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

2024-11-25

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精选12篇)

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 篇1

在初中阶段, 地理不参加中考, 因此一进入高中阶段, 有不少学生还存在地理是副科的思想, 加上高中地理知识点较多, 比较杂乱, 不少学生对地理犹如鸡肋, 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 夹在进退为难之间。很多学生因此发出了高中地理不好学的感慨。如何引导学生学好高中地理呢?笔者从事多年的地理教学, 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地理价值, 端正学习态度

态度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深刻的影响, 与学习效率直接相关, 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态度就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的积极、肯定的或者消极、否定的反映倾向。米卢曾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足球, 同样适用于学习。只有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做到积极主动学习, 保持高度的热情, 主动给自己添加压力, 化压力为动力, 不怕苦, 不怕累, 持之以恒, 迎难而上, 学有所成。

可见, 一个人端正学习态度与否对学习成败关系很大。因此, 地理教师首先要引导好学生, 让他们意识到地理并非是副科, 可有可无, 确保他们能够在这门课程上下足够的时间与精力。

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 认识它。缺少兴趣, 想学好东西是不可能的。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常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尤其是对于内容繁杂、理性太强的地理科目, 地理教师更应多花点心思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需求, 从而保证学生有学好该学科的强大驱动力。地理教师应该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采用更活的教学方法, 以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适当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由于它能够使学生在合作之中展示自己的智慧,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往往比较喜欢。

而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当前已经是新的时代, 可以说, 现在已经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应运而生的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师传授知识从单纯的利用语言及板书形式提高到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的综合运用。由于它具有强有力的显示功能, 给课堂提供众多的感性材料, 所以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他的还有创造教学情景、在教学中注重与历史故事的有机结合等。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得教学生动活泼, 激发学生求知欲, 助其打开智慧的大门。

三、授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有人这么比喻:学习的愿望好比大厦的地基, 学习的兴趣则是盖房的工具。有了地基有了工具, 要把知识这一大堆繁杂的材料变成大厦, 学生还得有获得知识的条件, 那就是拥有正确的方法。古人云:供人以鱼, 只解一餐;授人以渔, 终身受用。这句话点出了方法的重要性, 方法犹如钥匙, 学生“钥匙”在手, 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就容易打开。

地理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预习, 如何确定重点等。同时, 由于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 (主要是高中地理必修一) 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 在学习时要引导学生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 强调理解运用。而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 (主要是高中地理必修二、三) 和区域地理 (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 , 主要属于文科内容, 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则比较适合。

地理科目知识点多, 许多学生都会感觉记忆有些吃力。教师因此要积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图表、画知识树、比喻记忆或者歌诀等方法帮助记忆。如, 我通过歌诀教学生记忆全球变暖的影响及对策: (影响) 全球变暖后果显, 海面农业和水源。温度升高度冰川融, 海水热胀海面升。海岸后退低地淹, 沿海地区亮红灯。农业变化分利弊, 利在积温产量增。弊因蒸发旱加剧, 高低纬度各不同。低纬单产下低谷, 高纬产量直线升。蒸发加重径流减, 旱涝频繁强度显。 (对策) 气温变化不可怕, 科学预测适应它。海岸筑牢坚固堤, 农业调整新品种。大力造林遏变暖, 亡羊补牢犹未晚。碳烷气体是祸首, 控制排放首先抓。低碳生活现提倡, 全民积极响应他。歌诀记忆法由于自然、朗朗上口, 学生喜欢, 达到了“记中乐, 乐中记”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自编相关歌诀, 效果更好。

考试是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关, 因此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答题技巧。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针对近几年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的现状, 我曾教学生在答题中想要提高得分系数, 应该关注多与少的技巧、具体与模糊的技巧、条理与段落的技巧等。如试题“台湾为何多地震发生?”如果忘记了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 可以模糊回答为:其位于板块的边缘, 因为地壳不稳定, 故易发生地震。

古人云:“善学者, 师逸而功倍, 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 师勤而功半, 又从而怨之。”“善学”就是要有好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可以使学生学得愉快、记得轻松、答得从容。

综上所述, 地理教师只要善于去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地理的态度, 运用适当的教学辅助方法,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授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好地理就不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 篇2

高中生如何学好高中地理必修一

心理准备

有些同学在自然地理方面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所以学习起来相对轻松。但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我们需要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取舍的智慧。

一、积极迎接挑战

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学习对我们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如此,还要求你通过理性的分析,把原来头脑里模糊的形象认识提升成为高级的形象思维。你需要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去思考,一幅图接一幅图地去揣摩,一点一点地去构建。只要你积极地参与其中,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就能体验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最终享受思维上的飞跃。

