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无邪

2024-07-06

思无邪(精选6篇)

思无邪 篇1

孔子是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论语·述而》开篇一句“子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说出了孔子思想的出处, 孔子讲出了古人的教学内容和经验。《论语·述而》又说:“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 敏以求知者也。”这是孔子有一次提到孔子思想的出处, 是继承古人的教学经验。也就是说, 孔子是复述前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而后形成了儒家学派。

一·“思无邪”是传统教育的总原则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词总集, 历史记载曾有曲谱流传于世, 可见得当时童蒙教育是在音乐中完成的。“思无邪”是孔子对《诗经》三百零五篇的精辟总结, 孔子删订诗经把握这一根本原则。不少学家认为, 三百篇的内容都是“无邪而归于正”的。“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 邪和正必需有个标准, 这个标准就是“仁”。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诠释“思无邪”, “人活着就有思想, 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 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 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 不经过文化教育, 不经过严正的教育, 不会走上正道, 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 就是为了思无邪。”孔子兴教把握这一原则, “思无邪”是《诗》教的宗旨。

儒家教育自兴起到完成, 都遵循“思无邪”的根本原则, 着重培养学生思想没有邪念, 是真善美慧的人生观教育。

二·“思无邪”的外在体现“乐”

《礼记·乐记》说“乐者, 乐也, ”音乐艺术是使人身心快乐的, 但是可以“乐得其道”, 也可以“乐得其欲”。其结果:“以道治欲, 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 则惑而不乐。”明白了人伦道德的快乐, 不会被声色所迷乱;只注重五欲享受而忘记了人伦道德, 终究会被欲望所迷惑, 得不到永恒的快乐。因此“君子反情以和其志, 广乐以成其数。”《礼记·乐记》以上论述说明, 儒家推广音乐艺术教育, 是为了情与志的和谐统一。《论语·八佾》云:“子谓《韶》, 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 尽美矣, 未尽善也。”孔子认为只有《韶》乐的思想内容和它的艺术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而《武》乐虽然形式很美, 思想内容却有宣传武力建国的欠缺, 不能成为音乐教育完美的典范, 因此他最推崇《韶》乐。《论语·述而》云:“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从《韶》乐中感受到乐, 是“乐得其道”, 是“尽善尽美”所给予的无穷精神愉悦;而不是“乐得其欲”, 仅仅满足眼耳鼻舌的生理欲望。孔子肯定艺术的愉悦价值、审美价值, 但是尤其强调艺术的教育价值和伦理价, 其理想是“尽善尽美”。孔子的音乐教育, 就是要弟子学会欣赏“尽善尽美”的艺术作品, 陶冶性情, 培养深谙人伦道德之士, 成为圣贤君子。

三·“思无邪”与当代音乐艺术

诗教中的“思无邪”与乐教中的“尽善尽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尽善尽美”是“思无邪”的再提升, 着重在培养学生真善美慧的道德素养。当前, 音乐艺术领域有很多令人担忧的状况。经济高速发展, 一方面刺激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需求, 为当代音乐艺术的繁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条件, 使音乐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另一方面, 音乐艺术出现了市场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趋势, 有些所谓的音乐艺术, 成了物质的奴隶, 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 扮演各种既可笑又可悲的角色。于是大量的媚俗艺术、堕落艺术混迹于世, 成为了危害青少年的重要原因。在艺术理论界有人曾这样说“艺术家并不该对任何人负责。”他们的作品往往披着艺术的外衣, 有着吸引观众的形式, 但缺乏美、善的内容, 甚至充满了丑恶的气息, 只会把人引入歧途, 而不计后果。世界著名美学家、人文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曾这样说:“这一类作为外观的美和作为想象的艺术, 助长了那种将审美当做从现实中逃避的领域:一种有助于将真实的、非审美世界的丑恶残暴合法化的观念。事实上, 为了更好地吞噬感情, 艺术可以对它进行否认和扭曲。这怎么能用来养育新一代呢?”当代流行音乐虽然不乏优秀的作品, 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但是大量的作品平庸、浅俗, 只追求感官的娱乐效果和新奇刺激, 并不具有深层的感情内容和审美意蕴。如果听凭这类艺术泛滥, 就会不利于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 并且导致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下降。

挽救当今音乐艺术发展的流弊, 必须合理的拒绝媚俗艺术、堕落艺术, 而拒绝这类艺术的最好方式是教育。教育中最好的方式是歌唱的教育, 像当年孔子一样, 在教育的开始用歌唱 (歌词) 培养学生“思无邪”的品质, 使其具备“仁”的素养。特别在音乐艺术教育中重视把文质俱佳的作品作为典范对学生引导和培养, 尤其以“尽善尽美”的音乐艺术作品作为典范。“尽善尽美”的音乐艺术意蕴丰富深刻、形式精美又富于创造, 是几经筛选的经典作品。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这类艺术作品的教育熏陶, 会回味无穷, 有“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感慨。获得媚俗艺术、堕落艺术难以达到的令人难以忘怀的精神愉悦, 大大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人格修养。

