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共12篇)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1
0 引言
《Desperate Housewives》,译为《绝望的主妇》,这部电视剧的前五季已经拍摄并播放完毕,目前该剧的第六季每周在美国ABC电视台热播。早在2005年,美国第57届艾美奖颁奖典礼中,仅仅开播2个月,以每周吸引了2500万名观众收看的绝对优势,一举夺得15项提名,甚至连美国第一夫人劳拉也成了它的“粉丝”。
1《绝望的主妇》剧情
这部脍炙人口的美剧,带给我们诸多“美式”触动。首先是几位女主人公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特别是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将抽象的“友情”二字演绎的具体生动,发人深省。我们时刻都体会到朋友之间的信任,五个女人无话不谈。她们各有所长,在生活上互相帮助,尽管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但是回到家后,他们还是会坐立不安,带一些精心准备的小礼物,独自走到朋友的门前,敲门道歉,这种坦诚,勇敢,直率值得钦佩。信任是很微妙的东西,得到后我们会感觉到无比自由;但是一旦失去就几乎不可能再挽回。
其次剧中主人公个性鲜明,独立自主,体现了美国当代女性的性格特征。五个女主角个性鲜明,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特征。但她们的唯一相同点就是:勇敢。在丈夫离她而去的时候,她勇敢的接受现实,带着女儿独自生活;当家庭经济状况拮据不堪时,她勇敢的走出家门,重归职场;当女儿未婚先育时,她勇敢的伪装起孕妇;而当丈夫被捕入狱时,她又勇敢的面对惨淡的生活;当她被姐妹误解,她依旧勇敢的指责他们的不足。当这些主妇们在拼力争斗之时,已不仅是体力的考验,而是智慧与毅力的较量。从一个侧面看,该剧重新反思男权社会下,女人们在不断反抗和妥协中,逐渐对现实绝望,才使得她们如此勇敢,如此独立,绝不依靠丈夫。剧名“绝望”是因,造就出的主题“悍妇”是果。
第三,故事耐人寻味,旁白发人深省。《绝望的主妇》在每一集的结尾,都会有死者Mary Alice Young的旁白,提炼本集表达的深刻含义,这是国产电视剧不曾采用的独白方式。这些独白以本集的剧情为出发点,折射出深刻的道理及看透世事的淡定,和冷冷的嘲讽。或赤裸裸的解释人性中的邪恶,诉说生活的痛苦和无奈,使观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或由浅入深揭示深刻的道理,让人若有所思,仿佛人在其中;或如冬天刺骨的寒风,发人深省,给你正在堕落的思想或灵魂敲响警钟。娓娓道来的旁白让人听有所感,感有所为。这正是这部电视剧的特色所在,也是她值得欣赏和称道之处。
2《绝望的主妇》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绝望的主妇》中反映出的中美文化差异随处可见,本文仅举剧中常见而又未被人们所重视的中美文化冲突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给人以启示。
2.1 中美性教育观念的差别
剧中Bree的女儿Danielle未婚意外怀胎,Bree将她安顿不远处的修道院,然后自己假扮怀孕帮女儿掩饰怀孕的事,直至婴儿降生。即使是这样他们也没有选择堕胎。我们早就知道美国人将堕胎视为谋杀,同时在美国有些洲的法律明确规定堕胎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在我们中国却不是如此,仅以唐山为例,走到哪里都少不了某某女子医院的“人流”广告,更为可笑的是有些广告还堂而皇之的写出“持学生证优惠”的标语。由此可见,堕胎在中国是广为接受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被鼓励的。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首先,两国的性教育观念不同。在美国有95%的公立学校在性教育的课程中讨论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有接近一半的学校教学生避孕知识和提供避孕器具。可以说美国一个性开放的民族。而我国是一个思想较为保守的民族,谈“性”色变,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表现。其次,宗教信仰的差异。美国人大多信奉基督教,教义中对于人权的尊重有明确的规定。而我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没有所谓“人权道德”的约束,相反“克己复礼”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早已根深蒂固。第三,开放程度不同。西方人较为开放,也较为自我,有什么事都会直截了当的表达,大多时候并不懂得含蓄,特别是他们在谈到性的时候,也无所忌讳。而我们则较为保守,一般不会议论这些所谓私密空间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听到这些不要显得过分拘束和不自然,坦然面对,不必过于在意。
2.2 中美葬礼习俗的差别
葬礼是人们为哀悼、纪念死者而举行的仪式,中西皆有,但不同的葬礼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特点,有人曾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来比较中西葬礼的差别:“中国的葬礼充满了亲人的悲伤、美国的葬礼充满逝者的尊严”。这里我想谈的是Bree的丈夫Rex的葬礼。在这其中涉及到许多中西文化的差异,第一:中国人比较重视“哭”这个环节,越是嚎啕大哭,越是形销骨立,越被视为与死者的感情深厚,越是合乎常理。而在剧中的葬礼前后,我们很少看到Bree等家属在众人面前失声痛哭,相反故作坚强却是合乎常理的做法。第二,在葬礼上的表现。我们中国人往往以诉说不快、不满为永恒的话题,像“你怎么走的这么早啊”,“你还没……”而西方人往往会在追思仪式上,善意地讲一些死者生前的趣事,以逗笑全场为目的。他们认为笑是战胜伤痛的最好办法,而且能让亲友记住死者当年的风趣和可爱。第三,参加葬礼的亲友的表现。在我国,非直系亲戚和朋友参加葬礼都会交“份子”钱,而在西方葬礼前探望丧家时,多是准备一些小礼物,在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送钱的。如果是街坊邻居,可以送自己亲手做的饼干、意大利空心粉或比萨饼等这是因为办葬礼时会有很多客人,主人也来不及准备食物。形成这些差别的最根本原因是:西方人多是宗教徒,与我们的信仰不同。例如基督教徒就有天堂和地狱之分,如果死后能去天堂,有时死也会成为一种幸福,所以他们会将死者能够去天堂享受幸福视为上帝的一种奖赏。作为中国人在西方参加葬礼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差别,为跨文化交际扫清障碍。
2.3 中美对体育运动的崇拜差异
作为诞生于美国本土的世界性体育运动,棒球是美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传统,是与篮球、橄榄球不分上下的三大国球之一。与此相关的棒球产业也是推动美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链条。在《绝望的主妇》中,Lynette为了让儿子Parker在棒球比赛中获胜而贿赂对方最厉害的投手那段情节。管窥窥豹,这段故事情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棒球在美国的普及程度,甚至在儿童当中就早早的开展了棒球教育。但是国人对于国球乒乓球的狂热远远达不到美国人的疯狂程度,首先,中美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人自古恪守的是内敛、含蓄的感情表达方式,不张扬,不外露,那句“胜不骄,败不馁”是祖宗留给我们的至理明言。似乎我们的感情从不外露,永远那么中性。只在近些年的国际重大比赛中,我们球迷的热情似乎高涨了一些,但比起美国人在赛场上的表现可是逊色许多。其次,中美对于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也并不相同,美国的小学生都会参加棒球训练,而中国的小学没有几所开设专门的乒乓球课,这就使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乒乓球运动,都懂得如何去欣赏这项运动。最后,这种感情表达上的差异,有时让我们对美国人在看球时的一些举动或表现觉得过于夸张,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尊重差异,缩小不同,不要过多评论。
3 结束语
我们在欣赏美剧和美国文化的同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什么是可吸收借鉴的,什么是只了解即可的,什么是该坚决抵制的。在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跨文化交际实践的同时,也不忘传播我国本土的优秀文化传统,这才是我们从事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摘要:本文以电视连续剧《绝望的主妇》为例,以性教育、葬礼、体育运动等三个剧中常见的场景为突破口,分析了东西方在价值观、民族性格等方面的差异,以达到为跨文化交际的完成起到借鉴作用的目的。
关键词:《绝望的主妇》,东西方,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胡文仲.美国价值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4).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
[3]《美国性教育》.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283910/.
