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2024-11-29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精选12篇)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又引发了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比如高血压、高血糖等一系列的疾病。生命在于运动,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而且对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好的作用。文章首先对健康和体育运动的概念进行了简要阐述,继而在此基础上认为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作用分为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并强调了体育运动的坚持性和适量性对健康的重要影响。最后,文章认为选择正确的体育运动是促进身体健康的关键,运动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运动项、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不急于求成、积极寻求伴侣结伴锻炼。

关键词:体育运动,体质健康,身体机能,心理健康

一位世界名人曾经这样说过:“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健康分开。”而达到健康的途径,正如古希腊著名格言所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句话说得就是运动对健康的作用,健康是运动出来的。现代人对运动有着一些片面的认识,那就是认为运动是锻炼身体的,使身体保持健美就行而忽略了运动的本质。其实,我们运动是一种态度,当你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的时候,你的心理正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就是你需要的东西。运动不仅是为了达到身体的健美,更重要的是达到身体的健康,而且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理上的。

由于现代生活的提高,导致了以前从未出现过的疾病,我们统称为“富贵病”,比如:肥胖、高血压、脑血栓等一系列的疾病。而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一大部分是因为生活方式的不规律和缺乏运动锻炼。

1 健康的概念

1948年给出健康的概念是:健康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身体上的,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在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给出了最新的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应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2 体育运动的概念

一种涉及体力与技巧的有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另一种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结合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卫生措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体育对于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人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的结构会随着运动而发生变化,可以增强自己的体质,促进新陈代谢,体育运动是人类离不开的运动方式之一。

3 体育运动对健康的作用

现在人们心理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大家都知道运动能够给身体带来好处,看到别人一直在锻炼身体,听他们讲述锻炼以后身体比以前更健康了,虽然不了解运动对身体哪些方面有好处,但是自己也跟随着别人的步伐开始了锻炼之旅。

其实,运动对身体有着莫大的好处,不管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从本质上说,我们目前锻炼身体不仅是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疾病,一个很积极的手段就是运动。人是否生病,除了与外界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因素及机体某些必要物质的缺乏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抗病能力等因素有关。有些药物可增强抗病能力,但是运动却是加强抗病内因的最积极的手段。运动能通过肌肉活动促进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促进免疫功能的提高。同时,运动还能更多更好地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1 体育运动对生理机能的作用

运动给予心脏以积极的锻炼,使心脏功能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它促进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使具有保护性的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从而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预防的作用。运动能使肺组织保持良好功能,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运动不足常使肺泡弹性减退而容易得肺气肿等疾病。呼吸功能低下,也使机体摄氧能力降低,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而运动却可使肺泡充分张开,保持弹性。运动能改善骨路肌肉的血液循环状况,对预防骨关节及肌肉的某些疾病有良好作用。运动能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对协调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抵抗各种疾病提供良好条件。

3.2 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还有助于促进心理的健康。心理学家指出,心理上的忧郁颓丧、悲观恐惧会大大加速生理老化的进程。运动给人以欢乐愉快和积极向上的力量。运动能调节激素的分泌,改善大脑血流量,使人有愉快感,加上锻炼时有着欢乐气氛的环境,会使忧郁、悲观等不良心理因素一扫而光。并且体育运动伴随着一定的竞争性,能够使人在锻炼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从而对这个社会充满斗志,保持一种积极了、乐观、向上的态度。

3.3 体育运动适量性对健康的影响

运动是塑造体型、预防心脏快速老化、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健康的最佳方法,但是运动也不能过量;否则,身体会受到伤害。运动学专家的调查研究表明,太高强度和密集的运动一每周五次或更多的有氧运动,反而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运动过重对关节也有着严重的伤害。长期对抗地心引力的过量运动后,关节会比常人磨损得快,关节一旦破坏就很难复原,尤其是对器官的自行修补能力较低的中老年人,年岁越高,关节磨损退化的程度越大。而适度的中强度运动却能提高免疫力。所以适量运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那么,运动多少才算不过量,就要根据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运动时身体不感觉难受的运动量就是适量。身体越练越强,运动量可逐渐增加,有了一定基础后,可选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相对稳定的运动量,并以此来安排锻炼,就可以起到好的健身效果。

3.4 体育运动的坚持性对健康的影响

运动需要常坚持。有的锻炼者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少数人利用双休日进行集中式健身以弥补锻炼不足。健身专家指出,懒得运动会伤身害体;而偶尔运动更会伤身,这无异于饿后的“暴饮暴食”。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喜欢参加体育运动的人的死亡率为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的一半。对于那些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的人来说,偶尔运动一下的周末健身,将会加重生命器官的磨损、组织功能的丧失而致寿命缩短。运动和不运动者,同是35岁,其衰老程度可相差8年;到45岁可相差30年,以后每过10年,差距递增2年。偶尔运动者和周末集中者大多是平常基本没有运动,身体实际上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5次。或者说,最适合的锻炼巩固应该在前一次的锻炼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锻炼。偶尔运动者由于时间限制,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但完全可以选择适宜的项目,茶余饭后就地、就近进行适度的锻炼,同样能使锻炼痕迹像链条一样连接起来。这样,锻炼才能真正起到增进健康的效果。

4 选择正确的体育运动是促进健康的关键

(1)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的人,喜爱的运动项目大都不一样,你可以从众多适宜运动项目中选择出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长期坚持锻炼。

(2)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力所能及的运动。中老年人进行锻炼时,往往给自己定的要求太高,结果因为选择的项目有误而影响自己的情绪,最后导致半途而费,比如说身材矮小者选择篮球或者关节炎患者练习跳远都是错误的选择。要根据自己身体状况选择自己适宜的项目,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效果。

(3)不要急于求成。大多数锻炼者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锻炼的效果并不如自己想象的或者期望的好,而事实上,体育锻炼往往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操之过急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要尽可能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其间的乐趣。

(4)寻求伴侣结伴锻炼。与朋友结伴进行锻炼减少了锻炼的枯燥乏味,而且通过同伴的激励、竞争和指点,使锻炼变得更加富有魅力。另外,与朋友一起锻炼,可以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里,通过这样的机会增进朋友间的感情。

5 结语

生命在于运动。选择正确的体育运动方式是对你健康的保障,因此为了你的健康,就从当下开始运动吧。

参考文献

[1]罗亦可.运动与健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刘一平.生活方式、体育运动与健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3]马春林,赵学森.体育运动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进展与趋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1):86-88.