“思无邪”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也需要认真实施, 当代音乐艺术教育, 有两种发展状态:一种是把音乐艺术教育看做是艺术技术的教育, 满足于教学生识谱、唱歌、弹琴、跳舞等等的技艺, 追求在艺术活动中获得名次、奖项;另一种是把音乐艺术教育看做是艺术理论的教育, 在课堂上津津乐道一些关于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风格、流派等等的名词概念, 让学生能够夸夸其谈, 附庸风雅。这两种发展趋势的共同特点是把音乐艺术教育作为智育的一部分, 只是热衷于技法、知识的传授, 不是在教学中用文质俱佳的艺术作品感染学生的情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这样的教育只会助长学生的功利心和虚荣心, 背离了音乐艺术教育以育人为宗旨的初衷。

总结

艺术教育是情感教育, 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应该将情感中善的美的理念尽量发挥, 把恶的丑的理念渐渐压服淘汰下去, 而情感教育最好的方式就是音乐艺术的教育。孔子教学从学生诗歌开始, 最终又归于乐舞的教育, 可谓是贯穿始终, 而培养学生思想纯正没有邪念自然会贯穿始终。“思无邪”是孔子教育方向的概括性总结, 孔子就是他所称赞的最注意情感熏陶培养的大教育家。因此, 在现当代的音乐艺术教育中, 非常有必要借鉴孔子音乐艺术教育“思无邪”的宗旨, 应该认真研究孔子进行音乐艺术教育的初衷和采取的方法, 通过艺术活动善于运用各种手段, 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 把情感体验引入到育人的教育中去, 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以文质俱佳的经典作品培养学生“怡然高望而远志”的情操, 只有把音乐艺术教育的原理和宗旨弄清楚, 音乐艺术才能真正服务社会, 音乐艺术教育的育人功效才能真正得到实现。

摘要: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对中国的教育思想有着两千多年的深远影响, 《论语》中“思无邪”可概括为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思想, 为两千年来自入学至学有所成的一贯宗旨, 对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 为古代艺术教育、创作的共同原则。

关键词:论语,思无邪,音乐,教育,宗旨

参考文献

[1]、汤恩比、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社1999

[2]、南怀瑾论语别裁复旦大学出版社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4

[4]、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商务印书馆2002、206

[5]、孔子论语中华书局.1999

[6]、孔子礼记中华书局2007

思无邪 篇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题记

安意如所写的《思无邪》是依据《诗经》写的诗集。在安意如的笔下先秦的淳朴的民风,真挚的情感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在《诗经》中,情感之事总特别美好,少年的难口之开,少女的矜持缓步以及滩水之蒹葭繁盛的容颜,都弥漫着潮润的雾气与悸动的氛围。那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心愿,那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清新,那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艳难收。不过是在某个时间的罅隙有过一面之缘的铭记,便从此日思夜想困顿不已。这美好的情愫也随着冷黄纸页与口口传唱而新鲜如昨。

《关雎》为诗之首,道尽了古人的天真与执着。一声声关关的雎鸠叫声中,君子涉过心河追求淑女,亦接近了幸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论境界,无据可出其右。这一句,写爱情,也到了某种极致,如看着开在彼岸的莲花――欲接近而不可得的`绝望。

和大多数人对《诗经》的理解一样,入叙便是情诗,直到我听到“王子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月沉与日升,几千年一跃尘土之中,衷于谁,看它暮色与柔光,春秋匍匐,生亦翻涌,死亦不恸,衷于谁,为国.......这首《无衣》出自于秦风,它开启了我对《诗经》的探寻。原来情爱甚有,情怀更是,每一首都是来自民间的钟鼓悦动。

《汉广》无法打动心爱之人,数千年后,却打动了无数人;《小星》自古至今,都像是在浅叙一个普通人的微弱;《北山》更是述尽这几千年的无奈,王土,王臣皆是不同;《殷其雷》你去守国,而我在无尽长夜中守你,你无私,我亦不敢自私,可雷声震耳,你可听得到殷切思念;《燕燕》纵容未来不可期,我还是带着一份无畏,宿命使然,也敢义无反顾。