二、坚持就是胜利

必修一册,尤其是第一章中的地球运动产生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第二章中的气候、天气等,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自然现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肯定会把某些现象改编成问题,让你借用课本上的基本规律或方法去分析,这是我们巩固所学,加深理解的基本途径,也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你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时会有很大的收获,有时会豁然开朗,感觉学习如此快乐。但是,你也会经常在某个问题上卡壳,甚至在你一次又一次绞尽脑汁之后还是没有办法突破。这时,你不妨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弃,轻松上阵,让自己的大脑像干涸的大地吸收水分一样去吸纳新的知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新的挑战。毕竟,在某一学科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既需要集中的大量的思考,更需要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内化。课堂学习的关键是掌握基本的规律和方法,并尝试着去运用。只要这些都做到了,并坚持走下去,最终会学好的。

学法建议

学习之前,我们可能对某些现象或规律已经有了一些客观或主观的认识,课堂学习的作用在于借用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手段,通过理性的分析,把这些认识的级别提升,让这些认识变成科学的、可发展的、实用的。所以,同学们应该对我们所要借用的理论、手段和一般分析过程有所了解和准备。

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用性学科,我们所要借用的理论来自很多学科,必修一册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的有:数学中的球面几何,边角关系等;物理学中的热学,圆周运动,力学,水的三态相变等;化学中的物质组成及水的溶解作用等。

由于某些过程和现象过于宏观或久远,单凭语言的描述又很难让认识形象直观,所以我们经常会借助一些教具来帮助认识。学习第一章时,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地球仪,除此之外,包括在其他章节,我们要经常借助于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和现象展示。最后,就是教师自制的一些简易教具,同时,还会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制作学具,帮助自己理解问题。

高三复习如何用好参考书

不同阶段选择不同侧重的参考书

首先,参考书无非有这样三种类型:偏重讲解与例题的、讲解与练习兼重的和以练习为主的。对不同类型的参考书应该有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复习的不同阶段中对各类型参考书的倚重程度也应该有所不同。

在刚进入高三,知识水平还接近于会考要求,解题及应用能力也不是很出色的情况下,我觉得这个时候最好能多读一些偏重讲解的参考书。这样不仅能巩固自己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让自己对高三的一些经典传统习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一些固定的解题套路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盲目做题所浪费大量的时间及不良后果,尽快地进入到高三的学习状态中来!

在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就可以有计划地开始做一些习题了。讲解与练习兼重型的参考书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实用的。因为这时候,很多同学已经把第一遍的系统复习做完了,多多少少也接触了一些题目,具备了一定的做题基础;这时如果能够选择几本质量高的参考书,在仔细研究完前面讲解内容的前提下,认真地完成后面的练习,你的进步将会是令人惊讶的!

到了高三下学期的中阶段,习题集就该成为你复习中的主角了。因为这时,你要提高的已不仅是纯粹的解题实力,而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是更重要的提高对象。一定量的练习并不是“题海战术”的死灰复燃,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押宝猜题,而是通过解题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高考对速度和正确率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在这一阶段,面对着许多重复的习题你可能会做得很怨、很烦,但是能不能在高考中把自己的实力完全发挥出来,靠的就是这一阶段的功力!

“一本书用到底”还是多用几本书?

第二个问题是:一本参考书要“一用到底”,还是有选择性的应用呢?在我看来,这是要视情况而定的。好老师编的好参考书,凝聚了这些老师几十年的教学精华,不偏不杂,自成一家,如果能系统地读一遍,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思路的开阔是受益无穷的;另有一些参考书有些章节不错,其余的则平平,那么我们也不妨掠过那些平平的章节,只取好的便罢!当然,这其中要求我们能对参考书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能力、识别能力。这种能力,我相信到了高三,书看得多了,买得多了,每个同学都是可以具备的。

好书要读三四遍

第三点,我觉得好的参考书不是认认真真地读过一遍就可以的。要完全吃透其中的内容,我们应该读上两遍、三遍甚至四遍。因为在不同的复习阶段读,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升,所获得的领悟也是不断进步深入的!以前认为掌握了的,现在看看一定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明明已经记忆过的,再看时,也常常会印象模糊。

我想,这也许是因为任何知识和能力在从无到有,再到融会贯通的过程中是必定要有反复的,也只有在这样不断的反复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它们,把好书读上几遍的意义大概也就在此吧!当然,在读第二遍与第三遍时该花的时间和精力,大可不必与第一遍平分秋色。第二遍时突出难点与重点的回顾,第三遍做系统的回顾,这应该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办法!

