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

2024-06-11

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通用7篇)

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 篇1

摘要: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历史悠久,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大宝贵遗产。在国内体育不断“西化”的今天,对其基础理论和发展趋势的研究由为重要。文章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状况加以分析,讨论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养生,传统体育,民族文化

1 中国传统养生理论研究发展概况

中国传统养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等养生功法。养生学作为体育与医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既是我国传统体育的一个主要内容,又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据笔者调查,近些年体育界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在体育科研大环境下还显得有些凤毛麟角。盖其原因有三:近几年国内相关期刊杂志的改版、删减导致了该领域相关出版刊物的大量减少,是为其一;“法论功”事件使许多“功法”类的传统养生术成为了“敏感话题”,很多学者对此类养生理论的研究心存顾忌,这是其二;这几年时值国人备战奥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几件体育界的大事,很多学者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这些比较“主流”的课题研究中,忽略了对传统养生体育这一领域的再认识,这是其三。

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研究现状

2.1 对养生体育产生与发展的研究

2.1.1“养生”含义的界定

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含义的界定还缺少定性的论述。在名称叫法上也是多种多样,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养生体育”的。在这里,本文侧重于论述中国传统养生中的体育部分,所以笔者更倾向于使用“养生体育”一词。“‘养生’一语首见于战国时期问世的《庄子.养生主》,其源出于《老子》‘摄,养也。’意谓保养自己的生命,使其延年益寿。”

2.1.2 传统养生体育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养生学产生发展的哲学基础有以下几个方面:(1)阴阳学说,(2)五行学说,(3)精、气、神学说,(4)中庸理论,(5)“形神兼养”的整体观。究其本原,不外是以传统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为经络的中国古典哲学。而佛教释家思想亦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中起着一定的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发展道路上,受到历代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或促进或抑制,而逐步形成为今天养生体育的样子。

2.1.3 学科体系的建设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虽然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学这门学科,但直到目前国内仍然没有出版这门学科自成体系的教材。由于目前这一学科的开设现状落后于需要,多数学生简略、非系统的学习并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养生理论和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少数学生虽系统学习,却人员过少,终难以使中国养生与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结合,形成新的健身理论。某些学校偶尔开设一些气功类的介绍课程,但这对于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继承与发展没有真正的实际意义。

2.2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路在何方

2.2.1 养生体育与奥运

对传统养生体育发展趋势的研究是近几年学术界比较热点的问题,同时也是体育界争论比较激烈的话题。整理与改造是促进旧事物向前不断发展的必要手段,但在改造过程中我们决不能忽略了事物发展的终极目标。一些学者提倡包括传统养生在内的传统体育应当改变自身的某些特点去适应世界的需要,以期达到进军奥运会的目的。例如:让我们传统的太极拳、气功等养生体育逐渐走上“竞技化体育”的道路。中国的民族体育与传统养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有其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做基础,它们走向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世界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如过过多的改变传统养生体育的“味道”去迎合奥运的“口味”,这样的养生体育也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本质和文化底蕴,这样的“进步”意义何在?

2.2.2 养生体育与大众健身

同样的改造与创新,上海体育学院的虞定海教授对传统养生体育的改编则是建立在服务大众的指导思想上得以实施。他们根据传统五禽戏的主要特点,汲取各流派的精华,加以提炼,创编了五禽戏新功法。无独有偶,首都体育学院的苏学良教授对传统“八段锦”也进行了新编理论的探讨。《新编八段锦》编创中有针对性的应用了经络经脉理论,以导形引气,调整经络脏腑气血,依据调理脾胃的中医理论,以调理脾经为核心,引导筋肉,疏肝健脾,行气养血,促使脾胃功能康复。此养生功法动静结合,练养相兼,不需器械,易于实施。是一项非常适宜于广大群众从事业余锻炼健身的体育活动。

2.2.3 传统养生与现代学校体育

教育是传承文化与知识的最佳手段。越来越多的体育工作者开始考虑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纳入到学校体育课。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引入学校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需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多民族文化的渗透,传统养生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已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已具备了多重的社会功能。传统养生体育具有许多竞技性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开发进入群众领域的养生体育才应该是目前体育界研究的重点。

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现状整体来讲还不尽如人意,研究内容大多重复,研究方法过于简单,许多研究领域无人涉足。如何调动起广大研究者对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热情,这应该是体育界首先解决的问题。

3.1 缺乏自身独立的研究体系

很多研究者对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研究,尚处于单兵作战的阶段,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都缺乏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很多研究者没有理顺“养生→民族传统体育→养生体育”之间的从属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将这三者一股脑糅合到了一起。对传统养生体育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轮廓。中国传统养生体育自身学科体系的不完善也造成了广大体育研究者难以展开完整、系统的研究。

3.2 基础理论研究过于重复

大部分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相关文献都是花费大量的笔墨用在论述养生体育的哲学思想之上,这里不仅缺乏鲜明的观点而且研究的内容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在论述传统养生体育功效时,很多研究学者均以“太极拳”“气功”为研究对象。过度重复的研究使人们在潜意识当中对传统养生体育的内容出现了理解上的偏差。致使很多外行人误把“太极拳”“气功”当成是养生体育的代名词。

3.3 应用性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

对传统养生体育应用价值开发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学校教育和大众健身上。把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仍界定在具有“健身”、“教育”功能的“身体活动”这一层面上。忽视了对养生体育社会功能的开发。而在学校体育与大众健身这两个研究领域中研究深度不够又使得养生体育的普及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传统养生与学校体育这一研究领域中,大部分研究者只是论述了养生体育走进课堂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从宏观上提出一些改革措施,缺少具体细致的课程设计、开发和评价方法方面的微观研究。而对大众健身这一领域的研究又大多集中于开发养生体育对老年人的保健作用,缺乏以整个人群为研究对象的全局性研究。

3.4 建议

提高对传统养生体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并给予传统养生体育应有的地位。充分认识到传统养生体育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努力继承传统养生体育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在政府和体育有关部门的组织和协调下,加大对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建立传统体育项目研究机制,加强对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开发。在各种不同层次的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大众健身场所大力倡导养生体育的开展和宣传。培养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指导人员和组织人员,促进其广泛开展和普及。

