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通用12篇)
德国文化 篇1
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 德国结束了近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开始形成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这是德国社会在近代的一次重要转型, 而正是由于国家的统一才使得德国迅速的完成了工业化社会的转型, 也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强大, 时至今日, 德国依然是西欧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其社会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而德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 与德国自身的文化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民族, 提到德国人们都会想到德国的哲学, 德国的哲学在世界哲学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德国也涌现了大量的哲学家, 比如尼采、黑格尔、恩格斯等等。除此之外, 提到德国的文化, 我们也能够想到诸多文化巨匠, 想到诸多思想家。可以说德国的文化正是在这些哲学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推动下逐步地构建起来的。而这样的文化对于德国的社会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这些影响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的, 近代德国的民族文化促使了德国的统一, 德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也让德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德国的文化也影响了德国人的教育制度的设置。因此本文将重点分析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的影响。
1.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统一的影响
自近代以来英法两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 而德国还是依然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 自1815年拿破仑战争之后, 德国的各个联邦开始联合起来抵御外敌的竞争, 这样的联邦结构是十分松散的, 而且这样的社会现状, 也逐步制约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作为德国人民中的进步群体, 他们开始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近代德国的发展史中, 德国的资产阶级为德国社会的统一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 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德国文化的重要作用, 伴随着启蒙思想传到德国, 德国开始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民族主义, 那时阶级开始宣扬德意志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这为后来德国民族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近代德国民族意识也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从当时的社会现状来看, 当时的德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状态, 内部各个联邦相互分裂, 也面临着诸多的侵略者, 在这样的条件下, 德国的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提出民族统一的观念, 要求德意志人民统一起来来共同的抵抗国外的侵略者, 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意志联盟的形成, 但是这个联邦的形式是一个十分松散的, 实际上, 德国内部的各个地方政权还是处于一个相对割据的状态。而在这样的条件下, 整个民族所依靠的共同属性只有他们共同的语言, 主权和领土的不完整性也使得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人们逐渐地认识到日耳曼民族应当是一个统一的民族, 一直到17世纪末, 德意志的民族文化意识开始逐步的形成, 这就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必要的文化基础, 在当时德国的各个邦国中, 普鲁士王国的实力最强, 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领导下, 德国完成了国内的统一战争, 实现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德国的民族主义文化对德国的统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正是由于德国人民族主义文化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觉醒才促使了德国社会的统一。
2.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保险制度的国家, 从19世纪开始德国就开始逐步地构建国家自身的社会保险体系, 时至今日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仍然是整个世界上最完善的。这些保险制度的构建也受到了德国近代文化的影响。在德国的近代发展史中, 由于德国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封建社会, 就导致了德国人在思想中的等级性和阶层性比较明显, 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也带有明显的父权制特点, 这也就是德国文化中的位序文化, 这种文化是基于家庭职业、社会团体为纽带来进行维系的, 这也是属于德国保守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主要内容包括:上层对下层提供相应的保护, 下层对上层表示尊敬和忠诚。这是德国的保守主义文化。而正是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下, 德国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早在1894年普鲁士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社会保障的政策: (1) 法律条款对不能独立维持生机的市民提供帮助和救济是国家的责任。 (2) 对不能拥有维持自己和家庭生存所必需的手段和机会的人, 应该针对其所拥有的优点和能力, 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 (3) 懒惰或正常性格的人, 当其拒绝接受雇佣时, 应该通过适当的控制方法, 对其实施强制性或处罚性劳动。 (4) 为了防止市民落入贫困或无节制的浪费, 国家具有采用上述手段的资格, 而且理应采取上述手段。 (5) 所有地区的警察机构应该救济不能维持生存的贫民和陷入困境的人。从这些条款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这个时期德国政府已经将国家作为维系人们生存和生活的基本保障, 认为国家有责任为其子民提供生存和生活的保障, 国家保障公民的就业, 并且对于一些懒惰的人实施惩罚性的措施, 这是典型的带有德国保守主义文化特色的措施。正是在这样的思想的影响下, 促使了近代德国在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时候会更加重视对于人们基本生活的保障, 国家不仅仅会给国家公民提供就业和生存的保障, 甚至到后来, 德国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摇篮到坟墓都给国家公民带来各种各样的保障。德国是当前西欧社会福利制度最好的一个国家。而导致德国构建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原因除了德国人的保守主义文化传统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德国人的秩序文化, 德国人的秩序文化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德国人的秩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社会的运转是符合秩序的, 也就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国家应当为公民承担哪些职责, 公民应当为国家履行哪些义务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而这些规定就使得, 德国政府国家作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担保机构, 他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 让人们能够在整个生存和发展, 让人们能够享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 而且他们也认为只有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够更好的让公民自觉地去遵守社会秩序, 让国家能够更加稳定的实现发展。
除此之外,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还与德国人文化观念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关, 人道主义精神是德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由于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始作俑者, 由此就促使了德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世界大战之后更加泛滥, 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罪责并且大力的宣扬其人道主义精神, 由此就对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德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开始更加的健全, 并且开始制定更多的政策来袭了世界各国的难民, 因此也导致了德国成为当前世界上申请避难人数最多的国家, 这与德国人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3.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教育的影响
德国的近代文化也对德国的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德国的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享有盛誉的, 德国人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的作用, 在他们的思想观点中, 他们认为教育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 而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国家才能逐步的强盛, 因此, 自近代教育思想萌芽开始, 德国人一直都对于教育保持着很高的关注度。而在德国教育制度的体系设置上, 我们也能够很好的看出德国人平等、自由的思想文化观念。德国的教育制度跟中国的教育制度的设置有所类似, 德国的教育也是分为: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高级教育三个部分, 但是教育的实际内容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德国人十分崇尚教育的自主性以及教育的自由性, 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因此德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公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他们会对于一些家境比较贫寒的学生进行补助, 采取免息贷款的方式或者采取50%的补助加50%的无息贷款的方式让这些家境贫寒的学生能够平等地接受教育。而且, 德国已经建立起了12年义务教育制度, 他们认为教育是国家的责任, 为公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国家应当作的, 国家会按照国民收入的8%到10%左右那投入教育经费, 鼓励公民接受教育。而且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人平等、自由的思想, 公民应当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内容, 也应当自主地去选择自己所接受教育的方式, 这样就使得德国的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去选择自己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及自己接受教育的方式, 德国人对于这些方面是相当的开明, 以中等教育为例, 公民在接受中等教育的时候可以选择上普通的高中或者是一些职业高中, 德国的职业高中是用来培养一些应用型的专门人才的, 而上普通高中则是为了进入大学研究更加深奥的知识的, 而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 如果他们愿意学一些更加深奥的知识他们会选择普通的高中, 然后顺利的进入大学, 而如果他们愿意直接参与到社会工作当中, 那么他们会选择一些职业高中接受教育, 去学习一些实用性的技能。在学生升入大学之后, 德国人也主张更加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 在德国的学术研究是十分的自由的, 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学术研究, 学校不会强制性地规定学生要研究哪些范畴, 只要学生愿意他们可以自主地选择研究的课题, 这就使得德国的学术研究氛围十分的活跃且自由。在德国的教育制度的设立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德国人平等、自由自主的文化思想, 这些文化思想最开始是产生在德国的启蒙运动范围当中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正是由于这些近代的文化才促使了德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近代德国的文化对于德国的社会产生了十分的深远的影响, 促使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也促使了德国形成了十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并且对于德国的教育也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社会发展是存在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的, 而文化的影响往往并不是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而是能够影响一个国家各项社会制度的设立的, 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等方面。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文化的影响是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两面性的, 在探究文化影响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积极影响, 并且将这些积极影响最大程度的扩大化, 吸收和借鉴的时候对于一些文化中的糟粕要适当的予以摒弃, 这样一来才能够发挥文化对于社会建设的积极作用。
摘要:德国文化一直以来是国内的专家学者所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方向, 日耳曼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 而正是由于其曲折的历史, 就导致了德意志的文化形成了其自身的特点, 而这样具有独特性的文化特点对于德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就有必要对于近代德国文化进行研究, 了解到近代德国文化对于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德国文化,德国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邢来顺.德国精神[M].武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17—18.
[2]邢来顺.德国文化影响一社会史[M].武汉,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21—24.
[3]杜美.德国文化史[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5—26.
[4]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8—19.
[5]吴友法.冒险失败与崛起—二十世纪德意志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21—27.
[6]吴友法, 黄正柏.德国资本主义文化发展史[M].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6—17.
[7]许建.近代德国文化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2012:28—29.