[4]屈文生.看绝望的主妇品美国文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2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我见
美术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 班级:六班 姓名:李世伟
学号:201221015603
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我见 李世伟
摘要: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独一无二的礼物(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不同,因为我们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而东西方饮食文化在东西方人心中的地位也是不同的,每个区都有属于每个地区独有的饮食文化。就如东方的茶之于西方的咖啡,咖啡永远无法代替茶在东方人心中的地位。由于地域、历史、礼仪等等因素使得东西方饮食文化有着差异性。关键词:东西方 饮食 文化 差异
孟子曰:食色,性也。在论及某一民族的文化时,作为满足人类基本生存所需要的饮食文化是我们所必须重视的。饮食文化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步的过程,是历史最为久远的文化形式之一,有着突出的民族特性和丰富的研究材料。饮食文化关乎每个民族成员的生理、心理成长,是其它一切文化形成的基础,很多文化现象都可以在饮食习惯中找到源头。在地域的划分和历史文化形成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地域、历史方面东西方的饮食文化差异
西方地区的纬度主要在40度以上,温度相对东方而言普遍要低,所以他们所需的热量远远高于东方。因此,西方人对肉类等高热量的食物的欲望也要大于东方人。所以大体上东方以素食为主,西方以肉、奶为主。那哪种饮食形式好呢?素食形式有个缺陷,就是脂肪和蛋白类食物少,有可能形成蛋白质营养不良。但是在东方的素食文化中,却暗存着一种巧妙的均衡,那就是大豆为代表的豆类食物占有重要比重。豆类是五谷之一,在中国的饮食中占有重要席位。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丰厚,而且钙的含量也不少,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而且是低价的营养来源。而西方的饮食形式,看起来蛋白质,脂肪类是很充足,但是如今这种饮食的缺陷曾经越来越明显了,那就是流学病学研讨发现,这种饮食形式与癌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有亲密关系。
选择以素食为主,有客观要素,更多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人口太多,吃饭的问题只能靠低价的谷类及豆类来处理。并不是人们不想吃肉类。但正是这种特定条件下的选择给中国以及亚洲地域的人们带来了深远的安康影响。盛行病学营养发现,在日本,中国等以素食为主,又大量食用豆类食物的地域,癌症、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惊人的低。而如今条件好了,大局部的人能够自在选择食物,城市的居民的饮食构造曾经逐步西化,也就是肉类、奶类的食用在增加,高油、高糖、高脂的东西吃得越来越多,相应的在疾病谱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发病率很低的心脑血管疾病也在逐年增加。而在以后的若干年后,这些慢性疾病将会是影响人类生活的最主要的疾病担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人类文化曙光最早照射到的中央。在史前时期就有了高度的开展。原先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农耕时期的降临,逐步变成定居生活。定居后的生活主要依赖于土地,以农作物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而定居的稳定生活又形成的人口大量繁衍,形成粮食紧缺,更进一步的开开荒地,使农业占的比拟越来越多,畜牧业遭到了很大抑止。在人类的食物当中,以素食为主。当然也有肉类食物,但受条件限制,只要社会上层的人才干经常吃到。所以古时称有位置的人为“肉食者”就是这个意义。大局部的人只能以素食为主,所谓“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说人们生活以五谷杂粮为主要的营养提供,果类食物也起到辅助的作用,能增加点肉类食物对身体是有益处的,蔬菜之类的能够协助本人们补充营养。这是本人们古时分的饮食形式,这里面有客观的选择,但更多的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而西方社会主要由游牧民族开展而来。游牧生活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中央,也就很少有农作物的播种与收获了。食物的来源主要就是肉类了,来自于放牧的牛、马以及猎物等。另外还有动物的奶类,即以肉、奶为食。固然随着社会的开展,这些民族也树立了自己的国度,有了固定的寓居场所,但这种饮食形式还是持续下来了。从饮食用具来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社会,以中国为代表了,吃饭主要是靠筷子。也就是两根小棒。在西方人看来,真的很神奇。就这么两个小棒,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付一切的食物了。小小的筷子就能得中华文化的精华了。古时分筷子不叫筷子,是叫箸的,李白有诗“停杯投箸不能食”,就是指的筷子。历史记载了商代纣王荒淫无度,用的是象箸,即用象牙制造的筷子。由此可在,在那个时期之前,就但后来为什么又改叫筷子呢?听说与古代江南的船家有关系。江南地域,水网遍步,所以很多人以行船为生。在行船过程中要吃饭,也离不开这个箸,但箸和住同音啊,行船的人怕船往啊,就替它改了个名,叫快,也就是让船走得快一些。加上竹头,就是筷子了。
那西方人吃饭用的是什么?是刀和叉,这和他们的游牧习性是分不开的。游牧民族经常要为争一块地和其它部落作战,他们吃东西很勿忙,食物又是以肉食为主,常常是整块的动物腿或什么的,那么怎样把这个食物吃到嘴角呢?手边常有的工具就是刀,用刀将肉割下来,送入口中。等他们有了安定的生活后,还是用刀作为吃饭时的工具。但渐渐的也发现用刀有不便当的中央了,用刀割了肉以后直接送入口中,不是很平安,而且也不够文雅,于是就产生了叉。一开端是两头的叉,渐渐又有了三头的,以致于更多。叉不能单独运用,必需用刀在前,用叉在后。刀叉配套运用,不超越500年历史。比起中国的筷子,真实是小字辈了。再从餐桌礼仪文化上讨论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国人摆宴,讲的是丰盛,讲的是排场。自隋唐以降,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向农产品丰富多样,水陆交通发达的南方。有宋一代将物质文化发挥到极致,由此奠定了中国人几尽奢靡的餐宴习惯。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各式酒楼的描绘即是当时中国大城市中发达的餐宴消费的一种真实写照。在现实里,即使生活再拮据的人,在摆宴待客上也是不会含糊的。大菜如全鱼、全鸭、蹄膀,往往在上了十几道其他菜之后,方才姗姗入席。其实光这几道大菜就够一席人吃饱了。可以说食者肚中的一半是在滋养它们,而另一半是在摧残它们。除了耗费物质,中国人还喜好在酒桌上研磨时间:层出不穷的菜肴和饮之不尽的美酒能够尽情展现在酒桌上,是以宾客乘着酒兴行酒令、耍馀兴、吟诗句、爆笑料、套近乎、闹酒疯为前提的。真正用于汲取营养、享受口福的时间恐怕不到总共的二分之一。
反观西方的餐桌,在座的都是矜持、歉疚9地就餐的绅士及妇女。宴席与其说是一项汲取营养的行为,毋宁说是一个展现与席者优雅涵养的舞台。面对或熟悉或陌生的同席者,各种话题只须浅尝辄止,没有面红耳赤,没有掏心置腹。温和与友善就已经足够,但不露声色的高傲和外交辞令也不可少。参考文献: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3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差异;谈判风格;对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50- 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之下,国家间的商务来往越来越频繁,国际商务谈判在跨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跨文化是国际商务谈判最大的特点,正是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碰撞甚至冲突,相当一部分谈判也因此而告失败。因此,了解谈判双方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对于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
跨文化谈判的核心问题是要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阻碍。美国社会学家David popenoe 从抽象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或社会就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它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化,人们通过观察和接受其他成员的教育而学到其所在社会的文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文化的形成都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而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即渗入到人们的言谈、行为、思想各个方面。受地理环境、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东西方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一)价值观不同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国家就逐渐形成了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个人的存在被视为群体存在的基础。整个社会都推崇人的价值,强调独立。依靠个人的成就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注重个人特色,思维活跃,大胆自信,尊重他人隐私,强调人人平等。
东方文化则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强调群体价值,认为先有群体后有个体,个体是群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崇社会的有序与和谐。主要由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注重团队合作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强调谦虚谨慎的优良美德,崇尚权威,有着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
(二)思维方式不同
西方文化注重归纳推理,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此外,偏好分析思维,将研究对象分解成不同的发展阶段或组成部分,从细节入手进行分析。注重对立,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思维上部分优先于整体。
东方文化则注重演绎推理,习惯于从一般到个别,而且,更加偏向于综合思维,将一个事物看成一个整体,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和分析,注重统一,思维上整体优于部分。
(三)利益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同
利益是谈判的主要评价指标。比较而言,西方人的利益意识更为强烈。西方社会的基础是以市场交换和市场竞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在这种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社会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利益关系,遵循公事公办的规则,习惯把任何细节都付诸于法律,法律在西方国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情关系则十分的淡漠。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公私分得很清楚。
而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则更具有“人情味”,人际关系网的建立往往在谈判中发挥关键作用,人们之间不主要以利益交换为基础,更重视非经济性资源的人情关系,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东方人一般避免正面摩擦,更相信法外有情,不轻易诉诸于法律。
二、谈判风格的差异
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谈判风格。本文选取最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日本和最具西方文化特征的美国进行比较分析。
