查、访问、体悟、思辨,可以在一种非常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人文体验,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因此,通过在地方高校开展地域文化资源的教育、传承、培养、熏陶,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现实依据

“地方文化进高校”是不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受教育者是否对此产生共鸣与认同?为了以具体实践演绎将赣州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真实范本,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地方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问卷调查”,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坚定了我们对于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信心。

在调查中,我们拟定了20个不同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或是为了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课程基本认识和态度;或是为了测试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的掌握、认同程度;或是为了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于开设富有本地地方文化特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态度、愿望和诉求。调查人员分别在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三本独立学院)四所驻赣州高校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上述院校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97份,其中有效问卷968份(这里所谓的“有效问卷”是指完整作答的问卷,失去耐心没有全部作答的视为无效问卷),有效率达96.8%。

经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地方高校“生源本地化”特征非常明显,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本省,其中的一半则直接来自本市,来自外省的生源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有着高度的认同,但对于提升的具体路径则还存在诸多迷惘和诉求。例如,对于“目前学校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这一问题,有50%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类课程“开设太少”,另有17%的学生认为已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学时太少”,只有32%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3)分析表明,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认同程度较高,愿意去接触和了解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但目前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却不高。例如,表示自己“虽不是客家人但认同客家文化”的64%的学生,加上本身“是客家人并热爱客家文化”的人,两项合计达到了85%,可见客家文化不愧为本地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吸引力。本地文化的另一张重要名片则是“红色文化”或“苏区精神”。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三观”,能够积极弘扬正能量,对于苏区精神并不排斥,他们了解并愿意传承苏区精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对本地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感兴趣,并且希望开设赣州旅游资源、苏区革命精神、赣州饮食文化、客家文化及历史、赣州民俗与人文等内容的课程。这一结果振奋人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赣南地方文化进校园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将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切实可行。

四、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建议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如“人文赣州: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持欢迎态度,但也存在观望、怀疑情绪,需要我们拿出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去赢得他们的支持。例如,针对“学校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您是否愿意参加”这一问题,选择“兴趣浓厚”的仅占25.7%,选择“有点兴趣”的高达59.1%,说明持观望态度的占了绝大多数,有7%的人认为“无所谓,反正都是混学分”,另外还有8.2%的人觉得“没意思”。虽说反对者只是极少数,但却有将近70%的人持观望和无所谓态度,说明地方文化类课程如果要开,就一定要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足功课、务求实效。

首先,在教学定位上,重在塑造人文精神,而非传播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塑造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虽然开设地方文化选修课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在课程定位中同样要贯彻这一原则。以“人文赣州”为例,该课程不仅需要介绍赣南地区的乡土历史、区域地理、民风民俗、本地乡贤、特色文化等知识性的内容,更要着力弘扬其中的客家精神和苏区精神。其中,客家人的精神与性格主要是:爱国爱乡、勤朴好洁、吃苦耐劳、崇儒重道、尚文习武、热情好客、团结互助、奋发自强、开拓奋斗、性情豪爽等[9];苏区精神则主要包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10]。这些都是本地区留下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弘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内容的讲解,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牢记“人文精神的塑造”。例如在讲授客家人的节日习俗时,不仅要介绍习俗本身的主要内容,更要着力渲染客家地区人与人之间那种和睦友好、亲密交往的人伦关系,以及淳朴善良、乐观豁达的精神世界,让当前沉迷于虚拟世界,人际关系隔膜的大学生们受到一种感染和震撼。又如在学习苏区革命史时,历史大事件固然需要介绍,但如能将感人的革命故事呈现在学习者面前,他们对于苏区精神的理解一定会更加触动灵魂。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合理安排内容体系,并精心选取生动资料。虽然地方文化选修课往往缺乏现成的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开课教师自己的兴趣偏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可以随心所欲。只要是一门课程,就应该有其合理的内容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以贵州为例,贵州省在其普通高中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中,参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兼顾高中地方课程普适性原则,把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按照“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手工技艺”“节日文化”和“歌舞戏剧”等五种文化形态纳入地方课程范畴,这就较好地解决了课程内容体系的问题[11]。在我们开设的“人文赣州: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校级公共选修课中,本着“自成体系、生动有趣”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安排:(1)赣州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地貌;(2)赣州中心城区名胜介绍;(3)赣南十八县市风景名胜简介;(4)客家摇篮赣州(4集系列专题片);(5)客家文化介绍(主要是衣食住行、文化艺术以及客家人精神与性格等);(6)苏区革命简史;(7)苏区感人故事(如:苏区干部好作风、红土地上的望夫石);(8)蒋经国和他的新赣南运动。以上内容,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利于贯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严肃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避免了信息轰炸,防止了空洞说教,符合问卷调查中所体现的学生诉求的内容安排。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手段,又不可忽视传统课堂的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声音和图像作为基本表意系统的视觉文化,已在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中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12]。电视电影、网络视频、电子屏幕等构成的影像世界,成为当前人们阅读和审美的主要形态,这是不争的事实。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普遍偏向于多媒体教学,多数学生表示希望教学中多呈现一些图片和影音资料。因此,顺应时代变迁,适应受教育者的愿望诉求,更多地以形象化、视觉化的方式组织教学是必须的。但是,视觉审美并不能替代传统阅读,单纯播放图像和视频未必能使人文精神直达受教育者的灵魂。调查发现,对于课堂,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喜欢幽默、接地气的老师,有不少学生表示,听一个幽默的老师讲课远比观看影音资料有趣得多。可见,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元素依然有其魅力。幽默精彩的讲解、不容走神的提问、思维碰撞的讨论以及学生亲自上讲台的教学体验,都还是地方文化人文素质课堂的精彩亮点。

摘要:将鲜活生动的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建设别具特色的人文素质校本课程,是新形势下更新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有益尝试。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赣州地方文化融入当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并对地方特色人文素质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教学定位上,重在塑造人文精神,而非传播人文知识;教学内容上,应合理安排内容体系,并精心选取生动资料;教学方法上,既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手段,又不可忽视传统课堂魅力。

关键词:赣南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刘芳.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和反思[J].高教探索,2012(5):110-112.

[2]陈永明.刍议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S3):38-39,42.

[3]眭国荣.构建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J].江苏高教,2010(6):72-73.

[4]杨艳秋.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省思[J].教育探索,2013(7):36-39.

[5]孙志海.当前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研究误区——兼论人文素质教育呼唤一种新的教育理论[J].江苏高教,2009(3):90-93.

[6]沈学玕.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南京地域文化资源的运用[J].教育评论,2013(5):120-122.

[7]钟舟海,钟育楠,王敬华.浅论地方文化资源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45-46.