选择复习参考书的三条标准

如何更好地学好高中地理课 篇3

【关键词】高中生;地理学习;困难;对策

在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学习地理的困难超过了数学、化学等,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学不懂。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学习地理困难的原因有哪些呢?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下面就这些问题粗略谈谈我的看法。

一、原因

1.对地理学科不了解,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而地理则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空间性、实践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学地理并不能只靠划一划、背一背就能完成。正是因为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只会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样就造成学生认为地理难懂,地理作业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的心理问题。

2.存在不良学习心理,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中学生思维品质在地理学习中的缺陷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但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因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

(2)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

(3)思维变通性差,易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不会在考虑问题时举一反三。

(4)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

3.动机、兴趣不足,缺乏内驱力

学生感觉地理难学,成绩无法提高,与学习地理所必要的学习动机、兴趣和内心需要是分不开的。动机是推动人行为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因素的引导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一门副课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便在潜意识中产生了地理与我无关,不需多“浪费”时间,充其量只要应付会考即可的想法。自然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当然觉得地理是不好学的。

4.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不准,缺乏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地理学习的抵触情绪。

二、措施

地理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又很大,且十分注重实际应用。如想让学生真正学好它,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重视地理学科;另一方面需要我们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大多数的教学活动都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为此,我们必须紧扣地理学科的特点,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素材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地理;教学方法上要满足学生的参与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2.给教学注入新思路

(1)树立现代教学新观念。在教学中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的主体观。当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化的社会,学生的视野开阔,个性化明显,教学中要多采用开放式、活动式、探究式等新式教学方法,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到教学中,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2)推广学法指导。高中学生无论在智力还是能力方面都比初中有了一个大的飞跃,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研究及实践,运用一些地理知识去解决问题。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对社会中出现的地理现象,用地理原理进行判断、分析、评价。特别要指导学生掌握识记方法,积累地理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思维方法,理解地理知识;指导学生广泛联系实际,注重知识应用;指导学生运用读图方法,提高识图能力。

(3)增强实践活动。我们要利用好教材中的活动等实践性材料,这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深入探究。一旦学生投入到这些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中,那么,它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将是巨大的,也必将消除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抑制情绪,克服学习的困难。

3.突破教学难点,扫除学习障碍

教学难点是课堂上最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如一块块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大致可以分为理解性、记忆性和运用性等三类。

(1)理解性难点的化解

此难点主要是地理概念、现象的成因和原理等内容,这些知识的高度抽象性或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联系能力的高要求,说明事实材料的过于概略是导致学生理解困难的关键。此类难点突破时,应该在教学中多运用图示解答、演示实验、联系生活、形象记忆等方法。

(2)记忆性难点的处理

此类难点多为地理事实中集中而又联系松散的地理知识。为减轻负担,强化效果,加强知识积累,可采用加强横向联系、赋予记忆材料以一定的意义、编歌诀、构建知识结构等方法。系统化、条理化、综合化后即可帮助学生实现整体记忆而提高记忆效果。

(3)运用性难点的突破

此类难点多存在于读用地图和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此时,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对付,要力求巧设问题情境、增加问题层次、减缓问题坡度,必要时可提供相关图表或实物或模型,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逐步求得结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地理是一门非常具有应用性和趣味性的学科,在学习中学生存在学习地理的困难,这有来自各方的因素,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并在实践中找到新的方法,学生对于地理的畏难情绪是完全可以消除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

[2]褚亚平.《地理学科教育学》.

浅谈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 篇4

一通过地理实验,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 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强调了实验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 是提高聪明才智的重要途径。地理实验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形象的现实, 有助于建立感性认识, 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例如, 学习“热力环流”知识点时, 可通过一个小实验, 让学生亲眼目睹大气的运动状况, 从而总结出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

实验步骤: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用平整的胶合板或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在胶合板或塑料薄膜的一侧 (装冰块的盆上方) 开一个小洞;将一束香点燃并放进小洞内,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思考为什么会那样飘动, 发现什么规律, 得出结论。最后, 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探索: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研究海洋和陆地之间、城市与郊区之间、山谷和山顶之间, 大气运动是否也能形成热力环流。

二通过地理实验, 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地理实验强调演示与参与, 它能够有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此外, 通过设计实验, 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 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和观察力。通过分析、对比、判断、推理等, 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 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进行“自然界的水循环”的学习过程时, 可以引导启发学生自行设计水循环实验作为课外作业。要求写出实验材料和步骤, 观察和记录发生的现象, 评比看谁做得最好。有一位学生的实验是这样的:

将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底部有水的盆内, 用透明的塑料薄膜盖住盆, 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在小瓶的正上方的塑料薄膜上, 放上小石子;将盆放在强烈的阳光下直晒,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思考沙子为什么湿了?写出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 , 总结出规律。这个实验是海洋与陆地间、陆地与陆地间的水循环模式的浓缩。

教师在点评时可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假如该实验模拟发生在黄土高原上会有什么结果, 我们该怎么做呢? (针对此问题,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法并加以讨论, 教师点评哪一种方法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获取知识, 培养能力的捷径是将教师讲解与学生的动手操作相结合。教师的讲解只起到引导作用,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 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 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 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