[4]黄世光,蔡德亮.体育运动与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J].商,2014(32):289.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篇2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

本学期的选修课程主要讲述运动、健康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健康主要是指身体的健康,因此,本片文章主要论述运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中国有句俗话:“铁不磨要生锈,人不运动要生病”、“树木就怕软藤缠,身体就怕不锻炼”。主要强调了运动是强身健体的最好方法之一,运动能够保持人体精气流通不郁,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更多的人有这种意识:无病防病要运动,有病治病要运动,病后恢复更需要运动。然而运动也强调一个“度”,应该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动静结合。不能因强调动而忘了静,运动和休息要兼顾并适宜;

2、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坚持不懈。运动不仅是身体的锻炼,也是意志和毅力的锻炼;

3、运动项目因人而异。每个人应依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与职业,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4、运动量大小要适宜。运动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程度,反而会有损身体健康,所以,每次锻炼后以不感觉到过度疲劳为宜;

5、舒适自然,循序渐进。为健康而进行的锻炼是轻松愉快的,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动作应由简单到复杂;

6、体力劳动、田间劳动也是运动。洗衣、扫地等家务劳动和田里田外的劳作等,都是对身体有好处的运动。

人的健康是生命运动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能动的追求,那么运动对人体的生理健康究竟有哪些影响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运动有助身材的完美,主要表现在身高的增长方面,人的身高受到基因作用的影响,适量和恰当的运动有助于人体骨骼的增长;

2、运动有助于防止肥胖,肥胖者增加体育锻炼,不但可以达到增加体内脂肪的“支出”,使体型恢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使身体的各器官得到锻炼,增强体魄。这是因为运动可以增加脂肪的消耗,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促进脂肪代谢;运动可以降低血脂,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减少脂肪在心脏、肝脏、血管中的沉积,减少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从而提高心肌工作能力,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增强了肥胖者的心血管系统对体力负荷的适应能力;运动可以增强呼吸力量,增加胸廓活动范围及肺活量,改善肺通气及换气功能,使气体交换加快,也有利于“燃烧”多余的脂肪。因此,增加运动是非常适宜减肥的好方法;

3、运动能有效地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骨折的危险,有研究表明,肥胖容易导致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气管炎等疾病。如果运动降低了肥胖程度,那么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大降低了。另外,美国政府曾发表一个报告: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减少患结肠癌的危险,参加体育活动还可以使妇女降低患乳腺癌的危险。

骨折是困扰中老年人的一种极为普遍的疾病。在英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70岁以上的妇女曾经骨折过。5%~20%曾经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在一年内死去,许多人长期残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在美国,每年有25万人髋部骨折。大量研究表明,负重练习有助于保持骨密质。经常参加运动者,尤其是运动员,其骨密质高于不经常参加运动者。经常参加体育括动可以使年老时患髋部骨折的危险降低50%。

由以上研究资料表明: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体健康是1,其他一切努力所得都是0,没有1再多的0都失去了意义,加强锻炼,保证一个健康的体魄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商学院:尹梦丽

体育运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篇3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学生

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是许多人所熟知的事实。关于体育锻炼“健身”的功效,人所共知;而对于“健心”的功效,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国外,体育锻炼正日益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在国内,体育锻炼也较普及,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更推动了人们锻炼的热情,但对于体育锻炼的“健心”功效,了解的人就少些,为此本文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进一步论述,以使更多的人能全面认识体育锻炼的多功能价值。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綜合概念,它涉及医学现象、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二、体育锻炼对人的心理健康效应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能促进认识能力

发展体育锻炼的各个运动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运动或高速运动中要求运动者既能对外界物体(如球、器械等)做出迅速准确的感知与判断,又能迅速感知、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动作的完成。

(二)体育锻炼可调节情绪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情绪,通过体育锻炼可使情绪得到调控。不良情绪是导致生理、心理异常和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体育锻炼能直接给脸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如:麦格曼(Mcinman)等人(1993年)对体育锻炼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紊乱等条件得到显著降低,而在业务和愉快程度上却得到显著提高。伯格(Berger,1993)研究认为,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大心率的60%—75%)活动的锻炼者,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还有些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甚至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这如同人们在愤怒时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作用,通过运动行为的替代作用,可以减弱或消除情绪障碍。在当今的快节奏、高效率、强竞争的时代,人们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在繁忙的工作抽出时间坚持体育锻炼,可使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适应能力得到增强。

(三)体育锻炼能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人们通过体育锻炼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与动机,学会延缓需要的满足,学会解决动机斗争的矛盾,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倾向性更趋于成熟。体育锻炼还是一种很好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的形式。因为体育锻炼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通过与它的接触,人们在运动中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活动在增进人们的相互交往,克服孤独感,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四)体育锻炼能降低应激反应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加人的心理坚韧性(拜巴沙,1985)。我国学者梁德清在对高校学生应激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发现,中等运动量体育锻炼的学生其应激反应水平最低,这些都说明了,体育锻炼在降低应激反应方面的功效。

三、体育锻炼的心理治疗效应

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心与身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的心理与人周围的环境、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而体育这一社会活动则为人提供了一块珍贵的活动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人的心理与身体、人的主体与周围环境、人与周围的人能够充分地交融在一起,从而促进主体对环境的适应、促进人际关系,使人达到身心平衡,获得心身健康。同时,如果某些人存在心理上特别是人格上的某些缺陷,也可在这一空间通过参加不同项目的体育活动得到较好的矫治。

四、体育锻炼在“健心”中应注意的问题

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和改善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但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和不适宜的运动量会伤害人体,因此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在众多研究得出较一致的结论,认为取得较大心理效应的体育锻炼活动是:令人喜欢、愉快和有趣的活动;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运动;回避人际竞争的运动活动;可自定步调的运动活动;中等负荷强度的运动活动等。

总之,体育锻炼不仅可促进人认识能力的发展,改善情绪,同时也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而且能降低应激反应,减轻或消除心理疾病。在锻炼中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保持中等或稍大的负荷量为宜,从而达到真正健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杨国庆,尹恒婵.大学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 邢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 篇4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有很多作用, 如促进身体增高, 力量增大;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发展神经系统的功能。现在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一下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

1.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运动系统由骨、关节、肌肉组成。脊柱一般在20~21岁才巩固。经常从事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使骨骼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可以使关节伸展性增加, 关节活动范围加大, 灵活而牢固;可以使肌肉逐渐变得结实, 肌肉力量增加;可以促进人体长高, 四肢发达, 胸围增大, 肌肉中脂肪减少, 体型也变得更加匀称而健美。

