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之所至

2024-08-06

情之所至(共5篇)

情之所至 篇1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孩子的心灵就像一把美丽的六弦琴,教师必须巧点轻拨,方能奏出美妙的乐曲。写日记是一种复杂的、带有创造性思维的脑力劳动。孩子每写一则日记都要付出辛勤的劳动。因此,他们的日记一旦完成,哪怕只用了一个好词、好句,教师也要进行表扬。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热情的评语,都会使孩子激动不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笔者认为“日记前”需要用心浇灌,“日记后”更需要用心呵护,用情铺路。

一、笔间留情——“想说爱你没商量”

有人说教师“一身粉笔灰,两袖清清风”——很穷。但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却是个富翁,拥有数不清的“分数”。那为什么不慷慨地送一些给学生呢?有些孩子最渴望、最需要的仅仅是那小小的几分呀!在日记批改中,我总是尽情地送分,俨然是个“大慈善家”。一个好词加5分,一个好句子加10分,一个好标题加20分,一个好段落加50分,一手好字加20分,甚至是一个好标点也能加分。每每读到精彩之处、点睛之笔,我还会情不自禁地在旁边画一张笑脸或注入一两句赞言,抑或夹上一张精美的表扬卡,带给孩子一份惊喜。如此算来,孩子们每写一则日记连基本分加进去,几乎超过150分,有的竟达到200多分。真可谓是“名利双收”。难怪,孩子们总盼望着早点发日记本。连学困生在日记指导课上也“小脸通红,两眼发光,小手直举,下笔成文”。日记园地遍地开花,这给予我莫大的欣慰。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成功的一半。是啊,有了极大的创作热情,步入文学殿堂的成功之路还会远吗?

二、话中道情——“精彩不容错过”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激励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日记批阅中,我仔细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亮点,不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让每位孩子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日记带来的愉悦感。为此,我给自己设置了一本“浪花集”,专门摘记孩子们日记本上的闪光点,以备讲评课上赏读。

心理学家指出:“人有自尊的需求,而实现自己的潜能是人的最高需要。”讲评课时,我总要挤时间对孩子们一丁点儿的进步“引吭高歌”,小到一个标点的准确,大到整段,甚至整篇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平时不爱练笔的学生,我会从不同角度去看他们的文章,也总能找出属于他们的优点。通过我声情并茂的朗读,孩子们听得异常专注,盼望着老师把他的成功之处读出来与大家分享。当学生专注地投入情感之时,老师的每一次点评都会如一把小小的锤子捶打着孩子们的心灵,使其心声涟漪、闪现灵光,获取敏锐。老师真诚的夸赞、同学由衷的喝彩、师生热烈的鼓掌交织在课堂上,甚至下课铃响了孩子们仍意犹未尽。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有时日记点评课调整为阅读课,他们会满脸不高兴。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是的,情绪具有感染性,当孩子们看到我为他们的点滴成功而激动时,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练笔中。而孩子们对日记的情有独钟,我又报以更大的热情。孩子们在赞美声中增强了自信,在自信中激发了创作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日记点评课与其叫评析课,不如叫赏析课。害怕写日记是孩子写作的最大障碍。我满腔热情地用欣赏的眼光去评,变冷冰冰的技术分析为春风般的鼓励,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驱走孩子对写日记的恐惧,满足孩子的自尊需要,激发起孩子的内驱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日记点评成为孩子爱写作文的催化剂。

三、眼中含情——“只有大家好才是真好”

语言的赞美固然令人心动,但眼神、手势、动作等体态语的配合也不可忽视。美国一个心理学家曾总结出如下的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恰如其分的肢体语言运用,更能传递老师对学生的爱。

在日记点评课上,我注意用目光与孩子交流。我喜欢孩子们上课时眼睛里荡漾的欢乐、幸福和感动的光芒。我认为课堂应像火把,点亮孩子们澄澈的童心,照亮他们未来的征程。课堂上,我用自己一生的体验与孩子们感受生活的真谛,师生一起享受语文,享受学习。在佳作欣赏课中,用和谐的情韵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和他们一道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引领他们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我随时用目光传达我的欣赏,我的迷醉。在这样情深深意浓浓的人文课堂氛围中,连学困生也渐渐迷上了日记。为此,我的习作口号“只有大家好才是真好”为孩子们所肯定。他们热衷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时,我的目光满是欣赏。