[8]熊荣元.试析地方特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高校“三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文山学院学报,2010(3):86-90.

[9]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2-283.

[10]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

[11]王先华.贵州“千岛文化”的呈现形态与课程实施路径——基于贵州普通高中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开设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4(7):222-226.

地方课程建设 篇5

目前我国各省级图书馆均已开展了地方文献工作,可是由于开展的时间早晚不同,同时由于各地区的条件差异,使得各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如此,“地方文献工作为地方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服务”这一方针都是相同的。地方事业的建设即是地方各项事业工作的兴建与发展,简单地说分为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两个方面。地方文献工作的作用,就是通过对文献资源的采访收集、整理开发、加工制作等工序后,为这些建设事业提供情报依据、文献资料和参考数据等多方面的服务。

1 地方文献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在地方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1)积累和保存一大批珍贵的地方史料;(2)通过对地方情况的了解,加强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3)建立地方文献基础资料库;(4)为科研事业提供帮助。

2 地方文献工作在建设地方各项事业中所起的作用

2.1 作为地方决策机关决策的情报依据由于地方文献能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当地的自然资源、地理、历史、人口、社会结构、文化风俗、社会思潮、国民经济、文教卫生等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及时的反映,因此可以作为重要的情报依据,为各地政府机构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同时由于现代文献工作有意识地对社会上的信息情报进行主动收集、整理,并且通过各种文献形式,可以及时准确、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各决策机构。

2.2 为研究地方史提供基础资料

地方文献是具有很强史料性的文献信息。文献工作者将这些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后,可以作为编纂地方志的第一手材料提供给地方工作者,再由他们将这些材料经过比较,筛选与归纳,按照方志编纂的体例组织起来,编成新的地方年鉴和地方志。史学工作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文献资料的研究,从中选取适用的史料,撰写通史、断代史或是各种专业史,也可以经过综合、研究,升华为新的史学理论、提出新的史学观点。以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中心为例,自1989年以来,先后为北京地区的方志工作者提供了《北京合作供销志料》、《北京近代体育史料》、《北京金融志料》和《北京煤炭流通志料》、《北京邮史资料汇编》、《北京印刷工业志料》以及《北京人事管理史料丛编》、《北京饮食服务志料汇编》、《北京园林绿化志料》等大型史料汇编。

2.3 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情报服务

地方文献工作者可以借助自己手中的文献资源,为各地的诸多行业都提供了大量的线索和数据等珍贵资料,帮助地方工作者解决在经济建设中遇到的难题。

周恩来总理曾经明确指示:“进一步把历史文献中的科学技术等重要资料,用最新最科学方法,有系统地迅速整理出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我国是一个文化悠久的大国,各县都编有县志,县志中就保存了不少关于各地经济建设的有用资料,可是查起来,就非常困难,所以我们除编印全国所藏方志目录外,还要系统地整理县志及其他书籍中有关科学技术资料,做到‘古为今用’”。周总理的指示为地方文献工作者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2.4 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史料依据

挖掘地方资源构建特色课程 篇6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通过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基地学校课程体系从过去的单一化、固定化朝弹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克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从课堂、校内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广泛地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特长。课程设置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课程体系。二是体现基地的特色。我们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基地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三是反映基地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周边地方的区域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培养家乡情结和社会责任感。

三、目标确定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一是构建符合我们基地实际、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师生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材,建立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特色场地。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培养一批善于开发本土课程、精于活动组织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三是推进营训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本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挖掘地方特色,构建特色课程资源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实施,教师先行。要想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老师们的理念与付出作为保障。我们的做法,一是拓宽视野,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培训、省内培训,观摩省市优秀基地的课程建设;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三是注意发掘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相关技术人员。

2、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基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依靠几门课程度日的僵化做法。充分开发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3、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开发利用好具有连云港地方特色的物资源,开发了解家乡特色文化课程。还有灌河、烈士陵园、海西公园、二郎神庙等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伟人、名人、古迹等课程资源,了解这些资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引导学生关心家乡文化,因地置业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爱家乡、勇于创新的意识。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小学生侧重于开发动手操作类的课程,比如“贝壳拼图”、“贝壳彩绘”、“贝壳组装”,形成了以“创意贝壳”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五、师生、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一道成长

1、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中,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更认识深刻,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2、参与课题研究后,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学的合作意识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增强,培养了有研究意识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有80多人次获连云港市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教学案例等级奖。

3、课题研究促进了基地的改革与发展。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建立了幸福林海、花园水产养殖基地、灌南农业示范园区、花果山、连岛等实践基地;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实施的形态上,从基地内部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使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形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广泛地发挥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意了基地、社会、自然三结合,基地课程特色也逐渐彰显,我们基地也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称赞,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向往的校外活动的理想佳境。

地方课程建设的瓶颈与突破 篇7

关键词:地方课程,瓶颈,突破,规划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曾经长期学习前苏联模式,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偏重“教学”而不提“课程”。“课程”概念的提出和“课程”理念的转变,已经是近20世纪末期基础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与现象了。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明确提出实行三级课程政策,进一步简政放权,适当扩大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权力,让不同的权力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决策、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来。“实行国家、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定位首先是管理范畴和职能,实质是基础教育课程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政策机制。针对“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课程权力的再分配和不断下放,地方课程政策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凸现出来。 十几年来“地方”由课程管理职能衍生出了课程开发主体的职能,研发出一批地方课程及其教材,从管理范畴发展演变成为具体的一级课程形态门类。

一、地方课程建设取得的成效

通过省、市、县的合作运行机制,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专题引领、评选推优等多形式、多途径的活动,地方课程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1.地方课程管理机制

各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从实际出发规范地方课程管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设置与开发地方课程,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课时分配制定本地区的课程方案和学校的课程表,明确本区域地方课程的目标、内容、门类、课时分配、实施办法、评价与管理要求等,提高地方课程的适切性、 可操作性和实效性。逐步完善地方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地方各级课程管理部门, 加大地方课程建设的经费支持力度以及教师培训、教科研和指导力度。致力于开发地方课程配套辅助资源,建设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教育实践基地,规范地方教材编写、使用审批程序,切实提高地方教材的编写质量。

2.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发展

各地建立了省、市、区县、学校之间不同层级的课程建设合作机制,开展了大量的关于地方课程开发建设的课题研究,带动区县、学校规范、科学推进课程建设,不断提升课程质量与内涵,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地方课程的本质特征、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有效实施等问题做了符合区域实际的有益探索, 填补了地方课程建设的理论和成果空白,带动了区域地方课程建设走向系列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地方课程教材充分发挥地区课程资源的教育功能,对区域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增强了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学校、教师、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的发展。学生们对家乡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动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教师们提高了专业能力,积极参与了以地方课程为载体的教科研工作。

