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课堂

2024-07-10

适度课堂(精选12篇)

适度课堂 篇1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是有诗意的,而这生命、这诗意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课堂的拓展。然而很多教师要么过度拓展,让课堂显得热闹非凡,结果学生却毫无所得;要么照本宣科、支离破碎地讲解,结果让学生头昏脑涨而毫无收获。拓展本无错,关键是教师怎样正确把握。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拓展呢?

一、立足文本,适度拓展

1.拓展适量。无论怎样的课堂,无论怎样的拓展,都需要有一个“剧本”,也就是“文本”。因而拓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立足文本,紧扣目标。无视课堂内容,不懂舍弃,往往容易使课堂流于形式,因为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应该认识到过度拓展,必然占用学生的其他学习时间,从而导致课堂目标不能落实,该掌握的掌握不了,该理解的却一知半解。这样的拓展是对语文人文性的过度张扬,而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的实质。

记得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所谓的“奇迹”,采用大量的视频、图画,引入大量埃及金字塔知识,耗费时间足足有20分钟,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掌握本课的重点说明方法等。这就是拓展过量,虽然这一课看似热闹,但课堂教学目标却无法达成。这是一篇说明文,让学生正确把握基本说明方法才是关键。毕竟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姓“语”而不姓“科”。

2.拓展适时。怎样拓展,在哪个环节拓展?这也是一个教师正确理解文本,驾驭课堂的基本能力。教师一定要适时拓展,否则拓展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浪费学生的时间。虽然一般情况下都是拓展课外知识,但这些知识却与课内文本有一些联系点,而教师就是要敏锐捕捉这些“点”,及时把课内与课外串联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记得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司马迁的那种“耻辱”感受,我一方面给学生拓展“宫刑”以及相关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在“悲愤”上做文章,让学生思考:司马迁“悲”的是什么?“愤”的又是什么?之后,我又适当插入“李陵事件”,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学生在理解文本中的关键字词的同时,也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走入司马迁的内心,理解司马迁那种血溅墙头的真实内心想法做了铺垫。其实,在语文课堂上,拓展一般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刚开始上课,一般都是激发兴趣,或者拓展相关知识;而在课中间,拓展一般都是围绕关键字词、语句进行;到课尾,拓展则又应该围绕课堂目标进行,升华教学主题。因而教师应该正确理解适时拓展的含义。

二、紧扣文本,有效拓展

1. 依据课标,扣本拓展。新课标是语文课堂的纲,而课本则是语文课堂的载体。因此,课堂上的有效拓展一定要围绕文本,从文本出发,紧扣课标向宽度拓展。只有紧紧围绕文本进行拓展,进行迁移,乃至引申,才是真正的拓展,才是有效的拓展,毕竟拓展最终还是需要为学生理解文本服务。

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一篇课文,爱因斯坦的成就不是本课的重点,爱因斯坦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一起相处的一颗童心才是课文的重点。但有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不是围绕文中的关键字词、关键语句去引导学生理解,而是花大量时间介绍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结果教师讲得糊里糊涂,学生也听得不清不楚。在课堂上,教师讲这部分内容占用了很长的时间,但教学效果却不是很好。试问,这样的拓展有什么用?很多时候,满足学生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但怎样拓展,教师应该认真思考。作为教师应该理解拓展与文本的关系,理解拓展应该为文本服务,为学生服务,如果与此无关,那么最好慎用。

2. 围绕教学,内外兼修。拓展必须围绕文本,必须为教学目标服务。所以说,自然的生本课堂教学也应该聚焦文本。教师在课堂拓展的同时,更应该内外兼修。以内为主,以外养内,这是语文课堂拓展的起点,也是终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写道:“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大师的话正是告诉我们:课堂拓展只有做到“内”与“外”的有机整合,才能让学生把文本理解得更透彻、更深刻。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这一课,当讲到“岸边杨柳依依,江上沙鸥点点……”这一段写景的作用时,笔者一方面借助“柳”与“留”这一谐音,引导学生加以理解,比如引出“挽留”“留别”等词语,并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另一方面也积极给学生拓展相关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明白古时候在大道旁一般都栽有柳树,而送别亲人时往往都折柳相送。因而课文里写“柳”,一方面是对江边景色的描写,另一方面也着重写出了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还给学生拓展了有关“柳”的诗句。这样由“外”到“内”进行拓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关键字词,而且有助于学生领悟作者情感,同时还能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挖掘文本,深度拓展

1.拓展需要串联。串联的本义是一种连接电器的方法,是把几个电器或元器件一个接一个相继连接起来,使电路中的电流顺次通过。在教学中如何把握好这一概念呢?拓展不能海阔天空,更不能舍近求远;拓展需要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挖掘再挖掘,综合教材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拓展、深度拓展。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师更需要树立“大语文”观,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拓展,提高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时,学生熟读课文后,笔者引领学生学习文言文“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夫唯嗜鱼,故不受也”,这样通过白话文、文言文之间的串联,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再比如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中“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一段话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迁移阅读司马迁写的《报任少卿书》,并告诉学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出自这封信。这样一方面为学生以后学习文言文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理解课文,正确理解人物性格埋下伏笔。

2. 拓展需要深度。拓展需要宽度,更需要一定的深度,这是有效拓展的重要方法。在公开课中,很多语文教师进行拓展时的花样繁多,这样虽然看上去精彩纷呈,但实际上却只是媒体效果的叠加,缺少生动的“语文味”,有时甚至连工具性也抛弃了。因而怎样让语文课真正具有“语文味”,让拓展富有“语文味”,这既是一个教学挑战,更是一个教学智慧,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的有效把握与有效引领,在拓展的深度上做足文章。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对于文中的“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这句话,有位教师就曾进行深度拓展,引导学生查阅《三国演义》,了解“卧龙”乃是对诸葛亮的雅称,这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再比如教学“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这一自然段时,教师又向学生简要拓展了“三国”发展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诸葛亮的预见性,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诸葛亮雄才大略的欣赏。