安意如说:“诗经是彼岸花。”我想,我会流连于这样一场盛大的彼岸花开。一辈子难以自拔。

只要你喜欢,也许此岸的你早已经泪流满面。

诗三百,确实是前世无邪的记忆,偶尔轻吟几句,你的心也许会温润丰盈。

思无邪(二) 篇3

文学如是,文化亦如是。要触碰最原始的美好,聆听最单纯的心跳,也许我们真的需要在这浮躁的世间,保持一点清醒,保留一份尊重。

所思无邪,方得始终。

剑桥大学校园内有一间百年宿舍,古色古香,窗外有一棵苹果树,是当年牛顿的寝室。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曾慕名而来。然而校方不但没有将其改建成收费的景点,反而允许优秀的学生入住,一如往常。政府也长期拨款维护修缮。人们不禁要问,是怎样的心境让他们葆有这一份从容?也许当我们坐在昔日巨人的书桌前读书,站在窗外那棵苹果树下自由呼吸时,心中就有了答案。

所思有染,便忘初心。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圆了国人百年一梦。各色人等为了一沾“灵气”,蜂拥到莫言老家山东高密平安庄“朝拜”,也打破了小村庄昔日的宁静。他们踏平了莫家大院,拔光了院里的萝卜。当地人高价出租旧居旁的破屋,更有人前来观察所谓的“龙脉”。大师故乡成了“发财圣地”,可悲,可叹!人们不禁又要问,是怎样的利益让他们争得头破血流,又是怎样的诱惑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也许当我们涌入拥挤的大院里,看着风水师手里的罗盘左右摇摆,心中也能得到答案。

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文化让人丰富,信仰让人自由。忘记尊重,让我们盲目;只看当下,更让我们狭隘。仔细反思,我们是不是应该对珍贵的文化资源多一些基本的尊重和敬意,少一些世俗和利益的算计?只有让文化真正发挥其作用,文化所能实现的价值真的是那些金银财富不可以衡量的。

我想起有些省为花木兰的籍贯争个不休,却越来越少的人能复述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我想起张家界巍峨高峻的南天一柱,非要哗众取宠为其冠名为“哈利路亚山”……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文化底蕴和自信就如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行将走到人生的尽头,还要默默看着子孙们为了一己私利,剜去自己身上的血肉……

此时此刻,我是多么怀念思无邪的歌谣!我愿淺吟低唱,呼唤本心与虔诚的回归!

升格小结

升格文章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主题上的精准定位以及结构上的优化。从主题上的精准定位来看,升格文仍按原文中的思路,以文学中的典故为切入点,但马上回归到“文化”这一中心主题上来,从而在整体的写作上不至于偏离方向。在此基础上再求同存异,辩证分析,延展论述,来探讨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如何平衡,如何利用好文化遗产等,紧扣材料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升格文在结构上进行了一些优化,主要是对原文中琐碎且不严谨的选例进行了“瘦身”,重新划分段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一目了然,思路脉络更加清晰,语言更加精练。

思无邪 篇4

“思无邪”三字是孔子对《诗》的唯一概括性评价, 弄清其真意, 不但可以正确认识孔子的《诗》学观, 而且对于研究孔子的治学态度具有莫大的意义。有学者认为“不歪曲、不虚假”是指《诗》三百篇皆为直抒性情之作。孔子说过:“我欲载之空言, 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注明也”事实胜于雄辩, 好的作品应当以事实说话, 所有的解释都不如保留大量的史料来得深切明了。所以本文将从《诗》与周史关系及孔子对周代历史文化的热爱, 和他“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不删《诗》的治学态度来阐释“思无邪”之不歪曲、不虚假。

1.《诗》者, 周史也, 吾从周

传统文化是根据历史而来的, 而历史与文化是不可分开的。向来后人研究, 了解前朝历史文化除通过史料记载外, 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夫文字学大有助于考史, 天下公言也。”[1]《诗》之于好古的孔子正是继承和研究周文化的珍贵文献资料。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中说:“古文家主张《六经》皆史, 把孔子当作哲学家和史学家看待, 我深信这是极合理的。”[2]钱谦益在《胡致果诗序》中云:“孟子曰:‘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未作之前, 皆国史也。人知夫子作《春秋》, 不知其为续《诗》。……诗自诗, 而诗之义不能不本于史。”[3]很明显它认为诗与史是分不开的, 诗有史心。隋朝大儒王通干脆把《诗》、《书》和《春秋》同归于“史”了, 他说:“昔圣人述史三焉。其述《书》也, 帝王之制备矣, 故索焉而皆获。其述《诗》也, 兴衰之由显, 故究焉而皆得。其述《春秋》也, 邪正之迹明, 故考焉而皆当。此三者同出于史不可杂也, 古圣人分焉。”[4]钱钟书先生也曾言及“诗有史心”:“老生常谈曰‘六经皆史’, 曰‘诗史’盖以诗当史……。”所以《诗三百》是周王朝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周王朝的史诗。

