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行业标准(精选12篇)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1
品牌,就是口碑。来自于用户、行业以及产业的口碑,决定了品牌的价值。品牌价值的评价体系是多元的、综合的,因此不仅要做好产品、做好服务,同时还要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履行社会责任。品牌的发展是用户、产业、社会多方互动的过程。
在太阳能界,同跨国公司或更成熟的企业相比,太阳雨还是后生。作为一个新能源的企业,我们的成长带有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印迹。去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把我们的发展推上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产业面临发展调整。
然而,历史和世界给了中国一个机遇,也给了太阳能产业一个机遇。我们不仅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拥有全球推广太阳能最大的市场。作为民族产业的代表,成为受全球尊敬的民族品牌以及国际化品牌,是我们追求的发展目标,但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对于品牌的理解,可用一个“磊”字来形容。第一块基石是在全球范围内对市场技术、商业模式等全面深刻的了解;第二块基石是对产业的理解能力,以及制订并不断调整优化发展战略的能力;第三块基石是战略执行的能力。如何达到国际化品牌,这三块基石是三个前提,并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去年我们在制订今年发展战略时,很多人都担心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的发展目标,但是基于我们对危机的解读,制定了高速发展的战略,今年7月我们仍创造了70%以上的增长。对于我们来说,品牌国际化一定要做好两门功课:一是做好国内市场,二是做好核心产品与优势。我们坚信,中国将成为受人尊敬的品牌国家,中国太阳能行业将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行业,太阳雨也会成为最受人尊敬的企业品牌。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2
推动会计标准国际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于全球资本市场一体化。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证券市场将融入全球资本市场,一方面更多的国内企业将赴境外市场发行证券,同时更多的外资企业也将获准在国内证券市场发行上市,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也将进入国内证券市场开展投资活动。如果继续执行与国际会计标准差别较大的、太多“中国特色”的会计标准,以本土化对抗国际化,不仅中国公司到境外发行股票、债券难以获得外国投资者的认同,加大筹资成本,而且外资进入国内证券市场也会面临价值判断上的中外差异,不利于引进外资。如此等等,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将受到严重阻碍。
目前,中国会计标准国际化的重点在于会计准则国际化,审计准则国际化的程度高于会计准则。国内《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在资产的会计计价与财务报告披露方面尚未全面实行公允价值与公允列报原则,依然强调会计计价基础是历史成本与真实列报原则;后者要求资产的会计计价必须是公允价值,财务报告披露必须遵循公允列报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的会计计价基础虽然可以满足财务报告对真实性与真实价值的要求,但不一定能够满足公允性与公允价值的要求。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3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中医药在国际市场受认可程度如何?
刘张林:由于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决定其在世界各国受到了严格的规制。药品的临床、上市等都需要药政主管部门的批准和审核。中国医药企业面临愈加严格的国际监管环境。据不完全统讫我国现有包括复方丹参滴丸、桂芝伏苓丸、扶正化淤片等多个中药制剂产品在美国FDA已经进入Ⅱ期临床。以美国和欧盟国家为例,目前已要求所有制剂生产企业达到其规定的cGMP要求。(cGMP指CurrentGMP,即实时的动态GMP管理,现为欧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药品生产要求。)比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07年颁布规定,要求进口到美国的所有膳食补充剂产品的生产企业必须达到其要求的cGMP,因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中药是以膳食补充剂身份进入到美国市场,故这将对进口到美国的中药类产品产生重要影响。按照世界贸易组织三年过渡期的安排,500人以上的企业到2008年6月执行,20至500人的企业到2009年6月执行,20人以下的企业可推迟到2010年6月执行。
中国对外贸易:世界卫生组织已在全球进行中药立法监管调查,目前情况如何?
刘张林: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传统医学/替代补充药物和中药国家政策与监管情况开展调查并建立数据库,信息涵盖192个会员国中的142个。近期建立中药法规的成员国情况是:1986年之前14个成员;2003年已达83个成员;42个成员回答正在建立之中。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正在发生着悄悄的但却是深远的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国家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战略推进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张林:1996年7月,原国家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开展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正式提出“中药现代化”的概念,建议国家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列入国家“九五”科技重中之重项目加以实施,提出了以“中药国际化”为理念的中药现代化口号,提出要争取在“九五”期间实现2至3个中成药品种作为治疗药物进入西方主流医药市场的阶段性目标。“十五”期间,中药国际化战略继续得以实施,有关部门同样制定了争取2至3个中成药进入国际药品市场的阶段性目标。“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要开发上市20至30个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机理清楚,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2006年国家制定十一五中医药国际合作规划。围绕“十五”和“十一五”目标,国家对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投入巨大,仅中药创新体系建设一项就近百亿元人民币。政府的诸多举措为中药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近期商务部等八部委《关于扩大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若干意见》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生物医药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所谓中药产业国际化的概念,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中国中药产业向全球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第二层次是中国中药产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第三层次是中药作为药品进入世界医药主流市场,中国中药企业、跨国公司与主要战略投资者共同配置世界中药资源。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已与医保商会签订合作备忘录,旨在利用双方优势,共同推进中医药国际商务活动,扩大中医药国际市场。政府要帮助国内企业走向世界。2009年是国家加大对企业政策性扶植力度的一年。出口退税调整、新医保方案出台等因素都将直接或间接为中药进出口营造更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环境。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医药企业国际化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刘张林: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在中国医药界,确有一大批成功的企业家,不但具有高学历或高职称,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较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对专业、企业管理等知识较好的理解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处于逆境中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持有的崇高抱负与理想。而企业家实质上是企业发展这部机器运转的“心脏”。企业家精神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实质性资本和关键性资源,是经济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是现代企业运作和企业发展的灵魂。
医药企业家要使其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须“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方法来整合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有机地运作企业内的人、财、物、产、供、销,从而达到企业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和资本价值不断增值的目的。随着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领导人对国际市场的认知和熟悉程度不断加大,但总体而言,中国医药企业领导人的国际化意识尚待加强。一是大多数企业家对于企业国际化的认识尚停留在较为初步的层面;二是国际品牌意识不足;三是把握国际经营风险的能力不足;四是对外交流公关的能力不够。
中国对外贸易:您认为中医药国际贸易面临的主要障碍与问题是什么?
刘张林:一是中药在国际上的药品身份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二是中药继续以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形式出口将受到更多限制;三是中药国际注册与认证的周期长且结果难以掌握;四是中西医用药的理念差异;五是国外非贸易壁垒重重。
中国对外贸易:医药产品是关乎生命健康的特殊产品,且投入巨大,医药企业如何在国际经营当中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显得更为重要。您认为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的风险表现在哪些方面?
刘张林:所谓风险,可以定义为“可能存在的危险”,或者说“对某一主体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危险和由此可能产生的损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认为,风险“可能由一个或多个原因引起,如果风险发生了,可能产生一个或多个后果”。
就中国医药企业国际化现状而言,主要面临市场准入风险、质量管理风险、经营风险、资本运作风险和跨文化风险等。
中国对外贸易:您如何评价目前中国的医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
刘张林:当前,受制于多种因素,中国的医药企业的国际化依然处于成长阶段,特别是与跨国制药企业相比,尚有很大的距离,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将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应该说,个别企业的国际化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的内涵应该涉及到企业战略、标准、技术、管理、人员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实际上,国际化作为一种表象,是以企业的综合实力为后盾的,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元素决定了其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决胜的条件。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国医药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争取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而进行的努力,是一种既有客观需要,又有主动驱使的复杂过程。希望在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国内外市场的界限彻底模糊的时候,国际化将不再作为一个概念而被讨论。我认为,中国医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将呈现多元化。
中国对外贸易:您对2009年中药出口形势有何预测?