例如, 进行地球自转的教学时, 让学生用照相机拍摄星空图。 (要求:把照相机固定, 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 曝光10个多小时, 就可以得到一幅北极星附近星星运动的照片。) 思考为什么照片上的恒星会呈现出这样的运动轨迹?还可以用地球仪和太阳光 (或灯光) 进行地球自转的实验, 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昼夜变化情况, 选择若干具体城市 (如北京和伦敦) 研究其昼夜差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将会真正理解由地球自转所致的昼夜交替现象。

再如, 教师向学生讲解“气压带和风带”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难点, 可以制作三圈环流模型。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上升气流、下沉气流、高空气流、近地面气流 (只制作北半球的) 。思考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形成原因上有什么不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东北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的形成原因。经过动手操作, 学生不仅能够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 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四通过动手操作,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他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教育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我们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 它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掌握基本技能;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例如, 在讲授完“地图”这一节后, 笔者布置了课外作业——绘制学校平面简图。笔者将全班分成了五个小组, 告诉他们最后将评比哪个小组绘制得最精确、最完美 (比例适当) 。各小组成员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分工明确, 有的测量学校的长度和宽度, 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楼房, 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花园, 有的测量学校的主要道路……在实地测量的基础上, 小组集体讨论并确定了绘图的比例尺、基本图例和地图的指向标。实践过程中, 学生自然会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去熟悉地图的基本要素, 按要求完成所绘草图。在绘图过程中, 每个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最后将校园平面图绘制得非常精确,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虽然学生从地理教学中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但是通过亲自动手能促进学生对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深刻理解,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丰富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形成探索能力和研究能力,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其养成科学的研究习惯和热爱科学、尊重科学更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潘为国.培养与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研究[J].科学教育, 2002 (1)

中学生如何学好高中地理 篇5

1、学习看地图说话,是学好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

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要学会结合原理图、示意图及具体的地形图来记忆知识点,通过仔细观察地图将课本上的文字知识都实到图上,才是记忆的最好方法。

2、学好地理就要先学习怎么看地图。

有的学生手里虽然拿地图,但是却不知道到底应该看些什么?怎么看?看地图一定要结合教科书一起看,每学到一个地方,在地图上看这个地方在地球上的大致方位,属于哪个大洲、哪个大洋;国家的名称、首都的名称、重要港口及最大城市;如果是个国家,那么有哪些著名的邻国,或者海洋:它是高原还是平原、山地或者沙漠;风土人情怎么样,有哪些置要的物产。

3、积极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有关概念和原理。

学习地理一定要注意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不懂的地方及时提问。这样,每堂课的内容都能在当堂基本全部消化,课后只需要在理解了老师讲课的内容的基础上稍加复习就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4、地理不是靠“背”而是靠“联系”。

单靠考前“背地理”是拿不到好成绩的,地理需要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相互联系,例如,将物理上有关气压的知识与地理相关的知识联系在一起,那么就更容易理解“气压梯度”这个概念了。

5、学习手脑结合的方法,会有更好的效果。

想要地理成绩有更大的提高,可以试着一边在脑海中想着各个地方的知识点,然后用笔画出它的大致轮廓。这样不但可以更好解答有关“通过部分地图回答”的这类问题,而且还从整体到局部训练了自身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怎么学

一.高一高二背地图

在高一高二一定要在地图这方面打好基础,平均每周至少背两幅地图。怎么检验自己背的结果呢?可以买一本专门用来默写的地图册(上面有分部分,比如这页画着全球大陆轮廓的图,是用来默写几大洲和几大洋;那页有很多省份的轮廓,让你认这是哪个省)。

二.没事就抱着地图册看

对我学地理影响很大的一本书是一本地理地图册。

这本书暂时找不到了,我在淘宝上搜到一本很像的书,不知道是不是原来买的那本改版成这样的。

这本书是彩色的,很好看,而且基本上需要掌握的知识书上都有,包括算时区、区时,只是这些知识都只占很小的页面,千万不要忽视了。我高一的时候晚上就喜欢坐在床上看这本书,消化上面的每句话,对后来高三的总结学习是很有用的。

三.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这本书能火这么多年不是没有道理。我上高三前的假期,自己买了本五三来做,感觉挺有用,就是太冗杂了,没做完。

建议高二暑假买这本书来做,弄懂上面每个知识点,至少学完半本吧,开学之后把不懂的问老师。

四.总结很重要

有一些老师会给你总结重要知识点。比如讲到气候的时候,会有一张表总结每种气候的特征、分布,这种气候下有什么动物、植物、土壤。如果老师不总结,自己一定要总结。同样重要、需要总结的还有自然灾害等。

五.高三怎么做

首先是不停背,这时候是有系统地背,除了识图,当时还要求背这本书上的所有。

如果高一高二打好了基础,这本书背起来就很轻松了。

每天一套卷子。高三每天一套卷子负担特别大大,曾经给老师反应过,结果老师只是减少了一点点背的内容,卷子还是照做。不过做地理卷子比做其他文综卷子轻松,不用写这么多。

学好高中地理课程的诀窍 篇6

一、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下册、选修教材一和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能够离开地图。