希望别人赏识是人的本性,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真心实意地表扬学生、赞美学生,学生会给你意外的惊喜和回报。

四、手上传情——“我拼我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写作成果,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善表现”是孩子的天性,我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表现欲望,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多方位、多渠道地为孩子创造机遇,提供表现的机会、展示的舞台。在学校里,我亲手开辟“日记飘香”板报专栏,创办班刊《聆听花语》,推荐优秀稿件送交学校“小百灵”广播站及校刊《七彩光》,为孩子们提供佳作展示天地;在家庭中,我让孩子们将优秀作品读给亲朋好友听,自编日记文集,装进成长记录袋,获得成功的赞许;在社会上,我鼓励孩子们踊跃投稿,并帮忙打印,发送稿件,积极荐稿。让孩子们的日记在班刊上、校刊上发表,这是对他们最大的奖励。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发表,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这样,孩子在写稿,追求发表的过程中培养兴趣,乐于日记,提高水平。成功是成功之母,孩子有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心里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在老师、家长和社会的赞扬声中得到了力量,从而激发出一种强大的创作动力,自然就会把写日记当成一件乐事,越写越精彩。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曾提出过“如果坚持长年写日记,似可以取消命题作文”的设想,由此可见日记的价值,以及日记教学的重要地位。文章本是有情物,教师岂能不多情?用我们赤诚的心去播种,用我们火热的情去耕耘,倾情创造,铺开“才”路,定能收获习作园地的累累硕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如果每一次日记都和孩子们进行着温馨的情感旅程,总有一天,你会惊奇地发现:作文这株生命之花如此饱满,如此灿烂。

情之所至,金石为开 篇2

1.抒情与叙事紧密结合

从身份讲,十二郎不是什么英雄人物,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作者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只选择了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如叙家常,娓娓道来,作者的感情正是在这种絮絮叨叨的诉说中表达得曲折入微。从全文思路看,作者先写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两人从小都成孤儿,相依为伴,虽然未写具体的悲苦经历,但却可以想见在那个时代一个女子扶养两个孩子的艰辛,因此两人虽为叔侄而实乃患难兄弟,悲戚之情、痛惜之意,在叙述中从笔端汩汩流出。然后写自己为谋生,宦海沉浮,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佐徐州……汝又果不来”。自己虽多次努力想实现“相守以死”的愿望而终不可得,最后一次相离竟成永诀,铸成千古遗恨,追悔之情溢于言表。接下来又写十二郎的死因和死期,最后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全文悲起悲结,边诉边泣,在叙事中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情感,使抒情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让人读来不禁眼中发涩。

2.借助文言虚词来抒情。

不论在古文或白话文中,虚词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运用得巧妙,往往使文章别具风采。如文中第四段开头写“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连用三个“而”字,写出自己的身体衰微,以此来反衬出十二郎壮年而死的可悲,同时也写出家族人丁不兴、后人难继的凄凉。再如第五段一开始连用三个疑问句“呜呼!其然邪?其梦邪?其传非其真邪?”引起下文,层层抒发悲痛之情。句中三个“邪”字,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之死的事实,反诘的语气,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震惊的程度。然后又连用三个“呼”字、三个“也”字,写出作者不愿相信十二郎之死,但又事实俱在的矛盾心情。接下来又用五个“矣”的句子,迫使作者不得不信十二郎之死,写出自己哀痛不已的心情。最后作者无力摆脱悲哀,只好归咎到天、神、理、寿,表达对十二郎去世的万般无奈。

3.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感染力。

如第五段写少而强的十二郎突然死去,这是韩愈始料不及的,当得知其死信后,作者由信写到疑,又由疑写到信,是抒情的一个高潮。作者在此用了排比的手法,字字血,声声泪,将哀痛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再如第四段,作者用反衬的手法,拿自己的年长体衰而存活,反衬十二郎年轻而夭亡,写出他的死出人意料,让作者难以置信,痛不欲生。

4.语言朴素,如行云流水。

这篇祭文强烈感情力量,能深刻地感染读者,也得力于作者高超的语言文字技巧。他结合一系列往事的追述和自己的感受,倾吐自己无限悲伤,情之所至,字字凄楚,句句真挚,如从肺腑之中自然流出,毫无雕琢的痕迹。全文长长短短,错错落落,奇偶骈散,参差而行,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得不止。这样全文就形成了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气势,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了读者。

总之,《祭十二郎文》充分体现了以情动人的特点,也正是因为情,使它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我们从抒情的角度去欣赏、品味它,才能抓住文章的关键所在,才能从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和收获。

情之所至, 顽石点头 篇3

然而, 生活中这样的学生莫说在一般学校屈指可数, 就是在省市示范性学校也属凤毛麟角。真的是学校教育误尽苍生了吗?真的是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了吗?