刘张林: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2001~2008年8年间我国中药行业总产值和销售产值复合增长分别为19.55%和19.27%,增幅一致,预计09年产销增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将持续保持二位数的增长。同时,利润增幅受不确定因素影响大:08年利润增幅下降,与产销增幅不一致,主要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有关。2009年宏观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大环境下,中药行业的利润增长仍会受原材料和药品价格政策的影响。但是,中药工业受2008年11月以来药材原料价格下行的影响,成本压力将有一定缓解,但资源性品种影响将加剧。预计中药利润增速将比08年进一步提高。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4
经过多年的发展, 闪联标准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领域重要的国际标准, 并正在推动成为产业事实标准。IGRS 1.0版本全部7项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是闪联标准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这对进一步整合产业和创新资源、构建基于闪联标准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 是我国企业联合推动, 将自主创新技术纳入国际标准的重大成果。
闪联标准形成“享屏”解决方案获得好评
闪联始终坚持“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并重的策略。从2010年开始, 闪联根据三网融合、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广域网设备互联的趋势, 着力开展闪联标准的完善升级工作, 并基于标准形成了以多屏互动为特征的闪联“享屏”解决方案, 创造性的实现了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与电视设备的联动, 实现各种终端在电视业务方面的优势互补, 创造传统单一屏幕所不能提供的新业务, 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闪联“享屏”多屏互动客户端目前已经在联想、海信、TCL、康佳等厂商的产品上实现预装超过100万台, 为各厂商智能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闪联享屏的诞生突破了技术瓶颈, 实现了在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不同网络环境下终端产品之间的无线互联、内容共享以及用户互动, 实现了以智能电视、移动终端为核心的多屏互动功能。通过终端产品间的系统服务, 实现不同终端产品间的优势互补, 为用户打造全新的视听新体验, 满足消费者在不同终端间便捷的实时分享、收看和使用的需求。
闪联标准应用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闪联联盟以闪联标准为基础, 形成的闪联“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也在北京、广州、镇江、大庆等地助力“智慧城市”建设。闪联以社区云服务平台为核心, 构建了外部服务和公共资源传递到家庭和消费者的通道, 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远程控制家里的电视、灯光、窗帘等各种设备, 也可以在电视、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上去获取需要的各种数字内容与信息服务, 并与亲朋好友之间交互和推送。闪联智慧城市方案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跨屏娱乐”、“远程医疗”、“智能安防”、“智能控制”等多种全新的应用模式, 而且为电子信息终端制造业创造巨大的产业升级空间, 并孕育出全新的网络信息服务产业。
2011年, 闪联正式成为广州“智慧城市”标准战略合作单位, 双方在智慧城市研究院筹建、天河示范区建设、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和标准研发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在闪联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 形成以安全、绿色、便捷为特征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2011年6月, 闪联参与了广州天河智慧城第一批1000户智能家居示范工程, 并提供了包括智慧社区、智能家居、“享屏”等在内的多项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闪联产业联盟推动了标准产业化
闪联产业联盟是闪联标准制定及产业化推广的产业载体, 纳入首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程”。2011年闪联又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项目组织单位。在刚刚结束的社会组织评价体系试点工作评估中, 闪联产业联盟的法人依托实体闪联产业协会被评为最高级别的5A级社会组织。
随着闪联标准和产业化的不断深入, 闪联产业联盟也不断发展壮大, 截至2012年1月, 闪联产业联盟会员总数已达170家, 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产业集群。闪联以标准为基础, 发挥产业集群作用, 不断向市场推出基于闪联标准的产品, 加速闪联标准的产业化进程, 有利于国内企业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形成新的产业模式, 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新闻背景:////////////////////////////////////////////////////////////////////////////////////////////////////////////////////////////////////
闪联标准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I ntel l 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 IGRS) 标准是新一代网络信息设备的交换技术和接口规范, 在通信及内容安全机制的保证下, 支持各种3C (computer, consumer electronics&communication devices) 设备智能互联、资源共享和协同服务, 实现“3C设备+网络运营+内容/服务”的全新网络架构, 为未来的终端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内容/服务提供商创造出健康清晰的赢利模式, 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和娱乐方式。闪联标准能够有效提高现有设备间的互操作性和易用性, 充分利用不同设备的功能特点、为用户创造新的应用模式和丰富应用。
应用领域
家庭领域内, 通过创新的将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网络融合, 极大的拓展了电视的内容来源和应用模式, 典型产品包括闪联计算机, 闪联电视, 闪联娱乐中心等。办公领域内, 通过简化计算机与传统外设之间的连接方式并且创造新的应用模式, 从而极大简化办公室的办公设备使用, 极大提高办公效率。典型产品包括闪联笔记本, 闪联投影仪, 闪联打印机等个人移动领域内, 通过将通信网络与计算网络连接, 极大的扩展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功能, 为未来移动设备的应用开发构建良好的基础, 典型产品如闪联手机, 闪联PDA, 闪联笔记本等。
成立意义
中外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策略比较 篇5
随着生产力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已在对外开放中逐步融为一体,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自然而然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趋势,可以预料,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金融业是中国承诺入世后开放的十大领域之一,银行、证券、保险业都将进一步开放,国内金融企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迎接入世的挑战便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加入WTO后,中国从单边、自主开放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间的相互开放,从中国按政策导向的对外开放变成按世贸组织规则进行开放,开放的程度会加深,开放的领域从货物、服务领域进而延伸到生产要素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海外业务,提高本外币的一体化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成为我国银行业求生存、谋发展做出的必然选择。
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障碍分析
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四大专业银行和交通银行(五大银行)除了中国银行在国外设立海外机构分支机构以外,其它四大银行的国际化重点是在国内建立国际业务部从事外汇业务,和国外的银行建立代理关系,
中国银行的境外机构设置处于重点布局阶段,设立了包括代理行在内的400多家分支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加强,于是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20世纪90年代的国际化,不是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设立国际业务部和国外建立代理行的阶段,而是将业务重点放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境外分支机构的数目得到较快的增长,五家银行在境外都设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有的银行还通过兼并等形式参与了国际资本运营活动,如工行收购了友联银行,建设银行参股建新银行等。
障碍分析
体制制约。现行的金融体制,特别是银行体制的制约,不能完全适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经济体制的需要。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业尚未完全进入企业化经营状态,主要是不少金融组织缺乏独立的产权,社会信贷活动背离价值规律。
设施落后。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世界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全球化突飞猛进。我国金融业近年来基本普及了电脑技术,但整体上,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与外国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差距很大。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动机与战略 篇6
相对于融资而言,国际化则是对中国银行业影响更为深远的主题。而中国银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强大的融资能力也间接证明了其进行国际化的潜力。
国际化浪潮方兴未艾
从垒球范围来看,国际化浪潮方兴未艾,并将继续成为银行业绩增长的驱动力之一。过去10年中,垒球大型银行本土市场以外区域贡献的营业收入占比增长了30%(图1)。
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方面给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是西方银行业,但另一方面也给亚洲的银行提供了“走出去”的良机。长期来看,银行业的国际化趋势将持续影响金融服务业的版图,这从许多银行公布的国际化计划中可见一斑。
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仍很低。中国银行业海外资产仅占总资产的4%,与国际同业40%的比重相距甚远。相应地,主要的营业收入也来自国内市场,除中国银行外,中国所有商业银行来自海外的营业收入占比都不超过5%,有些甚至不到1%。由此可见,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尚有很大潜力。
一些实力较强的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并主动加快了国际化步伐。例如,中国工商银行近几年海外扩张的目的地涵盖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印度尼西亚、加拿大以及南非,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并购以及开设本地机构的方式扩展共海外业务。
而中国银行目前仍然是内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这主要得益于长期以来担当中国唯一的人民币外汇交易银行的地位。
国际化的驱动力
奥纬咨询的研究发现,银行业国际化主要有四个驱动因素。一是开拓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对冲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需求放缓的风险;二是支持客户的国际化,因为客户在进行国际化的同时会向银行寻求支持;三是补强国内业务,将在海外市场学到的经验和培养的能力运用于国内市场;四是建立海外平台,引入海外市场的产品在国内销售。
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以上的第二、三点是主要驱动因素,即支持国内客户的国际化和学习国外的经验技术,补强国内业务。
支持客户的国际化
“人世”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中国企业也不断加大拓展海外市场的力度,积极国际化。中国企业不断加速的国际化进程和日益活跃的跨境投资和贸易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对银行跨境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
一般来说,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会倾向于寻求国内银行的支持,比如贸易融资、现金管理、跨境支付以及并购咨询等。
那些能够支持客户“走出去”的银行不仅能加强他们的客户关系,还能够获得比在国内市场更可观的经济效益。
补强国内业务
虽然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仍处在高度监管和保护之下,但也在逐渐开放的进程中,这必然带来竞争的白热化。在一些特定的业务领域,比如贸易融资、零售业务、资产管理等,外资银行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
简言之,中国的银行已经身处一个相对国际化的竞争环境中,而且这种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国内银行不能寄望于政策一直为其提供庇护,而应该主动出击,利用国际化来提高自身能力,在增强国际业务的同时,也能借此加强国内业务。
国际化战略要点
国际化的道路并不平坦,中国的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奥纬咨询认为,中国的银行在进行国际化之前应该先问自己四个问题,以明确国际化的战略框架:第一,是否应该国际化?第二,去哪里国际化?第三,如何国际化?第四,国际化需要哪些能力?
第一,是否应该国际化
对于中国的多数大型银行或有志做强做大的银行来说,答案都是“应该”,主要动力来自以上提到的外部因素(支持客户的国际化)和内部需求(补强国内业务)。
第二,去哪里国际化
不同的市场千差万别。第一步迈错的话,会遭遇挫折感,后面的步伐会更加艰难。
根据金融服务市场的成熟度可以将各经济体划分为新兴市场、转型市场、成熟市场和金融服务驱动的市场(图2)。每类市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不断演进。
以亚洲市场为例,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比如印度、印尼、菲律宾、越南属于发展迅速的新兴市场;马来西亚和泰国属于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转型市场;韩国,中国台湾、日本属于成熟市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属于开放程度非常高的金融服务驱动的市场。
然而,仅仅了解目前的特征还不够,因为随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变化,市场特征也会相应发生改变,或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因此,中国的银行还应该具备前瞻性的眼光,通过预测市场发展趋势从而发现潜在商机。
在了解各个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之后,中国的银行应该确定国际化“分步走”的战略。第一步通常是跟随已有客户建立海外立足点,充分开发现有客户资源;第二步则是在现有国际化能力基础上寻找存在协同效应的潜在机会;最后考虑其他市场上的细分市场机会。
第三,如何国际化
首先,国际化的业务模式应该是地域范围和业务范围两个方面的结合。地域范围从本土市场可以延伸至核心市场、区域市场和垒球市场,而业务范围则包括离岸业务、近岸业务、细分市场业务和全面银行服务。