拓展,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因而必定要追求“有效”。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拓展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这归根到底还需要教师从教学本质出发,围绕课标要求,紧扣文本,精心选择拓展内容,准确把握拓展时机,适度控制拓展容量,从而由外到内组成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整体,在拓展中不断生成,在生成中有所提高。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拓展才能更加精彩,课堂生成才显得更富有生命力。

适度课堂 篇2

适度修剪作文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三(7)班 孙裕博

焱所周知,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但你又可曾想过,需要扎根与修剪的不只是葡萄。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亦是如此。

成长好似这攀着的藤蔓。修剪,这个过程往往是疼痛与艰难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在漫长的人生中,会有老师的批评、父母的呵责、同学的责备,这些是一把无形的剪刀,麻利地剪下了自己喜爱的狂乱生长的枝芽,这无疑是一个艰苦而劳累的过程。

如果不剪,我们将会怎样?肆意放逐的枝,会冲破温馨的.家,在暴雨的夜被轻易折断。其实它并非生来就如此脆弱,正如别人所说,温室里的花一移到室外便会香消玉殒。温室中,我们会无忧得忘我,又怎会有强壮的枝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

根是生命之本,扎得越深越容易得到养分。

在漫漫的学海中,有这样一个烈阳高照的时刻,有的人会努力闪躲着太阳的直射,有的人,在深深地植入着根,潜心学习,即使是烈日的暴晒,身体在此时此刻也必定忍受着极大的痛苦,但是成长的欲望与增加的知识是一种强大的支撑,也是一种乐趣,当以学为乐时,外界的炎热、无情、纷扰,不必给予任何一丝注意。明代文学家宋濂也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下。仅凭着对学的热爱――“以中有足乐者”来坚持自己的追求,这也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

在同一片土地上,每一个人都不能孤单,孤独的葡萄难以生存。

如果这片土地是一个家,不去管它,连水分也不给予,那么这是不称职的家长;而不懂得接受的,却是最傻的孩子。葡萄就是我们,我们需要扎根与被修剪,一片繁密的葡萄园,一个竞争的社会,我们既能一眼分清好葡萄与坏葡萄,也应去明辨现实的善与恶,这不仅仅是葡萄的品质,更是做人的品质。

课堂应让学生适度紧张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6-0063-02

【作者简介】陆丽萍,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江苏泰兴,225400)教师,一级教师。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现象仍很严重。我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所教学生取得了大面积提高语文成绩的效果。其秘诀在哪里?在于——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紧张。

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紧张,至少有以下六个好处:能最大限度地暴露、发现学生存在的“真”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与问题斗争后的成功乐趣;能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考试能力;能利于面向所有学生施教,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进步与发展;能全程让学生实践、思考、探究,从而全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能促进纪律的好转,保证课堂教学秩序,使学风、班风都很优良。

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紧张的关键点在“紧张”。学习要不要“紧张”,一直是各类教育人士所争执的问题。通过长期实践,我以为,“紧张”不“紧张”不是重点,重要的是不是需要“紧张”,什么时候“紧张”,更在于对“紧张”二字有深透的理解与把握。

“紧张”之意有多种。我所取的是毛泽东曾说“团结、活泼、严肃、紧张”的“紧张”——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心全意,即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投入到目标的追求中去,投入到任务的完成中去。如果一堂课自由散漫、无拘无束、随随便便、松松垮垮,没有了课堂的规矩,没有了纪律的约束,没有了目标的追求,试问,这样的课堂,在这样课堂里的学生还能有多大进步,能有多少进步呢?事实上,很多成功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紧张”——没有“紧张”的付出、“紧张”的劳作、“紧张”的追求,岂有最终的成功?故,此处的“紧张”不是心理的紧张——害怕、畏惧、胆怯,而是积极、向上、用心。

这儿强调课堂需要“紧张”,但又有一个修饰语——适度。用“适度”之意就是不可过了——不“紧张”不行,过度“紧张”也不行,故,“适度紧张”是课堂高效的标志。

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紧张的另一关键点是“课堂上”。为什么强调“课堂上”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主阵地——要想让课堂高效,一定要让学习看得见,一定要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现在,学生学业负担为什么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堂上学生没有学好,课后进行“施救”“补救”“抢救”。岂不知,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尚没有学好、学透,这就是“牛过了河却揪尾巴”,怎么可能呢?这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所以,我以为,谁抓住了课堂,谁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掌握了,谁让学生在课堂上适度紧张地学习了,谁就掌握了学生学习、成长与发展的主动权。

强调“课堂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现行所推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相吻合——我们追求的应该是课堂的高效,而不是课前的高效,也不是课后的高效;我们追求的应该是“当堂学,当堂会,当堂学会,当堂会学”——这才是课改的正道,这才是高效的真谛。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紧张呢?泰兴市洋思中学一直推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很好的实施路径。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包括引领方向(即“学习目标”)和引领方法(即“自学指导”),学生独立地走进文本、思考文本、探究文本;所谓“后教”,就是在“先学”基础上,在教师科学引导下——包括导问题、导方法、导方式、导结论,学生通过合作、互动的方式,彼此共同地交流文本、研析文本、探讨文本;所谓“当堂训练”,就是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在教师科学组织下,学生所进行的检测文本、反馈文本、应用文本。

从以上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界定可见,无论学、教还是练,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生在学、教、练的过程中,思想、思维、思考都是自由的;为了让学生学、教、练都具有成效,教师应始终在课堂上发挥着引领、引导、组织的作用,这就让我们的课堂,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了“适度紧张”。如此,学生学习的效果怎么能不好呢?课改高效的目标怎么会达不到呢?而课堂高效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怎么可能不减轻呢?