在学校体育课和体育院系中适当开设部分养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是最能传承养生体育文化的沃土,在学校体育课中设置一定的养生体育知识内容,有利于传统养生体育的普及与推广,更可以使传统养生体育更好的传承下去,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虞定海.五禽戏新功法的创编与实验效果[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

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 篇2

1 研究的宏观视角-社会大环境

1.1 现代社会对养生文化的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健康、对生命的长久和生活的质量更加重视, 主动维护健康、防护疾病的意识也越来越强。于是, 在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同时, “养生”越来越受重视。各种养生保健品成为最为热销的食品之一, 各类养生保健类节目收视水平较高, 保健、养生类图书热销。这一切均反映了人们的养生需求。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 是古代的养生学说与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在全民养生的时代背景下, 传统体育养生作为一种低投入、高受益的健康投资, 可以满足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需要, 提高生活质量, 是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最佳选择。

1.2 现代人对体育锻炼方式的追求

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 快速的生活节奏, 使人们大脑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这为许多疾病产生埋下了隐患。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人类60%~90%的疾病与生活中的精神压力高度相关。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魏高峡指出, 人们有意识地放慢生活节奏是为了找到一个排压的渠道。而通过重拾传统文化就是一个对抗现代焦虑很好的方式。无论是古筝、茶道还是太极拳, 并不单纯是学习一种技能, 而是更多地培养了一种专注和放松能力, 这对职场生活很有帮助。传统体育养生学中的“形神兼养, 内外兼修”保健思想, 缓慢柔和的运动方式, 符合现代人的健身需求。

2 微观视角-民族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现实意义

2.1 丰富体育课程资源, 满足不同学生的健身需求

开设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现代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竞技性运动项目, 如田径、体操、游泳、球类项目等。相对柔和的运动项目较少, 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健身需求。尤其是没有考虑一些身体素质较差, 性格文静的女生的健身需求。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开设在丰富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同时, 可以满足更多学生的健身需求。

2.2 弘扬民族文化, 继承中华国粹

构建民族传统健身养生课程体系是对民族传统健身养生文化全面、系统、科学、规范地继承和发扬, 是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时代背景下对民族文化的彰显[2]。近半个世纪以来, 西方体育一直占据高校体育的主流, 而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备受冷落。这必然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地位的丧失。传统体育养生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与中国的古文明是一脉相承的。以课程形式开设传统体育养生, 可以增进对青少年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 使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起到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

2.3 发展终身体育项目, 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在课堂上学习一门专业技术为目的的学习目标, 建立在体育课中通过动作的学习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使学生在毕业之后, 仍能对一种或数种体育运动有参与的积极性, 实现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但是从目前开设的体育项目来分析, 大多数为竞技运动项目, 对场地要求严格, 资金负担重, 过分注重技能培养, 对学生心里教育关注较少, 不适合作为终身体育项目来发展。与之相比,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易于教学、不受学生基础限制;场地要求简单、教学活动容易展开;时间灵活度高、易于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优点, 适合在体育教学中增设。同时, 传统体育养生项目以追求身心平衡发展为原则, 更加注重学生心态的培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有一定意义。

2.4 促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民族医学院校体育特色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最有活力的部分, 是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 促进学校文化特色必不可少的内容, 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 可以增加学校体育氛围, 促建校园文化建设。民族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增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有利于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 同时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达到培养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之目的。其次, 传统体育养生学属于“医体结合”的课程, 利用医学院校开展优势, 形成民族医学院校体育文化特色。

3 医学院校传统体育养生学开设的现实基础

3.1 国内相关研究

在全民健身、全民养生的时代背景下, 传统体育的养生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国内多数学者对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健身价值进行了研究, 存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从研究内容来看, 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健身价值、健心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这类研究, 为民族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必要性与意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较多, 实践研究较少, 研究深度不够等。关于医学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的研究, 仅搜索到1篇, 且属理论研究。关于《医学院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研究, 未找到相关文献。

3.2 国外相关研究

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 国外找不到相关文献。但从国外一些类似体育项目发展现状来看, 可窥探到国外对传统体育养生的青睐。以瑜伽为例, 瑜伽源于古印度, 是东方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目前, 西方国家70%以上的健身房、社区活动中心均开设了瑜伽课程, 瑜伽被树为温和有氧运动的首选。据调查, 美国有超过1000万的人练习瑜伽, 瑜伽已经普及到社区内的一些活动场所。此外, 很多国家还有专门的瑜伽学院、如印度著名的PARMA瑜伽学院、要穆拉瑜伽大学、瑞什克斯的瑜伽疗法学院等。可见, 在快节奏的生活下, 动作舒缓、注重身心锻炼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受欢迎。

瑜伽动作缓慢柔和, 注重心灵的同步保健。这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项目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所追求的健身理念、健身方式不谋而合, 有些内容甚至是同质同构。在瑜伽风靡全球的同时, 我们有必要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体育养生项目。

4 民族医学院校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体系构建

4.1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传统养生的基本理论, 掌握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能够进行一些功法的实践和教学, 以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保健养生意识, 日常生活中达到有病治病, 无病健身, 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发展学生终身体育项目, 为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通过学习传统体育养生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激发爱国热情, 弘扬民族精神, 打造民族医学院校体育文化特色。

4.2 教学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是一个大家庭, 包含了许多的健身项目, 如何选择教学内容, 应该以国家相关推广政策、已开设该门课程的院校经验以及民族医学院校自身教学条件为参考依据。健身气功是传统体育养生的一个分支,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4号令中指出: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 呼吸吐纳, 心理调节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满足后SARS时期人们多元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开展了编创健身气功功法的科学研究, 2003年开始在全国九个试点省市试行推广健身气功新功法, 经过十几年的推广努力, 健身气功在群众当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推广的项目主要包括: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简称1568工程。目前, 大多数高校开设的健身内容也主要是这四个项目。

4.3 课时分配

4.3.1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总学时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28个课时) 。