孔子对周代的文献十分崇拜, 他说:“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5]《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之时, 周室微而礼乐废, 《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 序《书传》, 上纪唐虞之极, 下至秦繆, 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足, 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 曰:‘后虽百世可知也, 以一文一质。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6]“吾从周”说明他愿意遵循、守护周文化。他为什么这么相信周代的文化呢?孔子说如果拿杞国的文化来看夏代的文化, 并不准确, 更不完整, 但殷商以后的宋国, 所保留的文献资料也是不够的, 这两个诸侯国不重视自己的文化历史, 把祖宗的文化都丢了, 后代也就无法考证了。假如他们完整保存了祖宗的文化资料, 我就有办法整理。而“周监于二代”, 周代的礼乐文献继承、保存了夏商两代的遗产。孔子对周礼知之深而爱之切, 故曰:“吾从周”。

这里就很明确地说明了孔子对保存文化的重视, 同时也表达了他追随周公和周代礼乐文献的决心和志向。

崇敬周公, 偏爱周礼的孔子作为周王朝礼乐文化的自觉继承者与传播者, 对周王朝的史诗《诗三百》也就倍加青睐。乃至于不辞劳苦, 四处搜集、整理出一部完善的《诗》, 作为他教育学生的课本。子曰:“吾自卫返鲁, 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7]可见为整理《诗》, 孔子还四处游历, 出国实地考察。孔子一生以能继文王周公之业为职志。他有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信念, 以为上天赋予了他传道的使命。故在匡地被人围困时, 才不慌不忙地说:“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8]周文王已经故去很久了, 礼乐文化不都在我这里吗?天若要湮灭这种文化, 那我也就注定不可能听闻了。上天如果还愿意让这种文化消失, 那么匡地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背负着这样一种神圣使命, 带着强烈的好古从周情结, 孔子把周代流传下来的文献作为法典来对待, 更自比于老彭,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2. 因为好古从周, 所以述而不作

孔子编辑的六经中保留了大量史料, 《诗》的编撰孔子主要做了一些收集整理工作。子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与我老彭。”[9]汉书儒林传云:“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是夫子所言六艺事也。”[10]六艺者, 《诗》、《书》、《礼》、《易》、《乐》、《春秋》。《诗》居其首, 也即对《诗》, 孔子是述而不作的。正义曰, 说文云:述, 循也。作, 起也。述是循旧, 作是创始。[11]郑注:今孔子谓其时明孔子无位, 不敢作礼乐。而但可述之也。[12]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并非自谦之词, 实则是出于对古代礼乐文化的尊重不敢僭居圣王之功而妄加造作。《中庸》对此讲得是再明白不过了, 所谓“非天子, 不议礼, 不制度, 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 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 苟无其位, 亦不敢作礼乐焉。[13]正所谓“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 他不敢出位妄想“作礼乐”, 所以主张“从周”, 对周代流传下来的诗三百只是“述而不作”。诚如南怀瑾先生所说:“述, 就是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保留传统的文化, 就所知道的把他继续起来, 流传下来, 好比现在说的, 散播种籽, 没自己的创作。”[14]

孔子是一个传统文化的传道者, 只述先王之旧, 而无自己的创建, “述而不作”是其史学观的基本底线。既然“不作”, 就更不会去删改了。

然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后, 生前落魄的孔子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 统治者用种种白粉给他化妆后, 为“我”所用。《诗三百》也由诗到经, 发展成了“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人们伦理道德修养的范本。为强化其可信度, 司马迁说:“古者《诗》三千余篇, 及至孔子, 去其重, 取可施于礼义, 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 始于衽席……以备王道, 成六艺。”[15]按照司马迁的说法, 古代未整理的诗三千多篇, 杂乱无章、良莠不齐, 是伟大的孔子对这一份古代文化遗产进行正乐、删裁、编次, 只保留了可施于礼义的305篇, 成为体现王道文化传统的载体。东汉班固也附会道:“孔子纯取周诗, 上采殷, 下取鲁, 凡三百五篇, 遭秦而全者, 以其讽诵, 不独在竹帛故也。”[16]强调《诗三百》是经孔子删定的可施于礼义的范本。这就完全违背孔子“不歪曲、不虚假”努力保存文化原典, 整理、编订《诗三百》的初衷了。