其次,应该针对不同的市场特征制定相应的策略。应该将“如何国际化”和“去哪里国际化”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第四,国际化需要哪些能力
国际化战略的成功实践者通常具备七种能力(图3):
1、战略规划:识别潜在机会,制定清晰的战略,充分调配银行内部资源跨部门支持战略的实施,包括尽职调查和细化的执行计划。
2、治理模式:平衡本土运营、区域扩张和国际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保证有效的协调合作。
3、产品创新:创造在当地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同时充分利用本土的产品。
4、人才管理:吸引并留住“最佳人才”,以应对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融合等司题。
5、技术管理;建立适当规模的技术平台,支持本土业务和国际业务。
6、风险管理:管理本土、区域和垒球业务的风险,以支持有效的决策制定。
7、运营有效性:充分利用其他市场的经验,支持本地市场的运营。
对中国的银行而言,尽快建立以上能力至关重要,否则国际化战略很可能半途而废。例如,野村证券对雷曼兄弟公司国际业务的整合就提供了关于人才管理潜在风险的例证。野村的人才激励机制以“终身雇佣制”为基础,不鼓励员工冒险,而雷曼的激励机制却是以业绩定输赢,对明星员工给予高额奖金。因此在并购之后,野村不得不对其人才管理机制进行改革。
真正的国际化标准是文化 篇7
十几年来, 我一直致力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研究, 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标准:
第一个就是普适化, 有时候我们夸大奋斗过程的价值。中国所有的企业一定要反过来看, 以一个全球化的标准看自己的价值, 自己的很多艰难, 很多痛苦, 很多艰辛, 其实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不要上升到国际化的问题, 也不要上升到普适价值的问题。作为一个咨询公司的咨询师, 我们一直在呼吁所有的中国企业把自己的标准反过来。而普适价值的标准其实有时候是人类的标准。
第二个就是大家不要把规模当成国际化。比如说华为做了几千亿了, 国际化水平很高, 我觉得这不是标准, 真正的国际化标准是文化。比如说一个人他在美国生活了20年、30年, 如果他融入了这个主流文化圈, 他就真的国际化了, 或者一个小公司, 比如青啤是中国的百年老店之一, 青啤的啤酒文化的国际化其实非常值得研究, 如果说中国在世界上有哪个产品能够称得上国际化的文化, 青啤是其中之一。但是, 这个宝贵的资产在中国今天的商业企业中并不受重视, 我们更加重视它的市场规模, 重视它的盈利, 重视它的所谓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其实, 在国际化的第一个阶段你的成功其实是悲剧的开始, 恰恰是因为你失败, 恰恰是你真正的开始。道理特别简单,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文化的国际化, 我们研究丰田, 研究韩国企业他们都是这样做的, 到美国开一家公司, 首先会把他的总经理放在那里一年, 观察他们的生活形态, 只有懂得了这样的生活形态和文化以后, 这家公司的价值才是国际化的价值。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8
社会责任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宗教、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 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本世纪初开始, 社会责任问题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始研究并制定有关社会责任标准, 并推动这些标准的实施。为了满足国际社会对社会责任规范化和统一化的需求, ISO于2004年启动了ISO 26000的制定工作, 旨在为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提供相关指南。该国际标准为自愿性标准, 各类组织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选用。
该标准在起草过程中, 包括中国在内的9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专家共同参与了制定工作。我国专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意见和建议, 并得到了采纳, 例如:关于社会责任原则问题, 在其总则部分增加应用该标准时, 建议组织要考虑社会、环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组织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性, 同时尊重国际行为规范。该标准的发布, 将有利于明确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涵, 统一社会各界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为组织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可参考的指南。
ISO 26000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术语和定义;
(二)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背景情况;
(三) 与社会责任有关的原则和实践;
(四) 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
(五) 社会责任的履行;
(六) 处理利益相关方问题;
(七) 社会责任相关信息的沟通。
组织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所需遵循的原则是:
(一) 应用该标准时, 建议组织要考虑社会、环境、法律、文化、政治和组织的多样性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异性, 同时尊重国际行为规范。
(二) 遵循七项核心原则, 包括担责、透明、良好道德行为、尊重利益相关方的关切、尊重法治、尊重国际行为规范、尊重人权等。
ISO 26000声明:它所说的“组织”不包含履行国家职能, 行使立法、执法和司法权利, 为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公共政策, 或代表国家履行国际义务的政府组织;其制定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和公平贸易, 反对将其用作贸易技术壁垒的工具;它不是管理体系标准, 不适用于认证目的, 任何关于ISO 26000的认证或符合性声明都应视为对该标准的误用;附录中提及的任何自愿性倡议或工具并不意味ISO批准它们或给予其特殊地位, 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仅供参考。
ISO制定的国际标准均为自愿性标准, 世界各国及各组织可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自主选择是否采用ISO 26000。在尊重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的前提下, ISO 26000的主要技术内容强调组织遵纪守法、尊重人权、关心员工、保护消费者、热心社会公益、关爱环境, 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等, 这对于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深圳设计行业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篇9
深圳的各个设计行业在中国虽占据领先地位, 但相对于世界“设计之都”的称谓, 其设计的国际化水平还远远不足。本文就深圳设计国际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深圳设计迈向国际化是深圳制造业和设计业发展所需
(一) 对外, 深圳和珠三角制造业需要国际化设计服务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排在第一位的国家, 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资的大量涌入, 使中国迅速成为跨国公司世界性生产基地, 以深圳、广州、东莞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被冠以“世界工厂”。但对比历史上三个“世界工厂”——英、美、日三国, 我们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差距。
1.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研发。
美、英、日三国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将最新科技应用于新兴制造产业, 为全球市场提供先进机械装备和新型民用产品, 不断创造和垄断新的市场。
2. 满足于全球不同市场的国际化设计。
三国无一不是世界设计大国, 高水平、国际化的设计能力为其输出产品和有效占领各国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3. 深入人心和高附加值的品牌形象。
三国的众多知名品牌和产品的技术创新及研发设计一同成为其跨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利润的重要来源。
而中国, 目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 科技小国, 设计小国, 品牌小国”。深圳和珠三角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基地。深圳要实现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科技转化, 还要重视高水平的产品设计、新产品开发、品牌设计与营销, 拓展国内外市场。因此, 设计国际化是深圳制造业发展所需。
(二) 对内, 深圳设计需要学习国际先进设计经验
深圳因其改革开放的先机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 成为中国现代设计的发祥地, 但深圳设计乃至中国设计无论是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设计管理等方面都与国际水平有着较大差距。
1. 设计思维的差距。
中国的设计思维是围绕着产品的美观和视觉冲击力展开的, 仅属于外观艺术设计的单一环节;而欧美等国的“设计思维”是围绕着产品的目的展开的, 是综合的设计过程和方法的使用, 其目的可以是多方面的。如用户体验、情趣感受、绿色环保、仓储运输便利、品牌发展战略等等, 而这些过程和方法包括对于情况介绍的质疑、提出早期推测性方案, 进行重复性的原型开发以培养创新并促进企业发展。
2. 设计方法的差距。
中国的设计基本是由设计师或设计师团队完成的, 学科单一, 设计多数只在形式上取得新颖性的突破, 很少在功能与形式的结合上有全新的创造。而目前欧美设计强调建立多学科的设计团队, 进行跨学科、跨主题的合作, 激发新创意, 开发新的设计产品和设计领域。
3. 设计管理的差距。
在中国, 设计公司会为客户准备多个备选方案, 但在欧洲, 提供多个备选方案要比只提供一个方案的费用少得多, 因为只提供一个方案说明设计公司对该设计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 而提供多个方案则表示工作做得还不到位。在对设计的周期管理上, 国内的客户往往希望工作周期短暂灵活, 而对有着严格流程标准的国际设计公司来说, 设计的周期是固定的, 一旦需要修改, 则需要重新走流程[1]。
以上这些不足, 只有通过中西方设计合作活动才能够获得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提高。
二、相对于港、京、沪, 深圳设计的国际化水平不足
香港设计的国际化是与生俱来的先天优势。百年的英国统治造就了香港成为联系亚洲和欧美经济、东西方文化的汇聚处, 而设计企业为来自全球的商业机构进行国际化的设计服务。设计公司、设计团队、设计师的教育背景、设计风格都体现出国际化、多元化的特征。
北京、上海的设计国际化机缘于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国外建筑师的设计参与由早期的建筑单体设计, 扩大到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甚至产品设计, 范围也由酒店、大型公建, 延伸到住宅设计、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保护, 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明显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化程度, 加速了世界城市的建设步伐[2]。在建筑设计的国际化程度方面, 北京和上海是中国内地城市中位居最高的, 各有98个建筑设计项目是由世界百强设计公司参与设计的, 而深圳仅为44个项目[3]。且深圳建筑设计影响力, 更是远不及京沪两地。
上海的设计国际化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方面, 在工业设计、服装设计、时尚设计、动漫设计、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吸引了三十多个国家的设计机构、设计师、艺术家纷纷入驻。如田子坊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2个中外创意企业入驻, 外籍员工占1/10;M 50有15个国家的八十余个创意设计公司进入。此外, 上海的知名企业都注重引进国外设计力量。
相对于香港、北京、上海, 深圳无论从入驻的国外设计企业数量 (不足20家) 、外籍设计师人数、跨国合作设计项目数量、外国建筑设计师在深作品数量、海归设计师数量都有相当大的差距。设计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已成为制约深圳“设计之都”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三、国际化设计的基本特征
国际化设计是相对于地域性设计而言的。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都拥有自身的语言、文字、宗教、生活习俗、自然环境、物产物种等, 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 这就构筑了设计的地域性特征。而国际化是指抽离出所有的与语言、国家/地区和文化相关的元素, 通用于世界各地的某种一致性的概念[4]。国际化设计就是全世界不论种族、地区或国家的人民都能看得懂, 较容易理解与接受的设计[5]。当今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国际化设计, 并为各地区人们所普遍接受, 是因为工业革命所促成的标准化、简约化的现代工业设计产品取代了各具特色的地区性手工艺产品, 信息革命又促进了国际化、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强, 各地文化、信息和产品得以快速流通, 各地的设计元素和设计文化得以相互融合, 不断激发出新创意和新的设计时尚, 因此产生了能融合多个地区的文化元素和以简约设计为主要特征的国际化设计, 被不同市场的消费群所接受。因此, 国际化设计相对于地域性设计有着截然不同的基本特征, 如下表所示。
四、深圳设计行业的国家化发展策略
深圳设计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就必须充分利用好深圳的发展机遇、地缘优势和国际交流网络, 增强设计的国际交流合作, 促进不同地区多元文化的传播融合, 开展不同文化形式间的跨界交流, 营造开放包容、鼓励探索创新的社会氛围, 创造和引领新的审美时尚, 拓展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对策:
(一) 服务世界大运会, 展开国际设计合作
深圳承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是深圳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机遇。此次盛会无疑是向世界展示这座现代化新兴城市形象的极佳窗口。她的举办将会需求大量优秀的国际化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纪念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新媒体设计及开闭幕式的表演、舞美、道具、服装、烟火设计等。这是一次极好的推动深圳设计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如深圳地标性建筑及区域规划展开国际招标, 促进本土设计企业与国际企业的竞争交流;深圳政府在采购公共设计服务时, 应该重点支持本土设计企业和国外知名企业联合设计的项目;对国际竞争或国际合作的设计项目给予重点的宣传报道, 展示国际竞争与合作成果, 推广合作经验, 树立追求国际化设计的价值取向。
(二) 打造深港创意圈, 与京沪成鼎立之势
深圳毗邻香港, 这是深圳设计迈向国际化的重要的地缘优势。深圳设计必须加强与香港的合作交流, 实现互惠共荣的深港创意设计圈。深港的产业和文化各有优势且互补, 深圳拥有庞大的制造产业及相对价格低廉的设计产业, 香港则有先进的国际化的设计产业和国际商业渠道;深圳是国内各地多元文化的融合地, 香港则是中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汇地;且深港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意的两座城市。相对于北京的阳刚、中庸、严谨、传统的京派设计风格和上海阴柔、细腻、欧风、小资的海派风格, 深港应结合两地的产业和文化优势, 树立起多元、年轻、时尚、先锋的国际化设计风格, 引领中国时尚设计, 打开国际市场, 与京沪共同形成中国三个风格各异的创意设计中心。
深港创意圈的形成可以通过以下产业和文化的合作得到实现:
1. 整合两地的文化设计节庆活动, 促成中西方多元文化的交流。
利用深港两地不同的文化资源, 举办双城文化节庆活动。如举办双城文化艺术节, 由香港在深圳主办西方文化演出和文化展览活动, 深圳则在香港举办中国传统艺术展演活动, 形成两地多元、开放、包容、实验、创新、先锋的文化氛围;整合两地设计、时尚会展活动和亚太设计大奖评选活动, 集中力量树立深港创意圈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 使之成为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设计交流中心。