2.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少年时期的心脏及其神经支配的发育还未完善, 心肌收缩力还比较弱, 心脏重量、容积及每次心脏收缩所排出血液的绝对值比成人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得到明显提高;使心脏变得肥厚和发达;安静时心跳频率减慢, 可以使心脏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轻度运动时心跳频率和血压变化幅度比一般人小, 使人不易疲劳, 而且恢复较快。

3.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少年时期呼吸道的抵抗力还较弱, 容易发生充血、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增强, 因而胸围增大, 也可以增大肺活量, 还能使呼吸深而缓慢, 因此工作耐久, 不易疲劳。

4.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分布全身的神经组成。少年期大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较高, 抑制能力较弱, 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快, 所以活泼好动, 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具体、形象的讲解和示范, 容易理解和学会, 因此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具有较强的模仿性;能量物质的贮备较少, 肌肉活动时的神经支配不够完善, 所以动作还不够协调和正确, 容易产生疲劳, 但消除疲劳也较快。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各器官的调节作用, 从而使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更加灵活和协调, 并能提高运动和学习效率, 以及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正常的智力是正确感知认识世界的前提, 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即刻作用和长期作用两个方面。

即刻作用就是体育锻炼时, 大脑中运动中枢兴奋, 使其他区域得到休息, 有助于消除脑力劳动产生的疲劳。另外, 通过参加体育活动, 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改善大脑的营养供给, 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皮层的厚度, 为提高思维与记忆能力提供物质基础, 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体育锻炼时管理运动的脑细胞和神经处于兴奋和抑制的迅速交替过程中, 使管理学习的脑细胞得到积极性休息。久而久之, 大脑的调节能力、活动强度、反应的灵活性和正确性等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说体育锻炼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长期作用是经常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能够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促进右脑的开发与利用, 体育锻炼时常常要求身体完成一些比日常生活更为复杂的任务。神经系统必须为此高度发挥出自己的机能来适应这些任务的要求, 所以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均衡性、灵活性。

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的心理健康品质

高中时期我们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学习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情绪愉快稳定、适应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造成高中时期我们心理挫折的原因主要在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与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

体育锻炼以身体活动为主要形式, 而身体活动并不仅仅是生理上的作用, 它还伴随着知识的信息、心理的活动、情感的体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同时出现。因此, 我们在体育锻炼中, 可以根据我们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性强的特点, 刻意安排艰苦的环境, 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营造紧张的气氛, 培养我们沉着冷静、机智果断、结构健全的个性心理;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 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 让我们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 从而发展个性, 陶冶情操, 培养良好的气质, 提高审美意识, 使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体育锻炼中, 我们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 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 能否超越, 一目了然, 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 激励自己勇于战胜困难, 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 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培养我们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我们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 增强耐挫能力, 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 这样, 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另外, 体育锻炼中“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 长跑中战胜令人难过的“极点”, 跳过更高的横竿, 跑出更好的成绩等, 对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自制、自信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体育锻炼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与同伴一起分担和处理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体育活动中, 人们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与孤独, 不分地位、贫富、职业、年龄相聚在运动场, 进行平等的、友好的、和谐的练习和比赛。在体育活动中人们和睦相处、友爱互助, 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体育活动可以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这种友谊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 从而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

体育活动对于发展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可以培养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健康问题的责任感, 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因此, 应要求高中时期我们学会将体育活动中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锻炼中应特别注意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采取有效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培养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尊重他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在体育活动中不故意伤害他人;在体育比赛中遵守规则和服从裁判;成为体育比赛中的文明队员。

学会生存, 学会生活, 学会与人交往, 学会做人。这是一个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体育锻炼让一个人有健壮的体魄。我们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对个人的一生发展奠定好基础意义重大。因为少年是人一生身心发育趋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并科学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 加深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学会体育学习及其评价, 增强体育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增强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素养, 塑造健康体魄,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 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

摘要:在体育锻炼中, 会尝试到锻炼的愉快, 竞争的刺激, 合作的欢乐, 体验到勇敢与顽强, 胜利与失败, 挫折与勇气, 拼搏与成功带来的兴奋和快乐, 而且会切实感受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促进作用。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综述 篇5

摘要:“生命在于运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体育锻炼除了具有良好的健身功能,它的“健心”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体育锻炼正成为一种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调节心理状态的手段。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关系;综述

1前言

心理健康是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非常活跃的一个领域。根据身心交互作用理论,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的全民健身也成为热门研究领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笔者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

2健康的概念界定研究

李力提到:现代医学认为,健康是一种身体、精神和交往上的完美状态,而不是身体无病.介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一种“灰色状态”或“次健康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现代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是很普遍的。[1]罗明,林玲提到:国际上对健康有清楚的界定: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在研究网络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这种生存方式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1)网络世界所造成的角色混乱;(2)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问题;(3)黄色网站导致的性罪错;(4)网络沉溺带来的人格障碍。北方认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趋加快,人们的竞争意识加强,人际关系日益复杂和冷漠,抑郁症等抑郁性疾患是最为常见的心理疾患,被人称为防不胜防的“心理”感冒。[3]

由此可见,心理疾病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杀手,心理隐患是造成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吃药治疗心理疾病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药物都含有一定的毒性,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容易造成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而上瘾。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大量的医学研究人员和体育工作者的重视和研究。[2]

3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佟立纯,张洋认为:从国内外研究结果看,已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体育健心操就是一种对心理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体育锻炼方式。[4]陈大为认为: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心境,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因而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涂相仁认为: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主要表现为:(1)体育锻炼可调节心态,稳定情绪;(2)体育锻炼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3)体育锻炼可强化自我概念与自尊;(4)体育锻[5]

炼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6]杨宗义认为:首先表现在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的发展,尤其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表现在体育运动对心理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产生新的要求与现有心理的矛盾,从而推动心理的发展。巴里克(Barick,G.L.)等发现,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其情绪变化小,自卑减少,随和,社交积极,社会适应能力强,易成为集体的领导者。在小学高年级以后,尤其是在青年期,身体及运动能力对个性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社会评价和价值观为媒介,即只能间接影响个性发展了。[7] 王则珊认为:体育锻炼能产生脑腓肽,刺激下丘脑,进而产生愉快的体验,这是身体锻炼的情绪的积极调节作用。另外,经常从事身体锻炼,在体育运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承受挫折的压力,可以大大提高情绪的适应性,也有利于以更积极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适应各种生活环境。通过群体的体育锻炼,增加人与人之间接触,使社会交往增加,身心欢快,有助于消除孤独症,并从中获得社会需要感的满足,从而实现对人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8]