当然,在具体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策略时,教师还需做好以下工作,才能让学生进一步的“适度紧张地学习”。

在“先学”时:教师要时刻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即对那些学习不认真、不自学、不努力的学生要盯住,要想方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安心地紧张地动脑、学习;二是关注学生的问题,即学生自学过程中出现的不懂的问题,包括个性的、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后教”中要花大气力,大功夫解决的问题。

在“后教”时:教师要充分放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纠错、表现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对“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的思考之中。此时,教师不得形式化,一发现错误就迫不及待地讲起来。

在“当堂训练”时:教师要切实讲究试题的质和量,要充分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要真正让每一个学生练习,确保人人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千万不能进行辅导,千万不能进行批阅,也不要提前“收卷”,但到时间一定要“收卷”,如有时间多余,可让学生进行复查。

由上述分析可知,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紧张地进行学习是一种让学生真正富有实效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我们以为,课堂教学绝不要去追求那种表面热闹,学生却学不到真知、求不得真能、获不得真感的课堂;课堂要切实做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合作而不胡作”。这样,课堂上,学生就会真心学习,就会积极地去学习,就会超乎寻常地去完成任务,达到目标。

为了切实做到课堂上让学生适度紧张,教师必须真正转变角色,切实做好指挥员、导演、教练。

所谓指挥员,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要切实把握好本课的学习目标、拟定好自学指导题、设计好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好当堂训练题;课堂上,充分有效地组织,充分地放手,让学生去与问题作斗争。我认为,课堂就是战场,教师只是在课堂让学生与问题作斗争的组织者、指挥者、策划者,而学生才是与问题进行肉搏的战士。

所谓导演,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自学和互教之时,不作任何提示,全面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或合作地去解决问题,而对于学生有通过合作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学生达到了“愤”和“悱”的地步之时,教师才出场,帮助解决,解决方法就是“导”——导规律,导方法,导知识,导能力,导情感,导注意点,导答案。我们认为,课堂就是片场,应该全过程让学生演戏,教师不应该包办代替,不应该代替学生演戏,不该剥夺学生的表演权,教师只是导演,发挥引导、帮助、服务的作用。

所谓教练,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地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课堂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呈现生机勃勃、生龙活虎的状态。我们认为,课堂就是赛场,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比赛。

“适度精彩”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篇4

课堂上, 经常会听到:“他画得好像哦! 好好看哦”, “老师, 她画的树怎么是红色的? 颜色不对”, “中国画最难看了, 一点都不像 (指写意画) ”。因此, 欣赏绘画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有些人特别是急于求成的家长, 常常会这样评价孩子的画:你画得乱七八糟, 画的一点都不像……其实, 只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一幅“儿童画”的好坏标准, 会伤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于小学生的生理机制尚不完善, 手、眼、脑三者的配合尚不协调, 所以画出来的形象荒诞、奇特、不合常理, 其实这正是儿童画的可爱之处, 它所展现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尘莫及的。所以, 不能以像不像来评论一幅画的好坏。

日本的儿童美术活动专家板光彦认为:儿童美术活动不在于教会他们画成一张或制成一件艺术品, 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 而是把它作为开发智力, 培养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学生完成一幅作品, 与学生的眼睛、大脑、心灵、双手甚至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有密切关系, 需要对所画对象的细致、敏锐的认识, 需要大胆的作画, 敢于把自己所看、所记、所想尽可能地表达出来, 需要双手与身体及手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需要有使用绘画工具的能力, 认识色彩的能力, 完整地认识与表达事物的能力, 需要耐心、信心和恒心, 需要快乐的心情和对美的体验, 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大胆地去画。如在教学《吃虫草》一课时, 先让学生去思考:只听说虫能吃草, 你知道草也能吃虫子吗? 吃虫草都长得什么样?有哪些种类? 为什么能捕虫? 怎样捕虫? 它们是靠什么引诱小虫的?……学生经过思考、讨论后再进行作画。结果学生画出的画形态各异, 色彩不同。有的有美丽的形状, 有的有漂亮的颜色, 还有的似乎散发出芳香的气味, 有的虫子被吃进去了, 还有的正趴在捕虫器的边缘上等, 很有趣!

二、有效合作, 注重想象

新的一轮课改后, 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也的确“动”了起来, 但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效率也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 一种点缀, 只用了两三分钟的时间, 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 就草草收场;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 但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教师不明白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这里站站, 那里看看, 无所事事, 像一个旁观者, 等待, 观望;或者干脆做自己的事……

“好钢用在刀刃上”, 要提高合作成效, 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契机, 要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 要求呈现的方式。不要大事小事都合作, 要有合作的必要, 且不要过多。尤其是低年级, 在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的时候, 尽量少合作。教师要担当好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要深入学习小组, 倾听、了解他们和学习的进展情况, 不要笼统的提醒学生该怎样做, 不该怎样做, 要有针对性, 帮助他们将美术学习活动开展起来。

三、气氛和谐, 培养自信

和谐的学习气氛可以减少学生的压力, 如在上《我的飞机上蓝天》一课时, 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纸折出飞机, 在讲台上向下飞, 看谁的飞得又高又远, 学生们很快融入了课堂情境中, 把一堂以往只是画画的课变得有动手、有动脑、有游戏、有绘画。学生更乐于接受新知, 寓教于乐, 这种教育形式学生非常喜欢, 把愉快教育融入贯穿课堂, 学生学有兴趣, 在一种轻松乐学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会掌握的格外牢固。