况且对于《诗三百》中的有些篇目孔子并不是很喜欢, 甚至厌恶。子曰:“恶紫之夺朱也,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17]又曰:“放郑声, 远佞人——郑声淫, 佞人殆。”[18]可见孔子提倡雅乐, 厌恶郑声。若说孔子删《诗》, 为何不删去他所厌恶的郑诗呢?因此, 在孔子看来, 即使《郑风》诗乱雅乐的淫诗, 自己也无权删改它, 也肯定不会去褒扬它。郑樵曾经说过:“上下千馀年, 诗才三百五篇……夫子并得之于鲁太师, 偏而录之, 非有意于删也。删诗之说, 汉儒倡之。”[19]朱熹也认为:“夫子未曾删《诗》, 只是刊定而已。”[20]孔子治《诗》, 对篇章完整且不重复者, 能取则取, 全都保留了下来, 并非以礼仪为标准, 根据个人好恶, 对《诗》进行大刀阔斧的删改。不删《诗》是孔子“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对历史文化典籍“不歪曲、不虚假”予以完整保存的治学态度。“‘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正是孔子为其自己所下之考语。”

《诗三百》实在是孔子非常相信且喜欢的传统文化, 所以才把它保存下来。私下里也觉得自己就是老彭那样的信古而传述者也。

所以即便如此热烈向往古代文化, 并致力于周代文化的传播, 孔子也并没有借删述古籍来寄托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因为他是笃信、敬重历史的人, 懂得以史为鉴, 完整、原始的《诗》可以用来“兴观群怨”, 照见历史人心。

3. 不“作”之《诗》, 方可为鉴

闻一多说:“《诗》一出世, 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 它是全面的生活。维系封建精神的是礼乐, 阐发礼乐意义的是诗, 所以诗支持了那个封建时代的文化。”[21]故《诗》是具有史料价值的文字, 它在形式、内容和范围上都很广泛, 虽然不是正规的史书, 却具有作为史料的应用价值。就像现在我们读《诗经》, 主要是想在这部古书里增进自己的历史知识:周代的文学史, 周代的风俗制度, 周代的道德观念史……

“孔子以《诗》教, 弟子盖三千焉。”[22]《诗》是孔门弟子的必修课, 在孔子心目中, 《诗》的地位是不同于寻常文献的。全文只有一万多字的《论语》, 提到《诗》的却多达15条。子曰:“不学《诗》, 无以言。”“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3]“兴观群怨”是孔子《诗》论的一个重要观念, 是孔子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艺术价值的高度概括。所谓“兴”《论语正义》引孔安国之语是“引譬连类”, 指诗可以启迪读者;“观”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 指诗歌反映现实、认识社会之功用。“群”, 孔安国注为“群居相切磋”指诗能团结教育组织群众;“怨”孔曰:“刺上政。”由此可见孔子教弟子读《诗》, 读那些劳人思妇之作, 读诗中人的思想, 通过“兴观群怨”, 知道社会的趋势到了什么程度, 为什么人们要发牢骚?把《诗》当成先王的资政之书、礼乐体制的生动体现来加以审视, 当成从事政治、外交、外事等活动的语言交际工具。还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至于“事父事君”的局限, 我们也不能苛求和指责孔子, 毕竟古人只能做古人的事。这一切都体现了孔子穷毕生之精力教弟子读《诗》明史, 以史为鉴的良苦用心。其“所学所教的诗书礼乐, 实可以说是来自古代之史”[24]。因此才有后人“余读明史, 每叹诗教之亡”[25]的慨叹。

既然孔门《诗》教, 以《诗》为史来“兴观群怨”, 以孔子对于史的态度自然不会对其妄加删述。故述而不作, 不作之《诗》, 方可为鉴。

4. 不作不删、不歪曲、不虚假

就论诗而言我们不否认孔子对《诗》作了符合自己思想的阐释, 但对于《诗》这个文本, 孔子是“述而不作”, 不删改, 不歪曲、不虚假的。冯友兰先生说早在孔子之前六经就已经存在了, 它们是孔子所继承的文化遗产[26]。《诗三百》是周王朝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周文化的自觉继承者, 孔子继承并努力保存了原典中的精神风貌。子曰:《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正是孔子对自己治《诗》不歪曲、不虚假的态度的郑重声明。《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都是“不歪曲、不虚假”的历史文化原典。

摘要:学术界对“思无邪”这一古老话语的解析一直是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 但多数见解都是殊途同归, 偏向于“《诗经》中的所有篇章都合乎孔子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这一点上。本文认为“思无邪”当释为“不歪曲、不虚假”。即崇敬周公、偏爱周礼的孔子, 把《诗》当作周王朝的史诗, 以“不歪曲、不虚假”的治学态度, 述而不作、不删不改, 予以完整保存。

诗经思无邪全文阅读 篇5

关键词:“思无邪”;《诗经》;思想纯正

作者简介:孙凤州(1990-),女,江苏连云港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9-0-0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广泛,情感纯正,影响深远。自编订以来就有无数学者研究它:从当时的孔子,经汉代的鲁齐韩毛四家,到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朱熹,再到明清的方玉润,现当代的一些学者……由此可见,《诗经》着实是一本影响深远的文学巨著。