2. 促成两地的设计与制造、商业的产业对接。
借鉴香港设计中心对制造业和商业的中小企业实施设计咨询服务的经验, 深港两地设计产业主管机构可进行合作, 对深圳庞大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实施免费的设计推介和知识产权咨询, 帮助深圳的企业主和商家提升对原创设计和自主品牌的认识, 让深港设计更好地服务于各产业发展。
3. 增进两地设计企业的合作, 共同开发国内外市场。
可由两地设计主管机构搭建双方设计公司的交流合作平台, 增加了解, 促进合作。两地设计企业的合作可以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中西方多元文化、各地设计元素和国际设计趋势资讯、对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研究信息、国内外市场的销售渠道等等, 对提升两地的设计水平、开拓国内外市场大为有利。
(三) 借力创意城市网, 实现国际长期交流
深圳现已成为联合国“创意城市网络”的“设计之都”成员城市。目前, 该网络共有设计之都9个、文学之都4个、电影之都2个、音乐之都4个、民间艺术之都4个、媒体艺术之都1个、烹饪美食之都3个, 成员城市数还在不断扩大。在创意城市中, 设计之都为数最多, 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且各设计之都之间已初步形成国际交流关系, 共同带动设计产业在全球范围的影响。深圳可借力该网络, 大步推进设计的国际化进程。
1. 加强设计信息互通。
各设计之都建立自身官方网站, 进行相互链接, 介绍城市的设计企业、优秀作品、著名设计师、设计院校、设计节庆、设计资讯等信息, 便于各城市间设计主管部门、设计师、企业主的信息交流。
2. 推进设计企业合作。
各设计之都每年可选择部分设计企业, 资助其互派设计师在对方公司进行半年左右的项目合作, 相互学习设计理念和思维方法、设计管理、地域文化等, 提高设计企业的国际化水平。
3. 增强设计文化互动。
各设计之都举办设计巡回展, 介绍各城市的设计成就, 培育设计师和广大市民的国际化设计眼光;互派业内人士和学者精英观摩各自的设计节庆和展会活动, 开阔设计师的国际视野。
4. 促进设计学术研讨。
各设计之都举办设计学术研讨会, 交流前沿设计理论, 分享设计理念、经验、技术、材料、趋势、理论批判等学术成果。深圳借此积淀设计理论基础, 逐步形成自身的设计学派和设计美学。
5. 升级设计教育交流。
各设计之都可资助设计院校, 依次推进校际设计图书互赠、教师互派任教、学生精英短期互派学习、学生学分互认和合作办学的工作, 提升设计教育的国际化。
6. 探索设计跨界创新。
深圳在加强与各设计之都交流合作的同时, 可选择性地与创意城市网络的其他类别城市如民间艺术之都、媒体艺术之都、音乐之都进行跨界文化交流, 开阔设计师的文化视野, 碰撞设计灵感, 拓展设计领域, 让设计创造性地为社会大众多方面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嵩.国际化, 不容易[J].第一财经周刊, 2010-01-25
[2]郑时龄.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建筑[J].建筑学报, 2003 (02)
[3]沈金箴.北京建筑设计的国际化特点及思考[J].建设学报, 2007 (09)
[4]王燕桥.试论高等美术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和谐发展[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综合版) , 2009 (09)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10
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历史回顾
应该说,首先称谓电能质量术语且给出定义的机构是IEEE[1],其电能质量专委会(Power Quality Subcommittee)成立于2002年,下设多个工作组。目前,IEEE有包括电能质量术语、限值、测量(包括仪器、数据交换等)、评估、电能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标准,其体系相对比较全面。但标准偏向技术性,操作性尚存欠缺。
实际上,欧洲早在1981 年就涉及电能质量议题,但是是以“供电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upply) 术语进行表述的,其实质与IEEE电能质量术语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一样(但不涉及电流质量)。其代表性文章于1981 年发表于国际发输电联合会UNIPEDE(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Electric Energy)的主办杂志《电力供应》(Electricity Supply),文章题目为《低压电力系统供电特征》(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 voltage electricity supply)。1994 年,欧洲电工技术委员会(CENELEC)批准最早版电能质量欧洲标准EN 50160, 即《公用供电系统电压特征》(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ity supplied by public networks),目前已发展到2010 版本。该标准较全面地给出了供电系统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方法。
IEC以前不涉及电能质量相关标准,主要从电气产品角度制订了一系列电磁兼容标准(即IEC TC77 的IEC 61000 系列标准);由于电能质量干扰与电磁兼容的低频传导干扰(小于9k Hz)是同一种电磁现象,各国(区域)电能质量标准多借鉴此类标准,以至于IEC电磁兼容标准IEC 61000-4-30 标题中采用了“电能质量” 术语(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可见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IEC 61000 系列标准规范了电气设备的电磁骚扰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同时为了协调特定环境下设备发射限值与抗扰度限值的设定,确保该环境中电气设备在满足发射限值及抗扰度限值基础上的安全运行,特制定了兼容限值[2]。
目前,在IEC,电能质量议题主要划归为IEC TC8(Systems aspects for electrical energy supply)。
在中国,最早的以电能质量称谓的标准始于1984 年,其标志是原水电部std 126-84《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标准的颁布实施。目前,已发展为包含稳态[3,4,5,6,7,8]、暂态(报批)、瞬态[9]电磁现象的系列国家标准;同时,电能质量监测[10]、治理[11,12]相关国家标准也已颁布实施。
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存在问题分析
目前,国际范围内不同机构之间对电能质量议题的认识还不全面统一;各国际/ 区域性组织之间、各个国家之间电能质量标准的差异性、矛盾性仍然存在;同样,我国电能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区域组织及其他国家标准之间也存在差异与矛盾,即使我国内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甚至冲突。上述这些现象虽然与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化工作的演变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但无疑对电能质量标准的使用者来说是一大挑战。
目前,国际范围内电能质量议题及其标准领域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本文仅指低频传导,下同)的关系争论
电磁兼容与电能质量是对同一电磁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并进行标准化工作。但是,电磁兼容领域所涉及的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兼容限值,甚至规划限值到底与电能质量限值有什么关系呢?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1)同一对象。
电力网络不仅传输电能,而且是低频传导干扰的传播途径,因此,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涉及对象相同。
(2)电磁兼容性与电能质量。
电磁兼容及其限值是为了协调确定某电磁环境中设备的发射限值与抗扰度限值而提出的。确定原则是:发射限值比兼容限值低某些级别,抗扰度限值比兼容限值高某些级别,从而使得该环境中兼容限值在时间上、空间上只有很小概率超过的可能(例如5%),确保环境内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这里需要注意,这些限值的确定是从单一种类干扰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2],并没有考虑实际环境中其他干扰共同作用的效果,比如谐波电压总畸变率兼容限值为5%,这里5%是基于额定基波电压而言的,当系统电压偏差不满足要求,例如存在供电电压偏高时,即使5%谐波总畸变率,设备也可能出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就需要从电能质量角度,考虑其干扰的综合效应,确保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换一种说法,即使设备满足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系统满足兼容限值,但如果不从电能质量角度进行定义与控制,设备或系统仍将可能出现问题。
(3)电磁兼容作用于公共连接点(PCC),而电能质量作用于供电点。
兼容是基于系统而言的,同样是基于系统内的众多设备而言的,因而兼容限值是基于PCC点而言的,因为PCC点是多路设备供电的汇集点;但是就国际范围对电能质量的认识而言,电能质量是基于供电点而言的。大部分情况下供电点与PCC点并不相同。
(4)限值意义不同。
电磁兼容评估是作用于95%概率的空间上和时间上而言的,其实质是对一种能力的衡量、或对一种条件满足度的量化,亦即“兼容程度”的描述;而电能质量是作用于全空间、全时间段的。尽管电能质量也采用概率大值评估方法(例如95%概率大值),但其概率的实际意义在于考虑干扰的时间变化特性,不同于电磁兼容的概率大值含义。
(5)电磁兼容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与电能质量限值的关系。
图1 是欧洲电工技术委员会(CENELEC)给出的电磁兼容发射限值、抗扰度限值与电能质量限值的关系图,其解释如下: 设备电磁发射限值是电能质量目标函数的输入,在综合考虑输入(即发射限值)、系统网络拓扑特征、其他影响等的情况下,采用电能质量目标限值保证在设备满足抗扰度限值情况下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这一观点而言,电能质量限值与兼容限值的意义非常接近。
电能质量术语的不同理解
国际电工词汇IEV(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Vocabulary)给出的定义是:用于表征电力系统给定节点电流、电压、频率特征的一组技术参数(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voltage and frequencies at a given point in an electric power system, evaluated against a set of reference technical parameters);IEC 60050-617:2009, 617-01-05 给出的定义是: 用于表征电力系统给定节点电能特征的一组技术参数(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ectricity at a given point on an electrical system, evaluated against a set of reference technical parameters);IEEE给出的定义是:用于表征电力系统给定节点电压、电流特征的电磁现象(The term power quality refers to a wide variety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that characterize the voltage and current at a given time and at a given location on the power system )。目前争论的焦点在于电能质量现象中是否包含电流议题。欧洲普遍观点认为电能质量定义中不应该包括电流,例如EN 50160 没有谐波电流限值。但IEEE电能质量定义不仅涉及电压,而且涉及电流,例如IEEE 519 不仅有谐波电压限值,而且有谐波电流限值。
电能质量限值的不统一性
尽管电气设备贸易遍布全球,但是,各国、区域电能质量标准限值并不相同,或有较大差异。这一现象使得在一个国家电能质量供电环境下运行的设备在另外一个国家就可能出问题,或者按一定电能质量限值承受裕度设计的产品在另外一种电能质量环境下裕度就偏小或过大。这就是目前普遍要求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方法国际标准化的主要原因。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性能标准的不统一性
文献[13] 以实例说明同样声称按照IEC 61000-4-15 实现方法开发的闪变测试设备,几款设备在实验室即使获得同样的测试结果,但在现场得到的测试数值却大相径庭。一个厂家提供的设备现场测试Pst数值变化范围为0.6 ~ 0.8,另一厂家提供的产品的测试结果竟然达到1.1 ~ 1.7。因此,电能质量监测设备测试方法性能测试是目前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国际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电能质量评估方法的差异性及局限性
即使对同样的电能质量测试结果,采取不同的评估方法将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文献[14] 给出采用1min. 记录窗口(许多国家采用1min. 记录窗口,不同于IEC 61000-4-30)和采用10min.记录窗口对电压偏差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其结果为:采用10min.记录窗口,3.7% 的时间电压小于207V(207V为额定电压),结论合格;但是,采用1min. 记录窗口,28.5% 的时间电压小于207V,结论为不合格。其评估结果差异非常大,如图2 所示。
目前,稳态电能质量的评估方法一般采用评估时间周期x%概率大值与限值比较,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例如采用一周评估周期95% 概率大值,那么是否在剩余5% 的时间,即8.4小时内电能质量干扰可以达到任意值?文献[14] 指出,在测量结果按照EN 50160 评估合格的情况下,却经常发生电能质量干扰引起的恶性事故。因此,现有很多标准规定的仅采用10 min. 记录窗口、一周评估周期、x% 概率大值的评估方法存在很大缺陷,有必要考虑3s记录,或考虑10 min. 内最大3s记录,在评估周期内形成最大记录包络线,或对最大值提出限制等思路。
电能质量数据传输协议的不统一性
目前,市场上电能质量检测设备通讯协议主要以厂家的私有协议为主,在上位多采用PQDIF格式进行数据转换。这一现状严重阻碍了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只能是一种临时性过渡阶段。
PQDIF格式应用于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大大限制了系统运行的效率。IEEE 1159[15]明确指出,制定PQDIF是为针对不同平台的监测数据、模拟仿真数据、计算分析数据的不兼容性而提出的一种跨平台数据相互识别格式,PQDIF格式本身是一种平面文件格式,不适用大规模实时性原始数据的存储与分析。因此,PQDIF合理的适用场合在于:可应用于需要对短时少量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或电能质量在线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电能质量模拟数据、电能质量计算分析数据进行互相调用比较的场合。
电能质量标准国际化发展动态
基于上述电能质量领域不规范的局面,IEC TC8 成立了专门的电能质量国际标准起草工作组(Power quality of energy supply),从工作组的国际调查发现,世界各国均表达了需要相对统一的电能质量国际标准的愿望。目前,从IEC电能质量标准的提案、起草、发布现状看,IEC电能质量国际标准体系正在形成,涵盖了指标限值、评估方法、检测方法、监测设备、数据传输等各方面内容。
IEC电能质量限值、评估方法国际标准正在起草
目前IEC TC8 电能质量工作组正在负责起草IEC TS 62749 公用电网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国际标准(Assessment of power quality–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icity supplied by public networks)。该标准主要内容之一为:规定了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在供电点需要考核的稳态电能质量指标限值,包括电压偏差、频率偏差、谐波(间谐波)电压、三相不平衡度、闪变、快速电压变化、信号电压;虽然暂态电能质量现象,包括电压暂降、暂升、短时中断,没有给出限值,但给出了评估方法。该标准主要内容之二为:给出了稳态电能质量现象指标、暂态电能质量现象指标的评估方法,不仅要求对单一供电点电能质量进行评估,而且要求对一个区域或系统进行电能质量评估。
与现有国内电能质量标准及其普遍认识相比较,该标准的关注点还包括:
(1)明确了电能质量与电磁兼容的区别与关系;
(2)明确了电能质量限值及其评估的条件;
