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理念导向(精选4篇)
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篇1
不论是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师都越来越关注学校公民教育问题。 然而,对培养什么样的未来公民这一关键问题, 在理论研究层面仍然存在较多争议。 新旧《 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标准”) 的变化,为我们理解和把握国家在课程层面对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理念导向提供现实平台。 据此,我们尝试对当前所体现出的一些基本特征做进一步反思。
一、新旧“ 标准”的具体变化
1.前言
结构方面,新旧“ 标准”大体上没有变化,只是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将原来的第二条改为第一条。 内容方面,新“ 标准”进行了不小的改动。 第三板块中,原“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调整为“ 课程设计思路”。增加“ 综合素质”和“ 公民意识”两个概念,提出“ 当今世界大发展背景不仅对人的‘ 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提出了新挑战和要求,也对人的‘ 综合素质’提出了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不仅促进初中生‘ 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的发展,也促进‘ 公民意识’的发展”。 在“ 人文性”一项中增加“ 社会责任感”的意义, 注重“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 培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由此可见,新“ 标准”呈现出两大关键词:公民意识和责任。
2.课程目标
从结构上看,旧“ 标准”的总、分分层目标表述结构,改为直接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类目标并列呈现。 从内容上看,表述形式有所变化,改变原来的四字对仗结构,变为动宾短语,增强目标的可操作性。 此外,原总目标“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改成“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增加“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加公民意识”。 能力部分增加“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和“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我们发现,前言中所增加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部分得到再次重申,即强调学生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培养。 同时,在目标部分还呈现出逐步摆脱对学生的高标要求,从“ 培养好公民”变为更加切合学生成长实际的“ 培养合格公民”。
3.课程内容
第三部分结构和内容变化最大,删除旧“ 标准”中的“ 目标”;第一板块中的“ 学法用法”改为“ 心中有法”; 第二板块与第三板块在结构和内容上进行了整合,由“ 我与他人的关系”改为“ 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第三板块由“ 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改为“ 我与国家和社会”,原四个小点的内容融合为三个小点,顺序上进行了微调,原第四小点“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改为第二小点“ 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原“ 法律与社会秩序”改为“ 法律与秩序”。 内容方面,“ 心中有法”部分增加“ 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增加“ 在集体中成长”;由“ 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改为“ 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增加“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这部分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群己关系,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以及这两类关系之间的差异; 在处理这两类关系过程中增加了“ 平等”观念和“ 正确的价值导向”这两大基本前提;还进一步针对新世纪社会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现实, 要求学生掌握一些适应时代需求的技能,以满足参与公共生活的需要。
4.实施建议
结构方面,调整部分内容的顺序,如原第三点“ 评价建议”调整为第二点, 原第二点“ 教材编写建议”调整为第三点。 内容方面,教学建议部分,原“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改为“ 准确把握课程性质,全面落实课程标准”;原“ 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改为“ 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增加“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原“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为“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评价建议部分,原“ 评价目的与原则”改为“ 评价目标”;由按照评价内容逻辑表述改为按照评价实施逻辑表述,原“ 学生学习评价、教师的教学评价”的表述框架改为“ 评价方式、评价实施要求”的表述框架;教材编写建议部分,原“ 导向正确,内容科学”改为“ 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坚持正确的导向”;增加“ 遵循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 体现思想道德学习的独特性”和“ 应充分考虑和体现不同地区的特点”;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部分,删除“ 主要的课程资源”,将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予以扩充,并增加“ 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和“ 重视本土资源开发尤其是农村乡土资源的开发”以及“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避免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实施建议部分的变化更加具体和更注重可操作性,同时更加注重“ 教育”的精神,还突破了原有的比较狭隘、分割的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贯彻和落实标准。