其实所谓“英才”的判断标准随意性还是很大的, 关键在于掌握这一尺度的老师。在省市示范性学校中的一般学生, 可能在一般学校教师眼中已是“英”气毕现了。当然这样的学生多几个总会让人感到欣慰。然而, 即使是这样的学生, 在一般学校也不会太多, 一般学校多的是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或接受能力不强, 或学习习惯不好, 或行为习惯较差, 或对学校、对教师、对家长的教育听不进去, 抵触情绪较为严重。他们就像一块无力补天的“顽石”, 让很多教师、家长为之头痛不已, 令班主任徒唤奈何!

然而, 有句话说得好, “就算是一块石头, 焐得久了, 也会焐热的”。其实, 对班主任来讲, 只要是情之所至, 即使是“顽石”也会点头的。

大家都知道, 爱“好学生”, 每个班主任都会做得很好的, 然而爱一个浑身是毛病的学生实属不易。那么如何才能发自肺腑地爱一个“后进生”呢?

我认为, 首先要调整教师、班主任的心态, 适当降低尺度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切莫用评判“英才”的标准去衡量自己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或许称不上“英才”, 但他们中必会有“俊才”“人才”, 再不济他们也总还是一个有血有肉、会哭会笑的人吧!只要是人就会有缺点, 当然也就会有优点。当我们拿“英才”的标准去看待他们时, 他们的优点我们就会视而不见, 而他们的缺点又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所以, 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应该调整心态, 适当降低衡量尺度去看待学生, 这样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就会拥有一双发现学生优点的“慧眼”。仅仅发现他们的优点还不够, 而且我们的教师、班主任还要把这些优点放大了来看, 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看起来越来越可爱, 他们的点滴进步才会入老师之眼、入老师之耳、入老师之心。

看到了学生的点滴进步之后, 我们的教师、班主任要为学生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就要求教师、班主任要真心地看待他们的进步, 并且要把这些进步看在眼里, 表扬在口头上, 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教师、班主任在乎他, 喜欢他, 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他, 从而带给学生持续进步的动力。有了这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生才会持续不断地进步。实际上, 有的学生时常在班里闹出点“动静”, 就是为了让教师、班主任注意他, 从而考量一下他在教师、班主任心目中的地位。只要他引起了教师、班主任对他的关注, 感受到了教师、班主任的关爱, 他就会有长足的进步。可以说是“给点阳光, 就会灿烂”。

从内心里喜欢后进生, 有时还要表现出一点偏爱。当然, 从学校的角度出发, 教师、班主任根据校规校纪对学生严格要求, 无疑是正确的、必要的。但后进生的心理往往比较敏感, 有些偏激, 出了一点问题, 他的第一反应是班主任一定会站在学校、教师一边, 站在他的对立面上, 不相信他说的一切, 与他为难。这时候, 教师、班主任适当地站在学生角度考虑问题, 对他多一分偏爱, 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班主任真心在乎他, 是真正为他好, 他才会真正在内心中接受教师、班主任, 才会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改变。刚刚接手高三 (2) 班不久, 班上学生赵飞在课堂上与政治老师发生矛盾, 当时, 他认为自己受到了委屈, 情绪非常激动, 对立情绪很严重, 甚至在其父母到学校协助解决问题时, 他还在校园内与其父母大吵大闹, 造成很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我先找到他, 想尽办法与他沟通, 尽快打开他的心结。他把情况如实告诉我之后, 对我说:“老师, 情况就是这样, 我知道你肯定不相信我, 只会相信政治老师所说的。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 您看着办吧!”同时, 我也找班里其他同学, 从侧面了解情况。从其他学生那儿, 他所说的情况得到了证实。在这种情况下, 我一方面引导赵飞认识自己的错误, 敦促他主动向政治老师承认错误, 以求得政治老师的谅解, 并诚恳地接受学校的纪律处分;另一方面, 我主动找到学校领导, 为赵飞争取留校改正的机会, 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 达到了教育本人, 警戒其他学生的良好效果。事后, 他对我说:“我当时猜您一定会站在学校的立场上, 撵走我这个差学生的。我错了, 我知道老师您心里有我。”