3.地方课程建设走向精品化

各省依法启动地方课程教材立项、初审、 审定等管理工作,严格规范地方教材编写与开展实验应用的程序审批。各地涌现出一批质量高、特色明显的地方课程、配套教材与资源,推出了一批社会综合效益较高的优质课程建设成果,体现区域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反映当地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需求。一部分地区地方教材建设逐步走向制度化,对地方课程、教材进行了细致规划,提供了政策与机制保障。课程改革形势的飞速发展要求地方课程教材转入精品化建设方向, 加快区域地方课程的规划建设工作。

二、地方课程建设的“高原”现象

新课程改革走过了十几年,地方课程建设在取得了一些实效的同时,逐渐遭遇高原期或者说瓶颈。各地课程实施中相继出现了三级课程之间内容上彼此交叉、重复等问题, 严重阻碍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与新课程要求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管理制度和监管办法尚未跟进到位,有些进入中小学课程计划的地方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常常被挤占或形同虚设。目前这些地方课程教材大多缺少课程开发的区域宏观站位和总体规划,课程实施也不够规范,地方的课程管理部门和学校一线教师都遇到了共性同质的诸多困惑和问题。

1.课程开发的功利性

一门地方课程严格规范的开发程序,首先应该对区域中小学生们进行课程需求调研, 对于需求度高、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部分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 ;同时还要考虑课程资源、研发队伍、师资力量、实施路径、评价反馈等相关的系列问题,这是不容回避的前提条件,要通过起草制定《课程纲要》来进行整体系统的研发设计和规划。实际上, 不少区域的地方课程开发缺乏合理的规划, 课程本身存在缺陷,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管不到位。有些地方课程的开发建设受主管领导个人态度理念的影响较大,某些地方课程开发及教材编写异化为地方主管领导建树政绩的形式和成果之一。

2.受中高考挤压严重

从教育理论上讲,课程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中小学校共同的育人方针和原则。然而由于渊源已久的教育功利观念作祟,原本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中考高,逆袭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指挥棒角色,成为初高中学校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且其核心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根深蒂固。部分家长对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认识有偏差、有误解,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专注于国家课程学习、片面追求中高考卷面分数的层面上,自觉不自觉地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跟中高考对立起来。

3.学校层面实施质量不高

学校、学生有选择地方课程门类、内容的权力。地方课程教材门类过多、内容庞杂, 彼此之间、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之间内容上交叉、重复的现象较为突出。而且,国家课程计划留给地方课程的课时是有限的,过多的课程门类与有限课时之间形成难以调和的现实矛盾,这就决定了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出来的地方课程教材并没有真正得到高效的使用,地方课程资源未能真正实现对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价值。小学阶段避开了中高考的直接压力,从而课程建设在小学阶段开展得相对丰富多彩、热情较高。相反在中学阶段,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挤压地方课程,教师在学科融合实施的方式中人为地挤占地方课程课时。 这与国家设定地方课程的初衷背道而驰,不能不令人遗憾,需要借助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红头文件来保证固定课时。

4.任课师资队伍建设薄弱

目前区县层面地方课程少有专职教研员, 承担地方课程教学任务的多为兼职教师,对地方课程目标、课时、难度深浅的把握,对于具体怎么使用地方教材并不清楚、认识并不统一,往往习惯于用各自学科的思维方法去教授地方课程,致使在地方教材的使用显得较为混乱。任课教师教学实施有相当大的随意性,这种形势下难以保证能够实现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兼职教师备课工作量大,缺少教学参考资料,网络资料来源有限。目前教育管理体制下尚未开辟对应中小学地方课程任课教师的职称申报晋升路径,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地方课程任课教师的身心投入和工作积极性。校长通常不会安排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担任地方课程教学任务,有的学校会因为任课教师的流动致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无法继续开设,应注意师资队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

5.地方教材质量提升空间大

省级地方教材由于编写人员自身的知识和学术水平较高,或者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加入指导、把关,总体而言教材的质量相对较好。地市、区县的地方教材编写质量整体上要薄弱一些,特别是文字内容规范方面需要提升的空间较大。与国家课程的教材相比,地方教材应充分体现趣味性、 教与学的实用性、生成性,增加可操作性的实践内容,更关注体验什么、了解什么,给师生们的活动设计预留出一定的空间。教材编排体系应遵循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积极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教材质量和水平事关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切实需要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来认真把关,确保传授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

6.课程评价工作仍然是软肋

课程的实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评价反馈环节,且评价是一项较为综合的、专业标准要求较高的工作。地方课程教学的评价也是亟待教科研人员着力攻关的一个新课题,评价问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当前地方课程的实施质量和效果,而且对后续地方课程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可能会不利。如何发挥地方课程评价的教育价值功能和影响力,特别是评价对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地方课程的评价不见得一定要多么具体细致,最主要的是学生学习态度上的评价,事事、处处都可以是评价,丰富多元的展示方式还可以给孩子们带来成就感。 目前任课老师大多要求学生把作业都落实到文字上,可能成为学生负担。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整合起来,减少文字类作业量,增加参观、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类内容。

三、地方课程建设的突破路径

地方课程作为国内基础教育界的一个新生事物,从管理到实施都有待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进一步梳理、修订、完善,需要总体的地方课程机制建设来约束、 引导,亟待出台合理的符合实际的区域地方课程发展规划方案来明确今后近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规范地方课程实施行为。将区域课程资源进行适当整合、优化,使地方课程建设的工作重心由过去单纯地追求“量”转向提“质”的精品化建设方向。加大宣传力度统一课程理念,让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三级课程各自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扭转错误的理解和观念,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培育全人、全面发展的作用给予应有的认知高度。

1.完善地方课程机制建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了近15年的探索历程,亟需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升区域基础教育质量,依据区域现有的课程资源、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和需要,从地方课程规划和相应监管制度的研究入手,建立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和功能,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多级督导机制,进一步建立监控学校课程实施的长效机制,帮助学校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研究课程建设整体规划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系列设计模式,促进课程建设的深层次、有效开展。研讨和总结区域地方课程建设的典型经验,深入挖掘、提炼成功因素,指导学校优化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增设地方课程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地方课程教研员,三级课程任课工作量课时薪资同工同酬。

2.重视区域地方课程规划管理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部门要完善区域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规划方案。从政策把握、课程开发、课程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方面着手,规范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及学生发展需求,科学、规范、有序开发地方课程,优先统筹开发教育发展中空缺、亟需、条件成熟的地方教材,制定配套的管理机制以确保课程建设的稳步发展。要走少而精的路线, 持续建设精品化地方课程。避免领导个人意志对地方课程研发的不健康影响,同时也为后续可能进入课堂的其他地方课程留出必要的时间和空间。