德国文化 篇2
(一)德国企业文化与德国社会文化的一致性。
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必然与该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的企业文化受欧洲文化价值观影响很深。首先,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带来的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对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次,德国强调依法治国、注重法制教育、强调法制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形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建立注重诚信、遵守法律的企业文化奠定了基础。再次,宗教主张的博爱、平等、勤俭、节制等价值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德国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还有,德国人长期形成的讲究信用、严谨、追求完美的行为习惯,使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一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体现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处理问题,对企业形成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这几方面的结合,形成了德国企业冷静、理智和近乎保守的认真、刻板、规则的文化传统。德国企业文化明显区别于美国的以自由、个性、追求多样性、勇于冒险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也区别于日本企业强调团队精神在市场中取胜的企业文化。
(二)德国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开发人力资源。
德国企业文化十分强调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素质,这主要体现在注重员工教育,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上。
德国企业普遍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大众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起许多培训点,他们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培训:一是使新进公司的人员成为熟练技工;二是使在岗熟练技工紧跟世界先进技术,不断提高知识技能。西门子公司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更为细致,他们一贯奉行的是“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培训而提高的”,因此他们坚持“自己培养和造就人才”。德国企业在管理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也颇具特色。大众汽车公司除了最高决策层之外,拥有各方面的优异的管理人才。他们以高薪吸纳了大批优秀管理人才和科研专家,并为其发挥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使他们产生一种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西门子公司也特别重视对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录用。他们聘用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具有较强工作能力,特别是冲破障碍的能力。二是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三是具有老练的性格,能使部下信赖,富有人情味。四是具有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认为“财富=人才+知识”,“人才就是资本,知识就是财富。知识是人才的内涵,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人才则是知识的载体,是企业无法估量的资本”。所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有一种好的传统,即选拔人才并不注重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而是注重本人的实际能力。
在尊重人格、强调民主的价值观指导下,德国企业普遍重视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在培训、考察中我们所到的企业,不论是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西门子还是高依托夫、路特等中小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
(三)德国企业文化强调加强员工的责任感,注重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
德国企业文化体现出企业员工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包括家庭责任、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他们就是带着这样责任感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事物。企业对员工强调的主要是工作责任,尤其是每一个人对所处的工作岗位或生产环节的责任。
德国企业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努力创造和谐、合作的文化氛围。例如,1994年受世界石油危机影响,大众公司在德国本土的公司经济面临困难,需要解雇2万多名员工。然而,公司的员工在参与企业决策时却表示:宁愿减少自己收入的20%,把每周工作5天改为4天,也不要让那些人失业。同类的事情,当大众公司在巴西的分公司也试图这样做时,却被巴西员工拒绝了。
德国企业十分重视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文化整合。为解决企业兼并重组中的文化冲突,保持和谐的文化氛围,保证企业兼并重组目标的实现,他们在公司并购、重组时,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如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公司合并后,为解决两国企业在文化上的差异和冲突,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制定了3年的工作计划,通过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进行文化整合。
(四)德国企业普遍具有精益求精的意识和注重诚信为本,追求产品质量完美、提供一流服务已成为企业员工的自觉行动。
德国企业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强烈的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深深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之中。大众公司在职工中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意识,强调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熏陶,在企业中树立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西门子公司以“以新取胜,以质取胜”为理念,使西门子立于不败之地。就注重产品质量而言,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非常有代表性。首先,他们认为高质量意识与员工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十分注意培养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职工队伍,千方百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第二,具有精工细作、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几乎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第三,是把好质量关,严格检查制度,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检查。
通过培训、考察发现,重视产品质量,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是德国企业一种普遍的自觉意识。德国人爱好技术、钻研技术、崇尚技术的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自觉的行 为。
德国企业重视客户,注重诚信合作,树立创一流服务的企业精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如高依托夫公司提出,“对于客户提出的要求,我们没有‘不行’两个字”。
(五)德国企业文化注重实效,融入管理,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德国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注重围绕企业的具体实际进行。德国企业非常注重实际,他们以精湛的技术、务实的态度和忠诚的敬业精神进行经营。他们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注重实际内容,不拘泥于具体形式,说的少而做得多。除此之外,德国企业还特别重视有效的形象宣传,那些在德国乃至世界各地树起的“奔驰”、“大众”、“西门子”等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时代气息的德国跨国集团的品牌标识,已经成为企业实力的象征。
德国的裸文化 篇3
德国的大学每年5月最后一周是“学术参观周”,鼓励师生走出学校到各地去旅行参观。在科隆那晚,我早早回到了住处先洗澡,等我洗完穿好衣服拉开浴室门,吓了一跳,只见桑德拉手里拿着沐浴露,赤条条地站在我面前。
不一会儿,她洗好澡,又光着身子出来了。我们的房间在二楼,楼下有条小路,常有路人走过,但她一点也不避讳,非常大方地往身上涂抹润肤乳。接下来的几天,我也就见怪不怪了。
回到学校的第二天,和好友艾琳夫妇谈起,他们都觉得这很正常。他们年轻时,常故意在家里“裸走”,目的是教育孩子男女身体是有差异的。现在儿子已经结婚,他们还常常和儿子、媳妇一道去湖边裸泳。见我很有些目瞪口呆,他们解释说,德国人很崇尚自然,裸体的时候不会想到性,只是享受裸露肌肤时的舒服和自由。有意思的是,据说东德人比西德人更加热爱裸体文化。默克尔总理上台后,英国电视台就播放过她裸泳的镜头。
零距离感受德国企业文化 篇4
期间, 我们参观了普罗名特集团公司, 这是一家生产液体计量设备的私营企业, 虽然企业规模不大, 但据说在同类产品中制造水平世界第一。公司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亚太市场负责人, 一个高个子、相貌英俊的德国人, 他用流利的汉语给我们介绍他们的产品和中国市场的开发和风险管控, 核心思想就是依靠当地员工而不仅是德国管理者来确定市场定位和销售任务, 并取得了很好的经营业绩。大家交流之后, 接着参观他们的生产车间, 企业接待人员给我们每位参观者发放一个塑料参观牌, 上面印着他们公司的名称以及参观者的国籍、单位、职务和来访编号。那天正下雨, 陪同参观的公司董事让办公室人员给我们每人都取一把雨伞, 雨伞上也印着他们公司的名称, 质量很不错, 可是偏偏那个董事没有拿到雨伞, 他毫不在意笑了一下说没关系, 就在前面引路, 根本没有责怪办公室负责人的意思, 陪同我们的张翻译赶紧和他共用一把雨伞。参观完告辞, 雨还在下, 大家打着雨伞到停车处, 准备乘车离开, 都想着怎样把雨伞还回去, 这时看见公司的董事走过来, 我们都以为他是来拿雨伞的, 没想到董事说, 雨伞送给大家了, 参观牌要还给他。大家把参观牌子都取下来交给他, 他拿不过来就抱在怀里和大家再见。大家都觉得雨伞比参观牌贵重, 但是, 人家却把参观牌看得更重要。参观牌上面有每个人的姓名, 不可能再用, 再收回去有啥用?大家都很疑惑。负责联系参观的张博士说, 人家是把这些参观牌收起来, 作为企业的资料保存了。由此可见, 德国企业是多么重视文化的积累。