王则珊认为:为了克服独生子女摆脱由于寂寞产生的孤独感,组织一些需要小朋友集体协作,克服困难去完成的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儿童克服不良的心理。独生子女的不良心理倾向主要表现为:自私、任性孤傲、放任自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占有欲和依赖性过强等。适当的体育活动可以纠正这些不良的心理倾向,使这些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9] 特别是在身体锻炼中注意力要高度集中,除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外,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都非常健康的人。[10] 中年时期,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和家庭中去,生理机能却趋向衰退,力不从心容易造成心理负担过重,精神难以松弛。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使人从精神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老年时期,体育活动可以为退、离休后生活找回心理定位与平衡,使老年生活充实、愉快、有所追求而减缓衰老。总之,体育能增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促进精神愉快、乐观,这是防病的手段,也是保证晚年生活愉快幸福之本。[11]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能推动心理的发展,对情绪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与个性的形成与完善有密切关系,促进心理过程对人的生物功能与社会功能间的调控。因此,参加体育锻炼是促进与保持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较为理想的的重要方式之一,应当被大力提倡与实施。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培养活动兴趣和运动习惯,比单纯强调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更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4促进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手段研究

体育运动要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受运动处方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四大因素的影响。(1)运动类型。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的运动

是:令人喜欢和愉快、有趣的运动;有氧运动或有节奏的腹式运动;回避人际关系的运动;可自定步调的运动。(2)运动强度。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能取得较大的心理效应。适中的身体运动强度能够改善情绪状态和疲劳;相反,大强度的运动却可能增加紧张、焦虑等消极的情绪。(3)运动持续时间。每次运动的时间至少20-30min;60-90min 的运动也会产生理想的心理状态。但一次运动的持续时间过长不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4)运动频率。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有氧运动大肌肉群运动,每周 3-5 次,最好每天一次。中国民间传统体育是历史赋予的宝贵财富。研究者表明,参与民间传统体育锻炼(跳绳、跳皮筋、拔河、踢毽子)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改善心境状态。[13]东方传统体育中的太极拳和印度的瑜珈功等,是在平常条件下的缓慢练习,也可以影响到心境的状态,并降低焦虑的程度,在改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方面有明显的作用。[14]

综上所述,通过中等运动强度的体育锻炼、适中的锻炼持续时间和有氧运动能够获得较大的心理效应。对于传统体育,我们应该继续挖掘它的锻炼价值,并加以科学合理的改造,使之在新的世纪里大放奇彩.[12]小结

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抓住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相互作用的规律,利用健康的心理来保证健康的锻炼效果;利用体育锻炼来调节人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使全民都认识到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有利于人们自觉、自愿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并以此来调节心情,促进身心健康,从而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去。

参考文献:

[1]李力.“亚健康”:生命的“隐形杀手”.解放军报(京),2001.1.20.②.[2]罗 明,林 玲.网络对人格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南宁),2001,4(6):28-29.[3]北方.将抑郁反抗到底.中国健康[J].2001,1(2):20~21.[4]佟立纯,张 洋.体育健心操的创编及应用效果的实验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1

[5]陈大为.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体育与科学.2002.2.[6]涂相仁等.体育锻炼的心理保健功能.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9.1.57~60.[7]杨宗义.体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8.94~95.[8]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

社.1994.12.39.[9]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2.186.[10]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2.225.[11] 王则珊.终身体育-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12.235.[12]刘永峰.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体育学刊.2002.4.57~58.[13]李林等.民间传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四川体育科学.1999.2.16~17.[14]刘永峰.东方传统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30.49~51.[15]杨贵军等.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的影响和改善作用.体育学刊.1999.5.41~

42.[16]林宋荣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1996.4.20~25.[17]罗建英等.高校体育课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教法探析.解放军体育学院学

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篇6

关键词:运动处方 要素 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基石,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诠释不同。如今,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健康概念的重要内涵。随着生活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每况愈下,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如何改善当代人的心理状况已成为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挑战,有关学者不得不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新的思考和探讨,开始重新审视身体与心理的关系,重新审视运动锻炼的功能,并逐步意识到运动对改善心理的重要意义。运动对心理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另外,运动通过缓解压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1]。

一、运动处方应用于心理的研究起源

1954年德国的霍尔曼研究所通过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并明确指出,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2]。自此,运动处方在心理领域研的研究得到发展,其应用价值及功能也得以凸现。

由于研究视角和立场以及学科专业的差异,不同学者对运动处方的定义作出了不同的阐述。现阶段,从锻炼心理学角度来讲,运动处方可定义为以促进个体身心健康为目的。运动处方在改善心理的价值,已逐渐得到科研工作者及参与锻炼个体的认可。目前关于运动处方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处于探索性研究发展阶段,但部分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运动处方的健心作用会用被越来越多的个体所接受。

二、运动处方各要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运动形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运动形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领域。锻炼心理学对运动处方心理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形式上面。现阶段,国内关于运动形式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1)传统体育项目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如权黎明(2007)研究分析了太极拳活动的特点,认为练习练太极拳可以降低大学生对内部情绪和外部刺激的干扰,使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烦躁等心理障碍逐渐得到调整和改善[3]。(2)新型有氧操与舞蹈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如蔺跃同,庄雪芹(2009)对女大学生进行有氧健身操锻炼,将锻炼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有氧健身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效应,能明显改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3)球类项目锻炼的心理效应。如殷晓旺,余锡祥(2007)对江西师范大学23名SCL-90调查中心理因子得分≥3分的学生分别采用篮球与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进行实验干预。结果表明:篮球运动能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产生积极变化[5]。(4)其他形式的运动心理效应。如马晓云(2006)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安市城区中老年人进行走路、慢跑、自行车等运动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结论认为:坚持以上各种健身活动的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均呈现良好态势[6]。

上述研究表明:不同形式、项目的身体锻炼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由于运动项目特点不同,产生的心理效益不同。

(二)运动强度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强度作为运动处方的核心要素对健身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运动强度的选择与控制也一直是科研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目前关于锻炼强度对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还存在较大争议,但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如borger等(1992)发现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最高心率的60-75%),每次20-60分钟的锻炼有助于情绪的改善[7]。