课上让学生大胆发言, 是培养孩子自信的一种手段,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 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 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认为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的孩子就是顽劣捣蛋, 并冠以“差生”之名, 一时的“纪律”, 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

我们说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 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往往“顽劣捣蛋”的想象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让我们的学生变得更加的好问, 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的, 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 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谦虚, 然而过分的谦虚也容易走向自卑的极端。导致孩子缺乏自信心, 这样的孩子, 就好比精神上得了“软骨病”, 未经过河心先慌, 尚未爬山腿先软。所以, 要给孩子足够的自信。

四、多元评价, 促进发展

不要吝啬你的赞美, 因为你的赞美, 你的一句话, 可塑造一个画家, 一个天才。赞美可以用语言, 也可以用一个眼神, 一个小小的动作来表示, 给学生鼓励, 不仅限于物质上的, 精神上的肯定和奖赏也是有力的。另外, 评价要多方面, 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闪光点和过人之处, 要善于发现, 加以肯定, 鼓励。不好的地方要用商量的语气征求学生意见, 怎样做, 将会更好更完美。因为每幅作品各有不同, 各有长处, 所以老师评价语言要有机智性、随机性, 使用有激励性的语言, 比如:“如果涂上底色, 你的画会更好”, “如果物体画得大一点, 那这幅画就更漂亮了”, “颜色鲜艳一点会更好”, “继续努力, 老师知道你行”。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增强信心, 相信自己, 学好这门课。

虽然需要赞美, 但也不要过“滥”的表扬, 在每次的公开课上都出现了“你观察得真仔细”, “你的眼光真锐利”, “你画得真好”的掌声;出现了“你真会动脑筋”, “说得太好了”之类的评价;出现了点点头, 摸摸后脑勺等体态评价语;学生的额头也贴上了红五星、智慧星等。仔细一看, 学生赢得表扬时所回答的问题以及对美术作品的点评有不少是很浅显的、很笼统的、没有针对性的, 如此种种, 显然是曲解或片面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 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造成很多学生只能听表扬, 不能听批评, 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足, 盲目乐观。因此, 教师在评价上要学会既栽花, 又栽刺, 对于学生的问题或缺点, 教师仍应中肯地指出, 以便学生尽快改正, 否则将会“误人子弟”。

适度的作文 篇5

靠的是他们付出的努力换来的。他们的敬业精神,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他们。想要成名的人有很多,可真正坚持到最后的却少之又少。这份站上舞台需要付出的,有很多人无法承担。粉丝喜欢他们,把他们当做前进的动力,学习的榜样,我想这就是好事。

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我一直支持着一个女生。初见她,是一次访谈节目。她讲述了自己打拼的过程,七年的北漂生活。为了能在北京可以维持生计,打过无数不同的工。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歌手,站在舞台上。她告诉自己,这次选秀节目是自己最后的机会,如果不可以就放弃,于是她成功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本届选秀的人气王。她比同届的女生大了五六岁,可就是这五六年的经历,造就了在舞台上光芒万丈的她。那时候十一岁的我只是觉得她很厉害,为了自己的梦想从不言弃,我也想成为她那样的人。节目的最后旁白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得: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这样我一直为了自己的目标努力,把她视作我的榜样。

“追星”一词来源于一次小虎队演唱会后,粉丝疯狂的追车行为,从此人们称这种疯狂追求偶像的行为为“追星”。适度热爱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如果超出适度二字,那就会适得其反。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一个女生的偶像即将入伍,她总觉得应该为偶像做一些“特别”的事,于是把自己的.头发剃光了。这样的举动是荒唐的,毫无意义的。换个角度想想,如果自己的偶像真的知道了她这种“特别”的行为,是会开心呢,还是反感呢。如果喜欢一个人,你做的举动变成了他的负担,那想必对彼此都是坏事。

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喜欢的事。你喜欢游戏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装备;你喜欢动漫会买一盘自己爱的DVD;你喜欢篮球会买自己喜欢的球鞋。同样,我喜欢明星,我也可以买自己喜欢的唱片。崇拜明星只是千万种爱好中的一项而已,可有些人总是把它无限放大,很片面的认为这就是一种“脑残”行为。只要一说自己喜欢明星,别人就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不仅仅是喜欢明星,任何爱好如果太过疯狂而失去理智,那都是不正确的,所以我觉得喜欢明星不应该被区别对待。

适度热爱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他们是动力,亦是努力的方向。他们是闪耀的星,你怎么忍心摘下他占为己有,让他们失去了自己的天空。你们和他们,彼此无赖,但同时要有自己的天空。

略论物理课堂适度教学起点的设定 篇6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准确设定课堂教学起点,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成败;起点太高,会使学生学得吃力,无法达成课堂教学目标;起点太低,则可能因没有挑战性而使学生厌倦,课堂教学耗时低效。为了准确把握物理课堂的教学起点,我们应该努力做到深度解读文本和深入研究学生,同时还要学会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起点。

一、深度解读文本

1.解读课标——把握教学方向。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和准则。要解读课程标准,首先是熟读课程标准,要经常读、反复读,养成读课程标准的习惯,直至熟读成诵、烂熟于胸,这样才能了解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等,便于在确定教学起点、不会偏离正确的方向而飘忽不定甚至南辕北辙。