还有一件事令我印象很深, 是我在学习之余到街上购物看到的。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商业街, 有一家日默瓦旅行箱专卖店。日默瓦高级旅行箱品牌是德国为数不多的旅行箱生产商之一, 也是行业内仅有的承袭百年传统的生产商之一。产品采用了以坚固、耐用、轻巧著称的铝镁合金及高科技聚碳酸酯两种材料制作而成, 集优质素材、卓越科技、独特设计及超凡手艺于一身, 成为“德国制造”的一个传奇。这家旅行箱专卖店二层小楼, 每层面积也就四、五十平米左右。我们走进店内, 看见各种类型的日默瓦箱子整齐有序的摆放在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 货物摆放很密, 但是错落有致, 不影响客人挑选, 这让我惊叹他们对于空间的合理利用。我看到一楼人多, 就到二楼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商品, 走上楼梯, 这下让我更惊叹的事情出现了, 这个小专卖店的二层居然是个日默瓦旅行箱发展历史的博物馆, 展示日默瓦箱包的历史, 从1898年工厂诞生到现在, 各个时期的经典款式的箱子, 都陈列着, 还有图片和文字说明, 让人观看后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厚重, 产生买一个拉箱的冲动, 这就是品牌的影响力和文化的力量。在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 竟然没有把所有地方都用于摆放商品, 而是展示自己产品发展的历史, 可见德国企业对于文化品牌的重视。
培训期间, 有一次请韦伯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拜耳集团公司内部咨询顾问专家MICHAEL.WEBER博士讲课, 我向他提了关于拜耳公司实行文化管理的有关问题。韦伯先生回答说:拜耳公司要建立一个有企业凝聚力的永远存在的企业, 当然要进行文化管理, 只靠僵硬的制度条文是不行的, 要关心员工, 要建立和谐的关系, 这是更重要的。他认为:大企业必须有共同的文化理念, 因为公司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多数人决定的, 不可能是少数人压倒多数人, 哪个企业老板也不希望员工心散。因为, 德国企业的监事会成员不是任命产生的, 是由全体成员大会选举产生的, 而且组成人员的身份比例是法律规定的, 不是大股东可以操纵的。最重要的是权力分配制衡相对合理, 大股东的代表要对自己的股份负责, 雇员代表要对企业的发展和自己利益增长负责, 行业工会的代表要对整个行业的利益平衡负责, 从而达到合理制衡的目的, 可以有效使得三者利益趋于一致, 防止了劳资关系恶化带来的不稳定, 预防同行业不同企业间利益差距太大带来的社会矛盾, 抑制了资本过于膨胀对劳动者的剥夺, 限制了个人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 从而实现了和谐稳定发展。比如拜耳公司员工有12000多人, 是世界500强的大企业, 监事会、董事会成员和员工, 多是十几年或几十年的工作关系, 相互间有合作共事的经验和很好的个人关系。在德国, 化工企业都和拜耳公司一样是采用文化管理, 钢铁企业可能有所不同, 但基本上同样也采用文化管理, 只有零售类企业由于规模很小或行业特点, 可能不采用文化管理。
德国饮食礼仪文化 篇5
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
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
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
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
德国菜以酸、咸口味为主,调味较为浓重。烹饪方法以烤、焖、串烧、烩为主。蓝格的桌布上摆着一筐面包,客人在等待中可以慢慢享用,德国面包很有咬劲,牙齿好的人才能品尝出味道。德式的汤一般比较浓厚,喜欢把原料打碎在汤里,这大概与当地天寒地冻的气候有关。据说德国人生性比较俭朴,水煮香肠,一锅浓浓的马铃薯豆子汤,加上有名的腌制酸菜和面包,一顿饭便打发了。
此外,德国美食还有著名的德式清豆汤、德式生鱼片、德式烤杂肉、德式肉肠、酸菜、德式苹果酥、煎甜饼等。
自助餐发明于德国。在外出用餐时,德国人很爱选择这一进餐方式。
在一日三餐之中,德国人最重视的是晚餐。用餐的时候,他们习惯于关闭电灯,点燃蜡烛,以朦胧的烛光烘托出优雅的气氛。
就餐礼仪
德国人十分重视就餐时的坐姿。按照从小接受的教育,德国人坐在餐桌旁始终保持上身笔直,两臂尽量贴近身体,以免影响旁边的人,一般只有手腕以上部分在桌面上。(聊天和抽烟时例外)
在进餐过程中,吃相比坐相更重要。在餐具使用上,德国与西方大多数国家的礼仪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切食物要大小适合,切忌叉起一大块再一口一口从叉子上咬着吃,也不能把食物全都切成小块再一一叉食。
另外,在德国吃饭,盘子里的食物不宜一次添得太满,在一盘全都吃完后再续添。尽量不要剩食物在盘子里,这不仅不礼貌,而且还会令主人很尴尬。
饮料也是如此,喝完一杯再去续杯,不要随喝随续。另外,德国人也不流行“干杯”,慢慢来,没必要一口喝光。
与国内一样,嘴里有东西时不要开口说话,德国人会耐心等你咽下去。
在德文里,德国人称喝汤为“吃”汤,因为德国人从不把汤盘端起来喝,而是用勺子一勺一勺的送到嘴里“吃”。
如果汤比较烫,也不能用嘴去吹,只能等着它自己慢慢变凉。
另外,就餐时不要发出怪声,不要吧唧嘴与国内没什么不同。而像剔牙、挖鼻孔、挖耳朵、抖腿、不停扭动身体也被视为有伤大雅甚至粗俗或缺少教养的表现。
在德国的观念中,宴会即社交,令主人最难堪的不是碰翻酒杯或者刀叉落一地的情况,而是面对一圈埋头吃喝,不吭不响的食客。
参加宴会可不仅仅是“一饱口福”,首先这是个联络感情、增进了解的社交场合,然后是展示个人口才与修养的机会。
当然,谈话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涉及影响食欲或者使气氛紧张的内容,比如夸奖女主人的手艺就是一个优秀的主题,席间不时应上几句赞扬,绝对能让宴会始终气氛融洽。
注意事项
在馆子里吃,一顿消费15欧左右,另还需给小费。很多学生没有给小费的习惯,这个当然需要自己看清楚问清楚,每个地方规定不一样,一般5%-10%,即使喝咖啡也应该给一点,该给却不给,是非常不礼貌的。
不得不说,很多中国同胞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服务态度,在很多服务员眼中,中国人不讲礼貌且小气,在小费礼仪方面的确需要留意一下,特别是在外旅游期间。入乡随俗友好待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给别人尊重的人,才值得被尊重。
近年来,素食主义在德国越来越受追捧。“素食主义者(Vegetarianer/in)”只吃蔬果,而“纯素食主义者(Veganer/in)”甚至不吃任何与动物有关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蜂蜜。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行会;宗教改革;双元制;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 TP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69-3
0 引言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德国人的严谨与精确。比如,德国人非常守时,他们认为准时到达是显示自己能力的第一步,甚至德国的城市公交系统都可以按分钟准时到达。德国人一丝不苟,那根丝只有千分之一米,这是制造精密仪器的根本,德国产品,从LAMY凌美笔、双立人刀具,到格拉苏蒂手表、西门子、奔驰和博世,代表着结实、耐用和精美,是高品质的象征。德国制造的成功,与德国人严谨、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分不开的。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对细节的执着,更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在德国,百年企业到处都是,他们往往专注于某个领域或某项产品,从“小公司”渐渐成为拥有百年以上历史、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被世人称为“隐形冠军”。
德国“工匠精神”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技术技能方面,即专业精神。工匠,是长期受到职业训练而培养出来的一种专门人才,是在整个职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和技术的人才,要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称为工匠。
第二个层面是职业态度方面。工匠精神,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反复改进产品;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确保每个部件的质量,对产品采取严格的检测标准;三是耐心和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在使用的材料、设计环节、生产工艺流程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完善。
第三个层面是职业观念方面,即职业神圣和职业平等。德国民众对职业普遍怀着敬畏感,德国人一旦决定好职业,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穷尽一生磨炼技能,并且通过职业成就获得社会尊重,这是德国人爱岗敬业的民族心理特征。另外,德国人认为各种职业对社会的贡献可能大小不同,但性质与地位没有尊卑之分,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科学家基本没有差别,这种民族心理使德国民众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不会轻易更换工作。
德国“工匠精神”其实大家都知道,就是很难做到,这是为什么呢?要深刻理解德国的“工匠精神”,我们必须了解这种精神产生的文化土壤,必须从文化基因的高度去认识,只有读懂了它背后的文化基因,才能加深对德国“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学习。
1 工匠社会是德国人尊崇技术和工作道德的社会因素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生产方式,从而产生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这种结构形态使国民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逐步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形成社会风俗和传统习惯。经济和文化两种因素长期对国民产生影响,经历历史的积淀,就形成了国民性格。
为了生存,德意志民族早在中世纪就认识到手工业的重要性,为了保护城市手工业者的利益并调整成员的经济关系,手工业者组成行会来控制生产质量和数量以减少竞争。在中世纪行会组织的等级制度中,从业人员按照不同的身份分为学徒、工匠、师傅三个等级,工匠已成为一种职业而存在。师傅招收学徒并教授技能和公民道德,还要为学徒提供衣食住行。一个人成为学徒则意味着就业有保障,很容易做到做工自养。当学徒完成学徒制时由师傅向行会提出申请,行会审核通过才能够从学徒转为工匠。如果要从工匠升级为师傅,还必须以较低的薪水为师傅工作若干年,直到完成了一件“杰作”得到师傅和行会委员的认可,才能够授予师傅称谓,所以“师傅”(Master)是技艺高超的手工业者。从工匠升级为师傅意味着政治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提升,因为师傅是独立的手工业者和行会成员,能够单独从事经营活动,能招收自己的学徒和工匠,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发言权。从中世纪开始,德国社会逐渐呈现出工匠社会的特点, 由师傅和助手组成的工匠阶层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手工业者和小资产阶级承担了社会的领导和教育责任,将工匠精神在所有其他阶级身上打上了它的烙印[1]。 由此可见,工匠阶层对于德国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理解这一点有助于理解德国人重视技术和重视技艺的感情。