翻阅《诗经》,自然会想到孔子对它的简洁却深奥的总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孔子用“思无邪”三个字来概括《诗经》,仅仅三个字,却给后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现代注释一般将其解释为“《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是主流却不是唯一的解释,究竟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历来众说纷纭,他们对“思”与“无邪”都有着不同的见解。

一、“思无邪”的出处及其注解

(一)“思无邪”的出处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驷》篇,本意是赞美马。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①

“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邪”通“斜”,“思无邪”就是马儿拉车不歪斜。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的“思无邪”与本意有区别,但具体作何意,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

(二)“思无邪”的几种注解

理解“思无邪”,对“思”字的正确解读是关键。对于“思无邪”,今天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对它的注释是汉代包咸的“归于正”[1],这里没有解释“思”字,大概也是把它看做发语词,或者根本就没重视“思”字,而把重点放在了“无邪”的解释上。

1.“思”即“思想”,把它做名词解。郑玄《毛诗笺》注解为“思遵伯禽之法,专心无复邪意也”[2],意思是说,鲁僖公在远郊放牧的时候,思想上就是遵循伯禽治国的方法,专心致志,不胡思乱想。杨伯峻将“思”理解为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作“思想”解[3]。还有钱逊的《〈论语〉读本》,金良年的《论语译注》,罗炳良、靳诺的《论语解说》等,都把“思”解为“思想”。

2.把“思”理解为实词的动词。梁代黄侃《论语集解义疏》,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把“思”理解为动词“思考”。还有学者认为《为政》篇中的“思无邪”,其“思”当训为“使”,“无邪”的逻辑主语是“闻诗者,歌诗者”,“思无邪”取义“使(闻诗者、歌诗者)得其正”[4]。更有学者把“思”作“思念”、“谋虑”等解释。

3.把“思”理解为虚词,即我们说的“语辞”。认为“思”是句首发语词,无实义。这种说法也有很多学者认可,程世德的《论语集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等都把“思”看作语辞。李泽厚说,“思是语气助词,不作思想解,邪也不作邪恶解。”意为:《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虚假[5]。

当然这只是几种常见的解释,还有其他不同的看法。然而不管把“思”理解为实词还是虚词,思想还是思考,对“思无邪”最通俗最普遍的解释就是“思想纯正”,这对这句话整体的解读差别不大。纵观各学者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笔者也认为用“思想纯正”来解释“思无邪”是较恰当的。

(三)孔子的“思无邪”说

孔子的“思无邪”,即“思想纯正”,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不偏差,倡导“中和”之美。“无邪”就是“归于正”,就是符合“正”,即“中正”,也就是“中和”。孔子曾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分伤痛”,“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表达的正是中和之美,一切情感的表达都是那么恰到好处。即使是后世认为“不纯正”的男女爱情,孔子也认为是纯正的,他认为男女之间的情感应在“和谐”的分寸之内,在“合礼”的规范之内进行和完成,《关雎》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便是这种儒家男女伦理规则的典范,可见,孔子的“中和”思想是跟社会的政治道德紧密联系的。在他看来,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不但要具备道德上的纯洁性和崇高性,即“思无邪”,而且要受到礼制的节制,讲究适度、平和,不能过于放纵。可以说,《关雎》中的情感是“思无邪”的具体化。

二、《诗经》中“思无邪”的体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内容十分广泛,反映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深厚丰富的文化积淀,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它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一)诗歌内容的“思无邪”

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指音乐曲调,国风,即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雅”即正,是指朝廷正乐,西周王畿的乐调,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宗庙祭祀之乐,许多都是舞曲,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1、从其内容来讲,其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丰富多彩。必定是积极向上的思想纯正之作,且有一定的文学艺术水平,才能流传到几千年后的今天,并且长盛不衰。

(1)爱情诗。《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这些诗歌表现男女恋爱生活的喜怒哀乐,是青年男女在爱情生活中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如此之真,如此之纯。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是我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单纯的少男少女相约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美丽的野花,把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如此动人。

(2)战争徭役诗。如《豳风·东山》、《小雅·北山》、《卫风·伯兮》,写了战争徭役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真实反映了劳苦大众的痛苦生活,字字真,句句正。

2、从其性质讲,在《诗经》那个时代诗乐舞一体的形式并没有完全解体,《诗经》也是可入乐供演唱的,并在政治、外交,社会生活的祭祀、朝聘、婚丧等各种场合使用,所以从音乐性质来看,《诗经》的乐调要平和中正,不邪宁。

有些人认为《诗经》中有些诗句批评攻击统治者,认为孔子所说“思无邪”只限于《颂》和《大雅》,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分析孔子诗教时说,“夫子谓《诗三百》虽对王室政治有所讽刺,但不好做直接的、尖锐的揭露和批评,故而教人以‘温柔敦厚”。

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使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6]《桑中》、《溱诸》是爱情诗,在礼学创始人朱熹眼里,这些当然是淫诗。但孔子他推崇《诗经》是欣赏他纯正无邪的感情,这种纯洁的爱情不是无邪的吗?