2.解读教材——定位育人目标。只有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通读教材,系统归类,全面了解各部分内容在本单元和本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把教材内容按知识体系进行归类,实现课本变薄。要准确定位并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须把本节课放在本单元、本册书中,清楚了解本册书内容及前后单元间的联系、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做到对一节课在单元、一册书中的位置和作用、与上下课时的联系心中有数,实现目标“定位准确、不越位、不缺位”。只有通揽教材,全面了解知识底数,钻进教材之中研思解读,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教师只有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

3.解读《教师教学用书》——寻找理论依据。在确定教学起点时,要读《教师教学用书》,“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我们把握教材和进行教学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胸有全册”;《教师教学用书》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提示整组教材的主题、语言项目及要求等,让我们“胸有全组”;《教师教学用书》的每个单元还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建议和教学参考资料等,让我们“胸有全局”。它为我们确定教学的起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深入研究学生

“要把学生引向一个地方,首先得知道他们现在哪里。”这是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的一句话。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了。如果教师按事先所设定的内容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要按照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就必须把握教学的真实起点。

l.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话,把握经验起点。现在的学生学习渠道越来越宽,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以前往往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积累。只有把学习活动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自信,从而产生认知的冲动,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地建构知识。因此,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学生的生活教学经验、认知水平,开发并利用教学资源,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设定教学起点并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起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起点,教师要善于利用的学习情感,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三维视角构筑学生物理学习的起点。也只有把学习内容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学生对教师本身产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良好的情感。教师应根据需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给学生真正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热情。

3.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寻找起点。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有利于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形成对知识的体验。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增强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阶段尤其是低中年级段是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学习策略并能不断地进行调整;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出空间和时间,使他们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物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经验,从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

三、捕捉动态生成的教学起点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中的—切都可能瞬息万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教学起点绝非是静止的,它应该是动态的,是预设中的生成。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课堂突发情况,适当、灵活地调整现实起点,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水平进行课堂教学。虽然在课堂教学展开之初,教师可能先选取一个点切入教学,但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以及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会不断形成多种课堂教学的“新起点”,从而使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和预设方案中的情况有所偏差,造成教师无法照搬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料,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教学。对此教师应根据鲜活的“学情”作现场处理,根据课堂上表现出的现实起点作随机调整,这样的调整正是出于对学生学习起点的动态把握。我们及时抓住这些信息,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让这些错误成为教学的新起点,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以学生的错误答案为前提,推导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出错误所在。同时在整个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判断,比如观察学生对于学习难度的反应,学生对于教师提问的反应、学习心态等,结合学生发展的可能性,把学生现场生成的学习资源转化为掌握新知的背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及时调整教学起点,以适应学生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促成所有学生在现有起点上的生成与发展。

课堂导入应做到四个“适度” 篇7

课伊始,教师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收集到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五分钟)

(交流完资料)教师激情满怀地进行小结:“孩子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也伸向了一个美丽浪漫的国度——法国。看——”(教师点击播放图片音乐)

教师深情地说:“飞机开始轰炸了,大炮开始开火了,无辜的法国人倒下了。温馨美丽的家园被飞机、大炮轰炸得破烂不堪,苍颜的老人失去了儿女,上学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只留下那片废墟。此情此景,震撼人心。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祖国,许多法国民众纷纷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这场正义与邪恶的抗争、机敏与狡猾的较量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人民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教师板书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同学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生死攸关”的意思是什么?

师:你一下子抓住了课题的关键词,真棒!

生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师:你想了解课文的内容,相信等下你读了课文,你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生3:为什么说烛光关系到生死呢?

师:是啊,记忆中的烛光给人温馨,给人浪漫,可这课的烛光为什么关系到生死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正是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你一下子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真好!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烛光关系到生死呢?

通过这个课堂导入,教师让学生交流资料、创设情景、质疑问难,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者对课堂导入的用心良苦。然而,一个导入,你什么都想要,没有个取舍,没有个度,怎么行?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必须做到四个“适度”。

1. 时间适度

一个导入就花了十分钟,那么教学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时间如何得到保证?课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因此导课要做到短而精,要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直奔主题,尽量避免冗长的导入。笔者认为课堂导入要从教学目标出发,确定时间分配重点,课堂导入要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不要超过五分钟。保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花在实现教学目标上,否则轻重不分,本末倒置,会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使课堂低效。

2. 激情适度

以上案例中,教师从开始叫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到最后评点学生的质疑,整个导入过程都是声音高亢、满怀激情。虽说大家都在呐喊“语文老师上课应有激情”“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但激情过度容易导致学生疲倦,造成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因此,教师一定要讲究语言艺术,切莫一味的高亢激情,特别是在课堂导入时,教师的语言更应亲切平和,让学生感到亲近,这样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3. 定调适度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于漪老师的这个比喻非常恰切,课堂导入好比歌唱家唱歌定调,倘若第一音没定准,那么高潮部分要么唱不上去,要么走调。《生死攸关的烛光》重点是要让学生理解感受的是杰奎琳一家母子三人是如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事情发生的背景。教学课文让学生了解一下背景是必要的,但教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上花了太多时间,导致让听课者以为这是要讲“二战”或战争的故事。

4. 程序适度

于永正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得到很多一线教师的认同。而《生死攸关的烛光》课堂导入太多,先交流资料,接着看图片听教师讲述,然后据题质疑,这些都太烦琐,《生死攸关的烛光》主要讲的是杰奎琳一家如何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教师要根据这一重点对课堂导入大胆取舍。比如,交流二战资料可作为课前谈话,创设情景看图片可以删除。这样,开头就可以直奔课题质疑,激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课堂导入程序简单明了,既能激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又能快速直奔文本。

适时、适度,让课堂提问走向有效 篇8

一、把握时机, 提问启发思维

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掌握科学的提问技巧, 把握时机, 合理提问, 激发兴趣, 积极评价, 使学生真正悟透了疑点, 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笔者上的“计算比赛场次”一课时, 请4位同学上台来做握手游戏. 游戏的规则是“每2位同学之间都要握一次手. ”游戏完毕, 提问: “各位裁判, 1号同学共握手几次?”学生很快回答是“3次”. 再提问: “那么4号同学呢?”学生中间开始有了小争议, 有说“0次”的, 有说“3次”的, 课堂里热闹起来. 然后请说“3次”的学生具体说明理由, 进而达成思维共识. 此案例中, 关键是那适时的第二次提问“那么4号同学呢?”, 将学生置于认知冲突中, 才有了学生思维间的碰撞, 成就了课堂精彩的一瞬间.