中世纪城市行会对德意志民族的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社会轻视体力劳动,体力劳动由社会最底层的奴隶承担,手工业劳动由社会中间阶层承担,而社会的特权阶层则享受自由悠闲的生活。到了中世纪由于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人们认为上帝把工作托付给了每个人,因此工作是人的本分,中世纪人们已不再把工作,特别是体力劳动看作是低等的价值了。历史学家埃里希·卡勒尔提出,行会文化是德意志民族历史上对社会精神的首次体现,特别是城市行会对纪律和工作道德的强调,繁衍出了新的社会公共道德,即工作、勤勉、细致、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并将行会成员为群体做出的贡献作为评价人的价值标准。在行会中,任何人无论他的背景、社会地位、信仰或族群都必须遵守共同的社会道德,任何人都没有特权。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城市行会公共道德成为社会中间阶层的道德,并成为市民道德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宗教改革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宗教渊源
德国是著名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发源地。公元1517~公元1546年,马丁·路德发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西欧的封建神权统治。改革的胜利不仅使欧洲发生了巨变, 尤其重要的是改变了德国人的命运和思想精神[2]。路德的宗教改革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和“两个世界”的理论。“因信称义”源自《圣经》的《罗马书》,是基督信仰中一条重要的教义,主要思想是:神称信耶稣的人为义,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路德从 《罗马书》中的因信称义引申出人的灵魂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信仰而得救,《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和依据,人们不需要依靠教皇和圣礼,只需要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流。这一观点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只有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通过繁文缛节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入天堂是根本冲突的,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教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打破了精神枷锁。路德的“两个世界”理论认为上帝建立了精神世界和世俗世界。精神世界只存在于真正的基督徒中,它的领袖是基督,基督徒享受着基督徒的自由 , 世界上的法律和权威都不能高于基督徒的天良之上。在世俗世界里,君权神授,基督徒也和其他人一样,需要服从上帝的旨意,服从世俗权威 ,也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可以当兵,可以嫁娶。
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是德国人工匠精神的写照,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路德的宗教改革则进一步将世俗的东西提升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 赋予每一项世俗的工作以神圣的、宗教的、道德的意义。德语的Beruf(职业、天职),即上帝安排的任务,对于一个教徒来说,他做一样工作,生产一件产品,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为了神的荣耀”,为了完成上帝安排的任务。这种对工作所赋予的神圣意义具有重大的作用,因为宗教律令所产生的约束力,是其他任何一种道德准则无法比拟的,从宗教约束力中繁衍出来的道德精神, 与一般的工作道德有着本质的差别,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事关自己灵魂得救的大事, 不是为了满足上司、权力、金钱,它不是外来的命令, 而是在信徒心中产生的强大自律[3]。
路德及其后来的路德派的职业思想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人:一是将世俗工作视为神圣,并以虔诚的心去从事世俗的工作;二是尊重自然形成的分工与合作,不过分注重职业的形式;三是极其安心于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精神。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德国人一旦选定了一个职业就要一直干下去而且精益求精,代代相传。
3 德国职业教育是传承工匠精神的文化摇篮
回顾人类职业教育的历史,不管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最早的职业教育形式就是学徒制,尤其在中世纪的欧洲,行会学徒制非常盛行并形成行会制度。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大工业生产时代由于流水线和劳动分工,劳动者需要学习的不是整个工艺流程,而是单一工种的单一技能,这种技术变革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需要一种新的、能够大量而且快速培养具有简单技能的职业教育形式,传统的学徒制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浪潮中遭到了致命的打击而逐渐瓦解,职业教育的形态由以工作场所本位的学徒制转向以学校本位的学校职业教育,一些专门针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教育实践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德国的实科学校、法国的工艺学校、美国的文实学校,英国的技工讲习所,都是通过学校进行职业教育的著名实践。
在工业革命后的100多年中,学校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生产需要的初级技能劳动者,也促进了教育民主化进程。然而,二战以后生产对员工的技能要求以及管理方式又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科技升级,消费市场对大宗标准化商品的厌倦,许多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的出现,企业生产及管理模式从泰勒式向精益型转变,现代企业需要的是熟练的、多面的、灵活的技术工人,然而学校职业教育与工作环境的脱离,以及职业教育“学问化”问题,使学校职业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势在必行。
正当人们以为学徒制已经被抛弃到历史的故纸堆的时候,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对学徒制的重新审视。双元制是将工作本位培训和学校本位教育紧密结合的现代学徒制形态。 双元制要求将学校本位的知识/理论学习和企业本位的技能学习相结合,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责任,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学徒有2/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徒制一般为3年,学徒完成学徒制后通过行业协会的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包括双元制职业学校和双元制大学。前者属于德国义务教育高中阶段,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毕业后颁发行业协会的职业资格证书;德国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就业者必须接受正规教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德国人认为,一流的产品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来制造;再先进的科研成果,如果没有技术工人的工艺化操作,也很难转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正因为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高度认同,成为技术工人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收入和社会尊重,所以在德国约超过50%的青少年都选择不上大学,而是选择就读职业学校在接受专业化、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后进入社会。德国双元制被誉为鼓励和回报参与(非学术)职业教育的典范,也是德国向国际化推广的教育模式。为了吸引参加毕业会考的高中毕业生进入双元制学习,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许多联邦州开始着手制度变革,所有DAX股票上市公司都参与了双元制培训项目,2009年巴登符腾堡州的双元制培训成功并入高等教育,使双元制大学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这一教育模式向全国推广。
德国双元制大学跟双元制学校一样,学校使用“教学计划”,企业使用“培训规则”,每个学期三个月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这种交替学习模式贯穿整个三年学习时间。学生在学习期间同时获得工作经历和职业经验,与普通大学毕业生相比多了几年工作经验;双元制大学虽然和双元制学校一样采取的是双元制,但是比双元制学校更注重理论上的系统的深入学习,所以毕业生既具备企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经验,更具备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学生属于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更能符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同时因为有学士学位,为学生以后向上爬升提供基础。
“师傅”角色在德国双元制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德国手工业协会和工商协会规定,企业提供的培训师必须满足以下五个条件:首先必须通过学徒最终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年龄至少24周岁以上;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通过技术和教学能力考试;最后必须获得师傅证。在德国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要通过更高级的职业、教育和管理三方面的能力测试才能成为“师傅”。师傅证的颁发也特别重视,它是在行业协会一年一度举办的晚宴仪式上正式授予,获得师傅证意味着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更有声望的层次,能得到更高的职业和社会尊重。在手工行业师傅可以作为法人独立经营企业,开店办厂,在工商行业师傅的收入明显增加,平均比技工增长40%。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国工匠精神的产生和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工作、勤勉、遵守纪律、讲究效率、质量意识等德国人的工作观在中世纪的行会里已经形成,并繁衍出了新的世俗公共道德。另一方面,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进一步将工作提高到了神圣的地位,他的“天职观”所产生的约束力, 从而在大众心中产生强大的自律,在工作时,人们以虔诚的敬畏的心去完成上帝给予的任务,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能显示出其履行神圣的职责。最后, 德国的现代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培育基地和摇篮。
参 考 文 献
[1] 胡劲松.20世纪德国的文化特质及其教育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4(3):4.