理论:4个课时;技术21个课时;考核2个课时, 机动1个课时。

(2) 理论课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 (4个课时) 。

传统体育养生学概述:2个课时;传统养生学基础理论:2个课时。

(3) 技术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21个课时) 。

易筋经:4个课时;五禽戏4个课时;六字诀4个课时;八段锦3个课时。

4.4 考试考核制度

4.4.1 考核

(1) 考核的形式与内容。

1考试形式:分为技术考试、理论考试。

2考试内容:第一, 技术考试:功法演练;第二, 理论考试:功法动作健身原理及要领。

3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执行。

(2) 技术考试评分标准。

技术考试采用10分制进行评分。分为3个分数段, 其中:很好为10~8.00分;一般为8.00~6.00分;较差为6.00分以下。

1动作舒展, 圆活连贯, 刚柔相济, 动静结合, 内外合一、上下相随, 呼吸自然、平稳, 与动作协调一致;神态安静、自然、与动作协调一致;肩、胸、腹微小动作所体现的内动和肢体紧张与放松与技术要领要一致者, 为“很好”。

2凡动作较舒展, 较圆活连贯, 柔和缓慢, 动静相兼, 上下相随。呼吸比较自然、平稳, 与动作协调一致;神态较安静、自然者为“一般”。

3凡动作不舒展, 僵硬不连贯, 动静不分, 上下脱节不协调, 呼吸不自然平稳, 与动作协调一致;神态安静、自然方面差者为“较差”。

(3) 考试的计算。

采用百分制评分, 比例为:

理论成绩:占总分的10%;

平时成绩:占30%;

技术成绩:占60%。

5 结论

从社会背景和学校现实意义来看, 民族医学院院校开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是必然的及可行的, 关于类似研究, 相对较少, 民族医学院校增设传统体育养生课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与要求, 也是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急迫性, 可以丰富学校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保健养生意识, 继承传统体育文化, 打造医学院校体育文化特色, 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主要包括,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与分配、考试与考, 该体系是根据民族医学院校实际教学情况设定, 符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

参考文献

[1]潘鹏飞.民族院校体育教学增设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探析[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4) .

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 篇3

1 藏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1.1 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据考古发现,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经过不断的变迁,形成了特有的民风民俗,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传统体育活动。藏族传统体育和其它民族传统体育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1]。例如藏族的“俄多”项目,早期就是牧民在放牛、放羊的过程为了驱赶牛羊和驱逐虎狼自制的一种工具,也是牧民用来竞技娱乐的一种工具,经过不断的创新,现已开发成了工艺品,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和独特的民族性。而特有的高原生活、信息的闭塞、游牧群居和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等因素自然就产生了粗狂、豪放的民族体育文化。如赛马、俄多、赛牦牛、抱石等竞技活动,明显的具有地域文化特征。例如康巴地区的甘孜踢踏舞、安多地区藏族的锅庄舞、西藏地区的断木杆与刀术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和绚丽的民族风情,将地域性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1.2 浓厚的生产、生活性和宗教性

藏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大多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浓厚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性。尤其是在早期时候,藏区人民由于交通工具不发达,为了生活,不得不经过长途跋涉运输生产生活必需品,所以人们就掌握了骑马、骑牦牛技术,并以此为骄傲。在青藏高原,牦牛一直有“高原之舟”之称,牦牛不但能托运生产、生活资料,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能丰富藏区人们的精神生活,于是,产生了赛牦牛、斗牦牛等藏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表达丰收的喜悦,感谢上苍保佑,创编的各种形式藏族锅庄、踢踏舞等活动项目,并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了藏族人民特有的民族体育文化。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由于生活条件极差,当遇到不可抗拒力量的时候,总是把祈求家人平安或者财富的希望寄托于神灵或者自然界的超力量,来等。而宗教正是满足了人们的这一精神需求。在宗教活动中,总要戴上各种奇异的面具上窜下跳,张牙舞爪,乱舞乱蹦,并借助一定的道具,与鬼搏斗,场面之宏大,玄虚莫测,占据着人们的心灵,人们长期沉浸在这样的场景中,逐步产生了依赖性[2]。如跳神、羌姆等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由此产生。

1.3 激烈的竞技性和全民健身性

由于藏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草原牧区、林区、峡谷等,这些位置地理、气候条件十分恶劣,交通不便,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再加上医疗条件差,百姓缺医少药、各种流行病蔓延,营养不良等造成人的身体素质极差。人们为了生存,就需要强健的体魄和参与竞技、竞争等意识,这造就了藏族人民从小就具有竞技的意识。经过不断发展,在藏族传统体育很多项目中逐步形成的人们追求的目标与奥林匹克“更高、更远、更强”和全民健身强调的全民性目标不谋而合。例如在西藏那曲举行的抱石头比赛中,获得冠军的大力士有可能获得一头牦牛、一头羊等奖品,在赢得战利品的同时也可能赢得当地姑娘的芳心。所以藏族人民通过传统体育竞技,不仅能锻炼身体,征服自然,还有许多其它社会功能。

1.4 极富娱乐的表演性和艺术观赏性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常常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集会、重大节日里与歌舞相融合。在活动中,体育和歌舞既有融合,也有明显的区别,两者互相衬映互相促进,既健身、健心,又富有很强的表演娱乐性。受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藏族人尚武好斗,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这样使藏族体育既具有一定的风趣幽默、娱乐等文娱游艺性,又富有体育竞技的展示性和艺术性。据调查,在藏历新年、格萨尔赛马节、康定跑马山四月八国际转山会、西藏雪顿节等活动中都要举办藏族传统体育性质的比赛,例如赛马、赛耗牛、斗牛、射箭赛跑、抱石头、押加等一系列活动。这些项目既展示了藏族人民勇武有力,技艺超群,粗犷有力,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也体现了藏族传统体育的行云流水、细腻、从容镇定等特征。如在康巴地区举办的四川理塘八一国际赛马节,不但要有速度赛马、走马、跑马射箭,还有马上拾哈达、下藏围棋、斗羊等比赛,并伴有物质交易等活动。这些项目之所以吸引广大群众参加,与它极强的表演、娱乐性和艺术性分不开的。藏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体育、娱乐、艺术等多重功能,既丰富了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也创造、传承、发展了藏民族的传统文化。

2 藏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困境

2.1 藏区群众对藏族传统体育认识不到位,宗教意识制约了藏族传统体育发展

藏区群众在参与藏族传统体育活动过程中,对部分藏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认识还停留在宗教活动中,没有充分认识是在进行一项体育活动。宗教意识制约了藏族传统体育的健康发展,不利于藏族传统体育的创新,也不利于满足群众体育的全民健身需求。在藏区,由于群众信教较为普遍,藏族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形式上难免带有宗教色彩。如在西藏江孜县的“达玛节”上进行的拔河、武士习武、跑马射箭等传统体育活动均伴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不少运动员是寺院僧人,且头戴各种宗教面具参加比赛。沿袭至今的望果节、插箭节、萨嘎达瓦节等的体育内容都具有祭祀目的[3]。