(一)日本的谈判风格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儒家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内心深处。日本是礼仪之邦,第一次见面常有送礼的习惯,而且礼物的档次与客人的职位相对应;日本人很讲究面子,他们很少说“不”,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会伤害双方的和气。在洽谈过程中,日本人即使对对方的某方面的提议有保留意见或不同的看法,在一般情况下很少直接拒绝或反驳,他们一般是通过迂回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观点;日本人的观念中,个人之间的关系占据统治地位,在同外国商人进行初次的商务交往时,喜欢先进行个人的直接面谈接触,且乐于接触经过熟人关系介绍来的厂商;日语的隐含意思比较多,一般如果不是谈判双方都能熟练地使用日语,或是找到双方都信任的翻译,则尽量不要用日语;日本人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谈判中,日本人有相当的时间和精力是花在人际关系中的,因此,谈判时一般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友好客气的称赞一下对方,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日本人一般不带律师参加谈判,他们认为带律师参加谈判,可能意味着以后会蓄意制造法律纠纷,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他们更愿意相信人而不是契约,在他们看来,合同不是最重要的,至关重要的是相互间的信任和诚实;日本人注重集体观念,不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有专家认为,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团队精神,同样,他们对于谈判的另一方也要求率团参加,如果派出的人数太少,会怀疑其能力和代表性;日本人注重交易时的官员影响,着眼于建立长期的交易关系,并不十分讲究眼前利益。在谈判中往往善于搞“蘑菇战”,实施拖延战术,设法了解对方意图,并模糊己方意图,经常把对方折腾得筋疲力尽而接受其要求。
(二)美国人的谈判风格
美国谈判人员有着与生俱来的自信和优越感,喜欢在双方接触的初始就阐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推出自己的方案,以争取主动。在双方的洽谈中充满自信,语言明确肯定,计算也科学精确。因此,美国人倾向于使用原则性谈判战略;讲究办事效率,干脆利落,不绕弯子,不拖泥带水,当意见不一致时直接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总是开门见山,采用积极的态度,注重利益,不在小问题上浪费时间,经常运用各种策略;注意企业的形象信誉,公共关系并常在气势上咄咄逼人,作为买方则要求卖方在提供产品的时候同时满足其相关条件,而作为卖方则希望买方按照其意愿和要求签订协议;美国人的法律意识根深蒂固,一切事务都可以诉诸法律。他们认为,交易最重要的是经济利益。看重合同,十分认真地讨论合同条款,而且特别重视合同违约的赔偿条款,一旦双方执行合同条款中出现意外情况,就按双方事先同意的责任条款处理;美国人有着很强的时间观念,在节假日和下班时间是不谈公事的。在美国人心中,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在谈判中一些形式化的礼仪占用了很多的时间,会使得他们丧失耐心。
(三)美日商务谈判案例
正因为美日文化的巨大差距,美日两国的谈判风格截然不同。相比而言,美国的谈判方式就像是武术中的棍法,主动进攻,攻势犀利、目标明确,态度也比较强硬。而日本的谈判方则类似于太极,以退为进,柔中带刚,隐藏自己的目标,看似软弱,却能化解对方的攻势,逐渐把自己从一开始的被动地位逐渐转化为最后的主动地位,并在最后迫使对方接受有利于自己的条件。两国之间的谈判,经常因为两国风俗习惯、社交礼仪的不同而无疾而终。
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带着一份预先制定好的合同去日本就建立一家合资企业进行谈判。当美国人与日方人员第一次见面时,美国人就把建议的合同副本放在日本人面前。顿时,日本人目瞪口呆。日本人认为,美国人在第一次会面刚开始就拿出合同文书是非常粗鲁和不妥当的。为此日本人得出结论,同这样的公司进行进一步的商务往来将是不明智的。
三、跨文化谈判的对策
(一)合理安排谈判人员
选择参与国际商务谈判的谈判人员,应考虑到对方的习惯。例如,在与日本谈判时,要安排一两个公司高层人士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而在美国谈判时,则最好要求有律师到场,以便及时解决谈判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二)理解与尊重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在谈判之前,应该理解并接受各种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的文化风俗。在与西方国家谈判时,应注意尊重对方的隐私以及宗教信仰,与阿拉伯国家的人员谈判时,尊重对方的一些特殊的风俗习惯,而与东方国家谈判时,则应注重见面时的礼节。
(三)不盲目崇外,尊重本民族的文化
虽然在谈判时,我们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但是,也应该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不卑不亢,不要一味的为了迁就对方而放弃自己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这不但不能达到表示友好的效果,反而是一种向对方示弱的表现。
(四)选择合适的谈判方式
美国人是纵向谈判的代表,谈判中表现出强烈的求胜欲望,希望迅速地解决主要问题。法国人则主要应用横向谈判,他们喜欢先为议题画一个轮廓,然后确定议题的各个方面,再达成协议。日本人则小心谨慎,他们习惯对合同作详细审查并且在内部做好协调工作,因而谈判过程较长,先与每个人单独谈,当达成一致时,再安排范围更广的会谈。
(五)根据谈判对手来制定谈判策略
在谈判中,往往要运用很多的技巧来说服对手。对于注重人际关系和长远利益的国家,即便进行说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要选择含蓄的方式。如在日本,直接或强硬的谈判战略可能会让对方丢面子,并会破坏个人关系,所以较少被使用。而西方国家,则急于说服对方,达成一致,例如,美国商人喜欢在谈判桌上摊牌,急于从信息交流阶段直接进入到说服阶段。
谈判者在谈判的时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本国文化的烙印,而谈判的结果虽然是以客观的经济利益为目标,但是谈判人员的主观因素也是一枚有决定性意义的砝码。因而在进行国际商务谈判之前应认真研究对方谈判人员的文化背景及其特点,作好充分的准备,以此加强自己的谈判实力,并在谈判中因势利导,取得谈判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周娟美. 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 机械管理开发 , 2005,(02)
[2] 左小平.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J]. 商业研究 , 2005,(06) .
[3] 王雅梅,谭晓钟. 论影响国际商务谈判的文化因素[J]. 中华文化论坛 , 2002,(03)
[4] 李郁,张泳.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J]. 商业研究 , 2004,(24) .
[5] 刘白玉.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 , 2005,(10) .
[6] 潘玥舟.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 2007,(04).
[7] 刘昌华. 美国人的商务谈判风格[J].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 2000,(04)
[8] 刘雯祺. 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及对跨文化商务活动的影响[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 2005(03).
[9] 赵银德.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J]. 对外经贸实务 , 2002,(10).
[10] 吴晓. 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 合作经济与科技 , 2005 ,(08).
[11] 邹芙林. 试论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J]. 企业经济 , 2007 ,(01).
[12]唐静. 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探悉[J]. 商业研究 , 2005,(11).
[13] 杨晶. 商务谈判[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
[14] 仰书纲. 商务谈判理论与实务[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
[15] 理查德·M·霍杰茨,弗雷德·卢森斯. 国际管理-文化,战略与行为 [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5.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4
1.1 接人待物的处事方式
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喜欢广结四海朋友以及很擅长进行人际交往。然而对于美国人来说人际关系较为简单,相对而言更注重的是法律,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中国自古以来对礼仪的要求程度很高,往往通过言语将中国人的自谦和敬人体现出来。如果得到别人赞扬,中国人的普遍表现为使用谦词来将自己的谦虚表达出来。
1.2 人生观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一直是集体主义,美国的文化主要是以个人主义为重点。在中国人所受到的教育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更加重视集体利益,中国人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我们的社会歌颂奉献精神。同时,中国人对自己的集体归属感非常重视,要求自己必须和集体有着一致的步调。我们身边有着非常丰富的实例,例如,“班级”“寝室”等,就是非常明显的集体概念。另外,中国人对街坊邻里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视的,“远亲不如近邻”就是集体归属感的一种完美体现。
1.3 宗教信仰
在中国,中国人多数为无神论者,部分人是佛教追随者。但是中国人通常情况下并没有表现出自己有多么的虔诚,然而,他们并不是从始至终都是虔诚的教徒,往往是当他们遇到一些不幸的事情或者想要祈求好运时而已。虽然在美国绝大多数的公民都是基督徒,然而并不代表《绝望的主妇》中的几位主妇就一定是虔诚的基督徒。通过分析剧情可以发现,做礼拜参加宗教活动是她们会定期去做的,并且如果心理压力大到无法自我排解的时候会去和神父进行告解来寻求帮助,然而,这些做法让他们自己都忽视了信仰的神圣性,并且为自己的信仰增加了许多世俗的利用和利益关系。比如剧中的一个角色加比,他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学校勒令他的女儿退学,然而在短时间之内无法立刻找到能够接收他女儿的学校,加比竟然开始动歪脑筋,那就让他的孩子上学,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他的做法更是让人觉得可笑,他竟然悄悄地将支票偷了回去。
2. 派对文化的差异
对于中国人来说,聚会就是相聚在一起,通过查阅字典也可以知道聚会就是聚在一起。英语的解释和中国的解释有所不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派对为了达到享乐的目的通过互相的邀请而聚在一起。派对文化出现的时代很久远,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远在远古时代就出现有派对文化。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会时常聚集在一起,围着篝火边品尝着美食同时载歌载舞。这样可以使得大家对彼此能够有更深的了解,从而使得彼此的感情能够得到提升。对于美国人来说,派对的时间地点都没有过多的要求和限制,常常在家中举办各种派对。相对来说比较常见的有生日聚会、欢迎会等等,主人会邀请自己的朋友和邻居来家里做客,派对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吃饭、喝酒、跳舞和闲谈。这种派对的形式和内容往往是很随意很自由的。在《绝望的主妇》的第一集中就为观众们描述了女主人公玛丽·爱丽丝自杀身亡事件,按照西方国家的生活习惯,朋友和邻居们带着自己做的或者买来的食物去安慰她的家人
3. 中美葬礼习俗的差别
当有人去世离开这个世界后,人们为了表达哀悼和纪念死者会举行一种仪式,这就是中西皆有的葬礼。但是由于中西文化拥有不同的特点所举办的葬礼也就有着各自的特点,有一句话可以完美的诠释出中西方葬礼的差别,那就是:“中国的葬礼充满了亲人的悲伤、美国的葬礼充满逝者的尊严”。在剧中可以通过Bree的丈夫Rex的葬礼来分析出中西方葬礼的不同,其中涉及到很多非常显而易见的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葬礼上相对来说非常重视“哭”这个过程,似乎越是嚎啕大哭,越能表达自己的感情,被视为与死者的感情深厚,只有这样才是合乎常理的。剧中的葬礼和中国式葬礼恰恰相反,无论是葬礼前还是葬礼后观众很少看到Bree或者家属在参加葬礼的宾客面前痛哭甚至是流眼泪,反而是在故作坚强相互打气,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这样做才是合乎常理的做法。另外就是通过是在葬礼上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在葬礼上的话题往往都是诉说不快不满,以“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啊”为最经典的例子,西方国家的人的做法是在追思仪式上往往会讲一些死者生前的趣事,来活跃葬礼上悲伤的气氛逗笑全场。
4. 结语
东西方文化最主要差异是东西方文化的基调不同,东方的文化基调偏于厚重,而西方的文化基调更倾向自由,但文化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一种文化更优秀更高贵,只有哪一种文化更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哪一种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闫磊,浅析《绝望主妇》体现的中美文化差异[A].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2).