二、新“ 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表面上看,新旧“ 标准”的变化可以用“ 规范、调整、增加和删除”几个关键词来形容,即规范表述语言、调整呈现结构、增加和删除部分具体内容。 而在深层次, 新“ 标准” 却呈现出一系列根本上的理念变化。
首先,在兼顾思想品德课程“ 思想”层面导向的同时,更侧重体现“ 学校教育”的基本精神。 这在新“ 标准”的多个地方均有体现。 如由“ 好公民” 变为“ 合格公民”, 一方面, 看似是降低了品德课程的教育目标,实际是结合现实社会道德状况和个体发展实际所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我们开始抛弃“ 道德裹挟”式的“ 英雄主义”要求,将着眼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大众。
其次,比较清晰地反映了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理念导向。 这是新“ 标准”最为根本的变化之一,与旧“ 标准”以侧重学生行为规范和道德品格培养为主的特点不同,新“ 标准”对学生本质及其相关的外部关系的认识上更进一步。 具体表现为:新“ 标准”增加了“ 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和“ 公共精神”等公共生活中的核心理念。 公民意识是自觉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权利为主要内容,以社会和政治生活为思想源泉,将国家主人的权利义务观、使命感和责任感糅合在一起的自我认识[1]。 公共精神指主观认可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行动上,客观遵守和执行[1]。 它事关个人生命健康和生活秩序,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个国家的文明面貌如何, 一个社会的进步和成熟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由这个国家国民的公共精神表现出来。 新“ 标准”的这一变化体现出对学生本质的再认识:将认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 社会性”之上; 学生的成长要放在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思考,并承认社会对他的重大影响;强调学生对社会发展负有责任,并期望他能切实履行义务。
理念导向内容的重点发生了变化,即关注学生学会处理个体自我内在关系、群己关系和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这三大方面能力的培养。 更具体地说,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辅助公民积极参与社会互动,提升公民参与、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新“ 标准”还提出培养公民以“ 识别、传播和批判性思考信息”为核心的媒介素养。
这些变化无不体现出社群主义公民教育理念对人的本质及其外在关系的相关认识。 麦金泰尔认为:人的本质蕴含在实践理性的本质中。 在亚里士多德、托马斯式、休谟式的实践理性当中,个人分别是透过市民身份、善的探寻者身份、参加者身份而进行推理的, 在现代自由主义的实践理性当中,个人就是作为个人进行推理的[2]。 也就是说,与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将人与社会、国家分割开来进行认识相比,社群主义主张人的发展不可能不受特定的社会和历史情境的影响,将人放置于整个社会、历史大背景下来认识,重视人的社会规定性才是认识人的本质的合理途径。 基于此,我们发现新“ 标准”变化部分的潜在假设和核心主张基本符合社群主义关于人的相关认识的核心论述:重视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强调人的社会性;强调人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个体对社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个体的发展需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
与新“ 标准”内容变化相一致的另一个方面是,社群主义将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认同问题与个体对“ 群己关系”和“ 个体与国家、 社会的关系” 相整合,通过对后二者在认识上的逐步清晰认清自己。 例如,在“ 群己关系”的认识上,自由主义强调公民个体独立于社群,注重个体的权利,社群主义则强调公民个体的成长、发展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脉络下的社群当中进行,公民个体应充分理解“ 自我认同”和自身的责任、义务。 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承认公民个体在不分种族、 肤色的前提下享受同等的平等、自由,注重对公民个体形式平等的关照。 社群主义者否认自由主义者坚持的自我可以独立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而存在的假设,认为个体的自我认同必然涉及到所属群体的传统和文化,且同一个群体中其他成员所持有的价值观念、情感也会影响到个体的自我认同。
三、反思新“ 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新“ 标准”的公民教育理念导向合理性在于:它与学校本质相适应,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契合。
接受学校教育是任何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校也理所应当地承担着培养现代公民的责任。 正如蔡迎旗和唐克军所认为的:“ 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密切相连; 学校理当是培养公民的场所,是具有爱、社群意识和民主特征的共同体。 ”[3]学生在学校里发展个体独特性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 还必须学会如何认识个体发展与群体、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会在社会中为自己定位。