(二)诗歌情感的“思无邪”

《诗经》中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对战争徭役的不满之情,对统治者的怨愤之情,歌功颂德之情……皆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之情、纯真之情、无邪之情。

《诗经》的创作,遵循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原则,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他们来源于现实生活,直接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每一篇反映的都是无邪之情,像《大雅》中的周民族诗史,真实地再现了周民族的发生发展史,农事诗再现了劳动人民劳作的场景,战争徭役诗反映了无情的战争和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都是最直接最朴素的情感。

《诗经》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具有朴素自然的纯真之美。每一首诗抒发的感情,都是“无邪”的,每一首诗都能看出作者真挚的情感、鲜明的个性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艺术手法的“思无邪”

1、朴实自然的艺术风格。《诗歌》作品以朴素自然的写实风格为基调,主要表现在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和真率地表达了思想感情。这些诗歌都描绘现实,反映劳动人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夸张的语言,就能写出最纯真的篇章。因为作品内容的写实性,所以会有真实自然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它既是《诗经》重要的艺术特征,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尤其是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平铺直叙,语句简洁自然,无邪之情感充满字里行间。

3、《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7]将风雅精神细细品味,发现其正是“思无邪”的细化,含有这种精神的作品难道不是“思无邪”的吗?

三、小结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要委婉曲折,而不要过分直露。

还有学者把“思无邪”的对象理解为“作诗人”、“读者”,我认为这些看法也不是不成立。作者的“无邪”才能写出“无邪”的作品,“无邪”的作品才能感染读者让其产生“无邪”的思想。总之,三百篇是“无邪”的,因为说到底,“无邪之情”就是本真之情,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注释:

①本文所引用诗歌,均出自朱熹译注《诗经译注》,商务印书馆,.

参考文献:

[1][2]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1.610.

[3]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2 .

[4]赵付美.孔子“思无邪”之“思”解诂.辽东学院学报,204月第15卷第2期.

[5]李泽厚.论语今读.三联书店出版社,.3.

[6]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539.

浅议“思无邪”的人文情怀 篇6

关键词:思无邪;性情纯真;人文情怀

“思无邪”一句出自《论语·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其在春秋原典中出现于《鲁颂·駉》:“駉駉牡马,在埛之野。薄言駉者,有駰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这句诗是在称誉马的矫健有力,擅长长途跋涉,可以用于物资运输、杂役供给,马走在路的正中央,只行正道直道。这句诗既蕴含着对原始诗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包含了对周代礼乐文明的尊重与崇敬。

古今学者对思无邪的解释大致分为两个角度,一个是将“思”理解为“思想”,“无邪”即为“归于正”、“无邪恶”,是要号召和教育人民思想要纯正,不要有邪恶之思;第二种观点是将“思”理解为语助词,将“邪”释为“徐”,“无邪”即为“无虚徐”,“不虚假”,性情真诚无伪,心无旁骛,即“诗”是先民性情的真实流露。另有少数学者认为,“无邪”当作“无围”解,是指诗经的内容无所不包、宽广无际,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军事等诸多范畴,对各地的风俗民情、天象地貌、甚至鸟兽鱼虫这些细微之处都有描写或提及。

何晏在《论语集解》一书中引用了包咸的解释,认为“无邪”是“归于正”之意,这一解释既符合孔子对诗经评价的原意,也符合先秦时期“邪”字作“偏邪”的基本意义。同时,这一解释在儒家诗学中也一直占有权威地位,杨伯峻的解释也在这个范围内,即“诗篇思想纯正”。程颐则认为:“‘思无邪者,诚也。”①诗歌是对作者情志的直抒胸臆。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将“思”字释为人的思想,“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②

《诗经》的内容十分复杂,既有颂扬统治者功绩和德行的篇目,也有对统治阶层糜烂生活的揭露控诉,既有宗庙祭祀的庄严乐词,也有天真烂漫的传情之诗。关于这些诗是否都符合孔子“思无邪”的评价,最受争议的就是爱情诗和下层人民揭露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汉儒对这些诗的解释方法是:通过许多“史实”来进行牵强附会的解释,如将《静女》一篇释为“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关雎》一篇所体现的是后妃之德。与汉儒不同,朱熹虽然能够正视这些诗,但却把它们视为“淫诗”,从负面角度来分析:“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③朱熹认为《诗》三百的“思无邪”并不是指写诗的人或诗的内容,而是要号召读书人思无邪,“圣人存之,以见风俗如此不好,至于做出这些诗来,使读者有所愧耻而以为戒耳。”