2.2 经济基础薄弱,导致藏族传统体育普及率不高

高寒、高海拔、交通不便等原因直接导致了藏区经济基础薄弱,自身造血功能较差,只能依靠外界的支援。外界支援一是来自国家的投入,二是民间资本参与藏族传统体育市场和资源的开发。近年来,政府通过体育援藏、对口支援等政策加大了对藏区的投入,但又不得不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在内地投入10万元可以修建一个篮球场,而在藏区可能花数十倍的财力投入才能建起一个同样的篮球场,建好后,还面临保质期差,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政府投入的顾虑。而民间资本来源主要是国内、国外人道主义组织、企业、个人等的无偿援助;另一种就是社会资本融资的形式,但融资渠道几乎不可能实施,因为投入和产出是不成比例,许多民间资本望而止步。这些原因都严重制约了藏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2.3 藏族传统体育人才不足,专业人才梯队、竞赛体制不完善

藏族传统体育人才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藏族传统体育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系统的理论和专业学习,大部分都是由运动员直接转为管理人员。在调查中,有47%的体育管理者都是前运动员退役后直接安排到管理岗位,36%的管理者之前从未接触过体育相关工作,仅有25%的人员参与了体育管理相关学习培训等;在问及是否想调到其它部门工作时,72%的人选择想过,仅有7%表示从未想过。藏区体育人才的不稳定,直接导致藏族传统体育管理人员的不足。二是无专业梯队建设和竞赛体制不完善。在藏区举办藏族传统体育比赛的时间少,举办比赛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制度性。即使举办比赛,参赛的运动队也是采用临时集训的方式进行训练,平时不注重基础性建设,没有建立完整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梯队和完善的竞赛制度。例如四川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时,就是通过前期省民运会的选拔,而各地市州在参加省民运会之前大部分队员也在从事与藏族传统体育无关的工作,只是临时集训而已。在参加完省民运会以后,省体育局、省民委将各项目分到各地市、州分开集训40天左右,然后组成全国少数民族运运会的参赛队伍。

2.4 藏族聚居区学校开展藏族传统体育不乐观

学校是藏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最理想的场所。然而在调查中,藏区学校开展藏族传统体育整体形式并不乐观。虽然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行,同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好的娱乐、健身和教育功能,但是由于认识上的误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尚未列入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大部分学校体育教学仍然以现代竞技体育为主、有的学校虽然开展了一些藏族传统体育活动,但由于体育教师对藏族传统体育知识不甚了解,制约了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可喜的是还是有少部分学校开展了对藏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挖掘,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四川甘孜县中学将甘孜踢踏舞与健美操进行编排,创编了一套适合学生课间和业余时间锻炼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操[4]。甘肃兰州大学已经将冈朵、果卓舞(锅庄)引入兰州大学体育教学课堂,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并不断普及、推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让我们看到了藏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曙光。

2.5 受全球化的影响,部分藏族传统体育项目正濒临消失

伴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没有哪个民族能脱离世界发展的步伐而独善其身,藏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大型网络的形成,游戏、软件的不断更新,信息化、机械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机器逐步代替了人工,藏区很多地方交通改善了,接受外来信息也越来越多,人们在享受高效率的信息时代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部分藏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比如以前藏区群众都是骑马放牧牛羊,在生活、生产中不自觉就学会了赛马、马球、俄多等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能。但如今在藏区,汽车、摩托车等工具代替了马和牦牛的部分功能,大部分牧民放牧骑的是摩托车,甚至有小部分条件较好的牧民开上了小汽车,新生代的藏族小孩很多已不会骑马、骑牦牛,更别说进行马上的竞技运动了。曾经风靡藏区的马球运动在吐蕃时期是藏族人民引以为豪的项目,《封氏闻见记》记载过汉藏球手在长安比赛马球的经过,当时唐朝皇帝及文武大臣也来现场观看,尚未即位的唐玄宗也亲自驰马参赛,场景极为热烈壮观[5]。现如今,在藏区甘肃河曲仅有的马球队也面临经费困难即将解散的困境,而藏区其它地区基本就没开展这项运动了。藏区人民在享受社会进步的同时,也逐步丧失了部分传统的技能,这不利于藏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

3 藏族传统体育的突破路径

3.1 立足藏区实际,发展创新理念

藏区体育部门应重视和组织体育工作者,挖掘、抢救、整理藏族传统体育。以藏区发展建设需要为主,推广和发展藏族传统体育,明确藏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目标,建立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心,整合优质资源,提炼藏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内容,并挖掘藏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价值,宣传、倡导以健康为价值的追求,将藏族传统体育活动逐步与宗教活动剥离开来。同时借鉴和吸收其它民族体育文化的优点,促使藏族传统体育自我更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6]。”藏族传统体育,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立足藏区实际,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藏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2 加强与其它领域合作,打造藏族传统体育旅游品牌,带动整个藏区产业

发展藏族传统体育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一个单一的品牌发展是要受到很多限制的,加强与文化、旅游等部门合作。借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平台,保护、展示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藏族传统体育,形成特有的旅游品牌,使藏族传统体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伴随着藏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到藏区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越来越多,可以发展以登山项目为主的藏族传统体育项目。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远远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在推动藏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仅靠登山项目是不够的,为发挥藏族传统体育其它项目在推动藏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加强整个藏族传统体育的市场培育,打造并形成规范、良好的体育市场环境,促进藏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并成为藏区群众增收的有效途径。如将俄多、响箭等民族传统体育器材做成工艺品,并在各种形式的传统活动中举行民族体育器材展销、民族体育竞技等。举办这类活动在组织和统筹上一定要上规模、上档次、有特色等,在国内外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并把这项工作当成日常工作来做,带动藏区其它产业共同发展。

3.3 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稳定藏区体育人才,提升管理人员水平

落实西藏、四省藏区工作会议精神,政府加大对藏区的援助,根据藏区高原、高寒的特点,在政府统筹安排下,援建省市主要提供资金支持,而藏区群众投入劳动力,多方共同努力,修建一批简易、实用的藏族传统体育设施,将这些设施修建在学校和牧民定居点,提高利用率。