运动强度极大地影响着锻炼的心理效应,然而,目前对于运动强度与心理效应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大部分研究者的运动强度选取范围跨越较大,致使现在的研究结果还不具有一致性,还没有得出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的最佳运动强度。

(三) 运动时间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时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类似心理学研究中的“遗忘规律曲线”,即每次运动后都会产生一定训练效果痕迹,运动锻炼重复时间与周期越长,产生的效果痕迹越深刻,锻炼的效果也就越明显。有研究发现,一次性的5分钟步行运动就能改善心境状态,但是这种短时间的活动产生心理效应较短,对消极情绪没有长期的抑制作用。Steptoe A(1988)等研究认为,通过運动锻炼进入积极陶醉状态并使大脑得以自由运转所需要的时间是40-50分钟,因此持续40-60分钟的运动锻炼效果可能会更好,而每次锻炼时间在20-30分钟即可取得理想效果[8]。

运动时间与心理健康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运动,能有效地增强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但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存在一个最佳锻炼持续时间的范围,低于或超出这个时间范围是否还会出现更好的心理效应。

(四)运动频率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运动频率即在一定周期内运动的次数。有研究者认为,锻炼者每月运动1次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也有研究者提出个体每周锻炼3-5次会取得最佳的心理效应。North TC(1990)对1969年至1989年间进行的80项有关体育锻炼对抑郁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的频率(每周多少次)与抑郁的降低程度有关,心理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锻炼频率的增加而增加[9]。宋子良(2008)运用问卷、心理量表(SCL-90)对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不同频度的体育活动对改善大学生心理状况具有不同的效果,每星期锻炼3 次以上者效果最理想[10]。

在实验操作中,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的运动频率为每周2-4次,这可能是由于生理学运动处方对运动频率的要求一般都是每周2-4次。但是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对运动频率的要求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究竟怎样安排运动频率对心理健康的效益最好,还需设计更为完善的实验方案进行研究验证。

三、结论与建议

毋庸置疑,运动处方的应用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运动处方中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大小、持续时间和运动的频率对心理影响的作用机制不同。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出一致性的研究成果,即对于何种运动方式、运动强度多大、持续时间多长、运动频率多高才能取得最大的心理效应,但是大部分研究表明,有氧练习、中等强度、每次锻炼至少20-30分钟、每周锻炼3次以上可以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

目前,多数研究得出的结论只是在整体上验证了运动处方对改善心理的积极功效,而不能具体确定是哪种要素发挥关键作用,因而结论比较笼统。所以,应进一步加强不同运动形式之间、运动强、持续时间和运动频度之间是否存在心理效益差异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应注重在控制某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前提下单独研究运动处方的单一要素对心理效益的贡献(如在控制时间和运动形式的前提下单独研究运动强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寻求处于核心地位的要素,这样的运动处方设计时才会具有更明确的目的性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殷恒婵,卢敏.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 (5):41-46.

[2] 任建生.体育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未来运动处方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3:3.

[3] 权黎明.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12.22(4):62.

[4] 蔺跃同,庄雪芹.有氧健身操对临沂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64.

[5] 殷晓旺,余锡祥.篮球、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干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3):338.

[6] 马晓云等.不同体育锻炼方式对中老年居民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98.

[7] Bosscher R.J. Running and Mixed Physical Exercise With Depressed Psychiatric Patients [J].Int.Sport Psycho, J.SPortPsyeho. 1993,24:170.

[8] Steptoe A, Bolton J. The short-term influence of high and low intensity physical exercise on mood[J]. Psychology and Health, 1988(2):91-106.

[9] North TC, McCullagh P﹠TranZ V. Effects of exercise on depression[J]. Exercise and Sports Science Review. 1990(18):379-415.

浅谈室外运动与奶牛健康的关系 篇7

1 有利于防治奶牛的肢蹄病

肢蹄病是指影响和妨碍牛行走、站立、起卧等运动的一类疾病, 奶牛的发生率较高。奶牛的肢蹄病, 不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泌乳量, 而且还是造成奶牛被淘汰或者死亡的很重要原因。奶牛场被淘汰或死亡的奶牛中60%以上是肢蹄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引起奶牛肢蹄病的原因多种, 主要由于奶牛长期圈养缺乏适当的室外运动。奶牛缺乏室外运动, 长期圈养, 牛床水湿软化蹄质, 易引起腐蹄;缺乏运动, 关节活动少易引起囊肿;缺乏运动四肢无力, 起卧困难, 牛床摩擦体表, 极易造成肢体表皮擦伤引起脓肿;由于四肢无力引起四肢关节扭伤也时有发生。

奶牛适当的室外运动, 四肢健壮有力, 蹄质坚硬, 行走、起卧等动作轻健有力。而且经常的日光照晒有利于奶牛自身合成维生素D, 有利于奶牛对钙的吸收, 防止奶牛缺钙引起肢蹄病。

2 提高奶牛的繁殖力

奶牛繁殖力是奶牛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 与奶牛的泌乳性能关系很大。奶牛场年产仔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全场的年产奶量, 也是衡量奶牛场饲养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提高奶牛繁殖力是争取奶牛高产、高效的有力措施。目前奶牛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卵巢静止、卵巢囊肿和子宫内膜炎等生殖器官疾病对奶牛繁殖影响较大, 发病奶牛表现为产后长时间不发情、异常发情和发情屡配不孕等临床症状, 造成这一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 奶牛长期圈养和缺乏适当室外运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奶牛适当的室外运动, 经常接受到阳光照晒, 有利于生殖激素的正常分泌, 维持奶牛的正常发情和受孕。经常运动, 可提高奶牛的分娩产力, 大大减少由于子宫内膜炎直接造成奶牛难产、胎衣不下等症状的发生概率。还可促使奶牛产后恶露快速排尽, 利于奶牛产后子宫吸收, 尽快进入产后发情期。

3 降低奶牛内脏器官扭转性疾病的发生率

内脏器官扭转性疾病是指内脏器官扭转, 改变正常位置, 出现器官机能障碍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奶牛常见的有真胃扭转、子宫扭转等。此病的治疗难度较大, 往往会造成奶牛淘汰。

奶牛适当室外运动, 可以增大体腔内对内脏器官起固定作用的韧带网膜等组织的张力。经常运动, 奶牛四肢有力, 行走、起卧等运动动作轻灵, 避免奶牛突发动作由于惯性引起内脏变位。