二、启发思维, 提问增强信心

课堂提问的合理性原则告诉我们, 设计问题的难易层次, 应循序渐进. 教师提问要有针对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并采用不同的方法. 提出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 也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 把问题提得太难, 应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力求问题圆满解决.

例如, 在教学“平行线”时, 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3个问题, 在创设了“学生在纸上任意画出两条直线”的情景以后, 我提出第一个问题: “你们能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把自己画出来的图形分类吗?”在学生分类之后引出平行线, 我提出第二个问题: “你们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学生得出平行线概念之后, 我又让学生思考: “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平行线?”课堂教学紧紧围绕着这3个问题, 组织了相应的3个活动. 保证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间, 充分探究, 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促进每个环节的教育功能最大化, 从而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可见, 适度的提问促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这会使学生感到由衷的喜悦,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三、分析学情, 提问简洁有效

问题是串成课堂的链子. 因此, 教师的提问应该简洁而有效.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意识, 教师出示主题图后, 就让学生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就漫无边际地说, 往往会兜很大的一个圈子才能绕到主题, 那么学生的观察力, 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多少呢? 我们往往不得而知. 这样的问题是比较开放, 但不能算是简洁有效的.

如, 一年级学习“6、7的减法”时, 媒体显示: 一共有6个小朋友在植树 ( 4男2女) , 画外音: 男孩有4个, 女孩有多少个?问题一出现, 学生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 一生: 1 + 1 = 2, 另一生:2 + 0 = 2, 教师一下子傻眼了, 学生怎么会这样说, 一时没了主意. 随口说: “要用上给你的两个条件, 算出女孩多少人. ”学生一脸茫然, 全班鸦雀无声. 最后, 教师只得自己说出算式: 6 - 4 =2. 这时却有很多学生在下面说: 老师, 我也是这样算的.

其实, 这应该在教师的预料之中, 一年级的学生还不理解条件和问题, 更不知道两者的关系, 他们凭着前面学习加法的经验, 看出图中的女孩有2个, 可以用1 + 1 = 2, 还想到了2 + 0 =2, 其实一点也没错. 但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清, 造成了师生交流受阻. 显然, 这样的教学是不简洁的, 也是低效的. 其实, 当学生说出1 + 1 = 2时, 教师只要适当点拨一下: 你是看了图用加法算的, 能不能根据一共6人, 男孩4人, 用减法算出女孩几人呢? 这样, 课堂交流就不会阻塞了.

实践表明, 适时、适度的课堂提问, 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只有合理巧妙的课堂提问, 才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气氛才会活跃, 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 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 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价值, 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摘要:提问是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方式之一, 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的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都被广泛应用.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沟通师生的情感交流, 调节课堂气氛, 提高课堂效果.

适度课堂 篇9

在2014年的江苏省英语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中,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伊娜指出:“在目前课堂教学中,老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教得是否顺畅,而不太关心学生是否学得顺畅。”张教授所言包含三层意思:一、少数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将课堂顺利、流畅的实施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忽视了学习者主体地位及学习过程的体现。二、 部分听课和评课老师将课堂顺畅作为评判一堂课优劣的主要标准。三、一些教师担心课堂出现“冷场”,为追求课堂教学顺畅,有意降低问题设置的难度、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活动开展的自由度,刻意避免那些看似有“陌生感”的、不流畅的环节,这种做法一方面扼杀了授课教师大胆尝试、不断创新的勇气,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陌生度”的内涵

“陌生度”即“陌生化”理论最早由俄国诗人、文艺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认为所谓“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人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采用“被人们创造性地改变并使之耳目一新的独特方式”,使人们即使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够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事物的异乎寻常、非同一般。笔者认为,教师应适当变化新识教授过程以及活动开展方式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新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创造力。

三、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陌生度”

结合日常教学尝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尝试提高英语课堂的“陌生度”。

1. 善待错误,“引”出陌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对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操作,把知识作为一个客观事实领域来对待, 直接将正确答案告诉学生,而应该将纠错过程适度陌生,为学习者的知识建构、错误自省搭建平台。

记得在一次习题课上,出现了这样一道题目: There are many tall buildings ______ the busy street.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in”。面对学生的错误,我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孩在街上踢足球的简笔画, 并且写了“Don’t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然后我又画了一条很宽的马路,在马路中央画了一座大楼,并且写了“Our school is in Fu Shou Road.”学生此刻倍感纳闷,怎么楼房建到路中央了?他们此时已经意识到此处用in不妥。于是,我把“楼房”移到路边,并在图片旁出示“There are many tall buildings _______(each side of) the busy street.”此时多数学生恍然大悟,说出正确答案on。善待错误,教师引出的短暂“陌生”让学生倍感困惑,而困惑后产生的探究欲望是更强烈的,这就是“错误”带来的附加值。学生的错误不能单纯地依靠正面示范和反复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过程。有时偏差、失误造成的“陌生”会让课堂呈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精彩。