藏区体育人才的建设是提高藏区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由于藏区体育人才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是导致藏区体育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通过送培、请进来、提高待遇等方法措施,才有可能培养并留住藏区体育人才,不断优化、提升管理者的水平,促进藏族传统体育快速的发展。

3.4 将藏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建立完整的运动梯队和竞赛制度

藏族传统体育来源于藏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作为藏区的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将这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下去。首先藏区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周全考虑,不要盲目照搬地执行国家编制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可突出地域性特点,开发本校体育课程,创编民族体育教材,对教学大纲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并将藏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相结合,在中小学试点,并逐步推广藏族传统体育。二是在各中小学布点,将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重点建设,加以保护、传承和创新。三是利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平台,各省、区建立完整的藏族传统体育运动梯队和完善的藏族传统体育比赛制度,定期、系统、规范、合理地举办比赛,通过分层次、分区域、分级别、分规模的比赛,促使藏族传统体育健康、和谐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的今天,必须正确认识到藏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面临的困境,把握藏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加强多领域合作,创新发展思路,找准制约藏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务实的新情况、新问题,挖掘各领域与藏族传统体育多层次的合作空间,促进其它行业与藏族传统体育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在推进过程中找出藏族传统体育与其它各领域、行业的共同开发点,一起来创新发展藏族传统体育,打造藏族传统体育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亮点,从而使藏族传统体育焕发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丁玲辉.西藏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性[J].西藏体育,2003,(04):13-14.

[2]丁玲辉.略论现代化进程中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中国藏学,2009,(03):30-33.

[3]霍红.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走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4]曾伟.藏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02):132-135.

[5]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卷六:2-5

丽水市生态体育养生旅游开发研究 篇4

1 丽水市发展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的条件

1.1 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的自然优势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全市年平均气温16.9°~18.5°。丽水市境内农村山地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城镇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普遍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境内有瓯江、钱塘江、飞云江、灵江、闽江、交溪等源头水系, 水库湖泊分布广泛, 主要水系的断面水质均符合Ⅰ~Ⅲ类标准。丽水市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 森林覆盖率达到80.8%, 植物资源有3800多种, 占全省约66%左右。素有“六江之源”、“浙南林海”、“浙江绿谷”、“华东氧吧”和“中国生态第一市”的美誉。全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报告中显示, 在全国2348个县 (市、区) 评价单位中, 丽水市九县 (市、区) 生态环境质量均为优秀, 全部进入全国前五十位, 其中, 庆元、景宁、龙泉、云和分列第一位、第五位、第八位和第十位。

1.2 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的人文优势

丽水市缙云县鼎湖峰相传为黄帝觞百神后驾龙飞仙之处, 黄帝祠宇的前身为缙云堂, 在仙都山苍龙峡内, 是古代公祭始祖之地。黄帝为中华养生的始祖, 养生文化在缙云及丽水市域源远流长。庆元县的“唐朝古语”、“宋代古桥”、“明代古居”、“进士村”、“香菇之乡”等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该县至今留有古老的习俗, 祭拜五谷仙、药王、真武、观音、土地、城隍等民间神氏。景宁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该县的畲药和畲族养生文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松阳县卯山是唐代道教宗师越国公叶法善的出生及修行地, 其道教养生文化影响深远, 内孟村为千年来孟子后代的定居地。遂昌县是汤显祖《牡丹亭》创作之地, 竹炭文化、昆曲十番、班春劝农源远流长。青田县是一代名相刘伯温、民国将军陈诚、前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的故里, 该县还是当今的“华侨第一县”, 有30多万人分布在122个国家和地区。丽水市还是首个地级市级别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拥有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和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两项世界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1.3 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的地理优势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 同时又是浙闽两省结合部。东南与温州市接壤, 西南与福建宁德市、南平市毗邻, 西北与衢州市相接, 北部与金华市交界, 东北与台州市相连;距温州126km, 距金华市122km, 距杭州292km, 距上海512km。它位于世界第六大都市群——长三角都市群和闽台 (环台湾海峡) 城市群之间, 具有开拓两大都市群生态休闲养生市场的区位条件。同时, 可利用上海、台湾、温州、义乌等地巨大市场, 开发有强大市场需求和具有都市群边缘地区比较优势的生态休闲养生产品。

1.4 发展生态体育养生旅游, 构筑养生福地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区, 丽水市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 形成了发展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比较优势。森林、水能、农特产品、矿产、野生动植物等资源总量均占浙江省首位。全市有脊椎动物505种,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60种。有植物3800多种, 是厚朴、元胡、茯苓、白芍等名贵中药的主要产区。其中, 食用菌、柑橘、杨梅、茶叶等农特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种植规模。传统工艺品有驰名中外的青田石雕、龙泉宝剑和青瓷、云和木制玩具、遂昌黑陶和竹炭等。各县 (市、区) 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优势产业, 分别被称为中国柑橘之乡 (莲都) 、中国香菇之乡 (庆元) 、中国青瓷之乡 (龙泉) 、中国宝剑之乡 (龙泉) 、中国石雕之乡 (青田) 、中国木制玩具之乡 (云和) 、中国竹炭之乡 (遂昌) 、中国绿茶之乡 (松阳) 、中国水电之乡 (景宁) 。丽水还是首个地级市级别的“中国摄影之乡”。

2 影响丽水生态体育养生发展的因素

2.1 周边同类旅游景区的竞争

丽水周边的金华、温州等地区的旅游资源与丽水很相似, 在旅游的发展上也比较好, 这就使丽水很大程度上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近年来, 金华市的休闲养生旅游发展的非常迅速, 在旅游市场上, 与丽水产生了较强的竞争。

2.2 投入不足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在浙江省中, 丽水市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地区, 在经济发展上还比较落后, 这就会造成相关的投入不足。例如旅游营销、基础设施等方面, 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例如在一些通往景点的交通道路状况比较差, 这就导致了进入景区的可进入性不强;基础设施也比较简陋, 缺乏必要的生活休闲养生服务设施, 例如旅游厕所、道路等;缺乏留住游客的项目, 例如农家乐、特色餐厅等, 这些客观原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2.3 旅游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

对于丽水市的旅游资源, 各县整合的还不是很强, 在旅游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由于旅游业的相对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无法带动比较落后地区的旅游发展, 这就会出现更加明显的地区差异, 这对于丽水市的整体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4 缺乏品牌意识