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 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从克己复礼做起,进而推己及人;从修身、齐家做起,直至治国、平天下[4],注重个体对他人、所属集体负有不可回避的责任,强调“ 兼济天下”的入世精神,以承担社会责任、参与国家治理为人生最高追求。 新“ 标准”强调的公民责任意识注重公共精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间接回归,也是体现公民资格“ 中国化”特色所在。
从社会层面看,伴随中国经济腾飞的是社会频频爆发“ 有毒奶粉”、“ 小悦悦”事件等一系列冲击国人道德底线的社会公共问题。 青少年群体责任意识不强,这一隐性的社会现象也演变为显性的社会问题。 新“ 标准”强调的“ 责任意识”、“ 公共精神”和“ 媒介素养”,体现出从情感、意志、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化的公民教育, 不仅使学生知道负责任,还让学生想负责任、能负责任。 这种综合开展公民教育的方法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在执行方法层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强化了新“ 标准”的可行性。
不过,这一导向也存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
第一,虽然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在学生道德发展的指向、内容和培养方法上都存在共享区域[5],但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二者也存在一定差异,在“ 标准”中同时糅合公民教育和品德教育,可能会不利于我们清晰公民教育本身的内涵,还会泛化我们对品德教育的认识, 从而进一步模糊二者之间的差异,正确的态度应是:在厘清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边界、清晰二者之间关系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的教育。
第二,一定程度上来说,公民个体权利与公民公共责任有时会产生矛盾,过分强调公民责任有可能会对公民个体的权利造成损害。 与个体权利相对的心理状态是个体的选择,个体可以选择性地施行自己某一权利或放弃施行某一权利,这主要取决于公民个体自身的主观意愿;与个体权利相比,公共责任起源于个体强烈的责任心,但更多的时候受外在于公民个体的因素影响,对个体而言,形成的是外在的道德强迫, 当个体权利与公共责任相矛盾,可能会造成个体权利受损的同时,深层次的是个体道德选择也可能受到侵害。 这一紧张体现在“ 个体道德选择”与“ 公共道德强迫”之间共存的张力之中。 因而,如何平衡“ 公民个体权利”与“ 公民公共责任”之间的张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另一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施久铭思想品德:更加关注公民意识教育——《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热点问题访谈[J].人民教育,2012(6).
[2]王云萍.人的规定性:个人还是社群——评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人”概念之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3]蔡迎旗,唐克军.学校的本质与公民教育[J].教育学报,2013(4).
[4]黄济.中国伦理道德传统述要[J].中国教育学刊,2005(7).
[5]卜玉华.试析学校公民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共享区域与差异边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
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篇2
关键词:工程力学;成果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就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来说,“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通识基础课,其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后续一系列课程的学习,是沟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该课程内容广、公式多、概念抽象,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困难。并且,随着《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发布,对现有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1]。这就要求教师研究新的教学模式,包括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教育理念,已成为美国、加拿大等国的主流教育理念,对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成果导向教育模式引入成控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
一、成果导向教育思想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的理念简要说来是一种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来确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并不断进行动态反馈和改进的教学理念,由美国学者Spady于1981年率先提出的,并在众多学者的补充和完善下,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被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接受和推广。OBE围绕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回答[2]:(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最终学习成果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样的学习成果?