[2] 石义师.文明的幻象——20世纪西方历史文化的反思与诘难[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特色 篇7
一、文化与课程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给文化下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据统计, 有关“文化”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认为, 文化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1]他将文化分为三个层面:物质层面 (包括建筑、服饰、器皿等) 、制度层面 (包括教育制度在内的一切制度) 、思想层面 (包括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等) 。思想层面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 这是文化的核心。
课程文化作为课程和文化的复合体, 由于课程和文化本身的不确定性, 以及研究者的知识背景、价值观、方法论及其旨趣的差异, 人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有人认为:“课程文化既是用一种文化的眼光认识课程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也是一种具有实体内容和对象化的文化结构。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 还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 这样才能构成课程文化的整体内容和结构。”[2]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是高等职业院校长期积累得来的反映了与课程相关的课程价值、课程思想以及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方面的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本文将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分析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的特色。
二、德国高职课程文化特色
(一) 课程物质文化:突出职业性。
1. 应用技术为主的弹性化教材。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订单式培养, 为特定企业培养人才。例如德国高等专科学院 (Fachhochschule) 设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是由部分办学好的技术中专、技师学校和服务类学校升格合并而来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3]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主要在经济、社会教育、艺术造型和农业等范围。其专业教学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学活动包括了教学和实践培训, 毕业设计多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践课题。职业学院专业设置集中在工程技术、经济工程、社会服务三大领域, 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灵活。在德国职业技术学院不规定选用什么教材, 教学参考书完全由教师确定, 弹性化教材的指导思想是把新思想、新工艺、新技术引进教科书, 结合市场需求, 根据德国产业特点, 开设大量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专业, 从而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减少或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
“双元制”既是德国实施高职高专教育中最独到、最具特色的内容, 也是德国的职业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是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又能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 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双元制”模式的课程结构总体上是按照综合课程体系来设计和编制的。它不像大学本科和我国的职业学校那样分为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三段, 而是分为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基础学习主要完成基础所必需的课程学习;专业学习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参加实习和完成毕业设计。教材内容重视基础培训, 专业知识面较广, 所涉及的复杂定理、公式一般只讲结论及应用, 不做详细的推导和分析。同时, 课程和教材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设置、编写的, 内容中有较多的实际知识和企业实例。
2. 重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重视实践教学是德国高职的又一特点。因此, 德国的高等职业学院十分重视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 精心设计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内容;在实验实训室走廊上, 一般都设置与教学内容结合相对紧密的图片、实物展览, 在室内通常都布置与实验实训内容完全符合的各种规范化操作示范、安全健康环保标牌等, 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n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内涵的潜移默化的渗透。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设在企业, 企业全程参与到高等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企业不仅为校企合作教育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德国职业学院本身就是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产物, 在教学上采取工读交替形式, 一年分为两个学期, 每学期24周, 其中12周在学院学习, 12周在企业培训, 便于熟悉实际生产组织, 掌握各种工作岗位的职责, 需要时还要顶班工作。全真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感受企业文化、接受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的保障。
(二) 课程制度文化:完备、科学, 可操作性强。
德国双元职业教育的成功得益于完善、周密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德国职业教育立法起步早、法规严。早在1182年颁布的《科隆车工章程》就确立了师徒制职业培训雏形, 1869年颁布的《企业章程》明确了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1889年颁布的《工业法典》规定了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教育相结合。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大法, 规定了职业教育的定义、内涵、适用范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经济部门对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作用。与《联邦职业教育法》配套性的相关法律有:1972年颁布的《企业宪法》, 规定企业管理咨询委员会须协助企业搞好徒工培训, 并不准把徒工当作单纯劳动力使用;1976年颁布的《青年劳动保护法》, 规定企业有义务在徒工培训期间为其提供在职业学校学习的机会;1972年颁布的《工商企业实训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企业实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工作任务、职责范围、考试规则等。1981年, 联邦议会又颁布了《职业教育促进法》, 规定了教育者资格、企业、学校和受培训者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明确了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成立及其目标、权利和义务、工作任务等。至此, 内容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已经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了应对经济结构性变革引发的职业教育世界性的变革趋势, 德国又对1969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进行修订, 将其与1981年颁布的联邦《职业教育促进法》合并, 制定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该部新法先后经过德国联邦议会、联邦参院审议通过, 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4]这一系列完善的法律体系, 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可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三) 课程精神文化: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的结合。
1. 以就业为导向的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德国职业教育的发达与其独特的传统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德国文化中的民族特性、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蕴涵着全民、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文化。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思辨传统及对科学的理解方式, 实证务实、细致严谨的态度是构建“双元制”大厦的支柱。[5]“双元制”模式的精髓, 就是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为目标。[6]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 连接着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的相关方面, 并贯穿于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凸现了实用主义的课程目标文化。
既善思辨又重实务的德国人对科学有着独特的批判性理解, 赋予科学广泛的意义。他们不仅把自然科学, 还把语言学和教育学等都作为科学领域, 而且把一切有系统的知识、技术、工艺、操作技能及其训练都被视为科学。这种思辨的传统使得摆脱宗教束缚后的德国, 科学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 19世纪末德国学校开展的改革运动率先发展实科教育, 以面向社会、联系实际为主要特征。德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开创者斯普朗格 (Eduard Spranger, 1880-1963) 把“陶冶”理念融于职业教育, 认为职业教育理念以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为人生最大的目标, 即职业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完善人的自身能力, 这尤其表现在准职业人所练就的“关键能力”和“操作能力”上。主张运用工作分析法使教学过程科学化, 再把科学化了的教学过程进行时段化和标准化分解, 并与在企业内进行的标准化培训结合, 理论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每一步骤都贯穿于职业教育内容的价值观、本质观和实践观中;为保证“关键能力”的培养质量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有效, 客观上需要校企双方及其上位组织 (教育行政部门与企业行会) 之间的通力合作。“双元制”把职业教育团体合作制度化, 即无论国家还是企业, 都把职业教育视为己任。为了给特定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德国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课程由学校与企业组织的专业委员会协商制定, 双方共同参与整个教学和实训过程。
德国人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科学务实的态度堪称举世闻名、有口皆碑。正是这种务实求本的民族特性使德国的产品以其质量耐久可靠, 设计独到精妙著称于世。各行各业都普遍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惜时守时、工作第一、事业至上, 工作效率普遍很高, 而且人们普遍习惯于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这种民族特性使德国的职业教育注重教育的实用化倾向和技能的创新, 而且注重提高人的社会责任意识, 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的规范教育, 注重HsE (Health safety Enviroment) 理念、团队精神和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的培养。
德国职业教育一直重视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 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方面处于不利处境的公民, 使他们有机会接受到教育和培训。为此早在2000年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 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7]由于职业教育对象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尽相同, 因此他们在对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解、对职业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进一步学习发展潜力方面存在差异。针对这种差异, 德国在高等职业教育上采取了多样化的策略。
2. 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课程实施文化。
校企的真正合作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德国职业教育在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方面显示了很强的优势。在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中, 德国选手曾取得过全部24个工种的第一名, 并获得团体冠军。其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德国建立的“双元制”。“双元制”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 在职业学校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企业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之一, 培养学生的教学计划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 并负责学生的评定以及对校企合作教育成果进行考核。
德国高等专科学校一般采用小班上课制, 主要以研讨和练习的形式进行, 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时间是交叉进行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课教授只提出实验目的, 而具体的方案定制、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毕业设计都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接受锻炼,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完成毕业设计。在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中, 学生、职业学院、企业三者之间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实现了共赢, 是值得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和借鉴的。
3. 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德国高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之所以能具有如此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以及能如此深受企业欢迎, 其原因除了上述各点外,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支特色明显的专兼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德国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严格的规定, 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培养培训体系, 而且采取严格的国家考试制度。专职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还必须具有至少五年以上的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 又有丰富的实际知识;一般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都较强。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行业中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经历的人。
三、对我国高职课程文化建设的启示
我们在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时, 不能原封不动的照抄照搬, 还要在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作为支撑, 突出高职教育以就业导向为主的特征,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来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首先, 在课程物质文化建设上要突出职业性。一方面, 课程教材内容以应用技术为主, 增强岗位适应性, 有针对性地选择“怎么办”和“如何做”的知识, 另一方面, 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校内注意建立与现代生产管理同步的实训体系, 校外要积极寻找与企业的合作,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用于实践性的学习。其次, 建立完备、科学合理与可操作性强的职业教育法, 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 建立能力本位与人格本位相结合的课程精神文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本位、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课程目标文化;以课程缔造为价值取向, 以体验、参与、合作为标志, 以产学结合为主要形式的课程来实施文化;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4) :1.
[2]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 2002, (1) :102.
[3]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300.
[4]姜大源.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综合版) , 2005, (11) :17.
[5]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271.
[6]朱桃福.德国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及其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2) :59.