第一、“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即形成“脑图”。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了。在历次高考地理试卷中,都有许多无图考图的题目,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十分重视构建“脑图”的训练。

第二、抓“读图”明“空间”,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从历年高考地理试题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试题直接或间接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知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更应重视地图的运用。第三、地图学习要学会分类、读图、变图、用图。

学会读图,读图要注意先后顺序,①先读图的主题,即图名;②看清图例、比例尺和方向;③注意细节,知道该图表现的主要内容、范围等,再观察图的具体内容,观察要仔细全面,不要漏掉每一个信息。

学习地理要学会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左书右图,图文并茂”,从地图中获取知识信息,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地图是工具,也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学会了使用地图的方法和习惯,学习地理就会学得轻松、学得有趣,才能学好地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读图方法,培养良好用图习惯,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经掌握了学习地理课的最重要的工具。

三、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

学习地理与学习其它科目一样,要注重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上课、练习、复习,特别是容易忽略的预习、复习两个环节。根据记忆规律,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可以提前知道教材内容概貌和自己的不懂之处,便于上课分配注意力。因为,上课时间每一分钟注意力都很集中是做不到的,上课有明显的节奏感,必须将劲用在刀刃上,把精力最旺盛的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学习地理决不能等全部学完后再回头复习,这样你是决不会理解课本知识的,你会发现学地理很难。可是如果你把地理当天的内容当天就理解消化,那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每理解一点知识就在你脑子里更明确一些,日积月累就会培养成为你的地理思维,那么学习地理就会易如反掌了。高考虽然是能力立意,但注重基础,地理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等,因此,复习中应多看书。实践证明,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可以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收集信息,理论联系实际

高中生如何学好地理 篇7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的动力来自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才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很强, 它能引导我们把周围的世界看得更清楚, 所以, 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事物, 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我们联系实际, 就会感觉到地理实用且妙趣横生;只要我们热爱生活、关心生活, 就能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轻松地学好地理。

二、地图是最好的学习工具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它集中了大量的地理信息,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分析, 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能力和概括地理事物、现象之间联系的能力, 这是其他工具无法代替的。

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通过看图、记图、再现和联系地理知识的方法, 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心理地图”。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一要使学生养成查阅、填绘地图的习惯, 对书本上的图, 必须一一理解, 并学会分析应用;二要做到学习地理知识时“图文结合”, 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地图上查找、落实并熟记, 平时要多看地图, “图不离手”, 把地图印在脑子里, 并且能在地图上再现地理知识;三要熟记地图, 记清楚山川、河流、矿产、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 再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 省去复习时间。这样, 我们在解答问题时, 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 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 从容作答。

三、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之根本

当今社会“信息量激增, 知识迅速发展”, 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终生受用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所以学会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许多教育专家认为, 未来时代的“文盲”, 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 而是那些没有学会获取知识、钻研问题, 没有预见能力的人。地理学知识点多, 难记易忘, 所以探究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之根本。

1. 学会观察。

观察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 是获取知识的首要因素。为了防止观察时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观察时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二要按计划系统观察;三要作好记录, 严格地把“传闻”与“事实”、“描述”与“解释”区分开来, 在“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分析其变化原因, 从观察中得出结论、规律。

2. 学会记忆。

首先, “记忆安排要符合规律”, 学习后短时间内忘得快、忘得多, 因此要趁热打铁, 及时记忆。其次, 记忆需要积极的自我参与, 自觉自愿, 乐意学习, 记忆效率就高。再次, 记忆某些知识时需要试图记忆, 即在学习中不断自问自答, 使个体处在积极学习状态中, 可以增加长时记忆的效果。最后, 在理解记忆的同时, 适度地重复记忆。理解和记忆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 理解才透彻;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 记忆才牢固。同时记忆过程中还要适度地重复几遍, 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般学习程度以150%为佳, 过多或过少的记忆效果都不好。

3. 学会知识的归纳整理。

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认识方式, 利用编写知识体系、列图表比较等方式, 把知识系统化, 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 并由此寻找“散”“乱”“杂”的地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归纳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如学习洋流时, 通过观察三大洋的洋流系统, 根据分布和成因可以归纳出:“除每个大洋有完整的洋流环流外, 三大洋又有共同的环流分布规律, 即洋流模式图中所反映的环流规律。”其实, 归纳规律的过程就是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加工的过程、内化知识的过程、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四、“知行统一”是结果

“知行统一”是说以理论为指导的实践行动才是行之有效的, 脱离理论的行动则是盲目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实践:一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 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二要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于实践中, 解决实际问题。例如, 当前人们共同关心的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 在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的时候, 要联系周围的实际, 借鉴典型案例, 从自然、人文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同时为周围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统一”。