在回答上面的问题的过程中,成果导向教育的思想完整的体现了出来。首先,提出学生所要取得的学习成果,为什么要取得这样的成果,这是反向设计的思想,教学的出发点通过需求来确定,基于最终学习成果,而不是传统的老师想要教什么。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需求相适应,内涵准确、条理清晰,并且由具体的毕业标准来支撑。对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反映了我们培养学生的方式,通过具体的指标点确定了整个课程体系,从而搭建出学生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又是由每门课程具体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所支撑起来的。最后,第四个问题,对学生是否到达设定的培养目标、达成度如何设计了评价体系。
李志义对此进行了总结,具体内容是,一个核心目标:每一个学生都要达到设定的培养目标。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学生必须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能力结构;二是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达到目标的相应条件。三个关键前提:一是所有学生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达成目标;二是成功的学习能激励下一次的成功学习;三是学校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四个实施原则:明确聚焦、拓宽机会、提高要求、反向设计。
二、成果导向理念在“工程力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专业,包括材料科学、成型工艺、自动控制技术[3],其培養目标之一包括使学生掌握金属及其加工特性,能在金属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领域从事生产、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其中,金属加工及塑性成型所涉及到的变形、应力、疲劳等最基本的知识点,都属于工程力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工程力学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将OBE理念运用到该课程的改革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合格成控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
1.确定“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成果
成果导向教学首先要明确在完成本门课程的基础上,能够对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哪几条标准有帮助。之后,再针对这几条毕业要求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安排课时。这一点是关键点,它关注的是学生能够做什么,掌握什么样的知识,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把目标成果具体化后,方便量化评价。
根据George Brown学院的指导方案,学习成果目标设置4至5个为宜,切合学生实际能力,并且可以定量或定性衡量。同时,参照Bloom的观点,把认知依递增程度,分成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6个层次,运用到学习成果的表述中。每个层次的所用的动词并不是唯一的,如最高层次,除创造外,开放、设计、规划等也属于同等层次。根据以上两个指导方案,结合成控专业特点,拟定了“工程力学”课程的学习成果目标,如表1所示。
2.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目前,高校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①学生认为工程力学与本专业相关性不大,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缺乏动力;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没有主动把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结合到教学中去;③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公式繁多的同时,教学学时减少,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④考核方式单一,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水平[4]。针对以上问题,遵循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按照反向设计原则,根据之前确定的学习成果目标,将目标细化,具体到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去。
(1)根据专业特点,调整课程内容
根据后续专业课程的内容与毕业生的回访发现,对于成控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力学问题主要是关于零件加工时的受力和材料的应力、强度、疲劳等方面的计算,很少会涉及到动力学部分的计算分析。所以,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动力学部分的内容。并以材料力学为重点,多使用与成控学科相关的例题进行知识讲解,如引入坯料在模具中的应力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场分析等,为后续的材料挤压成型课程做准备,让学生对本专业有更深的了解。
(2)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比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等,这些新的教学方法为教师改进传统教学提供了多种选择。利用慕课模式,教师可以把手机从学生上课的玩具变成学习的工具,通过微信平台,将制作好的课程微视频、工程小视频、作业等资料,推送至学生端,实现信息“一对多”的快速、可重复性传递。开放实时微信弹幕讨论,学生能在课上课下随时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教师及时解答,促使学生主动提问,促进师生交流[5]。
在工程力学的教学中,一堂课往往包含多个知识点,冗长的推导和讲解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个问题,将引入微课课程,配合慕课模式,把较难的知识点分成多个5~10分钟的专题微视频,穿插到相应的课程中进行讲解,避免了学生长时间保持专注而产生的疲倦感,并可重复播放,加深学生学习印象[6]。同时,结合翻转课堂理念,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借助发达的网络信息环境,事先给学生发送教学视频和课堂作业,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将课堂的主要时间用于和学生交流、解答疑难、组织小组讨论。
(3)多元化考核方式,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成果
成果导向教学强调的是学生是否到达学习成果目标,评价结果常用“达成/未达成”表示,但囿于现有分数评价制度,将目标分散到具体的考核指标中。具体做法是:缩减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将平时成绩提高到总分的50%。平时成绩由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小组讨论,工程小设计组成,共占40%,剩余10%视“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参与情况给定。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考前突击而取得的虚假成绩,调动其全程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也实时把学生的学习状态反馈给老师,随时调整教学方式。
三、结束语
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成果导向理念已成为指导培养工程人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百色学院结合其思想,对于成控专业的工程力学课程,调整了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考核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任重道远,仍需继续学习先进理念,改革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实现培养优秀工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坤,伍广,李雪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6,(5):256-257.
[2]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3]贾俐俐,孔凡新,柯旭贵,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50-55.
[4]李新领,张世芳,李纪刚,等.《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3):179-180.
[5]冯晶晶,郝淑英,刘海英,等.MOOCs时代基于网络平台下的《工程力学AⅠ》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6,(24):116-117.