东西方影视文化差异欣赏 篇5
从《国王的演讲》浅探东西方文化异同
及“达西大叔”的表演魅力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年级:15级 学号:08151203 姓名:戴哲 任课老师:赵颖彩
在BBC档案中,确实存有影片结尾处乔治六世演讲的真实录音。此外处于兴趣,我还找到了片中国王治理中期,参加园艺博览会开幕时的演讲录音。虽然从人物传记上,真实 的乔治六世与“达西大叔”半点不像,但是他讲话时的感觉,在影片中反应的十分逼真,没有半点夸张。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部影片,不会有很多人想要去了解为什么乔六讲话那么迟顿,在他吐出的每个字背后又会有多少艰辛的努力。
撇开奥斯卡评委会里那帮老学究的口味不管,作为一个影迷,对于《国王的演讲》所获得的四个奖项中,我最无异议就是最佳男主角,这是当之无愧的,在本届奥斯卡所有的提名电影中哪一个男人的表演能货真价实地超越科林.费斯?我为大卫.芬奇的再度失意而遗憾,为《社交网络》的高开低走而偷笑,同时也为《国王的演讲》的“全面胜利”而保留意见,更重要的是为科林.费斯的“加冕登基”而洋洋得意,因为在我看来《国王的演讲》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科林.费斯的个人表演奖,也是他的表演让我从这部电影中获得了最大的感动。也让我知道从达西到乔六,其间快有20年,科林.费斯是永远的男神。
对于影片本身,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舞台上,口吃者经常是以大众笑料的形象出现的,人们经常拿他们的语言障碍来开玩笑,甚至是讥讽,没有什么人能理解口吃患者的痛苦,明明有表达的能力却常常招来讥笑,他们的痛苦只有天知道。《国王的演讲》开头乔六那不停颤抖的嘴唇和紧绷的面部肌肉都传神地表达了那种想要表白却无法痛快说出的痛苦,也许不仅仅是痛苦,还有愤怒,这种愤怒源于对自身缺陷的痛恨和无奈。这种情真意切的表演瞬间打动了我,情感的天平立刻倒向了这部平实而又生动的传记片。
中国人喜欢玩象棋,然而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或静或动都再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当乔六还在为哥哥当国王而暗自庆幸时,他不会想到自己却会走上这条内心充满厌恶与恐惧,却又不得不踏上的,不能回头的路。充满坚毅与勇气。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不回头的“卒”。
一段不熟悉的历史和一群不熟悉的人物,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和一种遥远的文化体系,无论怎么看《国王的演讲》都极有可能成为一部“大闷片”,但是科林.费斯的个人能力把本片变得生动鲜活起来,这都有赖于他把一位有缺陷的主角刻画得栩栩如生。很多励志电影中的主角都是有缺陷的,如《阿甘正传》、《雨人》,但正是这种有缺陷的角色能够迅速引起观者的注意,同情、感动、振奋等情绪随之而来,这也是这类电影的共同特征。可以说一个有缺陷但又不屈服的角色就是这类电影的全部,前提是要有一个优秀的演员来完成这个角色,科林.费斯无疑令人信服地做到了。
科林.费斯就让乔治六世这个并不出名的英国国王生动而有趣地站立到了世界面前,并且,他的精神和性格,他的爱情和家庭,如平民百姓一样,充满了生活感,于是即使不属于同一文化环境之中,影片所蕴含的生活气息依然扑面而来。这正是《国王的演讲》有别于其他宫廷历史片的重点所在,它讲述的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但在情感上却是充满现实感和人性化的。一部饱含情感的作品,赢得了奥斯卡“耆宿”们的好感也在情理之中,而让很多人感到委屈的《社交网络》恰恰暴露的是人性和社会的反面,在“名门正派”的“国王”面前,纵然“极客”的武功再精妙绝伦,也很容易被视为“旁门左道”,这就是江湖,这个规矩其实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6
【关键词】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翻译,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语言间的转换,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正如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的那样:“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翻译起着原语和译语的两国人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的作用。然而原语和译语的词语在一定的上下文和特定的情景里却有着各自的特定背景情味。
就中美两国的文化来说,两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和方式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他们对待同一事物有时会有不同的理解、看法和表达方式。例如观看一部美国影片,中国人不理解或误解片中展示的某些行为或词语,而美国人却会视为自然。这是因为美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都是带着自己的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去看同一部影片而产生的不同反应。这些文化是人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学得的,是社会的积累,是交互影响,是环境的要求。
从中美两国人在餐桌上的谈话行为所反映出心理上的差别也可以看出两国的文化差异。在传统的中国餐桌上长辈是发话人,晚辈是受话人。因此长辈说话时晚辈要认真听着;孩子则要听从和模仿,长大了也要学长辈的样子。美国人则不同。在餐桌上长辈是受话人,孩子是发话人。孩子要极力表现自己,讲自己做过的和要做的事,讲自己的看法和想法,长辈则要对孩子加以鼓励或支持、或否定。
可见,一篇好文章的译文不但要能充分反映原文的意思,而且还须引导译文读者排除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困惑或误解。这就要求译者要通晓对象国的历史、地理、社会、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下面从经济、政治、心理、文艺几方面谈谈文化差异带给译文的影响。
一、经济方面
东西方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同,发达国家会出现一些他国没有的新的术语、词汇和说法。把这些译成汉语时会有些困难,因为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例如,美国市场上出现一种廉价的葡萄酒时,人们为它取名为”redeye”。中国人在没有看到实物上的商标时,会把它同中国社会风气联系起来,误认为是“红眼病”。这些显然是望文生义了。又如美国人常喝的一种“white wine”,如果把它直译过来,也许有人会译成“白酒”。其实那是一种低度酒,并非中国人用“白酒”所指的那种烈酒。因此,要准确而真实地把具有西方经济文化特点的词译成汉语,必须了解西方文化和经济的特点和发展状况,而不能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去理解和翻译。
二、政治方面
西方特有的一些政治术语常常找不到恰当的汉语词语与之相对应。这同样给翻译带来影响。如美国是个主张自由与民主的国家,但种族问题依然存在,称为“colour problem”,对黑人有“black”和”Negro”两种说法。如要在译文中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风格,在某些带有歧视意味的文章里会用Negro,意为“黑鬼”;在一般性文章里则用black,意为“皮肤黑的人”。如不加斟酌随意地译为“黑人”或“黑鬼”有时会背离原文表现的真实情感。
三、心理方面
从心理的角度看,西方人喜爱以自己为中心。他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英语中常可见到“I think……”或“I have an idea”这类表现见解和看法的句子。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一词在美中两国人的观念显然不同。美国人用这个词是指拥护个人自由、权利和个人独立行动的社会概念、原则或习惯。这是美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的核心,是他们的生活准则,也是美国社会文化的主流。这一词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具有褒义。而中国人说“个人主义”则有贬义,指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错误思想,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这能明显地反映出美中两国人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形成不同的心态。人们常感到英文“wife”一词的汉译比较复杂,并非任何场合都要议成“妻子”,有时为了适应我国各阶层人的欣赏水平,还可以相应地议成“老婆”、“女人”、“内人”等。这也是为了反映人们的不同心理倾向,否则有时会背离原文的风格。这就要求在译文中注意用词的区别,不然容易闹出笑话。
四、文艺方面
日益发展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各国的文学作品有在异国亮相的机会。中国的一些文艺创作(如古诗等)极难用英语表达。因中国传统文化擅长于优美含蓄的表达诗意,中国人尚且难以理解,就更难对译成英语了。这也是文化差异造成的。
东西方文化差异在经济、政治、心理、文艺等方面的表现,影响到语言文字的表达,使译文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可见,要使译文读者对所读译文感到满意,译者除需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外,还需学习和接受原语国的文化,以便在翻译时,使自己头脑中显示的形象和产生的联想尽可能地接近原意。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读者排除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困惑或误解。
参考文献:
[1]王蓓.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03).