这些观点都只进行了字义的考证,没有结合《诗》三百中“乐”的部分进行理解,具有片面性。如果将二者统筹考虑,就产生了“美学评价”说,即“思无邪”极可能不是思想评价而是美学评价。中庸是孔子哲学的根本原则之一,是至高的伦理道德境界,也是重要的美学评价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④中庸即中正平和,要不偏不倚地依道而行,不可背离,同时也应注意“过无不及”,不能逾越道。“无邪”是指中正而不歪斜,孔子以此评价诗经的前提是将“中和”视作一个重要的美学评判尺度与准绳,是说诗歌所传达的感情和配诗的音乐演奏应该合度适中,不要过分;只要依中庸之道,那么诗歌在恰当的时刻表达怒、怨之情并不违背美学标准。

“思无邪”的评价对象是“《诗》三百”,主语是物,因而“思”只能取名词意,即思想内容,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性情”,问题的关键在于“无邪”究竟是指“正”还是“直”。

孔子对“无邪”的理解是包容的,他对一些表现情、怨的作品持肯定的态度,也体现出他人文主义的思想倾向。《论语·八佾》中“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⑤孔子修订《诗经》时将《关雎》置于第一篇,足以表明《关雎》从“诗”和“乐”两方面都是合乎孔子的政治理想、伦理道德规范和审美观念的。杨伯峻对“淫”字的释义是:“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应该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祀)、‘淫雨(过久的雨水)。”⑥《关雎》记叙的是一位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爱慕,求之既得而不过分快乐,求之不得也不过分哀伤;通过音乐演奏抒发情感时亦同理,要把握好感情的尺度,愉悦和悲伤之情都适中而恰当,不过分激烈以致失去美感,也不逾越合理的节度。《论语·泰伯》篇中也有对于《关雎》音乐的称誉:“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⑦从鲁国乐师挚演奏序曲,直到最后一章乐器合奏《关雎》结束,音乐声丰富但不失和谐,美妙乐声充盈于耳。这种和谐是一种适度的中和之美,这一美学原则的基础正是孔子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哲学原则“中庸”,即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这也正契合孔子憧憬的“诗与乐合,乐与礼合,诗乐统一于礼”的诗礼乐三者彼此和谐并统一于一体的状态。

考察“思无邪”的本意需要注意两个条件,在考虑“思无邪”的字面意义的同时也要兼顾《为政》篇的特定语境,统筹考虑来达到语义贯通。不可仅跟据“思无邪”在《周颂·駉》中的原意来考察。《鲁颂·駉》篇中与“思无邪”类似的称赞马的短语有“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孔子唯独引用“思无邪”无非是因其独特的其他短语没有的意义,可以推断出孔子是取其字面意义。此外,《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编辑的,他们对于孔子这句话的原意应该比后世的人更为了解,将这句话放在《为政》篇,一定是因为这句话符合《为政》篇的原旨和主题,但也不可过于拘泥这种语境。

《论语·为政》篇围绕“为政以德”这一宗旨,涉及到入仕从政的基本原则、学习与修养、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皇侃将此篇的内容概括为:“为政者,明人君为风俗政之法也。”⑧该篇首先提出,统治者若能实施德治,大臣和百姓们就会归服于国君,就像群星环绕北斗星一样;在下一章的内容中回答了这一问题,因为人民大众思想的淳厚质朴、纯真无邪,处于可南可北、可正可邪的状态,加以善意、道德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无邪”恰恰可以体现民众的思想淳朴、性情纯真,这是“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所不具备的含义,所以此篇引用孔子的“思无邪”来论证治民以德的可能性。此篇的第三章提到了如何引导,如果孔子的“思无邪”是指 “思想纯正”就会产生矛盾——思想若已纯正不斜那么就不需要加以引导。所以“无邪”应是说诗经的内容都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毫无虚假掩饰。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这种仁的研究对象是“人”,以肯定人为出发点,以关怀人为主题,以仁爱的推广为落脚点。《诗经》是先民内心思想活动与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是真实心声的有感而发,即“诗言志”。孔子在体察人纯真无虚的性情的基础上做出了“思无邪”的评判,尊重自然流露的或喜或悲的情感,实现了对人格而非神道的肯定和赞许,将孔子的哲学最终归本于人的性情,体现的是一种人文关怀。

【注释】

①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 1985:77.

②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72.

③朱熹.论语集注[M].卷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④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64.

⑤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⑥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30.

⑦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83.

【思无邪】推荐阅读:

思无邪安意如05-16

天真无邪05-25

上一篇:实践特质下一篇:智能广告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