[6]陆仁强.基于微课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35):123-124.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225),百色学院2016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33)
德育理念的更新——公民教育 篇3
一、公民教育的内涵
公民“指具有本国国籍, 并依据宪法或法律规定, 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是政治社会或国家内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和承担平等义务的、平等的社会成员。在现代社会中, 它涵括了现代人类社会的四大理想:民主、自由、平等和爱国。
公民教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公民教育指的是旨在培养参与国家或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成员必要知识的公民学科, 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一些知识教育;而广义的公民教育则是指在现代社会里, 培养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 培养健全自律的、具有公民意识的、具有公民美德的、明达的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对公民教育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1) 公民教育的主体是人, 是一个自由的人, 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活生生的人;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国家中的人, 他要积极地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积极地参加社会公共活动。 (2) 公民教育主要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是以承认并尊重人的主体性为主旨的教育。其主要方法是养成、培育, 而不仅仅是灌输。 (3) 这种教育不是应试教育, 而是通过权利与义务的履行, 达到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 而不是个体能记住多少知识。公民教育应当以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础和核心。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条件: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 以自由、平等、民主为理念, 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 以合法性为底线。
二、公民教育与传统德育的比较
1.在德育目标上传统德育目标强调社会本位, 而公民教育实现了个人与社会需求的统一
传统德育目标混淆了德育理想和德育目标的区别, 过于强调社会需求, 目标设定的远大、超前, 结果造成学生从小树立了远大理想, 但成年以后, 连基本的道德规范都不清楚。其次, 公民教育目标取向从依附个体、模式化德育走向独立人格的个性化德育。传统德育目标强调整体性、模式化, 往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形式与方式, 消解了个体的独立意识、创新精神、进取思想, 导致个体精神的弱化。而独立人格的个性化德育目标定位于精神自由、意志自律、良心自觉, 在社会价值标准上, 包括合作、正直、和蔼、正义、尊重他人、社会责任感、尊重人权等品质;在个人价值标准上, 包括忠厚、诚实、守纪律、讲信用、宽容等个性化的德性, 从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 张扬个性, 促进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富有创造性地发展。
2.在德育内容上, 公民教育涵盖了以往德育内容又弥补不足
公民教育的内容, 从公民教育中的价值观、知识、参与技能和品德四个方面提出。在公民教育的价值观部分提出, “除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内容外, 还应增加:主权在民、人权保障、权利制衡、司法独立、法律至上等诸项内容”。在公民教育的知识方面, 认为现行的思想政治课标准中的“政治制度、法律、公民权利和义务以及政党制度”与公民教育中的知识相近, 问题是思想政治课中的知识陈旧老化, 不能及时吸收政治学成果, 而且还存在着“务虚多、务实少, 定性多、定量少, 抽象多、具体少, 正面多、反面少这样一些问题”, 且不能够与政治参与的实践相结合。对于公民教育中的政治内容一定要像历史、地理、自然知识一样深入浅出地加以讲述;在公民教育的参与技能方面, 应该把政治参与的知识技能当做未来公民用以保护自己利益、取得利益的实用的东西, 传授给学生, 增强其实用性。在公民教育的公民品德方面, 应当有明确的重点, 不仅要提倡中国文化中传统的美德, 而且特别要倡导和培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需要的公民品德, 如对民主的信念, 对人的权利的尊重, 遵守法律的精神, 宽容和妥协的品格, 关心社会公共事务的习惯, 等等。
3.在德育方法上, 体现了生活和主体性的德育观
(1) 生活德育, 简单地说, 就是让学生在了解生活、亲自去生活、热爱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 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并在有道德的生活中, 体验一种内心愉悦感的满足。生活德育观是相对于运动式德育、塑造式德育而言的。所谓运动式德育, 以“政治运动”作为学校德育唯一的或者最主要的途径和方式 (其所说的“运动”是人为导演的结果, 而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谓塑造式德育, 完全否定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是一种陈旧的、机械的德育观。生活德育充分体现了学生是生活的主人。学生既是德育的出发点, 又是德育的归宿。生活德育贴近生活, 不能违背生活的内容, 闭门造车, 也不能本末倒置, 用抽象的概念裁剪生活, 用主观的想象代替生活, 应该着眼于解决学生生活的难题, 丰富生活内容。德育贴近生活, 因为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 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