从内心里喜欢后进生, 还要与家长密切配合, 组成统一战线, 必要的时候, 甚至可以制造一个小小的“骗局”, 这样也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许多班主任喜欢在学生出了“状况”后, 把家长“请”来, 将学生的情况和盘托出, 要求家长协同自己共同“教育”学生。这样, 容易使学生认为班主任“请”家长, 就是拿自己没办法了, 只好向家长告状了, 从而增大教育学生的难度, 达不到“请”家长的目的。其实一般来说家长的心理与教师、班主任的心理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 他们也缺乏管教孩子的有效的方法。如果家长与教师、班主任联手, 共同设计一个“骗局”, 那么学生一般都会掉进这个温柔的“陷阱”里, 按照家长与教师、班主任期望的去做, 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高三 (2) 班学生张雪自从暑期补课开始, 每天到校要么紧踩铃声进教室, 要么迟到三五分钟, 学习上缺乏紧迫感, 课堂上偶尔还玩玩手机。经过十几天的观察, 我对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她又一次向我电话请假时, 我要求她第二天到校时, 请家长一起来。起初, 她以家长身体不好、工作忙为借口, 拒请家长, 后来, 她看我态度坚决, 只好请她的母亲来学校。当张雪母亲来到之后, 我首先祝贺她有一个懂得关心家长的好女儿, 然后介绍了张雪上学期末的成绩, 以及高三补课以来张雪的表现, 告诉她我对张雪现状的担忧。这样, 首先从情感上赢得张雪母亲的同感与共鸣, 使得张雪母亲愿意配合班主任, 共同设计一个小小的“骗局”。张雪母亲回家后装作对班主任排位置做法不满, 说张雪上期末成绩不错, 为什么这次排的位置这么靠后, 并让张雪找到班主任, 要求下次排位置要坐到前三排, 否则, 家长要到学校找领导提意见。张雪果然“中计”, 第二天就找到我, 要求开学后座位往前调。我趁机对她进行启发教育, 要她保证彻底改变以前的做法, 保证不迟到、认真听讲, 以后努力学习。否则, 一切免谈。从此, 张雪真的变了,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连她母亲都为她的改变感到惊喜。

当然, 付诸真情, 不是放松要求, 也不是无原则的妥协。相反, 随着学生的不断进步, 要求学生的标准也会“水涨船高”, 随情况变化而变化。只不过, 这时多数学生已经悦纳教师、班主任, 即使对他们的要求严一些, 他们也会欣然接受的。

情之所至 篇4

关键词:舞蹈编创,内容美,形式美,统一

《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蹈源自于情感,它以人体为媒介,通过舞蹈形式表达人的思想意识及情感色彩。观赏者通过欣赏舞蹈作品的外在形式而体会编导所传递的思想感情,悟其意蕴,明理净心。

一、舞蹈作品编创的内容美

舞蹈作品的内容是编创者思想的集合,由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环境构成,是“真”与“善”的统一。舞蹈创作要遵循社会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真实、典型地反映社会生活。然而舞蹈创作的真实性不仅仅是编创者对社会生活的表象做原始复制,更重要的是用正确深刻的态度揭示社会生活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社会生活为艺术提供素材和原形,但社会生活不等于艺术,艺术是生活的提炼、美化。例如双人舞《夫妻哨》,讲述了戍边哨所夫妻二人相互扶持保卫祖国的故事,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军人精神。这样的取材不是空穴来风,在我国边境,这样的夫妻哨所不胜枚举,他们甘于奉献,面对“大家”与“小家”,无怨于牺牲个人利益,而军嫂为家庭默默付出,更是毫无怨言。国之责,家之情,在短短的几分钟里,为我们展现得淋漓尽致。而“乐”在古代作为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艺术,《论语·泰伯》中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舞感染人,激发人性中“善”的一面,以达到德行的圆满。由此可见,舞蹈作品的内容要以积极健康为准则,直击心灵,激发正能量为追求。