[2]陈玉娟.从跨文化视角看英汉习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
[3]曾悦.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重要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08).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7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制度、规范和生活方式, 是通过社会积淀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东西方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 在长期的发展中,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饮食文化的差异直接带来了饮食工具的差异性。同时不同的饮食工具的设计与制造也是基于东西方不同的人体尺度差异与人机学文化差异。
二、筷子刀叉的起源
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 和环境有关系, 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箸从竹声。”则恰好验证了这样的结论。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 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 往往将肉烧熟, 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 欧洲以畜牧业为主, 面包之类是副食, 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 用刀切割肉, 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 刀叉进入家庭厨房, 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 它功能多样, 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 到了烧熟可食时, 又兼作餐具。
三、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导致进食工具的不同
西方人的饮食便终于肉食, 食物整块, 分食用餐多以烧烤、炖煮、煎炸为主, 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较少, 产生油腻的汤汁也较少, 因此用刀叉等金属工具乃合理之选。而东方人的饮食讲究荤素搭配, 注意色香味及火候把握, 多以炒菜为主。因此在餐具的使用上以以清洁的竹木陶瓷为主。西方人用刀叉就餐, 大块的牛羊肉和匹萨饼, 刀叉成了分割进食的工具。筷子与中国菜肴的传统烹调方法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筷子伸到羹里夹取切成小块的菜肴时, 这种进食方式便渐渐促使中国烹调术不断精细化, 从而显现了和西方饮食文化完全不同的风格。东西方熟食和生食的不同喜好也直接导致了进食工具需求上的不同。
西方人采用分餐制, 家庭成员之间个人自食自己盘子里的食物, 因此使用适于小范围内活动的刀叉。而中国自唐至宋代, 高桌大椅的出现, 促使古代饮食方式的改变——由分餐制变为合食制人们吃饭时围着一张大桌子, 人多桌子大, 你想吃的菜可能离你较远, 而此时, 筷子的优势就很明显了, 它控制的范围广, 灵敏性强, 而且不需要像使刀叉那样两只手齐上阵, 只需一只手很便可轻巧地夹起想要的。
四、人机学文化的差异促进了工具差异的进化
1. 人体尺度的差异
筷子刀叉不仅是一种进食工具, 从广义上讲, 它是一种简易的手控操纵器。操作中的握, 抓等动作是人的手与物接触的过程。东西方人的人体尺度有较大的差异, 其使用的手控操作器就有不同的尺寸设计要求。中国人的手掌较小, 手指较纤细, 筷子的造型可以简单理解为两根细杆, 使用筷子的标准动作是: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控制筷子的上面, 要固定筷子的下面, 只动上面的筷子, 然后夹住食物, 送到嘴里。这是一种灵敏性操作。由于手掌手指的尺寸较小, 力量也相应较小, 为满足适宜的操纵力, 筷子使用杠杆原理, 实现了工具的省力性要求, 透射出的简则易行, 易行则有功的哲理。西方人手掌和手指的尺寸较大, 所以刀叉的手柄通常较筷子要大, 刀叉通常会有一个大的手柄, 易于手握。同时由于食物就在附近, 灵敏性要求就大大降低了。
2. 不同哲学背景促使差异性认知和审美
(1) 材料特性的差异
明成祖说:“中国人用筷子吃饭, 西方人用兵器吃饭。”在西方的文化里, 侵略是他们的追求。刀叉是钢铁的武器, 锃亮微寒, 它首先是从矿石中提取有用的元素, 没用的先自扔掉, 这多少都会带点侵略的意味。在刀叉的世界里, 在刀叉的哲学意蕴之中, 最精良的枪炮最具杀伤力的武器就成了他们当然的追求, 而与中国人崇尚自然的本性有很大的不同, 也许, 这就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明本质区别所在。中国的艺术由自然产生, 心灵生长于自然, 终年累月, 绚丽而又复归自然, 艺术便是拓展的自然, 注入心灵活力的自然, 艺术是凭借自然而存活的, 就如同筷子原本生于竹林, 但它一直都还活着。中国人对于竹木一类的自然材料的喜好实际上便是对自然的膜拜。这是极具东方情调的心灵审美。
(2) 造型语言的差异
天圆地方的东方哲学孕育出了传统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和圆的结合从古至今就一直传承著这样的美学传统。筷子一头圆一头方, 正好体现了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同时这种造型又具有巧妙的科学:圆的一头是进食端, 入口之时没有锋利的棱角, 不会伤及口腔。而另一端为方形, 这种形态则保证了筷子放在桌面或碗上时不至滚落。筷子富有诗意的, 很有人情味的, 与手指连在一道的, 中国哲学意味的存活着, 而搓动着筷子的手是另一幅图画, 是一种活动着的天地人三才并一的哲学图画—这幅画永远也没完成, 宇宙不灭, 它便会不停地创作下去。由此可见我们先民造物的智慧。
餐刀是西餐中必不可少的餐具。西餐餐具种类繁多, 不同的食物对餐具的要求不同, 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餐刀。餐刀分工细致, 餐刀的人口锋利, 以便切割一些较硬的食物, 整个刀身的截面呈三角形。刀柄的设计是餐刀设计的重点, 它是直接跟人体接触的部位。一般有一定的厚度, 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手感舒适。餐叉主要用来固定食物及将食物送入口中。最早的餐叉有两个齿, 可防止肉类食物卷曲滑动。餐叉的叉齿数是有功能决定的。餐齿间留有一定的距离, 以便于固定食物。小块的食物用双齿叉不易固定, 于是又出现了三齿叉、四齿叉。餐齿的变化形成餐叉的系列化呈现, 系列化与标准化这是西方造型的重要语言。餐齿尖尖的造型同时又是西方侵略性的体现。
五、结论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滋生和孕育出不同的造物文化, 筷子和刀叉作为以中进食工具, 其造型的产生和发展与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它同时可以显示出中西方的民族特性, 涵盖了不同民族的审美倾向。筷子和刀叉作为一种手控操纵器, 又带有很强的人机学色彩, 中西方的不同的人体尺寸决定了筷子与刀叉的造型语言和尺寸大小。在设计中, 设计师要总和考虑以上因素, 才能做出适于不同人群的好用型易用型餐具。
摘要:筷子和刀叉是活跃在中西方不同餐桌上的角色, 筷子与刀叉的分野, 虽然透露出中西文化的差异与智慧。论文从筷子刀叉的起源谈起, 逐步分析筷子与刀叉造型差异性的原因。其原因主要包括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和人机学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筷子,刀叉,饮食文化,人机工程
参考文献
[1]彭韧.工业设计资料集3厨房用品.日常用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2]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3.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8
中医近百年来受尽了摧残,几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精髓几乎被埋葬。然而中医终以顽强的生命力生存了下来,并以博大的胸怀衷中参西、洋为中用,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主流方向。但是,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日益昌明的时代里,在科学合理的中西医结合的另一面,又有了新论调:中医认识方法的发展要遵循西医认识方法的模式。在“西医优势论”泛滥的今天,讨论这样一个对正确认识中医及未来中医认识方法的发展的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西医学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其产生的母体,即文化的不同。任何对于两个由不同母体而产生的子体进行的比较,归根结底必须提高到哲学的高度,即从其母体的角度进行比较,方能进行有意义、有结果的比较。所以,对中西医学的认识方法的比较,如果不从文化上去比较,就武断地用西医学的认识方法替代中医学的认识方法,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乃至将来,都是不科学的。
就中西方文化差异从三个方面来比较中西医学的认识方法:文化哲学基础、语言描述、认识方法论。
首先,什么是文化?据国外有些学者估计,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学术界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已不下二百种。人们往往将文化分成不同的层次:表层文化,又称器物文化,指的是有形的、可以感知的物质及精神的产品,如饮食、服饰、器具等;中层文化,又称制度文化,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礼仪风俗、行为准则等;深层文化,又称观念文化,指的是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东西方文化中,表层文化与中层文化的差异,相对而言,可以理解接受。而深层文化的差异才是东西方文化差异中最显著、最重要的地方。
中医和西医起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哲学思维(鞠曦,2000)、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属方式化制式。中医文化是以五行生克和阴阳消长为基本内容的思维模式,直觉和整体把握在思维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医文化的传统思维是“诠释圆环(hermeneutic circle)”的非线性推理方式:水→木→火→土→金,彼此相互决定,相生相成,自然会产生“因果相生论”。而西医学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上的形式化制式。西医文化有一套建立在亚里士多德原理基础理论上的思维习惯,两千多年以来三段论法和演绎推理一直是西方文化思维的主流。西方文化习惯于因果线性论:“上帝造人,人造飞机,飞机不造什么。”(成中英,1988)。卡普兰(Kaplan)曾用下面的图形描述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由此可见,不能以其中一种形式为坐标系对另一种形式做出推定,尤其是不能在价值论上进行承诺或推定。
其次,西方文化重视理性和逻辑推理,相信只要遵循正确的逻辑步骤就能求得真理。反映在语言描述上,即重视语言的分析性、逻辑性和结构化。因此西医学用先进直观的仪器、精确的数据、严谨的推理、清晰的语言等等来描述医学问题。
东方文化中(例如佛教)并不认为理性和逻辑就能求得真理。反映在语言描述上,即注重语言的整体性、象征性和暗示性,条理层次呈隐性关系,词语、句子的意义要在全篇的整体网络中定位。因而,中医学语言模糊、概念抽象、难以捉摸,这给中医的学习带来相当的困难。所以,受着现代教育,有着现代西化思维的人们无疑会选择接受更具亲和力的西医认识方法。因此,企图用西医的认识方法替代中医的认识方法的想法的产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不顾双方理论基础与认识方法的不同,欲以西医分析方法替代中医的系统方法,这是缺乏科学依据和证明的。
最后,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与认识,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认识,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单一学科为出发点的认识。各种认识方法是相互联系却又是相对独立的。认识方法之间有相融性,也有不相融性,甚至是相悖性。相融性和相悖性构成了不同认识方法的统一对立。科学的认识方法乃是相融和相悖、联系和独立、个性和共性并存的认识方法。任何只看到认识方法的相融性、联系性和共性,而忽视认识方法的相悖性、独立性和个性都是片面的。
诚然,西医学的分析认识方法是科学的,但其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和不足性。它缺乏“系统认识”方法可以把握关于对象的整体所具有的特殊规律的功能。西方医学对人体局部进行各项研究时,总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破坏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从而破坏了人体整体与局部的特殊联系,妨碍了人体整体生命运动规律的探讨。西方医学对人体不断分割而日趋精细。但是,人的存在的机能表明,人的身体不是机器,整体不是部分的总和。所以,把分析认识方法看作是医学科学唯一的认识方法,无疑是片面的,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尽管中医学理论体系有着不足与缺陷,中医认识方法有着自身的局限和明显的臆断,但是中医学本身是科学的,中医学的最主要的认识方法,即系统认识,是科学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谈到中医学与系统论时认为:“西方医学的最新发展,免疫学、血液流变学……这些现代科学的前沿恰恰跟中医学几千年总结出的规律是合拍的。”“人体科学的方向是中医,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中医现代化可能引起医学革命,而医学革命可能引起整个科学的革命。”
从中西汇通派开始到现代中医学都理智、清晰地看到了中医自身认识方法不足的一面,所以我们一直在积极地吸取西医认识方法的合理可取之处,不但没有用西医认识方法替代中医的认识方法,而且在中西结合过程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要正确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必须按照中医的系统方法进行,任何违背中医基本原理和认识特点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综上所述,那种认为未来中医认识方法的发展必将遵循西医认识方法的模式的观点是不科学的、没有依据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中西医认识方法的关系不是谁吞并谁的关系,而是相互独立、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再呼吁和强调的———中医必须走适合自身特色和发展的中医特色的路,保持中医基本特色,中西结合,相互促进,那才是未来中医认识方法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Samoar, Larry A.et al.Understand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lmont:War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1.