3.探索三级课程整合、融合实施

对于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内容,以不缺失以达到培养目标所必需的知识与能力为原则,尽可能进行系统的梳理、优化、整合以提高质量。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尝试与国家课程的打通,在相关相近内容和知识节点上可以校本化实施。防止地方课程在“整合式”、“融合式”实施过程中被变相消解,课时被中高考科目变相挤占挪用,直接妨害了学生接受更广阔知识技能教育的权利,更是违反国家基础教育政策的严重错误行为。基础教育系统的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们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检查督导, 确保地方课程课时落到实处,避免集众多人力物力研发出来的课程因其育人价值无法彰显而造成资源浪费。

4.规范地方教材的管理

地方教材审查机构要强化职能意识和责任意识,每一名审查专家应高度认识肩负的育人重任,严格把好教材入口关,仔细审查教材质量,确保提供给未成年人可靠、稳妥、 科学的知识。对于有问题的教材要敢于坚持原则,做到公正、公开、透明,集体审查结论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对于那些实验效果差、质量问题多、征订数量少、不能严格遵守教材实验管理制度的部分地方教材, 要坚决撤出实验教材目录。要督促地方教材定期修订更新,建设彰显地方特色、具有代表性的精品地方教材,让更多优质地方教材真正服务于区域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5.加大课程资源建设力度

地方课程的教育功能定位决定了教学实施方式有别于传统的国家课程,没有必要因为国家课程的思维框束而限制了老师们的自主创新。教学活动应增加学生发言讨论、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机会,倡导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教师通过综合式、活动式、探究式等多种模式的教学设计传承地方优秀文化,调动学生们主动探索拓展的兴趣,利用课内外时间去调研参观、实地考察。区县层面要加强教学方法的统一指导,配发教师课外指导用书、课程纲要、学习单、活动设计单等教学材料给老师们作为辅助和参考,这些资料的准确性需要专家把关。地方课程教研员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开展研究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意识。搭建地方课程建设的交流研讨平台互相借鉴启发,互通有无以拓展视野和思路。

6.充分认识地方课程的长远育人价值

地方课程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 加强教育与地方社会的联系,全方位展示和弘扬地方历史文化内涵,以关注地域特色、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线,提高地方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遵循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合理利用和开发地方丰富的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地设置课程门类、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构建科学的、有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经验和知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地方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强调在课程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更新育人目标的必然性及其重要价值。统筹规划与目标、主题、过程的现实生成相结合,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相应调整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凸显课程生成性的核心地位。

地方课程建设 篇8

关键词:地方文献,云共享,建设研究

云南丽江是我国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同时也是世界上古老的遗产圣地。丽江有世界上的三大遗产, 分别是丽江古城 (文化遗传) 、三江并流 (自然遗产) 、东巴典籍文献 (记忆遗产) 。在这里居住着纳西、普米、傈僳、彝等22个少数民族, 其中有12个世居民族, 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丽江具有悠久的历史, 多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丰富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 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化、摩梭风情、彝族毕摩文化、边屯文化等。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整理和加工,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民间口头文学, 因此铸就了这份规模浩大的地方文献。但是由于这些地方文献的年代非常久远, 经过长期的保存, 出现了老化、变黄、变形、发脆的现象, 很多文献已经被损毁, 不能翻看。建设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 运用现代化技术对历史文化进行开发和利用, 有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传, 促进民族文化的研究及更好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

1 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 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服务交付模式, 即云计算。云计算就是借助网络向用户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硬件、软件、平台等, 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云”的含义是网络资源可以无限扩展, 可以随时随地及时地获取, 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扩展, 可以按照使用数量进行付费。整合分散在全市各个地方的特色文献, 然后将其存储到“云”集中, 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避免建设重复的信息资源, 减少信息孤岛, 以构建出一个可以共享资源的空间。云计算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整合文献资源, 并使资源实现合理共享, 提供了一个信息检索的新平台, 提出了共享文献资料的新解决方案。第一, 云计算的一个功能是可以一站检索分布式数据, 整合信息资源, 提供给读者一个统一的异构数据库检索入口, 使服务更加便捷。读者对资料进行查询时可以同时检索出十多个数据库。不但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也极大的提高检索的效率。第二, 由于存储资源共享度不高、扩充能力比较差、响应速度比较慢等因素, 传统的磁盘阵列存储架构面临了新的挑战, 云计算的存储量更大、易于扩展、数据更安全。并且云计算还可以随时进行异地文件处理、实现多台设备的数据共享。云计算可以为上百万台服务器同时提供云服务, 用户的需求可以较快的得到满足, 不再存在访问限制问题。

2 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建设的意义

2.1 丽江市数字图书馆利用云端服务降低成本

在云计算理念中, 成本优势是一大亮点, 丽江市数字图书馆购买云端服务, 购买成本比较低。用户不必花费大量的资金来购置各种电脑设备、服务器等, 数字图书馆云端资源只需花费较少的资金就可以购买。这样, 用户反而减少了设备升级和维修的麻烦, 服务商会完成这些事情。而用户只需要在浏览器上登录就可以, 用户可以用节省的这部分资金来更新基础设备, 进而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字图书馆平台, 用户只需花费少量的资金就可以使用先进的图书管理平台, 这样有效地帮助了用户顺利的访问我国的图书馆资源, 同时也减少了由于系统不兼容造成的资源共享问题。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 对软件功能进行增加和删除, 运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化的利用率。

2.2 利用云计算保证安全性

将来, 丽江市数字图书馆会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献资料资源中心, 但目前还存在网络技术安全问题。很多专业的技术人员都不能解决所有的安全问题, 而且当前很多图书馆的技术人员比较缺乏。在当前的云计算体系中, 服务商通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最大程度的保证系统的安全。同时, 借助其他的云服务功能和专业力量可以有效地解决很多安全问题, 普通的图书馆无法达到这样的目标。如果保证了技术上的安全性, 我们就可以实现无障碍的资源共享, 并且还可将自己的资源共享给其他成员。

3 丽江市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建设的策略

3.1 建立地方文献管理机构

地方文献数字化是一个系统而繁杂的大工程, 需要各单位互相协作才能完成。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

3.2 丽江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

丽江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来分别开展工作, 即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和音视频地方文献数字化。

1) 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

我们把纸质地方文献进行如下分类:内部刊物、图书、学术会议文件、乐谱、族谱、图片、碑铭。先按照这样的分类进行一次文献处理, 对每种纸质地方文献进行区分, 为数字化添加一种检索属性。