二、舞蹈作品创编的形式美

舞蹈作品的表达形式是舞蹈编创者思想的外化方式,其形式美的体现由三方面构成:物质材料、造型手段、基本规律。舞蹈以人为载体,通过艺术化的动作来传情达意,叙事状物。舞蹈对人体的要求是严苛的,身高、比例、长相、年龄等都有所要求,而这样的要求也来源于艺术的审美倾向以及观众的审美需求。其次人体的动作需要美化、节奏化、技艺化,姿态造型需要富有美感且具有典型意义,同时舞蹈也需要技艺结合,开发人体潜在可能性,提高舞蹈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冲击力。然而只有技巧为情感抒发而铺垫,才能成为舞蹈表达的一部分,空洞的炫技只是人体柔术和技能的机械罗列。舞蹈的音乐、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也是辅助舞蹈呈现手段,在选用时要考虑是否能够体现主题、服务主题,并且符合人物形象。此外,舞蹈编创过程中对线条、色彩、形状、节奏等变化的运用,要遵循以下原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对比变化、新颖特异、多样统一。单一的节奏、色彩和构图会造成人的审美疲劳,变化中有规律可循,对比中突出主次,让整个舞蹈的呈现更加丰富饱满,才能使舞蹈更具有形式美。

三、舞蹈编创中的“内外兼修”

舞蹈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即“内外兼修”,也是“真”“善”“美”的体现。“内外兼修”的舞蹈作品的创作需要舞蹈编导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的感知力,选择好的题材,积极向上的主题,塑造出鲜明而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设计出扣人心弦的情节,营造出生动的环境布局,并借以优秀的舞蹈演员进行表演。形式上也需要与时俱进,打破传统思维模式不断创新,结合科技、媒体等多角度、多层次展现舞蹈艺术,推动舞蹈艺术形式表达走向更高的阶梯。舞蹈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早在我国封建时期便得到认同,西周建立,为了巩固政权,统治者建立了一套严明的礼乐制度。孔子作为礼乐制度的推崇者,提出乐的精神是“和”,“和”则体现了“美”和“善”的统一,也就是内容美与形式美得统一。孔子听了《韶》乐后,对其大嘉赞赏,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舜之乐舞《韶》,以歌颂舜帝仁德为内容,形式上呈现了“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的画面,内容与形式具有“美”的特性,因而孔子推崇备至。孔子认为乐在形式上的“美”固然重要,但内容上的“善”更加不容忽视。内容美与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以体现和谐之乐舞精神。

综上所述,舞蹈的创作要以“真”“善”“美”为审美标准,做到内容美与形式美得统一,真正实现情之所至,舞之于形。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尓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2]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3]郭庆财.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译注(上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情之所至 篇5

一、巧借动物小说之吸引力

《最后一头战象》是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优秀作品之一。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像这一类以动物命名,再加上一定修饰词的题目,在阅读前,已经有让学生对文本垂涎三尺的魅力。

例如,我在教学关于“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关系”的课文时,学生们很早就已经将本单元课文看了个遍。有一次,我在讲《老人与海鸥》的课堂练习时,练习中有一篇阅读《难忘的爱犬》,文本中的动物被赋予人的情感,这种写作方式,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所以,在那个当下我联系《军犬黑子》一文,问学生,“看过《军犬黑子》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早就看过”。这个回答让我心里兴奋了一下。因为学生们对这样的文本充满兴趣,会为后续的课内教学以及课外拓展阅读,或者文本比较阅读欣赏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道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满足学生急于阅读文本的愿望,教师的导读和点拨暂时置后。所以,《最后一头战象》我采用的方式就是从课文第一部分“战象”的介绍导入,图文并茂地介绍战象,让学生了解过去战象是如何帮助军人立下赫赫战功的。我发现学生们的眼睛炯炯有神,显然这些“战象”深深吸引了学生们,他们迫不及待想了解更多。所以,之后我直接让学生开始进入故事阅读。学生们读得也是津津有味!类似《最后一头战象》这样故事性强、情节环环紧扣的文本,教学设计中可以省略传统中的激趣导入或质疑导入,所有的安排不如让学生直接好好读读故事。阅读是“发乎情”,此“情”,我认为就是此阶段的学生对动物小说本身魅力的好奇和探索。那作为教者,为何不巧借动物小说的吸引力让学生们先畅快读一读呢?