浅析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 篇8
中世纪德国对于森林神话的认识并不深刻, 人们只能认识到森林文化的神奇和神秘, 但是对于森林文化所传递出的意义却并不清楚。一直到条顿堡森林之战时, 德国人对于森林的意识还处于一个懵懂的状态, 但是在这之后的历史中, 森林开始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人们进一步的认识到了森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实际需要。从历史角度来看, 森林崇拜有两个较为主要的阶段, 一是森林的无害化, 二是森林的神秘化以及神圣化。当德意志进行到了工业时期, 森林也随之进行了商业化, 而森林的神秘化也正是在工业化时期才被赋予了神秘意义。森林的无公害则是将森林作为一种独立的自然景观进入文化领域, 然后使得森林才获得了这种文化的内涵。森林资源的不断开发, 人们对森林的印象不断改变, 森林也越来越散发出亲近人类的气息, 德国人大面积的种植森林, 并在森林中开发出能够让人们休息的地方, 森林越来越成为人们休憩心灵的场所, 森林文化也融入了德国人的血脉之中。
二、社会大转型和盛林的神圣化
工业革命后, 人们对森林不再畏惧, 对森林的印象也从负面转为正面。随着德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森林成为人们休憩心灵的重要场所, 这也是森林在德国被神圣化的较为主要的原因。德国进行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十分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社会转型和变革过程中, 大量的人从城市涌入乡村, 谋求生计。社会上较多较为复杂的问题使得人们不断渴望心灵庇护, 而森林能够给人更多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进入森林的人们能够更加放松, 并且精神愉悦。19 世纪, 大量歌颂森林和树木的诗歌涌现, 在这些文艺和文学作品中, 森林更多的是给人信任和依赖感, 散发出更多的亲和力。德国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开始思考德意志森林的政治含义, 通过将森林和树木作为创作题材, 来唤醒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救亡意识, 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的转型, 让德国人开始意识到森林对于他们精神的巨大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 诗人将森林描述为自己的故乡, 描述为日耳曼民族的故乡, 如果日耳曼人与森林失去了联系那么就失去了生存的动力, 也就失去了精神上的根本, 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下, 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与森林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 在德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 也加剧了人们对于森林感受的改变, 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听到的更多是机器的轰鸣, 看到更多的是工业污染和滚滚浓烟,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德国的社会等级制度还没有终结, 生产者还是处在一个被压迫的状态, 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 更加希望去找到内心上的宁静, 更加希望能够找到心灵上的满足, 最终人们想到了森林, 这时的森林仿佛是一个慈爱的母亲一样给予德国人更多心灵的庇护, 让他们能够脱离这恶劣的环境, 让他们能够找到内心的满足, 这是森林对于德国人最重要的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说社会的变革让森林对德国人的意义更加神圣化,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德国人开始近乎狂热的去崇拜森林。
三、森林崇拜产生于德国的原因
在上述的分析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德国人的森林崇拜是与其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欧有很多国家都曾经发生过社会变革, 都曾经有过大面积的森林, 但是为何只有德国人对森林如此的崇拜而在西欧其
他国家并没有这种森林文化呢?德国人森林崇拜产生的原因, 多的是基于工业化和社会变革,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德国在工业化的方式中, 与西欧其他国家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德国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国家, 只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作为原材料, 而英国虽然也曾砍伐森林, 但是英国的工业化更多的是以航海、纺织业为主导的, 这就使得森林对于英国人的意义并不是十分的强烈。英国的工业化犹如是和煦的春风在一点一点的改变, 而德国的工业化更加像是疾风骤雨来势汹汹, 这就让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到在这样的一个工业化方式中, 德国人更加重视能够迅速地实现工业化, 于是他们加速了对森林的砍伐和破坏, 将森林资源作为自己工业化的推动力, 我也是后来德国产生了森林同伴而西欧其他国家没有产生森林崇拜的原因所在。
本文通过对于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的特点进行研究, 推断出德国森林崇拜思想产生的原因, 结合德国的历史和西欧其他国家工业化的进程, 解释了森林崇拜出现在德国的原因,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变革以及科技的进步会对于人们的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远.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J].德国研究, 2012, (06) :17-18.
[2]徐天.德国人的森林崇拜现象初探[J].德国研究, 2012, (07) :21-27.
[3]吴成.森林文化在德国文化中的展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2, (08) :27-29.
德国文化 篇9
德国联邦文化基金艺术总监霍滕西娅·弗尔克斯在描述这个项目时说, 要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进入艺术世界的途径, 为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加强开拓体验与塑造空间:“我们希望这一项目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网络系统, 并在项目成熟后由学校和文化机构继续自主地办下去, 希望以此为契机, 使青少年能够不间断地进行艺术实践, 认识丰富的艺术世界。”梅卡托基金会的负责人伯哈德·洛伦茨则认为, 以艺术为媒介的教育能够通过某种特殊途径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在这个项目的发展过程中, 教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他们必须意识到文化教育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和学生有着怎样的价值和重要性, 只有这样, 文化教育才能长久地在校园中立足, 也才会让更多的青少年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和艺术资讯。
大量外国移民后代的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德国教育界人士。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一项数据显示, 8%的德国学生在没有拿到合格毕业证书的情况下就离开了学校, 而有移民家庭背景的儿童辍学率更比德国本土学生高出1倍。然而, 经合组织 (OECD) 的一项调查又使德国本土孩子的教育缺失问题凸显出来。据统计, 德国有大学学历家庭的孩子上文理中学 (毕业后有上大学资格) 的机会比技术工人家庭的孩子高出2倍。由此可见, 家庭背景也成了影响孩子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因素。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里, 艺术和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则更为严重。此次, 两大基金会一同斥巨资促成了“创意学校的文化星探”活动, 直接通过学校让学生与文化艺术建立联系, 由文化艺术专家亲自担纲教师角色, 不但可以引起学校和教师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更能丰富他们的文化艺术知识, 促进其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对一个有着众多移民后代的多元化国家来说, 这一创意计划有望为德国的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德国文化 篇10
一、国家主义的价值取向
受历史发展等诸多因素影响,德国民众民族主义情怀比较强烈,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主义情怀也有着很深的影响。德国的职业教育理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职业教育被上升到国家高度,职业教育被看做是解决政治难题的关键途径。德国人认为,要使青年人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职业伦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职业伦理教育可以有效缓解社会不稳定的隐患,这种国家主义价值观,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德国的经济体制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使得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国家主义价值取向。联邦德国政府认为,教育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管理人员精通业务、职业工人训练有素,才能取得充分的成功。所以,联邦德国政府干预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中,民主德国也加入了竞争自由。与东欧其他国家相比,民主德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更富有市场气味。虽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冷战时代分属美苏两个阵营,但是,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却没有根本分歧,都是政府对经济活动宏观调控。反映到职业教育领域,在国家主导职业教育发展上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殊途而同归。
二、职业主义的人生信条
在普通德国人的内心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一种思想,那就是将职业看做是人生信条和目的本身。德国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兴旺发达,这一点是根本。德国民众的职业观念,遵循两点基本原则,一是职业神圣,二是职业平等。职业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在德国民众心中,职业具有灵魂救赎的意义。德国民众这种职业神圣精神,是一种内在的,不是外来的,事关自己灵魂得救繁衍出来的敬业精神。当然,德国民众爱岗敬业不仅与宗教因素有关,还和利益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战后德国实行福利社会政策,造成庞大的失业队伍,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更是导致更大的失业存量,促使他们分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德国民众对职业的平等认知,涉及许多因素。一是内在性。德国人民注重内在的心理体验,主张是内在的信仰,就连德国普通民众,哪怕是普通的粉刷匠,在工作生活状态上,也能找到诗意栖息的切入点,在工作中,他们能够感受到一种职业平等,在粉刷外墙的过程中,可以感受艺术家作画般的情趣。德国人认为,由于职业的社会属性不同,等级之间、阶层之间存在差异,贡献可能大小有别,但是,职业性质与地位却无尊卑之分。德国民众对职业怀有很深厚的感情,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换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德国,人们对于职业的选择,觉得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某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这种价值观,是职业平等感最主要的因素。德国人职业主义的人生信条,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技术主义的精神追求