浅析高中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8

1.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区别, 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而高一数学则一下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 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和空间立体几何等。

2.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过渡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高一新生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 最后还需逐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3. 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在“量”上急剧增加, 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 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却相应减少。这就要求高中生要做好课后的复习工作, 记牢大量的知识;理解掌握好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新知识顺利地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之中;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形成板块结构, 实行“整体集装”;多做总结、归类, 建立主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二科学地进行高中数学学习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 还必须“会学”, 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也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 制订计划, 以明确学习目的。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 既有长远打算, 又有短期安排, 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 磨炼学习意志。

第二, 课前自学。这是上好新课,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基础。自学不能走过场, 要讲究质量, 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 上课时着重听教师讲解的思路,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尽可能把问题在课堂上解决。

第三, 专心上课。“学然后知不足”, 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 知道哪里该详细听, 哪里可以一带而过, 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 而不是全盘抄录, 顾此失彼。

第四, 及时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 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 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 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第五, 独立作业。这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新技能的必要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学生意志力的考验。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要由“会”到“熟”。

第六,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的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 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 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做错的作业要再做一遍, 长期坚持可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第七, 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起到由“活”到“悟”的功效。

第八, 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延续, 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 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 和教师交流学习心得等。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 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 而且还能满足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培养其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 循序渐进, 防止急躁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 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 许多优秀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 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

3. 注意研究学科特点, 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

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 只看书不练习是不可取的, 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 又要能跳出来, 结合自身特点, 寻找最佳的学习方法。

总之,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相结合, 课上与课下相结合, 学法与教法相结合, 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相结合, 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 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帮助学生树立成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在学习上屡遭失败, 易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 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 学习自信心差。当一个学生对学好数学学科彻底失去信心时, 任何说教都将无济于事。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 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中获得自信, 从而鼓起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同时, 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帮助学生不断取得成功, 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 逐步转变失败心态, 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如实施成功教育, 创设成功的教育情境, 从而使学生产生自信心, 进而感到经过努力, 自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达到转化学生的目的。

四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的转化是涉及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方面的综合科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生由于成绩差, 可能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 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在教学中, 要对学生不歧视、讥笑、挖苦。相反, 在他们有困难时应热忱帮助, 在他们有进步时应及时表扬, 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

教师要偏爱他们, 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 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 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一次微笑, 一句口头表扬, 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 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 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 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 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如果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情感, 则一定会迁移到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中。因此, 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 了解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 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篇9

一、学生学不好高中数学的原因

1. 在学习状态上表现不好。新课改以后的数学课程灵活性很强, 但是许多学生进入到高中后还像在初中时那样被动地学习, 过分地依赖教师, 被动地跟着教师转, 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太差。也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 每天坐着等上课, 上课前不预习, 上课后忙着做笔记, 很多时候抓不住学习的关键, 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并不是真正的理解。当时好像有印象了, 下课以后其实什么也不是太清楚。

2. 不会听课, 要知道数学是智慧的火花, 因此, 听课要懂得掌握方法。教师在讲解时一般要对知识的脉络做出分析, 要理清知识的内涵与外延, 讲解重在对知识学习方法的归纳。如果上课只顾做笔记, 但是对要点没有搞明白, 笔记做的多, 问题也必然多。

3. 下课以后必须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巩固, 并总结归纳出要点, 努力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点。另一个方面, 高中学习的课程太紧, 导致一部分学生每天只顾着赶作业, 甚至抄袭作业, 简单地根据学过的试题来套题型, 并没有对知识、典型试题做进一步理解, 没有搞懂知识内在的规律, 甚至对所学的东西一知半解, 过分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有的学生看似挺勤奋的, 晚上加班加点地学习, 可是一到白天就没精打采了, 上课完全不听课, 自己另起炉灶, 自己学习自己的, 学习结果可想而知, 长期以往, 越学越难, 知识越拉越多, 成绩越来越差。

4. 也有一部分学生每天扎到题海当中, 不顾及基础知识的学习。认为见得多自然见识广, 轻视课本知识, 对于学习的技能和方法缺乏系统的训练, 常常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 只限于掌握以前重复做过的试题, 一旦试题有变化就会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对于数学学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从不关心, 计算书写等等不认真, 不重视, 更有学生只是对难题偏题怪题感兴趣, 通过这些试题来寻找自己的成就感, 对基础的东西不屑一顾, 陷入题海甚至难以自拔。但是一遇大型考试的时候, 不是计算出问题就是理解时被卡在其中某一小点上。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学习应该有着很大的差别, 先不论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 仅就新课程的灵活性就会让学生防不胜防。高中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可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 很多知识的学习难度增大了, 方法更新颖了, 对问题分析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