论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篇8

1 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涉及诸多方面, 但归根结底, 不外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1 客观因素的影响

(1)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们的观念、思想和行为不断发展变化, 各种思潮、观念在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与此同时, 市场经济带来经济的繁荣、商品的极大丰富, 物质、金钱的诱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价值观显现出多元的状态。人们以往那种上了大学就如同进了保险箱的想法正逐步被瓦解, 取而代之的是竞争的加剧和压力的增大, 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心理负担剧增, 心理上容易出现疲惫迷茫和困惑。

(2)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家庭的情趣氛围是大学生良好心理健康形成的前提, 家庭成员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父母的教养态度、教养方法和人格气质类型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心理, 潜移默化而非一味宠爱的、开明的而非专制的、民主平等而非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家庭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 学校环境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招生并轨、交费上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弹性学制、主辅修制、自主择业等改革方案的实施在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了较大影响。求学、择业过程中选择机会的增多, 以及选择难度的增大, 会使大学生产生更多的焦虑、不安、失落、无所适从。而择业过程中, 人才市场的不规范更深刻地刺激着他们的心理, 大学生既希望参与竞争又害怕失利;既希望有更多的机遇, 又担心失去原有的保障, 这些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过量的心理压力是产生心理障碍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

(4) 教育观念的影响。人们过去曾经片面理解了人类健康的含义, 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过度强调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而忽略心理素质, 只重视生理平衡而忽视心理稳定, 在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另一方面, 在教育实践中, 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 没有注意优化主体心理过程要素, 缺乏完善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机制, 没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组织控制机制, 这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无疑是很有影响的。

1.2 主观因素的影响

主观因素是指自我意识、自我见解、自我经历以及自我愿望和臆想等方面的因素。

(1) 自身生活经历的影响。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经历的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单一过程, 生活阅历浅, 社会经验少, 往往是对成功和荣誉体验得多, 对风浪和挫折体验得少, 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比较差。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观察社会, 往往会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标准, 遇到符合个人意愿的事便一概排斥,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影响自己利益的事便树为敌手, 甚至产生偏激思想和情绪。

(2) 自身思想观念的影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的心理健康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从未成熟到成熟、未定型到定型的变化时期, 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容易左右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从心理上出现不良情绪, 往往很难科学准确地观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如果在这个时候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调节, 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 利用高校体育手段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卫生

(1) 针对高校体育的特点, 要求在对学校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 也有必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 让每位体育教师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 只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还不够, 应结合体育的特点, 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 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 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2) 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 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 使他们有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 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学用脑” 、“应激与健康”等讲座, 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量, 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 充分发挥体育在健身、健心、娱乐和文化传递等方面的作用, 组织许 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 如校系及班的球类比赛、拔河比赛, 登山和越野跑等集体活动, 充实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针对大多数女生在异性面前既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又较羞怯的矛盾心理, 在她们掌握动作泛化阶段练习中, 应尽量避开异性学生, 特别是她们同班的男生, 以消除羞怯的心理障碍。

(5) 针对体育竞赛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高校体育活动组织应把体育竞赛视为一种业余体育文化, 有意识地去安排它, 并及时配以赛前班级动员、组织观看、赛后总结讲座等。

(6) 健全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机构。各高校应成立“学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负责研究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专业人员应是精神医学专家与教育工作者的结合, 制定出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找出影响心理健康的内因和外因,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7) 编写一套系统的《体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指导书和教学参考书, 以适应体育师资的培养和教师备课需 要, 并将心理测量和心理调查与体育教学改革和科研相结合。在体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时, 都应考虑到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使之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郝春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30-35.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篇9

关键词:健康状况,体育运动,精神卫生,学生

有调查研究发现,“健康”是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首位目的[1,2,3,4,5,6],这意味着健康需求与体育运动情况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联系,譬如自觉健康水平需要提高的大学生可能积极参加体育运动,而认为自己非常健康的大学生可能觉得不需要参加体育运动。大学体育改革不仅需要改善体育运动条件、校园体育文化、大学体育管理机制、体育教育内容等外部要素,还应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健康意识。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于2014年9—10月随机抽取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600名) 、华中师范大学( 200名) 、华中科技大学( 200名) 、武汉科技大学( 200名) 、山西大学 ( 200名) 、山西财经大学( 200名) 、云南大学( 200名) 和海南师范大学( 200名) 在校大学生2 000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 000份,回收问卷1 917份,有效问卷1 832份,有效回收率为95. 57% 。其中男生1 136名, 女生696名; 理科学生556名,文科学生340名,工科学生844名,92名学生未选专业; 大二学生804名,大三学生452名,大四学生676名( 大一新生尚在适应阶段,因此被排除) 。年龄17 ~ 25岁,平均年龄( 20. 83 ± 1. 35) 岁。

1. 2方法根据相关文献资料[7,8,9,10,11,12,13],编制“大学生体育运动参与情况调查表”,除人口学变量外,问卷包含5个选题,其中主观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采用Likert 5点计分,1 ~ 5分别代表“非常健康” “健康”“一般”“不健康”和“非常不健康”[7,9,10]。体育运动质量的评价指标包括: 过去1周体育运动频率, 分为从不参加、偶尔参加、经常参加和每天参加4个等级; 过去1周体育运动强度,分为小强度、中等强度和大强度3个等级; 过去1周体育运动平均持续时间,分为0. 5 h及以下、0. 5 ~ 1 h、1 ~ 1. 5 h、1. 5 ~ 2 h、2 ~ 2. 5 h、2. 5 ~ 3 h和3 h及以上7个等级。

1. 3统计学分析问卷效度由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大学体育教师进行评判,认为问卷能够满足本研究调查需要。调查数据采用SPSS 11. 5软件统计分析,然后进行频数分析和方差分析,检验水准 α = 0. 05。

2结果

2. 1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和体育运动质量81. 1% 的被试认为自己心理健康,60. 9% 的被试认为自己身体健康。55. 5% 的被试参加小强度的体育运动,72. 2% 的被试偶尔或从不参加体育运动,但比较珍惜体育运动的机会,只有16. 1% 的被试平均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低于0. 5 h。