2. 精设问题,“抠”出陌生

很多时候,老师问题一出,多数学生就能将答案脱口而出。从表象看,师生之间的默契度很高,课堂太显顺畅。但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问题太简单,不能驱动学生的思维。课堂问题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展示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以学生的信息量多少为考查出发点,如where、when、which等层面的问题。这类问题答案唯一,容易获取,学生的有效信息输出少,这类问题的泛滥会让课堂显得太顺畅而缺乏深度,陌生度荡然无存。 二是参阅 性问题 ,如“What do you think of...?” “Why...?”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批判性,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思维进行想象才能回答,能给学生一定新奇和陌生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学生的现有认知为基点,“抠”出具有一定陌生度的问题,为学生思维提供发展的空间。

3. 大胆留白,“留”出陌生

作为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留着不讲,适当留白产生的“陌生”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它们能在学生大脑中释放巨大的思维推动力。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指出:教育是慢的艺术。老师在平时的课堂尤其在公开课堂上,应摒弃害怕“冷场”、“陌生”之偏见,在学生思维出现空白时,教师千万不能为完成任务推进教学进程而越俎代庖,必须把“补白”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陌生”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探索体验和思维愉悦。课堂由陌生转为顺畅的动力应来自学生,来自学生的主动思维和主体参与,而不是教师的“生拉硬拽”。

4. 深析文本,“挖”出陌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析文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体验,甚至大胆质疑挑战权威,提出与作者相异的观念,制造必要的课堂陌生。

以牛津英语8A Unit 6阅读教学为例,在学生理解文本,通读作者写作背景的前提下,我抛出了这样的疑问:

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is“An earth in Tai-wan”, do you think it is the most suitable one?

S: Yes/ No.(学生回答不一,将信将疑)

T: Why or why not? If not, please think of a bet-ter one.

问题的出现使原本热闹顺畅的课堂立刻陷入沉寂, 随之而来的陌生感再次拨动学生思维之弦,驱使他们深读文本,感受作者的经历与体验。最后在众多答案中大家选出的最佳答案“A Lucky Escape”,与文本所讲述的作者在地震中九死一生,幸运存活的经历最为贴切,文本中“挖”出的陌生使学生享受到挑战成功后的巨大快乐。

5. 整合资源,“换”出陌生

《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英语课程资源时,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网络上的各种媒体资源为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学习8A Unit 2语法时,我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本内容。但在正式上课时我却没有带领大家学习课本内容,而是播放网络下载的歌曲“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世博会歌),并呈现上海世博的各种相关图片,学生心里的新奇与陌生感一下子到达了高潮。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我围绕“世博”为线索,设计了五大活动: Talk about the changes in Shanghai(回顾上海之变); Free talk about the trip to EXPO(畅谈世博之游); Meet new friends in EXPO (结识世博之友);Try deli-cious food in EXPO(品尝世博美食);Be the best im-age representive(争当(下届)世博大使)。通过活动的开展比较世博前后上海的变化,世博之行中购物数量和参馆的多少,以及与新朋友交流学习生活,共享美食等, 学习few、little、many、much等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陌生感”带来的强烈探究与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建构新知、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四、结束语

浅谈课堂生成资源的适度利用 篇10

1. 放大生成, 突出价值

教学资源和学习素材窜成课堂教学的重要成分, 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学习错误, 从某种角度分析, 学生的错误是必须解决的教学内容, 因此, 学生的错误为课堂提供了鲜活的教学资源。在教学完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后, 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题 (如右图) 。在班里转了几圈, 发现了一对一错两种答案:7+3=10, 10-3=7。而这对两种答案的诊断和辨析, 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所以我没有立即对此进行评价, 而是刻意放大, 以突出其价值。

我先让学生把两种算式列到黑板上, 并统计情况。“谁能把你列式时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一生说:“本来有10个胡萝卜放在一起, 被小白兔推走了3个, 所以就剩下7个, 列成算式10-3=7”不少孩子点头附和。“有不同的答案吗?”其他学生有些犹豫, 也有的举起了手。到底谁对呢?学生议论纷纷。“我觉得第一种算式正确, 因为括线和问号是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 就是把左边的胡萝卜和右边的胡萝卜加起来”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你现在知道错在哪儿了吗?”“知道了, 我把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理解错了, 我是看到小兔推走萝卜, 就用了减法”。将学生的错误作为资源, 进行放大和延展,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通过对比, 引导学生从新角度审视问题, 让他们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解决问题,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有效的达到了教学目标。

2. 利用生成, 顺势引导

“谁不愿意尝试错误,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 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一节好课正是有了这种或那种错误, 才使教学环节更精彩, 教师不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环节, 还应该利用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 发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平均数》课中, 出示两个小组同学的身高统计表:“根据身高统计表, 你能估一估这两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并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吗?”待孩子们都估了一个大概的范围之后, 我组织孩子们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 计算结果是126厘米和127厘米。我问:“把计算结果与自己的估计结果比一比, 看看你估的是不是比较接近呢?”其中一个孩子忽然站起来说:“老师, 我第一组估错了, 估太高了, 估了167厘米了。”“你为什么认为你估得太高呢?其他同学认为他有错吗?错在哪?”孩子们好像还不知该如何比较, 于是又引导:“大家用我们计算出的平均身高和统计表中的身高作个比较, 看看会有什么发现?”有的孩子小声地交流开了, 不一会儿功夫就有重大发现:平均数比实际身高中最低的身高高, 比最高的身高低, 在最高与最低的值之间。这一重大的发现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了平均数是个中间值。当我问错误的孩子有什么收获时, 他高兴地说:“下次估平均数的时候我知道它的范围”。从中可知, 利用错误, 并给学生创造“自我否定”的机会, 引发这种“观念冲突”, 能使学生对思维过程进行周密的再思考, 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3. 直面生成, 巧妙化解