二、学生学好数学的方法

1. 学生仅仅有想学好数学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会学习, 学习的方法要科学, 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应当以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为主, 充分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努力渗透数学的审美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数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如果能正确看待数学, 它不但可以让人拥有真理, 而且它本身也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数学的美都表现在外表上, 比如, 曲线的美妙和方程的对称等等。数学作为一门艺术, 它的美是深深藏在数学的基本结构里面, 在数学教学中, 要给学生指出数学的内在美、对称美、奇异美、统一美和类比美等等。比如, 讲“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 就要抓住椭圆的和谐美和对称美的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的积极思维于兴奋时来学习这部分知识, 必然能事半功倍。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带着高涨的情绪来学习和思维, 久而久之学生会养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2. 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 教师应该担当的是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亲身体验, 慢慢地养成善于质疑、乐于思考、勤于动手、主动寻求知识的积极学习态度, 激发他们学习、思考的欲望。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学习在于积累解题的技巧, 这是可以短期内掌握的。比如, 积累错题来强化思维, 巩固学过的知识, 在短期内就可以有很大的提高。努力强化自己的运算能力, 包括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平时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提升运算能力。对于要讲解的内容一定要预习, 至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对于比较难的内容, 也要试着思考, 尽量体会概念的意思。课后要通过练习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数学底子相对薄弱的学生, 可以利用课余一切时间来补习数学, 为理科学习打好基础;数学基础好的学生, 要注意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万万不可放松数学的学习。有一位名人说, 正确的学习数学方法, 可以把普通人变成天才;错误的学习方法, 可以把天才变成白痴。因此,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学好高中政治 篇10

很多同学认为高中政治没有初中政治好学, 这是为什么?怎样学好高中政治?

相对于初中政治来说, 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 每一年级都是一个学科, 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 但如果你肯下工夫, 并方法得当的话, 逐渐也会觉得一样好学。我认为, 首先是要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 “死”指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定要准确全面把握, 要死掉;“活”指要能够联系实际, 进行活学活用, 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 尽一切可能的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其实经济学、哲学就在现实生活中, 你不花钱吗?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就是经济, 而且花钱这个活动中就涉及分配、消费、储蓄、保险、股票、第三产业等诸多经济学的问题, 我们在网上交流就涉及第三产业、信息化、工业化的问题, 所以关键还是要做个有心人, 充满兴趣, 主动地去感知政治, 研究政治, 而不是被动地去背政治。相信知识获得的同时, 乐趣的获得也会成为一种必然。正因为政治着重能力的培养, 但又作为高考的一个科目, 因此我们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 把厚书读薄。在读书的过程中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 不记忆不读书”两个基本原则, 二者合而为一, 具体体现在:勾画书本上。凡是勾了的就背, 不勾的就不背, 就这样把范围缩小, 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次, 要提高阅读速读。也许现在要求同学们“一目十行”实在太难了。但是我今天一行, 明天二行, ……这样, 就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了, 特别在高三的学习中, 此能力会立大功的。

最后, 我希望同学们要学会做笔记。不仅记板书, 还要记老师口头上说的重要的话, 而要留有余地, 供今后补充, 做到在学习中既动脑又动手。

结合实际来看, 在日常的作业和考试中, 论述题往往是同学们回答的难点。

其实, 首先要做的关键工作是审清题目, 包括审清材料和审清问题设问的角度, 对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比如, 利用文字表述的题型, 在认真仔细全面的阅读所给材料的基础上, 对材料要进行归纳和思考, 要审出材料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并注意几个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运用表格、图形 (包括漫画) 表述的题型, 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所给信息, 包括阅读表格的标题、表格内的内容、下面所给的注解, 都包含有效信息;其次, 对所给信息要进行比较, 包括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审清题目设问的角度也非常关键, 尤其是以前见过的熟悉材料、熟悉情境, 更要特别加以注意。题目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 审好题是答好题的关键, 对有些类型题来说, 审题非常重要。因为某些考题答案的要点, 就隐藏在材料的表述中, 如果能够认真阅读材料, 体会其中的含义, 就可能获取答案的基本要点;其次, 在审题的基础上要进行思考, 也就是说要圈定一个范围, 从现象上看考的是哪一个或者哪几个重热点问题, 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 看考的知识是哪一个或哪几个;三是思考清楚是从哪个角度考的, 填写答案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全面, 第二要有重点, 第三要具体化, 第四要灵活有创新, 第五要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的术语, 调理清楚, 逻辑严密的予以表述。

谈学好高中地理的六个步骤 篇11

刚升到高中,同学们普遍都会感觉高一比初三还要辛苦,因为一下子要面临九个学科的学习,导致每天除了上课就是在拼命赶作业中。而地理一直被公认为是文科中的理科,众多同学都觉得地理是一门令人十分头疼的科目。其实只要掌握一个行之有效的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地理成绩就可以指日可待。