其次把所有纸质文献按照纳西东巴文献资源, 丽江地方史料, 丽江地方人士著述, 丽江的民俗资料和风土人情, 丽江的旅游文献资料划分成五大类型, 然后再一次加工文献资料, 制作成二次、三次文献等, 通过计算机的扫描和录入, 将其转化成为电子文档以供使用, 实现数字化。对于老照片或者古老的图片资料可通过翻拍的方式转换为数字化图片;按照《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中的项目规定、标准、格式规范等来录入文献资料。

地方文献收集完后, 将文献进行初步加工和处理, 形成数字化的文献资料, 然后用户通过检索来使用这些资料。通过研究决定采用超星数字图书馆作为丽江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平台。通过该平台, 在系统中录入加工处理好的数据, 制作成纳西东巴文献资源, 丽江地方史料, 丽江地方人士著述, 丽江民俗资料和风土人情、丽江旅游文献五类, 采用的发布形式为B/S, 以供用户进行检索和使用。

2) 音频视频地方文献数字化

对于音像资料如录音带、录像带的数字化, 是指将音像磁带中的资料转化成数字化形式, 借助电脑上的数据传输接口, 再利用音视频处理方面的专业软件将录音录像带上的音视频信号录制到计算机中, 在计算机中存储这些数字化的资料, 借助计算机来存储这些编辑后的资料。音视频文献资料采用的点播系统为Video On Demand Services, 该系统可以实现丽江本土音视频资源的集中管理。具体过程如下:1) 对收集到的视频、音频进行类别区分, 如形成旅游文化资源、自然风景资源、人文文化资源等等类别;2) 在Video On Demand Services视频点播系统后台制作与类别区分相对应的专栏;3) 根据点播系统要求, 对收集到的音视频资源进行格式转化;4) 将格式转化后符合系统要求的音视频资源上传系统;5) 对系统后台已经上传的资源进行发布, 制作完成音视频资源本地库;6) 根据相应网络传输协议, 对本地资源库网络化, 形成可以在局域网甚至互联网访问的丽江地方文献音视频资源库。

最后, 对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后形成的数据库资源和音视频地方文献形成的视频点播系统进行统一的接口规划并发布, 形成丽江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平台。

3.3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平台的建设策略

按照性质, 将云计算体系的图书馆分成纯租赁图书馆、云服务提供商、节点图书馆。节点图书馆为丽江市各个地区的图书馆, 通过计量收费来购买云服务。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在线图书馆就是超星数字图书馆, 该图书馆于1993年成立, 是我国第一家专业的数字图书馆资源供应商, 同时也是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该图书馆是我国“863”计划中的示范工程项目, 于2000年开始正式在互联网开通运营。超星数字图书馆可以实现基于元数据和内容的检索, 甚至资料的全文和章节都可以深入到, 用户可以看到资料的前言、目录、正文、版权等, 因此读者可以快速、准确的定位查找的知识点。超星数字图书馆云端服务提供多种获取文献资源的途径:在线查阅电子图书、在线文献传递图书部分内容、馆际互借等等。接受服务的丽江数字图书馆只需登录超星数字图书馆云端服务平台, 由超星公司构建和提供云图书馆服务, 丽江各地的图书馆都可以建立本馆的综合型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 在超星数字平台的同一界面上, 用户可以检索本馆的地方文献, 也可以检索其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这样数字图书馆的整套业务流程就这样完成了, 不必再花费更多的资金去完成软硬件资源的购置和维修工作。当前, 丽江市各个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资金都比较缺乏, 因此比较适合购买云服务, 这样投入的成本就可以大大减少, 同时还可以提高服务质量。

3.4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设计和服务功能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服务功能:由超星公司构建和提供云图书馆服务, 丽江全市各图书馆都可以在平台上建立本馆的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在平台上可以检索本馆的地方文献, 也可以检索其他图书馆的地方文献, 并相互间可以提供免费的文献传递。

丽江地方文献云共享体系栏目设计:

1) 纳西东巴文献资源:

纳西东巴文献资源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2) 丽江地方史料:

丽江地方史料包括丽江地方志、碑刻、拓片、名人字画、家谱等。

3) 丽江地方人士著述:

包括丽江地方人士写的图书、期刊、报纸、会议论文、专利、视频等文献类型。

4) 丽江风土人情、民俗资料:

丽江风土人情、民俗资料指丽江当地的山川、地理、地方特产、名胜古迹, 生产和生活习惯等具有浓郁地方色彩民风民俗的书籍、报刊、画册、图片、胶卷、胶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电视片、光盘等。

5) 丽江旅游文献:

丽江旅游文献介绍丽江优美的自然风光的书籍、报刊、画册、图片、胶卷、胶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片、电视片、光盘等。

云共享体系图如图1所示:

音视频点播系统如图2所示:

总之, 地方文献的云共享体系建设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复杂的工程, 首先要整理出全市各馆所收藏的各种种类的地方文献, 要认真检查馆内的图书目录, 编制出一套馆藏地方文献目录。再实现各馆的地方文献资源的数字化进行云共享,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但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去做, 丽江全市地方文献资源云共享的目标是会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杜云.利用馆藏文献为地方旅游经济服务[J].云南图书馆, 2006 (4) .

[2]和继全.民族传统文化的课堂传承模式——基于纳西东巴典籍教学传承的案例[J].教育学术月刊, 2012 (6) .

[3]刘黎明.云计算变革已经开始[J].软件世界, 2009 (6) .

[4]宋瑞.基于“云”的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 (6) .

[5]李祝启, 毛丹.基于云共享体系的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创新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5) .

[6]湛江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EB/OL].http://183.61.10 8.195:9 l/Struts O1/libs/zjlib.

地方建设 篇9

“十二五”期间广西将投资2.6万亿元实施2375个项目, 进一步开发北部湾经济区。据了解, 这些项目将主要集中在产业、物流、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其中产业投资1.37万亿元, 计划打造6个千亿元产业园, 形成石化、冶金、机械装备制造等产值超千亿元产业;物流项目投资2967亿元, 主要用于钦州、凭祥、南宁、防城港等港口和保税区建设;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 计划投资3555亿元, 实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和水运等在内的247个项目。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陈瑞贤介绍, 北部湾经济区自2006年成立以来, 5年间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3%,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5%, 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他表示, 未来五年, 广西将进一步加大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力度, 巨大的投资需求将为泛珠合作提供广阔的空间, 希望各地企业积极参与。

陕西:8月底保障性住房完成投资387.8亿元

截至8月底, 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房计划内项目全面开工, 开工率已达101.3%, 完成投资387.8亿元, 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9.2%。据介绍, 今年国家下达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47.43万套。3月底, 陕西省已将今年31202亩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指标一次性下达至各市。今年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投资达750亿元。目前省级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4.05亿元已经足额落实, 比去年增长了3倍。争取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65.33亿元, 比年初预计增加22.28亿元, 有力地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健康发展。