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参加小强度体育运动的 比例均超 过50% ( 大二55. 72% 、大三59. 29% 、大四52. 08% ) ,参加大强度体育运动的比例均很低( 大二4. 48% 、大三2. 65% 、大四2. 08% ) 。此外43. 75% 的大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长0. 5 ~ 1 h,而类似时长的大二学生比例是34. 21% ,大三学生是36. 54% ; 达到1 ~ 1. 5 h的大二和大三学生比例分别为30. 53% 和30. 77% ,而大四学生只有21. 09% 。各年级均有超过60% 的大学生是偶尔参加体育活动( 大二66. 67% 、大三63. 39% 、大四60. 42% ) ,而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比例均在20% 左右( 大二20. 9% 、大三18. 75% 、大四23. 61% ) 。

男生参加体育运动的质量明显优于女生,参加中等强度体育运动的男生比例有52. 11% ,而女生只有23. 21% ,因为76. 19% 的女生参加小强度体育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男生比例是27. 92% ,而女生只有10. 71% ; 73. 53% 的女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时长在1 h以内,而59. 61% 的男生每次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超过1 h。

2. 2大学生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由表1可见,体育运动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和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在不同主观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F值分别为1. 068,1. 259, 0. 441,P值均 > 0. 05) 。提示大学生主观心理健康水平对体育运动质量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体育运动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在不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 591, 0. 067,P值均 > 0. 05) ,但体育运动持续时间在不同主观身体健康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2. 456,P = 0. 045) 。

2. 3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主观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参与频率、体育运动强度和体育运动持续时间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 > 0. 05) 。见表2。

3讨论

我国大学生通过体育运动增进健康的愿望提示, 大学生主观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质量之间应该存在重要联系,其中可能性就是主观健康水平会影响体育运动质量,但该假设在本研究中因无充足证据无法证明。本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心理健康、主观身体健康和两种主观健康水平的交互效应对体育运动质量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仅主观身体健康水平在体育运动持续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有调查显示[1,2,3,4,5,6],60% 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但是我国大学生中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仅在30% 左右[14,15,16],意味着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因为“强身健体”的想法而实际参加一定量的体育运动,可见体育运动质量没有受到主观健康水平的明显影响,因为缺乏体育运动实践,主观健康水平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调查结果还显示,比较健康的大学生体育运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非常不健康和非常健康的大学生。 提示大学生自我保健意识较强,为了保持或增进健康,通常会保证较长时间的体育运动。虽然不能有效判断健康和不健康知觉是否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质量,但能够看到非常高的身体健康和不健康知觉会导致大学生减少体育运动时长。

试论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篇10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竞争性的增强, 使得家长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水平愈来愈高。学生除了日渐加重的学业和考试负担之外, 来自社会、父母、友人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的精神压力也愈来愈大。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 还会严重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了探讨解决当前青少年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并努力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很多人在不断研究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 心理健康的标准。

2.1智力正常。所谓智力, 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2.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喜怒无常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2.3意志健康。行动的自觉性和果断性是意志健康的重要标志。自觉性是指一个人行动中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是指能适时作出决定并加以执行, 与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相悖。顽强是意志健全的表现。2.4行为协调。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其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他的行为有条不紊。心理不健全的人行为是矛盾的, 做事有头无尾, 思想混乱, 语言支离破碎, 注意力不集中。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徵, 是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 树立远大的理想, 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2.5人际关系和协。人的交际活动能力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 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友好的交往不单是维持心理健康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引导儿童与其他儿童交往, 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3 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

目前, 对体育活动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己取得了一些有新意和有价值的结论, 概括如下:3.1体育活动能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 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 有目的地知觉 (观察) 、记忆、思维和想象。因此,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 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 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 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 使得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等得以改善和提高。3.2体育活动能提高自我知觉和自信心。体育活动在个体的健身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活动的内容、难度、达到目的, 与其他参加活动的个体接触, 不可避免地会对自己的行为、形象能力等进行自我评价, 而个体主动参加体育活动一般都会促进积极自我知觉。同时, 个体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根据自我兴趣、能力等选择的, 他们一般都能很好地胜任健身的内容, 这有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并能在体育活动中寻求到安慰和满足。3.3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体育活动能增加社会交往, 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 许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越来越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冷漠。因此, 体育活动就成为一个增进入与人接触的最好形式。通过参加健身活动, 可使人与人之间互相产生亲近感, 使个体社会交往的需要得到满足, 丰富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有利于个体忘却工作、生活带来的烦恼, 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并在体育活动中, 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从而, 给个体带来心理上的益处, 有利于形成和改善人际关系。3.4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体育活动能减轻应激反应, 这是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降低肾上腺素感受体的数目和敏感性:再者, 经常进行体育活动可以由于降低心率和血压而减轻特定的应激源对生理的影响。Kobasa (1985年) 指出, 体育活动具有减轻应激反应以及降低紧张情绪的作用, 因为体育活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增加入的心理坚韧性。在体育活动中让一些高应激反应的中小学生参加散步或慢跑训练, 或接受预防应激训练。结果发现, 效果很好。3.5体育活动能消除疲劳。疲劳是一个综合性症状, 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从事活动时情绪消极、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 生理和心理都会很快地产生疲劳。然而, 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保证中等强度的活动量, 就能减少疲劳。有研究表明, 健身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输出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 这就能够减少疲劳。因此, 健身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4 结论。

通过加强对学生体育活动的锻炼, 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所以,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 应充分加强体育课和学生的群体活动, 并配以教师的指导和启发, 使他们通过体育锻炼, 为自己的心理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少娜.体育与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篇11

关键词:健康 生活方式 体育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各种生活活动的形成,包括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使生活方式发生千姿百态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引起社会的健康问题。现代生活方式中存在着多种健康隐患:环境污染、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精神紧张、生活危险等,造成的人体结构与机能退化和亚健康状态,不利于人类的进化与发展[1]。

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竟有60%是可以由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方式。面对不良生活方式所形成的疾病,迫切需要通过重新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来解决。在国内,有一些专业健康管理机构,通过多年的实践向世人证实了:生活方式疾病,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得到有效康复的,关键在于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现代化的工作与生活都是那么方便和省力,以致于生活又给人们带来了过度刺激,不停顿的“感觉轰炸”(阿尔温•托夫勒语)、信息负荷过重、不断面临新的抉择等等,使人压力重重。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给人带来的困扰,就会使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出现障碍,最后导致病患的发生和人体健康水平的下降。据美国哈里斯民意测验所调查发现:89%的美国人都经历过沉重的心理压抑。