二、小说情节之妙用

小说类文本,由于需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反映深刻的内容,所以作者都会在情节上下功夫,情节的曲折也能让读者心理得到强烈满足。

还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的小说文本还是比较少,《最后一头战象》篇幅较长,对于学生来说要能够快速阅读文本,并能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情节,对文章结构有一个清晰认识的,这种清晰的逻辑思维对学生以后的习作有很大帮助。《最后一头战象》我便是以嘎羧临死前对战友,对过去战争年代发生的事情的回忆和留恋为线索引出文章的几个重要情节“英雄暮年、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归去”。之后,学生便能顺利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在此之后,我就引导学生分块学习。各个板块学习时,学生能在把握嘎羧深沉、高尚、善良的情感前提下去体会文字,探索作者是如何表现这样的情感。至此,情感线索和故事情节以及语言文字运用就串联起来了,学生就能够以点带面探索文字背后的秘密。

情感为线索,让学生有俯视一切的清晰感;情节为依托,能够让学生有把握整体的满足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作者是如何表现嘎羧内心的情感的。我们平时的教学环节宛如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如果没有一条清晰的逻辑之线,珍珠就会散落遍地。

三、咀嚼消化文字之魅力

阅读的目的应该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训练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春曾去山东省龙口市实验小学时说过:只要抓住读写这条线不放,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所以,在执教《最后一头战象》的时候,我努力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嘎羧的情感,再从情感的感性理解中走出,走进理性的文字规律中。

作者沈石溪是如何表达嘎羧的情感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快会发现作者是利用对嘎羧神态动作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嘎羧情感的。再进一步朗读体验之后,学生们还发现这些细腻的动作描写具体体现在其连续性特点和精准的运用叠字动作使用的修饰词,如“呼呼吹去”“久久摩挲”“凝望着”“亲了又亲”……而不是“吹去”“摩挲”“望”“亲”……在朗读这些词时,学生们朗读得更加舒缓绵长一些,发现了嘎羧的情感也是在慢慢流露,一点点变厚重。

读到细处即是方法,阅读不是速食,应该让学生反复阅读和朗读后提炼出方法,再指向学生自己的写作。

四、拓展阅读之域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我觉得阅读教学不仅要注重深度也要注重其广度,让学生的阅读资源不局限于课内文本,而是更多优秀文学作品。所以,我努力做了以下几点:

1. 学前渗透阅读。

我在教学本课的前几周,已经让学生去学校阅览室借阅相关书籍。随之,在课后或者自修课期间,我发现学生们看这些书看得津津有味。

2. 课中联系类似阅读。

在教学《最后一头战象》的第二课时后,我拿了一篇沈石溪的《斑羚飞渡》让学生对比赏析,两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点?很容易,学生们很快便发现不管是嘎羧还是后者中的镰刀头羊,作者为了突出主人公的精神特点都用了细腻的动作描写。还有学生发现作者对动物所处的环境描写非常具有感染力,其实在《最后一头战象》里“重回战场”这一部分,对打洛江畔的描写非常雄壮唯美,如“日落西山,天色苍茫……”“清波荡漾的江面”“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斑羚飞渡》里对彩虹的多次描绘也极富内涵,镰刀头羊最后“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让人心里震颤了一下,是悲壮之美。这都是学生们在上完这篇课文之后的收获。

3. 课后持续阅读。

在教学完《最后一头战象》之后的一段时间,沈石溪的作品真是风靡全班。这也许就是教学一篇课文最大的意义,让学生能主动去热爱阅读并做一个喜欢思考的人。

曾看到过一句话,我们应怀着“空白之心”阅读。因为文学从来都是未完成的,阅读人也是未完成的,只有在阅读中,文学作品和阅读人才会慢慢饱满起来。文本阅读,我们要让学生知道“情之所起”,从文字中读到情感,作者就是通过这些文字,将情感传递到我们内心。更要让学生明白“情之所往”,从情感中读出作者写作的方法,并能继续这场美丽的阅读之旅。

【情之所至】推荐阅读:

上一篇:变形观测数据下一篇:幸福环境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