在德国,技术创新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非常关键。德国人尊崇技术,在很久以前,德意志民族就意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中世纪,德国学徒的门槛是很高的,因为学徒意味着有业可就,在手工业产业中,青年男性只有继承了父辈产业才有权结婚。在中世纪的德国城市,工匠阶层具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人们将他们看做是社会发展中坚力量。德国民众对技术的尊崇,还和德国政府对于专利保护的重视有很大的关系。不单是企业界对技术尊崇,国家层面的政策基调也是如此。德国民众保护专利意识非常强烈。近年来,德国的专利申请在欧洲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德国专利申请量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数据,无论是居民的专利申请量,还是非居民的专利申请量都是如此。良好的专利保护传统,有利于民众对技术的尊崇,同时,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点,也是推动德国职业教育的重要文化底蕴。
德国职业教育兴旺发达,根植于独特优质的文化土壤之上,我们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经验,文化背景是必须考虑的内容,文化因素是促进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底色。中国传统文化也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技术基因,如隋唐以来的艺徒培训,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还有很多领先于国际的先进技术,所以,我们要发挥中国文化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正面引导,利用中国文化先进性的一面,促进职业教育走上正确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近现代德国阅读文化发展概况 篇11
1.阅读文化概念
阅读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文化的研究层出不穷,有人认为,阅读文化由功能与价值结构、社会意识与时尚结构、环境与教育结构三个部分组成的一种社会文化系统;也有人认为,阅读文化是阅读群体的阅读观念、阅读价值取向及社会阅读氛围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精神属性和群体的阅读兴趣倾向、阅读行为习惯等行为属性的综合体。有人认为阅读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形态和物质形态基础上,受社会意识和环境制度制约而形成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文化活动。有人认为狭义的阅读文化是指阅读文学艺术类作品;广义的阅读文化是指阅读人类创作的一切文明成果。实际上,阅读文化就是社会活动中相关阅读现象和阅读规律的总和。
2.德国阅读文化发展状况
2.1 德国中世纪——16世纪时期阅读由奢求渴望转向自由阅读
中世纪末以来德国虽然有一个“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封建国家。各邦封建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竭力维护自己的封建割据政权,进一步巩固专制统治。与英国等西欧国家一样,阅读在中世纪的德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阅读成为贵族诸侯等上层阶层的奢侈事情,阅读群体主要是修道院的僧侣,在阅读形式方面,精读和朗读,中世纪一枝独秀的体裁传奇故事(Romanze)就是一种口头文学,无论是《尼伯龙人之歌》,还是其他英雄史诗、骑士抒情诗,都是靠歌手传唱;,借着音调、节奏、速度等技巧来增强记忆,加深理解,主要读物是宗教典籍、神学著作和劝善书籍等;阅读目的在于领悟神谕,牢固信仰。
十四世纪时,德国已能制造出纸张,一四四五年,德国人古腾堡发明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并出版《圣经》,这给德国的阅读文化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其间尽管查理大帝发动的加洛林文艺复兴运动也促进德国阅读文化的发展,但其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不大,一五一七年德国僧侣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革命,他在《95条论纲》等一系列战斗檄文阐明了信仰得救,人人可以与上帝建立直接联系的“唯信得救”学说,要求德国在宗教精神上独立的民族思想,否定教廷对宗教话语权的垄断,路德认为教皇及教会作为神的造物都是可能犯错误的,只有《圣经》才是最高的权威,信徒自己阅读《圣经》得到启示,理解了《圣经》,即每个人可以阅读《圣经》和解释教义,就可能成为“义人”。尽管路德的宗教改革中关于阅读的内容没有扩展,但追求阅读权利和话语权,率先发展自由阅读和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神马丁·路德还把《圣经》译成德文,规正了德意志民族的书面语言,“扫清了德国语言中这个奥吉亚斯牛圈”,为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和民族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十五世纪末期,德国法兰克福市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定期图书交易集市,即法兰克福书市,它是早在外国最早的书市,后来于1564年在莱比锡市又出现了一个定期图书交易集市,即莱比锡书市。一个国家同时有两个定期书市,这在当时世界上是极罕见的,它反映了德国出版业的繁。整个16世纪,欧洲共印制出版图书约20万种、近2亿册,其中德国为4.5万种,居第一位,其后依次是法国3.8万种、英国2.6万种。
2.2 17世纪—19世纪是德国阅读文化由星火启蒙走向辉煌全盛时代
从17—18世纪之交到18世纪70年代,是德国文化上的启蒙时期,这一时期,在德国的哲学、文学和音乐领域,几代知识分子以反对神权与专制、崇尚理性、平等、自由、向往民族统一为主要目标,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的思想与作品,抒发了他们纯朴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18世纪80年代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以尊重人的理性、倡导人文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的时代潮流,它加速了德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形成了德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的文化繁盛年代。从狂飙突进运动到古典主义时代再到浪漫主义时代,是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形成并走向鼎盛的年代,此时期文化作为政治的“高贵”替代物,18世纪中叶出版商尼柯莱在阅读普及率较高的北方新教地区发起国启蒙运动,知识界及一部分开明君欢欣鼓舞地学习和了解启蒙运动的原则、思想,阅读各类文化知识,声势浩大的阅读文化革命逐渐拉开帷幕。在阅读群体方面,由商人、资产者、知识分子等组成的市民中产阶层,开始阅读,到了1800年,德国号称已有一半人口具有读写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读者跻身阅读读者的前列,有闲阶层的妇女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的生活富足悠闲,还有相当多的空余时间,可以读书或进行文化活动,这个稳定的读者层呈现趣味性较高的文化娱乐的需求,不仅刺激了图书市场的发展,而且提高图书的品位;在阅读媒介方面,杂志新媒体应运而生、长篇小说和散文逐步代替韵文成为文人雅士的新宠,——这就是德国的媒体革命;在阅读形式方面,默读取代朗读、泛读取代精读;在阅读团体方面,阅读社团或称读书会以及文化沙龙出现了,读书会的成员互通有无,互相介绍新书,评品新书,有闲阶层邀请文化知识界交流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提高文化修养;在阅读价值方面,相比较英法等国,德国的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历史时间跨度长,世袭贵族和官僚队伍是国家的主导力量,经济实力的中上层市民阶层虽然掌握着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往往被排除在政治、军事、国家机关等社会领域之外,社会地位地下,德国市民阶层的子弟要想出人头地,唯有尽可能接受完善的教育,凭借自己的学历和本领跻身于官僚队伍,他们认识到虽然没有高贵的血统和显赫的门第,但在知识和文化休养中展示自己的长处和价值,在社会上层中打拼出改变境遇的道路,获得自信和成功,这就是德国版的“学而优则仕”。
2.3 20世纪至今德国阅读文化——通过阅读传播民族文化
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导致德国政治上再次从分裂走向统一,文化上出现了多元文化融合和再造,德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相应改变。在阅读文化方面,德国政府以图书馆为阵地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宣传口号为“德国阅读:聚会地点图书馆”。德国依仗分布合理、数量众多、顾及面广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促进社会阅读创造了必要条件德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对促进阅读不遗余力,1998年成立“促进阅读基金会”,它是非政府的民间文化组织,制定全国阅读活动项目计划和措施、筹集运营经费、开展国民阅读调查研究等各方面工作。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与图书馆携手促进全民阅读可持续发展。除了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这一核心机构外,德国还有遍布全国各州的237家重要的机构,组织、协调大力推动国民阅读活动,负责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每个城市均设立公共书架,自由地交换图书。例如:2006年柏林开展的“森林书”微型图书馆项目延续至今。2009年的“世界读书日”,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部长宣布,政府每年向个人提供一笔最高154欧元的教育奖金,旨在到2015年前使德国继续学习者的比例提高到50%,德国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设计特定的阅读计划,阅读推广模式,通过阅读将德国文化向全世界传播,现今,德国的阅读文化也经历了声像多媒体时代阅读的挑战,据2008年法兰克福书展提供的数据表明,近1/3的德国人每年阅读18本书以上,家庭藏书量最高的国家是德国,高达300本,他们认为印刷图书和电子图书并不是互相排斥的,电子图书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阅读形式,无处不在的书店、图书馆仍然是德国人的精神之根。
3.结语
纵观德国从中世纪到21世纪阅读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德国的阅读文化发展紧紧与德国政治形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阶层结构、科学技术、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的,但是相对于英法国家,德国由于社会历史进程发展的独特性—,德国形成了与英法式民族主义判然而别的文化民族主义;新兴知识阶层和文化精英从德国历史记忆与民间文化中采撷华英,力图挖掘和建构起德国文化的民族性,文化上出现了寻根情结、森林崇拜等趋势,其特殊性在于德国的阅读文化塑造着德国及德国人,德国的文化紧紧与阅读联系一起,是真正的“文化民族”。
参考文献
[1]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编.路德文集(第1卷)[M].上海:三联书店,2005.
[2]陆本瑞.外国出版概况[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18-21.