如果想学好高中地理,可以从“听、练、记、读、用、复”六个步骤入手。

一、听

听就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听讲的目的是抓住重点,提高注意力,防止走神,提高听课效率。

二、练

练就是多做练习。多做练习,是许多同学取得优异成绩的终极法宝。

三、记

记就是记忆知识点。记忆是学好任何学科的基础,虽然地理不比政治,但是仍有许多知识点需要记忆,要把课本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理解、记住,并充分运用到每一道题和每一次考试中。此外,课堂上前30分钟是最为关键的,应认真掌握好重难点,对于老师要求记忆的内容,千万不可马虎,要牢记。

四、读

读就是要学会读图。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它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所以必须重视地图。读图的时候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

第一步:看图名,明确图中表示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步:看图例,了解图中要表达哪些内容;

第三步:看坐标,明确横轴、纵轴的变化,注意单位;

第四步:看变化趋势,了解数值的变化特征,注意“拐点”,必要时要画辅助线和加以计算。

读懂了地图,就为解答图表类题目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读图不是简单地看图,我们要注意图中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图例和注记,要将图中的知识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在脑海中构建解题答案。总之,只要加强对图表的审读,以及对题目分析和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就一定可以交出一份完美的地理试卷。

五、用

用就是学以致用。地理是一门兼跨文理的综合学科。研究的对象上至宇宙空间,下至海底深处,大到关注当今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小到关注我们的衣食住行,这是一门密切联系生活,可以学以致用的学科。如运用地图可以让学生判断某地的地理位置,由此可推断当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地的农业、工业、交通、聚落分布的特点等,推测当地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学习了热力环流,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巴山地区晚上多夜雨;学了气旋的相关知识,我们可知台风到来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台风。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对生活有用。这样,把学过的地理原理应用到生活中,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六、复

复就是要及时复习。高中地理必修有三本书,必修1是自然地理,学习难度最大,它和物理、化学、数学联系密切,应用学习理科的方法来学。必修2人文地理,必修3区域地理,学习难度大大降低,但记忆内容多,强调会应用原理、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无论学哪本书,当天上完地理课,就要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午休或晚休前后),马上复习,可以躺在床上,默想课堂学了几个大的要点,每个大要点包含几个小点,想不起来的可翻开书本看看;也可以几个同学一问一答复习,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又可防止遗忘。若时间充分,就应先看书,然后做作业或练习,练习应先做,后对答案,找出错误的地方,这样效果会更好。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篇12

一、调整学习心态, 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觉得物理“难学”, 并不是先天不足, 相反有的“天资聪慧”, 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 是因为先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又在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 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面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 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也出现了“老师难教, 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 老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 让他们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 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对题, 对物理感到头痛, 学习情绪低落, 成绩自然无法提高。

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诱发思维、活跃情绪;还可通过讲述物理学史、科学趣闻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在课堂上, 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

学习期间, 在课堂中的时间很重要。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 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 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

预习中发现的难点, 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 可进行补缺, 新的知识有所了解, 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 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 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不能开小差。

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 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 精力便会高度集中, 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 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 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 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吁吁, 想入非非, 而不能平静下来, 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 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

老师讲课开头, 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 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 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 做好笔记。

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 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 以便复习、消化。

四、要养成“问”的习惯

俗话说“勤能补拙”, “问”也能补拙。会帮助我们了解掌握知识深层的东西, 使我们的思路更宽广、更敏捷。可我们多数同学, 遇到问题时, 或许是“怕”老师, 是“顾忌”面子, 不愿意吃苦头, 再或许是其他问题。这些心理障碍, 使得一些同学, 每节课都可能留有“剩饭”, 或在多数题中都留有疑点, 从而使得前后知识不能穿插系统起来, 慢慢地也就失去兴趣, 以致最后放弃。另外学习中也避讳“闭门造车”。有时不仅“车”没有造出反而会误入歧途。只有通过“问”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我们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我们不仅能使问题得到解决, 从而也能学到一些思考方法和经验, 因此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坚持“问”, 同时还要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学习作风, 一旦我们学进去就会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五、培养坚强意志, 养成良好习惯

坚强的意志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成绩, 一两次的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 相反这次考试的失利说不定恰恰是为了迎取下次更好的成绩。只有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 才能稳步地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上课专心听讲、记好笔记, 课后完成好作业、及时复习巩固之外, 还要求学生每学完一节 (章) , 能自己总结, 会写复习提纲, 找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六、适当练习, 精选资料

1. 适当练习。

知识转换成能力是通过及时有效的训练才获得的, 没有量的积累, 就不会有质的飞跃。最好建立一本错题本, 将自己每次考试或自测中做错的题摘出, 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以备复习之用, 摸索出某些题型的解题规律。

2. 精选资料。

上一篇:高层建筑的扭转下一篇:语段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