广东:热电项目投资金额高达127亿元

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 (以下称“第七届泛珠大会”) 9月21日在南昌召开, “9+2”区域各方再度聚首, 纵论未来、深化合作。在开幕式上, “9+2”区域共签约重大投资项目117个, 合同总投资940.62亿元。其中, 广东企业现场签约项目10个, 合同金额144.68亿元。本届泛珠大会, 广东省经贸代表团阵容强大, 总计24个分团, 包括主团、地市分团和专业分团500多家企业, 共2000多人, 其中包括格力电器、格兰仕集团、阳江十八子集团、新明珠陶瓷等众多广东本土知名企业, 涵盖了能源开发、家电、建材、食品、纺织、商贸流通、环保、农业、旅游等多个领域。本届泛珠洽谈会广东展区设在南昌国际展览中心C馆, 展示面积为432平方米, 共40个展位, 分为主体形象区、省属分团区、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地区和山区等五个区域进行布展。主体形象区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主题, 展示“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在民生工程、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其他分团展区主要展示当地名优特色产品, 包括家用电器、电子元器件、节能技术、生物技术、特色农产品等多个领域共300多款产品。第七届泛珠大会上, 广东共申报合作项目366个, 比上届减少33.57%, 总金额1622.92亿元, 比上届增长18.23%。从数字上可看出, 虽然本届泛珠大会广东合作项目比上届有所减少, 但投资金额大幅提高, 可见广东泛珠合作的项目含金量也在逐渐提高。其中, 3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有13个, 金额713.5亿元, 占总金额43.96%。从投资热点来看, 本届泛珠合作中实业型项目仍是广东企业投资的重点, 实业型项目达到了178个, 占项目总数48.63%, 合同金额996.83亿元, 占总金额61.42%。仅威信煤电一体化二期、宣威煤矸石热电项目, 投资金额就达到了127亿元。另外, 民营企业合作项目所占比重大幅增长。据统计, 本届泛珠合作涉及广东的民营项目有121个, 占项目总数33.06%, 金额432.16亿元, 占总金额26.63%。广东广隆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州省安龙县人民政府合作的安龙县煤电一体化建设项目, 更是超过30亿的重大项目, 投资金额达到了35亿元。

江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三年投资65亿元

地方课程建设 篇10

一、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互动合作的现实意义

(一) 是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推进依法治国,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当其冲的是培育公民尤其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和对法律的信仰。公民的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精神内核, 是法治得以实现的社会思想基础。然而, 当前我国公民的法治观念还十分淡漠, 信权不信法, 遇到事情不是按规定的程序办, 而首先想到的是走关系;发生纠纷, 不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而选择非法律途径表达诉求, 损害了法律的权威, 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普通民众相比, 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对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受几千年封建传统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非常淡薄, 很多决策的出台缺乏法律依据, 具体的行政执法也不遵守法定的程序, 超越职权、滥用职权、恣意行政屡屡发生, 严重阻碍了地方社会法治建设, 影响了地方社会的良性有序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于法制教育和法治启蒙, 构建地方高校法律教育资源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互惠机制,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法治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法律人才的全面参与。正因为如此, 有学者指出, 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1]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法治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培养适应地方的合格法律人才, 并致力于服务地方社会, 是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二者的良性对接, 有利于更多的法律人才参与到地方社会法治建设当中, 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的法治化水平。

(二) 是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上所言,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法学教育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 归根结底在于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对地方的关注不够, 对实践的关注不够,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理论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法学教育不能仅仅是象牙塔里的说教和从理论到理论的逻辑推演, 而应当立足社会, 立足地方,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强调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的良性互动与对接, 不仅有助于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明确发展定位, 拓展办学空间, 增强办学能力和办学特色, 还能进一步提高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 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也能够为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地方法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既催生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又为法律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在一个法治文明相对发达的地方, 才有良好的法律氛围, 法律人才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从而找到合适的平台服务地方法治建设。[2]从这个意义上看,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的良性对接能够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互利互惠。

二、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良性对接的实现路径

(一) 调整地方高校法学科研定位, 着力研究地方法律问题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也是高校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当前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 往往是什么选题热门就一窝蜂的涌上去, 而完全不考虑自己学校的类型、层次和背景, 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学术资源有限, 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 地方高校法学研究没有必要过多的涉足宏观的、高端的法学理论领域, 而应该立足地方, 脚踏实地, 依托地方法治资源, 以一个法律人的眼光来审视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法律问题, 并在实证调研、学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和方案。比如, 可以就地方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拆迁补偿、拖欠工资、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解决、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问题进行法理分析和法学研究, 为地方政府建言献策。在此过程中,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也能够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为自身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 充分运用地方法治资源, 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 我国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准, 教育理念落后, 培养内容和培养手段单一, 学生实践能力低下, 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对法学人才的需求, 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正是有鉴于此,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 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 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 (1) 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立足地方, 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服务地方、服务基层的法律人才, 在教育理念上应该更加注重实践环节, 强调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 要改变全国一盘棋的大一统局面, 除主干核心课程之外, 要根据当地法律工作的实际需要, 有针对性的开设有关课程, 在培养方式上, 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生知识, 锻炼能力。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但是目前地方高校法学院系的老师往往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走上高校教师岗位, 实务经验匮乏, 个别从事兼职律师的老师也没有将实务工作与教学联系起来。另外, 法学院系的法律实践的平台也相当有限, 很难全部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 这些都极大的制约了法律职业教育。

笔者认为, 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应该实行高校和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 打破法学教育与法律实践之间的藩篱, 畅通理论与实务的交流渠道, 有效缓解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具体来说, 一方面, 高校可以考虑聘请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担任兼职教师, 定期为学生授课或讲座, 以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在此过程中, 党政领导、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 高校可以委派法学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挂职锻炼, 进律师事务所担任兼职律师, 提高教师的法律实务能力, 并能在此过程中发现地方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科学研究。其次, 高校法学院系要加强和当地政府的沟通合作, 由地方政府协助高校做好学生的法律实践、实习工作, 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帮助学生完成实习实训活动。

(三) 不断加大高校法律服务力度, 丰富法律服务形式, 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为地方政府和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是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资源服务地方法治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提供法律服务进行法律实践, 也能有效提升法学院系师生的法律职业能力, 提高法学院系在当地的影响力, 实现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形式。