(2) 主体性德育是指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下, 以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求为出发点, 根据受教育者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人格倾向、价值观念和情操修养, 通过教育者的主动性、主导性和创造性作用, 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 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人格。首先, 主体性德育通过改变学生观从而改变整个德育的状况。把学生看做: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学生, 作为学校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他有血有肉, 充满智慧和活力, 富于想象和情感, 是集生活 、学习、审美为一体的完整的、活生生的人;具有发展意义的人。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应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成长, 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对其动态生成进行智慧的选择和高超的把握,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智能机构, 培养其开拓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学生不是家长、教师、同学任何一个人的依附, 而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差异性;具有社会意义的人。学生不仅属于学校, 更属于社会, 所以, 要突破校园的束缚, 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之中, 让其学习, 生活、成长, 走在时代发展的最前列, 提高学生个体与自然及未来社会协调发展的能力。
三、公民教育的迫切性、必要性
公民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的确立, 公民民主、法律等意识的形成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介点和精神支柱, 而公民教育承担着这项重任。
1.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公民意识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内驱力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社会的现代化, 需要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 而公民意识又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世界各国对公民意识的培养, 几乎都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同步。西方人走向现代化之路, 正是公民教育开启了国民的主体意识, 提高了国民的民主、法律素质, 为国家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中国的现代化之所以举步维艰,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千多年孕育的传统文化在人们身上积淀形成了持久不衰的“臣民”意识和“私民”人格延缓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也加大了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 公民意识的培养与确立在人的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中起着先导的作用, 是现代化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也是现代化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具备公民主体意识的现代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源泉。
2.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公民意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多元利益驱动的竞争经济和理性规则制约的法治经济, 要求社会成员排除血缘伦理、等级身份, 以公民资格和平等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和利益分配, 形成权利、义务与利益的有机联系。市场经济通行的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合作、自由与平等的公共精神, 新型经济伦理以及体现资源优化配置、权利义务的广泛性、一致性和平等性的各项市场经济规则, 都要求公民从个人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予以合理、合法地认同和内化, 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使命和责任。
3.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公民作为社会成员, 普遍享有的主体身份和资格是民主宪政的产物, 公民意识是从法律制度规范走向现实法治秩序的重要桥梁。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优良的公民意识能充分有效地使民主政治、法治理念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 从而建立起普遍有效的法治秩序。公民意识孕育的民主精神、积极守法精神, 为民主政治、法治秩序提供了必要的信仰基础。然而现阶段, 人们还普遍地对政治、法制持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外在感和异己感, 缺乏有序参与和有效参与, 甚至部分出现了政治冷漠和政治信仰、政治认同危机。这些状况显然不利于政治统治, 不利于增强政治凝聚力, 不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 以上均需要公民教育的匡正。
4.加强公民教育, 提高公民意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命题
现代社会, 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对中国来讲, 现在面临的比较尖锐的问题是我们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就必须遵守世界市场所通行的普遍规则和惯例, 还必须进行广泛的文化交往来学习世界各国的经验, 但在这种情况下, 又对我们维护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维护我们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传统提出了更大的挑战。20世纪世界发展的经验表明, 世界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发展, 公民的开放意识、国家意识、合作意识、诚信意识、法规意识等在国际性公民交往和国际事务参与中显得至关重要。因此, 新的公民定位应该建立在对身份选择的宽容、对社会的不同和多样性充分认识和尊重的基础上, 公民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未来公民健全的人格特质, 如开放的自我、对待他人的宽容态度、与他人共享价值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种理念与能力的人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历史转型。
在中国现代化语境中探讨中国公民教育的意义, 是中国百年现代化追梦的表征和历史必然;是一个民众自我赋权的行动;它将标志中国人从传统到现代新的生命文明模式的确立;同时也是一种普适合理且公平可行的教育理念和行动方案, 我们盼望着公民教育。
参考文献
[1]朱红文, 帕特丽夏.怀特.公民品德与公共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8.