(3)谐波电流被认为是骚扰发射现象,是电磁兼容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在本标准范围;
(4)谐波电压限值明显宽泛于现有国家标准;
(5)对于单一供电点的稳态电能质量评估,针对不同指标规定了不同的概率大值评估要求;
(6)对稳态电能质量指标,不仅要求评估10min. 记录概率大值,而且要求评估3s记录概率大值,同时要求记录最大值及其发生时刻;
(7)对稳态电能质量的评估最小周期为1 周,要求采取滑动时间窗进行评估;
(8)提出了针对一个区域或系统的稳态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9)针对暂态电能质量现象,对于每一个事件,提出了多种评估方法;同时给出了区域性评估方法。
统一的电能质量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已经完成修订
IEC 61000-4-30目前已经完成进一步修订,并提交了CDV稿。其主要关注点在于:
(1)取消了检测设备相关内容,只注重检测方法及其实现;
(2)增加了快速电压变化(Rapid Voltage Change,RVC)检测方法(如图3 所示);
(3)以资料性附录形式给出了2 ~150 k Hz高频谐波的测量方法;
(4)认为电流变化非电能质量现象,但暂态事件过程需要记录电流变化。
电能质量监测设备国际标准正在起草
由IEC TC85 负责起草的IEC 62586 国际标准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提交了CD稿。该标准分为两大部分,其中IEC62586-1: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in power supply systems – Part 1:Power Quality Instruments (PQI) 作为产品标准,规定了电能质量检测设备的环境适应要求、安全要求、及性能要求; IEC 62586-2:Power quality measurement in power supply systems – Part 2: Functional tests and uncertainty requirements规定了电能质量检测设备功能试验及不确定性要求。
电能质量监测通讯协议
目前,IEC 61850 已经添加了电能质量测量的专用模块[16],包含通讯协议及数据模型(即数据格式)。基于该协议的电能质量数据传输是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1)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国家内部行业之间不规范的电能质量标准现象是一种暂时的过渡阶段;
(2)随着电能质量市场的成熟,IEC电能质量国际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一系列标准正在起草,或修订;
(3)电磁兼容目标控制是实现电能质量目标的基本要求,电能质量监督控制是确保电气设备在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前提下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二者从不同角度规范同一种电磁现象(仅指低频传导干扰);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11
关键词:国际劳工标准;国际贸易;影响;实质
一、国际劳工标准的概念
劳工标准,是指有关劳工保护的基本法律规则,一般说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劳动法基本原则方面的标准,如结社自由、集体谈判权、同工同酬、禁止使用童工、禁止就业歧视等;二是劳动基本条件方面的标准,如劳动工资、劳动时间、劳动安全卫生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法律等因素的不同,各国的劳工标准并不一致。而不同的劳工标准,意味着不同的劳动力成本,意味着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ILO)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系列“劳工标准”来规范劳工条件,提高工人经济和社会权利。ILO宪章指出:“任何国家,如果未对劳动力采用人道主义条件,那么这将成为其他国家在寻求改善本国劳工条件道路上的障碍。”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归纳西方的主张,即是在“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TO)内对各国实行统一的、最起码的劳工标准”,也即要求在工资、工时、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国际标准,以让世界各国共同遵守,从而实现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
二、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
1.积极影响
劳工标准问题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其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工标准问题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使世界各国存在的侵害劳工权益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出口部门工人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对于工人权益的维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其次,国内生产企业因为对劳工标准问题的关注、工厂劳工条件的改善而巩固了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获得了稳定的客户源,从而促进了企业产品长期出口的增长。此外,国内企业还因为改善劳工条件而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形象的改善等方面颇有获益。
2.消极影响
相对于其积极影响,劳工标准问题对于国际贸易发展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更令人关注。
(1)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发展
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普遍较低,这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因此,如果发达国家一意孤行地设立过高的国际劳工标准并将其与国际贸易挂钩,那么劳工标准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者利用的有力工具,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和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
(2)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
各国都努力提高本国劳动标准,保护劳动者权益。但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对劳工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差异是无可厚非的。劳工标准属于人权,人权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各国有权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适合自己的劳工标准,外国不得予以干涉。发达国家企图通过贸易手段,以“合法”途径实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的非经济意图。个别发达国家多次利用所谓劳工权利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以达到其在政治上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发达国家所指定的社会改造,是不顾他国的人权状况,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霸权行经。
(3)是非关税壁垒
劳工标准既可以用来维护人权和公平贸易,又可以被用来作为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发达国家看中了劳工标准所具有的复杂性及多样化的特点,将劳工标准演化成一种较为隐蔽的新的非关税壁垒,用来保护国内脆弱产业,并将发展中国家置于国际贸易中不利地位,以期抑制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劳工标准问题已一再成为多边贸易谈判中的难点,阻碍了世界多边贸易谈判的进程,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三、国际劳工标准的实质
出于保护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受外国进口产品冲击的考虑,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者提出要制定国际通行的、统一的劳工标准,对达不到国际劳工标准的产品不予进口,甚至对达不到国际劳工标准的国家进行贸易制裁。这种做法无视各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实差异性,将严重伤害发展中国家基于劳动力禀赋而形成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直接危及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所得到的贸易利益,从而最终削弱发展中国家提高本国劳工标准所依赖的根本经济基础。这扭曲了国际劳工组织提出核心劳工标准的宗旨和基本精神,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色彩。
1.劳工标准属于国内法范畴
(1)各国国情不同
劳工标准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受到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宗教、习惯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各国应制定适合本国的劳工标准,实现本国福利最大化,西方发达国家所提倡的在全球人为地制定统一的劳工标准来消除劳动力成本的国际差异,不仅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即使撇开各国具体历史、文化背景不谈,从纯经济的角度看,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各国的劳工法、劳保制度和社会福利标准纷繁复杂,在现阶段讨论建立一个统一的劳工标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建立等问题,也是不现实的。
(2)属于人权的范畴,外国不得干涉
劳工权利是人权,它可以被看作是工作中的人权。人权状况的发展受到各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制约,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由于各国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的状况有巨大差异,因而对人权的认识往往不一致,对人权的实施也各不相同。人权属于国家主权的范畴,各国有权根据自身的国情制定适合自己的劳工标准,外国不得予以干涉。发达国家企图通过贸易手段,以“合法”途径实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干预的非经济意图。西方国家在多边贸易制度,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联系,实际上不可避免的将贸易与政治搅和到了一起。个别发达国家(后来又扩大到更多的发达国家)以保护基本人权为由,试图利用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上的依赖性,通过将人权与贸易挂钩,将人权概念强加于发展中国家。
2.劳工标准是社会问题
就发达国家提出的劳工标准的内容看,可以概括为:废除强制劳动;禁止劳改产品出口;严禁使用和剥削童工;非歧视的工资水平,同工同酬;实行最低工资标准,保证劳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工人有自由结社和集体议价的权利。另外,是否组织罢工也是劳工标准的内容之一,税收体系、福利体系的情况对劳工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知,劳工问题纯粹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和贸易没有任何必然联系。发达国家力图把劳工问题与贸易捆在一起解决,其主要目的在于消除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本优势。有人甚至认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低廉是造成不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因,这种见解完全是对国际贸易基本理论无知的表现。
从理论上讲,不管贸易是否遵守劳工标准,贸易的开展实际上是促进了整体繁荣,增加了世界财富。正如传统的理论所揭示的那样,决定贸易模式和贸易利益的是劳动生产率、生产要素禀赋和经济规模,而不是有些人所观察到的各种标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说”将劳动作为生产的唯一要素来进行分析,因而低廉的劳动力构成可以看作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但是它更强调比较优势的来源在于不同的劳动生产率。 普雷维什和阿明的不公平交换理论认为工资差异是不平等交换的根本原因,但是这种情况的本质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而不是出口的低廉倾销,进而指出解决这种问题的途径在于通过国际合作不断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而不是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 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说”更加直接地认为,不同国家贸易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的成本比较差异,成本比较差异的原因在于各国要素供求状况的差异,作为重要供给因素的要素禀赋是其中最关键和基本的因素。 所以,劳动力相对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一定的成本优势,这正是贸易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赫克歇尔和俄林又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说”,也就是说随着贸易的扩大,不能移动的各国要素被蕴涵在商品中相互流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各国要素的密集度可能递转,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现实的研究表明,在实际工资的增长和结社自由的程度之间并不存在全球性的相互联系。20世纪80年代,实际工资增长最快的是那些遵守劳动标准最差的国家,而不是遵守最好的国家;另一方面,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低劳工标准的国家在出口方面会比那些高劳动标准的国家做得更好。例如,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工资增长最快的时期,也是出口和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相反,违背劳工标准还会阻碍一国出口和经济效率的增加。 因为,雇佣童工会阻碍人力资源的发展,使低水平的资源配置持久化。禁止结社自由会限制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妨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引进,不利于吸引有价值的投资,所以,从长远来看,不会有利于其经济发展。
因此,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经验看,劳工标准壁垒的出现将损害当今世界贸易的基础。若将劳工与贸易问题联系在一起,并纳入多边贸易体系,不但无助于发展中国家根据各个国内的情况逐步改善劳工状况,反而会使这些国家出口减少、失业上升、劳工状况恶化,同时也会损害发达国家消费者利益,推迟发达国家的产业更新与进步。
3.国际贸易中的劳工标准是非关税壁垒
由于乌拉圭回合就市场准入取得了重大进展,以往长期盛行的非关税壁垒得到世贸组织的规范,西方国家就不得不另谋新招,劳工标准就是其中之一。从国际贸易角度来说,劳动成本低廉的国家往往在贸易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可能因此出现两方面的情况:一方面,出口国可能违背既定的劳工标准,人为地降低工资乃至生产成本,进行不公平的贸易;另一方面,出口国没有违背既定的劳工标准,进口国迫于所遭受的竞争压力,对出口国施加压力,指责出口国违背劳工标准,从而形成贸易壁垒。故而,劳工标准具有两重性:既可以用来维护人权和公平贸易,又可以被用来作为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看中了劳工标准所具有的复杂性、随意性及多样化的特点,将劳工标准演化成一种较为隐蔽的新的非关税壁垒,寄期以此抑制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
在世界贸易体系中,有些发达国家主张采用“社会条款”来制裁那些没能遵守具体的劳工标准的国家,热衷于在贸易和劳工标准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认为特定国家的贸易发展是因为出口部门恶化劳工工作条件,降低劳工标准所致。发展中国家则认为贸易和劳工标准问题并无任何因果关系,否认不公平贸易的存在,认为发达国家所谓不公平竞争只不过是削弱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借口,维护工人权益的好意只不过是贸易保护的外衣。