1.为地方国家机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法律咨询。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有着丰富优质的法学资源, 地方政府在制定规范性文件时听取法学专家的意见, 或者是直接委托法学专家起草相关文件, 能够确保地方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实效性。在进行重大决策之前, 召集各领域的专家 (包括法学专家) 进行讨论、咨询、论证, 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能够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保证决策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2.为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提供法律培训, 增强公务人员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当前我国很多公务人员尤其是地方政府公务人员还有着很强的“官本位”思想, 法治意识淡漠、法律知识积累不够, 很容易出现违法行为。在加强对公务人员的监督、约束其公权力之外, 还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法律培训, 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无疑是最佳的人选。

3.为地方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法律援助制度在保护弱势群体利益, 维护公平公正, 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与此同时, 法律援助制度还存在诸多不足, 比如经费远远不够, 人员严重短缺, 覆盖面太过狭窄, 法律援助质量不高, 制约了法律援助制度功能的发挥。地方高校法学院系有着丰富的优质法学资源, 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师生参与法律援助有着先天的优势, 加强司法行政部门与地方高校法学院系的交流与合作, 不仅能够缓和法律援助人员短缺的问题, 提高法律援助的服务质量, 对于促进地方高校法学教育教学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4.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师生共同参加法制宣传, 提高民众的法律常识和法治观念。当前, 我国地方政府在普法宣传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物力投入有限, 以及民众对政府的抵触情绪, 法制宣传的效果不太理想, 制约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笔者认为, 在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的同时, 地方司法行政部门要密切联系普法志愿者, 尤其要注重发挥当地高校法学院系师生在普法宣传方面的作用, 可以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国家宪法日、暑期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为契机, 鼓励师生送法下乡, 送法到社区, 并为法学师生进行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搭建平台, 提供相应的便利, 必要的时候提供一定的经费补贴。

三、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互动合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主动转变观念, 放低姿态

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法学院系合作的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处于一个被监督者、被教育者的位置, 这对于长期以来有着天然的优越感、往往以管理者、支配者身份示人的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来说, 是一个很难接受的转变, 也极容易成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法学院系互动合作的障碍。但是, 这一转变恰好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要经历的“阵痛”。因此, 在此过程中, 除了要求地方政府党政领导具备应有的政治智慧之外, 还要不断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认识, 转变其观念, 为地方高校法学教育资源与地方法治建设的良性对接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 地方高校应及时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师评价体系

地方高校法学教育与地方法治建设互动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可能会和高校现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冲突。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 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还是过于僵化, 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开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地方高校应适当放松管制, 将管理的重心从注重过程管理逐步过渡到强调结果考核上来, 为改革的实施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另外, 利用地方法治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教育教学改革, 会占用老师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加大老师的工作量。而高校现有的教师评价体系还是以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为参照系的, 尤其是高校的职称评审仍然将老师的科研成果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这些都不利于老师在改革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 笔者认为, 应该及时改革地方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 学校以及院系可以在年度预算中设置一笔专项经费, 对参与互动合作和实施教学改革的老师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奖励;另一方面, 可以尝试改变现行单一的职称评价体系, 在职称评审过程中重点考虑教师的教学成绩尤其是教学改革方面的贡献与成效。这在部分地方高校已经开始了尝试, 比如有些高校规定可以申报研究型职称和教学型职称, 有些高校已经将教学业绩纳入到职称评价体系当中, 与科研同等对待, 有些高校 (如笔者所在的学校) 对于教学成绩特别出色的, 可以适当减少科研成果方面的要求。[3]

参考文献

[1]霍宪丹.法律人才是建设法治国家的第一资源——从法律职业到法学教育[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06 (4) .

[2]曾鹏, 汪燕.整合高校法律教育资源, 促进地方法治文明建设——以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为背景[J].三峡论坛, 2012 (3) .

地方课程建设 篇11

【关键词】生态学;综合课程;课程建设

一、课程建设目标

1.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生态学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并拓展知识面,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2.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各种创新性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项目及要求

本综合课程主要面向就业的学生人群,以系统科学为指导理念,将教师科研课题的整个流程分解为各个课程项目,并对课程项目提出设计性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开拓视野,达到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学生自己设计课程报告,自己做记录,根据项目的结果修改和调整设计方案,也让学生亲身体验科研的艰辛和科研所要具备的素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学业深造所必须的几种能力和素质,即独立思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统筹兼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硬件和软件操作能力以及所从事科研领域的学术常识和知识储备等。

(一)课程项目

1.综合实验性项目

根据生态学的就业需求设计相关综合类实验,缩短学生就业的角色转换时间。

2.就业指导性项目

(1)开展专题讲座

邀请专家、企业家、政府官员、创业成功人士及校友等结合社会发展和单位建设实际,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这些讲座往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学生的教育更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效果比学校教师单纯的理论教育更为显著。

(2)专题讨论

设置一些讨论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资料,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就讨论题进行分组讨论,集中讲评,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创业者角色的改变都会影响到创业者的创业成功。

(3)就业咨询

事先应进行必要的摸底和调研,了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以便现场咨询时能心中有数,准确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为学生顺利就业起好参谋和引导作用。

(4)模拟招聘

模拟招聘现场的真实场景,可以让大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应聘过程,获得求职择业的感性体验,积累临战经验,以便在真正求职时能克服紧张心理,应对自如,正常发挥。模拟招聘可以邀请用人单位代表做招聘人员,学生只扮演应聘者。组织进行模拟招聘时,严格按照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时的场景进行笔试、面试、提问、审查推荐资料等等,每次时间不宜过长。

(5)教学参观

包括参观著名企业、成功创业的典型企业以及人才市场。通过参观,让大学生更加现实的认识自己的前程发展和就业形势,体验求职择业的酸甜苦辣,从而获得更多的技巧去面对将来的就业压力。

(6)举办经验交流会

参加人员应包括己成功签約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和下一级大学生。交流会可以从治学、就业等方面谈心得体会,讲述有关简历投递、实习面试技巧,公务员考试的相关信息等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在校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明确了将来的努力方向,把握综合学习的要领,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3.设计性项目

根据前面项目结果自己设计出新的项目内容,解决地学实际问题,如气候舒适度评价、选址分析等项目。

通过整套课程项目使学生完成整个课题的全部工作和流程,融合多个学科课程项目,将几个学科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使学生学到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理论与实践水平上有一较大的提升。

(二)课程要求

1.3-4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

2.每个小组自报项目题目,进行项目的实施

3.提交综合课程各项目成果

4.提交综合课程项目报告

5.制作综合课程答辩PPT,参加答辩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本着“四个强调”的原则,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手段解决问题、强调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设计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以项目式教学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更多地引入来自生态方面的真实项目,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实施及过程

以项目式教学为主,采用教师教授、启发式、互动式、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以“问题”和“任务”为中心,以多种“方法”为中介,以“教师综合评判”为评价依据来搭建教学环节。