高科技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也给人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这些效应主要体现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症候尽管千差万别,但概括而言,称之为“现代文明病”。如:过多的选择使人感到紧张和疲劳;生活变化速率过快使人感到焦虑不安;工作节奏、生活节奏过紧使人无暇顾及身体锻炼,造成运动不足等等,使人的身体和心理上产生病变。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总结压力对人产生的生理心理后果是:生理方面——肾损坏、糖尿病、低血糖、精力衰竭、心脏病、胃病、头晕目眩、心率紊乱、中风等;心理方面——专心和注意力范围缩小、记忆力减退、悲观失望、自我评价能力下降等。日本出现的“过劳死”现象,无疑是工作压力太大,生活节奏太紧,娱乐休闲、身体锻炼太少综合产生的猝死。一些常见的疾病,如近视、肥胖、精神障碍等,在现代青少年儿童中发病率之高令人难以置信,而这些疾病的病因大多与学习压力大、缺乏身体运动以及营养过剩等有关。国家教委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因心理压力而患心理疾病的比率为20.23%。上海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顾牛范教授调查告称:上海有75万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其中大多为工作、学习、生活压力过大、长年超负荷运转的青年人,大学生发病率高达25%,故专家认为人类已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应该说,现代“文明病”的发生,并不是科学技术本身造成的[4]。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象一把双刃剑,关键是掌握这把剑的人是怎样去运用它。“文明病”的产生与其说是科学技术的副作用,不如说是人们错误使用现代科技成果的结果和人类社会自身的竞争机制导致的不良后果。很显然,要消除“文明病”对人类的伤害,必须对人类社会进行重新审势,深刻认识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情感方面的缺陷,修正不适宜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积极主动去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体育运动之所以能在现代人的休闲方式中占有显著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它本身的特点和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及它对个体自身改造的意义是密切相关的。体育运动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据研究发现,人们利用余暇时间去参加各种休闲活动的动机不外有如下几种:以某种活动来缓解压力和宣泄不满情绪,以使心境恢复平静;通过某种余暇活动来体验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能得到的成功感和满足感;通过参与某些余暇活动达到与他人交往、提高自身某些素质、发展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的目的。当然,有的人参与余暇活动可能纯粹是为了获得某种感官刺激或逃避某种社会、家庭责任,但就多数人而言,他们参加各种余暇活动大都与上述几种主要动机有关。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发现:体力上的疲劳得以恢复的方式可采取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其中,积极的方式是借助于轻松的身体运动来促进有机体新陈代谢的过程,从而达到机能恢复的目的,其恢复速度较消极方式更快且更有效。

体育运动是贯穿整个生活方式之中起着调节作用的成分,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

提高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一项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目标的伟大事业蓬勃发展起来。《全民健身计划》到2000年的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将日趋提高,健康问题亦将成为我国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人们从事体育运动已不再有阶段性,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思想观念将由于《全民健身计划》进一步深入发展而得以强化。另一方面在我国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也是世界性健身潮流中掀起的一个巨浪,在这个巨浪的推动下,世界健身潮流将会更加有力地冲击到全世界的每一个地方,体育运动亦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一生都要从事的活动之一。

为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为了自身的身心健康,请大家一起来“一二一”。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蔡玉玲.生活方式与健康[M].湖南省:教育出版社.

[3]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篇12

一、新课标下师生关系的认识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种人际关系,它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且影响师生双方的心理与个性的发展。它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1]。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的内容和任务。而现在,教师与学生这两大主体间显然不仅仅是教育与被教育、规范者与被规范者的关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的目的是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它提供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新课标下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以体育教育与接受体育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与发展的关系为核心的发展关系,它决定了体育教育活动的规定性。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并促进学生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塑造人格品质的方法和技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师生关系承担的教育不是一种单向影响,而是双向的相互作用;不是纯粹知识性的,而是和人的完整发展紧密相连的;不是教师凭借自己的优势把学生看作是外在于自己的存在而进行的心灵隔离活动,而是师生对知识、经验、精神、价值等共同的感悟与体验。在以前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片面追求高分,一味对学生进行机械性的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形同知识的接受器,机械地接受我灌输给他们的知识,学生在我的强制下被动地学习,有时甚至是很不情愿地学习。一些学生对我,对体育学科,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不满甚至是抵触情绪,这些学生因此对学习失去兴趣,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想象力和创新精神得不到提高和培养。面对旧体制下不平等的师生关系给教学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体育教学关系。

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

(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基础。

由于体育课程是一门户外实践性课程,因而教师必须突出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体育课程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如果离开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实践活动,体育课程就会沦为认知性的课程。突出学生主体,意味着把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意味着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把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过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锻炼热情和积极交往的情感,同时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的良好形象和威信,靠自身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鼓励学生;切实做到尊重、关心、爱护、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保证体育教学和育人活动的正常进行。长期以来,体育课堂教学大多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师生情感阻隔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与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认为教师很少与他们认真交换看法,甚至对学生的意见不理不睬。这大大影响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更谈不上互动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有利于构建互动师生关系的情感氛围,让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三)加强教师自身修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的硬件设施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然而一些教师的职业素质并未随之提高。体育教师应特别注意自身的修养,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素质。体育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时,不能拘泥于教材,应适当引进一些新鲜的资料,传递一些新科技信息,增加体育教学的“磁性”,以吸引学生。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融合其他学科的新信息,在教学活动中充实新内容,应用新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转变单一教师身份,塑造多重身份角色。

“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一些学生的运动技能不比体育教师低,甚至还有超过,因此教师应放下“身架”,甘愿做一名虚心求教的学生,这样不仅不会降低身份,反而能更强烈地激起学生展示的欲望,获得学生的信任。新课标下,体育教师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和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善于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教师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须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不断改进。另外,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尽快从“教书匠”变为“研究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投入研究,行动起来,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使研究更明确、更扎实、更持久。

三、结语

总之,师生之间不应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关系而应带有温馨的色彩。在综合、实践、开放的情境中,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平等对话,才能真正引导;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师生平等对话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动积极性,是体育教师做好体育工作、取得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体育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师生关系和谐, 对体育教学有积极的意义, 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教师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加强自身学习, 积极创造这种和谐关系。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师生关系,构建

参考文献

[1]邹宇.浅谈新课程活动中的师生关系[J].教育科研, 2008, 5.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3]戈柔.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J].江苏教育研究, 2001.10.

上一篇:体育摄影记者下一篇:组织形式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