目前, 虽然丽水市的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在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高, 这就不能充分体现出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旅游产品中, 龙头产品比较匮乏, 难以满足部分游客的高品位的知名旅游品牌, 许多旅游产品都是游览观光层次产品, 而比较忽视游客对休闲度和参与度的诉求。

3 对丽水市生态体育养生旅游开发的发展建议

3.1 精品化发展

将丽水作为“中国一流生态体育养生旅游名城”发展目标、利用市场的导向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 重点突出“休闲、生态、养生、体育、度假”五大主题, 应重点发展“温泉休闲养生度假区”、“城市滨湖养生之都”、“茶养生文化园”、“南明湖体育健身主题公园”、“森林疗养保健休闲养生庄”等生态体育养生旅游基地, 在建设生态体育养生旅游基地的过程中, 应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态养生和山水观光融为一体, 从而使生态体育养生旅游能够成为丽水市旅游的重要基地, 这样就可以丰富丽水旅游产品体系,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丽水旅游产品结构, 提高丽水市旅游综合效益, 从而使丽水市的旅游产业升级转型。

3.2 政府主导发展战略

根据国外的经验来看, 地方政府对发展旅游的作用不可忽视。目前, 丽水市还处于发展阶段, 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 例如经营规范、行业标准、基础实施等, 这些工作都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根据如今丽水休闲养生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在政策上为其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开发、组织、促销等于一体的平台。通过宏观管理, 这也能够使政府能够在政策制定、组织领导、管理监督、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有所作为, 充分发挥出政府的职能, 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3.3 在市场上定位于中高端的切入发展

集中力量, 通过有效的传播推广, 拓展发展的空间, 抢占国内的中高端市场。将市场定位于商务和白领市场以及在华外籍人员市场。为了能够带动大众市场, 就需要抓住中高端市场。在开展推介促销活动中, 应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 加强手段和观念上的创新, 不断提升质量, 为丽水市的旅游产业树立良好的品牌。根据实际情况, 要利用周边城市市场, 将地区品牌升级为“区域牌”, 扩大发展的规模, 不断聚集人气。此外, 还应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 扩大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的产业规模, 充分发挥其关联带动作用, 促进丽水市产业转型和功能完善。充分发挥丽水滨湖休闲养生、森林温泉休闲养生和文化休闲养生等生态休闲养生旅游资源优势, 大力推进高等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 努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全国知名度的品牌景区, 树立“秀山丽水, 养生福地”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使丽水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巨型城市群的“后花园”、回归自然的生态空间和放松身心的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

3.4 科学规划, 保护生态环境

丽水市的优越生态环境资源, 是丽水市生态体育养生旅游发展的依托, 因此在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的发展中, 应坚持科学规划, 以保护为本, 健康有序的发展战略。健康规划也就是要合理开发, 有序发展。根据实际的生态环境, 在开发项目的侧重点上, 应建立在规划、人才、资金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从而提高开发成功的几率。以保护为本, 就是要保护好丽水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乡村民居建筑、体育养生旅游资源, 充分利用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的非物质文化要素, 例如传统艺术、民俗风情等文化生态。健康有序的发展, 是根据生态体育养生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 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 使生态体育养生旅游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有序发展。

4 结语

丽水市在生态体育养生旅游中, 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 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因此应充分利用有利的资源, 不断促进丽水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将其打造为具有生态体育养生旅游特色的名优产品, 吸引各地的游客, 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 从而带动丽水市的经济。

参考文献

[1]廖金琳.对福建 (永定) 土楼生态体育旅游开发的探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5 (5) :136-137.

[2]张兰, 王涛, 孟峰年.“丝绸之路”甘肃段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7, 4 (1) :55-56.

[3]马卫东.沿海地区生态体育旅游发展的作用、优势及路径[J].中国商贸, 2011, 12 (8) :102-103.

[4]吴贻晖.生态经济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发展价值与前瞻策略[J].中国商贸, 2011, 6 (9) :41-42.

[5]王振.体育旅游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5 (3) :201-202.

[6]郎明媚, 刘超, 杨云.秦皇岛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价值、优势与导向[J].中国商贸, 2010, 3 (4) :63-64.

[7]蔡仁杰.海南国际旅游岛生态体育旅游模式[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12 (2) :198-199.

[8]瑞琴, 敬龙军.我国西部生态体育旅游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前沿, 2010, 7 (2) :26-27.

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 篇5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因此,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才是真正的健康。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中,教学目的偏重于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而往往忽略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历来重视人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所谓“心神宜静,形体宜动”即为典型。养心调神,以静为主;形体养护,以动为主。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道德经·第十六章》提出:“致虚极,守静笃”,要求以“致虚”、“守静”的功夫,以达到心境的空明宁静状态。“静则神藏,燥则神亡”,“欲延生者,心神适恬静而无燥扰”,就是说,人能养神,“神守则身强”,反之,神不藏而躁动不安,则伤神而致病。当然,心神宜静的“静”不是绝对静止,而是“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刻意》)可见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本为一体,不能强分彼此。

与以往历年指标进行对比,目前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十分明显;更令人担忧的是,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也较为脆弱,这一点从媒体上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报道中可见端倪,其极端案例,如马加爵案等,影响极为恶劣。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群体,担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如何进行道德培育和文化熏陶就成为了高校教学必须考虑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太极拳等传统养生体育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温州大学非体育专业全日制本科生178人,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20±3岁。

*P<0.05 注:校本部和大学城校区受试者体质测试指标在实验开始前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在校本部选取学生94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60人;在大学城校区选取学生84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64人;男女生随机分为锻炼组和对照组;对锻炼组开设《传统养生体育》课,对照组不加干涉,项目自定。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对参与锻炼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锻炼前后的身心变化感受等情况。

2.2.2 访谈法

通过访问、座谈,了解老师和学生对教学方案、方法、目标、效果等情况的认知。

2.2.3 数理统计法

应用SPSS11.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2.4 逻辑归纳法

分析数据,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3 分析与讨论:

本课程名为《传统养生体育》,性质为术科,课程安排为每周两次,每次90分钟,共16周课,授课内容为二十四式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和八段锦。

通过调查得知,锻炼前后,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得到了较大改善,如表1、2所示。