国际化行业标准 篇12
1947年,我国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ISO的25个创始国之一。1957年,我国加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IEC的全权成员。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历代标准化工作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推动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学习到引领,为实现“中国标准”走向国际做出了显著贡献。
回顾历史:铸就国际化梦想
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从时间进度划分,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学习采标、积累经验”阶段。该阶段自我国加入ISO、IEC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学习采用国际国外先进标准提升我国标准水平,跟踪了解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积累国际标准化工作经验是这一阶段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多项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首次”突破:我国于1979年签署了第一份标准化合作协议,1980年我国第一次当选IEC执委会委员,1981年主导制定第一项国际标准《粉末冶金测氧方法标准》(ISO 4493: 1981),1982年我国第一次当选ISO理事会成员,1987年我国承担了第一个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秘书处(ISO/TC 20 /SC 1),1990年我国首次承办IEC大会,1991年我国提出组建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批准成立(ISO/TC 202),1999年我国首次承办ISO大会。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我国已承担ISO和IEC技术机构主席4个,秘书处6个,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8项,我国又以积极成员(P成员)身份参与了ISO和IEC近70%的技术委员会和分委员会,初步形成了各行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态势。
二是“重点突破、主动引领”阶段。该阶段自2001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至今,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高,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影响力和地位,在与我国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实现国际突破,通过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引领新兴产业、社会民生等关键领域国际标准化发展,服务和支撑国家外交、外贸大局是这一阶段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这一时期,我国成功当选ISO和IEC常任理事国,我国专家当选ISO主席、IEC副主席和ITU秘书长,历史上首次同时担任三大国际标准组织的领导职务,国际标准化影响力和地位显著提升。我国在中医药、烟花爆竹、海洋技术、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节能量、品牌等一批优势特色领域实现国际标准化突破,成功组建ISO和IEC相应技术机构。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主席、秘书处数量大幅攀升,10多年增长10倍,在产业优势和具备后发优势的领域已经具备了一批由我国主导的国际标准提案。标准化双、多边合作深入发展,与多国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开展中外标准互认,有力支撑外交外贸发展。国际标准化工作逐步呈现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国家战略规划中主动布局和有效引领重点领域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态势。
立足当前:不断向高端迈进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一制造业大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标准在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发展历程来看,当前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正处于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国际影响力与时俱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标准化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正不断向高端迈进。
首先,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08年,我国成为ISO常任理事国。2011年,我国又实现IEC“入常”。2013年,我国再次实现ISO技术管理局的“入常”。2013年,鞍钢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晓刚当选ISO主席、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当选IEC副主席。2014年,赵厚麟先生当选ITU秘书长。实现了中国同时担任国际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三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领导职务。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展战略、治理模式、重大政策和规则制定中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有力维护我国及发展中国家利益,同时也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承担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负责人和秘书处数量显著增长,截至目前,我国已担任ISO/IEC技术机构主席/副主席43个,承担技术机构秘书处70个,与发达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贡献率上升至第6位。
其次,服务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优势特色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2001年国家标准委成立以来,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调整升级产业等重点领域,提早介入,积极组织和推进我国优势和关键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成功组建了ISO二手货贸易、台钟挂钟、中医药、沼气、烟花爆竹、节能量、煤层气、海洋技术、品牌评价、水回用、饲料机械等11个技术委员会,以及IEC超高压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用户接口、大容量可再生能源并网、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等4个技术委员会,承担相应技术机构负责人和秘书处,主导制定相关领域国际标准。截至目前,我国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领域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逐年增加,已提交并立项国际标准提案329项,其中182项已正式发布为ISO/IEC标准。
再次,标准化多、双边合作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国家标准委致力于提升标准化合作在国家间合作的影响力,标准化国际合作开始成为我国高访活动的新亮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担任国家主席后首站访问俄罗斯,便提出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同年12月,法国总统访华,在近60份拟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习主席办公室只选了13份双边协议在两国领导人见证下签署,其中就有《关于在中法经贸混委会框架下设立标准化合作委员会的谅解备忘录》。2014年,习主席见证了我国与法国签署标准互认协议、与墨西哥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同一年,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中德政府签署了《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纲要》指出,双方将在电动汽车国家规章、标准制定中加强协调,特别是在电动汽车标准领域的合作。李克强总理还见证我国与英国、意大利、希腊签署标准化合作协议。截至2014年底,我国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欧盟等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55份合作协议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涉及欧洲、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涵盖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望未来:面向合作共赢
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国际标准化工作不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看,提振经济要求进一步发挥国际标准化作用。全球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合作共赢仍是国际发展趋势的主流。国际标准作为全球经济贸易活动和产业技术合作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和技术规则,在促进贸易便利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构建统一市场规则、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国内看,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求加大国际标准化工作力度。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加强对走出去的宏观指导和服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互联互通,要求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和规则保障。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推进多边外交,推动国际体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这些都要求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加强国际标准化工作。
第一,全面提升中国标准国际化水平,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党的十八大要求,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这些都需要标准发挥好支撑作用,要与国内标准化技术机构建立联动机制,结合国际国内产业和科技的最新发展动态,推动更多的中国自主创新、优势特色技术成为国际标准。密切标准与技术创新、投融资合作、海外工程承包和技术咨询服务等的联系,以标准“走出去”服务、推动我国产业、产品、技术、工程和服务“走出去”,唱出中国好声音,推出中国好标准。
第二,发挥标准化对“一带一路”等战略规划的支撑作用。“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三大战略之一。我们要把握住历史机遇,切实发挥好标准化工作对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互联互通的支撑作用。要搭建国外先进标准“引进来”和中国标准“走出去”的平台,助推中外标准互认。要积极参与太平洋地区标准大会(PASC)等区域标准化组织活动,并不断增强我国影响,充分发挥标准化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亚太自贸区的积极支撑作用。
第三,强化标准化工作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引领作用。国际标准化工作越来越关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利益增长点的新兴产业技术发展,通过掌控标准抢占产业发展竞争制高点的新态势日益显现。要发挥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优势,培育和发展先进技术和企业联盟标准。在先进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研究开展国际标准化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国际标准突破带动产业、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标准国际化专题报道之自觉篇
海纳百川心容万物——服务标准国际化的启示
2015年伊始,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ISO/COPOLCO)向中方通报同意中国提交成立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的提议,表示已正式启动服务标准化工作,工作组主席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柳成洋女士担任。而且,ISO/TMB对此也高度重视,认为服务标准化工作组的创建能为ISO的一些战略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并将在2015年初召开的ISO/TMB会议上商讨将服务标准化作为国际标准化重要战略领域。随着服务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的不断提升,国际服务标准化工作迎来发展良机。由中国提出并成功创建的服务标准化工作组,改变了ISO/COPOLCO一直以来的组织架构,再次实现了中国在这一新兴标准化领域的重大突破。
I S O / C O P O L C O服务标准 化工作组主 席、ISO/TC 232(非正式教育与培训服务技术委员会)副主席、ISO/ TC 232/ WG 2(非正式教育与培训服务技术委员会语言培训服务工作组)召集人、ISO29991国际标准研制主要牵头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柳成洋在200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想到,此后的10余年里,她会与服务标准化结下不解之缘。
突破,再突破
ISO/COPOLCO成立于1978年,是ISO三大政策委员会之一,现有124个成员(67个积极成员、57个观察成员),职责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消费者参与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标准化工作,并且基于消费者视角,向ISO理事会提出与现行标准、潜在标准制定和合格评定活动相关的工作建议。
1979年,我国加入ISO/COPOLCO,成为其积极成员。1995年,ISO/COPOLCO年会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了服务标准化,那一年年会的主题就是“服务——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挑战”。2003年4月,为了适应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复,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64)成立,秘书处设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服务标准化研究所,承担ISO/COPOLCO国内技术对口工作。
从参加工作之日起,柳成洋就敏锐地认识到,ISO推动服务标准化工作,通过标准化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人们的生活和生命质量乃至整个社会的交往效率,这一宗旨是非常符合发展形势和超前的。于是,她持之以恒地开始了ISO/COPOLCO对口跟踪工作,期待有一天能为我国服务标准化工作打造一片美好的未来。
2007年3月, ISO/TC 232成立。柳成洋说,第一次参加ISO/TC 232工作组会,让她信心倍增,“会上听到国外同行们讨论的服务标准技术点并不比我们高,甚至我们的实践经验比他们还丰富。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导制定些国际标准呢?”