[2]胡斌武.学校德育的现代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3]童之伟.公民权利国家权力对立统一论纲[J].中国法学, 1995 (6) .
[4]秦树理.国外公民教育概览[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5.
[5]王红.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 2003 (11) .
公民教育理念导向 篇4
公民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教育体系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从而习得公民知识、形成公民意识、养成公民行为、拥有公民能力、内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而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 以传授和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 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教育过程。
二、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实施创业教育, 对培养更加务实的高级技工人才、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开展创业教育是职业教育改革和深化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是时代呼唤人才的必然结果, 作为新世纪的中职生, 在知识经济时代不能仅满足于具备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且中等职业学校面对高学历尚且就业难的现状, 更需要培养学生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 促进学生的就业。
2、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当前就业形势的客观需要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是缓解当前就业形势的一个重要途径, 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在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 培育创新精神, 传授和指导创业技能, 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立志于创业实践, 进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 实现中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开展创业教育是培育高级技工人才的内在需求
基于知识的创业是成功机率最大、风险最小的创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为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职业学校中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增加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并促使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 创造性地捕捉市场机遇, 通过有效地配置各种资源, 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最终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
三、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1、首先是观念性困境, 即社会普遍存在的功利性创业教育观念。
就创业教育的实施者而言, 教育管理者大都认为创业教育是针对少数创业者的行为, 很难真正理解其人才素质培养的内在价值, 因而不愿在教学层面推进普遍的创业教育。就创业教育的对象而言, 功利性的价值判断局限了许多人的视野, 导致他们误以为创业教育就是能立即带来商业收益的活动。
2、其次是资源性困境, 即缺乏开展创业教育所需的师资、教材、资金和场地等条件。
师资是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 创业教育要求相关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 又要有丰富的社会阅历。目前我国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不仅数量不足, 而且知识结构未能满足创业教育学科的要求。
3、制度性困境也是创业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
制度性困境是指我们尚未建立起创业教育进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度安排。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师生激励导向、质量评价体系一般都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其中。从创业教育的形式看, 多数采用开办讲座, 组织“创业计划大赛”和“科技创新项目”活动等临时性安排, 很少采取规范的课堂教学模式, 由此导致创业教育局限在少数学生, 未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目标。
四、对策研究
长期以来, 职业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级技工人才, 也一直以高就业率这一亮点吸引众多学生, 然而在目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高就业率也失去应有的光环, 所以职业学校必须主动调整就业政策, 改进和加强学生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适应中职生自主创业这一新形势, 基于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树立创业教育的理念
职业学校应及时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准确理解和把握创业教育的精神和实质, 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去, 有效指导中职生的创业活动。只有切实转变观念, 使学生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各项要求并及时帮助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个性特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创新意识
创业最重要、最直接的关节点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切创业活动都是以创新意识为先导, 创新意识推动创业实践活动。因此要在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学生提供或者创造获取知识、开拓思维、培养能力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建构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 创业教育的实施载体是课程的内容和体系, 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因此创业教育课程应在文化课的基础上突出创业教育, 开设创业常识等创业教育的基本课程以及经济法等创业所必须了解的课程, 使得创业教学课程、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 增强教学内容的可读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过程中要主动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启发性, 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五、结束语
在整个社会就业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下, 职业教育应从过去的被动性就业教育转变为开拓性创业教育, 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与能力, 把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自学能力、综合能力等真正落到实处, 力保中职生的高就业率, 从而保证职业教育的稳定与发展。
摘要:公民教育是一种以权利与义务相结合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主体性教育, 这种教育目标体系也标志着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型。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升他们的公民素质, 使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力量。本文从创业教育的角度对当前职业学校的公民教育的困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民教育,创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章慧云、黄晓伟、章建群、李河水:《试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开发》, 教育学术月刊, 2011 (4) 88-89。
[2]邱东升:《创新——创业教育的灵魂.热点聚焦》, 2006 (12) 36-37。