[3]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德国文化 篇12
让我们先从小说的内容讲起, 《霍华德庄园》围绕家产继承权和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施莱格尔的婚姻铺叙开来, 讲述了来自中产阶级不同层次的三个家庭之间如何发生冲突, 又如何试图建立联系, 彼此融合的过程。来自上层中产阶级的威尔考克斯一家是典型的暴发户形象, 追求物质利益, 代表着新生的正在上升的资产阶级, 他们富裕, 但是没有文化。代表人物男主人亨利。更一个家庭是富裕的中产阶级施莱格尔姐妹一家。他们是书香门第, 代表着精神追求, 但是在走下坡路。代表人物是姐姐玛格丽特和妹妹海伦。此外便是没落的中产阶级小职员巴斯一家, 他挣扎在贫困线上, 靠微薄的工资养活家庭, 希望通过文化上的自我提升来避免自己划入下层阶级。代表人物是巴斯。小说的结尾, 亨利与玛格丽特联姻, 而霍华德庄园则由海伦和巴斯的孩子所继承, 体现了不同阶层的联结, 代表着英国的新生力量。
那么究竟小说的创作与德国文化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小说女主人的姓氏施莱格尔在一开始就显得与众不同, 似曾相识又有那么一些“格格不入”。听惯了“史密斯”、“布莱克”之类英伦味道十足的姓氏, 这个姓氏在一开始就奠定了本篇小说的特别之处。说到施莱格尔, 就不能不想到德国著名的施莱格尔兄弟——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那么福斯特给女主人公们选择这一姓氏是否是一种暗示, 暗示着她们身上所散发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来源?阅读小说, 我们会发现这一猜测不无道理。小说曾提到施莱格尔姐妹俩的父亲老施莱格尔是“一位伟大批评家的远亲”, 并深受黑格尔和康德的影响, 因不满德国世风日下的衰败状况, 迁居英国, 隐身于大学校园, 以思考为乐, 追求精神的宁静。而姐妹俩也是沉浸于书籍音乐, 文学艺术, 思维敏锐, 谈吐不凡, 十分重视自己的精神修养。这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唯利是图, 精神荒芜的情形成明显对比。可见, 在创作小说伊始, 福斯特就已经铺设好了德国浪漫主义影响的引子。其实福斯特本人就与德国极有渊源, 他曾在德国居住过一段时间, 而他自己也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他曾说过:“德国就像我们 (英国) 一样, 有着优秀的民族文化, 精通音乐, 哲学, 文学, 却和我们一样不善视觉艺术。”可见, 福斯特对德国文化有深切的认同感, 但也意识到了他的不足。那么小说中究竟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德国文化对小说创作地影响了呢?
笔者认为这种影响渗透在作品的细小之处, 虽然福斯特没有明确指出, 但读者却可以时刻感受到德国文化, 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小说中, 借助施莱格尔姐妹俩之口, 我们看到了福斯特对于德国文学艺术等的见解和品位。小说中多次提到例如黑格尔, 康德, 贝多芬, 别克林, 瓦格纳, 尼采等文学艺术哲学的代表人物。而第五章中也正是因为一场贝多芬音乐的演奏会引发了小说经典的“雨伞”一幕, 让富裕的中产阶级女孩海伦与贫困的中产阶级小职员巴斯特相遇, 这才有了三个阶层的恩怨纠葛, 让故事得以继续, 发人深省。而福斯特也常借施莱格尔姐妹之口表达自己的艺术哲学见解。例如文中理想主义的海伦就曾有过这样的论述, 她认为尼采代表的是一种新型的, 非理想主义的哲学趋势, 宣扬超人观念, 换句话讲, 海伦不认同尼采的哲学思想, 并认为他代表的是唯利是图, 金钱至上的威尔考克斯一家的哲学而非施莱格尔一家。我们无法得知海伦的这种见解是否代表了福斯特本人的看法, 还是他为刻画海伦理想主义而又天真倔强的性格才赋予她这种见解而委屈本意。不管如何, 我们从这种探讨中可以揣测到作者的思考和品位, 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哲学是有其自己的思考和见解的。
从主人公身上我们可以挖掘到很多德国浪漫主义的烙印, 施莱格尔姐妹就是这种思潮的忠实代言。我们知道德国浪漫主义发展最早, 它肇始于18世纪90年代, 最初体现在文学、审美领域, 其先声则是由歌德、赫尔德、海曼所代表的“狂飙运动”。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十分强调“个性”, 即强调个人的唯一性、独特性, 个性是费希特、F·施勒格尔、施莱尔马赫的等人思想的中心语汇。F·施勒格尔写道:“个性是人内在的原初的永恒之事物;人格则没这么重要。追求这种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事业, 将是一种神圣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文中施莱格尔姐妹俩就是这种个性的体现, 虽然侧重各有不同。姐姐玛格丽特虽然举止优雅, 平易近人, 但却从不像其他贵妇淑女似的唯唯诺诺, 唯命是从。她做事考虑周到, 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又博学多才, 这让威尔考克斯家的子女多有反感, 认为她是一个话多而心机重的人。妹妹海伦更是那个时代个性的代言, 小说一开始就是海伦写给姐姐的信, 告诉她自己与威尔考克斯家的小儿子保罗闪电恋爱了。完全没有淑女们故作矜持的嘴脸, 而多了份敢爱敢恨的大气。虽然生在富裕人家, 衣食无忧, 她却从来没有将阶级差距放在眼中, 而是积极帮助贫困潦倒中的巴斯特, 为他和姐夫亨利闹翻。姐妹俩身上都有着理想主义的浪漫情怀, 不同的是姐姐认识到物质和精神相依的关系, 最终还是选择与富裕的亨利·威尔考克斯联姻以维持自己悠闲高贵的生活, 而妹妹则更加固执和倔强, 鄙视资产阶级的暴发户们, 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依靠丰厚的遗产而生活的人。文中多此提到施莱格尔姐妹俩参加沙龙讨论的情形, 他们的圈子里都是女人, 每次讨论都选取一个话题, 各抒己见。而施莱格尔姐妹俩总是这圈子里的领头军。比如他们讨论如何体面而不张扬的帮助贫困的巴斯特先生, 如果有一笔丰厚的财富, 死后如何分配等等, 这样的讨论让读者感受到了他们身熠熠夺目的新女性的光芒, 让读者不自觉地被他们知识女性的光辉所折服。谈到沙龙, 就不得不提起德国的浪漫主义者了, 文学沙龙就是早期浪漫主义者们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当时, 许多作家聚会于耶拿的A·W·施勒格尔家中以及柏林的Henriette Herz和Rahel Levin的文学沙龙中, 他们自由而坦诚地谈论哲学、诗歌、政治、宗教等。参加者中也不乏杰出的女性。而福斯特将这一元素融入小说中, 我想也是一种德国情调的自然流露吧。
再者, 从小说的主题入手, 我们也可以看到德国文化的影子。小说通过三个不同家庭人物的纠葛反映了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 不同层次的中产阶级之间的隔阂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作者想要做的, 就是“联结”。正如小说扉页上所写的那样:“Only Connect!”。福斯特试图展现的不是浪漫的爱情, 温馨的亲情, 而是现实的社会, 表达的是他渴望联结的心愿。联结的含义可大可小, 可以是不同思想的人们的联结, 可以是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的联结, 也可以是国家之间的联结。通过小说, 福斯特所试图展现的其实也是两个国家, 两种文化之间的联结。
总的来说, 通过对《霍华德庄园》的阅读, 可以看出德国文化, 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对福斯特的影响, 他将这种影响渗透于作品的人物, 对话, 情节中, 让我们见证了福斯特思想的深度与广度。本文从女主人公们的姓氏质疑起, 探讨到文中人物主题与德国文化的关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根深蒂固的, 对于从德国文化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 笔者认为还有很多可以挖掘之处, 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摘要: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德庄园》虽讲述了英国三个不同层次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之间的矛盾与联结, 但小说的主人公施莱格尔姐妹俩却是德国人身份。因此小说中也自然流露了德国文化队福斯特小说创作的影响。本文从姐妹俩姓氏的探究入手, 进一步分析了小说中所体现的德国文化, 尤其是德国浪漫主义思想。这种影响渗透在主人公的性格举止中, 也体现在小说联结的主题里, 因为福斯特所要表达的联结不光是社会中的不同地位的人的联结, 大而广之, 同样是两个国家文化的联结。
关键词:福斯特,《霍华德庄园》,施莱格尔,德国文化
参考文献
[1].Firchow Peter E.Germany and Germanic Mythology inHowards End, EBSCO Publishing, 2002
[2].Forster E.M., Howards End,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Norton W W.The Norton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Fifth Edition, Vol.2, New York:W.W.Norton, 1986.
【德国文化】推荐阅读:
德国文化对德国企业的影响08-14
德国的裸体文化05-25
德国文化教育学07-06
德国职业校园文化09-11
德国文化节执行方案12-08
赴德国签证入境和海关须知德国签证种类德国签证分为短期10-10
德国模式06-14
德国产品06-29
德国高职06-29
德国社会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