回国后,柳成洋带领她的团队开始着手教育领域的市场调研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语言培训服务领域,我国占有全球80%的市场份额,具有明显优势。于是,联合有关协会、企业深入语言培训机构了解市场运行现状,准备翔实充分的国际标准提案。
2009年3月,在ISO/TC 232日本东京会议上,中国明确提出了制定“语言培训服务基本要求”国际标准的意向并提交了书面报告;2009年8月,该项目被列入ISO/TC 232伦敦会议讨论议题之一;2010年1月,在ISO/TC 232第四次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辩论,来自15个成员国的42名代表一致同意由中国来牵头制定“语言培训服务基本要求”国际标准,并组建了ISO/TC 232/WG 2,由柳成洋担任工作组召集人。这一国际标准提案的顺利通过,实现了中国主导服务领域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也使得当时的中国成为继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美国之后,第六个主导研制服务国际标准的国家。
2014年3月,ISO 29991“语言培训服务基本要求”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柳成洋说,ISO 29991的发布,不仅有利于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语言培训产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还有利于加速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
在ISO 29991国际标准研制过程中,中国的服务标准化工作态度和成效也得到ISO/TC 232认可。经ISO/TMB投票,柳成洋全票当选ISO/TC 232副主席。由此,中国也实现了在ISO服务类技术委员会中担任重要职务“零”的突破,实现了中国服务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又一大重要进展。
大国心态
服务标准化是全球共同关注、共同探索的新兴领域。此类基于中国标准或者中国实践转化而来的国际标准,无疑是一种对中国元素的国际化推广。借助中国优势技术寻找国际标准化突破口的过程,也是推广中国优势技术,促使中国优势技术“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柳成洋曾说过:“参与或主导国际标准研制是一个国家科技技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形式。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所扮演角色的日益提升,尤其是在2008年成功担任ISO常任理事国之后,中国有能力、也有必要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中国这些年的服务标准化工作大力推动了国际服务标准化发展,随着对国际标准化事务的更多关注,慢慢摸索到参与国际标准化的一些规则,包括与其他成员国之间具体的沟通、交流技巧等等。柳成洋强调:“当时竞选ISO/TC232副主席的时候,我就说,我们争取到这个职位,就是给大家搭建更好的平台,包括协调、制定更精准的战略布局,包括具体到负责每一个标准文本的修订、推敲,事无巨细为大家服务。从全球全局意识,为各种阶层的国家去谋利益,推动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互认服务,而绝不是主导、控制意识。”
随着所参与国际服务标准化工作范围和承担角色的变化,我国已经逐渐形成一种国际化的服务标准化工作意识,充分考虑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汇报、沟通中越直接越好,越百折不挠、坚韧不拔越容易获得别人的尊重。坦诚、直率是人与人之间接近时最短的距离。
中国服务标准化工作从走出去到站上去,如何以一个生涩、陌生的面孔,一点点打破国际上原有的关系模式、打破各国不同国情所带来的天然倾向性、打破不同文明形态、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既有的阵营和局面,并在推动全球服务标准化工作中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这需要一种心态——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心态”,柳成洋说。
我们相信,在“负责任大国”心态的指导下,我国服务标准化工作定会再上新台阶,为世界服务标准化工作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标准国际化专题报道之自立篇
将标准做成通行四海的营销名片——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国际标准化工作侧记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大力推动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把组织企业抱团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支持企业(行业)在出口产品的同时输出标准,将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来巩固产品出口地市场份额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其中电压力锅标准联盟代表中国提出的涉及弹性结构电压力锅等多项IEC标准提案获得IEC/ TC 61委员会第85届会议通过,已在IEC 60335-2-15的最新版中将融入中国提案的全部内容。此举表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扶持企业以标准联盟为纽带,以产业联盟形式抱团争夺国际标准话语权,扩大行业影响,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模式取得了质的飞跃。
顺德号称“家电之都”,素有“中国制造看家电,家电制造看广东,广东家电看顺德”之称。在地方政府提出推动自主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部署后,顺德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认为:在大力推动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同时,必须有先进制造业作为支撑,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载体就是先进标准体系。为此,他们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国标委关于创新标准化工作和广东省质监局关于构建广东省先进标准体系的工作部署,选取涉及专利技术较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家电创新产品——电压力锅为突破口,探索专利与标准融合,将专利技术以及技术创新的科研成果通过数据、指标、要求等形式写入电压力锅联盟标准,大胆实践,不断完善电压力锅联盟标准的先进性,积极酝酿和筹备“冲刺”国际标准。
自主创新打基础引进外脑做提升
电压力锅的弹性结构是由我国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压力烹饪器具的压力控制与压力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据介绍,弹性结构电压力锅具有压力控制敏感性高,压力安全防护可靠性好,改变了传统的刚性结构电压力锅通过温度间接控压、需要高强度材料承压的技术路线,既能节省材料又简化了结构,既可压控烹饪,又不易堵塞。弹性结构电压力锅的无沸腾烹饪(不排气)原理,大大节省了能耗,提高了烹饪效率,是符合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行业发展趋势的现行产品,是电压力烹饪器具诞生百年以来在压力控制和压力安全防护方面的重大突破,是对传统电压力锅烹饪器具在压力控制和压力安全防护技术路线的成功颠覆。
顺德质监局在中国家电研究院和家电标委会的领导和帮助下,组织了国家级检测机构、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家电研究院、顺德区标准化协会、联盟企业等20多名专家,共同研讨了电压力锅的相关技术资料和国际标准,发现从技术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有关电压力锅的国际标准领域存在的问题,恰好为顺德在电压力锅国际标准争夺话语权中发挥作用并提供了机会,最终确定了国际标准修订技术路线图,即弹性结构、合盖安全性、防堵安全性等提案,对世界电压力烹饪器具的压力控制和压力安全防护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填补了国际标准的空白。
中小企业抱团发展产业联盟标准先行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来讲,单打独斗是做不大也做不强的,越来越多的顺德企业开始探索抱团出击的新路子。区域的竞争力没有龙头企业的支撑不行,但光靠少数几家龙头企业的发展还不够保险,必须做强中小企业,并延伸产业链才能有效规避经济风险。
为此,顺德区政府积极支持企业结盟,通过转变竞争方式,避免以价格战为主要方式的内斗,统一技术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引导行业从技术研发、自主创新、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竞合,有效解决中小企研发能力弱、品牌知名度低、竞争力不强的被动局面,从而共同发展,达到双赢。通过以标准联盟作为载体,将众多的“小舢板”打造成市场竞争的“航空母舰”,全面提升了中小企业的“集合”竞争力。
以顺德压力锅标准联盟为例:最初只有美的拥有较强的自主品牌,其余9家联盟企业品牌知名度不高,以贴牌为主。顺德质量技术监督局认为:市场对于名牌的认可源于名牌对标准的承诺,创建名牌的过程就是对标准不断兑现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开发名牌就是开发标准;对于市场来说,选择名牌就是选择标准。也就是说“做标准就是做市场营销”。为了避免电压力锅行业重蹈电风扇、电饭锅等行业做烂的覆辙,政府转变监管模式,从以往关注企业产品标准转为通过组织标准联盟,制定联盟标准促进一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上来,通过不断修订电压力锅联盟标准,突显其与国际标准的差异性,突出其先进性作为亮点,同时注册电压力锅集体标识,以有偿使用的“造血”模式,不断深化和完善电压力锅的标准体系工作,制定标准联盟准入和退出机制,让标准联盟由大产业向强产业转变,由大部分企业以贴牌生产走入品牌化经营的道路。
修订国际标准后续意义深远
IEC/TC 61主席德雷克·约翰斯博士说:“不要期待参与标准化活动给你带来什么,而应关注不参与标准化活动我们会失去什么”。这一涵蕴哲理的名言在电压力锅联盟企业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顺德电压力锅标准联盟“冲刺”国际标准成功,大大鼓舞了顺德传统制造企业的信心,也的确让参与的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据调研了解:近年来联盟企业在产品出口订单、产品单价等方面不但没有受到市场疲软影响销售,而且连续实现出口数量、价格的两位数增长;同时许多企业反映,外商到企业洽谈时,当了解到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查看了相关图片,特别是看到《中国标准化》杂志海外版的专题介绍后,将原先准备提出的技术要求改为要求企业按联盟标准生产并作为验货准则。
顺德修订国际标准,争夺话语权,后续意义深远。一是目前国内生产、销售的电压力锅产品主要以弹性技术结构为主,年市场容量已超过3,000万台,并以每年60%以上的速度增长,针对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家电创新产品,使因技术路线的不同导致了产品并不能完全符合IEC标准,严重阻碍和制约了电压力锅行业的健康发展及出口业务增长的不利局面得到彻底解决;二是将通过此IEC标准,面向全球推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弹性结构电压力锅技术,并结合中国的产品特点完善现有IEC标准,弥补标准涉及的核心技术的重大缺失,有效降低电压力锅在使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三是通过IEC标准平台,进一步确立弹性结构电压力锅技术在国际同类产品领域的领先地位;四是通过参与IEC标准化活动带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有效解决标准与市场状况严重失衡的现状,引导电压力锅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五是通过此次以标准联盟为纽带,以产业联盟抱团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成功案例,为顺德以及其他地方政府组织企业以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为抓手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和示范作用,探索并实现了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国家营销。
据介绍:下一阶段,顺德区政府将按照国标委提出的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部署,继续以标准化为切入点,以组织标准联盟创建集体标识作为中小企业创优的载体,积极推动行业协会标准、完善标准,帮助标准联盟内的中小企业创自主品牌,提高知名度,做大做强。此外,还将加大宣传力度,把电压力锅行业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其他家用电器产品和其他传统制造行业,让其他行业认识到标准的力量,达到升级转型的目的,促使区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标准国际化专题报道之自信篇
“中国电力”助推“标准强国”
国家电网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承担着保障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的基本使命。公司经营区域覆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土面积的88%以上,供电人口超过11亿人,截止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风电并网容量8,789.88万千瓦,光伏发电并网容量2,445.34万千瓦。列世界500强第7位。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依托特高压、智能电网核心技术和管理优势,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外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稳健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外资产,走出了一条具有国家电网特色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在推进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公司高度重视标准对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作用,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标准的制定,有力地提升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国际形象。
标准化提升到战略层面
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将标准化纳入公司发展战略,成立了公司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标准研究、制定、管理的责任部门,建立了完整的工作体系,扎实推进标准化工作。
经过多年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覆盖电网施工建设、生产运行、客户服务等主要业务的标准化体系,发布企业标准1,101项,初步形成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在国家标准方面,积极发挥中央企业骨干作用,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55项、行业标准828项,特高压交流和直流技术标准体系分别荣获2010年、2013年度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率先在世界上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压交、直流、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申请国际标准26项,获批立项21项,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电压。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有力促进了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方式和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是大幅提升了电网发展质量。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统一建设标准和设备规范,全面提升电网建设质量。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优质率从2005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100%。2006年以来,获得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项94项,其中金奖4项、鲁班奖16项。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青藏电力联网工程获得中国工业大奖。提高电网设计标准,电网抗击地震、台风、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大幅提升了电网发展效率。标准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5~2013年,累计节约变电站建设用地近10万亩,减少钢材消耗近60万吨,电网建设工期平均缩短20%,在物价上涨、征地拆迁费用大幅上升的情况下,输变电工程建设投资平均节省5%左右,2005~2013年累计节约工程投资超过1,000亿元,支撑了国家电网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水平。在恶劣天气和外力破坏频繁发生的情况下,国家电网长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2005年以来,城市用户年均停电时间从21.5小时减少到3.9小时,综合供电电压合格率从99.14%提高到99.95%,北京等30个重点城市核心区供电可靠性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四是促进了国际化业务的发展。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标准的突破,为我国电工装备进入全球高端市场取得国际“通行证”,有力推动了我国电网技术输出,在巴西实现了我国特高压技术“走出去”。公司境外资产达到298亿美元,是2009年的17倍;目前,成功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家级输电网和能源网,均保持良好收益。
五是推动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国家电网公司编制并颁布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风电调度运行管理规范》、《风电运行控制技术规定》、《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典型设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导则》等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争夺IEC国际标准话语权