在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教师的课前预设时, 千万不能轻意地判定, 而要先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 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发兴趣, 并进行适时引导。如果生成的是“错误”的资源, 教师要从学生错误的暴露和呈现开始, 不要急于用自己的思想去“同化”学生的错误观点?错误认识, 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顺应”他们的认识, 把它作为教学的起点, 摸清其错误源头, 有针对性的进行纠正和矫治, 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适度操劳也健身 篇11

某干部退休后,总是闲不住,热心住宅小区的公益事业,或是打扫公共卫生,或是帮助调解邻里纠纷,或是向有关部门反映住宅小区的情况等。别人劝他少操劳,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操劳并不是负担,而是一种健身运动。适度的操劳不但于身体无碍,还能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从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

这位老人的保健观值得提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的生命力就体现在每时每刻与外界进行着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上。一方面,人不断地从外界接受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的阳光、空气、食物和各种信息,另一方面又以多种形式不断地支出自己的体力和脑力,如工作、劳动、娱乐、交际、旅游等。这种输入与支出的动态平衡,是实现人的健康的基本条件。人的不少痰病,就是因输入与支出的失衡造成的。所谓操劳,其实是支出体力、脑力的一种形式。实践证明,与身体承受力相适应的操劳不但不是负担,还能在输入与输出的动态平衡中保持生理和心理的健康。老人虽然为社会公益事业付出了不少精力,但却从他人的幸福和方便中得到了用金钱买不到的精神享受,体验到了有所作为的人生乐趣。他感到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每天都有享受不完的乐趣,每天都有新的人生目标,每天都能给心情放假。因此生活充满了阳光,越活越健康。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人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整天闲得无聊,看起来令人羡慕,但由于输入大于支出,总是食欲不佳,睡眠不好,还得T肥胖症,生活的欢乐并没有享受多少,生活质量比较差。有的人虽然任务比较繁重,工作比较紧张,但由于善于自我调节,劳逸结合,健康状况良好。报载,美国的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实验对象分成3个组,每个组5个人。第一组的人在连续一周的时间中,整天关在房间内,生活内容就是两件事:睡觉和吃饭。不能看电视,不能打电话,不能阅读书报。不能与亲友接触,而且彼此之间不能交谈,完全过着“享清福”的日子。第:组的人则是整天从事枯燥的机械化劳动。除了睡觉和吃饭,基本上处于劳动状态。虽然允许看电视和书报,但实验对象由于工作十分紧张。感到非常疲劳,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和书报,每天工作完毕倒头就睡。第三组的人则是劳逸结合,允许他们将工作、娱乐与休息结合在一起。实验结果表明,第三组的人日子过得最好,他们在紧张而有弹性的环境中度过了愉快的一周。第二组的人虽然比较累,但还能勉强对付着过。最惨的还是第一组的人,虽然在物质待遇上应有尽有,但由于能量和信息得不到发挥和宣泄,不少人都得了病。这个例子说明,适度的操劳,是人的健康所必须的。

适度课堂 篇12

这里的“适度”指的是适合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个性特点以及能力上的差异。紧张度的把握是“适度紧张”教学成败的关键, 教师必须把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设计、快速反应问题的难易度和数量以及时间的安排等方面设计好, 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善于启发引导, 善于观察调节, 要有张有弛, 不可紧张过度。

在教学方法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

水平, 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口说、用手写, 培养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能力, 在适度紧张的状态下, 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二、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会自然涌现, 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 在小组会话活动中, 我准备了几张纸条, 每张纸条题目不同, 让各个小组抽签决定, 这样, 学生在一种平等、民主、紧张的氛围下, 跃跃欲试。老师对成功者赞许, 对学习困难者帮助, 对学习失败者友善, 使学生在紧张的情绪中大胆发挥, 大胆创新, 培养了学生主人翁精神。

三、增强训练密度, 提高教学效率, 培

养学生快速反应能力。英语课是语言课, 是训练课, 许多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 而是靠练出来的。因此, 教师可加快教学节奏, 加强训练密度, 通过快速反应, 形成“适度紧张”。我把大量的单词、词组、句型以及简短的情景会话以“one by one”的形式, 有节奏地让学生快速练习。这样, 人人参与, 整个过程都被一种积极的情绪所支配, 显得紧张、紧凑而井井有条, 从而大大加强了训练密度。

四、在教学中组织竞赛, 激发学生的

兴趣, 促使人人参与。适当的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适合学生好胜心理的比赛中, 他们显得精神饱满, 兴奋异常, 人人都积极参与, 课堂气氛显得紧张而活泼, 组与组之间, 男生与女生之间的竞赛, 配以抢答的形式, 使得竞赛更有竞争性, 也更能形成适度紧张的气氛。在竞争中, 他们刚享受到一次快乐, 马上又遇到一个新的问题, 不断进取, 不断获得成功, 这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 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的主阵地,

针对不同的语言项目, 开展一些快乐、紧张的课堂活动,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 促使学生的语言知识尽快向语言能力转化。比如, 可开展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游戏、讲故事比赛等等。

总之, 这种“适度紧张”需要精心设计, 对课堂的提问、对话、练习、竞赛等教学活动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随着内容的加深, 活动量的加大, 对教师的语音、语调、语速和思维等也有更高的要求。因此,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 “适度紧张”教学对教师的师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具备深厚、真挚的爱生之情, 加强心理学研究, 正确对待每一位学生, 努力打造真正的高效优质课堂, 启发、帮助学生一步步地迈向成功。

上一篇:论文环节下一篇:重度眼部碱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