[2]Bander, Robert C.American English Rhetoric[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 1978.
[3]成中英.中国语言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J].哲学动态, 1988, [10].
[4]邓铁涛.邓铁涛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9
改革开放以来, 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始终居于相当重要之地位, 甚至在近年来逐渐产生了反思“英语热”的讨论。然而从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来看, 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乃至全体国民的英语水平均得到了很大提升, 但是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大都停留在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角色而开展着,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背后所深蕴的文化内涵。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学生通过高校英语学习其英语单词掌握水平、语法规则掌握水平乃至会话水平等均有很大提升, 但是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了解认识不够, 其文化素养停留在较低层次上, 因此造成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脱节。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能够适应国际交流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这种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充分的英语专业能力、规范的口语表达, 更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政治经济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如此方能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活动, 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升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而有效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交际冲突。
2.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之于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可以从英语教学的词汇、语法、写作及口语等几个环节来具体探讨。
2.1 文化差异对词汇的影响
语音、词汇、语法是一门语言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其中词汇是其中变化较小且能够对语言背后所属的文化直接反映的重要因素, 而词语的文化内涵更是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的诸多方面。比如, 在英语中“It rains cats and dogs”不是指“天上下猫和狗”而是“大雨倾盆”, 英语中“rest-room”是指洗手间而不是字面的“休息室”。因此英语与汉语由于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不同, 其词汇的不同含义是广泛存在的,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仅停留在对词汇字面的理解和翻译上必然会闹出大笑话, 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不断积累词汇的深层含义。此外在东西方文化中还有些词汇的文化意义是截然相反的, 需要特别注意, 比如同样是“龙” (dragon) , 在东方文化 (包括东亚、东南亚等国家) 就是“吉祥如意”、“高贵”、“神圣”等象征, 但是在西方国家却成为了“怪物“魔鬼”的代名词, 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这些知识点重点强调, 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 加强与外教、留学生的交流从而学到最“地道”的英语。
2.2 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
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我国的文化有着诸多的差异, 反映到写作中来自然会体现出不同国家、民族人们不同的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方式, 因此, 学习英语写作业必须要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学生按照汉语的思维和逻辑将要写的话先在脑子里打上草稿而后直接“翻译”出来, 这就造成英语写作中的“Chinglish”现象。英语写作不仅是对学生英语掌握技能的考察, 更是对学生的英语国家历史、人文知识的考察, 没有充足的英语国家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宗教的知识, 即使本身具备足够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也往往容易在写作中闹出笑话。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英语思维的教育, 积极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知识的认识和英语思维方式的改进, 从而增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2.3 文化差异对语法的影响
所谓语法就是一门语言中各种语言单位组合在一起的规则,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东方的和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汉语与英语的组字成词、连词成句、合句成篇的过程中。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对于表达方式简洁明确的追求, 因此英语句式往往将句子的主干部分置于修饰性的定语、状语等成分之前, 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义。与此相反的是, 汉语所追求的委婉、间接正是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而造成在交际中往往先做铺垫, 而后才是正题,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但是”之后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不同的语法表现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英语与汉语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语法差异更加生动明确地渗透到教学中来, 让学生更加准确、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
2.4 文化差异对口语的影响
口语教育一直是高校英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 原因就是学生往往对于自身毕业后从事英语本职工作的概率不大, 即使真要从事英语工作, 其口语的训练也大都是在毕业之后的, 因此在改革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另一原因是其担心“开口便错”, 虽然已经掌握了足够交际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但是往往在交际的实践时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固有影响而使得自身的英语会话更像是汉语的粗劣翻译。重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就必须要充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 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从而减少并避免汉语思维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影响。
3.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国际交流, 因此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探讨提高我国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 通过开设文化课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3.1 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水平
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均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内容, 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概况、提高英语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更加重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和分析, 通过开设一定课时的英语文化课或调整现有英语课程增加英语文化教学时间, 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的了解, 从而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对于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3.2 更新教学内容
虽然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 但是不容回避的是, 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 而作为社会文化, 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传统的教学内容很难适应现代英语国家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因此更新教学内容显得刻不容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接触英美原版的电影、电视剧、书籍等, 让学生在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过程中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资料等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来自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 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3.3 创新教学方法
更加重视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新的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的应用, 通过在完善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并做一定的课前预习, 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 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利用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在课后组织讨论, 分析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还更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到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掌握英语知识和文化。
3.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既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同时又能够反过来对高校英语教学提供积极的反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跨文化交际语境, 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场景等更加生动地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礼仪禁忌等。同时重视学生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的并举, 让学生体会交际场合、交际的正式程度等对交际所能产生的影响。另外, 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更好地开展东西方文化的对比增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认识, 将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通过专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更好地推动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摘要:高校英语教学不仅要为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服务, 更要通过英语教学向学生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使学生更好地提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从而推动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更具实践性、应用性和时代性。本文从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出发, 分析东西方文化之不同对于高校英语教学现状及长远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 并分析这种影响的利弊, 提出更好推进学生以跨文化交际能力为重点的英语学习。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差异,高校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马蕾.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6, (06) :64.