加入国际权威标准组织,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是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国家电网公司舒印彪总经理于2013年1月担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副主席,在IEC国际标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EC是世界三大国际标准组织之一,负责电工、电子及相关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与合格评定,成立于1906年,至今已有109年历史,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并列为世界三大国际标准组织。IEC的标准和成果具有广泛影响力,在全球工业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标准覆盖全球50%左右的工业产品,标准的权威性举世公认。
2011年10月,我国成为IEC常任理事国,同时成为IEC理事局和标准化管理局常任成员,2013年1月获得IEC副主席职位。国家电网公司专家先后担任IEC输变电咨询委员会、特高压战略组、智能电网战略组、电动汽车战略组成员。2008年以来,IEC共成立8个新技术委员会,其中高压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用户接口、大容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和特高压交流系统4个新技术委员会由中国主导成立,并承担三个秘书处工作和一个主席职务。
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工作,成果最终要体现在国际标准制定上。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利用在特高压、智能电网等领域形成的技术优势,加快自主创新成果向国际标准的转化。自2009年起,在IEC提交国际标准提案20项,立项15项。正在主导编制《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等2项可再生能源领域标准、《电动汽车换电站安全性要求》等2项电动汽车领域标准、《需求响应》等2项智能电网领域标准,《接地极设计导则》等7项高压直流领域标准、《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等2项大电网调度运行领域标准。这些标准主要集中在新兴技术领域,逐步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在电网前沿领域按别人规矩办事的被动局面。
依托科技建设“标准强国”
标准竞争在全球竞争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加快建设“标准强国”是提升我国发展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清洁能源、智能电网、智慧城市、数字工厂、信息网络产业迅猛发展,加快建设“标准强国”的任务十分紧迫。
在国际交往中,国际电网公司时刻都能感受到国际同行强烈的标准意识,对国际标准寸土必争。我国战略新兴产业领域还有大量标准空白,标准滞后将会严重影响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质量。以光伏产业为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201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安装量占全球市场的28%,但标准滞后、标准缺失,带来突出质量问题。近几年投产的兆瓦级光伏电站,30%的光伏组件投产第一年的功率衰减超过10%,而国外一般要求25年内功率衰减不超过20%。
现有的国际标准95%来自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既是“工业强国”,也是“标准强国”,长期主导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组织的标准制定工作。要改变我国在全球竞争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状况,必须加快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尽快改变别人定规矩、我们做产品的被动局面。在IEC工作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深感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的责任重于泰山,努力在国际标准组织中发挥作用,为我国企业、研究机构参与IEC国际标准制定做好服务。
“标准强国”也是“科技强国”。没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标准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在标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根本靠的是科技创新。“十一五”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6,080项,取得一大批原创性科技成果,为制定国际国内标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能源、高铁、特高压、智能电网的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很多科技成果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若加快这些成果向标准的转化,将使我国在标准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主动。对此,国家电网责无旁贷。
标准国际化专题报道之自强篇
以国际标准化为推手发展中医药事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王笑频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推进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的重点任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并实施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围绕中医药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两大目标任务,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步伐加快,目前已颁布国家标准33项,行业及行业组织标准493项。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中药材种子种苗5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成立并积极开展工作,成为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的重要平台,中医药标准化专家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并不断壮大。以全国50个左右的中医药标准研究推广基地为依托,中医药标准的推广应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行业共识不断强化,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参与、统筹规划、分工负责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些都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需求不断提高,中医药传遍世界
传统医学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发展,不仅继续保持了在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应用,而且正迅速地在发达国家中得以推广和普及,在满足各国卫生保健需求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在许多亚洲和非洲国家,有80%的人口依赖传统医学提供初级卫生保健。53个非洲国家首脑在2000年签署的《遏制疟疾阿布加宣言》高度认可传统医学在抵御疟疾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一些发达国家,70%~80%的人口使用某种形式的替代或补充医学(例如针灸)。至少使用过一次补充和替代医学的人群在比利时占31%,在美国占42%,在澳大利亚占48%,在法国占49%,在加拿大占70%。针灸已经应用到183个国家;德国77%的疼痛诊所提供针刺疗法;美国44个州立法认可针灸的治疗地位。1999年欧盟议会倡议成员国促进医学机构对补充和替代医学的正式承认,鼓励在医院中应用补充和替代医学,并鼓励对抗疗法医生们到大学学习补充和替代医学。据统计,全球草药世界市场规模约为600亿美元。
在世界传统医学体系中,中医药独树一帜,是公认的具有系统理论体系并在国家卫生体系全面应用的医学科学。我国已与83个国家签订了中医药合作协议,实现了中医药国际合作对五大洲的全覆盖,对周边重要国家、西方大国、新兴市场国家、发展中大国的全覆盖,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稳定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渠道。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71个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外,世界上的中医医疗(针灸)机构已达8万多家,针灸师超过20万人,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这些机构和人员已成为在国外提供中医医疗服务的主体,据估算,中医药服务的年市场份额大约在500亿美元。一些高水平、高层次、高质量的中医药教育、科研以及产业合作成效初显,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上已经形成对中医药的民众基础和医药市场需求。
取得阶段成果,初步完成体系建设
在卫计委、财政部、国标委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筹领导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既立足原有国际合作基础,又开拓新的合作机制,取得扎实进展:
一是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促进以中医药为主体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医学体系。2009年,中国政府抓住WHO开展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第十一版的制修订工作这一难得机遇,联合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积极争取WHO在新版中增设“传统医学”章节,建立了以中医药为基础,兼顾其它来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病证结合的分类体系框架,目前含有传统医学章节的测试版已经在WHO网站公布,2017年正式实施后将改变传统医学被排除在国际医学信息体系之外的历史,为学术交流、科研、产业以及立法等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合作成立中医药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制定并颁布首批中医药国际标准。2009年,动议并促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 249),中国承担秘书处工作。积极协调各国,合理运用国际合作规则,一方面在“中医药”名称方面始终占据主动,通过了以我国为主起草的TC 249的工作计划;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相关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工作,2014年由中国专家主持制定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和《人参种子种苗——第一部分:亚洲人参》国际标准正式出版,成为ISO/TC 249首批出版的国际标准,另外,健康信息学技术委员会(ISO/TC215)也相继出版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中医药文献元数据》两项中医药技术规范。同时,向ISO/TC 249提交中医药国际标准提案33项目,推荐186位中方专家全面参与相关工作,中医药国际标准专家团队基本建立。我国在ISO体系内主导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格局已经形成。
三是支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总部设在我国的国际行业学术组织机构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应用、转化、评估等工作中,目前世界中联已经颁布中医药名词术语、教育、医疗服务等十余项国际组织标准,世界针联建立了针灸国际标准制定转化国际网络联盟机制,这两个组织都成为ISO/TC 249的A级联络机构,活跃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前沿。
加强顶层设计,以国际合作为推手
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标准是现代国际学术交流、技术合作、国际贸易的基本依据与规则。通过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使中医药产品和服务达到国际技术合作与贸易的基本条件要求,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和经济优势,保持我国在国际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应有地位。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服务,为推动国家间合作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立足国内,内外结合,夯实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工作基础
一是加强战略研究,建立部际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入研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尽快在国家层面出台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建立相关部门参加的管理和工作运行机制,凝聚资源,明确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的整体战略部署、工作重点。
二是设立专项资金。既支持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修订,也支持在国际上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的相关研究、培训、学术交流、成果转化等活动,支持年轻的中医药技术骨干开展相关领域的工作。支持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协调促进工作机制。
三是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际人才和专家队伍建设,建立有效的标准化人才培训体系,尽快地培养一批懂专业,懂标准、懂国际的新生力量。
四是加强科研支撑。在研究制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将科技开发与标准化政策统一协调,尽快拿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科研成果,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服务。
五是加速成熟的国内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变。立足国内,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提供支持。根据国际需求,充分利用国际组织平台,抓紧制定一批高质量的国家标准,将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
六是鼓励行业协会、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中医药行业学术团体及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为主体竞争承担的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支持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各类国际组织或机构开展中医药国际标准工作。
构建新型中医药周边合作关系,创建相容的共同利益空间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思维,处理好走向世界过程中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与当代医学的结合、碰撞,与各国不同的医疗保健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的对接包容,这需要中医药界专家解放思想、创新思维,发挥创造力和务实精神。不仅如此,近年来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过程中的经验表明,如何处理、应对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坚定不移维护中医药主体地位,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传承基础上,求同存异,建设性推进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深入思考,周密谋划,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首先,从中医药在各国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发展定位上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需要同盟军与合作者。中医药虽有丰富内涵与多种发展形态,但是最核心的是医学科学属性,作为生命科学健康科学,在国际语境下,属于传统医学的范畴,因此在大部分国家处于补充和替代地位,尚未完全纳入主流医学体系,在科学认同、法律地位、服务监管、人员资质、产品提供等等许多方面受到限制,因此,长期以来中医药进入主流医学体系是一个最现实、最首要的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我们采取积极走出去的有效措施,更需要我们团结和协调各国同领域专家为我们走出去提供包容、接纳空间,提供适合中医药发展的法规和标准架构,因此争取各国传统医学界的支持尤为重要。
其次要尊重中医药在海外不同发展模式,求同存异,构建共同发展空间。中医药走出国门已有千年历史,过程中与当地文化、技术、医学等结合产生不同的发展模式,如日本的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越南的东方医学等等,甚至现在各国蓬勃发展的中医、针灸等机构,许多服务模式、学科发展也呈现出与目前我国大陆中医药发展形态不同的特点,应充分理解中医药海外发展环境等的差异性,尊重各国民众、专家在海外传播、发展中医药科学中所付出的心血劳动与创造,包容其创新与改造,帮助其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核心价值理念与科学精髓,更多地运用技术的、学术的、产业的、合作的手段与方式,建设性构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制平台和工作机制,在包容各方、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建设中医药国际标准体系中体现主体性和话语权。
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的采标和应用,推动建立认证认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