*P<0.05 注:校本部和大学城校区受试者问卷测试的主要指标在实验开始前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3.1 参加养生体育锻炼后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从调查数据来看,大学生们参加养生体育锻炼前后相比,大多数人改善了心血管机能。从锻炼的内容太极拳、练功十八法的呼吸特点来看,采用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相结合,自然呼吸与逆腹式呼吸相结合,强调呼吸的“深、长、细、缓、匀、柔”,可以使肺通气量增大,加强心脏的泵血功能。由此可以看出,太极拳等类似的锻炼方法不仅能提高呼吸机能,也能提高血液循环功能,使外呼吸与内呼吸机制得到改善,大大改善大学生们的心肺功能。

3.2 参加养生体育锻炼后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得知,参加锻炼后,多数学生胃口好了,消化能力也增强了。八段锦和练功十八法的腹式呼吸可以使横膈肌上下起落,对胃、肠、肝、胰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促使消化腺增加分泌消化液,使食物得到比较完全的消化,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及时运走体内垃圾。

3.3 参加体育养生锻炼后对精神状态的影响

从养生体育的运动特点来看,太极拳的松、静、自然,有利于学生们体会、认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虚实等概念的深刻内涵,并且对神经系统有重要的保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教给学生动作,还注重引导学生掌握体育养生的理论知识,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他们保持良好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调查结果表明:坚持参加养生体育锻炼一学期之后的大学生,普遍精力充沛、上课注意力集中、睡眠良好,不仅可以消除学习上的紧张和焦虑,还能调节他们保持平和的精神状态,努力集中精力进行学习,提高生活和学习的质量。

3.4 参加养生体育锻炼后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练功十八法具有“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特点,通过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的各部位,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提高学生们各关节、肌肉的灵活性。特别是太极拳锻炼始终要求做到头正、颈直、沉肩、垂肘、坐腕、含胸拔背,以腰为轴,可以带动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运动。这样可以锻炼青年学生们的身体形态,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4 结论与建议

(1)从运动医学的观点来看,太极拳等养生体育的各种运动符合医学原理,用于健身治病,方便易行效益高。通过调节各个项目不同的运动量,既可以照顾到爱好养生体育的普通大学生,又可照顾到身患疾病、慢性病、体质较弱或伴有残疾的部分学生,同时又可以增加学生们修身养性、防病治病、娱乐欣赏、强身益智的效果。

(2)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灌输科学的养生思想。科学锻炼才是健身的有效措施,要保持身心健康必须合理地、科学地运动,而且运动的指导思想必须明确,有目的地加强养生体育运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

(3)为了体现养生体育课的锻炼功效,教师在上课的组织形式、活动时间方面应具有灵活性,讲究科学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掌握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原理,学会制定运动处方,不仅掌握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养生功等保健方法,还要掌握保健推拿按摩的理论和基本手法与操作,了解心理保健知识等。

(4)根据本文的调查情况及收集的大量资料表明,养生体育课在高校体育中起到的作用可概括为:能够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呼吸系统机能;促进消化;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健全大脑功能;强筋壮骨,增进机体活动能力。养生体育课既可以满足大学生们对公共体育课的兴趣爱好,又可照顾到部分体弱多病或残疾的学生,可谓一举两得。养生体育作为我国传统的健身方法,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喜爱,应在高校中大力提倡、普及、推广。

摘要:本研究对高校开展太极拳、练功十八法、八段锦等传统养生体育项目的锻炼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绵缓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并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起到健脑、益智的作用,对缓解大学生因学业、就业等情况造成的焦虑等不良情绪有积极作用。建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大力开展、普及和推广太极拳等传统养生体育课程。

关键词:传统养生体育,大学生,身心调节

参考文献

[1]布兰奇.心功指数(BI)[J].中国学校卫生,2000(2).

[2]陈明达.实用体质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院联合出版社,1993.

[3]黄文聪.北京福利院老年人身体形态及机能评定[J].体育科技,1996(4).

[4]陈及治,宁自衡,刘欣.上海与澳门老年人体质调研结果的比较[C].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1999.

[5]王君,潘华山.对本院3个年级746名医学本科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9(3).

[6]于普林.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 篇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我国西部边陲,面积为166.49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是我国最大的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新疆的各少数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许多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新疆的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少数民族体育是指生活在特殊地域的人群世代传承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和特征以及强健体魄。多年以来,针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学术界相关理论探索和研究此起彼伏,众说纷纭。由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相对起步较晚, 且研究视野基本上还停留在体育领域,停留在对现有文献资料的承接、转换上,以定性的方法进行演绎, 总体上较 缺乏有学 术价值和 实践价值 的原始资料 。

新疆的部分学者如:楼望皓的《新疆民俗》、库德热提·阿不力米提的《新疆民族体育》、锡伯族学者贺灵、伶克力的《历史·民族·文化》、塔吉克族学者西仁库尔班的《中国塔吉克史料汇编》等对新疆的传统体育项目按照竞赛项目、传统体育活动、传统游戏以及竞赛规则等部分做了大致介绍和初步描述,并新疆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对众多项目做了生动的记录并保留了许多珍贵图片资料。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视角出发、通过多彩的笔触将新疆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呈现于世人眼前,但由于出版年代较早,已不能满足当前研究的需要。

总的来看,众多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较多采用文献资料查阅、问卷调查整理,部分资料多为文献的相互转载,缺乏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

1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研究意义

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大省,在当地的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域特色,使得当地能够非常有利的发展草原体育运动、绿洲体育运动、高山体育运动、水上体育运动等多种运动种类。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组织开展了对全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普查工作,了解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总数为278项,形成了《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汇编》。其中包括竞赛项目12项,表演项目13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109项,民间游戏项目125项,近40个项目已失传;约43个项目濒临失传的危险(表1)。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普及和喜闻乐见,通过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增强理论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的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同时还能够缩小与其他省市的差距。

对新疆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生活来说,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等方面的研究暂时是薄弱,通过这项研究,今后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课题成果与应用实践密切结合,大量实地考察、结论来源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实践性工作,突破传统、单一的研究模式。站在学科前沿,根植于少数民族社会实际,牢固树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教书育人目标服务,为构建新疆和谐社会服务的宗旨。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明确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思路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其具备少数民族自身的特色,在推广及普及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便之处。因此,需要加强对这方面规则、裁判方法的完善,确保规则能够被大众所理解掌握。