[2]纪琳.基于中西文化差异下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5, (07) :60-61.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10
1.1“里坊制”的建立
“里坊制”始于奴隶社会鼎盛时期的西周。统治者根据宗法血缘的政治需要大势推行宗法分封, 以稳固统治者政权。旋即, 从中央天子到各分封诸侯相继进行了大规模的营建城邑活动。为了指导营建活动, 当时制定了一整套严格的营建制度, 即“营国制度”, 并作为一种礼制确定下来。“里坊制”就是当时这套“营国制度”里确定下来的。
1.2 最森严的“里坊制”
北魏时期的“里坊制”无疑是最为森严的:《洛阳伽蓝记》描述到:“里开四门, 门置里正二人, 吏四人, 门士八人。”这是一个管理森严的社会群体单位, 对居民形成了严密的封建统治网。《洛阳伽蓝记》中还记载了其他很多关于“里坊制”的内容和故事, 从正面和侧面反映了当时“里坊制”森严无比的情况。
北魏的“里坊制”十分森严。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5年迁都洛阳。《隋书·经籍志》云:“后魏迁洛八氏十姓, 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 则诸国之从魏者。九十二姓, 世为部落大人者, 并为河南洛阳人。”《魏书·高祖纪》又说:以代迁之“士, 皆为羽林、虎贲。”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东迁洛阳的移民人口众多而且成分相当复杂, 加上洛阳原来的居民,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交织在一起, 为了保卫统治者的安全, 它建立了一套森严的完整有效的安置和管理居民的制度。
1.3“里坊制””松松懈懈与与瓦瓦解解
“里坊制”发展到唐朝, 城市商业活动及居民日常行为均受到极严格的管束, 但到中唐之后, 已经不能约束商业活动了。当时人们已经无视坊市的规定, “诸坊市街曲有侵街打墙、接檐造舍等”……“里坊制”开始出现松懈。
北宋初期沿袭隋唐旧制, 京城置东西两市, 设封闭里坊, 勉强维持不到100年, “里坊制”就瓦解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 北宋京城已是市场杂处, 居宅邸舍直接对着商业街开门, 店铺市肆分布于各个里坊中, 夜市更是通宵不绝。
唐宋时期长安和东京 (开封) 不仅仅是强大帝国的首都, 而且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内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人口众多, 仅有的东西两市不符商业活动的需要, 商业活动的蔓延, 必定会由“东西两市”向外侵蚀周边的“里坊”, 最终导致“里坊制”的瓦解。
2 西方古代城市没有产生“里坊制”的原因
“里坊制”在中国由于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和等级制度而产生, 最后由于商业经济的发展而灭亡。在西方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同样也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但从未出现过类似的制度或形式。
回顾西方发展史, 各个历史阶段都没有能够产生类似“里坊制”这种制度和形式的契机。
古希腊时代, 奴隶主民主政治为雅典出现一个比较民主、自由的政治环境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孕育出崇高的自由思想, 德国历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指出:“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的基础。”在这种高尚的人文主义的光辉照耀下, 古希腊自然不会出现“里坊制”这种有悖自由精神的制度。
古罗马时代, 分为城邦时代、共和时代和帝国时代, 城邦时代和共和时代受古希腊的影响, 仍然过着全民民主式的政治生活。帝国时代整个社会出现一种伦理化的倾向, 从国王到平民都沉浸在“快乐主义” (“纵欲主义”) 和个人主义之中。罗马帝国的皇帝并不担心自己的统治是否会被推翻, 因为他们拥有战无不胜的罗马军队, 皇帝们最需要的是享受胜利带来的财富与荣耀, 宣扬自己的功绩;对于公民的统治, 尽管已经不强调全民民主, 但这种观念已经深入民心;在这种举国享乐的氛围中, 奴隶主们几乎把创造的全部财富都用于非生产性的消费, 当时的服务业 (商业) 必定非常繁荣。故“里坊制”是不合时宜的。
中世纪, 文化与生产力极端破落, 国力衰退, 城市凋敝, 社会生活的中心由城市转入了乡村。神权几乎凌驾于王权之上, 国王与教会的权力之争成了当时最大的政治。经济衰退和权力之争, 使得中世纪的国王们无暇, 也无力去管理和约束他的公民。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为了动摇封建统治和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 而在上层建筑领域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他们高举“人文主义”大旗, 提倡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新世界观, 提倡人性、人权、人道等。在这种背景下也不可能出现“里坊制”这种集权管理制度。
绝对君权时期, 君主王权与资产阶级相互勾结。而且启蒙运动的掀起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具体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下, 自然也不会出现“里坊制”。
3 通过“里坊制”的产生与否, 看中西方文化思想背景差异
3.1“里坊制”中反映的中国文化思想背景
从“里坊制”的形式上, 我们可以形象的了解其作用:古代城市的城墙是用来防范外来之敌的, 如果我们把“里墙”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城墙, 可以得出一种结论———“里墙”是用来“防民”的。纵观中国历史, 朝代更替并不都是外来之敌造成的, 而更多的是农民起义。故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不止要筑城墙御敌, 也要建里墙“防民”。
追溯这种“防民”思想的源头, 似乎也只能回溯到周朝, “里坊制”出现的朝代。这时的“里坊制”, “防民”的意味并不明显, 更显著的是等级制度。黄土地上与农业生产活动密切联系的祭礼祖先仪式是周礼产生的基础, 是一种高度统一的社会统治秩序。“礼, 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 利后嗣者也。”层层分封的制度, 便是周礼最核心的内容。周礼尤其重视教化工作, 使得礼乐思想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并在周王朝崩溃以后, 以文化传统形式保存下来, 构成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学的基础。
“里坊制”实际上是周礼通过儒学,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发展, 并且与“防民”思想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管理制度。
3.2 西方古代城市没有产生“里坊制”所体现的文化思想背景
在西方历史中, “里坊制”不曾出现, 这与其文化背景也是离不开的。当我们要去分析它的时候, 我们必须分成两个部分来研究, 一个是希腊文明的影响, 一个是基督教的教化:
“里坊制”没有出现, 至少体现了希腊文明中的“人文 (人本) 主义”与公正平等的政体意念。希腊哲学的政治功利性并不是第一位的。希腊的宗教也没有那样森严、神秘和恐怖的感觉, 宗教空气是非常自由、甚至开放的。希腊文明的“人文 (人本) 主义”光辉一直引导着西方人民寻求自由。
基督教更是一种平民的宗教, 是贫苦人的安慰。基督教与王权的争权,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其并不是被统治者利用的, 用以统治其民众的工具。
综上所述, “里坊制”的出现与否体现了中西方古代文化的差异, 一方面是等级森严的周礼与御用哲学儒教和“防民”思想, 一方面是寻求自由与平等的希腊文明和平民的宗教———基督教。文化的差异, 导致了东西方城市方方面面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刘临安.中国古代城市中聚居制度的演变及特点[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1996, 28 (1) :125.
[3]田银生.唐宋之际市坊制度的松懈与解体[J].城市规划汇刊, 1998 (6) :9-11.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11
一、宽和对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导演李安在台湾出生,在美国求学,在这样独特的政治背景和历史因素的影响下,他同时吸收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精髓,但是正是这样的一种外部环境,造成了其在文化归属感上的尴尬境地,没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属于他的精神世界。这种对于文化身份的无所是从造成了他的电影的一个常见的主题:反映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国同构,天下一家,大为国,小为家,国与家唇齿相依,生死与共,“家”不仅是组织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结构,而且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取向。以儒家为核心的正统伦理道德观念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这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用来修身养性的治身之道和实现社会抱负的道德理想。
电影一开始就介绍了同性恋人群在西方文化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这样的文化差异就为后面影片父子二人的矛盾和碰撞做好了铺垫。影片接下来就出场了另一个主人公:从大陆来到美国的画家顾威威。这个女性贯穿了全剧,是一个符合中国人审美观念的女性形象。伟同的父母亲是一对传统的中国老夫妇。在面对儿子迟迟不结婚的问题上他们表现出了传统的东方婚姻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了应付伟同父母,伟同才做出了和威威假结婚的闹剧。故事发展到这里,文化的差异又出现了。在中国领了结婚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而要等到摆了喜酒坐了喜宴之后才算数。本来以为按西方方式结婚就可以完事从而打发掉父母的伟同,却因为父母需要面子,只得按中国人的传统在美国举行一场婚宴。
中国有很多的民风习俗,闹新人就是之一。于是电影也表现了这样的场面,在喜宴现场的外国人,搞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能闹,还是导演李安客串的角色给予了正确的解答:这是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这也是东方文明的幽默老滑之处。
影片最后在伟同的父亲知道事情的真相,而赛门、伟同和威威决定共同生活为结尾,镜头在他们三个人目送伟同的父母离开里结束,两个老人离去的背影构成了一种哲理性的反思。这样的开放式的结尾给了我们诸多的思考空间。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似乎在一定的程度上互相做出了妥协,东方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进行了宽和的处理。
不温不火、亦庄亦谐的个性,决定了李安在影片中不可能将中西文化的碰撞推向极端,而是把彼此的文化隔阂以及两代人的代沟等复杂问题作低调处理,最后传达出圆融宽和的人生哲学。
二、中国式父权对西方挑战的妥协
在李安的电影中,父亲作为一种符号被置于故事的前景,或被处理为故事的背景。他一方面代表着传统久远的中国式父权,另一方面又渗透了导演从东西方两种文化碰撞的角度对中国式父权的反讽。父亲的形象不仅代表着一个家庭成员,更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符号出现并承担起重要的文化内涵,象征着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中强大的父权力量。同时也包含着李安本人从东西方文化冲突的这一角度对于父权这一概念的质疑和同情,可以说,东方文化就是以父权为中心而衍生出来的。
《喜宴》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影片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不同价值以及生活观念的冲突折射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直白的说,影片中的高父是指代了以父权为中心的东方文化,来自台湾的老父亲,多年的漂泊经历使他更加珍视家庭,注重于根的繁衍,但是儿子的同性恋取向则意味着根的丧失,这是老父亲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两种文化观念之间出现了冲突。儿子的阳奉阴违假结婚从表面上看是屈服于父母之命而向家庭伦理观念做出的一种妥协和让步,实际上反而成为了父亲所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一种被愚弄。那场婚礼可以看作是一种东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在整部影片,父亲其实有着两种意义上的身份,刚开始的身份是内心里渴望维护自己权威的家长,另一个就是面对现实不得不妥协从而变为和儿子身份相同的普通朋友。他对于现实的妥协,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又是一种力求摆脱危机从而得到新的平衡的老道的处世方式。在他身上,东方的那种传统的父权威严光环已经失去。
三、影像艺术分析
《喜宴》中,李安以出色的视听综合语言为我们呈现出了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所拥有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
李安虽然是在美国接受的教育,但是他的影像风格上并没有完全的拘泥于好莱坞。景深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和蒙太奇语言的调度方式都被他信手拈来的拿来使用。