1.项目目标确立。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特点出发,提出综合课程的任务和目标,引导学生重构相关知识体系及技能,收集资料,使学生明确课程学习及实践的最终目标、任务、步骤及要求,从而确定一个具体的课程设计目标。

2.项目过程分析。

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综合讲授与项目的分析和完成相关的各种专业知识和理论,引导学生通过同化与顺应手段来认识完成任务的具体过程,帮助学生把已学习过的若干单门专业课程以及已掌握的各种单项专业能力有机结合成为综合知识与能力。

3.项目设计及实施。

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调查研究解决问题或任务的关键因素有哪些、项目实施需要哪些流程和规范等问题,进而对课程项目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与设计,共同负责项目的分析和实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与合作能力及组织实施能力。

4.点评与综合考核。

项目或任务完成后,教师制定考核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在教师点评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各种考核方式考核学生成果。

五、考核办法及标准

综合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统一研究讨论,判定学生作品在规范性、功能性、实用性、技术性、创新性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综合考核,坚持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既要通过小组考核来评价学生团队的整体效果,又要通过个人考核来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成绩由以下4部分组成,4个部分各占最终成绩的25%。

1.综合课程各项目成果。

2.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3.综合课程答辩PPT。

4.在综合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BZXYQNLG200812)。

作者简介:邹美玲(1980-),女,滨州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

地方卫视的品牌建设策略 篇12

一、当前地方卫视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末开始, 中国地方卫视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度过了早期的探索和尝试阶段, 频道定位已初步形成, 品牌的打造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正稳步进入到品牌深化和产品升级的上升阶段。2010年, 地方卫视再掀改版热潮:东方卫视提炼“海派”精华, 以“风从东方来”彰显大气和广博;陕西卫视以“人文之纹”描刻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纹路和印记, 江苏卫视则从“情感中国”升级到“幸福中国”, 彰显出地方卫视要做一个全国性频道、全国性品牌的勃勃雄心;从中不难看出地方卫视间竞争之激烈。

(一) 地方卫视的竞争现状。

从竞争对手层面看, 地方卫视面临着中央电视台、地面频道、境外传媒机构以及其他地方卫视的竞争。而在卫星电视方面, 中央电视台的竞争优势则十分明显, 无论从市场份额, 节目的覆盖率等方面, 其都具有绝对的优势。至于品牌发展策略, 中央电视台也是各地方卫视争相模仿的对象, 开“频道品牌化”和“品牌主持人带动战略”风气之先者恰恰是中央电视台。而与地面频道相比, 地方卫视则处于明显的竞争地位, 地方卫视的品牌创新常常以地方频道作为试点, 以减少地方卫视创新的风险。境外传媒则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凤凰卫视, 其主要的信息来源大多来自于境外媒体, 而且大多数国内节目也是模仿西方媒体而来的。但在境外媒体并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市场的当下, 地方卫视之间的竞争还是近些年来各地方卫视所要正视的主要矛盾。

(二) 地方卫视发展的瓶颈。

在卫星电视的竞争中, 各地方卫视都深知“内容为王”是办好节目的“杀手锏”, 但人力、财力、物力上的相对匮乏, 导致许多卫视在面对严峻的市场压力时, 只能依靠克隆其它卫视节目来维持生存。直至1998年, 湖南卫视的异军突起, 尤其是《快乐大本营》和《玫瑰之约》这两档揉合了台湾综艺节目及湖南特色节目的热播, 让其他地方卫视的电视人感受到了“原来节目也可以这么做”, 随之而来的便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疯狂模仿;直至今日, 当江苏卫视推出新式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东方卫视推出新式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 国内地方卫视间抄袭模仿之风照样“涛声依旧”。这种忽视节目原创性、差异性的做法, 已成为制约地方卫视发展的主要瓶颈。

二、地方卫视品牌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 名牌主持人带动策略。

明星主持人和电视品牌节目之间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他们往往是名牌节目的制造者, 比如, 提起《东方时空》就会自然的想起敬一丹、水均益和白岩松, 谈及王小丫, 则会想到《开心辞典》。品牌节目树立了名牌主持人的公众形象, 同时这种名人效应又吸引观众不断地关注品牌节目。那么, 怎样才能策动好名牌主持人带动策略, 使其成为地方卫视品牌建设的利器之一呢?笔者认为方法有二:一是把握品牌主持人的个性, 使其与品牌节目的风格充分融合, 努力营造出“节目如人, 人即节目”的收视效果, 让二者携手并进、共同成长;二是加强品牌主持人的宣传活动, 如包装影视明星般着力打造品牌主持人。在这方面, 湖南卫视已经走在了前面。其极力支持品牌主持人参与各类艺术实践的做法, 让品牌主持人在赚足了人气的同时, 亦为扩大品牌栏目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二) CI包装战略。

CI识别系统是各类企业现实的理性再现, 它代表着公众、个人或所属群体的意向与社会文化指向。因此, 通过CI包装战略, 不仅可以提升品牌栏目的知名度, 更可以提升整个电视台的品牌号召力。在这方面, 凤凰卫视已取得相当的成功。其具有很高识别性和审美趣味的CI识别系统, 不仅寓意吉祥, 更昭示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其金凤凰标识无处不在的成功运用, 不仅深入人心, 更为凤凰卫视做足了广告、赚足了人气。

(三) 品牌栏目战略。

从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 任何一个产品都有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 电视栏目同样如此。因此, 在品牌栏目的成长过程中, 应着力做好品牌栏目的维护工作, 通过对品牌栏目不断地创新, 源源不断地提供与同质节目具有差异性的内容, 确保品牌栏目的品牌影响力长红不衰。进而达成品牌栏目对地方卫视品牌建设的助长推进作用。在这方面, 湖南卫视及其品牌栏目《快乐大本营》做得较为成功, 其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四) 优化节目编排策略。

调查显示, 人们往往习惯于在18:30—22:30之间暨传统的“黄金时段”里收看电视, 因此, 这一时间段往往成为了大多数品牌节目争相抢占的要塞重地。但是, 非黄金时段的开发同样不容忽视。其拾遗补缺般的功能, 当为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 央视一套的做法值得借鉴。其充分利用午间这一非黄金时段, 连续推出《新闻三十分》和《今日说法》, 不仅保持了央视的收视率, 更培育了观众午间收视习惯的养成。因此, 科学的节目编排, 不仅有助于品牌栏目的品牌成长, 更是地方卫视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参考文献

[1]余海, 吕萌.省级卫视文化品牌提升策略研究——以安徽卫视品牌建设为例[J].现代视听.2009 (11) .

[2]张延伟.凤凰卫视与湖南卫视品牌建设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7.

上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改良下一篇:中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