2.2大力举办民运会

民族运动会的定期举办,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地特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民族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健全了竞赛和管理机制,促进了少数民族体育的规范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注:根据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汇总资料整理与统计得出。

2 . 3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体育理论研究

长久以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由于投入的资金和人力都比较有限,因此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性的理论研究也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这成为了阻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

2 . 4引导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产业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新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与自然资源的开发相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则是立体、动态的,更具有参与性和娱乐性,实现了区域旅游产一品组合的互补性,使游客既能领略民族风情,又可使精神上得以放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与保健的作用。

2 . 5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应与学校体育, 群众体育相结合

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更应体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领域,是当前发展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事业的最有效途径。

因此,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挖掘、整理、研究传统体育项目,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将其列入正式的新疆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计划,尤其是让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体育院校学生有机会学习和掌握当地主要的传统项目。

2 . 6少数民族体育走向国际

在自治区民族运动会的比赛中,有百分之四十的比赛项目都做到了同现代体育的接轨,例如:摔跤、射箭、赛马等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不乏很多出色的人才,有些传统项目的竞技水平已经能够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这些竞赛项目的开展和优秀人才的涌现拓宽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视野,也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提高。

3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

3 . 1明确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思路

我国政府一贯认为:民族不分大小,不论发展程度怎样,都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备自身的特殊性,集中表现于某些项目往往为一个或几个民族所独有,真正能识知其中文化内涵和风俗人情的观众为数不多,会对异地比赛表演或推广普及过程造成不利影响。

3.2大力举办民运会

通过定期的举办民族运动会,能够很好的调动全国人们进行民族体育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引导相关机构建立、健全竞赛项目以及管理机制,能够促进少数民族体育的规范性、社会化和市场化。

3 . 3引导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产业化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新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能,与自然资源的开发相比,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也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4结语

传统体育养生困境研究 篇7

1 高校体育场地规划

1.1 高校体育场地规划出现的问题

(1)在高校体育场所的建设中,应该意识到设备器材的主要使用主体是大学生。当前,高校存在盲目的建设误区,追求场地设施的正规化。在设备的选择上,竭尽全力地向国际体育竞技比赛中所规定的器材规格靠拢[1]。追求场地的正规性、器材的正规性,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运动水平,关注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点。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器材实际上是不合适的,这样导致设备器材的使用率不高,花费巨大的资金而建成的场所无人问津,最终只是成为了风景一般的摆设。

(2)纵观当前大多高校的体育场地,基本都没有照明设施。在夜间,整个场地漆黑一片,学生在这漆黑的环境中跑步、锻炼,有很大的危险性。由于没有夜间照明,多数的学生选择了放弃锻炼。另外,体育场地被建造在四周环境单一的地方,衬托不出人文气息,满足不了生活需求。

(3)在投入使用的体育场地中,有很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篮球架安装的设计、排球场地与篮球架相距太近,当学生在利用场地的过程中,只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现事故,受到伤害。

1.2 对高校体育场地规划提出的建议对策

(1)将正规场地的建设与非正规场地结合起来。一般来说,高校体育场地的占地面积,在正规场地的建设中,除了设置400m跑道、足球场、田径场之外,还要包括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和机械场地。配置以前,要参考学生的身心素质,选择合理的器材建设。另外,正规场地应有非正规场地的辅助,来弥补正规场地的局限性:(1)在非正规场地,设置S形跑道、迷宫跑道等各类专项跑道;(2)在篮球方面,设置一些可供单人练习投篮的篮球架;(3)在足球方面,设置一个迷你的足球场,来满足人数不够的小型足球队;(4)还可以设置一些专供女生使用的篮球架等,辅助场所的设计只要符合学生的使用需求和身心成长特点,都可以进行投放[2]。

(2)设计拓展训练场地和趣味场地。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现代高科技与工业化的夹缝之中,在社会交往方面有很大的封闭性,常常处于独来独往的状态。同学与同学之间无法培养出真诚深厚的感情基础,大部分学生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却不过是点头之交。高校的体育场地建设,应该能够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完成沟通,产生良好的社交关系,让学生爱上这个地方,就要有拓展性和趣味性十足的训练场地,聚拢人气。这样的场地要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设计要考虑到挑战性和趣味性。

(3)体育场地的环境要尽量美化,排除安全隐患。美化后的体育场地,带给学生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试想,在充满绿色植物的体育场中锻炼身体,呼吸着四周新鲜的空气,是多么美好的一种感受,并且绿色植物有让人心情舒缓,缓解疲劳的作用。巧妙地运用到各种色彩来装饰体育场地,是有利于带动学生运动激情和兴趣的手段。有一个赏心悦目的好地方,通常会让人流连忘返。同时,要注重设备设施的安全度,如果体育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

2 高校体育场地管理

2.1 高校体育场地管理方面遇到的困境

高校在体育场地的管理方面,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体育场地对校外人士开放后,所面临的不可预知状态。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教学方面的冲突。对外开放的时间导致校外人士与教学活动之间产生矛盾,有损高校的形象,同时也造成了资源上的浪费。

(2)安全问题。由于体育场所的对外开放,进校的社会人员的个人素质高低不同,给在校的师生的人生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3)经费透支支出。在开放体育场地后,学校需要额外负担一部分场地管理费用,造成学校的经费紧张。

2.2 高校体育场地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高校体育场地面临的困境,也提出对应的三点建议:

(1)高校的体育场地资源从客观方面来看,是极其短缺的。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合理地安排场地资源的使用,定时地开放体育场地,避免在教学活动时间之内对外开放。

(2)在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时间内,校警要加强在校内的巡逻工作。首先要保障广大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避免在鱼目混珠的杂乱时间段内,发生恶性事件[3]。

(3)高校开放体育场地后,还应积极地拓展体育场地的营收渠道,完成资金的回笼。例如在开放时间内,出租相应的地皮给商人,互利互惠。

3 结束语

总体来说,高校的体育场地规划和管理,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众多问题的复杂工程。在新的时代中,体育场地会面临到很多的挑战和变化,同时这些对于高校来说也是机遇。高校要不断地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为在校师生谋求更多的福利。

参考文献

[1]刘璐,李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困境与现实路向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35.

[2]高金娜.合肥市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75-80.

上一篇:财务财政监管下一篇:幼儿教育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