在表现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时导演也运用了一些巧妙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在威威评价父亲书法的那场戏中,全家人都出现在了画面内,但是唯独没有赛门,这时候导演的用意就是表现了东方文化暂时对西方文化的一种胜利,显示出了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 篇12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文化差异, 主要指思想、认知、情感、信仰、行为上与其他社会代代相传的不同方式。现阶段, 人类学家普遍认为文化具备三个特征:习得性、内在一致性 (泛指人们对文化的认知、价值、信仰和习惯的互相联系和整体性) 、自觉性 (也被称作无意识性, 即与其他文化相比不易被人察觉, 是人类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获得的某种能力) 。毋庸置疑, 东西方文化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 而在某些方面,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分歧, 具体表现为如下四点:第一, 利益观差异。受西方文化影响, 西方人普遍抱有“物质至上”的思想意识, 他们认为物质财富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佳标准, 正因为这种思想主导着他们的意识、行为, 这使得他们在落实任何工作的时, 都以追求个人价值的最大实现为目标。在这一点上, 东方人有着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态度, 东方人重义轻利, 注重名节, 他们提倡淡化物欲、谦让无私, 他们不为富贵折腰, 更不会因为强权而畏惧, 他们鼓励人们通过内心的自我调节不断强大, 用自我的不断强大来弥和物质社会的缺陷和伤害。第二, 价值核心差异。西方人重视个体性, 他们认为群体存在的前提是个体的存在, 因而他们在行事方面更推崇个人主义, 标榜特立独行。东方人在这一点上与他们恰恰相反, 东方人重视整体性以及综合性, 他们认为先有了群体而后才能有个体, 个体只是群体中的一部分, 因此应该服务于群体, 他们强调群体价值至上, 提倡个人应与群体和谐发展, 且必须以群众利益为第一。第三, 对待传统习俗的态度的差异。西方人普遍存在“轻文化传统习俗, 重当代文化科技”的情况, 他们秉持“抛弃旧思想, 发展新文化”观念, 另一方面, 因为国家存的历史相对较短, 也没有流传下太多的传统文化习俗。与西方人相比, 东方人是非常注重传统风俗的, 时至今日, 甚至很多人身上还保留着传统的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第四, 感情表达方式差异。东方人的思想相对传统保守, 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也更为含蓄。东方人讲究和谐发展, 凡事“以和为贵”。而西方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比较直接, 他们想什么说什么, 办事也不拐弯抹角。
二、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消费者特征分析
1 . 东西方消费文化差异分析。消费具备文化系统的属性, 因而消费文化可以被看作是文化系统中的一种。消费文化与消费活动相辅相成, 受文化、地域、思想等的影响。因为不同国家与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消费活动产生影响, 继而致使消费文化各有不同。具体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第一, 差异化的决策影响因素。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对售后服务的重视度以及对价格的关注度方面。总的来说, 西方消费者在进行购物决策的时候, 更注重售后服务, 他们对商品的售后服务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反观东方消费者, 因为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影响, 在进行购物决策时, 则更易被消费水平影响, 因而更关注商品的价格。因此, 价格因素是东方消费者购物决策的“头号”影响因素。第二, 差异化的购物目的。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对娱乐型购物的重视度以及规律型购物的重视度方面。总的来说, 西方消费者习惯将购物当作一种享受, 购物较为随性, 不存在时间限制;反观东方消费者, 他们往往有定期 (逢年过节) 大规模采购生活用品的习惯。第三, 差异化的消费方式。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购买的便捷性以及对购买过程的考察严谨度。近些年来全球消费节奏加快, 但是西方消费者的消费增长节奏要明显高于东方消费者, 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 生产厂商也更注重产品“节约消费者时间”的开发问题。反观东方人购物, 他们重视消费考察, 在购物过程中更是严格落实考察工作, 反复的斟酌购买决策的正确性以及必要性。第四, 差异化的品牌要求。在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对品牌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实用价值的考量。西方消费者追求名牌, 看重品牌背后的品质、档次以及服务, 虽然品牌消费相对较高, 但这并不影响一部分人成为某种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与西方消费者高品牌要求不同, 东方消费者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 他们并不在乎或是很少在乎产品是否为知名品牌, 只要求商品具备高的实用价值。第五, 差异化的购物选择习惯。此方面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喜好新潮产品还是喜好传统产品方面。与东方人相比, 西方人具备更强的猎奇心理, 也更喜欢赶时髦, 他们追求个性张扬。东方消费者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 他们本身保有较多的传统习惯, 在进行购物的时候, 也更趋向于选择具备传统特色、属性的商品。
2.跨文化消费者的特征分析。21世纪, 全球化经济发展迅速, 国家和国家、民族和民族之间的距离都被缩小, 然而东西方文化差异却始终没有消失。文化能够对消费者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跨文化的消费行为以及消费态度差异巨大, 主要特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 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影响消费者行为。西方国家经济实力强, 具备大量消费资源特征, 这在某些层面上也为其消费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舞台。西方人普遍具备“赶时髦”的心理特点, 他们对产品的质量以及产品的新奇性要求都要远高于东方消费者。例如, 当“自然、健康风”刮起之时, 西方国家的市场上迅速出现与环保、健康理念相匹配的食物、器具;当“个性风”刮起之时, 西方消费者又开始尝试用各类手段“包装”自己, 利用“与众不同”来显示自己的个性。当然, 除了上述这些以外, 在高端消费层面上, 西方人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也要远高于东方人, 尤其是在名牌服饰、高端珠宝等方面。另外, 西方人注重效率,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在乎时间的节约问题, 这也会对消费决策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 文化的碰撞、融合改变了消费行为。时代的发展缩小了国家与国家的距离, 更缩小了不同种族之间人与人的距离。在国家与国家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 必然会涉及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而这些无疑会改变人们的思想, 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 因文化碰撞、融合改变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最严重的国家当属日本。受特殊国情影响, 日本在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冲击下, 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消费方式:既保留了西方国家的部分消费标准, 又具备东方人购物的某些特征。具体的说, 日本人注重新潮、个性, 却也追求传统习惯;他们严格考察购买过程, 重视品牌效应与消费享受, 却也关注产品的实用价值。第三, 传统文化控制消费意识。由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购买力强, 这就使得他们的传统观念之中包藏着“根深蒂固”的厌旧意识。在购物方面最明显的表现在于“追求时髦”特性明显, 对已拥有的商品存在严重的“不满心理”、喜新厌旧, 总是在丰富多彩的商品中挑选和购买新产品, 与东方人的购物意识完全不同。
三、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外部原因, 而文化意识则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主要的原因。现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进行细致分析:首先, 从消费者决策过程分析。只有消费者被特定的心理和机制驱动, 才会按照心理需求落实购买行为。消费者决策过程应包括认知需求、寻求解决方案、评价比较方案、择优决定和购后评价几个过程。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是严格按照上述步骤进行的, 即某种需求未满足, 进而产生购买欲望;受购买欲望驱使搜集相关信息, 建立多种购买方案;在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物品所具备的客观属性的同时, 选择最佳的购买方案并落实购买活动;完成购买活动, 检验、评价购买活动。其次, 东西方文化差异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文化背景能够影响消费者决策过程的每一个阶段:第一, 文化差异影响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以及认知需求。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下, 东方人重视有形的固定资产, 而西方人更重视精神领域的消费, 这就使得东方人将购买方向对准了诸如房地产等的有形的、固定的资产, 进而出现诸如“囤房”、“占房”等状况, 而这些情况根本不会在西方人身上发生。第二, 文化差异影响信息搜索行为。西方国家科技生产力占据优势, 因此在获取信息的时候, 他们可以借助更为宽广的信息获取平台, 了解更多的官方或公众信息。相比之下, 东方人的信息获取渠道狭窄, 信息的获取主要依赖亲朋好友或是街坊邻里。第三, 文化差异影响购买决策的方案建立。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 评估的重点也不尽相同, 以最简单的餐厅选择为例, 西方人重视用餐氛围以及用餐环境的卫生条件, 东方人则看重食物给人带来的味觉享受。第四, 文化差异影响购买行为。购买行为与购买时间、付款方式等相关, 而这些无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例如, 西方人基本不会在夜间购物, 而东方人因夜间购物成习惯, 甚至发展起了“夜市”;西方人刷卡消费或是贷款购物情况较为普遍, 在购物时候很少讨价还价, 甚至还经常会出现“给付小费情况”, 而东方人现阶段还难以接受“超前消费理念”, 买东西讨价还价情况也较为普遍。第五, 文化差异影响购买后的行为。这种情况在“消费不满”背景下发生的概率更大。因为西方人受文化影响, 在遭遇“不公平对待”的时候, 往往会更直接的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东方消费者则更倾向于“以和为贵”思想, 以“息事宁人”的态度承受“消费不满”给自己带来的损害。第六, 文化差异影响消费者处置产品。西方人习惯将自己不再使用的废旧物品进行再次销售, 完成商品变现过程;而东方人习惯在消耗完商品可利用价值之后, 将之当作垃圾处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想要研究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 需要全面了解文化对于消费者和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只有透过消费者消费过程, 研究清楚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以及民族传统等的差异, 才能更好的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继而方便企业依据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调整自身的产品, 更好的拓展商品市场。
参考文献
[1]郝燕蓓.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 2010 (03) .
[2]郝佳.全球化环境下的跨学科、跨文化品牌名称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9 (04) .
[3]吴蓉, 桑琳, 陈洁.信息获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响——在线渠道与传统渠道的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 2010 (04) .
[4]周怡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选择的影[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9 (06) .
[5]赵振东西方文化差异对消费者品牌个性偏好影响的实证研究[J].兰州商学院, 2012 (06) .
【东西方文化差异论文】推荐阅读:
东西方文化差异原因07-04
英语作文--东西方文化差异08-01
浅析东西方饮食文化差异08-22
从姓名看东西方文化07-07
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09-18
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分析05-19
浅谈东西方文学的差异09-02
东西方文化折射的管理思想10-21
东西文化差异11-25
东西文化差异方面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